装备管理是推进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

时间:2019-05-15 07:3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装备管理是推进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装备管理是推进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

第一篇:装备管理是推进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

装备管理是推进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

公安财务装备工作担负着保障和服务公安中心工作的重要职责,发挥着保障、服务、聚合、激励、监督的重要作用。公安机关装备保障标准具有规范性和落实的艰难性等特征,影响标准落实的因素有经济、政策和法律、领导重视等诸多方面。如何让公安装备现代化,并确保保障有力,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是当前公安机关面

临的一个现实课题。随着“三基”工程的全面落实实施,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根本上解决公安机关装备设施落后的问题,并使配备的装备更好的发挥效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要,重点要在抓好经费保障、加强装备管理、提高业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一、有力、规范的经费保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公安工作的任务日益加重,公安事业需求很快。尤其是随着犯罪的突发性、暴力性、和流窜性程度的提高,公安用于制止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装备急需增加投入,以提高民警的作战能力、防护能力和救助能力。几年来,我区由于公安经费严重不足,公安装备缺乏,民警在处警过程中,在与犯罪嫌疑人搏斗中,有2人受重伤,12人轻伤。因此,加大对公安经费的投入,保障公安装备经费的落实,是建立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如何突破经费保障难点,树立“装备优先”的思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是要依据中央《决定》和两部《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落实县(区)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标准。二是要必须得到党委政府领导的认可和重视,通过各种渠道,使当地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强公安工作与发展地方经济的辨证关系,自觉自愿的加大对公安工作的投入,并乐意花钱买平安。三是要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关系,让财政部门了解公安机关的现实状况,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四是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向基层所队倾斜,增源节流,加强装备的现代化。

二、加强装备管理工作

几年来,在各级党政机关、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安机关装备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公安信息化装备迅猛崛起,与常规的公安装备互相配套,在防范控制、侦查破案、打击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安装备不但要求配备齐全,而且要求性能优良、信息化程度高,对公安装备管理提出了“配备标准化、使用规范化、分配合理化”的要求。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四个能力”,顺利完成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装备来保障,就必须加强装备的规范化管理,使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适应公安工作的发展需要。

在公安机关装备管理上,要切实完善制度,明确各级公安装备财务部门为装备管理主管部门,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装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制定完善装备购置、保管、使用、维护、更新、人为损坏赔偿等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装备工作的各项规范,进一步明确责任,将装备管理使用纳入考核奖惩范围,做到严格管理,保证使用,损坏赔偿,到期报废,及时补充,确保需要。

三、提高业务能力

公安装备是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公安机关履行职能、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公安装备的使用,在信息处理、快速反应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一是要加大队伍教育培训力度,针对基础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特别是要加强现代新装备技术等领域的学习培训,完善现有知识体系,提高队伍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建全评比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到调动每位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创新工作方法,以便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公安基础工作的内容和业务量逐年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尽快使民警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法律知识,逐步优化队伍知识结构,提高队伍知识层次,业务水平,推动基础工作不断上新台阶。二是强化民警的正确使用装备的能力。公安单警装备的配备,增强了民警的作战能力和防护能力。在法律范围内正确熟练使用警用装备,就需要在大练兵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学习,使民警牢固树立战略意识,立足岗位实际,苦练基本功,学会应有的基本技能,基本体能。拿我区的巡警大队来讲,自2006年配齐了单警装备以后,民警的作战能力大大增强,在治安巡逻、处置突发事件中,多次发挥了作用。特别是面对持刀持械的犯罪嫌疑人方面,有效的利用了抓扑网、闪电防卫器等装备制服了犯罪嫌疑人,使单警装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到目前,利用装备抓获犯罪嫌疑人75名。

随着形势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安装备工作担负着保障和服务公安中心工作的重要职责,发挥着保障、服务、聚合、激励、监督的重要作用。

必须按照公安部和各级公安机关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抓好服务和保障,扎实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加油助威,增劲助力。公安装备覆盖了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公安工作的正常运转,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以“金盾工程”为龙头的公安信息

化装备迅猛崛起,与常规的公安装备互相配套,在防范控制、侦查破案、打击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装备管理也应当达到“配备标准化、使用规范化、分配合理化”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篇:推进从严治党 为公安工作

推进从严治党 为公安工作 发展进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治党管党责任”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力保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公安机关推进“四项建设”、全年重点工作和新一轮警务机制改革的全过程,贯穿于党建工作和党内生活各方面。要以管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建好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为基础,切实做到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着力打造一支风清气正、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公安队伍,为促进红兴隆社会稳定,推动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结合基层公安机关实际,笔者认为,从严治党首先从党建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为抓起、抓实、抓出成效。

一、全面把握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

公安机关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把握实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一要清醒认识党建工作的发展机遇。对于党建工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阐述了党建工作“是什么” “做什么” “怎么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注入了强大动力。二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公安机关是一支纪律部队。在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和骨干力量中基本上都是党员,在这样一支以党员为主体的纪律部队中,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建工作抓好抓实了,公安队伍就会信念更加坚定、纪律更加严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公安机关党的建设,就抓住了核心和根本,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才能加快发展进步。三要把握党建工作“一岗双责”新要求。各级“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履行具体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推行党委与基层党支部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围绕公安中心工作,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党建工作活动载体。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起好示范带头作用。要带头落实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二、准确把握抓党建带队建的工作重点 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提升境界,鼓舞士气,凝聚斗志。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要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组织要立足公安工作实际,突出公安机关特色,采取“三会一课”等有效方法,认真组织党员民警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使之形成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二要全面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建工作中,要紧密结合“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探索创新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和新举措,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打牢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三要全面加强“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根据党建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建立党委(支部)书记定期讲党课制度,扎实开展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注重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将从严治党与从严治警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搭建网上党建工作新平台,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四要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我们要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抓好党内生活基本动作、基本环节的落实,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固化为长效机制,细化民主生活会程序规则,不断提升质量。

三、努力开创抓党建促工作的新局面

党建工作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核心。要坚持把党建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做到每季度专题研究,每半年听取汇报,每年召开大会总结表彰,并作为年终公安工作考评一项重要依据。形成“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党务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加大组织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设队伍,促进工作,服务大局。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始终,科学搭建载体增强党建工作效果,推动整个公安工作科学发展。要依托党建,提升公安机关履职能力。实现党组织战斗力提升,党员民警、干事创业精神增强,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提升了队伍良好形象,出台以服务为导向的制度措施,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目标,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建和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阳光警务”工程,深化警务公开,大力推进便民服务各项措施。以党支部为基本作战单元,积极推行优质服务,在一线窗口单位,积极推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先锋岗”,建立党员服务评议制度,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使服务群众工作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

四、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新形象

深入组织广大党员民警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安机关各项纪律规定,进一步打牢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优良作风的思想基础。坚持抓机关、强基层,以开展“基层党建组织基础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同时,结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严三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树立队伍良好形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观看廉政教育片等形式,实行每月定期组织对全体党员民警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努力实现违法违纪“零”目标,认真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规党纪,使党员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使党员干部成为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模范。把改进工作作风与密切联系群众有机结合,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民警中开展争创“党员示范窗口”、“党员先锋岗”,不断提高党员先锋模范意识,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新形象。

第三篇:推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

3月27日,XX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执行省政府批准实施的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进行动员部署。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公安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记者: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省户籍管理工作推出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负责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支持下,我省各级公安机关从1997年开始有步骤有重点地对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97年底,省政府批转了省公安厅《关于XX省小城镇户改试点方案和关于加强农村户籍管理工作的意见》,开始在农村进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规定凡是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就可以在小城镇登记常住户口。同时,大力改革城市户籍管理制度,2000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公安厅《关于改革和加强城市户籍管理工作为推进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服务十项措施》,放宽了城市在引进人才、投资兴业、购买房屋等方面的落户条件,积极鼓励智力移民、投资移民,降低进入城市的门槛。目前,全省实施户改的小城镇达到1119个,13个省辖城市户改工作已全面实施。全省通过户改累计办理落户487.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44.7%,比改革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在城市落户的61.9万人中,引进人才1万余人,投资经商4万余人,购房置业20万余人。在小城镇落户的425.8万人中,转移本县市农民366.6万人,吸引各类人才和务工经商人员41.2万人。实践证明,我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从您的介绍中,我们对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在户籍管理工作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为何还要出台六项重大改革举措?这一措施的推出有何重要意义?负责人:我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供应城镇居民定量粮为依据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实行户口管理二元结构的做法,人为地分割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阻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利于人口大范围大规模的自由流动。二是户口迁移政策统得过死,不仅限制了公民的正当合法迁移,也阻碍了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流动与集聚,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有序流动的要求。三是户口登记不够严密,存在出生不报、死亡不销以及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不及时等问题,既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易于造成人口统计不够准确,影响人口统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省委、省政府在组织有关部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对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作出重大改革,这对于推进我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促进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维护社会稳定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记者:实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户籍登记工作是否会弱化?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的区别主要在哪里?负责人:现在有些人认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就是取消户籍登记,用身份证即可取代户口簿,有的甚至提出废除户籍管理制度。这种认识和观点是错误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依法对公民身份等人口基本信息的登记,确认公民的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证明公民身份,便利公民参与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并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配置劳动力资源等提供人口数据及相关基础性资料。身份证和户口簿虽然都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但两者的作用不同。户口簿除了能证明公民身份特别是16周岁以下未发证人员的身份外,还具有证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作用,这是身份证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这次改革不是削弱和放宽户籍管理,而是要更有效地加强户籍管理工作,严密户籍登记,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记者:取消户口性质后,会不会出现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入学等带来压力等问题?负责人:一些地方担心,取消户口性质后,可能会导致农民大量进城,给城市就业、入学等带来较大压力。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目的是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实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一方面,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所享受的政策待遇能否统一,最终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另一方面,取消户口性质后并不等于户口可以绝对自由地迁移。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现阶段还难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迁移。我们借鉴国外和兄弟省市的经验,明确要求建立城市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度,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对人口的迁移流动进行调控,引导人们合理有序地流动。省政府明确户口准入的基本条件是,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生活来源)。考虑到地区之间

第四篇: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参加会见并出席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

下午3时许,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京西宾馆会议楼前厅,同参加会见的同志们亲切握手,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经过亿万群众评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产生了。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光荣当选的全国道德模范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者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见到出席会议的年逾90的龚全珍老人,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我向大家介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刘云山在座谈会上说,总书记接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道德模范的亲切关怀,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和基础,要始终把弘扬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要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道德建设,做实功而不务虚名,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好工作,推动道德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要把道德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各方面,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爱民之心,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引领者,以优良党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刘延东参加会见并在座谈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刘奇葆参加会见并出席座谈会,栗战书参加会见。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教育部、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的负责同志作了发言: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张丽莉,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孔凡成,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热汗古丽·依米尔分别发言。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往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文明委委员出席座谈会,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等参加座谈会。

[视频]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第五篇:为伟大的时代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

为伟大的时代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

编者按: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 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和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为促进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约请10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畅谈体会。

坚守主体性、原创真正承担起历史使命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当代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守主体性、原创性,真正承担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在这方面,我们要向中国经济学界的两位先贤大师学习。

王亚南先生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和郭大力先生花了10年的心血,翻译出版了马克思的鸿篇巨制《资本论》。王亚南先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极力倡导“应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研究经济”,并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他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进行了深刻剖析和理论阐发,然后又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规律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中国经济原论》等重要专著。他身后留下了41部著(译)作、340多篇学术论文。

张培刚先生是国际公认的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在哈佛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至今仍然是获得威尔士论文奖的唯一一位亚洲人。张培刚先生1941年去哈佛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在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做过6年的农村调查,写作出版了《清苑的农家经济》、《广西粮食问题》和《浙江食粮之运销》三部著作。不仅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农业与工业化》是在此基础上写就的,而且在《浙江食粮之运销》中,他提出了交易费用与运输费用分开的理论,几乎与后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科斯同一时间提出同一问题。张培刚先生后来婉拒哈佛任教以及辞去联合国高官,满怀激情地想把自己的学识贡献给自己的国家。

王亚南、张培刚两位经济学界的泰斗人物,其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几乎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新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综合实力、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两位大师尚且能够在那样的条件下坚守中国立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今人仰止的学术成就。今天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适逢可以出大师而且能够出大师的时代,更应该坚守主体性、原创性,真正担当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首先,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良好的学风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是必须秉持中国立场,为我所用。

第二,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针对性。目标导向的针对性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导向的针对性在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三,我们要有底气、勇气跟踪实践的创新,推动理论的创新,形成体现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成果。以“中国学”为重要抓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凝聚思想共识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核心任务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宗明义地强调,“召开这些会议,目的是听听各方面意见,大家一起分析形势、沟通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未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上站位之高、思虑之深、谋划之全、发力之准,可谓前所未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我们围绕“凝心聚力”这一“圆心”,画好时代进步、民族圆梦的“同心圆”,增添了关键的一环,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当前,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实现“两个巩固”,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

要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心骨作用。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天然肩负着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中立主导、聚共识、扬主流的重要使命。当前,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来说,重要而紧迫的一项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贯彻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体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要更多地贡献能够回应时代呼唤的思想精品。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阔步前进,实践中许多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亟需更为丰富、更加有效的学术和理论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聆听时代的声音,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人们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我们要坚持以当代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推出一批又一批充满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社科理论精品力作。

要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知识界人士。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界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并且是全社会知识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辐射源与风向标。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切实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着力,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使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真正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进而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知识界,同心共筑中国梦。◎

自觉担负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为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社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的前提下,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要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创新是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许多新的课题迫切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解答。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而悠久的文明、繁荣而厚重的哲学社会科学积淀,是我们今天接力奋进的力量源泉。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春天已经来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就是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就是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就是要在学科体系建设上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取得了一系列新跨越。实践呼唤广东社科界必须立足广东沃土,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广东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和概括,上升为系统化的规律性认识,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广东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统筹抓好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建设,加强广东特色学科和优长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逐步形成具有岭南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只要我们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能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应有力量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新形势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进号角。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统领,坚持正确导向,推动创新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江西力量。

一是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继续实施江西“青马工程”,重点扶持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的三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育青年学生,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打造江西理论网,建好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理论宣传和研究阵地。

二是坚持推进理论创新,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实施省社科理论研究创新工程,设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课题,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加强对江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三是坚持学科体系创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江西省重点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苏区振兴研究院”等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红色资源利用开发与思想政治教育”“陶瓷艺术设计”等一批立足江西实际的重点学科,大力推进江西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四是坚持评价体系创新,推出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江西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把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作为全省社科理论成果评选和省社科规划课题评审的基本要求。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设立江西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专项经费,资助出版50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优秀著作,进一步提高优秀成果的社会效益。◎

以讲话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社科强省建设

日前,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直抵宣传思想工作的灵魂,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的拓展和深化,必将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坚持“一个指导思想”,着力把牢发展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旗帜、根脉、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陕西作为高教重镇、社科大省,是各种思潮交融交锋的前沿。只有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才能在风云激荡中站稳脚跟。一方面要以高度的理论自信,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亮出来,解决好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三大课题,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要以战士的担当、战斗的姿态,对去意识形态化、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等错误倾向和言论,敢于亮剑、坚决破除,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

落实“三个体现”,着力破解陕西难题。“三个体现”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陕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13朝建都地;是革命圣地,有延安13年铸就的延安精神;是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丝绸之路新起点、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有着清晰的国家战略功能。对于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来说,关键是增强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在贯彻“五个扎实”的火热实践中挖掘新经验新问题,提炼新观点新理论,着力发出陕西声音、提出陕西方案、树立陕西形象、推动陕西发展。

突出“两手抓”,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去年以来,陕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晋升“国家队”,省里先后印发了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中特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正在修订社科评奖《办法》,正在与省内高校共建10个马克思主义学院、20个重点社科研究基地,深入推进陕西智库联盟建设,制定的陕西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即将提交省委审定。深化“两手抓”,提高社科发展能力,一方面要继续把中央要求和省里已经出台的政策落实好;另一方面要以改革的精神,统筹考虑学术学风学生学科,统筹解决成果的评价转化推介、哲学社科工作者的成长成才成家,努力走新路、发先声,激发起社科强省建设的持久活力。◎

下大气力和苦功夫才能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学习总书记的讲话,我深切地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下大气力、下苦功夫,才能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就会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绝非易事。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马克思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资本论》,不仅真正地实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变革,而且“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实质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提示了自身的发展规律,提示了“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伟大的社会理想,揭示了现实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之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之所在。离开对人类历史、特别是对“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现代人类就无法形成真实的社会理想和合理的价值诉求,就无法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成,就会失去凝聚共识和走向未来的理论支撑。我们只有下大气力、下苦功夫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为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作出我们的贡献。

作为“一整块钢铁”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作为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而存在,而且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的“学术”成果而存在。在马克思那里,“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在各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融为一体的。马克思的全部研究工作都是为了“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而为了“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又在各个领域进行了“都不是浅尝辄止”的研究,并因而“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对于包括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都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就会改变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大气力、下苦功夫,就会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作为,发出“思想之先声”。◎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之路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道路。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是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这就是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从中国实践出发,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解决和回应现实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实践提出的问题,是学术创新和理论发展的源泉。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都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哲学社会科学真正成为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的学问。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包容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不能闭门造车,盲目排斥异域文化。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当采取拿来主义态度,通过借鉴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丰富我们自身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但是,借鉴并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亦步亦趋。

二是要处理好把握好历史与当代的关系。这就是要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具有中国的底色,要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善于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营养,获取资源。我们要放眼未来,就不能忘记本来。只有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才能吸收到丰硕的学术营养,并构建我们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同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社会在不断发展,理论也要随着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空前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理论研究更要总结实践的经验成果,并根据实践检验理论,有独创性的成果都必须从时代出发,发出时代之声。

三是关怀人类和面向未来的关系。所谓关怀人类,就是要有人文精神,要有对普罗大众的关爱精神。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人文化成,就是要以人文精神引导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当今人文社会学科越来越细,但各门学科具有相同点,即都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命运和人的自由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和世界融为一体,同一个地球,同一份天地,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关注人类发展和人类前途,既要为中国谋,也要为世界谋、为天下谋,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未来关切。◎

下载装备管理是推进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word格式文档
下载装备管理是推进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谈河南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三大支撑(上)

    河南公安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谈河南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三大支撑(上) 公 言 (一)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回首近年来河南公安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倍感自豪。 (二)思想是行动的......

    发挥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有力支撑新民居建设

    发挥主导产业带动作用 有力支撑新民居建设 2010----2020年朱各庄镇共规划三个片区进行村庄整合,实施新民居建设工程。一是东部里各庄、相公营、崔庄、坎上、指挥、孙庄、洼里......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创优环境推进公安工作发展新局面思考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当前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年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公安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立足公......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习近平讲话))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2013年9月26日)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

    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3月15日上午主持......

    为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教案(精选多篇)

    《为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教案 寿光一中 郭丽娟 教学目标: 准确运用典型的论据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写出典型、概括性强的论据。 2、 准......

    推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 (五篇范文)

    3月27日,XX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执行省政府批准实施的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进行动员部署,推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