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守住乡音 留住文化的根
守住乡音 , 留住文化的根
——著名电视主持人汪涵个人出资465万元,发起方言调查“響應”计划
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说自己是“江湖混血”,因为父亲是江苏人,而母亲是湖南人。说起父亲去湖南支内结识母亲,他发现儿时的左邻右舍就是个方言大熔炉,当时他就觉得,“多学一种方言,就可以多交些朋友”。
而2013年上映的好莱坞热门电影《冰雪奇缘》主题曲引发全球翻唱热潮,有网友发布了全国各地26种方言的翻唱版本,立即有网友表示,听到自己家乡话的瞬间,有种“泪奔”的冲动。人在他乡,如果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能听到一句乡音,那必然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因为乡音如同故乡的那山那水,成为内心深处不可或缺的文化慰藉,成为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
但是,在今天,汪涵发现越来越少的孩子能说地道的家乡话,都变成了只会说普通话的普通人。“方言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它消亡的速度令我们很惊。”汪涵说。正是“每十天消亡一种方言”的近与惊,让汪涵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由他一人出资465万元,该
计划将用5-10年的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汪涵说,之所以
取名为“響應”计划,因为“响”在繁体字中就是乡和音的结合,乡音才是最响亮的声音。有一位学者说过,没有了乡音,我们用什么去排遣乡愁?
当然,汪涵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项目太冷门了,毫无回报,周期还长。“我等于把钱往土里扔,可能很多年后才会萌芽。或许会因为推广普通话,覆盖在方言推广上的压力就变大了,萌芽的机会也就少了。但一定要丢下这颗种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汪涵说:“这件事不会有失败,只要你做,就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只是最后谁冲到了那个点,可能是后来者冲到了,最起码我们先开始走了。”
● 媒体评点: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心中的历史 密 码和文化记忆。正如汪涵所说:“乡音才是最响亮的声音。不论响声大还是小,都要有人来响应它、保 护它。”这 对于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极具现实意义。(《重庆日报》)
◎ 话 题 拓展:近与惊;响与应;乡音与乡愁;守住乡音,留住文化的根;重要的是做„„(资料来源:澎湃新闻、《重庆日报》等)
第二篇:留住语文的根
留住语文的“根”
前一阵子,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欢庆》和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翠鸟》。
《欢庆》一课,教师为学生带来了一席视听的盛筵,展示了大量以国庆为主题的图片,有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原野,有霜重色浓、红叶似火的枫林,有载歌载舞、其乐融融的联欢……还播放了两段极富震撼力的视频,一是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庄严的宣告,二是60年国庆大阅兵威武雄壮的场面。每当老师切换一张图片或一个镜头,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欢呼着、惊叹着,如同涌向岸边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
《翠鸟》一课,教师先是花费了很多时间组织学生交流有关翠鸟的资料,从翠鸟的种类到分布范围,从外形特征到生活习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随后,教师又补充了有关翠鸟的大量图片和视频。它那色彩斑斓的羽毛、俊俏美丽的外形和高超的捕鱼本领,让孩子们看的“眼花缭乱”。
听罢这两节课,不禁心生困惑。尽管两位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教学效果看起来也很“精彩”——图片和视频增强了教学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交流的资料丰富了文本的信息量和知识的广度。但是,“浮华落尽见真淳”,除却表面的热闹与浮华,语文的“真淳”究竟有几分呢?《欢庆》一课中展示的以“国庆”为主题的这些影像,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品课或是介绍重大事件的历史课上又何妨呢?《翠鸟》一课中引入的资料和影像,放在生物课上是否更合适呢?尽管语文课包罗万象,是开放而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但还是感觉非语文或泛语文的元素过多过滥,有些喧宾夺主。因为,这不是思品,不是历史,也不是生物。这是语文!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王崧舟老师也大声疾呼,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及与这个中心有关的 “怎么写”的话语形式和“为什么这样写”的话语意图。
孔夫子有言,“本立而道生。”语言文字就是语文的根本。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确立了这个根本,语文教育之“道”就顺理成章了。即一个突出,突出课程意识,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两个并重,理解和表达并重,不偏不倚,两翼发展;三个获得,得意得言贵得法,学以致用,得法为上。
《欢庆》是低段课,尤其应突出字词教学这个年段特点。比如,抓住“金黄”“火红”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以金喻黄”“以火拟红”这种构词方式的精妙和形象,启发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天蓝、杏黄、草绿、血红、银白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词语以及由这些词语构成的“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等偏正词语。《翠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生动细腻的语言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教学中要抓住“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等语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及其微妙传神之处。进而以读带写,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如此种种,包括思品课、历史课和生物课在内的其它学科都不会关注。而语文课却不能视而不见,袖手旁观。这些与语言文字息息相关的事,正是语文的独当之任,这才是语文自己的事。抓住了这些事,也就抓住了语文的“根”。否则,只会舍本逐末。但愿这不是危言耸听!
第三篇:留住乡音,留住一方璀璨文化——校本课程《乡音》教学案例与反思
留住乡音,留住一方璀璨文化——校本课程《乡音》
教学案例与反思
背景分析:
乡土教育的开发和应用是一个学校的特色,也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创新设计。它就像教育中的一朵奇葩,绽放在一所所充满活力的校园。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稳步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各地各校纷纷挖掘资源,集思广益,立足自身实际,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应用添砖加瓦,出谋划策。校本课程《乡音》就是在这样一种合作的基础上产生的丰硕果实。通过让学生学习、吟唱、背诵闽南童谣来感受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操,再现闽南腔调,初步了解和感受本地话与普通话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和对应规律,为更好学习普通话、传承民俗文化服务。
《乡音》课程持续在校园内开展,以丰富鲜活的色彩和排版,符合认知、激发兴趣;以有趣而传统的童谣传承着闽南文化,形象贴切,易念易背;以多种游戏和活动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姿多彩、生动活泼。也因为跟它走得更近了,让我们对《乡音》有了更多的认识,让我们产生更多关于完善和提高课程开发和应用的思考。
问题呈现:
在这里,我想呈现的是继校本课程的开发后,在应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所教所想以及平时遇到的一些难题,提出几点困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诵闽南童谣,却发现许多本地的学生连原本该是家喻户晓的闽南童谣(歌诀)都不知道,或者半生不熟。这个现象的背后意味着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乡音正逐渐被遗失在某个历史的角落,乡音迫切需要延续和传承。而由于学校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的混合,语种显得五花八门,在教学时,更是加大了教学的难度,操作起来更显得易放难收,当然,由于较多学生做不到朗朗上口、熟能生巧,就更需要教学时下功夫带读、领读、引导,也更需要老师费心思、巧安排、激兴趣、勤练习。
下面以《乡音》第一册《讲古》一课为例: 拿椅仔,去树下,听阿公,来讲古,先讲一块《武松去打虎》,佫来一块《海龙王卜娶某》,阿公的故事真正水,逐个听啊目睭大呣蕊。
以上片段以闽南语的文白呈现文字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可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与理解是一大难题。文白难懂,生字难懂,预习或自习一个头两个大。可这种朗朗上口的歌诀经过教师的讲解和带读后将变得趣味无穷。只是其中的训练需要花样多,形式新颖,足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和激发开口欲望。对于外来生,跟读发音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文本中增加了“普通话对对碰”的训练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歌诀韵味,但教学中还需要花费较多心血和时间。当理解变得差强人意之时,引导孩子做到歌诀朗朗上口,乐于吟诵乡音,形成语感,是非常重要的。
延续传统经典,任重道远。困难不会少,但一路摸索,要相信我们总能做到更上一层楼,越做越好。
解决策略与反思讨论:
一、明确乡音涵义,树立传承意识
民俗风情,自古一直是中国广阔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迥异的民俗,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念,让我们看到乡音在情感寄托上的重要地位。乡音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代表着浓浓的乡情。那么,热爱乡音,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缘于一种热爱,缘于一种执着,我们有必要、有责任让乡音得到延续,并且展现它更璀璨的一面。
继续传承乡土文化成了一种必要。学校教育正是传播这种乡情、延续乡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乡音》课程必然会得到更多社会、家长及学生的拥待及支持,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及感染力。
二、挖掘丰富渠道,增强《乡音》感染力
如何让《乡音》更广泛地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最终融入社会文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么,多方面挖掘丰富渠道,扩大《乡音》的宣传力度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学校教育本身就是富有社会影响的宣传方式。在校园内推广乡土文化,让乡情渗透于师生心中,无形之中营造出来的氛围让学生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熏陶。
其次,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大,课程就有多大!有时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也需要家长参与,要鼓励孩子多向长辈请教。一些闽南童谣排练道具的准备,歌谣的背诵巩固等需要家长给予支持。生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沃土,生活体验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途径。这样《乡音》就能通过学生、学生家长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进而融入社会文化当中,绽放光彩。而以崭新形式呈现于人们面前,将使乡音变得更加新颖、鲜活,富有情趣。
其次,一些社会组织、媒体的关注和宣传,也可以给《乡音》提供很多的展示空间,如《晋江乡迅》、《晋江电视台》、《海峡都市报》等媒体,都对此做过专题报告,《晋江电视台》之《侨乡频道》还给我们提供展示《乡音》课程教学实况的机会。这些媒体的关注与宣传为《乡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氛围,让更多热爱乡土文化的热心人士关注和支持这项工作,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反响,为《乡音》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有力条件。
三、多从细处着眼,透视课堂实施困境
《乡音》的诞生是令人喜悦的,《乡音》的推进是令人振奋的,《乡音》的继续发展更是令人期待的。身为《乡音》的实施者,我们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在为《乡音》的实施及发展深感欣慰的同时,从细处着眼,站在自己的职场角度上看待《乡音》课程的实施问题,透视课堂困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更切合实际需要,存在困境:
(一)文白涩难、自学困难
用闽南话作为书面表达是《乡音》的一个特色,却也成为了对学生自学的一大挑战。许多本土字眼对学生是一大挑战。在排版上,虽然力尽符合孩子的认知和兴趣,但闽南语文白就是一个难点。在很大程度上,《乡音》的教学十分依赖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以及加强学生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训练。
(二)生源混杂,调控困难
根据学校生源的情况来看,一个班级外地学生占了相当一部分,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的混杂使校本课程的实施变得更有挑战性。存在两种情况:
(1)教学时采用闽南话讲授,本地学生十分感兴趣,甚至觉得很好玩,因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参与的积极性虽然很高,却也容易造成“易放难收”的局面,课堂秩序的调控成了一个问题。
(2)对外地的学生来说,由于听不懂闽南话,在某些时候容易造成自己“身在局外”的错觉,表现出了较低的参与热情,甚至由于陌生而不愿意开口学说闽南话或者发音不够准确,记不牢固,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乡音》的学习有种“鸭子听雷”的感觉。这样,教学的目标远远不能达成,收效也就不大。
(三)巧思善用,寻找方法(1)结对互助,共同进步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另一种课堂资源,“凡事有利亦有弊”,就看我们如何利用了。由于外地生源对普通话的熟悉,本地学生对闽南话的了解,充分利用好两者之间的互补优势,抓住课本中“普通话对对碰”这一教学环节多加练习,拓展延伸,采取学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手法,让土生土长的学生帮助外来生,让闽南话和普通话在碰撞中形成交融,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多样与富有趣味,从而更爱学习闽南话,加深对闽南民俗的了解同时学会入乡随俗,在潜移默化地学习中传承与发扬闽南话。
(2)提前背诵,增强语感
仅靠有限的教学实践是难以满足孩子学习闽南语的内容的。需要我么充分利用一些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朗读、吟诵学习材料,加深印象,增强语感,方便温故而知新。利用“课前三分钟入” 活动特点,插入闽南童谣、千字文等内容的穿插吟诵,大大激发孩子徐诶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更形成了一种活动的特色。
总之,校本课程《乡音》的开发和实施,为传承乡土文化锦上添花。而我们做好教学工作,开展更多的教学教研,也是为了留住乡音,留住乡情,留住这一方璀璨的文化。相信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将更加健全。只要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更加完善,而乡土文化的传承氛围也将变得更加浓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会更加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成为教育之路上的一道道独具个性化的靓丽风景线。
第四篇:中国文化_守住我们的根
中国文化——守住我们的根
文/戴 廉
9月3日至9月5日,在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举办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60多名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名流聚集到一起,讨论的焦点正是“全球化与中华文化。”
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浪潮是游戏规则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中国如想在世界舞台上保住自己的位置,更需要她的儿女学会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如何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消灭自己。这就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根基。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困惑
改革开放起步时,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已经基本在“文革”期间被架空了。处于传统真空中的中国人在陡然面对外来文明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种种不成熟甚至是焦灼的心态。
失去了对传统的敬意和温情,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和中秋,都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运动中日益凋零,作家朱大可说:“人们已经看到,元宵节被用来推销糯米汤圆,由此逐步退化为汤圆节;端午节则被用以推销粽子,由此逐渐演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则被用来专门进食月饼,结果退化成了月饼节。”
因为习惯于像上一辈知识分子那样对传统进行批判,中国的年轻学者可以言必称亚里士多德,却对孔子、孟子、庄子充满了陌生感。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说:“我们现在一批年轻学者去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汲取了很多智慧,但是由于文化底蕴不够,因为没有根源,他们所吸收的并不是自己的智慧,而只是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跟在西方学者的背后。”
刘梦溪说,五四时期的知识精英们虽然对传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但他们同时又是受过传统熏陶的 身处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人,只有重新评估、定义和守住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与此同时,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还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有十足中国文化味道的从业人员,而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现在的中青年一代,长时间身处于大小传统齐遭毁坏的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传统文化典范的熏陶,他们身上的文化含量累积得不够,难免精神气象显得淡薄而不够从容,不够厚重。
至于如今的少年和儿童,教他们的老师大都对民族固有文化知之甚少,流俗的电视文化,浅薄的搞笑,逻辑错乱的“脑筋急转弯”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外时间。他们错把猪八戒、孙悟空当作中国的文化传统,以为“康乾盛世”比现在还要好。“没有了传统的支撑,如今的生活时尚,是一切层面追求和国际接轨,而五四所主张的‘西化’主张反而成了光说不练的小儿科了。”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存在着与传统的断裂,中华文明已经难以做到和其他文明平等对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当代中国的核心文明是什么?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什么”?而这些在许多学者看来,正是中国与西方平等对话的基本条件。
网上的一篇评论写道,“‘末代皇帝’的西方摄影师拍宫廷时用了大量的俯拍镜头,紫禁城在这样的镜头下显得温情脉脉,与高贵或尊严无关,这里的一切都是可供赏玩的。现在的许多中国人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这样的镜头下,供人赏玩而不自知。看看雅典吧,这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看看他们是怎样诠释自己的文明的。开幕式有太多的人物典故寓意,有几个东方人能看懂?但是他们演绎得震撼人心,让人不由地心生仰慕与敬重„„”
没有传统文化依托,失去了平等对话基础的一些中国影视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带上了一种迎合的味道,然而,“如果只是投其所好,你喜欢小脚我给你小脚,你喜欢鸦片我给你鸦片,你喜欢文革的残酷我给你文革的残酷,照这个思路去做只能助长让西方来定义我们的趋势”。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说。
守住文化的根是生存的必要
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记者遇到了一对退休的普通市民夫妇。他们从朋友那里得到了论坛召开的信息,便赶到了现场。来之前他们生怕自己不够格,因为对所谓的“全球化和中国文化”这样的深奥问题从未涉猎。但却有一种冲动促使他们一定要来看看。今年55岁,退休前一直从事行政工作的鲁女士对记者说,在退休的这几年里,夫妇俩游览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把这一切都当作“四旧”,但是现在,当她看到中国越来越像西方,当她走在现代化的街道上,在舶来的超级市场购物的时候,又有了一种焦虑:中国的特色是什么?什么东西才是中国自己的?
身处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人,只有重新评估、定义和守住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与此同时,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还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首先是对抗传统文化中糟粕的良好武器。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认为传统可以像包袱一样被丢掉,杜维明说“这是太乐观了”,因为有一些封建遗毒已经进入到我们的血液和骨髓,像噩梦一样成为国民下意识中的一部分。要想消除这些负面的因素,则必须充分张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髓的部分来与糟粕对峙。
对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必要的条件。在杜维明看来,继承、扬弃、引进、排斥,这四个问题本应同时解决,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但现在,我们把四个问题变成了两个,只剩下扬弃和引进,甚至有些时候就只剩下引进,却把中国自己的东西全部打倒,这样就会进入一种困境。“你对传统基本是比较粗暴的,你想把他忘掉了,这样你不光不能对峙其中的糟粕,你对引进来的外来文化的理解也一定是肤浅的。”
除了中外学者,与会者中还有不少从事创作实践的艺术家,比如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著名导演谢晋、话剧演员焦晃、澳门乐团首席指挥邵恩。可以说,这些艺术家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和从事从西方引进的艺术形式,但他们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也都感叹:“传统太重要了!”
一棵大树,自己的根基扎得越深,抵抗自身肌体病毒的能力才越强,吸收外界的养分也才会越充分。这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在论坛上打的一个比喻。与这个比喻相呼应的是,刘梦溪认为,我们不能只把传统当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要当作一种“生存的必要。”
然而,学者们在强调传统的重要,强调根源性的同时,也担忧另一种倾向——以为中华文化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21世纪将是太平洋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他们认为这种说法不仅不切合实际,而且会助长不健康的狭隘民族意识,相反,我们需要将民族的根源性和面向世界的包容性结合在一起。“中国目前在根源性和开放性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杜维明说。
重新清理文化家底
“春节觉得没意思,喜欢过圣诞节;中秋节不好玩,喜欢在感恩节吃火鸡,虽然不知感谁的恩”。有学者如此概括年轻一代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有学者把这些归结为全球化对年轻一代的入侵。
但另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是,在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下,近年来,在许多大学,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此次论坛的最后一天,王蒙、杜维明、汤一介、吴祖强、梅葆玖等十几位文化人与高校大学生的交流也受到了高度关注。
一位学者不由感慨,“实际上,我们年轻的一代非常渴望寻找到精神认同感。”
网上年轻一代对雅典奥运会闭幕式8分钟演出的“讨伐”本身也意味着,把开放视作一种不可更改的守则的他们也渴望建立一种民族自信心,希望由北京所展示的中华文化能够和由雅典展示的西方文明进行平等的对话。所以,他们把矛头指向了张艺谋。然而,在对张艺谋的“媚俗”进行批判之后,令他们感到茫然的是,当他们在网络上进行争论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当中鲜有人能够清楚地回答“到底什么才是中华5000年文化的精髓”这样看似基础的问题。
网络上的年轻人把问题抛给了学者。但从“2004文化高峰论坛”的情况来看,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歧见丛生,莫衷一是。许多与会者都感到,学者们从宏观角度对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讨论往往显得有些大而无当,而这种大而无当本身更加说明了我们与传统的隔膜。
于是,与会者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当务之急是重新整理我们自己的文化。
作家冯骥才说:“我最近看一个报纸经常说年轻人只知道过情人节、过圣诞节却不知道过端午节,过重阳节,那么年轻人问你端午节有什么形式有什么活动,重阳节有什么形式,你能回答吗?我们节日的方式和载体比玫瑰花更有魅力吗?更能够打动别人的心吗?我们把自己节日卖给商家叫黄金周了,我们鞭炮禁放了,我们过年年夜饭动员老百姓到饭馆定饭,我们把自己的节日一个一个抽空了,怎么能怨怪我们的年轻人?”
冯骥才认为,“我们应该研究、整理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当我们自己能够在相当的高度上把握住自己的文化,能够真正了解我们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不怕全球化。否则,我们无法跟世界对话,我们无法提升我们的文化,也无法发展我们的文化。如果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家底都搞不清楚,对自己的文化一知半解,我们当然害怕全球化。”
来源:《瞭望》
第五篇: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当代识字教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借鉴文字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继续前进,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各种识字方法纷纷出台。可是,方法的多样性并没有达到有效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的作用,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不免令我们这些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感到失落和彷徨。如果要想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就必须痛下决心改革语文识字教学,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根”的失落
一个世纪以来,一些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所谓专家,习惯于拿着放大镜来审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为此,他们动不动就要去废这废那的,使国人陷入简单的非理性的存废之争,而不能静下心去研究和解决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对待汉字的态度,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及对汉字的错误认识,才使得我们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这条道路上举步维艰。
下面系统地谈一下专家们关于汉字的种种错误认识。
1.关于“汉字落后论”
“汉字落后论”是“五四”先驱们提出来的。他们在致力于教育兴国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发现了汉字难识难记问题。然而,当时却无人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了“汉字落后论”,都认为汉字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2.关于“汉字先进论”
20世纪80年代后,汉字计算机输入问题得到解决,国人反对进一步去改变汉字本身,并将前人质疑激进改革派的言论汇集起来,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汉字先进论”。
3.关于现行简体字
目前,部分学者着力于论证现行简体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基本的科学精神,危害性很大;艮人则反对废除现行简体字。其实,我们应着力于解决汉字难识难记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二、语文教学“根”的用途
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领略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必须加强字理教学。
1.字理析词有利与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在字理教学过程中,强化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灵活用词。
2.字理析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析解字理就是对汉字“六书”的分析,其中最基本的是象形字。一般来说,析解象形字字理时必须给儿童展示由图画到古汉字再到楷体汉字的大致过程,并着力去寻找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即找出它们之间形体的共同点,以建立由图画到楷体汉字的思维过程
3.字理识字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字理教学时,如某位老师教生字“毯”,在解析字理时,有的学生说:“‘毛毯’,和‘毛’有关系,所以是‘毛’字旁。”教师肯定了他的说法,又因势利导:“能不能用‘火’字和‘毛’字的关系来记一记‘毯’?”学生回答得很精彩。
三、语文教学“根”的寻觅
可喜的是,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一部分语文识字方面的教育专家也开始积极探索起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之路来,而且卓有成效,他们在字理识字教学上开拓出了另外一片开阔的新天地。其中成效最大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黄亢美老师。他在小学语文字理教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得上是字理教学方面的一位专家甚至是大家。之后,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更多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也致力于字理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上,真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其实,此项识字教学的大改革,从《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陆志平的论述中就窥见一斑。他指出:“要把符合儿童心理心理与符合字理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识字效率的新路子……可以说,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识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也肯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
语文教学要守根固本就必须加强语言训练,加强语言训练就必须注重字词的学习,识字析词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字理是识字析词的基础和根本,因此,要把语文教学的根留住,首先就要加强字理的学习!
四、语文教学“根”的守望
难忘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在“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动情地高唱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感动于他对“守根课堂”的执着追求,也感动于他对汉字字理深刻而又深入浅出的剖析。那天,我就像一位小学生那样坐在台下听他讲课,他的字理识字让我感觉“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为了帮助我们提高字理识字的有效性,黄老师还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探索出了一套字理识字的基本方略:独体字:溯源――对照;合体字:分解――组合。字理析词的基本方略:先字理析词理解本义,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义。为此,我们所能做的是:
(一)创设情境,建立大语文观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记忆力强,喜欢朗诵、听故事、背韵文等。因此,利用生动的插图,再配合文字和故事情节,制造一个具体而有意义的情境,让儿童透过图画推测故事情节和认识生字,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师要从“教”的理论中走出来,在识字教学中将教师的“教”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学”的能力。在字理教学中,字理识字的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五、语文教学“根”的繁衍
在生态的语文园圃里,只有吮吸汉字文化的甘露,沐浴语言训练的惠风,渗透人文教育的春雨,才能真正地使语文教学之树枝更繁,叶更绿!
同样是在“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当黄亢美老师动情地高唱完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后,随后特级教师叶秀萍老师运用“文字溯源法”和一年级的孩子一起遨游在识字八的字海中,他们一起追根溯源,共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听罢,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不得不感动于字理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识字艺术的魅力也是震撼人心,今天笔者谈到的字理教学法还只是冰山一角。“把根留住”,用这股魅力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必定要修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必将要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感染给学生,必将要把汉语言文字源远流长的文化浸润给学生,必将要把析形索义、因文记形的识字方法与能力传递给学生。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吗?看来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紧跟着黄老师动情地高歌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