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21:2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观后感》。

第一篇:《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观后感

将“忍受”变成“享受”

——《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观后感

暑假的教师业务培训中,学校向全体教师推荐了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还选取了八部优秀的教育视频供大家学习。知道了登陆该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我很开心!以后就可以随时登陆去看看啦!观看教育大家的优秀讲座一定有利于解决我们青年教室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有助于我们的快速成长。

在同事的推荐下,我首先观看了大教育家冯恩洪先生名为《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讲座。冯老先生推崇“尊重学生差异发展,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特别强调让每个学生“享受”而不是“忍受”教育。这一点,我由衷地赞同。

作教师这几年,我有幸福的时候,也常有感到困惑和无奈的时候。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也希望将自己的所学毫不保留地教给学生。可是,有时候似乎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应付学习”甚至是厌学的情绪在学生当中是普遍存在的。每年高考一落幕,总有高三学生的撕书照片或者视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引发热议。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智慧的结晶,更是学生们寒窗苦读的好伙伴。当学生们打着“高考后宣泄压力”的旗号来随意撕毁书籍的时候,学生想表达的不仅是学习的压力,更是学生潜意识中对学习的厌恶之情。高三的学子迫于考大学的压力,对于学习是“不得以而为之”。而那些低年级的学生,常常是亲手机远书本,有的学生干脆就放弃了,宁可发呆也不想看书。学生学得很无聊、很辛苦的样子,老师教得也很吃力。让人不禁慨叹:“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怎么把有着美好年华的学生教育成了虚掷光阴的少年?”

那么,是学生们过于顽劣吗?答案是否定的。想必很多教师都有同感,只要不谈学习,学生们都很可爱!师生关系立刻融洽!那么,学生们又为什么厌恶学习呢?因为孩子不是在“享受”,而是在一直“忍受”学习。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地“学习学得不快乐”!他们就像被禁锢的小鸟,人被困在课堂里,心却向往着外面的天空。以至于“外面下雨、天上打雷”这样普通的现象,好些学生也会被吸引了过去而兴奋异常。即便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他们也并不真心热爱学习,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他们自然也无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一天,我突发奇想,问我们年级学习成绩第一的女学生“你学习这么用功,你告诉老师学习有什么用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啊?”她她听到后,有些诧异地看着我,她的反应让我意识到我是第一个这样问她的人。她腼腆地笑了笑,回答我说:“啊?学习,那就学呗,也没想过什么啊。”这时候我扪心自问,我30多岁的人了,如果有人问我“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啊?”,我搜肠刮肚,能想出来的理由也无外乎就是:“考个好大学,读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之类的话。再高尚点的理由就是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回报家人和社会。我自己听着这些理由都觉得苍白、乏味。再回想起自己每次教育学生的时候那几句老生常谈的话,我不禁感到很惭愧。

所以,我想,面对高中生,我们真地有必要和他们一起探讨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话题。包括很多成年人在内,我们其实根本不清楚这一点。国人常常会告诉孩子要怎么做,而很少启发孩子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一点,我们真地该像美国教育好好学学。

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段开学演讲丰富了我关于“学习的意义”的答案:“首先,我想谈谈你们对于自己有什么责任。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或许你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让那些文字出现在书籍和报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语课上经常练习写作,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甚至设计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样流行的产品,或研制出新的药物与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程上做上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名议员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么学生会或参加几次辩论赛,你也不会发现自己的才能......”

奥巴马总统讲得多好啊!我想我们让学生享受学习,第一步应该是让他们明事理,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迫于各方面压力才要努力读书的。其次,在冯恩洪先生的讲座中也强调了“适合”二字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适应差异,还是抱怨差异呢?还是继续给有差异的学生毫无差异的教育呢?

就拿英语教学来说吧。在高考英语难度逐渐降低的情况下,需要学生会拼写的基础词汇其实并不多。只有改错和作文两部分。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哪怕是会拼写大部分地英语词汇,也会给那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甚至会让他们对英语学习彻底丧失信心。而实际上,考试试题中大部分单词,只需要学生分辨出哪个是张三,哪个是李四就OK了。

冯恩洪先生说:尊重学生差异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要颠覆传统。这一点,我特别赞同。上课的时候,我们做老师的通常都会多讲,很怕漏掉了知识点。学校给排课的时候,也都希望给每个学科多增加点课时。好像老师讲的多,题做得多,课上得多,学生就能会得多似的。学生呢,更是很累的样子,而且还满腹委屈。周末还要背着书本顶着严寒酷暑去补习。其实,想想我们的学生有那么笨吗?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真有那么辛苦?那么用功吗?他们当中很多人何尝不是稀里糊涂地凑够了一天的9节课啊?这样下来,孩子们玩没玩好,学没学明白,他们还厌恶学习,讨厌老师的苦口婆心。一位在河南的亲戚跟我讲,清明节学校不放假,学生们气愤不已、无心学习,下课后竟然在操场上烧纸钱。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真地该转换观念,多讲不如少讲,给孩子过多的课业负担不如给孩子学习的兴趣。

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需要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幸运的是,高考改革也已提上了日程,但愿“两种高考”模式的实施以及各类新政策的出台,能够让孩子们多些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要考大学,读研再考博。术业有专攻,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在兴趣的指引下,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将永远一个美好的未来。那样,做教师也会更快乐、更幸福。我们都是在“享受”教育教学,而不用再忍受。不是吗?

高一英语组

王丽丽

第二篇:让每个学生享受快乐阅读-原件

让每个学生享受快乐阅读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评价的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都是有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评价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部重头戏,已经取得可喜的进展,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评价内容和方式随意性强,重点不明确;评价工具操作性普遍不够强;评价实施过程中师生和家长的负担较重;评价主体之间缺乏良性互动。

我们选择小学生阅读评价来作为我校的一个课题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享受快乐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极探索阅读学习评价工具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我们调查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注意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受.体验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在小学生阅读能力形成性评价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小学生阅读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和方法是多元化的。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设计出一系列个性化阅读的评价工具,合理选择评价方法,策划评价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一.问卷式调查———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小学生几乎每天都要阅读,阅读已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差异较大。我们在评价时,应该关注学生阅读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以质评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不仅考察认知层面,而且关注情意.态度层面的考察,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等,敦促学生反思阅读过程,形成良好自我发展意识。教师应认真了解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致力培养阅读能力。因为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增强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问卷式调查就是很好的考察学生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方法。

在实验的初始阶段,我们尝试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关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的调查问卷(见表一),从中发现了一些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后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阅读形成性评价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表一

小学生阅读能力调查问卷

年班姓名

一.选择题。

1.你最喜欢读哪一类型的课外书籍?

a.童话 b.历史故事 c.科幻小说 d.科普知训 e.漫画 f其它

2.你一个学期大约读多少本课外书?

a.1本 b.2本 c.3本 d.4本 e.5本或以上 f.根本不读

3.你习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行课外阅读?

a.报纸 b.杂志 c.书籍 d.上网

4.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怎么做的?

a.查字典 b.查相关工具书 c.请教他人

d.忽略.跳过去

5.你认为自己已经养成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

a.专心阅读,不开小差 b.边读边思考 c.边读边做批注 d.收集资料

二.问答题。

请写出在课外阅读中,你最喜欢的三部作品及三个人物。

在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中调查完毕后,我们语文科组作出了如下分析:第一题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40%以上学生选择科幻小说,这与近期《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电影.小说的流行有关,流行文化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可见一斑;其次,五.六年级学生选择漫画的人数在20%以上,说明内容轻松.能带来视觉刺激的漫画对高年级学生仍有一定吸引力。三个年级对比,最突出的是六年级的学生有52.17%选择历史故事,年龄渐长的他们对历史知识兴趣浓厚。

第二题调查学生的阅读量。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一个学期读5本以上课外书,四.五两个年级由于非毕业班,更有分别78%及83%选择此项,而六年级毕业班也有52%学生选择。

第三与第五题都是调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其中第三题询问了学生的阅读途径,超过80%的学生都是通过书籍进行课外阅读,六年级100%学生都选择书籍;其次是选择上网,四年级有19.57%的学生有上网阅读的习惯,五年级有14.6%,六年级有17.3%;有小部分学生选择通过报纸.杂志进行课外阅读。第五题帮助学生认识.总结自己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四年级52.17%.五年级36.6%.六年级54.35%)学生认为自己能做到专心阅读.不开小差;其次是边读边思考(四年级43.48%.五年级31.3%.六年级45.65%),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习惯边读边做批注和收集资料。

第四题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大多数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时,选择查字典(四年级39.13%.五年级35.6%.六年级58.70%);部分学生会请教他人(四年级28.26%.五年级41.7%.六年级28.26%);还有部分查相关工具书;只有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两名共4名学生表示会忽略.跳过去。

问答题部分:

要求学生列出在课外阅读中最喜欢的三部作品和三个人物。

本题的情况显示了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或《西游记》等传统名著中的英雄人物如关羽.宋江.孙悟空等善良.正义的人物形象。有部分学生写出了外国名著.科幻故事中的性格突出.法术高强的人物,这符合儿童好奇.爱幻想的心理。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我们马上制定出相关策略:1.实验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进行词句的理解.文章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方面的研究,以帮助学生掌握成熟的阅读技巧;2.逐步开展个性化阅读能力评价的实施活动,如写读书笔记.制作收集阅读中的典型性材料.读书交流会.阅读展示台(读书阶梯.读书擂台.书山行)等;3.教师认直学习有关阅读能力评价的理论资料,设计有效的阅读评价实施活动,收集关于阅读能力评价的资料,形成“快乐阅读收获袋”;4.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检测,形式必须生动活泼.标新立异。

二.活动式评价———保持个性化阅读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

阅读能力的评价过程应始终保持动态化,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循序渐进地转变与发展,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阅读行为活动记录和表现反馈,使评价处于开放的良性循环之中。

我们鼓励把评价贯穿于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生活化。例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布置“图书超市”。超市由12个流动图书箱组成,每个箱子按书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分别为生活百科.祖国各地.童话世界.生活宝典.作文大全.科幻丛书.趣味数学.网络天地.环保世界.书画指南.体坛风云.报纸荟萃等。每部分设一名工作人员,由他们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书名。通过超市工作人员的推荐介绍,学生议论该选择哪些好书,激发了他们的读书欲望,正确导向学生阅读。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新书介绍会.好书交流会.阅读汇报会等),在活动过程中观察.记录学生的阅读表现,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态度.习惯.能力进行评价,这种做法自然而又有效。设置“读书阶梯”.“读书擂台”.“书山行”等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检查阅读的情况。在课堂学习后,在课外阅读后,在一个阶段的专题活动后,我们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了检测。检测的内容重点突出阅读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检测(材料略),形式开放活泼。

三.“快乐阅读成长记录袋”———凸显阅读评价个性化

“快乐阅读成长记录袋”这个想法起源于一位家长制作的“识字本”。当时我们看见一年级识字本内家长精心剪贴的一个系列的恐龙故事,很有感触:《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家长可以这样不辞辛苦地设计出一本精彩有益的书来,假如换成我们的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说不定会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自己创作的“书籍”来呢。于是“阅读评价研究”实验小组的教师布置

四.五.六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在暑假每人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编辑的“书”。

假期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改变一贯的做法,不是扔给学生一大堆的习题作业,而是向学生宣布这个假期的作业只需编辑制作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不过,这本书必须有一个响亮好听的名字,所有资料必须自己查找收集剪贴,所有图文版面自己设计,开学之后还要参加班级的评比。这项作业真是充满了挑战,每一个同学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一个暑假过去了,学生拿回来的作业真是让我们赞叹不已。学生查找资料容量之大,阅读面之广,设计之精美让人始料不及。

“快乐阅读成长记录袋”是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由学生.教师.家长及同学收集并做出的相关材料来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以达到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目的。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极大促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收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快乐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操作导向是:1.在阅读能力形成性评价中,我们注意收集学生课内外阅读中的典型资料,如结合课文搜集的材料,自己制作的读书卡片.读后感.专题阅读.积极读书分子奖状等,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资料放入学生的“快乐阅读成长记录袋”中。

2.将学生自我收集和教师收集结合起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学生收集制作的阅读材料,在阶段评价时,通常会让他们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如:时事.环保.常识.古诗.创作等。

3.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在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的基础上巧妙设计学生阅读记录卡(见表二),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这种评价方式的巧妙之处在于运用表格的方式,教师能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了解学生阅读后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更有意思的是学生可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的活动,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满情趣,丰富

多彩起来。教师的评语又是那么富于激励性.鼓舞性,不像以前只是冷冰冰的分数,学生读后,课外阅读的兴趣更浓了。

四.多元主体评价———拓宽阅读评价的信息来源

长期以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评价者主要是老师。现在在评价主体上,我们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改革了过去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分别引入阅读能力的形成性评价之中。如我班学生在完读书笔记后,学生是这样大方自然地评价自己收获的:

陈媛媛:自从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后,我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可以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我每次认真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懂得了不少知识。

周晓韵:我觉得自从老师叫我们写读书笔记后,我不但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内心感受也丰富了。

邱泳鑫:我认为自己在读书方面还不够细致,有时看完文章后竟不知道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会加以改进的。

石越云:我做了读书笔记后,我学会了收集好词好句,词汇量不断增长,写作时可以很好的运用。

常静华:自从做读书笔记后,我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更加容易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黄晴怡:我以前读书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有时未免会囫囵吞枣。我读《清明上河图》时的速度就减慢了不少,而且遇到比较复杂的地方我会更仔细地阅读。

杨华:我认为自己比以前阅读课文认真多了,有感情,声音响亮。

谢靖:我看书一向很慢,这对我考试中的阅读题没多大好处,所以,我在阅读《清明上河图》时注意了加快阅读的速度,读书时注意不读错字,在这方面,我认为自己有所提高。

李映真:我学会了怎样想象。

李俊华:我认为我的阅读能力进步了,以前一些不懂的词句现在都懂了。

李好:我认为我的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时,如有不认识的字我会查字典,并把拼音注上去。读的声音也比以前大,读书较有感情,轻重.快慢.停顿掌握得也比较好,但就是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要表达的含义。

黄璜:阅读这篇文章,我翻阅了一些课外书籍和上网查询了资料,了解到许多课外资料,利用课外资料结合课文,更好地理解文章,比以前更快更深地了解课文。

孟庆欣:以前我读文章理解句子时,只是集中理解一处地方,只能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现在是通过理解句子中的每一个词来理解句子,使我更深入地读懂文章。

毕小君:我写了读书笔记后,我对课文有了更深入地了解,积累的词汇多了。

蔡天伦:这次读书,读到不懂的地方能查字典,而且能一边读一边想象。

李孟晋:“读书笔记”这项作业,对我学习课文有很大帮助,能收集很多的好词好句,也能锻炼我的写作水平。

孙婷:自从我做了读书笔记后,我学会了认真做事,认真地从课文中选出好的句子,从各个方面去探讨这个句子的好处,并且积累了不少好词好句。

骆淘:其实我一向以来都不太爱看书。自从在广州图书馆办了借书证以后,我就改了不读书的习惯,慢慢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遇到不懂的就查字典的好习惯,现在我的阅读能力正在提高。

苏慧怡:我的词汇量增加了不少,懂得读每一篇课文都做好旁注。

王熙:我觉得自己阅读水平提高了,做了这个读书笔记后使我对阅读有了更大的兴趣。

叶庆:读书时认真了许多。

秦俭礼:我觉得阅读的水平好象比以前提高了一点,因为读书笔记使我比以前更用心的读书,找出更多的好词好句,所以我的阅读水平提高了。

裘添慰:我觉得我朗读《清明上河图》虽然感情加深了一点,但声音还是有点小,所以我一定会继续练习的。

周畅:我对我这次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情况感到满意,这次阅读我采用读书的方式,我读了几遍,再看看《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开始做笔记,有了一定的进步。

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的信息来源更丰富,评价的结果更全面.更真实。我们知道,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保证课外阅读和读书笔记的质量。每学期我们都适当布置学生阅读一些名著名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有一班学生在阅读完《三国演义》之后,老师请每个学生对文中喜欢的人物进行评点,再将学生的评论打印装订,课后传阅,书面相互评价。生生之间能过阅读自主的评价交互活动,达到了自我反馈调节.主动求发展的目的。新课标要求中年级每天阅读量是700-800字,高年级的每天阅读总量要读1100-1400字,只有课外阅读天天坚持,读书笔记日日不辍,才能实现课标要求的“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的目标。家长参与评价检测,对学生阅读过程,读书质量的跟踪记录则显得更重要。所以,在家朗读课文,我们让家长评价,教师能更准确了解学生的阅读自觉性。家长评价每一周的读书笔记,得以与孩子心灵相通,思维碰撞火花,感情更加亲近。家长统计评价学生每个学期阅读总量,看到孩子成长的艰辛历程,共同体味成功的甜蜜。无论是哪一层面的评价,评价的发展功能,激励功能都得以充分体现。

第三篇: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教育

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教育

今天,面对极端应试教育的猖獗,人们都在呼唤教育的回归。教育回归的本意何在?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让教育回到其本来的功能定位——育人为本上来。

让我们回到东西方教育的源头,看看人类的教育从其本性上是如何定位的。

遥想2500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他教的是什么课程?是语文、数学,还是物理、化学?都不是,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的内容。由此可见,孔子当年的教育内容与今天的学科教育相差甚远,接近于现在的教育方针,每个科目都是指向整体育人的。同时,孔子又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孔子是把“学会做人”放在教育首位的。

与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哲人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这与孔子的教育主张颇为相似。不仅如此,苏格拉底也主张,教育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再次,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借此比喻自己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透过孔子、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我们看到产生于东西方不同文明背景下的教育,却追求着共同的本质——教人做人!

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那时的教育没有当下意义上的分科教育。我想,这与当时人类科学发展水平必然联系在一起。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苏格拉底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曾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而恩格斯则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显然,那个时代的亚里斯多德是全才。也许正基于此,那时的教育是整体的、不分科的,处于“混沌的整体教育”阶段。而从“混沌的整体教育”走向现在的“分科的教育”,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这并不能改变学科教育作为育人手段的基本定位,或者说,学科教育整体育人的性质不应改变。

任何学科都应该是整体育人的。

我认为,没有离开人的教育:或培育人,或扼杀人。只传授知识的教育,只追求分数的教育,是撕裂人的教育,是扼杀人的教育。

今天,从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诉求看,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这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整体育人的根本要求。遗憾的是,或者受制于教育者应试教育的教育价值观,或者受制于教育者整体育人的教育实践能力,在现实的教育中,人们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关注多,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关注少,甚至有意无意地忽视、放弃这类目标。杨守菊老师曾听过一节很精彩的高中生物学公开课——《染色体变异》,但有一个细节却深深刺痛了她。为了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知,执教老师在教学中播放了几种遗传病(猫叫综合症、苯丙酮尿症等)的多媒体视屏。“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一,在国内外均很少见。患儿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头中央部畸形,哭声轻,音调高,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严重的智能障碍,而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哭声类似猫叫,并因此而得名。面对猫叫综合症患者的种种不幸,很多学生却发出了冷漠的笑声。此情此景,执教老师竟没有做任何的引导!

何看待执教老师对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杨守菊老师认为,换作是自己,会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那些人是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或者我们本身,你还会觉得好笑吗?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相信学生们眼里流露出的更多的会是怜悯。在这里,我想起了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谈到,简单而又无比强烈的三种热情主宰了他的一生:爱的渴望,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

苦难的极度同情。显然,那位老师放弃的是对学生同情与怜悯的这种善端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那位老师在剥夺、扼杀对学生的人性的教育。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指出: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我认为,不能不说,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将人的生命整体单独作为认知体来看待的做法,割裂了人的认知与情感的完整与统一,在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同时,却在不断地削弱甚至破坏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系统,进而从总体在降低学生认知发展的效益。正因为如此,我非常赞赏杨守菊老师下面的话:“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其实,当教育具备这些特性之后,当学生进入了人性成长的自然状态,当学生有了积极主动的进取心之后,所谓分数、升学,就是不请自到的自然成果,“无为而治”。总之,在教育中关注完整的人,实施完整的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是整体效益最好、最大的教育。

远离了“人”的教育,是丢掉了灵魂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如此,教育就没有了激情,就失掉了兴趣,就远离了生命。

要让教育回归本质,就必须让孩子享受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培育完整的人。而完整的人的教育,有“三根支柱”:人、生活与交往。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者必须尊重人。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在执教“基因的表达”这一课时,杨守菊与学生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杨老师问:“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相貌都不同?”生答:“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双眼皮和单眼皮,哪一个更好看?”“双眼皮。”“那么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比控制单眼皮的基因要好吗?”“只要不是致病基因,就没有优劣之分。”“是的,只要是正常人,相貌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表明,任意挑选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个体,其基因的序列差异不到0.1%。但正是这极少数基因上的序列差异,才形成了地球上千差万别的芸芸众生。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拥有他人没有的遗传信息和相貌特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就是你,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你在世界上是绝对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而可贵的,都是值得人们尊重而必须尊重的。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必须回到学生真实的生活。罗素早就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杜威更明确地提出,“教育即生活”。陶知知则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天才生物教师,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每每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这一段文字,杨守菊老师总是心潮澎湃。她憧憬着,学生们不必拘泥于课堂,禁锢于教室,走进生活,融入自然,兴致盎然地观察和实验,津津有味地学习和思考,在习得生物知识的同时,感悟生命的内涵,实现自身的成长。杨守菊老师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了解、实验、思考——校园里我和学生一起开辟了“生物园”,种植时令作物,开展生物小实验;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生物工程公司,亲手体验“植物组织培养”;考察盐生植物园、湿地博物馆、自然保护区,感受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教学中,她总是引领学生回到生活;《黄河三角洲生物与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唤醒了杨老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精神。在蹒跚地探索中,杨老师的生物课堂不再局限于“压缩在黑板上的世界”,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必须充分地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彼此对人生的体验。请看一位同学的“生命誓言”:“感谢爸爸、感谢妈妈,感谢你们当初把我生下,给予我珍贵的生命。感谢家人、感谢社会,感谢你们教我学习、培养我成长,让我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生命是朵珍贵的花,她的绽放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关心我的人说,生命来之不易,我会好好把她珍惜。我会孝敬父母、关爱家人,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以回报社会对我的关怀。我会珍爱生命、迎接生活的挑战,让我的生命之花开得最美、最艳、最久!”

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杨守菊老师的《生物教育人文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倡导和实践完整教育的好书,值得全省广大教师学习与借鉴。

第四篇:让每个孩子都享受爱和尊重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爱和尊重

每天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看到公路两旁绿树青葱、湖水荡漾,心情无比舒畅;远看青山连绵,近看工业园、商住区鳞次栉比,感受到辛寨的发展欣欣向荣;进入校园,学生彬彬有礼、同事和睦相处、教学楼崭新舒适,我感受到学校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辛寨的一分子,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一定要对得住“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一定要为辛寨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我的第一堂课历历在目:28双目光充满对新教师的好奇,充满对知识的渴望,更充满着纯真,正是这份纯真洗涤了我的心灵,正是这份渴望点燃了我奋斗的理想。

每一节课我都精心地准备:课前,我刻苦钻研教材,掌握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好教学流程;上课时,全身心投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循循善诱、耐心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课后,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做好总结反思。在上好课的同时,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经常与学生谈心、与家长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像每个家长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关爱、充足的关注。

第一堂课我就发现有个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课上积极回答问题,作业认真完成,很有上进心。但后来,他 1的表现不再像往常那样积极,作业不及时完成,与同学的关系也开始变差。通过我和他谈心了解到,最近他在学习上有些吃力,由于自尊心强,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面对这种情况,我如何才能让他走出困境?沉思许久,顿然醒悟,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为此,我决定以“爱”为契机,开导他,改变他。课上,我时不时地让他回答问题,及时地表扬他、鼓励他;课下,跟他讲自己以前遇到过的挫折,又是怎样一步一步站起来的;让其他同学主动关心他、帮助他。慢慢地,我发现,自信的笑容又出现在了他的脸上,他变得比以前更加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每一位老师都是他们心中“最美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烙印般的影响,他们小心地依偎着我们,就像弱小的树苗渴望阳光和雨露,充满着信任和期待。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放心地去体验人生的美好经历,磨砺意志,坚强面对,快乐成长。给他们爱,让他们感受到爱,让他们相信爱是人间最美的心灵,爱是人间最巨大的力量,并以同样的爱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每当得到同事的鼓励,每当得到家长的认可,每当看到一张张欢快的笑脸,看到孩子们一天天进步,我就感到无比欣慰、无比快乐,倍感幸福,并增添了无穷的干劲。

在我们辛寨的各行各业,都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职责,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崇高的信念,什么是火热的情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闪亮,奋斗着、快乐着、幸福着。虽然个人贡献与辛寨发展相比微不足道,但正是十多万辛寨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才助推了辛寨的腾飞、辛寨的辉煌。我是辛寨的一员,我将秉承前辈们的优良作风,稳步、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以微笑面对学生,以爱心包容学生,以爱传递爱,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温暖、尊重的美好。

在辛寨工作是快乐的,我愿在这里谱写我的教育人生,在这里放飞孩子们的美好梦想;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是盛开绚丽的花朵。

第五篇:让学生享受语文

让学生享受语文

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我要说,让学习语文的学生享受语文,那这样的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所以,从教近三十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

一、突现教材之精美,让学生在美读中享受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老师对经典名篇名诗示范美读背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情到深处,先声夺人。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力求使变化的语言去真实、清晰、明白、亲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读中突现诗歌语言的凝练,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

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我总是努力让学生看得见花开花落,听得到潺潺流水,悟得到灿烂人生„„篇篇课文,段段文字,让学生一遍遍咀嚼回味,就像一把犁耕耘在荒芜的心田,让他们的心胸慢慢被一种叫做享受的东西填满。不是吗?《桂林山水》告诉你桂林有多美,《西湖的绿》告诉你西湖有多美;《燕子》告诉你春天有多美;《第一场雪》告诉你冬天有多美;《林海》美,《草原》也美;《荷花》美,就连《丑菊》也美„„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漫步其中,不仅享受文章中显现的美、蕴含的情,更重要的是享受着探索语文真谛的乐。伴着淙淙的流水声与动听的乐曲,朗读一段《可爱的草塘》,你心中自有一丝惬意;欣赏着大屏幕上播放的五彩池的神奇风光,聆听着画外音的朗诵,你心中自有一些快意;目睹着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动画演示,品味着老师精美的诵读,你心中自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满足。

二、搭建民主之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享受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尊重每个学生,搭建民主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把讲台让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成功自我的平台,把我自己定位为一个他们学习活动的服务者。

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首先让同学们汇报预习的情况,展示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结合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一起完成课后的练习。这其中,我只是在他们表述不清时加以示范,在他们思维受阻时加以开导,在他们碰到疑难时加以帮助。我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只要是学生切身体验,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那些所谓的“差生”,给予特别的关爱,哪怕他们有些许的进步,我都让他们一样享受成功的欣喜,收获的喜悦。

为了使教学情景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我还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模拟课文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使教材的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能很快地理解。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的,文中“话”好像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我分配课文中人物的角色,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角色,另外有一名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朗读,连缀角色之间的关系,使各角色朗读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朗读,学生可以听到教材各种人物不同的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教《军神》时采用此法,刘伯承、沃克医生等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使学生们感到书上的人物立体起来,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三、体验生活之甘甜,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

小学语文中无论是低年级的写句,中年级的写片段,还是高年级的作文,都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实践。其中的难度和教学中的个中辛酸就不言而喻了。在习作教学中我不但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让他们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让他们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让他们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还努力使学生轻松表达,快乐作文。

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都市,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春天,让学生去河畔看“依依杨柳青青草”,来一场咏春诗词朗诵会;夏天让学生去湖边观“接天莲叶无穷碧”,品万物郁郁葱葱的勃发;秋天,让学生郊外去 “望天上云卷云舒”,漫步万顷良田千层浪的田间,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登上山巅,去“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壮丽山河„„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去体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感觉,去品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景,去享受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惬意。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我还常常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交流作文的方法和感受。让成功者增强信心,让欣赏者产生兴趣,让不甘落后者奋起直追。

让学生享受语文,就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着终身学习

所带来的快乐。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

生命的本质

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或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聚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或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呢?

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下载《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 让学生体验幸福教育

    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 让学生体验幸福教育 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青山高中)创始于半个世纪前,几易校名,数迁校址,伴随着新中国的步伐,不断发展。1980年该校以“思想美、......

    中国梦我的教育梦:让每个孩子都公平的享受教育(精选)

    中国梦我的教育梦:让每个孩子都公平的享受教育“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

    让学生享受学校生活(模版)

    让学生享受学校生活 学校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生活的场所,其次是成长的场所。生活和成长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对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理解往往狭窄或片面。对......

    怎样让每个孩子善于表现自己

    怎样让每个孩子善于表现自己 每个班总有那些调皮的或者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的孩子,总被老师忽略,像我们班的娇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娇娇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

    让每个学生心里充满阳光学生专题

    让每个学生心里充满阳光 ——优等生心理辅导 单妙金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优等生。在学校,他们是同学学习的榜样;在家里,他们是父母值得骄傲的“资本”;在亲朋好友中,他们是被......

    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学习《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新......

    让每个学生掌握一种乐器

    宁波市“晨风奖”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让每个学生掌握一种乐器 ----------宁波市朱雀小学寻求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一、 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

    让每个学生都沐浴阳光雨露

    让每个学生都沐浴阳光雨露 毛集实验中学刘士英在工作的这些年中,我一直担负着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凭着学生时代对老师的期望和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我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光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