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关于陈独秀,360百科是这样说的,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这个简短的百科中,大家已经能够认识到陈独秀的贡献,我们把陈独秀的贡献做一简单概括。
一、陈独秀的历史贡献
陈独秀的历史贡献至少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仍然是中国在努力实现的目标。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注意是上海)创办《青年》杂志,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刊号问世。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创刊词《敬告青年》,首次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为了区别于上海青年,从第二卷开始,将《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不久,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就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陈独秀曾犹豫地说:“因为要办《新青年》,每月出一期,上海那边恐怕走不开。”“没关系,你正好可以把杂志带到学校里办。”蔡元培说,“北大还要聘请一大批名流学者任教,正可以帮你编杂志。”
陈独秀随即将《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之后,如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沈尹默等一大批知名学者纷纷加入《新青年》的阵营,为其撰稿并参与编辑工作。
这样,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以《新青年》为阵地,一个崭新的文化阵营在中国出现了。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追求自由解放。《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
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所以大家可以理解陈独秀作为发起人,也是最早的旗手和领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突出作用。
有的学者说20世纪中国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70至80年代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影响最早而且时间最长的当然是第一次,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如果没有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就没有后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后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与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最早肯定他这个功劳的是毛泽东。毛泽东在1942年3月就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份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页。但是直到1981年毛泽东的这个讲话公布之前,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并没有讲陈独秀的这个功劳,在有的教科书中,陈独秀几乎就根本不存在。当时为什么不是“宣传陈独秀的时候”,我到现在也不理解。既是事实,为什么不能讲呢?也许就因为从那时不能讲,所以才有后来几十年的不能讲。现在,我们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决不能像以前那样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阵地。他本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当然没有李大钊早,但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文章,就是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例如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发表在1919年10月、11月的《新青年》杂志上的。李大钊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专号”,也是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青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其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至今没有一份刊物能与之相比。
在过去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一直说陈独秀“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之所以这样给陈独秀定性,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陈独秀宣传马克思主义不如李大钊等人那样全面、系统、明确;二是因为后来陈独秀犯了错误,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马克思主义者就是马克思主义者,难道马克思主义者还有好的、不好的甚至坏的之分吗?后来也有很多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犯了严重错误,为什么仍然说他们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说他们“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呢?所以,“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定性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至于有的人说陈独秀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不顾事实,难道陈独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都是别人写的吗?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做出的指导都是别人做的吗?中国共产党竟然那么没有水平,选了一个根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当了自己最主要的领导人吗?说这种话的人看起来很“革命”,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是贬低了中国共产党。
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现在很多地方仅仅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这是很不够的,应该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南陈北李”两个人中,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胜过陈独秀,但在实际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陈独秀的功劳远远大于李大钊,这也是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第一次代表大会,仍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即最主要的领导人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功劳,陈独秀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就像毛泽东说的,陈独秀领导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干部基础,党的早期领导人是通过新青年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
毛泽东还说: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党。但他在思想上不如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做过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陈独秀则不然,甚至有些很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创造了党,有功劳。
当然,我也不同意有的人关于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说法,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没有陈独秀其他人仍然会在以后创建中国共产党。但说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是完全站得住的。这就如同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的成立一样。
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现在我们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可以理解这是从政治上讲的,但从党的历史来看,还是有一个过程。因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是遵义会议后才逐步形成的,他自己就说过在这之前的领导人有好几代,如果说第一代,只能说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或者说他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而不能说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如果沿用这种说法,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才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陈独秀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使党的队伍从50多人迅速发展到6万多人,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当然,陈独秀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犯过错误。他之所以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他犯过严重错误。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有几个没有犯过严重错误呢?就拿功劳最大的毛泽东来说,同样犯过严重的错误,他的错误甚至比陈独秀的错误更为严重。但是,我们并不因为毛泽东犯了严重错误就否定他的历史地位。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陈独秀犯了严重错误,就否定他的历史地位。
拿陈独秀和毛泽东相比,他们的功劳同样伟大:一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一个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一个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有些方面超过了陈独秀,如新民主主义理论、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哲学思想等,有的方面则远远不如陈独秀,如对民主、科学等远远不如陈独秀那样重视。因此,如果拿同一个标准来衡量陈独秀、毛泽东两个人,就可以看出他们同样都是伟大的历史人物,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应该给予同等的历史地位,不能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三、关于陈独秀的错误
对于陈独秀在国民革命即第一次大革命中犯的错误,应该怎么看呢?很多学者已经指出,他的错误主要来自共产国际,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陈修良就曾说:“真正导致中国大革命失败的,不是别人,正是以斯大林为首的共产国际——也即是苏联共产党中央的头头儿斯大林。陈独秀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陈独秀不过是一个替罪羊》,《陈独秀研究动态》(简报)2004年停刊号。在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必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而中国共产党又处在幼年,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谁都不能不犯像陈独秀这样的错误。况且,陈独秀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一些主张还进行了抵制。例如他从一开始就反对进行党内合作,因为党内合作会束缚自己党的活动,使党失去独立性。当国共两党发生摩擦后,他又主张退出国民党,改为党外合作。后来他在辞职书中还提到这个问题,说“国际一面要我们执行自己的政策,一面又不许我们退出国民党,实在没有出路,我实在不能继续工作”。如果中国共产党当时按照他的主张退出国民党,改为党外合作,就不会有后来的“清党”和惨败。
说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就给人造成陈独秀搞机会主义、搞投机的印象。其实,陈独秀是一个毫无心计、光明磊落的人,根本没有搞什么机会主义,没有进行投机。他的错误,不过是执行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其实质是教条主义。而且对于他的有些所谓错误,还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做出正确的评价。
客观地来看,陈独秀的所谓“二次革命论”虽然存在缺陷,即没有像毛泽东后来那样清楚地说明中国民主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但这个理论在三个方面是应该充分加以肯定的:一是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作了明确的区分,这相对于中共一大关于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次革命论”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步;二是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阶段进行的思想,为后来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两步走”的理论正是在陈独秀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如前所述,主张在中国要有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思想。
陈独秀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后来参加过“托派”。有的学者已经指出,“托派”的主张也是对中国革命的一种探索,虽然是一种错误的探索。俄国已经给托洛茨基平了反,我们为什么还要抓住这一点不放呢?陈独秀之所以会犯错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质上是一个书生、学者,而不是一个善于搞政治的人,缺乏搞政治的经验和手段。搞政治,什么手段都可以采取,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是一点书生气都要不得的。
概括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第一,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条件,思想条件、理论氛围、现实主体。第二,积极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社会主义,宣传到工人中去,提高工人觉悟,唤醒阶级集体意志,着力培养有马克思主义知识和觉悟的先进分子,为建党做准备)
第三,建立中国共产党,带领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出实际性的步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成果,而陈独秀的作用最大。)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我很崇拜他,这是我写他的原因。当然赫赫人物,我不敢妄作评论,所以其中内容若有是不符合大众观点,那就权当小子谬言。
观其一生,辉煌过,败落过。可谓之坎坷波折,大起大落,显一大人杰之气魄,当今历史评价大多有这种观点:早期有功,中期有错,后期变坏。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而言,这是可能是对的。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绝不能相对于某个历史时期而言,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认为陈独秀有功无过,在那个年代一直是一个先驱者,是一个真正的领袖。下面请听小子道来。
功在哪里?这里所说的早期主要是指陈独秀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到1926年党的十二月会议之前这10余年时间里,他的主要功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他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从而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并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扫清了道路;其二,积极投身并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其三,在三次论战中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斗士,而且还亲自领导了其中两次论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四,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其五,从党的“一大”到“五大”,一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为党的组织建设与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陈独秀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
而世人对于陈独秀的过或错,有着这样大体的结论,即三大原因 其一,1926年 12月召开的党中央会议上他提出了一条放弃对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合作)、反对农民运动乃至对武装斗争领导权;其二,反对李立三“毕其功于一役”的全国大暴动计划,反对在中东路问题上提出“保卫苏联”的口号;其三,开除党籍后他参加了并成为一时的领导人。以上这些都是陈独秀一直以来受到历史不公平待遇的原因。然而这三个原因经历史证明陈独秀是无辜的,当时作为最高领导人,他只不过是执行了国际上的决策,他并没有办法去反对,革命失败后,他只是做了斯大林的代罪羔羊。至于国共合作,如果早听陈独秀的意见,我想蒋介石后来发动的反革命事件就不会发生了。而李立三的计划后来证明是错误的。至于参加“托派”这一事件来说是个误会吧,因为“托派”主张也是对中国革命的一种探索,虽然是一种错误的探索。俄国已经给托洛茨基平了反,我们为什么还要抓住这一点不放呢
陈独秀是革命家而非政治家。政治家是无人格无人性无人情的,而革命家则是单纯而天真、固执而顽强的侠客和文人的结晶体,在沉沉黑夜中点燃新的革命火种的人便是陈独秀,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普罗米修斯,一生既辉煌,又坎坷。晚年居住在四川江津,身边只有一个老保姆陪伴,生活可谓孤独,但陈独秀仍然卓尔不群,傲骨凛然。1941年的一个秋天,陈独秀作了一首诗:
《对月忆金陵旧游》
匆匆二十年前事,燕子矶边忆旧游。
何处渔歌警梦醒,一江凉月载孤舟。个中意味,耐人寻味。陈独秀于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
向伟人致敬!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大纲上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大纲(上)
中国近现代史(1840――1911)教学大纲 【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阐述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它包含晚清史和民国史两个部分。通过本学期对于晚清史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晚清时期的中国由于遭到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列强多次侵略,被迫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于是开始了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转化的历史阶段,同时也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深刻理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教材选用王文泉、刘天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近代史――1840-1949》。教法原则上采用专题讲座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本文】 导 言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形成、基本线索、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意义以及要求与方法。内容要点:
一、关于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形成 形成过程、形成原因、社会特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起讫与阶段划分(1840――1912――1949)起始、讫止、阶段划分
(三)基本线索
三次高潮说、三个阶梯说、双线说、现代化主线说
(四)教学内容
嘉道中衰、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体系、甲午战争、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
(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二)“不知史无以爱国”
(三)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要求与方法
(一)了解历史是什么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要求 掌握基本历史线索、主要的历史事实、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史实研究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方法
阅读相关史学论著、原始资料、发挥学习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以教科书为基本依据编写晚清史4级提纲(内容分章、节、目、点)。第8周交。
二、阅读三本有影响的研究晚清史的学术新著(90年代以来出版),写一篇读书笔记。内容要求:
(一)注明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二)本书内容、写作特点介绍;
(三)个人心得体会(3000――5000字)。可以写成历史小论文、读后感、书评(2000年以来出版新书)等形式;不可以写成人物介绍、内容缩编、摘抄。第10周交。
三、绘制历史教学挂图一幅。第12周交。
第一讲 嘉道中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社会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回顾鸦片战争发生前中国传统社会,使学生了解当时的清王朝已进入封建衰世,深刻认识传统社会中既存在与现代化相抵触的因素,也存在有利于向现代社会转化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容要点:
一、病入膏肓的封建衰世――嘉道王朝衰败
(一)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地租、赋税、高利贷
(二)政治黑暗吏治败坏 政务怠惰;贪风炽盛
(三)财政支绌国库空虚 军费开支;白银外流
(四)武备废弛军队腐化 军纪败坏;武器原始
(五)社会矛盾尖锐 天地会、白莲教
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阻力
(一)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1、皇权的集中与强化
2、对地方控驭的加强
3、专制集权的影响
(二)文化统制与思想控制加强
1、科举制与文字狱并行禁锢思想
2、科学研究为政治伦理服务轻视蔑视科技
(三)自然经济结构稳固
1、稳固的小农经济
2、重农抑商的国策
3、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
4、人口激增
(四)对外交往自我封闭
1、闭关政策的内容
2、闭关政策产生的缘由
3、闭关政策的评价
三、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助力
(一)经世致用思想产生发展
1、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
2、明清经世致用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成长
2、商品经济发展的若干表现
(三)有限的对外交往
1、西学的传入
2、广州一口通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6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为什么经过130多年康乾盛世到嘉、道年间会演变为衰世?
二、中国传统社会存在哪些有利于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因素? 【参考书目】
萧一山 《清代通史》 中华书局 1986 阎崇年 《正说清代十二帝》 中华书局 2005 [清]赵尔巽 《清史稿》 中华书局 1977 清史编委会 《清代人物传稿》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黄鸿寿 《清史纪事本末》 辽沈书社
第二讲 鸦片战争: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开端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由此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开始的转型变化;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内容要点:
一、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大门
(一)英法等国的强盛与扩张
1、英法等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2、英法等国对外扩张
3、英法对中国周边国家的侵略
(二)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步骤
1、早期中英贸易与英国入超
2、两次出使中国碰壁
3、鸦片走私获取暴利
4、武力进攻的准备
二、中国的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爆发
(一)禁烟运动的开展
1、鸦片贸易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2、遍及全国的禁烟运动
(二)两次鸦片战争爆发与不平等条约签订
1、第一次鸦片战争
2、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中国战败原因
1、经济军事落后
2、统治阶级与民为敌
3、统治者及军事将领昏庸无能
三、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转型
(一)中国社会开始半殖民地化
1、列强对中国主权的破坏
2、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3、清王朝统治半殖民地化
(二)中国社会开始半封建化
1、外资入侵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出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6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是必然的吗?为什么?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中国何时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三、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参考书目】
齐思和 《鸦片战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清]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 中华书局 1981 [清]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中华书局 1979 [清]梁廷楠 《夷氛闻记》 中华书局 1959 牟安世 《鸦片战争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三联书店 2005 杨国桢 《林则徐传》 人民出版社 1981
第三讲 不平等条约体系:刺向中国社会转型的双刃剑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其对近代中国传统社会转型产生的双重影响;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内容要点:
一、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与特征
(一)规模初成
1、《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签订
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
(二)恶性膨胀 1、19世纪60-90年代一系列局部性条约签订 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4、20世纪初年北洋政府和地方军阀与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三)逐步瓦解 1、1919年“五四运动明确提出废约要求 2、1919年至1949年不平等条约体系修订期 3、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平等条约体系彻底瓦解
(四)五个特征
1、数量庞大
2、暴力的产物
3、涉及面广泛
4、和当时所有资本主义强国签订
5、具有连环扣性质
(五)一种性质:不平等性
1、强加性
2、屈辱性
3、非互利性
4、单方约束性
5、控制性
二、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1、列强对中国主权的破坏
2、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二)客观上促使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化
1、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论
2、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二、怎样认识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论? 【参考书目】
[清] 《筹办夷务始末》 中华书局 1979 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三联书店 1982
郭卫东 《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三联书店 1957 汪敬虞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 1983 丁名楠 《帝国主义侵华史》
胡滨 《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争夺中国权益史》
第四讲 甲午战争:传统与近现代中日关系的转折点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深刻认识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在传统中日关系向近现代中日关系转变中的关键作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内容要点:
一、古代中日关系:中强日弱 友好为主
(一)隋唐时期:以华为师 派遣隋使、遣唐使来华学习
(二)明朝时期:侵犯失败 倭寇侵犯、戚继光抗倭
二、近代中日关系:日强中弱 日本侵华
(一)清朝时期: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
1、日本对外扩张野心与扩军备战
2、甲午战争爆发
3、《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4、日本继续侵华
(二)民国时期:全面侵华战争
1、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2、日本无条件投降
三、现代中日关系:强盛的日本与崛起的中国 冷热起伏不定
(一)20世纪50~60年代:冷战
(二)20世纪70年代:恢复邦交
(三)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由“热”趋“冷”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10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日本对外侵略为什么表现得特别急切、野蛮?其对外侵略实施步骤是什么?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对当时的中国、日本和国际社会各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书目】
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书局 1958 [日]吉田茂 《激荡的百年史》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0 王芸生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三联书店 1979 王晓秋 《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昆仑出版社 2004 邵循正 《中日战争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梁启超 《李鸿章》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第五讲 晚清农民运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发生经过;比较两次农民运动在性质、思想文化与政权组织建设、失败原因经验教训方面的异同。认识农民运动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运用比较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内容要点: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历程回顾(略)
一、晚清农民运动的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运动。
(一)背景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原有的阶级矛盾被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2、义和团运动――民族矛盾极端尖锐,全国反教会斗争总汇合。
(二)斗争目标:
1、太平天国――“消灭清妖建立天国”
2、义和团――“扶清灭洋”
二、思想文化与政权组织建设
(一)思想文化建设
1、太平天国―以外国一神教对抗中国多神教;绝对平均主义;资本主义改革
2、义和团――以中国多神教对抗外国一神教;扶清灭洋
(二)政权组织建设
1、太平天国――组织统一结构严密建立政权完善体制
2、义和团――组织分散各自为政接受朝廷招抚
三、失败原因与历史教训
(一)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太平天国―清王朝借师助剿,外国撕下“中立”伪装;汉族地主武装镇压。
2、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镇压义和团运动;清王朝由剿抚并用转为一意剿杀。
(二)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弱点(局限性)
1、太平天国―保守战略、领导集团分裂、等级制
2、义和团――扶清灭洋、组织涣散
(三)历史教训
四、晚清农民运动的历史作用――加速社会转型
(一)从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扫清转型阻力角度:晚清农民运动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避免中国被瓜分,加速清王朝灭亡。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王朝猛烈冲击封建文化;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者
2、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帝国主义,避免中国被瓜分;打乱清王朝统治秩序
(二)从统治集团内部削弱顽固守旧势力以利社会转型角度:迫使清王朝将政权、军权转移至汉族洋务派督抚手中,加速封建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1、太平天国运动――汉族地主阶级势力崛起,开始改变清朝统治集团“内重外轻”“满重汉轻”政权结构
2、义和团运动――汉族地主阶级势力进一步壮大,清朝统治集团“内重外轻”“满重汉轻”政权结构更加弱化
(三)从促使资本主义改革发生推动传统社会转型角度:晚清农民运动在内因方面直接或间接促使洋务运动、新政改革的发生,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运动发生提供变革新思想、实施人员和时代机遇
2、义和团运动――为新政的推行提供变革力量和机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辛酉政变的结局对晚清政治格局及近代史演进有何重要影响?
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什么?结合晚清农民运动分析为什么农民运动的最终结局不是失败就是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
三、晚清农民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起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书目】
[清]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 中华书局 1981 [清]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中华书局 1979 [清]朱孔彰 《中兴将帅别传》 岳麓书社 1989 罗尔纲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 中华书局 1982 茅家琦 《太平天国通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方之光 易家胜 《太平天国史新论》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朱东安 《曾国藩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王定安 梁启超 《曾国藩传•李鸿章传》 重庆出版社 1998 苑书义 《李鸿章传》 人民出版社 1991 杨东梁 《左宗棠评传》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英]呤?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中华书局 1979 金毓黻 《太平天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翦伯赞 《义和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民国]罗敦融 《庚子国变记》 上海书店印行 1982
第六讲 洋务运动:器物层面转型的启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西方新思想的萌发;由洋务运动开始的器物层面转型的启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商办企业以及新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内容要点:
一、关于中国现代化
(一)关于对中国现代化内涵的理解
现代化涵义、中外现代化主角与内涵的区别
(二)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类型 内源型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
(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洋务派成为实现近代化任务的最初承担者 先军事工业,后民用企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的发展顺序近代企业“官办”、“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二、器物层面转型的启动――洋务运动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学西方新思潮的兴起
1、兴起原因
2、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3、魏源――“师夷制夷”思想集大成者
4、新思潮兴起的意义与局限性
(二)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条件、宗旨
1、背景:洋务思潮的涌动
2、条件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4、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洋务派与顽固派、师夷派、早期维新派的关系
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关系
2、洋务派与师夷派的关系
3、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的关系
(四)洋务运动的兴起
1、建立近代外交体制
2、创办近代陆海军
3、创办近代工业
4、兴办近代文化教育事业 5、90年代洋务运动发展的新动向
(五)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的关系
1、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2、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关系
(六)洋务运动的成败与评价
1、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否标志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2、洋务运动失败原因
3、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商办企业的产生(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一)产生原因:
1、企业利润丰厚
2、客观条件具备
(二)状况:
1、商办企业概况
2、代表性企业
(三)特点:
1、产生途径
2、企业状况
3、企业分布
4、商办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关系
(四)新的阶级力量出现
1、资产阶级
2、无产阶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为什么19世纪中叶中国会发生洋务运动?
二、简评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洋务思想。
三、试评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
四、19世纪中后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条件、特点是什么?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书目】
中国史学会编 《洋务运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黄逸峰等 《旧中华民族资产阶级》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张国辉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王培 《晚清企业纪事》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7 [清]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中华书局 1979 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书局 1958 [清]容闳 《西学东渐记》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4 周军 杨雨润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9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第七讲 两次维新运动:政治制度层面转型的启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两次维新运动发生的经过,比较两次维新变法的内容及其结果。深刻认识两次维新运动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层面转型所起的历史作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运用比较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内容要点:
两次维新运动历程回顾(略)
一、两次维新变法运动性质
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救亡图存自下而上发起的一场旨在实现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清末新政――清王朝为挽救自身统治危机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带有资本主义改革色彩的自救运动。
(一)背景与条件
1、戊戌维新运动―民族危机维新思潮兴起;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光绪决心变法
2、新政―民族危机立宪思潮兴起;统治集团政治力量对比变化、慈禧转变观念
(二)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
1、维新派方面――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变法、君主立宪
2、清政府方面――张之洞、刘坤
一、载泽;旧体新用、仿行宪政
二、两次维新变法内容
(一)经济方面;
1、戊戌变法内容――设立商务机构;奖励实业设立商会;编制国家预决算;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2、新政改革内容――成立商部;奖励实业颁布商法商律设立商会;令旗人自食其力
(二)文教方面
1、戊戌变法内容――设立各级学堂;派遣留学;废八股改试策论;设译书局;奖励创新著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2、新政改革内容――创办近代学校体系;鼓励留学;废除科举制;建立学部
(三)军事方面
1、戊戌变法内容――设厂制造军火;裁汰旧军用西法操练用西式武装;力行保甲、团练
2、新政改革内容――裁汰旧军改革兵制编练新军;废武科举;开办警政
(四)政治方面
1、戊戌变法内容――裁撤冗衙冗员;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2、新政改革内容――官制改革;法制改革;地方自治
三、两次维新变法运动的结果及其原因
(一)两次维新运动成败客观原因
1、戊戌变法失败――新旧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2、新政有所成效――实权人物掌控
(二)两次维新运动成败主观原因
1、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2、新政有所成效――洋务派官员积极作用
四、两次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
(一)戊戌变法运动历史意义
爱国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政治体制改革运动、文化革命运动
(二)新政成效与局限
促使社会各方面向近代转化;在政体改制方面迈出第一步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10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论洋务思想与维新思潮之间的历史联系。
二、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与清王朝新政的性质与内容有何异同?
三、清末两次新政改革对后人有何启示?
四、日中维新运动成败原因之比较。【参考书目】
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书局 1958 谢俊美 《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胡绳武 《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李泽厚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人民出版社 1979 彭明 程钦 《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 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 茅海建 《戊戌变法史事考》 三联书店 2005 汤志钧 《戊戌变法人物传稿》 中华书局 1961 李喜所 元青 《梁启超传》 人民出版社 1993 谢俊美 《翁同和传 》 中华书局 1994 冯天瑜 何晓明 《张之洞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黎仁凯 钟康模 《张之洞与近代中国》 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2 翦伯赞 《戊戌变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第八讲 辛亥革命:封建王朝向共和民国转型骤成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经过,认识二者同是20世纪初年资产阶级两翼为救亡图存而发起的旨在转变中国政治体制的爱国运动。充分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运用比较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内容要点: 一、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
(一)民族危机深重:列强对华侵略加强
1、掠夺中国路矿利权
2、日俄战争
(二)民众的灾难与反抗
1、民众的灾难
2、民众的反抗斗争
(三)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发展原因
2、发展状况
(四)中国资产阶级的成熟
1、“北周南张”资本集团的出现
2、商会的涌现
(五)资产阶级爱国运动的开展
1、拒俄运动
2、抵制美货运动
3、收回路矿利权运动
(六)近代知识分子群的崛起
1、近代知识分子群崛起原因
2、近代知识分子特点
二、立宪运动与反清革命并举
(一)立宪与共和两种政体模式的竞争
1、康有为与孙中山:相互交替的两个历史阶段
2、立宪与共和:两种政体模式的争夺
3、立宪派与革命派:不同一性中存在同一性
(二)立宪、革命思潮的兴起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1、立宪派――立宪思潮兴起;主要代表人物
2、革命派――革命思想传播;主要代表人物
(三)立宪、革命团体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立宪派――立宪团体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2、革命派――革命团体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四)立宪派与革命派论战 围绕三民主义展开
(五)立宪派与革命派政治运动的开展
1、立宪派――谘议机构的成立与活动;国会请愿运动的开展
2、革命派――《革命方略》与反清起义
三、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其历史意义
(一)立宪派与革命派合力双赢: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
1、立宪派――“皇族内阁”出笼;立宪派转向革命派
2、革命派――武昌起义与各省响应;中华民国的建立
(二)南北议和与孙中山让位袁世凯
1、袁世凯掌握清朝政权
2、南北议和
3、孙中山被迫让位袁世凯
(三)清帝逊位与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1、袁世凯逼宫与清帝退位
2、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政治上――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2、经济上――解放社会生产力
3、思想上――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14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评立宪运动
一、试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联系。
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是什么?让位是否标志辛亥革命失败?为什么?
四、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五、结合史实分析中国近代学习西方与几次改革的关系 【参考书目】
孙中山 《孙中山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56 王俯民 《孙中山详传》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 肖万源 《孙中山哲学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乔志强 《辛亥革命前的10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 [美]李约翰 《清帝逊位与列强》 中华书局 1982 [美]薛君度 《黄兴与中国革命》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 《黄兴集》 中华书局 1981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 人文月刊社 1936 侯宜杰 《袁世凯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日]佐藤铁治郎 《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加]陈志让 《乱世奸雄袁世凯》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刘厚生 《张謇传记》 上海书店 1985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 群众出版社 1980 柴德庚 《辛亥革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冯自由 《革命逸史》 中华书局 1981 宋春 《中国国民党史》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 [美]E•A•罗斯 《E•A•罗斯眼中的中国》 重庆出版社 2004
【课程综合性参考书目】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6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一、二、三)人民出版社 1989、1983、1993 翦伯赞 郑天挺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 1980 邱远猷 《中国近代官制词典》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1 郑鹤声 《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 中华书局 1981 陈旭麓 《中国近代史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荣孟源 章伯锋 《近代稗海》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美]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袁伟时 《帝国落日》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林华国 《近代历史纵横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三联书店 1997 李杨凡 《走出晚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台湾]苏同炳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石培华主编 《从林则徐到孙中山――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扫描》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历史系 孙春芝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复习
绪论
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史的三条主线: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以及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通过社会革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并在这个过程中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怎样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是“辉煌的历史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
从1949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由此看来,新中国建立以来是“辉煌的历史进程”。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激化,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发生和发展起来。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两对矛盾及其关系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由于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势力的靠山,中国封建势力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这两对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的深刻根源就隐藏在这两对主要矛盾之中,并伴随着这两对主要矛盾的激化而发生和发展起来。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江泽民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遇侵略(外无独立)、人民受压迫(内无民主)的状况,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和社会制度,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技术、文化落后的面貌,充分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要标志的社会生产力,解放生产力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只有通过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从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无数爱国志士和革命先驱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成为现实。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但弊大于利,主要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是发展进步的障碍。
一、军事侵略
1、屠杀中国人民:旅顺大屠杀。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二、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
三、经济控制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使中国在经济上也失去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创办书刊,美化西方的侵略,宣扬“种族优越论
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促使中国新文化的产生,同时,把西方先进的思想如果民主科学等理念传入中国,有利于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思想意思的提升,客观上也为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运动创造了条件。
但这一切并不能抹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罪行,其入侵中国的行为,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历次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结束。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
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从皇室到朝臣,大多昏庸愚昧,既不了解世界大势,顽固拒绝变革,又用人唯亲,嫉贤妒能,排除异己,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如此腐败朝廷,不亡焉有天理!
2、经济技术的落后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拚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第二章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洋务运动的性质:是封建营垒里先进的贵族地主为了维护满清封建统治而发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改良,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是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未完成近代化。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兴办军事工业,发展民用企业,促进了近代工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西学为用”、“学习诸国富强之术”、“稍分洋商之利”等思想推动了社会观念和社会风气的移易,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的发展。
• 洋务派举办洋务新政的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不愿意变革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业依赖外国而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民用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仍然是封建衙门式的,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经营不讲效益,内部极其腐败。
• 因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1.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制压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制度。
2.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与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多。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对现代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 第一,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第二,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 第三,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观念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更新。
• 失败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从客观上讲,守旧势力强大,而维新派社会基础狭窄,力量弱小,既没有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有发动群众。从主观上讲,维新派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惧怕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因而无“回天之力”。
• 教训和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阶级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和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就进一步发展起来了。
第三章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1.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开辟了道路。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4.促使中国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
5.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主观上:是由于领导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存在的弱点和错误: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3.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4.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5.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试论述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重大意义
一、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1935年1月)
(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2)对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进行改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二、历史意义
1.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脉络、教案上
中国近现代史讲义上
(近代史之旧民主主义革命史)
一.中国近代史概念: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二.时间断限: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分期:
⑴.按历史发展划分为两大时期: ①.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②.中国近代后期:(1919~1949年)⑵.按中国革命性质划分为两个时期: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⑶.按政权更替划分:
①.晚清时期:1840~1912年
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底 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4~1949.)
四.中国近代史:
⑴.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大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⑶.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期(1840~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由资产阶级(或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1.中国近代前期社会总体特征: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分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世纪50、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这一阶段,英法等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相继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场地;随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也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它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集中体现,反映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变化具体表现在:
政治上: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开始走上了半殖民地的道路;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逐步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逐步走上了半封建的道路;
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变化:由封建的独立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 思想上: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对西方有了新的认识;
对外关系上:由闭关锁国转为被迫开放,清政府对外国侵略由抵抗走向妥协,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这一阶段,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人民革命,用外交诈骗代替武力侵略;70年代起,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80年代起,相继发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舞台、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形态既沉沦又发展,两大社会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中国社会变化主要表现:
①.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帝国主义国家大量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阶级关系发生变化: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19世纪末登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队伍发展起来;
③.政局变化:清政府逐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两大社会矛盾渐趋汇流;
④.思想文化上:从“中体西用”到学习日本搞君主立宪,再到学习英美搞民主共和,中国的思想界不断解放,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力量的反映:
①.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下,进行政策调整:放弃闭关政策,设立总理衙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相继进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经济上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限制,接受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②.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 ③.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
在这一阶段,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接着开始北洋军阀统治,形成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部发生了极大变化。
政治上:两大社会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中国人民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的矛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代替改良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政治近代化迈进一大步;
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掀起了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给中国革命带来希望的曙光;
经济上:表现为中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发展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潮流,为中国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概念:
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还是一个主权国家,实际上政治被列强控制,经济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一部分;
半封建是指在封建经济依然存在的同时,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封建正统思想发生动摇,多种资本主义思想涌入;(简而言之:保存了封建主义,发展了资本主义)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
⑴.列强通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输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 ⑵.封建主义虽然受到打击,但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勾结,残酷统治中国人民;
⑶.自然经济的基础遭破坏,但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优势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⑷.由于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使中国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⑸两大社会矛盾并存(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⑹.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落后;
△.百年巨变的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
2.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3.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探索史,它告诉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共产党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民主革命的胜利;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联系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⑴.国内: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⑵.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并向法美扩展,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对外扩张;
⑶.在西方国家对外扩张,中国腐败落后的情况下,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侵略目标,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门户,发动侵略战争,成为历史发展必然;
⑷.1840年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挑起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应注意的一些知识点:
⑴.18世纪中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⑶.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的根本原因:鸦片输入导致中国兵弱银荒,危害清朝统治;)
2.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门户; 历史原因:中国腐败落后;
直接原因: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破坏中国禁烟运动;
3.鸦片战争时间、经过: 时间:1840.6~1842.8 经过:1840年6月,英军封锁广东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英军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战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曾组织抵抗,但抵抗不力,不敢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后妥协屈服求和。中国军民进行抵抗:主要有广东林则徐、厦门邓廷桢击败侵略者;关天培坚守虎门;葛云飞定海抗敌;陈化成坚守吴淞口;镇海守军抗战;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精神;
4.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⑴.客观上是敌人的强大。英国在17世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上半期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又早有蓄谋,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⑵.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败。清王朝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危机四伏,自然经济造成生产力低下,政治腐败,国力衰弱;长期推行闭关政策,对西方国家一无了解,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抵抗不力,虽然有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人民群众自发抗战,但最终失败;
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腐败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军事手段、落后的经济是导致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
5.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⑴.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使中国领土完整遭破坏);赔款2100万银元(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门户被打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主权遭破坏,最能体现英国侵略中国的意图)。⑵.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又从中取得“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遭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最大)、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⑶.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这个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望厦条约》签订表明美国对华政策是追随英法对中国侵略; ⑷.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6.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⑴.中国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社会;
⑵.社会矛盾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⑶.革命任务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双重革命任务,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⑷.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后,农民负担加重,清王朝腐败面目进一步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⑸.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中,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7.略举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⑴.鸦片战争后,割让香港岛、协定关税、开辟租界、规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⑵.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外国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冲击了中国自然经济,小农经济逐渐破产,中国半封建化开始;
⑶.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8.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⑵.因为:
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③.但是,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一是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步形成;
⑶.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至于“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只是客观后果,而且中国是付出惨重代价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⑴.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⑵.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⑶.清政府正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也给侵略者提供了机会;
2.经过:
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占广州,成立占领委员会(这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地方傀儡政权),开始在广州四年的殖民统治。1858年占领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从大沽口撤退。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英法俄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⑴.《天津条约》:
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便于外国列强控制清政府);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只在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10口通商,遍布中国南北沿海,并深入长江内地最远至汉口,《天津条约》是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第一次鸦片战争,外国军舰在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口岸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航行,外国势力可以深入内地至汉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⑵.中俄《爱珲条约》:1858年签订。
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近代中国丧失领土面积最大的不平等条约)⑶.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
沙俄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⑷.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主要内容: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第二次鸦片战争共11口通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⑸.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签订。
沙俄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9世纪80年代沙俄又通过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走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沙俄通过《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以后的《改订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从中国共割走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⑴.从外国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看: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门户,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⑵.从侵略的国家看:鸦片战争中,英国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合出兵,俄美伙同侵略; ⑶.从签约的内容看:
①.割地:鸦片战争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割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俄国;
②.开埠通商:鸦片战争五口通商,限于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11口通商,遍布中国南北沿海,并深入内地; ③.军舰航行权:鸦片战争在五口通商口岸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军舰深入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传教权:鸦片战争在通商口岸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比较: ⑴.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②.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
③.结果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 ⑵.不同点:
①.发动侵华的国家,前者是英国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法联合发动、美俄伙同侵略; ②.目的上:前者为打开中国门户,后者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③.发动战争的借口,前者禁烟运动,后者亚罗号和马神甫事件;
④.侵略地区:前者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后者占领广州,进入天津、北京等地; ⑤.影响上:前者半殖民地化开始;后者半殖民地化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向列强开放了10多处通商口岸。针对这种现象,一种观点认为:大量的口岸开放,对中国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主要的,但也有积极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也有消极影响。请按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一、消极方面:
⑴.通商口岸的开放,是中国战败的产物,反映列强的侵略要求;
⑵.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鸦片,使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 ⑶.列强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成为列强侵华的据点;
⑷.口岸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据点,中国原料被掠夺出口,大批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破产;
二、积极方面:
⑴.通商口岸是中国与世界发展潮流的结合点,便利西方思想文化科技的进入,从而有利于中国了解世界; ⑵.外商在通商口岸开办企业、进行早期资本输出等,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也诱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便利了中国学习外国长处和引进技术; ⑷.对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产生了影响;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1.原因:
①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 清政府腐败,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③ 西方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2.表现: ⑴.政治上:
①.控制总理衙门,进行外交诈骗; ②.借师助剿,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⑵.经济上:
①.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②.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③.贩卖华工;
④.进行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等;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⑴.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人民纷纷起义; ⑵.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⑶.自然灾害严重,民不聊生; ⑷.洪秀全顺应农民革命的潮流,(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拜上帝会,以宗教进行组织和发动群众斗争;
2.经过:
⑴.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⑵.前期:胜利进军。(1851~1856年)
金田首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北上武昌——沿江东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农民政权)——颁布纲领——北伐、西征、东征——军事全盛; ⑶.后期:(1856~1864年)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重振军政——《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失败;
3.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4.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成因、对晚清政治的影响: ⑴.特点:
①.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②.领导人学习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③.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④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⑵.原因:
①.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鸦片战争期间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③.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纲领,组织了强大的武装;
④.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共同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⑶.影响:
①.清朝中央集权被削弱,实权转到掌握地方军队的总督巡抚手中; ②.满洲官僚势力被削弱,汉族官僚集团权力增长;
③.清朝统治者内部分化,形成洋务派、顽固派,从而推动清王朝结束闭关自守状态,实行洋务运动;
④.为以后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榜样;
5.太平天国的功绩:
⑴.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⑵.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⑶.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的影响;
⑷.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⑸.太平天国运动与亚洲革命风暴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⑴.主观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而失败; ⑵.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 ⑶.根本原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了:
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力量,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8.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因为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农民阶级尚处于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 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
△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两个重要文献:
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⑴.主要内容:
①.在生产资料上: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在产品分配上: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③.在社会关系上:人人平等,④.最终目标: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⑵.产生根源:
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深受双重压迫,土地高度集中,人民负担沉重; ②.历史根源:历代农民均贫富的奋斗目标;
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小农意识,追求平等、平均,小农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然经济; ⑶.评价:
①.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具有空想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无法实现,也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③.具有落后性: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
(△.太平天国对所占领地区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实际影响是使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或减轻了地租,但《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过。其原因:客观方面,没有安定的环境;主观方面,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圣库制度,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二、《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⑴.主要内容:
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实行“开明君主制”,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经济上主张学西方,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作用; 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 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
(从内容说明,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⑵.社会根源:
①.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急需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扭转局势;
②.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③.西学东渐,以及洪仁玕个人经历使他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⑶.评价:
①.具有革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具有进步性:主张从政治、经济、文教各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③.具有空想性:没有涉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和当时所面临的抵抗外来侵略的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 ④.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
(△《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根本没有实行)
△ 《资政新篇》当时是否具有实现的社会基础? 不具备。因为:
⑴.当时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条件: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领导者洪秀全是农民阶级,他要建立的制度最终还是封建制度,在洪秀全领导下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当时封建势力强大,决不允许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是要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决不允许中国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⑵.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当时的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自然经济刚刚开始解体,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⑶.不具备阶级基础:当时中国还没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
⑷.虽然社会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但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社会潮流;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内容方面的异同、实践结果、导致各自结果的原因: ⑴.经济内容方面的异同:
①.前者主张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圣库制度,着重点放在土地制度的变革及生活资料的分配制度上;后者则主张学习西方经济制度,发展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着重点放在工商业的发展上; ②.两者都立足于否定旧的封建剥削制度,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要求; ⑵.实践结果:
前者平分土地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后者得到洪秀全的个人赏识,但最终无法实行; ⑶.原因:
前者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背离农民小生产者的本性,落后于时代潮流,加上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因而无法成功;后者虽然合乎历史发展潮流,有进步意识,但不能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因而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从而也无法实施;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联系与区别: ⑴.联系:
①.后者继承了前者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前者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 ②.两者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 ⑵.区别:
①.产生背景不同:分别在盛衰两个不同时期;
②.经济主张不同:前者在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空想;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相违背的;后者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③.群众基础不同:前者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后者与农民的要求不相符合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④.作用不同:前者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后者未能付诸实施;
⑤.反映的愿望不同:前者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后者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的主要原因: ⑴.政治上:
①.建立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克服流动作战的不利局面; ②.集中革命力量,形成与清王朝正式对峙的革命政权; ⑵.经济上:
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相对比较富庶的地区,可以获得有力的物质支持; ⑶.地理上:地处长江中下游,扼守长江的门户,溯江而上可控制长江中游地区,沿江而下可控制江浙一带,而且南京位于长江南岸,长江是天然屏障;
⑷.历史上: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在此建都,是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都条件优越;
△.定都天京后的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⑴.目的:
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大本营,必须西征;要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东征。⑵.将领:
北伐:林凤祥、李开芳; 西征:赖汉英、石达开; 东征:秦日纲; ⑶.结果:
北伐失败。但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取得重大的胜利。攻占了大片土地,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还与西征军会合,摧毁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新思想的萌发:
1.原因:
⑴.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实行文化专制,中国思想界死气沉沉;
⑵.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⑶.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2.表现:
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外国资料;鸦片战争期间,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设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⑵.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⑶.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拜上帝教,以组织发动太平天国运
动;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意义: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但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别分析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答】
⑴.清政府:
面对侵略一方面由抵抗到妥协求和,另一方面顽固守旧,拒绝进行任何改革; 原因:是由满清贵族顽固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其当时的腐朽性也决定了其态度; ⑵.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开始抛弃夜郎自大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并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 原因:是由鸦片战争使民族矛盾激化所造成的,也是其爱国立场决定的; ⑶.洪秀全、洪仁玕等农民阶级领袖:
洪秀全引进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会发动革命,并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改造社会;其思想转变与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影响有关,也是由其小农的地位与立场决定的;
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新方案,主张学习并发展资本主义,但对西方认识较浅;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影响的结果,也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有关。⑷.地主阶级洋务派: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原因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看到外国先进技术;
△.19世纪60、70年代,影响中国政局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重大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辛酉政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总理衙门设立、洋务运动兴起、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影响:
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⑵.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开始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
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中国政局变化,中外出现暂时和好局面;
⑷.总理衙门设立,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外国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加紧对中国侵略,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⑸.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起步,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新的经济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政治制度,起了进一步瓦解作用,为19世纪后期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条件;
△.概括归纳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答】
⑴ 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由对抗走向勾结:《北京条约》签订和辛酉政变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⑵ 清政府调整政策:设立总理衙门、开展洋务运动;
⑶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加剧:控制总理衙门、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干涉中国内政,使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⑷ 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产生: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
⑸ 救国救民的探索活动仍在继续: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⑹.教育发生变化: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组织留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一些改革,中国近代教育开始。
△.19世纪6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加剧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有哪些因素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有抵制作用?为什么这些因素最终未能抵挡住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⑴ 原因:
①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 清政府腐败,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③ 西方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⑵ 抵制作用的因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洋务运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⑶ 未能抵挡原因:
① 自然经济是落后的经济形态,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面前逐步走向解体;
② 洋务运动不触动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③ 民族资本主义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的一面; ④ 人民的斗争在当时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不能取得胜利。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何种地位?鸦片战争后的30年内,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你怎样评价中国社会的这种剧烈变化? ⑴.地位:
欧美各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扩展;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从社会制度到生产力发展都处于落后状态; ⑵.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加深。
①.政治上:西方列强不断扩大侵华,中国领土、主权遭破坏;总理衙门设立,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革命;
②.经济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日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新的经济、阶级因素出现;
③.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西学东渐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呈现新旧过渡的特点。⑶.评价: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是中国历史的沉沦;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同时,中国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学东渐,这是中国历史的进步,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不能看成是历史的倒退。
△.洋务运动:
1.概念: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变革生产力而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中国近代化运动。
2.兴起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因循守旧,反对外洋事物,他们之间的斗争,推动了清政府结束闭关自守,实行洋务新政。
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4.代表人物: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5.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6.内容:
⑴.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外国侵略;
主要的军事工业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局等;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军事企业;(官办,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由封建官僚管理)
⑵.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民用企业。
目的: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主要的民用企业有: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性质是:具有封建性又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产品是商品,雇佣工人生产)
⑶.筹划海防: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
⑷.进行教育改革:创办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起步提供的新的东西:
创办近代企业;引进培养了一些近代技术人才;发展了工人队伍,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留学,沟通了中西文化,对封建教育形成冲击;建立了一支近代海军,有利于军事上的近代化;)
7.性质:内忧外患下,地主阶级的改革和自救运动。
8.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失败。原因:
⑴.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使洋务企业难以发展; ⑵.顽固派阻挠破坏,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⑶.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总督和巡抚,力量分散和有限,难成大业; ⑷.根本原因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学西方。
9.评价: ⑴.积极作用:
①.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加速了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或多或少增强了国防能力;
②.引进了一些近代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成为中国近代的起步,迈出了师夷长技的一大步;
③.洋务运动打破了重农抑商,轻视工商业的传统,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留学,在改革封建文化制度,教育制度上打开缺口,为西学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⑵.消极作用:
①.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
②.军事工业主要为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为解决军事工业困难,不能为社会求富; ③.在很大程度上被外国控制,经营管理腐败;
④.只学习西方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历史条件:
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具备社会基础)
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⑶.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开办,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 ⑷.洋务运动,对近代企业的产生也起了诱导作用;
(可见,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就没有良好的社会基础,欧风美雨的说法是片面的)
2.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
3.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4.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①.主要是机器制造业、缫丝业、面粉加工业等; ②.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③.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5.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⑴.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华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出现新的经济因素,一方面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另一方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⑵.使中国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 ⑶.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①.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②.学习西方的内容发生变化:19世纪60年代出现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更应当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为以后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6.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成因: ⑴.特点: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⑵.成因:
①.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此,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要求;
②.由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又有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但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7.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
⑴.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他们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有较密切的关系,但也有矛盾,他们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又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走改良的道路,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收回利权运动,反映了他们的愿望;
⑵.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的压迫,有较强烈的革命要求,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1.产生:19世纪40、50年代。
2.中国早期无产阶级的组成: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外商企业最多)
3.特点:
⑴.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剥削,最富有革命斗争的精神; ⑵.来源于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⑶.人数不多,但比较集中,便于宣传、组织工人斗争;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又具有这些特点,这就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必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近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其中有哪几种并存的主要经济形式?试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并存的原因,并概要指出对中国政治所产生的影响。
⑴.特点:封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⑵.并存的经济形式: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⑶.并存原因:
①.列强通过战争,夺取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通过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列强把中国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不触动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②.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加上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产生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⑷.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①.使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日益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先后兴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试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时代特点,面对当时的社会危机,各种社会力量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结果如何? ⑴.特点:
①.西方列强侵略日益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由对抗、妥协到“和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面向世界,西学东渐趋势日益明显; ⑵.各派政治力量的实践活动: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抵抗外国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但由于清政府腐败遭排斥;
②.地主阶级顽固派盲目排外,无力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由于不触动封建制度,结果失败;
③.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试图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但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④.民族资产阶级虽已产生,但先天不足,还未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想也没有付诸行动; ⑶.结果:
都不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都不能从根本上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内政、外交、经济方面的特点、原因:
⑴.特点:
①.国内局势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人民起义; ②.对外关系比较缓和,没有发生重大的中外战争;
③.洋务运动兴起,清朝的工业和军事力量有所增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⑵.原因:
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人民革命运动处于低潮;
②.资产阶级诞生,尚未登上政治舞台,无力发动重大的政治运动; ③.列强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取得大量特权,侵略要求暂时满足;
④.辛酉政变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清政府与列强矛盾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 ⑤.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西学东渐形成;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中国历史特点:
1.列强不断扩大侵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70年代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80年代起,又相继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还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20世纪初,东北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和完全形成,两大社会矛盾渐趋汇流: 《中法新约》打开中国西南门户;《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完全形成;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对内镇压革命,两大社会矛盾渐趋汇流;
3.列强侵华方式变化:
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治上由“实行瓜分”到“以华治华”;
4.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斗争:
先后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
5.清政府被迫调整政策:
接受列强资本输出,放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保护工商业发展,奖励实业;进行制度调整,(裁撤军机处、设立内阁、废除科举)政体改革(预备立宪);
6.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变化:
由学习西方技术转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相继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⑴.原因:
①.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扩张; ②.清政府统治更加腐败,慈禧太后控制政权,李鸿章参与内政外交,对外妥协投降; ⑵.表现:
俄英侵略新疆;英国侵略西藏;美日侵略台湾;
(①.西北边疆:俄英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勾结和支持阿古柏侵入新疆。1871年,俄国派兵侵占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进军新疆,1878年初清军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清政府派曾纪泽促使俄国,交涉归还伊犁问题,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又称《改订条约》或《圣彼得堡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加强了内地同新疆的联系;
②.西南边疆: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西藏南部边境,藏族军民坚决抵抗,清政府命驻藏帮办大臣向英国求和,规定了西藏地方和哲孟雄之间的边界,不久,英国又强迫开放西藏的亚东为商埠,从此英国势力侵入西藏;
③.东南边疆:1874年,日本军队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遭到台湾人民顽强阻击,在英美调停下,日本从中国勒索50万两白银后撤军;)(边疆新危机新在:西北、西南陆上边疆受侵略)
△.中法战争:(1883~1885年)
1.背景:
⑴.19世纪70年代,法国侵略军进攻越南北部,企图打通进入中国的通道; ⑵.清政府应邀援越抗法,进驻越南北部;
2.爆发:1883年底,法军向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
3.经过:(以战役为主线)
⑴.中法战争爆发前:刘永福的黑旗军已与法军进行河内战役、纸桥大战,打败法军; ⑵.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失败; ⑶.1884年马尾海战失败后,清政府正式宣战;
⑷.台湾战役刘铭传率军抵抗;招宝山战役,清军抵抗;
⑸.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同时清军、黑旗军在临洮打败法军;
4.结果:清政府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新约》。法国达到了侵略越南的目的,最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甲午中日战争:
1.必然性:
⑴.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垄断资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急于开辟海外市场,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积极准备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⑵.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扩张,对日本在朝鲜、中国的侵略采取不干涉政策,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⑶.19世纪末清朝统治更加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⑷.1894年清政府应邀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为了把清政府势力排挤出朝鲜,挑起战争;
2.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战争的战火从朝鲜燃起;
3.经过:以战役为主线
⑴.平壤战役:左宝贵指挥作战,中炮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中国本土; ⑵.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鸿章避敌保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⑶.辽东战役:黄海大战后,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聂士成、徐邦道曾率部抵抗,其他清军溃逃; ⑷.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性质: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5.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⑴.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长达半个世纪,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付赔款,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最远到重庆);
⑷.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7.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指出两个条约的侵略要求有何不同,分析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⑴.不同:
①.两个条约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但后者割地面积扩大,赔款数目增多,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②.前者规定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提出新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⑵.原因: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为目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说明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8.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清政府极端腐败。慈禧太后只顾自己60岁生日庆典,置国家民族安危于不顾; ⑵.直接原因: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一些清军将领贪生怕死,不作抵抗;有些枪炮武器不能使用,在战斗中吃亏;)
⑶.客观原因:日本强大,又长期蓄谋战争;
9.甲午战争的影响: ⑴.对中国的影响:
①.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被迫进行政策调整:接受列强资本输出,放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相继进行百日维新、新政和预备立宪;
③.促使中华民族新的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相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 ⑵.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影响: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②.日本在远东地区势力膨胀,吞并朝鲜的进程加快; ③.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争夺加剧;
10.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试用史实加以说明。
⑴.侵华方式发生变化:战前武装侵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狂潮;
⑵.列强关系发生变化:战前列强侵华中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战后列强侵华中争夺日益加剧,给中国带来更多灾难,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瓜分狂潮与门户开放;
⑶.中华民族危机加剧:战前列强侵略中国边疆和邻国;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⑷.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对新式企业垄断削弱,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接受列强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⑸.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变化:战前主要学习西方技术;战后为救亡图存,不但学习西方技术,还进行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变革,相继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
11.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比较:
⑴.从战争的背景和爆发特点看:都发生在帝国主义阶段;都从侵略中国邻国引起;战火都从中国境外燃起;清政府都曾宣战;
⑵.从清政府态度看:都奉行妥协退让方针,致使中国军队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⑶.从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看:中国军民都曾进行抵抗,出现一些清军爱国将领; ⑷.从签约内容看:都涉及税收、资本输出问题;
⑸.从性质看: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⑹.从结局看:中法战争清政府以胜求和;甲午战争战败求和,都使中国丧失许多主权和利益,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12.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⑴.《马关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台湾人民表示誓与台湾共存亡;
⑵.徐骧、丘逢甲率领义军和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联合作战,打击敌人,进行台湾保卫战。台湾保卫战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⑶.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13.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提出的原因:
⑴.日本大陆政策:是明治维新后制定的一个旨在灭亡中国、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侵略政策。
实施这一政策分为五个步骤:侵占台湾;征服朝鲜;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征服全中国;侵占亚洲,称霸世界。(具体的政策:
①.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以侵略朝鲜和中国为中心的所谓“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②.20世纪20年代田中内阁制定《对华政策纲领》(田中奏折),明确表示要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与中国本土区别看待,即将东北和内蒙古从中国分割出去,由日本占领。③.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通过《国策基准》,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 ④.1940年日本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企图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太地区霸权。)⑵.原因: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贪欲急剧膨胀;
②.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窄,力图以对外扩张和掠夺来弥补先天不足; ③.政治经济方面存在浓厚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④.为化解国内阶级矛盾,摆脱社会政治危机,转移国内人民革命斗争视线;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出资本:
1.原因:
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 ②.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③.清政府为了偿付赔款,大借外债;
2.方式:
奴役性借款、争夺铁路修筑权、争夺矿山开采权、投资设厂;
3.危害:
⑴.奴役性借款:附加政治条件,以中国的海关和税收作抵押,期限长,以达到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目的。通过借款,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了在中国的政治势力;
⑵.抢夺铁路修筑权: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地方,把他们的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⑶.建立厂矿企业:掠夺中国资源,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4.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与今天引进外资的不同: ⑴.是否享有主权,平等互利;
⑵.前者偿付赔款,后者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5.应注意的知识点:
首先取得贷款权的国家是俄国,贷款数量最多的是英德银行团;
首先取得铁路修筑权的国家是法国,修筑铁路里程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首先取得投资设厂权的国家是日本,设厂数最多的是英国; 首先在中国强占租借地的国家是德国;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原因:
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⑵.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扩张,把矛头指向中国,在中国展开激烈争夺;
2.参与瓜分的国家和瓜分的地区:
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势力范围;
俄国:强租大连、旅顺,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 法国:强租广州湾,把两广和云南作为势力范围;
英国:强租新界(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威海卫,把长江流域、云南、广东作为势力范围;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把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3.列强对租借地的统治方式: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实际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4.美国提出与列强合作侵华的“门户开放”政策: ⑴.背景:
①.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
②.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正忙于进行美西战争,错过了瓜分中国的时机,为了分享侵华权益,需要提出新的对华政策;
③.由于当时美国的军事实力,还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国内人民又掀起反战运动,这样,美国试图凭借经济实力逐步排挤其他列强,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⑵.提出:1899年,美国向西方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主要内容: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享有均等的机会,达到“利益均沾”。(把已经被瓜分的地区,向美国开放,使美国获得其他列强已获得的同等权利,是帝国主义的
分赃协定。)
⑶.目的:分享侵华权益;
⑷.实质:美国扩大侵华的政策; ⑸.影响:
①.使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②.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⑹.评价(认识):
①.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和已获得的特权下,要求利益均沾,是美国要求分享侵华权益,是美国侵略中国的政策;
②.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要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以形成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
③.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插足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机会均等中,排斥其他列强,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④.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美国在华实力大增,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清朝闭关政策、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 ⑴.历史背景不同:
闭关政策是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它是在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背景下,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美国为分享侵华权益而提出的侵华政策;对外开放政策,是作为独立自主的中国,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⑵.内容不同:
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承认列强在华利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对外开放政策,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利用外国资金,扩大对外贸易,以及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⑶.后果不同:
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愚昧;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国家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对外开放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发展了我国经济,使中国更加繁荣; ⑷.性质不同:
闭关政策,是清朝维护封建统治的锁国政策;门户开放是美国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对外开放政策是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政策;
△.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侵华特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争斗到19世纪末出现了什么结局?这个结局后来又发生什么变化? ⑴.特点:
①.为了达到侵华目的,既互相争夺又互相勾结;
②.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同时也进行商品输出;
③.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⑵.史实:
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但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法德俄又三国干涉还辽;竞相向中国输出资本,争做中国债主;在划分势力范围中既争夺,又互相妥协; ⑶.结局: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承认,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⑷.变化:
一战期间,日本趁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了帝国主义在华力量对比,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
局面;
△.结合有关史实,比较说明19世纪40~60年代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活动有何异同?简析其原因。⑴.同:
①.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侵略权益,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使其侵略势力不断深入; ③.向中国倾销商品,占领中国市场; ⑵.异:
①.前者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门户,后者增加了政治经济上瓜分中国; ②.前者商品输出为主,后者突出了资本输出;
③.前者列强侵华中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后者既争夺又勾结,以争夺为主,并扶植中国反动势力,使中国面临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 ⑶.原因:
前者西方国家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以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为目的;后者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进一步加紧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为目的;
△.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相互关系、原因、影响: 1.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⑴.原因:
①.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是这一时期列强的共同目的;
②.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中国;
⑵.影响:使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2.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⑴.原因:
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②.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列强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争夺; ③.侵华国家增多,实力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争夺; ⑵.影响:
①.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②.列强各自扶植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局面; ③.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权利;
△.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10年间,中国社会出现了怎样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引起的?中国社会各政治力量作出了如何应对?结果如何?最先进的派别是什么?并根据史实说明其先进性。⑴.急剧变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急剧向殖民地变化;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⑵.原因:
这种变化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卖国投降造成的。⑶.各派政治力量的应对:
①.光绪帝为维护清朝统治,支持维新变法,但没有实权,昙花一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镇压革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同时为应付国内危机,遏制革命,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政治上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要求抵抗外国侵略,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被顽固势力镇压;
③.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试图以暴力手段,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赶出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④.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领导武装起义,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⑷.资产阶级革命派最先进。因为:
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自己的政党,提出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开始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这顺应了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推进近代化的一次全面偿试)
1.历史条件:
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条件;
⑵.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和阶级条件;
⑶.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提出振兴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⑷.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等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以及与顽固派的论战,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
2.维新思想的基本内容:
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3.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原因: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②.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为减少变法阻力,打出孔子的旗号;③.康有为个人出身、经历以及时代的局限性;)
4.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⑴.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⑵.强学会的成立,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⑶.学堂、学会、刊物的创办,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展开; ⑷.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⑸.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施政纲领;
⑹.1898年救亡团体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在全国各地成立,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⑺.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维新运动进入高潮; ⑻.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法令,变法失败。
5.百日维新的内容:
⑴.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但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⑵.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发展,奖励创造发明,发展资本主义;(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⑶.军事方面:裁撤绿营(废除封建军事力量),精练陆军,实行征兵制;(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⑷.文教方面:设立新式学堂,改革教育和科举,派人出国留学;(推动了中国科技、思想文化、教育的近代化历程,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6.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因为:
①.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②.维新派提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③.对旧制度进行不少的改革,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但是,这场运动,脱离了人民群众,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
7.历史意义:
⑴.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⑵.维新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面前,为救亡图存而掀起,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⑶.维新派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8.维新变法失败原因:
⑴.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脱离人民群众;
⑵.封建顽固势力的抵制、破坏、镇压:变法触犯了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地方官僚大多不实行法令;戊戌政变废除法令,变法失败;
9.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0.用史实分析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其进步意义是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
⑴.爱国性:表现在变法是在“瓜分大祸,迫在眉睫”的形势下,以救亡图存为号召,试图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有的维新志士为变法而勇于牺牲,表现了爱国精神;
⑵.进步性:表现在政治方面,提出官民上书言事,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等,对旧制度进行了不少的改革,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经济上设立机构,保护农工商业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思想文化上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开办新式学堂,改革教育制度,有利于中国科技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军事上裁撤封建军事力量,精练陆军,实行征兵制,添设近代海军,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有学者认为,19世纪后半期,中国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试结合中外历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⑴.19世纪后半期的国际形势: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美国内战,解决了南北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德意志、意大利完成了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俄日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⑵.国内形势:
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举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引进了外国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人员,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②.19世纪60、70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维新思想,19世纪末维新变法与救亡运动相结合,发展为社会运动;
这些表明,19世纪后期,中国确实有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宝贵机遇。但是,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技术,不触动封建
制度,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戊戌变法,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进行变法,在顽固派阻挠破坏下失败,使中国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 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⑵.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棉纺织业发展尤为突出;
3.意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的和阶级的条件,也为无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
4.作用:
早期维新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⑴.背景:
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顽固派反对维新变法运动,双方展开大论战; ⑵.主要内容:
围绕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⑶.实质: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⑷.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义和团运动:
1.背景:
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甲午战争后,英德日势力侵入山东,教会活动更加猖獗,人民群众把反洋教斗争与反帝斗争结合起来;
2.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
⑴.兴起:1898年,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攻打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⑵.发展:1900年,义和团势力发展到津京地区;义和团包围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并发动猛烈进攻;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⑴.1900年6月初,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保护教堂,维护在华侵略利益,英法美俄日意奥德8个国家组成联军,侵略中国,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 ⑵.义和团进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⑶.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北京陷落前,慈禧太后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4.义和团运动失败: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5.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
但是,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6.性质: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7.失败原因:
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⑵.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8.说明了:
⑴.中国革命要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旧式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 ⑵.中国革命既要反帝也要反封建,要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9.意义:
⑴.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⑵.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10.维新变法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⑴.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目的有相似之处:都为救亡图存; ③.对清政府的态度:都抱有一定的幻想; ④.结果都失败; ⑵.不同:
①.方式:维新派是通过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进行社会内部的改革,求得富强和独立,但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义和团把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通过武装斗争,抗击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②.性质:前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后者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影响:前者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爱国的进步的,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后者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但盲目排外,不代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潮流和方向;
11.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⑴.两者总体时代背景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但前者处于当时中国门户刚被打开,后者处于民族危机加深,面临瓜分危机;
⑵.两者阶级属性相同,但运动的倾向性不同,前者处于外来侵略初期,更多地表现为反封建,而后者处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更多地表现为反侵略;
⑶.由于矛头所向各异,导致措施、口号、过程的差异。前者由于吸收外来宗教,并作为口号,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外来文化,如男女平等,教徒都是兄弟姐妹,特别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在斗争中,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和纲领;后者“扶清灭洋”,对清政府认识不充分,带有笼统的排外,并曾被清政府利用,在斗争没有统一的组织、纲领;
⑷.两者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前者成为亚洲革命风暴的高潮之一,后者是亚洲觉醒的前奏;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比较: ⑴.相同点:
①.都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②.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烧杀抢略; ③.都迫使清政府最高统治者离京出逃,侵略者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
④.都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促进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⑵.不同点:
①.时代背景:前者发生在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后者发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直接目的:前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保护教堂,维护在华利益; ③.影响:后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的签订:
1.1901年,清政府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除八国联军外,还有西班牙、比利时、荷兰)
2.内容及危害:
⑴.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是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成为中国人民长期的负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 ⑵.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外国侵略者控制津京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
⑶.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比较《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异同,说明《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⑴.两者都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⑵.两者都有巨额的赔款,但前者赔款2亿两,后者增加到4.5亿两,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⑶.后者虽然没有前者中割地、开埠通商、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条款,但同样严重的是它划定使馆界、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驻兵,极大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条约还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等,这些使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⑷.两者都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标志,前者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后者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李鸿章的主要活动:
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
⑵.洋务运动主要代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近代企业和近代海军; ⑶.在思想上有开明的一面,但政治立场是顽固坚持封建制度;
⑷.中法战争中他的指导方针导致了福建水师的失利;并在中国军队取胜的情况下求和,签订了《中法新约》; ⑸.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代表清政府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⑹.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1.背景: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干涉中国内政,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腐朽反动本质日益暴露:相继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两大社会矛盾汇流,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扶植的清朝统治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③.物质的、阶级的基础具备: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长,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的和阶级的基础;
④.反帝反封建成为革命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和必然: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义和团运动遭镇压,表明农民阶级难担救国大任;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清末新政: ⑴.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阻止革命的发展,清政府实施新政。
⑵.目的: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阻止革命形势发展;
⑶.内容:奖励实业;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预备立宪等; ⑷.结果: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由于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⑸.评价:
①.从主观目的看:具有反动性。遏制革命,消除统治危机;
②.从过程和结果看:新政实施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对人民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③从活动本质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④.从客观影响看:有利于中国经济、军事、文教的近代化;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
⑴.背景: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因此两次运动都有挽救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意图;但前者以救亡图存为主流,后者以应付危机为主要目的;
⑵.领导者:表面上都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和领导的,但前者实际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而后者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
⑶.方式和性质: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前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后者是维护清朝统治,抵制革命运动; ⑷.历史地位:前者提出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是爱国的进步的,也是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后者客观上有进步作用,但企图阻止革命,延缓清王朝统治,是对革命的反动; △.晚清三次新政:
⑴.三次新政:洋务新政(同光新政)、戊戌新政、清末新政。⑵.背景、目的、结果:
①.洋务新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了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推行洋务新政;由于列强的控制,清政府的腐败,洋务新政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戊戌新政: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为维护清朝统治,实行戊戌新政;由于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由于光绪帝没有实权,在顽固派破坏镇压下失败; ③.清末新政:《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革命运动兴起;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阻止革命形势发展,清政
府实行新政;由于新政增加捐税,激化了矛盾,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⑶.涉及领域:
①.经济领域:洋务新政举办新式企业;戊戌新政保护农工商业发展;清末新政奖励实业;
②.政治领域:洋务新政设立总理衙门;戊戌新政对旧制度进行不少改革;清末新政裁撤军机处,设立内阁; ③.军事领域:洋务新政创办军事工业、近代海军;戊戌新政实行征兵制;清末新政编练新军;
④.文教领域:洋务新政创办新式学堂;戊戌新政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中小学堂;清末新政派遣留学生等; ⑷.三次新政的相同点:
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的;涉及经济、军事、文教、等领域;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⑸.不同点:
①.发生时代不同:
②.倡导者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清末新政的主持者是地主阶级,未跳出“中体西用”圈子,根本上维护封建统治;戊戌新政的实际倡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试图通过社会内部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强独立; ③.性质、影响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戊戌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新政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洋务新政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戊戌新政有利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清末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促使革命形势发展; ⑹.从三次新政看晚清近代化的特点: 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 ⑺.晚清近代化行动的评价:
①.晚清政府的近代化行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是由其在保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决定的; ②.尽管其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危机,巩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清政府在经济方面作出的调整、分析导致调整的原因、评价调整的结果: ⑴.调整:
①.19世纪60年代举办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举办军事、民用企业;
②.甲午战争后,接受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放宽对民间工业的限制: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大借外债,允许民间设厂等;
③.20世纪初:奖励实业; ⑵.原因:
①.举办洋务,目的是引进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②.接受外国资本、放宽对民族工业限制,是甲午战争失败,为支付赔款,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③.新政是为缓解统治危机,遏制革命形势; ⑶.评价:
清政府的政策调整,是在半殖民地化过程中被迫进行的,没有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状态,是列强侵略和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
清政府试图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结果相反,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2.孙中山为革命进行准备:
一、组织上: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并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904年,黄兴、宋教仁在留学生和学界建立华兴会、蔡元培建立光复会; ③.1906年,刘静庵在学界和新军建立日知会;
(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⑴.成立条件:
①.经济条件: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经济基础; ②.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③.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④.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⑵.建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⑶.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⑷.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思想上:
(一)、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⑴.历史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阶级阶层探索摆脱危机的道路;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长;
③.维新变法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④.20世纪初,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⑵.思想武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⑶.传播方式:
①.翻译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作。卢梭的《民约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法意》、《论法的精神》)等; ②.创办刊物。《国民报》、《汉声》、《浙江潮》、《游学译编》等; ⑷.中心:上海、日本东京; ⑸.代表人物、代表作:
①.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提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邹容的《革命军》。提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实行议会制度,制定宪法和法律; ③.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指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就必须反对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④.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⑹.意义: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使民主革命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19世纪末而是在20世纪初成为中国革命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较之维新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⑴.19世纪末没有成为主流:
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发展突出,他们对封建势力依赖性较强,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强大的革命势力;
②.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民族矛盾尖锐,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欠成熟,还不能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③.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思想尚未解放; ④.早期维新思想成为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⑵.20世纪初成为主流: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清政府镇压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新政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
③.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长,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④.近代教育发展,大批知识分子接受了革命思想; ⑶.进步性:
①.斗争方式上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②.斗争目标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民主义:
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称三民主义。⑵.内容:
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中国为独立的中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进行民族革命。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夺取政权,建立政权的问题,是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实行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进行社会革命。但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⑶.三者之间的关系:
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⑷.评价:
三民主义包含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方面的内容,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与保皇派论战,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⑴.背景:同盟会成立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反对革命,极力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论战;
⑵.内容: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 ⑶.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政体问题的争论。
⑷.作用: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打击清朝统治。
⑴.兴中会建立后,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计划泄露,起义还没有发动,就遭到清政府破坏; ⑵.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①.1906年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这是同盟会影响下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②.1911年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这是武昌起义前,一次影响最大的起义; ③.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
3.革命条件的成熟:
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动摇了清朝统治; ⑵.预备立宪骗局,使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境地; ⑶.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预备立宪:
⑴.背景:为了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维护封建统治,在立宪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⑵.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第二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后来,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奕匡力为内阁总理大臣)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实际上是一个骗局。⑶.“预备立宪”的影响:
“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皇族内阁集权,引起汉族官僚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立宪派:既反对清朝统治现状,要求改革,又反对革命,主张君主立宪,称立宪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立宪派是维新派的延续和发展。19世纪末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在当时是爱国的进步的,立宪派主张立宪是为了遏制革命运动,成为历史的反动。但20世纪初立宪派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有力打击了清政府,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加速了清朝灭亡;在“预备立宪骗局大白后,立宪派分化,一些人走上了与清政府对抗的道路; △.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的异同:
⑴.相似之处:
①.阶级属性: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变这种现状; ②.政治目的: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③.思想武器:都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⑵.不同之处:
①.政治思想:维新派、立宪派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实现手段:维新派、立宪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 ③.土地政策:维新派、立宪派反对变更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要求平均地权,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制;
△.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先后出现过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社会政治团体,他们面对不断变革的近代社会,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努力付之社会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三派主张有何共同点?又有何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⑵.他们是如何把自己的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 ⑶.这三种力量的社会实践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答】
⑴.共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态。
差异: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革命派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根源:各派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本质和利益上的根本差别。⑵.社会实践及结果:
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编练海军,举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洋务运动失败。
维新派:组织学会、团体、创办学堂、报刊、与顽固派论战,宣传维新思想,多次上书推动光绪帝变法。结果戊戌政变,维新运动失败。
革命派:建立革命团体、政党,开展论战宣传,发动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果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失败。
⑶.教训: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命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和新的科学思想的指导。
△.中国近代君主立宪政治思想及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演进过程。分析君主立宪政治思想兴起和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⑴.演进过程:
①.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西学东渐局面形成,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政治制度起了一定的作用; ②.19世纪60年代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他们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③.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变法主张,要求实行君主立宪,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④.20世纪初,维新派坚持君主立宪,反对革命,称立宪派。在“预备立宪”骗局大白后,立宪派分化,退出历史舞台。⑵.兴起原因:
①.西方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的产物;
②.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势力强大,君主立宪政治思想是适应这种国情的产物; ③.资产阶级上层两面性的产物,既要求变革,又因力量弱小而妥协; 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①.实践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为更多人所接受;
③.封建统治阶级顽固保守,不作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立宪派放弃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分化消亡。)
(△.保路运动:由立宪派领导,目的是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铁路修筑权。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首先从湖南掀起,规模最大的是四川。由请愿发展到武装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4.辛亥革命经过:
<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取得成功:
⑴.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率领新军工程营士兵发动武昌起义,占领武昌,光复武汉三镇,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取得成功。
⑵.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取得成功的社会原因:
①.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②.武汉是帝国主义侵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掠夺、封建主义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奠定了群众基础; ③.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
(此外还有:同盟会等领导的起义,动摇了清朝统治;四川保路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军革命党人自主精神;)<2>、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是一个由革命派、旧官僚和立宪派联合组成的政权。<3>、各省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十几个省区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在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同时,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4>、中华民国成立: ⑴.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了。
南京临时政府政权的性质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但也混入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⑵.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这些法令和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方面对社会进行变革,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③.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④.意义:《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②.袁世凯控制北洋军的强大武装;
③.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对革命政权进行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④.革命政权中立宪派、旧官僚从内部向革命派进攻;)
5.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⑵.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使帝国主义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⑶.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翻帝制、颁布法令、采取措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起来;
⑷.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7.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⑴.从领导阶级看: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⑵.从指导革命的纲领看: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⑶.从斗争的实践看:
①.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只依靠新军会党,没有发动群众,脱离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②.武昌起义成功后,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③.南京临时政府政权内,混进了不少立宪派、旧官僚,他们从内部破坏革命;
④.南京临时政府幻想帝国主义支持,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8.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⑴.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⑵.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变革; ⑶.不能幻想帝国主义支持; ⑷.不能对封建势力妥协;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⑴.时代环境决定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勾结,中国人民的斗争,必然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失去了机遇和条件,资本主义的方案已难以适合中国国情; ⑵.领导中国革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⑶.实践证明: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史实证明,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寻找新的阶级力量,寻求新的真理;)
△.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有哪些新发展?试分析导致这些新发展的原因。
1.新发展:
⑴.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⑵.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⑶.革命纲领、目标:从农民阶级的绝对平均主义《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原因:
⑴.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成长,中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⑵.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社会矛盾汇流,民族危机加深; 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在性质、结果方面存在哪些一致和差异?试综合分析导致上述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⑴.性质:
一致: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差异:前者重在改良;后者强调民主革命; ⑵.结果:
一致: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思想,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都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差异:前者在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下,很快失败;后者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⑶.导致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属不同的阶层,革命要求和政治主张不同;
②.运动的方式不同:维新变法运动是在封建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革命派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③.维新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仓促形成的,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辛亥革命发生时,全国范围内革命形势成熟,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各自作出的主要贡献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⑴.洋务运动:引进先进西方技术,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冲击了旧的观念和传统,对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还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
⑵.戊戌变法运动:吸取洋务运动的教训,不但学习西方的技术,还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要求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的第一次全面偿试;
⑶.辛亥革命:吸取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训,以武力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为顺应这一趋势,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最终结果如何?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⑴.趋势:资产阶级革命。⑵.原因: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干涉中国内政,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腐朽反动本质日益暴露:相继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两大社会矛盾汇流;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扶植的清朝统治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③.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长,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的和阶级的基础;
④.反帝反封建成为革命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和必然: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义和团运动遭镇压,表明农民阶级难担救国大任;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 ⑶.努力: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①.组织革命团体,逐步发展为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逐步发展为三民主义;
③.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最终赢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⑷.结果: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反动势力的破坏,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⑸.认识:
①.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②.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③.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都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北洋军阀的统治: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
量。
2.北洋军阀统治的演变: ⑴.袁世凯统治时期鼎盛阶段:(1912~1916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对内独裁、复辟帝制。(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削弱革命军;刺杀宋教仁;武力镇压和解散国民党;强迫国会选举他为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与俄国签订《中俄声明》,丧失外蒙古主权;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⑵.袁世凯死后分裂阶段:(1916~1926年)
袁世凯死后,形成军阀割据。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黎元洪、冯国璋为代表,英美扶植)和皖系(段祺瑞为代表,日本扶植)。此外还有奉系军阀张作霖、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晋系阎锡山、徐州张勋。皖系控制北京政权到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 直系控制北京政权到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 奉系控制北京政权到1928年;(分裂割据的原因:
⑴.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半封建社会分散的封建经济是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
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决定的。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⑶.辛亥革命后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所以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⑶.衰亡阶段:(1926~1928年底)
1926年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奉系控制的北京政府被推翻,最终张学良东北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
3.性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
4.特点:
①.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 ②.有一块自己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立; ③.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
④.各派军阀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民群众与封建军阀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
其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矛盾;
6.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⑴.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⑵.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⑶.独裁统治、连年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
⑷.传统道德解体,客观上为先进思想的传播与革命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7.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重要斗争: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
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中国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实行以华治华,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扶植军阀,形成新的划分势力范围;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⑵.中国历史在曲折反复中发展:二次革命、两次复辟、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进行激烈斗争; ⑶.多种社会思潮更迭: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相继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⑷.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经济的阶级的基础;
9.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围绕这一焦点展开了哪些斗争?斗争的实质是什么?斗争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⑴.焦点: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⑵.斗争:
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 ②.革命派颁布《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权力,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③.宋教仁组建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获胜,但被袁世凯刺杀;
④.革命派掀起二次革命,结果被袁世凯镇压,随后袁世凯又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和内阁制,在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在政治上复辟帝制;
⑤.孙中山倡导护国运动反对复辟帝制,袁世凯复辟失败;
⑥.张勋乘府院之争再次复辟,革命派发动反复辟斗争,张勋复辟再次失败; ⑦.段祺瑞重掌政权后,拒绝恢复国会和约法,革命派进行护法运动,结果失败; ⑶.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⑷.说明: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系列斗争,虽然保住了民国的虚名,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将失败;
10.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认识是怎样逐步清醒的?其斗争方式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
⑴.运用法律手段,限制袁世凯权力: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
⑵.采用政党政治手段,进行议会斗争:1912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参加国会选举;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
⑶.进行武装斗争:为了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决定镇压国民党,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进行武力讨袁;
⑷.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相结合: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复辟帝制的活动,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号召人民起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掀起护国运动;
⑸.重建政权:1917年段祺瑞再次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倡导护法运动,南下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借助西南军阀,与北京政权对峙;
⑹.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护法运动失败后,革命派认识到老一套革命办法非改变不可,于是,开始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比较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⑴.相同点:
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发动;都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⑵.不同点:
①.领导者:二次革命是黄兴、李烈钧领导的;护国运动是蔡锷、李烈钧领导的;护法运动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 ②.斗争对象: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
③.斗争结果:二次革命被镇压,护国运动取得成功,但也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护法运动因军阀破坏而失败;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并制定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为什么中国还是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军阀割据的?古代军阀割据与近代军阀割据成因有何异同?如何才能根除军阀割据?
1.原因:
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半封建社会分散的封建经济,是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
⑵.孙中山制定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⑶.孙中山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制度;
2.古代封建统治者解决军阀割据的方法:
用政治手段分散地方权力,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没有消除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
3.成因的异同:
相同之处:分散的封建经济。
不同之处:近代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
4.根除: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根除封建经济基础,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概括指出武昌起义爆发后,到五四运动前,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特点:
1.策动中国边疆地区的上层分裂势力独立,进行分裂中国的活动,攫取新的侵略权益。如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英国策动西藏独立;
2.趁中国政局不稳,加紧侵略中国。如俄国强占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英国制造非法的中印东段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日本侵占山东;
3.对中国反动势力威胁利诱,获取新的侵略权益:如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段祺瑞同意日本在山东驻军等;
4.日本利用一战有利时机,打破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几乎独霸中国。
5.由以华治华到分而治之,形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划分势力范围。如扶植袁世凯;袁世凯死后,扶植各派军阀;
△.中国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因、影响。
1.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⑴.原因: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⑵.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出现,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⑴.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⑵.影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经济基础,又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社会
基础;
3.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和一战期间。
⑴.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思潮的推动;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于新式企业; ⑵.影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
1.产生背景:
⑴.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⑵.经济上: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⑶.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5.主要阵地、主要活动基地: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和科学。
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8.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9.十月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积极宣传十月革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10.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11.后期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
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引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斗争。
12.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⑴.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⑵.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⑶.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⑷.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13.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⑴.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和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⑵.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⑶.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西方民主和科学为思想武器,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展开进攻,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4.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主张有哪些差异?与两者相比,新文化运动中有哪些更进步的思想主张?根据当时的不同历史条件,分别指出三者在反封建方面最明显的不足。⑴.差异:
①.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革命派直接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但不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③.维新派采用和平改良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革命派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⑵.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抨击;新文化运动后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⑶.不足之处:
维新派缺乏反封建斗争的勇气,脱离人民群众,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的偏向;
△.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中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试用史实简要说明,并对向西方学习加以评价。①.特征:
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为主要特点:
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始注意向西方学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师夷长技以自强”; 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学习西方社会制度为主要特点: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宣传西方政治制度和变法主张,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武昌起义后,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主共和仍是革命派为之奋斗的目标;
⑶.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为主要目标: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接受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评价:
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一些先进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这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完全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史学界一般认为,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在中国近代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