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感如皋港区的腾飞
有感如皋港区的腾飞
九万里风鹏正举,如皋港涛声诱人!5月12日我们一行来到如皋港参观学习,真实的见证了如皋港区的五年巨变,如皋腾飞的历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深深地思考着:在如皋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地区,如何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在如皋港这块贫瘠的土地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奋力爬坡到全面腾飞,从归根结底,取决于党心民心的高度凝聚,取决于市委市政府的运筹帷握,取决于港区的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一次次解放思想。
一、大思路决定大出路
多年来,如皋一直是南通发展的“小六子”,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面对这样的现实,如皋的出路在哪里?市委市政府面对这样的情况,毅然作出了沿江开发的战略举措,提 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思路,定下了“一年大变,三年突变,五年巨变”的目标任务,短短五年,一座如港新城已初具规模,沿江开发如火如荼。引进外资,将如皋港打造成国际国内大资本集聚的“成本洼地”;激活民资,将如皋能人的力量发挥出来,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将如皋打造成“创业乐 土”。既有顶天立地的国内外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的内生型小项目,这样如皋这架飞机就有了两个强有力的引擎,何愁如皋不能起飞? 思路决定出路,正是有了沿江大开发的大思路,才有了今日如皋经济社会腾飞的大出路,正是有了沿江开发的大思路,才有了撬动如皋经济社会腾飞的“小支点”。如皋人现在找到了自信和自身的优势,更在于如皋人找到了发展路径。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四大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环境 打造、全民创业、沿江开发、新农村建设六大工作重点应运而生。
二、高效的服务推动大发展
在如皋港这块小小的土地上靠什么来聚集如此多世界范围内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如皋为何成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最佳舞台,外来资金回报最高的成本洼地,先进技术充分应用的最好平台?答案只有一个,靠的是如皋市委市政府高超的执政能力,营造出了服务发展的机制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才产生出聚集八方要素的强大磁力。
软环境用硬手腕抓,这一点如皋决不含糊。如皋市委市政府以务实、高效为本,模拟服务总公司运作,积极转变职能,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成立经济环境监察中心,着力查纠经济软环境中的存在问题,为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为外来投资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正是这些特有的服务形成了比较优势,成为支撑如皋港区跨越发展的基本因子。如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统筹整合,依靠科技进步,高效综合利用,实现高水平起步、链条式开发、集群化发展,从而把服务优势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优势。
三、大手笔成就大事业
做一番事业,没有思路不行,没有力度不行,没有全局观念,没有大开大合的气度也不行。如皋的五年巨变,更得益于大规划,得益于大手笔的气度。市委市政府以科学高效的新格局、新机制确保了沿江开发的大发展、大跨越,快速完善了以规划为龙头、以招商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中心、以搬迁为突破口的科学工作新格局,成就了五年巨变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二篇:城管执法大队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
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汇报
-----**区城管执法大队党支部2011年在全国上下共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镇(**区)党委、党工委各级组织的帮助下,在**区城管执法大队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市委组织部批准,于2011年5月13日成立了**区城管执法大队党支部,隶属于**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总支。党支部设书记*名,委员***名,下设五个党小组。目前,共有**名正式党员,**名入党积极份子(包括村居推荐入党积极份子)。
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就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主题,以创建先进党支部和争当优秀党员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全体党员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城管事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一、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执政能力,以支部建设推动全面学习
1、党支部学习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主题、有专题调研、有记录,理论学习紧密结合我大队工作实际,深入研讨,支委做到带头参加学习、带头上党课、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执行党的决议。
2、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党支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了《党支部议事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等党建工作制度,促进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实行民主决策,形成班子成员团结协调的良好局面。
3、在学习中认真做到领导到位。党支部把加强学习放在首位,做到集中学习与自我消化相结合,努力做到实践一步,总结一步,学习一步,进步一步。不断提升党员自身修养,规范党员行为素质,树立现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审慎党员准入制度。大力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方针,不断壮大支部队伍。
5、不定期开展党群活动,团结群众,进一步提升队员入党积极性。
二、树立典型,创先争优,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中共**区工作委员会等上级组织的文件精神,结合大队实际,以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来开展支部工作,并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优秀共产党员”、“**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好青年”、“优秀青年团体”、“爱心品牌”、“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城管护学岗”等评选、创建活动,精心部署,落实组织保障,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进一步调动队员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了大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为党支部、大队带来多项荣誉:7月6日,***三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大队城管义务护学岗荣获**市第四届“爱心团队”,并于2012年2月份被**电视台民生零距离栏目进行了采访报道,给予高度评价;2011年女子中队荣获“**市巾帼文明岗”;2012年5月1日,***同志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
三、结合我大队特色,丰富组织生活、党群活动载体。
支部以创新、奉献、务实为宗旨,每年坚持牵头组织多项组织内和大队内活动:
1、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支部心系困难家庭,利用春节、学习雷锋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等重要节日,由党员带领队员去到结对帮扶的四个困难户家中进行帮扶照顾,并不定期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同时,去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清明期间,组织全体队员开展“悼念革命烈士弘扬革命精神”扫墓活动,参观珍贵的革命文物,倾听感人的革命故事,并在革命英雄纪念碑前默哀、宣誓。通过这种活动,使党员及队员们再思想上加收革命传统的洗礼,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分别于3月5日学习雷锋日开展“做好人好事”、5.1劳动节开展“劳动最光荣”、5.14廉政日组织“廉政专题教育”、7.1党的生日开展“党在我心中形象活动”、12.4法制宣传日开展“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从我做起”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和队员们的思想觉悟和责任意识。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队党支部深入开展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争先创优”等专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深入贯彻公共服务、行政服务、管理服务的理念。
5、国庆节期间组织升国旗、军训活动,增强城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狠抓工作实效,党支部“战斗堡垒”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城管为公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始终强调依法行政、文明规范执法,在队伍中牢固强化爱岗敬业思想,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执法主力军的作用,推动城管工作不断上新台阶,为推进港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抓亮点,道路及街巷整治取得成效。以优化城市环境为抓手,大力开展占道摊点整治活动,在***试点将流动摊点相对集中在一个适宜的路段,并无偿赠送大队统一制作的遮阳伞,市容面貌焕然一新。
(二)抓难点,加大碎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碎砖运输无通行证,以及通行证路线不符、上路时信息不全等问题,保护公共资源,大力提升我区道路环境。
(三)抓关键,深入开展违建查拆工作。控违、拆违工作一直以来是我们紧抓不懈的常态性工作。加大对村居(场圃)违章巡查和宣传力度,狠抓违建拆除工作,新增违建一经查实立即拆除,使违法建设猖獗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四)城管护学,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确保师生出行安全。
(五)心系百姓,注重人文关怀,利用城管进社区,以“真情服务和谐城管”为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支部上下一心,积极上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持创新与传统相结合,为创立优秀党支部而努力。
**区城管执法大队党支部
7月2日
第三篇:《瞻仰如皋烈士陵园有感》(范文模版)
紫色四月
——《瞻仰如皋烈士陵园有感》
四月,是紫色的,因为紫色代表了残缺的美„„
2011-4-1日,我们机械工程系学生会四十七名学生代表乘车前往如皋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的英雄事迹,重温那艰苦为革命、人民奋斗的伟大时期。
四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四月,令人向往,让人感伤。人们总是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今天,我们犹记小学到大学,老师的教导——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深深扎根在心中的最深处。
今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明天,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可歌可泣。
清晨,我们47位同学还有三位老师,乘车到了如皋烈士陵园。路上,我们重温了《黄河大合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这两首革命歌曲,感受革命岁月的艰辛与光明。进入了大门,我们从一排排树木前穿过,站在用大理石铺的台阶,整队站在纪念碑前,看着陈毅大元帅题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锡金大字,让我感受到感受到了一种庄严,严肃的气氛。
接着,我们鲜花,瞻仰烈士仪容,了解烈士事迹,看烈士遗物„„ 时间过的很快,到了回学校的时间。但是那种感伤,那种由心的佩服,那来自心底的祝福,让我一次次的忍不住回头,希望他们——英雄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革命时期,我国大部分人民正在悲惨中逃生,正在被敌人押入监牢,我们的国家正在反抗这极大的耻辱。无数个战士奔赴前线,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英勇丧生。历史虽然过去了,可是,我们如何弥补这个永恒的伤疤?难道就让它“永恒”吗?不!绝对不能,历史总归历史,现在是21世纪了,我们不能让历史重现!
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只有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卫好祖国的荣誉、民族的尊严,用知识的武器,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来向他人展示我们的风采、展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形象!
战士们走了,我们可以让他们放心的走了。因为,我们继承了先烈们的光荣传统,继承了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没有辜负先辈们的重望。我们今后的路将会越
走越远,也将越走越好。
苍松劲柏,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它们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也告诉我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四月是紫色的,因为那是红色记忆、红色岁月的“红”的最深处„„
2010-4-1
孙修杨
第四篇:如皋历史变迁
大禹治水九分天下水土为九州时,将江海大地称为“扬州”,“扬”为“荡”,水草荡荡之意。入夏以后这里成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一个部分,到周朝时称这里为“海阳”,属吴国管辖,都城在今苏州;春秋时期,“如皋”开始从“海阳”的东南部海里“长”出来,齐国“总理”贾大夫72岁时以权谋私,娶了16岁的青春美少女为妾,结婚后人家身归他而心不归他,成天闷闷不乐,一次公费旅游时将她带到今天如皋大明村一带的江边上拚命射杀野鸡,以炫耀自己老而不衰,以博她一笑,“如皋”一字由此载入《左传》,但只是吴国“会郧”镇(今海安立发镇)治下的一个小渔村;战国时吴王夫差为了攻打卫国(在今河南省)在“海阳”挖“邢沟”(今大运河的前身)勾通江淮以便水师从长江直接进军;后吴国为越国灭,这里又属越国,越国又为楚国灭,这里又属了楚国。
秦朝时废扬州,将这里划属九江(今江西),后又划属东阳(今山东)。汉朝时刘邦将这里封给吴王刘濞,更名叫“海陵”,到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国家中央政府才开始在这里设立第一个县级行政机构——海陵县,隶属临淮郡(今淮阴),始建海陵县城(今泰州海陵区)。东汉末年,因海水泛滥淹没海陵县城,曹操挟天子,下令搬迁居民去邗江(今扬州),废除海陵县的行政建制,海陵以东(包括如皋)全部成了空地。
三国时这里属吴国,孙权在这片肥沃的空地上养马,形成了这片广漠的土地上许多与马有关的地名,如“白马”(今靖江县城南部)、“马塘”(今如东县马塘镇)、“马陵”(如皋县马塘乡),负责作战指挥的吴国大司马(中央军委副主席)吕岱将军常驻在这里与马为伍,依军队建制划分地块屯田养马,每50人为一个屯,分田5千田,养500匹马,海陵大地共有肥田沃土400多万亩,分成800个屯,动用军民4万人,养马40万匹,由于当时马匹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相征,组织一次大型战争大约要损耗、淘汰5至8万匹成年、健壮的良马,为东吴迅速强大、最终能的鼎力三国作出了伟大贡献。当时为了保密,将“屯”写成“邨”字,读“村”,这个字成为当时政府、军民使用最多的一个字,演化为“村”的异体字,在东吴故土上流传沿用很久。
吕岱养马成功后,向孙权申请重建海陵县,孙权批复,让他兼任海陵县第一任县长,退休后举家搬离海陵县城,定居到高阳(今如皋市林梓镇),带领并传授子孙做木工活,种梓树、打家具,几年后梓树成林,“林梓”因此得名,后人为纪念他重建海陵县,泰州有吕岱庙,如皋有吕岱祠(原北门航运公司处),如皋今有“大司马路”(从陆桥小学到丽都大酒店)。
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废县移民、屯兵养马的历史,在海陵大地上(北起徐淮,南到江阴、张家港,西起安徵境内,东到海边)遗留了许多与军队有关的方言及风俗,如尊称别人的丈夫为“男将”、尊称别人的老婆为“女将”;吃饭时不许将筷子竖插在饭菜上,因为这是军中、及地方百姓为开赴前线、上阵杀敌的将士们送行时的礼仪,表示站立不倒、吃了就跑,后来不打仗时,纪念阵亡将士也用这个礼仪,至今一些农村供祖宗时还沿用这个礼仪,从而产生一项忌讳,平常吃饭不许这样搞。吕岱将军还规定,农历七月半集中祭奠阵亡将士、向其家属发放抚恤金,每到这天各屯都要认真操办,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中央政府提升海陵县为海陵郡(相当于地区级),下设建陵(今邗江)、宁海(今曲塘)、如皋(今如皋)、临江(老石庄镇,在今石庄以南30里的江水中)、蒲涛(今白蒲)五县,隶属南兖州;50年后如皋县政府迁往发扬(今立发,发是开始的意思,表示这里是扬州的开始,是今天所说的“发扬”一词的源词)。南北朝时,北周王朝宣布蒲涛县并入如皋县,县政府回迁如皋(今如皋);临江县并入宁海县,县政府在曲塘。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海陵废郡,降级为海陵县,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消如皋县,并入宁海县,县政府从曲塘迁发扬。
唐武德三年改海陵县称吴陵县,撤消宁海县,并入吴陵县,县政府从发扬合并到海陵(今泰州);大和五年(831年)吴陵县恢复原名海陵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乡”(相当于现在的区),“乡”下设“场”(相当于现在的镇),“场”下设“庄”(相当于现在的乡);其中“东乡”下设“如皋场”(今如皋),后改为“如皋镇”。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副省级),泰州之名由此开始,下辖海陵县;保大十年(952年)分海陵县的东乡为兴化、如皋两县,重建如皋县。
后周时,全国四分五裂,后周政府一度建都南京,划分如皋一部分建立“通州”,“通州” 是一个行政建制,作为军事州,驻军、种田、劳教贪官污吏和发配充军的“刁民”,其中“通”是一种官职,叫“通判”,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通州”是它下属的国家级“农场”,明朝时,迁都北京,中央政府为管理方便,在京郊重新开辟了一个国家级“农场”,仍叫“通州”,而没有撤消南方建立的“通州”,为区别两个通州,分别冠以“南直隶通州”、和“北直隶通州”,简写成“南通州”、“北通州”,清朝沿用这个叫法,但取消了两个通州的军事州建制,开辟了东北宁古塔为劳教贪官污吏及发配充军的国家级“农场”,两个通州成为普通州衙。民国初年废府裁州,两个通州全部降级为“通县”,其中南通州正式定名叫“南通县”。“南通”一词正式成为地名出现在中华民国的政府公文中。
至今南通市区以东约3平方公里的地块上遗存一种奇怪的方言,即不属西北部的江淮语系,也不属东南部的江南语系,这在全国十分罕见,它们是后周及宋元明四个朝代从全国各地捉来胡掳、当兵、充军的人及其家眷长期生活而遗传、融合的一种特殊语种。
宋初,长江南涨北塌,黄海西涨东塌,老石庄镇被江水冲毁后沉入江底,石庄人一再北迁,一直动荡了近一百年,迁三十多里,最后在今石庄位置上安定下来,百年间如皋县政府一再投资加固江堤,江水依然年年北侵,最后请来京城的道士采来几块泰山巨石,凿八卦、刻神符立于江边,滔滔江水还是吞没了这些巨石,最后剩下一块巨石时才不涨了,这块巨石成为石庄的福音,人们为它砌庙建园,常年供奉,后来庙废,被政府占用,至今这块石头还立在石庄镇政府大院中。
过去老石庄镇南边20里有一座深红色的麻石山,叫虾蟆山(摩诃山),高40米,山南10里才是长江的北岸,唐朝时,扬州的鉴真和尚、日本的圆仁和尚、碎叶(前苏联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僧伽和尚都驻足登山过,鉴真和尚还把它绘入地图带到日本,圆仁和尚将它写进入唐游记中,僧伽和尚定居泗州城(今在洪泽湖底),后在泰州、如皋,以及虾蟆山、狼山修炼,后来下落不明,传说得道升天,被尊为“大圣菩萨”,泗州、泰州、如皋、虾蟆山、狼山均建大圣庙供奉他,康熙年间泗州城沉入洪泽湖底,传说就是大圣菩萨发怒,以大圣庙门口石狮子眼睛流血为约,下达淹城计划的。
长江北侵、老石庄北迁后,虾蟆山成了江心巨石,蔚然壮观,曹雪芹、冒辟疆都渡江登山呤玩过,石庄北迁30里后,距此山50里,乾隆年间长江北岸开始退潮,此后一百多年间江岸向南涨20里,出现了“永安沙”、“又来沙”、“二百亩”、“头案”、“二案”、“三案”.“四案”、“头圩”、“二圩”、“三圩”、“四圩”„„等新的地名;与此同时,江南也开始退潮成沙,在虾蟆山南边10里江中长成一片沙洲,石庄人纷纷渡江迁往沙洲围垦种田,渐成村镇,自称“石庄”,归属如皋,县政府称它为“沙洲”。
光绪年间沙洲与常熟、江阴长成一片,常熟、江阴、靖江三县与如皋争抢沙洲土地,后经江苏省政府裁定:如皋地处江北,隔江管理沙洲不便,将沙洲划入常熟。宣统元年,沙洲向北涨了15里,虾蟆山离开江中,成为距江南岸边5里的一座小山,底部十多米被沙埋没,只剩了30多米高。为了北渡方便,首垦沙洲的“石庄人”在虾蟆山以北江边驳岸建港,分别有虾蟆港、段尾港、张家港。
1948年沙洲从常熟划出,成立“沙洲县”,隶属苏州,1958年沙洲县政府下令开山取石,拆了虾蟆山上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圣庙,炸了山体,又在山根下挖了一百多亩深十多米的石坑,取走石头,填沙造田,历时4年,到1962年底完成,永载历史的虾蟆山从此在地球上消失。1987年沙洲撤县建市,以江边的张家港为名,取名“张家港市”。至今“张家港”附近还有几个村镇的人使用如皋方言,自称石庄人,沙钢集团党委书记沈荣庆说他的祖上是石庄吴窖一带的,对如皋很有感情,在如皋沿江开发中,他投资在如皋港开发区建沙钢集装码头。
元朝时,泰州一度为也成为军事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全国设28个“路”(相当于现在的省),这里改为“泰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称泰州,划属江南道(今苏州)管理,下辖海陵、兴化、如皋、江都;明朝时改江南道为苏州府(省级),泰州隶属苏州,下辖各县不变;清朝时合并苏州、江宁两府,各取一字合称“江苏”省,江苏由此得名,泰州下辖各县不变;清乾隆间分兴化的东乡为“东台”、“盐城”两县,隶属泰州。
民国建立,裁府废州,泰州改称泰县(县级),县城在泰州城,下辖各县全部归江苏省政府直管。抗日战争中,江苏省政府从苏州迁往泰县黄桥镇,新四军包围黄桥,围绕黄桥建立了五个“县”,其中在泰县境内成立“泰兴县”(宣家堡)、“泰东县”(今海安)、“紫石县”(今营溪)三县;在如皋县境内成立“如西县”(今江安),在靖江县境的季市乡成立“靖江县”与此同时,在东台县境内成立“大东县”,后更名 “大丰县”;在如皋县东部建“如皋县”(今丁堰);在南通县境内南通县、海门县、启东县。解放战争后期,“紫石县”攻占海安,更名海安县;“泰东县”攻占泰州城,更名泰县,后泰州县城成立泰州市(县级)作为泰州专区所在地,将泰县县政府迁往姜堰,将“泰东县”曲塘以东划给海安县。“如西县”攻占如城,民国如皋县政府逃往李堡,“如皋县”县政府随之从丁堰迁往李堡与之作战,后又迁往马塘、再定于掘港,更名如东县,同时如西县更名如皋县,将民国如皋县的邓元、戴庄、袁桥、夏堡、搬经划给泰兴县,属泰兴县“城西区”;将原如皋县的立发、葛桥、柴湾、新民、宏坝、东陈一线以东划给如东县,属如东县“城东区”;将原南通县天生港、九圩港、平潮、九华、勇敢、龙舌划归如皋县,属如皋县“天生港区”,后更名为平潮区。
1949年1月21日泰州解放,22日成立泰州市人民政府,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5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在泰州成立“苏北泰州专区”、在如皋成立“苏北如皋专区”,如皋专区下辖东台县、大丰县、如皋县、如东县、海安县、南通县、海门县、启东县;1950年成立南通市(县级),南通县迁往金沙,如皋专区迁往南通市,更名南通专区;同时建立扬州专区、盐城专区,将泰州专区邗江、江都两县划归扬州专区;将如皋专区东台、大丰划归盐城专区;昔日地面广阔的“泰州”成了一块窄长的地块。
1950年泰兴县归还“城西区”给如皋,成为如皋县城西区。
1951年划出如皋县平潮区、薛窑区、石庄区,南通县唐闸区、靖江县西来区,合并成立“通如县”,县政府驻薛窑,划薛窑以南至江边碾砣港为“城区”,下设天生港、九圩港、碾砣港、张黄港等沿江客运、货运码头,以及内河运输、灌溉港闸,开发江中沙岛围垦建设,建立长江北岸的沿江重要港口城市,作为苏中、苏北军事防备、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1952年取消“通如县”建设,唐闸区划回南通,平潮区、薛窑区、石庄区划回如皋,西来区划回靖江,而“通如县”的“城区”因为已经投资建设,砌好了县委县政府大院、边防公安局、军分区、粮食局、港务局等办公用房、大型仓库及宿舍,不便归还给如皋白白浪费,于是划属南通专区直管,成立“薛窑农场”,与如皋县平级。
同年底,将“通如县”港口城市计划更改后在南通市落实,着重开发天生港、南通港、狼山港,南通县划出狼山港至南通港一线给南通市,如皋县归还平潮区除九华、龙舌、勇敢三乡之外的地区给南通县。
与此同时,将如东县的柴湾、新民、宏坝、东陈、雪岸、丁堰、林梓、白蒲划归如皋县;将如东县的李堡、西场、洋蛮洋、立发、新生、壮志划归海安县;将东台县的白甸、瓦甸、古贲、仇湖、角斜、老坝港划归海安;从而使海安县成为一个“大县”。
1950年泰州专区与扬州专区合并为“泰州专区”,专署驻泰州市(县级),下辖泰州、扬州两市及泰县、泰兴、靖江、江都、兴化、高邮、宝应、仪征,六合9县。同年将江苏省划分为上海、南京、苏南行署(苏州)、苏北行署(泰州)四个省级单位,扬州市从泰州专区划出,由苏北行署直管,泰州专区辖1市9县。1953年苏南、苏北、南京三个省级单位合并为江苏省,上海脱离江苏省升为国家直辖市,泰州专区迁往扬州,改称扬州专区。
1954年11月21日,泰州市(县级)改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7月泰州市改为地辖市(县级),属扬州地区。1950年5月8日泰州市(县级)与泰县合并为泰县,至同年10月7日分开。1959年1月9日泰州市(县级)与泰县合并为泰州县,至1962年5月24日又分开。以上两次合并县政府均驻泰州城。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县级)属扬州市。1995年泰县撤县建市,成立姜堰市。
第五篇:创先争优的“如皋样本”
创先争优的“如皋样本”
2011年03月16日15:18 来源:《人民论坛》2011年第7期 作者: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调研背景】
近期,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创先争优‛一词也成为了人们所热议的话题。何谓创先争优活动?简单讲就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为什么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就在于,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伸和深入,必将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面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及要求,各地纷纷作出积极的探索,涌现出了诸如‚六比六创‛、‚四联四建‛等不少创新做法,推动创先争优向纵深发展。而在诸多的创新之中,江苏如皋以其‚信息化建设激活基层党建‘细胞’活力‛、‚大学生村官从‘村村有’到‘村村优’‛等诸多亮点成为这股创先争优热潮中的‚佼佼者‛。与其他地方实践相比,如皋的创先争优活动有何‚过人‛的特色及特点?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了来自全国党建研究会、农业部、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8位国内知名专家成立专题调研组奔赴如皋,深刻总结如皋创先争优实践背后蕴含的成功底蕴,以期能对全国范围内千帆竞发的县域经济发展,对如火如荼的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亮点一:信息化建设激活基层党建“细胞”活力
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创新设置模式上,还体现在能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使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现代化。如皋以技术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拓宽了党建工作领域,在江苏省率先推出“党建·新农村频道”、“如皋党建手机报(彩信版)”、“远程教育„网上村村通‟工程”,有效推进“数字党建”进程,积极搭建基层党务工作公开新平台。开通的党建·新农村频道,包括《党建要闻》、《时代先锋》……《聚焦新农村》等12个栏目,适应了如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弥补了远教站点、手机报、网站等既有宣传媒体的局限和不足,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大突破。
调研者说: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搞好自身建设,是当前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应该看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形态向扁平化、高效、低成本转变,如皋基层党建工作积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将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适用于信息化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模式、工作方式的流程再造,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实时性、共享性、互动性、公开性、公正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亮点二:这里的群众不是怕搬迁而是抢着搬迁
创先争优,凝聚民心是关键,更是基础。伴随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全国各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力推进。“拆迁大戏”也一再刺激着公众的眼球,但如皋的创新实践以“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为抓手,走出一条“三化”互动、城乡一体,统筹推动、共建共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如皋市在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推行“安置房建设、拆迁补偿、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建好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再进行搬迁。对被征地农民给予燃气补贴和远距离耕作补助,对弱势群体制定优抚政策,建立了失房农民的利益补偿机制,做到“失房不失居,失地不失业,收入有保障,生活有提高”,真正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实践体会:我们去年拆迁了8000户群众,没有一位群众不满意,现在我停下来不搬迁反而群众会埋怨我,现在群众不是‚逼上楼‛而是‚要上楼‛——如皋港区长江镇党委书记吴志华
调研者说:不管是在调研,还是座谈中,在如皋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最好的政绩就是为民办实事‛。什么样的党组织才算先进的党组织?什么样的党员才算优秀的共产党员?全国各地可能标准有很多种,但归结起来,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党组织,才有资格称得上先进的党组织;只有甘愿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牢记人民重托,踏实为群众干事服务的‚老实人‛,才算优秀的共产党员。如皋的宝贵经验值得身处‚暴力拆迁‛舆论漩涡下的某些基层政府反思。
亮点三:大学生村官从“村村有”到“村村优”
江苏省如皋市自2007 年以来,先后招录了423名大学生村官,全市347个村(社区)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村村有”。在此基础上,如皋着力探索递进式培养模式,打造出大学生“村官”“村村优”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中,有76 人被列为科级党政后备干部,39人被录用为机关公务员,125人被列为村(社区)“一把手”后备人才,24 人成功当选村(社区)两委 “一把手”,10人被提拔进入市镇机关领导班子,初步建立了一条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如皋“实现村村有,打造村村优”的成功经验,被外界誉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如皋模式”。
调研者说:一些地方有的长期借用大学生村官在市镇机关,从而使‚村官‛失去了内在意义,有的甚至把大学生村官当成镇村联络员、台帐记录员来使用,存在着浪费人才的现象。如何促进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是县级党委及组织部亟待解决的难题。实施‚村村优‛工程,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创先争优,对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指示要求,不断放大大学生‚村官‛的‚鲶鱼效应‛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
亮点四:领导点评点到点子上、评到心坎上
李源潮同志指出,党员公开承诺是前提,领导公开点评是重点,群众公开评议是关键,组织公开结果是动力。如皋市坚持突出点评重点,创新点评方式,通过“面对面”找准重点,“心贴心”开展点评,“手牵手”推进创争,“肩并肩”抓好整改,推动了领导点评工作的全面高效落实。活动以来,如皋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率先垂范,带头点评,各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积极参与,全面推进,全市已开展领导点评6800多人次,3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6万多名党员全部接受了点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实践体会:我们认识到,开展领导点评,是突出工作重点、提升践诺成效的重要方式;是坚持‚从上看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抓手;是激发创争热情、实现跨江争强的重要途径——南通市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
调研者说:领导点评是中央规定的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四个基本方式之一。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地纷纷开展领导点评活动。但一些地方在活动中留死角、留空白,走形式、走过场。而如皋市委坚持把开展领导点评与推进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以点评促工作落实,以工作业绩展现点评成效,把领导点评作为推进创先争优的‚航标灯‛,作为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加速器‛,突出点评重点,创新点评方式,强化典型引领,注重整改提高,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
亮点五:“一线工作法”焕发群众工作新生
基层党组织是执政党的工作基础,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如皋市始终如一地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实绩在一线创造、作风在一线考评,不断巩固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以“党政机关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市委办的“书记大接访”、市政府办的“民情直通车”、纪检系统的“常委集中下访”、组织系统的“组织部长下基层”、农委系统的“农技专家驻点兴园”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市、镇、村三级为民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探索建立与群众“零距离沟通”机制、社会矛盾“现场处置”机制、“四议两公开”“一线督导”机制等,这些做法既整合了人力物力、锻炼了干部队伍,又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
实践体会:推进‚一线工作法‛,是从方式方法上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创新——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辉
调研者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法宝。但是在一些地方,一种不愿到一线工作、不愿下基层锤炼的倾向在机关干部中有所抬头。基层一线日益成为不同群体利益和矛盾的汇聚点,传统社会管理手段和领导工作方法面临着严峻挑战。如皋市围绕基层一线这个宝贵资源,联系实际,创新思维,变侧重思想教育为制度安排,探索建立联系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使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真正使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在工作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调研总评:
横向对比其他地方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如皋通过创先争优进行的大量创新,既在功夫内,又在功夫外,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出现了亮点“百花竞放”的大好局面,而前面所总结的五大亮点也仅仅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一小部分。创先争优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开展创先争优不能就活动搞活动,就党建抓党建。而如皋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将中心工作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生工作等各方面工作都整合到创先争优这一平台,最终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党员的先进性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让创先争优永远都在“进行时”。
【实践体会】
基层党建工作应该主动适应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空间,扩大信息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南通市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有利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有利于新型村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党政干部培养链的形成,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有力保证——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辉
【全国创先争优案例】
建一个支部,富一方百姓
合川区,重庆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示范区。合川抓住这一契机,提出“党建集结产业、产业激活党建”的理念,围绕“建立一个支部,促进一个产业,激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以城乡统筹为基点,创新设置产业党组织133个,聚集党员1.1万名,覆盖农户9.8万户,扭转了基层党组织因设置模式不适应经济发展而难以发挥其作用的局面。
“三三制”,农村新“引擎”
湖北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发展的秘诀,得益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2009年,湖北省谷城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了“三三制”模式,即在组织构架上实施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三位一体”,主要负责人“一肩挑”,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使村党组织、村委会和经济组织优化融合为一个整体。
创新载体引领方向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乡镇、农村党组织以“致富带富先锋行,共建绿城新农村”为主题,围绕“旅游兴村、文化强村、产业活村、和谐建村”这一发展思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将机关各党组织与37个村结对,深入开展“双联双帮”结对共建活动,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资源丰富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