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党中央与政府悬挂机构名牌特点

时间:2019-05-13 21:1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家解读党中央与政府悬挂机构名牌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家解读党中央与政府悬挂机构名牌特点》。

第一篇:专家解读党中央与政府悬挂机构名牌特点

专家解读党中央与政府悬挂机构名牌特点

专家解读党中央与政府悬挂机构名牌特点国家行政学院 杨小军 河北大学 申静

2013年06月20日08:00

原题:党政机构“挂牌”问题初探

[摘要]党政机构挂牌问题,值得研究。目前的做法不一,规范化程度不高。党政机构挂牌的意义,主要在于组织法建设的规范化,政务公开的需要,公民知情权的需要。建议以党规国法形式规范机构挂牌,确立机构挂牌的一般原则,最高机构理应挂牌,党的中央机构应挂牌,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的应挂两个牌等。

[关键词]机构;挂牌;研究

引 言:所有党政机构都有正式的名称和主要办公场所,但党政机构在其办公场所是否应当悬挂机构名牌,迄今为止没有党规国法规定;党政机构在其办公场所是否悬挂有机关名牌,各级、各系统实际做法不尽一致;理论上没有人关注和研究过这个问题,①司法实践中曾有此行政诉讼,讨要说法。②党政机构挂牌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在实践梳理和比较分析基础上,探讨机构挂牌的法理,求教于读者。

一、机构挂牌的现状

(一)党中央机构挂牌现状

党中央机构的挂牌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1.悬挂机构名牌。包括中央对外联络部、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等。2.未悬挂党中央机构的名牌但悬挂国务院部门的名牌。如,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同时作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部级),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机构门口悬挂名牌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而未悬挂中宣办的名牌;①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亦属于一个机构,两个牌子,但仅悬挂“国务院台湾办公室”的名牌。3.未悬挂机构名牌。主要包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 ②、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员会机关、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通过对党中央机构挂牌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一是党中央机构不挂牌的为多数,挂牌的为极少数;二是党中央机构与国务院部门属于“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往往仅悬挂国务院机构的名牌,而不悬挂党中央机构的名牌。

(二)中央政府机构挂牌现状

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后,国务院包括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1个直属特设机构、16个国务院直属机构、4个国务院办事机构、14个直属事业单位、16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个国务院办公机构即国务院办公厅、4个议事协调机构单设的办事机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其中,悬挂机关牌子的有:国务院的26个组成部门(不包括国防部),1个直属特设机构,16个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4个直属事业单位,16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4个国务院的办事机构和4个议事协调机构单设的办事机构。未悬挂牌子的机关有: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国防部。由此可见,国务院的部门悬挂牌子的为绝大多数,而不悬挂名牌的仅为少数。

(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司法机构挂牌现状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南门悬挂有名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等机构以及民族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均未悬挂名牌。全国政协也挂有机构名牌,政协各委员会办公室没有悬挂名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均悬挂机构名牌。

(四)地方党政机构挂牌现状

地方各级党政机构,包括省、市、县、乡等地方党政机构,大多悬挂有机构名牌。

综上所述,我国党政机构不挂牌的主要在中央机构层面,在地方机构体系中,无论是哪个系列的机构,一般都有挂牌。在中央机构层面,不挂牌的情形主要有:在党的机构系统中,党中央的机构多不挂牌(仅中联部挂牌)。在政府系列中,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国防部不挂牌。在人大系列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等机构不挂牌。在政协系列中,全国政协各委员会办公室不挂牌。

二、域外机构挂牌情况

(一)美国

美国白宫(The White House),作为美国总统的办公场所,是美国政府的代称,但一直没有悬挂机构名牌。美国国会的办公机构国会大厦(United States Capitol)位于国会山,始建于1793年,作为历史悠久且具有极强标志性的建筑,也没有悬挂名牌。

美国联邦行政机构,主要有总统办事机构、内阁各部、独立行政机构和政府公司。目前内阁有15个部,分别是农业部、商务部、国防部、教育部、国务院、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能源部、退伍军人事务部、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司法部、劳工部、内政部、财政部、交通部、国土安全部。[1]美国联邦政府各部均有明确的名称标识,其名牌多镶嵌在建筑物表面。各部不仅在办公地点标有名称,还拥有各具特色的标识logo。

(二)英国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自1863年成为英国君主的宫邸,集办公与居住功能于一体,是英王权力的中心地,同时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没有悬挂机构名牌。英国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办公地址为国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又称威斯敏斯特宫,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是哥德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没有悬挂机构名牌。

英国首相府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区唐宁街10号,并未明确标识名称,但是黑色木门上及镶嵌在门上的阿拉伯数字“10”成为众所周知的标记。

英国实行议会内阁制,内阁是政府的核心。英国政府部门可以分为内阁各部与非内阁部门。内阁有财政部等25个机构,非内阁部门有食品标准局等22个部门。这些部门都有悬挂名牌标识,其标识的设计风格独特,多镶嵌在建筑物表面;如财政部在门口白色墙壁上标有“HM Treasury”。其总体特点是图案、字体等与建筑风格一致,美观大方。

(三)法国

法国总统府位于爱丽舍宫(ElyséePalace),始建于18世纪初,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法国国民议会(Assemblée nationale)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波旁宫,参议院位于卢森堡宫。马提尼翁府,是法国历届总理办公的地方,始建于1719年,最早是贵族的官邸。这些机构所在地均没有悬挂机构名牌。法国政府组阁频繁。2012年5月组阁的本届法国政府现设有外交部;国民教育部;掌玺和司法部;经济和财政部;社会事务和卫生部;地方平等和住房部;内政部;外贸部;生产振兴部;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劳工、就业、职业培训和对话部;国防部;文化和传媒交流部;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妇女权利部;农业、农产品和森林部;政府改革、地方分权和公职部;海外事务部;手工业、贸易和旅游部;体育、青年、大众教育与社团生活部等20个部。法国各部都有标识,名称多镶嵌在门口大理石墙面上。

(四)德国

德国议会所在地为国会大厦,也称为“帝国大厦”,该建筑建于1884年至1894年,以其穹形圆顶和高度成为柏林的标志;德国总统府位于巴洛克式的贝尔维尤城堡;德国总理府位于议会大厦的西北侧;国会大厦、总统府以及总理府的名称均镶嵌于城堡式建筑入口处正上方,字体与建筑风格相一致。德国联邦政府机构包括总理府、联邦政府各部。由默克尔任总理的联邦政府现设有14个部:财政部;内政部;外交部;国防部;经济技术部;劳工与社会事务部;司法部;粮食、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交通、建筑、城市事务部;家庭事务、老年公民、妇女与青年部;卫生部;教育与研究部;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德国联邦政府机构均悬挂牌子,名称常刻于门口大理石墙面上或者标识在一个半圆形易于悬挂的牌子上,其总体特点是较其他国家,各部名称标识并不醒目。

(五)日本

日本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天皇皇宫(皇居)建于1590年,位于东京中心区,禁止一般人进入。日本议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位于国会大厦,在门口一侧墙壁上悬挂有正方形牌子。新首相官邸位于1929年修建的旧首相官邸西侧,实行严格准入检查和限制制度,首相办公室是绝对禁区,首相官邸没有挂牌。

日本政府机构主要有内阁辅佐机构、内阁部门、内阁直属机构。府和省是日本的基本国家行政组织,是作为内阁领导下的负责行政事务的机关而设置的。日本现有行政省11个,分别为总务省、法务省、外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环境省、防卫省。政府各部门口都有标识,其特点为名称标识很简洁,未写日本国名。

上述国家机构挂牌情况:其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最高权力机关及行政机关多选址于历史悠久的建筑,许多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建筑本身已是一张绝佳的“名片”,但多未悬挂机构名牌。其二,美、英、法、德、日五国政府各部作为具体管理机构,都有悬挂机构名牌,且有明显的标识图案,形式上与整体建筑风格相融合。

三、党政机构挂牌的功能和意义

(一)规范化建设需要

党政机构在战争年代多不挂牌。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后,即在中央组织机构中设立了组织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①1927年之后,国民党制造白色恐怖,使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不得不转为秘密状态。因战争形势需要,党中央所在地多次迁移,党的组织机构亦不断变迁;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地点也不固定。在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少数挂牌标明名称情形,即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于办公大楼门口正上方标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挂牌,方式为门楣正中,自左至右行文。延安时期,“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和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明确标有名称。党在西柏坡时期基于保密需要而未向外界公布党中央机构及其名称。党中央机构在建国前均不悬挂机构名党政机构的正规化、规范化,是一种形象,是一个“面孔”,应当引起重视。随着党的执政理念转变,通过党内法规对党中央机构悬挂名牌作出规定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是实现党中央领导机构制度化与透明化的应有之义。我们认为,党中央各机构应当挂牌,向公民公布其办公地点。执政党机构应该揭开“神秘面纱”,以更加自信和成熟的执政方式不断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其他机构如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机构等,应当以国家立法形式对挂牌事宜作出明确规定。可以在组织法中对这些机构的挂牌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以实现机构挂牌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二)统一、明确挂牌原则

要解决挂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应确立统一、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挂牌原则。以政务信息公开秉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为依据,挂牌问题亦可确立“以挂牌为一般,以不挂牌为例外”的原则。基于保密、国家安全等需要不宜挂牌的,其办公地点可不挂牌。其他机构应当统一对外挂牌

(三)最高机构应挂牌

很多人都知道,党中央、国务院这些最高机构的办公场所在中南海,但却一直没有挂牌。我们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应当在其办公场所对外挂牌。对于中央和国务院挂牌而言,不仅具有实际意义,更具有象征意义。尽管很多国家的最高机构基于传统都不挂牌,如美国白宫、法国爱丽舍宫等。但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理应昭示其所在,对外挂牌。

(四)党的中央机构应当挂牌

在党的中央机构中,除了中联部以外,其他都不挂牌,这是不合适的。党的中央机构,不仅是党中央的部门,为党中央做事履责,同时也为党员群众服务,为地方党政机构服务。既如此,当然也应该对外挂牌。执政党的机构“去神秘化”,是新形势下党务公开的内容之一。况且,各地方省委、市委、县委等党的机构从来都有挂牌,唯独到了中央机构却不挂牌,既不统一,也不规范。

(五)“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的应挂两个牌

党政分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的机构应当同时悬挂党中央机构与行政机关两块牌子,这是党政分开的具体表现。在中台办官方网站上,中共中央台湾办公室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名称分别位于上、下两列。那么,中台办在其办公场所挂牌也是水到渠成。同理,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亦应当分别挂牌。若一个机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点分散办公,其所有的办公场所均应当挂牌。因为,既然是两个办公场所,当然应当明确标明所在地点和“主人”,而不是现在习惯的“东院”、“西院”,或者“北院”和“南院”等。

(六)具体形式要求

为了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建议各机关在距离大门口较近的合理位置,设立接待部门并挂牌,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接待处,以方便公民顺利出入机关,从而使便民的理念落实到细节;各机关可以结合办公地址所在建筑的具体风格,以美观、大方、实用为原则,选择适合悬挂牌子的方式。既可以悬挂于门口正上方,亦可选择置于门口左侧或右侧,或在门口树立标示牌,或将机关名称镶嵌于墙壁之上。牌子字体的颜色也不必统一规定为白底黑字,亦可以由该机关自主决定。参考文献

[1]任进.五国政府设置近况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2(5).[2]中央11部门新闻发言人首次集体亮相[DB/OL].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网站,http://.[3][4]杨小军.论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3).(作者:杨小军,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申静,河北大学教师)

党政机构:

专家:政府机构名称过长不是个小问题 专家:新一轮机构改革是一场“增量优化”改革 汤苍松:正确看待政府机构改革 王长江:改革顶层设计可依赖咨询机构 专家:深化机构改革应关注的四个问题 机构改革:大部门,“大”不是目的

第二篇: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解读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系列解读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解读之一: 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杰

当前,我们国家许多城市面临水环境恶化、城市逢雨必涝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健康循环,而切入点就是规范的排水以及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利用。所谓健康水循环,就是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水的社会循环不损害水的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是促进城市用水的健康循环、恢复水环境的生命线工程。它的任务早已超出了排除雨水污水、保护城市生活环境、防止公共水域污染的范畴。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提出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要遵循“尊重自然”、“统筹规划”、“配套建设”、“保障安全”、“综合利用”等原则。

首先,要“尊重自然”。这一原则是统领性原则,是其他四项原则的根本,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也符合最近国务院《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的城市开发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的精神。《条例》多次提到“削减雨水径流”、“雨水径流控制”等要求,并相应的提出有关措施,包括增加绿地、砂石地面、可渗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对雨水的滞渗能力,利用建筑物、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削减雨水径流等,体现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尊重自然的理念。

其次,要“综合利用”。《条例》从规划、设施建设及政策鼓励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污水的再生利用和污泥、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的制度措施。同时,《条例》明确了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方式,对初期雨水的排放调控和污染防治提出了要求,这对于防止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别是合流制地区下游污水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十分重要,也为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政策条件。

第三,“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是促进城镇健康水循环的重要工程,其系统布局直接关系到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因而必须统筹规划、配套建设。《条例》第二章对此作了规定。在规划环节,要确保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协调各种条件,对各种规划要素的系统分析和总体安排;在建设环节,要确保两个配套:一个是城市开发与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另一个是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各项子系统配套。

第四,要“保障安全”。保障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实现水的社会循环的基础。《条例》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从排水、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与保护三个方面,对保障设施安全运行的各方责任主体(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措施和权利义务等内容作了规定。多年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领域一直缺少一部国家层面专门的法律法规,行业对《条例》尽快出台的呼声很高。有理由相信,《条例》出台势必对推动实现城镇水系统的健康循环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解读之二: 突出规划引领 强调综合排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谢映霞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明确国家和地方要编制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易发生内涝的城市、镇,还应当编制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强调多专业规划协调,体现了排水综合管理理念。以下浅谈四个方面的理解。

一、《条例》强调了规划的作用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是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为了更好的实现布局合理、节约土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的,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这是由规划的空间属性和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系统性决定的。设施的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投资多少。如果没有系统的规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很难发挥设施的作用,“点”的问题解决了,还要整合在系统中,否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而且排水管渠大多敷设于地下,建设投资大,隐蔽性强,一旦建设不合理,改造起来难度极大,因此必须统一规划、系统布局、分步实施,指导地方有序的开发建设和理性的管理,规划是一种控制手段。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是指导行业发展和设施建设的重要文件。通过规划综合体现对污水水质、水量的控制要求,对污泥处理处置的要求,对内涝防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对水污染的控制,达到治污、防涝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我国幅员辽阔,城镇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地制宜的编制规划,合理进行系统布局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条例》明确要求,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地理、气候特征,编制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

二、《条例》强调了多专业协调衔接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要保证城市水安全,实现水环境优良、水景观优美、水生态健康、水文化源远流长,需要多专业的配合。城市内涝防治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就排水论排水。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有地下管渠等设施,也有地面设施,它和城市用地关系密切,与水系、河道、管网、道路、绿化、竖向等多专业有关。涝水行泄通道的布局涉及城市水系和道路,排水的流向涉及城市的地面标高,也就是竖向设计。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规划要考虑雨水排水的出路;城市竖向设计和道路竖向设计要保证排水渠道畅通和雨水的综合利用;城市绿地规划要考虑接纳附近的雨水。因此,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和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要和这些专业规划协调衔接,多专业协调联动,才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三、《条例》强调了构建城镇内涝灾害防治体系

针对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问题,《条例》从顶层设计出发,从编制规划入手,要求各地编制的规划中要有排涝措施,易发生内涝的城市、镇还应编制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从而系统地、综合地解决内涝防治问题。目前城市内涝多是由于暴雨径流大幅超过雨水管网排水能力造成的,为此,应当通过规划构建包括城市雨水径流控制、排水管网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三部分内容组成的内涝防治体系。

城市管网排水、暴雨内涝防治与城市防洪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因此应当在规划设计中实现对接。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不但应当考虑设计暴雨重现期为2-10年一遇的城市常见雨情,还要针对50年一遇以上的城市超常雨情。不但要关注由排水管网构成的小排水系统建设,还要重视构建包括河湖水系及其他设施在内的内涝防治系统。

四、《条例》提出了排水综合管理的理念

《条例》立法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蓄、滞、渗、用、排相结合的雨水综合管理的理念,提倡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体现了行业发展的特点和技术进步。《条例》强调解决水的问题要从源头、过程、末端实行全过程控制,要求在城镇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延缓冲击负荷,实现区域开发建设后的自然水文状态要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水平,做到生态排水,综合排水。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解读之三: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护身符”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给排水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政设

计研究院总工 张辰

近年来,路面塌陷导致行人、车辆坠落的事情屡见报端,其中不少事故是因为地铁或者地下设施施工,忽视了对排水管网的保护,对排水管网穿凿、损毁导致的;加之工程竣工时对排水管网的恢复工作不到位,造成污水渗漏、地面沉降等诸多事故。此外,由于人们心中普遍将下水管道和“脏、乱、臭”等形象联系起来,人为的损害也时有发生,向雨水箅里倾倒杂物、废弃物,向下水道里倾倒废液废渣等,不仅给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造成损害,也给整个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条例》从规范排水单位和个人的排水行为,加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对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保护等做了详细规定。

从规范排水单位和个人行为方面,《条例》在现有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明确不得雨污管道混接,以及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必须要按许可要求排放污水;明令禁止向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有毒有害和腐蚀性废水废渣、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损毁盗窃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占压设施和其它危害设施安全等行为,避免对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造成损害。

从规范施工行为方面,《条例》规定,在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划定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爆破、钻探、打桩、顶进、挖掘、取土等可能影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的活动的单位,必须要制定保护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禁止穿凿堵塞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对于各类新、改、扩建工程,凡是工程建设范围内有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都要执行这一规定,并在罚则中同时明确,对于施工单位没有制定保护方案,擅自拆除、改动设施,以及各类危害排水设施的行为,规定了警告、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措施。

上述规定,针对当前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保护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惩罚措施严厉,对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保护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解读之四: 吸引社会资金 鼓励特许经营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俊豪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明确,国家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并且鼓励实施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制度。以下从四个方面谈一下:

一、关于加快社会资本进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

当前财政资金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的投入有限,社会资本的进入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投入不足,缓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供需矛盾。同时,向社会资本开放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可以为广大社会闲散资金提供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一方面,政府可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可以直接投资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也可以通过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基金、股票等间接方式参与设施的建设运营。

二、关于规范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是打破区域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提高设施运营效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由于一些地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特许经营的认识不足、监管不到位和合同条款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污水处理价格过快上涨、设施养护运营不到位、政府高价回购等负面效应。《条例》明确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制定特许经营的具体办法,以更好地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实际操作,建议有关办法强化合同管理、规范特许经营协议,加强对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服务质量、政府监管和责任等方面的详细约定,特别是要对目前困扰特许经营的服务费价格、运营企业准入条件和土地权属等事项作出科学、合理规定,最大程度的降低特许经营风险。

三、关于建立健全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准入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关系到公共卫生和安全,且专业技术性很强,运营企业的管理、技术、资金、设备等水平直接决定了设施的安全和效率。《条例》在鼓励社会资本开放的同时,明确要配套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以规范设施维护运营单位的进入方式和进入条件。在这里,建议结合当地实际和项目特点,对运营企业的法人资格、设备、资金、制度建设、人员配置、业绩和经验等提出具体标准和要求,并规范通过招标投标、委托等方式选择设施维护运营单位的具体程序。防止一些有资本无业绩、有关系无技术、有所谓联合体投标无运营实体资质的企业进入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避免在市场进入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保障行业良性、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

四、关于政府要加强社会资本进入后的责任和监管

社会资本的进入对政府责任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明确政府的责任。开放市场不等于做“甩手掌柜”,要避免“一卖了之”,政府应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服务:一是对企业提供的服务按协议规定的价格和数量,及时、全额地支付给运营企业;二是对贫困居民等弱势群体进行适当补贴。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对设施运营企业的监管。一是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协调、统领的作用,避免“多头管理”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甚至出现“玻璃门”等现象;二是加强过程监管、结果控制,对运营过程中不合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置,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和企业的违规行为,政府可以采取终止合同和临时接管等方式加强保障。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解读之五: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保障公众知情权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向平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对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公共服务,涉及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设施规划、设计、保护、管理等很多方面都应纳入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条例》对此分别做出了明确规定,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同时也有利于公众积极参与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保护。

关于规划方面,《条例》明确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编制、报批、备案、公开的程序。

关于设施运营养护和维护方面,《条例》明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有关维护运营信息;同时规定,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布。这一规定不仅有利于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保护,还有利于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关于污水处理费方面,《条例》规定污水处理费的收取、使用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同时明确,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和保护等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并公布审计结果,保障了污水处理费缴费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关于监督管理方面,《条例》规定,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和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将检查情况及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这将提高公众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等情况的监督。

关于其他方面应予公开的事项,《条例》也做了规定,如排水户不按照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水,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处以罚款的同时可以向社会予以通报。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解读之六:

建立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意义重大 清华大学校长、教授、博导 陈吉宁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一座城市的排水管网可长达数万公里,面对这些日益复杂、埋藏在地下的排水系统,传统的依靠经验、图纸的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要求,更难以给出系统、科学、准确、及时的规划与管理建议。国外发达国家成功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模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等,有效地分析并解决排水设施规划、改造、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变“被动应对响应”为“主动预警处置”,变“看不见的风险”为“可预测、可感知”的形象内容。从发展趋势来看,建立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提升排水设施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是我国未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条例》首次将建立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的内容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既是前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支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体现,也为未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可谓高瞻远瞩。

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都对城市排水防涝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落实上述文件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还专门制定印发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规划编制大纲》,指导各地在全面普查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明确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条例》和上述文件要求,有利于地方开展相关工作,包括:根据当地降雨规律、暴雨内涝的风险及特点和排水现状,制定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开展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建立适合当地条件的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将现代地理信息和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日常运行管理、风险控制和应急;结合气象部门的气象雷达监测与预报,以实现情景模拟、风险评估、预判预警、指挥调度等综合管理与实时决策的功能,将被动的风险应对转变为可预知、可掌控的主动应对管理。

一座城市的排水防涝水平“三分靠设施、七分靠管理”,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果说健全的雨水管网、调蓄、下渗等内涝防治工程设施是“硬件”基础,那么以排水防涝设施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先进的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就是促进我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质的飞跃的“软件”保障。

第三篇:专家解读我省政府工作报告-十件实事体现“民生政府”特色

专家解读我省政府工作报告

十件实事体现“民生政府”特色

昨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刘庶明就报告要点进行了解读。

首次提出大都市经济圈

报告:充分发挥长春、吉林两市辐射功能,打造大都市经济圈,促进中部城市群发育。其他市(州)所在地城市要适度扩张规模,进一步增强带动能力。

刘庶明:本届政府在城市化进程方面的路径选择与以往不同。“大都市经济圈”的概念在我省历史上也是首次提出。这个决策是非常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因为我省城市发达程度与南方发达城市还有很大差距,大中城市目前还处于集聚吸纳阶段,还没达到向外扩张的程度。首先发展这些大城市,可以形成以一个城市作为一个点,两个城市形成一个带,多个城市形成一个圈的局面,从而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金融腾飞时机已到

报告:适应金融业做大做强、结构加快调整、经济快速增长的迫切需要,坚持一手抓信贷投放、一手抓资本市场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互促共同发展。

刘庶明:过去,金融业在我省只是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之一。将金融作为我省今年工作计划的独立版块在报告中体现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省银行存差较大,还属于“贫血省份”,在金融方面寻求突破势在必行。随着我省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面临的问题正是如何在金融方面找到突破。如今,对金融业实施创新改革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长吉图开发关键在“先行先试”

报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迄今唯一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对吉林振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充分利用好国家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做大文章、放大效应、扩大影响,大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突出城市带动作用,着力强化产业支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带动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刘庶明:我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我省开放以来的最大机遇,这将是带动全省的战略决策。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来看,不仅是“振兴老工业基地”,而是经济板块全面振兴的战略。长吉图的建设关键在于“先行先试”。试什么?大概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边境开放;二是窗口单位与腹地合作拉动;三是金融创新;四是科技拉动;五是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创新城市发展。

发展新兴产业将得到更多支持 报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制定规划,研究支持政策,重点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技术、电子信息等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刘庶明: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是我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调整。目前,国家对于新兴产业给予极大的政策支持,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和体制的支持。当然,在报告中,我认为还应加入创意产业,因为这是一个无处不包的产业,如广告、计算机设计等,都是依靠智力支撑的新兴产业。在这个方面,武汉市对国家的政策反应最快,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就立即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15个方面的实施计划。这对我省也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十件实事体现“民生政府”特色

报告:围绕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坚持新增财力70%用于改善民生,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

刘庶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其中关于民生和城市安全方面的内容也涉及很多。报告中对十件民生实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内容包含了就业、社会保障、六路安居、“暖房子”工程等方面。由此可见,省委、省政府在打造“民生政府”方面的高度重视。

第四篇:相关专家对于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专家对于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分析与

解读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文/赵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以及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重要任务,强调了加强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可以预期,通过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和各项任务,将进一步兴起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对夺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改革发展成就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精神活动的成果和精髓,是人类最悠久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中国古代哲学就有“人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最早的具有环境保护、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哲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到要应对地球变暖、保护生态环境的今天,更显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作用,发挥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了我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对文化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十七大报告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今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设“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为篇,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

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通过政府主导,引导多元投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日趋多样化,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促进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国文化事业费累计超过1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9.3%。其中,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5年间增幅分别达到110.6%和226.1%,均已实现“翻一番”。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与2005年的133.82亿元相比,增幅达141.4%。通过增加投入,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随着各级财政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存在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问题,文化事业费投入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有些地区把重点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服务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年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保证。

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渐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使我国文化产业孕育着产生巨大财富的机遇,文化产业吸引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从过去基本上是以国有资金为主逐步转向多元投资机制的形成:

一是政府资金以文化产业的投资基金、奖励性资金、扶持资金、专项资金等各种形式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如北京市每年有5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发展。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贷款力度加大。三是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四是各类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产业,包括有数十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多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文化产业的企业投资总规模上千亿元。五是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把文化产业列为支柱性产业,激发了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如企业出资投拍电视连续剧、电影通过创新型的金融工具进行融资等,文化产业吸引了各类产业如房地产、能源、矿山、服务业等领域企业的投资,大批民营资本纷纷参与挖掘文化产业的投资机会,更多的民营资本涉足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对文化产业多元投融资机制的形成,使近年来文化产业投融资呈加速发展趋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全国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制作等领域基本完成全行业转制,22个省区市实现省内广电传输网络整合。

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成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面向市场经济,面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着力点,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广电集团、电影集团、新闻出版集团等大型的国资集团,这些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企业使国有的文化事业单位从原有的条块分割、地域分割,走向了全国性经营;并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这些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肩负着繁荣国内文化市场的消费,促进文化产品走出国门,以及代表着国家面向世界,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核心力量。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降低促进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目前,出版物发行、电视剧制作、文艺演出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民营演艺业快速发展,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远远超过2000多家国有院团的总量。文化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快速成长,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8%,占GDP的比重达到2.75%。

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国文化“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央电视台建成欧洲、美洲、亚太、中东、非洲、拉美、俄罗斯7大中心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建成64个境外整频率电台。对外合作交流的文化活动日益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时期,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60.9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00%;文化服务出口总额为11.8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55.6%。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这些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拖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我国前三个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从国际形势和国际竞争看。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持续发展,欧债危机和美国失业继续发酵,世界经济再度陷入困境。在美国,1200万失业人口,失业、丧失收入、还不起贷款以致丧失自己的住房,成千上万户住房止赎,使社会矛盾激化,由美国开始的“占领华尔街”不仅在美国数百城市“开花”,还扩展到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上千个城市。这反映了99%的民众对现行西方金融、财产、收入分配乃至社会制度的不满。因此,正如会议公报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以美国为例,“好莱坞”影片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二的电影市场总票房,美国年对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万小时。“好莱坞”输出的影片不仅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向全世界输出了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重视通过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美国等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美国的电影业、英国和意大利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游戏业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由于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如近几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远超同期GDP增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高。据测算,2010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近1000亿元。同年北京的GDP中,12.6%是由文化创意产业所构成,这使北京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对的不仅是经济竞争,同时也面对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由于世界仍是西方文化处于主流地位的大环境,我国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但在文化领域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甚为必要,具有紧迫性。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当代中华儿女都负有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国内发展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由于文化建设的不足影响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诚信建设,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好逸恶劳、炫富傍富、贪污腐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道德沦丧、不知廉耻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近年来,一些匪夷所思的恶性案件频繁发生。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原则,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还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群众健康,增加社会纠纷,激化社会矛盾等。因此,迫切要求通过文化发展,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更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

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实现这个目标,会议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要求完成以下重要任务:

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文化自觉性,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贯穿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同时,要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大量优秀文化作品的涌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作品的创作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对于文化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如文化创意产业属现代高新科技,是数字化支撑下的文化新业态和新的传播方式。文化创意产业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因此,创意产业是具有很可观的创造财富、就业潜力的产业。创意产业对人才的依赖,从一个侧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大批文化技术人才。因此,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昨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与此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会议公报提出了多项原则性主张,涉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公共性基本定位、市场参与的原则和发展目标、文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

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全会明确,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但市场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强调,全会提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人才保障制度也放在了突出位置。全会强调,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并提出,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定位“支柱性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定位,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按一般标准,支柱产业应占GDP的5%。如果在统计口径上把文化产业的范围扩大点,比如把部分科技创新、体育、旅游产业纳入,完成这个数字并不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认认真真把有持续内生成长性的产业做起来,才是务实之举。”

今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北京GDP比重12.3%;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630亿元,占上海GDP比重为9.6%;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524亿元,占广东GDP比重5.6%;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440亿元,占云南GDP比重达6.1%。

如果按照5%的数据门槛,在这些省市,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在诸多官方的表述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是“将成为支柱产业”或者“具备成为支柱产业条件”,较为理性务实。

但许多地方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还为其产业的无形、软性特质而感到困扰。近几日,本报记者接触的几位在京运作项目的地方文化园区官员均表示,虽说很多地方自2009年起都在做文化产业,也象征性地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实际运作还是很艰难的。尤其是产业发展需要资金与政策的支持时,因为风险性大,往往引起争议,令决策者迟疑。

“虽然纠结于数字并无太大意义,但总体上中央对文化兴国战略持非常积极态度,这肯定预示着地方政府会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相关部门也会陆续出台配套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演出家协会法律顾问胡政生表示,“当然,还是要以支柱产业的内涵来量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回归根本,避免做滥

从激励机制上说,此次全会要求要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但成效需要着眼于质量,而非简单地看数量和速度。

“官员从政绩考虑,往往自然地倾向于能够最快落地的项目。真正要培育一个文化产业,没有三五年是很难的。”一位地方文化产业园区主任告诉本报记者他的担忧,“最怕的是,虽然纳入了考核评价体系,但对文化产业属性认识模糊,缺乏共识,导致低效、重复性建设。” 据本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全国以各类名义运作的文化产业园区,多达300个。单是北京就有文化产业集聚区21个,上海75个,江苏建成或在建的超过60个。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园区经济”,不仅被移植到文化产业领域,且迅速从一线城市扩散到二三线城市。

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多园区,这么多优惠政策,却打造不出几个响当当的文化产品。以动漫产业园为例,全国大大小小十几个,这些年获得持续成功的产品线,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就寥寥无几了。

“其实,这些都是手段,无论决策者还是执行者,都不该为了一个数字而把文化产业做滥。”魏鹏举认为,“最重要的,首先还是意识到位。把真正的文化资源好好保护起来,合理开发。其次是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和尊重市场规律。”

杨金海:知识分子需克服文化弱势心理 提升文化自信

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新高潮

长期以来的文化弱势心理、文化封闭心理需要不断克服。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会带来思想文化建设新高潮,带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特别是我们的知识分子进一步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需要有识之士的推动,特别是需要先进政党的推动。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召开中央全会,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对文化战略的制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复兴是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最根本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会议不仅吹响了文化复兴的号角,同时也吹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

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最根本标志 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只有精神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繁荣昌盛。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形成的系统。既要有经济发展,又要有政治发展,也要有文化发展,三者不可分离。同时它们又不是完全同步的,一个国家可以拥有高速发展的经济,却未必有高度的文化发展水平。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它的文化可能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文化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既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又有精神生活的享受。同时,文化的发展也能够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当然,经济繁荣很重要,军事实力增强也很重要,制度建设也很重要,但是中华民族能不能复兴,最根本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社会科学、大众文化等等。

中华文化复兴,与古代的文化复兴以及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需要以全球为参照系。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达到全球的领先水平,特别是在文化上要能够创造一套领先世界,并能够为世界人民所广泛认同的话语体系、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人文科学、生活方式等等的时候,才能够说我们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可见,在如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加复杂,道路更加崎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特别需要先进政党提出先进理论来推动这一伟大事业。

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在党的领导下,经过90年的努力,中国文化从传统形态逐步转变为现代形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建党之初,也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就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引入和建设。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引入,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经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中国建国前夕,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的建立,不仅将迎来一个经济建设的高潮,而且将迎来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所以,在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在大力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使得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大地上蔚然成风,不断成长起来。

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四有”新人、“三个面向”,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思想。上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和谐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文化建设思想。如今又专门召开中央全会聚集文化建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本质、规律、形式、内容等认识越来越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要发展,必须有一套自己的战略和策略。六中全会比较完整地对此进行了论述,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方向。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推进科学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会议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以实现这一套战略,要求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维护我们的文化安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等等。

推动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曾经几度领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逐渐落伍。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文化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处于一种封闭保守的、被动引进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正在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表面的学习走向深层的学习,从引进文化到输出文化,一句话,就是慢慢地从弱势走向强势,从世界文化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这种质变,将触动并深刻改变我们传统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模式。

我们过去一直在争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以及综合创新等等,这表明,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思想在不断升华,但也要看到,这些争论背后大都隐含着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弱势文化心理,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总是绕不开西方文化,要么是学习西方文化的表面现象,要么就是彻底摈弃西方文化,要么就是将西方文化全盘拿来。这些年在讨论中西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这种弱势文化心理,或防御心理。有的表面上很强势,比如说批判资产阶级文化的时候,表面上好像很强势,甚至还有火药味,实际上骨子里是一种防御心理,是一种弱势文化心理。

这种文化弱势心理、文化封闭心理需要不断克服。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会带来思想文化建设新高潮,这必将带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特别是我们的知识分子进一步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更全面地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经验,更全面地看待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更主动地参与文化全球化。

新形势下的新使命

在新形势下,我们的文化建设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使命。

就国内来讲,我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建设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但是,我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在国际上影响还很小。我们对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发展模式以及社会发展模式的研究还不够,还没有提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研究中国,而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却显得比较落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总结好,提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包括中国现代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思想、文化思想等,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此外,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国外来讲,也非常有必要来深入研究文化问题、推进文化建设。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占主导地位,对中国的影响很深,虽然带来了一些发展的机遇,但也带来了很多灾难,特别是近170年来,在中西文化交往、碰撞中,我们有很多教训和经验,需要好好总结。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等快速发展,世界人民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也需要研究总结自己的经验,使我们的思想文化“走出去”,以推动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在看到文化大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种种挑战。比如,社会思想的多元性、多变性、开放性等,在带来思想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思想混乱,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去引导文化的发展,消除国内外的一些杂音、噪音,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共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同时为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作出贡献。

如何“走出去”

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当中,需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好东西,这能够促进我们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同时,又要大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这有利于促进整个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

文化“走出去”不仅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包括中国现代文化,要向世界人民展现一个现代的、光明的、美好的中国形象。

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把政府的推动和学者的推动结合起来,把政治交往和学术交流结合起来,把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结合起来,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播结合起来,把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传播结合起来。

在国际交往当中,应尽量避免用意识形态话语,特别要避免讲大话、空话、套话,而更多地用学术的、通用的、大众的语言来交流,要注意研究、寻找人类共同的语言,用世界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达我们的思想文化。

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需要有一套理念、一套战略、一套机制。现在一谈经济建设,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而一谈思想文化建设,就觉得是抓不着、摸不着的东西,不愿支持、不会支持,这是不对的。如果说过去没有这个条件,对文化建设支持少还情有可原。现在我们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应该把更多的力量用在思想文化建设上。这不仅有益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也有益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秘书长)赵涛:六中全会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

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以及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重要任务,强调了加强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

可以预期,通过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和各项任务,将进一步兴起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对夺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改革发展成就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精神活动的成果和精髓,是人类最悠久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中国古代哲学就有“人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最早的具有环境保护、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哲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到要应对地球变暖、保护生态环境的今天,更显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作用,发挥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了我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对文化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十七大报告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今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设“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为篇,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

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通过政府主导,引导多元投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日趋多样化,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促进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国文化事业费累计超过1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9.3%。其中,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5年间增幅分别达到110.6%和226.1%,均已实现“翻一番”。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与2005年的133.82亿元相比,增幅达141.4%。通过增加投入,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随着各级财政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存在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问题,文化事业费投入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有些地区把重点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服务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年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保证。

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渐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使我国文化产业孕育着产生巨大财富的机遇,文化产业吸引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从过去基本上是以国有资金为主逐步转向多元投资机制的形成:

一是政府资金以文化产业的投资基金、奖励性资金、扶持资金、专项资金等各种形式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如北京市每年有5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发展。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贷款力度加大。三是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四是各类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产业,包括有数十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多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文化产业的企业投资总规模上千亿元。五是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把文化产业列为支柱性产业,激发了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如企业出资投拍电视连续剧、电影通过创新型的金融工具进行融资等,文化产业吸引了各类产业如房地产、能源、矿山、服务业等领域企业的投资,大批民营资本纷纷参与挖掘文化产业的投资机会,更多的民营资本涉足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对文化产业多元投融资机制的形成,使近年来文化产业投融资呈加速发展趋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全国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制作等领域基本完成全行业转制,22个省区市实现省内广电传输网络整合。

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成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面向市场经济,面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着力点,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广电集团、电影集团、新闻出版集团等大型的国资集团,这些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企业使国有的文化事业单位从原有的条块分割、地域分割,走向了全国性经营;并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这些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肩负着繁荣国内文化市场的消费,促进文化产品走出国门,以及代表着国家面向世界,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核心力量。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降低促进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目前,出版物发行、电视剧制作、文艺演出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民营演艺业快速发展,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远远超过2000多家国有院团的总量。文化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快速成长,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8%,占GDP的比重达到2.75%。

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国文化“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央电视台建成欧洲、美洲、亚太、中东、非洲、拉美、俄罗斯7大中心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建成64个境外整频率电台。对外合作交流的文化活动日益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时期,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60.9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00%;文化服务出口总额为11.8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55.6%。

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这些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拖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我国前三个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从国际形势和国际竞争看。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持续发展,欧债危机和美国失业继续发酵,世界经济再度陷入困境。在美国,1200万失业人口,失业、丧失收入、还不起贷款以致丧失自己的住房,成千上万户住房止赎,使社会矛盾激化,由美国开始的“占领华尔街”不仅在美国数百城市“开花”,还扩展到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上千个城市。这反映了99%的民众对现行西方金融、财产、收入分配乃至社会制度的不满。因此,正如会议公报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以美国为例,“好莱坞”影片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二的电影市场总票房,美国年对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万小时。“好莱坞”输出的影片不仅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向全世界输出了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重视通过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美国等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美国的电影业、英国和意大利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游戏业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由于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如近几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远超同期GDP增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高。据测算,2010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近1000亿元。同年北京的GDP中,12.6%是由文化创意产业所构成,这使北京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对的不仅是经济竞争,同时也面对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由于世界仍是西方文化处于主流地位的大环境,我国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但在文化领域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甚为必要,具有紧迫性。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当代中华儿女都负有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国内发展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由于文化建设的不足影响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诚信建设,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好逸恶劳、炫富傍富、贪污腐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道德沦丧、不知廉耻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近年来,一些匪夷所思的恶性案件频繁发生。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原则,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还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群众健康,增加社会纠纷,激化社会矛盾等。因此,迫切要求通过文化发展,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更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

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实现这个目标,会议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要求完成以下重要任务:

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文化自觉性,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贯穿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同时,要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大量优秀文化作品的涌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作品的创作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积极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对于文化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如文化创意产业属现代高新科技,是数字化支撑下的文化新业态和新的传播方式。文化创意产业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因此,创意产业是具有很可观的创造财富、就业潜力的产业。创意产业对人才的依赖,从一个侧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大批文化技术人才。因此,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为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

张国祚:文化强国事关兴衰 须落实八条内容 文化强国势在必行

如果物质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行,则可能不打自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战略目标郑重提出,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强国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化强国事关兴衰

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物质硬实力,一是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如果物质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行,则可能不打自败。

苏联解体就是不打自败的例证。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可以和美国叫板,常令西方寝食不安;其经济规模、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基础设施等在当时的世界也算是比较先进的。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物质硬实力不行,而是因为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坍塌、意识形态防线崩溃、主流价值观已被扭曲或失落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战略,所运用的主要手段就是思想文化的渗透。

近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偌大的中国急剧衰败、不堪一击。为什么?追根溯源,首先还是思想文化的落后。西方经过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荣、心胸大开阔、精神大振奋,资产阶级才能完成自己的革命,有了科技大跨越、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大开拓、军事实力大扩张。而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到19世纪变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僵化,致使中国社会越来越封闭、越来越落后,乃至龚自珍才有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此沉闷、保守、僵化、封闭的国家,尽管经济总量仍然排在世界前列,但它是无法战胜文化先进、野心勃勃、锐意进取的西方列强,不得不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为结局,乃至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践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忧国忧民之士担心中国在20世纪会亡国灭族。

20世纪过去了,中国不但没有亡国灭族,反而逐步走向富强。为什么?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断结合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精神风貌。由此,没有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强国任务紧迫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国家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面对中国经济长期、高速的发展壮大,国际社会羡慕者有之,高兴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担忧者有之,想搭顺风船者有之,想制造麻烦者有之,想围堵遏制者也有之。如何制定明智的国际战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效地应对危机、化解风险、广交朋友,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亟需做大做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占领国际话语权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平均在1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了25%,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达43%左右。有研究者统计,美国广播和收费电视的收入,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约56%,其收费电视的收入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约85%,其电影票房的收入占世界电影业的收入大约55%。美国文化产业的收入,早已超过了它发达的军火工业收入。如此强大的文化产业,必然为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提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使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双获益。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还不到4%,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不足3%,同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非常不相称。无论我们的思想文化多么博大精深,它的传播和影响都会很受局限。这就使得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从国内情况来看,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如何制定和实施恰到好处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更好地激发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健康丰富,必须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面临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浩繁的国内改革攻坚,没有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综合国力就不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文化强国自信在我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自信。

这自信,一是源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受历史和科技水平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难免有糟粕和迷信杂质,但其主体内容确实博大精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要素,其哲理智慧、理性价值和人文精神,有很多内容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至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生命力之光。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讲仁义、倡忠勇、敬孝悌、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合和、求大同等思想,以及“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等,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思想情操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统一的文化血脉。

这自信,也是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魂。正是在这个魂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步于四分五裂、积贫积弱、备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战胜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围堵、绞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并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又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富民强国之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为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特别是,这个魂为我们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锐利的思想武器,可以使我们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正确地辨是非、权利弊、明善恶、察优劣、分主次、导思潮、御谬误、扬正气、振精神、择战略、制规划、统全局、不断开拓新境。同时,这个魂可以帮助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等。

这自信,还得益于改革开放为我们更广泛更充分地学习借鉴别国优秀文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世界各国虽然受政治制度的左右和价值观的影响,对中国的认识和所取态度各不相同。但是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优长。任何先进民族都是善于学习的民族,任何发达国家都是善于借鉴别国经验的国家。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都是以善于学习而著称的。作为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理应有更宽阔的胸襟、更高远的目光,敢于宽容差异、包容多样,善于兼收并蓄别国之优长并进行创新超越。

总之,文化强国的自信,是源于对“根”的尊重和扬弃、对“魂”的坚守和创新、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和借鉴。

文化强国志在必得

如下八条落实之日,就是文化强国实现之时:

一是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需把它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使其水乳交融地渗透进思想理论、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切实搞好宣传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大力繁荣发展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着力推进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使各种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协调、相映成辉,报道真理、揭示真相、稳定社会、凝聚人心、引领正风;着力推进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三是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不断开辟文化产业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四是不断加大对文化软实力平台、载体、传媒、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占领科技制高点,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

五是加强国际战略和中国国家形象的设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的措施,使热爱祖国、勤劳勇敢、独立自强、正直守信、尊重人权、文明睿智、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等优秀品格成为中国形象的指代词。

六是加强文化软实力研究,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外交战略的需求,及时组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重大课题攻关,并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学术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等全方位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七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只有经济蓬勃发展,才能为之提供充足的资金,以便更好地建设队伍、开展研究、更新平台、提升科技水平、增强和扩大影响力;只有各项政策都能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文化理论主张、理想信念、核心价值、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精神宣传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所欢迎。

八是要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文化建设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又要使文化发展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国防建设、生态建设相协调。□

(作者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专家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

国产电影456部,城市院线收入超62亿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达6800家,年演出200多万场次 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约24万个 全国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达到17万分钟(截至2009年底)

据新华社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全会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核心价值体系

【公报摘录】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

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所长、研究员李建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方面,核心价值体系起到重大作用,所以,把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成人们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

【公报摘录】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国际竞争进入文化之争

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所长、研究员李建盛:过去是武力之争,接下来是经济之争,现在正进入文化之争。从中反映出的是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因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方面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文化强国

【公报摘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文明素质建文化强国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文化强国”不像“经济强国”,不太好用具体指标衡量,主要是对内引领我们要重视文化和发展文化,对外其更多指的是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明显提升。

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在理念上要更重视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联系,跟老百姓文化权益之间的联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说明光经济发展很多问题没办法解决,只有发展文化才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文化产业

【公报摘录】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推动文化 成支柱产业

陈少峰:把文化产业提高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前也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过。这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说明还不是支柱性产业。这有几层意思,一个是有希望,一个是引导性。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文化产业本来就有潜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另一个方面是我国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文化产业是比较好的产业选择。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以后,各级政府才有积极性来发展文化产业。

公共文化服务

【公报摘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使公共文化惠及每个人

李建盛: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主导”,以及创新传播体系、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公共,不仅仅停留于文化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软件建设,也就是提升百姓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使百姓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繁荣,真正使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每个人。

文化人才

【公报摘录】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人才要德才兼备

陈少峰:之前讲人才强国战略,讲人才是“第一资源”都比较宏观。这一次在文化领域将人才问题专门提出来并有比较深入的论述,这是此次公报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

文化领域确实存在创意人才比较缺乏、规模比较小的问题。具体到文化创意产业,高素质的人才,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也比较缺乏,创造性的领军人物比较少。公报将“德才兼备”放在首位,对文化领域的人才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他们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就不能发挥出“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考评体系 文化产业规模约8000亿

中央对地方文化工程投入超30亿元 全国免费开放公共博物馆、纪念馆1450家

全国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2491个(截至2009年底)考评体系

【公报摘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

李建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GDP大幅度上升,可当前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但问题的另一面是,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未来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乎中国社会发展全局。

党和国家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力量,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级党委、政府也必须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这样的高度,摆在重要位置,平衡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由此,文化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有保证,才能落到实处。

因此,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今后,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成效,将决定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业绩。

文化体制改革

【公报摘录】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发挥市场积极作用

陈少峰:此次公报中在强调文化发展中的很多方面都讲到了市场,就是将市场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的一个途径。把发展文化的方式由过去的行政的力量和政府的提供,变成以企业和市场为主体。这会涉及市场管理方式的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国内文化事业发展上,以前可能强调政府提供一些,事业单位提供一些,企业提供一些,但现在提出企业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这方面的体制创新意识比过去更强。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文化走出去战略,任务比较艰巨,其实并没有提出谁是主导,国有文化单位是资源拥有者,但不拥有市场化的意识,恐怕也不是国有文化企业单位改革所能承担的,应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

之八大举措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提出,“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日前,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就《公报》中有关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创新要求和发展举措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陈少峰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并就有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总体上可以将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和采取的举措归结为八个方面。

第一个举措,是更加明确的目标导向。以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显然,从这个表述中可以看出目标引导的重点,就是从十二五时期起,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第二个举措,是充分发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易言之,要从计划发展文化,转变为以计划发展提升文化事业和市场提供主要文化产品相结合,尤其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的结合。

第三个举措,是重视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发挥民营文化企业参与竞争和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就要求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不断激发民营文化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第四个举措,是通过鼓励和扶持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改变对外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和做法:“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方面,应将国际市场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实现对外文化内容贸易的顺差,扩大知识产权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第五个举措,是完善和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这就要求打破行政壁垒,以文化内容的需求为导向,持续扩大面向各个社会群体的文化供给,以文化精品拉动文化需求,增加政府购买份额。同时,利用技术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传媒企业的竞争力。

第六个举措,是健全实现文化内容创造的动力机制。《公报》重视文化内容的创造,主张激发全民族的创造积极性:“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应营造文化创造的环境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大众参与内容创作和创造,以此支撑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第七个举措,是转变文化管理方式:“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显然,“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这一个提法,其实质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改变管理文化、引导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方法,在文化创作、生产、经营等各个领域遵循客观规律,并按照科学方法和发展观来改进文化领域的评价、引导、指导、推动等做法,以及改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方法。

第八个举措,是创新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显然,文化创造的水平又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在“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的理念中,强调了要以推动文化创造为核心,以激发创造力为重点,转变文化人才培养管理和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更加重视文化人才,尊重文化人才,积极培养文化人才,建设强大的文化人才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中,需要政府在今后的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发展中更加重视发挥市场在完善、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陈少峰认为,党和政府今后将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开发等角度加大扶持和奖励优秀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的力度,促进文化企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发挥竞争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专家简介:高书生,1961年12月生,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国家体改委、国务院体改办工作,参与国家若干改革方案的制定。2003年以来,主持和参与文化体制改革多项配套政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主持?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工作。

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扫清了认识障碍和体制障碍;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在人类产业发展史上都属罕见。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思路。本文拟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重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我们党的一大理论创新,既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清除了理论障碍,同时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文化体制改革时至今日,仍然听到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区分不开的,在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相互重叠的“准公益性”灰色地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事业与产业只是概念之分,文化是可以产业化的,应当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化”。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单位大都采取事业体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2003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文化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类型,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出版发行、文艺表演以及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等重点领域,除个别单位继续保留事业体制外,绝大多数都已作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即使在最难区分的新闻媒体行业,也已确定改革思路:党报党刊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电台电视台将网络传输、电视剧制作以及广告经营等经营性部分也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实行制播分离。下一步,拟将各类报刊社区分为时政类与非时政类两种类型,推动非时政类报刊社转制为企业。

文艺院团的分类改革被认为是最难的,目前也确定了基本思路,即保留事业体制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代表国家水准、起示范作用的,主要是文化部直属的文艺院团;一类是体现民族特色、属于民族瑰宝的,如少数京剧、昆曲;再一类就是市场发育需要一定过程、高雅艺术的,如芭蕾、交响乐、歌剧等。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分得开的,在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不存在模糊地带。

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党的十八大以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前后十年时间,文化事业单位就基本完成了分类改革,这在我国改革史上是一个奇迹。特别是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的、规范的改革,凡是转制为企业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必须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在体制上保障和巩固改革成果,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树立了典范。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体制改革从来没有提出“文化产业化”,而是始终坚持事业和产业“两轮驱动”。即使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所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也包括继续保留事业体制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以及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和重点文艺院团等。“文化产业化”的观点,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误解。

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除了对二者进行科学的区分外,还应当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说区分事业和产业是为了推动改革,那么,强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为了促进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她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传承,并作为共同财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事业是文化的积累与积淀,而文化的积累与积淀是永恒的、永无止境的,图书馆、博物馆等积淀的就是人类在过去创造的灿烂文化。与此同时,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在不断创造新的文明成果,在充分吸收以往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还会产生新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表现为各种市场需求。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当期文化消费,就要依靠文化企业创作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繁荣文化市场,从而形成了文化产业。

如果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置于历史长河中去考察,二者的内在联系就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文化产业的成果,除满足当期消费外,必然会作为文化的积累与积淀,逐渐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组分。因此,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事业繁荣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原创作品不断涌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

有鉴于此,深刻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更高层次上寻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关于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关系

当前,文化生产力相对落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不足。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这对矛盾中,供给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造成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既有生产能力不足的总量矛盾,也有布局不合理的结构矛盾,总量和结构矛盾交织在一起,加剧了供给不足状况。

解决总量矛盾的主要手段,就是要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避免无效投资,就需要在战略上调整文化产业布局和布点,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关系。

人们习惯于把文化产业称作“内容产业”。从文化的特性看,内容是文化产业的内核,这一称谓无可厚非。但文化是无形的,其传承和传播需要载体,需要渠道和终端,这一特性是不该被忽略的。基于此,把文化产业看作是内容和渠道的集合体,既包括文化内容生产,又包括文化传播渠道,应当说更为贴切。

关于内容生产的类别,习惯上按照行业区分,包括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目前,我国文化内容生产体系较为完备,从文学创作到艺术生产,从舞台表演到影视剧生产,从音乐、广告制作到书报刊出版,等等。

关于文化传播渠道,目前主要有四条,即出版物发行(含图书和报刊)、广电传输网络(含有线和无线)、电影院线和文艺演出院线。相对于较为完备的内容生产体系而言,我国文化传播渠道显得“支离破碎”、有系无统、不够完整。在图书发行渠道上,过去的新华书店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这些年被肢解了,特别是随着各地组建省级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新华书店一般都变成了出版集团公司的附属物,其首要任务是优先发行本版图书。与图书发行一样,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存在同样的问题,尽管中央投资建成了光缆干线网,但分配网(俗称用户网)由地方运营,即使顺利实现了“一省一网”目标,依然是以省为单位封闭运行,而不能互联互通。相对而言,电影和文艺演出两条院线以及广电无线传输网络,组建之初就提倡打破地区封锁,实行跨地区经营。

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需要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建成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各地可以合理设置“收费站”,但不能再“画地为牢”,人为地阻隔文化传播。需要强调的是,相对于“内容型”文化企业而言,“渠道型”文化企业更容易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规模、壮大实力。

对比分析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从产业体系的完整性看,传播渠道无疑是“短板”或“短腿”。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功能布局上,倡导“渠道优先”更迫切,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

三、关于骨干文化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的关系

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体,文化产业也需要有数量众多的文化企业支撑。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为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具有个性化强的特点。鉴于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既要尊重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创作生产规律,兼顾集约化与个性化、社会化生产与分散化创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培育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企业,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适应力强的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配套协作的分工协作体系,应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有一种倾向,主张大力发展中小文化企业,甚至把文化产业发展的希望寄托于中小文化企业。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化企业从创业、成长到成熟,规模会越来越大。只有被竞争淘汰的中小企业,没有不谋求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换句话说,做优做强甚至做大,几乎是每个企业家的梦想。不可否认,由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所具有的个性化强的特性,无论文化产业发展到何种程度,中小文化企业都具备骨干文化企业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都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特别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小而全”的文化小生产格局被打破,那些专业性很强、比较优势明显的中小文化企业会越来越多。

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目前骨干文化企业的数量偏少。特别是由于地区封锁、行业壁垒,由于文化资源尚未与资本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文化企业的规模都不够大、竞争力都不够强,即使掌控稀缺资源的国有文化企业也难以做大做强,难以造就混业经营的文化产业“旗舰”或“航母”。

当前,我国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面对人民群众快速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迫切需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与科技融合的新阶段,文化企业要集成应用新技术,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活跃于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企业,都是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巨无霸”。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看,也需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有鉴于此,无论是满足国内需求,还是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把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果把中小企业比作文化产业的“乐队”,那么,骨干企业就是“乐队”的指挥。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来自中小文化企业,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整体实力则取决于骨干文化企业。有鉴于此,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应当坚持“两点论”,既要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又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二者不可偏废。

四、关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常常把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热衷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视为花钱的事业,甚至于认为文化建设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情,对文化发展采取漠不关心以至于规避的态度。

2003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宣传文化部门开展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课题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2005年课题组依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统计验证,获得了较为完整、翔实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2009年,国家统计局根据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从2010年起,文化产业统计已纳入统计部门的经常性工作。

据统计,2004~2008年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为22%,其中法人单位的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为23.3%,高于同期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18.4%)近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19.4%)近4个百分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文化体制改革奉献给全社会及宏观管理部门的一份“厚礼”。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传承和传播文化的载体,早已跨越了单一的纸张时代,文化载体的多元化、多样性,把多业态的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建筑装饰业、信息业、包装业等门类较多的相关产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保存、开发和利用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前端链接各类装备制造业(如广播电视、电影、演艺、考古、印刷等设备生产),后端对接各类电子设备制造业(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阅读器等终端设备生产),文化内容(如新闻、资讯、影视、动漫、游戏、演艺)已成为信息业、旅游业的“血液”,以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正在改造提升建筑、装饰、包装等传统产业,如果将民族文化元素或符号,经过创意设计植入建筑、装饰和包装材料及旅游纪念品,将会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随着立体视觉产业的兴起,立体视频的采集、制作、播映、显示所需的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银幕等设备必然面临更新换代,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一旦立体摄像机进入家庭,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文化是无形的,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不再单纯搭台,它要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五、关于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

我国文化产业尽管刚刚起步,但受到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于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既要保护好,也要引导好。

在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将近一半省份明确了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有的表述为翻一番或翻两番,比如山东为翻两番,北京、湖北等地为翻一番;有的表述为占GDP的比重,比如浙江、广东等省为5%,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最低为4%、最高为8%。姑且不论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单就这些规划目标而言,确实是催人奋进的。

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北京和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之和为4012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2.58%。假如2009年和2010年按年均15%的速度增长,这5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5000亿元。“十二五”时期,如果这5个省份能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到2015年末,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总量就是2万亿元,其余地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要每个省份达到385亿元(相当于上海市2008年的水平),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能够达到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就有可能达到5%。

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出版发行、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根源在于文化资源的行政配置方式;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遍地开花”、“蜂拥而上”,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的雷同,根源在于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而造成的投资盲目性。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文化资源是按行政方式配置的,无论是电台电视台,还是书报刊社,以至于文艺院团,从中央到省、市甚至到县都是按行政区划和部门配置的。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方式,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不仅如此,这种体制已演变为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伴随着各地组建门类齐全的文化企业集团,这一状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加剧。

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最终依靠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引导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当前,特别需要把组建若干家中央文化企业集团公司作为重点,推动中央文化企业尽快上市壮大实力,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引导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合理化。

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除推动文化资源存量布局优化外,还需要引导各地加深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鼓励各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上,要强调产业孵化与集聚效应,立足于延伸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的辐射力。在国家层面要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六、关于文化贸易的海外布点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战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和贸易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对外贸易,对于提升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文化对外贸易应当尊重文化贸易规律。一般而言,在文化贸易的初期,重点是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当文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贸易经验与实力,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就成为必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和服务出口的规模较小,国内文化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在一定时期内,文化贸易的重点仍然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服务出口。但从现在就应当积极谋划,在海外进行文化传播渠道布点,通过控股、参股以及并购等多种方式经营影院、剧场、书店甚至电台电视台,一方面为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文化对外贸易的水平和质量。

第五篇:网络首推“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点与区别

“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点与区别

一、基本定义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建站单位与院士及其科研团队联合进行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高层创新创业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博士后制度中针对企事业单位,吸引、培养和使用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组织。

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结合以及人才培养等的出发点和目的有相似之处。

二、不同之处

1、牵头实施单位不同。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各级科协部门组织实施,有划分国家、省、市三个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人社部组织实施,各地方人社部门负责组织申报与建后管理等。

2、侧重内容不同。院士专家工作站侧重依托高端人才进行项目研发,促进建站单位技术创新,提升产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侧重依托项目研发培养人才培养。

3、层次和方式不同。院士专家工作站相对更加宏观,层次相对较高,引进人才、智力的色彩更浓;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对比较具体,层次相对较低,培养人才、智力色彩更浓。

4、申报条件不同。院士专家工作站有5个的基本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求与相关领域1名以上的院士签订协议,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合作任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4个的基本条件,相对比较容易实现。

综上所述,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当区分对待。

下载专家解读党中央与政府悬挂机构名牌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家解读党中央与政府悬挂机构名牌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