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素质培养的七个基本策略有哪些
创新素质培养的七个基本策略有哪些?
策略一:创新需要多种知识基础,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在“到哪去找知识?”“如何用知识(做)?”和“如何超越现有知识?”等方面下功夫。1.我们已经习惯了“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但这样已经不够了。
2.只靠教科书难以创新,要会查找想要的新知识,即有搜索新知识的能力,又叫“搜商。” 3.最常见的创新是学习接受、消化吸收后的运用创新。学会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本功。
4.练习挑战书本权威与先例,打破不可能,超越现有水平,尝试新的可能,是锻炼创新能力的必要功课。
策略二:营造民主、宽松、轻松的教育氛围,实施商量对话式的指导与引领,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
1.领导与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组织许尧增升和改进教师的领导与管理水平。
2.对话式教学模式:在开放式对话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需要注意的是对话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
策略三:努力开展积极人教育,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壮大学生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人格。
策略四: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探索,指引而不替代,鼓励而不压制。
策略五:确立“少讲多学”的教学理念,将时间与机会留给学生。
策略六:培养学生的创新道德,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保证创新的正确方向。策略七:充分开发社会与家庭资源,积极主动与家长和社区合作。
创新素质培养的八个有效教学方法
1.努力建设创新型班集体,建设创新光荣、尊重多元与个性的班级与学校文化。
2.创新教学设计,将创新素质单独列为教学目标,每堂课都要“胸怀五点去上课”即“重点、难点、德育点、空白点、创新点”
3.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想象训练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在每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4.实施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人格
5.开展对话式教学,激发创新思维、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6.留研究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和创新性作业,并组织开展创新性竞赛活动
7.保证师生、生生之间的研讨与沟通时间和机会
8.师生共同建立“LRI研究-改进-学习持续改进循环”让创新成为习惯
第二篇:创新素质的培养初探
创新素质的培养初探
农一师十五团中学
袁卫华
一、什么是创新素质
我们认为,创新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事物进行认识、评价、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创新素质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创新素质是人所特有的。虽然“智能、机器”也能完成某些高智能的任务,具有一定创造性工作能力。但归根结底机器的“智能”只是人脑智能的延伸,它是人所创造并按人的设计来运行的。也就是说“智能机器”,的创造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和表现。至于人外的其它动物。虽说也具有某些低级智能,能创造性地完成一些简动作,但这种创造素质主要是由遗传、进比与环境所决定的,其“创造力”与人的创造能力相差甚远。它不具有人所特有的意识、思维,不具有对事物进行设计开发的独创性。
2、创新素质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四个方面。创新意识包括对创新的追求、向往、奉献精神、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精神情感和自觉、积极“超越”的潜意识。创新思维是指发现发明新的方式方法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与思维品质、它具有观察的敏锐性、推理的严密性、相象的新异性、知识结构的灵活性与灵感顿悟的流畅性等特性。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形成订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作操作能力、创新技能的运用能力与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创新人格包括对新鲜事物具有挖根究底的好奇心,不因循守旧敢于挑战创新勇气、不断树立创新目标勇攀高峰的进取心。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韧劲,善于挖掘潜能乐于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而奉献自身创造成果的个性品质等方面的人格特征。
3、多样化的创新对象决定着多元化的创新素质要求。我们知道。创新对象(客体)是人所要加工改造的各种事物。包括各种观念、知识、方法、方案、模式等等。要创新、首先必须对所加工改造的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深入的学习与实践,了要事物的要素、结构、功能、掌握其变化规律。其次,不同的创新对象对创新主体(人)的要也不同。我们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者的创新素质要求应有所区别。
4、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来实现。创新过程体现对事物的要素分析、结构设计、功能开发、效能评估、管理控制、应用推广等各个环节中。创新观念的形成、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的激发等创新素质过程本身、都是一种创新过程。脱离新过程来培养创新素质,只是一句空话。
二、怎样培养创新素质
1、更新观念
在由“应试”素质向创新素质培养目标的转变中,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存在一个观念的更新问题。具体来说,要实现下述三个方面的观念转变。
(1)、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生们有理想、有活力、有个性、有差异,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学生的天性是创造。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也能在探究中取得创造性成。学生成才的主要标准是掌据了未来工作所必须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了多少书本知识。
(2)、树立正确的教学法呗。学生是教的对象、学的主体。教学法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观念、态度、精神和创造力。教学法的方法、内容、时间、环境要多样化,要摒弃以继承传统文化成就为主要目标门“守旧式”’’教育价值观,张扬以追求未来成功与不断创新为主要目标的“超越式’’教育价值观。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凡是能传受知识去解惑、作出榜样的都是任课教师较好的教师,以及计算机都有可能成为老师。
2、改革课程与教材体系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家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努力实现“6化”
课程多元化。包括课程编制的理论基础多元化与课程类型多元化。课程的实用化。要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注重职业教育课、生活教育课、乡土(社区)教育课的开发。
课程的人性化。要尊重人的天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生理、生活特点编制多样、适量、有趣、有弹性的教材。其中特别要注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交互性与人工智能性在课程编制中的应用。
课程生活化。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与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课程内容、课程安排与生活实际、工作实际相结合。要加强校园环境潜在课程和基于项目研制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处处能学、时时能学、事事能学。
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以往知识割裂、分科过细、专业过窄的弊端、将相近学科、相关学科整合、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合的层次大体可分为“混合”、“统合”、“融合”三个层次。
课程的现代化。紧扣时代脉博,将信息科技课列为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及时更新课程内高、淘汰已老化的知识、增加现代新知识、使学生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程本身的技术含量。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按课程标准偏制的、体现课程内容与课程计划的材料,是课程的具体化。教材改革必须按课程改革的总方向去展开。教材改革的策略不外乎改革教材内高、改革教材形式、改革教材结构三方面。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对教材由“学会”变为“会学”。
我们认为,目前课程与教材改革的重点是努力形成由基础课、选修课、活动课、自修课、环境深组成门课程体系和由统偏教材、选编教材、活动教材、自订教材、环境教材组成的教材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
学生创新索质培养的主要渠道是教与学。可偿试探讨如下一些新的教法与学法。
(1)、专题讲评法。将内容分为一个个专题,所有专题均由学生自已备课,轮流讲解。备课前可以问老师、同学及查阅有关资料。学生讲石再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补充。该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加工、表达评价等多种信息培养与教学技能、较适合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高年级学生。
(2)项目开发法。这是一种研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它以一项目的开发研究为目标取向,让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成测试、自我优化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培养科研作风、常握科研方法、取得科研成果。该法在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教学法中运用较多。
(3)自主构建法。通过提供可以自由探索、自主协作、会话、讨论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内在兴趣、特长与外在的社会需求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行安排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包括网上资源)、自主讨论,以掌握最新信息,重构自已门知识能力体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多媒体宽带网在校园的普及。自主构建法将成为面向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
4、加强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的本质是通过活动使实践主体的创造力、兴趣、知识水平、个性品质等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同时又丰富、发展实践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与创新潜质。教改中,我们必须重点抓好如下两个方的创新实践:
一是教师的创新示范。每个教师都必候有者改方案与科研成果(论文、作品)能用自身的创新实践给学生以榜样和激励。
二是学生的创新体验。其主要来源有(1)在学习活动中尝创新。(2)在科研活动中致力创新。使学生能发现创新领培、寻找创新课题、树立创新目标、运用创新方法、开展创新研究、总结创新成果,从而全面培养创新素质。(3)在开发活动中瞄准创新。高年级学生可承接一些项目开发任务、从中培养运用新科技、设计优化方案、创意精品的能力。(4)在实习活动中勇于创新。实习中,要鼓励学生的 自我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创新方法迅速转化为创新能力。
5、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的营造方法与调控目标主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创新的物质环境一一适用美化的基 础设施。努力实现校园花园氏、室内环境电子化、实验环境标准化。
创新的人际环境一一友爱融给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学生行为规范与党团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形成团结向上、互肋友爱的良好教风、学风、班风、校风。
创新的文化环境一一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通过举办文明班级、优季学生之家、科技节、歌泳赛、演讲赛、网页制作赛等一系列活动,以形成民主、活跃、开放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教育氛围。
创新的信环培一一多渠道信息来源、高效的信息和加工转化机制、开放的信息发布时空。要重点抓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优化课堂信息环境,使每堂课对每个学生都有启发和帮叻。(2)优化图书资料住处环境,有多种中外书刊供师生查阅。(3)优化专业前沿信息的发布环境,各种专业讲座经常化。(4)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远程学习与讨论。(5)优化社会舆论信息环境、通过校报、校刊、校广播台、校电视台、校宣传窗等给师生的创新予以及时表扬奖励。
创新的内在环境一一具有强烈的内在兴趣与良好的心境。要重视心理调控。
第三篇:个性化作文创新培养策略
个性化作文创新培养策略
山东省兖州市实验小学尚传设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个性化作文教学创新的基础
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为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1、在训练时间上,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就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训练的空间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①绘画。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的内容写下来。这种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②实验。先布置学生运用自然课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让他们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③制作。学习课文之后,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制作,如学了《琥珀》,让学生制作一个琥珀,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④操练。小语课文中安排了不少说明文,在学习了这类课文后,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一下,如学了《我们的新朋友──电脑》 1
一课后,让学生操练一下,并让他们把操作后的感受写下来。⑤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2)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家”“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也可以,其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一块说理的园地。
(3)不断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如,小队之间的挑战赛、摆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4)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等等。
二、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是个性化作文创新的关键
1.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例如,写《我的妈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2)同一材料多种立意。为了克服学生习作思维的单一,不善于变通的弊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同一材料的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义性。
如:在指导学生写《登山》这篇习作时,可启发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立意:①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把中心写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的赞美”;②受《挑山工》一课的启发,通过写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③通过写登山远眺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又如,在指导学生写《“滥竽充数”读后感》时,为了突破“滥竽充数”的思维定势,启发学生另辟蹊径:①南郭先生很有自知之明,他比那种占着位置不做事的人强;②造成南郭先生得以“充数”多年的根本原用是“大锅饭制度”,说明要发展必须改革;③南郭先生在乐队里“充数”多年,没有一个人举报,这与乐师们普遍存在的明哲保身的思想有关。
(3)同一材料多种体裁。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擅长形象思维,还有的直觉思维见长。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例如:围绕“学校”这个材料,可设计这样一组题目。《我们的校园》(侧重于记叙和抒情)、《我们的学校》(侧重于说明)、《我爱我的学校》(侧重于议论)、《我们学校的未来》(侧重于假想)。
2.启发相关联想,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例如:在指导学生写“雪”这一自然景观时,可启发学生开展正相关联想和反相关联想。
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从选材来看,异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一家》,大多数学生都可能会写家庭的和睦幸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如果反向写家庭父母之间,妈妈和奶奶之间的“摩擦”,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起来,这将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又如:写《我们的学校》,中心是通过对学校人、事、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反映学校的美。大多数学生只会写校园的景色美、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师工作认真负责等等。如果采取“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写教师办公室条件简陋,而工作的热情却那么高,两者对比,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既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体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个性。
从立意来看,可通过审美立意的途径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有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生日》这篇习作时,先让学生自选材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过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很快乐,显然,这样的立意缺乏“美”。后来经老师指导,学生有的写为长辈过生日,有的写为老师过生日,还有的写为孤寡老人、残疾朋友、失去亲人的同学过生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立意进行“比美”,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立意从“我”→家庭→社会,一个比一个美丽,一个比一个深刻。那么,立意深刻是否可以写自
己和家庭呢?为避免学生产生立意深刻只能写大事不能写小事的错觉,老师在指导时强调:写自己过生日,通过写礼品的丰富、亲人的欢聚,可以反映党的富民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这样的立意同样是深刻的。这样可以启发学生从凡人小事中发现“美”的素材,使学生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
三、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1)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的热情。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2)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3)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交流合作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合作的形式通常有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两种形式。小组合作的成员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组,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这里指的交流合作,是指在学生习
作初稿完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互评互改。
(4)评优激励,激发创新动机。目前的作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这与教师在批改和评语中惯用的“纠谬法”──只罗列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不肯定学生习作中闪光点有很大的关系。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而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情绪越低,所投注到所要从事的事情上的注意力就越少,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进而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中。如果这时有一句鼓励的话,便会使人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与信心,重新审视、注意所要完成的任务,情绪状态就会提升,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变“纠谬法”为“评优法”。“评优法”的实质就是激励。就作文教学而言,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通过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新动机,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发表于《作文阅读个性化·课题通讯》2007年第4期<总第52期>)
第四篇: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一、当前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及问题
(一)职业道德观念浅薄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开始流行,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缺乏奉献精神,以致出现有的教师主顾埋头教书而不育人,不主义个人言行举止,缺乏对教学的热情,对工作敷衍等情况。从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高尚的教师才能保证素质教育有效实施。
(二)知识结构单一
随之知识经济时代的进步,大量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涌现,往往是容多个学科为一体,各个学科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我国目前大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善,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而书本内容又长年不变,导致了教师知识的陈旧和老化。这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更新状况,在现有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只有具备了综合的知识结构并掌握好现代教育规律,才能是自己的讲授内容有深度和广度,才能顺应当今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
(三)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未来社会广泛的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只有自己树立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和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固有的老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上一成不变的课本知识等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新时代的要求和发展都是极不相符的。
(四)身心健康水平欠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的身体素质是进行教学工作,履行教师职责的载体,当前,有许多教师的身体均处于亚健康状态,经不起意外和风浪的考验;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教师待遇、生活福利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一些心理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质较差的教师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容易偏激,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人的健康发展,也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
广泛地在教师中进行宣传工作,以使人们认识到教师的素质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的价值观念。全球化的发展对知识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培训工作是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教师应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学习型的社会生活中,教师自身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及时更新知识,让自己不落后于时代和社会,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学校领导也要重视对学校教师的培养。要制定教师的培训计划,举行定期的培训,规范教师的培训体系,在必要时,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二)强化教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一,要采用严格的聘任制度。严格的选拔和聘任教师是保证高校教师素质的基础,我国的高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可参考美国、德国等国家,聘用教师的基本条件为博士学位,这样能保证新进教师在任教之前就能拥有较高的学术训练。第二,要深化人事改革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将教师的待遇与其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职责联系起来,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所在,因为只有相对优厚的待遇,高校才能把优秀的教师留住。第三,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及奖惩机制。通过竞争,实现人才优胜劣汰;通过激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合理的奖惩,能体现公平原则,为教师的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素质培训
新时期,学科间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拥有多学科的文化基础。为此,学校在教师的培训上应该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形式,如校与校之间教师的相互交流活动;企业和单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来校兼任教师;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等,不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更新教师的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学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科学的同时,理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探索理论。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承担者,那么作为高校主体之一的教师就必须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只有扎根于中国社会、扎根于中国群众之中,高校教师才有在理论上不断创新的源泉。可以充分利用校办企业,让高校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一线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
(五)促进教学研究,科研兴教
学校要支持并鼓励学校教师参加科研活动,丰富知识,扩展思路,学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组织高校教师承担科研项目,在学校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并带动学科建设。学校还应加大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科研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科研单位兼职或与企业联合申报课题等,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青.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2,(4).[2]陈世国.重构高校教师素质培养机制和管理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3,(9).[3]刘茄.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建设教育,2006,(4): 42-44.[4]吉贻祥.论创新教育中高校教师素质的优化[J].学术交流,2002,(6).[5]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6]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1997,(5).[7]殷海.关于高校教师素质提高途径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8]李飞凤.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沙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学学报,2001,(2).------------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人格塑造策略。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 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①]语 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 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 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 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要写 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激越,笔带锋芒,长于鼓动,在于他是战事纷繁年代里力阻“霸道”主“王道”的纵横家、雄辩家;鲁迅 杂文如匕首、似投枪,犀利尖锐,深刻辛辣,因为他是风雨如磐的旧中国里愤世嫉俗的 革命干将;毛泽东诗文境界开阔,语锋毕现,活泼鲜明,因为他具有一代伟人的胸怀和 卓越政治家的气魄。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割裂“心”、“言”而大谈什么语感培 养。学诗的功夫在诗外,要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首先得塑造优秀的人格。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 ”[②]这一命题,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 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 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 现”,其 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尽管语感能力的形成转化过程寓有人格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机制,但 这并不意味语文教学于良好人格的培养是无所作为或可有可无的,相反,其深刻的审美 体验能力却为语文教学赋予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人格塑造优势。
二、促进个性发展策略。
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 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这就是说个性和创 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③],首先应 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语感能力培养要着力于个性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 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④]因此,教 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 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于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 的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学生驱入用阶级分 析的观点去认识其“反抗”意义的思维峡谷不可,如果有同学从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 那是本能的“挣扎”也不能否定;读《荷塘月色》,有学生只为朦胧、宁静、优美的意 境所陶醉,并未领略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 也没什么不妥;陆游的《咏梅》是题咏 人生的高格调之作,就没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强 学生同毛泽东《咏梅》诗分出高下。
三、能动参与策略。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性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 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 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 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 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近年来语文界积极倡导的“语文活动课” 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语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措施,学生在 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 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
四、实践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⑤]学生学习的能 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基础教育,语 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 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 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目前“大语文”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 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地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 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 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五、整体感知策略。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 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⑥]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 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 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 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 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 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维策略。
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 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 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再从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人脑对拼音文字的处理 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的,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⑦]而左视野传入 的信息主 要由右脑处理,右脑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而右 脑与创造性思维又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 力培养来说,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总之,视语感能力培养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由语文学科内部规定性和教学活 动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使得学生面对语文材料,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用有限的知 识孕育和启迪最多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把人格构建塑造能力视为语感能力最高 层次意义上的目标。这不仅为深化语文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展示出广阔前景,更对社会 文化意义上的人的素质培养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悟。衡量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写作水平的高低,关键看他语感强不强。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理念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对语文教学十分有用的建议。语感强,在写作或口语交际时,能帮助我们准确地传情达意,让人更加明白、了解自己的意图。现阶段教师应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还是离不开多读、多背、多写这三大传统法宝,具体阐释如下:
一. 加强阅读实践、诱发语感。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阅读实践的重要性,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只会哭到能言善辩,其间需要经过漫长的语言听、说、读、写地实践才能形成如此巨大的变化,其中多读起了重要作用。有人研究,杜甫的上千首诗,竟然很少使用重复的语句,而且处处妙语联珠,时时语出惊人。郭沫若曾题联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他能胸藏万汇之奥妙何在?是跟“读书破万卷”息息相关。可见阅读可以使人丰富词汇,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诱发学生产生语感,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儿童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了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许多知识,在他们的启蒙阶段,我们做教师、家长的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语文资源对他们进行熏陶,让他们对读书感兴趣,如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让学生多看故事书、童话、名人传记、文学名著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又能学到很多名言佳句。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好读书笔记,记下好词好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辩论会、演课文剧等阅读活动。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又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强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欲望,获取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朗读背诵、强化语感。
新大纲规定学生六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还规定了小学生必背诵的80首古诗,应该说学生能过大量的读书实践也产生了语感,但他们在写作时往往无从下笔,更谈不上挥洒自如。究其原因是没有 真正形成语感,很多书上的内容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低、生活阅历浅,只能囫囵吞枣地接受,时间一长大都忘记。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语感,还得学习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的精华--朗读、背诵,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章精品,用语规范、文词雅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如现代作家朱自清、老舍、巴金、叶圣陶这些文学大家的作品,以及唐诗宋词,教师要让学生熟读精思,对于重要章段要强化朗读背诵,这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有的内容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但由于学生没有切身经验和感受,暂时不能理解;有的内容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采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记忆力强的优势,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待时机成熟后,他们自己慢慢地就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三. 多写多练、形成语感。
书读得多、背得多,如果不多练,容易造成眼高手低,就如学游泳,即使有再好的教练教,如果不下水亲自多实践,最终仍然游不好。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语感,还得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多写,当然写的方式练笔的机会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能通过办手抄报、投稿、自办个人作文选、作文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多练笔。由于学生勤于练笔,在考试中往往胸有成竹、产生灵感,把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自然地用到所写的内容中,实现语言的内化,进行知识的迁移。最近我班期末考试以《美丽的XX》为题写一处景物,表达对它的赞美,并写出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由于我平时注意鼓励学生多练笔,刚接手的新班大多也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其中一个学 生在写《美丽的逸仙湖》中有这样一段话:“这里的景色真美啊,湖边有一些翠绿的柳树,柳枝垂到湖面上,引来许多小鸟,有的留在柳枝上;有的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尾尖偶尔沾一下湖面,荡出一圈圈波纹。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在这种境界里,似乎真的来到了仙境般的世界,居然把旁边的喧闹也忘记了。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要是我是一只小鸟就好了,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不知不觉,那些小鸟飞走了。”很明显,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课文《燕子》、《草原》、《一夜的工作》的痕迹,但却毫不牵强附会,而是将这些内容巧妙地组合,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可见,学生通过练笔,也能把平时背诵的精华灵活自如地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语感。
语感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多读、多背、多写,增强他的语感,形成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工作带来方便
语感是语文素质教育之本
素质教育要以学科教学为凭借,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语文是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学科,占课时最多,且具有工 具性功能。因此,语文科对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找准语文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工作面是重中之重。
语文由语言文字组成,语音、字形作为一种信号,传递“语义”信息。学习语文就是从接收信号及所表示的信息开始的,接收信息的强弱、正误、精粗、直接影响了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另一重要是语言的表达,表达力的大小、深浅、优劣,直接反映了语文素质水平。
根据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语感就是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理解表达,指的是对语言的感受;使用反映,指的是生成感人的语言。语感作为语言信息的动态存在形式,是由生成、传递、吸收、加工组成的循环系统,它的运动转化过程正是语文教与学的过程。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在认识系统中,认识对象是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起支配作用,即使研究内容,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语文形式,培养语文能力。
语感充分而全面地表现了语文形式,它的运动对象和内容涵盖了语文教学目标要求的所有方面,也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全过程。由此可见,语感的能力实质就是语文素质。
看来,把握语感的特征,培养相应的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
一、对语感的直觉性要有灵敏的受感力
人类对语言的感知,首先靠直觉。听到话语,马上与先前已形成的语意联系起来,一听就懂;看到文字,立刻与先前已有的字义联系起来,一看就通。即使音、形与意义之间有一定差距,也能凭语气、动作、表情的直觉,准确感悟其内容,甚至连非文字的路标、商标、警标之类的符号也能明白其表示的意思。
人们对语言的感知,主要靠直觉。在现实生活中,看文章,基本上靠直觉感受语言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判断,来不及对语言进行理性分析或深入探究,并不对理解产生怀疑或对判断寻找依据,满足于取得的总体感觉。
既然语感的产生首先且主要靠直觉,这就意味着大量的语感是快速直接生成的。因此,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才能从容的适应语感的直觉性特征,正如一台质量好的电视机,一开,图像、声音立刻清晰地出现,说明性能好,灵敏度高。一个先天眼瞎耳聋,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的人,无法接收音像,就无从生成语感,也就丧失语文能力。
当然,人要具备对语感的敏锐感受力,要比制造高性能的电器复杂得多,除了生理的健全,耳聪目明,还要心理正常,有优秀的心理品质;除了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有厚实的语文知识,同时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虽然语感为主来自直觉,但是灵敏的受感力却来自理性。在长期与语言打交道的经历中,大量地、用心地研究语言现象,熟悉语言规律,才能达到熟而生巧。灵敏的受感力还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主动地时刻关心着语言的方方面面,听报告,读文章,听广播,看电视,即使是平常的交谈或漫步街头,都处处留心,就会常有意外收获——发现错音、错字、不符句法等问题。语言的敏感性是一种最 重要最基本的语文素养,除了实现对语感的直觉之外,还对净化社会语言文字,提纯自己的语言有巨大作用。这样的素质一旦形成,其作用能超出语文领域。讲究语言文字的规范纯洁性,必然要伴之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这就生发了科学研究的习惯和能力,这就远远超越了语文的范畴。
语言的敏感性对提高语言的使用效率作用很大。对小学生而言,听得准,读得快,提高听课效率,增加阅读量,必然增加知识总量。具备这样的语文素质,是每一个当代人必不可少的。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熟练地掌握工具,首先体现在灵活运用上,这正是语感的敏锐性。
二、对语感的异变性要有灵通的应变力
语言环境和语言结构不同,其蕴含的语感随之发生异变。就语言本身而言,词义有本义、引申义、修辞义之分;同一个意思有褒贬、中性、谦语、婉言之分;语法、句式、体裁、风格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这样,语言本已富有多向、多元、多层的语感功能。就语言实践而言,汉民族语言有悠久的丰富积淀和漫长的演革变化,有广袤的地域和众多的群体差异,有外来语的渗透和时代新语汇的诞生,都加大了语义语感的异变。就语言施受而言,施感时语意随意气、表情而变;受感时语感随心理和素养而异。地方特色的约定俗成,职业、专业的行活、术语,都使语言的表达和语感变得千差万别。
语感的变化正显示语言的发展和生命力,从而使语言丰富多彩、日臻完善,但它又给语言的驾驭操作增加了内容和难度。语感的异变 几乎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这些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语感的异变性有灵通的应变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方面。培养这种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处变不乱,以不变应万变。
灵通的应变力要以广泛而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启动语感异变的因素,主要动因来自语言外部,既有历史的演革又有时代的发展。变动的内容虽然在语言内部,变化的机制却出自人的心理活动。因此,除了精通语文基础知识,还要略知各科语言特性,同时要关心现实生活中语言现象的相关知识,才能把握语言的来龙去脉。
灵通的应变力要以把握异变规律为凭借。语言语感尽管变化多端,但运动变化是有序的,有一定的轨迹规律。词有词法,句有句法,篇有章法„„即使约定俗成也有习惯法则,这些“法”就是规律,就是万变不离之“宗”。
学生一旦具备这种灵通的应变力,就能站得高,望得远,驾驭动态语言现象的语文能力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语文素质便达到更高层次。
首先,对语言的感知能透过表象领悟本质,看穿假象,准确捕捉实质。面对纷繁复杂的灵活多变的动态语言,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智、理性、从容地审察,进而准确地生成清晰的语感,这是另一层次的耳聪目明,心明眼亮。
其次,具备了这样的语文素质,对于扩大语言交流的地域、人群,成了现实的可能:对于阅读各学科书籍,吸收多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供了得心应手的方便。
同时,语文作为工具学科,这样的语文素质,可以使这一工具增 加功能。就像自动翻译相一样,输入的是不同民族的语言,译出的却是所需的统一语言,一个人对语言的感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对各种语言现象快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在使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时,能应付自如。
三、对语感的经验性要有灵活的运用力
语感是一种理解性的反映,理解和反映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语感的产生需要丰厚坚实的经验作基础。
人们对语言有灵敏的直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灵感”,而是长期生活经验积淀、众多信息知识储备为基础在起作用。人们在语言实践中,感觉器官经受过多种语言方式的感应,取得对语言学习,揣摩、分析、比较、判断的经验,当同类语言现象重新出现时,就可以以这些经验为基础,作出直觉的反映。
人们对语言的异变性之所以具有灵通的应变力,也是以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为支撑的。在语言实践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与语言相关的知识,经历了无数是非曲直的语言领悟,并积淀为牢固的经验系统,当语言以一种新鲜的形式出现时,便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
知识经验对于语感的把握还有一种值得重视的作用,即“监察反馈”作用。在听话读文时,对语言文字中的无意失误,能凭借知识经验给予矫正、修复,获得符合语感发布者本意的理解。在自己说话、行文时,自动监察自己的语言行为,凭借知识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做到准确的表达。
知识经验固然很重要,但它的活化能力更重要。运用的灵活程度决定了语言的利用效率。活化差,语感就肤浅、狭窄、迟钝;活化强,语感就深刻、全面、灵敏。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语言应用的频率加大,对语文这一工具的灵活操作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对语感经验运用的灵活程度,已成为语文素质的灵魂。
要提高知识经验的运用力和灵活度,首先要理性地对待语感,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注重语言行为的实践。对前人经验总结而成的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注重与语言实践的结合。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一切结论、经验都应在研究实践之后,对各式各样的语言材料,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和研究,以保证经验的可靠性实用性。
其次,要科学地保存语感。对于语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贮存,要讲究记忆技巧,有序地保留信息,建构一个便于检索、快速再现的系统网络,以保证经验活化有快捷的敏感性。
同时,要经常地实践语感。语感能力是不断训练中形成的,语文既然是工具,工具的使用有熟能生巧的特点。因此,经常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语感成为一种习惯与本能,这是对语感的经验性灵活运用的切实保证。
四、对语感的整体性要有完善的综合力
语感的生成需要语言这一外在的物质材料,即构成语言的全部要素;同时还需要有心理这一内在的精神材料,即普通心理和个性心理。正 确的语感要具备完整的内、外部材料的各种成份。如果材料成份残缺,语感就失实或无法产生。
就语言的成份而言,字词是由音、形、义甚至包括其性质、类别组成的一个整体,才能完整表示概念;句子是由词语、语序、句式、标点,甚至语气、语境组成统一体才能明确表示句意;几句话乃至成段成篇的语言是语法、逻辑、修辞、文法整体的有机配合,创造出情节、形象、中心、文彩,才综合产生了感人的效果。
就心理的因素而言,语言感受的产生,首先要有感知、识记、表象、想象、联想的心理投入,同时要有注意、情感、兴趣的心理参与。
语感的整体性是客体,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所要的语文素质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发现和认识,即主观能动性。具有完善的综合力才是主体应有的素质。
完善的综合力应体现在:在感知语言时候,能把临时快速、准确、敏捷的直觉和平时的揣摩、品味、分析、论证综合起来;在应付语感异变的时候,能把社会历史沉淀的静态规律和时代发展的动态现实综合起来;对于认知语感的习惯和本能,能把丰厚的知识经验积蓄和实践中自觉地深化、更新综合起来。
要具备对语感整体性有完善的综合能力,首先要多种感官参与语言感知的实践。如字词的整体性最基本的有音、形、义三个方面,这就要动用听觉、视觉、意觉等器官同时参与,并把各种感知结果协调为一个整体,从而把握字词的语感内涵。
其次,要多种心理因素投入语感活动。语感的产生是多种心理功 能协调活动的结果,人们对语言的接触、理解、感受、记忆、运用,离不开注意、识记、表象、思维、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投入的心理因素残缺,语感就不完整,不到位。
同时,要多种能力相互配合,同步促进。语感的复杂性和特征的多元性,决定了掌握语感应同时具备多种相应的能力。单一的能力,不论是直觉的感受力还是异变的应变力或是经验地运用力,仅能解决语感的某方面的问题;只有各种能力有机的配合,才能全面把握语感。这些能力是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同步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不断完善,提高语文素质。
五、对语感的规律性要有灵巧的迁移力
增强语感对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很全面的,不但表现在对语言的收受方面,而且表现在对语言的使用方面。即不但表现在受语之感,还表现在施感人之语。后一种能力素质是以前一种能力素质为基础的。因此,对语感的规律性进行灵巧的迁移成了“半壁江山”,非常重要。
语文学习有12字“宪法”:字、词、句、篇,语、逻、修、文、听、说、读、写。前8个字是构成语感的基本要素,后4个字是语感的传达过程,也正是人类交流思想的活动,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方式。说写是传出信息的,听读是接收信息的,说写的能力是在听读中学得的。因此,要着力实现从听、读向说、写迁移。
在人对语言的把握主要靠直觉这一特点上,不要满足于接受语感的灵敏,一听就懂,一读就通,还要把它灵巧迁移到施放感人之语上,平时会话,即兴演讲,能脱口而出,侃侃而言;写稿做文章能信笔而 就,文顺意达。
在实现这一迁移的过程中,要分析语言感人之所在,之缘故,从听、读中吸取语感的精华,完善自己的说、写;要在听、读中挑剔语感存在的差错、并引以为戒,改善自己的说、写。只有这样灵巧的迁移,说,写能力才能发展提高。
在把握语感纷繁异变特性方面,要注意其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在说、写时充分利用和严格遵循。尽量多学几手表达的方法、研究“激动人心”的技巧,使自己创造的语感,不但意思准确,而且简明、生动、深刻。只有这样巧妙的迁移,才能提高语文素质的品位。
把握语言知识和语感经验方面,要把知识变成常识,把理论化为现实,把经验带入实践,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及时吸收有时代气息的新词语、新语法,密切注视语言发展的新动向,创造符合潮流的语言风格,使自己说,写产生的语感,既符合规律,又有个性特色。把语言的感染力迁移到更高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