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信息技术绽放初中语文教学的美丽
让信息技术绽放初中语文教学的美丽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的途径和作用: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教师备好课、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美妙导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形象教学内容;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运用多媒体,调动感觉器官,提高学习效率;利用网络展示师生成果,成为师生交流的新形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整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这里,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教学中运用的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推进了语文教学的彻底改革。
一、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教师备好课、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往备课时,教师需要翻阅很多的工具书,查阅相关的知识。现在只要有一台电脑接入互联网,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字典词典、人物介绍、背景资料、相关图片等。还有专门指导语文教学的网站也很多,比如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这些网站上,还链接有许多文学资源,供备课时参考阅读。只要打开好的语文网站,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利用网上资源备课,既省时又省力,内容也丰富。学校教研组,可以实行电子备课,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形成的教案,将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保存电子文档,为今后备课教学提供一个很好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美妙导入。
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投入到自主的学习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创设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场景,变成声情并茂的导入,那就十分必要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精神。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进而产生一种探究课文内容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比如:我在教读《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教学目标中要求让学生积累有关云与天气变化的知识。以往的教学,是依靠课后练习二,把练习中的问题制成表格,教师讲解并板书表格,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板书上,计划的一堂课时间,根本不够用。使用多媒体时,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以将云与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成表格,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将表格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出来,并且配上每种天气对应的云层变化的图片。每放出一种变化的天气时,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还可指名让学生来说。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节省了许多板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许多的学习、思考机会和训练密度,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减轻了老师课堂上的压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形象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直观、形象,将许多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理解。以其手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简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读自读课《月亮上的足迹》时,安排一课时,文章中有许多关于人类登月的知识,对于飞船上天的全过程,如果只是靠老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每一个环节是什么样的?很抽象、难懂并且积极性不高,费时、费功,还不见效。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阿波罗11号”飞船上天的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图片形式,每到一个过程时,配上形象的图片,老师只要做简单讲解。这样学生读起来很有兴致,很快就能理解文章内容,教学目标落实得很轻松。将原来很繁琐的过程简化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一堂语文的阅读课,过去是依靠读课本这一种单一的形式,学生只能听老师介绍有关的内容,现在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对课文、题解、作者简介、学习目标、写作背景、主要情节、语言品析、景物描写、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练习、小结、学习讨论区、参考资料等设置多个按钮,并链接相应网页,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了解的内容,在网上进行阅读。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迅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且马上可以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利用网络课件中的超文本、超链接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使学生不受课件本身的局限,充分利用因特网丰富的资源库,了解很多与之相关的知识。当然,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整合作用外,还要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生的作用,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统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任自流,也是不可取的。学生收集材料,一定要有限制,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
六,运用多媒体,调动感觉器官,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从文章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学习效率将会最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能披文入境,视听并举,全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强化感觉器官,动手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时,先以优美的钢琴曲为主旋律,再配以各种展示春天的优美图片。在这样的情境下,再跟上优美的课文范读,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分析课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时各自配上与之相对应的画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充分享受视觉、听觉各方面熏陶。充分地移情入景,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细细品味能当堂成诵。
七、利用网络展示师生成果,成为师生交流的新形式。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沟通见解的平台。学生可以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也可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编辑成班级或校园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由老师写上序言,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还可以推荐学生的作文在班级的“作文园地”、学校宣传窗、黑板报等处刊出,或是参加各级作文大赛,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这些积极的做法,将为学生习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产生持续的动力。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日记或论文和学生的作文放在博客里,也可以直接在校园局网和互联网上投稿,让自己的教研成果在网上得到展示。
有了网络技术,师生的交流不局限在当面或在作业本等形式了。在运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在课件中设置的讨论区,或建立班级QQ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灵活多样,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讨论区的设置,还使学生的学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无论在教室,家中,还是在网吧,都可以通过讨论区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的开发、制作教学课件。教师也应当积极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把网络技术运用到备课、教学、辅导、批改、交流等各个环节,与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提高现代化语文教学水平,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电脑多媒体教学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以生为本”、强调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中,不管是什么方法,都仅仅是手段而已,而不是目的。我们不能依赖这些手段,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师轻松起来,但不是完全地放弃“教”,让学生完全自由地“学”,不然,我们教师也就可以不存在了。语文教学中,仍然要以师生的互动为主,通过电脑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更主动,更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课件制作应遵循简约、实用的原则。
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很多时候是以课件的形式体现的。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创新劳动。制作多媒体课件,也是教师备课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文字资料、图片、音视频剪辑等,把课件制作得既新颖又实用。但要注意的是,课件仍然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因而不能把课件制作得过分花哨,追求标新立异,强调声、光、电等效果,因为这样除了要花费教师过多的备课时间外,可能还会使教师主导地位降低,失去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应遵循简约而实用的原则,尽量少花制作时间。如用MicrosoftWord,即可进行填空类问题的教学:先将问题与答案都打出,然后将答案设置为与底色(页面颜色)相同的颜色,教学时,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将其展示为文字颜色。
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就是其表现特征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的信息课素质,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相整合,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这朵红花在“信息技术”这片绿叶的衬托下才会开得更加娇艳。参考文献:
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②教育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安徽教育出版社)作者:伊为民 ④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
⑤《新课程语文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作者:余文森 郑金洲
⑥《走进新课程》 ⑦《中国教育报》
⑧《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第二篇:让青春绽放美丽
让青春绽放美丽
涉县第四中学 杨晓丽
2000年8月,带着青春的激情,怀着对教育的真诚,我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普通的却光荣的初中教师,在涉县这块育人的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我始终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做到为人师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工作十三年来,我秉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让青春绽放美丽,杏坛春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书写着我教书育人的喜怒哀乐,铭刻着我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
讲正气 重品行 恪尽职守
我热爱本职工作,严守师德,身正为范,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用满腔热情去点亮学生胸中的一团团“理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神秘的大门。工作中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研教法 提效率 引领前行
我十分注重学习,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文教学方法。例如,我总结了文言文背诵的十四种方法,让同学们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我郑重的推荐了“重复法”“方言法”和“快读法”,甚至当堂训练。经过我的努力,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更加努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中,我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都分配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因材施教,也大大的促进了学生互帮互助,团体意识的提高,由于我的不懈努力,这一教学模式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公开课,观摩课得到全校的推广,2009年冬季,我执教的观摩课文言文复习教学《醉翁亭记》一课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并在年级部进行推广学习;在我校首次迎来省级教学评估中,我执教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探寻母亲河》受到省级、市级教研员的一致认可;在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中,《卜算子.咏梅》比较赏析受到教体局徐志刚主任的高度赞赏;在2012年全校教师星级评选当中,被评为“八星级教师”,受到教体局王树峰老师的赞赏。2013年3月份,我代表全县毕业班语文教师执教了复习课——记叙文阅读教学《离别的礼物》,再一次受到领导及全县同学科教师的好评。
学习语文,课堂教学当然是主阵地。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阵地,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刘国正先生指出:“语文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生活是语文之源。我经常引领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如演讲、辩论、讲故事、朗读、书法竞赛、看电影、排话剧、搞社会调查等等。从课堂走出去,与家庭、社会这种大课堂结合起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我曾经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创新与实践活动《我与网络亲密接触》,全班80多名学生参与活动,历时一个多月,我带领学生深入网吧、到各个领域进行社会调查,走访不同年级的学生,还有老师、家长、领导,经过分类整理,学生呈现出照片、社会调查报告、图表分析、网络视频等各种成果。在最后一个多小时的汇报课中,受到了
教体局领导的一致好评,收到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收获了学生的成长。
另外、我经常组织学生看电影,如《孔乙己》《刘姥姥进大观园》《哦,香雪》《百合花》等,经典的篇目,名家名演,学生收获颇丰,学习语文当然有很大的兴趣了。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新是发展不竭的源泉和动力。2007年我参加了语文课题研究《语文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研究》,并获得邯郸市二等奖。2011年,又一次参加了《论情感教育在语文课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工作,评为国家级一等奖。同时,也曾多次参加县级、市级的公开课,在两次邯郸市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在综合性实践与创新活动讲课、说课比赛中,先后荣获县级、市级一等奖。
讲方法 聚能量 育人为先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同时也兼任校团委书记,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及时了解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以真诚的爱心关爱学生,真正与学生融合在一起,做到益友与良师的完美结合。
(一)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我曾多次与班委会一道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把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坚持每样事情的管理都有专人负责,天天常规检查、每周班级总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总结反思习惯。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使学生发挥班级主人翁的作用。我所带的班级行为习惯好,学习气氛浓,在多次校考、县统考当中名列前茅,经常获得学校流动红旗,荣获全
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评为邯郸市“法制教育先进个人”,2009年,评为邯郸市“德育教育先进个人”,同年,荣获邯郸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年参加邯郸市班主任素质大赛,被评为二等奖。
(二)团委工作特色鲜明。自建校以来,我始终不忘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并经常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号召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当中来,不断壮大团的力量,从而形成了我校鲜明的特色,成绩斐然,受到了团县委的高度评价。我校七次被评为县“红旗团组织”,一次“十佳团组织”,08年个人评为县“团务工作先进个人”,邯郸市“新长征突击手”。并参加了邯郸市第十四届团代会。
赢众望 甘为师 青春无悔
我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努力探寻良好的教学方法,始终走在课改的前列,把创新教育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我经常让学生观察生活,写读书笔记,做简报,写旁批,为了提高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排练小品,说相声,为了让他们了解生活,多次组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亲临社会,对话生活。由于源源不断的积累和运用,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学生真正懂得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世界就有多么广阔的道理。与此同时,教学的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3年,井店镇统考中,获乡镇第一名;2006年,全县统考,我执教的语文成绩荣获全县第二名;2007年——2015年,连续九年校考,县统考,中考,都荣获全校,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先后八次被教体局评为“统考先进个人”“中考先进个人”,曾六次荣获县政府嘉奖奖励,一次政府三等功奖励,2008年获得全县“百名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被评为县“百名师德标兵”,并授予邯郸市“青年创优之星”荣誉称号。2013年评为县“三师标兵”,送课下乡名师宣讲
活动中被教体局授予“先进个人”称号,连续五次组织联片教研,被评为“教研工作先进个人”。
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更加明白,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我试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没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没有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关注,没有对学生足够的耐心,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正所谓情到心至,才能“以情育心”“以智启蒙”。我甘愿坚守三尺讲台,以行立教,以德立身,让青春绽放美丽,让奉献与爱心在平凡的事业中熠熠闪光。
第三篇:让心灵绽放美丽
让心灵绽放美丽
当落叶带着优美的舞姿亲近大地,它也懂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当一滴水冲向冰冷坚硬的岩石,它更明白自己拥有水滴石穿的高贵加价值,当小草穿这绿悠悠的衣服遍布草原,它便预知未来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豪迈。这些卑微的生命虽然无法拿出自己的雄伟壮观同森林海洋相比,但他们总是在默默的努力着,编织着自己的梦,他们会用生命向人类宣布自己的不平凡,用生命触动人们的心灵!
大自然中便拥有如此美好的事物,触动我们的心灵。纵观历史长河,就更有众多的事物在我们的心灵中闪耀。
北海的边沿传来了隐约的笛声,夹杂着悲伤与无奈。我们辨认出了那颗豪迈奔放的心,是苏武用他一腔热诚谱写了边疆地带爱国英雄的美丽传说。他的妻子留不住他返回故国的热心,他幼小的儿子滞停不住他迈向故乡的脚步。在各种势力都无法阻挡的情况下,他义无反顾的回到了自己的君主面前,面对他那颗淋漓尽致的爱国热血挥洒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心灵为之触动,他的爱国精神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收藏。
翻开历史的最辉煌的一页,我们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走进了那间简陋的茅屋,在这里闪动杜甫瘦弱的身影,充溢着他悲壮的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即便是秋风也载不动他一生的忧愁,他载着忧国忧民的心蹒跚地走向了生命地尽头。他那颗伤痕累累地心犹如天空中最耀眼地明星照亮了人间地冷暖。看到他熟悉近人的面孔,心中犹如波涛翻涌,触人心弦。
在美的事物前面,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触动,大自然的美及人世间的感动都时刻触动我们的心灵。站在生命的高度上,我们审视着那些鲜活的生命,他们的顽强和勇敢的精神力量,让我们铭记难忘。我们应当感激这种心灵的触动,它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欣赏到了更多的美丽。
第四篇:让青春的美丽绽放
第2课 让青春的美丽绽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审美的标准。
2、学习客观接受自己,悦纳自己。
3、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断鼓励自己。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给自己的外表打分,并学会全面认识自己。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认识美,得出美的标准。
3、通过阅读黄美廉的故事和李开复的讲话,无条件接纳自己,为自己加油。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了解自我,学会悦纳自己的全部,包括缺点。
2、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心理洒满阳光。学习重点:并学会全面认识自己。
学习难点:什么是真正的美,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美。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知感受:
1、你是个漂亮的女孩吗?
2、美丽的女生应该是......在你心目中
列表评价自己(学生从长相、身材、风度、气质、学识、家庭六方面对自己的做出评价)
3、魔法师改变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做出改变的想法,小组讨论并在班级交流,并完成。误区一:整容 误区二:化妆
案例一:人造美女的悲剧
悲剧一:手术失败-健康不在-后患无穷!
美容医疗事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轻则容颜尽毁,重责猝死在手术台上。这个险,值得冒吗?
悲剧二:手术成功了,为什么还是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带来“喜剧”让我们看看两个真实的小故事:
关于中国第一人造美女手术后必须面临的问题:
——身上留下难看的疤痕;——即使是最好的材料,也不能保证日后不会出现问题;
——周围的压力、可畏的人言; 人造美女的婚变!
某省一对夫妇生子后婚姻触礁,原因是丈夫怀疑小孩非自己亲生,他怎么也不相信漂亮迷人的妻子生出的孩子如此丑陋。在向法院递交离婚申请后,事情真相大白,原来与自己朝夕相对的美丽妻子竟是个后天造就的人造美女。外表的变动无法左右内在的基因,所以自然无法生育漂亮可爱的宝宝。知道真相后,丈夫仍然要求离婚,因为不能忍受妻子的另一种欺骗!
案例二:独爱自己小虎牙的巩俐在明星整容成风的今天,巩俐不但没有强求改变自己本身的特点,反而大胆宣布自己最满意的部位正是这口特别的小虎牙。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最自然,最独特的巩俐特色。保持本色,甚至把自身的不足当成特点去珍爱、去欣赏,也许这也正是大明星巩俐的过人之处吧!化妆:青春美的天敌!——你化妆吗?
——在你的班上有涂脂抹粉、浓妆艳抹的女同学吗?——你会用什么眼光去看待学生化妆一族说说你的装扮——怎样的装扮才最好看,最适合现在的你?
二、进入情境:(视频)
1、黄美廉的《我只看我所拥有的》体会她乐观积极的心态。、李开复的演讲,学习他开朗、悦纳自己、了解自己。
三、分层巩固:C层:请从下列词语中挑出五个你觉得美丽女生最应该具备的条件:
脸蛋漂亮 成绩优秀 打扮时尚 清新自然 身材健美 善于交往 典雅大方 独立坚强 乐观自信 宽容温柔 B层:怎样的女生最美丽
外在美 相貌 内在美 素质 人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青春无敌 --享受自然美
A层:请对照自己比较:男生心目中最讨厌的女生“没素质的表现” 表现一:不会好好讲话的女生老是嗲声嗲气的
表现二:随手乱丢垃圾的女生没有一丁点环保意识无知 表现三:以貌取人见钱眼开的女生令人鄙视
表现四:不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朋友自以为了不起的女生可笑 表现五:不懂得孝敬和关心自己的父母总以自己为中心的女生可悲 表现六:盲目追星哈韩尤其是哈日的女生可耻 表现七:抽烟的女生
表现八:十句话中带九句脏话的女生
表现九:浓妆艳抹尤其是打扮与实际年龄不协调的女生 表现十:而最最不可忍受的则是无知肤浅没有内涵的女生
四、求异探新:XX同学的闪光点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卡片,循环传下去,让学生互填,通过这个活动发觉他人的优点。
五、作业:用幽默、乐观的心态为自己写一张“寻人启事”
总之:美丽女生女生美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正确的美丽理念,由内至外修塑自己,愿大家都成为人群中最闪亮的美丽女生!
第五篇:节外生枝让课堂绽放美丽doc
“节外生枝”,让课堂绽放美丽
竹岐中心小学 曾月华
【摘要】“节外生枝”,指的是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生成性教学是反传统的预设性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课堂生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开发、利用。“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课堂情境千变万化,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灵活地加以运用,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为了使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教学的预先设计,牢牢把握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本文从爱出发,教师爱学生,也爱自己,把对学生和对自己的爱转化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在生成性教学中发挥它独特的魅力:既让这样的语文课生动活跃,又让学生实实在在在语文课堂上能享受到语文教学的情感魅力,还能完成预设的知识性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关注课堂的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的世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高度发达,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战场,课堂又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已成为了师生双方共同谱写的一曲美妙的生命旋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都能求取真知,智慧才能和其他品质得以发展、提高,激发生命热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把握好生成理念,就会让今天的课堂呈现出绚丽多姿。
专家指出“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如何抓住生成,创造精彩呢?
一、加强生命意识,让“节外生枝”的课堂焕发人性的光辉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每一次的备课中,我们都有个环节要备学情,但我们备学情时更多关注的是这个班、这一学龄段学生的群体特征,而难有对个体的关注。但在课堂上出现的却是个性飞扬、异彩纷呈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明确提出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郭教授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上每堂课时,加强生命意识,尊重这些幼小的生命,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多看看孩子们课堂上的细微变化,敏锐地抓住每个孩子有价值的问题,多想想“孩子的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去引”,并使之具有张力和辐射力,覆盖全体学生,使课堂效率更高,更丰富。而不是脑子里跳不出预设的情景,老想着自己设计好的环节的内容,这样的课堂自然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记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育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一文中记载了这样的事例:一位教师上课,教态自然,语言流畅,教学结构严谨有序。但是,当一名怯场的女学生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时,这位老师竟一挥手:“别浪费时间了!”而在另一位老师的观摩课上,恰巧也有一位怯场的女学生,老师不仅耐心地听完了她不得要领的回答,而且后来又多次提出浅易问题指名她回答,终于使她逐步克服了怯场的心理。老师立即要求全班同学给以掌声祝贺。两位老师高下立判,而且,对学生的影响会十分的深远。
无独有偶,我也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位教师在上赛课时,因为借班上课,课堂上有两个学生因闹矛盾而在座位上你挤我,我挤你。课后,这个老师心情糟透了,对别人说:这什么班,这课怎么上云云。如果这个老师一直死守预设,抱着这样的理念,那么,什么课都会变得难上,要知道课是因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智慧而精彩的。
自此,我领悟到课堂中学生的情况往往会超出老师的预设,像这样“节外生枝”的情况,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可能学生会拒绝和教师进行交流,其结果不只一堂课的教学目的不能实现,更严重的是伤害了一颗幼小的、同样甚至更爱美的心。“教师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此言极是。
二、课堂亮点——燎原的星火
尊重学生是发现课堂亮点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端上桌子的都是好菜”,习惯于分析作品中的成功之处,缺乏批判的眼光。我们呼唤师生民主、平等,而往往忽略了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说
话,表真情,只有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将孩子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动态生成”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这样的“动态生成”需要建立积极的“生态环境”,即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对话。我在执教《笋芽儿》一文时,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孩子突然站起来说:“我觉得竹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是她让笋芽儿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帮助笋芽儿茁壮成长的。”我当时一惊,但立即有了顿悟。接着,我让那个孩子吐露了她的心声:“如果竹妈妈事先不让笋芽儿穿上厚厚的衣服,她一定会冻坏的,竹妈妈是有远见的。”她又说:“其实,妈妈总是为我们着想,而我们却常常把她的好心当作‘阻碍自己长大的衣服’。”多深刻的思想,我不禁为她叫好。也许,在以后的教学中,她还会听到许多如此精辟的言论。
“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萨特语)每个人的梦是不同的,谁也进不了别人的梦境。把别人不知道的梦境与人交流,就会有许多另人耳目一新的听闻,于是,心与心产生共鸣,情与情产生交融,这便是课堂生成的魅力。课堂上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个别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三、突发事件——危机中的良机
突发事件是课堂危机的一种。小学生天性好奇,遇到异常的天气,听到一阵脚步声,看到一只小飞虫都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干扰正常的教学。教师如果为了维护课堂纪律,压制学生,那么就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有经验的教师会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绪引回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我听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教师正在讲课,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呼啸,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哗哗哗……大雨倾盆而下,学生坐不住了,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见到这情景,教师暂时中断原有的教学计划,顺应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趴在窗前尽情地观察起雨景来,学生十分钟后才回到位子上。老师问:“谁能用我们背过的古诗词来形容一下刚才的天气?”学生们争相答道:“山雨欲来风满楼。”“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老师赞道:“好,‘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极为贴切。”“老师,我认为应该是‘白雨眺珠乱入窗’才对。”孩子们的思维越发活跃了。“改为‘乱
敲窗’更好,‘乱敲窗’说明了雨点大,而且雨点像个调皮的娃娃,好像也要挤进来和我们一起读书一样。” “老师,我也觉得‘敲’字好,好像在‘咚咚’地打奏乐器,真好听。”…… 改完诗,教师又要求同学们把刚才的雨景和争论都写下来,不长时间,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习作便应运而生。
该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敏锐地感觉到要在这种情形下让学生安心地学习,可能性不大。于是他顺应小孩的好奇心,让学生观察雨景。也许就在小孩观察雨景时,教师发现这是训练学生作文的绝好时机。于是教师通过让学生背诗、改诗,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进行习作训练,巧妙地将危机化为教学良机。所以说课堂生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开发、利用。“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
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一位哲人。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天才的眼睛。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应把握动态生成,创造精彩课堂。
参考资料:
1、《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叶澜
2、《教育走向生本》 郭思乐
3、《教育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 钱梦龙
4、《语文课程标准》
本论文已与2009年6月收入闽侯县进修学校、教学研究会论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