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地区工程建设项目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 Microsoft Word 文档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跨地区工程建设项目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公告[2011]10号
颁布时间:2011-12-15发文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现将《跨地区工程建设项目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跨地区工程建设项目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跨地区工程项目营业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建的铁路、公路、电网、电缆、水库、管道、内河航道、港口码头、电站等工程建设项目在我区行政区划内跨地级市的建设(施工)标段(以下简称跨地区建设标段),以及在我区行政区划内跨地级市的已完工收费公路项目(以下简称跨地区收费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跨地区工程建设项目营业税,包括本办法第二条所涉及的跨地区建设标段建筑业营业税、跨地区收费项目服务业营业税。
第四条 跨地区建设标段建筑业营业税由纳税人分别向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
跨地区收费项目服务业营业税由纳税人向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
跨地区建设标段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应当向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而自应当申报纳税之月起超过6个月没有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补征税款。“应当申报纳税之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五条 跨地区建设标段营业税纳税人应当于施工前,分别向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项目登记。项目登记的工作规程按照《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桂地税发[2010]136号)及有关规定执行。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管理工作规程>的通知》(桂地税发[2010]136号)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跨地区建设标段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应依托《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管理系统》,以工程建设项目为管理对象,通过对采集录入和纳税人自行录入的项目税源信息进行审核、分析比对和预警监督,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税源实时监控。
第七条 跨地区建设标段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应按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专项分类管理,收集并建立健全管理资料,做到一项一档,确保税收管理档案资料的及时完整。
第八条 跨地区建设标段由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按照《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桂地税发[2010]136号)及有关规定向纳税人开具或发售《建筑业统一发票》。
跨地区收费项目由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按规定向纳税人开具或发售《服务业、娱乐业、文化体育业专用发票》。
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补征税款的,由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按规定向纳税人开具或发售《建筑业统一发票》。
第九条 跨地区建设标段建筑业营业税按以下方法确定:
所辖标段建筑业营业税=跨地区建设标段建筑业营业税总计税营业额×(跨地区建设标段中所辖标段工程造价/跨地区建设标段工程总造价×0.65+跨地区建设标段中所辖标段里程/跨地区建设标段总里程×0.35)×适用税率。
第十条 跨地区收费项目服务业营业税按以下方法确定:所辖收费项目服务业营业税=跨地区收费项目服务业营业税总计税营业额×所辖收费项目里程/跨地区收费项目总里程×适用税率。
第十一条 跨地区建设标段建筑业营业税完税凭证由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提供。纳税人在工程建设项目办理竣工验收后,应按规定向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项目注销手续,同时清缴各项税款。
跨地区收费项目服务业营业税由纳税人向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后,由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方法,于税款解缴当月分别将税款划给跨地区收费项目所跨市的市地方税务局,并由实际收到税款的市地方税务局提供完税凭证。
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补征税款的,完税凭证由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提供。
第十二条 上述各主管地税机关对税款分配持有异议的,先由其当事各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果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地税机关协调解决。
第十三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江西省旅游业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
江西省旅游业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
2004-10-22 第一条 为了适应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我省旅游业营业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境内的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劳务一律按本办法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企业”,是指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并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从事旅游业务的各类旅行社(公司)。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业务”是指营业税“服务业--旅游业”税目规定的征税范围的业务,即为旅游者安排食宿、交通工具和提供导游等旅游服务的业务。
单位和个人在旅游景点经营索道取得的收入按“服务业”税目“旅游业”项目征收营业税。
第五条 旅游业营业税适用税率为5%。
第六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劳务,按照营业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应纳营业税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营业税税额=营业额X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旅游企业以外汇结算营业额的,其人民币的折合率可以选择营业额发生的当天或当月1日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选择何种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第七条 旅游业务营业额为旅游全部收费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其计算公式:
营业额=全部旅游费--准于扣除项目金额
(一)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在中国境内旅游的,以收取的全部旅游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房费、餐费、交通、门票或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的余额为营业额。
(二)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旅游,在境外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的,以全程旅游费减去付给该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第八条 全部旅游费,是指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务向旅游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一)价外费用,包括向旅游者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凡价外费用,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并入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二)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务收取旅游费时,必须向旅游者开具由地方税务机关监制的旅游业专用发票。
(三)旅游企业发生向旅游者退还旅游费的,应收回原开具的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旅游企业不得向旅游者开具红字发票。
第九条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是指收取的旅游费中,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房费、餐费、交通、门票和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
(--)房费、餐费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替旅游者实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住宿、餐饮费用。
(二)门票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替旅游者实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游览、文化、娱乐场所的费用。
(三)交通费是措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实际支付的各种客票费、机场建设费、订票费、行李托运费等。
对旅游企业替旅游者支付的航空机票费用,应以机票打折后实际支付金额作为准予扣除项目。实际支付机票费用金额与机票票面金额不符的,须保留相关证明备查。旅游企业与航空公司签订包机合同的,应以本单位实际支付的包机费用作为扣除项目金额。
(四)接团费是指按旅游合同或协议支付给接团旅游企业的费用。
(五)旅游企业利用本单位自有的交通工具、食宿服务设施,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不得作为扣除项目金额。
第十条 旅游企业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自身应负担的费用,如本单位司机工资补贴、导游工资补贴、职工差旅费、交际应酬费、修车费、过路过桥费、燃料费、装卸运输费、保险费、广告宣传费、陪同费等,不得作为扣除项目金额。
第十一条 旅游企业必须以取得收款方开具的税务发票或其他合法凭证作为准予扣除项目的依据。发票(凭证)的复印件,一张发票(或凭证)代替多张发票(或凭证)、白条、结算通知单等其他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或凭证,在计算营业额时一律不得扣除。
上述所称“合法凭证”是指向收款方取得的以下凭证:
(一)从外国企业或使领馆取得与纳税有关的凭证,如外国接团社发票、使领馆收据等;
(二)运输企业的客票、机票;
(三)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监制的收费(基金)票据或缴款书:
(四)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凭证。
第十二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务应纳营业税,依据其会计核算情况,确定不同的征收方式:
(一)对能正确核算经营收入,并能正确计算扣除项目金额的旅游企业,实行查账征收,由旅游企业自行按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按月报送《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及《旅游业营业税计算表》(式样附后)
(二)对能如实核算经营收入,但不能桉本办法要求正确核算扣除项目金额的,可按经营收入80%的比例核定扣除项目金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三)对不能正确核算经营收入,难以实行查账征收的,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依法核定其计税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确定。
第十三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劳务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取得索取营业税收入款项的当天。
第十四条 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业劳务营业税的纳税地点为旅游企业机构所在地。
第十五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浊》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办法(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办法(试行)
【实施时间】2011/01/01 【颁发文号】
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发布《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现将《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特此公告。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我区建筑业营业税征收管理,提高建筑业营业税规范化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区境内从事建筑业劳务,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按规定应缴纳建筑业营业税的,以及按规定应在我区补征建筑业营业税的,适用本办法。建筑,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包括与建筑物相连的各种设备或支柱、操作平台的安装或装设工程作业,以及各种窑炉和金属结构工程作业在内。安装,是指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置工程作业,包括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的装设工程作业和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程作业在内。
修缮,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补、加固、养护、改善,使之恢复原来的使用价值或延长其使用期限的工程作业。
装饰,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饰,使之美观或具有特定用途的工程作业。
其他工程作业,是指上列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如代办电信工程、水利工程、道路修建、疏浚、钻井(打井)、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平整土地、搭脚手架、爆破等工程作业。第三条 纳税人提供下列建筑业劳务应当依法缴纳建筑业营业税:
(一)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包括与建筑物相连的各种设备或支柱、操作平台的安装或装饰工程作业,以及各种窑炉和金属结构工程作业。
(二)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置工程作业,包括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的装设工程作业和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油漆等工程作业。
(三)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补、加固、养护、改善,使之恢复原来的使用价值或延长其使用期限的工程作业。
(四)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饰,使之美观或具有特定用途的工程作业。
(五)对从事海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定位、泥浆、测井、录井、固井、完井、潜水、套管、管道铺设等工程作业。
(六)为用户安装有线电视线路及其接收装置的作业。
(七)绿化工程。
(八)管道煤气集资费(初装费)。管道煤气集资费(初装费),是用于管道煤气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在报装环节一次性向用户收取的费用。
(九)除上述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如代办电信工程作业、水利工程、道路修建、疏浚、钻井(打井)、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平整土地、搭脚手架、爆破等工程作业。第四条 纳税人承包建筑安装工程业务,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无论其是否参与施工,均应按“建筑业”税目缴纳营业税。纳税人不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只是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业务,应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第五条 纳税人将其承包的某一工程项目的纯劳务部分分包给若干个施工企业,由纳税人提供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并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劳务由施工企业的职工提供,施工企业按照其提供的工程量与纳税人统一结算价款。施工企业提供的施工劳务属于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对其取得的收入应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第六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地税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第七条 BT模式(建设--移交)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对BT模式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无论项目公司是否具备建筑总承包资质,对其应认定为建筑业总承包方,按“建筑业”税目缴纳营业税。
(二)项目公司取得的回购价款,包括工程建设费用、融资费用、管理费用和合理回报等应税收入,应按“建筑业”税目缴纳营业税。项目公司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上款所列应税收入,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第八条 建筑业营业税营业额按以下规定确定:
(一)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其营业额应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建筑安装工程设备与材料的划分按《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建筑安装工程设备与材料划分问题的通知》(桂地税发〔2006〕248号)、《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燃气设施建筑安装设备有关技术营业额问题的通知》(桂地税发〔2009〕133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二)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价外费用,包括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罚息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纳税人从营业额中扣除分包款,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向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登记,申报纳税;
2.提供分包人开具的建筑业发票和税收缴款书复印件;
3.用于抵扣的发票属于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开具或者管理的税控机打发票。按规定应在机构所在地补征建筑业营业税的,用于抵扣的发票属于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开具或者管理的税控机打发票。
(三)建筑现场制造(生产)的预制构件、其他构件或建筑材料直接用于本单位或企业建筑工程的,其价款并入工程营业额。
(四)纳税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以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时土地价值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补征建筑业营业税。销售时土地价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规定办理。
(五)对帐务不健全,不能准确计算营业额的,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其营业额由主管地税机关根据纳税人或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的同类工程价款确定,没有同类价款的,按下列公式核定计税价格: 营业额=工程成本×(1+8%)/(1-营业税税率)。
第九条 建筑业营业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额(工程收入额)×3%。第十条 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一)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采取预收款方式的,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二)纳税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自建建筑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第十一条 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应当按月(或次),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规定办理:纳税人在区内承揽的建筑工程项目跨两个以上(含两个)地级市、县(市、区)的,应按月(或次)按工程项目在各地级市、县(市、区)内的工程量(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计算其建筑业营业税及附加,向各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或征收单位有不同意见的,由征收单位的共同上一级地税机关协调解决。纳税人应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而自应申报之月起6个月内没有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地税机关补征营业税款。
第十二条 纳税人从建设单位取得工程价款时,应按规定开具正式发票。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应按规定为纳税人销售或开具正式发票。
第十三条 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应税行为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第十四条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建筑业应税劳务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纳营业税。需要委托代收代缴建筑业营业税的,由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纳税人从事建筑业劳务,应当于施工前,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项目登记,如实填写项目登记表,并提供与项目有关的合同、协议书等相关资料。
纳税人到外县(市)从事建筑业劳务的,应当持其机构所在地地税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于施工前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报验登记。纳税人在竣工结算工程价款时,应按规定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项目注销手续,同时清缴各项税款。
第十六条 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应依托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管理软件,以建筑业项目为管理对象,通过对采集录入和纳税人自行录入的项目税源信息进行审核、分析比对和预警监督,实现对建筑业项目税源实时监控的管理模式。
第十七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主动与发改委、财政、国税、国土、规划、住建、工商等部门联系,加强政务协作,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及时获取涉税信息,掌握建筑业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有关税源情况,加强税收征收管理。
第十八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四篇: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未知 作者:
国管房地[2004]153号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项目确立
第三章 项目设计
第四章 投资计划
第五章 项目实施与监管
第六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七章 竣工验收和后评价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管理科学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以下称“机关建设项目”)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使用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行政事业费以及部门自有资金进行的服务于机关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办公用房新建、扩建、翻建、维修改造项目,办公区以外服务于机关的建设项目等。
第三条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称“国管局”)是机关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批、投资计划安排和监督管理。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称“项目使用单位”),负责提出建设项目申请和具体使用要求,参与或组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等。
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选择的建设管理单位(以下称“项目管理单位”),承担依据委托协议或合同规定的工程建设管理事项。
第四条 机关建设项目应贯彻勤俭节约、经济适用的要求。严格履行建设程序,实行项目全过程控制;采用先进技术,节能降耗;有效控制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第五条 机关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主要包括:项目确立,工程初步设计,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工证,组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项目使用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上述规定环节和先后顺序,逐项履行报批手续。上一环节未完成时不能进入下一环节。未履行程序擅自开工的不予安排投资。项目使用单位不得越权审批建设项目。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第六条 机关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材料采购等,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招标投标。相关工作由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负责承办,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机关建设项目的评审、合同管理、审计等咨询服务业务,也应面向市场,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
第七条 积极推进“代建制”管理模式,实行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相分离的体制,逐步实行委托项目管理公司、项目总承包等专业化方式,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八条 建立健全机关建设项目责任制,通过签定建设项目管理责任书和廉政责任书,明确投资、建设、监管、使用等各方的相应责任。
第二章 项目确立
第九条 机关建设项目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提出建设项目申请。
(一)中央国家机关长远发展规划;
(二)机关实际需求及事业发展,确有必要;
(三)《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和《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的有关规定;
(四)北京市城市规划和市政要求;
(五)无法从现有存量办公用房中调整解决;
(六)其它条件。
第十条 申请机关建设项目须提出申请报告,并提交项目建议书,必要时还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建设地点,拟建规模、内容和标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进度安排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1)项目概况;(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论证;(4)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等规划设计方案;(5)项目外部安全、保密环境;(6)环保措施;(7)消防;(8)节能、节水;(9)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0)投资效益分析;(11)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12)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具体招标范围(全部招标或部分招标)、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自行招标)、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13)结论;
(14)附件。
第十一条 办公用房新建、扩建项目,总投资在7000万元以下的,由国管局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核,征求发展改革委意见后,报国务院审批;总投资在7000万元以上的,由国管局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核同意后报发展改革委,由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
培训中心建设项目,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
第十二条 办公用房维修、改造、翻建项目,以及办公区以外服务于机关的建设项目,由国管局按程序严格审批,必要时商发展改革委报国务院审批。
现有培训中心确需维修、改造的,要从严审批。
第十三条 国管局在收到项目使用单位项目申请后,应充分研究和论证,必要时应组织或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项目评审,及时予以批复或审核后上报。
第十四条 机关建设项目实行储备制度。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批、确定立项后的项目,进入项目储备库,作为编制投资计划的主要依据。
第三章 项目设计
第十五条 机关建设项目确立后,项目使用单位或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开展项目设计。项目设计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第十六条 规划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筑物外部造型、内部布局,工艺技术路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第十七条 初步设计主要包括:(1)设计说明书、总平面图和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公用设施、管线图纸;(2)材料、设备需求清单;(3)工程概算文件,以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项目与市政、公用、供电、电信、消防、环保等部门的协议文件或配合方案等有关材料;(4)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具体招标范围(全部招标或部分招标)、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自行招标)、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
第十八条 规划设计方案应充分论证,必要时国管局可要求有关单位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分析,或组织有关专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审核。
国管局组织具有专业资质的中介单位对初步设计进行评审,及时批复,明确初步设计的修改内容和概算的调整意见。
第十九条 初步设计概算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的出入不得大于5%,否则将对项目进行重新决策。
初步设计阶段批准的概算即为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突破。确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投资突破概算时,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十条 初步设计批准后,项目管理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必须落实初步设计的修改意见。项目管理单位须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施工图进行优化。
第四章 投资计划
第二十一条 投资计划根据投资总量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区别轻重缓急,按项目进度合理安排。凡安排投资计划的建设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审定;
(二)初步设计已经批准,概算投资已确定,并已列入项目储备库;
(三)除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外,其它投资已经基本落实。
第二十二条 机关建设项目投资计划(预算)的编制周期为上1月份至12月份:
(一)1月份至5月份为各部门研究需求和申报时间;
(二)5月份至9月份为国管局汇总、与各部门交换意见和编制计划的时间;
(三)9月份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
(四)10~12月份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沟通下达投资计划。
第二十三条 机关建设项目投资预算在本4月份下达。计划执行中,项目投资需求和支出情况如发生变化,各部门应及时通报国管局。国管局依据情况审核同意后,调整投资计划,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
第五章 项目实施与监管
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具备开工条件,项目使用单位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提出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批准后即可进行项目施工。
项目开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完成项目审批手续;
(二)已落实投资计划(预算);
(三)已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与复审;
(四)已完成施工和监理招标投标工作;
(五)已完成现场 “三通一平”。
第二十五条 项目管理采取集中统一管理下的项目代理建设模式,主要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化项目管理单位,或委托有项目管理能力和条件的项目使用单位代理组织实施。
国管局与项目管理单位和项目使用单位签订建设项目管理责任书和廉政责任书,明确决策程序和项目执行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防腐倡廉的要求和措施,并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管理责任书和廉政责任书的条款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监督。
建立健全机关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逐步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投标、施工组织、监理、合同管理和资金支付、审计和后评价等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控制。
第二十六条 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过程中,应有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监督。项目使用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在招标前和中标后,与各投标人、中标人签订廉政责任书。国管局负责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严格执行建设监理制,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协调作用,实现质量、投资、进度和安全的控制目标。
第二十八条 机关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合同管理制。其设计、施工、采购和工程监理要依法订立合同。应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范本,逐步形成适合机关建设项目特点的合同文本,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规范和统一合同管理。各类合同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
第二十九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若因规模发生变化、使用功能调整、装修和设备标准提高等因素,将导致投资突破初步设计概算的,必须报国管局重新进行方案和概算审批。
第三十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国管局应加强对项目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指导,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细化操作程序;采用技术手段定期分析预算控制状态;严格资金支付手续,督促工程及时结算。
第三十一条 项目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按规定移交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和项目使用部门档案室,并向国管局报送一套电子版档案。
第六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三十二条 项目管理单位或项目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投资计划、支出预算、工程进度申请和拨付资金。项目预算资金要专款专用,按规定标准开支。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批准,不得改变资金的使用性质。
第三十三条 项目预算纳入国管局部门预算的,按国管局《基本建设资金直接支付试行办法》(局办字[2001]40号)执行;项目预算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资金拨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管理办法执行。第三十四条 项目管理单位或项目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工程价款结算制度,按照工程价款结算有关程序支付资金。工程价款结算要符合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必须按工程结算价款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再清算。
第三十五条 项目管理单位或项目使用单位应结合本部门特点,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建立预算资金审核制度;做好财务决算的编制、审核、报批工作;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审核工作,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第三十六条 重大建设项目,国管局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对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和决算审核。
第七章 竣工验收和后评价
第三十七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管理单位和项目使用单位须按有关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重要项目由国管局组织验收。
第三十八条 竣工验收须提供下列文件:(1)竣工验收报告;(2)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及概算、施工图、竣工图;(3)设备技术说明书;(4)竣工决算、竣工决算审计报告;(5)设备设施试运行报告;(6)工程质量合格文件;(7)其它有关审批、修改、调整、检验文件和各种技术资料。
第三十九条 验收合格后,项目使用部门须在3个月内完成竣工决算,并根据批复的竣工财务决算或财务决算,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第四十条 建设工作完成后,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主要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要写出总结报告,分析建设过程中各方的成绩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十一条 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国管局要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运营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机关建设项目后评价办法另行制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东省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我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的管理,规范信息化工程建设市场,保证工程质量,结合我省实际,依据《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是指省内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息网络系统项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等)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第三条 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单位资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具体是指从事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单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质量保证能力、技术装备、系统建设质量、人员构成与素质、经营业绩、资产状况等要素。
第四条 省内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资质准入。凡在山东省境内从事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单位,必须经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并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以下简称《集成资质证书》),没有《集成资质证书》的单位不得承揽省内信息化建设项目。
第五条 凡需要建设信息化工程的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等级《集成资质证书》并在省信息产业厅备案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单位来承建。第二章 资质备案管理
第六条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实行统一管理。已取得《集成资质证书》的本省企业或外省企业须到省信息产业厅核实备案后方能从事本省信息化工程建设。
第七条 省信息产业厅负责资质的备案以及对本省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市场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和指导等工作。各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等工作,不需再另行备案。
第八条 资质等级发生变化的企业,要及时到省信息产业厅进行等级变更的备案。第三章 资质等级及管理
第九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和二级资质由信息产业部评定,我省评定三级、四级和临时资质。一、二、三、四级资质证书统一由信息产业部印制。
第十条 集成资质临时证书
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集成规模和力量,但不具备三、四级所规定的资质等级条件的单位,可以向省信息产业厅申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临时证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临时证书有效期为一年,到期需要延续的,应重新申请。具体申请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一条 各资质等级所对应的承担信息化工程的能力:
一级:具有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等各类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能力。二级:具有独立承担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国家级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能力。可以承担1500万元以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
三级:具有独立承担地(市)级(及其以下)、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大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能力。可以承担500万元以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
四级:具有独立承担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中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能力。可以承担300万元以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
临时:具有独立承担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中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能力。可以承担100万元以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
第十二条 资质的申请与评审以及监督管理由认证机构按照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三条 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单位在山东省境内参与超过500万以上的信息化工程投标活动,必须在信息化工程业主单位所在地区设有相应工程质量服务机构以便随时对所建工程质量负责,否则将不具备投标资格。第四章 罚 则
第十四条 如因信息化工程业主单位没有按规定选择具有相应等级《集成资质证书》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单位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将由有关部门追究信息化工程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的责任。
第十五条 申请单位在申请资质备案时,采取弄虚作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虚报资质条件或有关资料的,省信息产业厅除应严格按照资质等级标准对其重新核定备案外,对情节严重的,可给予停止备案三至六个月直至取消备案资格的处罚。
第十六条 获证单位必须正确理解与宣传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制度,正确使用《集成资质证书》。对于涂改、伪造、出借、转让或出卖《集成资质证书》的将给予警告、停止备案、取消备案资格的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相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所有从事资质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在认证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正、科学的原则。在工作中严重失职、索贿、受贿或者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相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对于特殊行业(如国防、公安等),按相应行业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信息产业厅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