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高波:让权力及其行使者同在阳光下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之一
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的“七大改革任务”头一项。这项改革以“一规范两加强”(即规范用权行为、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为实体内容,既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关于“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精神,也延续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的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改革落点和操作路径。
给重点对象套上“紧箍咒”
从廉政理论说,权力制约不力、监督乏力,将导致权力“超载”和用权主体的低成本滥用,进而引发内生性的高腐败风险。从反腐实践看,相当多的违纪违法行为主体是主要领导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把权力公器作为谋私工具,严重透支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信用。前几年在受纪律处分的县处级以上干部中,一把手占比达三分之一以上。因此,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主要领导干部也就是一把手,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了,把自身管好了,很多事就好办多了。”
《方案》聚焦重点对象,进一步强化了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定向监督和贴身监督。具体手段包括:一是“分解法”。按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原则,确定主要领导干部分管事项、掌握权力及应负责任,合理分权、科学配权,并对直接掌管人财物等高风险部门和岗位进行更具体、更有效的权力限制。二是“清单法”。推行部门和领导干部权力清单制度,厘清公权和私权边界,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给主要领导干部用权行为套上“透明的笼子”,防止公权私用。三是“倒逼法”。通过主要领导干部向上级纪委全会述廉述责并接受评议质询、干部选任“一报告两评议”、用人责任离任检查等监督问责机制制度,进一步增强主要领导干部谨慎用权、正确行权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自律意识。
让权力行使减少“自由度”
抽象地看,腐败的主体是人,权力是其载体。具体而言,防治腐败既需“盯住人”,也要“管住权”,这如同一枚硬币之两面。当前,要着力减少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自由裁量度、决策随意性和免责可能性,其两大现实路径是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因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都是政府专门机关的专业性监督,具有执行易、成本低、上手快、见事早等比较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说,行政监察更具事中监督的操作空间,审计监督尤有事后监督的强大效力,两者既有分工又可协作,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对权力行使的监督闭环。
从反腐败职能定位和机构职责看,行政监察机关具有教育警示、纠偏惩戒等职能,其调查和政纪处分权有较强威慑力,应适时修订行政监察法,进一步明确其职能定位和工作规则,突出主业、强化主责,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化“三转”实践成果。行政监察机关要把监察监督“嵌入”行政管理全过程和各层面,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同步监督,深入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推进依法用权和公开透明,进一步改变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施政行权的“观感指数”。同时,审计机关是一支可信赖的监督“特种部队”。要充分发挥其盯紧“钱袋子”、看住“印把子”、查清“账本子”等专业优势,通过任期内轮审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和财经政策、法规纪律执行等方面的审计监督,确保正确行使权力及其正向效果预期。
从反腐败实际工作需要看,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应加强全方位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结果运用等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增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的合力与实效。应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主动出击、前移关口,深入到“三公”经费使用、公共资源配置、重点项目建设等高风险领域,靠前发现并及时纠正主要领导干部用权不妥、用钱不当等行为,进一步提高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现率,并为“打虎灭蝇”提供更多优质线索。
为阻遏腐败增加“提前量”
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一把手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利多不逾矩,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对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有“牵一发动全身”之效。《方案》要求规范主要领导干部用权行为,如同是健全完善交通法规和红绿灯、标示线等行车规则体系,而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则有如交警执法。对闯红灯、压黄线等违章行为进行及时发现、严厉打击,既是从严治标的必备手段,也是震慑“新发”的有效途径。
这些改革举措的预期收益还在于,进一步提高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压强”,进一步提高“高含金量”的权力的公开透明度和规范行使度,进一步提高主要领导干部滥用、私用、擅用公权的被发现概率、被识别可能,从而抓早抓小、抓实抓牢,防止小问题“被养大”,防止“蝇患成蝇窝”、“小虎变大虎”。可以预见,随着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方案》确定的举措逐一落实,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定向监督和对权力行使的全程监督,将会形成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并带动各个责任主体加强协作、凝聚合力。对于坚决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来说,这是具有震慑作用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彰显反腐决心的战略性安排。高波:党委要扛起主体责任种好“责任田”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之二
牵好“牛鼻子”
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前提是认识到位。必须看到,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分提并论,是纪律检查工作理念思路的重大创新,也是对反腐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对刹风整纪工作不力、责任不实的强势纠偏。不可否认,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委,或是“挂帅不出征”、“做主不当家”,把落实中央反腐部署流于形式;或是“己身不正,不能正人”,导致“逆淘汰”和潜规则屡禁不止;或是“用心抓发展指标,用嘴抓反腐治标”,把党风廉政建设全都推给纪委。党委主体责任的缺位,削弱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实际效能,也严重损害了党的执政形象。
《方案》要求,推动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牢固树立“一个观念、两个意识”,即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和执政意识、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的意识。实质上,这是要求党委增强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意识,并且上升到了执政意识的高度。而在此基础上厘清责任、强化落实,就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牛鼻子”。牵好这个“牛鼻子”,要求党委一把手亲自抓、主动抓、严格抓,不当甩手掌柜,不开空头支票,既要承担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也要当好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古人云:“上为之,下效之。”党委一班人尤其是“班长”扛旗引路,始终是落实主体责任的重中之重。
说到底,党委负主体责任是党章规定的职责,有责任就要担当。《方案》要求,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这就必须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体责任体系,如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党组织,都要按照中央要求积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都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到各自工作之中。按照改革举措同防范腐败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实施的要求,确保职责权力延伸到哪里,组织监管就跟踪到哪里;腐败风险潜藏在哪里,配套措施就跟进到哪里,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不留特区。可以说,这是对党委“责任田”的界定,更是对其“责任心”的强调。
当好“台柱子”
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关键是行动到位。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不抓谁抓?打个比方讲,如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视为一台“大戏”,那么,党委不应是台下的“看客”,而应是台上的“主角”;不应当走过场“跑龙套”,而应当是挑大梁的“台柱子”。各级党委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真正把担子担起来、把职责履行好,是此次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
因此,《方案》紧贴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实际,既概要申明了党委主体责任“为何抓”,也具体指出了落实主体责任“抓什么、如何抓”。在具体内容上,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党委(党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其他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规定动作”,分工不分家,扛起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推动责任、执行责任;在工作机制上,就是要进一步强调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上下贯通、层层负责、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确保党的执政体系形成完整的责任链条和防控腐败风险的闭环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彰显“立行立改”之基调,在督促党委履责时“有详有略”地点出了务实可行之策。如,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专题报告制度,让各级责任主体为履职尽责“签字背书”,杜绝“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卖力”。此外,要求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进中央和地方反腐败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特别是进一步推动纪委、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审计机关在查办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涉嫌犯罪案件中的协作配合。这些举措既是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点睛之笔”,也是党委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题中之义”。
守好“硬杠子”
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要害是问责到位。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然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级党委决不能淡化责任、放松要求。当前的反腐实践一再证明,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好,哪里的党风廉政建设就会出问题;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哪里的反腐败工作就有新进展。因此,《方案》要求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强化问责追责的“硬杠子”。这将会有力推动建构责任分解、责任落实、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通过检查考核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对于领导不力、不抓不管导致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四风”问题突出,或者发现重大腐败问题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的,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切实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这种制度安排是告诫,亦是鞭策,对于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而持久的导向价值。
权力系于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对各级党委来说,扛起主体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这是执政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自觉和庄严承诺,也是《方案》着力强调的内容亮点,我们对此重大改革的牵引力、冲击力和执行力充满期待。高波:做好落实纪委监督责任这篇大文章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之三
紧扣“三转”主题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根据党章和党内法规要求,从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形势判断、提出的工作要求出发,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以上率下、以简御繁,围绕“三转”主题词,通过一系列动作为落实监督责任做出了一篇“范文”,这成为十八大之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最“亮眼”的实践成果之一。可以说,这是纪检体制改革“再出发”的重要逻辑前提,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再提速”的实践先导。
《方案》进一步要求,切实推动各级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确保纪检体制改革“不跑题、不走调、不变样”。一是明确职责定位,主要是继续深化“一清一调”,即清理有关议事协调机构,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业务工作交给主责部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调整纪委机关内设机构,聚焦中心任务,把更多力量放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上来。二是改进方式方法,主要是继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确保反腐败任务的完成度,进而提高党员群众的满意率。三是改进工作作风,主要是继续贯彻落实“四个字”要求和“四句话”标准,即“严、细、深、实”的作风要求,“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的工作标准。
改革带来压力,创新增添动力。面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务新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凝聚共识、付诸实践,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到家,求真务实地解决反腐败工作发散有余、聚焦不足、职能泛化、效果打折等问题。特别是要在不增加机构、编制、人员的条件下,把更多的资源力量压到主业上,把更实的监督责任扛到肩膀上,进一步彰显“三转”释放的改革综合效应。
勤练三项“基本功”
如果说“三转”是一种体现问题导向的动态过程,那么,往“监督、执纪、问责”上快转、真转、实转,就是其必然的结果导向。党的十八大之后,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加快“三转”、聚焦主业、担当主责,着力做好“监督、执纪、问责”三件事,取得了明显成效。统计表明,近两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了18万多名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且受理信访举报量、初核问题线索数、立案数、结案数等核心指标,均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态势,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大大增强。因此,基于这些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方案》要求“督促各级纪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更好发挥纪委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
监督执纪问责,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浑然一体、自然一脉,既是党的纪检机关的三项“基本功”,也是其基本职权和核心能力。从纪检机关的赋权来源看,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纪委的“法定职责”。《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对纪律检查机关的地位、定位等作了明确界定,监督执纪问责是其“存在依据、立身之本”。纪律检查机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重点或有调整,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也是这三项“基本功”。如《方案》提出,探索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就是遵照党章要求“做实”党内监督的创新部署和改革亮点。
同时,从纪检体制改革的实践进程看,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既是坚决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腐败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抓手。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胶着,对纪委履职尽责的压力感和期望值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加强上级纪委领导等有利条件下,纪委回归主职主业,坚守主责主项,将逐渐告别“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尴尬,走出“既是全能纪委,又是失能纪委”的悖论。而纪委能否把刹风整纪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首职要责”,始终保持打击贪腐的高压态势,亦将成为衡量纪检体制改革得失成败的试金石。
把握两大“关键点”
必须看到,监督权也是权力,是权力就有滥用可能,用权力就有贪腐风险。因此,王岐山同志反复强调,信任不能代替监督。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一些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鬼”、“虎患”相继被除,既表明打铁需要自身硬的立场,也说明防治“灯下黑”的紧要。因此,《方案》提出两大关键举措,着力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铁军”。一是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纪律约束,加大纪检体制内的自我监督力度,对监督者进行“再监督”,对检查者进行“再检查”。二是建立健全纪委相关责任追究机制,对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不力,发生区域性、系统性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严肃追究纪委相关责任,对追究者进行“再追究”,对问责者进行“再问责”。
总之,落实《方案》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进纪检体制改革是一次重要战略机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锁定”任务、把牢机遇,书写下“内强主业,外树威信”的新业绩,不断以反腐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证。高波:让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落地”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之四
汇报工作“向上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从严治党、从严治标,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作出了一系列带有开创性、实体性的重大改革部署,开始从纪检体制“破冰”、“破题”。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委和基层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这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钢筋龙骨”。但由于诸多深层次掣肘因素的存在,使其在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运转不畅、实效不佳等问题。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党委凌驾于纪委之上,纪委唯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马首是瞻,造成党内监督“上级太远,同级太难,下级太软”的弊端。这也成为党内外有广泛共识的体制性“病灶”和一把手监督难的“病根”。因此,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发挥纪检体制应有效能的呼声此起彼伏。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强调,“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方案》作为其实施路线图,首先给出了改革的“第一落点”,即“建立健全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制度”,并明确提出了“五项制度”,即定期报告制度、专题报告制度、即时报告制度、约谈制度、处置反馈制度,以要言不烦的方式基本覆盖了纪委工作面和主要业务链,进一步明确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工作的知情权、话语权和指导权。同时,《方案》明确了上级纪委领导的“四项基本要求”,即支持和指导下级纪委“聚焦主业、履行职责、排除干扰、开展工作”。这也充分彰显了此次纪检体制改革的实践导向和务实之风,强调易行、可行、必行,避免改革措施“空转”而难以“落地”。这些制度一旦形成“闭环效应”,将使得各级纪委视线“上移”、责任“上挂”,有助于走出以往“不敢监督、不能监督、不易监督”的怪圈。
查办案件“上为主”
毋庸置疑,纪委作为专司纪律检查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即办案能力。查办案件工作是纪委的分内之责、立身之本,其体制机制改革也堪称此次改革“核心之核、重中之重”,在改革中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只能充实不能冲淡,只能聚焦不能失焦。因此,《方案》要求“推进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并将其作为加强上级纪委领导的“第二落点”。从改革导向上看,这将促使同级党委的话事权收窄,上级纪委的管控面加宽,既可以视为对下级纪委不作为的监督机制,也是对下级党委乱作为的有效制约机制。
具体来说,《方案》为了更好地落实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要求,支持和促进下级纪委依纪依法查办案件,明确提出了三项实体性任务。一是研究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的具体办法,明确报告范围、报告形式和处置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有案不查、瞒案不报、徇私包庇的,严肃问责;三是建立案例指导制度,防止执纪不统一和处理畸轻畸重。换言之,就是要规范办案权、减少自由裁量权,既防止下级党委对纪委办案的非正常干扰,又有利于防止纪委系统内“灯下黑”,确保查办案件工作始终“在轨”运行,为坚决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开辟主战场、打好主动仗。
提名考察“上层次”
在此次“改制”之前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干部任用管理等因素导致双重领导体制“变味”,人们将纪委难办案、办案难的尴尬境地描述为:“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为此,《方案》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基础上明确了第三个“改革落点”,即“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这也有效地打在了“七寸”上,对于强化纪委权威、切实担当主责,具有不容低估的现实影响和深远意义。
从具体操作看,《方案》细化提出“一办法+一库两制度”的任务要求,即建立健全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明确上级纪委、组织部门等在提名考察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纪委书记、副书记备用人选库及其管理制度,健全交流推荐制度。从改革目标看,以纪委主要领导干部人事权的适度分离和调整为契机,意味深长地提出了“一实三化”方向,即在规范程序中“做实纪委的监督权力”,推动纪委负责同志提名和考察工作“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应当看到,这些改革设计和操作办法有助于规避党委对同级纪委的人为干预,在将办案的事权和干部提名考察的人权“同步上提”基础上,为纪委领导班子“减负减压,增添底气”,更好地担当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进行监督等重点任务。
从某种程度上说,改革的落点既是撬动全局的支点,也是决定改革能否“落地”的关键。可以预见,通过改革和加强上级纪委领导的三大“落点”精准发力,牵一发动全身,功一时利长远,必将为纪检体制改革大业提供更有力的战略支撑,带动纪检机关在刹风整纪、反腐惩贪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第二篇:如何领导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9月4日,省纪委监察厅召开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纪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方案内容。会议要求,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和派驻机构全体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从具体问题抓起,扎扎实实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怀臣出席会议并讲话。纪委作为我国约束权利的重要组织,要充分发挥纪委的监督责任,身为纪委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担当起责任,要勇于和腐败势力作斗争,随着时代的进步,纪检监察机关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要落实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一方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既要管住自己,更要敢于担当,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另一方面,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不该管的坚决交还相应责任部门,该管的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出成效。
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监察工作的进行,改革的路还有很远,希望纪委部门积极推进改革攻坚。把纪委打造成约束权利贪腐的一把利剑
第三篇:劳动纪律检查实施方案
劳动纪律检查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劳动纪律管理,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即日起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劳动纪律检查工作,方案如下:
一、劳动纪律检查范围:公司在册的所有职工
二、检查部门及检查方式:由公司办公室牵头,监事会办公室协助,各厂综合科配合,采取不定时不定期检查。
三、检查内容
1、检查职工是否遵守上下班规定时间,有无迟到、早退现象。
2、各厂、部(室)是否坚持请假制度,是否有无故脱岗、串岗、旷工现象;
3、是否有酒后上岗和班中饮酒现象;
4、违反公司规定的其他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四、考核
1、发现违反劳动纪律的普通职工,处罚100元/次、中层干部处罚500元/次,并作记录。
2、违反劳动纪律三次的职工及中层干部,一律上交集团公司托管中心管理。
3、由公司办公室建立劳动纪律检查管理台帐,监事会办公室负责收取违反劳动纪律的罚款。
四、劳动纪律检查时间:自xxxx年x月xx日起实施。
五、要求
1、在检查劳动纪律时,检查部门及人员不得提前通知、包庇、纵容,如出现类似情形,对检查部门处以500元罚款,检查人员处以300元罚款,并建议公司调整检查人员岗位。
2、检查时如遇上级部门临时抽查,检查人员应予以及时配合上级部门。
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xxxxx年x月xxx日
第四篇:财税体制改革深入解读
财税体制改革
所谓财税改革应分两块:一是财政,既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财力关系,又要处理好财力分配中经济建设和民生投入的比例关系;二是税收,既要处理好国家税收与经济稳定发展的关系,又要让各行各业都有利可图,从业人员收入持续增长。
2014年6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了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未通过),意味着这一引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尽快出台。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未来财税体制改革将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三方面推进,推动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注定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些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一、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深入解读:目前我国预算审批包括收入、支出和收支平衡三方面,但核心是收支平衡,而不是支出规模与政策,这样容易造成“顺周期”问题。也就是说,经济下行,为完成任务可能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经济过热时,又容易收不该收的,造成“热上加
热”,不利于依法治税,也影响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因此,审核预算重点应该从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这是为了解决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目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GDP挂钩的重点支出涉及7类、15项规定。农业、教育、文化、社保等挂钩支出事项,2012年占到全国支出的48%。支出挂钩机制在特定发展阶段,促进上述领域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僵化,肢解了各级政府预算安排,加大了政府统筹安排财力的难度。出现部分领域财政投入与事业发展“两张皮”、“钱等项目”、“敞口花钱”等问题,也是造成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资金投入重复低效的重要原因。下一步,将对现有挂钩规定进行认真清理,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增强财政投入的针对性、有效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清理规范挂钩机制,并不是要减少相关事业发展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把这些领域作为重点予以优先安排,确保有关事业发展的正常投入。
同时,为实现跨预算平衡,还要抓紧研究实现中期财政规划管理,逐步强化中期财政规划对预算的约束性,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的可持续性。)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中央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调节。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
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专项进行甄别,属地方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深入解读: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前者主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后者主要解决外部性、中央和地方共同支出责任以及实现中央特定目标等问题。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资金分散,影响政策目标实现和改革的实施效率。下大力气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更好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大幅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归并重复交叉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的专项进行甄别,属于地方事务且数额相对固定的项目,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二、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
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深入解读:营改增试点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将增值税推广到全部服务业,把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纳入试点;随后电信行业也纳入试点。金融行业、建筑业、生活服务业等仍适用营业税体系,有待纳入试点。按照国务院规划,到2015年将实现营改增的全覆盖,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税制后,将完善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配体制,最终再对增值税进行立法。
地税局的主体税种是营业税,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6%;国税局的主体税种是增值税,占40%(其中入库时四分之一分给地方)。现在营改增触及了地方政府的财力格局,地税局不但失去了主体税种,由于企业的所得税也要随流转税(即营改增)征收,地税局将会失去一半左右的收入,地税局也就半失业了。因此,这次改革一定要让地税局重拾主体税种,因为地方自己收的税自己使用是最有效益的,通过转移支付环节就会损耗,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寻租、腐败。所以这次改革可以考虑让地税局征收财产税和消费税。财产税主要是原由国税局征收的车船购置税和尚在酝酿中的房地产税,消费税主要是将那些原来在工商环节征收的奢侈品消费税改为由地税局在零售环节征收。遗产税也可以考虑由地税局征收,因为地税局作为地方税务机构,土生土长便于掌握遗产信息。
公平税负,关键在于税制结构的调整,总体上税收要有增有减。在增税方面,比如环境税要出台;资源税需要改革;房产税扩围也是
必然。有了增税,必然就有减税,比如在营改增之后,要降低税率;涉及房地产的10来种税收,要简化压缩;个税改革,起征点和征收方式调整。
税收优惠政策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行税收优惠尤其是区域性优惠政策过多,有30项,同时正在申请中的项目也不少,几乎囊括了所有省(区、市)。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执法不严或者出台“土政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免税收,侵蚀税基,制造税收“洼地”,严重影响国家税制规范和市场公平。总体考虑,一是清理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到期彻底终止不再延续,未到期限的要明确政策终止的过渡期;二是对带有试点性质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应尽快转化为普惠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三是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
三、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深入解读: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是财税改革中最难的。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目前释放的信号来看,似乎是要先改税制,税收改革完成后,再来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一些应由中央负责的事务交给了地方,一些适宜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央承担了较多的支出责任。这种格局造成目前中央本级支出只占15%,地方实际支出占到85%,中央通过大量转移支付对地方进行补助,客观上影响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现在的财税体制下我们过多地把不适合地方政府履行的支出责任交给了地方,比如全国性干道的建设、大江大河的治理、边防性事务、缉毒等本来应该由中央承担的支出责任交给了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就是类似的支出责任应上收中央。
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以后,要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根据税种属性特点,遵循公平、便利和效率等原则,合理划分税种,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为中央税,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将其余明显受益性、区域性特征、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或地方税分成比例多一些,以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第五篇:【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综述
【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综述
编者按:
深化改革矢志不移,管党治党谱写新篇。回首砥砺奋进的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八届中央纪委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立足本届、立行立改,求真务实、循序渐进,深入推进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正风反腐、管党治党注入强大动力和勃勃生机。回归党章“原教旨”、牵牢“牛鼻子”夯实政治责任、磨砺巡视“利剑”、擦亮派驻“探头”、织密党内监督之网、扎牢制度之笼……5年来,着力解决制约纪律检查工作的深层次问题,切实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一盘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大棋局越走越活,助力全面从严治党迈入新境界、铸就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为反映5年来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效经验,本刊特组织这组报道,敬请关注。
唯创新者进,唯改革者强。
五年全面从严治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崭新姿态的砥砺奋进,因推动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铸成压倒性态势、迎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的辉煌成就而彪炳史册。在这个伟大进程中,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步伐铿锵,犹如一台强劲的引擎,为推进从严管党治党、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正义之战,提供了持久而澎湃的动力。
改革根本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最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须臾离不开党的领导。任何改革,包括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检验其成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加强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判断,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治国理政、兴党兴国的高度,以顽强意志品质、坚强政治定力,毅然决然发出宣战。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全党动手”,反腐败目前的问题是,“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有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腐败案件频发却责任追究不够。”针对反腐败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总书记目光如炬,改革势在必行。
2013年11月,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专门用第36条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作出具体部署。自此,“两个责任”“两为主”“两报告”“两个全覆盖”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也在此后的日子里深刻改变着反腐败的历史进程。
一个多月后的2014年初,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专项小组并列,单独列题、专门设组;同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纪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召开后,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分别将两次全会相关重要举措纳入改革任务总台账,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2016年11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渐次铺开……
清晰的路径,稳步的进程,有深化、有发展,彰显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体现不辍改革强体加力、深入正风反腐的信心和决心。“从三中全会部署纪检体制改革,随后将其单列一个专题、专设一个小组,到深谋远虑、审时度势,把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纪委改革办秘书处有关同志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一招,改革紧紧围绕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核心展开。正如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开宗明义要求“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中办方案明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这既是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所以成其为“重要一招”的根本原因,也是其顺利推进并不断取得成效的可靠保证。
“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既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因应新的时代条件和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科学决策。
始终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不断改革创新
万变不离其宗。改革有章可循,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章,这一管党治党总依据、总章程,无疑就是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宗”,改革的每一项谋划、部署和开展,都体现着党章的原则和精神,都是对党章规定的延伸和具体化。
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党章总纲明确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第37条规定“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纪检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明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并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深化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调主体责任既是对党章精神的回归,也是重要的理念和制度创新。”党建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淑真表示。
从党章中明确纪委的职责定位。总书记指出,党章规定了纪委的三项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概括起来就是监督执纪问责。5年来,按照党章规定和中央要求,中央纪委持续推动各级纪委深化“三转”,把更多的人员和力量压到监督执纪一线,有力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实现纪律检查工作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克服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焕发出蓬勃活力。
将党章有关规定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党章规定纪委实施双重领导体制,但由于缺乏具体措施和程序保障,实践中纪委仍处在“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的状态。落实纪检体制改革“两为主”要求,中办印发了省区市纪委书记副书记、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三个提名考察办法,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内监督条例、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在相关条文中对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作出规范,党内监督条例甚至把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细化到至少每半年1次,保证了党章相关要求的落地生根。
党章在第七章规定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党内监督条例在相关条文中写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落实这一方针、把纪律挺在前面标注了具体路径,这既充分体现了党章精神和用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要求,又为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防止发生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问题提供了制度支撑。类似的规定在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举措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内容设计,无不源自从党章出发的创新实践,凸显了对党章的尊崇和改革的问题导向。
坚持立行立改、内涵式发展扎实有序推进
改革也有改革的方法论。面对繁重艰巨的举措措施,把握什么原则,如何改、怎么实施,考校着改革者的智慧,也直接关系改革的成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王岐山同志作为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洪祝同志作为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长,要求及时传达学习并认真落实总书记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并亲自研究、部署、督办重要改革任务。10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遍及试点地区的深入调研、座谈讨论,为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细化改革措施、明确具体路径和方法,确保了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坚持深化中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具鲜明特色。
以上率下系统谋划。重要改革举措先从中央纪委机关做起,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实行改革任务台账管理,下大力气抓好改革举措督察督办……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正人先正己,从自己做起清理会员卡、调整内设机构、强化自身监督,示范带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钉钉子精神狠抓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实。目前,纪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三省市各级监委组建并正式运转,试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剑指问题立行立改。改革归根结底在于解决突出问题。十八大后,中央首轮巡视强调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发现作风、纪律、腐败、选人用人4方面问题,解决以往巡视内容宽泛等问题;同时实行巡视对象不固定等“三个不固定”和巡视组长“一次一授权”,切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和默契。针对纪委履职过程中纪法不分、退守到法律底线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纪委不能成为党内的“公检法”,执纪审查不能成为“司法调查”,必须以纪律为尺子、突出执纪特色,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推动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执行到位。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改革的本质是组织和制度创新,不能把改革简单等同于增加编制和机构,必须坚持内部挖潜、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深化“三转”,中央纪委和省区市纪委调整内设机构,监督执纪部门和人员占到机构和编制总数七成左右,机构编制都没有增加;推进派驻纪检机构改革,中央纪委采取综合派驻和单独派驻相结合的办法,设置47家派驻纪检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派驻监督单位增加了87个,派驻机构却减少了5家,副部级和司局级干部职数零增长;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以北京市为例,纪委机关原有23个内设机构,在市级检察院划转10个机构后,市纪委、市监委机关重组为29个内设机构,机构总数比改革前还减少了4个,充分体现了精简高效的改革精神。
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巨大改革红利
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深层次问题,是反腐败攻坚克难、取得实效的根本路径。5年来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激发了纪检监察工作活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增添动力,助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夯实主体责任,管党治党不再“有人问、没人抓”。党中央以上率下、率先垂范,谋划、研究、部署、指导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为全党树起标杆。同时,通过出台问责条例、强化问责等有力举措,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上领下导、上行下动,各地加大约谈、督导力度,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督促各级党组织在管党治党和反腐败工作中履职尽责,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湖北、江苏、重庆、四川等许多地方通过探索推行主体责任清单制、履责记录等,让主体责任行有所指、落有所踪。
强化监督责任,推动党内监督专责机关更好发挥作用。深化“三转”、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 “四种形态”,解决了纪委“干什么”“依据什么干”“怎么干”等问题;落实“两为主”,强化纪委监督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挺直了履职腰杆……各级纪委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以改革释放动力和活力,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41.8万件,处分140.9万人,较上一个五年成倍数增长。
巡视和派驻监督的理论、制度、实践创新力度空前,成效令人振奋。巡视监督创新中国特色党建理论,探索破解自我监督难题,推动实现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标本兼治战略作用日益凸显;中央层面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派驻纪检机构谈话函询数、立案数、给予纪律处分人数2016年以来分别达3874件次、959件、896人,有的立案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形成的制度成果有目共睹。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一届之内两次修订巡视工作条例,中央纪委首次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5年来,与正风反腐密切相关的党内法规制度密集制定或修订出台,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为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提供了可靠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深化改革亦无止境。展望十九大后正风反腐新征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必须不断坚持深化,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党建理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