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共青团如何推进青年创新创业体系的建立
关于高校共青团如何推进青年创新创业 的几点思考
自2009年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机会和平台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主要方式有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创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这些工作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掀起了创新创业的高潮,起到了一定效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开展上针对性不强,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后续跟踪不足
各高校普遍开展了各项工作,如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在各学校的比赛中,大学生积极参与,涌现了一批有创新、有创意的创业思路。然而这些优秀的想法在获奖之后并未获得相应支持和帮助,而不能实现,而实现的只是一些不带有创新性质的创业方式,比如小商店、咖啡馆、饭馆等。这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形成了为比赛而比赛的心态,出现了为得奖,只求新,不考虑实现的可能性的现象。这对于实现真正创业不能起到多大作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高校共青团过分重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对后续工作的忽视,导致创业无法开展。
二、宣传工作不到位
很多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各项工作时,普遍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在大多高校中,多数大学生仅知道有这项活动,但不知道具体内容。仍以创新创业比赛为例,大多数同学仅知道谁获了奖,但不知道获奖者获奖的具体内容。甚至一些创新创业成功的事例也不是广为人知,不能引起更多人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缺乏有力的奖励和实质性的帮助机制
各高校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于优秀创新创业者奖励不足、缺乏实质性帮助的问题。在各种比赛或活动中,较为优秀的大学生也仅能获得少量奖金和奖学金加分等奖励,有的学生忙于创业而耽搁了一些课程,挂科而毕不了业。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启动资金不足、缺乏办公场地等问题,这也是大多创新创业无法继续深入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奖励和帮助机制和力度无法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要。
想要推进青年创新创业,真正的帮助他们,首先得明白他们需要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你有一个好的想法正想创业,会面临哪些困难,资金、经验、技术、场地、人脉,甚至于一个好的团队。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帮扶措施,才是真正的帮助大学生创业。
(一)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基金扶持创业
利用校内外有利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足、可靠、稳定的经费支持,一方面可以保证资金投入,鼓励其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另一方面也可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多出创新成果。
(二)建立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增加创业类课程的学分比例,丰富创业课程的类型,就创业政策、创新能力、创业技巧、实践能力等方面,丰富学生创业知识。
(三)建立面向大学生的科技成果展示平台 在校园开设展示平台,将大学生的科技成果在允许范围内进行展示,刺激创业团队的形成。
(四)形成有力、完备的奖励和帮助制度
学校条件,实现奖励、资助多样化,如提供创业场地、为其寻求社会企业投资、帮助其贷款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后创业的问题。
(五)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与社会团体、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就行业内企业召开峰会等形式,带领相关创业团队多接触,帮助其积累人脉。
(六)增强后续跟踪服务与帮助工作
组织各项工作后,加强对优秀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技术咨询和资金支持,帮助其实现真正创业。此外,在大学生毕业后也应继续关注,并给与必要帮助,同时,可定期邀请创业成功青年回校与在校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
(七)加强宣传
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1、对于有优秀创新创业思路的典型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同时提高其知名度,受到外界关注,获得更大的创业机会。
2、树立青年成功创新创业典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宣传方式应多样化,如网络、电视、广播等。
第二篇: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发言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发言摘编发稿时间:2015-10-22 08:52:59 来源: 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0 【编者按】
10月20日下午,吉林大学东荣会议中心,“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的各路代表一边有序进场,一边轻声交流。
来自黑龙江、吉林、上海、湖北等7省(市)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8所高校主要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座谈。
座谈会上,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做了主题发言。现摘编发言中一些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四个角度看大学生创新创业
黑龙江省省长 陆昊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是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判断需求的能力,注意技术逻辑和市场需求逻辑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律本质,就是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上述问题中有四个角度值得关注。
一是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要看到一定的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积累对成功创业的重要促进作用。创业和就业可以相互转化,本质是相互促进的,一定的社会经验往往是创业的前提条件。5年前有关学术机构调查显示,青年人当中直接创业与就业以后再创业的比例是4:129。
二是更多地倡导组合式创业,鼓励大学生跟已经毕业创业的学生合作,敢于去有发展潜力和新商业模式的小公司工作,敢于去能够磨炼人、提高综合素质的基层就业载体工作。为此,黑龙江省准许大学生就读与就业创业之间8年内可以身份互相转化,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仍可享受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相关政策。
三是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内有总需求增长空间、黑龙江有供给优势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活动。这是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经济下行情况下推动发展,我们提出要在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黑龙江竞争优势的领域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领域也是能够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领域,否则仅凭热情而没有市场机会是很难实现成功创业的。对黑龙江而言,现代农业诱导出的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及涉农服务业,整体性生态化带来的旅游、养老、健康产业,信息服务业,若干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俄全方位合作,部分地区的教育、文化产业等领域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广阔舞台。
四是关注新的商业模式。当前不仅总需求在动态变化,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调整,比如品牌营销代理、电子商务、优质农产品实物众筹等。大学生最容易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互联网+”是最适合创新创业的领域。
构建定向扶持和容错机制
上海市副市长 翁铁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创”需要厚积薄发,内在包含“仓储”“工器”两方面:没有“仓储”,创新创业是无源之水;缺少土壤空间、政策扶持等“工器”,则难以为继。政府要着力构建“扶上马、送一程”的扶持和容错机制。
上海重点完善创新实践平台、健全创业孵化网络、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完善创新实践平台方面,为加强个性化指导和实战性运用,投资10亿元建立了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在健全创业孵化网络方面,为及时给创业起步学生提供“第一桶金”,上海市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政府每年投入1亿元,以免息债权等模式,给予5万至30万元资助;在营造鼓励创新氛围方面,上海市自2008年起连续举办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至今已覆盖160多所高校、15万名学生。
同时,上海在扶持与容错方面进行了探索:上海已在财税、融资、审批等方面形成制度支撑,如初创期学生创业团队可获得专项创业补贴及场地租金优惠等支持;上海通过校区、园区与社区的“三区联动”为高校师生创业提供扶持,形成多个众创空间,如杨浦区全力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在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定向服务建筑设计专业师生创业;为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上海着力构建容错机制,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对创业失败学生,不再收回投资,只要符合“创业力测评系统”评估,仍同等支持其再次创业。
搭建有特色有活力的平台
湖北省副省长 郭生练
自从《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的通知》出台后,省财政对高校在校和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创业实行无偿资助,3年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扶持项目1800多个。
同时,着力搭建有特色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空间平台。首先构建“大环境”。武汉市“青桐汇”“创业咖啡”和襄阳市“隆中对”、黄冈市“创业大别山”等,已成为全国创投界、创业界的知名品牌。截至今年9月,“青桐汇”已举办27期,天使投资人现场对接项目460人次,促成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7亿元。武汉市呈现出“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的浓郁创业氛围。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付小龙休学创业,通过该平台获得1000万元A轮融资。其次是营造“小气候”。全省高校设立和吸收校外创业基金2.8亿元,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96个,大学生创业场地(基地、园区)230个,面积约12万平方米。
为了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正在筹备召开创新创业教育大会。湖北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高校和企业、地方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已建成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45个、示范基地40个。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体系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近年来,清华大学重点打造“兴趣团队”“创客空间”和“x-Lab”“三创”平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清华大学提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融合”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体系。
一是冲破院系藩篱,建立学科交叉的辅修专业,探索跨院系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实现跨院系“融合”。今年开设了互联网金融与创业辅修专业,成为学校首个创新创业本科辅修专业,已招收78名学生。启动了跨院系交叉的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首批有智能硬件(信息学院和美院合作)、机器人(机械系和信息学院合作)、智能交通(信息学院和汽车系合作)3个方向。在美国建设全球创业学院(GIX),已启动的首个双硕士学位中,由中美双方跨院系设计培养方案。
二是与传统专业“融合”。首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化,今年面向全校开设了通识课“创业导引”。目前建设了14门挑战性示范课,如“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挑战”,这类课程围绕当前全球挑战性问题设计,采用小班上课。此外,今年5月,学校推出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方案,变百分制为等级制,分12个等级,鼓励学生将课程选择的着眼点重新放回到对自身发展真正有益的能力和素质上。
三是统筹第一和第二课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代表性的活动和赛事有清华创客日和校长杯创新大赛。
形成三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
“十二五”以来,吉林大学成立了由书记校长负责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5年累计投入专项经费3689.5万元。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教育平台和保障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全员参与的体制机制。
吉林大学还重点进行了分类指导、构建层级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学校面向校内外聘任171名创业指导教师,设置创业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教育选修课,以青年文化书院、青科协等社团、协会为载体,在校园内营造“敢想敢干、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其次,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实训教育。学校建立了14个校内实训基地和创业苗圃。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与省工信厅和林田远达创客工场共建吉林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
再其次,针对创业学生提供优质的孵化环境和扶持保障。学校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学生创业专区”,目前已有35家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双高的学生创业企业免费入园孵化。同时,学校在净月校区投资1000万元,改造原有的基础设施,建立了“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和学生创新创业园。
同时,结合学生创业特质,构建三种创新创业模式——高科技成果转化型、“互联网+”产业型、公益创业型。
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
南京大学从2006年开始制订并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以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成才为目标,把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放在第一位,逐步形成以“五位一体、四创融合、三个协同”为标志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积极构建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学校设计了分层次、分阶段、分群体推进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堂,结合通识教育改革开展创新创业启蒙。全校已累计开设创业课程144门,选修学生超7000人次。第二层次为面向有浓厚创业兴趣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和竞赛。第三层次为面向具有初步创新成果学生的成果孵化,以个性化培养帮助他们对接市场、开展创业实战。
积极打造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四创融合”实践平台。学校在鼓楼和仙林校区规划了近1.5万平方米的跨界大学生“四创空间”,设立各类创业基金、奖励基金和专项教育基金。
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校校协同引入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经验,与纽约大学理工分校、英国华威大学联合成立国际创新创业学院。通过校地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利用在江苏各地共建的24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104个研发机构及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学生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
四川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点推进互动式课堂教学、非标准答案考试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在全校全面推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开小班课7140门次,占课程总数的63%。
二是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学生学业考评体系改革。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了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四位一体”的学业考评新体系。首先,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强化过程性学业评价,每门课从开课到期末考试,每次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随堂测验,都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使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超过50%。其次,创新学业评价标准。不再以传统的“记住多少、能背多少”作为优秀的考核标准,而是以“领会多少、思考多少”作为考核的基本要求。
三是创新非标准答案考试过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考试答案确定性要求不同的特点,在考试过程中强调标准与非标准考核相结合、灵活考查与基础考核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考核相结合、个人与团队成绩相结合。
四是创新动态及格考评机制。根据学生所在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成绩正态分布状况,动态确定及格线,也就是无论学生考了多少分,排在班级前面一定比例的就是“优秀”,而反之可能就是“不及格”。
第三篇: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稿
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稿
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稿
今天把大学的书记、校长和分管的领导同志请来,安排这次推进会议,主要意图是传达贯彻国务院、教育部最近在长春召开的会议精神,交流一下经验,学习各地的好做法,最后我再对下一步工作提一些要求。虽然我们省在这项工作上有了积极明显的新变化,但是我们与真正做得好的发达地区、与我们具备的潜力比,还有差距。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再开一个会,与大学的领导同志再讨论一下有关问题。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促进全省高等院校和有关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加强引导、有效推动、营造氛围,释放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把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更多地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创新平台和创业平台留住更多我们培养的人才,为xx新一轮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一)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核心。现在全党、全国,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五中全会精神到底有哪些核心的精神?学习应该是上下结合,第一自己认真学习,第二上级领导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与大家做交流。我建议教育系统还是要把五中全会精神学透。我今天借这个机会稍微说一点,特别是有几个地方请大家要注意:这次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上跟过去有一个最大的差别,不是写法上的差别,是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新阶段?为什么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总书记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我听完这段话想到的肯定是xx,既然理念这么重要,我们的理念是不是最正确的?是不是最符合当前的这个阶段?这就需要在座的同志们好好地思考。这就是今天为什么把高校的书记也请来的原因,这是我们的体制和分工,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中央权威表述,所以大事党委要碰。如果说哪个大学思想观念落后到极致,党委书记要负责的,这是体制决定的。
(二)充分认识为什么中央把创新的发展理念摆放到突出位置。对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今天不展开讲,这里特别强调一条,就是创新发展理念为什么摆到了这么突出的位置上。总书记讲“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一句话,同志们很多都记住了。第二句话很多人没注意,“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接下来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总书记强调,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我们省到没到一个从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阶段?我理解这个创新主要从动力转换角度讲,那么我们在座的同志又要思考xx的动力转换,原来的动力是什么,转换成什么?若不细考虑,原来的动力都说不清。原来的动力是什么?那就看贡献率。过去十年贡献率50%以上都是工业。我看了看,工业高的时候,能源工业增速最高13.1%,最低6.3%,现在是-4%。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新的动力能不能出来呢?过去动力就在这里。大家看粮食增加的多,但粮食在统计当中它的增加值率比较低,不太出数,也不太出税,必须深加工才行。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动力转换。这就是创新的重要性。所以说,中央做这个判断不是随便做的,是有足够依据的。
(三)正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总书记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这里大家注意,不能把它简单地割裂开。再注意有一段话:“特别要强调的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那将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这段话很重要,这是针对我们有一些同志“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讲的。总书记还说:“我们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这段话也很重要,这是完全有针对性的。大家知道,中央领导讲话永远是两个角度:一是正面阐述,二是针对问题。总书记还讲一段话,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没变、但内涵变了,怎么变的呢?“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这都是属于极其重要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要结合xx实际来消化的重要精神。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上项目,不抓固定资产投资,这不是一回事,而是让我们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内涵发展阶段有一个清醒把握,清楚中央倡导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四)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创新创业的部署要求。关于创新创业的问题,总书记今年在长春的会上有一段话,讲了四个着力。第一个着力是完善体制机制,第二个着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第三个着力是鼓励创新创业,第四个着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书记讲“创新创业不足,也是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第一句话;“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谁抢占了创新这个制高点,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这是第二句话;第三句话很重要,“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大家要注意,为什么我请同志们理解我的心情,有些事不是为了跟谁过不去,也不是急于求成,而是要结合xx拥有的巨大潜力。我在想,如果在西部有些省份工作,这些事不会这么抓,因为抓不出这么多的潜力来。别看都需要创新,但有些省要抓创新创业,那就是另外一支队伍,而xx抓创新创业,有三支队伍,有一支队伍中央并没讲过,就是农民。今天开完这个会,我要找农民队伍好好聊一次,农民能不能创新创业?当然可以,创新商业模式、营销方式就叫创新。对农民来说什么叫创业?只要不把粮食按国家最低收购价卖给国家的一切种植、养殖、营销、产业化的行为都是农民的创业,能多挣钱都叫创业。创业要跟致富联系起来,如果创业越创越穷,那怎么能叫创业,怎么奔小康?所以,xx不光要抓我们高校这支队伍的创新创业,农民创业也要抓。全省已经部署了这项工作,最近要三条线同时推进,今天是其中一条线。总书记针对我们东北讲的这些话,希望同志们要好好体会。点到了东北创新创业不足,最后一句话又很适合东北的同志,不创新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这就是竞争的含义。关于创新创业,李克强总理有一个提法,大家要很好地思考,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创新创业的意义。总理讲创新创业关系到四个角度。总理说,双创是扩大就业的有力支撑,是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理念,是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是促进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这四句话,大学的领导同志要结合我们整个思想意识形态、社会公正,很好地来体会一下。以上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中央精神,一定要领会好为什么中央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部署,要深刻理解中央部署背后凝聚很多重要的思考、一系列重大的判断。希望同志们很好地领会。
二、深刻认识创新创业的可行性
高校既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重要的创新源。大学生是我省创新创业三支重要主力军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双创”工作部署以来,全省高校系统坚决贯彻、很好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积极明显的新变化。但与发达地区、与我省具备的潜力和可能形成的优势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高校在思想观念、认识程度、具体落实、工作主动性和深度上还有不足,需要积极努力去改变。
最近,我一直在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中央的要求和我省实际进行思考,我想为什么中央现在提出来创新创业呢?总书记的讲话已经回答了必要性,总理讲的四条也很透彻。我要问一下,可行性呢?可行性的依据在哪里呢?我以为大家要很好地观察一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和新商业模式的趋势性问题。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发展之中,这一次“双十一”,阿里巴巴等几个平台都是十来分钟、几分钟就百亿元销售额,然后紧接着就是忙到极致的全球采购、物流。我今天再提一提上次全省大会上我讲的东西,让大家要注意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和新商业模式的趋势性变化。什么变化?我以为有这么几个学者的东西大家还是要关注的,特别是大学的领导干部和老师,下一步要编写创新创业教材,绝不能完全依托我们现有的那点学习积累,那是完全不够的,那会误导学生的。菲尔普斯《大繁荣》那本著作,我们讲创新创业的老师要看一看。里夫金和凯文•凯利的作品,我们的老师是要看的。看完之后,要浓缩一些最精华的东西讲给学生。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本很多领导同志都夸过的书。他本人也是欧盟多个国家领导的顾问。我们大学里的领导同志和讲创新创业的老师都要注意这些问题。今天把就业指导中心的主任都请来,你们给学生编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新的技术革命和商业模式的趋势性变化,否则跟学生解释不了可行性。这方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体会。
第一点体会,我过去讲过,因为社会基础组成要素的物质和技术结构变了,所以草根创业才有可能,这与二次工业革命有本质不同。二次工业革命靠资本集成、垄断,跨国公司靠规模效益。这次不一样,因为互联网+技术改变了社会。上次我们到绥化市调研看到一个例子,在一个居民区的小楼里,绥化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就借淘宝的平台创业开店,雇了很多人,这不就是草根创业典型吗?这是谁给他带来的机会,互联网+、马云的整体淘宝平台。所以我们说这不就是草根创业的实践吗?
第二点体会,下一步会出现新的产业发展方式和企业存在形式的变化,会出现一批极具专业化、小而强的企业。当前和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新变化是什么.?企业不一定大,但极具专业化,小而强。前几天我去东北林业大学调研看到,有个学生创办的互联网+中央厨房(居即达团队),就专门做校园内一部分合理半径内的电子物流配送,而且就集中在比如盒饭这个领域,把它做透,几个学生就把这件事拿下来了,为什么?物流是有密度的,在一个合理的半径内物流密度越大,总物流成本越低,效益越好。可见极具专业化、小而强的企业会大量存在,这也是我思考xx省农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我刚来xx的时候带着工业逻辑,农产品怎样形成资本集中、大品牌、做营销、品牌营销、渠道营销?互联网+给我一次启发,不一定需要这么干,可以点对点营销,个人、集团定制营销。这一点我今天要明确提出,也请我们讲创业的老师讲给学生听,这都是规律。请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两个规律:一是社会基础组成要素物质技术结构变化给草根创业带来机会,二是未来企业存在形式会出现一大批极具专业化的小而强的企业。你不用担心小企业存在不下去,关键是强,强靠你对合理的领域和区域的把握。推动这项工作不光是有必要性,实际上可行性已经充分摆在我们面前。
三、下一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要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转变观念问题。请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同志很好地研究一下观念理念,思想观念、发展理念,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注意两个结合:第一个要结合全球新的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新的商业模式的趋势性变化;第二个要结合xx的实际。我们不能被时代淘汰,大学有引领年青人的重要教育使命。观念问题从来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转变,一定要有主观或客观的触动。自然而然的转变过程太长,人的认识就是这么形成的。观念的本质是人的认识,现在就需要既靠主观又靠客观来触动。比如说主观,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不要把跟党中央保持一致变成口号,要变成思想过程,然后才有可能变成行动过程,我们很多同志完全习惯当成政治口号。比如总书记讲的五大发展理念,五条之间的关系怎么体现整体性、与“十三五”规划什么关系?对“十二五”怎么总结,怎么结合我们的实际?哪些过去的惯性还要必须改?哪些坚决果断地改?中央领导讲现在每年评出这么多成果,是为了评吗?是为了让你们得奖吗?是,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这些成果转化。所以,我们大学的领导同志如果还沉溺于过去那种成果评审,又得了什么奖的观念,那还有多少意义呢?因为一件事没完,仅仅做了一半儿,体现一个阶段性的水准,但不是全部,更不是终极目标。创新能力最后体现在哪里?如果xx继续保持科技成果产出全国第七名,科技成果转化率全国第二十七名的话,从某种角度讲,那就是我们整个这一条战线思想观念转变不够,没有很好地领会中央要求。我们希望也相信以后这个数字能变,逐步改变。转变观念,对于农村的同志可能只能靠感受来让其改变,但对于我们这样的高素质知识分子群体,转变观念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就是对某一领域的关注、学习,就这两条。但为什么不能转呢?这就是今天我要特别强调的。转观念,首先要学习中央精神;第二做合理必要的引导;还要有一条就是必要的行政推动。所以,我以为观念转变的事,要摆到大学重要议事日程上,否则体制机制转变这个问题还要说5年,10年前中央出台振兴东北文件也都讲到了体制机制问题。观念的问题,大家要重视起来,而且要多个角度。
第二个问题,要给学生讲清楚三个问题。这是我们跟学生一定要讲清楚的:第一,要讲创业的规律。一定要给学生讲清两个规律,第一个规律,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积累,对成功创业的重要促进作用。不是一毕业自己开公司叫创业,自己开小公司、去小公司创业工作、去不确定性的基层工作、能磨练意志的基层岗位工作都是创业,这个创业规律一定要和同学们讲透。就业和创业相互之间促进,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更要看到一定的就业经验积累,对创业的促进作用。我引用了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中国青年人直接创业与工作以后再创业的比例是4∶129。第二个规律,去小公司,去能够磨练人的综合素质的基层,都是创业,去自己的师兄、高年级校友开的公司工作都是创业。这里有无穷多的例子,一个四通公司裂变了多少个企业,一个万通公司裂变出潘石屹他们多少个企业?这都是规律。这些规律要跟学生讲。第二,要讲创业的市场机会。我今天提一条要求,凡是给学生讲创业课的老师,要看xx日报、看xx卫视新闻,要观察一下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分析。我承认我们很多媒体的确有套话的东西,但是也有集中全省智慧的重大分析,一定要看,否则就会耽误事。想在xx留住我们的人才,首先要把机会讲清楚,xx有多少机会?xx哪些领域有差距?这些差距都是创业的载体、路径。xx在国内总需求有增长空间的若干领域,又在xx有供给优势的领域,存在可以发力的市场机会。这是我一年多来反复强调最多的一个看法,我希望老师们看一看,特别是讲创业课程的老师。人一定要清醒,一个人再有本领,无论是谁,他对全社会的认知程度也是不够的,所以要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讲创业课的老师连xx的市场机会在哪都讲不清楚,你能够给学生讲清楚创业?你不就照本宣科吗?xx有什么机会?结论不重要,方法论是重要的,方法论就是要看国内哪些领域有总需求增长空间,不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的领域。然后再看看哪些领域xx有供给优势,然后再看看这些领域当中哪些适合中小企业。这几方面讲清楚,创业机会不就出来了吗?要相信学生对真理魅力的尊重。第三,要讲创业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意见》在全国是有影响的,教育部给了充分肯定,要推广。我们自己要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要让刚毕业的学生掌握。这是第二个要求,这是我们要跟学生讲清的三个问题,只讲清任何一条都不够,讲规律,有机会,还得有政策支持。
第三个问题,省教育厅要抓紧组织专家编写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材。我就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编出有xx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要把中央领导讲话,新技术革命和新商业模式的内容,xx的创业案例都吸纳进去。这项工作请孙东生同志组织,务求教材要有自己独特特点,与我们创业实践和政策结合起来。我去过一些大学看过一些创业教材,内容离xx还有点远,只是讲一些办企业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并没有讲规律,这还不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那些内容保留一部分就行了,篇幅控制在20万字左右,要最快的速度编出来。
第四个问题,大学要在校园内和校园周边建好孵化器和创业园,给大学生提供一定条件的创业物理空间。孵化器不一定要多华丽,要简单、便捷、实用。要紧跟时代变化、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采用创客空间等方式推动大学生创业。省政府将继续把清理出来的政府系统非办公类资产优先配置用于高校创新创业。
第五个问题,再说一个重大的事,就是科技创新。要把科技成果转化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请各个大学从成果梳理,到成立公司,到技术孵化,到与资本市场对接这四个环节上再梳理一下,省教育厅要把每一所大学的情况都梳理一下,是否做了?做到什么程度都要了解清楚,做到引导和推动相结合。要注意所谓高技术成果转化,不一定都是有产品的企业,服务也是,做技术服务同样是高技术,股权结构都是一个道理的,大家要灵活。比如,xx大学完全可以在俄语方面发挥优势,去搞若干专业化的俄语翻译公司。我再强调一下,产品、服务都可以变成我们的高技术成品,不光是产品。政府部门和大学当前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领会一下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我不怕媒体炒xx人口流出的话题,这都没关系,但是人才流失是我们所有xx的重要干部都应该坐不住的一件大事。如果看着我们的人才整体流失,我们这些领导同志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这怎么叫领会中央精神,这怎么叫理解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所以今天要跟大学的书记、校长提一个要求,学校要认真研究怎样通过打造创业平台、创新平台,通过省里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更多事业平台来留住人。我们要当作大事对待,这都是属于战略谋划层面的事,是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我说过很多次,我对xx发展的信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才,所有我们现在发力的产业都有人才支持。比如搞养老服务产业有xx中医药大学、有护理高专;搞高技术产业化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么一批好学校;搞农业有东北农业大学;搞林业下一步的经济功能释放有东北林业大学。未来的经济发展一定是人才的竞争,没有别的因素,资本、技术都是跟着人流动的。整个舞台毫无疑问不是大学一家可以做的,发展环境毫无疑问不是大学可以解决的,这是省委、省政府基本职责。那么大学干什么?我想就是干两件事:就是靠创业平台多留人才,靠创新平台多留人才。大家一定注意,第一轮次留住人,很大程度上就留住了。什么叫第一轮次,就是毕业后第一次就业,只要他留在xx,他很多事就留在这了,生活氛围留在这了,情感关系留在这了,这就是规律。所以第一轮次要想办法、要靠各种载体舞台留住人才。还希望大学与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把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吸引留住人才作为推动xx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我知道靠我们田间地头的那些项目,留住我们的孩子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可以靠新的领域、靠创业留住人才。下一步,政府部门要干的事主要是动态修订完善政策。政府部门最重要的事是不断地深入实际,剖析案例,借鉴兄弟省市经验。我们也有可能有些事走在前面,但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胸怀,这就叫科学理性面对竞争。比如说,高校干部的股权问题。如果他本身是科学家担任领导职务,第一职务是科学家,是成果持有人,第二角色才是领导干部。广东省这些人可以持有股权,我们为什么不能?没有人说不可以,要坚决改这些东西。我们要马上完善细化这些政策。
第六个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氛围。宣传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形成氛围上下大功夫,让双创蔚然成风。要把创业规律、市场机会和政策措施作为宣传重点,利用各种媒体,讲精彩的创业故事,教实用的创业方法。主要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要很好地去营造氛围。我说的氛围,不要一说,省委宣传部就高度重视,然后xx日报开始报道大学生创业典型。到现在为止,学生还不怎么看我们的主流媒体,电视台也好、报纸也好。对重要的中央的媒体、商业传媒,省委宣传部要系统地拿一个方案,怎么来营造?形成什么氛围?我们要有这方面的计划。电视台要在这方面有系列节目。比如,北京电视台搞了两个节目,可以借鉴。一个是北京卫视今年推出《梦想合伙人》大型投资类真人秀节目,邀请沈南鹏、潘石屹、雷军等知名投资人,寻找他们心中的梦想合伙人。一个是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打造的《众筹梦想》大型财经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中有4个创业项目参加,通过创业者激情演说、明星专家评委团现场审核等环节,脱颖而出的创业者将登陆京东金融的众筹平台实现自己的产品众筹融资。另外,团省委要组织好创业导师巡讲。只要讲有意义的事学生能不听吗?我们讲跟他们未来职业生涯有关的事,他们能不听吗?如果跟他们讲一大堆没用的事,他们当然不听了,或者他们表面上听。这就是大学,这就是在拼真理的力量。
请我们的有关部门,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今天说的这些问题,抓紧实施落实,尽快把落实的结果反馈给省政府。同时还有一条,我希望干什么事形成一个好习惯,什么好习惯呢?除非这件事我没想通,不知道该干还是不该干,只要想清楚了,说清楚了,就一定要干到底,而不是干了一个开始,或者过程。今天布置这些事,不是简单地抓落实,要注意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把这个过程做完,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大家要随时提出来。
总之,高校一定是xx非常重要的创新源,不仅仅是人才基地。所以,希望大家采取多种措施把更多的人才留在xx,这样就留住了我们的创新源,留住了未来,留住了xx的希望!
第四篇: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稿
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稿
今天把大学的书记、校长和分管的领导同志请来,安排这次推进会议,主要意图是传达贯彻国务院、教育部最近在长春召开的会议精神,交流一下经验,学习各地的好做法,最后我再对下一步工作提一些要求。虽然我们省在这项工作上有了积极明显的新变化,但是我们与真正做得好的发达地区、与我们具备的潜力比,还有差距。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再开一个会,与大学的领导同志再讨论一下有关问题。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促进全省高等院校和有关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加强引导、有效推动、营造氛围,释放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把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更多地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创新平台和创业平台留住更多我们培养的人才,为xx新一轮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核心。现在全党、全国,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五中全会精神到底有哪些核心的精神?学习应该是上下结合,第一自己认真学习,第二上级领导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与大家做交流。我建议教育系统还是要把五中全会精神学透。我今天借这个机会稍微说一点,特别是有几个地方请大家要注意:这次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上跟过去有一个最大的差别,不是写法上的差别,是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新阶段?为什么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总书记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我听完这段话想到的肯定是xx,既然理念这么重要,我们的理念是不是最正确的?是不是最符合当前的这个阶段?这就需要在座的同志们好好地思考。这就是今天为什么把高校的书记也请来的原因,这是我们的体制和分工,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中央权威表述,所以大事党委要碰。如果说哪个大学思想观念落后到极致,党委书记要负责的,这是体制决定的。
充分认识为什么中央把创新的发展理念摆放到突出位置。对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今天不展开讲,这里特别强调一条,就是创新发展理念为什么摆到了这么突出的位置上。总书记讲“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一句话,同志们很多都记住了。第二句话很多人没注意,“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接下来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总书记强调,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我们省到没到一个从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阶段?我理解这个创新主要从动力转换角度讲,那么我们在座的同志又要思考xx的动力转换,原来的动力是什么,转换成什么?若不细考虑,原来的动力都说不清。原来的动力是什么?那就看贡献率。过去十年贡献率50%以上都是工业。我看了看,工业高的时候,能源工业增速最高13.1%,最低6.3%,现在是-4%。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新的动力能不能出来呢?过去动力就在这里。大家看粮食增加的多,但粮食在统计当中它的增加值率比较低,不太出数,也不太出税,必须深加工才行。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动力转换。这就是创新的重要性。所以说,中央做这个判断不是随便做的,是有足够依据的。
正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总书记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这里大家注意,不能把它简单地割裂开。再注意有一段话:“特别要强调的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那将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这段话很重要,这是针对我们有一些同志“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讲的。总书记还说:“我们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这段话也很重要,这是完全有针对性的。大家知道,中央领导讲话永远是两个角度:一是正面阐述,二是针对问题。总书记还讲一段话,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没变、但内涵变了,怎么变的呢?“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这都是属于极其重要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要结合xx实际来消化的重要精神。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上项目,不抓固定资产投资,这不是一回事,而是让我们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内涵发展阶段有一个清醒把握,清楚中央倡导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创新创业的部署要求。关于创新创业的问题,总书记今年在长春的会上有一段话,讲了四个着力。第一个着力是完善体制机制,第二个着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第三个着力是鼓励创新创业,第四个着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书记讲“创新创业不足,也是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第一句话;“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谁抢占了创新这个制高点,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这是第二句话;第三句话很重要,“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大家要注意,为什么我请同志们理解我的心情,有些事不是为了跟谁过不去,也不是急于求成,而是要结合xx拥有的巨大潜力。我在想,如果在西部有些省份工作,这些事不会这么抓,因为抓不出这么多的潜力来。别看都需要创新,但有些省要抓创新创业,那就是另外一支队伍,而xx抓创新创业,有三支队伍,有一支队伍中央并没讲过,就是农民。今天开完这个会,我要找农民队伍好好聊一次,农民能不能创新创业?当然可以,创新商业模式、营销方式就叫创新。对农民来说什么叫创业?只要不把粮食按国家最低收购价卖给国家的一切种植、养殖、营销、产业化的行为都是农民的创业,能多挣钱都叫创业。创业要跟致富联系起来,如果创业越创越穷,那怎么能叫创业,怎么奔小康?所以,xx不光要抓我们高校这支队伍的创新创业,农民创业也要抓。全省已经部署了这项工作,最近要三条线同时推进,今天是其中一条线。总书记针对我们东北讲的这些话,希望同志们要好好体会。点到了东北创新创业不足,最后一句话又很适合东北的同志,不创新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这就是竞争的含义。关于创新创业,李克强总理有一个提法,大家要很好地思考,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创新创业的意义。总理讲创新创业关系到四个角度。总理说,双创是扩大就业的有力支撑,是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理念,是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是促进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这四句话,大学的领导同志要结合我们整个思想意识形态、社会公正,很好地来体会一下。以上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中央精神,一定要领会好为什么中央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部署,要深刻理解中央部署背后凝聚很多重要的思考、一系列重大的判断。希望同志们很好地领会。
二、深刻认识创新创业的可行性
高校既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重要的创新源。大学生是我省创新创业三支重要主力军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双创”工作部署以来,全省高校系统坚决贯彻、很好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积极明显的新变化。但与发达地区、与我省具备的潜力和可能形成的优势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高校在思想观念、认识程度、具体落实、工作主动性和深度上还有不足,需要积极努力去改变。
最近,我一直在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中央的要求和我省实际进行思考,我想为什么中央现在提出来创新创业呢?总书记的讲话已经回答了必要性,总理讲的四条也很透彻。我要问一下,可行性呢?可行性的依据在哪里呢?我以为大家要很好地观察一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和新商业模式的趋势性问题。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发展之中,这一次“双十一”,阿里巴巴等几个平台都是十来分钟、几分钟就百亿元销售额,然后紧接着就是忙到极致的全球采购、物流。我今天再提一提上次全省大会上我讲的东西,让大家要注意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和新商业模式的趋势性变化。什么变化?我以为有这么几个学者的东西大家还是要关注的,特别是大学的领导干部和老师,下一步要编写创新创业教材,绝不能完全依托我们现有的那点学习积累,那是完全不够的,那会误导学生的。菲尔普斯《大繁荣》那本著作,我们讲创新创业的老师要看一看。里夫金和凯文•凯利的作品,我们的老师是要看的。看完之后,要浓缩一些最精华的东西讲给学生。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本很多领导同志都夸过的书。他本人也是欧盟多个国家领导的顾问。我们大学里的领导同志和讲创新创业的老师都要注意这些问题。今天把就业指导中心的主任都请来,你们给学生编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新的技术革命和商业模式的趋势性变化,否则跟学生解释不了可行性。这方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体会。
第一点体会,我过去讲过,因为社会基础组成要素的物质和技术结构变了,所以草根创业才有可能,这与二次工业革命有本质不同。二次工业革命靠资本集成、垄断,跨国公司靠规模效益。这次不一样,因为互联网+技术改变了社会。上次我们到绥化市调研看到一个例子,在一个居民区的小楼里,绥化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就借淘宝的平台创业开店,雇了很多人,这不就是草根创业典型吗?这是谁给他带来的机会,互联网+、马云的整体淘宝平台。所以我们说这不就是草根创业的实践吗?
第二点体会,下一步会出现新的产业发展方式和企业存在形式的变化,会出现一批极具专业化、小而强的企业。当前和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新变化是什么.?企业不一定大,但极具专业化,小而强。前几天我去东北林业大学调研看到,有个学生创办的互联网+中央厨房,就专门做校园内一部分合理半径内的电子物流配送,而且就集中在比如盒饭这个领域,把它做透,几个学生就把这件事拿下来了,为什么?物流是有密度的,在一个合理的半径内物流密度越大,总物流成本越低,效益越好。可见极具专业化、小而强的企业会大量存在,这也是我思考xx省农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我刚来xx的时候带着工业逻辑,农产品怎样形成资本集中、大品牌、做营销、品牌营销、渠道营销?互联网+给我一次启发,不一定需要这么干,可以点对点营销,个人、集团定制营销。这一点我今天要明确提出,也请我们讲创业的老师讲给学生听,这都是规律。请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两个规律:一是社会基础组成要素物质技术结构变化给草根创业带来机会,二是未来企业存在形式会出现一大批极具专业化的小而强的企业。你不用担心小企业存在不下去,关键是强,强靠你对合理的领域和区域的把握。推动这项工作不光是有必要性,实际上可行性已经充分摆在我们面前。
三、下一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要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转变观念问题。请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同志很好地研究一下观念理念,思想观念、发展理念,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注意两个结合:第一个要结合全球新的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新的商业模式的趋势性变化;第二个要结合xx的实际。我们不能被时代淘汰,大学有引领年青人的重要教育使命。观念问题从来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转变,一定要有主观或客观的触动。自然而然的转变过程太长,人的认识就是这么形成的。观念的本质是人的认识,现在就需要既靠主观又靠客观来触动。比如说主观,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不要把跟党中央保持一致变成口号,要变成思想过程,然后才有可能变成行动过程,我们很多同志完全习惯当成政治口号。比如总书记讲的五大发展理念,五条之间的关系怎么体现整体性、与“十三五”规划什么关系?对“十二五”怎么总结,怎么结合我们的实际?哪些过去的惯性还要必须改?哪些坚决果断地改?中央领导讲现在每年评出这么多成果,是为了评吗?是为了让你们得奖吗?是,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这些成果转化。所以,我们大学的领导同志如果还沉溺于过去那种成果评审,又得了什么奖的观念,那还有多少意义呢?因为一件事没完,仅仅做了一半儿,体现一个阶段性的水准,但不是全部,更不是终极目标。创新能力最后体现在哪里?如果xx继续保持科技成果产出全国第七名,科技成果转化率全国第二十七名的话,从某种角度讲,那就是我们整个这一条战线思想观念转变不够,没有很好地领会中央要求。我们希望也相信以后这个数字能变,逐步改变。转变观念,对于农村的同志可能只能靠感受来让其改变,但对于我们这样的高素质知识分子群体,转变观念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就是对某一领域的关注、学习,就这两条。但为什么不能转呢?这就是今天我要特别强调的。转观念,首先要学习中央精神;第二做合理必要的引导;还要有一条就是必要的行政推动。所以,我以为观念转变的事,要摆到大学重要议事日程上,否则体制机制转变这个问题还要说5年,10年前中央出台振兴东北文件也都讲到了体制机制问题。观念的问题,大家要重视起来,而且要多个角度。
第二个问题,要给学生讲清楚三个问题。这是我们跟学生一定要讲清楚的:第一,要讲创业的规律。一定要给学生讲清两个规律,第一个规律,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积累,对成功创业的重要促进作用。不是一毕业自己开公司叫创业,自己开小公司、去小公司创业工作、去不确定性的基层工作、能磨练意志的基层岗位工作都是创业,这个创业规律一定要和同学们讲透。就业和创业相互之间促进,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更要看到一定的就业经验积累,对创业的促进作用。我引用了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中国青年人直接创业与工作以后再创业的比例是4∶129。第二个规律,去小公司,去能够磨练人的综合素质的基层,都是创业,去自己的师兄、高年级校友开的公司工作都是创业。这里有无穷多的例子,一个四通公司裂变了多少个企业,一个万通公司裂变出潘石屹他们多少个企业?这都是规律。这些规律要跟学生讲。第二,要讲创业的市场机会。我今天提一条要求,凡是给学生讲创业课的老师,要看xx日报、看xx卫视新闻,要观察一下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分析。我承认我们很多媒体的确有套话的东西,但是也有集中全省智慧的重大分析,一定要看,否则就会耽误事。想在xx留住我们的人才,首先要把机会讲清楚,xx有多少机会?xx哪些领域有差距?这些差距都是创业的载体、路径。xx在国内总需求有增长空间的若干领域,又在xx有供给优势的领域,存在可以发力的市场机会。这是我一年多来反复强调最多的一个看法,我希望老师们看一看,特别是讲创业课程的老师。人一定要清醒,一个人再有本领,无论是谁,他对全社会的认知程度也是不够的,所以要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讲创业课的老师连xx的市场机会在哪都讲不清楚,你能够给学生讲清楚创业?你不就照本宣科吗?xx有什么机会?结论不重要,方法论是重要的,方法论就是要看国内哪些领域有总需求增长空间,不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的领域。然后再看看哪些领域xx有供给优势,然后再看看这些领域当中哪些适合中小企业。这几方面讲清楚,创业机会不就出来了吗?要相信学生对真理魅力的尊重。第三,要讲创业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意见》在全国是有影响的,教育部给了充分肯定,要推广。我们自己要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要让刚毕业的学生掌握。这是第二个要求,这是我们要跟学生讲清的三个问题,只讲清任何一条都不够,讲规律,有机会,还得有政策支持。
第三个问题,省教育厅要抓紧组织专家编写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材。我就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编出有xx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要把中央领导讲话,新技术革命和新商业模式的内容,xx的创业案例都吸纳进去。这项工作请孙东生同志组织,务求教材要有自己独特特点,与我们创业实践和政策结合起来。我去过一些大学看过一些创业教材,内容离xx还有点远,只是讲一些办企业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并没有讲规律,这还不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那些内容保留一部分就行了,篇幅控制在20万字左右,要最快的速度编出来。
第四个问题,大学要在校园内和校园周边建好孵化器和创业园,给大学生提供一定条件的创业物理空间。孵化器不一定要多华丽,要简单、便捷、实用。要紧跟时代变化、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采用创客空间等方式推动大学生创业。省政府将继续把清理出来的政府系统非办公类资产优先配置用于高校创新创业。
第五个问题,再说一个重大的事,就是科技创新。要把科技成果转化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请各个大学从成果梳理,到成立公司,到技术孵化,到与资本市场对接这四个环节上再梳理一下,省教育厅要把每一所大学的情况都梳理一下,是否做了?做到什么程度都要了解清楚,做到引导和推动相结合。要注意所谓高技术成果转化,不一定都是有产品的企业,服务也是,做技术服务同样是高技术,股权结构都是一个道理的,大家要灵活。比如,xx大学完全可以在俄语方面发挥优势,去搞若干专业化的俄语翻译公司。我再强调一下,产品、服务都可以变成我们的高技术成品,不光是产品。政府部门和大学当前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领会一下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我不怕媒体炒xx人口流出的话题,这都没关系,但是人才流失是我们所有xx的重要干部都应该坐不住的一件大事。如果看着我们的人才整体流失,我们这些领导同志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这怎么叫领会中央精神,这怎么叫理解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所以今天要跟大学的书记、校长提一个要求,学校要认真研究怎样通过打造创业平台、创新平台,通过省里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更多事业平台来留住人。我们要当作大事对待,这都是属于战略谋划层面的事,是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我说过很多次,我对xx发展的信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才,所有我们现在发力的产业都有人才支持。比如搞养老服务产业有xx中医药大学、有护理高专;搞高技术产业化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么一批好学校;搞农业有东北农业大学;搞林业下一步的经济功能释放有东北林业大学。未来的经济发展一定是人才的竞争,没有别的因素,资本、技术都是跟着人流动的。整个舞台毫无疑问不是大学一家可以做的,发展环境毫无疑问不是大学可以解决的,这是省委、省政府基本职责。那么大学干什么?我想就是干两件事:就是靠创业平台多留人才,靠创新平台多留人才。大家一定注意,第一轮次留住人,很大程度上就留住了。什么叫第一轮次,就是毕业后第一次就业,只要他留在xx,他很多事就留在这了,生活氛围留在这了,情感关系留在这了,这就是规律。所以第一轮次要想办法、要靠各种载体舞台留住人才。还希望大学与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把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吸引留住人才作为推动xx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我知道靠我们田间地头的那些项目,留住我们的孩子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可以靠新的领域、靠创业留住人才。下一步,政府部门要干的事主要是动态修订完善政策。政府部门最重要的事是不断地深入实际,剖析案例,借鉴兄弟省市经验。我们也有可能有些事走在前面,但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胸怀,这就叫科学理性面对竞争。比如说,高校干部的股权问题。如果他本身是科学家担任领导职务,第一职务是科学家,是成果持有人,第二角色才是领导干部。广东省这些人可以持有股权,我们为什么不能?没有人说不可以,要坚决改这些东西。我们要马上完善细化这些政策。
第六个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氛围。宣传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形成氛围上下大功夫,让双创蔚然成风。要把创业规律、市场机会和政策措施作为宣传重点,利用各种媒体,讲精彩的创业故事,教实用的创业方法。主要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要很好地去营造氛围。我说的氛围,不要一说,省委宣传部就高度重视,然后xx日报开始报道大学生创业典型。到现在为止,学生还不怎么看我们的主流媒体,电视台也好、报纸也好。对重要的中央的媒体、商业传媒,省委宣传部要系统地拿一个方案,怎么来营造?形成什么氛围?我们要有这方面的计划。电视台要在这方面有系列节目。比如,北京电视台搞了两个节目,可以借鉴。一个是北京卫视今年推出《梦想合伙人》大型投资类真人秀节目,邀请沈南鹏、潘石屹、雷军等知名投资人,寻找他们心中的梦想合伙人。一个是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打造的《众筹梦想》大型财经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中有4个创业项目参加,通过创业者激情演说、明星专家评委团现场审核等环节,脱颖而出的创业者将登陆京东金融的众筹平台实现自己的产品众筹融资。另外,团省委要组织好创业导师巡讲。只要讲有意义的事学生能不听吗?我们讲跟他们未来职业生涯有关的事,他们能不听吗?如果跟他们讲一大堆没用的事,他们当然不听了,或者他们表面上听。这就是大学,这就是在拼真理的力量。
请我们的有关部门,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今天说的这些问题,抓紧实施落实,尽快把落实的结果反馈给省政府。同时还有一条,我希望干什么事形成一个好习惯,什么好习惯呢?除非这件事我没想通,不知道该干还是不该干,只要想清楚了,说清楚了,就一定要干到底,而不是干了一个开始,或者过程。今天布置这些事,不是简单地抓落实,要注意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把这个过程做完,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大家要随时提出来。
总之,高校一定是xx非常重要的创新源,不仅仅是人才基地。所以,希望大家采取多种措施把更多的人才留在xx,这样就留住了我们的创新源,留住了未来,留住了xx的希望!
第五篇: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摘 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优秀人才的必要途径,本文根据共青团视域下扬州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尝试和探索,介绍了一种可持续完善的“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第一第二课堂协同配合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创新创业教育 扬州大学
在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各国综合实力的保证,而创新型国家建设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实践平台短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高等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高校创新创教育改革提出了阶段性目标:“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由此,新时期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指明,任务已经明确。
一、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联络优势、宣传优势、实践优势和创新优势。
1.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是“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的群众组织,已形成覆盖到学校、学院和班级每一位团员青年的三层网络体系,从校团委、院团委、团总支到团支部每个层面都比较完善、自成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学校团委、各院系团委和各个班级团支部相互联系,环环相扣,这种严密的组织性使得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活动中有全面的覆盖性[2]。此外,还有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都在共青团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覆盖面广,组织结构严密有序,对于贴近学生、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共青团依靠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开展活动,吸引广大同学自觉参与,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接受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联络优势。高校团组织可以发挥共青团各级团组织联系密切的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在校内,共青团组织长期与大学生相联系,有较成熟而严密的组织体系,直接领导学生会的共青团组织保证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4]。不仅如此,高校团组织还可以紧密联系校内各级团组织,并联系到校院两级各部门和学院,加强与他们的协同合作。在校外,高校共青团可以加强校地团组织的联系与协作,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构建校院、校地、校企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宣传优势。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思想引领是其一项重要而基本的工作模块。高校共青团有很多宣传渠道和平台,可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和氛围营造,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纸媒、宣传海报、宣传栏等途径,而且可以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优势,用当下学生常用的微博、微信、QQ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创新创业典型引领等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让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入脑入心。
4.实践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作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第一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的过程中,已经培育形成很多自身优势品牌,打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例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体系、寒暑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等。
5.创新优势。高校共青团凝聚的是先进青年,是一个具有无限活动和强大动力的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敢闯敢拼,创新地开展各项工作。随着时代的演进,随着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变动,新时期的高校共青团面临很多变化与挑战。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更要发挥创新优势,大胆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模式。
二、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
要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首先要界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西方文化中,“创业教育”的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有历时性。目前将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共同使用“entrepreneurship”一个词语表述[5]。在我国,创业教育是狭义的创业教育,即围绕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实践活动开展而实施,将“创新”的理念渗入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范畴研究分析,在理论上是成立的[6],其共同目标与追求都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7]。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8]。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高校共青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个不可或缺的职能部门,更应在服务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渗入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目前,各高校均设有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全校范围内都在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高校共青团在这项工作深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尚未明确。由此造成高校共青团对自身的认识不足、职责不清晰、任务不明确。面对存在的问题,只有正视,并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文件的精神和指导意见,依照“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三大原则,认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准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找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挥共青团五大优势,完善以思想引领、成长服务、权益维护和组织建设的工作格局,结合就业创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补充,不断拓展实践平台,丰富育人载体,协力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年、发展青年。
三、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路径
在协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共青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扬州大学逐步形成“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第一第二课堂协同配合“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常态。
1.以建立协同机制为保障,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体系。在工作中,该校共青团紧密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目标,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探索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校团委要主动配合,积极聚力,加快构建多方协同机制。通过与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社合处等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构建校内协创机制,学校相继出台《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等多个文件,为大学生双创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通过学校主导、学院主动,两个方面通力协作,构建校院双促机制。多年来,在学校层面上,曾多次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推进会和表彰会。在学院层面上,多个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生双创工作的领导和推动,充分调动学院师生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与社会、市场积极接轨,与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校企共建机制,广泛吸纳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同时争取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2.以科创基金项目为抓手,完善系统化的训练平台。该校坚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强调不仅要铸精“塔尖”做亮盆景,更要铸实“塔基”百花齐放。一方面校团委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校团委要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学术科创基金的申报、立项和管理工作,以此为抓手,在全校营造浓郁的学术科创氛围,这两个项目最终成为“挑战杯”作品产生的基础和摇篮。自2004年起,学校每年划拨25万元设立大学生科创基金,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从2012年起增加至每年50万元,现已突破90万元。同时,各学院也设立学院专项基金支持大学生科创工作。自2013年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这两类项目同平台申报、同平台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04年以来,全校申报校大学生科创基金立项数逐年增加,受益的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广,涵盖所有学科和专业,项目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3.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搭建多类别的竞技舞台。校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在组织动员、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优势,坚持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为学生架设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舞台。在校双数年份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单数年份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扎实推进“挑战杯”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工作。在对接国家级、省级赛制的同时,结合学校综合性大学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竞赛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增设“文学、艺术、体育创作类”和“创新创意设计类”这两大参赛门类,为全校27个学院“全员参与、同台竞技”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团委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协会)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创新成果展、科创嘉年华、创客精英训练营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活跃关注创新创业、参与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多样化的平台。
4.以专业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成才环境。该校坚持紧紧围绕第一课堂,紧密配合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改革,以学院专业文化节为载体,推动学院学术科技类社团活动及专业实践类活动的开展,构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育人空间。各学院积极构建寓研于教培养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融通发展,或依托品牌学生社团和活动,树立全天候、全方位育人理念,从丰富科创工作内容角度切实增强科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广泛融汇社会资源,精心建设科创研究基地,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以“外强专业技能、内化专业素养”为宗旨,坚持打造特色鲜明、全员参与的专业文化活动,均取得很好的育人效果。如中国语言文化节、传媒文化节、珍馐盛旅文化节等,通过打造“一院一品”专业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逐步构建起一个“既有扬大共同特点,又有学院独特烙印”的育人环境。
5.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延伸,拓展多样化的育人空间。创新与创业,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内涵上的相互包容,在实践过程中两者又是互动发展的。因此,校团委在狠抓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营造的同时,着力推动构建“多层次、递进式、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孵化体系,推动项目的有效孵化和高质量的成果转化。目前,学校专门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基础》课程,明确两个必修课学分,作为对全校学生的创业基础教育;针对有部分创业意向的学生,在为大家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训练(KAB)、大学生创业专题培训(GYB和SYB)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还建设占地2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实训;此外,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扬州东关街大学生创业广场等创业实体和基地,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体化的创业实战空间。在此基础上,校团委积极致力于“一团三中心”建设,创业导师团,大学生公益创业中心、创业文化交流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的功能布局日益完善。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扬州大学在创新创业工作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下一阶段,该校共青团将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围绕学校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内外资源、强化多方联动、鼓励师生参与,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督导落实,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做出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1-2.[2]高洁,毛传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36-37.[3]金宏妍,蔡星周,姜学永.共青团参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增权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8-29.[4]周俊.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科教论坛,2015(12):275-276.[5][美]德鲁克,著.张炜,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5.[6]曹胜利,雷家?X.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9:6-8.[7]王贤芳,孟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2(02):118.[8]张澍军,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13-3-1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