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团建创新对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义

时间:2019-05-14 00:0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团建创新对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团建创新对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义》。

第一篇:试论团建创新对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义

试论团建创新对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义

[摘 要]高校作为青年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地方,是我国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高校共青团在全团的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冲击,与此同时,也给高校的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以创新的思维推进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对实现两个“全体青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高校共青团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建设;创新;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2015 13-0022-02

[作者简介]黄琳 1983―,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纪委助教;吴杰 1992―,男,江苏宿迁人,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专业2014级在读硕士。

一、引言

开展团建创新就是要在共青团组织内建立一套与中国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有利于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的一套方法和制度体系,能够活跃团的工作,能够在新的历史和社会发展阶段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政治任务,并为此提供坚强可靠的政治后盾和组织保障。

团建创新是实现共青团组织工作新发展的重要需要;是使共青团组织在新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深入查找和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改革团的各项组织建设工作,增强组织活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要求;是进一步实现共青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两个“全体青年”的战略性抉择,对全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现状

高校团组织在全团中处于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承担着引领团组织向前发展、与时俱进的重任,加强团建创新对促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共青团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通过创新来推动团组织的各项工作,并且要重点解决“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这两大战略性课题,巩固现有团组织的建设发展基础和成果,继续深入推进团的事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可见当前团组织在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较为凸出的发展问题。

一 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

当前,由于新媒体等网络应用的推广普及,传统的共青团工作和活动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为吸引力不够、作用力不够、影响力不够、宣传力不够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团组织的组织模式单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所面对的青年团员群体愈来愈庞大。青年群体信息沟通交流方式、集结方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较传统有了相当大的变化,自我表达的意识也不一样。但目前,高校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式依旧以班级团支部为主来开展活动,社团、公寓建团,也以形式化居多。二是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主题团日活动是团组织开展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但目前高校的主题团日活动在内容上缺乏新意、形式化行政化严重,形式上单一刻板,没有创新性。主题团日活动呈现出“有意义但没意思”的状态,根本不能吸引青年大学生团员参与其中。

二 团组织凝聚力不强

“凝聚力”是实现共青团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和前提。基层团组织只有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将青年大学生团员紧密地团结起来,才能实现团员青年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从而形成强大的组织优势。

在当前的高校团组织中,一些基层团组织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活动开展中缺乏调研,缺乏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和关注,通常不能准确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不能成为青年团员的可靠后盾,积极组织了很多关于创业、就业、知识、心理等服务青年成长的活动,大学生团员却不“买账”。很多青年团员对团组织的活动表现出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态度,很多工作都是不得不完成上级团组织指派的硬性任务,带有被动的“参与性”,对团组织也表现出不信任、不屑一顾的态度,大大削弱了团组织的威信和凝聚力。

三 团员主体意识不强

青年学生的团员意识大多形成在中学时代,由于社会认知的差距和关注重心的差别,很多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在中学时代,团组织的局限性传播给成员造成了一定的狭隘思维,并伴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一些青年团员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目标的实现和愿望的满足,将很多团的工作进行利益化的利弊权衡,许多团员的团员意识淡薄,缺乏作为团员的主人翁意识,在团组织的建设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高校,这种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般情况下,高校绝大多数的青年学生都是团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团员”身份给大学生带来的荣誉感和特殊性不复存在。很多青年团员将参与团组织活动功利化,与奖助学金评定、入党等相关联,形式占主要部分。他们在活动的参与中,既不能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主观能动性也不到充分的发挥,团员的主体地位、团员的自身意识消失。

四 团干部缺乏存在感、归属感

存在感、归属感是团干部主人翁意识的重要体现之一。团干部是团组织的执行者和建设者,是开展共青团工作的中坚力量,让团干部能够主动并卓有成效地建设团组织、发展和团结团员青年,需要党为广大团干部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但是,在很多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共青团组织常常面临经费缺乏、行政压力过大、没有话语权等尴尬的工作处境。使得团干在工作中不深入,缺乏存在感和归属感。

三、加强团建创新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升团组织活力

共青团是联系党和青年的工作纽带,提高共青团组织活力是党对共青团组织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深入调查和了解高校学生团员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和应用各类手机新媒体,通过共青团建设观念的创新、活动、宣传方式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以及工作形式的创新,建立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创新体系,开发出符合青年特点和需求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团组织活动,创新高校团组织的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宣传手段、参与方式,有利于凝聚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活力,有利于使团的组织网络在基层中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以高校为着力点影响全体青年。

二 有利于提升团组织凝聚力

团建创新是对高校团组织建设的有益探索,是二十一世纪共青团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加强共青团组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团建创新,有利于通过团组织观念的创新、方式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在高校团委中形成的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工作手段,使团组织获得凝聚力。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团组织才能够真正吸引和引导广大青年团员自觉参与团的建设、自主参与团的工作、自愿服务团的发展,也只有不断推进团建创新,才能不断促进高校共青团在全团系统中不断增强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三 有利于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共青团组织所具有的组织优势不仅成为培育青年人才的孵化器,更为广大团学干部增添了学习机会。在团建创新模式下,通过党建带团建、团学干部培训、“青马工程”等平台,为推进新时期团学干部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可以积极搭建各种成长培训平台和渠道,可以激励共青团组织和个人更加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扩大共青团工作覆盖面。推进团建创新,可以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团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先锋意识,服务改革发展,不断增强团员的光荣感、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 有利于实现“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锐意改革的战略规划。实现“四个全面”,高校团组织需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发挥重要的建设作用。高校共青团处在教育和群团两个工作的重要改革交叉点,深入推进团建创新,有利于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基层组织的布局设置、团员发展管理、联系服务学生的方式,为全团改革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有利于继续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战略思想,加强青年团员对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凸显共青团在政治、组织、人才、活动、服务等各方面的优势,为建成“四个全面”出策献力。

参考文献:

[1]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N].中国青年报,2005-01-07.[2] 赵金华.推进团建创新探索高校共青团工作新的增长点[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3] 沈红.准确把握团员青年特点推动团建创新[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 1.[4] 陆昊.陆昊同志在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研讨会暨全团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9-03-24.http://.

第二篇: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论文

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论文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它们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学习与生活的一种方式,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无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还是全球格局呈现的新局面,都强烈冲击了我国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这样一来,使得我国的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同时,我国近几十年来教育体制的大力改革也让高等精英式教育得到大众化的发展,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更加困难,所以,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为国家培养四有型人才显得极为重要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在青年思想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然而由于目前的共青团建设工作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如运行机制建设、组织体系设置、团组织工作阵地、学习型组织建设、团员队伍和团干部建设的问题,要想让高校共青团建设工作取得最好的效果,势必要先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一)单一的组织设置。

尽管由校团委到班级各个团支部的组织结构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但由于两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我国部分高校团组织建设过于单一化。

一是大部分的高校并未将建团阵地扩大到事业单位、校外企业等领域,而是将其限定在了学校的内部,然而与事业单位、校外企业联合建立团组织结构对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不够健全的运行机制。

诚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高校共青团运行机制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同时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并不意味着我国高校的共青团的运行机制是没有问题的,相反,运行机制中的某些方面仍然有待更深的调整与完善。

由于我国的部分高校团委没能实现独立运行,所以他们常常是以挂靠的形式位于党委学生工作部门之后的,因此完善运行机制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建立起健全的领导机制。

鉴于我国各个高校的党建在推动团建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反而使得团建成为了党建工作的引导,推动着党建工作向前推进,与此同时,当高校的团组织推进表现出色的共青团员入党时,作用也稍显不足,因此我国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

二、我国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建议措施

(一)多元化我国高校共青团的组织设置。

根据教育部与团中央的工作要求,我国的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加强和改进需要以形成活泼的基层组织为工作的重点内容。

与此同时,为了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关于“全体青年”的要求,需要将现有传统基层团组织的强化工作纳入到我国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工作中,同时让组织设置得到不断的多元化发展,在团建工作中努力寻找全新的团建模式,让团组织的辐射面得到大幅度扩大,从而进一步使得组织的战斗能力得到增强,而为了让共青团组织多重覆盖到青年大学生,势必要让各个高校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得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建立。

(二)增强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力度。

作为高校共青团服务与联系广大大学生团体的第一线,团支部是直接与大学生接触的。

同时,由于团支部所在的班级是大学生所在的行政团体中最具有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单位,因此,班级的团支部建设应该作为高校共青团最传统、最基本、最常见的工作领域。

面对我国各高校班级团支部取得的成果,仍需要让班级团支部建设得到更好的巩固与加深,在服务同学、开展文体活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大力发挥班级团支部的作用。

让团支部在班级事务中的影响力与作用力得到更好发挥。

在班级的日常工作中,班长对于一般学生的影响力要强于组织委员、团支书和宣传委员等团支部主要干部,所以,为了调动起更多的团支部成员加入到班级事物中,让团支部在自己班级中的影响力与作用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通过加强团支部关于推优入党工作中的影响力。

(三)加强“一体两翼”的组织体系的建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共青团建设渐渐呈现出“一体两翼”的局面,其中高校共青团组织代表的是“一体”,而学生社团及学生会则成为了“两翼”,所以,不难看出,“一体两翼”是将共青团组织作为主体,凭借学生社团、学生会这两翼的组成部分对我国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进行的运行和管理的格局。

所以为了推动团组织工作和加强团组织建设,我国的高校共青团势必要在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激励模式增加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真正高效的“一体两翼”组织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互联网时代,我国的高校共青团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本研究科学界定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中的基本内容,对目前我国高校共青团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归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大学生团员和高校团干部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工作建议。

第三篇:高校基层团建的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高校中,共青团员是最活跃、最具创新性、最有潜力的队伍。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为了实现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培养出知识文化合格、政治思想的可靠的高素质的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高等教育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它是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发挥出高校共青团的作用,就得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团的全部工作和建设的基础。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团组织能否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关系到团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否落到实处。共青团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大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团的基层工作。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必须明确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各级团组织尤其是高校基层团组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不断扩大团的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为基础,以切实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基层团组织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巩固、具有内在活力的坚强集体。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科学运用邓小平理论,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层团支部建设工作量大,周期长,需要基层团支部组织和上级团委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要在继续探索基层团支部建设的新思路、新方式、新途径,不断追求团支部建设的新突破、新进展、新格局,为学校共青团事业的不断向前不懈努力

第四篇:大力推进团建创新

1、大力推进团建创新,促进基层团支部设置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于一个团组织而言,能否实现团建创新,并不取决于热情和主观愿望,社会的大环境和本单位具体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在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和党政领导支持的前提下,进行团建创新。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以站区建团为重点,创新团的基层团支部组织设置和组织制度。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站区已日益成为青年闲暇生活、工作的重要空间,而团员分布不均,集中困难又是开展活动不利的实际,因此,基层团支部的组织设置创新应以站区为重点,进行结构调整和系统构建。比如,可以打破基层团支部设置的隶属、划分和封闭等常规,按青年分布和聚集的区域性特征建立团的基层支部,推动基层团支部跨行业、跨单位的横向联合设置,促进站区团员青年间的横向交流,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二是在现有单位设置不变的情况下,在站区建立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辐射功能的“中心组织”。这个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协调组织站区内各单位团支部的工作和活动,整合技术资源、文化资源,建立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活动阵地,带动站区团支部工作的全面活跃。三是以社区为重点,创建社区团支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令性、计划性的资源配置和单靠向本单位要资源的工作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团员青年的活动需求,也无法实现团组织的工作目标。因此,要创新基层团的组织设置,就要从树立“在服务社会中获取社会资源”的思想入手,也就是“靠团的优势服务社会,靠服务社会吸纳资源,靠社会资源服务青年”,自觉适应社会变革,同时,利用社区的功能和优势把团的工作与青年的闲暇时间和发展需求有机的统一起来,延伸团的工作手臂,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使基层工作形成一个与社会互动、良性循环的机制。

2、以“团建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兴趣促团建”工作方法引导企业青年联合建团

市场经济讲供求关系,团组织建设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在有条件、有需求、有能力的企业主动开展团建工作,以企业管理系统为依托建组织配干部;在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建团的企业,我们常识打破单位限制,以青年的共同特点、爱好、经历来建立组织。

03年我们尝试在集贸市场建立流动团支部,各个商户的青年回归团组织生活后,不仅积极参与镇团委活动,丰富了生活,也为集贸市场营造了文明经商的良好氛围。

今年,我们计划以“兴趣小组”形式建立团组织,目前已经确定以全区“和谐杯”乒乓球比赛为契机,建立镇乒乓球协会,而后成立团支部。

3、长期以来,朝阳团区委本着“注重实际、搭建平台、力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区域青年工作资源,以“区域青年工作协作体系”为主要形式,在团的组织建设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对于当前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区域青年工作协作体系”于2002年推出,是以整合共青团和青年资源为基点的区域化工作体系,包括“协作片”组织体系、“联系人”反馈体系和“片会”沟通体系。“协作片”组织体系:将区域共青团组织按照就近原则划分为9个工作协作片,每个协作片由临近的街、乡、青工单位、非公单位、中小学校团组织共同组成,并邀请70余家驻区单位加入属地协作片,参与区域建设。“例会”沟通体系:经集体推选的协作片片长单位,作为牵头人负责组织协作片例会,共同制定年初工作计划,相互整合资源、弥补不足,协作开展活动,实现团组织间的横向沟通与合作。“联系人”反馈体系:团区委机关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协作片,担任协作片“联系人”,通过参加协作片例会、开展基层调研、电话联系等方式传达团区委有关指示精神,并了解协作片建设情况,以“青年动态”、青年研究报告等形式反馈团区委,为区域青年工作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团区委通过此项工作,不断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共享,基本实现了“互通有无、互传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同筹、工作互动、业绩同担”的工作效果。4 http://

5、─创新思路,延伸手臂,形成合力。项目团建工作由施工现场向管理环节延伸,渗透到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关键工序和重要岗位;由抓思想教育向抓团员青年权益维护延伸,积极做好青年权益维护和学习、生活、婚恋服务等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形式转变,由千人一面向因人而异转变,由说教为主向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转变,由传统工作手段向网上团建转变;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延伸,加强与项目部所在地团组织的协调、联系,广泛深入开展路地共建活动,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职工队伍团员青年向协力队伍团员青年延伸,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民工青年工作的意见》,坚持“六个纳入”,在团员青年比较集中的农民工队伍中建立团组织,指导他们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

6、工作方法创新——项目化

1、工作项目的形成要“上情下情相结合、内情外境相统一”务求实效。

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团组织和镇党委的重要文件和中心工作,充分掌握“上情”;同时,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青年团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充分掌握“下情”。在此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衡量自身实力,拟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务求实效。

2006年,镇团委结合全区青年就业工程的工作创刊“青年致富导读”。初以关于农业种养殖知识为主,附带一些电脑知识和家用常识。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服务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也没能发挥务实作用。

2007年,团委针对“青年致富导读”刊物向广大青年团员征求意见、建议,认真对征求上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和汇总,并总结上工作中的经验,扩大刊物的信息承载量,更准确更快捷的服务青年。

(1)继续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种养殖专业知识,及相关农林、防虫防害信息作到及时、准确、有效,从而提高刊物的可信度和知名度。

(2)将帮助青年就业、致富,提高创刊理念和宗旨的高度,把提供就业、求职信息作为刊物的重点新栏目来建设。主要依靠镇就业服务所提供的招聘信息,配合征集上来的择业者信息,搭建企业与社会的人才交流平台;与社会青年管理工作相结合,建立社会青年就业档案,将定期登载的就业培训信息及时传递给社会青年,免费提供培训,提高社会青年素质,促进社会青年就业,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3)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加载我镇青年致富经验交流专栏,定期登载我镇优秀青年致富典型事迹,引导和鼓励青年创业致富、就业增收。

(4)倡导青年志愿服务,发挥青年团员生力军作用,加载我镇青年志愿服务队活动动向,为广大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信息途径,为08年奥运会作出贡献。

7、主要做法和创新点

随着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村级团组织服务对象大量流失,组织机构形同虚设。针对这一情况,团石柱县委明确了团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并进的共青团事业发展工作思路,依托西部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特色产业多的优势,将建立特色产业团支部作为农村团建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依托特色产业,打破地域限制,更大限度凝聚团员青年

石柱是闻名全国的“黄连之乡”、“莼菜之乡”、“辣椒之乡”和“长毛兔之乡”,有着丰富的农村特色产业。近年来,在西南大学等专家的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建立了黄连、莼菜、辣椒等20多种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共计40多个。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组织(协会、合作社等)相继产生,打破乡村边界的同一行业组织将更大范围内的农民群众紧密联系为一个经济实体,一定数量的农村团员青年也参与其中,这为建立特色产业团支部奠定了基础。

(二)依托专业合作社建立特色产业团支部,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增强专业技能或者学习其他岗位知识,兴趣引导)

团县委首先确定了部分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开展试点工作,以公推直选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任命专业合作社中产业发展较好、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年青社员为特色产业团支部书记及班子各委员。同时,明确责任分工:团支部书记由特色产业大户担任,参与规划特色产业发展、争取发展政策;组织委员由产业能人担任,负责组织青年发展特色产业;宣传委员由信息收集能人担任,负责宣传支部工作特色与产业发优势,为团员青年提供产品供求、产业发展等信息。

(三)对特色产业团支部试点进行全方位扶持,实现品牌效应

全县第一个农村特色产业团支部建立后,团县委在该公司建立了“团校”,多次联系西南大学的专家前来传授实用科学技术,并积极联系银行为创业团员青年担保贷款。团支部则负责联系农产品的销售。由于该团支部的团建工作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实际,加上邻近县城交通便利,团支部的团员青年迅速尝到了致富的甜头,这很快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好评,不少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纷纷回家创业,并加入了团支部。

(四)总结经验,迅速推广,实现特色产业建团全覆盖

团石柱县委在特色产业团支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迅速推广,要求各乡镇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至少一个特色产业团支部。在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团支部优势,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团组织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不断壮大,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充分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重视,为特色产业团支部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8、主要做法和创新点

一是创新手段,规范管理。通过属地管理、联合管理与委托管理三种方法,借助“并、转、接、联”等方式,不断推进劳务企业团组织与用工单位团组织之间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对劳务工团员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一方面,在集团下属的劳务发展公司中设立了团的各级组织,对流入和流出的团员青年进行管理,及时掌握劳务工团员的数量、结构、分布和从事工作等信息。不断满足作业全过程承包中团建的需要,初步解决了劳务团员的组织发展、团籍管理、经费管理、学习培训等问题,使他们能够直接得到来自劳务团组织的教育与帮助。另一方面,为解决生产中混编作业与派遣管理的需要,在集团公司党团组织的统一协调下,实现了用工单位团组织与用人单位团组织的有效衔接,由劳务公司派驻“党团干事”到用工单位,协助做好推优入党、推优上岗以及优秀务工青年的培养、考察等具体工作。承发包双方团组织共同协商签定《天津港劳务发展公司团员青年共管协议》,定期就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进行沟通,充分调动劳务工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并在条件成熟的单位中推行劳务工团员属地管理模式,按照《团章》规定和有利于加强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和团员作用发挥、便于团员集体活动的原则,团的组织关系随团员本人发包流动,编入发包方单位团组织进行整体教育、引导、考核与管理。劳务工团员在发包方团组织中同样享有选举权。此外,按照“统一领导、健全组织、发挥优势、促进发展”的原则,集团公司还在由本方投资兴办主体的相应组织中代管农民劳务工团员,分别隶属于基地系统的对应团组织。对于其中采取劳动力租赁方式输入到联营公司的团员,以临时组织关系形式参加联营公司相应组织的活动中,纳入组织体系进行委托式统一管理。

二是导入项目,夯实管理。为培育更多技能型劳务工青年,天津港各级团组织积极导入共青团传统优势项目,依托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突击队竞赛、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载体,在劳务工青年中广泛开展了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与创新创效等活动,纷纷建立起“外来务工青年之家”、“务工青年技校”等阵地,为广大农民劳务工和城镇劳务工提供切实的生活服务,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技术水平。特别是每年“安全月”期间,天津港各级团组织还以人为本,针对劳务工青年在生产实际中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事故隐患等,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青年当先”安全对话,帮助劳务工青年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生产知识。三是情感关爱,带动管理。为增强团组织对广大务工青年服务的针对性,天津港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了“天津港十佳务工好青年”评选、图书漂流等活动,从技能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典型选树等方面不断加强对务工团员青年的引导与管理。并建立了“外来务工救助解困基金”,用于帮助那些本人及其家人因意外伤害事故或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和生存受到严重影响,而又没有其它求助渠道和保障的外来务工青年。此外,还建立了亲情制度,广泛开展了与“千里亲情系安全”、“六一亲情赠送”、“孩子亲情家信”、“兄弟情”等活动,用亲情拉近了团组织与务工青年之间的距离。同时,针对劳务工青年思想活跃的问题,还组建了“天津港青年和谐志愿者服务队”,就劳务工青年的思想倾向做好定期跟踪,并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上舆论的有效引导,为企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五篇:对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章摘要:文章分析了企业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形势和现状,对如何提高、完善、创新团组织建设管理水平、工作方法、活动形式,充分挖掘、利用、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参与性,进而帮助引导团员青年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奉献青春、爱岗敬业、成长成才,提出了建设理论和思想指导,以及实践方案。

关键词:共青团组织 团员青年 团建 服务青年

共青团组织,是青年组织的先进代表。我厂作为特殊印制企业,青年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印制事业未来的前进方向。因此,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企业团建不是为了建团而建团,在企业中建立健全团的组织,积极开展团的工作,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共青团作用,行使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职责,切实团结、服务青年的有效举措,也是团组织加强引导其积极工作、勇于创新、健康生活,对企业团员青年教育和管理的当务之急。

团员青年是一个充满活力但又骚动不安的群体,如果企业中没有一个完善的团组织对这一群体进行有效疏导,这些年轻的资源就很可能得不到最大程度的整合和发挥,转而变为一盘散沙。

团员青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顶梁柱,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之热爱岗位,热爱学习,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鼓励与肯定也不容忽视。做好共青团的工作,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从关键把握,从细处着力,更重要的是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而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活动开展,则是基层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度量衡和晴雨表,是团组织是否正常运转的生命线。

团的活动的开展,是基层团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结合团员青年和企业、车间自身特点,不断的组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广大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才能让大家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应变能力得以提高,使基层团干的思想和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和进步,为企业团的长远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随着我厂改革创新的不断推进,企业逐步成长壮大。面临大好局势,企业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也在日趋完善与健全。但是,在团组织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与提高:

一是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还不强。因团干部大都是兼职,团工作时间难以保证,加之从事团的活动多少会影响本职工作,且只有付出,少有回报,导致一些团干部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不强。

二是团组织很难持续围绕车间中心工作,跟上生产形势的步伐,与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受时间、地点、资金等因素影响,其组织的活动大多利用业余时间,内容一般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劳动竞赛、知识技能培训为辅,没能从促进企业、车间发展的高度出发。

三是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不强。车间团的工作面临许多困难,由于团组织工作方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的创新性、趣味性、知识性等受到局限,造成工作被动,难有作为,因而未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导致团员青年对团组织活动不热心,参与积极性不高。

四是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变化,青年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多元化,对团组织的认同程度各不相同。部分团员青年平时缺少理论学习,对团组织的政治地位认识不够。

团员青年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新需求激增。所以,共青团组织要在新形势下有所作为,获得更多的活动和发展空间,就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中拓展新的天地。

当然,还要把团员青年新的变化与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筹划一些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活动,努力扩大参与面,不断提升活动品位,走“精品活动”之路,进一步巩固基层团组织建设成果,逐渐形成具有企业特色、车间特色的品牌活动。

作为企业的新生力量,基层共青团组织如何在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发挥更大作用?我以为,首先要提高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工作力度,具体应树立三种观念,加快四个转变:

一要树立规范发展的观念。

要加强团内基本制度建设。坚持必要的团内学习和考核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团员管理、民主评议、考核、团干激励等制度的规范,确保团的活动质量和工作效率;找准适合企业、车间特点并得到广大团员青年认可的有效载体,确保团组织发挥其作用,逐步提高团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要树立注重效果的观念。

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它的唯一生存发展目标。企业内部所有组织和成员都应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的总任务,以追求最佳绩效为先,车间团组织也不例外。因此,团建工作必须与生产融为一体,相互协作,相互提高。通过组织、举办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培训、评比、技能比武等活动,使团建工作主动适应企业、车间生产需要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要树立不断创新求变的观念。

团支部要结合当前企业、车间发展形势与现状,逐步增强团组织的知名度。观念要创新、方法要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都要创新,以此牢牢树立团员青年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团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团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要从团员青年中来,到团员青年中去,注重汲取青年人的智慧,集思广益,提高自身素养和组织效率。

三种观念的树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共青团组织建设理论和思想指导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同时加快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工作重心由“务虚型”向“务实型”转变。

团的工作必须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广大团员青年办实事,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的放矢。如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可适当多些,而一些服务于青年团员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则要追求效果好、影响大。围绕各类主题展开活动,面可大可小,但是着力点一定要少而精,尽量做到“短、频、快”。相信,这种捆绑式和搭载式更易被人接受。

二是物质保障由“拨入型”向“多元型”转变。

团组织在提高团干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要主动横向联合,充分利用车间行政、分工会的组织优势、资金优势和团员青年的体能优势、智力优势,强强联合,实行多条腿走路,增强物质依托,为活动开展的物资保障打好基础。

三是团的活动要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重点在“两性”和“三化”上进行深入。即“灵活性”、“多样性”和“小型化”、“分散化”、“趣味化”。

譬如破除狭隘的“封闭”思想,做到“走出去,请进来”。过去我们组织团的活动,往往注重于企业自身,活动在主题、形式、内容上很大程度仅仅局限“企业”、“车间”这个特定区域,属于“自娱自乐”型。

今后,我认为团组织应以扩大影响力和活动广度为目标,加大与兄弟企业或外单位的联系,以“走出去,请进来,展风采,创特色”为活动方向,组织诸如文艺巡演、周末联谊、志愿者行动、社区服务等具有深度广度的活动,使团员青年与外界有更多沟通、交流、表现的机会。

四是探索企业团的工作方式。

在组织上,我们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从企业所需、青年所求、团力所及出发,选好项目,坚持长久,形成系统、规范的工作体系;在形式上,由“集中型”向“集中分散型”转变,提倡开展小型业余、灵活多样的活动,更好地调动基层团支部、团小组和青年骨干的积极性;在服务上,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切实把维护青年利益、满足青年需求、促进青年成长作为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核心内容。

事实表明,团的各项活动的吸引与否,是要把“活动”作为一种产品放到团员青年的“市场”中经受检验,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所以,能够以组织建设为龙头,以服务车间和服务青年为两翼,就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展。

不可否认,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活跃团的工作的持久点的确需要有“多看、多听、多想、多做”的恒心和耐心。

因此,作为一名团的干部,我们一定要坚持“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党建带团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工作方针,仔细研究青年的新特点、新需求,广泛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要想青年之所想,及青年之所及,为团员青年搭建更多更好的展示舞台,帮助引导团员青年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奉献青春、爱岗敬业、成长成才。

下载试论团建创新对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团建创新对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如何创新优化

    浅谈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如何创新优化 浅谈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如何创新优化 一、当前的形势与任务 1、当前的形势 十八大的召开和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任,为中国的发展确立了......

    高校共青团如何推进青年创新创业体系的建立

    关于高校共青团如何推进青年创新创业 的几点思考 自2009年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机会和平台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主要方式有开展创新......

    共青团平川区委非公团建工作稳步推进

    共青团平川区委非公团建工作稳步推进 为全面落实团省、市委关于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共青团平川区委深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团建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团的......

    关于共青团团建工作全覆盖推进计划5篇

    关于共青团团建工作全覆盖推进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党委、中央企业团工委关于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根据《2010年中央企业共青团组织团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安排......

    论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推荐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 作者:冯磊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35期 摘 要:高校共青团需要结合新形势下青年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创新共青团的工作方......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深化“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切实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就要要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倡导创新观念,营造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

    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试点工作情况汇报00

    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情况汇报 万州区天城镇团委 (2009年11月16日)尊敬陆书记及各位领导: 能参加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亲闻陆书记及各位领导的指导,深表荣幸。(汇报中使用)借此......

    积极推进团建创新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

    积极推进团建创新 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 东方洋团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团区委、团街道有关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部署,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适应团员青年的新需求,始终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