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22: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存在诸多问题, 满足不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出发,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农业推广体系创新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农业推广 现状 对策

农业推广,简单的说,就是促进农业人力素质的提升,以帮助农家,改善农业,并发展农村的工作。也是运作有关农业理念、知识、技术、资讯,并与运作对象互动,造成的传达、转移、扩散、共享的过程。农业推广不可或缺的形成要素,包括人、物、事三项。

若依据农业发展条例第三条第十八款的定义,农业推广指利用农业资源,应用传播、人力资源发展或行政服务等方式,提供农民终身教育机会,协助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地方产业之业务。

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进入21 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但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存在诸多问题, 满足不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出发,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农业推广体系创新发展的对策。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 农业推广主要是以行政手段为主, 教育及其他方法为辅, 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良种繁育、农业技术监督检测3 个系统。除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外, 还包括群众性农技推广组织。全国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农作物、畜、禽、渔品种的更新换代, 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使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以丰收计划为例, 自1987年实施以来, 每年安排推广全国农、牧、渔、机等业先进、适用、成熟的科学技术100 项左右。通过该计划的实施, 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组装配套, 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促进了我国农牧渔业的全面增产、增收。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讲授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点、科技大集、“电波入户”等活动, 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另外, 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等, 开展了对农民的系统培训。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 还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 包括动植物检疫、种子质量检验、动物防疫及其监督、农资质量监督、农业机械监督、农民负担监督、农业承包合同管理等, 有效地预防了动植物病虫害传播和假种子坑农害农等事件的发生, 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但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 科研、教育、推广、生产严重脱节 由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处于政府直接领导之下, 行政倾向过强, 市场导向性差, 致使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成果转化率低。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 转化成果普及率仅为30%, 远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35%~40%, 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科技成果能转化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 但由于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固有观念的制约, 往往使得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从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此外, 农业教育的主体应是农民, 但现有的正规农业教育体系产生更多的是“蒸发效应”, 使大批人才从农村脱颖而出, 离乡进城, 而成人教育和农民教育体系则缺乏长远规划及科学的培训计划, 在具体实施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绿色证书”工程仅安排了由农业院校负责培训学员, 而政府对学员的后期培养和创业则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

推广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与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 首先, 推广人员的素质偏低。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参加培训的机会, 部分推广人员知识面狭窄, 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推广体系内部缺乏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 包括聘用制度、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以及个人工作计划、人员监督与考评等, 使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未能纳入推广工作的议事日程。其次, 推广人员及管理者的观念陈旧。推广人员普遍缺少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精神, 不熟悉市场, 信息不灵制约着许多推广活动, 工作上易受某种短期行为的驱使, 推广工作的重点频繁变动, 普遍存在只重项目设立而轻项目管理的现象。推广人员的上述状况显然与农技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

首先, 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目前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款和国家设立的推广项目所给予的经费支持, 这种有限的经费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许多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2 级)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经费不足致使推广人员待遇极低, 与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相适应, 进而导致推广队伍不稳定乃至人员流失。尽管有些单位结合推广开展了各项经营服务活动, 但其收益多是杯水车薪, 于事无补。其次, 推广手段落后。由于经费不足, 基层推广站普遍缺乏有效的交通工具, 缺少对农民进行有效培训的设施以及加强同外界取得联系的设备。推广中仍以传统的“ 一张嘴两张纸”为主, 缺少测试、化验设备, 许多问题因不能及时确诊而错过了解决时机。

然后农民素质偏低, 技术推广难普及。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 致使一些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弃耕外出打工, 向第二、三产业大批转移, 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整体素质明显偏低, 与接受农业科技所要求的水平相距较大, 成为农技推广的巨大障碍。多数农民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 加大对农业生产尤其是对农业新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能力有限, 承受不了市场因素与自然因素带来的双重风险。因而宁愿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获取稳定的低效益, 也不愿投入大笔资金并承担风险, 造成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滞后。

下面是对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提出的几点对策。

明确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目标 改革创新农业推广体系, 是为了使我国农业推广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 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明确创新的目标, 以便把握发展的方向。具体的创新目标应是: 建设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巩固健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 培育多元化的推广服务组织, 创新推广体制和机制, 逐步形成新型的国有和民办、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 为中国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改革和完善中国现阶段的农业推广体系 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推广体系的主体, 担负着重要的农业推广工作, 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对于创新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强化政府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 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其次要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机制[5]。“产学研”联合的模式, 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模式[6], 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同步发展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必然趋势, 也是拓宽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职能范围的有效途径。要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部门协作的优势, 缩短科研成果的推广路径,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 加快科技信息的集成和传播速度, 使之成为我国政府推广体制的必要补充, 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农技推广队伍及农民素质 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提高他们的素质, 特别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在农民技术教育的形式上, 采取集中、分散、远程、间接、示范等多种形式, 实事求是, 讲究实效。在教育内容上, 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与市场结合, 要进行农业现代意识教育、技术常识教育、绿色证书教育, 提高广大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强化政府调控和政策、法律的保障。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离不开宏观调控, 而法律手段又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根据加入WTO 后农业及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国家要尽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条款,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条例》, 指导和规范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尽快制订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定, 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 使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二篇:浅析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与对策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键要靠科技,要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源泉,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尽快推广出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去的实践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在这方面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不能忘记了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农业生产力的绝对发展和相对滞后,生产关系领域的不合理因素,上层建筑领域的不合理因素等,都在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这些问题中,我国农业推广工作的滞后,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加速提高农业推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农业推广的现状

1、管理体制不健全。各级农业推广机构接受农业行政部门和上级推广机构的双重领导,导致农业推广机构受行政干预的影响严重,系统内的管理弱化。由于农业推广机构在行政上接受同级政府农业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人事权、财物支配权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均由农业行政部门作出,因而农业推广部门的工作较多的是围绕农业行政部门的工作来开展,对行政领导部门负责。另外,上级农业推广机构对

下级农业推广机构的领导因没有机制上的约束,只能是在业务上进行指导和建议,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权,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部门间未形成有合力的运行机制,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创新机制与创新能力。

2.1、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科技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活动缺乏有效协调与合作,产学研互动的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中介服务力量薄弱,影响了创新要素的流动集成和创新整体功能的发挥。

2.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农业科研单位的成果转化机制普遍不适应要求,加上农村教育滞后,科普和科技服务差,科研项目和科技力量集中在产中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急需解决的现阶段农业的出路问题研究薄弱。

2.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匮乏。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素质低,且存在培养的科技人才无形流失严重的现象。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全国农业人口的数量比约为1:10。

3、偏重狭义的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机构主要承担把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介绍给农民,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主要是产中过程),开展与

推广相关的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忽视了对农民行为的研究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充分发挥广义的农业推广的作用。

二对策与改革方向的探讨

1、推进农业推广体制改革,在明确农业推广体制、机制的前提下,要稳步推进农机体制改革。在机构设置上要明确行政执法、社会公益及一般推广机构的性质,从有利于工作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

机构,做到宜合则合、改分则分。要深化农技推广改革,活化人员管理机制。一是要按专业设置和岗位设置需要核定编制;二是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实行再教育,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三是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按专业岗位需要择优聘用;四是对从事农业推广人员实行考评责任制管理;五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实行评聘分开,不搞终身制。要引导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开创农技推广工作的新局面。

2、加大对农业推广的投入,要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推广的投入,要突出重点,对农业推广的基础性建设、公益性服务和技术开发性研究进行重点投入,保证以农业推广人员素质为主的提高工程的建设费用,全面提高农业推广的自身能力。各级政府应保证农技推广经费足额到位,并理顺拨款渠道,全面根除农技推广经费被截留和挪用现象。

3、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方式加快人才培训,实行农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一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作用,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组织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之间的相互观摩、交流。二要培训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三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开发农民智力,培养一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

4、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推广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农业推广工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的传统农业推广,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使农业推广深入广大基层,充分发挥其功

5、根据现阶段农技推广的使命和面临的新情况,对农技推广的职能和农业推广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分类。对各类农技组织应有相应的政策保障,细化操作步骤,明确各级政府的支持保障责任。为了避免各地对农技推广改革的随意性,保持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稳定,并使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建议农业部们联合财政部门、人事编制机构尽快出台关于农技推广体系的机构改革意见,确定农技推广改革思路,明确农技推广今后走向,以巩固农技推广机构,稳定

农技推广队伍,使农技推广按国家规定的职能进行有效运转。同时出台利于农技推广发展的政策,以扶持和推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农业推广学体系

一、介绍一下农业推广这门课程的考试

农业推广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一村一”其它专业学生也可作为拓展课来学习。它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重点突出的是它的应用性。课内学时90,学分5,录像课10学时。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业推广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农业推广》(王德海主编,2005年12月第一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包括作业(占总成绩的20%)、调查报告、读书报告以及访谈记录(占总成绩的15%)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的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5%)。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成绩必须分别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取得该课程学分。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记分作业、1次调查报告、1次读书报告和1次访谈记录,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的出勤情况。

(六)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考核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涉及农业推广的一般问题。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试题类型

形成性考核:问答题、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访谈记录等。

终结性考核:采用课程论文方式。

3.终结性考核的形式

本课程终结性考核的形式为开卷考试。

4.终结性考核的时间

终结性考核时间为第18、19周(20周前完成)。

5.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核(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谈等活动,深入了解有关农业推广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并撰写课程论文。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农业推广的意义、思路和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参观、访谈、调查等工作可以是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农业推广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定稿的课程论文一律用统一的稿纸撰写和打印,用统一的封面装订。课程论文格式要求:①首页为论文提纲及内容提要;②中间为报告正文;③末尾页附参考文献目录。

(3)时间安排:第18周前,结合终结性考核要求确定课程论文题目、完成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实地调查、访谈等,取得数据,18、19周完成课程论文。

(4)评定:教师从课程论文的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文献丰富,逻辑清晰)情况及其实用价值、是否独立完成等、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论文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等几方面来评价。

6.课程论文参考题目举例

(1)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思考

(2)××品种(技术)的推广过程分析

(3)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途径

(4)××镇(乡)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5)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对农民自愿行为改变的影响 具体举例:××乡(镇)农业推广现状调查

一、目的要求

通过调查,掌握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现状,农业推广的力量分布、推广水平的高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扩大农业推广规模和提高农业推广质量的途径与措施。

二、方法步骤

主要是对农业推广的现状调查,结合调查作出适应的分析。调查单位可以以班或者学习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个体为单位,在教学点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分担个步骤:

1.搜集资料 通过农业推广地区的政府、主管部门、农业规划、统计部门等途径,广泛搜集本地区的有关资料。一般来说,有关资料包括:

(1)本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统计,如国土面积、耕地草场、作物布局、生产能力、水平、经营效益、政策法规、劳动者的素质等。

(2)党委政府对本地区农业及农业发展规划,包括中、长期规划,近期计划与要求等。

(3)农业推广力量分布,如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模式等。

(4)农业推广工作情况,如推广的专题性研究、典型经验、定期的推广工作总结等。

2.实地调查 现场调查包括择点、观察、座谈、填写调查表。

(1)择点 调查单位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说明农业推广当前工作状况,反映一些带倾向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作为被调查的生产单位,要选择各项收支账目较为完整的单位。

(2)观察 深入到农业推广工作的现场,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落实情况,包括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规模和质量等情况。

(3)座谈 通过召集部分有生产经验的老农、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基层干部与群众开座谈会,面对面交流、讨论,掌握本地区对农业推广的要求和建议等。还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卷。

(4)填写调查表 实地调查涉及到一些数据方面的东西,这些数据以一种表格的形式出现,简单明了,便于用作以后的分析。如某一时期农业推广的人员增减量、分年农业推广项目数、农业生产中逐年产量变化等。

3.资料整理与分析

全部资料收集完毕后,要抓紧进行必要的整理分析,从调查资料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以便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内容

1.农业经济发展规划

它是一个地区农业推广的重要依据,内容包括发展方面的一些量的指标、质的指标以及综合指标。

2.农业生产情况

包括当地的地理位置、土地、气候、生物、生态等资源与条件;国土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当地的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情况等。

3.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包括推广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模式;推广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推广工作组织与人员的一般工作特点、工作特色;民间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情况,如各类农研会、专业性协会等。

4.农业推广的实施情况

农业推广的实施情况是现状的重点。其内容包括点上的情况和面上的情况,点上的情况有项目实施的多少,示范数量与效果;面上的情况指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广大农民掌握的技术的多少、经常性运用及其农业生产力的高低等状况。

5.农业推广典型

包括深化体制改革、优化运行机制的情况;农业推广面向“三农”,创新服务模式的情况;运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手段提高农业推广水平和层次的情况;农业推广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发新产品、普及新技术,指导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等。

四、撰写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即调查报告)一般要涵盖当地的基本情况、推广体系建设、农业推广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推广的有关建议等等。

二、串讲这门课程后七章的重点内容。第四章农业推广体系

应用: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过程和改革方向;

理解:多元推广组织方式的实践经验;

农业推广体系指农业推广的各级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分为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推广体系;民营推广组织和私人推广组织三种类型。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属于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体系,即以政府农业部门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类型。各级政府农业推广组织是构建这一体系的主体,以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为主。

民营推广组织包括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业推广组织和经营型推广组织。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业推广组织融技术、产品、服务为一体,具有服务内容具体、服务范围广泛、服务方式灵活、服务效率高等特点,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实行的是自下而上的推广方式。

经营型推广组织主要指一些龙头企业和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等的开发机构所附属的推广组织。私人农业推广组织指以个人为基础组织的推广队伍,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被服务对象。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是农业推广体系多元化。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包括服务主体多元化;推广投资社会化;服务行为利益化;推广体系产业化和政策保护法制化。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主要体现在:(1)国家公益性农业推广体系;(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的服务系统,(3)社会的、经营性的服务系统。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对策: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优化队伍;保障投入和完善法规。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重点是:(1)提升基层农业推广机构服务功能;(2)建设乡镇农业科技示范场;(3)建设科技进村入户服务站;(4)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销服务网。

第五章 农业推广方式

应用: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的四种形式;

理解:农业推广经营的概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工作者开展推广服务的形式及途径。

农业推广技术服务是推广人员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推广对象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的活动。目前,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分为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种形式。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的四种形式:

一、农业技术承包

技术承包服务就是采用经济手段、以合同的形式,把推广人员与生产单位和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来推广技术的一种经济责任制度,属于农业推广的有偿服务。这种服务既可以增强农技人员的责任心,又可提高广大农民学科学的自觉性。

二、农业科技服务站

“农业科技服务站”是农业推广部门设置的专门咨询机构,配备专人接待来人来访,处理函电,群众称之为“门诊”、“庄稼医院”。

三、科技特派员

现在宁夏一些地方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大的作用。科技特派员是指为了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府有关部门的干部特别是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有专业特长的科技人员被抽调到基层,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和涉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被抽调开展推广技术服务的干部被称为“科技特派员”。

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围绕农产品生产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民间组织,是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群众性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在我国政府扶持下,出现了很多农民自发组织的区域性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比如茶农协会、蔬菜协会等等。由协会承担协会成员的技术引进、物资采购、市场销售等活动,既增加了技术引进的渠道,又克服了单个农户应对市场的脆弱性,显示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第六章 农业推广项目计划

应用: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制订方法;

理解: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逻辑格式;

做任何工作预先都要有计划,按照计划去开展工作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推广计划是推广组织对介入推广活动的资源进行统筹,并对一定地理(行政)区域内未来一定时期中有关推广工作和活动的总的描述,是推广工作的行动指南。

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工作程序和步骤有10步:(1)明确推广计划制定的目标和服务对象;(2)组建计划制定小组;(3)开展调查研究和情况分析;(4)确定农民的需要、需求和兴趣;(5)确定问题、资源和重点;(6)确定推广项目及项目目标;(7)设计推广项目的成果;(8)制定推广活动计划;(9)制定推广实施计划;(10)形成完整的农业推广计划书面报告。

农业推广计划的制定方法包括农户类型分析,问题分析、目标分析和策略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项目总目标、项目目标、项目成果和项目活动。然后,根据每一个目标层次确定相应的指标。为了使指标具有客观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每项指标要有指标的出处。在整个推广计划制定完成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分析,为了更好地使计划顺利实施,需要提出必要的重要假设。“重要假设”是对那些在项目的控制范围以外,却对项目的成功起影响作用的条件。重要假设可以描述自然条件,如保证五至十月的降水量是多少、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农民愿意采纳新技术、农民愿意使用新的信贷系统等;也可以描述与此项目有关的其他项目,如世界银行灌溉项目一定要按时完成等。

按照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工作程序,结合适宜的制定方法,再提出必要的重要假设,制定一套详细的推广计划,能够按照这个详细的计划实施,推广工作没有干不好的。第七章 农业推广沟通

应用:提高农业推广沟通有效性的途径;

理解: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传递信息(包括思想、知识、观念、意图、想法等在内),并获取理解的过程,即传者将信息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受者,达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效果。

推广人员的大部分时间用在沟通上。农户访问、开会、谈话、讲课、示范等是最常见的沟通形式,撰写报告实际上是一种书面沟通的方式。另外,推广工作中大部分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都与推广人员的沟通能力的欠缺有关。对于推广人员来说,沟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盲目自信。2.偏见。3.不善于倾听。4.操纵别人。5.故意做作。6.文化间距。这种文化间距一般表现为这样一种情况。例如,由于人们的种族、信仰、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不同造成思维方式或思想方法的不同,从而沟通理解上的差别。

提高沟通有效性的途径是(1)尊重别人、(2)积极反馈并勇于自我表露、(3)善于分析沟通对象;(4)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对于农业推广人员来说,一定要学会应用与农民容易沟通的工具开展沟通,才能提高沟通效果。第八章 农业推广方法与技能

应用: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

理解:农业推广基本方法;

农业推广方法是农业推广人员开展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学习和经常应用的一些方法;农业推广技能是作为一个推广人员应用推广方法开展推广工作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技能。只有在掌握这些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推广人员才能够根据当地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积极有效地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农业推广方法是指农业推广部门、推广组织和推广人员为实现农业推广目标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信息传播手段。

在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应该根据推广的目的和农民接受新技术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推广方法。

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将“参与”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在农业推广工作过程中的应用。“参与”不是一种简单的“介入”或“参加”的意思,而是一种农民被赋权的过程。“参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平等的价值观,在农业推广中推广人员与农民是相互学习的关系。

传统农业推广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推广人员采用多种说服方法让农民去做推广项目;而参与式推广方法是推广人员采用多种可视化的研讨方法与农民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使农民有机会参与到推广计划、推广实施和推广评价过程,是双方通过推广实践增进知识、提高能力和改变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参与”理念在推广领域的应用使得农业推广所遵循的自上而下的常规沟通方式改变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农业推广主要内容从单纯的技术传输扩展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推广目标从农民增产增收扩展到参与者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参与式推广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来举一个参与式农业推广的例子。一个中德合作项目。它是关于在使用土地和森林中发展和贯彻参与式方法的项目。于2000年3月在山西启动,计划执行8年。其目的是运用参与式方法发展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本项目为探索山西省环境恶化和农村群众贫困问题的解决方案,过去几年里,在项目村成功实施了造林、提高农业产量、提供增收机会等活动。尤其是项目在各级能力建设、应用参与、民主的原则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农民在技术人员、规划专家、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乃至外部项目工作人员等鼓励和协助下,对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因子以及土地利用的潜力与制约因子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条件下土地利用方案的过程。

在土地规划和造林上具体表现为农民在造林设计、树种选择和搭配、利益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参与甚至主导作用,技术人员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将决策权赋予这一地区的群众。

这种“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推广方式,首先征求农民的意见,把尊重农民意愿与坚持项目建设要求有机结合,改变了我们长期实行的“自上而下”,层层下达任务,依靠行政命令进行推广的习惯模式,真正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提高了造林质量。

此外,还把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山西自身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推出了合同制、报账制、招投标制等新的管理方式,使项目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这种参与式方法还极力推行过程管理,通过每一个环节的高标准、高质量来保证最终结果的高标准、高质量,改变了我们过去的于事无补的“秋后算帐”的做法。

最后来看这章的最后一个内容。农业推广的基本技能。是一个推广人员应用好农业推广方法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主持能力。第九章 农民培训

应用: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理解: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途径;

农民培训是指农村成年人为了提高所从事职业的技能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学习者达到在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农民培训的特点是:培训对象是成年人;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训组织专题性;能听懂和用得上。

培训需求是开展有效培训工作的出发点。不考虑培训需求的培训就象不问季节的播种,只能是浪费金钱和精力。培训需求是目标行为表现与目前行为表现的差值。培训需求分析是通过问题分析、培训对象分析,最终确定培训需求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一般分为五个基本步骤:培训问题分析;培训对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知识技能分析和培训间距分析。

农民多样化创收培训需求分析有九步:优势产业分析;市场需求分析;确定调查村庄;设计调查问卷;制定访谈提纲;农民小组座谈;典型农户访问;确定培训项目和知识技能间距分析。

一般来说,农民培训方法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培训为辅。如果条件有限,可以不安排理论培训。参与式培训表现为以农民为中心的原则;注重技能提高的原则;联系生产实际的原则和坚持培训互动的原则。第十章 农业推广工作的监测与评价

应用:农业推广评价的基本步骤;

理解:农业推广工作监测与评价的原则;

推广监测指在推广项目执行过程中推广人员与农民一起检查推广计划的实施情况;推广评价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或结束后推广人员与农民一起评估推广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开展推广项目的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应该以农民为主体,采用农民能够使用的方法和工具进行。

农业推广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则如下:(1)以人为本的原则;(2)依法评价原则(3)整体性原则;(4)参与式原则;(5)技术适用性原则(6)关注性别的原则。

推广评价的基本步骤是:(1)制定包括确定评价所用的指标和评价所用的方法的评价工作计划、(2)回顾推广计划、(3)设计评价工作框架、(4)开展评价,(5)撰写农业推广评价报告。

1、制定评价工作计划

由于开展评价工作的资源有限,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题不同和工作程序的要求,需要首先制定一个评价工作计划。评价计划要说明将要做什么,为什么需要做以及如何做的问题。在推广计划中,一般要确定评价所用的指标,指标是用来衡量推广活动或实施情况价值的尺度,例如采用者的数量和确定评价所用的方法。

2、回顾推广计划

一般推广评价实际上是对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因此,需要对原来的计划进行回顾,往往也是评价的基础。

3、设计评价工作框架

评价工作框架是在评价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对所要开展的评价的一种逻辑化的分析和安排,对指导实际评价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4、开展评价

开展评价包括实地调查、分析材料、提出结论。

5、撰写农业推广评价报告。

农业推广的效益评价包括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每种评价都有各自的指标。

(一)农业推广的经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农业推广的经济效益是指在农业推广活动中新增的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农业产值等。在很多推广项目中,经济效益往往被看作比较重要的指标。

(二)农业推广的社会效益评价

农业推广的社会评价是应用社会学、人类学、项目评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农业推广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与影响的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评价重点研究农业推广活动与人的关系,这是经济评价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目前,社会效益评估已经成为推广评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农业推广的生态效益评价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生态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环境。生态环境相当于我们人类的脑袋,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人类可持续地生存繁衍下去,可以使人类健康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生态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因此,生态环境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概念

参与式农村评估是一种调查研究方法,是由一个包括当地人员在内的多学科工作小组采用一系列参与式工作方法, 协调和组织当地人参与, 了解和收集农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活动、乡土知识等其它有关信息资料, 了解有关农业、农村及社区发展问题与机会的一种方法。

参与式农村评价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直观性,由于直观,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方法的使用中,在群众的集体参与中,还可以刺激人们灵感的发挥,可以收集广泛的农村生产和生活信息,实现信息来源的多途径和信息的交叉印证,让农民分享评价的结果。总结:农业推广是一门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必须深入农村,面向农业生产,真正了解农民,并参与农业推广实践活动,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

这门课有两块东西:一个叫理论,一个叫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是理论,剩下的是方法。理论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是我们能够一劳永逸的知识点。就是说学好理论部分,能够是我们更好的学习方法的知识,以及创造性的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农业推广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农业推广工作和农业推广教育。农业推广工作是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下所开展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农业推广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于涉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所以推广工作也不仅限于农业技术的转移扩散方面,除此之外,也还包括农民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农民的需求调查与分析活动;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农民培训以及试验示范活动等。

也可以将农业推广工作看成为农业推广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这种信息的传播往往体现为少数人的想法和行为转变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然而,它并不一定是只有农业推广人员才能开展的活动。实际上,在没有推广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农村社区也在开展农业推广活动,只不过是没有人组织和支持的一种自发性的而且指向性和目的性不强的活动。当然,这种没有推广人员参与的推广活动往往传播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也不会太理想。但是,作为一种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活动仍然在以某种形式开展着。

农业推广教育是将农业推广作为一个学科领域所开展的有关农业推广的教学活动。

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农业推广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农民自我决策。

(2)推广的职责是改变农民的自愿行为。

(3)农业推广的主要对象是农民。

(4)农业推广的手段主要是沟通。

(5)推广的任务是技术推动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6)推广的策略更加重视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方式。

(7)农业推广的总目标是农业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发展。

第四篇: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创新同样重要,尤其是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生产贡献率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就显得更加重要。根据国家实施 “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及 “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农业科技推广的重点和方向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认清现状,查找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一、我国农业推广概述: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1]。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沿海和城郊部分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新的形势和任务,有效地解决产量与品质、增产与增收矛盾,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已十分迫切。因此,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农业科技推广无论是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都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事业。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保证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2)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3)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4]。

(4)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面临问题与困难:

(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

(2)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首先,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村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学历 1 [5][3][2]

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其次,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第三,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对农民缺乏足够的权威感。

(3)面对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业产量与品质、农民增产与增收的矛盾更为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进入农业新阶段,尤其是加入WTO,将意味着国内农产品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由于生产成本高和品质差,不仅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强,可能在国内市场也要受冲击。农业产量与品质的矛盾、农民增产与增收的矛盾将愈加突出,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机制、技术上都面临挑战。

(4)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发展缓慢:随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会更为突出。但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基础差,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力度和贡献都较弱,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如何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和农业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也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任务和难题[8]。

(5)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普遍较差,高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

(6)信息传播媒介的欠缺导致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受到制约。

三、对策与改革方向的探讨: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今天初出台的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农业问题,这足以看出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

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键要靠科技,要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源泉,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尽快推广出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9][7][6]。过去的实践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在这方面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而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证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

需要制定由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系列规定,并与相 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逐步使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一要对丰收计划等国家重大推广计划项目要继续组织实施并加大支持强度,使各类 项目的资助强度有明显提高[11]。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能逐步制度化地增 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二要利用“绿箱”政策,调整支农资金投入 结构。

(三)强推广体系建设,更新观念和鼓励创新:

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四)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方式加快人才培训,实行农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一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作用,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组织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之间的相互观摩、交流。二要培训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三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开发农民智力,培养一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12]。

(五)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转让[13]。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措施保障。

(六)建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激励机制[14]。

(七)提高农民素质,以妇女作为重要目标群体等措施[15]。

农业推广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农业推广工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的传统农业推广,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使农业推广深入广大基层,充分发挥其功能[16]。

参考文献:

1、刘信,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发展思路浅析.农业科技管理,2001(6)

2、《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管理世界, 2004(5)

3、朱立军, 关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几点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陈良玉, 高启杰,优化农业推广模式发展农业推广事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4)

5、王明文,蔡长霞.新时期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构建 农业与技术, 2004(3)

6、蒋和平, 孙炜琳.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 2005(3)

7、孙东升,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探讨.经济研究参考, 2003(43)

8、于延申,齐心, 朱晓天, 陶立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现状成因及采取对策.吉林蔬菜, 2003(1)

9、高翔,胡俊鹏,张俊杰.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

(6)

10、王移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文化素质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6)

11、舒利敏,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农村经济,2004(6)

12、刘国瑜,张永竹,章东林.我国当前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南京农专学报,2001(3)

13、兴连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问题及措施.农业科技管理, 2005(2)

14、赵丽华,王志清.立足现状和问题谈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

15、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中国农村经济, 2005(2)

16、王祖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史现状与思路.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2)

第五篇: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与实施

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与实施

杨凌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要搞好标准化体系,须通过推广与实施才能变成现实的效益和成果。建立标准化推广体系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搞好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我们做了如下部署。

第一 宣传体系

将农产品监测车开入园区反复播放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给农户发放西瓜、番茄、黄瓜等其它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手册,及时给农户补发农产品标准化溯源记录本,并且亲自给农户讲解一些农业标准化知识,发放多类标准化信息资料。

第二 实施体系

杨凌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成立《杨凌示范区西、甜瓜标准化体系》领导小组,小组共五位成员,正确指导农户大力开展西、甜瓜标准化种植。

为了正确引导农户种植多类农作物,我局与农林局合作,聘请20名技术员,深入园区搞好杨凌现代农业的种植工作。

第三 监督检查体系

对园区大棚内标准化农作物实施监督检查,定时不定点在园区内对农户的蔬菜及瓜果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不按标准化作物的农户对其耐心的讲解标准化作物知识,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四 标准化示范体系

我局建设了《西瓜栽培标准化示范区》,示范社有杨凌天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杨凌锦田专业合作社、杨凌千玉西甜瓜专业合作社、陕西揉谷专业合作社,四个西瓜栽培示范社在标准化服务中心的帮扶下顺利进行。

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根据各项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实际操作,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示范户,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范围。

第五 建立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标准化中心到目前为止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立还是不太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为农民和产业化企业以及社会及时提供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方面的信息和传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检验疫情信息,以及正确引导市场消费的信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扩大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水平。

下载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5篇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 要: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通过实施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基本建成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五篇范文

    1我省现有农业支持保护体系1.1绿箱政策的投入包括: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改超设施项目等。②农......

    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一、农业“走出去”概念和意义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加快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这对农业和农村工......

    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近年来,宜昌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6.......

    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疑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

    农业推广人员现状分析

    摘 要 农业推广是通过教育农民将科学研究和新知识传播到农业实践过程的活动。新型工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始终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则以高素质......

    ##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共5篇)

    当前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县农业局担负着全县粮油、畜牧、农机、水产、茶叶及蔬菜等技术指导与推广工作,是集管理、推广与经营于一体的县政府工作部门。局机关设有行政办公室......

    ##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共5篇)

    当前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县农业局担负着全县粮油、畜牧、农机、水产、茶叶及蔬菜等技术指导与推广工作,是集管理、推广与经营于一体的县政府工作部门。局机关设有行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