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3 23:3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实施意见

海口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实施意见

(初稿)

为有效遏止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国土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海口市行政首长问责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我市建立实施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及其主体

本市土地执法实行共同责任原则和属地管理原则。

(一)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中,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区、镇、政府,是辖区内国土资源保护的主要责任主体。市政府与各区政府、各区政府与镇政府每年签订整治违法用地工作责任书。工作责任书确定目标落实情况作为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追究的依据。

国土环境资源部门是土地执法的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土地管理工作。

规划、城管、建设、监察、公安、发展改革、工商、农业、林业、供水、供电、供气部门依照职责共同做好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二)各区、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国土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履行其相应职责的主要责任人,经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二、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适用范围

(三)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适用于海口市行政区范围内的查处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行为的执法共同责任,但涉及国家、省的重点工程的另行规定。

三、关于土地执法的工作机制

(四)市、区、镇政府应当建立土地执法联合机制,建立与人民法院行政审判联动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协调及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由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牵头,合同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协同行动,遏止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

四、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

(五)各区、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执行、违法用地以及单位GDP所消耗的新增违法建设用地情况负总责,组织对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的制止、拆除、复耕复绿和没收。

(六)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全面负责土地管理工作,严格依法行政,落实监管措施,对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查处。

(七)建设部门负责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

(八)规划部门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违法建设者的行为进行查处,采取措施制止违法建设。

(九)城管部门负责对违法建设的巡查和对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十)监察部门负责对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依纪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十一)公安机关负责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移送违法用地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追逃、强制措施适用、呈捕、移送起诉以及撤案工作。

(十二)发展改革、工商、农业、林业、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土地管理及违法建设的执法查处工作。

五、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备责任主体的工作要求

(十三)各区、镇政府负责组织及时制止和严格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遏止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队伍建设,确保土地执法工作所必须的人员、经费和装备;加强信息化建设及依法用地的社会宣传,确保辖区一年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15%的指标.并且不能造成恶劣影响及其他严重后果。1.各镇政府在区政府组织指导下,对乡镇规划区内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在发现或接到该行为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责令违法建设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2.各区政府对辖区内除上述区域外的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应在接到违法用地及建设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镇政府以及国土环境资源、建设规划、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制止。

(十四)各级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监督检查辖区内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定期将违法用地查处动态及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追究情况报告同级政府和监察部门;组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工作,受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区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和基层国土所应当每天实施动态巡查,建立巡查台帐,对辖区内新发生的土地违法行为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对群众投诉、检举、控告或其他部门告知的涉嫌违法用地的案件应在3个工作日内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

(十五)建设部门应在国土环境资源、城管部门告知违法用地上存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进行建设施工的情形后5个工作日内查处违法施工行为;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依法对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从严处理;给予限制其进入本地区建 4 筑工程施工招投标、降低或取消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处罚。

(十六)规划部门应在国土环境资源、城管部门告知查处违法用地上存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进行违法建设的情形后5个工作日内,协助提供规划信息资料。规划部门应当对违法建设进行认定,对违法建设的用地单位依法从严处理;在违法行为处理完毕前,暂停办理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规划竣工验收等业务,依法对违法建设作出停止建设、拆除或没收等处理。

(十七)城管部门负责违法用地涉及违法建设的巡查、监控、调查取证以及拆除等工作;有违法用地涉及非法受纳和排放建筑垃圾的,应在接到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的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依法进行制止,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罚,并将制止和处罚结果告知国土环境资源部门。

(十八)纪检监察部门在接到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移送的土地违法案件中涉及触犯党纪政纪责任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并退回案卷资料。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部门。立案调查的案件,无特殊原因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

(十九)公安机关是对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机关,负责依法追究违法用地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并为相关部门的土地执法工作提供保障。

1.对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除案情重大、复杂的,应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并书面告知移送的国土环境资源部门;认为无权处理的,应在收到案件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退回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并说明理由。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的国土环境资源部门;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并退回案卷材料。

国土环境资源部门移送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卷时应当一并移送有关违法用地证明和鉴定结论。

2.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执法人员的违法当事人,应按照110接警和出警规定赶赴现场并依法从严处理。

(二十)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对没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的工地或工程设施,不得供水、供电、供气;已供水、供电、供气的,接到国土环境资源、城管部门告知属于违法用地及建设应当停水、停电、停气的书面通知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按有关程序停止供应。

(二十一)农业、林业部门在接到书面告知后,应对违法用地复耕、复植加强监督,并组织完成验收工作。

(二十二)国土环境资源部门核查违法事实后,不得办理土地、房产证和房地产租赁合同备案,并应当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共同处理。

发展改革部门对已批复项目建议书,但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讦价审批手续的审批项目,不予办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手续;对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项目核准手续。

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核发有关执照、许可证时,对没有合法用地、报建或权属凭证的办公、商业、住宅、生产用房等房屋及租赁合同备案的,不得核发有关证照;接到国土、环境资源、城管部门告知属于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应及时查核执照、许可证的核发情况,并进行查处。

六、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责任追究

(二十三)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对下级政府不履行本意见规定职责的,可以提请本级政府、监察部门或者任免机关对相关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处理。

(二十四)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或同级政府对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诚勉谈话:

1.区政府因组织不力,对违法用地没有及时有效制止,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对相关部门的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推卸责任甚至妨碍、限制查处工作的。

2.国土环境资源部门未落实巡查责任,未在规定期限内发现本辖区新发生违法用地的,末在规定期限内核实情况 7 导致违法用地行为未及时制止的,对违法行为不能制止未在规定期限内告知所在区政府或相关部门的。

3.建设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查处违法用地建设施工单位的。

4.规划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协助核查有关规划的信息并提供城乡规划区范围相关费料的。

5.规划部门和城管部门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造成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案件既成事实的。

6.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土地执法的工作人员等的行为,接到报告后没有依法处理的;对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土地违法案件未在规定期限内立案调查的。

7.供水、供电、供气部门没有查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等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给予新装供水、供电、供气的,以及接到违法用地及建设告知后,没有在限定时间内停止供水、供电、供气的。

8.国土环境资源部门查实违法事实后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有其他未依照职责依法处理违法当事人行为的。

(二十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或同级政府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

1.区政府因组织不力,对违法用地没有制止,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经诚勉谈话后,对违法用地行为未在限 定期限内组织整改的;对违法用地案件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

2.国土环境资源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导致违法行为在违法用地阶段未被查处的。

3.规划、城管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造成重大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案件既成事实的。

4.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土地执法的工作人员等的行为没有依法处理的;对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土地违法案件耒在规定期限内立案调查,导致违法事实继续扩大的。

5.供水、供电、供气部门接到有关部门书面告知后,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对违法建设工程停水、停电、停气造成重大违法用地案件既成事实的。

6.国土环境资源部门查实违法事实后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有其他未依照职责依法处理违法当事人行为,导致重复违法或违法事态恶化的。

7.各区(县级市)、镇(街)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年度内受诫勉谈话两次以上的。

(二十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年度考核中,对区(县级市)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评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责令引咎辞职。并由同级党委政府追究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责任人的责任:区(县级市)党委、政府经通报批讦后,对违法用地行为未在限定期 限内组织整改的;年度内所辖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因违法用地严重被市以上定为重点整改地区,或有案件被定为重点督办案件的;因违法用地案件处理不当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和社会不稳定的;各区(县级市)、镇(街)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同一年度内受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

(二十七)有关职能部门及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一年度内受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在年度考核中,对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评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责令引咎辞职。

(二十八)各级党委、政府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依法依规追究单位和有关个人的责任。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租用、承包等未经批准使用的集体土地、国有农用地或者骗取批准,非法租用、承包等占用土地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村党支部、村干部、经济社干部出租、转包等未经批准使用的集体土地作建设用地或者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农用地改变为建设用地的,接有关程序提请罢免其职务,并对其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筑依法作出拆除、没收等处理。

3.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对国家机关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十九)对外地驻琼机构参与、纵容、包庇、支持违法用地的,除对违法用地依法查处外,由监察部门提请该单位所属地区的政府,追究该单位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

(三十)对违法用地投资者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多次实施违法用地行为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一年内多次实施的土地违法行为未经处理的,应按照累计的数量、数额处罚;触犯刑法的,包括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用地数量,或存有弄虚作假、欺诈等行为的,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发现有证据证明涉嫌渎职、受贿等职务犯罪的,将有关线索、证据材料和查处意见移送同圾检察机关处理。

七、其它

(三十一)检察机关负责对国上房营部门、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的违法用地案件和涉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的立案、侦查和起诉等工作。

(三十二)检察机关对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应依法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穆送的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公安机关:对于需要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的,可以提出检察建议,并书面通知移送的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向国土环境资源部门和公安机关退回案卷资料。(三十三)本意见所称国家、省的重点工程是指国家、省批准立项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

第二篇: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的实施

意见

为切实保护国土资源,有效遏止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实现节约集约用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和《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现就我市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主体

本市土地执法实行共同责任原则和属地管理原则。

(一)各区镇党委政府及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查处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工作中,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区镇党委政府,是辖区内国土资源保护的责任主体。国土资源部门是土地执法的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土地管理工作。

纪检监察、发改、公安、财政、住建、规划、城管、农委、环保、工商、供电、供水等部门及检察、审判机关依照职责共同做好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制止、查处、案件执行及有关人员责任追究工作。

(二)各区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国土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履行其相应职责的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及经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二、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适用范围

(三)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适用于我市范围内查处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行为的执法共同责任,但涉及国家、省重点工程的另行规定。

三、土地执法的工作机制

(四)市政府建立土地执法联合机制,建立与司法机关联动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协调及行政执法和刑事侦办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依法组织制止、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各区镇建立相应的土地执法联合机制,具体负责依法组织制止、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

(五)市政府建立全市土地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法院、检察院、纪检监察、发改、公安、财政、国土、住建、规划、城管、农委、环保、工商、供电、供水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的联合制止和查处工作,落实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有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各区镇建立相应的土地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由区管委会或镇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辖区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的联合制止和查处工作,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有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等处罚提出意见。

四、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

(六)各区镇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林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的执行、违法用地情况以及集约节约用地情况负总责,组织对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的制止、拆除、复耕复绿等。

(七)国土资源部门全面负责土地管理工作,严格依法行政,落实监管措施,对违法用地行为以及违法用地上的罚没物品(包括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等)进行查处或依法处臵。

(八)住建部门负责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建设和施工单位进行查处。

(九)规划部门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违反城乡规划的相关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

(十)农委部门负责对林地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违法侵占林地行为进行查处。

(十一)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负责对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土地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实施监察,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违法违纪的纪检监察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属实的依法依纪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十二)财政部门负责对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国土资源部门罚没票据的管理和监督。

(十三)公安机关负责国土资源部门移送违法用地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追逃、强制措施适用、呈捕、移送起诉等工作。

(十四)发改、环保、城管、工商、供电、供水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的执法查处工作。

五、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要求

(十五)各区镇党委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土地违法行为的制止和处理工作,遏制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

1.各区镇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对辖区内规划部门已受理行政许可但尚未批准即进行建设、已经规划部门批准的在建项目未按照规划设计或者许可条件建设、临时建筑到期后未经续批的违法建设行为,在发现或接到该行为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移交市规划部门依法处理;对辖区内其他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在发现或接到该行为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责令违法建设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苏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等规定,组织当地城管执法部门依法拆除。

2.市政府对本市上述区域外的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将在接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报告之日起 10个工作日内组织区镇及国土、住建、规划、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制止直至消除违法状态。

(十六)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监督检查辖区内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定期将违法用地发生和查处动态以及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落实情况报告同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工作,受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以及对违法用地上的罚没物品(包括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等)及时依法处臵。

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基层国土分局(所)应当严格落实动态巡查职责,基层国土分局(所)对辖区内新发生的土地违法行为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十七)住建部门应在国土告知违法用地上存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进行建设施工的情形后5个工作日内,查处违法施工行为;责令建设、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及时对建设、施工单位依法作出处理。

(十八)规划部门应在国土告知查处违法用地上存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进行违法建设的情形后 5个工作日内,协助提供规划信息资料,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认定并移交城管部门进行查处;在对违法行为处理完毕前,暂停办理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规划竣工验收等业务,依法对违法建设作出停止建设、责令整改或拆除等处理。

(十九)农委(林业)部门应在国土资源部门告知违法用地上存在属于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非法占用林地的情形后5个工作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农委(林业)部门应对违法用地纠正整改过程中的复耕、复植加强监督,并组织完成验收工作。

(二十)纪检监察机关对国土资源部门移送的土地违法案件中涉嫌违法违纪的纪检监察对象进行调查,并在作出查处结论后10日内将处理结果告知移送部门。

(二十一)公安机关是对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机关,负责依法追究违法用地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1.对国土资源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当自接受移送案件之日起3日内依法进行审查,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决定,并书面通知移送的国土资源部门。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退回案卷材料。对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在24小时内转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

2.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执法人员的违法当事人,应按照110接处警规定赶赴现场并依法从严处理。

(二十二)市政公用、供电、供水等部门对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等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的工地或工程设施,不得供水、供气、供电;已供水、供气、供电的,接到国土部门告知属于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应当停水、停气、停电的书面通知后,应及时依照有关程序停止供应。

(二十三)发改部门对已批复项目建议书,但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节能评审手续的审批项目,不予办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手续;对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节能评审手续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项目核准手续。

(二十四)环保、公安等部门核发有关执照、许可证时,对没有合法用地、报建或权属凭证的办公、商业、住宅、生产用房等房屋及租赁合同备案的,不得核发有关证照;工商部门对没有合法房产证明的,不予核发营业执照;接到国土、城管部门告知属于违法用地或违法建设的,应及时查核执照、许可证的核发情况,并进行查处。

六、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责任追究

根据江苏省纪委、组织部、监察厅、人社厅和国土厅五部门下发的《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违法用地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二十六)国土资源部门对下级党委、政府不履行本意见规定职责的,可以提请本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对相关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处理。

(二十七)市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领导小组对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以及区镇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履行本意见规定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特殊或重大的案件,可责成有关部门查处。

(二十八)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委、市政府对区镇党委、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诫勉谈话:

1.各区镇党委、政府因组织不力,对违法用地没有及时有效制止,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对相关部门的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推卸责任甚至妨碍、阻挠查处工作的。

2.国土资源部门未落实巡查责任,未在规定期限内发现本辖区新发生违法用地的,未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制止的,对违法行为不能制止、未在规定期限内告知市政府或相关部门的。

3.住建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查处违法用地建设施工单位的。

4.规划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协助核查有关规划的信息并提供城乡规划区范围相关资料的。

5.规划部门和城管部门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造成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案件既成事实的。

6.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土地执法的工作人员等的行为,接到报告后没有依法处理的;对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土地违法案件未在规定期限内立案调查的。

7.市政公用、供电等部门没有查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等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给予新装供水、供气、供电的,以及接到违法用地或违法建设告知后,没有在限定时间内停止供水、供气、供电的。

8.国土资源部门查实违法事实后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有其他未依照职责依法处理违法当事人行为的。

(二十九)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委、市政府对各区镇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或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

1.各区镇党委、政府因组织不力,对违法用地没有制止,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经诫勉谈话后,对违法用地行为未在限定期限内组织整改的;对违法用地案件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

2.国土资源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导致违法行为在违法状态存续阶段未被查处的。

3.规划、城管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造成重大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案件既成事实的。

4.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土地执法的工作人员等行为没有依法处理的;对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土地违法案件未在规定期限内立案调查,导致违法事实继续扩大的。

5.市政公用、供电、供水等部门接到有关部门书面告知后,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对违法建设工程停水、停气、停电造成重大违法用地案件既成事实的。

6.国土资源部门查实违法事实后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有其他未依照职责依法处理违法当事人行为,导致重复违法或违法事态恶化的。

7.各区镇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一内受诫勉谈话两次以上的。

(三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考核中,对区镇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评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责令引咎辞职,并由同级党委、政府根据职责履行情况追究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责任人的责任:区镇党委政府经通报批评后,对违法用地行为未在限定期限内组织整改的;内所辖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 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单个区镇所辖区域一个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超过15亩的;因违法用地严重被市以上定为重点整改地区,或有案件被定为重点督办案件的;因违法用地案件处理不当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和社会不稳定的;各区镇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同一内受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

(三十一)有关职能部门及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一内受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在考核中,对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评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责令引咎辞职。

(三十二)各级党委、政府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依法依规追究单位和有关个人的责任。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租用、承包等未经批准使用的集体土地、国有农用地,或者骗取批准非法租用、承包等占用土地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村党组织、村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出租、转包等未经批准使用的集体土地用作建设用地,或者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农用地改变为建设用地的,按有关程序提请罢免其职务,并对其违法用地上的违法建筑依法作出拆除、没收等处理。

3.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对国家机关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三十三)对违法用地投资者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多次实施违法用地行为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一年内多次实施的土地违法行为未经处理的,应按照累计的数量、数额处罚;触犯刑法的、包括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用地数量,或存有弄虚作假、欺诈等行为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发现有证据证明涉嫌渎职、受贿等职务犯罪的,将有关线索、证据材料和查处意见移送同级检察机关处理。

七、土地执法中法院、检察院的协助配合

(三十四)市人民法院要积极配合政府土地执法联合机制建设,建立与行政机关联动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执行协调工作机制。及时受理行政部门的强制执行申请。

(三十五)检察机关负责对国土资源部门、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的违法用地案件和涉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案件的立案、侦查和起诉等工作。对国土资源部门、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线索,应依法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移送机关,不予立案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退回案卷资料;对于需要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的,可以提出检察建议,并书面通知移送机关。

八、其它

(三十六)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制订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贯彻实施方案,并做好监督检查,切实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到位。

(三十七)对凡经批准设立的、并实际承担着特定区域内土地属地管理职责的开发园区管理机构及其党政领导、相关人员,同样适用本意见中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的工作要求和责任追究规定。

(三十八)本意见所称国家、省的重点工程是指国家、省批准立项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

第三篇: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文件

穗办〔2009〕1号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意见

(2009年1月24日)

为贯彻省政府《关于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度的通知》(粤府〔2008〕100号)精神,有效遏止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国土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广东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和《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建立实施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及其主体

本市土地执法实行共同责任原则和属地管理原则。

(一)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中,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区(县级市)、镇(街)党委、政府,是辖区内国土资源保护的主要责任主体。市政府与各区(县级市)政府、各区(县级市)政府与镇(街)政府每年签订整治违法用地工作责任书。工作责任书确定目标落实情况作为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追究的依据。

国土房管部门是土地执法的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土地管理工作。

建设、规划、城管、纪检监察、公安、发展改革、工商、环保、农业、林业、供水、供电、供气部门依照职责共同做好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二)各区(县级市)、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国土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履行其相应职责的主要责任人,经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二、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适用范围

(三)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适用于广州行政区范围内的查处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行为的执法共同责任,但涉及国家、省的重点工程的另行规定。

三、关于土地执法的工作机制

(四)市、区(县级市)、镇(街)政府应当建立土地执法联合机制,建立与人民法院行政审判联动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协调及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由国土地房管部门牵头,会同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协同行动,遏止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

四、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

(五)各区(县级市)、镇(街)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的执行、违法用地以及单位GDP所消耗的新增违法建设用地情况负总责,组织对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的制止、拆除、复耕复绿和没收。

资料由牛仔裤品牌(http://xs.dipww.com/)收集

(六)国土房管部门全面负责土地管理工作,严格依法行政,落实监管措施,对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查处。

(七)建设部门负责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

(八)规划部门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违法建设者的行为进行查处,采取措施制止违法建设。

(九)城管部门负责对违法建设的巡查和对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十)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依纪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十一)公安机关负责国土房管部门移送违法用地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追逃、强制措施适用、呈捕、移送起诉以及撤案工作。(十二)发展改革、工商、环保、农业、林业、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土地管理及违法建设的执法查处工作。

五、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要求

(十三)各区(县级市)、镇(街)党委和政府负责组织及时制止和严格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遏止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队伍建设,确保土地执法工作所必须的人员、经费和装备;加强信息化建设及依法用地的社会宣传,确保辖区一年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15%的指标,并且不能造成恶劣影响及其他严重后果。

1.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区(县级市)政府组织指导下,对乡镇规划区内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在发现或接到该行为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责令违法建设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2.各区(县级市)政府对辖区内除上述区域外的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应在接到违法用地及建设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国土房管、建设、规划、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制止。

(十四)各级国土房管部门监督检查辖区内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定期将违法用地查处动态及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追究情况报告同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工作,受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区(县级市)国土房管部门和基层国土所应当每天实施动态巡查,建立巡查查台帐,对辖区内新发生的土地违法行为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对群众投诉、检举、控告或其他部门告知的涉嫌违法用地的案件应在24小时内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

(十五)建设部门应在国土房管、城管部门告知违法用地上存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进行建设施工的情形后5个工作日内,查处违法施工行为;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依法对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从严处理;给予限制其进入本地区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降低或取消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处罚。

(十六)规划部门应在国土房管、城管部门告知查处违法用地上存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进行违法建设的情形的后5个工作日内,协助提供规划信息资料。规划部门应当对违法建设进行认定,对违法建设的用地单位依法从严处理;在违法行为处理完毕前,暂停办理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规划竣工验收等业务,依法对违法建设作出停止建设、拆除或没收等处理。

(十七)城管部门负责违法用地涉及违法建设的巡查、监控、调查取证以及拆除等工作;有违法用地涉及非法受纳和排放建筑垃圾的,应在接到国土房管部门的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依法进行制止,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罚,并将制止和处罚结果告知国土房管部门。

(十八)纪检监察部门在接到国土房管部门移送的土地违法案件中涉及触犯党纪政纪责任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房管部门,并退回案卷资料。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部门。立案调查的案件,无特殊原因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束。

(十九)公安机关是对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机关,负责依法追究违法用地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并为相关部门的土地执法工作提供保障。

1.对国土房管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除案情重大、复杂的,应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并书面告知移送的国土房管部门;认为无权处理的,应在收到案件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退回国土房管部门,并说明理由。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的国土房管部门并退回案卷材料。

国土房管部门移送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卷时应当一并移送有关违法用地证明和鉴定结论。

2.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执法人员的违法当事人,应按照110接警和出警规定赶赴现场并依法从严处理。

(二十)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对没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的工地或工程设施,不得供水、供电、供气;已供水、供电、供气的,接到国土房管、城管部门告知属于违法用地及建设应当停水、停电、停气的书面通知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按有关程序停止供应。

(二十一)农业、林业部门在接到书面告知后,应对违法用地复耕、复植加强监督,并组织完成验收工作。

(二十二)国土房管部门核查违法事实后,不得办理土地、房产证和房地产租赁合同备案,并应当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共同处理。

发展改革部门对已批复项目建议书,但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审批项目,不予办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手续;对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项目核准手续。

工商、环境保护、文化、公安等部门核发有关执照、许可证时,对没有合法用地、报建或权属凭证的办公、商业、住宅、生产用房等房屋及租赁合同备案的,不得核发有关证照;接到国土房管、城管部门告知属于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应及时查核执照、许可证的核发情况,并进行查处。

六、关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责任追究

(二十三)国土房管部门对下级党委、政府不履行本意见规定职责的,可以提请本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或者任免机关对相关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处理。

市委反腐败领导小组对同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以及下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履行本意见规定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特殊或重大的案件,可责成有关部门查处。

(二十四)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一级党委、政府对下一级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或同级党委、政府对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诫勉谈话:

1.区(县级市)党委政府因组织不力,对违法用地没有及时有效制止,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对相关部门的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推卸责任甚至妨碍、限制查处工作的。

2.国土房管部门未落实巡查责任,未在规定期限内发现本辖区新发生违法用地的,未在规定期限内核实情况导致违法用地行为未及时制止的,对违法行为不能制止未在规定期限内告知所在区(县级市)政府或相关部门的。

3.建设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查处违法用地建设施工单位的。

4.规划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协助核查有关规划的信息并提供城乡规划区范围相关资料的。

5.规划部门和城管部门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造成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案件既成事实的。

6.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土地执法的工作人员等的行为,接到报告后没有依法处理的;对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土地违法案件未在规定期限内立案调查的。

7.供水、供电、供气部门没有查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等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给予新装供水、供电、供气的,以及接到违法用地及建设告知后,没有在限定时间内停止供水、供电、供气的。

8.国土房管部门查实违法事实后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有其他未依照职责依法处理违法当事行为的。

(二十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上一级党委、政府对下一级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或同级党委、政府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

1.区(县级市)党委、政府因组织不力,对违法用地没有制止,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经诫勉谈话后,对违法用地行为未在限定期限内组织整改的;对违法用地案件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

2.国土房管部门不履事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导致违法行为在违法用地阶段未被查处的。

3.规划、城管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造成重大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案件既成事实的。

4.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土地执法的工作人员等的行为没有依法处理的;对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土地违法案件未在规定期限内立案调查,导致违法事实继续扩大的。

5.供水、供电、供气部门接到有关部门书面告知后,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对违法建设工程停水、停电、停气造成重大违法用地案件既成事实的。

6.国土房管部门查实违法事实后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有其他未依照职责依法处理违法当事人行为,导致重复违法或违法事态恶化的。

7.各区(县级市)、镇(街)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一内受诫勉谈话两次以上的。(二十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考核中,对区(县级市)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评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责令引咎辞职。并由同级党委政府追究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责任人的责任:区(县级市)党委、政府经通报批评后,对违法用地行为未在限定期限内组织整改的;内所辖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因违法用地严重被市以上定为重点整改地区,或有案件被定为重点督办案件的;因违法用地案件处理不当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和社会不稳定的;各区(县级市)、镇(街)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同一内受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

(二十七)有关职能部门及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一内受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在考核中,对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评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责令引咎辞职。

(二十八)各级党委、政府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依法依规追究单位和有关个人的责任。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租用、承包等未经批准使用的集体土地、国有农用地或者骗取批准,非法租用、承包等占用土地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村党支部、村干部、经济社干部出租、转包等未经批准使用的集体土地作建设用地或者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农用地改变为建设用地的,按有关程序提请罢免其职务,并对其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筑依法作出拆除、没收等处理。

3.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对国家机关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十九)对外地驻穗机构参与、纵容、包庇、支持违法用地的,除对违法用地依法查处外,由纪检监察部门提请该单位所属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追究该单位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

(三十)对违法用地投资者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多次实施违法用地行为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一年内多次实施的土地违法行为未经处理的,应按照累计的数量、数额处罚;触犯刑法的,包括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用地数量,或存有弄虚作假、欺诈等行为的,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发现有证据证明涉嫌渎职、受贿等职务犯罪的,将有关线索、证据材料和查处意见移送同级检察机关处理。

七、其它

(三十一)检察机关负责对国土房管部门、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的违法用地案件和涉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的立案、侦查和起诉等工作。

(三十二)检察机关对国土房管部门、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应依法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移送的国土房管部门、公安机关;对于需要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的,可以提出检察建议,并书面通知移送的国土房管部门、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向国土房管部门和公安机关退回案卷资料。

(三十三)本意见所称国家的、省的重点工程是指国家、省和市批准立项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

主题词:城乡建设 土地执法 共同责任 意见

第四篇:关于我市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实施情况的报告

关于我市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

实施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坚持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并举,在依法高效、集约节约利用国土资源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及省、市国土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积极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和卫片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规用地蔓延的势头。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市认真学习?经验,出台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卫片土地执法检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切实提前做好卫片执法检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各部门各方面的共同责任,切实抓好土地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完成了国家卫片执法检查和新增违法用地查处整改的各项工作任务,四项刚性指标顺利达标。现将我市实施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违法用地查处工作,切实把它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印发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政府主

— 1 — 要领导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土地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对土地执法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协调和督导。在整个卫片执法检查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工作情况汇报,主要领导亲自精心部署工作,分管领导始终亲临一线进行现场督查,由于市领导带头做到“领导到位”,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属地管理,责任明确。

我市在违法用地整改工作中明确了镇街党委、政府领导查处违法用地的责任,由镇街负责落实辖区内“两违”行为的巡查、制止、报告以及违法用地上建筑物的拆除整改。市委、市政府以印发文件和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明确查处违法用地不达标的,将依法追究该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责任人的责任。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镇街党委、政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大领导力度,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保证了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各镇街也成立了违法用地整改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建立健全辖区内违法用地巡查岗位责任制和违法用地零报告制度。由于各镇街党委、政府对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工作进行坚— 2 — 强有力的领导,不断创新制度和措施,找到了违法用地查处的突破口,做到了查处整改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两不误。

(三)部门联动,共同执法。

在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工作中,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镇街开展违法用地整治工作,促进了土地管理和违法用地整改工作的落实。市纪委监察局切实加强督查,对推进工作不力,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及时予以通报,有力地推动了拆除整改工作的落实;市委宣传部从全市大局出发,积极引导报社、电台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市国土部门对违法用地案件实施100%立案,100%查处,并将违反党纪、政纪以及涉嫌土地犯罪的案件移送纪检、司法部门查处;市城监部门对已建成违法建筑物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及时将案件移交市规划局查处;市规划局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及时作出行政处罚,同时代表市政府责成各镇街对违法建设实施强制拆除;市公安局加大对移送案件的查处力度,抽调精干警力,提高办案效率,依法刑事拘留了一批涉嫌土地犯罪分子;市经贸、市政、供电、供水部门对违法用地案件采取停电、停水措施,积极配合违法用地查处工作的开展。实行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后,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利用各种行政资源对违

— 3 — 法用地进行监管,执行了执法合力,使土地管理变“一家管”为“大家管”。

二、取得成效

通过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我市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用地案件,尤其是依法批捕了一批违法用地当事人,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产生了极大震慑作用,收效明显,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用地意识。

在开展违法用地整改工作的同时,我市切实加大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针对违法用地村级干部较多的特点,对全市?多名村、合作社干部进行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讲,发放了?本《土地矿产执法监察百问》、?本《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知识读本》、?张《基本农田保护明白卡》、?份刊登了典型案例的日报等一大批普法材料。为了保持打击违法用地的高压态势,我市还制作了?张《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宣传漫画,印制了?多条宣传横幅,刊登了40多篇土地执法相关报道,并且每天在电视台上不断播放各镇街拆除违法建筑的片断,努力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信息”。

(二)违法用地得到依法查处,土地管理秩序明显好转。

— 4 — 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通过各镇街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违法用地整改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我市共依法拆除违法用地上的建筑物?万多平方米,复耕复绿违法用地面积达?亩。同时,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移送纪检机关案件?宗、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宗。通过实行刚性执法,铁腕整治,切实抓好土地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建设,我市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规用地蔓延的势头,土地管理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三)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土地执法长效管理机制。针对违法用地查处难,执行难的体制问题,市政府牵头制定了《实施办法》,由镇街负责落实辖区内“两违”行为的巡查、制止、报告以及违法用地上建筑物的拆除整改,由国土、规划、建设、城监、公安、监察等部门依据本部门法律法规对“两违”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由经贸、工商、供水、供电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配合实施监管,落实共同责任。

此外,我市积极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建立与挂片、村干部经济利益相挂钩的巡查报告制度,落实违法用地巡查岗位责任,将土地以片、村为单位划分责任区,责任到人,对土地实行网格化巡查,并积极推行土地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这些长效管理机制的出台,已在日常土地执法监

— 5 — 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违法用地整改达到了市政府规定的刚性指标,但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我市违法用地总量仍然偏大。

从卫片执法检查的结果来看,我市违法用地总量达?亩,其中耕地?亩。虽然这些违法用地中绝大部分为国家、省重点项目,但是违法用地总面积在各区中已名列前茅。

(二)农村违法建房问题严重,屡禁不止。

从核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工业、商业违法用地已经大幅度减少,但是农村违法建房问题依然猖獗,全市农村违法建房达?宗,面积?亩,其中耕地面积?亩。宗数占全部?宗违法用地的?%,违法用地中宅基地比例偏大,且许多属占用基本农田。如不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占用基本农田和一户多宅的宅基地违法用地,恐将产生负面示范效应,导致农村宅基地违法用地进一步蔓延。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决心以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意见》为契机,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铁腕抓好卫片违法用地的整改工作,实施土地执法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实施办法》,严控2009年— 6 — 度新增违法用地的发生,坚决按时保质完成市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违法用地预防发现机制。通过完善动态巡查岗位责任制,实行区域包干,责任到人,对土地实行网格化巡查,确保将违法用地制止在萌芽状态。对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案件,严格按照共同责任制的要求,及时通报给各共同责任主体进行联合查处,做到对违法用地“冒头就打”,坚决对违法用地予以严厉打击。

(二)进一步完善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我市将加强共同责任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通过与各镇街签订责任书、与公安、法院建立办案联动机制、与纪委检察部门建立督办机制以及完善违法用地案件通报制度,细化具体工作规定,建立积极高效的共同打击违法用地行为联系协作机制,使土地违法犯罪案件依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三)全面完成违法用地整改工作任务,确保违法用地宗数、面积持续下降。

对卫片执法检查发现的违法用地案件,我市一律依法严肃查处,坚决达到立案率100%,查处率100%,结案率90%以上的工作目标。同时坚持“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力争做到“处理到位,处罚到位,追究责任到位”,确保违法用地发现率不

— 7 — 低于省卫片执法检查发现违法用地总量的%,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低于15%,不被国家、省列为重点整改地区,不因违法用地整改影响社会稳定。

(四)疏堵结合,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建房问题。

对农村宅基地,我市在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上将给予一定的保障,并根据我市实施的《农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逐步规范农村建房用地管理;对未经依法审批就擅自动工建设,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和一户多宅的农村建房,我市将加大打击力度,坚决拆除,决不手软。

(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

我市将实行重点急需项目用地跟踪服务机制,安排专人对重点急需项目进行跟踪督办,及时协调解决用地报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快推进用地报批工作,确保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促进项目依法用地。

总之,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意见》精神,坚决完成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刚性要求,切实维护我市的土地管理秩序。

二OO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第五篇: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

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确保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联合执法为主要手段的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具体意见如下。

一、建立土地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的组成。联席会议由各区县(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监察、公安、发展改革、建设、城乡规划、财政、农业、环保、房产住宅、工商、城管执法等部门以及哈供排水集团、哈电业局、哈第二电业局、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世华担任。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联席会议信息通报、会议决定事项督办等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查世纯担任。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需要临时召开时由成员单位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报联席会议召集人批准。

(二)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通报各成员单位在涉及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中的有关情况,包括全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上级督办案件查处情况、土地执法专项检查情况、区县(市)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改情况和监察、国土资源、公安、司法等部门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执行情况;协调、督促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移送、查处工作;组织、部署在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和区域改造用地范围内滥占耕地建设的查处,以及拆除违法建筑的联合执法行动;研究制订相应对策措施,解决全市土地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各区县(市)政府作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的执行以及违法用地负总责。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通过巡查、新闻媒体披露、群众信访举报、网络查询等多种渠道,及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制止、及时处理,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对涉嫌违法违纪的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行政责任,对涉嫌刑事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嫌土地违法违规的项目,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建设部门负责对建筑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依法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单位进行查处。

城乡规划部门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采取措施制止违法建设。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巡查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依法对无规划审批手续的违法建筑进行查处。

财政部门负责及时接收国土资源部门罚没的违法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监察机关负责追究土地违法案件相关责任人的政纪责任,并对涉及党纪处分的提出意见。

公安机关负责对国土资源部门移送违法用地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强制措施适用以及移送起诉工作,并为相关部门的土地执法工作提供保障。

检察机关负责及时受理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并依法行使立案监督、批捕和起诉的职能,同时,对相关部门移送或自行发现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依法进行查处。

法院负责依法受理并执行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行政处罚等强制执行申请。

发展改革、房产住宅、工商、环保、农业、供排水、电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执法查处等工作。

二、完善部门联动和协作监管制度

(一)土地执法监管信息网络制度。构建市和区县(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四级土地执法监管信息网络,聘请专兼职执法监管信息员。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负责市本级执法监管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各区县(市)政府负责本地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执法监管信息网络的具体组织和信息员的管理工作。执法监管信息员负责协助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开展日常巡查,在收集到国土资源违法信息和发现违法行为后,要及时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报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接到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制止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

(二)信息通报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按季度书面交换有关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方面的信息。国土资源部门要定期向各级政府通报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定期向法院、检察院以及监察、公安机关等通报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监察机关要及时向国土资源部门通报对移送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所涉及责任人纪律处分追究情况。公安机关要定期向国土资源部门、检察机关通报移送案件的受理及依法处理情况。检察机关要定期向国土资源部门和公安机关通报案件的立案监督、批捕和起诉情况。法院要定期向国土资源部门通报土地违法案件强制执行情况。

(三)土地违法行为报告制度。对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中的一般情况,各有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对因受到阻力和干扰等原因难以制止、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直接查处和督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开展土地督察、检查等重要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市国土资源部门对各区县(市)的土地违法态势、违法数据和执法检查等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四)部门联动遏制制度。市国土资源部门发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后,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出《违法用地告知函》,告知违法事实。各有关区县(市)政府应自接到告知函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责成辖区内的国土资源、建设、城乡规划、城管执法等部门督促违法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改正;依法应予以拆除的,由区县(市)政府组织乡(镇)政府和辖区内的国土资源、建设、城乡规划、城管执法、公安等部门实施强制拆除。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在接到告知函后,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认定,对违法建设的用地单位和个人依法处理,并在违法行为处理完毕前暂停办理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规划竣工验收等手续。城管执法部门负责违法建设的巡查、监控、调查取证以及拆除等工作,应自接到国土资源部门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制止,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罚,并将制止和处罚结果告知国土资源部门。对未获取用地批准但已开工的项目,建设部门要下发停工通知书、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产住宅部门不予办理房屋产权证及其分割登记,供排水、电业等单位停止供水、供电等服务事项。农业、林业部门在接到告知函后,应对违法用地复耕、复植加强监督,并组织完成验收工作。

对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行为,采取以区为主,国土资源、监察、公安、法院和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的方式进行集中整治。对涉黑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五)案件调查相互协助制度。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时,可根据需要或有关部门的提议,商请纪检监察机关提前介入调查;如案件可能涉嫌犯罪的,可以提请公安、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案件的调查;公安、检察机关认为涉嫌犯罪的,可以视情况提前介入,国土资源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检察机关调查取证。在查处重大土地案件中需要调查取证当事人法人资格、营业许可、有关项目开工许可、开发资质、规划审批等信息资料的,建设、城乡规划等部门应予以支持和配合;在了解用地项目、农业结构调整等信息资料时,发展改革、农业等部门应予以支持和配合。

(六)案件移送制度。对涉及应追究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责任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纪检监察机关应在接到国土资源部门移送案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退回案卷资料;对立案调查的案件,无特殊原因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

对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除特别重大、复杂的,公安机关应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并书面告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对认为无权处理的,应自收到案件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退回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并说明理由;对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退回案卷材料。

对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法院应当尽快审查,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对裁定准予执行的,法院应当及时组织实施强制执行,并将执行结果书面通知国土资源部门;对实施强制执行中存在阻力和困难、难以继续执行的,由法院提请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在依法实施强制执行过程中,各有关区县(市)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配合法院做好相应工作。

对需将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实施强制拆除的,由有关区县(市)政府具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配合进行。

对应依法没收违法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国土资源部门要依照法定程序将移交文书、移交清单等一并移交给同级财政部门。

对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国土资源部门应移交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应认真审查、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

三、建立和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奖惩制度

(一)建立土地执法监管考评制度。制订土地执法监管工作考核办法和考评细则,并将耕地保护、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和土地节约集约等工作纳入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土地执法监管工作的考评内容,作为评价部门工作和土地执法监管责任单位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对在土地执法监管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地区、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监管工作不到位、问题严重的实行严格问责。

(二)建立用地指标分配与耕地保护、违法用地查处情况挂钩制度。每年对各区县(市)征地保护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量化打分。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到位、违法用地查处组织得力、土地执法监管取得明显成效的,在下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额上给予相应奖励。对辖区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5%以上、不足10%的,扣减下一3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比例达到10%以上、不足15%的,扣减下一5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比例达到15%以上的,不予申报和分配下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三)严格土地执法监管责任追究。对各区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履行本意见规定职责的,由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依据《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第15号令)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9〕2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实行行政问责。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存在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应报告而不报告或不制止、不依法查处的,在土地供应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等行为的,由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问责程序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对各区县(市)政府因组织不力、未及时有效制止违法用地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以及有关部门对违法违规用地及其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推卸责任甚至阻碍查处工作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问责程序对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诫勉谈话;对经诫勉谈话后仍未及时组织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导致违法事实继续扩大、恶化的,对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对内本辖区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整改地区或者造成其他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责令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引咎辞职。

下载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的通知 琼府[2010]6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严格土地执法,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

    实施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的意见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实施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的意见 为贯彻省政府《关于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度的通知》(......

    关于建立土地共同管理责任机制的意见

    关于建立土地共同管理责任机制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切实执行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

    土地执法责任制[5篇]

    土地执法责任制一、严格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土地执法监督检查职责。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亮证执法,文明执法,端正行风,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三、辖区内巡回监察每......

    关于建立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单位:物业管理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对加强和......

    建立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

    建立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物业管理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对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

    海口市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总结(5篇)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等文件要求,我局自2002年9月起,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市人大、政府的领导与关心下,不受换届、非典等客观影响,认真开展......

    昆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

    昆明市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明确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土地执法中的职责和分工,形成政府领导、国土部门牵头、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