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魏晋南北朝).ppt.Convertor
中国文学批评史 魏晋南北朝部分
一、魏晋南北朝文论的总特点
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逐渐衰落,玄学应运而兴起。所谓玄学,实际上主要是老庄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流变,体现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尤其是如此。因此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是由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这一时期的许多文论家都极力推崇自然清新之美,都倾心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都注重研究文学的审美特征等等,这很明显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的文艺观。首先,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
汉代由于受经学的影响,文学成为宣传儒家礼教的工具,文学创作的主题大都以政治教化和美刺讽谏为中心。到汉末魏初,逐渐转变为以写个人悲欢遭际为主了,着重抒发个人喜怒哀乐之情,描写个人的曲折经历,以及对**现实的深沉感慨。从表现社会政治主题到刻画个人内心世界,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其次,文学思想的变化。
创作上的这种变化,反映在文学思想上就是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在理论上认识到文学创作是在抒情中言志的特点,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而魏晋南北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
再次,对创作个性的强调。
与上述文学创作主题与文学思想变化相适应,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中,特别重视要体现作家特殊的创作个性。从文学创作看,曹操的诗歌古直悲凉,曹丕的诗歌缠绵悱恻,曹植的诗歌慷概多气。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时代,人们的个性往往是受到压抑的。文学要为封建礼教服务,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只能表现“天理”而不能描写“人欲”。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个性的高度重视,正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反映。第四,重视对文学创作本身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鲁迅先生说当时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
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就这一时期所留下来的一些主要文论著作看,也都不排斥儒家的文学思想,他们往往是在论说文学的外部规律时,认同儒家文论的路数;而在阐释文学的内部规律时,则主要是承袭道家文论的衣钵。诸如西晋陆机的《文赋》、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大都是这样。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总特点基本上是儒道结合,外儒内道,而以道为主。
当然,这一时期的文论家们很有水平,他们并不是、也不屑于简单地抄袭或沿用前代儒、道两家的文论资料,而是在前人基础上作出了许多深刻的精辟的阐发,从而形成了自家的理论特色,甚至构建起了自己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他们对文学的许多问题都作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例如关于文学的根本性质问题,关于文学的审美特征问题,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问题,作品的艺术风格问题,文学的体裁种类问题等等。他们在阐述自己的文学理论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范畴和命题,诸如“文气”说、“缘情绮靡”说、“神思”、“意象”、“体性”、“风骨”、“通变”、“定势”、“隐秀”、“物色”、“知音”、“直寻”、“滋味”、“声律”等等。
1、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选读),钟嵘的《诗品》(选读)
(一)曹丕的《典论·论文》
1、“文章不朽”说
2、“文体”说
3、“文气”说
曹丕(187—226)是汉魏时期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撰写的文论著作流传于世的有两篇,一篇是《与吴质书》,另一篇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典论·论文》。《典论》是曹丕精心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一共20篇,《论文》是其中之一。后来《典论》一书失传,《论文》这一篇幸亏被选入南朝时期的《昭明文选》而得以保存下来。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
1、“文章不朽”说
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观点。他在《典论·论文》中说:
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价值的观点,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他对传统的文章(“立言”)是“立德、立功”之次思想的重大突破,是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但可惜的是,在《典论·论文》里,他并未对这一观点加以详细的展开论述。不过,仅仅是提出这一口号,他在文论史上已经是功不可没了。
汉魏时期是中国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固然非止一端,但是作为统治集团的曹氏父子的重视、鼓吹和积极参与,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时以他们父子为核心,周围团结了一大批诗文作家,形成了所谓的“邺下文人集团”,曹丕在这篇《典论·论文》中所评论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炀、刘桢),除了孔融之外,都属于这个集团。
2、“文体”说
在《典论·论文》里,曹丕还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这里曹丕列举出八种文章,分成四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后世学界称之为“四科八体”说。“本”指文章的本质,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
他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这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诗赋欲丽”,说明他已看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对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
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
3、“文气”说
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
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二)陆机的《文赋》
陆机(261—303)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才华横溢,诗、赋、文等创作都为时人所重。他给我们留下的文论著作主要是《文赋》,这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正式的完整的文学创作论。
在这篇《文赋》的正文之前,陆机写了一个序言,其中说: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这就明确地告诉读者,他写作此文的目的,就在于探讨文章作品的创作“用心”,一是“意称(chèn)物”——如何使创作中作家的主体情意和创作客体的物象彼此相称而融合;二是“文逮意”——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把心中孕育出来的具体生动的文意(“意象”)及时地把握住并且准确地表现出来。
围绕着这样两个问题,陆机具体剖析了文学创作的详细过程,总结出了多方面的艺术创作理论。我们主要应该掌握住下面几点:
1、艺术构思说
2、艺术表现说
3、文体风格说
4、《文赋》对后代有何影响
1、艺术构思说
序言中所说的“意称物”阶段,主要是指艺术创作的构思过程,它又包括:
⑴ 构思准备
陆机着重强调玄览、虚静的精神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的内容。提出创作构思的前提条件是,既要深深地观察作为创作对象的外界事物,同时又要饱读前人的诗书,从中陶冶自己的心胸,这样才能写出高境界的文章作品。⑵ 构思阶段
开头几句是讲艺术构思之始,一定要进入一种用志不分的虚静的精神状态,接下来谈艺术构思的过程,主要是阐述艺术想象的特点,可以说更为精辟。
2、艺术表现说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是和艺术构思阶段密切难分的,但大体上还是有个先后的层次,也就是《文赋》小序中所揭示出的“意称物”和“文逮意”的区别。艺术表现阶段主要是解决“文逮意”的问题。陆机对这一层次的论述,是在《文赋》正文的第三段:
创作中的艺术表现阶段,包括如何安排文意和文辞两个方面,即“选义按部”和“考辞就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如何运用文辞来把握文意的问题。陆机论述了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种种复杂情况,主张作家要因情适宜,妥善地谋篇布局,形诸笔墨。他的艺术表现理论,阐述得同样精彩。
《文赋》的文学创作理论内容非常丰富,除上面所分析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两大概括性的论述之外,文中还包括具体的表现技巧层面上的文术论。
3、文体风格说
中国古代文论里的文体风格论,是从上面讲到的曹丕《典论·论文》正式开始的(即“四科八体”说)。但曹丕论述的毕竟简略,到陆机的《文赋》中,就把这一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体现在正文的第五段: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从这种论述可以见出,陆机提出的这个“十体”说,一是比曹丕的“四科八体”说更加细致,更加准确了;二是在各类文体的具体排名次时,曹丕是将纯文学的“诗”、“赋”二体排列在八体最后,而把朝廷的应用文体“奏”和“议”放在最前;到陆机的文体论,则把这种次序完全颠倒过来了,最先排列的是“诗”和“赋”,最后才是“论”、“奏”“说”。它说明陆机对审美文学的认识和重视确实比曹丕前进了一步。三是陆机在这里概括十类文体的审美特征时,也远比曹丕具体准确,可以说是地道的文体风格理论了。
4、“诗缘情而绮靡”说
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更成为千古名言。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而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
5、艺术风格
外物多样带来风格多样:“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作家的个性多样,带来风格的多样:“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不同的文体带来风格的多样:《文赋》中提出十种文体,其风格是各各不同的。
6、艺术标准
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五字标准——应、和、悲、雅、艳 “应”相对于“孤”“独”而言,亦即相对单调而言。“和”相对于不调谐而言,和,即和谐。“悲”相对矫饰而言,要求文章有真情实感。“雅”相对“俗”而言,要求文章格调要高。“艳”相对质木无文而言,要求文章必须有文采。7.《文赋》对后代有何影响?
《文赋》的影响,《文赋》对六朝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影响极大。《文心雕龙》可以说是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文赋》的文学理论;挚虞、李充的文体论继承发展了《文赋》的文体论思想;《文赋》还影响了沈约等人的声律论和萧统《文选》的文学观念。
除了以上的积极影响外,也有人认为,《文赋》过分强调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形式美,影响了六朝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
(三)刘勰的《文心雕龙》选读
刘勰(字彦和,465?—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因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不但是南北朝时期,而且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最杰出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他所撰写的《文心雕龙》一书,多方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的经验,同时最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文学和美学思想,从而构筑成了中国文论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并且这部著作在世界文论史和美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已经是中外学者们的共识。儒家影响:“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佛家影响:圆照之象,逻辑思维
例如,鲁迅先生就曾把《文心雕龙》和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共誉为世界文论的楷模: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苞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鲁迅《诗论题记》
又如日本学冠东西的著名学者兴膳宏先生也说:
《文心雕龙》规模宏大,体制详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了不起的杰作。在西欧早期的古典文艺理论中,如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就没有《龙》著那样的系统性。
——兴膳宏《文心雕龙在日本》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文心雕龙》全书由50篇论文组成,共约37000字。根据作者刘勰在最后一篇《序志》中的介绍,以及我们披卷可见的实际情况,这部著作确实有着严密的内在理论体系:1)、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全书的总论,即刘勰自己所说的“文之枢纽(关键)”; 2)、从第六篇《明诗》到第25篇《书记》,是20篇文体分论,即刘勰自己所谓的“论文叙笔”; 3)、从第26篇《神思》,到第49篇《程器》,是专论各种文学思想,包括创作论、风格论、鉴赏批评论、文学史论、作家论等等;4)、最后第50篇《序志》,相当于全书的序言。
一、体大思精的著作结构
全书五十篇,分为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文学批评、序5部分。
1、总论
文学与道、经典的关系,全书的总纲,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2、文体论
包括《明诗》到《书记》二十篇,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
3、创作论
包括《神思》到《总术》十九篇。
4、文学评论。
包括《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涉及文学与时代、自然,作家才能与品德、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态度等问题。
5、序
《序志》一篇说明《文心雕龙》写作缘起与宗旨。
《文心雕龙》一书中阐述的文学理论非常丰富,理论难点也多。我们只能选取其中几个问题来讲解和学习:
1、“原道”说
2、“神思”说
3、“体性”说
4、“风骨”说
5、《文心雕龙》对后代文论的影响
1、“原道”说
这是一段思辩性很强、同时又极富于才情文采的论说。以这段话为主,刘勰的“原道”说穷根尽源地探索了文学乃至全部人文的深层本质。这就是,从终极意义上说,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和天文、地文、以及宇宙万物之文一样,统统都是最深层的事物的本体大“道”之文,也就是“道”的具体表现形态。“道”和“文”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道: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广义的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狭义的道: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狭义的文:即“人文”,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
刘勰认为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是作为普遍自然规律的哲理之道的体现,人文作为道的体现,和广义的天地万物之文是一致的。
《原道》篇论述了文章的本质,道与文的关系:道是文的内容,文是道的表现手段。天地万物都有“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当然也有“文”,人之文就是用言辞写出来的文章。看来,刘勰主张文要表现自然之道,后来的“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此有源流关系了。
2、“神思”说
1、阐述创作构思中艺术想象的特点 A、不受时空局限的自由广阔性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B、与具体物象相结合的形象性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C、饱和作家思想感情的情感性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创作构思时作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提出了培养想象的五种努力:“虚静”、“积学”、“酌理”、“研阅”、“驯致”。
《神思》是探讨创作时的构思问题,对创作构思广阔丰富的特点作出了具体生动的说明,并指出为了使构思富有效果,须注意平时要有良好的积累和学养,写作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虚静的精神状态,做到“神与物游”。
3、“体性”说
在《体性》篇中,刘勰涉及了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能个性之间的关系。① 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② 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才、气、学、习。
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③ 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作家个性才能各不相同形成的必然结果。
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④ 把纷繁复杂的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并两两相对。把对风格的研究推向深入。
总之,本篇是论述文章体貌、风格和作家情性、个性的关系。总结了文章的八种风格类型。刘勰把文学家的风格从时代到个人(先天的和后天的)的因素都触及了,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指出才、气、学、习对文章风格的影响。
4、“风骨”说
1、“风骨”的含义
如何理解刘勰“风骨”的确切含义,后世众说纷纭。“风”也就是要求作品有情志,有感动人的力量,写得鲜明而有生气,写得骏快爽朗。“骨”也就是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我以为风是偏重于作品内在思想的一种艺术感染力,它的表现与创作主体的内在气质有关;骨则是作品构成要素的架构,偏重于对文辞结构方面的要求。
2、风骨与文采的关系
刘勰认为缺乏文采“风骨不飞”,可见他追求的是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
刘勰针对当时文坛绮靡之风占据主要地位,“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的审美理想是将建安文学重“风骨”,两晋文学重“文采”结合起来。他的风骨说无疑对矫正齐梁绮靡浮艳的文风起了积极作用。
3、风骨论的本质
刘勰的风骨论,就其本质来看是其文质观的一种延伸。但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风骨论则建立了一种审美的标准。即他推崇一种既有感染力又有逻辑力量,既有情感内涵又富有艺术美的文学。
5、知音
这部分讲“知实难逢”。古来文学批评存在着“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不良倾向,公正的文学评论者很难遇见。
知音之难的原因:一是贵古贱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皇汉武;二是崇己抑人,班固、曹植是代表;三是信伪迷真,楼护之属当归此类。这一段是立论,从文学欣赏的主体角度提出知音之难。这部分讲“音实难知”。从欣赏的客体——文章本身的角度指出,知音之难还在于文情难鉴。
从客观上看,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多变;从主观上看,评论家见识有限而各有偏好,导致文学欣赏的片面性,难于做得恰当。
这部分提出了做好文学批评的条件、方法:批评者应博见广闻,以增强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排除私见偏爱,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
这部分提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明文学批评虽有一定困难,但正确地理解作品和评价作品是完全可能的。文中对欣赏者的要求:
一、“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二、“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
三、“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知音之法: 首先,“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从文章的体制、辞采、沿革、表现手法、声律等方面入手,对作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赏。
其次,文学鉴赏应该“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即读者根据作品的言辞、审美意象激发情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次,针对曲高和寡的现象,提出了“见异知音”、“深识鉴奥”的审美方法。
5、《文心雕龙》对 后代文论有何影响?
《文心雕龙》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古代文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部,是我国古代前无古人,后未见来者的宏伟著作,对后世有具大影响,具体表现是:
(1)《文心雕龙》的宏伟体制,虽然后继无人,但《史通》则被视为“心慕手追”于《文心》体例的著作,只是刘知几文采不及刘勰;
(2)《文心雕龙》的创作构思论、文学风格论、批评论、鉴赏论观点之沾溉后人更是无法枚举,特别是风骨论更是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创作家和文论家无不标榜“风骨”以反对柔靡繁缛的文风。《文心雕龙》的创作目的是反对当时文风的“浮诡”、“讹滥”,纠正过去文论的狭隘偏颇。《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①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
②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③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④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发展到今天,已在国内外形成了专门的学科 “文心学”,又称“龙学”。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
1、“性情”说
2、“直寻”说
3、“风骨”说
4、“滋味”说
5、《诗品》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钟嵘(约468-518),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初仕于齐,梁时官至西中郎将晋安王萧纲记室。《诗品》作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
《诗品》把汉魏至齐梁的一百二十二家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显优劣,叙源流,指出各家利病。钟嵘简介
《诗品》的基本内容 止乎五言
《诗品序》:“嵘今所录,止乎五言。” 分品论诗
《诗品》共评述了由汉至梁的122位诗人(另有古诗一类),并将他们按成就高低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1人加古诗一类,中品39人,下品72人。推源溯流
诗品—国风—古诗—刘桢—左思
—曹植—陆机—颜延之—谢超宗等
—谢灵运
—小雅—阮籍 —楚辞—李陵—班姬
—王粲—潘岳
—张协—鲍照—沈约
—张华—谢混等
—刘琨
—卢湛
—曹丕—应璩—陶渊
—嵇康 国风: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
小雅:长于悱怨
语言质朴
楚辞:富于哀怨
文辞艳丽 批评当时诗风 分品论诗人
汉末清议,士人常相互评论人物,至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更以品第论人。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在南朝产生过很多像《棋品》、《画品》一类著作,《诗品》也与此品第文化密切相关。几位诗人的评价问题 曹操(下品): 陶渊明(中品):
1、“性情”说
从上面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钟嵘的关于诗歌本质的观点: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
一、诗歌乃至整个文艺与作者主体心灵的关系
文艺作品都是作者主体心灵,也就是作者感情活动的外在表现。
诗歌既是人的“性情摇荡”的产物,也可以反作用于人的“性灵”,使之受到陶冶感化。
二、指出造成诗人性情摇荡的原因是由于外界事物对诗人的感发触动,即“物之感人”。
2、“直寻”说
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是钟嵘对诗歌创作艺术美的基本要求。
“直寻”是指用直接可感的形象来描绘诗人有感于外界事物所激起的情感。
明代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论和近代王国维的“不隔”论,都是受到他的“直寻”说启发的产物。“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
① 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
② 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
3、“风骨”说
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风力与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钟嵘强调“建安风力”,从他对“建安风力”的论述及所举的例子看,他为“风骨”(“风力”)树立这样一个标准:它具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直寻自然、重神而不重形以及语言风格明朗简洁、精要强健的特征。其风骨论,特别是他强调建安风力,更为后人反对无病呻吟的柔弱诗风所标举,成为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理论武器之一。
4、“滋味”说
五言诗在诗体中居重要地位,是众多诗歌中最有滋味的,所以说合于世俗之人的口味。(这)难道不是因为(它)指陈事理,塑造形象,尽情抒情,描写事物,最是详尽切当的吗?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扩大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就没有归宿,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
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要使诗有“滋味”,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而不能只偏于一种,并将“兴”放在第一位,突出地表现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注意到了诗歌的抒情言志、假物取象、滋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钟嵘的“滋味”论,既是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
5、《诗品》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诗品》的影响主要有:
(1)《诗品》强调诗要抒发“怨”情,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一个进步传统,其情感论摆脱了儒家经学的框框,又没有泛情主义的弊病。
(2)钟嵘提倡诗要“直寻”,即直接抒情叙事,使后人反对形式主义诗风有了理论根据
(3)其风骨论,特别是他强调建安风力,更为后人反对无病呻吟的柔弱诗风所标举,成为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理论武器之一。
(4)其“滋味”论也影响到司空图、严羽、王士禛、王国维等人的诗歌意境理论(如司空图、王士禛的韵味说,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禛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
总之,《诗品》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与《文心雕龙》并驾齐驱的重要著作,影响巨大。《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
一、共同点
1、历代诗赋的渊源,主要是《诗经》、《楚辞》,且诗高于辞;
《文心》:宗经、辨骚;
《诗品》:国风、楚辞;
2、主张风力与丹彩结合的艺术标准;
《文心》:风骨、情采等。
《诗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
3、对作品作家评价许多一致;
(1)重古诗
《文心》“五言之冠冕”;
《诗品》“一字千金”;
(2)赞建安文学;
(3)魏晋代表诗人:
《文心》重王粲、刘桢、阮籍、嵇康、潘岳、陆机六家;
《诗品》除嵇康外均列为上品;
(4)轻视民歌,批评玄言诗,不重陶潜
二、不同点
1、诗歌性质作用
刘勰:重教化、美刺、政治内容;
钟嵘:重抒情和艺术感染力。
如比兴解释:刘:承儒家传统,涉及美刺;
钟:不涉美刺。
2、诗歌体裁
刘勰:四言五言兼重;
钟嵘:偏重于五言。
3、艺术手法
刘勰:重声律、用典;
钟嵘:反对声律、用典。
4、个别作家评价不同
刘勰:建安重曹、王;谢灵运山水诗有褒有贬;
钟嵘:建安重曹、刘;非常重谢灵运,刘宋只其一人为上品;
第二篇:中国文学批评史(魏晋南北朝).ppt.Convertor
魏晋南北朝部分
一、魏晋南北朝文论的总特点
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逐渐衰落,玄学应运而兴起。所谓玄学,实际上主要是老庄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流变,体现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尤其是如此。因此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是由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这一时期的许多文论家都极力推崇自然清新之美,都倾心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都注重研究文学的审美特征等等,这很明显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的文艺观。首先,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
汉代由于受经学的影响,文学成为宣传儒家礼教的工具,文学创作的主题大都以政治教化和美刺讽谏为中心。到汉末魏初,逐渐转变为以写个人悲欢遭际为主了,着重抒发个人喜怒哀乐之情,描写个人的曲折经历,以及对**现实的深沉感慨。从表现社会政治主题到刻画个人内心世界,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其次,文学思想的变化。
创作上的这种变化,反映在文学思想上就是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在理论上认识到文学创作是在抒情中言志的特点,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而魏晋南北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
再次,对创作个性的强调。
与上述文学创作主题与文学思想变化相适应,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中,特别重视要体现作家特殊的创作个性。从文学创作看,曹操的诗歌古直悲凉,曹丕的诗歌缠绵悱恻,曹植的诗歌慷概多气。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时代,人们的个性往往是受到压抑的。文学要为封建礼教服务,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只能表现“天理”而不能描写“人欲”。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个性的高度重视,正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反映。第四,重视对文学创作本身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鲁迅先生说当时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
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就这一时期所留下来的一些主要文论著作看,也都不排斥儒家的文学思想,他们往往是在论说文学的外部规律时,认同儒家文论的路数;而在阐释文学的内部规律时,则主要是承袭道家文论的衣钵。诸如西晋陆机的《文赋》、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大都是这样。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总特点基本上是儒道结合,外儒内道,而以道为主。
当然,这一时期的文论家们很有水平,他们并不是、也不屑于简单地抄袭或沿用前代儒、道两家的文论资料,而是在前人基础上作出了许多深刻的精辟的阐发,从而形成了自家的理论特色,甚至构建起了自己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他们对文学的许多问题都作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例如关于文学的根本性质问题,关于文学的审美特征问题,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问题,作品的艺术风格问题,文学的体裁种类问题等等。他们在阐述自己的文学理论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范畴和命题,诸如“文气”说、“缘情绮靡”说、“神思”、“意象”、“体性”、“风骨”、“通变”、“定势”、“隐秀”、“物色”、“知音”、“直寻”、“滋味”、“声律”等等。
1、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选读),钟嵘的《诗品》(选读)
(一)曹丕的《典论·论文》
1、“文章不朽”说
2、“文体”说
3、“文气”说
曹丕(187—226)是汉魏时期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撰写的文论著作流传于世的有两篇,一篇是《与吴质书》,另一篇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典论·论文》。《典论》是曹丕精心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一共20篇,《论文》是其中之一。后来《典论》一书失传,《论文》这一篇幸亏被选入南朝 1 时期的《昭明文选》而得以保存下来。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
1、“文章不朽”说
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观点。他在《典论·论文》中说:
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价值的观点,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他对传统的文章(“立言”)是“立德、立功”之次思想的重大突破,是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但可惜的是,在《典论·论文》里,他并未对这一观点加以详细的展开论述。不过,仅仅是提出这一口号,他在文论史上已经是功不可没了。
汉魏时期是中国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固然非止一端,但是作为统治集团的曹氏父子的重视、鼓吹和积极参与,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时以他们父子为核心,周围团结了一大批诗文作家,形成了所谓的“邺下文人集团”,曹丕在这篇《典论·论文》中所评论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炀、刘桢),除了孔融之外,都属于这个集团。
2、“文体”说
在《典论·论文》里,曹丕还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这里曹丕列举出八种文章,分成四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后世学界称之为“四科八体”说。“本”指文章的本质,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
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这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诗赋欲丽”,说明他已看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对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
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
3、“文气”说
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
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二)陆机的《文赋》
陆机(261—303)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才华横溢,诗、赋、文等创作都为时人所重。他给我们留下的文论著作主要是《文赋》,这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正式的完整的文学创作论。
在这篇《文赋》的正文之前,陆机写了一个序言,其中说: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用心”,一是“意称(chèn)物”——如何使创作中作家的主体情意和创作客体的物象彼此相称而融合;二是“文逮意”——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把心中孕育出来的具体生动的文意(“意象”)及时地把握住并且准确地表现出来。
1、艺术构思说
2、艺术表现说
3、文体风格说
4、《文赋》对后代有何影响
1、艺术构思说
序言中所说的“意称物”阶段,主要是指艺术创作的构思过程,它又包括:
⑴ 构思准备
陆机着重强调玄览、虚静的精神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的内容。提出创作构思的前提条件是,既要深深地观察作为创作对象的外界事物,同时又要饱读前人的诗书,从中陶冶自己的心胸,这样才能写出高境界的文章作品。⑵ 构思阶段
开头几句是讲艺术构思之始,一定要进入一种用志不分的虚静的精神状态,接下来谈艺术构思的过程,主要是阐述艺术想象的特点,可以说更为精辟。
2、艺术表现说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是和艺术构思阶段密切难分的,但大体上还是有个先后的层次,也就是《文赋》小序中所揭示出的“意称物”和“文逮意”的区别。艺术表现阶段主要是解决“文逮意”的问题。陆机对这一层次的论述
《文赋》的文学创作理论内容非常丰富,除上面所分析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两大概括性的论述之外,文中还包括具体的表现技巧层面上的文术论。
3、文体风格说
中国古代文论里的文体风格论,是从上面讲到的曹丕《典论·论文》正式开始的(即“四科八体”说)。但曹丕论述的毕竟简略,到陆机的《文赋》中,就把这一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体现在正文的第五段: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从这种论述可以见出,陆机提出的这个“十体”说,一是比曹丕的“四科八体”说更加细致,更加准确了;二是在各类文体的具体排名次时,曹丕是将纯文学的“诗”、“赋”二体排列在八体最后,而把朝廷的应用文体“奏”和“议”放在最前;到陆机的文体论,则把这种次序完全颠倒过来了,最先排列的是“诗”和“赋”,最后才是“论”、“奏”“说”。它说明陆机对审美文学的认识和重视确实比曹丕前进了一步。三是陆机在这里概括十类文体的审美特征时,也远比曹丕具体准确,可以说是地道的文体风格理论了。
4、“诗缘情而绮靡”说
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更成为千古名言。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而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
5、艺术风格
外物多样带来风格多样:“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作家的个性多样,带来风格的多样:“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不同的文体带来风格的多样:《文赋》中提出十种文体,其风格是各各不同的。
6、艺术标准
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五字标准——应、和、悲、雅、艳 “应”相对于“孤”“独”而言,亦即相对单调而言。“和”相对于不调谐而言,和,即和谐。“悲”相对矫饰而言,要求文章有真情实感。“雅”相对“俗”而言,要求文章格调要高。“艳”相对质木无文而言,要求文章必须有文采。
7.《文赋》对后代有何影响?
《文赋》的影响,《文赋》对六朝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影响极大。《文心雕龙》可以说是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文赋》的文学理论;挚虞、李充的文体论继承发展了《文赋》的文体论思想;《文赋》还影响了沈约等人的声律论和萧统《文选》的文学观念。
除了以上的积极影响外,也有人认为,《文赋》过分强调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形式美,影响了六朝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
(三)刘勰的《文心雕龙》选读
刘勰(字彦和,465?—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因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不但是南北朝时期,而且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最杰出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他所撰写的《文心雕龙》一书,多方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的经验,同时最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文学和美学思想,从而构筑成了中国文论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并且这部著作在世界文论史和美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已经是中外学者们的共识。儒家影响:“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佛家影响:圆照之象,逻辑思维
例如,鲁迅先生就曾把《文心雕龙》和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共誉为世界文论的楷模: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苞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鲁迅《诗论题记》
又如日本学冠东西的著名学者兴膳宏先生也说:
《文心雕龙》规模宏大,体制详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了不起的杰作。在西欧早期的古典文艺理论中,如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就没有《龙》著那样的系统性。
——兴膳宏《文心雕龙在日本》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文心雕龙》全书由50篇论文组成,共约37000字。根据作者刘勰在最后一篇《序志》中的介绍,以及我们披卷可见的实际情况,这部著作确实有着严密的内在理论体系:1)、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全书的总论,即刘勰自己所说的“文之枢纽(关键)”; 2)、从第六篇《明诗》到第25篇《书记》,是20篇文体分论,即刘勰自己所谓的“论文叙笔”; 3)、从第26篇《神思》,到第49篇《程器》,是专论各种文学思想,包括创作论、风格论、鉴赏批评论、文学史论、作家论等等;4)、最后第50篇《序志》,相当于全书的序言。
一、体大思精的著作结构
全书五十篇,分为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文学批评、序5部分。
1、总论
文学与道、经典的关系,全书的总纲,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2、文体论
包括《明诗》到《书记》二十篇,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
3、创作论
包括《神思》到《总术》十九篇。
4、文学评论。
包括《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涉及文学与时代、自然,作家才能与品德、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态度等问题。
5、序
《序志》一篇说明《文心雕龙》写作缘起与宗旨。
《文心雕龙》一书中阐述的文学理论非常丰富,理论难点也多。我们只能选取其中几个问题来讲解和学习:
1、“原道”说
2、“神思”说
3、“体性”说
4、“风骨”说
5、《文心雕龙》对后代文论的影响
1、“原道”说
这是一段思辩性很强、同时又极富于才情文采的论说。以这段话为主,刘勰的“原道”说穷根尽源地探索了文学乃至全部人文的深层本质。这就是,从终极意义上说,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和天文、地文、以及宇宙万物之文一样,统统都是最深层的事物的本体大“道”之文,也就是“道”的具体表现形态。“道”和“文”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道: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广义的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狭义的道: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狭义的文:即“人文”,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
刘勰认为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是作为普遍自然规律的哲理之道的体现,人文作为道的体现,和广义的天地万物之文是一致的。
《原道》篇论述了文章的本质,道与文的关系:道是文的内容,文是道的表现手段。天地万物都有“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当然也有“文”,人之文就是用言辞写出来的文章。看来,刘勰主张文要表现自然之道,后来的“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此有源流关系了。
2、“神思”说
1、阐述创作构思中艺术想象的特点 A、不受时空局限的自由广阔性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B、与具体物象相结合的形象性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C、饱和作家思想感情的情感性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创作构思时作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提出了培养想象的五种努力:“虚静”、“积学”、“酌理”、“研阅”、“驯致”。
《神思》是探讨创作时的构思问题,对创作构思广阔丰富的特点作出了具体生动的说明,并指出为了使构思富有效果,须注意平时要有良好的积累和学养,写作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虚静的精神状态,做到“神与物游”。
3、“体性”说
在《体性》篇中,刘勰涉及了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能个性之间的关系。① 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② 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才、气、学、习。
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③ 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作家个性才能各不相同形成的必然结果。
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 5 成心,其异如面。
④ 把纷繁复杂的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并两两相对。把对风格的研究推向深入。
总之,本篇是论述文章体貌、风格和作家情性、个性的关系。总结了文章的八种风格类型。刘勰把文学家的风格从时代到个人(先天的和后天的)的因素都触及了,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指出才、气、学、习对文章风格的影响。
4、“风骨”说
1、“风骨”的含义
如何理解刘勰“风骨”的确切含义,后世众说纷纭。“风”也就是要求作品有情志,有感动人的力量,写得鲜明而有生气,写得骏快爽朗。“骨”也就是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我以为风是偏重于作品内在思想的一种艺术感染力,它的表现与创作主体的内在气质有关;骨则是作品构成要素的架构,偏重于对文辞结构方面的要求。
2、风骨与文采的关系
刘勰认为缺乏文采“风骨不飞”,可见他追求的是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
刘勰针对当时文坛绮靡之风占据主要地位,“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的审美理想是将建安文学重“风骨”,两晋文学重“文采”结合起来。他的风骨说无疑对矫正齐梁绮靡浮艳的文风起了积极作用。
3、风骨论的本质
刘勰的风骨论,就其本质来看是其文质观的一种延伸。但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风骨论则建立了一种审美的标准。即他推崇一种既有感染力又有逻辑力量,既有情感内涵又富有艺术美的文学。
5、知音
这部分讲“知实难逢”。古来文学批评存在着“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不良倾向,公正的文学评论者很难遇见。
知音之难的原因:一是贵古贱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皇汉武;二是崇己抑人,班固、曹植是代表;三是信伪迷真,楼护之属当归此类。这一段是立论,从文学欣赏的主体角度提出知音之难。这部分讲“音实难知”。从欣赏的客体——文章本身的角度指出,知音之难还在于文情难鉴。
从客观上看,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多变;从主观上看,评论家见识有限而各有偏好,导致文学欣赏的片面性,难于做得恰当。
这部分提出了做好文学批评的条件、方法:批评者应博见广闻,以增强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排除私见偏爱,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
这部分提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明文学批评虽有一定困难,但正确地理解作品和评价作品是完全可能的。文中对欣赏者的要求:
一、“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二、“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
三、“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知音之法:
首先,“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从文章的体制、辞采、沿革、表现手法、声律等方面入手,对作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赏。
其次,文学鉴赏应该“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即读者根据作品的言辞、审美意象激发情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次,针对曲高和寡的现象,提出了“见异知音”、“深识鉴奥”的审美方法。
5、《文心雕龙》对 后代文论有何影响?
《文心雕龙》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古代文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部,是我国古代前无古人,后未见来者的宏伟著作,对后世有具大影响,具体表现是:
(1)《文心雕龙》的宏伟体制,虽然后继无人,但《史通》则被视为“心慕手追”于《文心》体例的著作,只是刘知几文采不及刘勰;
(2)《文心雕龙》的创作构思论、文学风格论、批评论、鉴赏论观点之沾溉后人更是无法枚举,特别是风骨论更是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创作家和文论家无不标榜“风骨”以反对柔靡繁缛的文风。《文心雕龙》的创作目的是反对当时文风的“浮诡”、“讹滥”,纠正过去文论的狭隘偏颇。《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①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
②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③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④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发展到今天,已在国内外形成了专门的学科 “文心学”,又称“龙学”。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
1、“性情”说
2、“直寻”说
3、“风骨”说
4、“滋味”说
5、《诗品》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钟嵘(约468-518),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初仕于齐,梁时官至西中郎将晋安王萧纲记室。《诗品》作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
《诗品》把汉魏至齐梁的一百二十二家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显优劣,叙源流,指出各家利病。钟嵘简介
《诗品》的基本内容 止乎五言
《诗品序》:“嵘今所录,止乎五言。” 分品论诗
《诗品》共评述了由汉至梁的122位诗人(另有古诗一类),并将他们按成就高低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1人加古诗一类,中品39人,下品72人。推源溯流
诗品—国风—古诗—刘桢—左思
—曹植—陆机—颜延之—谢超宗等
—谢灵运
—小雅—阮籍
—楚辞—李陵—班姬
—王粲—潘岳
—张协—鲍照—沈约
—张华—谢混等
—刘琨
—卢湛
—曹丕—应璩—陶渊
—嵇康 国风: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
小雅:长于悱怨
语言质朴
楚辞:富于哀怨
文辞艳丽 批评当时诗风 分品论诗人
汉末清议,士人常相互评论人物,至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更以品第论人。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在南朝产生过很多像《棋品》、《画品》一类著作,《诗品》也与此品第文化密切相关。几位诗人的评价问题 曹操(下品): 陶渊明(中品):
1、“性情”说
从上面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钟嵘的关于诗歌本质的观点: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
一、诗歌乃至整个文艺与作者主体心灵的关系
文艺作品都是作者主体心灵,也就是作者感情活动的外在表现。
诗歌既是人的“性情摇荡”的产物,也可以反作用于人的“性灵”,使之受到陶冶感化。
二、指出造成诗人性情摇荡的原因是由于外界事物对诗人的感发触动,即“物之感人”。
2、“直寻”说
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是钟嵘对诗歌创作艺术美的基本要求。
“直寻”是指用直接可感的形象来描绘诗人有感于外界事物所激起的情感。
明代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论和近代王国维的“不隔”论,都是受到他的“直寻”说启发的产物。“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
① 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
② 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
3、“风骨”说
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风力与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钟嵘强调“建安风力”,从他对“建安风力”的论述及所举的例子看,他为“风骨”(“风力”)树立这样一个标准:它具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直寻自然、重神而不重形以及语言风格明朗简洁、精要强健的特征。
其风骨论,特别是他强调建安风力,更为后人反对无病呻吟的柔弱诗风所标举,成为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理论武器之一。
4、“滋味”说
五言诗在诗体中居重要地位,是众多诗歌中最有滋味的,所以说合于世俗之人的口味。(这)难道不是因为(它)指陈事理,塑造形象,尽情抒情,描写事物,最是详尽切当的吗?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扩大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 8 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就没有归宿,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
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要使诗有“滋味”,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而不能只偏于一种,并将“兴”放在第一位,突出地表现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注意到了诗歌的抒情言志、假物取象、滋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钟嵘的“滋味”论,既是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
5、《诗品》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诗品》的影响主要有:
(1)《诗品》强调诗要抒发“怨”情,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一个进步传统,其情感论摆脱了儒家经学的框框,又没有泛情主义的弊病。
(2)钟嵘提倡诗要“直寻”,即直接抒情叙事,使后人反对形式主义诗风有了理论根据
(3)其风骨论,特别是他强调建安风力,更为后人反对无病呻吟的柔弱诗风所标举,成为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理论武器之一。
(4)其“滋味”论也影响到司空图、严羽、王士禛、王国维等人的诗歌意境理论(如司空图、王士禛的韵味说,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禛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
总之,《诗品》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与《文心雕龙》并驾齐驱的重要著作,影响巨大。《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
一、共同点
1、历代诗赋的渊源,主要是《诗经》、《楚辞》,且诗高于辞;
《文心》:宗经、辨骚;
《诗品》:国风、楚辞;
2、主张风力与丹彩结合的艺术标准;
《文心》:风骨、情采等。
《诗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
3、对作品作家评价许多一致;
(1)重古诗
《文心》“五言之冠冕”;
《诗品》“一字千金”;
(2)赞建安文学;
(3)魏晋代表诗人:
《文心》重王粲、刘桢、阮籍、嵇康、潘岳、陆机六家;
《诗品》除嵇康外均列为上品;
(4)轻视民歌,批评玄言诗,不重陶潜
二、不同点
1、诗歌性质作用
刘勰:重教化、美刺、政治内容;
钟嵘:重抒情和艺术感染力。
如比兴解释:刘:承儒家传统,涉及美刺;
钟:不涉美刺。
2、诗歌体裁
刘勰:四言五言兼重;
钟嵘:偏重于五言。
3、艺术手法
刘勰:重声律、用典;
钟嵘:反对声律、用典。
4、个别作家评价不同
刘勰:建安重曹、王;谢灵运山水诗有褒有贬;
钟嵘:建安重曹、刘;非常重谢灵运,刘宋只其一人为上品;
第三篇: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批评史名词解释
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
界。“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
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心无邪意;心归纯正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诗经的比兴联想方式几四言体式的关系【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出自】:《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虚静”和“物化”说道家把虚静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范式来对待,在它那里,虚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必备的心理状态,物化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应该达到的境界。这一境界的形成虽然有虚静参与,但是,已经迥异于虚静的创造内涵,它和虚静一样,也成为审美创造的独立范畴。
6“三表法”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二表是百姓民众利害,三表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自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7“发愤著书”在《史记》的《史记·太史公自序 》中,司马迁提出了他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建树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感同身受,归纳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对屈原等人的作品的具体分析,结合自己因李陵案受到统治阶级残酷迫害的体验,把它归结为“怨”。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文要想要立德立功的机会很少,便转求立言,人常常是在横逆固穷的环境下,受激励而发愤完成伟大的事业,创作出伟大的著作。8《毛诗序》
[1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
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2.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3.孟子的“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 ?公孙丑上 》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提出了“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是积极的。
[4.庄子》的“得意忘言”说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5.诗言志:“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诗是用来抒发的人的志向怀抱的。写景、咏物、缅怀、抒情,都是为了“言志”。朱自清认为它是古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后来的文学理论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6..“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化,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是说诗歌创作说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7.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虽然在情志关系上。《毛诗大序》是更重在志的,而且对志的内涵的理解也与先秦“诗言志”的志接近,但它正确也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字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
[8.四始: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
9,文气说。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10,诗缘情而绮靡。注释】 缘:因;体:描写。抒发感情,描写事物。【出处】 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11.六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就是说文学鉴赏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一观位体,也就是看作者对文学(文章)体裁的选用,体裁是作品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情有密切的关系。二观置辞,即分析作品语言的含义和特点。能否通过把握语言符号来还原为感性的形象,并在头脑中重现出来。三观通变,即运用比较的方法,看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对前人的继承和革新,是否能做到推陈继新。四观奇正,看作品的结构和风格是否多样统一。要求平中见奇,奇归于平。五观事义,即看作品题材的选择,看作品中描绘的人、事、景、物,是否生动、典型,是否符合作品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传达思想感情等的需要。六观宫商,即看语言的音乐性,即语言的节奏旋律是否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符合。
12.应感[1.谓交相感应。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晋 陆机 《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明 高攀龙 《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惟忠孝之气直上清虚,如矢中的,於是始知古忠臣孝子与造化呼吸应感者,殆以是也。”[2特指天人
13。《情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刘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有着重要地位的杰出著作,其中有《情采》一篇专门论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所谓“情”,就是指文章的思想感情,包括理论观点。所谓“采”,就是指文采,包括语言修辞在内的艺术形式。刘勰在这篇文章中不仅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而且论述极富文采,使这篇理论性的文章同时也成为情与采完美结合的范例。
14文以明道。唐代古文运动,为了反对六朝绮靡之风,曾把“文
以明道”作为其理论纲领。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诗中虽有“文书”、“传道”之语,却并未在章文中正式提出“文以明道”的口号,韩愈以儒家“道统”的 继承者自居,他所尊崇的“古道”即尧、舜、禹、汤、公、孔、孟之道。但韩愈又是一位文学家,他重“道” 并不轻“文”。
15.不平则鸣。出 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不平则鸣,还是一种文论观点。是韩愈在送《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观点,“古文运动”的创作口号,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重要命题,既是对中国古代“诗可以怨”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不平则鸣”是宇宙间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不管是人还是物,只要遇到“不平”就要“鸣”,是关于作家生平、遭遇和创作关系的见解,指文章著作皆因心中有感而有所发,继承和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肯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
16.“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作家的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的“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 “浩然之气”含义接近。气盛言宜的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韩愈的气盛言宜说重视作者的道德人格,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应该肯定的。但重道轻文的倾向,则不利于文学的发展。韩愈由孟子“养气”说引申出“气盛言宜”论,其本人诗文之盛气则源于其道德、学识之“养”。
17含英咀华,闳中肆外.唐·韩愈《进学解》学古代文学促进人格修养的方法,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尽量发挥。
18点铁成金.释义: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出处:宋代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点铁成金”说,实质上是黄庭坚诗文理论的方法论,是解决诗歌创新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并不是诗歌的本质论和风格论,也不是强调形式重于内容的武器。如何做到平淡之语出奇境,言有尽而意无穷,他指出一条具有操作性的方法,避免流于不切实际,即“点铁成金”。基本含义:
一、肯定了文化的自然传承以及向古人学习对于诗文创作的重要意义,如杜甫集众家之长,学习古人,精于炼字又浑融流转、出神入画;
二、化用前人诗句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使自己的诗句了无古人的痕迹,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化腐朽为神奇。当然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取古人陈言进行点化而使之翻新,本身失去了文学的原创性,只落第二义;能否做到以故为新、化腐朽为神奇,其实很难成功,将诗歌创作引入狭窄的歧途。
19夺胎换骨。出处:宋代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即以新的文字词汇重写古人诗意,”夺胎发”即吸取古人精彩诗意而不袭其词语,用自己的词语,巧妙的表达自己浴霸古人同样的情感思想
20竟陵派,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钟惺(1574—1624)、谭元春(1586—1637)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和公安派一样,竟陵派也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
21肌理说,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肌理本来是指肌肉的纹理。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肌理是指儒家的经术和学问,有时也兼指文理。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是清代大力提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22“理事情”叶燮的《原诗》日理、日事、日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在物”之“理、事、情”指包括人及其精神世界在内的审美容体对象。许以抒情为主的“理事情”说,暴露了一“情”字含“情状”、“性情”二义的概念之含混,却也蕴含了叶燮对诗本质的认识,即创造“表天地万物之情状”的艺术形象以表现主观情思的美学思想。
23童心说阐述此观点的文章叫《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
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首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
一、他以“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二、他以“童心说”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古愈好。
三、他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强调抒真情,说真话的《童心话》,对古人今人以至后人都有启迪,是为千古之至文
第四篇: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60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进行介绍。
2、本课程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批评家及批评论著为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使学生深入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了解它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特点,并可以为建设当代新的文学理论,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3、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总计36学时,一学期授完,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8周。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计分,总计学分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先秦时期文学批评的萌芽 儒家的文学观 道家的文学观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玄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的批评价值 钟嵘与《诗品》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唐代后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明代的复古与反复古文学思想 明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 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清代中前期的诗文词理论
晚清时期与西方文学思想的交汇
合计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9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授课学
实践学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知识,熟悉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出现的重要批评家、著作和重要批评观点,并能理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主要的文学批评思潮与现象。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对于特别有影响的批评家、论著及理论批评及思潮能建立起正确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批评观点与思潮,对重要批评著作具备较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内容提要:
第一节: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
中国“文”的概念的演变;学术与文章的逐渐分离;先秦时期诗乐舞合一,文史哲不分的特点。
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 文字的产生与易经八卦的创造对文学理论产生的影响;《诗经》是先秦时期比较正式的文论批评的主要对象,可以归纳为献诗讽谏说与观诗知政说;“诗言志”观念的理解,对“志”的含义的演变的理解显示了中国文学观念与西方文学观念之间的异质性。
第二章 儒家的文学观 内容提要:
第一节: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孔子的思想中的“仁”、“礼”与复古中庸的基础;反映到美学思想上是尽善尽美的美学观;这也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孔子的文学批评观点可分为以下五方面论述:
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2、关于文学批评的“思无邪”的标准;
3、论文学“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
4、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5、论雅乐与郑声。
第二节: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的思想中的民本与革新思想,这使他在文学观及批评标准上比孔子较为进步。孟子对文学批评的具体贡献体现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接受理论及“知言养气”的文学创作论。
第三节: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的基本思想介绍;明道观念的由来,《乐论》中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阐述。从荀子的中和之美的美学原则的角度出发谈儒家文学观的消极影响。本章思考题:儒家文学观中的“中庸”、“中和”思想对后世文学观的负面影响的总结。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内容提要:
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道家文学思想与儒家文学思想的异质性;老子的总体思想介绍,辩证思维及“有无”观念,绝学弃智的观念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命题的理解。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基本思想介绍,庄子对“道”的阐述的理解,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造原则。注意其对尊重自然规律绝对化的片面性;庄子对理想的天然艺术境界的理解(天籁、解衣般礴、言意之表)。第三节:庄子“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
理解“虚静”和“物化”对创作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庄子对言意关系即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看法及其对后世文论批评的影响。
本章思考题:道家文学观与儒家的根本性差异,道家对言意关系的看法与儒家之比较。
第四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刘安、司马迁对屈原的肯定性评价;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与实录精神。第二节: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
汉代儒家文艺观的保守性增强,美刺讽谏说的确立;《乐记》对《乐论》思想的发展;《毛诗大序》所体现出的封建正统文艺观。第三节: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扬雄、班固对屈原的趋于否定性的评价以及对汉赋的评价态度。第四节: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论衡》的“疾虚妄”及王充对文学创作中虚构和夸张的认识;王充反对复古提倡独创对儒家“述而不作”观念的反拨。
第五节: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王逸对屈原及《楚辞》的肯定性评价及其实际符合儒家文学观的肯定角度;东汉后期文学独立与自觉的逐渐形成,文体概念的出现。本章思考题:“屈骚之辩”汉代全貌。
第五章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 内容提要:
第一节: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动摇,文学创作重情趋向与对创作个性的重视;玄学的才性论与有无思想及认识论观点的解析。
第二节: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典论论文》提出作家才能与文体特征有重要关系;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文以气为主”的论断及意义;曹丕对“贵远贱近”、“文人相轻”等不恰当批评态度的反对。
第三节: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观点中的玄学思想;陆机对艺术构思的基础、情状、灵感
的作用等方面的论述;陆机对各类文体的特征与艺术风格的总结,“四科八体”的提出;陆机总结了风格多样化及其形成原因;文学作品艺术美五条标准的提出。第四节: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汉字四声的发明及声律派的出现,声律对中国文字与文学的深远意义及负面影响。文笔之争实际是怎样认识文学特征的问题,如何区别文学与非文学,从有无韵的标准到艺术形象思维的特征的标准。
本章思考题:才性论问题在现今的思考,作家的德才之间有无必然联系。
第六章 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 内容提要:
第一节:刘勰的生平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写作 刘勰的儒家为本,佛家影响下的思想;《文心雕龙》的写作动机与基本体例。第二节:刘勰的文学本体论 《原道》、《征圣》、《宗经》“文之枢纽”的意义:体现刘勰的儒家思想根本;儒家的“道”的理解;六经。
第三节:刘勰的文学创作论
刘勰的文学创作论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论文学创作的构思。《神思》篇对艺术思维与想象活动的描述;强调虚静的构思精神状态;刘勰对言意关系的理解。
二、论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隐秀》篇中“隐秀”艺术特征的理解辨析。
三、论文学的风格与体裁。作品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体形》篇对文学八种风格的概括及与易经思想的关联;刘勰对风格形成主客观因素的探讨;《文心雕龙》分文体论述的四方面概括。
四、论文学作品的“风骨”美。风骨是刘勰提出的重要文学审美标准,对风骨论的多种理解。
五、论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刘勰对内容形式关系的论述,对整体美的强调和“三准论”。
第四节:刘勰的文学发展论和文学批评论
关于文学的发展刘勰提出“通变”的思想,刘勰对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见解;刘勰对批评鉴赏态度及具体方法的探讨。
本章思考题:如何理解“风骨”论,易经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第七章 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 内容提要:
第一节:钟嵘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
《诗品》的成书情况;钟嵘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强调“怨”的重要;钟嵘以自然为诗歌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钟嵘的风骨论与滋味说。第二节:钟嵘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
《诗品》品评诗人的思想渊源;钟嵘对具体诗人品评所反映的文学批评观点。
第八章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出 内容提要:
第一节: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
对齐梁文风的主要特点及应该具有的理性态度;王通、魏征等对齐梁文风的态度及
其中所反映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问题。
第二节: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李白的文学思想;杜甫重写实的诗歌观与《戏为六绝句》
第三节: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河岳英灵集》强调“兴象”反对“轻艳”,殷璠论如何做到“兴象”;王昌龄对艺术构思及诗歌三种境界的论述。
第四节:皎然《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探讨的深入
皎然诗论中对诗歌意境创造的论述及诗禅合一的诗歌美学理想。本章思考题:陈子昂所说的“风骨”与刘勰、钟嵘有什么异同。
第九章 唐代后期文学理论批评不同流派的分化与发展 内容提要:
第一节:白居易和社会学派的文学理论批评
白居易要求文学创作必须起到“为民请命”的作用,认为文学应当积极地干预现实。他提倡直笔,反对虚美,是对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重大突破。但同时也显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美的轻视的弱点。
第二节:古文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唐代古文理论针对六朝唐初骈文的泛滥而发,骈文的主要特点,古文的概念意义;韩愈的明道思想与提倡古文,强调独创性,反对因袭拟古;唐代古文运动的四方面积极意义;韩愈的“不平则鸣”观;柳宗元的文学思想。第三节:司空图论诗歌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辨源;司空图的生平思想;《与李生论诗书》等文中所反映的对诗歌意味的观点;《诗品》对诗歌意境的描绘。本章思考题:唐代古文理论的兴起和意义。
第十章 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 欧阳修的生平思想;“穷而后工”论与文道关系。第二节: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生平思想;苏轼文学思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
二、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和“妙观逸想”;
三、形象塑造和创作中的“随物赋形”、“传神”;
四、论“无法之法”;
五、论平淡的艺术意境。第三节:黄庭坚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宋代理学的文学观念;黄庭坚与江西诗派;黄庭坚“以理为主”、博学为基础的文学思想理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含义;对法度的讲究。第四节:宋代诗话的发展
诗话的源起及宋代前后诗话作品概观。本章思考题:苏黄文学观比较。
第十一章 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南宋的诗文理论批评
吕本中的“活法”、“悟入”说;朱熹的文学思想;陆游、杨万里的诗歌理论。第二节:严羽的《沧浪诗话》
严羽的与《沧浪诗话》的成书;严羽的“别才”、“别趣”说;严羽的“兴趣”论、“妙悟”说;严羽“以盛唐为法”的理解。第三节:宋代的词论
苏轼、李清照对词不同的理论见解;南宋后对豪放派的偏爱现象 第四节: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王若虚的批评思想;元好问的批评思想。
第十二章 明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复古和反复古 内容提要:
第一节: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和前后七子的文学理论批评 明代复古主义思想的源起,前后七子的批评思想概括。第二节:明代文艺新思潮的兴起和李贽的“童心说”
阳明心学对复古思潮的反拨;李贽的“童心说”及在文学思想上的表现;化工与画工之境。
第三节:公安三袁的“性灵”说
袁宏道以“性灵”为中心的文学思想体现为“真”、“变”、“趣”、“奇”四个方面;袁中道对袁宏道的修正和补充。
第十三章 明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李贽对《水浒》的评点和明代小说理论批评
评点体的出现及其长处;李贽评点《水浒》的价值;明代小说理论批评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第二节:明代的戏曲批评 明代两大戏曲流派的对立。
第十四章 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 内容提要:
第一节: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论和“情景融和”论
王夫之的生平思想;对“兴观群怨”等孔子文学思想的新的发挥;对诗歌创作中情景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叶燮《原诗》的理、事、情论和才、胆、识、力论
叶燮的“正变”说和对儒家诗教传统的回归;论诗歌的理、事、情三要素及作家本体论等。
第十五章 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和清代其他小说理论批评
金圣叹的生平思想与六大才子书;金圣叹评点《水浒》的思想价值;金圣叹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艺术批评。其他小说批评概说。第二节:李渔的《闲情偶寄》中的戏曲文学理论 李渔生平思想;“结构第一”的理论;“立主脑”、“审虚实”、“戒荒唐”、“重机趣”
等戏曲理论。
第十六章 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对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四大清代诗论作介绍和进行总体讲解,对以方苞、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文论简要介绍。
第十七章 晚清时期与西方文学思想的交汇 内容提要:
本章在介绍龚自珍等对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在西方文学思想初步影响下的黄遵宪诗歌理论、梁启超文学思想及小说理论批评及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五、实践环节
课堂实践 本课实践环节不占课时数,每章根据内容需要布置思考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六、课程教材
教科书: 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参考书: 王运熙等著,《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版
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蔡镇楚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岳麓书社,1999年4月第1版 《中国文化典籍》,自编教学参考资料
第五篇:《中国文学批评史》读后感
《中国文学批评史》读后感
《中国文学批评史》于三月开卷,正值春暖花开之际,久坐于中心花园,书捧诗书,掩卷沉思,静嗅花香,一大乐事哉!寥寥收获记于此。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者郭绍虞,所读版本为一九三四年版。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能将一个人的名字与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先生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当属其中之一。《中国文学批评史》,顾名思义,是关于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流变。何为文学批评史?它是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批评史,窥一隅而见全貌,我们可以据此来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流变,此亦是先生作书之本意。文学批评所由形成的主要关系,一者文学的自觉,二者思想的关系。
纵观全书,作者以纯文学为逻辑中轴展开论述,复古与演进的主体皆是纯文学,一言以蔽之,纯文学始终被杂文学意识所笼罩压制,至清朝成复古之完成期。
华夏悠远的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而文学可以说是其中重要部分,从诗三百为源头的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无不流光溢彩。先生所著之书,分上下两册,每册分三个时间段,清晰地揭示文学批评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流变。
自周秦到南北朝是文学观念的演进期,文学形式偏于文,文学作品与应用学术文的区别由含混到明晰。自隋唐到北宋,是文学观念的复古期,两者区别又从明晰到含混。自南宋至于清,是文学批评的完成期,此期又分为三个阶段,以南宋金元为第一期,是批评家正想建立其思想体系的时期;以明代为第二期,是批评理论各主一端推而至极的偏胜时期;以清代为第三期,是批评理论折衷调和的综合时期。此大概是文学批评的发展流变。下而详述之。
在文学观念的演进期,可大致分为三段,周秦、两汉、魏晋。而前两期是文学观念的演进,迨至魏晋,方有专门论文之作,而进入文学自觉期,专重纯文学者亦是产生。周秦之时,文学即文章博学之意而不同于今。至两汉,文学与文章分野。至魏晋,文章分为文、笔;文近于纯文学,笔近于杂文学,文学分为儒、学,儒者通其理,学者识其事。
周秦,重点在于诸子之文学观,文学之称虽始于孔门,然诸子之文学非纯文学。孔门之文学观,一言尚文,诗重在创,以达意;二言尚用,文重在述,考古昔之遗文。其论诗重无邪,偏于质;又重于道,于是不离用,因而有文道合一之倾向。而儒家之神影响至文学批评分作、评两方面言之,作,正名主义之修辞;评即体会之方法。儒家之论神,有待与知,故近于科学;道家之论神,无待于知,故近于玄学。后人喜引诗佐证,均由孔门文学观尚用推而至极之果。孟子主于诗,提出知言养气说,与神近。荀子主于文,与道近。然荀子论文虽偏于道,然亦把尚文、尚用结合,故言传统之文学观确定于荀子。墨家论文极端质而尚用,以三表法,本之、原之、用之而立仪,其尚用为功利的尚用。道家视文学为陈迹、为糟粕,行不言之教,其提出性命说、神道说。
至两汉,论诗多沿袭周秦旧说,论赋,自扬雄开复古之声后,皆儒学之立场。扬雄者,受儒道两家之影响,论文尚质,复古宗经,却又故作艰深。王充的文学观偏于革新,受桓谭之影响,论文主于真(记载事实)受班彪之影响,论文主于善(真伪之平,善恶之实)反对泥古相袭,受史家之影响颇多。
郭绍虞(1893—1984),江苏苏州人。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为建立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做出了贡献。
至魏晋,出现专门论文之作,文学进入自觉期,曹魏时期,曹丕、曹植创作上沿袭古典文学旧型,同时开六朝淫靡之风气。此时期,因文学通才备其体之说,文学偏于贵族化,又因文学批评随喜好而无标准,生文人相轻之陋习。晋初文学首推二陆,而重在陆机之《文赋》。其对于文学批评之贡献提出文体的辨析,即对各种文学体裁、风格性质加以甄别,提出骈偶的主张,论文偏妍丽,开元嘉文学之风气,又提出音律说,其音主要指自然之音调,评论重在音节。至于左思,其论赋谓后人之赋失实,因而主张求真,皇甫谧为左思之《三都赋》作序亦认为赋极端尚美而渐离于真。此期,涌现一批总结之结撰者,()如挚虞之《文章流别集》,属于叙论性质的总结,其选辑的宗本于儒家的见地,即不专尚丽辞。至于东晋,有李充之《翰林论》,相比于挚,论文体之外尚兼评论。故言《文章流别集》为总集之始,《翰林论》为文史之始。二晋亦涌现一批反时代潮流的批评家,如虞、裴、葛等人。
文学批评至于南朝而进入重要时期,所讨论的问题空前绝后,如文笔之区分,音律之发明;文学批评的专著产生,批评家亦用多种方法进行批评。钟嵘之《诗品》是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刘勰之《文心雕龙》是对文学评论的批评。此时论文,文质相重,而不是后世之重质轻文。汉魏文学批评重才性而不重门第,东晋、南朝严流品而不重申清议。而此时立文之道有三,行文、声文、情文,三者合而风格体制生。而萧统之《文选》别文体三十九种,亦是批评史上的一大进步。至于文笔之分,文学之性质始渐亦明显。至沈约倡四声八病之音律说,论者亦分二端。北朝之文学批评,不如南朝之发达,北之文学推王褒、庾信,而批评当推颜之推。颜氏之文学观多偏于折衷,而成为复古思想之萌芽。南朝刘勰以厚道主张,开唐代文坛风气,北朝颜之推以不废音律之故树唐代诗坛先声。
文学批评的演进期大致如此吧。
学批评之内容宏多,先记第一期于此。
2018.3.31
白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