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改革要取得更大突破

时间:2019-05-13 23:2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农村改革要取得更大突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农村改革要取得更大突破》。

第一篇:农业农村改革要取得更大突破

农业农村改革要取得更大突破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省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力度加快,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最近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指出,全省农业农村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各项改革中走在了前列。

去年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攻坚破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精心制定和组织实施了一批专项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推进重大改革试点,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深化改革进程中,农业农村改革亮点纷呈――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正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路子。目前,我省的4个市、县(区)被纳入国家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征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5项国家层面改革试点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13项省级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不断向深水区迈进,一个层次多元、功能齐全、点面互动的农业农村改革正在全省全面发力。

王东明书记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改革要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上取得更大突破。

“七个更大突破”涵盖了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抓住了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找准了农业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将为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增添活力,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村资产向资本转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放活土地经营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创新,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向农村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放活土地经营权的目的就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保障,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多,需要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解决农业现代化的专业分工、协作配套问题。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支撑,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强化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服务格局。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贯穿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始终,它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是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农业农村改革要取得“七个更大突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肩负起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敢于负责,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抓好农业农村改革任务的落实。改革发展是干出来的,一切难题只有靠改革才能破解。要敢于攻坚破难,下深水、出实招,找准突破口,把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全力推动各项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取得实效。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与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农村改革的更大突破,使农业农村改革走在全面创新改革的最前列。

第二篇:浅谈深化农村改革要多点突破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把“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作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过去30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也必须看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村改革发展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的背景下,又面临着一系列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新情

况新问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农村发展面临四大深层矛盾

深层矛盾一: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增强。近10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5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的趋势难以逆转。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种粮比较收益明显下降,远低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的收益。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日趋加深,农业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全面加大。国际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明显增强,国内市场价格受到冲击的压力日益加大。

深层矛盾二: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协调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任重道远。

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15万多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成员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迄今为止,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普遍存在规模不大、管理制度不健全、改组解体过于频繁等问题。

农民土地权益缺乏有效保障。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根据对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表明,村民上访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承包地流转问题引发的上访占26%,因土地征收、征用问题上访的占40%,合计为66%。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收益分配明显是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农民得到的太少。对分布在四个省市1000多个被征地农户的调查显示,征地补偿费一般只够维持被征地农民6~7年的基本生活。

农业支持和保护水平低,与财力增长状况不相匹配。统计数据显示,财政支农资金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六五”时期为8.69%,“七五”时期为9.38%,“八五”为9.75%,“九五”为9.29%,“十五”期间约为7.4%,2006年为7.85%,总体上处于波动和下降状态。

从最近几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来看,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的投入很低,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技成果到户困难;动植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基层防疫力量相当薄弱,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

财政支农资金呈现被层层分割,“天女散花”局面,资金使用分散现象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投入效率。

农村金融改革明显滞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表现为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在为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健全,农业中长期政策性信贷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信用社发展不平衡,法人治理有效性不足、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一些信用社脱农倾向明显;邮政储蓄功能单一,吸收的存款极少用于支持农村等。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适合农村特点。现有的各类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有限,可持续性差;大量缺乏抵押品又难以找到担保方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有限。农村行路难、饮水不安全、供水难、环境污染难治理等问题仍然突出。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基本医疗服务城乡差距过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失地农民社保、农民工社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

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尚未形成。城乡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工资长期偏低。农民工超时间劳动比较普遍,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工谋求机会公平、待遇平等、权益保障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最大障碍。

深层矛盾三: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前景堪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12年年均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5.95%以上。从过去30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经验看,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如果今后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农民增收出现徘徊甚至滑坡,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深层矛盾四:农

第三篇:农村税费改革期待更大突破

农村税费改革期待更大突破 ――山东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问题调查分析

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主旨的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我省农村税费改革在2001年经过部分县市试点的基础上,于2002年在全省全面推开。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各地实施情况如何、农民负担减了多少、乡镇、村基层组织运转如何?最近我们对我省4市5县的9个乡镇、9个村委会和90个农户进行了入户访问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省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但一些深层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税费改革还需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一、税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这次税费改革力度大、政策落实好,农民负担确实减轻

从5个县(市区)的90个农户入户访问和问卷调查看,有95%的农户认为这次税费改革力度大,政策在当地落实好,从制度上堵住了基层“乱收费”、“滥收费”的口子,农民负担确实减轻。改革前的2000年90个农户人均缴纳各项税费95.56元;改革后的2003年人均缴纳各项税费56.67元,比改革前人均减少38.89元,减40.6%。再从全省4200个农户抽样调查情况看,2003年我省农民人均缴纳各项税费117.44元,比改革前的2001年减24%。广大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负担的减轻,纳税积极性较高,真心拥护农村税费改革。

(二)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分配行为,理顺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

改革前,基层干部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催粮派款上,工作难度大,群众有抵触情绪,干群关系紧张。农村税费改革,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村分配行为,使农村税费征管工作和分配关系迈向规范化,较好地解决了征管工作中的“以债抵税”、“基层干部垫税”、“随意多收、以支定收、强行收取”和“农民互相观望而迟交赋税”的问题。基层干部从催粮派款中得到解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干群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群众普遍反映现在“交得明白,交得放心”、“负担不重了,干部不凶了”。从本次调查的9个村看,没有发生一起因缴纳税费而上访的案件。从全省来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连续3年没有发生重大恶性事件。

(三)税费改革规范了政府行为,强化了服务功能,促进了乡镇职能的转变

改革后,农税征管工作实现了由乡镇党委政府主导型,向财税、农业部门执法主体型的转变。这一转变从客观上加速了乡镇政权职能的转变。将直接管理乡镇集体经济活动的职能转变到落实各项政策、抓好行政执法、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强化了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功能。税费改革还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从面上看,近年来,全省通过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撤并700多个乡镇,精减分流3万多人;通过开展村“两委”交叉任职,减少村干部近10万人,大大减少了财政负担。

(四)税费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费税改革后,土地面积成了计税的依据,农业特产税逐步取消,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为了增加收益,积极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比较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和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据统计,全省粮经作物种植面积之比由2002年的57:43调整到2003年的54:46,农业生产结构逐渐优化。

二、税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及存在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负担仍然较重,隐性负担还没有涉及

从全国来看,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负担是相对较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2002年,我省农民人均税费支出117.09元,比全国平均78.7元的水平,高出38.39元,是列黑龙江(239.06元)、吉林(139.79元)之后第三个高负担省份。同时,我省改革后的农民税费支出也高于全国税费改革前的2000年人均95.52元的平均水平,更明显高于相邻省份。

从与城镇居民的比较情况看,税负差距则更大。以我省农村税费改革为例,2002年的农业税税率不超过7%,农业税附加不超过20%,综合负担率大体为8.4%。从消费者角度比较,城镇居民工薪阶层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现行税制规定,个人月工资收入低于800元不征税(相当于年收入9600元);月工资收入超过800元只就超过部分征税,如超过800元以上、1300元以下税率为5%,即月收入1300元(相当于年收入15600元),只需纳税25元(年纳税300元),负担率仅为1.9%(300元/15600元)。从经营者角度比较,城镇居民从事工商业要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考虑到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规定和间接税的性质(即税负能够转嫁),流转税忽略不计。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在所得不超过5000元时,税率为5%,其中经营者的工资性收入可税前扣除(年扣除9600元),若考虑工资性收入因素,其负担率为1.71%[250元/(5000元+9600元)]。结论是:城镇居民年收

入在9600元以下不纳税,城镇居民工薪阶层年收入在15600元以下,个体工商户年收入在12600元以下,其税收负担率不超过2%。城镇居民无收入或低收入不纳税,农民不管收入多少,不管男女老少一律纳税,城乡居民名义税收负担相差4倍以上。实际上农民负担的8.4%,是以农业总收入作为计税依据,总收入中包含成本、费用,若扣除成本费用,以纯收入作为计税依据,则农民负担率更高。

针对农民负担而言,费税改革关注的只是农民的显性负担,而对农民的隐性负担关注不够。城乡分隔体制是农民隐性负担过重的制度根源。农民隐性负担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积累实现工业化所必须的资金而采取的以农补工的措施,持续到现在,全国通过剪刀差每年平均由农业向国家提供积累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农民人均负担205元人民币。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通过剪刀差每年平均由农业向国家提供积累达100多亿元人民币。二是农民进城成本仍然过高,并且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三是农民付出子女教育费、医疗等费用过高。在我们的调查中让农民按负担的大小排序,结果在有子女上学的家庭中无一例外地把“学杂费”排在了第一位。与此同时,医疗费用更是让农民望而生畏,城乡居民的收入是不同的,农民收入低,但在生病后却不能享受“公费医疗”。在农村,一人生病,导致全家返贫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四是农村基础建设等收费成为农民甩不掉的一大负担。从2003年开始的全省县乡村道路改造和建设,按省政府的规定是不允许向农民收取费用,但受各级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在一些已进行乡村道路改造和建设的地区还是向农民收取了数量不等的建设费。据调查,有些2003年已进行乡村道路改造和建设村,平均每户缴纳的道路改造费近200元。

(二)乡村收支缺口较大,存在着农民负担“反弹”隐患

税费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确保基层正常运转,但实行税费改革后,乡、村可用财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村级财力。就乡级财政来说,改革后,新的农业税收入要比原来征收的农业税与统筹之和少。但因为乡镇机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支出在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度减少,这就造成改革后的一段时间内,收入相对减少而支出不减少的局面,加大了乡财政收支矛盾。在本次调查的9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存在收支缺口,占55.6%;缺口金额达838.92万元,缺口最大的乡镇为296.5万元。就村级财务来说,收支矛盾更为突出。税费改革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村办公经费,除原由集体经营收入开支的仍继续保留外,凡由农民上缴村提留开支的,统一采用新的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方式收取,但附加比例最高分别不超过正税的20%。附加比例偏小,改革前后相比,村级收入减幅达到60%~70%,实现正常运转难度较大,除集体经济较好的村组外,大部分村组都在低效运转。乡村两级财政收入锐减,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受到制约。从调查的9个村情况看,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投入减少的有6个村,减少幅度最高的达75%,最低的也近20%;教育经费投入没有变化的有2个村,而增加的只有1个村。另一方面,乡村组织资金缺口较大,极有可能诱发农民负担的反弹。

(三)乡村负债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当前,我省乡村两级债务问题严重,沉重的债务与农民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在本次调查的9个乡镇中,到2003年有7个乡镇存在债务问题,平均债务金额达853万元。在本次调查的9个村中,到2003年有7个村存在债务问题,平均债务金额达11.6万元。这些不良债务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有的属于“普九”欠账,有的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有的属乡镇无钱发放工资而向金融机构和个人借贷形成的债务,还有一部分属公益事业欠账。税费改革后,新的农业税成为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乡镇财政负债就成为税费改革绕不开的难题。一方面,税费改革封住了乱收费的口子,扼制了农民负担无序增长的可能,另一方面,税费改革也封住了乡镇干部还债途径。乡村债务量大、面广,构成复杂,如何化解债务是十分沉重和敏感的问题。实际情况显示:各地在税费改革过程中对这一尖锐矛盾采取的是暂时回避的办法,事实是不仅旧债无法锁定,更无法化解,而且新债还在不断增加。乡村债务成为无法排除的“定时炸弹”,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隐患。

(四)新税赋出现新的不公平,部分农户负担会有所加重

首先,农业税按耕地面积征收,造成种地越多,上缴的税费也越多,而那些主要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高的农户反而上缴得少。过去偏重于按人头收取,现在则主要按地亩征收,势必进一步加剧负担的不均。其次,税费改革前,部分集体经济较好地方的“三提五统”主要由集体财力代垫,农户是零负担,税改后,“税随田走、田随户走”反而使这些农户有了负担,与税费改革提出“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基本要求不相一致。

三、对策选择

从上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农民负担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幺农村税费改革就决不能仅仅是规范农民与农村基层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费改税)或基层组织的行为(制止乱收费),而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联系上,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上,合理制度安排,进行制度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税费改革的目标,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真正完成“农村的第三次革命”。

(一)创新税费制度,合理增加税源

一是大胆探索与国际化和市场化相适应的农业税制体系。可以考虑,首先将农业税改为土地使用税和产品税;其次建立以农户收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二是改征农业

税附加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属于社区收费,社区收费可视为社区范围内全体居民对社区公共产品生产的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的征收,应该与农户的收入水平挂钩,一般非农程度越高,其收入水平呈提高趋势,其相应征收标准也应适当提高。三是完善村委会“一事一议”制度,强化对农民负担和农村税费改革的监督管理。

(二)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按WTO规则,借鉴欧美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的经验,调整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向农业、农村倾斜。2003年,全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到生产总值的87%,第一产业降到13%以下,已具备了消除剪刀差,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条件。二是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和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通过城镇带动农村,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三)推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多“予”少“取”

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要强化服务职能,弱化管理职能;要按照政企、政事分开的原则,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干预,将工作重点转向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上来。二要把加强行政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结合起来。农村乡镇事业单位占乡镇行政组织的80%,各站所设置过多、过散,人员严重超编,体制不顺,部门干预严重,这些都是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必须彻底改革。三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和村民自治。要紧紧围绕“有利于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办真事”的原则进行大胆探索,可以将乡镇改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或逐步弱化乡镇政府的行政职能,将其转化为综合性的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相对于日本基层农协)或将乡镇党政合一,成立乡村农民协会。在村一级,要抓紧做好撤村并村工作,压缩村级干部人数,加强村民自治。

(四)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1、首先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75%以上是由农民负担的,地方政府负担20%,中央财政负担甚少。

2、要以转移支付维持基层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和村级自治组织的运转存在一定困难,对此,中央财政应适当转移支付以保障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

3、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农业基础设施支持的转移支付力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村公共事业、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时期内面临困难。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农业基础设施的转移支付力度。

4、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有效办法,妥善处理乡村不良债务。要认真清理乡村债务,摸清底数,分清责任,区别情况,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当前,要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发生新的不良债务。

第四篇:2013年我要取得更大的进步(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2013年我要取得更大的进步(500字)作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花的轮回败起;燕子的东南来回。如今岁月已把2012那陈旧的一页翻过,翻开瞬息万变的,崭新的一页——2013!不过陈旧的上一页也并非无为。或许就是它,为我指明了2013的道路;为我证实了错误的做法。而这一切的一切也正是为了让我避免走上歧途,为了让我在2013取得更大的飞跃。

而态度就是抉择我飞跃的关键!为何同一个教室,同一位老师,考试的成绩却会有寥寥无几与浩如烟海之区?为何同一件事,成果的质量却又是天壤之别?我想这些种种差距都原由于态度!相信,往往端正的态度是成功的奢侈品!然而我对语文的感觉是若有若无的,几乎没有的。因此,我要适当的调整我对语文一些隐藏在思想中的看法,或许能获得对语文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诠释。

优秀,是一种习惯。一位没有良好习惯的人又怎会优秀的起来呢?

海把贝壳失落在沙滩,我把优秀失落在人间;

凡属我的,我比追寻,而且我知道,此刻,正是此刻,它藏在我一个幽闭的心坎!

我定把它找回,塑造一个优秀的我,全新的我!

然而,在落实期间,我将会从笔记与纪律方面优先突破。由浅入深,然后再一一瓦解!

俗话说得好:“功到自然成!”若我已在学习的道路上历尽沧桑,栉风沐雨。那么,迎面而来的必定是胜利!再若,我和优秀伴手而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成绩一定会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篇一:这个学期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 这个学期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原来我上课时 喜欢?(2新的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用部首查字法。

? 我觉得自己还做的不够,我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 ?。

篇二:2013年高考作文大猜想

2013年高考作文大猜想

2013年的高考作文大猜想来得比以往要晚一些,主要是由于今年来我工作实在太忙了,加之准备作文大猜想需要我要静下心阅读很多的作文素材以及对高考真题的分析,这也消耗了我不少的心思和时间。在准备作文大猜想过程中,有太多的家长不止一次咨询我们大猜想什么时候出来,你们的认可、鼓励以及敦促使我受宠若惊、诚惶诚恐。作文大猜想毕竟是我个人对高考作文命题规律的思索,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总结,不可避免会有“猜的因素”和“赌的成份”。因此,在此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择优摘选有用的观点和素材。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研究高考作文已经有些年头。我喜欢高考作文的多样性、内涵性,包容性,时代感,更欣赏高考作文背后命题老师的睿智、敏锐和前瞻性。每每到高考前夕,我都不由自主拿出审视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头脑风暴的思维来思索今年高考作文有可能涉及的主题,于是乎就连续4年有高考作文大猜想,从过去的3年大猜想来看所写的内容还真有不少靠谱和贴边,不枉费我的“智慧”和大家的“厚望”了。比如2012年“江苏卷:忧与爱--【作文猜想十】爱与害” 的内容多少还有些贴边和靠谱。至于,2013还能不能像前3年那样走运,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从2011年、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材料作文依然是主打作文题型,而高考的命题宗旨是“稳中求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因此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材料作文中,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故事型材料,哲理性材料,图画类材料,诗歌类材料。这些材料比较朴实,平时考生往往忽视。身边无风景,熟视无睹似乎就写不出什么新意。很多考生考完语文科目后反映,拿到作文题就傻了。什么原因?除了要多思多感外,恐怕还是在审题上有难度。一些理解水平稍差的考生,可能很难准确理解作文题意,如2012年高考作文四川卷《手握一滴水》诗歌作文素材就要求考生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作文使得很多考生跑题。提起材料作文的撰写,考生必须联系当前社会热点和生存状况,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真善美。就2012年全国卷及各省卷命题方向来看,2013年的高考作文也将延续这样一个趋势:紧扣民生道德,社会责任;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社会责任,珍惜现代的幸福生活;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倡导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人的发展,特点是个人、社会的创新能力等。

不过,高考作文题一般不会功利性太强。虽暗含时事,但不会导向进行狂热的时事关注和时评类写作。可见,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还会继续更加贴近生活,朴实动人,不会高高在上。因为这类试题具有生活性,平易近人,它让大家能够静静地注视身边的生活,关注平凡人、平凡事中蕴含的美好人性,以及蕴含的人生价值。

譬如2012年的福建卷高考作文题,作文材料内容: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写作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点评:从冯骥才的这句话其实可以提炼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效率的问题,从人生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人生的质量,而每个人对人

生质量的追求的角度却是不同的,有的追求“厚度”、有的追求“长度”,有的则追求“速度”,不管怎么样,有追求就是好事情。考生可以从如何在人生的赛跑中跑出生命的质量为题,也可以从赛跑中做事的技巧等角度来写。考生可根据自己关心的不同侧面,围绕人生的长度与厚度,展开思辨与联想,在考场上总结自我,展示个性和审美情趣。

从整个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来看,在价值取向和哲理思考外,有了创新,出现情感类作文材料。这种作文,把情与思,情与理结合起来,自然好处多多,也必将大放光彩。备考时,考生们需要多多训练。

今年的依然沿用前三年的模式,“大猜想”一共有十大内容,每个内容都浓缩为一个精短扼要的题目,每个内容都由3个要素:题目、素材和点拨组成。这样架构方便于家长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后的真实内涵。这十大内容几乎覆盖了当前的核心价值观和热点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出题者最想通过以试卷的方式跟未来的社会建设者进行对话和交流,来判断考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优秀文化教育的发展。古人说“文以载道”,作文还真能反映考生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认识,培养人格力量与文化使命感。

梁挺福式的“大猜想”虽然少不了的“猜的因素”和“赌的成份”,但是依然能看出我对高考作文的重视,“高考作文大猜想”肯定会是我每年高考前的一道大作业、大任务。我一直认为作文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能写一手好文章,将受用终身;另外,高考作文分数(60分)在高考总分中所占40%的比重,比例份额较大,业内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见作文在语文学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又将如何?不得而知,不过社会上缺什么,就能在高考作文中找到什么。正如社会上大力提倡什么,就是社会缺乏什么。大家要求红十字会公开账单,甚至在雅安地震后集体抵制捐款,足够说明大家对其严重缺乏信任感了。

【作文猜想一】飞翔·中国梦

【作文猜想二】挫折·向上路

【作文猜想三】修养·大进步

【作文猜想四】绝对·易磕碰

【作文猜想五】深入·大收获

【作文猜想六】奋斗·青春梦

【作文猜想七】停下·大踏步

【作文猜想八】慧眼·更慧心

【作文猜想九】习惯·成大器

【作文猜想十】长路·才会远

【作文猜想一】飞翔·中国梦

一、作文素材

一天,所有有飞翔本事的动物开会。麻雀说:“我的翅膀太小了,飞不到鹰的高度,别人都嘲笑我。”鸵鸟说:“我的翅膀拉不起沉重的身体,已经快要成为摆设了。”蝙蝠说:“正因为这翅膀,人们都说我是禽兽。”动物们在不停地吵嚷。忽然看见有一个人在角落里,便问他:“人啊,你没有翅膀,为什么也来这里呢?”人说:“我确实没有翅膀,但我拥有思想,我可以凭借着思想的翅膀飞到任何我想要到达的地方,这才是世间最美的飞翔。”

二、构思点拨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话题是“飞翔”。它给予我们的写作空间是很广阔的。众所周知,飞翔原指鸟儿扇动翅膀盘旋而飞,本是鸟类世界的正常活动;有些昆虫也会飞,如蜻蜓之类。但作文提示中明确提出了“人类的飞翔”的说法,它启发我们要由实到虚、由表及里,积极展开思考。“天高任鸟飞”,飞翔常让我们联想到摆脱束缚,自由自在:此外,飞翔还可以与超越、奋进、开拓等概念相联系。如果变换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飞翔必须有矫健的双翅,而且不能离开空气;风筝飞翔必须有拉着的丝线,还要有风的帮助。

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是他,伟大的邓小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领航。看到中国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梦想与希望,是他,让“中国梦”飞翔。

2012年,总书记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到每一个中国人,则希望未来能真正拥有民主、自由、平等、以及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权利。时至今日,已经鲜有人再谈起“大国崛起”,我们更期待的是与自身生活休戚相关的民生建设。因此,当下所谈的“中国梦”,其核心价值不应当局限于国家经济、军事等总体层面飞速地发展,更应当体现在每一个国人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上。换言之,没有人希望仰视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中国梦”,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一个可以触碰的、接地气的飞翔中国梦。

我们期望一个贴近大地的“中国梦”,期望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期望政治清明、海晏河清,期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中国。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梦想不会改变,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成就国家的富强与繁荣,来体现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让这个梦想飞翔。

【作文猜想二】挫折 · 向上路

一、作文素材

一个男孩蹲在那里,专注地注视着一颗露出地面的种子。种子已经发芽。“爸爸,芽苞是种子的伤疤吗?”孩子问站在旁边的父亲。

父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种子在发芽时,确实会留下伤口,但那伤口处开出的是希望,是生命之花。孩子,你看这芽苞,是不是更像一朵美丽的花呢?”

二、构思点拨 这是一段饱含寓意的父子对话,男孩看到的是自然现象,提出的是童稚的疑问,父亲回答的是人生的哲理。面对着人生的“芽苞”“伤疤”“伤口”,我们可以做出诸多思辨:

1.它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人生的一个过程,甚至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2.对于人生中遭遇“芽苞”“伤疤”“伤口”,我们应该有“向前看”的眼光,它们不是只有伤害,也可以化作养料,培育出生命之花、人生之花、事业之花。

3.我们应该“直面”人生的芽苞、伤疤、伤口,“不抛弃,不放弃”,化“磨难”为“财富”“意志”„„

其实,面对着人生的挫折、坎坷,面对着震灾、旱灾,面对着世界金融危机,都需要我们有这样深刻的思辨、积极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作文猜想三】修养 · 大进步

一、作文素材

(一)一则来自台湾电视台的报道说,2007年3月27日,野柳地质公园接待一批来自大陆常州的旅客后,公园的岩壁上刻了简体字“中国常州赵**”字样,岩壁上以前是没有字的。为此,台湾观光局要求海旅会必须适当处理相关人员。

(二)2013年5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呼吁中国游客注意言行。他强调要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汪洋近日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批评部分中国游客的素质和修养不高,常常遭到媒体的非议,有损国人形象。他列举了包括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等行为。

(三)“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近日,一位网友发布的“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火了。图片上,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二、构思点拨

这是多靶心的材料作文,角度可以多个,但要明白材料所折射的是公德心与文明素养等问题。

同样是炎黄子孙,为什么这种现象在台湾变得很严重?不一样的公德心,为什么在大陆见怪不怪?“赵**”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浓厚的文化基因,如“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此种恶习已根深蒂固的那些国人,还会把这些陋习带去哪里?另外:见微知著--“到此一游”事小,却是对社会公德、国人形象的一种亵渎;聚焦小事,升华人生;做人不应忽略小事;检点言行,注重小节;细微处的修养不能忽视;从改变点滴陋习做起??也是切题的立意。

有关中国旅客在国外表现不文明的报道,近年频频见诸报端。作为中国崛起的效应之一,中国旅客的钞票滋养了国外与境外的旅游景点和服务行业,中国民众的陋习也随之展示在外人眼前。

从过去全力拼经济,到如今行有余力能关心民众的文明素质,而且关注到民众在外地旅游的行为举止。在讨论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时,官方媒体明确将之与中国崛起与建设“软实力”挂钩;而中央部门能以摆事实的姿态,不加掩饰地自揭其短,正说明,中国真的是非常自信了。

“中国式过马路”无疑是增加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国民素质是一种相互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同时也需要科学的制定现实可行的法规条文来保障各方面的利益。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随着对司机惩罚的增强,而“中国式过马路”最终也会得到改变。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中国式插队”??这些多年来最平常、最不受关注的“中国式现象”,如今被搬上了网络,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可喜的是,正视这些其实就是人们思想意识上的一大进步,说明今天的社会开始反思这些弊端,思考怎样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改”然后知不足,社会和谐由此而开始。

【作文猜想四】绝对 · 易磕碰

下页篇三:2013年高考作文大猜想

2013年高考作文大猜想(2013-05-22 15:16:08)转载▼

梁挺福/文

2013年老梁的高考作文大猜想来得比以往要晚一些,主要是由于今年来我工作实在太忙了,加之准备作文大猜想需要我要静下心阅读很多的作文素材以及对高考真题的分析,这也消耗了我不少的心思和时间。在准备作文大猜想过程中,有太多的家长不止一次咨询我们大猜想什么时候出来,你们的认可、鼓励以及敦促使我受宠若惊、诚惶诚恐。作文大猜想毕竟是我个人对高考作文命题规律的思索,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总结,不可避免会有“猜的因素”和“赌的成份”。因此,在此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择优摘选有用的观点和素材。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研究高考作文已经有些年头。我喜欢高考作文的多样性、内涵性,包容性,时代感,更欣赏高考作文背后命题老师的睿智、敏锐和前瞻性。每每到高考前夕,我都不由自主拿出审视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头脑风暴的思维来思索今年高考作文有可能涉及的主题,于是乎就连续4年有了梁挺福版系列高考作文大猜想,从过去的3年大猜想来看所写的内容还真有不少靠谱和贴边,不枉费我的“智慧”和大家的“厚望”了。比如2012年“江苏卷:忧与爱——【作文猜想十】爱与害” 的内容多少还有些贴边和靠谱。至于,2013年老梁还能不能像前3年那样走运,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从2011年、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材料作文依然是主打作文题型,而高考的命题宗旨是“稳中求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因此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材料作文中,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故事型材料,哲理性材料,图画类材料,诗歌类材料。这些材料比较朴实,平时考生往往忽视。身边无风景,熟视无睹似乎就写不出什么新意。很多考生考完语文科目后反映,拿到作文题就傻了。什么原因?除了要多思多感外,恐怕还是在审题上有难度。一些理解水平稍差的考生,可能很难准确理解作文题意,如2012年高考作文四川卷《手握一滴水》诗歌作文素材就要求考生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作文使得很多考生跑题。提起材料作文的撰写,考生必须联系当前社会热点和生存状况,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真善美。就2012年全国卷及各省卷命题方向来看,2013年的高考作文也将延续这样一个趋势:紧扣民生道德,社会责任;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社会责任,珍惜现代的幸福生活;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倡导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人的发展,特点是个人、社会的创新能力等。

不过,高考作文题一般不会功利性太强。虽暗含时事,但不会导向进行狂热的时事关注和时评类写作。可见,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还会继续更加贴近生活,朴实动人,不会高高在上。因为这类试题具有生活性,平易近人,它让大家能够

静静地注视身边的生活,关注平凡人、平凡事中蕴含的美好人性,以及蕴含的人生价值。

譬如2012年的福建卷高考作文题,作文材料内容: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写作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点评:从冯骥才的这句话其实可以提炼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效率的问题,从人生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人生的质量,而每个人对人生质量的追求的角度却是不同的,有的追求“厚度”、有的追求“长度”,有的则追求“速度”,不管怎么样,有追求就是好事情。考生可以从如何在人生的赛跑中跑出生命的质量为题,也可以从赛跑中做事的技巧等角度来写。考生可根据自己关心的不同侧面,围绕人生的长度与厚度,展开思辨与联想,在考场上总结自我,展示个性和审美情趣。

从整个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来看,在价值取向和哲理思考外,有了创新,出现情感类作文材料。这种作文,把情与思,情与理结合起来,自然好处多多,也必将大放光彩。备考时,考生们需要多多训练。

今年的《梁挺福:2013年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沿用前三年的模式,“大猜想”一共有十大内容,每个内容都浓缩为一个精短扼要的题目,每个内容都由3个要素:题目、素材和点拨组成。这样架构方便于家长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后的真实内涵。这十大内容几乎覆盖了当前的核心价值观和热点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出题者最想通过以试卷的方式跟未来的社会建设者进行对话和交流,来判断考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优秀文化教育的发展。古人说“文以载道”,作文还真能反映考生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认识,培养人格力量与文化使命感。

梁挺福式的“大猜想”虽然少不了的“猜的因素”和“赌的成份”,但是依然能看出我对高考作文的重视,“高考作文大猜想”肯定会是我每年高考前的一道大作业、大任务。我一直认为作文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能写一手好文章,将受用终身;另外,高考作文分数(60分)在高考总分中所占40%的比重,比例份额较大,业内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见作文在语文学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又将如何?不得而知,不过社会上缺什么,就能在高考作文中找到什么。正如社会上大力提倡什么,就是社会缺乏什么。大家要求红十字会公开账单,甚至在雅安地震后集体抵制捐款,足够说明大家对其严重缺乏信任感了。

【作文猜想一】飞翔·中国梦

一、作文素材

一天,所有有飞翔本事的动物开会。麻雀说:“我的翅膀太小了,飞不到鹰的高度,别人都嘲笑我。”鸵鸟说:“我的翅膀拉不起沉重的身体,已经快要成为摆设了。”蝙蝠说:“正因为这翅膀,人们都说我是禽兽。”动物们在不停地吵嚷。忽然看见有一个人在角落里,便问他:“人啊,你没有翅膀,为什么也来这里呢?”人说:“我确实没有翅膀,但我拥有思想,我可以凭借着思想的翅膀飞到任何我想要到达的地方,这才是世间最美的飞翔。”

二、构思点拨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话题是“飞翔”。它给予我们的写作空间是很广阔的。众所周知,飞翔原指鸟儿扇动翅膀盘旋而飞,本是鸟类世界的正常活动;有些昆虫也会飞,如蜻蜓之类。但作文提示中明确提出了“人类的飞翔”的说法,它启发我们要由实到虚、由表及里,积极展开思考。“天高任鸟飞”,飞翔常让我们联想到摆脱束缚,自由自在:此外,飞翔还可以与超越、奋进、开拓等概念相联系。如果变换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飞翔必须有矫健的双翅,而且不能离开空气;风筝飞翔必须有拉着的丝线,还要有风的帮助。

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是他,伟大的邓小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领航。看到中国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梦想与希望,是他,让“中国梦”飞翔。

2012年,总书记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到每一个中国人,则希望未来能真正拥有民主、自由、平等、以及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权利。时至今日,已经鲜有人再谈起“大国崛起”,我们更期待的是与自身生活休戚相关的民生建设。因此,当下所谈的“中国梦”,其核心价值不应当局限于国家经济、军事等总体层面飞速地发展,更应当体现在每一个国人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上。换言之,没有人希望仰视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中国梦”,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一个可以触碰的、接地气的飞翔中国梦。

我们期望一个贴近大地的“中国梦”,期望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期望政治清明、海晏河清,期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中国。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梦想不会改变,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成就国家的富强与繁荣,来体现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让这个梦想飞翔。

【作文猜想二】挫折·向上路

一、作文素材

一个男孩蹲在那里,专注地注视着一颗露出地面的种子。种子已经发芽。“爸爸,芽苞是种子的伤疤吗?”孩子问站在旁边的父亲。

父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种子在发芽时,确实会留下伤口,但那伤口处开出的是希望,是生命之花。孩子,你看这芽苞,是不是更像一朵美丽的花呢?”

二、构思点拨

这是一段饱含寓意的父子对话,男孩看到的是自然现象,提出的是童稚的疑问,父亲回答的是人生的哲理。面对着人生的“芽苞”“伤疤”“伤口”,我们可以做出诸多思辨:

1.它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人生的一个过程,甚至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2.对于人生中遭遇“芽苞”“伤疤”“伤口”,我们应该有“向前看”的眼光,它们不是只有伤害,也可以化作养料,培育出生命之花、人生之花、事业之花。

3.我们应该“直面”人生的芽苞、伤疤、伤口,“不抛弃,不放弃”,化“磨难”为“财富”“意志”?? 其实,面对着人生的挫折、坎坷,面对着震灾、旱灾,面对着世界金融危机,都需要我们有这样深刻的思辨、积极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作文猜想三】修养·大进步

一、作文素材

(一)一则来自台湾电视台的报道说,2007年3月27日, 野柳地质公园接待一批来自大陆常州的旅客后,公园的岩壁上刻了简体字“中国常州赵**”字样,岩壁上以前是没有字的。为此,台湾观光局要求海旅会必须适当处理相关人员。

(二)2013年5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呼吁中国游客注意言行。他强调要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汪洋近日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批评部分中国游客的素质和修养不高,常常遭到媒体的非议,有损国人形象。他列举了包括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等行为。

(三)“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近日,一位网友发布的“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火了。图片上,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二、构思点拨

这是多靶心的材料作文,角度可以多个,但要明白材料所折射的是公德心与文明素养等问题。同样是炎黄子孙,为什么这种现象在台湾变得很严重?不一样的公德心,为什么在大陆见怪不怪?“赵**”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浓厚的文化基因,如“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此种恶习已根深蒂固的那些国人,还会把这些陋习带去哪里?另外:见微知著——“到此一游”事小,却是对社会公德、国人形象的一种亵渎;聚焦小事,升华人生;做人不应忽略小事;检点言行,注重小节;细微处的修养不能忽视;从改变点滴陋习做起??也是切题的立意。

有关中国旅客在国外表现不文明的报道,近年频频见诸报端。作为中国崛起的效应之一,中国旅客的钞票滋养了国外与境外的旅游景点和服务行业,中国民众的陋习也随之展示在外人眼前。

从过去全力拼经济,到如今行有余力能关心民众的文明素质,而且关注到民众在外地旅游的行为举止。在讨论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时,官方媒体明确将之与中国崛起与建设“软实力”挂钩;而中央部门能以摆事实的姿态,不加掩饰地自揭其短,正说明,中国真的是非常自信了。

“中国式过马路”无疑是增加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国民素质是一种相互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同时也需要科学的制定现实可行的法规条文来保障各方面的利益。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随着对司机惩罚的增强,而“中国式过马路”最终也会得到改变。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中国式插队”??这些多年来最平常、最不受关注的“中国式现象”,如今被搬上了网络,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可喜的是,正视这些其实就是人们思想意识上的一大进步,说明今天的社会开始反思这些弊端,思考怎样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改”然后知不足,社会和谐由此而开始。

【作文猜想四】绝对·易磕碰

一、作文素材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它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下页篇四:小学作文:我的进步

我的进步

新学期开始了,我已经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和一年级相比起来,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首先是学习方面,我的字比以前写得漂亮多了。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字经常写的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像没吃饱、没睡醒一样,一点精神也没有。现在你看,我的字写得多整齐!多有精神啊!其次是生活方面,以前我的写字台总是乱七八糟、一片狼藉。现在你看,无论什么时候我的写字台总是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还有一点,原来放学回家,我总是喜欢先玩然后才愿意写作业,为此,妈妈经常批评我,现在我已经养成了先写作业后玩耍的好习惯¨¨¨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1

第五篇: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

总论

改革的先导发展的源泉

发展篇

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种植业

腾飞的畜牧业

崛起的饲料工业

开拓奋进的渔业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欣欣向荣的农垦事业

改革篇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全面确立不断完善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减轻农民负担成效显著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垦管理体制 农村综合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加快建立

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合作共赢

保障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农业机械化在改革中前进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

植物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农业科技力量日益彰显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方兴未艾

农村能源建设前景广阔

强农惠农政策实现历史跨越

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

管理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迈上新台阶

农业法制建设全面推进

农业信息化在改革中奋进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基层民主稳步推进

后记

文摘

总论

改革的先导发展的源泉——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

农业部课题组

今年是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也是农村改革30周年。3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谱写了开拓创新的壮丽诗篇。农村改革激活了农业发展的动力,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改革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先河,为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道路。最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必需遵循的重大原则,制定了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是新形势下指导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回顾总结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展望改革发展的前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坚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改革的体制创新

农村改革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改革创新了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发展繁荣,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改革从农村突破有其历史必然性。“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国民经济到了近乎崩溃的边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尤为突出。1978年,全国有近40%的农民吃不饱饭。解决吃饭问题是当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农民进行改革探索的内在动力。

改革是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实行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开始的。1978年,改革在安徽省少数县秘密进行,实行的结果是大旱之年全部大幅增产,受到农民的欢迎。就在安徽肥西县进行包产到户试点的同时,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秘密实行了“包干到户”。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可以按定额记工分,可以按时记工分加评议,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不许包产到户。”(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决定改为“也不要包产到户”)。

由于责任制能够增加粮食产量,解决吃饭问题,一经出现就发展很快。为统一认识,加强对责任制发展的指导,1980年9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的文件,指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这是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肯定。到1981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是根据产量计工分,再按工分分配;而包干到户的分配方式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群众称包干到户为“大包干”。1983年底包干到户占生产队总数的97.8 %。

各地实行土地承包时,承包期限一般为三年,到1983年承包期已到,下一步是否还能承包,群众心里没底,有的甚至认为承包制只搞三年,农民有怕政策变的心理。为了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1984年中央决定延长土地承包期,郑重宣布“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人们通常把土地承包期15年称为第一轮土地承包。

为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对促进生产的作用,1993年11月,中央决定:将耕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同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

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国有农场的经营制度也在进行改革。1980年后,一些农场实行了“大包干”形式的责任制。1983年国营农场开始兴办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制度,1986年中央正式要求:认真办好家庭农场,建立健全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管理体制,家庭农

场成为国有农场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1993年7月,将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载入《农业法》。1998年10月中央要求: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1999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2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并不断完善,有许多与时俱进的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带动,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结起来,实行一体化、贸工农综合经营,以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的对接问题,提升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到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7.1 6万个,同比增长10.8 %;带动农户9511万户,同比增长4.5 %;各类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4183万人,同比增长7.5 %;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1568.3 亿元,户均增收1649元,同比分别增长16.0%、11.0%。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群众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在产加销不同环节围绕资金、技术、购销等开展互助合作。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市场主体。目前,全国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万多个,其中,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8000多个。

(二)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突破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改革前,我国农村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不允许农民个人拥有生产资料。当时在农村的非农产业是由集体兴办的社队企业,是作为集体副业来发展的,而且只允许公社、大队办企业,不允许社员个人办、联户办企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在解决温饱后有了经济剩余,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求开拓生产和发展的空间,在原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农户自办和联户办的企业。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设立乡镇政府,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不复存在。根据社队企业发展的新形势,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由原来的两个轮子(社办、队办)改变为四个轮子驱动(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并开始突破“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限制而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普遍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制,有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有的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集团,有的实行股份合作制。

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农村的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也快速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给了农民改变身份、选择职业、获取生产剩余的权利,创造出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其他产业的条件,加上政策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逐步放松管制,农村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以劳务为主和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中,个体经济应该大力发展”,“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政策的调整打破了农民发展私营经济的禁区,高收入的吸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召唤,使农村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和崛起。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从“补充地位”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国家有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和丰富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加快形成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载农业农村改革要取得更大突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农村改革要取得更大突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一讲话精神指导创先争优取得更大成效

    七一讲话精神指导创先争优取得更大成效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

    农村税费改革期待更大突破(五篇范例)

    ――山东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问题调查分析一、税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这次税费改革力度大、政策落实好,农民负担确实减轻 (二)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分配行为,理......

    公车制度改革要突破什么

    《瞭望新闻周刊》 2010002期作者/本文总字数:4697字 目前,我国现行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已经进行公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些地区和部门,大多是在中央......

    农业保险政策落实要突破六难紧扣五线(最终定稿)

    农业保险政策落实要突破六难紧扣五线 一、农业保险惠民政策落实上有五难 (一)牵头主体和部门职责落实难。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自上而下组织推动的一项惠民......

    两会思想汇报:如何落实“取得新的更大成绩”要求

    尊敬的党组织:在参加十八大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是新形势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新起点,深......

    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农村改革发展30年取得巨大成就

    农村改革发展30年取得巨大成就,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总结;农业农村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有许多重大难题需要破解;农村改革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

    加速贷:信贷员如何尽快取得职业突破呢?

    加速贷官网 www.xiexiebang.com 加速贷:信贷员如何尽快取得职业突破呢? 如果大家认可自己所在的公司,那肯定希望晋升之路越走越远。今天我讲的主要是一个新员工已入职三个月,度......

    凉州区非公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创新思路,强化举措, 凉州区非公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凉州区现有非公有制企业 1607户,在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259个,其中党委6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251 个,有党员1589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