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生活情感与写作的密切结合

时间:2019-05-13 23:0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现生活情感与写作的密切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现生活情感与写作的密切结合》。

第一篇:实现生活情感与写作的密切结合

实现生活情感与写作的密切结合

[摘要]柳宗元的著作《小石潭记》被安排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助于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及感悟生活等。这篇文章展示了优美的景色,加之悲凉的情感,可促使中学生对小石潭的优美景色进行品味观察,积极关注自然和思考人生,体会当时背景下作者的那份寂寥凄楚,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文人内心世界的体悟。

[关键词]生活情感语文写作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2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对于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处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重点培养阶段的初中生,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他们品读文章,发现和感悟生活,并将其诉诸笔端,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及联想到的人生感悟等,提高自己感悟生活、书写生活的能力。本文结合《小石潭记》教学实践,具体探讨怎样实现生活情感与语文写作的密切结合。

一、分析背景,新课导入

《小石潭记》是名家名篇,其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基于此,在教学开始前的新课导入环节,应当大致总结下以前学过的唐宋八大家及作品,大致介绍下这八位文人,接下来提醒学生以前学过的苏轼的文章,这样抓住学生探求未知的心理,并结合他们对大作家的好奇,提示即将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因为学生对苏轼略知一二,对柳宗元却不怎么了解,势必会有听听关于他的故事的欲望。这样,在分析背景的愉快问答氛围中,学生对于作者写《小石潭记》的背景也能形成初步了解,完善了新课的导入环节。

二、仔细阅读,体会自然之美

因为《小石潭记》是文言文,初中生不易理解,针对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结合以往学生积累的文言常识加之课文底下的注释,对于该篇文章作者的思路、思想感情等进行探讨,并借此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具体实施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文中遣词造句的方式。如文中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全句未提水字,却使读者联想到了潭水的清澈见底,仿佛身临其境,这种别致的描绘令人回味无穷。另外,教师应当结合现实生活情感,融入生活化气息,使文言文教学中的沉闷气氛得到缓解。如与学生探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学生生活中观察到的景象,于细微之处发现动人之处,这样利于引导学生更专注于探寻作者笔下的小石潭的动人之处,深刻体会作者的构思行文,将其转化为对自身生活的向往,学会感悟生活,并注重用文字记录生活。

三、教学对比,更显自然之美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使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因为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在风格与文体上有相似之处,均写景状物,借景抒怀。客观记录是《小石潭记》的特色,作者的感情则表现为一条暗线,于侧面体现出自己内心复杂芜乱的情绪,但鲜有主观情感流露。针对此,借助于两篇或多篇类似文章的对比,综合出柳宗元写作的小而精致,选材的独到。教师应适时结合学生的日常写作,向他们传授在对自然描写中流露真情的技巧,更要借鉴作者的思路,去完善自己的写作。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柳宗元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探索发现不同类别文章中的变化及行文等,能加深对文体的了解,利于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多元教学,体会生活之美

在《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白,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点极其重要,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是语文课堂应注重的关键点,需要明确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组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通过一系列探讨交流,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使课堂气氛自由活泼,进而实现课堂容量的扩充,完善此课时的课堂教学。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联想到的生活之美,借助于这种相互交流分享的方式,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体会和分享生活之美,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五、完善写作,记录生活之美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写作极其重要,因为生活之美仅是停留在学生课堂记忆里,终会有烟消云散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思维转变,结合现实生活与所感所想,让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展现文字的不俗魅力,用心用笔去记录大好的风景和飞扬的思绪。所以,在《小石潭记》教学结束后,应当基于锻炼写作能力的考虑为学生留开放型作文题,使其能借鉴柳宗元的表达方式,在写作中描绘美景,抒发感情,写出能感动自己的小短文。

本文以《小石潭记》教学为例,立足教材取经,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启发他们亲近自然,感悟生活,并最终实现对生活的记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陈剑平)

第二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知识与生活应密切结合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在这方面,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

从古到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出现了“鸡兔同笼”等实际问题。现在,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应用性越来越强。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反映这一特点,其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习题,如市场营销、银行贷款、股票行情、出租车费、统筹运输、电脑上网等问题。下述的几个例子就反映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应用性。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例如,在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教育储蓄》一节,课后设计如下练习:为了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了助学金贷款,助学金贷款分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的利率分别为5.85%,5.95%,6.03%,6.21%,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某大学一位新生准备贷6年期的款,他预计6年后最多能一次性还清20000元,他现在至多可贷款多少元?这个例子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银行贷款的问题,体现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密切联系的特点。教学中选用类似的习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

(1)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淡化抽象的算理复述,强化直接生活经验,领悟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进行所谓的“算理”式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相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深不可测,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饲养场养白兔12 只,黑兔7 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回答:12原7越5(只)。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 只表示的意思,并且非要这样叙述不可:12 表示12只白兔,7 表示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 只,白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 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 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 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 只。生硬地用这套严密的、抽象的语言分析题意、理解题目,失去的是解题能力,留下的是无效的、无味的空洞文字复述,这样教下去,学生越学越糊涂。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对这一问题最直接最初的理解是:“白兔多一些,黑兔少一些,从12 只里去掉7 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5 只。”这样表述顺应小学生思路,适合小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很容易接纳,并且觉得学得轻松。从儿童的生命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学生的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学习过程。儿童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就是生活中的再认,概念从生活实际引入,问题从实际得出,最后再回归现实。儿童学习数学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来源于数学知识内部或者来自生活中(数学外部),要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放在最近发展区。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孩子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思维活动。思维能力的发展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再过渡到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有“透视”作用,和抽象思维互补、共振。因而,要加强数学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数学。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国标本一年级第二册数学“统计”一课,本来“统计”知识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是很抽象的,但这位教师从小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课始首先设计让学生统计各种熟悉的几何图形的个数,要求一个同学拿图片,一个同学作纪录,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下各种图形的个数。课中让学生分四组统计文具盒里各种文具的个数,统计收集来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每一项统计活动学生都积极地投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统计任务。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统计思想的熏陶。经过小组汇报交流,又使得统计中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类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整个统计过程学生好像置身于亲切自然的游戏环境中,学得轻松愉快。这样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的特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很想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会使学生更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

(1)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时,我就谜语引入创设情境,“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了谜底(年历),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又如教学“乘法口算”时,教学前,对校门外的小商家进行调查,并选择合适的数据在教学中使用。上课时,老师问:“你们喜欢吃哪家的早饭?吃什么?”上数学课,讨论早饭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吃李家的麻酱烧饼。”老师出示调查数据:“昨天早上,他家卖了54个,4元一个,你能算出他家收入多少钱吗?”学生不但列出

算式,计算出得数,还给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的。就这样,学生在说笑、讨论、争论、商量中,不但学会了乘法口算,还对各家经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有些食品怎样改进会更受欢迎等,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小摊上吃虽然快、省事,但不卫生。有些学生商量说:“如果他们小商家联合盖间大房子,都在大房子里做饭,我们在大房子里吃饭就好了。这是他们今天的想法,也许明天在他们那里会变为现实。

(2)回归“生活天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模拟同时相向、同时同地反向、相遇、同地同向、追上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相遇问题中常见的专用术语有了清晰的认识后,理解和掌握算理,解法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后,可让学生充当某些角色,如营业员,装潢工人,车间工人,调度员等。当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学着安排生活。如学习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让学生当空调零件装配车间主任,合理安排各组人员人数的编排,使生产效率最优化。当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作为土地管理人员去安排各农家宅院的用地面积。在这样一个以参与者身份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实际计算、测量能力。在体验活用知识的快乐中,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巩固,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4利用生活经验检测数学学习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检验。这既是检验原理、规律可靠性的过程,也是数学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数学生气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学过“比多比少应用题”后,我出了一道题:“爸爸今年45 岁,比儿子大25岁,儿子今年几岁?”有位学生说:45+25=70(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解答?生:因为大 25岁就加上25 岁,所以就是70 岁。大部分学生回答:不符合实际。教师肯定了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做法,指出要形成自觉从生活经验角度去检测数学学习的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合理性。利用生活中的原型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

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开设数学实践课,创造应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开展数学交流活动,营造应用氛围。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数学交流活动,化进实际中,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开展了“看谁拼图形最巧妙”活动;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后,开展“学生优秀统计员”活动;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开展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开展“农田计算员”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设计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的独创性。练习设计上,注重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补充问题、搜集条件、探索不同的答案,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

例如:一个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跃跃欲试,想出无数种答案(1 个、2 个、3 个、4 个、5 个、6 个„„)。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同时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出所有答案,意义在于在寻求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创造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归根结底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更儿童化、生活化的设计引进课堂。正如,数学巨匠康托儿所说:“数学的精髓在于自由。”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学生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数学课堂只有再现数学知识与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联系,不仅扩大数学教学的信息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篇:浅谈如何实现学生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浅谈如何实现学生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东昌府区湖西中学巧成书2011年7月28日 17:30

浅谈如何实现学生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角色。以往的政治课教学,教师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传授,忽视与现实的联系。《纲要》和《思想品德课标准》使课堂和学生生活出现新的变化,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在这种课堂气氛下,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道德实践,体验情感。由此可见,教师角色的转变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创新思想品德课的评价体系。

要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必须要彻底转变固有的评价观念。为此,我校政治教研组提出“三个有利于”、“六个注重”的评价原则,并且在具体的操作中,注意循序渐进,分“三步走”。“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情感,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2)有利于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潜能的开发;(3)有利于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个注重”:(1)注重自主性,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人,使他们更多的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闪光点;

(2)注重激励性,把评价作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3)注重综合性,使评价成为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能的舞台,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融合、考虑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考虑非智力因素等方面;(4)注重实践性,要更好地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供机会,要鼓励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收集处理信息中去获得真知,领悟道理;(5)注重全程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6)注重开放性,评价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评价主体从老师向学生、家长、社会延伸。

“三步走”:第一步,是让学生自评,通过表格中的兴趣、爱好、优点、不足和近期目标等内容,它包括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商和智商状况等;第二步,是互评和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是对照自评表互相评价,看看表中的各项目标的达标程度如何,是否有进步,家长评议是通过家长与学生的联系单来实现,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如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第三步,是综合评价,在学期结束时,把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的结果,连同教师、学生、家长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看、听、问、访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以充满热情和期待的话语为学生做诊断性的小结。

三、改进课堂结构,探索“协同教学、讨论教学、创意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围绕“协同、讨论、创意、探究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这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即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内化的活动,它能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下面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教学方式,望大家提出建议:

1、现场演练式。美国教育家巴特勒认为“教育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体验、感受,才能得到巩固、深化,才会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2、社区服务式。针对目前孩子过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对待他人冷漠、自私、缺少爱心的现象,我们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让孩子深入体验生活。

3、实地调查式。扩展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去调查,去了解生活,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4、网络答疑式。学生也有心事,也有烦恼。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呢?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不可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向你诉说心中的不满,久而久之,这种不良的情绪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再加上学生正处于一种性格发展不稳定时期,教师不做好疏导工作,必然使学生走向极端。由于网络的虚无、隐蔽性,学生可以大胆的吐露心声,在交心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疏导了学生的不良情绪。

四、把握教育规律,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讲授或讨论有关知识,而要落到学生的道德实践,当然,所谓的道德实践一定是基于道德目的的,是包含道德情感体验的、指向道德提升和完善的践行。

要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完成几个转换:一是要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及道德情感体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引发学生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个体层面的道德实践和体验。二是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和体验,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三是道德实践与道德体验的相互转换。这样,就要求教师既要深刻领悟道德规范的普遍价值,又

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道德经验水平,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创设相应的道德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五、完善教学结构,构建生活化、活动化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1、案例选讲要生活化、乡土化。教学案例选得是否妥当,是学生掌握重点、把握难点的关键,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结合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常识性、乡土性和生活性的新颖案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各种智能因素,进行综合运动,激发兴趣,积极思考,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的目的,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解青春期逆反心理时,选择家庭子女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平凡小事作为引子,进行具体分析,自然会让学生想起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方式,曾经有过的矛盾。这样,就使学生体验到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2、教学过程活动化,活动策划要有实践性、探究性。活动的实践性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智能结构的特点,采用社会调查、考察、访问的形式,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锻炼和操作,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教师也可以成立一个课题小组,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已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悬念,让学生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难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对手,让学生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展等。这样,能使活动与知识的探索、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活动的探究性,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语言、交际、空间、自省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如利用节假日休息的时间,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总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面只是我的粗浅薄论,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第四篇:-论情感与写作

写作提纲

一、作品中情感的魅力

1、读者对作品情感的渴求

2、作者的情感冲动

3、从李白诗歌看情感魅力

4、从《复活》看情感魅力

5、从流行小说看情感魅力

二、写作情感的培养 1、直面生活,体物察情 2、热爱生活,培养真情

3、品味生活,发掘真情

三、用情感驱动写作

1、让情感冲动为写作奠基

2、做真性情的人

3、写真感情的文

内 容 提 要

摘 要:语言是心灵的窗口,而心灵就是我们感情的根据地,写作和情感也如同骨肉般,紧紧相连。古语有云:文无定式。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来写,会写出不同的味道。这也在于不同的人,对待事物的不同情感角度去感知,站在不同立场和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也各有不同,所以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各有各的特色和底蕴。写作是一种纳知、传情、张理、达意的精神活动。

关键词:写作

情感

寻根

观察

品味

本真

论情感与写作

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窗口,而心灵就是我们感情的根据地,写作和情感也如同骨肉般,紧紧相连。古语有云:文无定式。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来写,会写出不同的味道。这也在于不同的人,对待事物的不同情感角度去感知,站在不同立场和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也各有不同,所以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各有各的特色和底蕴。写作是师生一种纳知、传情、张理、达意的精神活动。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是基础,理是目的,意是要旨,而情感则是主帅、是灵魂、是生命。一篇好的文章通常是知、情、理、意的融合体。因此,爱好写作必须做到知识视野、健全我们认知结构的同时,尽可能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感悟生活中的情感力量。

一、作品中情感的魅力

1、读者对作品情感的渴求

人的思想、情感、是人性的直接表现,若没有思想情感则是非人性的。那样的人,充其量只是一块块站着的肉或躺倒的肉罢了。有了思想情感,有了人性,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就会放射出迷人的光辉。古人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物质的生活和精神的生活同等重要。这是因为物质养育我们的肉体,而精神、思想情感则是我们灵魂的养料,如果没有了思想情感,全都无心无情,则会走向充满兽性的动物世界,就会成为鲁迅先生所说的“非人的世界”,似人非人的世界。充满情感的作品,使读者有感同身受,或产生共鸣,仿佛作品中的人和事就是自己的经历或者似曾相识,更有可能感同身受到能产生深刻的共鸣,仿佛是自己的回忆一般。

2、作者的情感冲动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它随机而发,宛若日月经天,光华玮烨;又如江河奔泻,流转不息。它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们去征服、发明和创造。因此,情感的研究是人类根本而永恒的课题。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在如此喧嚣浮华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上不停的奔波效劳,对不同事物和事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因此所接受和付出的情感也就更多样化,情感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出发点等都有不同,将这些不同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写作感情。写作冲动的实质便是情感冲动,没有情感冲动,硬挤出来的文字是没有艺术感染力的。

3、从李白诗歌看情感魅力

每每阅读李白的诗歌,那清新飘逸,意境奇妙,想象丰富的风格便伸展出他无限的艺术魅力。第一,壮阔奇丽、声色俱备的画面。李白的山水诗、抒情诗往往一开篇便有天风海浪铺天盖地而来,仿佛飞龙腾空,暴雨骤至,境界雄浑,气象万千。如写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写长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如写蜀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幅幅生动的惊险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置身其镜,惊险万分,能达到很好的共鸣效果。

第二,动荡开阖的情感潮涌。李白的诗歌充满着磅礴喷发的情感潮涌,且他的情感即使在同一篇作品中,也不是沿着直线一直走下去的,而是曲折绕回,跌宕起伏的。如他写《将进酒》,先是“君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然后又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可见其情感在整篇文章中并不是平淡无奇的,而是峰回路转的。

第三,多姿多彩的艺术境界。李白的诗歌主要以雄豪、飘逸为主,但也不乏清新细腻、委婉含蓄之作。如《越中贤古》中,面对越王宫,从宫女满春殿到“惟有鹧鸪飞”写出了宫女的深切沧桑感,将宫女那种无奈的心理描写得深入细腻,诗情味很浓,再如《听黄鹤楼吹笛》中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的那种贬谪之忧,使人耳闻目睹,触物伤情,顿觉诗情韵味十足,余味无穷。这样血肉丰

盈的诗歌若不是如李白般情感丰富,内心细腻,经历人生百态仍信念坚定的人怎么可能留在如此雅作令后人敬仰拜读呢?

4、从《复活》看情感魅力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不愿意享受农庄奴隶主的庸俗幸福,而将自己的田地无偿地分给贫苦的农民;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俄国时,十二月革命党人为了反抗沙皇统治,勇敢战斗,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而他们的情人——一些出身富贵的女士们,甘愿放弃享乐,和他们的心上人一同去西伯利亚受苦受难。

他的作品《复活》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法国著名评论家 罗曼·罗兰曾这样评论:《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设想一下,若果不是列夫.托尔斯泰如此的经历产生了强大的情感,他的作品怎会如此真实的去打动人心?

5、从流行小说看情感魅力

时下风行的个性化写作最看重情感的倾诉。模特出身的女作家黄雯的长篇新作《我这样的女模》,正式出书之后我曾细细品味。客观地说,小说在十足的后现代文化底蕴中自有其个性色彩,但书名却给改俗了。这样的一个书名,似有示意读者这是纪实性自传,而非文学性小说的误导。也许黄雯的小说的确带有相当多的纪实成分,但写到小说里了,就须当虚拟性的故事来看。严格意义上说,黄雯的作品不大重故事,故事也无非是跟谁好上了,好了又掰了,掰了又有了,有了又掰了,如此等等。这种故事在当下的都市生活中每天都在重复上演,在社会新闻与明星绯闻中更是屡见不鲜。黄雯让人刮目相看的长项与特点,在于她以一种若无其事、随心所欲的方式来讲述这些故事,其中穿插了大量的心意吐露与心曲倾诉,从而使作品具有某种直抵读者内心的穿透力,而成全和成就了她的这种叙事的,是她的特异感觉。

黄雯的艺术感觉堪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构成,这与她的自身性情、条件有关,也与她的生活历练、经验有关。总体上看,这是一个心性自傲,行为自由,渴望自立,放任自流的智性外衣包裹下的感性女性。她能够把一些看似不贴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纠合起来,熔铸一炉,如敏感与矫情,犀利与温柔。帅气与妩媚,任性与乖巧,坦荡与计较,矜持与放达,等等。这种复合型或混血性的奇特组合,势必影响和主导了她的感觉的多变性、复杂性,乃至神经性。因此,我们就从她的作品中看到许多把另类当寻常,或把异态当常态的叙述、议论与描写。轻描淡写间,她浓浓的情感倾泻开来,仿佛你瞬间就看她的喜悲,看到了她和姓丁的男友之间那顺理成章的分手和带来的痛楚。

二、写作情感的培养

写作离不开情感,那如何来培养我们的写作情感呢?人的思想情感不可能从天而降,也不会遗传,更不能克隆。人的思想情感必须靠个人、靠自己,靠后天的勤奋和努力,靠自己艰苦的磨砺和锻打,并发扬光大,潜滋暗长。正像孟子所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人的思想情感完全靠自己去养育、自己去完善。我个人认为: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育我们的情感,去锻打我们的情感。

1、直面生活,体物察情

对人生要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人一生的生老病死,这是生命个体唯一的归宿,是每一个人都难以更改的铁的事实。但是,我们既然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勇敢的真诚的生活一辈子,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痛苦。我们要有直面人生的勇气,要有挑战痛苦的魄力。在痛苦和失意面前,悲观失望,怨天尤人解决不了任何难题。人生是一辈子的大事,一切都由个人自己去决定。机会永远只留给那些有准备

的人!任何人都逃不过命运的洗礼,还记得幼时爱读《乌江亭》,每每阅读,便被刘邦项羽之间的纠缠纠结不已。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但是项羽自刎于此的悲壮,或者褒,或者贬,可都是传说。聚聚散散,浮云浮萍浮生若梦;虚虚幻幻,人世人间人生几何。舍弃生命,成了此时珍视生命的最好方法,这至奇至美的活法,其一句悲壮了得!读着霸王的陨落,更对生命看透了几分。对人生也有了些许新的期待。

2、热爱生活,培养真情

要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牢固地树立“寻根”意识,牢固建立自己和父母、亲人,和同学朋友、和家乡山水以及和祖国的亲密关系。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要有孝敬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要有真心的感动,具体的行动,我们的强壮,我们的成长,和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让我们一起感谢我们的父母亲人、我们的老师朋友,感谢养育我们的河流山川、太阳月亮,感谢我们亲爱的祖国——就像舒婷歌唱的那样;“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但是如何应对这些思想,当时的知识分子看法颇多,寻根文学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在寻根文学的启发下,留下课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如阿城:“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等。这些作品教会我们要从中外文化遗产中去汲取营养,以滋养我们年轻的心灵,中外古今的任何一位圣人、哲人,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一座又一座精神和思想的高峰。当我们痛苦不堪之时,当我们被世俗红尘的纠缠包围之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圣人先哲所铸就的思想高峰。让我们登上山顶,去接近他们,接受他们的洗礼、教诲,聆听他们真理的声音,以强壮我们的意志和力量,重新鼓起前进的勇气。让我们一起去攀登吧!一起去呼吸那些圣人先哲的英雄气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牢固树立批判地学习的思想。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要迷信任何权威。既要有虚心学习的谦逊态度,又要有怀疑和否定的眼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才是培养情感,滋养精神的最佳选择。

3、品味生活,发掘真情

要做一个爱观察,细品味的有心之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爱观察,细品味的习惯,不仅如此,有时候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一些事情和事物。还记得我在中学助教那会的一件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时候,不知怎么了,班上开始流行折千纸鹤和风铃。下课折,上课也折。这儿不,语文课上,又有几个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特意窜座凑在一起在底下进行着他们的杰作,我气恼地走过去,一把抢过风铃,准备使劲地摔到地下,可是扬在空中的手却停住了:啊!这么精美的风铃呀!比我在商店里看到的漂亮的多,风铃上的一个个耀眼的小灯笼晃来晃去,不时地发出悦耳的“叮当、叮当”的声音,五颜六色的图案让我眼花缭乱。这么完美的成品把它毁掉,我实在于心不忍,真的不曾想到这名差生竟有一双如此灵巧的手。我望着惊恐不安的“差生”江同学和蔼地说:“怎么,到今天才向老师展示你的绝活?”听了我玩笑般的话语,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不好意思地笑了。

嘿!不如就顺着这几天的局势留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吧。折纸展示台:折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装饰美观后贴在日记本上并写出自己的想法。评一评、赛一赛,看谁折的好,写的好。留这样的作业,底下一阵雀跃欢呼。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简直让我大开眼界、目不暇接。淘气包李同学折的坦克造型美观、功能奇特。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折的坦克叫神雕太号,我要驾驶它保护世界和平,比杨利伟还光荣呢!还有王同学折的窗帘名曰”一帘幽梦“、李同学的笔筒”梦幻狂响曲“、田同学的纸篓”让你干净"„„是啊!孩子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东西自有他的道理,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五彩的梦,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孩子的梦想,让它们在我的手中绽放。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蹲下来看学生。是它使我从唯我独尊的、传统的旧式教学中走出来,明白了新课改的真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蹲下来看学生使我彻底明白:多一些理解,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蹲下来看学生让我不知不觉地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蹲下来看学生成了我和孩子们真情交往的一条无阻的通道。

后来我时常对周边事物怀着一颗好奇的,全新的心态去看待,结果果然更好了,对周边事物的看法和感悟也渐渐多了起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果然能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美。

三、用情感驱动写作

1、让情感冲动为写作奠基

凡是成功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浸透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充沛的情感。写作分为物理时间的写作和文学时间的写作。所谓物理时间:指的是追赶时髦,毫无主见的低俗写作方式,例如:五一到了写庆五一,十一到了写十一,纯粹是为了迎合的目的去写作,不是真正的感动,真正的情感。那些只会在物理时间写作的人及其作品,始终只能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所谓文学时间的写作:指的是有了真正的文学创作冲动之后,被鲜活的情感点燃的时候,不为政治所左右,不为流行所影响。这种有真正生命体验,真情实感的创作阶段,称之为文学时间的写作。只有文学时间的写作,才有可能达到文学创作的大境界。

王国维先生曾经有“大境界的创造说”:其一“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做真性情的人

要将思想、情感等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其实并非一件难事,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先做人,再作文。做真人,做个好人,让文章回复到本真,恢复到常识,常事中来。用最真的心和最真实的感受来写作,甚至可以说是来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来表达你的意见或看法,真心真情,便会写出好文章来。

3、写真感情的文

但是,写作毕竟又要有高超的技巧和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底。仅靠一点点聪明和灵气,维持的时间极短,做人是一辈子的大事,而写作与做人又是密不可分的,要完成用写作来表现思想情感,去展现心灵的美丽,非下苦功不可。要多读书,读好书;勤动脑子勤思考;勤动笔勤写作。关键在于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首先是要真诚的活着,幸福与痛苦交织在一起坚强的活着;同时,又要有为大我、为家乡父老、为民族、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高尚情怀。将自己和他人、个人和集体、和国家民族融汇在一起。

当你被祖国的山川河流所感动所震撼时,当你被人性的温暖包围、被爱心滋润时、当你被现实的丑恶所激怒,拍案而起时,这所有一切的浓郁情感,千头万绪,一起点燃你心灵的时候,你不写不行,不吐不快的时候,你就达到了文学时间的创作冲动。只要你如此这般的去做人去写作,你必定会有独到的生命体验!假以时日,你定会有丰厚的收获,一定会有佳作问世!

总之,情感与写作之间血肉相连,只有做到将情感渗透到文章的逐字逐句中,文章才会显示出它的魅力,才会让人读后产生浓厚的情感来,文因情生,情因物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文无定式,用真挚的情感来丰富文章的枝干,那一定就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李白:《将进酒》 团结出版社 2008年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上海出版社 1997年

阿城:“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作家出版社 1998年

第五篇: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山东省邹平县临池中学

吕桂贞

邮编256220 对于学生来说,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语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阅读的无所适从,没有具体的阅读方法和模式可循,教师的方法指导支离破碎,所谓的阅读课只是让学生随意的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至于读书的效果如何无人问津;对于写作更是随心所欲,教师想起什么题目就让学生写什么题目,没有具体的分年级训练计划和要求,什么样的作文是满分,什么样的作文是优秀,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毫不相干,甚至有的学生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而写作却无从下手,还有的学生阅读面极广,却不会写作;更为遗憾的是我的一个学生一直上着古典诗文辅导班,从小学坚持到七年级,而阅读和写作能力却永远卡在瓶颈上。

如此的现状,对于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几年的我来说,深感痛心,不得不深刻反思,如何真正的达到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已经是当务之急。于是我进行了这样一些尝试:

一、分文体分阶段具体指导阅读方法。包括三阶段三板块,即阅读方法指导、方法运用和写作三阶段,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板块。初中低年级以记叙文为主,中高年级加入说明文议论文指导,同时结合课本内容穿插其他文体阅读。

以记叙文阅读为例,我上阅读课首先让学生明确具体的阅读要求和达标要求并随时运用于写作。教师指定一篇或学生推荐一篇文体明确的文章大家一起读,第一阶段是教师出示阅读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第二阶段是学生根据阅读方法自己设计阅读题目并解答,第三阶段是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写作,三个阶段既有重点又互相渗透,互相检验又互相补充。

第一阶段我先以具体一篇文章为例,把记叙文的阅读知识点梳理出来,系统展示给学生,大约需要八周左右的时间,具体内容包括

(一)记叙文的基础知识(1)所读文章内容是什么,概括方法:人物(事物)+事件+结果+作者感情。(2)梳理出记叙文六要素。(3)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此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或(记事的记叙文)。(4)多个事件的材料组织特点?分出详略。(5)划分文章层次①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②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③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④总分总(掐头去尾)。

(二)记叙文的结构知识,(1)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分别以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为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2)文章标题的特点。品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3)了解人称的作用。(4)记叙顺序及作用,重点解释顺叙、倒叙、插叙及作用。(5)文章开头结尾的特点及写法,从写法和作用两方面分析。

(三)记叙文的写作知识,包括(1)表达方式及作用.(2)语言特色。(3)记叙顺序及作用。(4)写作手法及作用。

在梳理系统这些阅读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阅读相关文体的文章,根据老师要求侧重不同的重点设计问题并独立解答,目的是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同时帮助学生真正实现知识和阅读的融合,能够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写作特点等等,真正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写作,先是仿写再是独立写作。比如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点题等写作技巧梳理之后,我们共同阅读朱自清的《春》,延伸自主阅读他的《荷塘月色》,以此为例文进行景物描写训练。

经过三步训练,我的学生掌握了阅读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把读到的方法运用于写作,并且运用所学方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升格为发表文章,自然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在充分吸收优秀作品精华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扩展,创新能力就会提高,也就可以写出富有特色、新颖生动的作文。

语文的阅读环节与写作环节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配合的,教师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核心版块,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有效检测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消化程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多写作,提升文化素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主动读书的习惯。

下载实现生活情感与写作的密切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现生活情感与写作的密切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

    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李琳胡丹丹 单位:谷城县城关镇第一中学 地址:谷城县城关镇第一中学 邮编:441700 电话:*** 在现行教材中,阅读与写作结合不够,大多数......

    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即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阅读是吸收的......

    阅读与写作如何做到有效结合

    阅读与写作如何做到有效结合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这两种能力之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如何结合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如何结合 采用将英语阅读跟英语写作相 结合的方式,可以从多方面来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把握 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力。在实际学......

    浅谈如何实现内控与财务稽核有机结合

    浅谈如何实现内控与财务稽核有机结合 胜利石油管理局财务监控中心田海滨 【摘要】油田内控基础日趋牢固。内控制度不断完善,成为巩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财务稽核工作在规范......

    课文作文,使阅读与写作在读写结合中实现双赢

    课文作文——使阅读与写作在读写结合中实现双赢 (论文)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劳于读书,逸于写作”,说的......

    地理学科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学科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以及我市中学地理的实际,提出我市中学地理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达成意见如下。一、......

    创设实践活动,密切科学课与生活的联系

    创设实践活动,密切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摘要:】:正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应该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那么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