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

时间:2019-05-13 23:2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

第一篇: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

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

摘 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研究呈现出两个可喜“转变”:从侧重抽象学理分析逐渐向应对解决现实问题转变;从追随西方研究范式逐渐向建构本土研究范式转变。这个转变历程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中国学者积极普及并大力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对环境正义问题的关注。第二,很长一段时期,与西方学者致力于解决其国内环境正义问题,更多强调国内正义实现的特点不同,我国学者更多关注国际环境正义实施中的中国问题,围绕着全球层面如何公平分配环境权利与义务进行自己的话语表达与理论建构。第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理论需求以及受环境群体性事件激增等现实问题的倒逼,环境正义研究出现本土化意识和本土化努力,由注重一般学理意义研究、关注国际正义的实现转向应对本国环境冲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正义视野扩展到我国区域层面和群体层面。另外,与西方环境正义主要表现为环境利益与环境风险在不同种族之间的不平等配置不同,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更多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正义”分配,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更多转向制约环境正义实现的政治决策与制度建设。但研究同时存在环境正义理论基础单

一、环境非正义根源单向以及理论自觉不足、整体性和系统性缺乏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正义;中国;成因;路径

一、环境正义问题的提出

近40年的改革开放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向历史的最高度,然而,在经济显著飞跃的同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今世和后代人生活在对健康和福利都适宜的环境中的权利”2日益受到挑战,如何协调这一矛盾成为我国当前学界思考的焦点。自20世纪70年代起,人类由环境意识(environmental awareness)觉醒发展到对环境意识的普遍诉求。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呼吁人类有责任保护和改善自己的环境,建议各国认可并推进。由此,各??政府无一例外地认为,提高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由认识到行动的关键。但长期以来的环保实践,倾向于抽象地谈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单纯强调对生态自然的保护,而忽视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差别性影响的特点,也即人类这一行为主体内部伴随经济利益而产生的利害关系差别,导致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因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而减缓。基于此,“环境问题若不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便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尽管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同样承受着环境退化的负担,一部分人是受害者,另一部分是受益的人。由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正义关系问题,即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 justice)受到各派学者的普遍关注和热烈争论,环境正义因此成为环境意识的新视野。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环境正义起源于1982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华伦县的一次黑人反对在有色人种居住区放置有毒废弃物的抗议事件,这一事件爆发后,隐藏于环境污染背后的社会公平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由之产生的理论研究随之在美国兴起,其关注点表现为环境利益与环境风险在不同种族之间的不平等配置问题,后经由各国学者研究补充,环境正义的研究视角开始向由阶级、地域、贫富以及国家等因素所产生的不平等问题扩展。总的来说,环境正义是社会正义问题在环境领域的延伸。

在中国,随着民众对社会公正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非正义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桎梏。近年来,我国环境维权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如2007年厦门爆发的反对PX项目事件、2016年发生的常外“毒地”事件等,反映了我国公民环境安全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为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向环境不公现象发出反对的声音。实践催生理论,随着中国进入环境维权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中国环境正义的理论研究成为时下学者关注的焦点。综观20多年国内学者成果发现,其整体研究过程可以说历经两个“转变”:第一,从开始侧重抽象学理分析逐渐向应对解决现实问题转变;第二,从最初追随西方研究范式逐渐向建构本土研究范式转变。具体说,这个转变历程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中国学者积极普及并大力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译介了一批西方著作,如《为承认而斗争》、《环境正义论》、《宪法环境权》、《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以及《气候变化的正义》,等等,推动了中国对环境正义问题的关注。第二,很长一段时期,与西方学者致力于解决其国内环境正义问题,更多强调国内正义实现的特点不同,我国面临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加之在不平等的国际环境格局中处于弱势,相应的,我国学者更多关注国际环境正义实施中的中国问题,围绕着全球层面如何公平分配环境权利与义务进行自己的话语表达与理论建构。第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理论需求以及受环境群体性事件激增等现实问题的倒逼,本土视角的国内正义研究呼声日渐高涨,环境正义研究出现本土化意识和本土化努力,由注重一般学理意义研究、关注国际正义的实现转向应对本国环境冲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正义视野扩展到我国区域层面和群体层面,主要是对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正义给予关注,对我国全面实现生态文明社会进行必要的反思。目前,环境正义的研究领域已经积累了两方面的丰硕成果,一是环境正义理论本身的建构,其中,对于环境正义的定义、实质、内容等的研究,尽管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或环境利益与环境负担的公平分配问题始终是环境正义的核心内涵。二是与西方环境正义主要表现为环境利益与环境风险在不同种族之间的不平等配置不同,中国的环境正义问题更多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正义”分配,因而,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更多转向制约环境正义实现的我国的政治决策与制度建设。本文希望通过对上述主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讨论与关注的焦点,厘清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研究存在的优势短长,以期从正义视角破解我国的环境难题。

二、我国环境正义类型的表现

对于中国存在哪些环境正义类型,国外学者并未做出系统论述,但已有的关于西方国家环境正义的划分为我国的研究提供了思考。颇有代表性的是立足于西方社会体制和历史文化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布拉德的观点,他从环境正义的影响因素上将环境正义分为三种类型: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评价标准和执法活动以不歧视的方式实施的程序正义、针对弱势人群、穷人社区选择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的地理正义和由社会因素,例如种族、民族、阶级、政治权力影响和反映到环境决策上所导致的社会正义。1但印度生态主义者古哈表达了在环境正义问题上,实际存在着富裕国家的环境正义与贫穷国家的环境正义的分野2,表明环境正义比较基准的背后隐藏着强烈的价值判断。

国内学者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对我国环境非正义的划分呈现出多重视角。曾建平认为,目前中国存在四种类型的环境不正义,即地理或自然的分配不正义、由于工业格局和分布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不正义、基于法律标准而产生的环境不正义以及以经济能力或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产生的环境不正义。3洪大用则认为,当代中国的环境公平问题存在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国际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强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责任分配不公的现实;二是地区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可细分为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问题和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环境公平问题;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包括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两个方面。4王韬洋从分配与承认的双重维度认为,环境正义应包含强调参与过程的程序性正义和实质性正义两方面的内容,而实质性正义不仅仅局限于分配正义,还应包含因承认缺失所导致的承认正义。5朱力从相同的角度将中国的环境非正义区分为分配非正义、制度非正义、承认非正义三个层面,并认为分配非正义是当前中国环境非正义的集中体现。6李培超等认为,环境不公正因阶级与地域等方面的差别而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的环境非正义现象概括为城乡不公平、区域不公平和阶层不公平三个方面。1这些学者的研究视角虽不尽相同,但都体现出两个共同特征:一是肯定环境正义的核心内涵为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在相关主体间的公平分配,而这种主体表现为互相包含的多种维度:区域、城乡、东西部、阶层、不同群体(包括代内与代际);二是尽管研究呈现多重维度,但分配正义和程序正义作为环境正义的主要内容获得了各派学者的多数承认。

三、我国环境非正义成因的分析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大卫?派罗认为,环境不正义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将环境正义置于一个整体的框架中进行考察。我国学者关注环境正义与其他各种??题的相互关联性,分别从政治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角度进行环境正义理论的探索即充分应证了这一观点。总的来说,导致我国产生环境非正义现象的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诱发环境非正义的根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加快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事实证明,这种经济体制对我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极高的贡献率,但是,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加拿大C.W.肯尼斯?肯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2日本学者奥岛真一郎与内存铃木则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会拉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亦即群体差距问题。3英国剑桥大学发展学委员会主席彼得?诺兰在其文章《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中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方方面面的挑战,其中大面积的贫困和加速增长的不平等、全球商业革命的挑战、极度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政府能力的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据此提出中国应坚持走“第三条道路”的结论。4上述学者在考察和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窥见了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严峻社会问题,而国内的学者更是直接将二元经济结构视为诱发社会不正义的根源。在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引起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同时也造成了群体差距,即由贫富悬殊引起的社会地位的不对等。从环境正义的研究角度而言,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成为导致区域环境非正义、城乡环境非正义和群体间环境非正义的根源。张登巧认为,我国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东西部环境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分配问题,西部地区在历史上为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奉献了大量物质资源,却并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和补偿,相反,形成了环境恶化与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他指出:“当今中国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存在,突显了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在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方面权利和义务分配的不公正。”1晋海在其著作《城乡环境正义的追求与实现》中分析了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的城乡环境二元化趋势及其影响,并揭示了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是城乡环境不正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同时指出,城乡一体化法制变革是走向城乡环境正义的基本路径。2至于群体间环境正义问题,洪大用提出了两个需要关注的方面,一是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环境公平,即社会上的富人在占有较多环境收益的同时,却不太愿意尽环境保护的义务;二是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公平,即当代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过分摄取资源,削弱了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和条件。3总的来说,我国二元化的社会经济结构这种发展模式对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却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成为造成我国环境非正义的社会根源。

第二,以经济增长为价值取向的发展理念加剧了环境非正义。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现代化进程不仅为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发展了先进的生产技术,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民众追求“未被污染的自然的审美利益”逐渐超越了享受“经济增长的物质利益”。4然而这种“反增长哲学”是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贫困、人口、环境、全球化等各方压力和挑战,解决民众的生存问题是其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尽管意识到了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存在各种问题,但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严峻性,仍会不得已走上同样的道路。我国虽在近40年的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给予充分的关注,重视在经济发展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刺激GDP增长和追求经济效益一直以来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首要目标。一方面,地方政府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绩效而不惜牺牲环境引入高污染、高耗能建设。丁菊红、邓可斌在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待公共品的偏好时提出,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愿意吸引那些能够在短期内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明显效果、提升地方政府绩效的基础设施类建设投入。5相反,对于像环境保护治理这类无法迅速提升业绩,反而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投入,地方政府的偏好往往是极弱的。因而,地方政府刺激经济发展的动机使环境负担在地方积聚,当地居民就会面临环境收益与环境负担失衡的非正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导致污染企业或污染物向落后地区的“最小抵抗路径”转移。由于环境风险意识的淡薄和生存需求的迫切,落后地区的居民往往不排斥污染企业进入,这样既可以获得补偿金,同时又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但是,这种直视短期利益的“自愿”本身就加剧了环境非正义,承担越来越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伴随着的严重健康损害成为经济落后地区的不可承受之痛。

第三,制度缺失制约环境非正义难题有效解决。我国环境政策、法律法规、政府报告及领导人的讲话越来越多地折射出环境正义的思想,但距离通过可操作性的制度和法律建构解决现实存在的环境非正义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虽然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方面的制度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对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正义关系的认知依然制约着我国环境正义理念向现实的转变。《中外对话》的执行编辑山姆?吉尔认为,中国目前虽然在开辟着一条轰轰烈烈的绿色转型之路,国家高层对环境恶化问题非常关心,但“旨在阻止国家进一步陷入环境危机的法律法规在实施方面却长期存在问题。地方政府层面,自相矛盾的法律、官员与污染者相勾结、畸形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和受限的公众监督都在阻碍着环保事业的推进”1。他认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过度强调影响着绿色政策的出台,只有从制度层面制定和落实环境制度和政策,“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不仅仅成为一句口号。曾建平从解析新《环境保护法》的角度出发,指出我国目前面临着环境制度的伦理困境与环境伦理的制度困境两方面的难题。前者是指“目前的环境伦理不足以为环境立法提供有说服力的合法性基础,从而使环境立法陷入伦理困境”2,后者则指“将抽象的伦理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法律条款,本身就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这种困境体现的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不可完全转换的矛盾”3,这就从伦理的视角揭示了我国环境制度缺失的原因。总体来说,实现环境正义,建设生态文明,单纯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远远不够的。现实表明,公众环境权利的丧失与环境义务的模糊不清对环境保护产生着日益严重的负面效应,我国环境政策与法律法规在这一领域的缺乏及实施的局限严重制约了国家为解决环境问题所做的努力。

第四,环境正义观念失衡束缚着实践的推进。与环境正义已然成为国内学术界讨论热点的状况不同,民众的环境正义观念仍处于环境权利意识与环境义务意识失衡的非平衡状态,表现在当前“我国公众仍处于主张环境权利的阶段,公众越来越有环境权利意识,但对环境义务还没有建立起深刻认知。目前,我国公众主要处于主张自我环境权利即‘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阶段,具体表现为每一个人都谴责环境不公正,但针对自己时,又都想让别人承担不公正,而自己享有公正”4。可以说,环境正义观念的科学建立程度,制约着我国环境正义实践的推进。曾建平指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就环境意识来看,突出表现为“发展欲望浓烈,可持续性观念尚在确立;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强烈,民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淡漠;环境权利观念发展迅速,环境责任意识相对迟缓;传统伦理观念坚固,环境伦理观念难以践履;工业文明意识突出,生态文明仍需澄明”1。我国虽着力推进公民环境意识提升,但在贯彻落实中权利与义务、经济与环境、政府与民众、理想与现实等矛盾依然突出。毋庸置疑,“权利的全方位实现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义务的履行却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在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主张环境权利或维权可能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履行或免除环境义务。之所以叫义务,就是即使不愿做也必须做的职责。无论从环保发展大势来说,还是从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双重内涵来讲,必然要从环境权利转向环境义务,或者说实现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对等与均衡”2。

四、我国环境正义实现途径的构想

对于环境正义何以可能,是一个不断的历史探索过程。西方国家的环境正义运动产生较早,历经30多年的发展而日渐成熟,因而摸索出了丰富的环境正义的实现路径。其中,罗尔斯通过确定正义原则来剖析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生活,并以此来解决西方社会的矛盾冲突。因此,罗尔斯的正义论往往被作为研究环境正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关于正义的原则――平等自由原则、机会的公正平等和差别原则,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受益和责任分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3日本学者户田清认为,环境问题上出现不公正是由国际体制上的不平等、国内的阶级差别、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少数人独裁以及监督体制不完备等因素造成的,这些不公正的因素究其本质均为“精英主义”,即少数强者的绝对优势地位,因而环境正义的实现必须以克服“精英主义”为前提。4此外,不同于以往西方思想家所倡导的“分配正义”,美国学者奥康纳提出,“要想纠正环境领域里的不正义做法,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实现从‘分配性正义’到‘生产性正义’的转换”。这是因为分配性正义所遵循的是以资本作为衡量标准的逻辑,“然而,在社会客观现实中,随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体制的日益社会化,已经根本没有办法去找到一个可靠的标准来合理地测定和计算各个个体和团体的利益和成本,这也就意味着分配性正义这个概念在消除环境不公等问题上越来越没有适用性,同时也越来越无法加以真正地实施”5。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环境正义的实现做出了思考,对环境正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方法论。国内学者结合这些立足于发达国家的社会现实所做出的考量,根据我国环境非正义的成因,将环境正义的实现途径大致归为以下方面: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理念。曾建平认为,不论是国际环境非正义还是国内环境非正义,其出现都是传统发展观的必然结果。“传统发展观关注的只是‘如何能够发展’、‘如何发展得更快’,而忽视了‘应当怎样发展’和‘为了什么而发展’这个目的论、价值论问题。”1因此,在发展速度方面,我们是成功的,而在发展质量方面,我们是失败的。张云飞同样指出,在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功利和算计的原则至上,尽管它们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却显露出极大的反生态性。当经济利益成为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时,人与自然的矛盾必然逐渐显现出来,伴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呈扩大之势,正义问题便不可避免了。因此,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o自然的生态理性的理念,使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和生态科技理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随着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人们不再将经济增长作为单一目标,而是更关注发展质量,关注人在发展中获得了什么。因此,传统的经济结构亟待调整,经济发展理念急需变革,平衡协调共享的新型发展道路更加得到社会认可,而环境正义也将随着单一发展理念的转变而最终实现。

第二,进行制度建构。郇庆治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就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顶层设计,也就是实现现有生态与环境相关政策绿色整合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而其中涉及的一个标志性制度革新对象就是所谓的GDP指标,即要改变发展的惯性思维,从制度架构上突破狭隘的GDP视野。3因此,制度建设和革新对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就实现生态文明不容忽视的环境正义问题而言,不论是在环境正义运动蓬勃发展的西方国家,还是环境正义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监督公民的环境义务都是实现环境正义的有效途径。环境制度建设既包括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也包括实施过程以及相应的反馈机制。朱力认为,实现环境制度正义,即保障公众实质性地参与环境事务的权利,既要在环境制度的生产和权益分配过程中吸收原住民的意见与经验,同时也需要强化环境知情权,设立规范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环境公益诉讼机制,提高公民有组织地参与环境利益诉求表达的能力,缓解和消除环境危机。4宋国平等在分析我国环境不公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环境政策的制定要体现环境公平、完善污染者付费制度、理顺环保体制、实行垂直管理、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等。5由此可见,进行环境制度建构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第三,建立开放式环境正义教育模式,培养公众树立相互联系的生态整体意识。针对我国目前公众环境权利意识高涨而环境义务意识淡薄的特定发展阶段,“建立开放式环境正义教育模式,强化公众树立相互联系的生态整体意识势在必行”1。其一,环境正义理念是环境权利意识与环境义务意识的对立统一。包括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美国政治学家罗尔斯在内的很多思想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揭示一个共识,即一个具有合理性的社会,一定是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社会。不能有无权利的义务,也不能有无义务的权利;不能享有较多权利而承担较少义务,也不能承担较多义务而享有较少权利。可以说,权利与义务的均衡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或者说,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就是公平正义。正是这种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反过来要求社会的每一个民众,将自己的环境理念及环境行为规约在权利与义务的天平上。没有哪一个社会崇尚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也没有哪一种制度主张人只承担义务而不必享受权利。其二,环境义务视域亟待拓展。公众应该有哪些环境义务,具体到不同的地域和行业,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很难从具体层面界定整体的环境义务。“但从问题的根本上看,环境义务不外乎两大类:一是是否以不损害的方式对待你所踏足的自然与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就是你的生态足迹怎样。二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为人所忽略的一点,就是在保护自然与生活的环境时,你是否只保护了与自己相关的自然和生活环境,而把环境负担、环境风险、环境损害转移给了别人。比如把自己的家收拾得非常干净而把垃圾倒在别人的门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把穷人的耕地变成富人的生态保护区,而忽略穷人的生计问题等。环境保护行为是否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正义关系日益成为环境义务的另一个重要维度。这两点的结合就是生态整体意识。”2由此出发,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依然能够尊重与维护他人的环境权利、自觉承担环境义务就有了价值认同基础。朱力将环境正义观念的树立作为一种正义品格,而这种品格的养成,“既需要积极培育各类环保公益团体或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环保宣传教育、促进环境事务的公共参与等方面的功能。同时,需要传播媒介来引导公众反思批判无限制的开发主义、自觉抵制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模式,树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环境权益典范,增进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环境政策的监督意识,促进公众民主参与环境事务的主动意识”3。

值得指出的是,环境正义观念的全方位树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认识基于三点:第一,中国有重义务及整体利益的传统文化基因。第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由此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制度建设为开放式环境正义理念的确立提供了时代契机。第三,北京APEC蓝等一系列空气质量保障行动,促使每一个人反思雾霾产生的因果联系。这些都推动着公众对自己的环境行为方式进行反思,经过沉淀发酵,最后助推环境素养由意识向行为转化,由主动诉求权利转向同时注重义务的担当。

五、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相比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种际正义,反映人与人之间正义关系的环境正义问题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多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

(一)理论基础单一。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论是环境正义的必要理论基础,却忽视了马克思的生态观及其正义思想对研究环境正义的重要指导意义。在对马克思经典著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克服一部分人对其他人的剥削,在贫富之间设置正义、平等和合理分配的伟大洞见,对于解决环境受益和责任分担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马克思注意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作为社会生产重要环节的分配过程本身包含着严重的不平等因素,由此提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1。这就明确了要在全社会进行公平正义的分配。从马克思生态观的角度进行剖析,同样可以捕捉到其中暗含的正义思想。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这表明,马克思的生态观已然内含着环境意识的两个正义尺度,表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解决好人跟自然间物质变换关系,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经济关系、交往方式,亦即有助于人和人的和解;反过来,要达到上述目的,前提是建立真正自由人的?合体,建立公平、正义、自由的社会状态,人们之间按照“真正人”的方式结合,并按“真正人”的方式与自然结合,就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观实现的致思路径,是运用历史辩证思维方法,通过完成“自然主义”来实现“人道主义”,通过完成“人道主义”而实现“自然主义”,通过这两者的统一,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对环境非正义根源的分析有待深入。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作为中国特有的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成为导致我国环境非正义现象产生与加剧的重要根源。但是,随着环境非正义现象在城市之间、城市人群之间的蔓延,这一根源越来越软弱无力,无法从总体上解释中国的环境非正义问题。破解中国的环境正义难题,必须从纷繁复杂的环境非正义现象背后挖掘其本质,即功利主义的发展观。功利主义思想自近代以来逐渐在西方理论界占据支配地位,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如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阶层分化明显、地区发展失衡等。因此,功利主义的发展观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解释我国不断凸现与扩大的环境非正义现象。功利主义强调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的实现视为正义。?@实际上也就承认了为达到这一目的,牺牲某些个人或少部分人的利益和权利是合理且正当的。显然,功利主义原则内在地包含着反公平现象(anti?equalitarian),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决策长期、单一地以功利主义原则作为基本依据,必然导致不正义现象的蔓延和扩大。“在一个正义社会里,基本的自由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1因此,提出一个能够最大限度兼顾各方利益的科学合理的替代范式,克服功利主义发展观自身的漠视分配、忽略权利的不正义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环境非正义的困境。

(三)基于本土实际的理论自觉有待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环境正义问题与西方的环境正义问题存在某种共通之处,因而可以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同时,由于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国情,其环境问题必然存在某些特殊性,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作出正确分析。若要有效地推动环境正义的发展并在实践层面上有所作为,必须在深植中国经验的基础上获得环境正义发展的生机、活力和动力,深入分析中国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牢牢立足于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状况、文化与历史渊源、社会与民众诉求,唯有如此,才能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具有针对性的积极作用。十八大以来,政府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折射出我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逐渐由表层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向更深层的环境正义问题触及,环境正义思想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国的政治决策与法律制定,公众的环境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成为当前环境政策与法律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环境正义思想如何由学术研究上升到顶层设计,由理论争鸣落地到实践应用,是今后我国学术界值得关注的焦点。

(四)研究存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如果我们将环境正义的内涵界定为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公平分配,那么,作为分配正义的环境正义至少要对以下三个问题作出回答:在哪些人中间进行分配(Whom)、分配什么(What)以及如何分配(How),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环境正义理论建构的三大基石:环境正义共同体、环境正义分配对象和环境正义分配原则。其中,作为环境正义的分配对象,需要厘清的问题关键是,作为环境正义的核心内涵,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公平分配,能否简单等同于西方话语范式的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的公平分配?另外,针对环境正义原则,对于制定某种形式的原则的重要性鲜有分歧,并且这一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焦点的分歧在于原则是什么,以及确定原则基于哪些合理的理由。因此,确立环境正义原则是为人类的共同行动寻找“适度的尺度”,基于公共理性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具有最大通约性的共识;抑或对正义的理解必须限于本地的各种环境和经验,因而,没有普遍使用的正义原则,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第三条道路,无疑,这都是必须要说清楚的问题。

[作者简介:崔建霞,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一波,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朱 凯)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problems in China has undergone two gratifying “changes” for the last two decades,shifts from abstract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practical problem analysis and from following the western research paradigm to developing the local research paradigm.The shifts are specifically reflected in three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Chinese scholars introduced and popularized the western research achievements,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problems in China; in the second stage,in contrast with western scholars exerting themselves on the realization of domestic justice,Chinese scholars were enga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discourse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the third stage,with the promotion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s the theoretical requiremen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the sharp increase of environmental group events,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research has involved localization awareness and efforts,shifting the focus from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to coping with domestic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nd extending the visual field of justice to group events in China.In addition,differing from the western environmental justice problems mainly about the unfair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risk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environmental justice problems in China lie in the unfair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with more researches focusing on the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and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exerting impact on the exercise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research including insufficient theoretical basis,inadequate study on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causes,and lack of the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holistic and systematic perspectives.Key words:environmental justice; China; cause; solution

第二篇:环境问题与哪些成因有关

环境问题与哪些成因有关?

第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关:从人类产生以来,就与环境密切相关。人们砍伐树木作为燃料或者用它来建造房屋宫殿或者房屋,秦朝的阿房宫殿就采用了很多的树木。甚至到今天,人们仍在利用大自然的资源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看到利益背后所带来的后果,森林没有了树木,一旦降雨或者干旱,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还有在生活中,人们的环保意识很薄弱,到处都存在垃圾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他们从来只方便自己,不给环境或自己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而清新的环境,一次澡曾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第二:与经济的发展有关;随着国家逐渐强大,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大量的工厂兴起,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废气、废水等污染环境的物体排放到空气中和倒入河流湖泊中,导致人们用水缺乏、河流中的生物大量死亡、造成酸雨等危害。

第三:与国家的政策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空气中含有了纵多的二氧化碳,加上其他废气等污染,容易引致全球变暖。国家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民素质,实行了计划生育,但这一政策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第四:与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关;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与其他国家也存在合作,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仍然比不上发达国家,于是发达国家利用他的优势,将他们国家工厂排放的垃圾和废气物全部运送到发展中国家。

第五:与历史有关;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战争,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硝烟,有硝烟的地方就会有污染。比如说世界上的两次大战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也造成了惨重的环境污染,至今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无法恢复到从前。

第六;说道环境问题,就会让我们想到公益广告,让我们从小做起,爱护环境。

第三篇: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1、沙尘暴

成因:①自然:干旱、大风、气流上升;②人为:植被破坏。分布:我国西北、华北(春季)。

危害: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

2、荒漠化

成因:①自然:气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风化加剧,风力强劲;②人为:滥伐、滥垦、过度放牧。分布: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3、沙化

成因:①自然:气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风化加剧,风力强劲;②人为:滥伐、滥垦、滥牧。分布:季风区的边缘地带。

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4、水土流失

成因:①自然:暴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②人为:滥垦、滥伐及工程建设。分布:黄土高原,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

危害: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措施:保护好现有的森林和植被,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严禁开垦陡坡地。

5、公害病

成因: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如日本的“水俣病”(汞)。分布:城市、工矿区及其周围地区。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出现中毒症状。

措施:修建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6、水体富营养化

成因:含N、P的废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分布:城镇郊区、江河湖海。

危害:水中缺氧,使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影响。

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存留的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

7、赤潮

成因:①自然:温度高;蒸发大,降水少;水体交换少;丰富的营养物质。②人为:含N、P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大海。

分布:工业、城市集中的沿海;我国最易发生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等。

危害: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生态失衡;产生毒素,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渔业生产、水产养殖。

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留的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

8、酸雨(pH<5.6)

成因: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3等。分布: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

危害: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措施:对石化燃料进行无渣处理;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炭排放大量SO2造成的。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华中、西南、华东沿海地区、华南和北方地区是我国五大酸雨区。南方较北方严重,北方酸雨主要在夏季。

9、温室效应

成因:森林大量减少,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分布:全球。

危害:全球变暖,极地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措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

10、臭氧减少

成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分布:南极臭氧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

危害: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措施: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积极研制制冷系统。

11、光化学烟雾

成因: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分布:不利于气体扩散的一些谷地和大城市。危害: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体,危害人体健康。措施: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12、石油污染问题

成因:人类以各种方式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石油,并使海洋表面漂浮一层很厚的油层所产生的。该油层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自己本身强烈增温,抑制氧气的溶解和海水的蒸发,阻止上下层表面像沙漠一样炎热而干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海洋污染。危害:海洋污染,可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沿岸地区气候变得更加炎热干燥,干旱面积将会扩大。

措施:及时清理石油泄漏、石油生产排放到海洋中的石油。

13、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原因: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农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无控制的旅游;污染;全球变暖等。

措施:采取就地、迁地保护等实际措施保护物种;运用法律和国际公约保护野生动植物;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公众参与。

14、湿地减少

原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气候变暖,蒸发增强,湖面减小。措施:退田还湖,植树造林。

15、城市环境问题

成因:人口增长过快,工业大量集中,缺乏科学规划。分布: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

危害: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不利于改善环境,社会秩序差。措施:控制城市规模(人口和用地),合理规划,加强管理(郊区城市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后果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成因

后果

防治措施

1.温室效应

全球

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煤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

使用清洁能源;提高

炭、石油)排放出大量的 低地;全球蒸发更加旺

能源利用率;进行清 CO2气体;大量毁林,尤

盛,干旱气候区面积扩

洁生产;植树造林,其是热带森林;另外氟氯

大,温带、亚寒带、寒

绿化大地 烃、甲烷等气体也能加剧

带将升温等,影响农业 温室效应

生产

2.酸雨

几乎全球

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酸化土壤、酸化江、河、回收SO2,NOX,开

及冶金过程中放出的SO2、湖、沼,破坏植物体、发清洁能源,倡导清洁 NO、NO2等酸性气体,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生产 形成PH<5.6的酸性的雨、雪、雹、雾等

3.臭氧层空洞

制冷剂等释放含氟氯烃的 危害人体健康,对色还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

两极的上空,气体

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

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 青藏高原上空

发放;积极研制新型的 等地,有向全

制冷系统。球性发展的趋势

4.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碳氢化合物、明显降低大气的能见度,控制运行的汽车数量,洛杉矶等

氮氧化合物)在紫外线的刺激人们的眼睛、喉、保持道路通畅,使用清

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鼻,使人头痛呕吐,并使

洁能源等 生成的混合气体,在逆温

植物受到损害 的大气条件及不易扩散的 盆地等地形

5.沙尘暴

干旱、半干旱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地

明显地降低大气能见度,保护森林草地,退耕还

地区明显

表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多

影响交通和人体健康等

林、还草、还牧,严禁

大风,蒸发旺盛。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超载放牧,使生态环境恶化,导 致土地沙化严重。

6.赤潮

较封闭平静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

世界性海洋灾害,赤潮

控制污水排放量,实施 海区,在海洋

放大量含氮、磷的物质,中的水生生物含有毒素

污水处理,使用无磷洗 中较多见

是水中营养物质增多。在 或因水藻大量繁殖而缺

涤用品

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

氧,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水停滞等条件下赤潮生物集结

7.水荒

全球性干旱、淡水资源的补给少,造成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节约用水;修建水库,半干旱,人口

径流量少,以及季节分配

生活。还可能引发其他

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稠密区的半干

不均,旱季更少;人口稠

环境问题,如土地沙化、开发节水农业,改进灌 旱区较严重

密、工农业发达的地区用

沙尘暴、生物种类、生

溉方式,研发抗旱作物 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等

态种类、生态系统的变化

品种,保护水资源,防

止水污染

8.海洋石油污染

石油运输,海上石油钻井

油膜覆盖海水,是水中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

沿海水域及

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

缺氧,石油也有毒性,迅速分解;播撒粉状石灰,主要航线的油渗漏和溢出

造成海洋动物、植物死

使其沉降;利用麦秆、泥 交通要道上

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

9.物种消退,全球森林草地萎 性问缩,生态平题

衡失调

人类滥采滥用生物资

源,毁林开荒,人口急 剧增长,工农业的迅速 发展,污染加剧等

石油,然后集中处理;小 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 回收;可用燃烧法清除

物种消退、基因库存大

严禁滥采滥用生物资源,减、生态恶化、人类的生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一 存空间和选择余地缩小,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控 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问题以及成因

3.3我国现阶段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3.1缺乏专门的法规和相应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

在现行的法规政策体系中,没有关于灵活就业的专门规定。已有的一些相关法规政策不 够系统和全面,灵活就业尚未纳入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对于灵活就业方式的发展缺乏统 筹规划,已有的涉及灵活就业问题的规划操作性不强。所以,社保机构对就业形式多样化难 以应对,原先流畅的办事渠道变得堵塞,简单问题变得复杂。如果仍沿用过去的法规和管理 措施,就难以应对灵活就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尽管少数地区已经对灵活就业人员的 社会保障做了专门规定。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将灵活就业人员排斥在外,这是制约灵活就业方式发展的重大障碍。

3.3.2现行政策的负向激励作用

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与待遇脱节,直接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心理预期。有 的省市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愿选择

缴费基数。从制度设计上看,由于缴费基数的大小和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基础养老金没有影 响,以及在同一缴费基数下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养老金总额影响不显著,必然产生促使灵活 就业参保人员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尽可能缩短参保期限的负向激励作用。现行政策规定缴 费年限满15年者,退休时可以领取养老金。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年龄结构较轻,许多人认为

退休离自己还很遥远,不如趁年轻积累一部分收入,待退休前15年开始参保也不迟。还有相

当一部分人员在中断养老保险以后不能立即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等到临近退休前几年再重新 开始缴费,以补足15年的缴费年限。

3.3.3社保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

过去占参保人员大多数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队伍逐年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迅速扩大的 非公有经济实体的就业群体。这些人员较多采用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由于这些人员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确定,加之缺乏专 门针对灵活就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社保经办机构难以了解、掌握用人单位的经营现状、职工人数、职工收入等基本情况。从劳动者角度看,因为没有信息服务,劳动者得不到有关 信息,培训和相应服务,很多准备创办小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得不到创业培训和有关 咨询服务,劳务派遣公司等劳务服务组织尚不发达。此外,由于有关部门在提供小额信贷时,23

担保条件限制多,手续繁杂,许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其它类型的灵活就业者创业融资 困难。

由于现行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大多数是针对传统正规就业方式设定的。这一制度要求社会 保障关系的建立以正规劳动关系的确立为先决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直接 面对的是各个企业,而不是参保职工本人,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较弱,不适合对灵活就业人 员的管理。因为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而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关系的管理 应是一种动态、灵活、敞开方式下的“精细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较高。

3.3.4参保人员结构与实际就业结构严重失衡

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提供资料表明,在全国2.4亿的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等 正规单位人数逐年减少,而在个体和私营部门灵活就业达1亿多人,但这个庞大的群体却没 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据调查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在国有、集体的正规就业人员中,95%以上 的人员都参与了养老保险,包括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正规就业参保率都达90%以上。以天

津市为例,截止到2002年占全市就业人总数30%的国有、集体的从业人员,80%都办理了社

保关系,而占就业人员总数70%的在个、私等非公企业的从业人员,大部份都游离于养老保

险之外。而那些受教育程度低和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普通行业,脏、苦、累行业的一 般从业人员,其养老保险状况只能是更差。

3.4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发展的现实可行性

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但在全国范围内效果不是太 明显,参保人数并未大幅度增加,与国有企业几乎100%的参保率相比还相去甚远。究其深层

次的原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3.4.1个人缴费的现实可行性

个体户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具有一些不同于正规企业或单位的行为。对企业来讲,缴 费税前列支,并可计入成本,这是其最直接的经济促进因素所在。另外,替职工参保缴纳保 险费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特别是技术骨干人才,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 其奋发工作的热情。由于缴纳保险费对企业经济上并无直接好处,因此不同企业对于缴费反 应就不一样。有些企业有意减少缴费工资基数,降低缴费;或由于亏损有意识欠费;或不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等,这些均会直接影响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养老保险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属于24

个人参保,其有别于企业参保职工,在于完全自主决定其缴费行为。以个人名义参保者在养 老保险制度中既是缴费责任人又是养老金待遇的直接受益人,由于与自身未来利益密切相关,只要有经济合算就有动力。关键在于政策的“度”是否合适,法律手段等强制力是否有效。因此,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建立 一视同仁的全民基础养老保险政策。

3.4.2效率与公平的实现

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要体现效率,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公平。而公平和 效率具体到待遇上,可以看成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体现了效率,而基础性养老金体现了公平。公平和效率具体到缴费上,又可简单看成是统筹缴费部分体现了社会责任,而划入个人账户 部分体现了效率。因此,缴费和负担水平的确定就要在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下,分清国 家与企业、个人三者的责任、义务和个人未来的享受水平的前提下,计算三者的负担比例,进而确定缴费。研究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就要计算国家与灵活就业人员二者的负担比例 和灵活就业人员未来的养老金待遇享受水平。与企业职工参保比较,少了一个责任方,但是 待遇享受方并未减少,如果要继续采纳与企业职工参保相同的政策,就要确定统筹账户基金 中原来由企业负担的比例由国家还是个人来负担,或者二者按比例来分担的问题。如果完全 由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或国家负担都会有副作用。按照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基本精神,灵活就业人员要按照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20%

缴纳。以北京市为例,2005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732元,这意味着灵活就业人员2006 年的月缴费金额为2732×20%=474.4元,年缴费额为5692.8元,如此高的缴费致使一些灵 活就业人员难以负担。笔者在调查走访灵活就业人员的过程中,许多灵活就业人员认为现行 的养老保险收费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他们没有多余的钱缴纳养老保险费。

负向激励加剧“逆选择”行为,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又称负面选择,根源于自愿参保

模式及现行养老保险本身存在的漏洞和偏差。由于有选择权,所以就可以反复研究比较,权 衡利弊之后确保是否参保,人性中逐利、短视、自私的一面导致大多数人有利可图而参保,无利则不参保。有人便充分利用现行制度的漏洞为自己制定出一套缴费少、待遇高的参保方 案。显然,这种风险结构对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长期收支是不利的,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违背了社会保障公平和效率的原则。25

4北京市两城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抽样研究

本次调查选取了灵活就业人员较为密集的北京市作为样本,本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调查,具体方案设计见附录1,调查的最小单元为个人(灵活就业人员)。确定调查的各个阶段为城

区、街道、居委会、住户。第一阶段采取与城区人口数成比例的放回不等概抽样抽取区县;

第二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来抽取街道;第三阶段采用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来来抽取居委会;

第四阶段,分别在每个样本居委会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出灵活就业人员。在北京城八区中,抽取了海淀区和朝阳区作为调查的城区,共发放问卷582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回答率 为85.9%。

存在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下几方面为:

1、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现行的法规政策体系中,没有关于灵活就业的专门规定,已有的一些相关

够系统和全面。灵活就业尚未纳入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对于灵活就业方式的 筹规划,已有的涉及灵活就业问题的规划操作性不强,所以,社保机构对就业形 以应对,原先流畅的办事渠道变得堵塞,简单问题变得复杂,如果仍沿用过去的 措施,就难以应对灵活就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而原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 活就业人员排斥在外,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健全成为制约灵活就业方式 障碍。

2、现行政策制度的负向激励作用

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与待遇脱节,直接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有的省市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 选择缴费基数。从制度制订上看,由于缴费基数的大小和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基 有影响,以及在同一缴费基数下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养金总额影响不显著,必然 活就业参保人员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尽可能缩短参保期限的负向激励作用。

我国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年限满15年者,退休时可以领取养老金。由于灵活

年龄结构较轻,许多人认为退休离自己还很遥远,不如趁年轻积累一部分收入,年开始参保也不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断保后不立即续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等 前几年再重新开始缴费,一次补足15年的缴费年限,等等。灵活就业人员对政策

偏差,或保险意识薄弱,给社保部门开展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3、社会保险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制度是针对传统正规就业模式制定的,该制度要求基本

系的建立以正规劳动关系的确立为先决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部分省市的19 办机构直接面对的是各企业,而非参保职工本人,社保机构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 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也就跟不上。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其基本养老 管理应是一种动态、灵活、敞开方式下的精细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较高 险经办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受编制、经费的制约,由于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停留在粗放阶段,因而不能适应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管理精细化的需

4、对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足

在以太原市从事灵活就业人员作为调研整体对象的问卷调查统计,在收回的调查中知道养老保险这个名词的126人,占总人数的60%。对养老保险有一点了 占总人数的41.7%。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对自身的合法权益的保障甚至处于无知 虽然当前国家在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政策及社会环境

业人员的参保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绝大部分人员仍然游离于基本养老保 以太原市从事灵活就业人员作为调研整体对象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仅有30%的 本养老保险。这与全国平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有很大的差距。在2006年底,城 就业人员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有18766万人,约比例66%

。以山西省为例,职工就业人数512.8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492.3万,占全部城镇就业人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已达到116万人,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仅 占全部灵活就业人员的12.1%15(见图2-1)。

以太原市从事灵活就业人员作为调研整体对象的问卷调查统计.2007.1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1

山西省统计局.统计数字回顾2007年山西居民生活多实惠多保障.中国新闻网.2008.3 15

山西省政府.明年半数非公有制和灵活就业人员要参保.太原新闻网.2007.1220

城镇职工

就业人数

灵活就业

人数

城镇职工

参保人数

灵活就业

参保人数

200

300

400

500

600

城镇职工就业人数灵活就业人数

城镇职工参保人数灵活就业参保人数

鉴于此,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仍是今后养老保险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图2-1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险覆情况

(单位:万)21

3国内典型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各试点省市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各项政策逐渐显露其成熟端相 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借鉴各试点省市的成功经验,把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 度推广到全国,进一步建立统一的多元化的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五篇:浅谈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破解措施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破解措施

韩国勇

摘要: 当今社会就业、生存压力巨大,竞争惨烈,使的处于助人行业的教师身心俱疲,教师个人的性格气质、各种社会因素也都能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损害严重,对学校、对社会造成的后果深远而长久,对学生的身心伤害可能伴随终生。作者通过对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后的种种言行表现,论证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达到改变现状的目的。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措施 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

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它是一种由工作单调机械无新意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2.1 对教师身心造成影响。

当教师出现倦怠时,生理上表现为身体能量有一种耗竭感、疲劳感,食欲不振,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出现一些身心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疾患。才智上主要表现为一种空虚感,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觉得自己不能够适应当代的知识更新。情感上主要表现为没有工作热情,心情烦燥、易发脾气,容忍度低,敏感紧张,易迁怒于他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没有爱心,表现出悲观、沮丧、抑郁、无助、无望、消沉的特点,躲避困难,不愿钻研,工作敷衍了事,缺乏进取心,纯粹是为了工资来上班,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不愿意接受,对要求撰写的业务学习笔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下载敷衍,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往往会将精力转移,搞第二职业,去商海搏杀,对教师职业完全没有了自豪感,少数教师甚至选择自杀,是职业倦怠最严重最极端的表现。

2.2 对学生的影响

对学生冷漠、暴躁,缺少最基本的忍耐,爱心、用心、信心缺失,师德丧失,对待文化课差、或是比较调皮的学生,轻则讽刺挖苦,重则动手打人。不仅违反规定,自毁崇高形象,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叛逆、敏感、自卑,孤僻、内向等多种不良心理,对教师的憎恶转变为厌学,厌世,给学生的心灵造成终生的伤害。

2.3 对学校的影响 对于学校没有主人翁精神,没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降低工作士气,破坏学校组织氛围,怀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无视学校的发展建设,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2.4 对国家的影响

一支疲惫不堪,纪律涣散,意志消沉的教师队伍会扼杀家庭的希望,毁掉国家与社会的未来,是对科教育兴国战略最直接的危胁。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3.1 教师本身性格与工作态度、动机方面的原因

部分教师自身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如自私狭隘、孤僻内向、暴躁、自卑,自负,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自我价值判断较低,拥有不切实际的理想和愿望,与同事缺乏交流与合作。

3.2 社会压力的影响

现代商业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瞬息万变,错综复杂,唯利是图的世俗空间,使人们产生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我国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红烛”、“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看到别人有房有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面对微薄的工资,繁重的工作,沉重的社会责任、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教书育人渐失信心。

虽然教师收入微薄,但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学历、高技能、懂教学、善教育,而且要求有理想、有道德。另一方面,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庭的厚望,一旦教育中出现问题,人们自然地将责任归咎于教师,教师压力巨大。

3.3 学校环境对于教师的影响

学校环境小气候对教师影响也很大。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学术氛围,发展大方向和长久的奋斗目标、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是否合理,校长的领导风格是否是民主型的,学校对于教师是否关心爱护,对教学工作是否摆到了第一位,能否让教师学以致用,人尽其材,调级、评优、晋升是否客观公正,都对教师有很大影响。专制型的校长,只重视基建,对教学不重视,对教师缺乏同情心、官僚主义严重,作风腐败,乃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3.4 工作压力的原因

教师工作看起来轻松,上课风不吹着、雨淋不着,工资稳定,还有寒暑长假,其实不然,教师课前课后付出的劳动几乎无法统计,根本不能用八小时工作制来衡量。一堂课的准备和讲授是一位教师多年的知识、经验的积淀。课后批改作业、查资料、做课件、自习辅导不胜其烦,课堂上要维护课堂纪律,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当了班主任工作更多更细,要在班里做警察破案,做主持人,做调解员解决班级出现的一切问题。此外还有辅导兴趣小组、补课、编资料、监考、学习、进修、管理仪器、开会、应付各类检查„„。除了教书育人,教师的职称、职务的评聘、岗位的竞争、绩效工资的发放、论文发表、学历提升、教改、搞课题研究,出科研成果等都给教师形成巨大压力。

3.5 教学对象的原因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当今网络时代,社会变革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巨大,他们有独立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相当多的学生内部矛盾、不端的品行、不良言行举止、厌学情绪是教师每天必须面对的,中职学生,上述问题更多,他们大多文化课基础差,学习意识差,存在明显的自卑情绪,自律意识不强,这样,为了掩饰自卑,他们习惯于和别人对抗,出风头,扰乱课堂秩序,面对这样的学生,更是对中职教师们爱心、耐心的长期考验。环境封闭枯燥,工作繁杂琐碎,教师费尽心力而体验不到成就感,困惑无法及时得到疏导和帮助,无助感不断强化,使教师感到厌倦和疲惫不堪。

3.6 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

学校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干群关系也会影响教师的情绪、思想,最终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校里存在的溜须拍马,通过贿赂评聘职称、晋升职务、评优评奖等歪风邪气,使踏实肯干、勤勤恳恳的人倍受打击,这种违背“三公”原则的现象使广大教师内心充满愤懑,不能安心教学,对领导、同事产生不信任感,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倦,和朋友交流缺乏真诚,且怨天尤人、固执己见,拒绝换位思考,缺少双向交流,性格变的更加内向,极易发展成抑郁症,对待家人也漠不关心,缺少温情,有的变得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常迁怒于爱人孩子。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方法与措施。

4.1 坚决彻底贯彻《教师法》,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1993年10月我国颁布了《教师法》,其中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一条法律仍然没有落到实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切实提高教师收入,使教师职业成为社会上令人羡慕的职业,成为社会上有尊严的人,才会使教师产生职业自豪感。政府不仅要制订政策与法律来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而且还要坚决贯彻执行,才能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风气,为此,首先要落实《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使教师的工资达到《教师法》的规定,维护法律的尊严,并且要按时发放,决不拖欠。

4.2 学校要创立民主、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民主、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教师工作和成长的沃土,学校管理者要坚决实施 “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思想,努力创建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工作环境,人尽其材,赏罚分明,使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职称评聘、职务升迁、外出进修、工资福利等方面都能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真诚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相信教师,放手让他们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在学校重大事项上实行公开投票表决,切实参与学校的管理,体现教师主人翁的地位和价值。学校的管理层要运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感情投资、等多种方法,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使学校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4.3 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4.3.1 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俗话说“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就改变自己。”人生中总会遇到困难,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具有的良好学习能力的优势,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培养自己高尚的精神境界,在失意时不失志,在逆境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于身心大有益处。

4.3.2 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磨炼意志。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锻炼坚强意志,而且可以释放工作压力,愉悦心情,体育锻炼具有综合调整人体的功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信条。

4.3.3 增强社交适应能力,发展人际关系。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应该积极地参加学校及社会上的各种有益活动,开展广泛的社交活动,结识不同领域、层次的朋友,培养友谊,沟通信息,认识社会。要培养自己诚实、信任、善良、热情、谦虚等素质,正确认识他人,遵循交往的原则,掌握交往的技能,以宽容、诚信之心待人,才能受人欢迎。

4.3.4家庭生活的调节。

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既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乐。幸福的家庭生活对夫妻双方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正确处理家庭矛盾、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也是教师毕生的追求。工作之余可以通过家庭健身、家庭聚会、家庭游戏、外出郊游、饮食调整等方法调节家庭生活。

4.3.5 培养广泛的爱好与兴趣,享受生活。

培养广泛的爱好与兴趣,比如听音乐、摄影、集邮、郊游、游泳、看电影等等,可以从欣赏艺术,拥抱大自然中发现美,创造美,使自己的心灵“超凡脱俗”,使自己的抑郁心情变得“豁然开朗”,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下载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国目前环境问题

    浅谈中国环境问题 一、什么是环境问题 概括地讲,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环境问题分析

    中国环境问题分析一、 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中国面临着一些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挑战。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里,中国占了16个,同时大约有300个中国城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 廿多年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长期积累的......

    论述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1、 论述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成因:从自然科学层面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地关系恶化。而从人类社会制度结构层面考察,政治和经济学家则普遍认为,当决定使用环境资......

    破解问题项目

    破解问题项目 问题项目是一个地区发展中的 重大风险点,它的存在不仅造成土地 资源闲置、企业资产浪费,而且还可 能引发群众信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1按照区委、区政......

    环境信访难题破解

    环境信访难题破解环境信访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和环保部门的形象,如果处理得好,环保部门就能赢得领导和群众的双重信任,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但当前,由于以下制约因......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 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 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且, 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 同时还......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