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结课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班 级: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后,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演进、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都有了一定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热点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得到解释和解决,下面我就围绕大家最关注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一些论述。
一、正确认识民生问题的前提: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与利益观
民生问题是一个深刻而永恒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就学、就业、就医、养老等生活必需上面。人的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是指人为了自身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而对一定的事物产生的需求。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之一。解决人的需要问题,满足人的需要问题,就是民生问题。人的需要与人的利益密切联系,人的需要与人的利益,就是百姓利益,就是人民生计。人的需要的对象,即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东西,如衣、食、住、行的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东西,如文化、艺术、体育等产品及设施和场地;能够满足人的社交需要的东西等等,对于需要主体而言,就是利益,人的需要与人的利益,就是百姓利益,就是民生。追求需要的满足和利益,亦即改善民生,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驱动力,是推动社会和人自身不断发展的深厚动因。
要正确认识民生问题,要先正确认识“人”与人的需求。首先,我们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因此,“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需要是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有各种需求的人。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行物质生活的生产,在此过程中,结成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形成后又会影响一个个具体个人的发展,社会与人是互生互构的,而不是对立的。在马克思之前,启蒙学者卢梭也曾指出,人的本性就在于“保存自己,怜悯同类”。可以说,正是人作为现实人具有各种需求,才促成了自身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次,我们以前对“人”认识不够透彻,没有正确地对待人的需求。“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而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的一段话,这种将人性简单的归结为阶级性,把人与社会、阶级对立起来,最终导致了“用脱离了人的抽象的阶级和社会概念,否定具体的个人的存在;用脱离了物质的抽象的阶级利益和政治利益,代替实际的人的经济利益;否定人的物质需要,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排斥人的生产活动,把人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人’”,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种属性,阶级关系也只是全部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成其为人。“正像社会本身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
最后,要解决当前的收入差距问题,第一件事就是“解放人”,把“人”从“抽象的人”中解放出来,还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只讲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正确认识人,正确地对待人的需求(特别是物质需求),才是真正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才能为解决问题打下思想基础。
二、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一个建立在经济问题之上的政治问题
关于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古代先贤们早就把它同国家的安宁、政权的巩固联系在一起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改善民生为社会建设的关键,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首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满足最大多数人的物质文化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自此,为绝大多数人即为人民谋利益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面鲜明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为人民谋福利,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价值取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满足最大多数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善民生正是实现成果共享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也包括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仅要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也包括协调人的各方面利益矛盾,从而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兼顾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民生问题。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满足最大多数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改善民生,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抓住了推进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远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国现阶段民生问题的凸现,是党的执政使命和人的需要的特点,特别是人的利益差异性扩大、人的需要满足程度差异性扩大的客观必然。而满足各阶层、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增长的需要和利益,则是改善民生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执政党从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入手,改善民生,一定会获得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巩固执政的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满足最大多数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很好,但随着我国由增量式改革向存量式改革的推进,市场机制在带来活力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之间利益的分化和资源占有的不平衡,不平衡性实际上就是差异性。人们之间利益的分化和资源占有的不平衡,意味着人们的利益、需要实现程度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呈扩大趋势。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体生活比较困难。与经济利益分化相伴的是经济上的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在政治上的话语权、文化上的教育权的不平衡的产生。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改革成本分摊和收益获得的不平衡性的加剧,不符合帕累托改进原理,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甚至会危及执政党执政合法性。注重社会公平,让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和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民生,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事关民生改善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期望值更高。因此,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顺应时代,顺应民意的战略选择。
三、改善民生问题:一个持久的系统工程
改善民生问题,是一持久的系统工程。人的需要和利益的特点,决定了改善民生问题的持久性和系统性。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层次性、发展性,决定了改善民生问题的必要性和持久性。人的需要是客观的。改善民生问题,尊重和有效满足人的需要,不仅是尊重人的前提和逻辑要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必然。改善民生问题,是执政党始终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绝不能一蹴而就。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社会性,还决定了改善民生问题的系统性。
首先,从内容上看,改善民生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生活利益、文化利益的系统工程。人的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的,它还包括精神的、政治的需要,因此,人的利益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它还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改善民生,自然就是一个涉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系统工程。当然,首要的是解决与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亦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基本医疗等问题。
其次,从主体上看,解决民生问题,党和国家各级组织、最广大人民、企业、社会组织责无旁贷。其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的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党和国家各级组织制定和执行的正确政策起着主导作用。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力,是要靠党和国家各级组织的组织、发动和政策引领,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进一步发展的保证。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组织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从对策上看,解决民生问题,一是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共建、共享的观念: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精神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政治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二是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使改善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得到制度的强硬和持久保证。三是深化改革,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突破口。四是加强监察、监督,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加强监察、监督,是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权力滥用、与民争利的腐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
最后,从实践上看,着力改善民生,贵在贯彻落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善待民生,就是要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一是要结合实际,不断增强关注民生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仍很困难。尤其是当前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努力增强关注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本领,急民生之所急,想民生之所想。二是要有效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办法措施和落实力度。民生问题在各地的表现各有侧重,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
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就能够形成一个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总之,民主是社会和谐、发展、稳定之根本,只有把民生放在首位才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我们有理由相信,不断改善民生问题这个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和目标,一定会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如何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2.如何理解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姓名:
学院:
学号:
年 月
1.如何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人类进入20世纪,出现一个马克思、恩格斯未曾预料到的社会现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空间并存、平时发展。两种制度在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相互较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度过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两制并存的新情况,使得世纪历史更为生动,使得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更为错综复杂。面对两种制度相互较量、相互影响的严峻现实,社会主义的决策者和建设事业者理应全面了解资本主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深入研究资本主义。这是直接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深入研究资本主义是成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正是基于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马克思写下了鸿篇巨制资本论,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进而开创并领导了波澜壮阔的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其他任何一种社会一样,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暂时性的历史阶段。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产生至今的几百年间,它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今天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繁荣发展,进入一个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黄金时期”;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危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减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导致了人们对“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怀疑,使一些人产生了信仰危机。能否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新的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内部进一步成熟,资本主义进一步向社会主义过渡。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在其自身矛盾的推动下,不断进行着自我扬弃,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由于资本自身的扬弃,就使它开始向新的、更高级的社会生产方式过渡。这个过渡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要求而作的自我调整,这种调整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完备的物质基础。所有这些因素,虽然没有改变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但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我把生产的历史趋势归结成这样‘本身内一自然变化的必然性,造成对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冈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个体生产者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实际上已经以一种集体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只能转变为社会所有制。” 恩格斯说:“生产力的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但是它已包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正因为这样,列宁把包含有这些因素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看着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上升到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表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不仅是科学的理论逻辑,也是客观存在的趋势。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压力和影响下,正在发生的深刻的新变化,这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过程的体现,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因而它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而是更近了。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它的生成能力,另一方面又给它带来了更多、更强烈的自我否定因素。我们应当客观地、辩证地、正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坚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2.如何理解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林毅夫在第27届国际农经大会发表演讲时表示,应对金融危机可采取三方面措施:第一,进行金融部门的改革,主要是加强金融监管;第二,在宏观经济层面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及加强国家之间经济刺激政策的协调和防范各国的贸易保护;第三,解决贫困和脆弱人口的问题。“从长期看,增加收入是解决贫困人口脆弱性的最有效办法,这主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的投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在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也正如列宁所说:“不是生产食物更加困难,而是工人群众取得食物更为困难。”这也就是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为自1929年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2009年6月22日,世界银行发布《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称,预计全球经济2009年将下降2.9%,全部发达国家下降4.2%,其中,美国2009年下降3.0%,日本下降6.8%,欧元区下降4.5%。面对危机,西方各国纷纷采取了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干预措施向银行或企业注资实施救助计划甚至将其国有化。2007年9月,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英国诺森罗克银行遭遇百年来罕见的挤兑风潮。英国央行为此向该银行注资,以帮助其渡过难关。2008年2月,英国政府决定暂时把诺森罗克银行收归国有。“银行国有化”的序幕由此拉开。之后半年多时间里,英国又采用类似方式,将英国第一和第二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莱斯银行国有化。
在应对危机中,我国的国有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2008年12月25日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形势严峻,要保持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尽力做到不裁员。在全国国资委系统业绩考核与综合工作座谈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强调,各地国资委要引导国有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做到“五个不”,即,资金链条不断裂,经营业绩不萎缩,现有市场不丢失,新的发展机会不错过,发挥主导作用不打折扣,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作出更大贡献。2009年两会期间,来自国企的代表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关键时刻的关键作用。在保增长中勇挑重担,带头优化结构上水平,在履行责任上发挥更大作用。例如,湖北的国有控股企业有120万职工,在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不仅没有减员,还新拿出20万就业岗位,支持和帮助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就业。再如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的99.3万名职工,无一人因金融危机失业。“国企不是没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比起国企的优势和作用来,不是主流,而且是可以解决的。垄断、腐败的问题,其实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也存在,君不见美国的华尔街高管们一边高嘁政府救市,一边照样拿着令人 咋舌的高薪!”
自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经济的衰退为标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越来越大。危机到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应该做出积极思考,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许多专家都设法在扩大就业、拉动内需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2008年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
更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这是应对危机更带根本性和长远意义的措施。强调要用知识和科技战胜危机。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社会主义事业经过高潮低谷,使人们对它的本质、形式、特征和建设它必须坚持的原则,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显示着社会主义的生命力,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在其经济的危机或衰退中证明着社会主义原则的不可抗拒性。
参考文献
[1]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研究[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2008:1.[2]刘青秀.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9(3): 14-16.[3]李慎明.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理论[M].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07:3.[4]张聚昌.应对金融危机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行政论坛,2009(5):3.
第三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是不断对传统理论突破与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众所众知,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明确提出,在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行的单一社会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公有制的建立,必然使商品货币关系失去了基础而归于消灭,由国家调节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将代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否定,它克服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无政府状态,为有效地、合理地利用资源配置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一个社会中心按照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对生产进行统一的协调,通过制定统一的计划来协调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所坚持的仍然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观点,他的一个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从十月革命胜利后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府先后实行了土地、银行和大企业国有化,借助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统计和监督机关,对全国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全面的监督,通过工农业、城乡之间的实物交换,限制市场的作用。其目标是逐渐消灭商品交换、货币流通,最终消灭市场,以保证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制度,建立完全的产品交换制度。随着1918年夏天国内战争的爆发,苏维埃俄国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对工农业实行高度集中领导的基础上,在分配方面也实行了有计划地严格控制。在列宁看来,只有在生产资料国有化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因为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建成集中的经济,由中央统一领导的经济。”‘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苏维埃俄国虽然没有完全和最终取消货币,但其作用范围已经相当狭小。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随着新的经济政策的实行,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列宁决定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商品货币流通的渠道,从而形成了商品货币关系的新思想。这一思想具体表现为:强调发展商业的重要性。商业是全党必须全力抓住的中心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样的环节就是在国家的正确调节(引导)下活跃国内商业。在历史事变的链条中,在1921—1922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过渡形式中,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尽管列宁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框框的束缚,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要手段的思想,是列宁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因为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历来把商业、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把商业看成是“最平常、最普通、最庸俗、最微贱”的事业,是与社会主义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列宁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理论的束缚,而是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思想。因为从经济上看,当时在俄国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宗法式的小
农经济占优势。这种经济条件决定了“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商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和手工业、小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农业和手工业、小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主义大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小农国家中站稳脚跟,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打下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了几十年来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深刻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正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开始反思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问题。早在1979年,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兼副总裁弗•吉布尼等谈话时就表达了这种观点,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里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谈话中又指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他说:“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煤电油运和其他工业比例失调,‘骨头’和‘肉’(就是工业和住宅建设、交通市政建设、商业服务业建设等)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 实行计划经济的初衷是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避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发展的无政府状态。然而,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城乡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起来,使邓小平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4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更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对曾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商品经济作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一个根本原因是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姓“社”姓“资”的标志,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划等号,同时也把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之间划等号。并且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能实行市场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就是实行私有制,就是资本主义。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排斥市场经济,实行在国家计划支配下的产品经济。这样就把市场经济视为与社会主义是不相容的东西。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的束缚,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姓“社”姓“资”标志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实践,尤其是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其一,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它的作用不是削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反,而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其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目前,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社会基金所有制、社区集体所有制、劳动者集体所有制、委托经营、资产经营责任制、社团集体所有制、社区集体所有制、劳动者集体所有制、委托经营、资本经营责任制、社团集体所有制、社团集体所有制、联社集体所有制等等。其三,突破了单纯强调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量的优势,而主要强调其质的优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公有制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主体,所谓主体,并不是公有制的比重越大越好,更不是要在国民经济中实行全面垄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相互混合的所有制形式。有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联合,也有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或与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之间的结合,有公有制经济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合成的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因此,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能简单地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公私合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简单地划为非公有制经济。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成分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质的优势来看,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应重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四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
赵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符合历史要求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总要代替过时的旧事物,不可阻挡地为自己开辟出前进的道路。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从来都不是笔直的,而是螺旋形上升、波浪似发展,走着否定之否定的“之”字形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暂时性的曲折,局部性的倒退,都是不可避免的。伟大的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历史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不平,有曲折,甚至有迂回,一厢情愿地想着“骏马坦道”“顺风扬帆”,不过是幼稚的幻想。”社会主义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指明了未来美好社会的发展前景,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为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提供现成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方案。社会主义的发展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否则,就会导致挫折甚至失败。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着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自其创立诞生以来,就与实践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使理论不断创新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和创新。恩格斯曾经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些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与时俱进,与自身时代特色紧密结合,不断将其丰富、发展和完善。
与时俱进始终贯穿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之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生中,曾不止一次的对自己原有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列宁曾说:“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也就是说不应教条主义,要认清根本,灵活运用。毛泽东曾经说:“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邓小平也曾说过:“只有那些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就自以为是的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没有不跌跤子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从这些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可以看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在闪耀着伟大的光芒。习近平同志也强调: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伟业,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
这些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一不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与时俱进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壮大的最有力的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发现”和“两个必然”。两个伟大“发现”和“必然”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理论功绩。19世纪前半期,德国意识形态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现存的一切理论都同当时的经济政治状况不适应,批判资本主义只流于空想的肤浅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在这篇文章里历史性地提出了“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唯物论带进人类的社会历史中,结束了“半截子”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置身于工人运动中,展开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他们于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是“两大发现”的另一个伟大发现,该理论的创立“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848年2月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它科学的宣告:由于资本主义自身具有的不可调和矛盾运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两个必然”,在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理论的形势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带来了新的指导思想,这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诠释。
列宁的“一国胜利说”和新经济政策。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客观实际,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革命导师列宁深刻分析了当时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所处时代的具体形势,科学地提出了符合俄国国情的“一国胜利说”的正确理论。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强调“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发展。最初,我们年轻的党盲目学习俄国,结果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同志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跨时代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毛泽东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中国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探索怎样从新民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从中国时代特征出发,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知灼见,与时俱进,创造性的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邓小平的“两个搞清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宽广视角观察世界,对国内外形势进行高屋建瓴地分析和判断,做出反映时代先声的科学论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邓小平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肯定了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并重新确立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社会主义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国内经济发展处于低速运行的状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与时俱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核心思想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抓住有利时机,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想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伟业,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
这些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如此重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品质,因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制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民群众思想活动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对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各种时代性课题作出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创造适合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是真正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才是称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五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浅论“和谐”(推荐)
浅论“和谐”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本文简单地和谐与“包容”、人文精神、民生以及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和谐社会;包容;人文精神;民生;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除了GDP翻两番这个总体目标,还有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决定》 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战略任务的重要位置逐步提高,应经作为“四大建设”之一。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和谐社会是一个高层次的目标。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标题鲜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再一次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导致当前社会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就业压力加重,资源短缺等等。特别是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各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差别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凸显,人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化。这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通过消除矛盾,实现同一?还是尊重差异,构
建和谐?
一、“包容”与“和谐”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关系,都是对立的统一,对立的斗争。没有绝对的同一和绝对的对立。矛盾体双方互相包容便能使事物更加旺盛和具有生命力。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差别就会有对立,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关键在于如何把对立与斗争引导到公正而健康的轨道上。“包容”是不待问题发生便已预设的一种对待问题的“事前预防”方式,它是一种准备好的姿态,不论面临怎样的冲突都准备平和接纳的态度。本文所探究的“包容”即指为人处世的普世哲学,更指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应予倡导的一种价值准则和应予建构的制度框架。
和谐”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共同期望。“和”与“谐”同义,两个字叠加在一起,强化了“和”这个概念的辩证性,突出了差异、矛盾的多样性统一。我们力求构建的“和谐社会”指的就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包容”在社会构建中则扮演着润滑剂的作用,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相处,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人文精神与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而人文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充实人的精神家园,唤起人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全新理解和把握,从而为社会的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和谐与人文精神之间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一方面,人文精神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人们会以对人类未来负责的态度、以博大的胸怀来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社会一步一步走向和谐。另一方面,社会和谐又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社会和谐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而人文精神的发展要建立在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和人生实践的基础之上,社会的和谐可以促使人们以历史的责任感深入地思考和规划未来,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每一个维度上都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三、民生与和谐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 [3][2]
[1]
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民生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民生的问题,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科学发展与和谐
我们今日社会的不和谐,归根结底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马克思指出:一定物质财富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5 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 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 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 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他还明确提出,切 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参考书目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1 月
[2]zh.wikipedia.org/wiki 和谐社会
[3]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