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治理案例分析1,2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2006404030 丁纲意 2006404031 邱达超 2006404032 陈明春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一:安然事件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几点启示
安然事件使我们看到,不论多么有实力的公司,一旦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最终将葬送企业的发展前程,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安然公司破产并非偶然,其公司治理外部和内部机制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暴露出美国在公司制度建设,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模式以及会计准则制订效率和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一、安然事件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中的缺陷
公司造假不仅危害投资者利益,还严重是投资者信心。安然事件反映的问题有制度方面因素,但更多的是执行方面因素,暴露了美国公司治理缺陷为: 1.独立董事不“独立”、不“懂事”。美国的公司治理秉承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实行单一董事制,把执行经营职能的董事和执行监督职能的董事组合在一个董事会中,不设监事会。为了防止股东大会成了“鼓掌大会”,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并要求独立董事主导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工作。然而安然事件却表明,独立董事行同虚设!安然公司17 名董事会成员中,有15 名为独立董事,并且都是社会各界的知名人物,就是这些德高望众的人,要么正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赢 利性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孰视无睹,根本没有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关。
2.股票期权计划并不完美。股票期权指公司根据股票期权计划的规定,授予其高层管理人员在某一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的价格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可将公司经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鼓励经理人员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从而有助于克服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的行为短期化倾向,使经理人员从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最终使公司经营效率和利润获得大幅度提高。90 年代,这一计划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得到很大发展,美国现在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报酬制度已取代了传 统报酬制度。但安然事件表明,这一计划并不完美,安然公司不断利用重组、资产置换、财务制度作出较好的业绩,以维持其过高的股价,而股票期权制就像免费的午餐一样,使经理人员可以大胆加以利用而无须担心支付任何的“利息”,成了单纯性的奖赏。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业绩严重脱节,导致股票期权激励作用弱化。3.金融中介机构参与公司治理力度不够。金融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属于市场导向型,银行被禁止持有公司股票,使银行难以真正参与公司治理。另外,美国公司股权非常分散,企业的大股东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等),但根据美国和1934 年通过的《证券交易法》规定,机构投资者不能对被持股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造成内部约束机制不强。虽然美国的资本市场非常成熟,但在对股东和董事的监管上仍显出其脆弱的一面。在安然破产案中,J.P 摩根集团、花旗集团和不少退休基金都损失惨重,最终落得“财”、“誉”两空。
二、安然事件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几点启示
不可否认,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仍是比较先进的,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参考指导作用,安然事件带给了我们对于借鉴美国经验的理性思考。鉴于国内公司治理现存的问题,我们仍需在研究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不断结合国内实际状况,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
1.我国实行的是双重董事会制,设有监事会,这一点不同于英美等国家。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借鉴美国,加强对董事会的改革,推广独立董事制,尤其要注重强化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同时还要完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对于董事会,我们可以按照职能划分为几个职能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等。每个委员会都有自己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聘任独立董事时,关键是要注重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名气。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公司已经引入独立董事制,但大多数都只是使其成为装点公司门面的“花瓶”,并未发挥独立董事真正有效监督和约束经营者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要想真正做到不流于形式,就必须保持其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双重独立。首先,要明确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在规模上确保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例。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应有1/ 3 以上为独立董事,如果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审计、提名等委员会的,独立董事应当占有1/ 2 以上的比例。其次,要规范独立董事的选聘程序, 建议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和采取首届独立董事产生程序中控股股东回避制。另外,为了使独立董事能有更大动力去履行职责,还可以考虑赋予其一些特权,如有权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单独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或咨询机构等。证券市场是一个充满机会和诱惑的场所,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还要辅之以潜移默化的 诚信教育,才能使独立董事更加忠实、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责。监事会是公司治理中唯一的独立监督机构,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监事同董事利益趋同或同管理者利益趋同,监事会行同虚设。因此迫切需要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以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保证对经营者进行权利制衡。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明确,监事会与董事会内设的审计委员会工作不应相互冲突或相互重叠,而应相互补充,鼓励两者进行信息交流。
2.全面认真分析股票期权计划,逐渐完善我国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90 年代以后,股票期权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除了这一计划有利于协调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外,还在于近10 年美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以及股票市场的持续繁荣,使股票期权比现金报酬更具吸引力。在美国股市持续牛市时,出现了经理的报酬与公司的业绩严重脱节,实际导致股票期权激励作用弱化。随着Nasdaq 节节攀升的神话在最近破灭,股票期权对经理层和员工的吸引力则大大减弱,消极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股票期权计划在美国这样成 熟的证券市场上已暴露出许多问题,那么我们国家在引入股票期权计划时,就必须要格外慎重。股票期权能否真正发挥激励作用,能否普遍推行,不可忽视这一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即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健全的法规体系。我国股票市场准弱式有效市场特征明显,机构、大户和散户的炒作均带有浓厚的投机色彩,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往往是被扭曲的,股价与公司业绩相关系数小。另外,我国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有可能增强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进一步背离股东的利益。为此我们认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股票期权还不能作为上市公司经理的主要激励方式,而应与公司经理人员的基础年薪、效益薪金、补充 养老金等方式混合使用。上市公司应从自身经营特点出发,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的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紧密挂钩,根据收入公开、提高透明度的原则,设计各具特色的分配和奖励办法。
3.大力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和发展资本市场,加强金融中介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与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公司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要大力重建现代金融体系,推进商业银行的真正商业化,重塑银企关系,充分发挥银行应有的监督作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重要的债权人,银行可以凭借其拥有的信息优势,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其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并让其成为公司大股东,通过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来完善对公司的治理。现阶段,我们要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大力扶持并培养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促使其积极参与公 司治理,实现公司与资本市场“双赢”的发展战略。再次,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适当放宽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在单个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的限制。另一方面还可以制订新的法律,如在《公司法》与《破产法》中承认金融中介机构作为债权人,不仅对不动产拥有合法权利,而且对企业的现金流也拥有权利等。
随着我国加入WTO ,中国各类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且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经验与模式,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宏观经济或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完善公司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其“质”的提高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及相关措施的配合,这一综合治理的长期过程,尚有待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社会大众等各界的共同努力。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二:一轻控股能够成功在于:
一、进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由原来的“第一轻工业局”改为“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由原来的政府派出机构转变为一个资本运营的现代公司,这种职能的转变突出表现为公司性质、管理对象、管理手段的变化上:
1、公司的性质由企业的主管变成了出资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经营,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控股公司的
主要任务是资本经营。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机构性质转变以后,“一轻”控股将自己的管理对象从管理企业变为管理资产,管理手段也从管理具体的生产经营变为把生产经营当作保证资本运营的重要手段,而下达生产经营考核指标则成为落实资本经营责任的保障形式。
3、企业是资产的具体组织形态,现在,公司考虑的是资产怎样增值,考虑资产的价值,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实物状态。要让资产增值,更好地流动起来,更好地发挥效益和效率。所以就不必计较国有股权占多占少、企业个数是多是少,如果资产放在这里能够搞得好,就让它做强做大,如果资产放在这里不行,不能增值,甚至贬值或者消耗掉,就采取调整措施抱住这个资产。
二、“一轻”公司不是为了改制而改制,而是努力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不是搞成一个“翻牌公司”,而是要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改制,使股份公司做到资产真实化、产权人格化、股权多元化、治理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具有良好市场形象和概念的新型企业。“一轻”控股公司近些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在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一轻”控股公司过去曾涉及十四个平行发展的行业,其中大部分是一般竞争性行业。在改制中,根据市场竞争态势和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进有退的调整,使一般造纸、玻璃瓶罐、普通糖果、日用搪瓷等一批竞争无能力、发展无前景的企业退出了市场;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品陆续被淘汰;保留并强化和发展了一批有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产品,形成了目前的六大支柱产业、十五个明星企业和五大高新技术名优产品群。实践证明,“一轻”公司甩掉包袱后,可以在前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
三、健全机制,加强监督,实行现代化管理是“一轻”公司得以发展壮大的法宝,控股公司除了搞资本运作,抓重大项目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为企业打下好的管理基础。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力度,控股公司改变了从前组织系统内企业之间互检、互审的办法,由控股公司统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企业的审计。在经济运行中,按照控股公司的17项规定执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行资产报批、股权交易等监督管理制度,有效遏制国有资产损失。另外为了调动管理经营者的热情,“一轻”控股试行领导干部年薪制,鼓励能者多得,打破平均主义,充分调动积极性,奖优罚劣,领导在位有作为将给予专项奖励。在约束机制方面,健全了内部 监管体系,制定了各项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加强审计、民主监督制度。最后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一轻” 大刀阔斧,实行企业与政府系列脱钩,领导干部和行政级别脱钩,1994年开始,控股公司下放了行政副职的任免管理权限,落实了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权限,确保了董事会对总经理的聘用权,控股公司就是委派董事。
第二篇:公司治理案例分析报告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报告
1请结合案例1评价独立董事在公司内部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责。独立董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董事会中基本上是作为被选择的股东代表,根据股东和社会的利益去监督和监控公司的管理层,并且被期望利用他的诚实和能力去审视公司的战略、计划和重大的决策。对首席执行官、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选择和评价是董事会的最重要的功能。由此,西方国家独立董事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监督约束和评价。另外,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也是独立董事的一个职责。
案例1中,提到“花瓶懂事”不在公司任职、不参加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不领取工资报酬或津贴等。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该公司独立董事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了行政复议,要求免除罚款。证监会却做出维持原处罚决定的行政复议决定,认为独立董事应当对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有关上市申报材料、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不能以不在公司任职、不参加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不领取工资报酬或津贴等理由主张减免处罚。根据我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由于案例1 “郑百文事件”----虚假上市、虚增利润、信达收购、三联过户。这些事件独立董事都负有相关责任,但是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他们的职能,监督公司内部按法律法规办事,不能对公司的决策进行客观评价。但是花瓶董事,摆设董事在法律上是不予认可的。作为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就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一方面独立董事要以法律赋予的职能和权利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独立董事制度本身是为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而安排的虽然独立于而非花瓶或摆设。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不使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使独立董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请结合案例1评价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现状、问题以及今后改进的方向。
理论上,独立董事不是由大股东推荐或委派,也不是公司雇佣的经营管理人员,所以其作为全体股东合法权益的代表,享有对公司董事会决议的独立表决权和监督权;由于其不拥有公司股份,不代表任何大股东的利益,不受公司经理层的约束和干涉,同时也和公司没有任何关联业务和物质利益关系,因此,独立董事能以公司整体利益为重,对公司董事会的决策做出独立的意愿表示,进而使公司的任何决策更具客观性。独立董事与其他公司董事相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排除公司所有人和经理人的“权”、“益”干扰,可以代表全体股东的呼声,促使公司的运作更为规范。
从案例1来看,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独立董事的现状是其并没有按其职能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拥有的作用。比如郑百文事件,借口以不在公司任职,不参加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不领取工资报酬或津贴使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从而产生这样的独立董事不能起到在相关法律法规或指导意见中独立董事的作用等问题。由于这样的事实在法律上却不予认可,导致案例1中的独立董事对于公司的经济案件还要承担责任,受到惩罚。但是这种现象也绝非个案,这也应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结合。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控股股东绝大多数是国有投资主体或国有企业,而国家作为所有者对其选择的经营管理者监督存在着不足。我国还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公司的内部治理与控制都不很完善。相当一部分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投资机构推荐委派的董事,只代表其出资方的利益,没有体现股份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特征。公司经营者集决策、经营大权于一身,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失去了对股份公司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从而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各种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解决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就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而言,必须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能够超脱于公司利益之外,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可以通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责任心对公司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使公司董事会制度更加完善。还要创建激励机制,增强独立董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定适当的酬劳。此外,独立董事根据股东和社会的利益去监督和监控公司的管理层,并且利用他的诚实和能力去审视公司的战略、计划和重大的决策。对首席执行官、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作客观的的选择和评价,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就公司治理外部而言,整个国家要在公司治理方面健全独立董事法律体系,加强立法执法。尤其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下,要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符合市场运转规律的法律,配合公司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亦能使国民经济有序稳步发展,进而企业也能在公司治理水平上有所提高。
第三篇: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封 面
《公司结构治理》课程项目设计
题目:
诺基亚兴盛衰败的分析
诺基亚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摘要】:若问道当今消费者茶余饭后谈论的电子产品品牌有哪些?大部分都会说“苹果”、“华为”、“小米”、“三星”等品牌,对于“诺基亚”,大众消费者已经将它放在回忆里了。曾经“诺基亚”三个字是潮流的象征,使用诺基亚手机是富有的象征,然而曾经万众瞩目的诺基亚品牌为何会沦落到几乎无人问津的地步?
【关键字】:诺基亚、公司治理、股权变动、企业管理 【正文】:
诺基亚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其前身是生产木浆和纸板的小工厂,前后140多年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品牌也深入人心,它的经典手机铃声,和开机动画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诺基亚从无名小企业发展到世界知名品牌,成为电信时代的第一巨头,这与它的管理人对其的管理和决策时密切相关的。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借助Symbian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但随着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
诺基亚从辉煌一时的霸主沦落为失败者的盛衰史是值得探讨,有研究价值的。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诺基亚逐渐成为全球数字通信技术的先驱。这一时期的诺基亚在保留了原来的林业、橡胶两大类多种产品的基础上,采用了多元化的扩张方式,电子部门中还涉及数字电话交换机、计算机、手机、电视剧等。
多元化的战略支持下,公司迅速扩张。不过,扩张过快过多且整合能力不足为公司埋下了隐患。20世纪80年代后期形势的变化,加上公司本身战略整合上的问题,使得诺基亚陷入危机中。
1992年奥利拉出任首席执行官。面对公司所处的混乱状态,他迅速做出决定,专注于电信业而逐渐剥离公司传统业务。在他的领导下,诺基亚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进一步成为了世界上领先的移动电话及移动蜂窝网络的供应商。这一阶段的诺基亚在世界移动通信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诺基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诺基亚度过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忙乱混沌的危机并基本实现了业务集中战略,完成从集团企业到协同通信公司的转型。公司开始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拓展开来。
孰料市场风云变幻,1999年至2006年5月,董事长、CEO均由奥利拉担任。2006年6月1日起,他不再兼任CEO,仅作为非执行董事长这一职务。
之后2005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16日由康培凯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在康培凯的任职期间,由于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战场的频频失利,诺基亚在其任期结束后,任命微软前高管史蒂芬埃洛普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用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对于诺基亚来说,这个时间有点长,这让急于看到变化的人等得有些不耐烦。对于埃洛普视为中兴之举的拯救方案,投资者选择了不信任:发布会同时,赫尔辛基交易市场上的诺基亚的股票开始下跌,当天的跌幅超过14%;稍晚,纽约交所诺基亚的预托证券跌幅同样达到了13.97%;接下来,摩根大通、瑞信等分析机构下调了对诺基亚的评级和股价预期。
诺基亚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从内部治理角度来看,诺基亚的历史是从一个韩国、东南亚的家族治理模式到银行的外部主导和双层内部主导的日德公司治理模式再逐渐走向规范化的完整过程。最初是由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爱德华·波隆等创业之父或企业家所有人控制,当时的组织机构以私人所有制为基础,人员上主要由很多人的亲戚和熟人组成;第二阶段,诺基亚的所有权分散,不过实际控制权被商业银行外部化,银行拥有了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实质性参与进公司治理上来。这一体系延续了数十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后,公司的一些治理结构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在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双重管理阶段后,诺基亚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制逐渐确定。
诺基亚通过新的组织结构,成立了监事会,形成了复杂的双重管理机构,分别由监事会、内部监事会、执行委员会3个管理层级进行运作。因为监事会要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对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检查以及依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诉讼,所以这一变化拉大了诺基亚的最大股东UBF、KOP与最高管理层的距离。建立新董事会的目的是要诺基亚最大的股东不要干预诺基亚的日常经营活动,但是最高管理层本身也日渐远离公司的运作。新的组织结构使得凯拉莫逐渐远离公司的日常工作,他转而致力于芬兰联合会主席的身份多方游说,为将芬兰带入到欧洲一体化进程而努力。
经理人的选任是由董事会决定的,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代表股东对公司形式经营决策权和对经理权行使监督权,其决议由董事会以普通决议进行,董事会可随时解任,除因非可归责为公司的事由而致使公司不得不将经理人解任外。经理人拥有一般事物管理权,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并向董事会报告,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公司计划和投资方案。前任CEO康培凯由于在智能手机战场上的频频失利未完成自己的目标,9月20日任期结束,被董事会解任。史蒂芬·埃洛普由诺基亚董事会委任成为新任CEO,但上任后,他的新战略是放弃塞班和Meego系统,避开安卓,转而选择了windows。他作为公司的CEO,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目标,但他的战略直接导致现在的诺基亚非常依赖微软。越往后,这笔钱对于诺基亚就越重要,这样下去,等到诺基亚陷入低谷时,微软是可以控制他的。其战略颇有一些孤注一掷,风险较大,更因为如此不受到投资者的支持,进而带来的是诺基亚股票市场的低迷,价格大幅度下降,诺基亚的信用评级下降。这一系列史蒂芬·埃洛普新战略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董事会迫于股东的压力考虑解雇埃洛普,这会让处在风雨飘摇中的诺基亚更加举步维艰,但如果接下的时间里埃洛普的战略给诺基亚带来新的转机和增长,那他就是诺基亚的最大功臣。
在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美国发布iPhone一代之后,手机被重新定义。手机从以前的功能机变成了现在的智能机。同时手机市场也从原来的传统制造业市场变成了一个互联网服务和制造业并行的新兴市场。全新的模式加上全新的产品——iPhone,对传统手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革命,全球手机用户面临着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更新换代。而在当时的手机行业中,没有一家手机公司能与之对抗。苹果公司拿下了巨大的市场份额,iPhone畅销全球。直到2012年,三星的盖世系列手机发布时,才真正意义上算是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瓜分苹果市场份额的产品。在此期间的5年时间内,无数的电子产品巨头倒下。就在这样一片竞争惨烈是市场环境下。在中国却有两个品牌异军突起,茁壮成长。那就是今天的华为和小米。
在Nokia的衰败中我们看到,管理决策者在行业变革中的决策失误,足以让一个时代的骄傲倒下。同样的问题,在小米和华为的身上,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决策方式。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那时候的手机行业已经是苹果一家吃肉,其他品牌跟着喝汤的年代。小米的创始人雷军看到了当时的手机行业已经不是一个功能机时代,即靠着卖硬件赚钱的传统制造行业,手机行业已经变成了一个互联网服务行业。企业利润不需要再依靠着卖硬件来支撑。所以今天我们熟知的互联网+的模式和全球分工的模式在当时被开创。在苹果和三星制霸高端机市场的年代。小米公司运用全球分工模式对手机硬件的垂直整合,极大的降低了手机的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再加上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减去硬件利润,使得手机最后的售价只有同配置的手机的一半甚至更低。低廉的售价让小米迅速的抢占了中低端手机市场。这样的决策使得在2014年,小米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超过行业霸主的苹果,成为2014年手机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厂商。巨大的手机出货量加上互联网服务盈利模式。使得小米公司估值爆炸式增长,并迅速在手机行业确立竞争地位。
与此同时,还有一家靠着传统制造业利润所盈利的数码消费品公司也在此时成长起来,那就是华为。华为作为一家和Nokia相似盈利模式的数码消费品公司,在当时没有自己的手机部门,但是决策者看到手机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决定开始着手一起来蹚这趟浑水。华为和Nokia的决策很相似,决定自己研发产品,靠着以制造业利润盈利。但是和Nokia不同的是,华为先收购了一家叫荣耀的手机公司,归于自己名下。然后开始瓜分市场份额,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同时,闭门造车研发自己的手机产品。这个决策让华为在手机行业中有了稳定的利润和品牌效应,为后来的自主研发的高端产品铺好了路。使得现在华为超越小米成为近两年中国手机行业出货第一的品牌。在小米公司的创业历程中我们看见,决策者对行业前景的判断所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同样是水深火热的手机消费市场。Nokia的决策失误让一个行业巨头在变革时倒下,而一个行业新人却在这种惨烈的市场中茁壮成长起来。华为的决策让我们看到了在变革中顺应市场,先拿下最容易拿下的市场,在去和行业霸主竞争高端市场。而Nokia这种靠着过去的家底,在变革中硬撑的决策着实不可取。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诺基亚的兴盛衰败给诸多公司和市场都留下了很多影响。在公司治理方面,诺基亚公司的董事会全部是外部董事,总经理不担任董事;总经理可以参加董事会,可以提建议,但没有表决权;董事会评价、考核总经理,决定总经理薪酬时,总经理必须回避等相关制度。使用外部董事的优势在于,第一避免董事与经理人员高度重合,真正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权制衡,保证董事会能够做出独立于管理层的判断与选择;第二.确保由董事会挑选、考核、奖惩在董事会兼职的经理人员,避免非外部董事尤其是其中的执行董事自己挑选、考核、奖惩自己;第三外部董事不负责企业的执行性事务。这个角色有利于外部董事更好地代表出资人的利益;第四.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税后利润分配等方面,有利于发挥外部董事所具有的独立性作用;第五通过选聘具有高水准的专业人士担任外部董事,能够为董事会带来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来自企业外部的专业经验。股东和管理层关系上的一些变化,给公司治理层面带来了新的管理思路。诺基亚淡出人们的视线范围,除了其公司内部的问题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诺基亚生产制造的手机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手机逐步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对手机这项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及其他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苹果公司就很好的掌握了消费者这方面的心理,才会达到今天的成绩,然而诺基亚公司却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忽视了企业产品的创新。创新不仅是实现可持续成长、创新超群价值的主要推动力,而且是改造一家公司的战略、组织能力、文化和领导力的催化剂。诺基亚即使在手机市场上遭受了重大打击,但是曾经的辉煌还是有给他们带来好的方面。例如相关专利收费。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1月26日,诺基亚的专利检索总量为12121件(条),诺基亚的发明公布数为3955件,诺基亚的发明授权数为3647件,诺基亚的实用新型数为33件,诺基亚的外观设计数为1042件。在最具竞争力的发明专利上,诺基亚已获得的专利授权数量是魅族的910倍,是HTC的8倍,是苹果的7倍。根据研究机构ValueWalk统计,包括苹果、三星、HTC、微软、黑莓、LG、索尼、摩托罗拉、华为等近40家公司都需要向诺基亚缴纳专利授权费。有研究者估计,诺基亚每年至少可以获得5亿欧元专利收入,苹果、三星、微软是其主要贡献者,到2018年,诺基亚每年获取的专利费将上升至6亿欧元。
近年来的诺基亚公司似乎从变革中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是在产品设计方面都更加的完善了。根据相关报道,HMD确认参展MWC2017,诺基亚公司将凭借重新设计的安卓智能手机重返市场,再次进入消费者的实现中。此外,诺基亚还研发了Withings--首个具有心血管健康评估功能的体重秤、OZO全球领先的专业VR摄录机等高科技互联网电子产品。诺基亚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方向都是将电子产品与互联网相联系,更加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其的营业利润也在逐年提升,让公司更具有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诺基亚的“专利老本”还能“啃”几年?”,新浪网,2014年11月
第四篇:公司治理案例练习
二、IBM代理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1. 在IBM公司,原来的董事会中四分之三的成员基本上只起装饰作用,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过公司的经营状况。董事会已沦为形式,只能靠其常设的执行委员会来行使职责。
2. 内部执行董事人选前任奥佩尔的能力问题,在自己的公司经营中造成了很多问题留待后任去解决,所以指望他去执行董事会的有力监督权是不可能的。
3. 董事长艾克斯经营无方,对公司的重大经营问题决策有主要责任。
三、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IBM出现危机的原因。
1.公司经营者在垄断几乎整个市场大型机后,开始变得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脱离顾客,不思反思,导致其后开发出来的产品只是原来产品线的延伸,而没有更大的突破,脱离了市场导向。
2.公司管理层的混乱、无效,董事会流于形式;实际成员缺乏真正的经营经验,没有选对人。
四.以下几个方面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1.董事会约束:公司股东高度分散,任何一个股东都不可能控股。
2.资本市场约束:董事和经理层的业绩直接体现在股票市值上,董事会尽量不代表任何一个具体股东,董事会切实地承担对股东和公司的双重责任。
3.产品市场约束:IBM公司经营层没有做好产品市场的预测,使之脱离了市场的导向,使得IBM公司在产品研制销售方面比竞争对手失了先机。
4.经理市场的约束: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但是所从事的领域不同。其各有所长,在IBM公司不一定发挥了其长处。
5.激励机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经理层与股东没有利益上的必然相关性,要充分调动经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辅以强劲的利益机制,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IBM通过高额工资,优厚福利,购买IBM股票等措施,增强公司凝聚力。
五、对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何启示?
1.首先,公司治理要说明责任和问责制。
2.公司治理的架构要合理:股东、董事、监事、经理之间要均衡安排。
3.等级分解:对组织中的决策权和相应责任进行分解,并落实到便于操作的基层单位。
4.激励要相容,强调机制设计者和机制需求者最终目的的一致性。
5.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由专业经营人员来负责,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担任董事会的人员必须:熟悉公司业务,具有比较完全的信息;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勇于承担责任等。
6.企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发挥成员敬业精神和创造力。股东、董事会、经理层既要考虑制约问题,还必须考虑利益激励问题。除了物质和地位激励外,还要考虑授权。
1.一个主动辞职,一个被罢免,两个独立董事离职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1)魏杰辞职的原因:在屯河股价大幅下跌时,魏杰回信警示没有得到回复。而后来公司不听取独立董事的意见,审议了可能使公司陷入泥潭的与德隆进行的四项关联交易的议案,并且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存在违规担保。而他辞职一方面是要给屯河董事会一个警示和抗争,另一方面则会告诫公众和投资者。
说明公司在披露信息方面,存在不透明的情况,他们独立董事的意见没有得到尊重,他们难以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难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2)俞伯伟被罢免的原因:在公司公告国债投资项目前,独立董事们对其完全不知情。俞伯伟认为公司进行的巨额投资属于非理性和非正常的投资,基于独立董事的职责,对公司国
债投资项目提出质疑、声明与报告,但公司管理层提不出合理解释。
说明了董事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力没有得到尊重和法律的保护。
2.通过两则案例剖析经理层与独立董事之间矛盾冲突的性质,及其对董事会治理效果和股东价值有何影响?
经理层与独立董事之间的矛盾冲突性质就是大股东利益的经理层和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的矛盾
对董事会治理效果的影响:股东结构过度集中时大股东有绝对的力量来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独立董事的提名和更替均受到大股东的操纵,流动性不足导致独立董事很难在董事会中对大股东产生制衡,难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对股东价值的影响: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难以履行其职责,导致大股东控制小股东,股东价值因此没得到合理公正的分配。
两则案例反映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如何?制度上如何创新才能使独立董事摆脱上述尴尬的境地?
现状: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使其难以有效监督执行董事和经理人员,保护股东利益。无法有效获取信息和沟通不足阻碍独立董事为董事会重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建议,从而使独立董事成为摆设的“花瓶”。在这样的境地下,大股东不是任由大股东剥削小股东,就是像案例中魏杰主动辞职,俞伯伟被罢免。
避免上述尴尬境地必须使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权力得到依法保护。可以有以下制度创新: 政府有关部门应着手修改《公司法》,将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确立下来,并规定独立董事的岗位职责、权利、义务等。
监管部门可考虑建立独立董事协会,以利独立董事们进行沟通。此外,可通过设立独立董事基金等方法,建立独立董事职业风险保障机制,以此来保证独立董事行使职责的独立性。
4.对案例公司当时的治理状况你有何看法?如何改进其公司治理呢?
新疆屯河的案例中,魏杰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对董事会回信提出独立意见,并在后来对有关四项关联交易议案投了反对票,履行了作为独立董事的职责,但公司在披露信息方面存在着不透明的情况,并且不理会独立董事的意见,使独立董事难以真正履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职责。
而在伊利的案例中,俞伯伟也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对公司国债投资项目提出质疑,因此遭到董事会的罢免,说明其独立董事的权力没有得到保护。
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使公司披露信息对独立董事透明化,使独立董事能很好的行使监督权,并使独立董事能真正具有独立性,使其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力得到尊重和法律保护。股东行动主义起到的作用:
其作用就是当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决策不符合股东利益时,股东们就纠集力量,令董事会改组,甚至逼管理层下台
PSPD 采取的方式 :
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揭发财团的不法交易与不当投资,促使财团重视股东利益。
委员会成员以财团股东的身份,结合其他小股东,外国机构投资者合作,联手实践股东行动主义。
PSPD 利用搜集财团的详细资料,借由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在股东大会与法院直接挑战大财团的控制股东,并响醒投资者重视自身的权益。
PSPD采取的手段
一般诉讼
代表诉讼
股东大会提案
要求政府特别调查
PSPD取得显著成绩的原因
因为他们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懂得运用股东行动主 义,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制约大股东和企业管理者的行为
对我国保护股东权益的启示
要防止大股东搞“一言堂”,通过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资产,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同时也要防止管理层利用体制漏洞实行“内部人控制”,侵害股东权益。为此,必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让更多的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使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在《公司法》《证 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法制轨道基础上得到制约和平衡。华新公司所面临的问题:股权结构不合理,控制权过于分散,六个股东都有投票权,而且重大投资需通过五分之四以上的投票,导致投资机会的错失。
设计方案:设计一套双重公司治理模式,即以股东利益为主导,兼顾各相关利益主体利益的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目标: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参与者:大股东,中小股东,经理层,独立董事。
SWOT分析
该方案的优点如下:
(1)公司长期市场价值最大化
(2)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运行
缺点如下:
(1)将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单一目标转向服务于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多目标,实际将导致公司无目标
(2)公司治理成本高,决策效率低
(3)要求企业管理者对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负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
以股东利益为导向和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相结合的治理模式能客服他们各自单独的局限性,是以后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第五篇:《公司治理案例》学习心得
《公司治理案例》读书报告
《公司治理案例》这一书围绕世界顶尖公司的创立、传承与控制进行案例讲解,较为生动、容易理解。公司治理这一现代商业组织形式,从其开始成立以来,就一直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点和亘古话题。好比一个人的身高是由骨骼决定的,骨骼生长发育的好,身材便高大;骨骼的生长发育出毛病,会导致生长障碍,身材便矮小。而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公司这个法人的骨骼,决定着公司能长多高、多大和多强。
那些改变世界的公司,是由创建她的公司灵魂人物及其后继者们设计、培育、修正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公司这个组织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甚至政治等方面改变和发展着这个世界。从摩根、花旗到通用电气公司的创建与发展,从德意志银行的全能模式到瓦伦博格集团的投资控股,从杜兰特的兴起与跌落,到思科创始人和古奇家族的出局,现代公司发展就是一副资本与产业交互作用的画卷。同样,平凡的产品也可以缔造出不平凡的企业——克洛克以售价低廉的汉堡包打造了麦当劳帝国;坎普拉德以物美价廉的家居用品打造出了宜家帝国;沃尔顿以“折扣价格、保证满意”为理念,改写了全球零售业形态。从雀巢的一袋奶粉、可口可乐的一杯软饮料到星巴克的一杯咖啡,从西尔斯到ZARA和优衣库,越是平常百姓的吃穿用度,越能支撑起百年老店和全球性的企业。
在这些案例中,比较感兴趣的公司案例之一是关于谷歌和Facebook的分类股份与创始人控制,两家公司尤其是Facebook的创始灵魂人物都是比较年轻化的。它们是网络世界里互为最大对手的两个王者。谷歌源自斯坦福,沿袭惠普文化,两位创始人合力制胜。Facebook源自哈佛,沿袭微软文化,一位创始人离开,另一位创始人成为公司灵魂。谷歌开辟了一个理性计算的世界,Facebook开辟了一个人际交流的世界。这些种种不同的背后,有一种两个公司共同的成功要素,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安排上的创始人控制,保证了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公司创始人不受资本摆布和短期市场压力的自主空间。
Facebook在发展壮大期间,和曾经的谷歌一样面临着因股东人数问题而“被迫”成为上市公司。美国证券法规定,如果股东人数达到500人以上,公司就必须要公开财务报告,成为公众公司。事实上,创始人扎克伯格不愿意让Facebook上市,虽然在今年的5月份它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Facebook在成长上市之前和中国公司的一些状态:Facebook公司股权分散而不上市,吸纳的是那些成熟、具有判断能力的投资者的钱,中国公司股权集中而上市,圈集的是不成熟、缺乏判断能力的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钱;Facebook公司以创始人和鼎力支持创始人的董事会为稳固的控制中心,中国公司以一股独大的大股东为稳固的控制中心。中国公司如果没有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公司则会没有稳固的控制中心,从而陷入高度的不稳定状态。
通过比较,可以较为容易地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和公司的差距所在。因此,要想让中国以后也能越来越多的成长出世界级的顶尖级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还需要多学习西方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