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蜕变——打造职业化员工
员工蜕变——打造职业化员工
作者:陈馨贤
什么是职业化员工?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法,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员工职业化就是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等符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
职业化员工是现代企业对员工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员工提升个人素质的发展方向。那么员工如何才能做到职业化呢?陈馨贤老师针对于员工蜕变-打造职业化员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培训方案:
第一篇:职业化员工能力要求篇 一:认识企业管理中职业化的内涵
1.何为员工职业化 案例:看病人多咋办? 2.职业化员工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3.职业化员工四种类型 案例:员工为何不听话? 4.如何成为职业化员工的“一心二点法”(线路板案例)
第二篇:职业化员工心态修炼篇
心态修炼一,积极的心态 积极心态人的表现形式 案例: 消极心态人的表现形式 案例:谢坤山是谁?视频回放 心态修炼二,包容的心态
1、六尺巷的故事 张英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可见当年秦始皇始
2、绝缨会 案例 心态修炼三,敬业的心态 敬业的好处——(1)容易受人尊重。
(2)容易得到提拔。【案例】(3)敬业中的5C 心态修炼四,付出的心态
1、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案例
2、今天的收入是有昨天的付出所决定的, 心态修炼五,合作的心态 古老的寓言 蚂蚁军团!天堂与地域的区别 一颗珍珠与一串珍珠的价值 心态修炼六:学习的心态
1、学习与能力的关系
2、个人与企业竟争力的分析 SWOT案例:
3、学习需具备的心态
心态修炼七,感恩的心态
感恩可以赢得未来和平台:案例:感恩的由来:
1、感恩你的公司 案例:您在哪里工作
2、感恩你的上司同事 案例:
3、感恩你的老板 案例
4、感恩你的父母 案例 5 感恩行动的十个具体方法 第三篇:职业化员工能力提升篇 一:职业人需要有效沟通 1.认识沟通 2.体验沟通的作用
3.有效沟通三行为——听、问、说 4.有效沟通的三要点 案例:手机专卖 5.沟通体验三技能 案例:何为三明治 二:职业人现场人关系处理 1.如何赢得合作的人际关系 2.如何赢得合作的谈话技巧 3.与上司相处之道 三:职业人如何开展工作 1.何为工作目标
达成工作成果的目标 案例:何为任务与结果?
解决问题的工作目标
2.以PDCA完成达成目标的程序
3.程序化计划的五个步骤
4.解决问题的三个重点 案例:线路板孔无铜? 5.问题解决的九个步骤 案例:为何上锡不良? 6.问题解决中报告的时机
7.如何用5W1H理解上司的命令 案例:客人来参观 第四篇:职业化员工人生职业的规划 1.企业不能重用的十种人 2.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 3.成功规划的七要点 4.人生筹划中的自我认知
职业化员工不仅是新员工的事情,老员工也同样需要,特别是处于基层的老员工,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也同样很重要,身边有不少朋友,长期的工作,逐渐变得麻木,厌倦工作,工作没有快乐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成就感、事业感,或者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频繁跳槽,可依旧找不到感觉,最终变成职场“植物人”。我们是否也应该未雨绸缪,帮助我们的老员工也同样树立起或者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以上是我这次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职业化上的一些欠缺,个人的职业化上也还需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更多关于职业化员工的课程尽在职业化培训网:http://
第二篇:打造职业化员工
打造职业化员工——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
企业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就在于铸就职业化员工。
——海尔总裁 张瑞敏
一、职业化塑造与职业心态
1、职业化的核心内涵:三项要点(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职业人的角色定位
3、职业化的关键---职业心态养成
4、职业化员工的必备修养
二、目标设定与问题解决
1、设定目标,管理自我
2、有效目标的特征(SMART)
3、游戏活动:“摔鸡蛋”的启发
4、如何制订有效目标?
5、练习与实践:目标计划书的分享与应用
6、如何解决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问题?
三、时间管理与工作效率提升
1、浪费时间的因素
2、有效利用时间的两个基本思路(帕雷多定律、第二象限工作法)
3、学会“挑挑拣拣”地工作
4、设定优先顺序
5、实践与练习
四、有效沟通
1、对有效沟通的认知
2、小组研讨:沟通不良的几大病根
3、实现有效沟通的我八大要点 1)双向性是有效沟通的基本保证 2)沟通方式的明确性 3)谈行为不谈个性 4)具有同理心 5)宽容 6)运用赞美 7)保持理性 8)积极聆听
五、人际关系的建立
1、认识人的差异
2、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提示
4、与上级工作配合的要点
5、如何在集体中生活
六、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
1、团队的核心概念
2、团队需要什么样的成员?
3、优秀团队的特征
4、小组讨论:如何达成团队协作与信任?
第三篇:职业化员工
职业化员工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企业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就在于铸就职业化员工。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则会影响到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职业化员工队伍的打造需要有榜样来效仿,在XXX分装车间传动系就有这么一位优秀的职业化员工,他叫XXX,该同志无论在工作还是其他各方面都表现出色,首先在零件的存放与管理方面就很到位,他总是保证一定的零件储存量,所有零件都安全可靠的摆放在指定盒子里面,为了辨认方便盒子上还贴了零件号与名称,零件不用时会用毯子盖好以免损坏,更保持了现场的整洁。在工作方面,装配前,侯师傅总是将本工序所需零件事先摆放在工作台上,做到了拿取方便、可靠,而且避免了零件在使用时意外掉落在箱体里面造成打齿等故障,零件的准备也是一台车只拿一套零件,这种制度既避免了了零件的错装、漏装,也保证了工作小车的干净整洁,同时效率也提高很多,从根本上保证了质量的零缺陷;装配过程中,X师傅首先对箱体内部是否有螺栓等小零件的遗落进行检查,如果有当即用取出,没有便开始对上道工序的安装进行检查,保证前道工序的螺钉全部打紧、卡簧安装到位、各档位运转正常而后才开始进行安装,很好的做到装配前互检;本工序装配开始,侯师傅即开始对拨叉滑杆娴熟的安装,安装过程中工具摆放有条不紊,互锁销、弹簧、钢球等小零件无一遗漏,这充分体现了该同志对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深层次的表现了侯师傅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安装完毕后侯师傅会再次对箱体内部进行检查,确保箱体无物体遗落,而后再对安装部分进行检查,保证拨叉滑杆的运作正常,I-II档、III-IV档的自锁钢球工作正常,保证不脱档,高低档与倒档之间互锁销能否起到作用,不是同时挂上两个档位的情况发生,确保产品安全可靠;最后X师傅会将所用工具取走,并将本岗位装配情况通知下一工位。这就是一个职业化员工工作技能素养的示范性展示。通过侯师傅的现场展示我们能够能够明白员工职业化对于质量的保证是十分必要的,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全面的职业化员工队伍是当前企业的人才战略重点。
由上可见职业化的员工是优质产品的生产可靠保证,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要向优秀的模范看齐,看到差距,自动自发地学习和工作,树立起责任意识,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化员工。
第四篇:用职业化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用职业化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万汝立 赵玉龙
当前,员工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占据企业总人数达90%以上的普通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政策、制度、标准能否得到正确有效的执行,进而关系到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更有一些企业把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看成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推进员工职业化进程,对企业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职业化就是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方面和职业规范、职业标准的符合程度。简而言之,员工的职业化主要包括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打造职业化的员工队伍要要着重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养
职业化素养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职业化建设中最根本的内容。
要提高员工的职业化素养,主要是培育员工正确的职业观念。在工作中,有的员工把工作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一份生活收入,有钱就干,没钱不干,钱多就多干,钱少就少干;有的员工把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来做,钻进去、想进去,边工作、边学习,边反思,边摸索;还有的员工把工作作为事业来做,不为钱,不为名,以此来实现自身价值、展示自己的能力,工作中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以此看来,把工作当成是谋生手段的员工只是机械的工作,得过且过,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很难取得好的业绩;把工作当成专业钻研的员工,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激情,只是一个能工巧匠。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的员工才能以企业发展为己任,真正的把企业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也才能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智力和精力。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广开思路,运用各种媒体媒介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引导,贯彻落实把工作当成职业经营、把职业当成事业奋斗的职业人理念,为职业人理念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另一方面要谋划载体,创新形式,结合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演讲、征文、发布典型案例、印发职业化手册等形式,全力推进员工职业化进程,提高员工的职业化素养。
规范员工的职业化行为
对于一个职业化员工而言,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职业化的特征。比如接打电话时的文明礼貌用语、和同事共处时的团结互助精神、在工作过程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是职业化行为的体现。
具体来讲,职业化行为主要指职业化的思想、职业化的语言、职业化的动作等方面的内容。在规范员工职业化行为过程中,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化行为规范标准,并通过制度进行固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而让职业化行为规范成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其次要广泛搜集不符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言行,利用生产会、职工大会等时间,组织职工进行批驳,并通过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展开讨论,深刻剖析不符合职业化行为的言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杜绝不符合职业化行为言行的产 生。同时还要把规范员工的职业化行为和5S管理结合起来、和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纳入员工业绩评价,促使全体职工自觉遵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要求。
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
职业化技能是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具有高超、精湛的职业技能是职业人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既是企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员工实现职业化目标的现实需求。
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既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即提升员工从事本岗位工作的技巧和能力),还要注重辅助技能的提升(即提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其它技能,拓宽能力范围,适应多岗位、多工种的需求)。因此,一是要通过聘请内外部教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现场(展)演示会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知识培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二是不定期选派聪明好学、业绩突出的骨干力量到先进企业、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深造,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管理知识,拓宽员工的工作思路;三是根据多通道人才管理办法的要求,要有重点、有计划的把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选拔到高一级的岗位上进行培养锻炼,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通过以上种种形式的培养,学习和锻炼,把员工打造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的职业人。
同时,在打造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过程中,还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好大喜功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倾向。
打造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既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针对性,又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这是一项长 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这样才能让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
第五篇:职业化员工读后感
《 职业化员工》读后感
“企业成功靠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的确,在这个充满着竞争的商业社会里,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拥有他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并能独立地完成所有的事情,每个人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他人的智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职业化员工》一书提出:“只有依靠团队成员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没有职业化的团队意识,个人的能力再强,也难以圆满实现既定目标”。
俗话说:“水涨船高,人抬人高。”一个高效的团队,它的成员一定具有互助精神,能够把团队的目标置于个人的目标之上,乐于大家一起工作并帮助他人取得成功。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不仅仅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业绩,企业也同样会依靠团队的力量获得更大的成功。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人,即使个人工作干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在这个讲究合作的时代,真正优秀的员工不仅要有超人的能力、骄人的业绩,更要具备团队精神,为团队整体业绩的提升做贡献。因为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团队成功的基础上的,只有团队的绩效获得了提升,个人才会得到发展。
作为公司的一员,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岗位各环境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公司之中,凭借整个团队的力量,才能把自己所不能完成的棘手的任务完成好;要想获得成功,你就应该学会与人合作,而不是单独行动。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而融入团队必须要有团队意识,摒弃“独行侠”的思想,代之以齐心协力的合作意识,扮演好自己的团队角色,这样才能保证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一个获得成功员工,都依托着一个成功的团队,所以说面对知识的不断发展、更新,作为一名职业化的员工不仅仅需要善于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培育能不断与进俱进的团队精神。
通过学习《职业化员工》一书,我相信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第一,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态度;
第二,要有职业化的工作道德;
第三,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技能;
第四,要有职业化的团队意识;
第五,要有职业化的工作形象。
一定能够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具有团队精神的职业化员工。
黄谡
201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