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教育专业守则(大全)
香港教育专业守则
香港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1990年10月编订
第一章 守则制订过程及有关背景简介
1.1 守则筹委会的设立和守则的制订
1.1.1 1982年,一个国际顾问团在《香港教育透视》报告书中建议成立一个“香港教师组织”,藉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
1.1.2 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一号报告书(1984年10月)不赞成设立教师组织,但建议编纂一份教学专业的“守则”,从而提高专业意识。
1.1.3 教育署于1987年6月按教育统筹委员会建议组成了“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守则筹委会),以代替国际顾问团在检讨香港教育的报告书中提出设立“香港教师组织”的建议。
1.1.4 守则筹委会工作历时3年(由1987年6月至1990年6月),经过广泛的谘询,制订了《香港教育专业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并于1990年10月公布(当时每位在职教师均获发给守则一份)。
1.1.5 守则筹委会基于以下目标而制订守则: 1.在教育专业人员中发扬专业认同感。
2.通过制定一套共同承认、共同努力的道德准则,提高教育专业人员的士气。3.透过制定教育专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为他们提供自律指引。4.为教育专业人员提供指引,以维持高水准的教育。
5.强调教育专业对社会的责任,从而争取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6.加强专业化,提高教育专业的自主权及社会地位。7.促进教育政策制订的民主化。8.促进社会民主。
1.1.6 守则筹委会认为,在拟定守则的同时,必须对守则的执行方法提出建议,并且建议立法成立“教师公会”,作为教师的专业组织,负责执行守则,维持专业纪律。
1.1.7 筹委会建议分三阶段开展教师公会的筹备工作,并在1991年邀请所有教育团体,选出工作小组,名为“香港教师公会筹备小组”;筹委会随即解散。
1.1.8 在1992年初,筹委会与筹备小组向教育统筹委员会递交了一份联合意见书,提出成立教师公会的大纲。
1.1.9 教育统筹委员会未有接纳守则筹委会的建议,改而在其第五号报告书(1992年6月)建议设立一个非法定的“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以下简称(操守议会),负责就如何提高教育专业操守向政府提供意见;拟订应用准则,以界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操守,以及透过谘询,使这套准则得到各个教育界别广泛接受;以及根据上述准则,就涉及教育工作者的纠纷或指称行为失当个案,向教育署署长提供意见。至于可否设立法定的专业管理组织问题,则留待数年后再作检讨。
1.2 操守议会的成立
1.2.1 教育署按教育统筹委员会的建议,于1994年4月组成了操守议会。操守议会研究了职权范围,也研究了1990年公布的守则,认为在缺乏具体案例作为基础的情况下,没有可能拟订应用准则,只能拟订一套原则性的条文。1990年公布的守则已是一套原则性条文的最佳蓝本,而且经过了广泛谘询,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接受,在付诸实践前,实难予以修改。因此,操守议会决定以1990年守则作为执行工作的基本依据。
1.2.2 自守则初次公布,至今已有五年,相信很多新入行的教师未必有机会阅览守则的全文。直到目前为止,这守则是教育人员专业操守的唯一准则,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均极其重要。有见于此,操守议会决定重新印行守则第二、三两章全文,以期现职教师均能人手一份,藉以提高业内人士的专业操守。
第二章 守则
2.1 对专业的义务 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
1.应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凡是可以促进学生身心成长的活动,都应该努力不懈地改进,以满足社会对专业的期望。
2.应保持专业自主是教育专业履行其社会职责的必要条件,并致力于创造有利于专业自主的工作环境。
3.应努力保持教育专业的荣誉、尊严与情操,努力维护专业的团结,和衷共济。4.应透过各种学习途径不断提高专业才能,充实对教育及世界发展的认识。5.应不断促进公众对专业的认识,以维持崇高的专业形象及有效的公共关系。6.应尽其所能提供专业服务,努力提高专业水准,执行专业判断。7.应努力把教育建成富理想、具成果的专业,以吸引更多贤能。
8.应努力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尊重,促进不同种族之间的和睦相处。9.应致力维持及开拓专业内的沟通渠道,以保障专业的健康发展。10.不应从事有损专业形象的工作。11.不应为谋取个人私利而作宣传。
12.不应接受可导致影响专业判断的酬金、礼物或其他利益。
13.以专业工作者的身份发言时,应首先声明发言的资格、发言的身份和发言的实质代表性,若发言涉及某方面的利益,须澄清发言者与受益者的关系。
2.2 对学生的义务 专业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激励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确立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 1.应以教育学生为首要职责。
2.应以学生的德、智、体、群、美五育发展为己任。3.应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负责。4.应尽力分担改善学习环境的责任。
5.应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及学习能力,尽量因材施教。6.对学生的期望,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能力,为依据。7.在教学过程中,应关心学生的安全。8.应给予学生公平的学习机会。
9.应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10.任何时候都以公平、体谅的态度对待学生。
11.不应因种族、肤色、信仰、宗教、政见、性别、家庭背景或身心缺陷等原因而歧视学生。
12.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价值,建立自尊。13.与学生讨论问题时,应尽量保持客观。14.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作出理性的判断。15.评论学生时应具建设性。16.应避免使学生难堪或受到羞辱。17.应致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18.应培养学生民主精神,教育学生尊重他人。19.应鼓励学生尊重老师,不作恶意批评。
20.应确保有关学生表现的报告具真实性和客观性。21.非因专业或法律上的需要,不应泄露学生的资料。22.不应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以谋私利。
23.不应将专业性的教学工作交付非专业人士执行,有需要时应寻求其他专业的协助。24.在执行专业职务中若发现有儿童被虐待,应向当局举报。2.3 对同事的义务
成功的教育,有赖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的合作。因此,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 1.应视同事为专业工作者,不因地位、职能、性别、种族、肤色、国籍、信仰、宗教或政见而加以歧视。
2.应以学生利益为重,与同事衷诚合作。3.应支持同事执行专业责任,鼓励其发展潜能。4.应与同事分享种种观点与资料,以利于专业发展。5.应尊重学校行政当局的合法权力。
6.对于有违良知的行政政策和措施,应首先循专业内的途径提出异议。
7.作为行政人员,应尊重同事的专业地位,给同事以充份的机会对校政提出意见。8.在作出决策时,应使有关同事有充份参与讨论的机会。
9.应致力建立同事间的融洽关系,减少误会;指导工作时,应客观而具建设性。10.对某一同事作出报告时,应容许该同事知道报告内容。11.对其他同事作推荐或证明时,应以公正、真实为原则。12.不应破坏学生对同事的信任及尊敬。13.不应恶意损害同事的专业信誉与事业前途。
14.不应故意使同事难堪或受到羞辱。在批评同事时,应谨地避免伤害其自尊。15.应以公正原则处理对同事的投诉。匿名投诉应不受处理。16.除非事前知会对方,不应对同事的专业活动作批评。2.4 对雇主的义务 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 1.应遵守合约和承诺。2.不应因私利而忽略正职。3.应尽其所能提供专业服务。
4.应积极促进学校/服务机构政策的改善。5.应贯彻执行有利于教育的学校政策和指示。2.5 对家长/监护人的义务
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教育学生是学校与家长的共同责任,因此: 1.应尊重家长有询问、被谘询、及获知子女情况的权利。2.应与学生家长建立友善合作的关系。
3.应与家长交流对学生成长有助的资料及心得。4.应尊重家长对其子女教育上合乎情理的要求。5.应如实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学行表现。6.应尊重每个学生家长背景上的特殊性及应对所获悉的家庭私稳保密。7.应协助家长维护其子女在人身上,学业上的权利。2.6 对公众的义务 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
1.应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2.应与公众合作,共同了解学生目前及未来的教育需要。3.应以身作则履行公民的义务。4.应积极支持及推广公民教育。5.应关注社区建设及参与社区活动。
6.应注意时事,关心社会问题,并致力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7.当公众意见分歧时,应教导学生尊重不同的立场和观点。8.应把尊重人权的教育视为要务。
9.应致力培养学生的自由、和平、平等、理性、民主等意识。
第三章 权利
3.1 一般权利
作为公民,专业教育工作者应享有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及基本人权。3.2 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权利 作为专业人员,教育工作者有权:
1.根据专业所建立、保持及执行的专业及道德准则,注册或领取执照。2.在教、学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3.在教育政策、教学工作、社区关系各方面,参与及影响涉及专业服务的决策。4.对各种资料和观点,包括有争议性问题,运用专业判断加以陈述、演绎和批判。5.通过学习、进修、考察等,维持及提高专业水准。6.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判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7.拒绝透露在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资料。8.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9.对教育问题公开发表意见。
10.当其专业职务受服务机构的措施影响时,要求出席有关会议及发言,并索阅会议文件。
11.在不损其专业职责的前提下,兼任公职并得为兼任公职而享有合理的公假。12.拒绝与职务无关的非专业工作。3.3 作为雇员的权利
作为雇员,专业教育工作者有权:
1.谋求与其资历相符的职位,并获公平考虑。
2.继续受聘,除非通过公正的程序,确立解雇或终止聘任的理由。3.在签订聘约前,获得聘任条件及规例的详尽书面通知。4.享有充分保障个人身心健康、安全及财物的服务环境。5.获悉对其本人的评核程序并提出意见。
6.要求如实获悉对本人优缺点的评核,在需要时提出申诉。
7.不因性别、种族、肤色、国籍、信仰、宗教或政见而影响其受聘或续聘条件,及其升职机会。
8.在有任何措施将影响其受聘情况时,迅速接获对有关措施的书面解释。9.获得对其投诉的公正处理,并以包括仲裁在内的正当方法解决纠纷。10.参加职工会,参与保障雇员权益的活动。11.对不合理的合约条文循各种正当途径提出异议。
12.在申请其他职位时,获原雇主发给确实资料的离职证明文件。
第二篇:香港市场营销专业分析
香港市场营销专业分析 香港八大公立学校里,开设了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学校仅仅只有三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我们一所一所的学校来分析。
香港中文大学——有两个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第一个专业名称就是MSc Marketing市場營銷學理學碩士。但是这个专业是目前三所学校里对申请要求最高的一个。除了正常的雅思要求之外,还需要学生提供一个GMAT成绩,除非有7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可以不用提供GMAT成绩。所以这个专业对于没有充分准备,只是突然想到要留学的学生来说,不适合,短期里很难考到一个比较高的GMAT分数。第二个Corporate Communication公司传播,是和传媒有结合的专业,很多学生看了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后都特别喜欢,但是需要有强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支撑,否则很难申请到,雅思要求6.5。
香港城市大学——也有两个市场营销相关专业。一个就是MSc Marketing市場營銷學理學碩士,一个是MA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整合營銷傳播文學碩士。第一个专业不用多说,就是一般的要求,雅思6.0以上就可以申请,无需GMAT成绩。第二专业也是与传媒结合,但是申请难度没有那么香港中文大学的公司传播那么难申请到。
香港理工大学——有一个专业,Master of Science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市場營銷管理理學碩士學位。很多学生看到这个学校有这个专业就很激动,结果忽略了一点,这个是part-time的专业,不适合非香港居住的学生申请。所以这个学校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相当于是没戏。
综合来看,香港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校和专业都比较少,提醒广大想去香港留学的同学们仔细看学校官网公布的信息,找留学机构的老师帮助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后理智决定是否要参与到这个激烈的竞争中来。
第三篇:守礼仪教育活动记录
小学守礼仪教育活动记录
一、活动目的:
加强小学生礼仪规范教育,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二.活动时间:
2009年10月
三.活动负责人:
四、活动过程:
1、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小学生礼仪常规。
2、“我要做文明礼貌的好学生”主题班会。
3、征文“可爱的校园”、征画“可爱的校园”。
4评选校级“文明礼貌之星”。
五、活动小结:
学校开展此项活动对学风和班风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同学之间讲文明,讲礼貌成为风尚,个别同学出现情况后,其他同学也很主动的帮助他指出,督促他改过来,不象以前,事不关己,漠不关心,评选校级“文明礼貌之星”将本月活动推向高潮。
第四篇:香港教育理念
我的教育理念 + 经验实践
香港
梁伟明校长
ss 很荣幸能有机会到这里与各位经验丰富的校长交流工作经验,下面所述的是我过去八年在香港一所小学校的经验总结,那是我个人对教育工作的看法和实践经验。这经验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在那些年里实实在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教育改革。在处于这改革大潮中,我从各信息接触到有关教育的新方向,加上在英留学时所接触有关高效能学校的特点,对基础教育得出一番见解;适值有机会再出任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岗位,便尝试把自己所学的理论、配合工作所体会出的理想,在学校实践。这未必是一个上佳的个案经验,内里砂石仍多,希望各位资深的行政人员阅后,不吝赐教,多予指正批评。
给内地校长的信 – 小朋友在学校学甚幺?
各位校长同工:
孩子上学了,他们要学甚幺?根据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看法是:
「在现代和民主社会中,为了个人的成功生活,也为了全社会面对现在和未来的挑战,个人要基本具备三大基本素质。」那三大素质就是: 1.群体互动
善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以及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2.个人自为
懂得塑造和实行个人的长远计划和短期目标 懂得在复杂的大环境中自处
懂得捍卫与坚持个人的权利、利益和明白个人的局限和需求。3.使用工具
包括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字
互动地使用信息和知识、互动地使用科技
上述的三种素质是享誉国际的教育家、香港大学校长顾问程介明教授认为能使小朋友「在群体立足的种种素质」,让他们「发挥潜力」,可以「应付他们二十岁的社会,更可以使他们能面对四、五十岁的社会」,即能终身受用的素质。
程介明先生在04年发表的《香港应得的教育》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变化,工作的要求已改变,严格细明的分工渐渐变得不可能,低技术的工作越来越少,长工也愈来愈少;替代的将是需要团队的合作,工作性质转变是常态,工作要求员工动脑筋的、要有创意的,员工要懂得随机应变的,学历已变得不再是保证,需要的是随时随地的学习。
程博士在其它文章亦论述了:
在知识型的社会,个人要具备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能力的视野和技能。
在知识型的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特点都越趋个人化(个别企业)和合适个人兴趣(个别企业的特点和发展),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有创意和创新,也在于创造人们新的兴趣,创造新的需求。我们今天看到的、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在以前是没有的、不存在的,许多都是创意的产物。
在知识型的社会,由于产品和服务趋向个人化,员工面对客人、理解客人的需要、继而向客人推介产品和服务、售后的服务、应付客人投诉、为客人解决困难、化解与客人的矛盾,争取他们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个人与人或群体互动的能力包括沟通、相处、与人合作,以及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知识型的社会,社会变得很快,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变得很急速,竞争也很剧烈,企业要作适时的改变,更新产品和服务,甚至要懂得转型,不然就会被淘汰;因此个人的工作形 1
态可以在几年里面发生变化,人的一生中,就难免遇到多次的社会变迁,难免遇到工作上的变更,包括转工、转行,也包括失业、待业。
在上述的环境中,学生/人们需就自己/团体所要面对或解决的事情,懂得从不同的渠道取得相关的资料,作分析、评估、选用、作为做决定的依据,及后又能运用有效的表达模式与人交流,取得别人认同,来达致解决困难,达致成功。
我们的下一代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生活,就业或创业,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持续发展提供能量,为国家在环球化的激烈竞争、在面临经济转型的常态中保持优势和争取处于领前地位。
不然,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就会因为人民缺乏这些素质和能力而变得无以为继,窒碍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在珠江三角洲的粗创型的工业经济发展,经历约20-30 年的发展,已经不能再走下去,需要转型。不少珠江三角洲的工厂企业搬到中西部,搬到湖南(也搬到其它国家),为这里带来发展,然而由于社会变化的速度和其它新兴国家的兴起,这些搬过来的企业不可能像过去有20-30年的寿命,可能在10年后,他们就要另觅发展地方或要提升产业效能,向新科技和高文件产品转型,到时候,我们的年青人和现在在学的学生就要面临这些转变,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政策,我们现在的教育就要装备他们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在这知识普罗化和急速的社会转变的环境下,要学生们具备足以迎接未来,渡过有意义的一生,良好的品格和修养,就变得愈来愈重要。在产品和服务趋向个人化的同时,诚信、守纪,重视合约精神,有理想,有毅力,有承担,明白自己的需要和局限,尊重别人的需要和理解别人的局限,有独立处事和应变的能力,能与人共同合作的能力等这些个人品格和修养就成了未来人力必须拥有的素质。
一位商界高级管理人士对我说,现在的人虽有很好学历,读书成绩很好,学士硕士优等成绩毕业,但做事能力很弱,常识贫乏,不懂应变,又没有承担,真是白读了书。
我们回看经济合作组织所提出的三种素质有两种是与个人品性有关,另一种是知识技能,足见传统思维或现在过于重懂得默写/串多少字和考试成绩的教育,未能全面而有效照顾学生未来的需要。现在做管理工作的、做老板的都抱怨新一代人独立做事的能力很低。
各位校长,我们都心爱自己的学生,人人都希望培育他们成才,但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未来人生的挑战,怎样培育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的爱护他们?若果我们仍认为抱着自小催谷他们,学艰深些,多做点默书和练习,单纯应试教育来培育下一代就能成才的观念,那便是走歪了路。我们下一代要的是自信,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欣赏别人,懂得改善自己的弱点,又能容纳别人的弱点。我们下一代要的是懂得管理自己 – 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物品,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终学会管理自己的人生。小朋友来到学校应要学甚幺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1.小朋友要学会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在学年开始首月的工作重点应该有: 1.要求各学生定下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业表现,定立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及检讨的时间。3.教导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4.要求学生勤执拾自己的物品和保持个人生。
5.要求/指导学生分配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每天要阅读、朗读、反省和写作。6.要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和书写态度。
7.指导学生每月评估自己的教养表现(内用包括仪容、爱护身边物品、和人相处的的合理行为及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各点大部分是教育改革提出的九大能力当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些从生活细节培养的行为和习惯,就是培育小朋友具有良好生活习惯、优良品格和修养的基础。
2.小朋友要具备信息素养的能力
学校要全力发展学生「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学习模式;学校要定立校本信息技能表,并按这些技能的特性,编配在各学科内。
信息素养不只是说运用计算机和互网络的能力,它应包括更广范的内容:
信息素养是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学生/人们需就自己/团体所要面对或解决的事情,懂得从不同的渠道取得相关的资料,作分析、评估、选用、作为做决定的依据,及后又能运用有效的表达模式与人交流,取得别人认同,这就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的素质。
学校要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包括网络、图书馆、书刊、图片杂志等)取得信息的知识和技巧、选用、分析和评估等能力,以及掌握运用各展示所得的能力和技巧。信息素养是 「学生在学校必需学会的基本能力」,学校要做的事情包括:
重视及发挥图书馆主任的功能 ── 专责统筹提供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专业人士(a professional),配合课程发展统筹规划和发展以资源为本的学习模式。表列学生需要掌握的信息技能。
根据此表列出各科在本科需培养学生的技能,按程度分配到各级的学习内容。在设计课业时,考虑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技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有实战的经验。
有系统地培训学生,由四年级起分组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专题研习,至六年级独自完成一个毕业专题研习,并需做展示其研习成果的汇报。为了突出专题研习的重要和肯定学生努力的成果,专题研习的评估成绩(等第)宜加载成积表内。
3.小朋友要具备群体互动的能力
三大素质的「群体互动」如何孕育?过去我的学校要有规划完整的成长课。学校在高小引入《历奇辅导》这个由德国却恒博士(Kurt Hahn)提倡由历奇、野外、经验学习和个人及小组辅导四部分组成的训练,令学生在经验当中巩固正面的价值观,建立个人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体验与人合作的困难、成功和喜悦,运用知识、结合本能、创意、群体智能和环境去解决疑难,建立反省习惯和强化他们的抗逆能力。
我深深体会到学生从这些活动不断成长,达到上述的成果,所以学校亦要为初小举办照顾自己生活的周末日营训练,作为历奇辅导的前期训练工作。
现在不少香港的学校都开始认识历奇辅导的好处,但当中还是停留在办一个活动、一个兴趣小组或只能让部分学生参与,聊备一格。然而,我深信当学生每一位都应从小一至六年级,一年一年的接受这群体互动培育,他们积累的经验,将与他们的同辈,不可同日而语。
学校的成长课应以四个主题:事业篇、个人发展篇、学业篇和群性发展篇为课程核心。环绕这四个主题,再细分成十数小纲目,由一年级至六年级,按着学生的成长需要,选择适当的课题,在学校生活里组织不同的活动,利用班主任课结合常识和中文课推行。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渐渐建立自信和正面的自我形象,在这些基石上建立良好的品性。
整个历奇和成长课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思和内省能力,老师们指导带领学生进行反思自省是开启这大门的钥匙。为让历奇教育达致最佳效能,全体老师宜在开学前已接受了带领成长课的训练,让老师也有亲身体会,往后便能引领学生参与和在营后回校时跟进他们的成长发展。老师在完成课程后,若能把所学的技巧带到其它学科的课堂上,这将是叫人喜悦的额外收获。
4.小朋友要具备思考、批判和分析的能力
灌输知识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的方法和能力才是首要工作。所以学校应在学期首两月在各科学习渗入概念图(mind-map)的认识和运用,这是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一环。为使这概念图的教学达致最佳效果,学校应在开学前已为老师举办了一个工作坊,让老师们对概念图这训练思考的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在日常的课堂中不时跟学生温习或提供应用的机会。
读书明理,懂得分辨是非,需要分析和批判能力;关心时事,掌握社会的脉搏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学校宜在三年级至六年级的班级,组织同学运用他们的零用钱,合订两份报章,培养他们每日阅报的习惯。
学校在课堂内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常有机会聆听意见和发表意见,响应别人的意见的经验。
5.小朋友应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 学校还应重视以下的工作:
•语文能力的培养
1.培养阅读兴趣 ── 安排早读、推动阅读奖励计划、英文阅读计划、引入故事妈妈或reading angel等伴读计划。
2.培养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和声线演绎文学作品 ── 要求学生每天在家中或在校内朗读。每年一次话剧汇演,每位学生都有份参与。
3.培养思维能力,鼓励批判性思考 ──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专题研习、时事剪报、读新闻感想、时事专题墙报板。
4.加强品德、情意教育、文化学习── 设计关怀关心计划 + 学科(如中文)结合成长课程 5.加强认识中华文化元素 ── 课程发展包含专题搜集或研习、节日活动
6.增加运用英语机会、沟通要达意 ── 如举办英语日、讲故事、介绍自己、英文话剧汇演、学校电台广播等活动。
7。独立学习的能力 ── 把拼音、查子典、运用信息资源的学习融入学习生活当中。8.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感受和创意。
此外,学校应要求学生: 每周阅书一本 每天写一段文字 每天朗读10分钟
每天检讨反思 – 沉默3-5分钟
每天回家朗读所学课文/课外文章三遍 学校应期望学生学会
用六何法去认识句子和文章结构 用六何法去写句子/段落/文章 拼音知识,发展个人的拼读能力
学校要落实上述素质教育,最理想的是创造小班教学环境,运用有效的小班教学策略,达致优化小班教学:
优化小班教学不只局限于教室的学科学习,那是涵盖整个学校运作的概念。小班教学的精神在于利用较少学生数目的环境培育学生的品格,发展个人的潜能,照顾个人的发展,建立学生个人与人建立关系、沟通和共事的能力,着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亦着重于学生在那些经历历练出来出创新和解难的能力。
小班教学着重精致教育,着重个人品格和与人发展关系,所以我过去的学校着重班主任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在学校的父亲或母亲),初小尤更重要,所以在规划时那些班主任要与学生有超过六成以上的接触时间,此外亦设法引入教学助理(有幼儿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的人力)。
教室以外的学习活动也是沿用这原则,以较多的人力(包括班主任、主任老师和义工)把学生分成小组,加强照顾和指导,利便参与和提供与人互动学习的机会。所以学校的生活训练、历奇活动、专题研习和游泳都配置相当人力;这些活动都着重自我管理、参与、纪律、群体互动、突破、解难等等元素。
此外,我们要营造丰富学习的环境,学校的周围环境,教室内外周围有触目皆与学习有关的事物;教室内学科学习也一样要提供许多参与、发现、互动、聆听、分析和判断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学生参与上述学习的能力基础要在初小阶段大力的培养。
小班教学亦有个人化的重点,着重以起点行为教导个别的孩童,从其不同的基础上引导其向上发展,把每个学生都带上来。
小班教育开支庞大?经过数年的实践,我有以下的体会:如果小班教学是起点,在幼儿园、初小进行,有系统有部署把学习行为习惯及技能转移及延续,高小就可维持较多人数,小班则最多保留小量机动性按学生学习需要才做;中学现阶段开始小班是过渡,代小学小班有成的升上来,转移和延续小班养成的习惯,随而中学亦以小量机动性按学生特性和水平做小班教学。这可能不是天文数字的事,再者,政府能运用小班凝聚和调动家长的意愿,家长为了下一代,多多也会付出,重点是能够叫他们认同这事的效用;另方面调动社会资源(例如名誉、减税鼓励商界支持教育事业,他们是日后的用家,若诱因足够,这也不会是做不成的事)。
在推行小班前要前做些前期研究工夫:例如以一年时间由专家属研究小班环境下有那些有效的方法
去推行,去优化教学,然后才找试点学校试行,作有年限的试验?期间作微调,总结经验,然后就按期推动推广。
怎样开始?开始时要有明确目标,要有足够时间给学校预备(预备老师认识优化小班的概念),有足够的材料去预备学校,去预备老师(例如培训老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和有效小组学习的关键;培养建立学生在小组学习时有效的合作学行为的方法)。其间要进行行动研究给老师回馈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规划内容。
各位同工,如果学校要达到社会要求我们培育下一代的功能,要达到我们的理想和目标,要把我们的工作效能达到最佳效果,我认为学校需常给家长常常写信,增加沟通,让他们知道学校在做甚幺,希望家校能互相配合。教育学生三个层面的两个主要角色 ── 家长和学校一起工作,学生的学习便更有成效。若家庭和学校连成一线,发挥更大影响,转变社会的大环境,那幺孩子的教育,就能有机会竟全功,家长和老师们也不用这幺吃力!
我从2002-2006年期间,每学年都给家长写信(合共超过四万字),向家长们阐明学校的理念和学校的工作重点,给他们传达一些对小朋友有益而有效的教导方法,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这些通讯和其它的接触,减少误会和矛盾,增加了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归属感。我们邀请家长到学校当义工,向小朋友讲故事,作伴读,协助带领课外活动,得到很好的反应,当义工的家长每年递增,令同区的学校也感到羡慕。为了延续学校的小班教学规模,我在临离开学校的前数月发起家长们在07-08年向学校每月捐款,得到很好的响应,计算下来,学校得到超过五十万元的支助,在一所学生人数不多,又以基层家庭为主的学校算是很不错的成绩。我觉得能得到家长的支持,那些通讯是应记上一功的。
除了获得额外的资源,紧密的通讯,可把学校教导小朋友的效能延伸到家庭,因为教育的效能的最终体现,见于学生能将所学活于生活当中。
梁伟明及服务学校简介梁伟明,现年48岁,从事教育工作25年。
83年香港罗富国师范学院毕业;88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学士(特殊教育);97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硕士(教育行政)。
1983-2007先后在东湾莫罗瑞华学校(1983-1998)和新会商会学校(1999-2007)任教和出任学校的校长。因对教育的热枕和提出的教育理念,在2002-2007获得商人捐助数百万元,加上个人捐款百万,改善新会商会学校的教学环境,并推动小班教学及作跟进研究,获得不错成果,获得香港传媒的报导;学校经验被收录在教育学院出版的《由小见大 – 小班教学档案追踪》一书内。在新会商会学校工作期间,获得李嘉诚教育基金捐款10万在学校建立李嘉诚教育基金会奖学金,奖励学行表现优异的学生。2000年在报章刊登广告文章,狠批社会风尚,获各界回响;文章内容被考评局引用为翌年的会考语文聆听考材。
2000-20001年为太阳报写作专栏《居贤坊》半年,写下了《孩子学习篇》、《教学篇》和《生活闲情篇》三篇共7万余字。
2007年9月起暂离开学校的工作,以一年时间了解内地的教育,并掀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筹组慈善基金,支持在湖南农村学校建立图书室计划;同时计划修读香港中文大学的比较及公众史学文学硕士课程 新会商会学校地址:香港上环居贤坊一号 电话:2559 2406传真:2540 583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个人分享》提纲
香港东湾莫罗瑞华学校
谭伟权校长
交流主题:
1.我的“特殊教育观”
2.就个人在教导“过度活跃及专注力失调”儿童的经验,分享对具有较严重“情绪障碍”及“行为偏差”学童的教学体会
我的教学及学校管理体会:
以下是我当特殊学校教师及校长多年,对特殊教育及管理一所特殊学校的点滴体会。
从事「特殊教育」多年,由最初不知为着甚么而入行(不讳言是为求一份安稳的职业,实在谈不上甚么理想),直至今天愈来愈喜爱这一份工作,且认为它具有非一般的意义,实在有幸于此与各位校长前辈分享其过程中的体验。
有着不同价值观的人,对于何谓「教育」,以及教育的功能是甚么,均有着不同的理解。尽管「教育」肯定具有多重功能,我却一贯较为「功利」,定会将其社会功能排列于最前与最重要的位置,而在众多项社会功能中,又会以「促进社会阶级流动」置于最先。为何如此?我想若非教育能够发挥那一项功能,我的人生定然与现在的截然不同。那并不是说我已「上流」至那一社会某一高阶层,而是指因为获得「教育」 的机会,使个人思想、行为、生活、视野和价值观,得以脱离了原已既定的轨迹,让我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成为一个较为「自由」的人。
由于学识所限,准备仓卒,加以时间上亦不允许,故我不能从较严谨的学术角度,深入讨论有关「特殊教育」的种种议题,而仅能将个人有限的经验与众分享,期望各位能够对于一群为数不少,却又常被忽略的儿童之教育问题,多一点思考和讨论。
(一)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地方的社会文明和公平的重要指针。
所谓「平等教育机会」、「普及教育」或「义务教育」,不只是让每个儿童皆能接受教育;进一步而言,是对处于不利条件下的儿童,给予加强的辅助和照顾,让他们有条件发挥自已的潜质和能力,在社会上参与一场。尽管比赛结果总会分出优劣和名次,但由于社会已保障每个人有大致均等的机会,决定性的因素乃是个人的才能与努力,故此能够体现社会的公平;而人类社会得以摆脱弱肉强食的森林定律,因而称得上为文明。
「特殊教育」便是从根本上给予弱势儿童公平竞赛权利的具体措施,而其意义不仅在于接受特殊教育照顾的那一名儿童,更能造福他们的下一代,帮助一个家族摆脱宿命,是何等有意义的事业!
(二)消除不必要的「卷标」,着眼于学童的教育需要
过去我们常常将有缺憾(无论生理或心理)的自童称之为「特殊儿童」或「问题儿童」,所强调的是他们如何与「我们正常人」之不同。其实他们与一般儿童,有着甚么实质的分别呢?只是他们在先天或在成长过程中,不幸地的缺失了甚么(一条腿、一双眼、一个正常的染色体„),导致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因而有着某些特殊的需要。学校应当关注的,是「那些需要是甚么?」,以及「如何满足那些需要?」,而非着眼于这位有残障的儿童「有何特别」。
换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往往能够更新我们的既有观念,也带来谋求进步的变革。
(三)「双重不幸」-社会对「心理残障」常常存有误解
外显残障征状很容易被察觉,在今天社会,歧视情况已十分罕有,且会触动社会的关怀与怜恤。不幸的是公众对心理残障的认识,仍然十分肤浅,而具表征不容易显露,一旦外显,引来的将不会是同情和帮助,而很可能是憎恶与敌视。
愈是文明的社会,对于「离经叛道」的行为,包容性愈高。学校也是社会的缩影,对于思想或行为偏离规范的学生的接纳与包容程度,亦可反映学校的文化风尚。「接纳」与「包容」并非表示同意或允许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而在于如何看待该等行为,以及如何作出该等行为的学生。「以人为本」是近年在内地和香港也十分流行的口号,「以人为本」便是将「人」置于「行为」之前-接纳和理解「人」的需要,帮助他去纠正他的「问题」。这是一个显浅的道理,但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忘记。
当有听觉障碍的学童,听不清老师的指示时,达不到老师的要求,相信老师们都不会训斥他们「不听话」,反会作出各种安排,帮助他们克服残障,让他们能够如同其它学生般学习。然而,我们却惯常训斥处分那些「不听话」的学生,但是训斥愈凶猛,惩罚愈严厉,顽劣的学生却愈来愈多,叫老师们愈来愈激愤、困扰和做恶梦。
我们可有察觉那些学生虽然肢体发达,脑袋也没有甚么问题,但其实很可能存在看不到、摸不着的心理残障,或是未被鉴定的疾患,导致他们的「不听话」异常行为?我们一贯的处理方式,究竟有否对症下药,还是药石乱投,终至无药可救?
(四)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仍要敢于提出要求,并对他们抱有殷切的期望
多年来与有「情绪困扰」和「行为偏差」儿童的相处,让我十分肯定的,是不要低估或抹煞他们「想做好孩子」的意愿。我们坚持指出他们是有着「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是相信他们有些十分基本的需要未有获得满足,因而出硫异常的行为,所以要通过特殊教育措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其实他们的「特殊需要」,是最正常不过的──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相信不难满足)、安全感(不要低估这人生的影响)、爱与关怀、备受肯定、成就感...等等。这与一般孩子的所需有何差异?
没有饭吃的孩子,总得去偷;要他不偷,让他吃饭。
(五)教学是一门艺术,却须是建基于科学;教学工作固然需要爱心,然而实质的动力应来自专业精神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和社会的心理是如此复杂改变,教学确难找出甚么定理与必然。然而,教育亦应建基科学,而教师亦应培养科学的态度。在特殊教育而言,对学生发展和学习心理的掌握,异常行为成因的探讨,特殊照顾需要之判断,以至采取何种手段以满足该等需要之取舍,均是一个应为科学处理的过程。
「你们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真是很有爱心」,很多朋友如此抬举我们。说实话,单靠「爱心」支撑不会长久,也成不了甚么事。近年来,我们常用而达至滥用程度的一个词,便是「专业」。要使教育产生预期的效果,以及提升教师与学校的地位,教师必须须走上真正的「专业」道路,特别是培养专业自主的能力,重视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掌握、讲求专业问责与承担。
多读书(切勿限于教育范畴),多反思,多进行教学研究,多争取不同的生活体验机会.于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对于香港的老师而言,普遍均做得十分不足,肯定远不及内地的老师,因此未敢发表甚么意见,倒很想有机会各位先进学习。
(六)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学生的机会
上述标题的那一句话,是近年我常向我校人员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后知后觉,至今方得的体会。近年我校在学生的训育和管理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相信是大体上掌握了这一道窍门。我们没有推行过甚么「运动」,没有新增的管理措施(相反地是撤走了一些),也没有制订出甚么辅导方案,学生却日渐循规蹈矩起来(离理想仍远,但进步确实不少),老师们也较宽容,师生关系也十分和谐。甚么是「生活中的教育机会」?不外是老生常谈的「身教」、「校风」、「文化氛围」,而这些都是最不冠冕堂皇的小事情,却最能够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品格,也最影响及反映学校教师团队的工作文化和工作方法。
作为与各位校长分享的结语,就让我们互相勉励,从本身做起,带动我们的老师,在思想和言行上,「敢于为人师」,而我相信这便是办好学校和教师领导工作的起点。
在与各位校长会面时,如时间允许,我将扼要介绍香港特殊教育的发展,以及以本校的经验作为例子,说明香港的特殊教育,随着时代步伐在教育理念及学校运作管理上的转变。
由于本校收录的学生,皆因为其本身的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而未能在普通学校中获益,故此获得转介入读本校。我将以具体事例说明我校如何理解学生的异常的问题行为,以及我们辅助他们的主要原则及手法。
本校近来收录颇多被诊断为“过度活跃及专注力失调”的学生,而此一常见于儿童的精神异常征状,亦开始备受教育界以至公众的关注。本人将就个人经验,向各位介绍对该等儿童的教育安置安排,以及就一些较为有效的介入方法作出分享。
谭伟权个人简介
男,年近半百,性情淡泊,志向未明。曾任香港中、小学教师及校长二十余年,也曾休业两年,以寻求新的生活经验。现职「群育学校*」校长。
*「群育学校」是香港专门为「情绪困扰及行为偏差学童」而设的特殊学校,部分的性质近似内地的「工读学校」,惟惩治及行为改造元素较轻,学校生活及教学安排较接近普通学校,惟政府所投入的学生人均资源则高于一般学生的水平。联系方法
电话:(852)2980 2383传真:(852)2980 3241 电邮:tws@hknet.com 学校网址:www.twmlsws.edu.hk
第五篇:香港市场营销专业详解
香港八大公立学校里,开设了full time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学校仅仅只有三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有两个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第一个专业名称就是MSc Marketing市場營銷學理學碩士。但是这个专业是目前三所学校里对申请要求最高的一个。除了正常的雅思要求之外,还需要学生提供一个GMAT成绩,除非有7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可以不用提供GMAT成绩。所以这个专业对于没有充分准备,只是突然想到要留学的学生来说,不适合,短期里很难考到一个比较高的GMAT分数。第二个Corporate Communication公司传播,是和传媒有结合的专业,很多学生看了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后都特别喜欢,但是需要有强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支撑,否则很难申请到,雅思要求6.5。申请要求:
背景要求:接受任何专业背景。(官网表明如不是 Marketing 专业,会提供Pre-term course)
硬件条件:参考研究生院要求,托福 79,雅思 6.5。但以中文大的热门程度来看,明显超过这个要求。要求 GMAT 成绩,(除非有 7 年工作经验并且 5年是担任管理层的职位)小秘表示 verbal 高于 21 分,可免托福或雅思申请。从 录取数据上可知,申请中文大市场营销专业硬件背景需要 GPA3.0+,雅思 6.0+或托福 95+,GMAT 700+才比较有把握,但若 GMAT 成绩比较突出,实习经历比较丰富,托福成绩和 GPA 可稍微低一些。工作经历:无明确要求,但青睐。面试:不需要
香港城市大学——也有两个市场营销相关专业。一个就是MSc Marketing市场营销学理学硕士,一个是MA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整合营销传播文学硕士。第一个专业不用多说,就是一般的要求,雅思6.0以上就可以申请,无需GMAT成绩。第二专业也是与传媒结合,但是申请难度没有那么香港中文大学的公司传播那么难申请到。申请要求:
背景要求:接受任何专业背景。
硬件条件:官网要求托福 79,雅思 6。无 GMAT 要求。
工作经历:无,但推荐。但从 2013 年录取案例看,被录取的案例没有全职工作经历,但实习比较丰富。
招生情况:今年官网公布招生 60。(对比校方公布的 2011 招生情况为,125名学生中有 55 人为非香港本地学生。虽然“平均工作年龄为三年”,但大部分都是“工作经验少于一年”的学生。2012 年收录的 7 例申请案例,4 例录取(无一有全职工作经验),2 例 WL,1 例被拒。内部其中一例录取案例背景为 GPA3.8,雅思 7 分,GMAT640(被中文大拒))七一工作室2013 年 13 例申请数据中,6 例录取均是来自网络数据,只有 2 例有背景,据了解城大注重工作经验,客户的实习比较水,面试情况也一般,所以拿到面试之后就被 waitlist。
面试:部分可能会收到面试通知
Master of Science in 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环球市场管理学理学硕士)由香港浸会大学市场学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管理学院合办的一年全日制硕士课程。本课程透过课堂研习及毕业论文等训练,令学生掌握国际营销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此外,本课程充分善用两所大学的地理优势,学生可于英国(第一学期)及香港(第二学期)就读期间体验两地不同的文化。本课程之学生会自动成为英国特许市务学会(CIM)的附属会员。本课程毕业生更可以三年的工作经验和额外 35 小时的个人发展经验,进一步选择成为特许市务师(Chartered Marketer)。由香港浸会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联合颁发毕业证书,香港首个与国外大学联合颁发之环球市场管理硕士学位。
申请要求(由于第一学期是在谢菲尔德大学上课,因此申请是经由该大学的网申系统,无需申请费)
背景要求:接受任何背景的申请者
硬件条件:IELTS7.0(单项不低于 6.0),TOEFL100(单项 23)工作经历:表明为应届生而设,营销或管理经验并非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