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文化生活亟待解决
丰富农民生活 再现农村风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物质生活不断富裕,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重视,而农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再现农村风采的关键,尽管农民收入提高了,物质丰富了,但缺乏精神文化生活的农村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人说,现在的农村变了,曾经熟悉的感觉淡了,浓浓淳朴的民风没了,这些现实表现的背后,实际上是农民文化生活的贫乏。农民在农忙之后,业余生活仅仅就是打打麻将、吃吃饭、做点小生意,这与城市的文化生活相比,差距显然。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业余生活,这不仅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缩影,也是一种现实无奈的选择。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一方面是农村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许多乡镇都不具备文化活动广场等公共场所,一些街道旁的空地往往就成了临时“活动广场”;一方面是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素材,文化活动少。不是农村农民不想搞文化生活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而是缺乏相应的引入机制将外面好的、健康文化活动下乡,广场舞在乡村的盛行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物质虽然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却单乏了;楼房虽然高了,邻里间的交流却少了;环境虽然好了,农村味却淡了。丰富的业余生活,不仅可以增强农民生活的幸福感,而且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要丰富农民生活,必须物质和精神两手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风貌,是丰富农民生活,再现农村风采的基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划,分步实施。优先考虑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水、电、路的建设等,使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建设体育场、健身广场等方式,让农民在闲暇之余自由选择生活消遣方式。
加强精神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丰富农民生活,再现农村风采的关键。通过设立图书室、教学室等方式,同时整合具有丰富农村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作为智力支撑,搭建区域协作、合作共赢的文化资源平台,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争通过先进的理念和优秀的文化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领新农村建设,再现农村风采。
俗话说:“富腰袋,也要富脑袋”。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生活,才能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事业开出灿烂之花,再现农村风采!
第二篇: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彩灯高挂,锣鼓喧天,新春的街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社火表演、彩车展示、群众歌舞、书画展览……群众们走上街头,走进文化大院,尽情享受着一道道新春文化的盛宴。乐队奏响激昂的乐曲,歌唱团唱起高亢的歌,身着盛装的各族群众翩翩起舞,书法家挥毫泼墨,村民曲艺团表演着贤孝,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组成了一幅祥和欢乐的动人场景。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真可谓多姿多彩,五彩缤纷,即使在严严寒冬,身处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中也会感受到春天的温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难发现,文化因素已经渗透到基层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人们的选择。
(一)从基层群众的受教育程度看文化生活的现状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的数据显示,2010年11月1日中国人口的总量为13.4亿人,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中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
与此同时,我国教育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大大增强。其显著标志是,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水平显著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已是今非昔比。首先,中国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2000~2006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9.11%提高到99.27%,基本实现了学龄人口都入学的目标。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25%和99.29%,女童高于男童0.04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88.6%提高到97%。然后,中国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稳步提高,2000年为94.89%,2005年为98.42%,提高了3.5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大幅提高,2000年为51.1%,2005年为69.68%,上升了18.58个百分点。其次,中国的成人识字率不断上升。1996年成人识字率为
82.18%,2005年提高到88.96%,超过了全世界和发展中国家成人识字率的平均水平。最后,中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1982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33年,到2005年提高到8.5年左右,提高了近3.2年。上述教育成绩的取得,推动了中国教育指数的不断升高,从2000年的0.80上升到2005年的0.837。
那么,受教育水平到底对生活水平有什么影响呢?以农民工和的例子来加以解释。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布,绿皮书指出,在众多影响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因素中,受教育程度成为最显著因素。从受教育程度看,所有变量都非常显著,并且其方向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活质量越高。依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专项调查,对影响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全国31个省份各级城市中的29425名农民工生活质量进行分析。调查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文盲组比小学组的生活质量指数低0.6%,初中组比小学组的生活质量指数高1.7%,高中组比小学组的生活质量指数高4.1%,大专及以上组比小学组的生活质量指数高7%。
由此可见,随着入学率以及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生活必将科学化,意义化。越来越多的群众将走出家门,学习精彩的文化活动,参与丰富的户外生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且随着中国人受教育水平的上升,中国的第三产业也将更为蓬勃的发展,这将为中国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契机。
第三篇:基层工商所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基层工商所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基层工商所各项工作进入规范有序的运行轨道,硬件建设日趋完善,工商所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变。但“两费”停收后,也反映出当前基层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甚至不知道工作应该怎样干了。
通过本人的调查研究,将目前基层工商所存的问题,及个人的一点建设加以阐述。
一、当前基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工作忙、乱、散,疲于应付,影响监管效能。在“小局大所”模式下,工商所虽然没有了收费任务,但监管任务却越来越重,监管范围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严。并且各股室都向工商所下达工作任务,多头下达任务形成忙乱,缺乏整体协调机制,本可以合并完成的工作要分几次做,形成重复工作,浪费了管理资源。
二是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在群众中的形象。工商所是整个工商局的门面和窗口,服务水平好坏直接影响工商部门自身的社会评价。从当前工商所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在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执法能力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工作人员知识的匮乏和对新的政策规定不掌握,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
三是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状态主要是多年来由于疏于管理再加上素质低懒散成性,这部分干部感到提职调级没盼头,思想没动力,工作没压力,因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四是部分干部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要求,影响工作的落实。近年来,基层干部的文化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工商所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0%。但是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仍不尽如人意。表现为:不会办案,对企业准入政策和规定缺乏了解,年检看不懂资产负债表,到企业检查看不懂财务账目,因不熟悉主要的工商法规,巡查时发生在眼皮底下的问题也发现不了,监管视野狭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是近年来监管职能下移,工商所承担了一些新的监管职能,需要逐步适应;其二是巡查是以组为单位,多人检查个别人办案,多数人既没有工作压力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其三是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需要改进。省市县局只能顾及股所长的培训,基层干部很少有业务学习的机会,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仍然要靠师傅带徒弟式的传帮带,效率不高
二、几点建议
1、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商所干部队伍。
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明确的干部考核机制,保持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建立高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队伍的业务技能;建立奖惩统一、责权统一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进一步促进干部更新思想观念,改进思维方式,转变工作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塑造良好品行,提高工商所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展示良好执法形象。一是要使业务能力真正成为使用干部的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引导干部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使广大干部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规范”为“我要规范”,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工商所干部如果没有对工商工作各种政策法规的系统掌握和深入领会,往往在落实工作上会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从主观上可能也想把工作干好,但限于个人素质的制约,又往往事与愿违。加强政策法规教育,使干部思想水平和政策界限得到有力提高和具体明确,就能够明明白白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制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2、科学运作,解决基层工作忙乱问题。
(1)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统筹兼顾。工商所长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善于把握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安排好工商所的工作。这是解决基层忙乱最基本的要求。
(2)抓好基础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如规范化建设,应
将其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手段,主动抓,并坚持长久。
(3)实现办公自动化,防止重复劳动。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尽可能实现办公自动化,实现信息共享。
3、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就是要形成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的工作格局。加强制度建设,要注重“四性”:一是制度的先进性。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制度,使制度与实际工作相吻合,相协调,保持一定时间的超前度,能够推动工作而不能束缚工作。尤其要强调,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来完善制度、修订制度,使制度日臻完善,使制度在动态发展中加以规范。同时,制度必须体现出上级精神与本局实际的结合,对那些不合时令的“土政策”或者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东西要坚决摒弃,充分体现出制度的引领作用。二是制度的连续性。制度的先进性和连续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所谓连续性就是要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和继承发展。在制度的执行上,如果朝令夕改,张三一个号,李四一个调,则使制度庸俗化,在执行时也会跑题走调,丧失其约束力。对某项制度的修改完善也要履行一定的程序,讲清合理的依据,得到受制度约束对象的认可,这样,规范化建设才会抓得顺乎人心,合乎众愿。三是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制度建设上既要有宏观上、原则性的要求,更要有具体的可供操作的东西。能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也要有具体的定性要求。四是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一经出台,对每个人都具有同样的约束性,无论领导成员还是一般干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下不为例,不搞迁就照顾,这样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和保障。
4、从行政执法薄弱环节入手,强化对垄断行业和公用企业的监管,全面树立工商执法权威。按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部署,积极拓展市场监管领域,在夯实有形市场监管的基础上,探索实现由传统市场向各类超市、连锁经营、专业市场、生资市场、要素市场及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的拓展,切实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公用企业的监管,开展“打老虎”行动,对过去“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执法“禁区”实施全面监管。
5、加强协作配合,取得社会支持,积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注意将工作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尽量化解加大执法力度带来的负面影响,抓住有利时机,注重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全力处理好条与块之间、规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争取各方面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密切与地方的关系,方法上做到不即不离、不卑不亢。同时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搞好协调,特别是与人民法院加强联系,一方面请其对分局执法办案工作加强司法指
导,确保不办错案,另一方面加大对违法违章当事人的强制执行力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尊严,使违法违章当事人及时受到应有的处罚。
以服务行政执法工作为中心,强化行政后勤工作,是加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6、在“小局大所”模式下,为行政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保障工商所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人、财、物等方面满足工商所工作需要,既是行政后勤工作的最终目的,更是加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强化行政后勤工作,就是要从解决保障措施滞后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工商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寻求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新路子,使后勤工作更加精细化,确保工商所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建立以办公室为主体的后勤保障机制,规范财务管理、物质装备管理、办公秩序管理、生活服务管理,整合后勤保障资源,通过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实现物资资源、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化,为工商所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全面、及时、有力的保障。
第四篇:加强基层消防部队文化生活
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的建设
乐山市公安消防支队五通桥区中队贾春
“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当前,我国公安消防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迎头赶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浪潮的速度,认真学习和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就成为了公安消防事业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个体是社会本质和具体存在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包括社会和谐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而基层中队官兵作为我国消防事业建设发展的主体,是新时期促进消防工作全面进步的直接推动者,是消防战斗中的生力军。在基层中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日常业务训练、学习、开展灭火救援工作。而基层消防中队各方面事业的有力推进,有益于基层消防中队的和谐发展,为建设和谐警营提供有力保障。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曾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对军队自身建设中来说,就是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那么,促进基层中队官兵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新时期消防部队建设的本质和归宿。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最基本的关注点是作为基层消防主体的中队官兵,建设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中队官兵的全面发展,和谐警营的建设也必须依靠作为基层消防主体的中队官兵来实现。“以人为本”体现了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建设的本质,中队官兵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的主体价值取向。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在基层消防中队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首先要认清谁占主体地位。在部队建设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官兵本身是其物质生产和直接战斗力的基础。放在人与物的这个广义关系上,在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上,人是根本性的因素。现实的消防部队战斗力是广大官兵与战斗装备的结合和统一。无论战斗力的提高还是战斗装备的变革,其主体都是广大基层消防中队官兵。“以人为本”这个哲学命题实际上蕴含着以下重要思想:(1)消防部
队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基层中队官兵;(2)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3)发展的尺度是人民需要避免遭受侵害的程度;(4)发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5)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消防部队战斗力和战斗装备的有力结合。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的鲜明政治立场,由此便造就了消防部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以立足广大官兵为主体,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集中反映了消防部队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一切听从党指挥,也深刻体现了消防部队努力践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三句话”总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自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基础。如果说当年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那么,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导向和指引。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社会形态存在的根据,就在于它最终能够发展生产力,否则它就将失去存在的根据,终将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形态,其存在的根据就在于它的主体地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导致生产力从束缚中走向解放,进而取代资本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主义,但在其不停顿地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在认清社会的主体地位关系,投射到部队这个环境中,就是广大官兵作为主体,开展一系列围绕其发展的实践活动,为部队新时期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认清消防部队的主体,对建设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的时候就具备了明确的指导意义。
(一)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置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地位和全过程。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键在基层消防中队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于基层中队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基层消防中队新时期的思想武器,发挥基层消防中队战斗堡垒作用,置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地位和全过程,就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举措,不断提高基层消防中队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只有基层消防中队干部基本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有了可靠的思想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部队有无光辉灿烂的希望,根本上取决于消防部队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取决于基层消防中队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消防基层中队和谐警营的重要指导原则。“以人为本”是消防基层中队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对建设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全军发展规划目标”,其内容也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建设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在坚持把广大官兵作为基层中队发展的第一要义,着眼“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建设消防基层中队和谐警营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在建设基层消防中队和谐警营的实践中,着眼“以人为本”,重视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并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有效地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干部与战士主体矛盾的关系,以不断满足广大基层官兵的物质文化需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当前部队发展的规律看,我们可以知道,官兵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或阶层。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社会当中,阶层还是存在的,部队不能以军队里一切人及其根本利益为本,否则,无产阶级也就始终摆脱不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遑论最终解放全人类。放眼基层消防中队警营中,绝大部分官兵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极少数人的根本利益则是与绝大多数官兵的根本利益相对立的。如果以这极少数人的根本利益为本,就必然会以牺牲绝大多数官兵的根本利益为代价。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而部队,就是尊重和坚持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广大官兵是基层消防中队警营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官兵;官兵是推动各项消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广大官兵共享。
我们在基层消防中队讲“以人为本”,本质上就是我们的消防部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这一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如何在基层中队建设和谐警营,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抓住主体,才能有方向性的开展工作,为建设和谐警营,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第五篇:基层反映:“村村通”后续问题亟待解决
基层反映:“村村通”后续问题亟待解决
实施 “村村通”工程建设以来,农村路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与此同时,广大基层农民也反映,村村通建设工程中还有许多后续问题,急盼得以解决。
一是“村村通”通村不通组。目前,村村通公路把村和村相连了,但是村与村之间的路只是通到行政村,一般村委会在哪里,路就通到哪里,而村内自然村之间,尤其是村庄内的道路状况依然如故。
二是长效的养管制度尚未建立。“村村通”工程竣工后,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养护管理制度和措施,道路无人养护。一些前几年建成的公路不能正常维护,已经破损严重,亟待修补和养护。
三是配套资金缺口大,农民负担有所增加。虽然上级逐年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力度,但仍有部分资金需要通过“一事一议”筹集配套。乡镇和村财力有限,常规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捐款,虽然群众对修建公路有较高的积极性,但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四是交通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实施“村村通”工程后,崎岖不平的乡村土路变成了光滑平坦的水泥路,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渐暴露。究其原因:一是路面宽度不够,受地形、资金的限制,一些路段路基太窄,除水泥路面外,几乎没有路肩,且山区公路大多坡陡弯急,遇雨雪天气,极易产生侧滑。二是部分机动车驾驶员,特别是农用车、摩托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无证驾驶、超速行车,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受警力、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公安、交通等管理部门对乡村道路的管理力所不及。
基层建议:
1.延伸和扩展“村村通”的覆盖范围。“村村通”不能只通行政村,也要通到自然村。农村道路建设问题依然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要通过政策扶持,动员社会力量,促进“村村通”道路得以延伸,完善农村道路网建设。
2.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减轻农民负担。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力度,适当扩大投资规模,对于比较贫穷的困难村,适度提高其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
3.设立“村村通”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建议从政府财政或地方税收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确保已建农村公路不失养。
4、加大村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防范力度。项目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处理,在纵坡较大又难以调节的地方,加粗、加深路面压纹,以加大摩擦力和附着力,提高雨雪天行车的安全系数。交通部门在通村水泥路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及安全保障措施,特别要在急弯、陡坡、悬崖及易侧滑地段设置安全桩及安全护栏。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特别是农用车、摩托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