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展经济论文会展服务论文会展管理论文-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会展经济论文会展服务论文会展管理论文-
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的会展业成为一些城市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对于会展业的研究逐渐从定性的对策建议向定量研究分析发展。一套完备有效的会展业评价体系对于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以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论文的分类和内容分析,找出各体系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效果及局限性等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得出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而促进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会展业 评价体系 研究综述 城市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会展业凭借其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且发展前景广阔等优势,使得我国众多大中型城市相继提出了打造知名会展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力扶持会展经济并试图通过会展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发展方式也正受到学术界的更多关注。通过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与会展相关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较多集中在产业影响及发展对策等定性研究领域,仅有小部分文章运用或涉及数理统计或建立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研究对会展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评价与指导效果。随着会展业定量研究的逐步发展,关于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不仅对于某一城市会展业自身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益于各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从而认清和把握城市会展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对我国近5年内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分类和内容分析,试图找出各体系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效果及局限性等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得出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而促进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进程。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5年至今的论文进行检索,分别以“会展、指标”,“会展、体系”,“会展、评价”,“会展、竞争力”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文献共209篇。剔除非学术类文章以及内容与会展业评价体系关联度较低的文章188篇,实际涉及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文献为21篇。根据既得文献,主要针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具体内容等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得到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相关内容的一些研究态势和结论。
三、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学者们对于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的出发点是多维的,以全面评价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系建立为主,但也不乏着眼于会展业人员培训、顾客满意度以及场馆绩效等分支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以全面的评价体系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作为逻辑顺序对文献内容进行综述。
(一)评价体系的确立过程
目前,关于评价指标的确立方法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德尔菲法等较为多
见。多数学者选择在波特模型、SWOT分析法等定性研究的框架内,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工具结合专家决策咨询来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
王述珍等人在进行《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数学模型,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对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量化评价。戚能杰在《层次分析法在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充分运用AHP法,针对会展业及会展旅游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此外,李华敏等人在研究会展旅游发展条件的评价体系过程中,也选择了层次分析法来确立体系指标。在构建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指标和体系研究中,赵体微提出了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体系,并大量结合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从而综合建立具体指标。
此外,类似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也是学者们采用较为普遍的一套方法。李海霞将此方法与波特钻石模型结合,对会展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建模和指标体系制定。赵秀芳通过采用这一方法充分考虑影响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指标体系。李曼等人也在《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主要的指标确立方法,可见,当前我国城市会展业体系确立的理论框架是相对固定的,不同的是对于通过层次分析法之后的指标处理过程。一部分学者选择结合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决策或打分来进一步筛选及确立指标,如李华敏所著的《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体系研究》等:少部分学者则选取通过其他测评方法或经验判断来进行后续工作。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
评价体系中的各项具体指标是其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指标的个体和整体特征差异将对体系的架构与评价结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我们着重对现有文献已建成的体系指标进行分析。
1.指标数量。在现有的21篇文献中,通过初步汇总和计算共有9篇列举出了体系的全部细分指标,每一体系的指标数由35—50项不等,平均指标总数为41项。指标数量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会展业的较高关联度和较高产业融合度造成的。只有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对于会展业的影响,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会展业的现实状况。
2.指标结构。文献中。几乎全部研究者均采用了多级指标的体系构建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层级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提升体系指标的针对性和数据收集的精准性。从现有研究成果看,该体系多采用两级结构。如程建林等人合著的《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功能提升》。李华敏等所著的《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体系研究》,吴开军关于城市会展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等一系列成果中采用的均为两级指标层级的体系结构。同时,也有进一步将体系细分为更多层次的。王述珍关于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由准则层、细分准则层以及具体指标三级构成。赵体微构建的会展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也为此结构。戚能杰在《层次分析法在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中,通过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以及指标层构建了完善的四级指标体系。李海霞在相关研究中同样采取了四级指标的体系构造方法。
3.指标类别。作为会展业的评价体系,其必定受到会展产业涉及面广、综合因素多的影响而导致指标涉及领域较为复杂,因此,在建立体系层级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进行分类尤为关键。常见的分类主要集中为按照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划分,对会展业直接或间接影响划分以及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分类等几种基本归类方式,以李曼、赵体微等为代表的研究者仍选取了基于钻石模型的六要素进行指标的分类,即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行为这几个相关领域予以指标划分。在涉及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上,采用现实竞争力、潜在竞
争力以及竞争环境支持力这一角度的分类较为多见,如李海霞等人。此外,赵秀芳等人选择直接从城市经济总量、商贸发展水平、会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及交通和旅游接待力6个方面直接建立指标。吴开军构建了从经济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环境和会展企业4个大类的评价体系。李华敏等人从产业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角度人手,进一步将指标分类定位经济发展水平、自然与社会环境、区位与会展需求、会展基础设施、会展政策与体制、会展企业及从业人员6个类别。程建林等也提出了按照基础设施、人才、会展业、环境、区位和结构几个方面的体系结构。
4.指标性质。评价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是将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量化方式呈现出来,但对于产业边际宽泛的城市会展业来说,存在诸多不能或难以量化的指标因素,因此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混合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体指标的数据处理和准确度。
关于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的比例。对论文中列出完整的指标及具体解释的7个体系进行指标的分类汇总,计算出每一体系的定性指标与总指标的比值,最终得到平均结果为定性指标占总指标的约1/3。从指标性质的比例可以看到,定性指标在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因此,对于定性指标的具体评价将直接关系到评价体系的完备性和评价效果。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定性指标的处理和评价主要有几类做法。
程建林等人采用了客观计分的评价方式,例如对于区位因素指标分为是否沿海、是否有航空中心等进行逐项打分。王述珍、李华敏等人均选择专家打分决策的考量方式,通过集中专家意见从而确定该定性指标的特征。但采用最为普遍的方式是将定性指标适当转化为可量化因素进行评价。吴开军在所建体系中将全部指标均以可量化标准予以解释,即选取一定量有代表性的指标分支进行定量评价:如自然环境指标通过人均绿地面积和空气质量等进行评价。李曼等人则在研究过程中将以上几种指标处理方式予以结合,最终确立定性指标的具体情况。
(三)实证研究及后续评价
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认识会展业的发展状态并针对现状做出利于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决策,因此实证研究是评价体系的最终落脚点,也是这一课题研究的核心意义之一。在本文检索的21篇文献中,结合实证分析的论文为6篇,数量并不占多数。这些实证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检测和验证评价体系的实际效果而进行的实证研究,如戚能杰、程建林等人通过权重确定和整体评价等过程证明评价体系的实际效果并得出一定结论:另一类为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而运用于检验某一城市的会展业发展状况,如李曼等人在《中国会展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以上海为实例,评价了上海会展业的竞争力,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王述珍等人通过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对北京、上海和广州3地进行了实证研究。吴开军以广州为例的实证研究运用的是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会展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这些实证研究,一方面可以在后续评价过程中发现体系的部分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在此过程中为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实证研究也可以作为体系建立的后续评价环节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评价体系的效果和局限性
对于评价体系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局限性,鲜有论文对此予以研究和阐述,仅有王述珍等人在《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提及结合实证研究的评价效果。关于局限性,赵体微在《构建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研究中明确指出由于会展业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内在逻辑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具体的研究所依托技术的限制,其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另外,作为定量研究基石的统计数据,即各指标的权重
还有待获得、应用和证实。
除此之外,纵观这些文献的研究过程和内容,本研究发现,对于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建立问题普遍存在以下几处不足:首先,目前较多采用的层次分析法忽略因素之间的关联,这使得对产业融合度较高的会展业影响因素的评估准确性产生一定偏差:其次,定性指标的量化工作有待完善,通过专家群决策和抽取代表性因素进行指标量化的做法仍存在一定偏差:此外,体系建立与实证研究的关联度不够,这导致指标体系的后续效应发挥有所削弱。
四、结论
(一)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尽管受到了一定关注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均较为单一。研究内容尤其是体系指标方面。对于指标分类、指标评价等过程和内涵都具有较为相似的特征,根本性差别不明显。另外,指标体系确立后的后续研究工作也有待进一步深挖和推进。
(二)关于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通过文献搜索、梳理和内容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做了初步分析,但在此过程中也感到存在以下几类问题需要说明:
首先,研究样本数量不够齐全,在关键词符合条件的文献中仅有极少部分文章与本文研究重点相关,而其中还有部分是针对会展业分支进行的评价体系研究,因此,对于文献内容的分析不能完全反映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
其次,未充分归纳和比较全部样本文献内容。在对全部论文基本内容进行大致分类后,仅抽取部分代表性突出的文献予以综述,而部分文章并未纳入内容分析的范围,再次,对文献部分内容界定的模糊性和文献研究重点的不完全一致也是局限所在。在对文献体系确立方法和指标分类及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时,对某些理论模型和指标解释归类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不同文献尽管出发点均为会展业评价体系的构建。但侧重点仍存在差异,从而一定程度影响了研究内容的比较工作。
(三)我国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研究的发展展望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会展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学术界对于会展业的研究也已从大量的定性指导性对策研究向更加高效和权威的定量研究发展。因此,尽早提升和完善城市会展业评价体系以及与会展业相关的产业评价体系的研究。势必对城市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进一步显现会展业对于城市经济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效果。
第二篇:会展论文
会展管理
会
︱
展
︱
管
如
理
何
论
成 文
功
策
划
一
场
会
展
旅游学院 王秀娟
1023111030
会展管理
2l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它可以带动住宿,餐饮,通讯,旅游,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那么如何策划一场成功的会展呢?
所谓策划既是策略和规划,是从全局的、前瞻的、长远的、动态的角度对某种活动进行安排和部署,为活动目标顺利成功的实现奠定基础。要使会展目标顺利实现即会展的成功举办,策划人员要在展前、展中、展后对各个细节、步骤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规划,所以会展策划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周密的布置和安排及一些必要的程序。
怎样策划 一场成功的会展,在这我分三个部分来讨论,即会展策划的三个阶段:展览前的筹备阶段、展览中的展出阶段、展览后的 后续工作阶段。
一:筹备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量是最大的 最繁琐的,在这我主要分析会展立项策划、招展招商策划、会展的宣传与推广、展会运输、以及会展预算等五项。
1.首先,我们先看会展的立项策划。
这部分我们又可分为:市场信息收集、展览题材选定及会展立项策划。
市场信息收集,要求我们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市场环境 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我们的展会项目具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其次,做好产业信息的收集,易于确定展会题材,明确举办展会所依托的产业空间;另外,还要收集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最后了解相关会展的信息。借助于有利的政府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依托的产业空间,捕捉社会热点,这些都有助于举办成功的会展。
选好展览题材,即确定在哪个行业办展会,是一场成功展会好的开头。现在各地的展会一个接一个,不同题材的展会还好说,如果说一个城市有两个以上的同题材展会要举办,那么你这个展会要独领风骚,就必须重点考虑展会的“出新”之处和“权威”程度。
确定了题材,就要开始着手立项策划了。在策划中,首先要定下展会名称和展会标志,一个好的展会名称必须准确传达展览会主题和定位,一个好的展会标志,要简洁易记,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其次,选择举办地点和举办时间。要使展会成功举办,地点要选择在产业发达或接近目标市场,场馆条件好,旅游城市或省会等城市举办,可以吸引更多的展商和观众,地点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展会的结果。还有时间,展会时间一般选在订货、季气候宜人季节等,并且要根据展会的题材选择最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加上合适的时间,是会展成功举办必不可少的因素。确定好时间地点,接下来就要确定展会的规模和展会的定位,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更要周密安排好。另外就要做好一些其它相关计划的安排,比如人员的安排、进度的控制等。
2.完成了立项策划,紧接着就要做招展招商的策划。招展招商策划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吸引参展商、观众和买家。
招展工作主要包括潜在参展商分析、展区展位划分、招展价格、招展手段和参展商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在招展过程中,招展的宣传就显得十分重要,很多招展失败就是宣传不到位,营销方式单一,没有把目前互联网、电视、广告等的功效发挥出来,以至于吸引不了参展商的关注。在网络广泛传播效应愈发明显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尽可能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如下,是几点建议:①重点突破几个知名的大型企业,以知名的大型企业带动小型企业的参展。要求特装修,把整个展览会场装饰起来。②以先期参展的优惠方式吸引参展商参展,并尽快落实参展商的展位,费用。③取得国内外行业协会的支持,通过行业协会邀请参展对象做招商工作。(因为在国外很多行业协会是因各个行业自身组成的,本身就是多行业领头羊的综合体现)④“以会带展,以展带会”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展览会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展览会,相应召开的研讨会将是展览会的实质性的东西,招展者在招商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通过会议的重要性来带动企业参加展览会。把会议
会展业作为新兴服务业,是
会展管理
研讨与展览结合,是企业参展的积极性所在。
招商工作主要是招专业观众和专业买家。招商工作也是主要靠宣传工作,注意宣传的对象,宣传的内容,宣传的方式,其宣传方式大体和招展工作类似,充分利用现代的媒体。
3.展会的宣传与推广。
展会的宣传与推广是展会策划和营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把它单独拿出来分析。
由于需要宣传推广的内容较多,在进行会展的宣传推广策划时,必须全面系统地制订策划方案,以满足会展筹备工作的需要。通常,会展宣传推广策划包括6个步骤:
1)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就是要明确通过会展宣传推广策划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招展、招商或树立会展品牌形象等。只有搞清楚宣传推广策划的目标和任务以后,会展宣传推广策划的实施才有意义;否则,会展的宣传推广工作就会无的放矢。需要注意的是,会展的宣传推广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而在会展筹备的不同阶段其主要任务也有所差别。例如,在会展筹备前期宣传推广策划的目标偏重于招展,而后期则偏重于招商。
2)进行宣传推广资金的预算
在确定宣传推广的目标之后,需要确定为了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资金预算。在实际操作中,会展宣传推广预算可以先按宣传推广渠道的不同来分别制定,然后再将各渠道的预算汇总成会展宣传推广的总预算。从国际普遍做法来看,会展活动举办方一般会将会展预期收入的l0%~20%拿出来作为会展宣传的资金投入。
3)策划宣传推广的信息
宣传推广信息策划目的在于确定会展的宣传推广需要向外界传递怎样的信息,如会展的理念、优势和特点及VI形象等。不管会展向外界宣传推广的是怎样的信息,都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此外,会展宣传推广的信息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与别的同类会展雷同,这样才不会被其他类似的信息所淹没。
4)策划宣传推广的资料
现在的会展几乎没有不印发宣传推广材料的。可见,行之有效的会展宣传推广活动,需要通过精心策划的宣传推广资料制造宣传攻势。随着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会展规格的不断提升,各参会厂商在宣传推广材料的印制上煞费苦心。宣传推广资料的素材主要包括专题报道、展前预览、新产品报道、参观指南、展期新闻、展会回顾等。
5)策划宣传推广的渠道
为了提高宣传推广的效果,在进行策划时需要考虑拓宽宣传推广渠道,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网络、数据业务平台等各种渠道,及时地发布真实和丰富的会展信息。
6)评估宣传推广的效果
对宣传推广效果的评估,归纳起来有两种标准,即量化标准和反馈标准。量化标准就是通过统计的方法,对宣传推广资料的发放、宣传的场次及受众的人次等用数字反映出来;而反馈标准是指通过收集宣传推广对象的反馈信息,采取综合评估的方法来验证宣传推广的实际效果。
在会展筹备的不同阶段,会展宣传推广的目的和重点不同。因此,可以按照不同的目的,将会展的宣传策划分为5种类型:竞争型宣传推广、促销型宣传推广、显露型宣传推广、形象型宣传推广、认知型宣传推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宣传策划方案。
4.展会运输
运输之于展览就如粮草之于军队。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对于任何行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展览运输中根据形式的不同分为国内展品运输和国外展品运输,会展管理
本地参展运输和异地运输。一般来说,本地参展的运输环节较少比较好解决,但异地参展中的运输问题则往往是最让组织者头疼的问题。因此,运输要考虑多方因素:运输方式,路线,日程,费用,公司,代理,展品特点等,另外又分去程运输和回程运输。
5.会展预算
预算是会展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行动计划,是协助会展公司实现财务目标的重要工具。财务预算表达的主要是资金、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其中利润目标是会展公司的主要奋斗目标。我们可以把预算作为会展活动成功的基础,没有好的预算,则很难实现会展盈利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可以把会展预算看作是地图,它会引导公司到达所寻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且保证随时更新信息。会展有了预算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对预算进行调整,对开支进行控制,总之,要对会展费用进行全面管理。会展费用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选定一个人负责全部直接开支,明确费用标准和使用权限及范围,交代清楚展出目的和预算额,并向全体筹备人员说明;第二,不轻易改变授权,不轻易干涉被授权人的决定;第三,不要保密,要将限额告诉会展的有关人员,也包括外部的承包商。所以,在制定会展预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预算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处理好静态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三者之间的关系,以防在不可控因素出现的时候可以进行预算调整。二: 展出阶段:
A.展览会布展期的工作安排
1、设立场地前台接待 ⑴负责参展企业报到登记
⑵根据参展报名情况落实参展证的派发和展品进入场地确认 ⑶派发参展企业在参会期间的参会指南
⑷进行一些相关企业的咨询活动,介绍展场的大体安排情况
2、酒店接待处 ⑴设立前台接待处
⑵进行参展展商住宿登记 ⑶住宿表要求
a.企业名称 b.房间号码c.酒店联系电话d.房主姓名 ⒊场馆现场协调工作
⑴负责监督现场施工,即根据参展企业要求进行装修的展位施工 ⑵对现场工作中注意防火、防电、防盗等工作 ⑶为企业协调现场租赁业务
⑷根据企业报名表,布置安排会场场外的广告宣传(一般为参展企业根据要求而设立的)B.展览会的开幕式组织工作
在开幕式前要求所有的室内、室外的布展工作完成,准备迎接参观者的参观,如何做好开幕式也是协调体现。
1、确定邀请参加展览会开幕式贵宾名单
2、确定邀请参展企业的记者名录
3、开幕式的场地搭建要求
⑴挑选突出的位置;一般设为展厅大门正前方 ⑵要求布展的庄重大方 ⑶要求放音设备到位
⑷相关的礼仪及场地氛围设计要求
⒋开幕式主持人讲话内容的审定,及参加嘉宾讲话内容的审定
会展管理
要求:简单明了,突出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中心 ⒌开幕式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⒍开幕式结束后,带领嘉宾参观及讲解的人员到位,以及会后的安排工作 C.展览会召开期间的所有工作进入最后结束的倒计时工作,前期大量的组织工作得到体现在于几闰的展览会效果,参展商满意,参观者满意,才能说明展会的成功。要求: ⒈做好大会的参观人数的统计、分类。
⒉发放大会的展览会刊(每天定时发放,要根据参观对象的身份发放)⒊协调展会期限研讨会会议组织安排工作,做好研讨会与展览会有机结合 ⒋做好最后的中间人形象,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服务
⑴为企业提供洽谈间(休息室)
⑵为企业提供签订合同场所
⑶及时将参观者的信息反馈给企业
⑷积极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的想法及要求 ⒌统计大会的成交额做好记录
⒍积极听取参会代表对大会的意见和建议
⒎根据参会信息,再次邀请参会企业参加第二年的展会 D.撤展:展会的撤展工作一般为大会的最后一天下午提前一个小时,进行会场登记情况工作和出访工作。派送撤馆通知要求:
1、保持馆内秩序;
2、要求每个参展商清理自己的展品,并保管好;
3、按照先后有序的组织出馆工作;
4、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
三:展后阶段:后继工作(评估与总结)
在展览会之后,往往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这些工作对于参展而言,可以称作”后续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会后效果评估与总结。展览会的会后总结,是以后展览会的延续,也是成功案例的表现,因此在结束整个展会后,要对整个展览会工作及整体情况进行一个整体分析,以便今后工作的合理开展。另外,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发展,发展客户关系,洽谈签订合同。据统计60%的业务是在会展后达成的。
总结:要成功举办一场会展,策划一定要详细周密,其中任何一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展会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充分了。一 份好的策划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会展活动源于成功的会展策划。
第三篇:会展服务与服务管理论文
会展服务的发展与管理
摘要:现今的会展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形式丰富多彩,但同时,会展业的发展管理经验不足,会展服务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总体概括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背景下,讨论了解什么是会展服务、会展服务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提高服务技能做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会展业 会展服务 服务技能
一、会展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会展服务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后,服务贸易市场全面开放,我们国内知名的会展有:亚运会、PATA年会、世界建筑师大会、万国邮联大会、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广交会”、“高交会”、博鳌论坛。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可见发展速度之快。
但我国会展业也显现出一些问题,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人才紧缺,服务质量差,服务技能不高等。在这种会展服务及会展技能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实施改进方法,促进我国会展业的跨越性飞跃。
(二)会展服务业发展趋势
1、我国成为亚洲会展大国
随着展览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涌现出“广交会”、“琶洲会展”、“医博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会。从展览的类型、数量、规模、水平和影响来看,我国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
2、会展城市区域格局初步形成
当前,会展经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第三产业发达城市已迅速崛起,并出现南、东、北三大“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即分别以广州、上海、北京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为中心的三大会展战略生态群。
3、三大市场经营主体角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基本形成国营、中外合资、民营三大市场主体。
4、跨国会展企业真正“落地”我国
2004年是我国会展业的整合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将近40%有境外公司参与。如: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与广州光亚展览贸易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美沙展览集团与广州振威展览公司举办的品牌展GIMT(广州国际机床展)进行合作。[5]
5、会展人力资源建设能力提高
目前,我国开展大学、职中的会展专业教育理论。我国会展人力资源保有量基本能够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会展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会展服务概述
(一)会展服务定义
会展指特定空间的集体性物质或精神的交流或交易活动。[1] 会展服务是一种新颖的信息与产品传播的服务载体,通俗地说会展就是会议和展览的合称,是指为保证会议、展览正常进行所提供的全过程(会前、会中、会后;或是展前、展中、展后)服务,既包括发生在展会现场的租赁、广告、安保、清洁、展品运输、仓储、展位搭建等专业服务,也包括餐饮、旅游、住宿、交通、运输、地方特产等相关行业的配套服务。[1]
(二)会展服务分类
1、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等。
2、各种类型的大型国内外会议。
3、体育竞技运动、文化运动、大型节庆活动、民俗风情活动。
(三)会展服务人员类型
1、政府机构、会展行业协会和会展专业组织。
2、饭店、酒店公寓、会展中心和各类文博馆。
3、目的地管理公司、旅游公司或旅行社。
4、会展公司及会展服务公司。
5、大中型企业单位。
(四)会展服务6大特征
会展服务的无形性[2]、不可分割性、差异性、同一性、业绩难以精确度量性、综合性和集聚特性。
我在丽宫的实习中涉及会展服务,我们属于酒店会展服务人员、会展的主题是手机交易会、展览会。我们提供的服务同其他任何一种服务一样,参展商和观众对会展服务只能感受到而不能像触摸物品那样触摸得到,也不能像一般物品一样储存、转售和退还,很多服务如果不及时利用就会作废,不同的员工提供的服务,不同客户需要的服务不尽相同,但我们都应一视同仁,都应按会展行业规范服务标准来执行,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会展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会展服务存在的问题
1、中外合作展会的服务仍处于磨合期,国内会展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2、政府及行业机构举办的展览会服务差强人意。
3、存在市场秩序的问题、定位盲目的问题。
4、会展资源分散且低层次过度竞争。
5、规划滞后,缺乏会展业发展的具体经济目标。
6、展览公司的展会服务具有意识但缺少能力,会展业人才紧缺,人才政策未能作为促进本地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7、会展设施及配套硬件建设仓促上马,各种软环境的建设规划严重不足。
(二)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得出以下解决对策
1、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科学决策,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指导体系。
2、加强政府调控,提高管理水平。
3、促进会展业的规范化,加强合作以实现共赢。
4、促使会展业品牌化发展,制定品牌战略提升品牌质量提升品牌质量。
5、推进会展业科技化、信息化建设,加快会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6、培养会展人才,强化培育,加强人才投入。
7、优化行业管理。建立促进展会服务体系发展的有效机制,建立展会服务体系的评估标准和监督机构。
四、如何提高会展服务规范
(一)对于会展服务人员来说
1、展览服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会展行业人员是跟参展商密切接触的,员工的仪表、举止、态度、谈吐直接会影响到参展商对于整个展会的印象。
2、保持协作过程顺畅。整个展览需要很多人员的配合,人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部门之间应该协调一致的。
3、服务要务实,态度真诚,有统一的服务行为规范,能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对于会展管理者来说
1、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管理系统信息化,使得原先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化、程序化。缩短工作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提高的会展的水平和服务质量。
2、对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国际规范化。
首先,主办单位要树立服务观念,按照市场化、商业化、专业化的要求来进行服务运作。
其次,实现服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再来,制作会展服务手册,把一切可能想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要写进去,及时和大会主办方沟通,了解本届展览会服务的新变化,具有查询方面的功能。
(三)对于会展客户、参观者来说
服务过程要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确保客户能时刻享受高效及超值的一流服务。比如,展览会的布局完全以展品大类来划分,方便观众参观;参观者刚踏进展览馆就能得到一份用不同文字编成的会展服务手册或参观指南;展场内还有就餐中心区、休息场所、便捷通道等等。
五、小结
会展业能带动所在地的城市迅速发展,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对会展服务业的研究,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现今的会展服务的优劣处,经过具体分析,将我国会展服务中的优点发扬并结合时代特色进一步发展,对于不足的地方,借鉴国外经验充足的会展服务成功案例,取其精华,再结合我国的国情特征,解决存在的问题,预防位子的问题,力图为我国会展经济及会展城市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志刚;绍兴图书馆,浙江绍兴312000; 【2】《会展服务》,刘晓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09月; 【3】《会展服务与管理》,刘松萍,科学出版社,2009年07月;
【4】《会展服务与管理》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刘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 【5】《世纪中国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M]》,应丽君,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3);
第四篇:会展论文_世博会
会展策划与管理结课论文
燕山大学
题目: 上海世博会简析
学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年级专业:09级电子商务专业
学号:090105070020学生姓名:李娜
上海世博会简析
(李娜)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
[摘要]:世博会是世界各国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合作和进行贸易的重要渠道。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综合权衡,多次参加了重要的世博会。中国参会具有政府组团参加、布展契合主题、富有民族特色等显著特点,不仅促进了国内各方面的发展,还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世博会;申办成功;改革开放;中国形象
前言(引言)
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博会)是世界各国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合作和进行贸 易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的重要 载体和渠道。改革开放后,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活动十分隆重,给世界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但是对于这些活动的研究,从历史视角进行系统阐述的还比较少见。笔者试图从广阔的历史视野对中国参加世博会加以解读和考察,将其置于改革开放后激烈竞争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中,对其内在史料进行完整系统地归纳整理,从而充分地探索其源流,了解其全貌,分析其特点,论述其影响,进而揭示出历 史启示。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 是 Exposition 的缩写;也称 World Fair 或 World's Fair),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 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 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 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 的“奥林匹克”盛会。
一、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缘由
世博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所以参加 世博会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于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来说,参加世博会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笔者认为主要是政府对历史与现实的综合权 衡。在历史上,中国对参加世博会有过有益的探索。对于博览会,清政府将其视 为“赛珍耀奇”的无益之举,不予重视。直到 1873 年,清政府才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此后,官方或民间商人又以组团参展、寄物参展、派员参观等形式,先后参加了美国费城(1876 年)、法国巴黎(1878 年、1900 年)、美国新奥尔良(1885 年)、日本大阪(1903 年)等 20 余次世博会,使中国向世界迈出了新步幅。中华 民国成立初期,报纸媒体界对世博会作了大量的介绍,掀起了一股“博览会热”。民国政府试图通过世博会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组团参加了 1915 年美国旧金山 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政府出资修建的展览馆仿北京太和殿,具有浓 郁的民族风格,会后中国“共获大奖章 56个,名誉优奖章 67 个,金牌奖 196 个,银牌奖 239 个,铜牌奖 147 个”。后来,民国政府又参加了数次世博会。1926 年以后,由于战乱连年,中国再未参加世博会。新
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举办 世界博览会都未邀请中国参加。1956 年,中国贸促会曾试图通过苏联商会斡旋,以争取得到 1958 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邀请,但终因政治原因而没有成功 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都参加了世博会,产生了一定的世界影响。新中国成立 后,中国政府更加没有理由拒绝参加世界博览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外国的交流与合作愈来愈多,参加世博会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中美 1979 年正式建交以后,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组织者随即邀请我国参加于 1982 年在诺克斯维尔市举办的“能源”专业世博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贸促会首次代表国家组织中国馆参加诺克斯维尔世博会。1982 年 2 月 17 日中午,诺克斯维尔世界博览会办公楼前,人群拥挤,交通堵塞。“当我国代表在世界博览会主席陪同下徐徐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好些在场的美 籍华人激动得流下热泪,有的紧握着我国代表的手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怎么不叫人高兴!”新中国首次参加世博会,中国馆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此后,历届世博会的组织者都将邀请中国参加作为其 对外招展的重点之一。中国政府基于顺应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宣传、加强与世界 各国的交往的考虑,均应邀参加,由中国贸促会具体组织实施。而且,中国与国 际展览局开始建立联系,其领导人希望中国加入《国际展览公约》。1993 年 5 月 3 日,国际展览局通过决议,接纳中国为其第 46 个成员国。作为成员国,中 国更有责任推动世博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参加世界博览会,既是对过去历史的衔接,也是应改革开放的诉求和需要,这有助于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适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
1.上海世博会概况
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2003年,上海正式启动世博会的筹备工作,由于“非典”,等客观原因筹备工作一度受到影响。经过调整,开展了组织构建、调研、举办或参与相关活动等工作。中国政府曾就举办世博会向国际展览局作出郑重承诺,全力支持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国各地也以各种方式给予积极支持。2009年4月17日,已有2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举行。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为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2.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的优势
(1)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历次举办的世博会,包括 2000 年在德国汉诺威和 2005 年将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博会,基本上都在发达国家举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举办世博会,不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推动,而且将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申办信 心,促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尚未加入国际展览局(BIE)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快速发展和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正在逐步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 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并已成为 WTO 的成员。中 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 20 年中,中国实际 GDP 总量增长了 6.3 倍,实际人均 GDP 增长了 5 倍,进出口贸易 额增长了 12.4 倍,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中国还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 家之一。预计未来 10 年,中国经济仍将以 7%左右的高速度增长,成为最具吸引 力的投资场所。到 2010 年,中国 GDP 总量有可能达到 19 万亿元,按当前汇率折 算约合 2.2 万亿美元。在中国举办世博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 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 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3)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拥有 5000 年的辉煌历史,是东方文明的主要 代表。悠久的历史为中国留下了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等众多的世 界文化遗产,对各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古老而生机勃勃的中华文明将为世 博会提供前所未有的、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4)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中国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特色。汉族文化、彝 族文化、藏族文化等不同特征的文化兼容并蓄,共同构成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国世博会 承办地上海不仅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地,而且是中国最有东西方文化融合气息的城市。在 中国上海举办世博会,将会使世界充分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加强世界各民族 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将为世博会增添光彩,增强世博会的吸引力。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2)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3)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
(4)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 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 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
(5)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由申博为引擎、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给中国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在世博的作用下,综合实力的加强将赋予上海更大的优势,未来几年上海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时,申博成功所引发的“会展经济”更能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利润率高达20%至30%。
(6)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甚至辐射到全国。
2.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提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在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要以举办这一盛会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世界文明理念,提升文化吸引力。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集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瑰宝,成为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古国在2010年世博会上的“国家名片”。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也将成为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又一重要形式。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平台,从而为中华文化吸引力的提升提供沃土。
上海世博会上,各参展国家的展馆及其展示,都是各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间的2万场文化演艺娱乐活动中,将有许多是参展国组织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活动。通过建筑、音乐、戏曲、舞蹈等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华文明的精髓将在与世界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碰撞甚至摩擦中得以延绵,中华文化的内涵将得以丰富,中华文化的实体将得以发展。
要充分发挥好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提振市场信心、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关键要着眼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要进一步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加快国家文化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在筹备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里程碑.结束语
总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 邃思考和广泛共识。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在世博会之后,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蓝天,我们的交通越来越畅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热爱中国!
参考文献
[1]Chen S,billing S A.Cowan C F,et al.[2]郑世玲 陈易世 《世博会规划设计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3]谢飞帆《世博会的效益评估》社会科学 2008.12 2010—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
[4]百度百科
第五篇:会展信息管理论文
衡月娇 1007031
5管理信息系统调查报告
会展信息化是现代会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会展发展的重要趋势。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网络集成,能提供企业管理所需信息以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的人机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经营管理、资产管理、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和系统维护等。
最近我们对一个会展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做了调查,该公司的名称是九舟会展,位于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5号金成建国大厦15号,北京九舟会展具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于1995年,是一家已通过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全国性连锁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活动策划执行、会议会务策划布置、展览设计制作、展具租赁搭建等一条龙服务。现已在北京、上海、福建三大一线城市开办了专业的会展服务公司及实体展品制作工厂。
我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访谈法,这是最常用的调查方法。科学设计调查表,有效地运用个人访问技巧是此方法成功的关键。
企业在使用了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之后,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优势,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优化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了企业的经营模式、改善了企业的服务质量等,而且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这样才能在国内外站稳脚跟。
任何事物都是有优缺点的,管理信息系统不光有他的优点,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从经济成本来考虑,企业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是否能够正常维持这个系统的运转,而且它缺乏安全性,一旦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那么系统就会崩溃,数据就会丢失。因此任何管理信息系统都需要人的维护,对数据做备份,对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排查,防止黑客的攻击。
在信息时代,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必要的,这可以更好的管理好内部的正常运转,实现资源共享,更加灵活便利的处理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信息系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信息系统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它爱护有加,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