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网络技术在农业传播中的应用 论文
论网络技术在农业传播中的应用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互联网作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网络技术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农业信息传播提供了优质手段,同时为提高农业传播效率,普及范围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网络技术,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农业发展创新决定了国家创新实现。农业创新就是要以信息化为推动力,构建新型现代农业体系。在我国农业底子薄,农村基础差,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只有将农业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传播给农民,农民改变自身的生产行为,实现真正的农业科技知识转化,才能大力的发展农村生产力,提升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各种传播媒介,经调查研究发展,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农业信息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农业科技传播中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还是传统媒介,网络通信技术的利用率还不高。而有一部分思想比较开明,具有先进文化理念的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不少益处,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带动其他农民的提高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加快农业科技传播速度、缩短科技知识推广周期、改善信息重复率高和推广效率低的状况,能够促进农业科技信息,能够跨越时空限制,而更加快捷、高效地传播。
一、网络技术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具有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特点,广泛渗透到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融合日益深化,特别在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面而更是游刃有余,成为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1、网络技术是连接农业生产与科技支持的桥梁。对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信息的及时、有效、有用是农业的最大效益和农民的最大需求。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如何及时地把有效、有用信息传播给农民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口耳相传、文语传播、电子传播等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基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网络技术环境,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它实现了农业信息最快、最准确、最生动、最有效的传播,拓宽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应用空间。网络技术无疑成为有效连接农业生产与科技支持的桥梁。
2、网络技术连接农业与市场信息的桥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网络技术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扩大农业生产中的成本收益率,缩短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流通时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技术开创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新体系或者新天地,它根据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特点,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的新型科技传播体系,使得农业的发展更好地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协调,同自然的规律相和谐。例如:电子商务就是网络技术在农业经营中的典型运用,它集多种信息技术于一体来进行农业贸易活动,其高效率、高收益的特点弥补了传统营销的缺陷,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营销方式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的优点有:第一,加快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互联网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可将触角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使得普通农民也能够利用它推销农产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从而减少了农业生产和销售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第二,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农村网络技术环境的不断完善,农副产品信息网应运而生,为农民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生产和销售信息,拓宽了农副产品经销的市场空间。第三,减少市场交易风险。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就能更好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顺利进入市场,网络技术的应有使用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不可否认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周期,而农产品市场信息却瞬息万变等,往往导致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决策往往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增加了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通过其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持,很好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决策、生产、分配、消费等有机衔接和运转。农民掌握了及时、准确、真实的交易信息,就掌握了主动权,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大大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
二、构建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环境 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发展的进程中,技术的进步一直在推动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效能和速度就越高,农业发展的水平人就越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就能尽早实现。因此,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环境,就是显得尤为重要。
1、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创造条件。随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了“主多元化”的推广体系,“主”是以政府主体构建的农业科技传播管理体系,它主要依托国家、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多元化”指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专业协会组织和涉农企业等通过小同的途径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服务模式,比如“企业十专家十协会十组织”和“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等模式。但是,截止目前,网络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应用还很薄弱、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还不高、农民利用科技等能力还不强,这也是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主要差距。为更好的实现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发展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政府主导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领域要不断拓宽;再次,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实现向双向互动型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实效性;最后,农业科技推广手段要更趋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创造条件。
2、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网络建设。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激发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做好农村网络建设,需要政府和公共机构做好协调工作。首先,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在农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而起着主导作用。农村的信息主干网应由政府投资建设,从主干网到中心局的管道可以考虑由电信企业投资建设,从中心局到用户的网络,由电信企业负责政府给予经费补助。随着我国“村村通”工程的逐渐深入铺开,电信网络的基础建设会更进步加大和基本保证网络全覆盖率。互联网依靠电信网而发展,发展的趋势是“三网融合”,主要通过电信提供的ISDN、ADSL、DDN等宽带服务。其次,还可以制定优惠措施方便农民上网,同时农村水产网站的信息免费给农民使用。农业科技信息媒介建设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物质基础。
3、要借助网络技术服务于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认可度决定于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接受程度。接受度高的农民会更快地将农业科技信息应用于实践,而这种能力恰恰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在信息社会、农民在对信息接受能力的素质主要表现为信息素养,也往往被称为农民信息素养建设。农民信息素养提高往往通过“科技传播”和“教育”这两个途径。但对于农民,在没有直接利益驱动下,他们主动参加农业科技培训和学习的动力不足,“教育”的效果已经非常有限。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网络技术条件下的科技传播,从传播效果中的利益驱动激发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热情。可见,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决定着农业科技传播的成败。
4、要丰富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现化农业的支撑是农业的信息化,只有将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过程也就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目的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状况。在信息社会,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硬件的投入和建设,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更凸显其重要性,特别是农技信息网站要迅速发展,通过网络技术传播农技信息要进一步延伸,农技实用数据库以及业务应用信息系统更加大开发。比如,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农业网站的传播,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特点,以最大化的适应农民的科技需求。其中,网站资源应加强几种类型资源的建设:第一种是各级政府部门专门创建的农业信息网站,其涵盖的农业科技信息是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在加快农副产品流通、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农业科技交流和引资招商等方面进行的公益信息服务;第二种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创建的农业科研教育信息网站,它们不仅具有专业权威性、服务范围地域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而且在农业科技研究与服务方面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等优点;第三种是涉农企业和赢利机构所创建的农业信息网站,它们一般以企业经营范围为中心,进而自身产品及科技的宣传、销售、服务等,并通过开展相关的农贸电子商务活动,实现共享与双赢。
三、结语
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从而带动农业科技普及的开展。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传播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的,网络技术无疑是推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应引起广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关注和思考。“三农”问题关系亿万农民福祉、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想解决“三农”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只有将农业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传播给农民,使之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才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网络技术在农业传播中的作用,无疑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栾美晨:《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网络技术服务的思考》,广东农业科学,2010(07)
2)王辉:《网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河北农业科学,2009.13(7)3)周金花:《试论网络技术对农业传播的影响与变革》农业网络信息,2011(09)
4)彭光芒:《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8)
第二篇: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中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领域和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的方面的都在飞速的进步,这样使得我们国家目前的网络技术逐渐的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并且将它应用到不同的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因此,我们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对于电力系统方向的的物资管理工作对于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并对它作出了具体的讨论。
关键词:网络技术;电力系统;管理应用前言
随着我们国家对于网络技术的不断重视,目前网络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着很大的应用,我们国家关于电子网络技术对电力系统的物资管理当中的应用也逐渐的发展了起来。关于这个方面的应用受到了我们的有关工作人员的注意,并且也对其作出了具体的分析。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中的影响
我们国家在发展网络技术对电力系统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将它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做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整体的规划还有一些其他的相关的问题包括原材料的购买等等,我们在利用相应的电子技术对电力系统的物资管理方面进行实际的操作,并且最终形成了具有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管理体制。我们在发展一项新技术应用的时候需要考虑许多不同的方面,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果我们采用这项技术那么它会对我们的电力系统的组织管理方面带来哪些好的积极的作用?我们国家对于具体的电力系统管理方面的工作来讲,尤其实在物资管理的工作方面对它的整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对于电力系统在管理方面来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关于物资的管理。并且在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对于物资管理的的费用在整体的电力系统生产和对于基础的建设的问题上它的资金对于整体的建设来讲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的具体关于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对于在日常的物资管理问题的各项工作都做的非常完美,那么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整体物资的节省方面有着很大用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于资源的浪费。并且可以使关于电力企业在运行的方面对于整体运营的速度来讲有些很大的进步。这些不同的进步就是我们的网络技术对于电力企业管理的积极的效应。我们在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应用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它的正常并且持续的发展有些很大的作用。它确保了我们在这个方面的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对于我们国家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对于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企业来讲,关于物资管理方面的工作基本上都没有得到很多的重视,并且都比较复杂。我们对它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具体来讲就是关于电力系统的物资管理的工作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它需要分类的物资类别数量十分巨大并且复杂。如果我们在企业的物资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人员想要对于整体的管理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那么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这个方面的工作的运行保证它的系统化、操作的规范化,还有就是关于信息化的方面做出具体的改变,在这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对于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方面做出具体的信息计划就可以实现关于这些工作的具体目标。我们在将网络技术在日常的生活中实际的运用到电力系统方面的的物资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就是将这些电力企业关于在物资管理方面的规划、和相关材料的购买和整理以及对于在电力企业中对相应商品进行存储等等这些不同方面的的管理工作都可以归结到网络技术对于物资管理的管理系统当中,所以我们需要在日常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并且关于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革关于电力系统的物资管理方面的工作,并且在不同的电力企业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也可以保证我们的这些电力企业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共同发展,这对于我们国家的信息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结束语
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们关于在加强网络技术在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方面的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会使我们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关于在人力资源的使用方面的资源的浪费。我们具体来说就是为了能够在让电力企业在它的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企业的组织消耗,与此同时可以使在电力系统的物资管理方面的工作流程可以更加的规范并且高效。其中它在电力系统的的应用方面可以保证物资管理的工作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杨数林.网络技术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04):1221.[2]商正.基层物资管理项目主报告[J].中国技术企业,2011(09):3339.[3]李洪勋.互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2010(22):3443.[4]申永敬.供电物资管理系统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34):4555.
第三篇:农业传播论文
农业传播应用技术论文
论文题目: 农业科技类节目的现状研究 学 生:
学 号: 专 业:
学 院: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2014年11月
目录
摘要.....................................................1 第一章 目前我国农业电视类节目发展现状....................2 1.1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现状............................2 1.2农业科技节目的特点.................................3 第二章 农业科技类节目不受欢迎的原因......................5 2.1对农电视节目的品质低...............................5 2.2节目形式与农民接受能力失调.........................5 2.3对农电视节目资源比例失调...........................5 2.4传播效果与传播功能失调.............................5 2.5农业电视节目总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受众需求.........6 2.6部分农业电视节目选题内容狭隘、编排不当.............6 第三章 农业类电视节目突破的关键..........................7 3.1 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7 3.1.1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7 3.1.2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7 3.1.3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7 3.1.4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8 3.2对策研究„„„„„„„„„„„„„„„„„„„„„..8 3.2.1宏观政策„„„„„„„„„„„„„„„„„„„...8 3.2.2节目传播环节„„„„„„„„„„„„„„„„„...9 3.2.3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9 参考文献………………………………………….11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电视节目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和新的农业技术,是农民比较喜欢的一种节目样式,在对农业电视节目中占有重要的份量。特别是从2010年起连续3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3年的文件都提出要把对农业科技的扶持、推广力度上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业科技节目作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宣传农业科技、推进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农民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加大传播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的农业科技电视节目是农民迫切需要的,但是目前农业科技传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专门面向农村的专业频道少;专门面对“三农”的节目少;对农节目中,农业科技节目少,且播出时间短。同时电视节目的“城市化” 特色突出,反映城市生活节目越来越多,为“三农”量身定做的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广大农村受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与“三农”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对农民增收、致富有帮助的市场和科技信息等内容在电视节目中的比例太小,无法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本文阐述了目前农业传播节目国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关键词:农业
节目
不欢迎
解决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第一章 目前我国农业电视类节目发展现状
1.1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现状
总体上在我国现有的农业电视节目中,农业科技类的节目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我们要看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电视节目不论是在节目数量上还是在传播效果上,都还不相适应我国9亿农民这一庞大的群体的需求。一方面,农业科技电视节目的数量非常少目前专门的农业科技栏目只有几个,如中央电视台7套农业频道的《每日农经》、《农广天地》等,另外还有几个开办农科频道的省级台有一些农业科技栏目。更多的农业科技节目都以对农电视栏目的一个版块存在,如广东电视台的《摇钱树》、辽宁电视台的《黑土地》等对农节目中都设有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的小版块。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电视节目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农民看的一知半解、云山雾罩,还有对介绍的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将信将疑。究其原因,客观上农业科技电视节目专业术语多,知识性强,比较抽象,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许多农民看了一知半解,没有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主观上农业科技电视节目在创作中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农业科技电视节目就是教观众学习农业知识,就是我教你学,节目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中央电视台对农业电视节目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于农业电视节目满意度的各种指标中,广大农民最不满意的就是节目的趣味性和节目的形式多样性不够。当务之急,是对农业科技电视节目作必要的改进。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1.2农业科技节目的特点
农村是个相对独立的乡土社会,具有浓重的乡土特点。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区,以在这片土地种植粮食为主并易于满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闭经济,同时也形成了灿烂纯朴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在这个不流动的地区里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善于适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农轻商的思想。尽管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波及乡村社会,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大部分农民喜守旧、追求静,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
不过,我们也明显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体流入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这个称呼也在开始淡化。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13年据济南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5个县(市)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另外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
专家分析认为,农民现阶段最需要的节目应当是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俗话说,转变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黄土成金。观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农村的变革中,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保留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引进先进的创新的文化,是农村变革的根本。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出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贫、愚、弱、私。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从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计、文艺、卫生、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产力,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文艺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识力,以达到治愚的目的;卫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达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团结力,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贯穿这四大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正是我国农村最需要的电视节目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第二章 农业科技类节目不受欢迎的原因
2.1对农电视节目的品质低
反映农村实际生活、反映农民这些普通劳动者形象的节目少;专门面向农村的专业频道少;专门面对“三农”的节目少;对农节目中,农业科技节目少,且播出时间短。同时电视节目的“城市化” 特色突出,反映城市生活节目越来越多,为“三农”量身定做的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广大农村受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与“三农”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对农民增收、致富有帮助的市场和科技信息等内容在电视节目中的比例太小,无法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2.2节目形式与农民接受能力失调
农村观众的文化程度大多数在初中或初中以下在,绝大多数农民只有中小学文化水平。农村受众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影响了农村电视节目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对农电视节目特别是农技信息类节目专业化色彩过于浓厚且专业化过强,农民对节目中的内容一知半解,就会失去收视兴趣,降低节目的传播效果。2.3对农电视节目资源比例失调
2010 年 1 月 18 日的《经济日报》推出了《农业电视节目现状扫描》系列报道。报道称,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高达 94.61%,未被覆盖的地区大部分处于边远的农村。而在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总量的 1004万小时中,农业电视节目不超过 1%,显而易见, 1% 的比例与我国9亿庞大的农民受众规模极不相称。2.4传播效果与传播功能失调
影响对农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传者的疏忽,也有观众接受能力的限制。农村观众的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下的,占 88.1%,绝大多数农民只有中小学文化水平。对农电视节目对这种状况估计不足,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类节目专业化过强,农民对节目内容往往一知半解,降低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2.5农业电视节目总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受众需求
在全国现已上星的41家卫星电视台近60套节目中,只有中央电视台第7套这个惟一面向全国的半农业频道。在中央电视台400多个栏目、日播出近270小时的节目中,对农节目栏目总数不到10个栏目,日播出时间不到5小时,播出量对应着的是占中国人口70%的农村市场,资源的匮乏是显而易见的。可见在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设置及内 容城市化、泛娱乐化、去农村化现象严重,对农服务类节目少,离农村群众对广播电视需求差距很大。2.6部分农业电视节目选题内容狭隘、编排不当
晚上7点到9点历来被各电视台视为黄金收视时段,农村节目一般都会被安排在这个时段以后播出。可是我国农民大多有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晚上9点以后,很多地区的乡村已是一片宁静。可想而知,农村节目在这个时候播出是什么效果了。一些农业电视节目的主创人员在进行选题策划、组织拍摄过程中,思路狭隘,想法单一,或者板起面孔说教,生硬灌输;或者过分关注生产问题,对于农民的“生活 ”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缺乏关注。即便是农业技术类节目,也不够深入浅出,农民难以理解接受。且节目样态陈旧,拍摄制作单一,难以吸引受众注意。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第三章 农业类电视节目突破的关键
3.1 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 3.1.1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
把关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农村。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媒体,应该从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承担起满足农民观众的收视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进和加强农村电视节目,做好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交流和引进农民喜爱的电视节目,立足服务“三农”,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3.1.2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
农民面对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电视剧《刘老根》中主人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成为受众的示范,并考虑效仿、采用或改进。因而,在节目中增加现代化观念,是促进农民发展创新的主要途径。
3.1.3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
信息是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发展创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会发现有些农户采用有别于其他农户的发展方式。导致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是获得了别的农户所没有获得的信息,而电视就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视调查中,农村受众把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相差太远。我们还没有做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内容,推荐的致富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没法学习。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和经验,让他们觉得节目对生产、生活有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
3.1.4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
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由于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比较容易接受,因而观念更易受其影响。所以我们的节目不应该是简单的声画两张皮,也要研究如何发挥健康有益的娱乐效应。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参与式”的、“双向式”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创新,以此来抓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逐渐从农村的旧文化状态进入新文化状态,接受现代化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3.2 对策研究
3.2.1宏观政策
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界定包括电视在内的农业传媒的公共服务属性,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目前,国家尚未对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电视台难以避免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的行为准则,其结果导致了带有明显的公共服务属性的频道和节目处境尴尬,甚至是举步维艰。因此,把农业传媒定位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投入资金运营,由本级政府财政纳入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要求为本行政辖区农民无偿解决农业电视频道落地和覆盖问题。同时,在对其进行考评时,应根据农村受众实际,建立单独的考评标准,对频道和节目进行独立评价,建立绩效奖惩机制,使从业人员不仅能够摆脱后顾之忧,还能专心从事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
3.2.2节目传播环节
要加强传播渠道和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村村通”。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基础设施完备,才能保证农民都能看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它是农业电视节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强电视覆盖,意义十分重大。尽管进展顺利,但是完成难度仍然很大。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覆盖或者自己架天线接收。在覆盲区要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数台卫星接收机集中接收信号后,再通过多道小功率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将接收机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无线发射,用户采用开路方式接收。电视与调频广播两套发射天线可共杆架设。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难以架设线缆而又适合采用卫星接收无线转发的地区,可以妥善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
3.2.3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找准定位,精心编排;在节目选题内容上,要拓宽思路,转换视角,贴近生活;在节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必须紧扣定位,突出“农”的特色,做对象特征明显的专业化节目,在对农村受众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使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合乎农村受众的收视习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农业电视节目应该具有强烈的“农味”,要在准确定位观众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观众的参与、节目的长度、观众的收视习惯与作息时间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设置。把受众关心的乡村气息浓重的节目进行现代化的包装,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农村、农民。
目前我国正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在这个转型期,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新的经营观念和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需要越来越多,对相应的农业节目需求更强烈。国家的重视和受众的需求正构成了农业电视传媒绝佳的发展机遇,而农业电视传媒自身只有切合实际深入农村市场,了解农民所想所需,调整思路,加大力度,转换视角,拓宽内容,活跃形式,明确定位,塑造自己的“农村”品牌,才是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和农业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参考文献:
[1].马梅.中国农业电视传播发展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2].郑树柏等.农业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 界,2009(4).[3].赵洪明,张学玲.农业节目发展理念探究[j].电视研究,2008(11).[4]谭英,赵士文.中国农村电视节目需求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4(3).[5] 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谭英,王德海,谢咏才.贫困地区农户信息获取渠道与倾向性研究——中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报告.农业技术经济,2004,(02)[7] 张国良,廖圣清.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J].新闻记者,2004,(11)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第四篇: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中应用论文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摘要: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顾客手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的全过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市场化转型,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电子商务流通农业产业化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国相继开始建设国家基础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的关注与参与,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Internet/Intranet(互联网/内部网)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题,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商业模式。交易各方将自己的各类供求意愿按照一定的方式输入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根据用户的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相关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多种买卖选择。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农业领域应用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及时传播市场信息,帮助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农民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如下好处:
一、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交流,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价格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安排被动,进而造成一些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业生产整体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即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即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与市场联结在一起。通过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跨跃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农业产业化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并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按市场机制组织活动。
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环节,提高农业效益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农产品销售仍然存在着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等问题。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化,Internet将市场需求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传递给买卖双方,同时根据生产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供应商适时补充供给。在业务模式上,提供了交易市场、农产品直销、招标等交易模式,自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效能,减少市场存在的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薄膜等各种生产资料的供需矛盾。同时,拓展了传统买卖方式,使传统商务的有形市场走到了网上,由相对时间段营业的现货市场转为全天候开放的模拟市场,提供了交易自动撮合、库存发布和查询、数字签名、网上支付等,大大地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形成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我国农产品交易链及其通路过程存在环节多、复杂、透明度不高、交易信息对称性较差等问题。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但市场和流通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的卖难及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从流通环节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不灵,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现在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一对一的现货交易,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形式更少。通过建立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实现网络营销和网上支付。保证了各地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扩充农业信息量。透明化的价格可以提高网上交易量从网上获取产品和价格信息将增加产品的可比性和价格的透明度。由于不同地理位置产生的价格差别也将因不断增加的竞争而减小。这将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有利于农民,但是不利于其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这就造成这样一个特别的现象:哪里存在许多有差别的农产品并有经常性的供给,哪里就需要生产资料供应专家为其服务。
生产商可以通过一个安全的市场获得收益,采购方从有保证的供应中受益,农业生产者可通过网上贸易受益,越是完善的网上市场越能为农民创造利润,甚至一些网站提供运费计算器,这样可以使交易者在价格、质量和运费之间选择最佳的组合,提高了农业效益。还可以把基于信任的个人接触的销售模式移植到网上,提供订单、合同的流转和管理,从而带动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综上可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在提升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和渠道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正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全部替代传统业务方式,通过电子商务整合和优化供应链、提高服务的品质、降低营运成本,而电子商务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为农业产业化服务。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第五篇:浅谈手机短信服务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手机短信服务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大学
浅谈手机短信服务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手机短信的低费用和传播的高效性成为农业技术传播新的途径。文从农业信息服务对象,农业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对比中国与欧盟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欧盟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借鉴的一些有益启示,比如欧盟非常重视提供中长期农产品市场走势预测报告、欧盟非常重视信息的质量、欧盟官方的信息服务免费或者收取较低的费用等,并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手机短信服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关键字:手机短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传播; 前言:农民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需求,小农户生产与大商品市场之间的矛盾突现,生产动态、新品种、价格、供求等农业信息由于传递速度慢,不能及时到达农户手里,往往成为“事后诸葛”。农业技术服务信息的需求矛盾更加突出.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尤其是经验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普受农民欢迎的高级农业技术人员资源相当贫乏.再加上现有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下乡实地技术指导的时间有限.效率不高.形成了农业技术服务人员“腿短”的现象。[1] 根据中国的国情,网络报刊杂志尚未全面普及农村,图书馆的建立也有助于农业技术的传播,但是对于农业技术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当前在贫困地区通过建立互联网信息网络来解决农民的信息难问题是不现实的,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贫困地区人才缺乏、资金短缺而电视电话普及率很高的现状选择,电视、电话作为贫困地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桥梁。欧盟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优点
(一)欧盟农业信息服务以官方机构为主,分工非常明确
欧盟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机构既有官方部门,比如欧洲统计局、欧盟农业委员会、农场会计网委员会、农业理事会;也有非官方部门,比如期货交易所、各类协会、农业保险公司等,但以官方机构为主。欧盟官方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职能非常明确。
(二)欧盟非官方农业信息服务机构 虽然官方机构是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欧盟目前非常鼓励更多的市场机构能够参与到农业信息服务和风险防范中来。在欧盟,目前除了官方的信息服务外,农业协会(包括行业组织、农业商会),期货市场和保险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也占很大一部分,是欧盟防范农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欧盟农业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从掌握的资料来看,欧盟政府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农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都是农业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在这两者中,又以政府使用为主,政府利用这些数据调控市场,制定农业政策和法令。除政府外,欧盟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也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之一,欧盟农场生产规模较大,而且也有一些大型的农产品经营和进出口企业,这些农场主和企业家通过订阅农业杂志和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比如,仅仅一个《法国农业》杂志社的订户就约占法国农场主的40%。
(四)欧盟对农业信息质量的要求 欧盟在《Guidelines for Measuring Statistical Quality》[2]中规定,欧盟高质量的信息的标准是:相关性,准确性,及时性,可获取性和清晰性,可比性,一致性。
(五)欧盟农业信息服务渠道
虽然传统的杂志和报纸以及传真(传真主要的使用者是各类农业专业协会,他们向其会员传达信息时使用)等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仍是欧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产业信息和产品市场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在欧盟越来越普及的网络却对其农业信息服务产生了相当影响。欧盟的许多知名农业杂志都有自己的域名,比如英国最受欢迎的杂志“农场主周报(Farmers weekly)”(http://www.xiexiebang.com/pdfs/mbp/potential_business_models.pdf Accessed 25 March2004.
[6]蒋浩1,许静2,大众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4期 [7]黄家章,李思经.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2011(1).[8]刘鹏飞.李莉,科技文化传播的5W模式解读[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财富2009(22).[9]郑树山.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P652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 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 [11]张绍程,手机短信功能在兰州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优势,《中国农业信息》2010年第12期
[12]谭英.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P214 [13]李红艳.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2007.P173-180 [14]陆媚1,贺根生2.手机在民族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2009.[15]沈俊涛.“最后一公里”究竟有多长[J].发展.2003年第7期:P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