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洪雅县晓兰中学 车建海
当前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参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等问题,是所有语文教师最为头痛地事情,它不但影响到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而且也影响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成了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拦路虎,直接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生视野开阔、见多识广、博闻强记,语文学习成绩就好,反之,语文学习成绩就差。因此,课外阅读的组织引导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学应当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起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他思维能力发展的快慢,也决定了他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引导学生自觉课外阅读的最好切入点。
1、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精美文章的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如学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在学生被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那顽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染的同时,可借此向学生推荐《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名人传》,学生从中了解更多名人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习名人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在班上建立多个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且定期开展组间和全班读书交流活动。初一的新生可布置阅读他们喜欢而且熟悉的《西游记》、对已经学了大量中国历史的初二学生可布置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让每位同学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吕叔湘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提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所谓精读,那就是字斟句酌,反复体味;所谓略读,就是简单粗略,知其大概,了解基本内容;而浏览则是采取一目十行的方式,大致地粗看,只在于整体印象。这些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也不是完全独立分开使用。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应首先浏览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以确定是精读还是略读。如果是单一的一篇文章,开始应通读浏览,稍加意会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基本情感。对于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应加以精读、反复吟咏,并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美文,写感悟。对于一篇优秀文章或名著片段,首先是初读。要求学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解决含字词在内的基本问题。不能解决的做上记号,或摘抄整理出来以待解决。然后互读。可将这篇优美文章推荐给同学读,互相合作,这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养成研究性阅读的习惯。最后是精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自身实际,写出读书笔记。
雨果曾说:“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略读一个音节都将发射火星。”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三、将课外阅读和习作训练紧密联系起来
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交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得将课外阅读和习作训练联系起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阅读是吸收知识,写作是运用知识。喜欢阅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学生,在他写作的过程中,口语和书面语反复转换、筛选的思维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常常自然而然地把那些在阅读中吸收的丰富词汇,巧妙的构思,丰富的联想运用到习作中去,有时使人耳目一新。而那些阅读量少的同学,其作文的思维的主要意向却仅仅限于字词追索回忆,其中不完整、不准确的概念出现较多。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这样的活动:从初一下期开始,周记的内容从单一的记叙变为读书心得体会,然后在全班分组交流,再选出精彩的读后感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增多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了,习作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嗜好,加强指导,授以方法,付诸实践,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源远流长的寻求知识的泉眼,使学生终身收益。
四、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如果不能坚持,成功的大门也不会开启。阅读要养成习惯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它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形成习惯。尤其是在今天学校只重视数、理、化、英语,不重视语文的情况下,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就更少了。作为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给学生创造时间,不断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把自己喜欢的名言,格言,俗语,片段,诗歌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在阅读中练笔,用练笔促进阅读,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提高阅读技能,积累阅读经验,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第二篇:浅谈重视课外语文教育
浅谈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扩大语文教育阵地
【摘 要】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
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浅谈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语言文章文学
论文摘要: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也就是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超越“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传统偏见,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
语文学科自1903年独立以来,无论是晚清的“纲要”、辛亥革命后的“细则”、“五四”时期的“标准”,还是建国后的“文件”、“大纲”、“课标”等,虽然都曾对其定位有过一些说法或做过一些规定,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些模糊而且笼统。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中学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多带有个人的一些偏好,有的把语文课教成“纯语言课”,有的教成了“纯政治课”,还有的教成了“纯欣赏课”,似乎都未能真正找到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未能真正解决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问题。
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达成创新品质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zJsz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即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超越“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传统偏见,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笔者试从五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
我国语文学科长期以来未能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这是导致语文教育陷人高耗低效困境的首要问题。语文教育要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就必须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
“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观点以偏概全,但一些语言学家却长期主张这种语文观,它已成为20世纪语文界的一个世纪性的错误。“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内容仅限于语言本体发展及语言文字应用的研究,却极少涉及汉语文章、汉语文学所综合体现的深邃的思想和鲜活的意境,肢解了文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存在,这是极不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吕的。有些语言学家高唱所谓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实为“语言文字”引者注)的水平,实则把语文教育停留在字词的解读上。可是,识字和写字只是母语学习的起步,还谈不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真正理解和运用,因为,单个的文字是无法进行个体思维和社会交际的,只有组成篇章结构的文字团体(文章作品或文学作品)才能完整地表达思维成果,实现人际交流。所以,语文教育实际要求达到的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章和文学”147373的水平。因此,“语文即语言文字说”以“文字”囊括“文章、文学”是极不科学的,这种排斥“文章、文学”的观点不仅没有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相反,它窒息了语文教育的灵魂,让“语文”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因而暗淡了语文德育的光彩和语文美育的魅力,使语文教育变成了一棵畸形的侏儒树。语文教师应该对其出现的弊病多加反思,并做出细致的分析和深人的探讨,从而大胆地起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章和文学的水平”这个新概念或新提法。
二、超越“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传统偏见
语文教育还有一种观点,即“语文即语言文学说”,这是导致语文教育高耗低效的另一个问题。
“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观点也是以偏概全。这种偏狭的语文观是从大学熏陶出来的。我国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其全称称为“汉语言文学系”,中文系的学生学的就是语言与文学。到了中学,似乎“语文”当然就应该是语言和文学。这其实是一个沿袭已久的常识性错误。因为文学作品除了以非写实为主的文学,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之外,还有更为广泛的以写实为主的文章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普通文章以及多种变体文章。〔’J’历史悠久的中国语文本来以文章作品为“正统”,古代的文章概念包括文学。自20世纪初,“五四”运动以来,文学的空前繁荣使文学作品逐渐上升为文体的“正宗”,后来转而出现了“文学侵吞文章”的怪现象,突出地表现在把带有文学性的“文章”统统归人文学中的“散文”家族,于是“语文”中的“文”只剩下“文学”霸主,“文章”从语文理论中被排斥掉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语文教学委员会于 1954年2月在《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中干脆将“语文”界定为“语言文学”,因而也就引来了不少学者地进一步阐发:“语文课是进行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语言文学课”。[6]J0,如今,专门培养语文教师的师范院校中文系也纷纷升格为“文学院”(如果理解为“文”之“学院”倒是对的,实际上却是“文学”之“院”),自然所开设的语文专业课也基本上是“语言学”和“文艺学”两类课程,而“文章学”在语文理论中的应有地位被取消了。从世界发达的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来看,“语文”也不只是“语言”和“文学”两项内容,“文章”(普通文章、专业文章、变体文章等)占有相当的比重;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时代虽需要“文学”人才,但更加需要和普遍需要的仍然是能写“文章”的人才。所以,文章作品的读写听说能力,应该是每个普通公民和专业人才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这种“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霸主地位导致“文章观”的正义呼声遭到歧视,因而把“语文”的发展引向了歧途。
三、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
语文教育要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就必须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观点以叶圣陶为代表。他多次写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的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之文章。”[’J,他还十分明确地指出,建国后有人将“语文”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两种说法“皆非立此名之原意”。叶圣陶继承中国古代传统的广义文章观,一方面用“成篇之书面语”即“文章”来囊括“文字”,一方面用广义的文章概念来包容“文学”。因为书面之“文”既不局限于单个的“文字”,也不尽属于虚构的各类“文学”,还有实用的各体“文章”。如果要对“语文”内涵做出总体概括,则’‘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这种“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观点,纠正了“语文即语言文字说”和“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偏颇,融文字、文章、文学于一体,概括性强,颇为全面。但是,这种学说未能彻底完成“文章”和“文学”的分野,未能科学地将文章本体、文章客体、文章主体等文章知识和文章阅读、文章写作、文章听说、文章思维等文章智能及文章智育、文章德育、文章美育等文章情志等三个层面作为文章素养的有机成分。因此,“包容文学的广义文章观”与“侵吞文章的文学正统观”二者在理论上是各有偏颇,在语言教学实践上必然彼此牵制、互碍发展。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学者兼有“文学正统观”和“广义文章观”,因而他们的宏文或专着中的“文章”、“文学”的概念是相互姐龄的。如果我们在承认中介性“两栖文体”存在的条件下,坚持文章和文学的分野,就可以使文章和文学相对独立,彼此平等,携手共进。所以,“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观点虽然较为科学,但是还不尽完善,没有把“文学”的内涵显示在定义上,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并力争使其更加科学化。
四、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未能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这是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语文教育要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必须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
“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以文化语言学的勃兴为其重要标志。它承继“文便是道’s[8]7719的传统,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学者根据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把“语文”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看作一种文化代码,认为文化载体性就是语文的客体性能,掌握一种语文,就是接受一种文化价值,从而判定语文教育就是具有先导性的人文品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当我们站在文化学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育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热衷于谈论“语言文化”和“文学文化”,却极少有人提及“文章文化”,这也正反映出“书面文化”观念的极度偏颇。纵览中国文化史,无论从历史年代、作品数量,或是从社会影响、文化主流等方面看,文章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横看当今世界文化的大撞击、大对流,也主要不是文学的大撞击、大对流,而是文章的大撞击、大对流。有学者认为,如果语文教育主要不是熏陶我们的民族文化,那么它就永远没有出路。因此,我们只有高举“语文”的文化大旗,正本
清源,才能真正找到语文教育改革的路向。而要找到语文教育改革的路向,就必须彻底打破现行语文教育的框架,把历史和哲学吸纳进来,让文、史、哲“破镜重圆”,使“语文”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必须立足中国传统,面向世界先进,大胆融合,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去熏陶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贡献。“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是认识“语文”特性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独立的实体性内涵,它总是通过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等具体的语文形态体现出来的。况且,对于“语文”所折射出来的人文内涵,至今尚未得到充分而又系统的发掘。鉴于文章作品和文学作品均属于观念性的软文化形态,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一小部分,难以涵盖活文化和硬文化的形态,因而用“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来概括“语文”的内涵,就仍然显得过于宽泛,有失笼统。
五、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现代观念
我国语文学科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长期以来未能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这是导致语文教育陷人高耗低效困境的核心问题。
“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观点较为圆通,以曾祥芹的“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yolzz _ zs为旨归,即“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坚持了对“语文”逐层“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语文学习内容的心理发展顺序是语言、文章、文学,即文章是语言发展的产物,文学又是文章发展的产物。因此,语文课程的安排,语文课本的编写,语文教法的运用,都要遵循这一规律。可是,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理论上只承认“语言学”和“文艺学”,却不大认可“文章学”,然而在实践上并没有取消“文章”和“文章读写听说教学”,这说明“文章学”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既包容着“文字”(文章作品和文学作品均为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又渗透着“文化”(文章作品是软文化的第一载体,文学作品是软文化的第二载体),它融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于一体,全面兼顾,最有概括力。“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解决了“侵吞文章的文学正统观”和“包容文学的广义文章观”的矛盾,从而使文章和文学各自独立,协同发展。w7zs但是,浸透“文学正统观”的人习惯地把带有文学性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章”归人“散文”,当大批实用文章包容不进“散文”大家族时,又只能用“非文学作品”来指称它们;坚持“广义文章观”的人在进行文体分类时又常常把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划为“文章”的一大类,似乎是叫大家都看得起“文章”,但是当文学作品划人文章类时,则会又出现“文学侵吞文章”现象。因此,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把“语言”、“文章”、“文学”三项内容显露在“语文”的内涵里,并使之得到语文界、学术界乃至社会的全局性认可,让语文教育达到“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各领风骚和“语言教育”、“文章教育”、“文学教育”并驾齐驱的理想目标。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超越“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传统偏见、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是当今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语文教师要认识语文教育当前的种种偏颇,敢于放下包袱积极投人到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实验中去,就一定能够掀翻现行语文教育的“狭小茅屋”,重建未来语文教育的“高楼大厦”,真正解决语文教育长期形成的“少、慢、差、费”的问题,从而又好又快地把语文教育引上健康发展的大道。
第三篇: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反思_2
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反思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认真撰写好教学反思记录。进行教学反思,要做到思而有得,要有理有据。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把开展教学实践反思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和方式,在实践中确立反思的意识,正视反思,实时反思,有效反思,把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形成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以此来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没有反思的教学也称不上真正的教学。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1]由此可见,写教学反思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2]。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认真撰写好教学反思记录。因为教学反思记录,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一笔巨大财富。那么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改变过去那种只教不思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败笔和亮点,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有利于归纳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完善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归纳“得”,即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反思“失”,即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有备好课上好课的愿望。然而,无论我们备课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种失误。通过写教学反思记录,不断反思,我们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加深对教学的理解,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善。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研水平
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努力把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提炼、升华的过程。与一般的面向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不仅仅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得出新的教学规律,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教学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使我们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因此,在反思教学时,作为教师应该确立这样几种角色:观察者,即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典型事件以及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记录者,即教师要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反思积累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学习者,即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把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外化为文字,勤做读书笔记,并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使自己更善于发现问题。同时在教学反思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等,可以为写作优秀的作品或论文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
在新课改理念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 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作为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就要研究学生学习的目的、动力、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会适应学生。通过教学反思对课内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对策,对症下药,从而让学生明白该学什么和应该怎样学习,并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和谐师生关系
人性是教育的立身之本,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批评学生时,可能会遭到学生的顶撞,若处理不当,可能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严重的是,不当的指责会毁灭学生远大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所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理智地分析自已的教学行为,提高教书育人技巧。
二、讲求实效,反思应做到思而有得
教学反思要“思而有得”。这里的“得”,特指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记的心得体会,或多或少,或得或失,在反思时把这些内容及时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作参考。
1.记载精彩之笔: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它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具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使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放;出神入化的学情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堂小结等,凡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均可以具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使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牢记失误之处: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不免有疏漏、失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内容处理不恰当、环节安排不合理、重点突出不明显、问题设计不科学、合作落实不到位、语言评价不得体等。为此,教师课后应进行深沉的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做出深刻的反思,同时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要领,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
3.记录意外偶得: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师生之间感情交流不断融洽,此时,师生往往会产生灵感,出现意外的偶得。意外的偶得往往来自思维火花的捕捉,它们悄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以后的教学也就失掉了好的素材。如教师讲授时,姑且增加的内容或者转变的教学要领等;学生回答时,某些新颖的见解及质疑;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教学是个师生相长的过程,灵感是师生相互碰撞时的精彩火花。:
4.分析教学效果:每一节课后,我们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等。鉴于此,课后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教”与“学”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联系实际,反思讲求有理有据
教学反思要有较高价值还需要思而有理有据。这里的 “理”“据”是指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要求,实现教育优质化。教学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与经验。为教学反思提供的“理”“据”的主要来源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课标中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理念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 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因此,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教师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三)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课的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都关乎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将这些细节记录下来,并认真反思总结,为以后的有效的教学提供依据。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会成为“无果之花”
总而言之,写教学反思是自身进步的起点,没有反思就没有突破和发展。教学反思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不断发展的新天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果养成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就能充分地激发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可以使自己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教书者走向教育者、研究者。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把开展教学实践反思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和方式,在实践中确立反思的意识,正视反思,实时反思,有效反思,把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形成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以此来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参考文献:
[1]转引:《注重反思的作用》,吉林出版社。
[2]《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第四篇: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
南华县五街中学 鲁有祥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人们正确地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已经看到了美育的重要性。他把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和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相提并论,共同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以后的荀子更进了一步,他在《乐论》中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这就不但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美育“入”、“化”的特殊功能。近年来,美育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是把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把美育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学科在实施美育方面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文学是一门描绘形象、传达思想、表现感情的艺术,因而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必然带有审美玩味。中学语文作为文学这门语言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入编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必然要运用与文学特性具有相似点的美感的三个特性——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来进行审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审美带有民族(这里指狭义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任何一个审美主体都难免受到其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濡染。审美主体的文化背景不同,审美定势(惯性)的影响,审美心理变了,赋予审美客体的意义也就变了。白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在彝族文化中却用来作为丧服的颜色。挂在“太阳历公园”的牛头骨(图腾崇拜),在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看来可能就只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尸骸,根本不会产生美感;逢年过节彝族男女相互抹锅烟子以黑为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未必认同。同理,虬枝盘旋的所谓迎客松,展翅扑腾的大花蝴蝶,彝族都认为是不祥之物,避之唯恐不及,根本不可能对其进行审美。了解审美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我们就不会按汉民族的标准“一律”要求学生,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也就更能显现出它的丰富性和多彩性,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一、语文教育离不开美育的形象性
从审美活动的具体过程来看,美育是通过展现形象体系,供受教育者直接、具体地进行关照,以激发和净化感情的。语文学科正适应了这一特点,因为语文课是以语言或文字为物质媒介,构成一种想象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没有直观性而有想象性,从而为读者留下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诱导读者在想象中体验并补充作家所创造的形象。
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这种想象性的艺术形象,应该重视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透过字面领略内容的意蕴,把握具体的形象,使学生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具体感受,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例如,我们在分析元代散曲之绝唱《天净沙·秋思》时,就不应只停留在字面的简单理解上,而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上进行审美玩味。它全篇仅28个字,既不夸张,也不用典,而只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在一条黄尘漠漠、秋风飒飒的古道上,骑着一匹瘦骨伶仃的驽马踽踽独行的游子形象。然而,这一形象的出现,却经过了作者一番精心的艺术渲染:首先,意境创作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游子内心的愁思,而是精心选择几个最能触动游子愁绪的景物,从色彩、情调、构图上巧花心思,创设一种凄迷的意境氛围,达到化景为情、物我合一的艺术审美效果。其次,语言上精练简洁,前三句由九个独立的名词构成九个独立的视觉意象,加强了直觉性、绘画性、雕塑性的审美效果,使多重空间的事物同时出现,这就加强了空间的张力和审美的玩味。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去挖掘语言的意蕴,品味作品中所建构的意境美,进而感知和把握作品中所创造的美的艺术形象。这是语文审美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形象性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文学形象是间接性的,学生只有借助教材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自己的审美再创造,获得直觉的形象感觉,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教材中的艺术形象,使这个形象栩栩如生地凸现于学生面前,是语文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我们说,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它是通过展现形象体系,使受教育者得到具体的审美感受。即便这个形象本身是生活中的丑类,如《儒林外史》中那个悭吝、贪欲、嗜钱如命的严监生,契诃夫笔下那个媚上欺下、反复无常、如蜥蜴般善变的奥楚蔑洛夫等,虽然作者并不能把他们描绘成“一副美丽的面孔”,却可以“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即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美丽地描绘”他们丑恶的本质,使之转化为具有自我否定价值的美学形象。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审丑”进行审美,可以通过作品中形成的对丑进行审判的倾向,懂得对真善美和假恶丑作出区分,从而弃恶扬善,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
二、语文的审美教育中渗透着情感性
情感性是美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美与情感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根本上说,美育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审美化教学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流畅。”
语文课上,对于这种情感教育,更可以作充分自由地发挥,因为一篇好的文章,总是流淌着作者饱满酣畅的思想感情。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作品中对旧制度和封建代表人物都作了假、恶、丑的评价,抒发了深恶痛绝的情感;而对被压迫人民和被旧制度摧残的不幸人物则作出某种程度的真、善、美评价,寄以爱或同情,如在《药》这篇小说中写了夏瑜坟上的红白色的花圈,就体现了他对秋瑾烈士的理解、赞美和热爱之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应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感情入手,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的分析,引起感情上的种种反应,在审美对象中观照自我的影子从而引起或悲或喜、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篇《背影》中,以平实无奇的笔墨,近乎白描式的写法,勾勒了一幅父亲买橘的背影图:“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从字面看,这段文字写的不就是父亲买橘的事情么?这是很平常的呀!然而就是在这样平实的叙述中,却蕴含了多少父子深情!因此,对于这样的文章,就要抓住作者的感情,从情感教育入手,使学生受到很好的美育熏陶。父亲是个上了年纪的人,又是一个胖子,加之穿着臃肿,行动起来该是多么不便,可他为了儿子路上有解渴之物,自得其乐地在大庭广众之下笨拙地爬上爬下,那朱红的橘子在学生面前就会很自然地幻化成唐代诗人孟郊笔下那“临行密密缝”的慈母手中之线,以至于当作者潸然泪下之时,学生也就不能不从心底发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慨了。
朱光潜语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不能强迫的,因而美育具有诱发和疏导特点,对美的热爱要靠美的自身的魅力唤起。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都是大有裨益的。读罢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耳边那持久不绝的鼓声,动人心魄,令人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激动。这首对陕北人民生命与活力的颂歌,带动我们为生命呐喊、自豪;把我们对生命过程的认识与理解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由朦胧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地体验生命过程中的积淀、勃发、沸腾与升华。
德国美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导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因此,在授课时,就要有意识地抓住某种契机,创造浓郁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动力。这种情感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育熏陶的功力,甚至不亚于带有强制性的其他教育形式的功力。
三、语文教学中还伴随着审美教育的愉悦性
愉悦性是审美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审美是自由的、随心所欲的,是一种极为轻松愉快的事情,不能有半点的强迫和勉强。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仅有色彩,而且有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主要是指文学作品语言的抑扬顿挫、音调和谐以及由它的节奏、语调的高低快慢与音律等构成的旋律,这种音乐性不仅是形式,而且是作品内在情绪的表现,富有愉悦性;同时,文学作品中展现的语言美、景物美、形象美、人性美、意境美……也无不引人入胜,令人心往神驰。《三峡》中那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泉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我们勾画了温情脉脉的小山摇篮图,动静相间的雪霁初晴图,剔透玲珑的空灵水晶图。凡此种种,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在愉悦身心之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论述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愉悦性,我认为应该提到汉字的书写,尽管很少有老师在论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时论及书法审美的愉悦性。《语文课程标准》
在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中指出要“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载体的充满个性的线条艺术。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立的门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的,它通过复杂、丰富、多变的笔墨关系,以线条的曲直、长短、轻重、浓淡、疏密、刚柔、枯润等形式来抒情达意,反映传统文化的精神;二是实用的,恪守技法原则,重在笔法、结体、章法的学习与掌握。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入手,加强楷书技法的教学。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即楷模、楷范,就是标准字体。人们历来认为初学书法宜从唐楷入手,其利多弊少,已被历史证明。教师可将欧阳询《九成宫碑》、颜真卿《勤礼碑》和柳公权《神策军碑》等放大成复印件,悬贴在墙上,让学生成为审美主体进行欣赏比较,并说说自己的审美感受。一旦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就会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爱好。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认识和感受,要多加肯定与赞许。通过共同的探讨,然后逐渐揭示其鲜明的艺术个性:欧字方整严谨,具有冷峻之美;颜字宽厚博大,具有雄浑之美;柳字清刚遒劲,具有劲健之美。特别是对“颜筋柳骨”更要做形象性的阐释。并说明:书法确是写字,但更是一种艺术,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美的愉悦。
美学家认为书法是一种造型(线条)艺术,“它以字的用笔和间架所形成的形体和动势,反映出书法家思想感情紧密相连的某些客观事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表达的是心迹,反映着心中翻江倒海的连绵波澜,展示强烈个性,突出个人神气。力求笔法的精微,结构的合乎情理与章法的一气呵成,这正是书法上追求的目标。书法欣赏也同散文欣赏一样应把“形神兼备”作为书法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所谓“形”,指书法的点画、结体、章法等;所谓“神”,指书法的神采、风格等。因此,我们欣赏书法,包括欣赏点画的线条美、结构的造型美、章法的整体美和全幅的风格美。从当前的教学实际看,学生练的大多是钢笔字,学生临摹的也大多是庞中华和司马彦等的钢笔字贴。因此,应当结合实际注重指导学生练习钢笔字。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笔讲究。钢笔楷书的书法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呆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2、笔画分明。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做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3、结构方整。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至于各种笔画的写法,已有不少专论,兹不赘述。我们让学生练书法,未必一定要他们成“家”。但要让学生明白书写规范工整,才能使人产生愉悦感,因此在书法教学中,要致力于创造这种愉悦性,形成审美体验,从而使学生丰富知识,培育灵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养成美德。
基于上述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三个特点,我们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时应当注重从文学形象与作者情感方面入手来分析作品,善于运用美育手段,调动审美因素,以真的形象熏陶学生,以善的情感感化学生,以美的旋律和线条愉悦学生;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字词作适当的解释,对内容作合理的德育点评,寓智育、融德育于美育之中。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既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又能按照美育的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愉悦身心,开拓思路,增长才干。
参考书目:
①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们文学出版社,1991.2 ②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 ③ 李健夫《美学的反思与辩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5 ④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⑤ 陈福安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 ⑥ 皮朝刚《中国古典美学探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丛刊第二辑。⑦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第五篇: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反思
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反思
(2)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反思(2)”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反思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认真撰写好教学反思记录。进行教学反思,要做到思而有得,要有理有据。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把开展教学实践反思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和方式,在实践中确立反思的意识,正视反思,实时反思,有效反思,把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形成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以此来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没有反思的教学也称不上真正的教学。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1]由此可见,写教学反思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2]。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认真撰写好教学反思记录。因为教学反思记录,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一笔巨大财富。那么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改变过去那种只教不思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败笔和亮点,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有利于归纳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完善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归纳“得”,即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反思“失”,即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有备好课上好课的愿望。然而,无论我们备课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种失误。通过写教学反思记录,不断反思,我们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加深对教学的理解,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善。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研水平
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努力把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提炼、升华的过程。与一般的面向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不仅仅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得出新的教学规律,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教学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使我们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因此,在反思教学时,作为教师应该确立这样几种角色:观察者,即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典型事件以及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记录者,即教师要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反思积累丰富、翔
实的第一手材料;学习者,即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把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外化为文字,勤做读书笔记,并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使自己更善于发现问题。同时在教学反思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等,可以为写作优秀的作品或论文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在新课改理念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 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作为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就要研究学生学习的目的、动力、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会适应学生。通过教学反思对课内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对策,对症下药,从而让学生明白该学什么和应该怎样学习,并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和谐师生关系 人性是教育的立身之本,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批评学生时,可能会遭到学生的
顶撞,若处理不当,可能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严重的是,不当的指责会毁灭学
生远大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所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理智地分析自已的教学行为,提高教书育人技巧。
二、讲求实效,反思应做到思而有得
教学反思要“思而有得”。这里的“得”,特指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记的心得体会,或多或少,或得或失,在反思时把这些内容及时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作参考。
1.记载精彩之笔: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它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具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使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放;出神入化的学情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堂小结等,凡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均可以具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使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牢记失误之处: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不免有疏漏、失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内容处理不恰当、环节安排不合理、重点突出不明显、问题设计不科学、合作落实不到位、语言评价不得体等。为此,教师课后应进行深沉的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做出深刻的反思,同时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要领,使之成为
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
3.记录意外偶得: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师生之间感情交流不断融洽,此时,师生往往会产生灵感,出现意外的偶得。意外的偶得往往来自思维火花的捕捉,它们悄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以后的教学也就失掉了好的素材。如教师讲授时,姑且增加的内容或者转变的教学要领等;学生回答时,某些新颖的见解及质疑;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教学是个师生相长的过程,灵感是师生相互碰撞时的精彩火花。: 4.分析教学效果:每一节课后,我们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等。鉴于此,课后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教”与“学”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联系实际,反思讲求有理有据
教学反思要有较高价值还需要思而有理有据。这里的 “理”“据”是指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要求,实现教育优质
化。教学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与经验。为教学反思提供的“理”“据”的主要来源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课标中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理念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 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因此,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教师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