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龙苑中学端午节主题活动
一、设计背景
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是民俗节庆之一,以此为载体,开发并运用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要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教育目的
1、学生了解端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端午节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
2、学生通过参加端午系列活动,增强民族意识,升华爱国情感。
3、学生通过对中韩两个端午节比较,提高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
三、活动意义
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端午节食粽”蕴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一种中华民族高尚的人格的追求;“端午节龙舟竞渡”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运动精神和力争上游的民族豪情;而“端午节插菖蒲、插艾蒿、喝雄黄酒”等习俗则表达了一个多民族国家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愿景,也彰显出一种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我校借助端午节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
四、实施过程
(一)准备工作
1、召开会议,告之专题活动主题,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并分配任务
2、准备相关资料和制作活动需要的道具
3、出一期相关内容的黑板报
4、召开第二次班干部会议,检查专题活动各环节落实情况
(二)活动流程
一、预备环节: 端午古诗词吟诵。
端午节,一个充满文化传统的节日,有太多迁客骚人为之倾倒,为之称颂。对端午节诗词的吟诵有助于学生走进端午,亲近端午,感受端午的文化气氛,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二、正式环节:
1、主人公Jacky登场,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交代身份。(海外侨民第三代,趁回国探亲的机会回故乡探访故乡的端午节。)
2、主人公听说的四个端午节起源: 曹娥小品(见附件1)杨震小品(见附件2)屈原小品(见附件3)勾践小品(见附件4)
让学生观看小品并对小品的真假做出评判。并有邀请的嘉宾(龙南七寸居委会的阿姨)做总结并再补充一个起源的传说。
在四个小品中,除了杨震这个小品,其余都是真的,再给同学补充两个起源的传说,一个是为了纪念清官——陈临,而不是杨震。另一个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这五个传说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对祖国的忠义,对父母的孝顺,为官的清廉,成就事业的智慧以及困境中的奋勇。
3、端午节民俗传统大讨论:
我们学校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请他们交流各自家乡过端午的风俗习惯,其中穿插以下环节,总时间约为25分钟。
(A)包粽子:比一比哪个班的粽子包的又好又快。时间:5分钟 人员:每班两人 评委:居委会阿姨
(B)做香袋:教主人公做一个,大家一起动手做。时间:约5到8分钟。
人员:每班两名代表上台教主人公,其余同学在原位自行制作。(来宾参与互动制作)结果:展示制作成果。
(C)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大阿福额头上画一个王。时间:约2到3分钟 人员:Jacky 结果:介绍民间曾经流传过的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D)划龙舟:游戏模拟划龙舟。时间:约6到10分钟 人员:每班两名代表。裁判:Jacky 附:
龙苑中学学生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
初一(4)班
叶根生:
我的家乡是四川,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不能坐门槛的习俗。
初一(4)班
胡航:
我的家乡是重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饺子的习俗。
初一(4)班
杜凯: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挂艾草的习俗。
初一(4)班
林旭辉:
我的家乡是福建,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和赶鸭子的习俗。
初一(3)班
黄雪琳:
我的家乡是福建,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桑葚的习俗。
初一(3)班
薛晓熳: 我的家乡是辽宁,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做香囊的习俗。
初一(3)班 李菊梅:
我的家乡是四川,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岁以下的孩子系五彩线,在节后第一次雨天才能取下的习俗。
初一(3)班
晏红:
我的家乡是重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的习俗。
初一(3)班
张磊:
我的家乡是江西,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吃汤圆的习俗。
初一(3)班
夏豪: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百草水沐浴的习俗。
初一(2)班
刘轶群: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酒、黄泥蛋)的习俗。
初一(2)班
杨莉莉: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划龙舟的习俗。
初一(2)班
夏安娜: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岁以下的男孩佩戴符,女孩佩戴石榴花的习俗。
初一(2)班
孙莉莉: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煮鸡蛋的习俗。初一(2)班
张雯: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放风筝的习俗。
初一(1)班
沈忆春: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用蜂蜜腌制的玫瑰花瓣的习俗。
初一(1)班
薛飞: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的习俗。
初一(1)班
陆俊合: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粽子的习俗。
4、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师生共同完成号召大家一起行动的倡议书。
通过与韩国国民保护端午节行为的比较,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文化,保护传统的民俗节庆,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提出倡议。
附:
倡议书
中国,一个源远流长的国度,有着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瑰宝——它们或是以佳作传世,或是以经典留名,或是作为风俗节庆深深扎根于每代中国人的心里。端午节正是这些风俗节庆之一。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必须把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代代地传下去!
我倡议:
一、让我们从我做起:
1、多去博物馆了解传统习俗知识,再告诉别人。
2、利用校园网,做双语的端午网页。
3、利用软件制作动画,让孩子也能接受。
4、学习老艺人的民俗手艺,并发扬光大。
5、帮助发宣传单。
6、邀请孤儿、孤老共度佳节。
二、请我们的家庭、社区、学校众人拾柴:
1、创作民俗节庆歌曲。
2、开设关于民俗节庆的兴趣小组,并评选小能手。
3、印发宣传单,来介绍民俗节庆知识。
4、开展多种活动,如做香袋等。
5、艺人可以开办学校,教其他人。
6、开展主题班会,搞各式活动。
三、请我们的政府再接再厉:
1、开发粽子的新口味等,让更多人喜欢它。
2、制作民俗节庆的吉祥物。
3、多举办民俗节庆的博物馆、主题公园、度假村等,扩大世界知名度。
4、建立专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频道。
5、将民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6、政府营造民俗节庆的过节气氛,如龙舟大赛、做月饼、总字形状的宣传花车游行等。
让我们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民俗遗产,为共筑精神家园,建设和谐社会,传承华夏之光,启迪现代文明添砖加瓦。
5、活动结束,总结: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民俗节庆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着。传统并不等于过时,传统文化也不会如日落西山而光芒不在,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将它们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不能只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更不能视之如敝履,犹恐扔之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担负起这一份责任。
第二篇: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泉。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滋养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浸染着的是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孕育的是历经千年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清明节——它是一个庄重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一家人、一族人乃至整个民族,追贤思孝,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以及缅怀英杰。我们经常说,清明到,儿尽孝。清明节的内在是孝道的传递、弘扬。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同学们,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谢谢大家!
第三篇: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少九 王子昱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一个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她的历史、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当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生活,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包罗万象,有古老迷人的汉字,有充满智慧的《论语》,《孟子》,《道德经》,有文学的四大名著,有数学的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将来也会持久深远地影响着下一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我就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就像看到“神州七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亲的怀抱,看到奥运会赛场上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住。1
这泪花代表了我们对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感动,这力量有一个崇高而伟大、流芳百世,传颂万年的名字——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在我国历史上,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现代的中国,除了国力强大今非昔比,国际形象良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和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也打动了世界。作为代表祖国未来的新一代,让我们认识中华文化之根,熔铸中华民族之魂,让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义龙试验区雨樟镇交乐学校郝飞,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我在的学校位于雨樟镇东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交乐方圆几公里内居住着很多苗族、布依族村寨。那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汉墓群,先后出土了8件一级文物,其中“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曾参加了北京“中国文物精品展”。文化底蕴浓厚、人性纯朴、热情好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电脑、广播、电视等家用电器广泛进入农村,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由于这种改变,村民们茶余饭后的山歌对唱、舞蹈娱乐、捻线刺绣逐渐被看电视、上网等替代,纯朴的山歌、民族舞蹈逐渐被遗忘,被丢弃,从而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优秀文化,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改变而失传。因此,拯救、保护和促进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没有人指导,整理,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就会被慢慢的遗忘,就像前几天雨樟镇镇政府举办的“魅力义龙,美丽之城”文艺汇演活动,村里面组织的参赛队伍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凭着自己的舞蹈天赋,自编、自演了他们民族的舞蹈,可是不是太规范,有穿高跟鞋去表演的,发型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村里没有专业的人指导他们,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难道就让这些纯朴的民俗民风和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吗?因此,我就叫我们学校的老师去指导他们。
在交乐除了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有古文化。在交乐村汉墓群里,出土了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带盖提梁铜壶、铜镜、铜车马、镇墓兽、陶鸡、陶灶、水田模型等1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在14号汉墓出土了一枚鎏金的“巴郡守丞”印。由此可见,交乐汉墓是考察汉代军事、政治、农耕、文化的重要处所,很多考古学者把交乐和古夜郎连系在一起。交乐汉墓时期虽晚于夜郎灭国约100年左右,在当时条件下,一个拥有如此先进的农耕技术、发达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巴郡守丞”印所表明的政治中心,没有三两百年是不能形成的,因此可以小心推测的是,在夜郎时代,这里便应当已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夜郎灭国后,经济、文化没有断裂,才有可能在东汉墓中保留下如此精美的文化。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好的载体,学校可以做的有:在宣传栏进行宣传,让学生都了解他们优秀的文化,编写成校本教材,让学生在学校课程上进行学习,录成视频资料保存等,学校可以组成校本教材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就需要深入农村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内容、渊源、现状、分布、结构、表现形式等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具体情况,再编写成乡土教材。因此,这些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我认为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上历史课的时候可以说说身边的文化,考古学家就是通过出土的文物了解以前的历史的,教师如能对其有效开发和利用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不仅能激活历史课堂活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历史。学生通过了解这些会想我们的祖先也有这么牛,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好的人生观。
(我们开展的活动,宣传,学生的收获,心情,爱家乡)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是,是古老的,也是丰富的。我们应该为民间传统文化流传至今而感到自豪,也该为传承中华文化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正因为它的广博才让我们欣赏她,并由衷的热爱它。
作为一名边远山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我也要呼吁同学们一起关注中国民间文化,将中华民族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并且将让这颗璀璨的明珠发扬光大!
第五篇: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演讲稿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三年四班李思佳
指导教师:唐晓峰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他们前赴后继、关怀民生、保卫祖国。中华民族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升华出民族精神的核心,那就是爱国主义。幼儿园时,常听妈妈讲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故事。上学后,自己又知道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顾炎武等文人志士,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感人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无比的敬仰,不禁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悠中华,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孔孟之道成为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让世界 1
叹为观止,“四在发明”的科技引领世界潮流,唐诗宋词再现盛世繁华。在此我不能不赞叹我们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精湛文化遗产。
今天,我国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促和谐求发展是当今两大主题,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让文明之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
同学们,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谢谢大家!
点评:
这是一篇包含强烈爱国之情的演讲稿,感情激越,重点突出,富有感染力。
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排比句和段落,层次分明,气势磅礴,富有号召力,感染力和鼓动性,文章通过列举古代文人志士的名言名句,以及中华古文明成果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弘扬中华文化的迫切性。文章结尾注意联系当前的现实情况,立志努力学习,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本文语言气势恢弘,论述严谨,富有激情,是一篇优秀的演讲作文。
指导老师:唐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