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01:3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文导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为阅读是循序渐进的,只要坚持阅读,善于思考,就会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能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

加强自主阅读,以“书”为本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即课文,离开了课文,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无论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都必须以课本为本,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把握,综合理解。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放弃书本(课文),而围绕教师从课本中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但却是七零八碎点缀式的,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这样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

因此,强调自主阅读,首先必须坚持以“书”(课文)为本,而不能以“题”(阅读思考题)为本。

阅读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读课文,读了三四遍后,再让学生展开阅读交流。

学生甲:“我向往桃花源,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是诱人的去处。”学生乙:“这里社会环境安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我高声赞道:“同学们说得好,文章描绘了一个既无剥削又无压迫,人人劳动,生活安宁,环境优美的理想社会。

通过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不,老师不是这样的,桃花源虽美好,但消息闭塞,住在里面的人都孤陋寡闻。”这是一个独特的阅读体验,对此我并没有呵斥,而是鼓励道:“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看法的?”她快速指着课文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典型的自我封锁,导致了他们孤陋寡闻。”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桃花源虽好但由于闭塞封锁必将被淘汰的结论。

在上述案例中,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体验,教师要用心去尊重、去呵护、去鼓励、去赞赏,此时学生情绪愈益高涨,个个满溢情感,使个性得到了更好的展现,使课堂成了他们体验成功的乐园。

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进行大胆想象潘纪平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作品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阅读使之具体化,即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使作品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实现作品的价值。”“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

我们阅读的文章,均包含许多未定之处-空白,无论有多少细节的陈述,也消弭不了其中的未定点,它需要读者的想象去填补。

坚持写读后感,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课后,教师应走近学生,与他们交谈,介绍学生多读一些好书,并且坚持写读后感。一个学生读了《音乐巨人贝多芬》后,对平时惧怕困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贝多芬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创造了音乐的奇迹,而我们遇到生活中的

小小困难便时常自怨自艾,对比文章主人公,很是惭愧。这个学生通过阅读比照生活,明白了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就是阅读的妙处。

通过阅读给学生带来心灵和谐共振的情趣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全部情感,使其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作品为媒介,借此来体验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思想,探究个中滋味,与作者的情感在一个节律上跳动,与作者同构一个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从而享受心灵和谐共振的情趣。

总之,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自由交流、互相竞争,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阅读局面。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幸福,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的习惯,让阅读伴随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阅读塑造他们美好的人格,让阅读给他们打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阅读给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模版]

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代在变迁,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人,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学中就更注重作文教学了。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有多方面,经过不断的调查与研讨,现就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现状分析

1.作文教学无计划。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无标无序,且作文题重复又重复,千人一腔,学生没有一个写作提高的渐递梯度。具体表现为:在作文训练之初教师便把全套本领、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在学生根本未曾达到应有水平时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作文教学,以期学生一步登天,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例如:初中第一学期,根据学生实际,作文教学应从基本功练起,即书写规范,标点、格式正确,完整地记叙一件事等。而我们的第一次作文课便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第一次考场作文便将“生动形象”、“议论抒情”、“点题扣题”作为评分标准,在此情况下,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与日俱增,难怪有的学生哀叹:我上小学时好歹写一篇作文就能获奖,到中学我费半天劲也得不了高分。这种没有过渡的作文教学,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造成初一讲审题、立意选材,到了初二初三还是讲这一套,学生听烦了,老师讲腻了,而成效甚微。

2.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师本身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而怕批改作文,自然也使得学生缺乏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由于无计划,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该上作文课了,临去教室的前几分钟还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直到走进教室才挤出一个题目来。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其结果,或老调重弹,或曲高和寡,学生望题生厌,望题生畏,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则是简单化、庸俗化、套式化,引而不发,疏而不通,越指导,学生的写作越僵化,长此以往,将学生的一点点灵气全磨灭了。再说批改:一是习惯于精批细改,劳而无功,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关心评语,只看一眼分数便罢。那是因为老师的评语从小学到中学全是一套话。二是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学生自己写的什么都快忘光了。批改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批改方式僵化,教师独揽批改大权。讲评随便,无针对性,药到病不除,尽管学生作文写了不少,但写作水平提高却不快。

3.作文与阅读、生活脱节。首先,读与写分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写作也无法促进阅读。例如七年级第一单元安排的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而单元作文训练是安排写人“这就是我”,单元课文中没有相关的文章为学生作指导,或是提供仿写的篇章。其次,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常常与生活脱节,作文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词汇,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作文时文思枯竭,硬挤强凑,自然文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成篇。例如,有一次作文训练,让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班里有一半的学生写同学,其中有二十几位写雨中送伞,我在作文评讲课上说:“我数了数,我们班在这次作文中出现了二十几把伞。”一时间全班哄堂大笑。

二、采取对策

对于上述现状,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1.制定作文教学计划。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又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所定计划要确保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客观上行得通,不能成为学生的障碍。计划要细致、明确,哪个学段应掌握哪些写作要领,必须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准,可以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等都要具体。目标、措施既要具体,更要明了,教师要胸中有盘棋,学生要心中有颗子,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奔头。计划还要检查、调整,适时地查漏补缺,以期完善,防止计划的随意性、教条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由浅入深,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写作的殿堂,这样,畏难情绪自然烟消云散。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去激发,一方面应多表扬学生,另一方面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

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再如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使他们作文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进行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俱进。

3.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首先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排比段的仿写,《愚公移山》的扩写等。指导学生同中求异,不断拓宽写作思路达到创新的目的。再有写作与生活要紧密结合。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生一是不会关注社会,二是生活面太窄。要想拓宽学生的选材面,就要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生动的具体事例。我年级多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参观、采摘、各种文体竞赛等。学生参与了这些活动,有切身体会,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在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写随笔,记日记,养成日写百字、周成一篇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写创造型作文。4.作文批改,打破常规,走改革之路。

具体操作

第一步,教师初改.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一般要教两个班,一次要改约120本作文。由于学生年龄相当,社会活动面相似,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大的差别,因而作文水平也相差不大,作文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比较多,语文教师每次辛辛苦苦地一本本圈点、批改、写评语,用心

爱心

专心

到最后发现评语几乎雷同,绞尽脑汁也难写出1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个评语。有鉴于此,我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每次只需详批一组,有时间也可详批两组,就可以对学生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优劣问题有个基本了解,这样,下一步集体评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第二步,集体评改。集体评改是作文评改的关键一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从初阅的作文中共抽出好中差各2本。将范文按差——中——好的顺序,教师可先示范或者依次由同学们来讨论,让学生评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原因及修改意见。

比如,学生的习作《友谊》大意这样写:我去买盐的过程中与平时不大接触同学相遇,聊得很起劲,“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知道有一粒种子已悄然落进了我的心田”。接着写上体育课,我摔伤了胳膊,同学坚持帮我补习功课,在学校俨然成了我的保姆,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和她相处,所有的烦恼都会随风而去,感觉特别轻松愉快。我知道,那粒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这样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材料也俗气,可以增添内容,使文章充实起来。我先口头作文: 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了烦恼我们会找对方倾诉;遇到难题我们会共同解决;获得成功我们会让对方分享。我们成天形影不离,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同学们都戏称我们俩是“连体人”。可进入初三以后,我发现她的话少了,精神也不怎么好,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问她原因,她也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才知道,她和一男生暗暗好上了,可最近,那男生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我真想把那男生痛打一顿,可理智告诉我:不能鲁莽行事。我必须多陪伴她,多安慰她,尽早把她从那泥潭中拉出来。我对她说:“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人有什么好留恋的,为他浪费那么多时间简直太可惜了。要是换了我,早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可不愿做傻瓜。”“什么,你说我是傻瓜?”“对,你就是个十足的大傻瓜!”盯着她的眼睛,我一字一顿的说。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重又变得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了。看着她活泼开朗的样子,我知道我们俩用真诚浇灌的友谊之花终于开放了。

学生讨论这样修改的效果。学生讨论明确:可以处理成片段成篇的作文,这样一来内容也充实,材料与时俱进,有时代感。并且可拟小标题为:相遇、相处、相知。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学生领悟到:写文章要考虑全局,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缺一不可,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课后互批集体评改后,大家情绪高涨,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将学生4人分为一小组,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依据六篇范文的品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批,并认真修改,还要写出眉批和总评,评出具体等级,最后签上评者姓名。同学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中肯,等级最合乎实际,因而,态度十分认真,批阅格外仔细。由此,品评文章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提高。大大的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一周内即将作文反馈给学生,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依然存在,兴趣也高。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在品评他人文章时,基本能比较全面地说出一篇文章的优劣,相应地评出等级,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比如,有时学校统考后讲评,我故意将范文的分数删去,然后让大家给范文打分,有许多同学打的分数几乎与教师一致。更重要的是,在集体评改和互改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同一篇文章,前前后后意见交锋,激烈争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观念相互撞击,放射出了很多的新思想、新灵感。同时,在讨

用心

爱心

专心

论中,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高了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对不同等次文章的品评、比较中,思维品质更加周密,鉴赏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作文教学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领域。教师可以放开思路,大胆实践。只有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路子,使作文教学变得充满活力和情趣,使新课程改革收到预期的效果。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对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对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摘要:语文学科对于初中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影响较大,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涯中的学习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初中语文是一门知识涵盖较广的学科,知识五花八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吃力,这就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而降低课堂学习的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语文学习的难度就会大幅度地增加,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手段来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保障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初中语文高效教学进行探讨,了解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并得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教学 探讨 思考

语文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的一门学科,是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培养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但是就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由于语文学科教学一般都是延用传统的教学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目标,所以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虽然我国的新课改政策正在不断地深入,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效果仍然不太理想。为了能够适应我国的新课改要求,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不足

在新时代的要求之下,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必须要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由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学习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学习兴趣,也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造成初中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导致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下降,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由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教学,学习大量内容,一些语文知识点学生并不了解,却被要求死记硬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二是课堂教学氛围严肃。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坐姿端正,鸦雀无声,束缚学生活泼的天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而是以自身为主体,对教课书上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宣读,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降。三是教学手段单一。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再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的知识点,之后进行“题海战术”要求学生不停地做题。语文学科的习题较为特殊,除了基础知识练习,还有大量的阅读练习和理解练习,这些习题基本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让学生反复做题,并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效果。四是缺少课堂互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互动较少,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寥寥无几,缺乏能动性,使教学效率低下。

二、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有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模式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应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过去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填鸭式”教学不但不能提升学习效率,反而会使学生的知识学杂,降低学习的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创新式教学,减少课堂学习内容。语文学科的内容都是来源于实际,而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回归到实际生活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要采用导入式方法,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死海》这一课时,教师应在课前收集一些有关于死海的介绍资料以及视频,在课上为学生科普死海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死海形成的原因、死海的特点以及其他死海相关资料,利用课外知识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心理,利用实际导入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改善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还应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改善教学氛围应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将自身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增加与学生眼神、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其次,教师应减轻自身的严肃感,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友好相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权利;再者,教师应塑造一个积极向上、氛围活跃的课堂氛围,尽量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减少学生对严肃课堂的恐惧心理。

(三)开拓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就是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为主,这样的教学手段可能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可以适当使用新型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一课时,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教师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背诵所扮演角色的台词,然后学生进行表演,模拟文章中的情景,每个学生都需要将文章中的所有角色都扮演一遍,这样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增加课堂互动

增加课堂互动,不仅是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还要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学习完一课的知识点之后,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将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并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语文知识的含义。讨论学习是自身思想与他人思想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学生在与其他人分享学习成果的同时,还可以吸取别人的学习成果,这种讨论学习的课堂方式能够改善语文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反思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语文学科是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重要学科,所以,更加应该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氛围进行改革,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锦庭.创设高效语文课堂氛围开拓广阔自主发展空间――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1).[2]陈红丽.对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建议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3]刘兆娄.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3,(84).[4]杨素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14,(38).

第四篇: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关键词]语文 朗读 语感

一、朗读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表达能力。通过对文章反复地朗读,对文中情感的反复体会、领悟,再加上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才能产生好的语感效果。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会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悟出文中所阐述的内涵。

二、朗读训练可以发展学生语言

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要读得连贯,节奏自然,不拖长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就是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三、朗读训练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

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手段。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朗读课文,就是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理学和教育学都特别强调“直观教学”,而语文教学中的“直观”,最主要的就是语言的直观。它包括对课文的范读、讲解和学生朗读。范读,是教给学生感知教材的方法;学生朗读,是对教材的直接感知;讲解,则是在学生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使学生“目睹”、“口诵”、“耳听”、“心思”,从多方面立体化地感知教材,就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看到作者的别具匠心和文章的要义,领悟文章的妙处,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范读课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那铿锵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的内容、健康的感情,都能给学生以感染和美的享受,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认真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朗读也是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朗读。诗歌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抓好朗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第二,教师要做好朗读示范与指导。第三,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合理选取朗读方式。第四,结合第二课堂的开展进行朗读训练。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语文教学中拓展的思考

对语文教学中拓展的思考

《语文新课标》指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空间就有多大”这句话道出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大语文”理 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圆,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任务的完成,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开端。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关注学 生的生活,努力寻找文本、学生、教师、生活的联结点,将语文与生活,学习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向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获 取知识的愿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课文的感悟,从而形成对教学主旨的全面观照。

“语 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中的 拓展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首 先,拓展要适时。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课堂最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拓展任务,好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其实,教无定式,无论采 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未必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进行,我认为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拓展。如我教学《故宫博物院》,在带领学生学习太和殿一节时,我就结合课文说明太和殿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按照空间方位介绍自己所在的教室,目的是巩固学生对空间顺序的理解。

其 次,拓展要适度。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我认为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延伸,是课堂中的点睛之笔,适度的拓展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反之,则会喧宾夺主,加大 学生的学习负担。所谓适度拓展,应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地方去拓展延伸,比 如,文章的情感升华,能力的迁移训练等,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

第 三,拓展要灵活。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大多都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基于这一点,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灵活拓展,方式要多样,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具体 的学情来选定拓展的方式,切不可千篇一律,有的教师不管教学什么文章,都采用片段练习的方式进行拓展;还有的教师只要是拓展就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我觉得 这些做法有些死板,并不一定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只有恰当灵活的拓展,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把文本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 我执教《台阶》,就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两种拓展方式,一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的父亲,体会父爱。一是让学生就“新屋造成了,父亲老了,身体垮了,那么做值不值?”开展辩论,目的是让学生把文本和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

总之,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应依托文本,同时又要跳出文本,联系现实生活,使拓展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的目的,真正实现“大语文”理念。真正实现学习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下载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心得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变革也在不断的改革、深化。但是,通过笔者的了解,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然堪忧,仍有不少教师在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导......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思考 【摘要】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语言基础,教好语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然而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不佳的现......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摘 要: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盲目、低效,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反思作文教学行为。关键词: 初中作文 教学思考 教学......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 王幼元 用心爱心专心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摘要: 作文教学要走出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困境。我建议学生多读书,注重阅......

    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摘要】当今,语文阅读教学有些令人不安的状况出现,笔者为此做了一些思考,借以抛砖引玉。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和学生学的关......

    对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对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存在问题的思考 我是一名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这一块有较多的困惑,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些困惑。这段时间学习了朱传世、毛洪其、王立娟、季......

    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龙坪中心学校 毛青龙 一、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哪个更重要?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课堂上,有时学生会把老师的预设内容引走,这时教师该如......

    关于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一点思考

    ' 关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一点思考 “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其实由来已久,它是美国的加涅最早提出来的,时下又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细读了不少有关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