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重点、难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考核知识点】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 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二者有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
(2)二者有差异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5、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6、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7、为什么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
(1)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8、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
(1)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其掩盖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质。
(2)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及政府调控的规则,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
(3)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是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工人运动,为自己的命运进行斗争,需要有自己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指导。
二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研究与其相联系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研究经济增长的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重点、难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三、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五、经济规律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答: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在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部分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3、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其次,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具体表现在:(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5、经济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答: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经济规律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2)生产力多包括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意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加;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3)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事实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重点、难点】
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相互关系
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实质及保持其协调的意义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四、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1、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及其实质?
答: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则社会总劳动就可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反之,如果比例关系失调,则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3、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并不必然排斥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并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4、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答: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总的来说,呈现出逐步优化升级、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势。
(1)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农轻重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中的轻工业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
(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4)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日益发展。
(5)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5、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
答:(1)任何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为零或负增长,社会就很难取得进步。(2)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3)经济增长速度的表示,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重点、难点】
一、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二、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四、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五、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答: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4、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
答:(1)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通过竞争、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实现。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作用是在追求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三,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优胜劣汰,两极分化。
6、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答:(1)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劳动实质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2)活劳动与创造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部创造新价值,智能将其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中。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生产的商品中的价值,不是指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缘由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3)总体工人创造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也就是由“总体工人”或“结合劳动人员”的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7、货币的产生、本质和智能
答:(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价值形式的长期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乃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3)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它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五种职能的这一排列顺序,大致反映了它们产生的顺序及其相互关系。其中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重点、难点】
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
【考核知识点】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2、市场机制包括哪些内容?它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答: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各种市场要素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价格机制调节生产。(2)价格机制调节消费。(3)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其次,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
(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重要作用:(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3、为什么必须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答: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而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2)市场竞争秩序。(3)交易行为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则,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规则的总和,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主体行为所制定的强制性的制度和规定,目的在于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市场运行的制度和规则;第二类为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第三类为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建立消除不平等竞争、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是市场运行制度规则体系的核心。
4、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答: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1)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动力是实现国家整体利益;资源配置的信息集中在国家受众,信息传递主要是纵向的上下流动,资源配置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
(2)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决策者是基层经济单位;资源配置的动力是追求单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决策的一句是市场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信息主要是横向的传递。
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它们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二是它们在实现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特点,前者具有在全社会范围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后者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及时调节资源的配置,但存在资源配置的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二者的联系在与,在某种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能以不同形式相结合,要加有效地配置资源。
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
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它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有其一般性,主要是:(1)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要受市场机制的调节。(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题,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对市场信号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保证市场有序进行。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重点、难点】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
二、价值增值过程
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考核知识点】
1、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答: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去,形成新价值。两者的统一就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这个一定点以上,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于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剩余价值的结果。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工作日的延长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1)从资本对雇用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基础上的再生产?
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的基础上再生产出来,具体表现在:(1)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一开始就是全部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2)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而且是扩大对剩余价值占有的手段。(3)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物占有工人劳动的一部分,以换取工人更大量的活劳动。
5、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
答:(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是它的根本目的。
(2)价值形成过程。要了解价值增值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同时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形成新价值。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与新形成的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3)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一旦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会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答:(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他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使资本家受众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雇佣劳动者的劳动不但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个大于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这种特性,才使资本家的货币得到了增值,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时资本家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7、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价值增值过程
答:(1)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说明价值增值过程,首先必须看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雇佣工人通过具体劳动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具体劳动使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与此同时,工人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它凝结到产品中去,形成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价值。因此,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痛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凝结到商品中去,是在同一个劳动过程中实现的。
(3)这就说明生产资料的价值不会增值,价值的增值是由于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新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而实现的。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重点、难点】
一、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及其职能和地位
二、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考核知识点】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
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原因有: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得到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得到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
3、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差别是什么?
答:(1)概念的内涵不同:剩余价值率是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年剩余价值率则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两者的企业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两者在量上的差别:在一般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干剩余价值率。
4、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答:(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包括可变资本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其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反之,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少。
(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系,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答: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指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两大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一是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二是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实现条件:Ⅰ(V+M)=ⅡC,这是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Ⅱc 第三个实现条件:Ⅱ(c+v+m)=Ⅰ(v+m)+Ⅱ(v+m)这三个条件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须保持的一定比例关系。
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是通过第一部类的交换、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等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以揭示出以下三个实现条件:
第一个实现条件:Ⅰ(v+△v+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c)+Ⅱ(c+△c)
第三个实现条件:Ⅱ(c+v+m)=Ⅰ(v+△v+
mxmxmx=Ⅱ(c+△c)这是社会资本科举殴打再生产)+Ⅱ(v+△v+)
这三个条件表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一定的基本比例关系。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之所以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通过这个矛盾的两种具体表现可以清楚地说明。首先,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党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重点、难点】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率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三、商业资本的形成、来源、实质
四、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五、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源泉
【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利润?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答: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耗费资本即生产成本的增加额。(2)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
答: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由于资本在本质上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构成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资本的这种在部门间的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在平均利润率绝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简单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
3、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
答: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十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形成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
4、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答: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前提,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值的变动。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5、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客观可能性和条件是什么?
答:可能性:第一,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条件:第一,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已经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去完成,而是专门由商人来担任。第二,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6、商业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
答:商业流通费用是在流通领域内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用于商品的保管、包装和运输方面的流通费用。它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和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纯粹流通费用是指同商品买卖有关的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通过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来得到补偿的。
7、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答: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大量的闲置货币资本。包括:(1)固定资本的折旧费;(2)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部分;(3)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并且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和服务于职能资本的。归根到底,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8、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不同。(2)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第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3)源泉:超额利润。
9、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3)源泉: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10、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商业资本家是专门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分担了产业资本家的一部分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2)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途径,是通过价格差额来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按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商业利润。
(3)商业利润的数量。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的数量,与其自有投资相比,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
(4)商业利润的实质。商业利润不过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所瓜分到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雇用工人的关系。
11、利息的实质和来源
(1)利息的实质。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利息的来源。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职能资本家从接待资本家那里借到货币资本,用它经营产业和经营商业,取得平均利润,并将所获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接待资本家。因而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的发展而出现的。由于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单个资本的局限性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于是就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集资,建立起单个资本无力组织的股份公司。
(2)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也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为基础。股票的发行一般是以信用机构作为中介的,同时,股份公司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股东所投资本实际是交给公司去使用。可见,没有信用制度,也就不可能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发展
【重点、难点】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实质
二、垄断利润的实质及获取
三、金融寡头的经济政治统治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地发展
【考核知识点】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一,少数大企业资本雄厚,自由竞争中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受众。其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有利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其一,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因为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时,他们相互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来垄断这一部门的生产与流通。其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垄断的必要性。因为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暂时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2、垄断价格为什么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答: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原因是:(1)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而获取的。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2)垄断价格并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3)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可见,垄断利润的获得不过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里,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所以,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3、垄断利润的实质及获取
答:(1)垄断利润的实质。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2)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利润获得的具体途径是: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垄断组织利用垄断价格掠夺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资本家的再分配。
(4)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答: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其形成的途径有:首先,垄断的大银行通过贷款或购买股票来控制和支配大工业企业,或通过直接投资创办工业企业;其次,垄断的大工业企业把资本渗透到银行业;再次,在大工业企业和大银行资本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事结合,双方的垄断资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对方的要职。金融寡头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
5、垄断为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答;垄断是帝国主义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关系,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原因是:(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2)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基础。(3)垄断是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4)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其它矛盾。(5)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控制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1)对国家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国家直接对国家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进行管理和调节,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来调节整个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对部分国有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其经济活动是由国家通过计划和政策进行管理和调节;二是私人垄断资本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国家利用各种优惠条件对这类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节。(3)对私人垄断资本的宏观管理和调节。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其他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和管理。(4)实行经济“计划化”调节社会经济。这种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地发展
答: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家具,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矛盾是私人垄断资本所不能解决和缓和的:
(1)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扩大国内外市场。(2)社会化大生产以及一系列新兴工业和新科技的发展需要巨额投资,这 些单靠私人垄断资本是不能承担的。
(3)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由一个社会中心来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4)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开发与研究项目。
上诉种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资产阶级国家的力量,这就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持续的发展。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重点、难点】
一、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作用与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一体化趋势
四、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考核知识点】
1、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垄断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着必要性:首先,大量的货币资本由于本部门垄断的形成而不利于继续大量追加投资。其次,资本投放最佳的场所是输出国外。
3、资本输出的形式,(1)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它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把货币资本贷给外国的政府、银行或企业;另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是一种直接的输出。
(2)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基础。
5、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及垄断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
6、大量资本输出对输出国来说,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首先,由于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巨额的利润,这就使输出国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人数大大增长,进而使资本输出国成为“食利国”
其次,大量的资本输出到国外,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进行生产经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
7、对输出国的影响主要是:
资本输出到经济落后国家,一方面会促使其自然经济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掠夺性,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输入国的经济,使得资本输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8、国际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9、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垄断达到了更高的程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卡特尔的作用下降,代之而起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11、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它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12、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
(1)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裸裸的军事侵略,直接控制殖民地附属国。
(2)新殖民主义则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继续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
13、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的手法很多,主要是:
(1)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援”国的政治经济。
(2)还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
(3)此外,还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利用自己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敲诈勒索等等。
14、新殖民主义不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手法,其实质同旧殖民主义是一样的。
15、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17、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18、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根本原因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19、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0、生产的全球化是随得新科学技术发展,一系列高新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合作的趋势。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全球化的趋势表现在;
一是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过去工业品生产国与原材料生产国的垂直分工,逐渐发展为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
二是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把一些相对落后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的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中新的依赖关系。
三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各国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使它们在科学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上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所有这些都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的发展。
22、二战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1)在新科技推动下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新的调整,高精尖的科技密集型产业集中到发达国家,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客观上就要求这两类国家之间加大商品贸易。
(2)新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各种商品生产大幅度增长,很多国家一方面需要增大对国外原材料的进口;另一方面自己生产的商品除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因而需要扩大国际贸易。
(3)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多更丰富的、来自各国的优质产品。
(4)新科技推动下使国际间的商品贸易方式、支付方式大大地简便,有力地促进贸易的全球化。
23、资本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
二是资本的全球化还表现在世界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
24、资本全球化的根源主要是:
(1)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产业在国际范围转移,只有通过国际投资才能实现;
(2)跨国公司的巨大经济实力使其境外投资大幅度增长。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积累了庞大的资本,需要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纷纷投向国外。
(4)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和各国为本国经济发展制定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使国际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促进了资本国际化。
25、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经济调控的加强,使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
2.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其负面效应,主要有:
(1)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2)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3)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利益。
26、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当代国家的三大支柱。
27、战后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调节还出现另一类组织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联盟或经济政治联合体等形式。
2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按照资本和实力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以便获得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
29、美、日、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主要体现在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方面。
(1)贸易领域的矛盾。发生在贸易领域的矛盾:一是各国贸易的发展不平衡,经常发生贸易摩擦;二是各国在主要商品出口贸易时经常发生冲突;三是形成激烈的斗争。
(2)投资领域的矛盾。
(3)金融领域的矛盾。
3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它们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3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国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不公正不合理的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制;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制。这种旧国际经济秩序中,主要体现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利益和要求,使发达国家受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利益受损、债台高筑、遭受盘剥。
(2)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其途径是: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充分南北合作的只是内容。各国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和协商,保持和平与安定的国际社会环境。
32、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1)地区经济集团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是指地域上邻近的国家,为维护共同利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生产国际化的要求,签订协议组成经济或贸易集团,以增强集团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2)地区经济集团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新科技革命推动国际分工加深,国与国的联系、依赖性加强,为共同发展经济,相邻国家建立了地区经济集团。地区经济集团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结果。当代市场的剧烈竞争迫使地区经济集团的建立。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的形成
二、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考核知识点】
1、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趋势,即时而表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时而表现出“停滞趋势”。
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定时期里,存在着生产和技术从而整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其原因在于:
(1)生产力总是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
(2)垄断时期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的进步。
(3)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提高综合国力,特别是开展军备竞赛,客观上也刺激了技术的发展。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3、垄断的统治导致生产和技术从而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了停滞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
(1)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2)垄断还会人为地阻碍技术的进步。
4、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表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日益成熟;一方面,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的日趋全面社会化,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日益成熟;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日益成熟。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过渡的现实可能性已经存在。
5、经济的全面社会化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逐步成熟
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其具体表现是:
(1)垄断造成了规模巨大的生产单位,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突破地区、国家的限制,从而可以对本国甚至世界市场、原料来源等做出大致的估计,来规划自己的活动。
(3)垄断统治使科学技术研究由分散的个人事业转为社会的事业。
(4)生产社会化向着国际方向发展。
第二,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具体表现为:
(1)随着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的分离,垄断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再由单个资本家来执行,而日益由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组成的社会机构来执行。
(2)垄断的统治使社会性的分配和计算机构建立起来,特别是银行由一般的信贷关系中介入变成万能的垄断者,成为社会的“公共簿记”,成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计算机关。
(3)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断发展,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必然导致对国家上层建筑的统治,并利用国家的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4)国际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使经济调节国际化。
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日益采取社会化的形式。
6、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
(1)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制。
(2)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
(3)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制。
7、垄断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趋于深化,并引起三个主要矛盾的激化,具体表现在:
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8、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主要表现在:股份公司、垄断资本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
9、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的部分调整,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由同生产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10、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主要是因为:
(1)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一种新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社会制度比旧社会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状况必然出现不平衡,特别是革命主观条件,各国更是不同。
11、怎样认识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资本民主化”?
(1)“社会福利政策”不会减轻劳动人民所收的剥削。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是把从劳动人民身上搜刮来的财富的一小部分重新还给他们,羊毛出在羊身上(2)“资本民主化”不会改变雇用工人的雇用劳动地位。工人手中掌握的少量小额股票,并不会使他们成为企业的主人,企业仍然由掌握控股权的大资本家所支配,而且工人所获得的少量股息,在其全部收入中只占很小比重,他们仍是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重点、难点】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途径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考核知识点】
1、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2)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转向社会主经济制度的途径,迄今为止,是通过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过且得政权,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我国建国初期所经历史潮流过渡时期的必要性、特征和任务是什么?
(1)我国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要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对资本主义经济和其他私有制经济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过渡时期的特点是:经济结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3)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改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是怎样的?
我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面临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这两种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途径是根本不同的。
(一)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二)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4、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的,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优越性,又是衡量是否真正搞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5、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既要解放生产力又要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既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又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
要解决这主要矛盾,就要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要发展和解放生产力。这里既提发展生产力,又提解放生产力,只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还是行。虽然我国通过民主革命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6、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
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
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7、为什么要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是一切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在公有制的范围内也就消除了两极分化的经济根源。
当然,在我国目前存在多种所有制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我们必须通过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以防止。
8、怎样认识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劳动人民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社会主义生产必然服从劳动人民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2)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因为我国经济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充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
9、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什么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明确了判断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目标。
(2)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可以依据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个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毕竟是不成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它必然具有自身的经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
(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11、共产主义两阶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自身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一般所讲的共产主义是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进步、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
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极大地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极大提高,成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4)建立起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单一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
(5)“三大差别”消失,国家消亡。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其任务就是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必要的条件。
1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殊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以完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我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谓落后的社会生产,既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而言,又是相对于需要努力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而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14、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中国要摆脱贫穷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15、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
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
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
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包括哪些内容?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内容是: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要概括。
社会主义要求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它的物质基础应当是高度社会化的现代化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区别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所以,在多种所有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必然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如建立了作为经济主体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了作为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原则,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重点、难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建立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三、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四、非公有制经济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核知识点】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我国应当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3、我国现阶段有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企业所有制、外资企业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
(2)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中,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与集体成分,形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引导、监督和管理,使之健康发展。
4、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必然要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
三,它决定了生产成果必然按照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从兼顾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原则出发,进行国民收人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从而保证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它决定着劳动着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5、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第二,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
第四,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7、怎样正确评价和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要以这种所有制结构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现实水平,不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标准。
(2)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最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能够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具有优越性的所有制结构。
(3)评价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抽象地以“一大二公”为标准,即并非所有制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具有优越性,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1)产权制度就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点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2)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②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9、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4)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突破了仅仅是国有国营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等。
10、怎样理解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公的制形式。
(2)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所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表现为:
第一,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它的巩固和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第四,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
第五,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
1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什么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第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彼此依赖的密切联系,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社会中心来统一指挥和协调,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而迅速地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全民本身是个整体概念,全民所有意味着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生产资料实行共同的占有,而不是每个劳动者个别占有的简单相加,更不意味着每个劳动者都单独占有一份生产资料。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的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才能把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12、为什么国有经济要实行两权分离?(为什么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1)社会需求复杂多变,国家不可能及时了解和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必然造成浪费、效益低下。因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和股份资本的产生,使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同样要求两权分离。
13、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有哪些特点?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有经济相比较,集体经济具有如下特点:
(1)一般来说它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不需要国家投资。
(2)它自主经营,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3)它自负盈亏,其经营状况同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连,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它能容纳手工劳动、半机械化劳动、机械化劳动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广大劳动者和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
14、怎样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1)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一般来说,它是与较低程度的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15、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
(1)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我国逐步出现了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劳动者个人共同投资所组成的采取股份制组织形式的企业,还产生了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它们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的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3)我国为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6、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用。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便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可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
17、我国为什么要调整和如何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1)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原因。我国国有经济存在分布过宽、摊子过大、资金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竞争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劳动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如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还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18、我国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和途径是什么?
(1)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理顺国有经济的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需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2)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要在坚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19、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主体,其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市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建设资金、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培养经济管理与技术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我国要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
(4)非公有制经济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国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20、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1)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3)私营经济的作用。它在我国现阶段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建设资金、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
(4)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
21、三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三资企业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营企业的统称。三资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是:
(1)它可以使我国得到适合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有助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2)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
(3)有助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4)可以培养和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队伍的素质。此外,它对于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产品出口,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各方面的需要等等,也是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篇: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点讲解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 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二者有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
(2)二者有差异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5、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6、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7、为什么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
(1)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8、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
(1)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其掩盖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质。
(2)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及政府调控的规则,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
(3)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是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工人运动,为自己的命运进行斗争,需要有自己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指导。
二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研究与其相联系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研究经济增长的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答: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在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部分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3、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其次,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具体表现在:(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5、经济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答: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经济规律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2)生产力多包括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意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加;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3)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事实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1、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及其实质?
答: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则社会总劳动就可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反之,如果比例关系失调,则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3、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并不必然排斥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并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4、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答: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总的来说,呈现出逐步优化升级、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势。
(1)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农轻重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中的轻工业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
(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4)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日益发展。
(5)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5、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
答:(1)任何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为零或负增长,社会就很难取得进步。(2)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3)经济增长速度的表示,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答: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4、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
答:(1)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通过竞争、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实现。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作用是在追求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三,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优胜劣汰,两极分化。
6、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答:(1)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劳动实质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2)活劳动与创造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部创造新价值,智能将其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中。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生产的商品中的价值,不是指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缘由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3)总体工人创造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也就是由“总体工人”或“结合劳动人员”的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7、货币的产生、本质和智能
答:(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价值形式的长期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乃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3)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它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五种职能的这一排列顺序,大致反映了它们产生的顺序及其相互关系。其中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2、市场机制包括哪些内容?它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答: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各种市场要素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价格机制调节生产。(2)价格机制调节消费。(3)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其次,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
(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重要作用:(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3、为什么必须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答: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而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2)市场竞争秩序。(3)交易行为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则,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规则的总和,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主体行为所制定的强制性的制度和规定,目的在于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市场运行的制度和
规则;第二类为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第三类为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建立消除不平等竞争、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是市场运行制度规则体系的核心。
4、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答: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1)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动力是实现国家整体利益;资源配置的信息集中在国家受众,信息传递主要是纵向的上下流动,资源配置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
(2)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决策者是基层经济单位;资源配置的动力是追求单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决策的一句是市场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信息主要是横向的传递。
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它们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二是它们在实现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特点,前者具有在全社会范围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后者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及时调节资源的配置,但存在资源配置的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二者的联系在与,在某种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能以不同形式相结合,要加有效地配置资源。
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
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它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有其一般性,主要是:(1)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要受市场机制的调节。(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题,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对市场信号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保证市场有序进行。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答: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去,形成新价值。两者的统一就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这个一定点以上,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于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
降低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剩余价值的结果。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工作日的延长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1)从资本对雇用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基础上的再生产?
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的基础上再生产出来,具体表现在:(1)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一开始就是全部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2)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而且是扩大对剩余价值占有的手段。(3)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物占有工人劳动的一部分,以换取工人更大量的活劳动。
5、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
答:(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是它的根本目的。
(2)价值形成过程。要了解价值增值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同时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形成新价值。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与新形成的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3)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一旦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会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答:(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他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使资本家受众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雇佣劳动者的劳动不但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个大于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这种特性,才使资本家的货币得到了增值,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时资本家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7、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价值增值过程
答:(1)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说明价值增值过程,首先必须看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雇佣工人通过具体劳动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具体劳动使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与此同时,工人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它凝结到产品中去,形成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价值。因此,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痛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凝结到商品中去,是在同一个劳动过程中实现的。
(3)这就说明生产资料的价值不会增值,价值的增值是由于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新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而实现的。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
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原因有: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得到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得到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
3、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差别是什么?
答:(1)概念的内涵不同:剩余价值率是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年剩余价值率则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两者的企业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两者在量上的差别:在一般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干剩余价值率。
4、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答:(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包括可变资本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其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反之,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少。
(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系,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
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答: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指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两大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一是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二是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实现条件:Ⅰ(V+M)=ⅡC,这是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Ⅱc 第三个实现条件:Ⅱ(c+v+m)=Ⅰ(v+m)+Ⅱ(v+m)这三个条件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须保持的一定比例关系。
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是通过第一部类的交换、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等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以揭示出以下三个实现条件:
第一个实现条件:Ⅰ(v+△v+m=Ⅱ(c+△c)这是社会资本科举殴打再生产最基本的实现条件。x 第二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c)+Ⅱ(c+△c)
第三个实现条件:Ⅱ(c+v+m)=Ⅰ(v+△v+
mm)+Ⅱ(v+△v+)xx 这三个条件表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一定的基本比例关系。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之所以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通过这个矛盾的两种具体表现可以清楚地说明。首先,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党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什么是利润?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答: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耗费资本即生产成本的增加额。(2)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
答: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由于资本在本质上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构成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资本的这种在部门间的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在平均利润率绝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简单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
3、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
答: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十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形成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
4、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答: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前提,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值的变动。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5、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客观可能性和条件是什么?
答:可能性:第一,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条件:第一,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已经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去完成,而是专门由商人来担任。第二,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6、商业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
答:商业流通费用是在流通领域内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用于商品的保管、包装和运输方面的流通费用。它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和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纯粹流通费用是指同商品买卖有关的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通过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来得到补偿的。
7、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答: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大量的闲置货币资本。包括:(1)固定资本的折旧费;(2)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部分;(3)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并且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
成和服务于职能资本的。归根到底,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8、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不同。(2)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第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3)源泉:超额利润。
9、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3)源泉: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10、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商业资本家是专门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分担了产业资本家的一部分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2)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途径,是通过价格差额来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按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商业利润。
(3)商业利润的数量。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的数量,与其自有投资相比,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
(4)商业利润的实质。商业利润不过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所瓜分到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雇用工人的关系。
11、利息的实质和来源
(1)利息的实质。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利息的来源。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职能资本家从接待资本家那里借到货币资本,用它经营产业和经营商业,取得平均利润,并将所获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接待资本家。因而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的发展而出现的。由于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单个资本的局限性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于是就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集资,建立起单个资本无力组织的股份公司。
(2)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也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为基础。股票的发行一般是以信用机构作为中介的,同时,股份公司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股东所投资本
实际是交给公司去使用。可见,没有信用制度,也就不可能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发展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一,少数大企业资本雄厚,自由竞争中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受众。其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有利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其一,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因为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时,他们相互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来垄断这一部门的生产与流通。其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垄断的必要性。因为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暂时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2、垄断价格为什么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答: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原因是:(1)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而获取的。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2)垄断价格并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3)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可见,垄断利润的获得不过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里,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所以,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3、垄断利润的实质及获取
答:(1)垄断利润的实质。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2)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利润获得的具体途径是: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垄断组织利用垄断价格掠夺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资本家的再分配。
(4)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答: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其形成的途径有:首先,垄断的大银行通过贷款或购买股票来控制和支配大工业企业,或通过直接投资创办工业企业;其次,垄断的大工业企业把资本渗透到银行业;再次,在大工业企业和大银行资本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事结合,双方的垄断资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对方的要职。金融寡头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
5、垄断为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答;垄断是帝国主义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关系,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原因是:(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2)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基础。(3)垄断是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4)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资本主
义所固有的其它矛盾。(5)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控制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1)对国家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国家直接对国家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进行管理和调节,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来调节整个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对部分国有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其经济活动是由国家通过计划和政策进行管理和调节;二是私人垄断资本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国家利用各种优惠条件对这类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节。(3)对私人垄断资本的宏观管理和调节。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其他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和管理。(4)实行经济“计划化”调节社会经济。这种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地发展
答: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家具,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矛盾是私人垄断资本所不能解决和缓和的:
(1)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扩大国内外市场。(2)社会化大生产以及一系列新兴工业和新科技的发展需要巨额投资,这 些单靠私人垄断资本是不能承担的。
(3)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由一个社会中心来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4)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开发与研究项目。
上诉种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资产阶级国家的力量,这就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持续的发展。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1、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垄断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着必要性:首先,大量的货币资本由于本部门垄断的形成而不利于继续大量追加投资。其次,资本投放最佳的场所是输出国外。
3、资本输出的形式,(1)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它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把货币资本贷给外国的政府、银行或企业;另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是一种直接的输出。
(2)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基础。
5、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及垄断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
6、大量资本输出对输出国来说,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首先,由于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巨额的利润,这就使输出国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人数大大增长,进而使资本输出国成为“食利国”
其次,大量的资本输出到国外,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进行生产经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
7、对输出国的影响主要是:
资本输出到经济落后国家,一方面会促使其自然经济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掠夺性,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输入国的经济,使得资本输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8、国际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9、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垄断达到了更高的程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卡特尔的作用下降,代之而起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11、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它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12、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
(1)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裸裸的军事侵略,直接控制殖民地附属国。
(2)新殖民主义则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继续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
13、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的手法很多,主要是:
(1)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援”国的政治经济。
(2)还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
(3)此外,还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利用自己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敲诈勒索等等。
14、新殖民主义不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手法,其实质同旧殖民主义是一样的。
15、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17、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18、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根本原因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19、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0、生产的全球化是随得新科学技术发展,一系列高新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合作的趋势。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全球化的趋势表现在;
一是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过去工业品生产国与原材料生产国的垂直分工,逐渐发展为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
二是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把一些相对落后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的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中新的依赖关系。
三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各国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使它们在科学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上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所有这些都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的发展。
22、二战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1)在新科技推动下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新的调整,高精尖的科技密集型产业集中到发达国家,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客观上就要求这两类国家之间加大商品贸易。
(2)新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各种商品生产大幅度增长,很多国家一方面需要增大对国外原材料的进口;另一方面自己生产的商品除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因而需要扩大国际贸易。
(3)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多更丰富的、来自各国的优质产品。
(4)新科技推动下使国际间的商品贸易方式、支付方式大大地简便,有力地促进贸易的全球化。
23、资本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
二是资本的全球化还表现在世界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
24、资本全球化的根源主要是:
(1)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产业在国际范围转移,只有通过国际投资才能实现;
(2)跨国公司的巨大经济实力使其境外投资大幅度增长。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积累了庞大的资本,需要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纷纷投向国外。
(4)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和各国为本国经济发展制定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使国际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促进了资本国际化。
25、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经济调控的加强,使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
2.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其负面效应,主要有:
(1)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2)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3)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利益。
26、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当代国家的三大支柱。
27、战后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调节还出现另一类组织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联盟或经济政治联合体等形式。
2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按照资本和实力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以便获得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
29、美、日、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主要体现在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方面。
(1)贸易领域的矛盾。发生在贸易领域的矛盾:一是各国贸易的发展不平衡,经常发生贸易摩擦;二是各国在主要商品出口贸易时经常发生冲突;三是形成激烈的斗争。
(2)投资领域的矛盾。
(3)金融领域的矛盾。
3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它们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3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国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不公正不合理的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制;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制。这种旧国际经济秩序中,主要体现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利益和要求,使发达国家受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利益受损、债台高筑、遭受盘剥。
(2)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其途径是: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充分南北合作的只是内容。各国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和协商,保持和平与安定的国际社会环境。
32、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1)地区经济集团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是指地域上邻近的国家,为维护共同利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生产国际化的要求,签订协议组成经济或贸易集团,以增强集团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2)地区经济集团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新科技革命推动国际分工加深,国与国的联系、依赖性加强,为共同发展经济,相邻国家建立了地区经济集团。地区经济集团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结果。当代市场的剧烈竞争迫使地区经济集团的建立。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趋势,即时而表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时而表现出“停滞趋势”。
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定时期里,存在着生产和技术从而整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其原因在于:
(1)生产力总是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
(2)垄断时期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的进步。
(3)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提高综合国力,特别是开展军备竞赛,客观上也刺激了技术的发展。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3、垄断的统治导致生产和技术从而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了停滞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
(1)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2)垄断还会人为地阻碍技术的进步。
4、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表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日益成熟;一方面,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的日趋全面社会化,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日益成熟;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日益成熟。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过渡的现实可能性已经存在。
5、经济的全面社会化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逐步成熟
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其具体表现是:
(1)垄断造成了规模巨大的生产单位,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突破地区、国家的限制,从而可以对本国甚至世界市场、原料来源等做出大致的估计,来规划自己的活动。
(3)垄断统治使科学技术研究由分散的个人事业转为社会的事业。
(4)生产社会化向着国际方向发展。
第二,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具体表现为:
(1)随着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的分离,垄断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再由单个资本家来执行,而日益由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组成的社会机构来执行。
(2)垄断的统治使社会性的分配和计算机构建立起来,特别是银行由一般的信贷关系中介入变成万能的垄断者,成为社会的“公共簿记”,成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计算机关。
(3)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断发展,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必然导致对国家上层建筑的统治,并利用国家的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4)国际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使经济调节国际化。
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日益采取社会化的形式。
6、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
(1)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制。
(2)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
(3)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制。
7、垄断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趋于深化,并引起三个主要矛盾的激化,具体表现在:
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8、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主要表现在:股份公司、垄断资本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
9、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的部分调整,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由同生产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10、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主要是因为:
(1)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一种新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社会制度比旧社会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状况必然出现不平衡,特别是革命主观条件,各国更是不同。
11、怎样认识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资本民主化”?
(1)“社会福利政策”不会减轻劳动人民所收的剥削。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是把从劳动人民身上搜刮来的财富的一小部分重新还给他们,羊毛出在羊身上(2)“资本民主化”不会改变雇用工人的雇用劳动地位。工人手中掌握的少量小额股票,并不会使他们成为企业的主人,企业仍然由掌握控股权的大资本家所支配,而且工人所获得的少量股息,在其全部收入中只占很小比重,他们仍是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1、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2)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转向社会主经济制度的途径,迄今为止,是通过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过且得政权,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我国建国初期所经历史潮流过渡时期的必要性、特征和任务是什么?
(1)我国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要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对资本主义经济和其他私有制经济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过渡时期的特点是:经济结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3)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改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是怎样的?
我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面临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这两种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途径是根本不同的。
(一)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二)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4、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的,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优越性,又是衡量是否真正搞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5、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既要解放生产力又要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既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又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
要解决这主要矛盾,就要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要发展和解放生产力。这里既提发展生产力,又提解放生产力,只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还是行。虽然我国通过民主革命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6、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
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
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7、为什么要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是一切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在公有制的范围内也就消除了两极分化的经济根源。
当然,在我国目前存在多种所有制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我们必须通过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以防止。
8、怎样认识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劳动人民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社会主义生产必然服从劳动人民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2)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因为我国经济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充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
9、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什么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明确了判断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目标。
(2)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可以依据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个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毕竟是不成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它必然具有自身的经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
(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11、共产主义两阶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自身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一般所讲的共产主义是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进步、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
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极大地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极大提高,成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4)建立起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单一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
(5)“三大差别”消失,国家消亡。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其任务就是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必要的条件。
1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殊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以完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我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谓落后的社会生产,既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而言,又是相对于需要努力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而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14、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中国要摆脱贫穷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15、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
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
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
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包括哪些内容?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内容是: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要概括。
社会主义要求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它的物质基础应当是高度社会化的现代化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区别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所以,在多种所有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必然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如建立了作为经济主体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了作为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原则,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我国应当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3、我国现阶段有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企业所有制、外资企业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
(2)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中,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与集体成分,形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引导、监督和管理,使之健康发展。
4、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必然要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
三,它决定了生产成果必然按照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从兼顾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原则出发,进行国民收人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从而保证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它决定着劳动着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5、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第二,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
第四,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7、怎样正确评价和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要以这种所有制结构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现实水平,不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标准。
(2)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最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能够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具有优越性的所有制结构。
(3)评价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抽象地以“一大二公”为标准,即并非所有制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具有优越性,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1)产权制度就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点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2)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②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9、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4)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突破了仅仅是国有国营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等。
10、怎样理解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公的制形式。
(2)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所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表现为:
第一,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它的巩固和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第四,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
第五,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
1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什么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第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彼此依赖的密切联系,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社会中心来统一指挥和协调,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而迅速地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全民本身是个整体概念,全民所有意味着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生产资料实行共同的占有,而不是每个劳动者个别占有的简单相加,更不意味着每个劳动者都单独占有一份生产资料。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的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才能把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12、为什么国有经济要实行两权分离?(为什么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1)社会需求复杂多变,国家不可能及时了解和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必然造成浪费、效益低下。因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和股份资本的产生,使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同样要求两权分离。
13、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有哪些特点?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有经济相比较,集体经济具有如下特点:
(1)一般来说它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不需要国家投资。
(2)它自主经营,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3)它自负盈亏,其经营状况同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连,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它能容纳手工劳动、半机械化劳动、机械化劳动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广大劳动者和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
14、怎样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1)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一般来说,它是与较低程度的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15、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
(1)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我国逐步出现了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劳动者个人共同投资所组成的采取股份制组织形式的企业,还产生了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它们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的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3)我国为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6、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用。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便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可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
17、我国为什么要调整和如何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1)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原因。我国国有经济存在分布过宽、摊子过大、资金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竞争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劳动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如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还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18、我国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和途径是什么?
(1)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理顺国有经济的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需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2)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要在坚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19、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主体,其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市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建设资金、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培养经济管理与技术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我国要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
(4)非公有制经济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国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20、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1)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3)私营经济的作用。它在我国现阶段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建设资金、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
(4)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
21、三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三资企业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营企业的统称。三资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是:
(1)它可以使我国得到适合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有助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2)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
(3)有助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4)可以培养和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队伍的素质。此外,它对于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产品出口,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各方面的需要等等,也是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串讲笔记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配第、斯密、李嘉图;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萨伊、马尔萨斯;小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西斯蒙第、普鲁东。)(2)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
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异同(1)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2)差异面: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本章小结: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本章重点掌握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四环节、经济规律的特点和层次性。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
原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1)劳动者的劳动
(2)劳动资料: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
3.生产力
(1)人的因素(劳动者)
(2)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是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标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2)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3)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
(4)引起生产过程的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
5.生产关系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社会性质;对象;水平与结构;具体形式。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
(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6.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7.经济规律的特点及层次性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具有三种类型:所有社会形态起作用;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某种社会形态起作用。本章小结: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再生产类型、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分类、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分类。1.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1)按照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按照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按照实现方式:分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2.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综合性比例、部门比例、部门内部比例、地区之间比例、社会在生产各环节比例
3.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类
(1)狭义产业结构分类(物质生产部门):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农轻重产业结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
(2)广义产业结构分类(包括非物质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2)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5.经济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物质生产部门):实物构成: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加上全部消费资料;价值构成: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
6.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7.经济增长方式
划分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类型:
(1)粗放型: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2)集约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本章小结: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概念和分类。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本章重点掌握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考察商品经济产生条件、价值、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规律等。1.自然经济的特征
(1)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2)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3)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2.商品经济的特征
(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2)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3)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4)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一般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 价 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3)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
5.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矛盾性: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
7.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尺度: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原因:
(1)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2)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全过程(3)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商品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2)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0.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b.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11.货币的职能和本质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基本职能、经济危机)贮藏手段(蓄水池的作用)
支付手段(租金、工资、利息、税款、经济危机)世界货币。
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2.价值尺度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变化,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变化。
13.货币流通规律
三个决定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1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自发的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本章小结: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本章重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特征以及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等。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资源配置的目标: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利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配置的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动力机制、信息机制、决策机制)。二者的区别在于:
(1)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2)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二者又可以在某种经济体制中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区别:(1)内涵不同(2)产生时间不同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具体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2)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4.市场机制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5.市场调节
调节的内容:价格;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实现调节作用的条件:
(1)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
(2)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也反映供求关系(3)企业经济利益与市场经营效果紧密联系
(4)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行优胜劣汰(5)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6.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生产资料既属于商品市场,也属于生产要素市场。
7.市场秩序
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
8.市场组织
按照功能可分为: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市场管理组织。
本章小结:资源配置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市场主要调节价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秩序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市场组织包括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本章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前提、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积累。1.资本总公式: G—W—G’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这一公式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
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与资本总公式(G—W—G’)(1)买卖的顺序不同。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3)流通的媒介不同。
(4)流通的内容不同: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5)流通的目的不同:获得所需的使用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
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必要劳动时间)。5.资本的本质: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标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意义:(1)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2)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7.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物化劳动的形式)。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式)。
8.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包括提高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实现的。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1)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虽然不同,但是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10.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原因:首先,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再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2.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劳动不是一种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1)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4)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工资和劳动的交换,要么否定剩余值规律,要么否定价值规律;(5)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者出卖了劳动,那么劳动者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13.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表现。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14.资本主义再生产 特点: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工人的消费从属于整个资本阶级。
15.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内在的动力,外在的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1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7.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技术构成: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的增大(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18.相对过剩人口
形式: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停滞形式。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过剩的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的发展。(2)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本章小结: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离开流通领域;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无偿占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带来了相对人口过剩。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章重点掌握资本的循环、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产业资本循环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决定意义)销售阶段——商品资本——实现剩余价值
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
2.三种循环形式
A货币资本的循环:G一 W
A生产资本的循环:P„W’一G’· G一 W
A商品资本的循环:W’一G’· G一 W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资本周转速度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4.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
5.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联系: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区别: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重点考察资本不断连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6.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划分的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根据不同。划分的内容不同。划分的目的不同。7.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8.资本周转速度影响
提高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9.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
体现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二者的数量一般也不相等。一般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10.固定资本的磨损
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精神磨损)区别在于造成磨损是否技术的原因。
12.马克思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第一个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二个理论前提: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
1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m)=Ⅱc(最基本的条件)Ⅰ(c+v+m)= Ⅰc +Ⅱc Ⅱ(c+v+m)= Ⅰ(v+m)+ Ⅱ(v+m)
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Ⅱc Ⅱ(c+v+m/x)>Ⅰ(v+m/x)
15.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v+m/x)=Ⅱ(c+△c)(最基本的实现条件)Ⅰ(c+v+m)= Ⅰ(c+△c)+ Ⅱ(c+△c)
Ⅱ(c+v+m)= Ⅰ(v+△v+m/x)+ Ⅱ(v+△v+m/x)
16.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进行,要求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趋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这个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劳动力及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对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具有依赖关系。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1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危机(决定性阶段),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19.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1)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2)危机程度及引起的社会振荡不如战前严重。(3)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替出现。(4)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经常现象。(5)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
本章小结:产业资本循环包括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是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Ⅰ(v+m)=Ⅱc;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Ⅰ(v+△v+m/x)=Ⅱ(c+△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本章重点掌握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1.生产成本: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也就是C+V。2.利润
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
(1)二者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个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2)二者在量上有差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相反方向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5.平均利润率:部门竞争的结果。
计算: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影响因素:各部门的利润水平;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
6.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因为:(1)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2)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3)从全社会来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7.生产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8.平均利润与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9.商业资本
职能: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作用: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10.商业利润
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数量:相当于平均利润。
11.商业资本的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 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和运输费。
纯粹流通费用: 广告费、簿记费、店员的工资等,用剩余价值补偿。
12.借贷资本
来源: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关系。
14.利息率: 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动。
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还有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15.商业信用 特点:
(1)对象是商品资本
(2)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重提供的信用(3)发展程度依存与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局限性:
(1)规模和期限受资本家拥有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2)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16.银行信用 特点:
(1)银行可以集中闲散资金形成巨额借贷资本(2)对象是货币资本
(3)当事人一方是货币资本家,一方是职能资本家 与商业信用相比的优点:
(1)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2)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17.银行的信用业务:负债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相当于自有资本所获得平均利润。
18.股份公司和股票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东会(最高权力机关)。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率成反比。
19.资本主义地租特点
(1)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劳动者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表现为一种纯粹契约关系。
(2)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由超额利润所形成。(3)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20.级差地租
形成的条件: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形成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因为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过获得超额利润;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计算: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1.绝对地租
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形成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计算: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22.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作为绝对地租。
23.土地价格
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24.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与生产领域有直接联系的各个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中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资本主义国家预算。(2)各种服务费用支付。
本章小结: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部门竞争的结果;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业利润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借贷资本获得利息,利息率少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相当于自有资本所获得平均利润;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以及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预算和各种服务费用支付。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包括垄断的产生及其地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形式、实质以及对经济的宏观调节。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垄断的产生:(1)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流通被少数大资本所控制,就有了生产垄断的可能性;少数大资本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必然形成垄断。
2.垄断利润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通过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控制市场,获得其它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一些利润。(3)加强对国外人们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4)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形成后,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垄断与竞争
(1)自由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出现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2)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3)垄断时期,还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4)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属于次要地位,由垄断产生的竞争占重要地位。
(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是竞争的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竞争的范围等方面都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有了很大差别。
5.金融资本
银行垄断形成后的作用: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相互购买股票;人事的结合。
6.金融寡头:
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市场问题日趋严重。
(2)规模巨大的社会化大生产、新兴工业及对传统产业改造,需国家资助和投资。(3)生产社会化客观要求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
(4)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也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只能由国家承担。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1)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为一体。
(2)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3)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货币政策:调控利息率、调控货币量(公开市场业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利率政策)即有选择的信贷管制。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投资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
(3)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缓和劳资矛盾、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的矛盾。(5)通过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和缓和。
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在:(1)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财政支出增大,加重了人们的负税,进一步削弱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最终形成经济的“滞胀”局面。(3)国家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造成公私债台高筑,加剧了财政金融危机。(4)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本章小结: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垄断利润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的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范围等方面都有了发展;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三种基本形式,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也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在。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国际垄断组织等形式进行的对外经济扩展。
1.资本输出
从资本形态: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从输出主体: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必要性:(1)垄断形成后,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这些资本缺少有利的投资场所。(2)这些资本的最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资本输出的可能性: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劳动者的分化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信用制度的发展是大规模输出资本成为可能。
2.资本输出对输出国的作用: 资本输出原因: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和利息;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可以带动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成为它控制所在国经济的工具。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后果:使输出国成为坐吃其他国家财富的食利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输出国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投资场所,加深它们之间的矛盾。
3.资本输出对输入国的作用: 使其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输入国受控于他人,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掠夺的需要,并使国际经济单一化和畸形发展,甚至导致在政治上从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4.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战前:国际卡特尔 战后:跨国公司
5.垄断资本国际化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产业资本(战后)
6.经济全球化 迅速发展的原因:(1)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内容: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
7.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1)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导致国际经济调节的加强,是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促进世界经济发展。(4)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消极作用:(1)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2)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3)会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的利益。
8.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9.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三足的矛盾和斗争 主要集中在:贸易,投资,金融三个方面。
1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途径
(1)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和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加强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
(2)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
(3)各国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协商,不应将本国意志强加于人。
本章小结:资本输出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作用不同;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前是国际卡特尔,战后是跨国公司;垄断资本国际化的顺序是商业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积极作用又消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发展、停滞 迅速发展的原因:(1)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2)各种竞争的存在。
(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4)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展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军备竞赛,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经济停滞的原因:(1)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和实力,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减弱了技术进步的动因。(2)垄断造成人为的阻碍技术进步。
2.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
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程度
3.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1)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本阶级的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1)一种社会制度要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的社会制度战胜就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比旧社会制度更高的生产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原来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
(3)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各国革命条件成熟不平衡,革命运动发展高低潮相互交替,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本章小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发展、停滞两种趋势;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本章重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的途径: 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民族资本)。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2)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本章小结: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特征。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2)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的增长。(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3)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4)就全国而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有所差别。
5.现代产权制度: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6.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形式:国家所有制
7.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表现:
(1)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2)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是我国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4)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5)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
股份制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股份合作制: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结合在一起。
9.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外资、混合中的非公有充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表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现代产权制度特征包括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是国家所有制;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本章重点考察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1.按劳分配
对象:个人消费品。客观必然性: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2)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3)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1)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2)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市场机制制约按劳分配的水平、货币工资形式制约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3)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4)按劳分配的货币收入不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也可以用于投资。
3.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工资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基本形式;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1)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5.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收入;资金分配收入(股息、红利、利息);资本分配收入和劳动力价值收入;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
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
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按照效率原则调节分配关系,可以为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物质条件;实行公平分配,可以调动各种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效率。
但是,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矛盾。效率原则不会自然的实现分配的公平,处理不当会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
7.社会主义的消费
特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消费结构类型
按消费需要的层次: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 按消费的对象: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对社会服务的消费 按消费方式: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方式:个人消费方式;集体消费方式。
本章小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制度;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社会主义的消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社会分工。
(2)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3)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经济关系。(4)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的存在。
2.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4)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5.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从微观经济方面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则是从宏观方面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既要使这两种调节机制各自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要使两种调节机制有机结合,在宏观计划调节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依据市场供求规律的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
6.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节
(1)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渠道。
(3)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4)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7.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原因:(1)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没有现成的方案,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逐步前进。
(2)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旧体制不是简单的废弃就可以消除它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发育、成长过程。
(3)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经济利益的调整,突然全面改变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超过社会的承受限度,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4)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入,尤其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第一,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 第二,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
第三,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第四,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 第五,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具有特殊性,价值规律也发挥作用;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四个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相关知识。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
(2)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3)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4)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2.企业的经营机制
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企业动力机制要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2)企业约束机制要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
(3)企业运转机制要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4.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三改一加强)(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6.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内容:
(1)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2)企业法人财产制度。(3)有限责任制度。(4)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形式: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本章小结:重点掌握关于国有企业的相关概念,注意区别理解。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
(1)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2)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3)促进社会主义分配的实现(4)有利于满足消费的需要
(5)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2.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3.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4.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本质: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货币流通形式: 现金流通、非现金流通。
回笼货币的渠道:商品回笼、服务回笼、财政回笼、信用回笼。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价格的形成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1)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2)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3)受经济政策的影响 6.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 比价体系(不同商品)差价体系(同一商品)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包括:比价体系(不同商品)差价体系(同一商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本章重点掌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
(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国家财政预算(2)银行信贷
(3)劳务费用的支付(4)价格体系
3.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积累基金: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消费基金:社会消费基金、个人消费基金构成。
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5.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与意义:(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2)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3)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4)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5)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6.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本章小结: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国家财政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体系;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任务、目标、方式和手段等问题。
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
(2)宏观调控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3)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4)宏观调控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2.政府的经济职能
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的职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者的职能。
3.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原则 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4.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5.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宏观调控方式:直接调控、间接调控(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实现)。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法律、计划、行政。
经济杠杆: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本章小结: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手段有经济、法律、计划、行政等;经济杠杆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速度、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的基础地位。
1.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2)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
速度快并不等于效益好。当二者不一致时,决不应该舍效益就速度,应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
(1)要符合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
(2)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3)要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3.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意义:(1)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4)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4.农业的基础地位
(1)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5.农业的重要作用
(1)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2)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3)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最广阔和最可靠的市场。(5)农业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6)农业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6.新型工业化道路
特征: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1)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2)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3)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2)它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有利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3)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并能为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4)它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5)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的需要。(6)它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本章小结: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如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积极的促进作用:(1)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
(2)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3)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消极影响:
(1)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劳动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过度流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造成农业的萎缩。(2)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
(3)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2.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
本章小结:我国是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各种基本形式和原则,以及在新形势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
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2)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4)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1)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2)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的
(3)实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
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
4.对外贸易基本原则
出口领先(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5.利用外国资金的方式
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
6.经济特区
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7.“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不“引进来”,就很难提高我国的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也很困难。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它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对外经济关系的各种基本形式有对外贸易、对外技术交流、利用外国资金;我国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本课程三大部分: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第1—5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第6—11章)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12—22章)三大部分。共五篇。再次提醒大家注意重点对第二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的复习。
第四篇:2014政治经济学串讲重点
17世纪时,政治经济学拓展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管理,到18世纪70年代,政治经济学几乎专指与国家资源相联系的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于17世纪中叶产生,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
学派
1、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英国威廉配第创始(12.1单选),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完成。
主要理论成果是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
2、庸俗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法国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09.10单选)。主要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的,所以称之为“庸俗”。
3、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法国的西斯蒙第和普鲁东。(09.4多选)
1)产生时间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英格斯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07.1单选)。
2)条件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②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08.10/10.1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60年代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时代变化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回答,也是在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的结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
法国的沙利傅立叶(1772—1837)
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
重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Why)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使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
劳动资料,最主要的是就是指生产工具(09.4/07.1单选),还包括容器,如导管、桶,厂房、仓库、道路、土地等。(10.1多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生产资料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力人的因素(主要指劳动者,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1.物的因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最重要是生产工具 2.劳动对象
3.生产工具的特点
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集中表现(07.10单选)
5.是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主要标志(08.1单选)6.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08.10单选)7.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关系含义: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
内容: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07.10多选)。这是广义的生产关系(08.1/10.10多选)。
生产关系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11.1单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1)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的决定作用(09.10简答)第一,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第二,第二,决定对象,生产为其他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料。第三,决定水平和结构。第四,决定具体方式。
2)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0.4多选)生产的决定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决定性作用上。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①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②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③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准
④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方式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3.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及经济发展规律。(11.4单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09.4/10.4/11.10单选)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内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09.1单选)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二)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3、经济规律三个层次
(1)各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经济规律(3)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
①在特定社会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基本经济规律 ②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包括:共有的经济规律; 特有的经济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09.10多选)
4、经济规律的特点
(1)它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2)绝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3)它作用的结果总要涉及到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的利益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同时也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规律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单选)
(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7世纪中叶产生的。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包括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它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①理论经济学。②应用经济学。③经济思想史。④经济史。⑤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学科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简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60年代。(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①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②马克思主义政冶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简答、论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定而且也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主要体现在一个半世纪以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之中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单/多选)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因为:A、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B、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
(2)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①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人的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②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③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它分为两类:
一类是未经人的加工但已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即原材料。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单/多选、简答、论述)
(1)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关系的总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联系: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变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制约: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
(3)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①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②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反映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单选/多选)
(1)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也标志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
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单选/多选)
(1)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3)利用经济规律:使人们的主观行动和措施符合它的要求,根据它的运动趋势,安排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实现经济活动的目的。
2、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单选/多选)
(1)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其特点是:
①由于自然规律赖以产生的自然条件变化时间很长,因而自然规律一般长久不变,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可能较快地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不是长久不变的
②自然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③在阶级社会中,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利用是没有阶级性的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则总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2)根据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或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是在商品经济中发生作用的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3、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单选/多选)
(1)经济规律体系:①几个社会形态和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②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而在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
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即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2)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其他经济规律都要服从它的要求,受它的制约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单/多选、简答)
1、唯物辩证法
2、抽象法
3、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5、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及其学习意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所证明是科学的真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1)①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总和。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2)政治经济学具有社会性。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既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又是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生产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历史性的生产关系,这三者是统一的。
3、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意义(简答、论述)
重要意义:
①学习政治经济学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②学习政治经济学是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③学习政治经济学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一章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经济制度:
1.原始公社经济制度 2.奴隶制经济制度 3.封建主义经济制度 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种类可分为三种: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10.10单选)1)自然经济(简答★)
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家庭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其特点是:(07.10单选)
A、自然经济的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小,人们的经济联系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 B、自然经济的目的是自给自足;
C、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2)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①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11.4/11.1单选)
②决定性条件:是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10.1单选)②商品经济(09.1简答)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其特征是: A、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B、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C、联系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实现的。
D、商品经济可以与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3)产品交换经济
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通过产品的直接交换来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目前还是一种假设。
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
1、社会资源配置(简答★)
1)原因:为了使各部门、各地区均衡发展,就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2)任务: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构成资源配置的三要素。
3)目标: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者个人利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方式(简答★)
①配置的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07.10单选/07.1多选)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第二,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是二者又可以在某种经济体制中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②资源配置的三个机制
动力机制、信息机制和决策机制。
1、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内容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简答★)
①定义: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②条件(09、10/
10、4单选)
通过价格和价值背离和趋于一致实现的,关键条件是价格随商品供求的变动而变化 ③作用:A、调节生产 B、调节消费 C、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第二章
1.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交换 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劳动产品(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价值——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交换——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二者关系: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体。
B、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C、对立表明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D、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交换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比如一只羊的交换价值就是两把斧子,等等。(11.1多选)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之间的关系
A、统一性: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B、矛盾性: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创造 ①价值的形成(简答★)
具体劳动转移 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C)
商品的价值 : 抽象劳动创造 新价值(V+M)。(价值创造过程)
②价值的创造
A、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既转移旧的价值,同时还创造新价值。活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单选、简答★)物化劳动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物化劳动仅仅是转移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不创造新的价值。B、区别和联系
联系在于,商品新创造的价值是形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的区别在于,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既有活劳动,又有物化劳动,而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只有活劳动。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①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09.10单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社会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0.1/08.10多选)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主观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②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A、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它通常以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B、劳动生产率越高,在一定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劳动量就越少,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越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是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09.4单选)。
矛盾的具体表现是: ①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②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并不一定在数量上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2)为什么 ①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为解决这一矛盾,即为使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10.4单选)
②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③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价值规律的作用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
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它们的区别首先通过它们的不同流通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商品流通形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一种是资本流通形式:货币—商品—货币(G—W—G),两种流通形式的区别在于: ①买卖的顺序不同。
②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③流通的媒介不同。
④流通的内容不同: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价值的增殖
⑤流通的目的不同:获得所需的使用价值;价值的增殖额 通过两种流通形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资本流通总公式是G—W—G′,其特点是在货币在运动中能带来剩余价值。(08.1单选)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这一公式和价值规律的矛盾从形式上看,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过程只能使价值形式在商品与货币之间转换,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①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 ②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
(3)如何解决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价值增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说明货币转换为资本是如何实现的。
①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也不能发生在W—G′阶段上,只能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②货币所有者购买到的这种特殊商品,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价值,而且创造出比这个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实现价值增值的前提条件(09.1单选),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09.4单选)。并使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得到解决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⑴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⑵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1)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
3)劳动力的使用能够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值,这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3、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可以是资本,但货币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资本可以表现为货币,但并不一定都是用货币来表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例题:假设,工人一天生产6双皮鞋,一双皮鞋耗费生产资料10元,工人一天劳动力价值为6元,工人一天劳动6小时,一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1元
[价值形成过程]
因为,一双皮鞋耗费生产资料10元,那么,生产6双皮鞋所耗费生产资料为60元,这60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皮鞋之中,同时工人还支出了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6元,这样,工人一天生产6双皮鞋的价值就为-------元,而资本家为了生产6双皮鞋投入了-------元,资本家的目的就------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
在上例中,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任为6元,但是工人的劳动时间不是6小时,而是12小时,这样,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工人一天生产就不是6双皮鞋,而是------双,所耗的生产资料就是------元,这------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皮鞋之中,同时工人还支出了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元这样,工人一天生产------双皮鞋的价值就为-----元,而资本家为了生产------双皮鞋投入了-------元,结果:------元—-元=----元,即为剩余价值M价值增殖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劳动力价值延长部分 依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可变资本V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产生了剩余价值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区分两者的意义
A、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被剥削的实质;
B、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08.10单选/11.1多选)(4)资本的本质
①资本的本质不是物,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必须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09.10单选)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它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即: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 无酬劳动 剩余价值率= ────── = ──── = ──── 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 有酬劳动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或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进行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劳动日长度已定(或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由于某些或个别资本主义企业首先采用了较好的技术和生产方法进行生产,使自己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对个别企业说,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它所采用的新技术被普遍采用后,这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这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也会随之下降,大多数资本家只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两者的相互联系和区别(09.4简答/11.10论述)
①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③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4)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12.1论述)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
①机器再先进也是机器,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②自动化的机器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③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可以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④如果自动化生产在某个部门得到普及,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将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过来一部分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不仅来自本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来自其他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0.1/08.10论述)
①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②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实质。
③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比较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④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2)现象: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工资形式(简答★)
(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基本形式10.1多选)
①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本质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②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③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
(2)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所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实物和服务的数量。
(三)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从生产规模上来看,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扩大再生产: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
1、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例如:有一个资本家有资本1万元,假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是8:2,剩余价值率为100%。生产结束后全部产品的价值是: 8000C + 2000V + 2000M= 12000 简单再生产的特点(07.4/07.1简答)
①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②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③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
上述特点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即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8000C + 2000V + 2000M = 12000
假定他从2000元的剩余价值中拿出1000元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率也不变是100%。重新组合后第二年的生产结果是:
(8000C+800⊿C)+(2000V+200⊿V)+ 2200M = 13200
实质
A、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B、资本家用追加资本来购买A,实际上是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M的一部分,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活劳动,以便榨取更多M
3、资本积累的定义: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4、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积累,扩大再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4)预付资本总量的大小。
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①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②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③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后果
①资本积累必然加剧两极分化。
②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③资本积累构成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矛盾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
6、资本有机构成(1)资本的技术构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2)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3)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发生变化,会引起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会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
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 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06.1简答)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要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10.10单选)单个资本的增大,是通过两条途径:
①资本积聚②资本集中 形式: A、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形式
B、大资本联合中小资本,即股份公司的形式(11.4 ③资本积聚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A、资本积聚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12.1单选)B、资本积聚是伴随着资本积累而进行的,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而资本积累则是资本积聚的重要条件(1)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绝对增加,形成相对的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1)含义:是指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说的,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2)为什么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1.1论述)①可以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②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③可见,相对剩余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趋势(09.1论述)(1)历史作用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2)历史趋势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导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②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占有,并根据社会需要分配劳动产品。
③资本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而且还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一、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
投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
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其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其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是 在的处于生产阶段的资本
第三阶段:售卖阶段 这一阶段的资本职能形式就是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资本循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在运动中得到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循环全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互相承接、互相依赖的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的统一
商品资本循环
G—W„P „ W´— G´ • G — W„ P„W´— G´• G–
货币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保持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必要条件: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时间上先后继起,即并存性和继起性。
二、资本周转
周转是反复进行的循环,而循环则是一次的周转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是周转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资本的周转时间: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所有者手中的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它是衡量周转速度的反向指标
资本的周转次数:预付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与周转速度成正比,它是用来衡量周转速度的正向指标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资本是一次预付,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随着物质磨损程度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则一次生产过程中完全消失其原有的独立的使用价值形态,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不能混同 固定资本磨损:物质磨损(有形)精神磨损(无形)固定资本价值补偿:折旧——折旧费—折旧率 折旧:资本所有者依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次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它是固定资本进行价值补偿的一种办法
折旧费= 折旧率
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4、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意义和途径
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率和预付可变资本量及其周转次数的乘积。
公式:M=M`·V· N 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公式:M`=M`N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不能混同: 从质上讲,二者反映的关系不同;从量上看,二者通常不等值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问题(1)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的运动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生活消费,因此考查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查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补偿有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10.4/09.4单选/08.1单选、简答)
2)理论前提(09.1单选)①社会总产品构成原理 包括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
A、从实物形态按最终用途来看,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09.10单 B、从价值形态上看,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②社会再生产的的两大部类原理
第一部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㈠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交换关系图示
生产资料需求 消费资料需求
第I部类供给 Ic + Iv + Im 第II部类供给 IIc + IIv + IIm 图示体现三方面交换关系:
1、第I部类内部交换;
2、第II部类内部交换;
3、两部类之间:I(v+m)IIc
社会资本再生产交换关系数字示例:
I 4000c +1000 v + 1000 m=6000 II 2000c + 500v + 500m=3000 在9000社会总产值中,I 4000c 与II(500v + 500m)分别在本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交换,实现在物质上和价值上的补偿
I(1000 v + 1000 m)与II 2000c则必须通过与另一部类交换实现资本的补偿及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从以上交换关系图示反映出,要实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生产中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I(v+m)=IIc
2、I(c+v+m)=Ic+IIc
3、II(c+v+m)= I(v+m)+II(v+m)
二、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如下:(1)I(v+m)>IIc 原因:为使第II部类能够扩大再生产,第I部类必须以实物形式向第II部类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这部分生产资料由第II部类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购买。
(2)Ⅱ(c+m-m/x)>Ⅰ(v+m/x)含义:第II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中用于追加资本的部分之和,要大于第I部分工人与资本家用于消费的价值。
原因:有了这一条件,第II部类才可能为两部类追加的劳动力提供消费资料。
2、两大部类的交换
第I部类(c +Δc)+(v +Δv+m/x)
第II部类(c +Δc)+(v +Δv+m/x)
三方面交换关系:(1)第I部类内部交换;
(2)第II部类内部交换;
(3)两部类之间交换。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I(v +Δv+m/x)=II(c +Δc)
含义:第I部类用来消费的价值部分要与第II部类原有和追加的不变资本相等。
意义:这一公式说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是相互制约的,一个部类生产的扩大要求另一部类生产的相应扩大。
2、Ⅰ(c+v+m)=Ⅰ(c+Δc)+Ⅱ(c+Δc)
含义:第Ⅰ部类年产品价值总额应等于用于补偿全社会消耗掉的和用于追加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
3、Ⅱ(c+v+m)
=Ⅰ(v+Δv+m/x)+Ⅱ(v+Δv+m/x)
含义:第Ⅱ部类产品价值总额应等于全社会用于消费的价值总和。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的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09.4简答)①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②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③生产成本的高低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就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简答★)(1)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即商品价值W=k+p(单选)。
(3)利润和剩余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而且在量上,剩余价值等于利润(10.10单选)。
(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比较(质的比较):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的程度,利润率表示资本家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09.10多选/09.1论述)①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为追求高额利润,导致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
②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趋于平均化,即平均利润(09.1单选),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11.4单选)。
③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
2)平均利润率
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②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之和除以全社会的资本之和 ③平均利润率(P′)=全社会剩余价值/全社会的资本之和
④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平均 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w=c+v+m=k+p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大意义
(1)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2)无产阶级要取得自身的解放,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的形成:又叫商人资本。主要是指从事商品经营即商品买卖的资本
2、商品资本对产业资本的促进作用:
①有利于资本家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②有利于节省流通费用,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 ③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④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商业利润: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①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②实质: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09.10/09.4单选)
(3)获得途径:是通过价格差额来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生产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按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商业利润。(单选)
4、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简答★)(1)商业店员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却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商业店员也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
(2)商业资本家通过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09、10单选)
借贷资本:生息资本
(1)形成及本质:是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取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09.1单选)。它一方面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2)来源 ①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②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部分
③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
利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使用借贷资本的权利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其本质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率:利息对借贷资本的比例
利息率= 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平均利润率>利息率>零)(09.4(4)利息的实质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5)利息的来源
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产业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6)影响利息率的因素(11.1简答)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②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三、银行和银行利润
银行的主要职能:一是充当借贷中介 ;二是充当支付中介
银行资本的构成:一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二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
银行利润的构成: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高)和存款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费用构成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二、级差地租
1、含义: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2、形成的条件:土地有肥沃程度的不同:优等地、中等地、劣等地
3、形成的原因:土地有限引起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4、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指雇佣工人在肥沃程度较高或位置较好的土地上创造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 级差地租Ⅱ,指由于连续追加投资于同一块土地,而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
三、绝对地租 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1、产生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小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2、形成的原因:土地私有权垄断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形成与发展
1、历史阶段
自由竞争(17世纪末—19世纪末)
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20世纪初至中叶)、国家垄断(20世纪中叶至今)(1)自有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09.1单选)(3)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有竞争
3、垄断组织:指在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四种类型:
①卡特尔:是法文的音译,含有协定同盟的意思。
②辛迪加:是希腊文的音译,意指协定或同盟。
③托拉斯:是英文的音译,含信托之意。
④康采恩:是德文音译,含有大公司的意思。
垄断利润在本质上仍然是剩余价值。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并不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1)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
①垄断没有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②没有参加垄断组织的“局外企业”仍存在自由竞争。③垄断组织之间也存在竞争。
(2)垄断本身存在的竞争(多选)①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②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③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3)垄断时期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的特点(11.1多选/08.1多选)①竞争目的不同 ②手段有了新变化 ③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④范围不同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即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而对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建立层层控制,并进而控制整个国民经济。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05.10简答)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09.10单选)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标志。由垄断统治决定的追求高额垄断利润,成为决定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深刻的经济根源。(09.1单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地发展的原因(07.10论述)①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②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③缓和各种矛盾的需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内部的结合(3)国家与私人外部的结合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表现为:
①广大人民税负沉重。②引起财政赤字、滥发货币、长期通货膨胀。③公私债台高筑,加剧财政金融危机。④国有垄断企业成为财政沉重包袱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表现为:
①广大人民税负沉重。②引起财政赤字、滥发货币、长期通货膨胀。③公私债台高筑,加剧财政金融危机。④国有垄断企业成为财政沉重包袱。
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资本输出、国际垄断组织以及实行新殖民主义来进行对外经济扩张的。
1、对外经济扩张
(1)资本输出(09.4论述)
①定义: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对外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10.1单选、07.1单选)②形式:(11.1简答)
A、从资本形态看,可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外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等
B、从输出主体看,可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11.4多选)
③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2)国际垄断组织 ①定义
资本主义各国最大限度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10.10单选)②基本形式
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跨国公司(3)新殖民主义 ①殖民地
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有特殊作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材料供应地、可靠的商品销售市场、有利的投资场所、重要的军事基地。(09.1多选)②新殖民地
新殖民主义采用较隐蔽、间接的办法,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继续控制和掠夺民展中国家(11.1单选)。
垄断资本国际化(1)形成
垄断资本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对外扩张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二战以前主要是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国际化,二战后突出的特点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2)实质
实质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
(2)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11.4单选)(3)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论述★)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及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特点(1)原因
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时激化,有时缓和,当这一矛盾尖锐计划时就会爆发经济危机。而危机的爆发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和浪费,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暂时得到解决,这一矛盾会暂时缓和,从而摆脱经济危机。当这一矛盾重新激化时又会爆发下一次经济危机。(2)周期,阶段
从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所经历的时期,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10.4单选)
(3)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08.10简答)
①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②危机的程度不如战前严重; 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④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 ⑤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对结合。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的条件(10.1简答)
①客观上,经济上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日益成熟
②主观上,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使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也日益成熟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历史的必然(08.10多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作用,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09.1/07.10/07.1单选)
(2)为什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简答★)①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种新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社会制度比旧社会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状况必然出现不平衡,特别是革命主观条件,各国更是不同。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本质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产生途径
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09.1单选)
②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过程。(2)我国的过渡时期
我国的过渡时期(1949-1956)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否位于主体地位。(09.1单选)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途径(07.10多选)①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②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③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二)所有制结构
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为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08.10论述)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具有客观性。①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必须占主体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2)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①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11.10单选)
②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③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及其实现形式(08.4论述)(1)内容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实现形式
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②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租赁制等都可以称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为什么要坚持和怎样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09.10单选),表现为:
①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
③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④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⑤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08.10多选/08.1多选)①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③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在整个规模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有的地方、有产业可以差别。
4、非公有制经济(1)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08.1单选)(2)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08.10多选)
①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不存在雇佣关系。②私营经济。企业资产属于私人,存在雇佣关系。③外资独营经济。包括外商投资、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
(三)分配方式
1、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简答★)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2)按劳分配的内容、性质 ①内容(简答★)
A、凡是有劳动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B、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个人消费品,不包括全部社会产品。(09.1/10.10单选)
C、实行按劳分配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09.4单选)
2、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11.10简答)①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②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 ③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为主
(2)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主体)
按资本分配(私企和外企的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按资金分配(股息、红利、利息和股票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靠出卖劳动力取得的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人员、技术本身和科技入股)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土地分配、房产等要素分配
个体劳动收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3)按劳分配是通过哪些形式实现的?
①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里,按劳分配借助于货币工资形式来实现。②工资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基本形式。③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报酬补充形式。
3、调节和理顺分配方式
(1)劳动收入(09.4多选)①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
②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
③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
2)调节和理顺的原则、手段和基本方针 ①原则
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改善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者的收入,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分配格局。②手段
税收、财政、社会福利政策或社会保障制度等。②基本方针
国家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
(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简答 ①所谓效率原则,是指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效率为目标。
所谓公平原则,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
②从微观上应以人们的投入与收入达到适度平衡为尺度衡量收入的合理性。③从宏观上应以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保持适当差距为尺度衡量收入的合理性。④人们的收入既应拉开合理的差距,不能搞平均主义分配;又应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甚至收入差距高低悬殊。这样才能实现公平分配。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及特殊性
(一)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①社会分工这个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继续发生作用。②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③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关系。企业的相对独立性是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1、10)
④除了占主体地位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外,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因而还存在其他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2)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3)市场经济的一般性集中表现:
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
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
第三,宏观调控间接化
第四,经营管理法制化(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 ③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3)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③节约资源,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市场
一、企业
1、含义:企业是生产商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的基本经济组织。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居民 2/企业的类型
按照所有制划分:国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按照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划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3、现代企业制度
(1)为什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①现代企业制度具有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优点;(09.10单选)
②过去的改革只解决了浅层次的问题,没有达到搞活国有企业的目的; ③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地实现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民主管理;
④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探索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行制度创新。
1、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内容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简答★)①定义: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②条件(09、10/
10、4单选)
通过价格和价值背离和趋于一致实现的,关键条件是价格随商品供求的变动而变化
(2)供求机制(简答★)
①定义: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机制,同故宫供求关系与市场价格的内在联系,促使供求在不断变化中趋于平衡。
②条件:通过供求关系不断变化而变化的。
③作用:A、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 B、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3)竞争机制 ①定义
是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生产要素流动之间的有机联系。③作用
A、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
B、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
C、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D、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1、市场
(1)市场的产生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领域。
(2)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11.4简答)
①市场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②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环节; ③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交换进行。
2、市场体系
构成:根据不同的交易对象和特定的交易方式,市场体系分为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1)商品市场
是商品交换系的场所和领域,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中最早发育成熟的市场。(09.1单选)(2)生产要素市场
是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进行短期融资活动的市场,11.1单选)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信息、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
3、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1)市场秩序的内容
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09.4单选)。
包括:一是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二是市场竞争秩序;三是交易行为秩序。(2)市场规则: ①市场运行的制度和规则
②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
③是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
4、市场组织: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市场管理组织。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
1、含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比上年总量的增长比例,一般用百分比来衡量。它的计算公式为: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06.10简答)
①自然资源条件。②劳动者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③科学技术及其应用。④经济体制与专业化程度
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1)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①快速增长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原因 A、速度与效益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B、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两者又存在一定矛盾。(08.10单选/07.10多选)②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10.1多选)A、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
B、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C、要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结合起来。(2)经济增长速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必须要合理把握一个度。一定不能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更应该重视经济发展的效益,更要关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经济发展
1、含义: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区别和联系(简答★)
①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量的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又反映其质的变化。(09.1单 ②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3、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外延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它是在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的经济增长 另一种是内涵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4、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3)对外开放的程度
5、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基本关系:(1)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2)经济发展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关系(3)经济发展与统筹兼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标志着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转变
衡量发展指标体系的转变
一、经济结构的优化
1、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城乡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二、产业结构的优化
(1)狭义 ①两大部类产业结构 ②农重轻产业结构
③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 ④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2)广义 :第一产业是农业 第二产业是加工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10.1单选)。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论述★)
(1)地位: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08.10/11.1单选)
①农业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②农业为其它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③农业为其它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1、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1)工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装备和技术手段
(2)工业为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主要产品
(3)工业为提高国防力量提供主要的技术装备
2、我国怎样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08.1简答)
①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②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③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为经济社会提高各种服务,有效的提高整个社会活动的效率;(2)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服务,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3)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城乡结构的优化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的状态。(单选)
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1、我国目前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经济划分
2、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1)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2)资源禀赋的差异
(3)分工水平的差异(4)社会历史的差异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客观要求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客观要求
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确实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进行,必须把握五个要求: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社会体系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关系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1、概念
①社会总产值(c+v+m)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②国民收入(08.10单选)(v+m)从社会总产值中减去同期内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价值,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好坏。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反映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③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10.10单选),反映一国经济活动总量的综合性指标。(09.10单选)④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外净要素收入(11.1/07.1单选)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当前国际上通常使用的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2、决定和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通过增加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来实现国民收入增长(2)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国民收入增长(3)通过节约生产资料实现国民收入增长
3、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1)初次分配
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由生产部门创造的。(10.10单选)主要是在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②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三个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
(2)如何初次分配(论述★)
①国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②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 ③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④此外,社会主义现阶段还存在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它们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也要进行初次分配。(3)再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原因(P205)其再分配的途径是:国家财政预算(主要途径,09.10单选);银行信贷;
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体系。(07.10单选)
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三、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1、概念
(1)积累基金
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于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它的物质形式主要是一年内新增加的生产资料总量。(2)消费基金(08.1单选)
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用于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及社会消费的那部分资金,它的物质形式是一年内用于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消费资料总和。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1)构成(重要)扩大生产基金(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积累基金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文教卫生科研部门)
社会后备基金(原材料、燃料和粮食等储备)
国家管理基金(08.1单选)
社会消费基金 文教卫生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 消费基金
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
个人消费基金 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
4)如何正确安排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①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总方针是“统筹兼顾,全面安排”。③基本原则是:
A、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B、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C、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D、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E、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一、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
(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2)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3)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
2、宏观调控体系:共包括宏观调控任务和目标、宏观调控方式、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政策。
3、政府经济职能及其转变与完善 ①经济职能(多选)
A、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
B、政府作为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所具有的职能 C、政府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者所有的职能 ②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原则(多选)政企分开(根本途径)、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4、宏观调控的任务与目标(1)任务
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维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2)为什么要保持和如何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论述★)①意义
A、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B、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C、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②途径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C、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主的经济决策体制。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疏通商品流通渠道。(3)目标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07.4多选)
5、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1)方式: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我国是间接调控为主,并不排斥和否定必要的直接调控。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区别: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09.10单选)(2)手段(11.1论述)
经济、法律、计划、行政等调控手段。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10.1单选)
①经济调控手段。即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②法律调控手段。
③计划调控手段。以指导性的间接计划管理为主。④行政调控手段。
6、宏观调控政策(简答)(1)财政政策
它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所构成的财政政策体系。(09.10多选)按照财政政策在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功能,可分。(2)货币政策(3)收入政策(4)产业政策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09.1单选)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08.1多选)
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主要是:
(1)企业无力承担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职能(2)社会成员个人或家庭无力承担基本生活的保障
四、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1)社会保障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安全网”的作用(2)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更好的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五、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1)社会保障体系纳入法制化轨道
(2)实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先尽义务,后享受权利(3)确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建保障资金
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的原则(2)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位依据的原则(3)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的原则
(4)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原则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与本质
1、内容: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本质: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P228)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一、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二、世界贸易组织
1、含义
2、宗旨(P235)
3、基本原则
(1)非歧视性原则(2)透明性原则
(3)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原则(4)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原则
三、国际金融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市场
四、国际货币体系 大体经历了:(1)国际金本位制(2)布雷顿森林体系(3)牙买加货币体系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4)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5)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调控经济能力的影响
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
(1)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2)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3)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包括:
美国、西欧诸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优势更好的发挥(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控世界经济的运行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国内经济矛盾
3、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20世纪70年代初期,逐渐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它们之间既矛盾又斗争,主要体现在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方面。
4、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形式主要有三种:(1)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2)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3)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
1、基本特征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它们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是不对等的经济关系,引发出诸多矛盾和冲突。
①控制权大都操纵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②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受到更多的剥削和掠夺。③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新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体系,往往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成单一发展的状态,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遭受发达国家的盘剥。
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 起飞阶段
(2)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 高速增长阶段(3)20世纪80年代 停滞阶段(4)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增长阶段
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P256页)
4、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机遇(2)挑战
一、国际经济旧秩序
(1)旧殖民主义:公开的、赤裸裸的(2)新殖民主义:间接地
二、国际经济新秩序(P264)
1、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目标
2、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3、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两大特征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1)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对外经济关系包括:对外贸易、技术交流、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援助、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国家之间必须发生经济联系,是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11.4单选)
(2)决定条件:①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是发展商品经济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③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内在要求。(3)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08.4简答)(4)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
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1)认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09.10论述)①“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是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要求的。
③“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战略措施。
④我国当前“走出去”有着具体形式。
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积极意义以及我国的对策(1)意义(09.4多选)
①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开放,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③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与发展。④有利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2)对策
①加快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②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③应尽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应尽快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措施,增强中资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同时也要加速完善我国金融立法体系和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以确保国家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⑤加快我国法制的建设。
四、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1、对外贸易
(1)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特点及作用(10.10论述)①性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②特点: A、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独立自主进行。B、以平等互利为原则进行。
C、实行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③作用
A、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有利于调节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平衡,促进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顺利进行。C、有利于调剂国内市场的供应,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D、有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观念和外部压力。
E、大力组织商品和劳务出口,获取外汇收入,增加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来源。(2)发展战略和基本原则
对外贸易的基本职能是经营进出口业务(08.10单选),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09.1单选)
2、对外技术交流
3、利用外资
(1)利用外资的方式(09.4多选)①财政信贷(09.10多选)A、出口信贷 B、政府贷款
C、银行之间的往来
D、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 E、国际组织提供的贷款 ②商品信贷 ③直接投资
4、对外经济援助
原则: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4)原则(11.4简答)
①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和奴役性的条件。②利用外资的规模,要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③要坚持重质量、重效益的原则,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④要进一步健全涉外经济法和提高政策透明度。
5、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6、发展国际旅游业
五、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1、对外贸易实行了跨越式发展
2、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4、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断提高
5、多双边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实施市场多样化战略
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进一步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篇:2010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汇总
2010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八)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本章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必然性。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政策、方针、原则、形式、步骤和经验。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本章提示
比较工业化的两种道路,掌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义社会的建立,加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3、新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4、“三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时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5、“五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6、“一边倒”外交方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新中国的情况下,在外交方针上紧密联系苏联。
7、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1952年6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议。
8、工业化的两条道路:欧美及日本所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9、“一体两翼”和“一化三改”:对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形象表述,.“一体”“一化”:指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两翼?±?°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过渡性组织形式: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11、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2、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在企
业外部与国营经济建立联系。其形式有: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又称公私合营):分作两种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5年后,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核定私营资本的价值和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即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私人资本企业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在生产领域和所有权领域中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性作用了。
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基本形式:实行赎买政策和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5、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其实施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的特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主要成就: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建成,多个第一。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
(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特点: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文化上: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
(3)社会的两种基本矛盾: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从内外来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
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总括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分述的意义:
(1)(反帝任务完成,民族独立实现)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反封任务完成,人民解放实现)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
(3)(国家统一完成,和平局面实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社会主义方向确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从夺权到执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着怎样的严峻考验?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数百万军队、土匪以及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年,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的诞生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总括: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接受考验、克服困难。
3、试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反映出的历史的必然性
(1)中共中央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出了历史必然性
·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1950年以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采取了引向社会主义的多种方式,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实行农业合作化来规模性增产农产品,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总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和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就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即干个体的积极性和要求合作的积极性)“趁热打铁”,不待农村发生剧烈两极分化,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5、试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意味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其特点是,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突出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2)意义: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列宁曾经设想并打算实行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从根本上说,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符合于客观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6、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明充分完成了前一个任务。
(2)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是第二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