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4年5月战略管理与伦理串讲资料

时间:2019-05-13 12:4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考2014年5月战略管理与伦理串讲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考2014年5月战略管理与伦理串讲资料》。

第一篇:自考2014年5月战略管理与伦理串讲资料

第一章

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愿景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

第二章

1、企业愿景:是一幅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

2、伦理导向下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1)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2)尊法尚德

(3)强调自律

(4)履行社会责任

(5)追求卓越

第五章

1、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又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

2、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市场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方与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方,相互博弈达成的均衡的用合同反映的关系。

3、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群体,可能是客户内部的,如股东、管理者、员工等,也可能是客户外部的,如消费者、政府、媒体等对企业有压力的群体。

4、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对公司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自然人或法人,或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

5、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虽然不与公司发生直接的商事关系,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他们客观上影响公司的或受到公司影响,公司也必须对其负有道德义务或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的利益主体。

第七章

1、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

2、重点集中战略:是指企业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

3、差别化战略:是指企业为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形成自身竞争优势,而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

4、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投资者负责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承受但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社区和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第十章

1、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

2、伦理经营:既是一种守法经营,也是一种合德经营。

第二篇:企业经营战略自考资料

第一章企业经营战略概论

(一)企业经营战略提出背景(1)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3)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4)资源供应日益紧张

(5)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多

(6)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经营战略:指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面对激烈的竞争,根据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三)经营战略的特点

(1)全局性(2)长远性(3)竞合性(4)纲领性(5)相对稳定性

(四)经营战略决策工作地位的重要性

(1)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

(3)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五)经营战略形成期的有关理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1)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理论和产品、市场组合战略理论

主要观点:

A.战略制定的过程

B.制定的战略必须与环境相适应稳定的环境——保守稳定型活跃的环境——效率反应型可预测的环境——营销先导型可探索的环境——战略探索型极动荡的环境——开拓创造型

C.企业经营战略由四个要素构成(产品与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协同合作)

(2)安德鲁斯的战略设计理论和目标战略理论主要观点:

A.把企业战略的模式分为战略设计理论和目标战略理论。

B.战略的制定是一个有意识的思想过程。C.目标战略理论观点。

D.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3)钱德勒的战略平衡理论和战略组织理论主要观点:

A.企业经营战略是决定企业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分配。

B.企业的战略必须处理与企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协调,达到动态平衡。

C.组织的结构的设计服从和服务与战略的实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六)经营战略发展期的有关理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

(1)德鲁克的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理论主要观点:

A.首先明确企业的使命(企业使命由企业的经营哲学和经营宗旨来说明)

B.企业经营哲学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

C.企业经营宗旨是对企业在社会中起什么作用和如何起作用的更为具体的说明(创造顾客为唯一定义)D.把企业使命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

共八类目标,市场推销和创新目标为最重要目标(2)霍弗和申德尔的企业资源配置理论主要观点:

A.每个企业是独特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它们是战略的基础,也是利润的重要来源

B.每个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C.企业战略管理在于整合企业所拥有的不同资源D.企业的能力是一系列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结果(3)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主要观点:

A.企业的外部直接环境是行业环境,任何一个企业总是属于某一行业或进入多个行业

B.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实质上就是制定基本的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目标集聚三种基本战略)C.企业的投资战略随产品及行业的寿命周期而变化D.企业竞争中以“特”取胜的战略

(七)经营战略深化期的有关理论(20世纪90年代及之后)

(1)战略同盟理论

(2)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的延展性,增值性,独特性)

(3)战略再造理论(4)知识经营战略理论

(八)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指企业家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具体是指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造过程,实施和控制过程所进行的管理。

(九)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体系(即企业经营战略模式)(1)战略管理过程系统(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和决策;战略实施和反馈)

(2)使命目标经营战略层次体系(3)战略方案的内容体系

(十)企业经营战略管理过程系统(特点是一个时间系统)

(1)战略环境分析阶段(内外部环境及企业经营战略领域分析)

(2)战略制定与决策阶段(3)战略实施和反馈阶段

(十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体系

(1)总体经营战略——第一层次(又称公司级或总公司级经营战略)

总体战略:指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竞争状况,资源供应,企业实力,国家政策,社会需求等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所确定的统率和指导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谋划和方略。分类:

A.企业所处的经营态势(发展型;稳定型;紧缩型)B.企业经营领域(专业化;多元化)

C.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保守型;可靠型;风险型)

D.企业资源配置和增长方式不同(粗放型;集约化)(2)经营单位战略——第二层次

经营单位战略:经营单位在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总公司发展目标,对所从事的某一经营事业的发展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3)职能战略——第三层次

职能战略:也叫分战略,指为了保证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单位战略的实现,运用各种专业的职能,使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更加有效地适应内外环境的要求所制定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十二)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体系

(1)战略思想(统帅,灵魂,导向作用)(2)战略目标(战略的核心)(3)战略重点

(4)战略方针(综合性,单项性,目的性,手段性)(5)战略阶段

(6)战略对策(又称经营策略)第二章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一)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必要性(1)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2)保证战略决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3)提高战略决策的稳定性和效益性

(二)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的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国内外政局,国内政治任务和政策环境分析)

(2)(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A.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B.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育情况分析C.国家产业政策分析

D.国际经济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3)社会,文化,技术环境分析

(4)资源环境分析(自然资源及其开发状况;资源供应情况;资源利用和环保)

(三)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的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

A.总体市场(用户的现实需要;用户的潜在需要)B.细分市场

C.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的趋势分析(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2)行业环境分析

A.行业的现状及其前景(寿命周期;行业规模;技术状况;行业的战略集团)B.行业中的竞争结构分析

a.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同业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行业发展速度;产品的差异化程度;用户的转换成本)

b.新加入者的威胁(进入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优势;资金需求;原有企业对进入者的态度和反应)c.来自替代品的压力d.买方的议价能力e.供方的议价能力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1)搞清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2)查出造成劣势的原因,找出内部的潜力

(五)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内容(1)企业一般情况分析

(2)企业经营实力(产品竞争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分析企业选择销售渠道的能力和企业自销的能力>;产品获利能力<盈亏分析和分析产品的资金利润率>)

(3)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行业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A.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的含义:指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某些特定因素

B.寻找行业成功关键因素的方法(比较法和市场分析法)

C.强化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六)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内容

(1)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分析(2)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

(七)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目的:为制定各种经营方案,进行经营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八)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方法

(1)企业内外环境对照分析法(十字图表分析法)(2)波士顿矩阵分析法(3)麦肯锡矩阵分析法 第三章企业战略经营领域分析

(一)概念

经营领域:指企业选定的行业和选定的目标市场相结合形成的经营场所;或叫经营时空领域。

战略经营领域(SBA):指这一领域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特定的微观环境,是企业在选定的行业中投放资源,提供特定产品或劳务,满足目标市场特定需求,迎接特定竞争,施展特定战略,最求理想效益的经营场所。

(二)确定战略经营领域结构的原则

(1)一般原则:指环境的引力或企业的实力平衡的原则。

(2)具体原则

A.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平衡的原则B.企业的投入与收入平衡的原则

C.SBA的成功关键因素与企业的战略优势平衡的原则D.企业内部集合性与外部适应性的统一原则

(三)分析企业战略经营战略领域的方法(1)环境引力与企业实力的对比分析法

(2)SBA的运行规则和战略主体,战略关系,战略关键分析

(3)拓宽视野与系统分析相结合(大胆畅想和系统分析)

(4)密切注意风险环境的变化(预测和展望)第四章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

(一)企业使命:指企业的目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所作出的规定。

(二)确定企业使命的重要性

(1)明确规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的道路(2)是确定战略目标的前提

(3)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4)是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的基础

(三)企业使命的决策内容(1)企业性质的确定

(2)企业成长方向的选择

(3)经营目的的确定(长期生存,持续发展,获得盈利)

(4)企业经营哲学的性质(企业经营哲学: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经营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5)企业经营方针的选择(6)企业社会责任的确定

(四)企业使命的决策方案(1)坚持企业原有使命的决策(2)扩大企业使命的决策(3)改变企业使命的决策

(五)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重要因素(1)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2)市场需求(3)竞争态势(4)企业实力

(六)确定企业使命应研究的重要问题

(1)要以顾客的基本需求为中心来确定企业的使命(2)正确的企业使命必须有约束力(3)企业使命要具有鼓动性

(七)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是企业的奋斗纲领,是衡量企业一切工作是否实现其企业使命的标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

(八)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作用

(1)能够实现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能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和协调的发展(2)能够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和数量化

(3)为战略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评价标准和考核的依据

(4)描绘了企业发展的远景,对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都有激励作用

(九)战略目标决策的内容(1)战略目标水平的选择(2)重点战略目标的决策

(十)战略目标制定和选择的基本要求(1)战略目标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2)目标必须明确和具体,并规定出完成期限(3)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并切实可行(4)目标应突出重点

(5)目标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五章发展型战略

(一)发展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谋划与方略

(二)发展型战略的特点

(1)投入大量资源,扩大产销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2)强调通过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需求来引导消费,创造消费

(3)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效果

(三)企业采用发展型战略的原因(1)是企业这种有机组织的本性(2)环境因素的影响

(3)企业领导人的价值观

(四)发展型战略的基本类型(1)按发展的程度不同划分

A.超常规发展战略(年增长20%以上)

B.高速发展战略方案(年增长10%——20%)C.中速发展战略方案(年增长5%——10%)

D.低速发展战略方案(年增长1%——5%)(2)按发展的方式不同划分

A.集中型发展战略:指集中企业的资源,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某种产品的销售额或市场占有率(国内外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战略)B.一体化发展战略a.纵向一体化

b.横向一体化:指企业通过购买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与之联合及兼并来扩大营业,获得更大利润的发展战略(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选择)*途径:联合,购买,合并,集团公司C.多样化发展战略

a.同心多样化:指以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能力为基础,发展与现有产品或劳务不同的新产品或新劳务

b.复合型多样化:通过合并,收买,合资以及自我发展,使企业增加与现有业务大不同的新产品或新劳务的发展战略(必须利用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特定的市场分销渠道)

(五)发展型战略的适用条件(1)企业外部的条件a.经济增长情况

b.产业环境和行业情况

c.政策、法律和社会方面的限制d.科学技术的进步情况(2)企业自身的条件a.企业获得资源的能力

b.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的能力

c.企业的灵活性(指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d.企业文化

(六)发展型战略的利弊

利:1.扩大自身的存在价值2.获得过去不能获得的崭新机会

弊:1.可能导致企业的资源平衡2.可能降低企业的综合素质

3.容易使企业领导者忽视产品的服务和质量,重视宏观发展而忽视微观的改善,因而使企业不能达到最佳状态 第六章稳定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

(一)概念

稳定型战略:指限于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企业在战略期所期望达到的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起点的范围和水平上的谋划与方略

战略起点:指企业制定新战略时关键战略变量的现实状况

紧缩型战略: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谋划与方略

(二)稳定型战略的特点

(1)可以蓄势待发,为将来发展做充分准备

(2)满足于过去的经济效益水平,决定继续追求与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效益目标

(3)继续用基本相同的产品或劳务为原有的顾客服务(4)力争保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和产销规模或者略有增长,稳定和巩固企业现有的竞争地位

(5)在战略期内,每年所期望取得的成就按大体相同的比率增长,从而实现稳步前进。

(三)稳定型战略的分类

(1)按偏离战略起点的程度(无增;微增)(2)采取的防御态势(阻击式;反应式)

(四)稳定型战略的适用条件(1)外部环境

A.宏观经济技术发展趋势对行业的影响B.行业本身的经济技术特点C.行业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

(2)外部环境和综合实力的分析(发展,稳定,衰退三个时期)

(五)稳定型战略的优点

(1)维持状态,避免开发的投入,风险较小

(2)不需改变资源的分配模式,大大减少资源重新组合所必然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时间上的损失

(3)可以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充分利用人才,减少各种招聘及培训的费用

(4)比较容易保持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资源,能力的平衡协调,有助于防止过快,过急而导致的重大损失

(六)稳定型战略的弊端

(1)一旦打破需求,竞争的平衡,则容易让企业陷入困境

(2)往往容易使企业的风险意识减弱,甚至形成惧怕风险,回避风险的企业文化

(七)紧缩型战略的特点

(1)对现有产品或市场实行收缩,调整,撤退或放弃和完全退出

(2)逐步缩小产销规模,降低市场占有率,及某些经济效益指标水平

(3)目标重点是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争取较大收益和资金价值

(4)具有过渡的性质

(八)紧缩型战略的类型

(1)按促使企业采取紧缩型战略的基本原因划分(适应性;失败性;调整性;)

(2)按促使企业采取紧缩型战略的基本途径划分(选择性收缩;转向战略;放弃战略;清算战略)

(九)紧缩型战略的适用条件

(1)对外部的威胁作出的反应(如经济不景气,突发事件,产品滞销等)(2)经营中出现了更好的机会

(十)紧缩型战略的利弊

利:1.可以使企业降低各种费用,及时渡过难关2.可以使企业更加有效的配置资源,提高经营素质,发挥和增强企业优势

3.可以避免竞争,防止两败俱伤

弊:1.削弱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会对人员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企业人心涣散,效率降低

3.将导致企业总体的供求关系缩小,影响经济的回升和行业的衰退

第七章大型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

(一)几个概念

*企业规模:指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企业里集中的程度

*大型企业:指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企业里集中的程度高,资产数额巨大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4亿,年平均资产在3亿人民币以上)

*企业经营规模:以年销售收入,年平均资产为标志划分的企业规模

(二)大型企业的特点

(1)设备大型化,生产经营规模大,经营能力强(2)在行业中,一般处于优势地位(3)对外联系广,辐射能力强(4)市场开拓能力强

(5)容易开展多样化经营,分散风险的能力强

(6)企业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缺乏灵活性,对变化着的环境适应性差

(三)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处于主导地位

(2)是本行业的排头兵和台柱子(3)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力军

(四)大型企业的战略思想(1)规模化经营思想(2)集约化经营思想

(3)集团化经营思想(实质是以生产名优产品的企业为核心)

(4)主力军经营思想(5)优势化经营思想(6)综合化经营思想(7)国际化经营思想

(五)大型企业的战略目标

(1)行业地位目标(国内领先和国际领先)

(2)发展能力目标(增加生产能力;技术进步;人员素质提高;管理现代化;核心能力-主要指企业创新能力目标)

(3)贡献目标(实现利润;增加上缴国家税金;为投资者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留利;提高职工和经营者收入水平)

(4)跨国经营目标

(六)大型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类型

(1)规模扩大化经营战略(工厂规模战略,也叫最佳经济规模;企业规模战略,也叫企业经营规模)

(2)多样化经营战略(实质是产品与市场的优化组合战略)

A.按现有经营领域与未来经营领域的关系划分(横向,纵向,复合多样化)

B.按企业从事的各个经营领域在其经营总量中所占比重划分(一主多辅;两业并重或三业并重)

(3)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1.产品辐射型2.多元复合型3.项目配套型4.科技开发型5.经营服务型)(4)国际化经营战略

(5)主导产业投资战略(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七)大型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2)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趋势

(3)国内和国际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4)高新技术发展动向(5)资源状况和资金状况(6)企业的状况

第八章中小型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1)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

(2)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

(3)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4)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5)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6)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7)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

(二)中小企业的地位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

(2)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三)中小企业的作用(1)拾遗补阙作用

(2)就业的“蓄水池”作用(3)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

(四)中小型企业的战略思想(1)灵活经营的思想(2)特色经营的思想(3)快速应变的思想(4)补缺经营思想(5)集中经营的思想(6)联合经营的思想

(五)中小型企业的战略目标(1)企业成长目标(2)企业市场目标

(3)企业财务目标(销售收入;利润;筹资)(4)企业贡献目标(上缴税金;投资回报)(5)企业职工收入增长目标(6)企业长寿目标

(六)中小型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类型(1)“小而专”或“中而专”的战略(2)规模扩大化的经营战略(3)联合经营的成长战略(4)特色经营战略(5)补缺经营战略(6)租赁经营战略(7)承包经营战略

(8)赶超型或防御型的竞争战略

(七)中小型企业总体经营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企业自身成长阶段和势力状况(2)市场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3)竞争强手发展情况

(4)与之协作配套的整机厂的状况和发展前景(5)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方针和政策 第九章国际化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

(一)国际化企业: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并满足其需要,实现在国际上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跨国进行科技开发,投融资,生产,营销活动的企业

(二)类型

(1)生产过程立足于国内,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企业。(初级阶段的一种类型)

(2)境外投资设厂,开发和利用国际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产品销往世界各国市场的企业。(发展阶段的一种类型)

(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动因(1)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2)我国企业成长壮大,变强的内在要求

(3)我国有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的客观需要

(四)国际化企业的特点(1)经营空间跨国化(2)经营环境复杂化

(3)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联盟化(4)国际市场信息网络化

(5)国际化经营计划周密化,组织扁平化

(五)国际化企业的战略思想(1)经营国际化观念(2)生产全球化观念

(3)国际市场营销观念(确立国际市场,国际发展空间,国际标准三个观念)(4)产品整体化观念

(5)联合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

(六)国际化企业的战略目标

(1)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2)发展成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跨国公司

(3)从以产品出口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境外投资和技术出口为主,提高跨国投资的回报率

(七)国际化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类型

(1)按照产品技术的来源划分(反回头战略;技术带动出口战略)

(2)按国际化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

A.商品出口战略(初创阶段)1.间接商品出口;2.直接商品出口

B.合资经营出口战略

C.加工出口战略(起步阶段),即指“三来一补”战略

D.境外投资战略(成长阶段)1.合资经营;2.海外独资

E.跨国公司战略(成熟阶段)

(3)按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为标准(“母国取向型”:“东道取向型”:“全球取向型”)

(八)国际化企业总体经营战略决策因考虑因素(1)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国际市场竞争状况及其竞争发展趋势(3)目标市场所在国的外贸政策和产业政策(4)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水平和其他市场因素(5)企业本身的出口能力和条件

(九)国际化企业实施总体经营战略的措施(1)培养国际化的经营人才

(2)建立有效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系统

(3)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适时地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

(4)实行贸,工,技联合,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

第十章企业经营单位的定位战略与投资战略

(一)企业经营单位的定位战略:指企业的二级经营单位在决定进入的行业内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何种服务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企业经营单位的投资战略:指根据经营单位所在行业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不同,所定位的产品寿命周期阶段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规模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二)企业经营单位的定位战略决策的必要性(1)有利于企业经营单位明确其主导产品(2)有利于形成战略优势

(三)经营单位定位战略类型

(1)按行业内产品序列不同的定位战略类型(上游,中游,下游产品定位)

(2)按经营单位产品经营范围不同(产品专业化,产品多样化)

(3)按经营单位产品生产经营规模不同(小,中,大,超大规模)

(四)经营单位的定位战略决策应考虑因素(1)行业发展态势(2)市场需求趋势(3)企业实力条件

(五)企业经营单位的投资战略决策的必要性

(1)有利于确保经营单位产品定位战略的顺利实施(2)确保经营单位投资战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六)企业经营单位投资战略方案(1)积极的投资战略方案(2)追加投资的战略

(3)不投资或适当投资的战略(4)负投资战略

第十一章企业经营单位的竞争战略和合作战略

(一)概念

竞争战略:指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争取比竞争对手有较大市场份额和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经营单位竞争战略:指企业经营单位根据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与行业内各种竞争力量开展竞争,争取有较大市场份额和理想经济效益所作出的谋划和方略

经营单位合作战略:指企业二级经营单位通过竞争以特定方式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与对手或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实行联合,联盟,合作,以达到共同确定的目标,促进相互的发展所作出的比较长远的谋划和方略

(二)经营单位制定和选择竞争战略的必要性(1)参加竞争的客观要求(2)谋取竞争优势的需要

(三)经营单位竞争战略类型

(1)按在行业中谋取竞争地位的目标不同(首位;优势;中位)

(2)按行业中竞争的重点不同(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化)

(3)按企业经营单位的竞争实力(进攻型;赶超型;防御型;转移型)

(四)经营单位合作战略类型

(1)按合作对象不同(1.中,中两方合作2.中,中,中„合作战略3.中外合作)

(2)按合作内容不同(科技开发型;产品生产型;资源开发型;市场开发型)

(3)按合作形式不同(契约式合作;股权式合作;合资式合作)

(五)经营单位合作战略决策中应解决的问题(1)选择合理的合作目标

(2)既合作又竞争,以竞争促合作

(3)合作中要善于取长补短,提升自身优势(4)努力实现双赢和多赢,巩固和发展合作 第十二章企业市场战略

(一)几个概念

市场战略:指企业投入有效资源,使一定的产品或服务进入,占领目标市场,并扩大其市场份额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地位-企业的战略重点;实质:企业自身对市场的供与求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谋略。

市场细分:指根据用户或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特点,把企业某一产品的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用户群或消费者群。

品牌经营战略:指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换所做出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名牌战略:指企业以创建和运用商标和商号,使产品或服务在相关市场上获得相关顾客所公认,达到高市场覆盖面,高市场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美誉度,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直复营销:指企业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或达成交易,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为扩大市场所作出的谋划和方略。

顾客满意营销: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以达到顾客满意为目标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也叫顾客满意(CS)战略。

关系营销:指企业把顾客看作是有多重利益关系,多层需要,存在潜在价值的对象,不断去发现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帮助顾客实现和扩大价值,与顾客建立一种长期的良好关系的基础,培育长远市场所作出的谋划与方略。文化营销:指企业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追求,以员工共识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确立品牌文化寻求顾客所接受的价值信念为立业之本,所作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绿色营销: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确立的环境保护意识,从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直到产品消费过程中,这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所制定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整合营销:指企业在努力兼顾企业,顾客和社会三方共同利益这仪目标的驱动下,为更好地协调企业内外系统的关系和活动,在总结成功经验,综合现代市场成功经营理念的基础上,以动态的观念,针对整个行业经营进入综合价值阶段,更加重视顾客的特点,努力把各种营销技巧,营销手段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细心地去发现潜在的市场,创造新的市场,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网络营销:指企业以因特网为核心,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营销情报检索,物流流程管理,辅助营销决策,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营销目标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化与方略。

(二)市场战略决策的内容(1)目标市场

(2)市场营销组合(3)品牌战略和名牌战略(4)市场营销新谋略

(三)企业市场细分的目的(1)便于掌握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正确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

(2)便于掌握市场分布情况,发现市场缝隙(3)有利于确定企业的重点目标市场

(四)企业产品市场细分的原则(1)市场特性的可衡量性(2)市场开发的效益性(3)进入市场的可行性(4)细分标志的动态性

(五)企业目标市场战略方案

(1)按市场方位不同划分(单方位目标市场战略,多方位目标市场战略,全方位目标市场战略)

(2)按市场空间大小(本地;地区;全国;国际区域;世界)

(3)按目标市场的远近(就近;周边地区;周边国家;远洋国家或地区)

(4)按经济发达或发展程度不同(经济发达;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地区或国家;欠发达地区或国家)

(5)按顾客或客户需求量大小不同(大客户;中小客户)

(六)企业目标市场战略选择(1)选择目标市场战略的条件

(2)选择目标市场战略应处理好的关系A.市场面的多与少,大与小的关系B.重点市场和一般市场的关系C.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的关系D.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E.当前市场和长远市场的关系

(七)企业市场开发的战略

(1)产品市场定位战略(避强,雷同,超强)(2)进入目标市场的战略

A.按贸易或投资方式不同(贸易式;契约式;投资式)B.按进入市场的远近不同(滚雪球式;采蘑菇式;先远后近式)

C.按进入市场的难度不同(先易后难;先难后易)(3)开发市场的营销组合战略(产品开道;价格引路;渠道开通;促销开路)

(八)市场营销组合战略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目标市场的特点(2)企业营销战略的任务(3)企业营销环境(4)企业资源状况(5)市场营销预算

(九)名牌战略的类型

(1)按名牌涵盖的对象不同A.名牌商标战略B.名牌商号战略

C.商标,商号统一的名牌战略D.商标和商号共创名牌战略

(2)按名牌等级(地方级;地区级;国家级;国际区域级;世界级)

(3)按名牌成长(1.生产规模扩大化2.集团化经营;3.多样化经营;4.国际化经营)

(4)按名牌的价位(高;中;低)

(十)实施名牌战略应重视的几项工作(1)树立正确的名牌观念(2)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3)合理地制定名牌的目标(4)把握好名牌升级的时期

(5)抓好企业名牌要素的整体优化工作 第十三章企业产品战略

(一)几个概念

(1)(现代)产品:是生产者生产出来提供给市场,引起顾客注意,促使其购买,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实体(2)产品要素:指构成产品的元素及其素质,包括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

(3)产品战略: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或生产某些不同的产品,去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要,并实现企业总体经营战略所确定的目标而作出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4)产品寿命周期:指产品从投入开发到投入生产,投放市场开始,经过成长、发展、成熟到衰退,被另一种新产品所淘汰为止的整个过程。

(5)产品结构:指企业生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关系。

(6)产品寿命周期评价法:根据产品寿命周期原理,从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增长和获利能力的变化上,确定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以判断产品生命力,并对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重大战略作出选择的方法。

(二)产品战略的地位(在企业职能战略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1)正确的产品战略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水平(2)正确的产品战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3)正确的产品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三)不同寿命周期阶段的产品战略(1)投入期的产品战略(“以新领先”:“新品完善”:“新品形象战略”)

(2)成长期的产品战略(新产品生产扩大化;新品名牌)

(3)成熟期的产品战略(改进或改革产品;优质低价;产品差异化)

(4)衰退期的产品战略(集中战略;收益战略;逐步减产,最后淘汰)

(四)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战略方案

包括:方向;用途;技术;档次;材质;序列

(五)产品开发战略分类

(1)按产品开发的新颖程度(全新;换代;改进)(2)按产品开发新的范围和水平(地区级;国家级;国际区域级;世界级)

(3)按产品开发方向(功能化;规格化;精密度;节能化;特色化、差异化)

(六)产品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产品未来的发展前途

(2)产品收益性(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指标)(3)产品竞争性(4)资源条件(5)技术条件(6)商品化程度(7)销售可能性

(8)国家规划,方针,政策,法令的要求

(七)产品战略决策方法(1)产品寿命周期评价法

(2)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资金利润率水平来评价)(3)产品四象限评价法(根据市场位置来评价)(4)产品系列平衡法(九象限评价法根据产品的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来评价)第十四章企业产品质量战略

(一)几个概念

(1)产品质量: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即产品适合一定用途,满足用户和消费者在生产上,工作上一定需要所具备的特性。

(2)产品质量战略:企业设计和生产顾客所需要的质量特性,达到顾客所要求的质量水平,满足其需要,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3)产品质量特性:指由产品使用目的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满足一定需要所具有的性质。(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五个方面)

(二)产品质量战略决策的作用

(1)是企业产品结构优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2)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3)推动着智力开发战略决策(4)带动着企业生产战略的决策(5)有利于推动企业营销战略决策

(三)产品质量战略类型(1)产品质量特性组合战略A.内在质量为主,外部质量为辅B.外部质量为主,内在质量为辅C.内外质量并重

(2)产品内在质量特性战略

A.产品性能战略(高;适中;合格)B.产品寿命战略(长;适中;短)

(3)产品质量标准战略(国家;国际;国外先进;目标市场所在国;竞争质量;用户满意)

(4)市场动态质量战略(符合性;竞争性;适用性)(5)质量目标战略

A.质量等级战略(优秀;良好;一般;可用)B.质量年代水平等级

(四)产品质量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国内外市场近期和远期需求变化趋势(2)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要求(3)企业的开发能力和生产条件(4)国内外产品质量提高的动向

(5)国家在一定时期对产品质量目标的要求和产品质量监督政策(5条)

(五)企业质量战略管理工作(1)重视提高质量战略意识

(2)正确地制定质量战略目标和质量战略方针(3)重视产品创名牌和塑造企业产品质量形象

(4)重视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5)开展企业产品质量的认证工作第十五章企业科学技术战略

(一)概念

(1)科学:指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形式及其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实践经验的升华和结晶,并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理论

(2)技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来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过程的劳动手段、工具及其技能、方法的总和

(3)技术进步: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使用效率高的劳动手段,先进的工艺方法,提高劳动,以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引动过程。

(4)科技战略:指企业为实施其总体经营战略,围绕企业发展目标,从科学技术的角度,通过科技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效益提高等,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二)技术的构成(1)按技术形态划分(物质形态的技术;智能形态的技术)

(2)按性质划分(硬技术;软技术)

(三)技术的功能(科学;生产;经济;社会;管理;)

(四)衡量企业技术进步的指标(1)技术水平提高的程度指标(2)经济效益指标(3)环境效益指标(4)社会效益指标

(五)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模式(开发型;扩散型或引进型;改造型)

(六)科技战略的特点(从属性;超前性;创新性;风险性)

(七)科技战略的地位(一般处于先导地位)(1)对现实企业总体战略起着保证作用(2)对现实企业技术进步起着指导作用(3)对企业管理的变革起着推动作用

(4)对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起着促进作用

(八)企业科技战略的类型

(1)按拥有知识产权的程度不同A.原创性知识产权B.规避知识产权C.尊重知识产权

(2)按企业技术类型

A.劳动密集型(资金节约型)

B.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C.知识密集型(智能密集型)D.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E.劳动密集与知识密集相结合F.技术密集与智能密集相结合(高新技术战略)(3)按技术的层次结构(初级;中级;先进;先进适用)

(4)按技术进步的目标(地区;国家;国际;世界先进)

(5)按企业在技术竞争中所负担的角色

A.领先型技术战略(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考虑)B.紧跟型(尾随型)技术战略(大型企业或具有革新能力的中小企业)

C.模仿型技术战略(发展中的企业普遍采用)D.配角型技术战略

(6)按技术进步的方式不同(独立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

(八)企业科技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2)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3)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和技术战略(4)本企业的技术现状,优势和差距

(5)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和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

(6)本企业的技术队伍和职工技术素质

(九)科技战略实施的工作

(1)发挥现有技术的优势,创造新的优势(2)培育人才优势,发挥人才优势

(3)搜集最新技术信息,力争技术开发的主动权(4)有计划地开发新技术,建立技术储备,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

第十六章企业物力资源战略

(一)概念

(1)物力资源: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并拥有的土地、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仪表、工具、运输车辆和器具、能源、动力、原材料和辅料等。

(2)企业物力资源战略: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物力资源的开发、采购、租赁、利用等,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二)企业物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1)企业劳动手段是企业再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2)企业的劳动对象资源,是企业再生产不断循环的重要条件

(3)企业的物力资源是企业向社会和市场源源不断提供所需产品或劳务的重要保证

(三)企业所需物力资源类型

(1)按资产形态(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2)按物质在生产中的具体作用(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

(3)按物质本身的自然属性(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电产品)

(四)企业物力资源战略类型(1)采购物力资源战略

(2)自主开发资源战略(本地,国内,高科技)(3)联合开发资源战略(兄弟企业的联合;利用外资;同外商合作)

(4)培植资源战略

(5)租赁战略(融资性租赁;服务性租赁)(6)综合利用资源战略

(五)企业物力资源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企业所处地理自然环境状况(2)国内物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3)国家资源政策

(4)国内外资源的供求状况

(5)企业物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6)企业总体战略及其目标要求

(六)企业物力资源战略的实施(1)重视物力资源的节约A.改革产品设计B.采用先进的工艺

C.采用新的材料和代用料D.采用先进的下料方法

E.加强物资定额和仓储管理(2)加强物力资源的利用A.修旧利废B.一物多用C.综合利用

第十七章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一)概念

(1)人力资源:指从事现代化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力,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在生产系统中发挥着一定劳动功能的人。

(2)人才:指在人力资源中,那些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的锻炼,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业务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对人类进步作出一定贡献的人

(3)企业人才:指在企业人力资源中,那些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业务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4)企业人才资源战略: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

(三)人才的基本特征

(1)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劳动(2)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智能

(3)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对本单位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人才的基本素质(德;学;才;识;体)

(五)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1)科学技术型(2)经营管理型

(3)政工、企业文化工作型(4)行政管理型

(六)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战略

(1)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引进人才;借用人才;招聘人才;自主培养;定向培养;鼓励自学成才)

(2)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层次;学科;职能;智能;能级;年龄)

(3)使用人才战略(任人唯贤;岗位轮换;台阶提升;职务、资格双轨;权利委让;破格提拔)

(七)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国家有关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政策(2)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发育状况(3)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4)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水平(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情况

(八)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1)人才的发现A.树立爱才之心B.提高识才之能C.具备护才之胆D.掌握选才之法

(2)人才的激励(物质;精神;荣誉;工作)第十八章企业文化战略

(一)概念

(1)企业文化:指支配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向自然索取,与社会交往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企业文化战略: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取得职工共识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经营哲学、道德风范、行为准则等,进行完善、提高,以指导企业发展所进行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二)企业文化提出的背景

(1)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职工构成的变化,智力型职工比重增大

(2)企业管理中软要素的作用增大

(3)企业经营领域扩大化,经营领域多角化,面临的竞争对手增加,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增大,企业外部的压力加大

(三)企业文化的特点(隐形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具体性;动态性)

(四)企业文化的作用(导向;凝聚;规范)

(五)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文化战略方案(1)企业产品形象战略(2)企业职工形象战略(3)企业家形象战略(4)职工榜样战略(5)文明生产战略

(6)企业员工共同信念战略(最核心的,主导作用)(7)企业凝聚力战略

(8)企业形象战略(最根本的战略,是一个指导战略)

(六)进行企业文化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企业技术进步状况(2)企业职工行为规范和道德状况

(3)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4)企业家和员工队伍的素质状况

(5)企业总体经营战略及其战略目标的要求 第十九章企业财务战略

(一)概念

(1)企业财务战略:指企业对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进行筹集,分配,使用,并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2)负债经营战略:指企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或向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金融性企业借款,或通过有关银行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以筹集所需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战略

(3)内源型筹资战略:指依靠企业内部筹资解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渠道战略,通过内部筹资主要是指利用企业内部的留成利润(主要表现为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应付税款(尚未到期的应交税款);折旧准备基金;企业内部集资;盘活企业内部存量资产

(4)直接融资战略:指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的渠道战略

(5)资本的经营风险: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企业外部环境诸多因素的变化,特别是市场因素的变化,使经营成果出现向坏的方向转化的危险

(6)资本的财务风险:指因扩大经营规模或扩大经营领域的需要,企业举债筹集资本而产生的失利的危险

(7)终值评价法:指利用资本的时间价值计算将来值,用以对投资或筹资方案作出评价的方法

(8)风险评价法:指通过对风险大小的测算与效益的估算,以及企业承受和分散风险的能力的分析,对投资或筹资方案作出评价和选择的方法

(二)企业财务战略决策的作用

(1)对各项经营决策起着综合平衡的作用

(2)对各种经营战略方案起着评价和选择的作用(3)对经营资源的分配起着指导作用

(三)企业筹资战略类型

(1)按筹资的方式不同(资本积聚;负债经营;合资或合作经营;股份经营:“三来一补”)

(2)按筹资的渠道不同(内源型;外源型<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四)筹资战略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1)尽可能挖掘企业潜力,实行内源型融资渠道战略(2)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内部融资不能满足对发展资金的需求时,则努力开通外源型融资渠道战略

(3)企业筹资来源的选择中要有利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特别是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合理)(4)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争取资金来源的前提条件

(五)企业投资战略类型(1)按投资方向划分

A.外延性投资战略(又叫数量型或速度型投资战略)B.内涵性投资战略(又叫质量型或效益型投资战略)——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应加以选择的投资战略C.兼顾型投资战略

(2)按投资项目来划分(产品;工艺;设备;节能降耗;生产环境改造)

(六)企业投资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市场需求趋势

(2)国家发展略和产业政策要求

(3)企业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的主要矛盾(4)企业外部的资源环境和竞争态势(5)企业自身的积累和投资能力(6)企业成长阶段

(七)资产(资本)运营战略类型

(1)资本(资产)重组战略(企业重组;资产重组;产权重组)

(2)企业资本形态战略类型(有形资本;无形资本)

(八)资产(资本)运营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市场需求趋势

(2)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3)要考虑企业的资源条件(4)企业的成长阶段

(5)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 第二十章企业经营战略管理过程

(一)战略制定过程的特点(1)战略决策的高层性(2)战略决策的自主性(3)战略决策的创新性

(4)战略决策过程的动态性和间歇性

(5)决策思维的理性化和决策结果的风险性

(二)战略实施的重点工作

(1)设计和选择实施战略所需要的组织机构(2)将战略方案具体化,使之便于操作

(3)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以支持战略方案的实现

(三)战略实施方式的选择(指令型;变革型;合作型;文化型;增长型)

(四)制定战略规划的注意点(1)规划的严肃性和可行性(2)规划的专业性和民主性(3)规划的集中性与分散性

(五)战略控制:指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将反馈的执行情况与战略目标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偏差,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纠正,以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活动

(六)战略控制的必要性

(1)战略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2)战略规划本身存在某些缺陷(3)企业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

(4)解决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必须加强战略控制

(七)战略控制的对象(全过程;全体系;全员)

(八)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确定评价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及时纠正偏差)

(九)战略控制的原则(预测未来;抓住重点;经济合理;奖惩结合)

(十)战略控制的方式(自上而下;反馈控制;自我监控;相互监控)

(十一)战略控制的方法(间接;直接)

(十二)战略调整的方法(关键因素调整法;备用方案调整法)

第二十一章企业经营战略的组织与指挥

(一)不同类型工作与组织结构的特征

(1)高层:非事务性工作;规范化程度低;管理幅度窄;目标重点是抓质量;组织呈柔性

(2)中层:担负技能性工作和工程技术性工作;其他适中;目标重点是可靠性;组织偏向柔性

(3)基层:事务性工作;其他高;目标重点是数量和效率;组织偏刚性

第二十二章战略管理与企业家

(一)企业家的主要职责

(1)谋划企业发展,制定战略方案(确定企业使命;确定企业目标;规定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2)有效地实施战略

A.将战略方案具体化,即制定战略计划

B.设计并建立与企业总体战略和分战略相适应的组织体系

C.培育和组建实施经营战略的骨干队伍,领导和激励企业员工积极执行战略任务

D.确定基本的协调和控制制度,选择正确的控制手段和激励手段

(二)企业家的素质特征(1)品德高尚(2)思维敏捷(3)性格优异(4)富有韬略

(三)战略型企业家的造就和成长(1)客观条件

A.保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领导者真正承担起自负盈亏的责任

B.建立企业家制度,即建立企业家的识别,选择,任用,培养,考核,奖惩,晋升等一套系统的制度(2)主观努力

A.抓住机遇,显示才干B.正视自己,改造自己C.善于学习,勇于实践

(四)战略领导班子组建的原则(1)选择主要领导的原则(2)精干,高效的原则(3)合作和谐的原则(4)优化组合的原则

(五)对企业家激励的内容(事业;利益;精神和荣誉)

第三篇: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重点、难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考核知识点】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 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二者有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

(2)二者有差异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5、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6、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7、为什么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

(1)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8、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

(1)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其掩盖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质。

(2)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及政府调控的规则,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

(3)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是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工人运动,为自己的命运进行斗争,需要有自己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指导。

二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研究与其相联系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研究经济增长的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重点、难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三、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五、经济规律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答: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在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部分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3、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其次,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具体表现在:(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5、经济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答: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经济规律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2)生产力多包括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意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加;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3)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事实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重点、难点】

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相互关系

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实质及保持其协调的意义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四、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1、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及其实质?

答: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则社会总劳动就可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反之,如果比例关系失调,则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3、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并不必然排斥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并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4、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答: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总的来说,呈现出逐步优化升级、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势。

(1)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农轻重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中的轻工业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

(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4)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日益发展。

(5)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5、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

答:(1)任何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为零或负增长,社会就很难取得进步。(2)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3)经济增长速度的表示,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重点、难点】

一、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二、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四、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五、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答: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4、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

答:(1)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通过竞争、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实现。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作用是在追求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三,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优胜劣汰,两极分化。

6、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答:(1)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劳动实质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2)活劳动与创造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部创造新价值,智能将其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中。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生产的商品中的价值,不是指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缘由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3)总体工人创造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也就是由“总体工人”或“结合劳动人员”的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7、货币的产生、本质和智能

答:(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价值形式的长期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乃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3)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它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五种职能的这一排列顺序,大致反映了它们产生的顺序及其相互关系。其中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重点、难点】

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

【考核知识点】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2、市场机制包括哪些内容?它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答: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各种市场要素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价格机制调节生产。(2)价格机制调节消费。(3)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其次,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

(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重要作用:(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3、为什么必须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答: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而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2)市场竞争秩序。(3)交易行为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则,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规则的总和,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主体行为所制定的强制性的制度和规定,目的在于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市场运行的制度和规则;第二类为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第三类为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建立消除不平等竞争、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是市场运行制度规则体系的核心。

4、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答: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1)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动力是实现国家整体利益;资源配置的信息集中在国家受众,信息传递主要是纵向的上下流动,资源配置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

(2)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决策者是基层经济单位;资源配置的动力是追求单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决策的一句是市场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信息主要是横向的传递。

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它们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二是它们在实现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特点,前者具有在全社会范围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后者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及时调节资源的配置,但存在资源配置的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二者的联系在与,在某种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能以不同形式相结合,要加有效地配置资源。

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

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它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有其一般性,主要是:(1)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要受市场机制的调节。(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题,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对市场信号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保证市场有序进行。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重点、难点】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

二、价值增值过程

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考核知识点】

1、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答: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去,形成新价值。两者的统一就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这个一定点以上,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于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剩余价值的结果。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工作日的延长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1)从资本对雇用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基础上的再生产?

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的基础上再生产出来,具体表现在:(1)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一开始就是全部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2)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而且是扩大对剩余价值占有的手段。(3)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物占有工人劳动的一部分,以换取工人更大量的活劳动。

5、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

答:(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是它的根本目的。

(2)价值形成过程。要了解价值增值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同时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形成新价值。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与新形成的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3)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一旦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会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答:(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他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使资本家受众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雇佣劳动者的劳动不但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个大于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这种特性,才使资本家的货币得到了增值,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时资本家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7、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价值增值过程

答:(1)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说明价值增值过程,首先必须看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雇佣工人通过具体劳动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具体劳动使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与此同时,工人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它凝结到产品中去,形成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价值。因此,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痛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凝结到商品中去,是在同一个劳动过程中实现的。

(3)这就说明生产资料的价值不会增值,价值的增值是由于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新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而实现的。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重点、难点】

一、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及其职能和地位

二、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考核知识点】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

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原因有: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得到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得到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

3、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差别是什么?

答:(1)概念的内涵不同:剩余价值率是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年剩余价值率则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两者的企业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两者在量上的差别:在一般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干剩余价值率。

4、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答:(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包括可变资本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其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反之,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少。

(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系,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答: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指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两大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一是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二是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实现条件:Ⅰ(V+M)=ⅡC,这是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Ⅱc 第三个实现条件:Ⅱ(c+v+m)=Ⅰ(v+m)+Ⅱ(v+m)这三个条件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须保持的一定比例关系。

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是通过第一部类的交换、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等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以揭示出以下三个实现条件:

第一个实现条件:Ⅰ(v+△v+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c)+Ⅱ(c+△c)

第三个实现条件:Ⅱ(c+v+m)=Ⅰ(v+△v+

mxmxmx=Ⅱ(c+△c)这是社会资本科举殴打再生产)+Ⅱ(v+△v+)

这三个条件表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一定的基本比例关系。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之所以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通过这个矛盾的两种具体表现可以清楚地说明。首先,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党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重点、难点】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率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三、商业资本的形成、来源、实质

四、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五、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源泉

【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利润?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答: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耗费资本即生产成本的增加额。(2)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

答: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由于资本在本质上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构成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资本的这种在部门间的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在平均利润率绝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简单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

3、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

答: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十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形成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

4、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答: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前提,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值的变动。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5、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客观可能性和条件是什么?

答:可能性:第一,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条件:第一,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已经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去完成,而是专门由商人来担任。第二,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6、商业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

答:商业流通费用是在流通领域内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用于商品的保管、包装和运输方面的流通费用。它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和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纯粹流通费用是指同商品买卖有关的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通过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来得到补偿的。

7、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答: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大量的闲置货币资本。包括:(1)固定资本的折旧费;(2)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部分;(3)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并且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和服务于职能资本的。归根到底,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8、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不同。(2)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第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3)源泉:超额利润。

9、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3)源泉: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10、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商业资本家是专门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分担了产业资本家的一部分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2)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途径,是通过价格差额来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按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商业利润。

(3)商业利润的数量。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的数量,与其自有投资相比,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

(4)商业利润的实质。商业利润不过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所瓜分到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雇用工人的关系。

11、利息的实质和来源

(1)利息的实质。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利息的来源。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职能资本家从接待资本家那里借到货币资本,用它经营产业和经营商业,取得平均利润,并将所获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接待资本家。因而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的发展而出现的。由于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单个资本的局限性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于是就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集资,建立起单个资本无力组织的股份公司。

(2)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也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为基础。股票的发行一般是以信用机构作为中介的,同时,股份公司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股东所投资本实际是交给公司去使用。可见,没有信用制度,也就不可能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发展

【重点、难点】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实质

二、垄断利润的实质及获取

三、金融寡头的经济政治统治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地发展

【考核知识点】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一,少数大企业资本雄厚,自由竞争中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受众。其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有利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其一,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因为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时,他们相互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来垄断这一部门的生产与流通。其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垄断的必要性。因为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暂时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2、垄断价格为什么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答: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原因是:(1)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而获取的。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2)垄断价格并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3)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可见,垄断利润的获得不过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里,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所以,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3、垄断利润的实质及获取

答:(1)垄断利润的实质。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2)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利润获得的具体途径是: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垄断组织利用垄断价格掠夺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资本家的再分配。

(4)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答: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其形成的途径有:首先,垄断的大银行通过贷款或购买股票来控制和支配大工业企业,或通过直接投资创办工业企业;其次,垄断的大工业企业把资本渗透到银行业;再次,在大工业企业和大银行资本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事结合,双方的垄断资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对方的要职。金融寡头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

5、垄断为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答;垄断是帝国主义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关系,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原因是:(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2)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基础。(3)垄断是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4)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其它矛盾。(5)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控制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1)对国家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国家直接对国家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进行管理和调节,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来调节整个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对部分国有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其经济活动是由国家通过计划和政策进行管理和调节;二是私人垄断资本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国家利用各种优惠条件对这类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节。(3)对私人垄断资本的宏观管理和调节。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其他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和管理。(4)实行经济“计划化”调节社会经济。这种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地发展

答: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家具,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矛盾是私人垄断资本所不能解决和缓和的:

(1)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扩大国内外市场。(2)社会化大生产以及一系列新兴工业和新科技的发展需要巨额投资,这 些单靠私人垄断资本是不能承担的。

(3)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由一个社会中心来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4)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开发与研究项目。

上诉种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资产阶级国家的力量,这就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持续的发展。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重点、难点】

一、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作用与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一体化趋势

四、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考核知识点】

1、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垄断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着必要性:首先,大量的货币资本由于本部门垄断的形成而不利于继续大量追加投资。其次,资本投放最佳的场所是输出国外。

3、资本输出的形式,(1)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它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把货币资本贷给外国的政府、银行或企业;另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是一种直接的输出。

(2)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基础。

5、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及垄断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

6、大量资本输出对输出国来说,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首先,由于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巨额的利润,这就使输出国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人数大大增长,进而使资本输出国成为“食利国”

其次,大量的资本输出到国外,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进行生产经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

7、对输出国的影响主要是:

资本输出到经济落后国家,一方面会促使其自然经济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掠夺性,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输入国的经济,使得资本输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8、国际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9、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垄断达到了更高的程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卡特尔的作用下降,代之而起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11、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它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12、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

(1)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裸裸的军事侵略,直接控制殖民地附属国。

(2)新殖民主义则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继续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

13、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的手法很多,主要是:

(1)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援”国的政治经济。

(2)还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

(3)此外,还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利用自己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敲诈勒索等等。

14、新殖民主义不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手法,其实质同旧殖民主义是一样的。

15、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17、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18、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根本原因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19、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0、生产的全球化是随得新科学技术发展,一系列高新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合作的趋势。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全球化的趋势表现在;

一是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过去工业品生产国与原材料生产国的垂直分工,逐渐发展为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

二是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把一些相对落后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的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中新的依赖关系。

三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各国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使它们在科学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上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所有这些都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的发展。

22、二战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1)在新科技推动下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新的调整,高精尖的科技密集型产业集中到发达国家,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客观上就要求这两类国家之间加大商品贸易。

(2)新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各种商品生产大幅度增长,很多国家一方面需要增大对国外原材料的进口;另一方面自己生产的商品除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因而需要扩大国际贸易。

(3)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多更丰富的、来自各国的优质产品。

(4)新科技推动下使国际间的商品贸易方式、支付方式大大地简便,有力地促进贸易的全球化。

23、资本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

二是资本的全球化还表现在世界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

24、资本全球化的根源主要是:

(1)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产业在国际范围转移,只有通过国际投资才能实现;

(2)跨国公司的巨大经济实力使其境外投资大幅度增长。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积累了庞大的资本,需要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纷纷投向国外。

(4)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和各国为本国经济发展制定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使国际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促进了资本国际化。

25、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经济调控的加强,使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

2.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其负面效应,主要有:

(1)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2)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3)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利益。

26、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当代国家的三大支柱。

27、战后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调节还出现另一类组织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联盟或经济政治联合体等形式。

2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按照资本和实力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以便获得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

29、美、日、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主要体现在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方面。

(1)贸易领域的矛盾。发生在贸易领域的矛盾:一是各国贸易的发展不平衡,经常发生贸易摩擦;二是各国在主要商品出口贸易时经常发生冲突;三是形成激烈的斗争。

(2)投资领域的矛盾。

(3)金融领域的矛盾。

3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它们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3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国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不公正不合理的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制;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制。这种旧国际经济秩序中,主要体现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利益和要求,使发达国家受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利益受损、债台高筑、遭受盘剥。

(2)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其途径是: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充分南北合作的只是内容。各国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和协商,保持和平与安定的国际社会环境。

32、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1)地区经济集团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是指地域上邻近的国家,为维护共同利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生产国际化的要求,签订协议组成经济或贸易集团,以增强集团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2)地区经济集团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新科技革命推动国际分工加深,国与国的联系、依赖性加强,为共同发展经济,相邻国家建立了地区经济集团。地区经济集团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结果。当代市场的剧烈竞争迫使地区经济集团的建立。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的形成

二、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考核知识点】

1、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趋势,即时而表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时而表现出“停滞趋势”。

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定时期里,存在着生产和技术从而整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其原因在于:

(1)生产力总是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

(2)垄断时期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的进步。

(3)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提高综合国力,特别是开展军备竞赛,客观上也刺激了技术的发展。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3、垄断的统治导致生产和技术从而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了停滞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

(1)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2)垄断还会人为地阻碍技术的进步。

4、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表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日益成熟;一方面,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的日趋全面社会化,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日益成熟;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日益成熟。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过渡的现实可能性已经存在。

5、经济的全面社会化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逐步成熟

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其具体表现是:

(1)垄断造成了规模巨大的生产单位,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突破地区、国家的限制,从而可以对本国甚至世界市场、原料来源等做出大致的估计,来规划自己的活动。

(3)垄断统治使科学技术研究由分散的个人事业转为社会的事业。

(4)生产社会化向着国际方向发展。

第二,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具体表现为:

(1)随着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的分离,垄断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再由单个资本家来执行,而日益由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组成的社会机构来执行。

(2)垄断的统治使社会性的分配和计算机构建立起来,特别是银行由一般的信贷关系中介入变成万能的垄断者,成为社会的“公共簿记”,成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计算机关。

(3)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断发展,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必然导致对国家上层建筑的统治,并利用国家的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4)国际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使经济调节国际化。

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日益采取社会化的形式。

6、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

(1)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制。

(2)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

(3)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制。

7、垄断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趋于深化,并引起三个主要矛盾的激化,具体表现在:

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8、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主要表现在:股份公司、垄断资本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

9、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的部分调整,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由同生产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10、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主要是因为:

(1)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一种新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社会制度比旧社会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状况必然出现不平衡,特别是革命主观条件,各国更是不同。

11、怎样认识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资本民主化”?

(1)“社会福利政策”不会减轻劳动人民所收的剥削。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是把从劳动人民身上搜刮来的财富的一小部分重新还给他们,羊毛出在羊身上(2)“资本民主化”不会改变雇用工人的雇用劳动地位。工人手中掌握的少量小额股票,并不会使他们成为企业的主人,企业仍然由掌握控股权的大资本家所支配,而且工人所获得的少量股息,在其全部收入中只占很小比重,他们仍是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重点、难点】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途径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考核知识点】

1、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2)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转向社会主经济制度的途径,迄今为止,是通过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过且得政权,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我国建国初期所经历史潮流过渡时期的必要性、特征和任务是什么?

(1)我国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要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对资本主义经济和其他私有制经济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过渡时期的特点是:经济结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3)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改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是怎样的?

我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面临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这两种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途径是根本不同的。

(一)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二)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4、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的,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优越性,又是衡量是否真正搞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5、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既要解放生产力又要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既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又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

要解决这主要矛盾,就要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要发展和解放生产力。这里既提发展生产力,又提解放生产力,只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还是行。虽然我国通过民主革命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6、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

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

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7、为什么要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是一切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在公有制的范围内也就消除了两极分化的经济根源。

当然,在我国目前存在多种所有制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我们必须通过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以防止。

8、怎样认识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劳动人民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社会主义生产必然服从劳动人民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2)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因为我国经济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充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

9、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什么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明确了判断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目标。

(2)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可以依据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个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毕竟是不成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它必然具有自身的经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

(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11、共产主义两阶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自身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一般所讲的共产主义是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进步、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

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极大地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极大提高,成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4)建立起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单一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

(5)“三大差别”消失,国家消亡。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其任务就是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必要的条件。

1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殊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以完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我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谓落后的社会生产,既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而言,又是相对于需要努力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而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14、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中国要摆脱贫穷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15、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

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

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

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包括哪些内容?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内容是: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要概括。

社会主义要求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它的物质基础应当是高度社会化的现代化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区别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所以,在多种所有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必然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如建立了作为经济主体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了作为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原则,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重点、难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建立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三、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四、非公有制经济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核知识点】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我国应当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3、我国现阶段有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企业所有制、外资企业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

(2)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中,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与集体成分,形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引导、监督和管理,使之健康发展。

4、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必然要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

三,它决定了生产成果必然按照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从兼顾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原则出发,进行国民收人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从而保证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它决定着劳动着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5、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第二,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

第四,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7、怎样正确评价和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要以这种所有制结构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现实水平,不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标准。

(2)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最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能够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具有优越性的所有制结构。

(3)评价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抽象地以“一大二公”为标准,即并非所有制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具有优越性,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1)产权制度就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点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2)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②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9、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4)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突破了仅仅是国有国营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等。

10、怎样理解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公的制形式。

(2)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所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表现为:

第一,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它的巩固和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第四,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

第五,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

1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什么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第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彼此依赖的密切联系,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社会中心来统一指挥和协调,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而迅速地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全民本身是个整体概念,全民所有意味着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生产资料实行共同的占有,而不是每个劳动者个别占有的简单相加,更不意味着每个劳动者都单独占有一份生产资料。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的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才能把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12、为什么国有经济要实行两权分离?(为什么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1)社会需求复杂多变,国家不可能及时了解和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必然造成浪费、效益低下。因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和股份资本的产生,使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同样要求两权分离。

13、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有哪些特点?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有经济相比较,集体经济具有如下特点:

(1)一般来说它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不需要国家投资。

(2)它自主经营,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3)它自负盈亏,其经营状况同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连,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它能容纳手工劳动、半机械化劳动、机械化劳动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广大劳动者和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

14、怎样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1)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一般来说,它是与较低程度的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15、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

(1)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我国逐步出现了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劳动者个人共同投资所组成的采取股份制组织形式的企业,还产生了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它们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的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3)我国为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6、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用。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便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可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

17、我国为什么要调整和如何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1)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原因。我国国有经济存在分布过宽、摊子过大、资金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竞争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劳动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如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还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18、我国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和途径是什么?

(1)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理顺国有经济的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需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2)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要在坚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19、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主体,其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市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建设资金、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培养经济管理与技术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我国要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

(4)非公有制经济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国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20、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1)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3)私营经济的作用。它在我国现阶段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建设资金、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

(4)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

21、三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三资企业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营企业的统称。三资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是:

(1)它可以使我国得到适合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有助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2)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

(3)有助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4)可以培养和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队伍的素质。此外,它对于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产品出口,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各方面的需要等等,也是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篇:2010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汇总

2010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八)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本章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必然性。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政策、方针、原则、形式、步骤和经验。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本章提示

比较工业化的两种道路,掌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义社会的建立,加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3、新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4、“三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时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5、“五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6、“一边倒”外交方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新中国的情况下,在外交方针上紧密联系苏联。

7、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1952年6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议。

8、工业化的两条道路:欧美及日本所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9、“一体两翼”和“一化三改”:对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形象表述,.“一体”“一化”:指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两翼?±?°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过渡性组织形式: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11、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2、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在企

业外部与国营经济建立联系。其形式有: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又称公私合营):分作两种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5年后,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核定私营资本的价值和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即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私人资本企业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在生产领域和所有权领域中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性作用了。

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基本形式:实行赎买政策和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5、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其实施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的特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主要成就: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建成,多个第一。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

(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特点: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文化上: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

(3)社会的两种基本矛盾: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从内外来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

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总括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分述的意义:

(1)(反帝任务完成,民族独立实现)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反封任务完成,人民解放实现)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

(3)(国家统一完成,和平局面实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社会主义方向确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从夺权到执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着怎样的严峻考验?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数百万军队、土匪以及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年,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的诞生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总括: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接受考验、克服困难。

3、试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反映出的历史的必然性

(1)中共中央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出了历史必然性

·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1950年以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采取了引向社会主义的多种方式,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实行农业合作化来规模性增产农产品,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总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和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就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即干个体的积极性和要求合作的积极性)“趁热打铁”,不待农村发生剧烈两极分化,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5、试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意味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其特点是,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突出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2)意义: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列宁曾经设想并打算实行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从根本上说,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符合于客观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6、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明充分完成了前一个任务。

(2)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是第二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五篇: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资料

以下是全书重点内容:

P4-5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P18-23 简述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

P58-59 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P62-63 毛泽东阐述的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P66 试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内容?

P69-70农民问题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P71-72土改的路线及其内容?

P85-87中国革命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P94-95试述统一战线存在着哪两个联盟?

P132-133人大制度的优点?

P134-135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什么?

P138-13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P148什么是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P149-150为什么说过度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P175-17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内容?

P206-210论述党的思想建设?

P218-222如何理解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思想?

J=简答L=论述

第一章

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J

2.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L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L

4.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L

5.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L

6.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L

第二章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是什么? J

2.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J

3.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什么? J

4.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 J

5.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J

6.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J

7.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具备了哪些条件? L

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L

第三章

1.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的关系是什么? J

2.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J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J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J

5.怎样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J

6.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 是什么? J

7.人民军队实行的三大民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J

8.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L

9.毛泽东阐述的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L

10.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 L

11.怎样理解毛泽东提出的“我们的党指挥抢,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L

第四章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内容是什么? J

2.如何正确处理革命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 J

3.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是什么? L

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 L

第五章

1.人民民主专政中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 J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J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耍特点是什么? L

4.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L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点和特点是什么?L

6.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怎样?L

第六章

1.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中心任务和策略方针是什么? J

2……新中国初期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经济成分)是什么? J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J

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L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L

6.我国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L

第七章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J

2.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的思想是什么? J

3.陈云堤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是什么? J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J

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L

6.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何在? L

第八章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J

2.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堤出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J

3.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J

4.毛泽东堤出的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其重要性何在? J

5.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L

6.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是什么? L

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述的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L

8.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识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L

下载自考2014年5月战略管理与伦理串讲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考2014年5月战略管理与伦理串讲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汇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课程性质和内容 1、本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本课程是自2008年开考的一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课程。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段同学必修的一门思......

    战略管理与伦理重点全书总结(DOC)

    第一章 战略管理与伦理概述 1.企业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

    自考笔记_00163_管理心理学_自考管理心理学_笔记_自考串讲讲义资料

    0163 - 管理心理学 笔记依据教材 《管理心理学》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二)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二)作品场景鲁镇:《孔已己》。未庄:《阿Q正传》。吉兆胡同:《伤逝》。上海:《春风沉醉的晚上》、《子夜》、《街景》、《梅雨之夕》、《金锁......

    全国自考《高等数学(工专)》考前串讲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工专)》串讲资料第一部分函数常见考试题型:1.求函数的自然定义域。2.判断函数的有界性、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3.求反函数。4.求复合函数的表达式。......

    自考 战略管理名词解释

    1.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绩效 的动态管理过程。 2. 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

    2010年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串讲资料(5篇)

    2011年6月思想报告敬爱的党组织: 2011年6月7日——9日是我国高考时间,关注高考,关注中国的教育制度,我有自己的认识。 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

    2010年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串讲资料(合集5篇)

    导读:“2010年自考管理系统应用串讲资料(一)”中主要内容是对管理系统中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信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