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及其利弊

时间:2019-05-14 01:2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及其利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心理学论文---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及其利弊》。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论文---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及其利弊

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及其利弊

姓 名: 代辰旭

年 级: 2011级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 程刚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及其利弊

摘要: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同龄人、媒体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方式有多种,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利弊并存,但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过度社会化弊大于利,应尽量避之。

关键词:大学生 过度社会化

一、过度社会化

社会化(socialization),人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是人们能动的参与社会生活,吸收社会文化价值发展、丰富自己个性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技能、知识、价值、动机的过程,它使得个体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也是社会和文化得以继承的手段,使个体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大学教育作为大学生预备社会化的过程,有着承前启后、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

过度社会化(over socialization)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郎首创造的概念。过度社会化相当于社会过分整合,这意味着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它会不同程度的泯灭个性的发展,人们对社会文化中的消极成分也接受和顺从,是一种偏差的社会化现象。

二、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原因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指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和速度超过大学生应有的标准和尺度,出现了社会化的畸形状态。大学生心理的发展是由一个稚嫩发展到社会化的一个过程,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现在做的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甚至有时候会抑制住自己内心真实的欲望。然而过度的社会化就会使得大学生过分的抑制住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出现一些盲从的行为。而作为社会精英群体和社会未来重要寄托者的大学生,如果社会化程度过高,流于平庸,其社会危害势必更加严重。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主要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的发展有关。

1.社会影响

当今社会信息高速发展,大学生也是极大程度的受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大学生表现出浓厚的社会功利色彩。这些让大学生认为学好知识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日后良好的生活,只有学会见风使舵、讨好领导老师才能给以后的工作积攒经验和财富,于是许多大学生便说话做事违背自己的意愿,一味的用心思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出现了过度社会化的现象。

2.学校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应试压力而基本脱离了社会生活本身,虽然学校反复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切实的关注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忽视了在高校这种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适应现实社会时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

3.家庭教育

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家中的子女个数、家庭的文化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重要原因。中国家庭中独生子女收到的关爱日益增长,使其融入社会的时间日益延后。许多家长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其的溺爱更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倾向于寻找更为便捷的方式,而不是最为正确的方式,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过度社会化。

4.自身发展

很多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认为大学没有必要像高中那样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更多地投身于课余活动和学生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自己,先接触大学这个小社会,为即将进入社会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这也使得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定位上出现问题。二是大学生对步入社会在心理上充满好奇,想尽早尝试并体验成人或社会上的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过度社会化。

三、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方式

社会化的方式有奖励与惩罚、模仿和认同,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方式也与以上有关。

1.奖励与惩罚

全国的大学都设置奖学金这样的奖项,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对此垂涎三尺,想尽办法要得到奖学金,于是使得奖学金的设立背离了其原始的初衷。大学生努力的进行着与领导和老师的接触、十分衷心的为学院学校服务,以求的老师心中的好印象,将来有福利的时候可以被老师第一时间想到。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当得到奖励给予强化的时候,会让学习者学会这种行为。当大学生在用一些非正常手段得到了一些好处,这些利益便是一种强化,强化了他们这么继续的行为,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有的大学生自知自己的成绩不好,唯恐期末考试挂科,于是讨好老师,希望能在印象分上为自己赚足分数。这些表现看似虚荣心在作怪,但也是过度社会化的表现。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许多大学生走上了过度社会化的道路。

2.模仿和认同

模仿是依据模式的示范而产生具体行为的反应,认同和模仿较为相似,不受时间的限制,补偿了心理上的不足。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地认为,社会就是由善于相互模仿的人组成的。而班杜拉把模仿视为人类彼此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总是善于模仿一些做出优秀成绩的同学,或者在吃穿用度上面模仿他人,造成攀比与从众的行为的发生。

四、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弊端

1.造成人格平庸化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使得大部分学生忽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境界的思考与探索、容易失去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出现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大学生在校生活越来越功利化,使得大学生出现盲目和一味的模仿心理,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没有了应有的创新意识,造成人格的平庸,使得大学生活无为。

2.造成个性一致化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大学生为了为进入社会所过分积累的经验使得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对自身个性的塑造,在成长中都遵循同样的发展模式,导致个性的极端趋同和规格统一。

4.造成社会流失人才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也不利于社会的长久发展。过度社会化不仅给大学生群体自身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而且思想一致、人格无异的大学生投入社会以后最终将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的进步速度和健康发展。

总之,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对大学生自身及社会都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乐国安.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马一平.现代教育管理.2011

第二篇:社会心理学论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一、内容摘要

社会化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领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化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化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二、理论准备

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过程,否则个体将无法适应人类社会。

个体社会化的研究源于西方心理学界,随后越来越引起社会学界研究者的关注。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题为《社会性的研究》中已用“社会化”这一概念来表示群体的形成过程。诚如赖特曼所说:“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或她就受着各式各样的人或事件的包围,而这些人和事件会塑造他或她对世界的知觉。个体认识到他或她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吸收进去的过程,一般就称为社会化过程”。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化“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社会化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学习、吸收和创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所畅行的行为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化阶段。但是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既有“社会化不足”的现象,也有“过度社会化”的征兆。这两种现象是与社会化的“度”相背离的两极现象。当然,社会化的“度”,不能由个人随意制定,它通常是由社会来确定,并通过教育尺度、人才标准、组织成员资格等一系列更为直观、具体的标准体现出来。

三、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化;社会化不足;过度社会化

四、案例

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一名大学生驾车与一名骑车的女子相撞,事故发生后这名大学生将伤者连刺8刀致其死亡,而后在逃逸途中被附近民众抓获。警方透露,肇事者承认撞人后准备逃逸,但因发现对方正在记自己的车牌号而拔刀行凶。谈及此案,案件性质的恶劣程度让我们难以置信。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已经成为急需解决地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来看,依据哈维格斯特对社会化过程的划分,大学生在生理年龄上基本处于青年期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即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有如下四方面:(1)政治上,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将社会的政治规范内化;(2)道德品质上,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合理的信仰;(3)情绪稳定,心理健康;(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学生个体无法完成以上的社会化内容,出现偏差、失败以及种种病态现象,更是学习社会角色失败的体现。

五、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化问题

1.有违法犯罪行为。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这一比例呈逐步提高趋势。违法犯罪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征一,犯罪数量增加;二,类型多样化;三,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2.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观念、信仰与社会所倡导的背道而驰。以下几类比较有代表性:一,个人利益至上;二,功利主义;三,不当的消费观。

3.心理健康水平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好坏。当前,大学生在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心理状况低。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4.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是个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六、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迫切需要被正确认识和给予帮助。正如前文所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分为社会教化和自我教化两个过程,因此,接下来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致力于构建一个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教育系统。

1.家庭保障机制。家庭在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父母教育意识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改进等对于扩大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深远的意义。

2.学校促进机制。政府已经切实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社会导向机制。社会大环境相对家庭和学校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复杂。环境分软环境和硬环境。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角度,作为硬环境的高校周边环境需要优化;软环境则有两方面有待改善。其一,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应该进行适当调整。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应转变为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核。其二,社会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期待应当多元化。用人单位不应过于看重专业之间的区别,而应看重人才的素质。

七、小结 总之,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就是要针对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弥补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先天不足,丰富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优化个体的社会化环境。同时,社会也须通过公共政策和大众传媒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教育的导向作用,而学校和家庭之间也应以学生为纽带,教育者和家长之间始终保持交流、互动。通过建立这种教育系统,减少社会教化过程对学生存在不足的可能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化空间,激励学生的自我教化过程。

八、参考文献:

⑴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⑵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⑶杨爱华.《大学生社会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89年

⑷莫飞平.“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几点思考”.出自中国期刊网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有很多种分类,不同的分类形式则体现出不一样的研究重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是以社会为代表的心理学研究,或者说研究的对象不是社会,而是个人在的社会属性表象的反应。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宏观层面把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分为刺激因素和认知因素,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特性,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大生心理焦虑的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心理焦虑 心理调适 社会心理学

焦虑是人类自身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社会转型时期,焦虑己日益凸显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据一份对某省会城市18所院校2610名大学生的调查,20.3%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失眠、焦虑等心理障碍,46.4%的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目前最需改进的教育内容”之首(杨建义,2000:15-17)。同时,笔者在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个案心理健康问题都很大程度地与心理焦虑相关。因此,大学生心理焦虑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目前有关焦虑的研究大部分是探讨某些人格因素与焦虑的相关关系,很少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和宏观层面上来研究焦虑。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对大学的心理焦虑现象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

作为心理科学研究对象的焦虑,其本质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预料到内外模糊的危险剌激对自我、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变化(张松、张德山,1998:122-123)。基于此,我们可归纳出焦虑的四个因素:剌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首先有来自内外部并指向个体自尊的刺激,同时个体通过认知评价认定这种剌激会对自尊产生威胁且自我无能力应付,如此才产生心理上的焦虑状态。为此,我们把引起大学生焦虑的成因划分为剌激和认知两大因素,此二者是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

(一)刺激因素

1.人际关系失调产生心理焦虑。大学校园已不同于往昔的中学校园,但大学生们(尤其是低年级)仍希望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能一如继往倍受瞩目和重视,成为所属群体的“核心”。但是,任何一个群体内部都必然产生层阶和分化。一个班级(或年级)内部的成员之间必然产生相对的地位落差,处于劣势的成员自然对优势成员产生敌意。在社会倡导竞争的文化环境下,在群体规范的束缚下,这种敌意不能得到正当的发泄,个体感到无能为力,于是转向压抑敌意,由此导致焦虑。尤其是当涉及到诸如评优、评奖学金等各种或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等稀缺资源的争夺时,“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激烈的竞争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展开,当竞争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张,个体感受到这种紧张但又无力化解时便会产生焦虑。

2.不确定性的威胁。“不确定性”是指社会成员对未来会出现的状况无法预期,对社会行动无法做出利弊选择的状态。对大学生而言,不确定性的威胁主要来自就业和学习(或考试)。当前,就业竞争压力使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们担心的首要问题。“冷门”专业的学生为能否找到工作而焦虑,所谓“热门”专业的学生又为留在发达地区还是回家乡而焦虑,再加上高校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是继续读研还是尽快找个工作,也常常使大学生焦虑万分。有关调查表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列在了“大学生最苦恼问题”的首位(杨建义,2000:15-17)。另一方面,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都与中学差别很大,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很重,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具有自信、好强心理特点的大学生总担心学习上被同伴超过,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在考试前期尤其会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一般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感受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危胁带来的焦虑,但低年级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焦虑,高年级学生则更倾向于就业或前途焦虑。

3.由于挫折产生焦虑。所谓挫折是指个体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言,大学生缺乏的往往是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方面的活动、竞赛十分普遍,这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给某些同学带来失败的阴影、挫折的考验。如果个体对挫折的容忍力很小,就会引发诸如焦虑等多种不良反应。这种由挫折导致的焦虑在成就动机强的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由于一段时间内连续受到挫折,往往对自我做出否定性的评价,由短暂性的轻度焦虑转变为持久性的焦虑,这种焦虑状态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他的下一次行动,从而又受挫,又进一步焦虑,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作“习得性失助”。

(二)认知因素

1.自我概念定位不准。与大学生焦虑有关的自我概念有两种,一是差的自我概念,二是虚假的自我概念。有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机会比较小,或者是自己的高水平和能力总不被他人接受,总得不到群体承认,因而产生差的自我概念,形成自卑的性格。这种自卑感与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的大学生时刻不忘自己高中时期的某种优势,不正视眼前激烈竞争的事实,或以父母高的社会地位、优越的家庭条件来过高地估价自己,从而产生虚假的自我概念,具有这种自我概念的学生确定的目标较高,认为自己会有好的机会,应有好的结果,但实际上他们很普通,没有过人的能力,因而在自己独立地从事某种活动时,会遇到比他人多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他的打击很大,于是会表现出愤怒和焦虑。

2.对社会及群体的非认同性。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对政治、经济及社会变动的反应最敏感。如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政治体制改革正进一步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和突出,腐败现象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们对此在观察、在思考,他们迫切希望社会能维持良性的运行和发展,人民能平等地享受科技与文明发展的成果,但这些社会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社会期望值的低度兑现甚至是负向兑现,久而久之,大学生与社会本体之间产生某种隔阂,进而诱发出某种社会焦虑。另外,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已不如往昔,随着大学毕业生自主流动、双向选择制度的实行,大学生们对自己这一群体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非认同性,对本群体的社会地位失落而焦虑万分。

二、大学生焦虑的特性

(一)以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或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型焦虑为主

焦虑有两个维度:一是紧张,因为焦虑总是与人们的紧张相互联系,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的紧张程度不同;另一个是恐怖的程度,一般焦虑总相伴以恐怖的情绪,但有时表现突出,有时表现不突出,这两种维度共同组成了个体在特殊情况下的焦虑状态,据此把焦虑分为高紧张度——高恐怖程度,低紧张度——高恐怖程度,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以及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四种,而大学生的焦虑一般以后两类为主。在焦虑的成因作用下,大学生一般经常性地表现出轻度焦虑,这时他们一般有较弱的恐怖感,往往不知道恐怖的原因,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自由浮动”,如不好的心境,大学生的一般反应为心情烦闷,焦躁不安,无所事事,不能静下心来从事学习等。经常出现这种焦虑行为也会形成焦虑症。在较强的剌激环境下,个性敏感或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容易出现高紧张度的焦虑,此时的心理状态以紧张为主,并没有多少恐怖感,表现最多的是社交焦虑、人群焦虑、考试焦虑或异性焦虑等,不同的大学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都会有此种焦虑心理的存在。

(二)有一个酝酿、形成到呈指数扩张的过程

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具有某种社会焦虑的特征,即它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状态。起初,大学生中可能只是较少的存在着某些不安的心理倾向,如果引起这些不安心理倾向的环境因素没有及时被消除,并且有所增多、强化,那么便会引发起群体成员的普遍焦虑,这时,焦虑如果还不被及时地遏制住,那么再进一步,便极有可能由于大学生之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从而使得焦虑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指数型的扩张状态,达到高潮。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这一发展特征依赖于两个基础,一是大学生在生活环境上的高度同质性,二是心理的互相感染。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焦虑的表现形式反映在生理变化、情绪表现和行为反应这三个层面上。对于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来说,焦虑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在出现焦虑心理后,性格内敛的大学生倾向于压抑自己,因而变得神思恍惚,烦闷不安,思想迟钝,唉声叹气。上课时本能性地选择靠角落的位置并盯着书本发呆,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而易分散。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退缩。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白天无精打采,夜晚失眠多梦。但是,性格外向的大学生就会有较强烈的行为反应,常会无缘无故地在同学面前发脾气,或者突然打断别人的谈话、学习等活动,这些学生的肌肉系统处于一种紧张的反应状态,以随时可以采取行动去对付危险,但由于不知威胁来自何处,何时会来,所以只能做些无目的、无效的动作,他们行事匆匆,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在寝室里会气愤地拍桌子,扔书本,或突然大喊大叫,以此来释放焦虑产生的能量。有些焦虑感强的学生对外界的剌激特别敏感,甚至连一点点声音剌激也会引起惊跳反应,每一个新的剌激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但他又将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个剌激上。可见,大学生由于个体性格、素质等的差异以及接受外界剌激程度的不同,焦虑的表现形式也会多种多样。

(四)既有显型焦虑,也有隐型焦虑

大学生心理焦虑经常是以显型状态存在的,就是说,大部分学生的焦虑往往可以被直接观察或感受到。但不应忽视的是,它有时还以隐型的状态存在着,一时难以被直接认识到。这种隐型的焦虑往往是深藏于大学生心理的潜层次,一旦转换为显型焦虑,其强度往往是很大的。由于对隐型焦虑的识别和社会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多是在社会缺乏必要准备的情形之下突然而至,因此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调适

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调适进行探讨。

(一)宏观层面

当今就业的压力、专业的社会认知度、社会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需要高校、甚至整个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介入,从而使大学生摆正认识,正确面对。

1.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及早应对就业挑战。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在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规划,到底是先就业、就什么样的业,还是选择毕业继续深造,他们都没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前途往往是茫然的。所以,需要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甚至可以重金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成功的管理者和市场开拓人员等等,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然后配合本科生的导师制,对学生分别实施职业规划,应对就业挑战。

2.真抓实干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个别和分类指导。目前很多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一个老师指导几十名学生,甚至一个年级配备一名导师,可想而知,指导效果会怎么样。这种局面应该尽早改善,否则这种制度不如取消。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高校专业课师资力量不足所致,另一方面是管理者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导师制的作用。对于后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对于前者,可以打破学科、院系的界限,充分的利用一切教师资源,让学生自由选择导师,这样也有助于更好的分类和个别指导。

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应对大学生焦虑的心理工作水平。很多大学的心理咨询工作是教师业余兼职,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工作机构。我们认为,在发展完善的基础上,要重点建设心理咨询中心,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工作队伍,通过培训兼职教师或引进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

(二)微观层面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些心理问题并不都是坏事。挫折和磨难会促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既然己经发生,就应当面对它,解决它,摆脱它,从而达到对心理焦虑的自我调适。

1.选择适当的满足动机或需要的方式。当自己的需要、愿望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而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应实事求是地重新衡量主客观条件,权衡利弊,或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以彼此兼顾,或抉择其一而舍其余,以满足主导动机,减缓冲突,或全部放弃,另辟蹊径,以满足新的需要,或暂时搁置,推迟解决,以缓解冲突。

2.用自我激励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借助自我暗示、动机强化、兴趣回涨、改善需要等精神激励方法,可以增强良好情绪与情感形成的内部动力,实现内部动力的自我疏导,增强调节和控制情绪与情感的动力源,增强自我激励的效果。还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社会或个体发展有利的方面去。

3.学会宣泄,疏导压力。虽然我们不能避免所有的挫折和不幸,但是我们却有办法对付挫折、疏导压力。

(1)正确认知法。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要豁达达观,多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还可以主动找师长或朋友倾诉,使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

(2)主动进攻法。这是指个体在遭到挫折之后,审时度势,冷静分析,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改善挫折情境,减轻挫折压力。如果是由于自身知识、能力不足而受挫,那么就要继续挖掘潜力,增强实力,以更加坚定的毅力与信心致力于既定的目标,以期获得成功。

(3)心理疏导法。指借助他人的安慰劝导,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当心灵受到创伤后,应有意识地做一些事情,或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淡化不良心理环境,使心理恢复平静,保持平衡。如果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从正面去应付挫折,还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来减轻心理负荷。常用的方法有:渲泄、移情、升华、自我暗示、呼吸调节、音乐调节等等。同时,到各高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或中心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小的经济单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家庭的安宁和幸福,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未来。本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孩子健康成长影响的同时,提出了改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方法。

家庭教育要着力于用言传身教激励等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关键字:家庭教育,教育方法,挫折教育,言传身教,习惯培养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然而,许多父母为爱孩子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甚至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其主要表现为:

其一、物质上过度满足。基本上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生怕孩子受了委屈。这样使孩子既无累之苦,又无冻馁之忧,习惯于坐享其成、养尊处优,不知生活艰难、不懂节俭、不愿付出;常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尊重父母及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视享乐为气派、将奢侈当潇洒,怕艰苦奋斗,缺乏直面社会人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其二、行为上过分迁就。总认为树大自然直,只要学习成绩上去了,其它都可以马虎迁就。这就容易形成孩子固执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促长孩子我行我素、蛮不讲理的“霸气”,使孩子心中只有自我,自私自利,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缺乏崇高理想和强烈责任心、使命感,尤其缺乏为理想事业献身的精神。

其三、生活上过多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乃至学习用品几乎完全由父母包办代替,总认为这样能帮助孩子排除干扰,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殊不知,这样既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又缩小了孩子自主探索空间,减少了孩子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机会,弱化了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压抑了孩子求新求异、开拓进取的天性。与生活上的过度满足、过分迁就、过多照顾相反,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往往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督促过急,不切实际地与人攀比。这样不仅容易使孩子经常处在紧张和焦虑之中,导致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而且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损害身体健康,甚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恶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妨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真诚地关爱孩子,既天经地义,又是取得家庭教育实效的前提。但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成材,父母必须注意爱的方式和分寸,把握要求的尺度,在心与心的沟通和情与情的交融过程中,既关心爱护、尊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孩子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范例,可能影响到子女的一生。中国有一句老话: 身教重于言教,用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是十分贴切的。因此,作为家长要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需做到,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也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如何,往往会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家庭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性。首先,父母双方应相互理解、相互敬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努力营造友好和睦、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尊重父母的辛勤劳动,切忌相互埋怨、相互指责;其次,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意对他人尤其是孩子的同学、家长或老师品头论足,而是要引导孩子遇事多从对方的角度想想,学会宽容别人,尤其是在孩子与别人产生矛盾或摩擦时。

第二、遇事则教,遇物则诲。父母要正确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娱乐与孩子教育之间的关系,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多与孩子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联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把握好教育时机,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不要等问题积累成堆或出现大问题时,再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切实把握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真正把孩子教育作为夫妻双方共同的义务、责任和常规性工作,而不是生活的佐料,更不是情绪发泄的对象。在关心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注意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积极引导,努力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注重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

3.1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3.2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张鑫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3.3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3.4把握适度,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我们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劳动锻炼及培养好习惯

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素质,克服当前社会上青少年中懒散、浪费的现象,充分认识主体性、创造性的重要意义,重视实践活动对孩子主体性、创新意识、创新性格、创新能力的决定作用,提供孩子各项实践活动的机会,消除阻碍少年儿童创造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引导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 洗手帕、洗衣服、整理被褥等自理性劳动;打扫卫生、煮饭洗碗等家务性劳动;帮助幼小儿童、孤寡老人等公益劳动;种菜摘果等生产性劳动,营造一个“劳动最光荣”的良好家庭氛。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重点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上要重点培养独立思考、单独作业、勤于预习、精于预习、善于检查等习惯。家长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逐步养成独立检查和及时改错的习惯。在网络电子时代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不要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正确地认识网络的价值与功能,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明白网络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习惯上,重点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强和规律化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和按时就餐的生活规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适当安排孩子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时间,如带孩子假日旅游、郊游、跑步等。注意教育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教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要求家长必须懂得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并运用这些特点和规律来指导具体的教育工作。所以,家长做好以下三点:

(1)重视对孩子学习过程的管理,注意“抓反复”和“反复抓”。许多家长注重子女平时考试成绩,以期将来考上好大学,而在其求学过程中则以“年龄尚小,高考尚早”为理由放松或疏忽了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关注;也有许多家长只在孩子期末考试之后才关心其进步与否;还有许多家长只在孩子成绩明显倒退或思想行为出现严重偏差之后才感到焦虑。对于这些情况,家长必须从关心孩子的日常起居、思想行为、心理情绪、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细微方面入手,持之以恒、反复不断地观察判断孩子的思想状况,及时纠正孩子的偏差,督促他们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智力、智能水平的提高。要使一个人的智力全面、深入地得到开发,这个人必须博学深思、全面展,这是被无数先哲、智者证实了的。所以,家长必须全力支持学校对孩子的全方位教育,更要注意身体力行地对孩子进行广泛兴趣的培养,促使他们对所学课程全面重视,努力培养和促进学生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兴趣和发展,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体魄健壮、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切忌把孩子局限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中,防止将孩子培养成满脑子公式名词而一无所能的书呆子。

(3)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讲究教育方式方法,追求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场所,更是其天性、本能表现较充分的场所。所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环境的独有优势,及时把握孩子的心理,通过家长了解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自己诸方面的看法,及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然后利用茶余饭后、日常闲话的机会,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思想,潜移默化地对其思想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家长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孩子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宗友,周浪.家庭教育策略浅探.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 赵慧荣.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甘肃日报.2007.4.6.[3] 王刚.中国家庭教育成功指南.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4] 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1993.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 期末论文

题 目 论贫富差距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冲击

姓 名

张成付 所在学院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 号 0121112369 指导教师 朱斯琴 日 期

2014年 12月21日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3

(一)个人差距拉大...........................................................................................................3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4

(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4

(四)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拉大...........................................................................................5

二、贫富差距下的民众社会心理的反映...............................................................................6

(一)民众对于贫富差距的空前清晰的主观认识...........................................................6

(二)加剧了民众的心理失衡...........................................................................................7

(三)致使多数人求富心理受挫.......................................................................................7

(四)激活了部分民众冒险求富、违法求富的心理.......................................................8

(五)强化了民众的不平等感觉.......................................................................................8

(六)削弱了整个国家的整体内聚力...............................................................................8 三.重视对民众社会心理的监测和疏导...............................................................................9

(一)建立基于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9

(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10

(三)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10(四)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10(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11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1

论贫富差距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冲击

【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但贫富差距却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且已经达到了两极分化的程度。而这种现状对民众的社会心理尤其会造成一定的冲突。为此,我们应该要充分重视对于社会心理的监测,同时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各种消极的社会心理进行疏导。

【关键词】贫富差距;社会心理;疏导

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深深感受了中国的变化。而目前贫富差距悬殊的这一社会现实,必然就是民众感受最深的。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但若贫富差距过大,势必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而由严重的贫富差距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最直接的后果之一。本文拟针对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状况,从社会心理角度作分析。

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的是社会成员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与绝对平均分配状况的差距,它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而且还在不断地攀升,具体表现如下:

(一)个人差距拉大

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已超过1000人,百万富翁有300万人,而与此同时,还有5800万人挣扎在贫困线下。统计表明:我国最贫穷的20%家庭仅占

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家庭则占全部收入的50.24%,这个差距甚至超过了贫富差距居西方之首的美国。如下图可示: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而在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在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

(四)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判断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而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特殊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告诉我们,这个时期是社会矛盾集中且多发的敏感期。而目前困恼我国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对民众社会心理的造成冲击。而由贫富差距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本身就比贫富差距的影响要复杂和严重许多。

二、贫富差距下的民众社会心理的反映

社会心理的稳定,通俗地讲就是人心稳定。人心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经常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实际上是指社会心理学上的“人心所向”对一个政权的极端重要性。而贫富差距问题是影响社会心理稳定的重要根源,是产生社会不满情绪的根源性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是正常的,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差距拉得过大,必然会造成诸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其中,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的不良后果显而易见。而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对民众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众对于贫富差距的空前清晰的主观认识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民众对于贫富差距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也曾表示要坚决扭转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社会成员形成了关于贫富差距的清晰的认识,意味着贫富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看,一种社会情况的存在还不足以说明这一社会情况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被社会成员集体认知了,因此,它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社会现象了,因此政府必须要引起高度的注意。

还有一点的是,由于人们对贫富差距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就会造成民众对自我身份的划分,那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富人”和“穷人”的区别,那“阶级意识”也会随之而产生。而在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悬殊的状况下,这种“阶级意识”

就会让民众产生一种对社会的疏离感,从而助长民众对社会的对立情绪,这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加剧了民众的心理失衡

中华民族一向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心理,改革开放之前,实际上实行的“平均主义”导致了全社会普遍贫穷,但公众的心理基本上是平衡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在一二十年内骤然拉开,人们的心理天平猛然失衡,心灵受到强烈撞击。部分民众的心态长期处于不安、失落、惶惑和焦虑之中,尤其在看到一些人依靠手中的权力和非法手段,发不义之财,过着奢靡的生活时,民众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迅速蔓延,萌发并不断产生一种“仇富恨富”心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适当的方法予以疏导和宣泄,就可能危害社会和造成冲突,威胁社会稳定及安全。

从一份约900人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数据:

由图表的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数的民众都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可以说明部分民众在心理上已经出现了失衡的情况。

(三)致使多数人求富心理受挫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准有了普遍提高,但人们的满意度并没有同生活水平成正比。一度流传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说明了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感到自己相对贫困,自己是穷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剥夺”,而那些处于温饱或贫困状态的人们,他们的挫折感必然更为强烈。应该注意的是,挫折能引起承受者的情绪愤怒,而且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果某种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因素使受挫者众多,那它可能产生的反社会行为就不能不给予重视了。

(四)激活了部分民众冒险求富、违法求富的心理

一些人在富起来以后,个体价值本位意识张扬,不思回报社会、造福乡梓,而是胡作非为,横行地方。一些恶人热衷于谋权,金钱在他们手里似乎是万能的“魔棒”,可以换来一切。一部分地方腐败官员对这些人没有给予应有的打击,这种现象反映到社会心理上引发了一种“示恶效应”,造成并强化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感觉。

(五)强化了民众的不平等感觉

我们可以知道广大劳动群众对社会公平并无苛求,对收入分配的适度差距还是能够接受的。但若收入差距过大,则会使民众感到不公平,这将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勿庸置疑,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各自从社会经济中得到的利益都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公平的感觉。虽然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会带给民众机会均等、公平交换的权力。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诸如分配不公、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成员经济收入的差别,扩大了民众的不平等感觉。

(六)削弱了整个国家的整体内聚力

国家的众多成员可以看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如其他的群体一样都有一种基本的推动力即内聚力。内聚力的高低取决与群体关系,如果群体的关系紧张,其内聚力就会削弱甚至消失。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若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不能够得到遏制,这势必会引起中央与地区关系的紧张,那这就会造成大多数民众在心理上对国家造成严重的不满,从而使民众在心理上不认同国家,最终导致的后

果就是使民众对国家的内聚力减弱。

三.重视对民众社会心理的监测和疏导

根据认知心理学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个体对于一个刺激要做出什么反应,并不完全取决于刺激本身,而是取决于个体对于该刺激的理解或解释(即S—Q—R公式)。众所周知,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在群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都排在首位。而目前,社会民众普遍关注贫富差距这个问题,根本的原因并不仅是贫富差距的存在,而在于贫富差距的形成过程。毫无疑问,贫富差距的存在使人产生了普遍的心理感受。富可敌国与贫无温饱之间的差距,会唤起人们复杂的感受,而同情、愤怒、怨恨等等心理可能藉此而生,但假如这种差距的形成建立在机会和过程都不失公平的基础上,较少有人因此心理失衡。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对民众的社会心理进行监测和疏导:

(一)建立基于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

要使民众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民众都享有平等的资源获取路径,必

须从政治上给民众提供制度支持。民众应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并且能够得到国家制度保证,而不是当成员有利益诉求的时候,却无路可选,感觉自身力量渺小,无法抗衡国家机器。因此必须对当前的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改革的就是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结构,去精英化,扩大草根阶层代表比例,真正使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其次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最后,应下决心惩治腐败,治理由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各种“潜规则”。只有这样,当我们的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人民的权利能得到维护时,民众才会真正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在强大的制度面前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利益(资源)的交换,人际行为最终是源自利益关系。利益冲突必然带来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没解决必然在行为上表现为社会冲突。现今,我们社会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在本质上都是由于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失衡造成的,要解决民众之间的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社会歧视感,必须改变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在承认合理差别的基础上确保民众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可通过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人手,切实保障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减少社会心理的心理落差和被剥夺感。

(三)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心理是否和谐,取决于两种情况:一是他的理想我和现实我是否一致;二是他人的评价性经验和个体自身的直接经验是否一致。为了解决民众由于贫富差距而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使社会心理归于和谐,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一方面引导民众形成合理的角色期望,避免理想我过高,而导致心理失落;另一方面树立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尤其是要对大众传媒和网络传媒进行引导,使民众明白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使评价性经验和个体直接经验相一致,避免心理不平衡。在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的价值评价体系过程中,如何对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的价值观进行引导,造就心理健康的个体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四)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贫富差距的扩大化会使得突发性灾难事件越发频繁,快速、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事件给民众造成的心理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减少灾难后期社会失范行为发生的概率,既可以防止由于贫富差距而造成的民众心理失衡,也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显得更加迫切。“目前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和协调

机构,前期的工作显得混乱、无序;另外,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量少,大多缺乏实践经验,由志愿者提供的心理援助往往给心理受伤者造成 “二次伤害”。美国、日本、台湾等都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政府可以和 NGO组织合作,提供经费支持、鼓励高校发展危机干预学科、培养更多的专业危机干预工作者等方面人手。当然,危机干预不仅仅应用于突发事件,也可用于日常个人危机和自杀预防等领域,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必须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为社会服务。

(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

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知道矛盾和冲突会造成民众焦虑、不满、愤恨、被剥夺感、无助、空虚等消极的社会心态,如果任由这些情绪不断积累,最终会形成危害社会稳定的巨大力量,成为“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因此,我们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使民众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宣泄、化解和释放,心理疏导机制是和谐社会的“安全阀”。其一,建立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对有心理障碍的社会成员实施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使其恢复心理健康 ;其二,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让民众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学会对情绪实施自我调节,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自我人格;其三,建立多渠道的社情民意表达机制,使民众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缓和内心冲突,同时健全民意监测网络,政府可通过互联网、媒体、研究机构等渠道调查社会成员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取向、社会心态、行为倾向等问题,及时调节负面的社会心理,避免由于贫富差距过大而引起的种种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要避免由于贫富差距而引起的民众的社会不公的感觉,政府应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避免出现极度的“两极分化”。为此,当前应特别重视推进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救助与扶持力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困难。在城镇,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基本医疗及教育援助。在农村,要继续强化

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逐步使农村扶贫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鉴于各种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较大,应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灾民救助制度和救助方式。二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难以充分提供就业岗位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结合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专案的建设,积极采取以工代赈等过度性措施缓解就业矛盾。三是分清轻重缓急地解决特殊困难群体或利益受损群体的问题。下岗职工、企业离退休职工以及部分困难企业的在职职工等,在过去一段时期利益损失较大的群体,也是引起较多社会矛盾的群体。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应统筹兼顾,注意协调新旧体制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上述困难群体的利益损失过大而激化矛盾和引发社会危机。

总之,在我国的社会中,由贫富差距而引起的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与贫富差距问题本身一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了。关注这个问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使某些社会群体能够获得一份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其次,关注民众的所思所想这本身就是关注人的价值,而对民众自身价值的关怀也许正是建设和谐社会更深层次的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2002 马广海,《贫富差距背景下的社会心态简析》,2008 张巍,《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与贫富差距》、2009 王静静,《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2009 李浩,《贫富差距的社会心理反应》 《贫富差距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产生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以其独有特征,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追捧”,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本文将结合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三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的详细分析,以揭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大学生社会化 网络人际交往

浅析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摘 要: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产生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以其独有特征,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追捧”,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本文将结合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三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的详细分析,以揭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 大学生社会化

一、大学生社会化内涵

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是一个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否则个体将无法适应人类社会。大学生作为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个体,其社会化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即强烈的个体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和顺应,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十分注重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发展,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化内涵及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是新时期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要实现社会化,必须置身于一定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中。网络作为一种飞速发展的新媒介,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由它所催生的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使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到了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所谓网络人际交往,是指交往主体以计算机为媒介,通过网络的形式,借助虚拟空间而进行的互动交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网际关系)的行为与方式。如电邮、BBS等。与传统的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人际交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互动方式的间接性与符号化。第二,互动角色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第三,互动行为的随意性与自主选择性。第四,互动关系的平等性与民主性。第五,互动动机的多样性和情感性。第六,互动规范的松散性和难约束性。第七,互动的开放性和超时空性。第八,互动主体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网络人际交往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互动方式,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研究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状况以及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趋利避害,保证其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拓展研究思路和方向,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如网络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新学科的建设,如网络人际关系学,提供直接的素材和依据。

三、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化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其总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个体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生活,正向作用于社会的合格的社会角色。因此,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诸多内容中最为重要的。网络人际交往作为现实人际交往在网络空间中延伸和继续,必然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产生影响。

(一)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个体认同和接受社会现存的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体系、社会基本政治制度、政治理想信念、政治态度与倾向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网络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和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在发布新闻上的垄断地位和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改变充分体现了现代政治民主参与性、直接性和公开性的要求,赋予网络中每个人平等和充分的话语权。这符合和体现了大学生追求民主和渴望参与的政治诉求。

而网络互动主体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也给反动组织和某些居心不良的个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文化,攻击社会主义,散布一些负面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网上充斥着各种制造社会、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和诋毁、中伤当前政治的“政治垃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方向,甚至会误导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可能造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失败。

(二)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按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实现的整合”。大学生角色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正确的角色意识指导下,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其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能够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因此,大学生作为角色扮演者必须加强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通过更多的角色实践使自己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减少或者避免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更好地胜任自己的角色。

在网络中,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许多大学生往往倾向于“美化”或者“重塑”一个自我。这种刻意掩饰或者虚夸自己的行为,若长此以往,容易让大学生为自己究竟是谁感到迷茫,从而陷入孤独和困惑中,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等问题,导致多重人格,造成自我同一性混乱和自我角色认同的危机。由此带来的后果主要表现为:个人责任感的削弱;自我多重角色转换机制的摧毁;个体角色冲突的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实现,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其角色社会化的失败。

(三)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个体在一定的社会道德条件(包括道德环境、道德关系和道德教育)下,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生活准则,从而客观地适应道德生活,被社会伦理规范体系所接纳的过程。在虚拟的网络里,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得以平等自由地传播和交流,无形中完成了交往主体道德规范的内化,这种方式比起传统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而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互动规范的松散性和难约束性为大学生道德自律的提升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但同时,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随意性和自主选择性,以及其互动规范的松散性和难约束性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在网络中,人们都是在匿名的前提下与人交流的,对于网络另一端的个体都知之甚少,性别、身份、社会地位及兴趣爱好等个体的信息都是可以被忽略的。网络的时空分离使得一切有关个体的隐私信息都可以被隐藏和虚构,这很容易引起个体道德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也就是出现所谓的“去个性化”状态。这不仅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道德品质塑造产生强烈的冲击,还可能造成其道德社会化的偏离,进而引发大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甚至诱发犯罪,极具危害性。例如。畸形网恋、网络盗窃及诈骗行为、网络“黑客”行为等。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特提出如下建议,以规范与引导其中不利的因素,使之良性运行并协调发展,促使大学生社会化更好地进行。

(一)完善国内媒体网站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网络这一重要阵地,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就会被反动的、错误的、腐朽的、庸俗的、低级的东西占领。因此,必须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牢牢把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大力加强象征社会主义的网络“红色阵营”的建设,发挥传媒的舆论优势,弘扬“主旋律”,净化网络空气,清除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和网络中的丑恶现象,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网络环境。

(二)依法治“网”,从技术层面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我们要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工作,对大学生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进行合理的法律保护,既保护大学生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又预防其网络犯罪。同时,要在技术层面上通过“科技制约科技”的方法对网站进行分类,过滤、屏蔽那些含有不良信息的网站。对故意传播“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个人和单位予以坚决的打击和制裁。采取个人网上身份证明或者个人“数字证书”确定上网者的身份,将个人的网上行为与个人档案挂钩,以约束和监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这种带有强制性与规范化的措施无疑会使网络环境得以净化,从而保证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

(三)开发德育类网络游戏,寓教于乐,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充分也证明了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如果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网络游戏当中,必将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欢迎。目前,一款名为《学雷锋》的游戏在广州各大网吧的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游戏中,玩家通过做各种好事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分,当分数累计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性与游戏的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教育的目标,比起传统的简单、枯燥的说教无疑更具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强化大学生心理机制的疏导,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通过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对比,制定出一套可操作的、实施效性强的心理咨询方案,帮助学生回归现实,克服交往障碍,使其社会化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上网群体对互联网的喜好,通过网络心理咨询或建立相关网站,传播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进行网上行为的指导训练,以增强心理疏导的成效。

(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进行角色社会化的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的大课堂,有助于其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为踏入社会担任角色做好准备。同时,学校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自我角色认知——角色移情训练——角色行为实践的训练,为学生的角色社会化的实现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结论

总之,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双重的。对于其负面影响,绝不能因噎废食。而要本着“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原则和方针,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兴利除弊,扬长避短,使网络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下载社会心理学论文---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及其利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心理学论文---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及其利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姓名:李超 专业:09旅游管理 班级:(2)班 学号:20090901320081 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姓名:________顺序号:________学号:________班级:________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自闭历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现在在Anin姨妈......

    社会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其中,压力在各个因素中的存在尤......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

    1、 广告策划书的格式内容包括15个方面,我们在写广告策划书时是否必须把这15个方面都写到?哪些内容关键的?请说明原因。 答:一:内容包括:1、封面2、前言3、市场分析4、产品分析5、......

    社会心理学论文-从众(精选合集)

    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其对策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客观实际,发挥......

    社会心理学论文——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 摘要:很多人看到这个词会误认为女权主义是追求女权至上从而持反对意见,而实际上①女性主义又称女权 、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

    社会心理学论文(5篇材料)

    社会心理学论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社会心理学应用论文

    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行为中“需要”、“动机”等心理现象的研究,为思想工作有目的、有方向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心理学应用论文,希望能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