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措施1

时间:2019-05-14 01:4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措施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措施1》。

第一篇: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措施1

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措施

达州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

去年以来,达州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一工作主题,认真履行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能,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预防渎职犯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渎职案件的发生,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人民群众对渎职犯罪深恶痛绝,在新形势下也为我们检察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目标,更高的希望。因此查办和预防渎职犯罪刻不容缓。为更进一步推动预防渎职侵权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加大预防力度。近日,达州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深入基层院开展预防调研,并结合查办部分案件,特别是针对行政执法领域和司法领域的渎职犯罪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对渎职案件中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存在的问题原因,特点进行深刻剖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渎职犯罪现状分析

达州市两级检察机关自2006年以来先后立案侦查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57件72人,其中玩忽职案37件48人,占立案的66%;滥用职权11件12人,约占立案的20%;其它案件仅占14%。而且行政执法领域;司法领域所占比例较大,约占总人数的80%以上。从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中,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占整个案件的87%,仅今年上半年玩忽职守案占立案数的90%。为进一步推动 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深入开展,切实解决查办渎职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继续开展查办贪污、贿赂等案件的同时,要加大对渎职案件的查办和预防力度,以充分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国家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二、渎职犯罪的特点

1、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从所查办的渎职案件情况看,渎职犯罪除了具备职务犯罪一般的社会危害性以外,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加之执法人员担负的管理职能,还会直接导致国家巨额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有的管理、执法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上千万元„„甚至造成人民群众重大伤亡的严重后果。如大竹县安全监督管理站原站长、煤管员林××在履行煤矿安全管理职责过程中,既不负责任,也不认真履职,造成铁厂沟二煤厂瓦斯窒息死伤亡3人的重大事故;又如万源市白果乡政府原乡长符××置本辖区内非法开采煤矿于不顾,在管理中滥用职权,导致三合煤矿在非法开采过程中一次性死亡3人的重大安全事故;开江县永兴镇原党委副书记张××不认真履行安监职责,对辖区内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不组织人员进行排查,玩忽职守,致使胡××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引发燃烧,先后死亡5人的特大事故;渠县琅琊林业站原站长宋××、职工邓×,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64.71立方米林木被滥伐。给国有林造成巨大损失。

2、行政执法领域成为案件的多发区。执法人员作为具体工作的 承担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很容易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的对象,他们“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如渠县规划和建设局城郊建设所原所长任××、工作人员刘××明知渠江镇后溪片区属渠城规划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市规划内从事新建、扩建、改建各类房屋、构筑物等建设活动,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而任、刘在建房户的拉拢腐蚀下,收受贿赂,致使后溪片区41户农民违规乱建房,后经县人民政府强制拆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74万余元;又如达州地区国土局原局长杨××滥用职权,超越权限,造成国有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损失计500余万元,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达县煤管局河市站负责人、住矿煤管员、达县国土局监察大队原大队长肖××,工作人员程×对达县幺塘乡狮儿沟煤矿发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不认真履职,轻信业主,对封闭情况不检查验收,导致死亡7人,受伤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的重特大后果。

3、为谋取私利徇私舞弊。国家的执法人员担负着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而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完全忘记了党的宗旨和自己的职责,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徇私舞弊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如渠县公安局治安科民警黄××,就是为了谋取私利收受贿赂,为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邓××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手续,指使他人出具证明,伪造材料,夸大事实,导致罪犯邓××暂予监外执行。最终黄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又如大竹县公安局原石河派出所民警冷××,在从事道路安全管理工作中,对禁止客车营运的村道上,长期存在非法营运,严重超载,准驾不符等问题。加之检查制止不力,造成禁止的客车超载翻车死亡2人,伤36人的严重后果,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

4、忘记宗旨和职责,权力滥用或履职不严。渎职犯罪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即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从立案侦查的57件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中,司法领域7件9人,占立案的15%。如渠县公安局看守所民警唐×就是在与被监管人员的不正常交往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工作职责,忘记了执法者与罪犯的界线,与被监管人员成了“哥们”、“朋友”,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滥用职权,私自将在押犯黄×、杨×带出看守所,且放纵黄强进行嫖娼活动,后被渠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现场抓获;又如四川川东监狱民警李××、周×在履职期间,对进出监狱南大门和汽修车间大门车辆,不认真仔细检查便放行,两罪犯藏匿一农用车内油桶中驶出逃离。由于履职不严,工作马虎,致使两在押罪犯脱逃。公安机关的良好声誉遭到到严重损害,败坏了人民警察的执法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渎职犯罪发生的原因

1、不严格执行制度,有章不循。个别单位和个人在执法活动中,存在有章不循,不严格执行制度的问题,缺乏对关健岗位工作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执行情况检查监督不及时,致使一些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渠县地方海事处渠江所原所长袁××、执法人员余××在执法检查中明知知在 渠县从事非法采金业务的湖北省钟祥市人董志明的两艘淘金船无任何证书和手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袁、余对领导要求及时查处的指示不执行,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致使船工周茂安死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缺乏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致使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难以及时弥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查办的这些渎职犯罪案件中不难看出,权力集中,内部缺乏监督制约机制是渎职犯罪安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如渠县卷硐乡原乡长白裕勇,他既是乡上的行政主要领导,也是乡安全委员会的主任,系该乡安全生产和整治规范矿业秩序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集该乡行政大权于一身,专横跋扈,乡纪检部门对他的监督形同虚设,以致形成了无法监督、不敢监督的局面,从而导致4起安全责任事故的连续发生,造成4死2伤的严重后果。白裕勇因犯贪污罪和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又如达县南岳镇印子村副书记邓××,安监员杨×对印子村长期非法生产烟花、爆竹未引起高度重视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邓在主管和具体负责辖区内非法生产、销售烟花爆竹专项整治中,严重不负责任,监督不到位,致使该村非法生产烟花爆竹长达一年之久,最终导致爆竹引燃事件,造成5死5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3、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不少执法人员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工作失误不犯法”、“不入腰包不算腐败”或工作上有失误大不了就是纪律处分。他们只看重权力,而忽视了责任,法制观念淡薄,任何事情都要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执法者、“管人者”自居,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负其责,特权思想严重,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如渠县地税局工作人员王××在征收税款过程中,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接受纳税人的吃请,收受纳税人的贿赂,徇私舞弊少征税款10余万元,使国家税收遭到重大损失。

4、对渎职侵权认识不到位。由于这种犯罪多发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常与执法违纪行为交织在一起,从表面上看具有“为公”的性质,失职犯罪与一般工作失误很难界定,危害性不直观。易为不明真象群众所“同情”甚至为其开脱,使得有些案件得不到及时受理,更谈不上及时处理。

5、渎职罪案件干扰大、处理难。一般渎职案件没有直接被害人,且多数案件没有可供勘查的犯罪现场,缺乏积极的、稳定的、有利于控方的言词证据和物证、书证支持,给侦查收集证据增加了难度,且犯罪嫌疑人利用职务之便有条件和当事人、知情人接触,容易串供,毁灭证据,制造假象,作伪证等,因此干扰了侦查活动。同时,犯罪嫌疑人不少人掌握着一定权力,其社会阅历深,关系网大,保护层厚,人为地给侦查、调查增加难度和阻力,使查证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6、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管理体制还不十分完善,在执法活动运行的某些环节,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漏洞,这就导致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千方百计的向执法者发起进攻,不惜动用一切手段瞄准意志薄弱经不住考验的加以诱惑,投其所好,喜欢什么送什么。大部份执法部门虽然加强了思想教育工作,坚持开展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但针对性不够,渗透力不强,警示教育不 到位,威慑力不大,效果不理想,致使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没有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特权思想严重,视公权为私权。意志薄弱者面对诱惑经不起拉拢腐蚀,受利益驱动,为获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

四、渎职犯罪防范的措施

从以上渎职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分析,要从根本上遏制渎职犯罪,不仅要依法严厉惩处,使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迅速得到遏制,更重要的是加强教育和防范未然,使职务犯罪失去根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

1、强化思想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腐化堕落总是从思想蜕变开始。因此,针对执法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着眼于增强执法队伍自身的免疫能力。着重抓好《宪法》、《刑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结合典型的渎职犯罪案件,加强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增强执法工作人员的政治信念、宗旨意识、廉政勤政意识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和建立起一套防范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的规章制度,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置于制度的规范约束之下。一方面认真落实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把领导干部的政治荣誉与单位和个人的廉洁情况挂起钩来。另一方面,要本着具体、系统和便于操作考核的原则,针 对执法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廉政规定,规范工作流程,全面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3、完善制约监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权力失去监督,就必然导致腐败,要防止权力滥用,就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和落实各项责任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督促和保障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减少个人随意性,增强集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在执法过程中,要增强透明度,寻求、接受社会监督,在内部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在外部要主动接受上级主管机关职能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消除渎职犯罪的土壤。

4、严格执法执纪,加大惩治制裁追究力度。切实纠正重点行业和部门内部执法执纪软的问题,把本系统查办违法违规案件作为自身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来抓,对执法情况进行彻底清理,发现有不规范的行为和失职渎职行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予以查处。真正做到党纪、政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起到教育惩戒作用。达到教育的实际效果。

5、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采取行使权力分权办法,努力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从领导干部、执法人员职务犯罪、违法违纪案件中可以看出,权力运行缺乏公开、透明是助长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实践证明:政务公开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举措。推行政务公开的管理,体现出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因此,必须通过政务公开的形式,使人民群众在民主选举、民主 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以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权力的正确行使,控制各种职务犯罪现象滋生与蔓延,树立清正廉明的形象,从而达到减少和避免渎职犯罪的发生。

二00八年八月

第二篇:论渎职犯罪的心理成因及防范措施

论渎职犯罪的心理成因及防范措施

11法学李延禄1101540158

摘要:近年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渎职犯罪比较突出,不仅造成了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而且还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信任。201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7551件51306人。其中一半以上的都涉嫌利用职权实施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等渎职犯罪。

关键词:渎职职权原因防范

渎职罪是一种特殊主体的犯罪,根据新刑法的规定,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我国的1997年刑法在1979年刑法的基础上对渎职罪作了较大的修改,完善了刑法对渎职罪的规定,加大了对渎职罪惩治的力度,这对贯彻依法治国,从严治吏,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加强廉政建设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渎职犯罪的心理成因

1.高人一等的特权心理。中国历史上流行的官本位意识,至今仍在一部分领导中大有市场。他们以官为重、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一旦当了官、有了权,就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目空一切。在他们心里和眼里,少了责任、约束和顾忌,多了权力、“尊严”和地位。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文过饰非,好大喜功,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听不进不同意见,更不能忍受任何监督与制约,以个人好恶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和决策的依据,这就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

2.“为公不犯罪”的糊涂心理。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只要不是为个人牟取私利,不揣进自己的腰包,即使不对,再错也不会错得太远,更不会追究自己的刑事责任。在“钱不进个人腰包不犯罪”、“为公不犯罪”等心理驱使下,他们即使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职责要求和有关法规,但却为了小团体利益、地方利益,甚至劳民伤财的所谓“政绩”、“发展”而胆大妄为,违法操作,盲目拍板。一旦造成严重损失,就美其名曰以“好心办坏事”、“失误在所难免”、“交学费”等为其开脱责任。

3.轻信自负的侥幸心理。一些人认为自己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处事能力强,经历过“大风大浪”,从来不会也不可能“翻船”。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过于自信,盲目拍板,不认真调查研究,不尊重科学知识,不遵守程序法规,听不进不同意见,最终造成重大损失。

4.贪图享受的虚荣心理。一些实权人物爱慕虚荣、炫耀权力、贪图享受,公家的钱“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挥霍公款再多也毫不心疼,滥用职权违反有关法规慷慨地操大款、比阔气,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5.得过且过的麻木心理。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领导,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工作作风涣散,该审查的不审查,该把关的不把关,埋下严重问题的隐患;问题出现后,又掉以轻心,麻木不仁,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致使造成严重后果。

6.现行体制下的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展开了对城乡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改革为我们的党和社会增加了活力,但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两种体制在发挥有效作用的同时,其缺陷也叠加在一起,使得有的人钻管理的漏洞,抓住时机,混水摸鱼。而在经济生活中,由于政企分开无法解除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经济权力化、权力经济化,权力与经济互相转化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的存在,如果缺乏必要的监控机制,一些不正之风便成为渎职犯罪的温床,在这中情况下,政府批文、领导的签字等都有可能成为商品。因此,某些公职人员便可以利用手中的职权与有为了获得批件、批文的人进行权钱交易。在这里,权和钱发生了共振的效应,从客观上为渎职犯罪提供了可能。

二、渎职犯罪的防范措施

1.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对权力的制约,而对权力制约的最好方法就是将权力分解。权力的集中能够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虽然在权力分解的情况下,渎职犯罪不容易发生、得逞,但是由于权力较为分散,可能会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同时权力分解之后,被分解的权力可能成为实施犯罪的潜在因素,某些权力由多个人或部门享有、行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一旦发生渎职犯罪则极有可能牵涉面比较宽,综合危害加大,预防渎职犯罪是要从根本上去消除渎职犯罪,更主要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现代化建设要求高效率。因此,在分解权力的时候,应通过改革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做到制度和发展的同步,减少或避免因权力分解而带来的在工作中降低效率的情况。

2.打防结合,以案释法,充分发挥法律的惩戒和预防作用。打击也是预防渎职犯罪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打击是治标,预防是治本,只有打防并举,才能标本兼治。通过查办和打击渎职犯罪,既起到威慑和警示的效果,又可以从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为预防提供思路。一是每查办一起渎职犯罪案件,就要剖析案件中反映出来的主客观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发案单位堵塞漏洞,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二是以案例为反面教材,以案释法,开展警示教育,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职责意识,彻底矫正在看待渎职问题上的不正确心理和认识,在思想上筑起自觉预防渎职犯罪的防线。三是增强打击渎职犯罪的力度。只有严惩犯罪,才能有效地维护法律尊严,有力地发挥震慑和警示作用。

3.建立社会预防网络,增强预防工作的主动性。渎职犯罪预防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纪委、监察、审计、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预防犯罪的合力,共同遏制和减少渎职犯罪发生。同时,检察院作为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法定机关,在预防工作中更要善打主动仗,通过与重点行业、单位建立联系点、上法制课等形式,加强协作配合,一起分析总结,找出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和条件,帮助完善管理、监督措施,堵塞漏洞,努力遏制渎职行为的发生。

第三篇:浅谈涉林渎职犯罪特点及查办技巧

浅谈涉林渎职犯罪特点及查办技巧

时间:2012-07-26作者:李君

来源:正义网

为了更好地打击涉林渎职犯罪,确保查办此类犯罪案件工作落到实处,笔者在认真研究林业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些年来查办此类案件的经验,试从涉林渎职犯罪特征及案件查办技巧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办案作为参考。

一、涉林渎职犯罪特点

(一)犯罪主体广泛性和特定性。涉林渎职犯罪主体多为森林资源监管人员、林业行政刑事执法人员、项目资金管理人员、基层林业站负责人员及森林管护人员等。而在上述的几类犯罪主体中,以基层林业工作部门的执法人员为主。从我院近几年立办的涉林渎职犯罪案件来看,80%案件发生在基层林业工作部门,并且涉案人员往往是基层林业站站长和护林员。除了林业管理人员外,党政机关、土地、财政、矿产资源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在参与森林资源管护时,也往往成为此类案件的共同犯罪主体。

(二)犯罪形式多样性和单一性。涉林渎职犯罪案件涉及到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不移交刑事案件、非法批准征占用林地、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等多种形式犯罪。从主观过错上看,既有故意犯罪,也有过失犯罪。从我院近几年查办的涉林渎职案件来看,过失犯罪较多,在过失犯罪中玩忽职守类案件占大多数。

(三)犯罪类型复杂性和交叉性。涉林渎职犯罪往往交叉有乱砍滥伐、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多种刑事犯罪案件,而且以窝案串案居多。如有的林业监管人员明知他人破坏森林资源涉嫌刑事犯罪而不向司法机关移交,甚至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其动机往往又是为亲友牟利,或索贿受贿,或贪图个人及小团体利益,从而又构成了贪污贿赂犯罪。更严重的是一些工作人员执法犯法,充当违法犯罪分子的保护伞,参与到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中去,从而成为普通涉林刑事案件的共同犯罪主体。如我院在2008年立办的张某滥用职权一案,张某对违规超载木头,逃漏国家规费的木材商贩不按规定进行处理,而是与木材商贩相互勾结,从中收取好处费,而后擅自将未办理放行手续的木材放行运出县内,致使我县森林资源流失。

二、涉林渎职犯罪案件线索的获取

在查办涉林渎职犯罪案件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排查涉林渎职犯罪案件线索:

一是从普通涉林刑事案件入手,深挖其背后的渎职犯罪案件。针对普通涉林刑事案件高发性特点,反渎干警可以主动深入到本院侦监部门和公诉部门,对其受理的普通涉林刑事案件进行理性分析,研究案情。首先看损失结果,如果涉案数额达到了渎职犯罪立案标准,再审查案情,分析林业工作人员对案件的发生该不该负责任,由果溯因,有因追人,理性分析林政管理人员是否存在渎职犯罪行为。如在审查乱砍滥伐案件时,重点查明涉案木材方数,采伐手续是否齐全、真实;林业站工作人员是否认真履行了伐前设计、伐中监督及伐后验收职责,是否存在徇私舞弊,滥用职权。通过对上述细节的深挖细查,从中摸排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线索。如

1我院在2009年查办的徐某、朱某玩忽职守案,就是从本院公诉科所办理的乱砍滥伐案件追查出来的。

二是以事立案,对未受理的普通涉林犯罪案件进行并案查处。涉林渎职犯罪的后果往往是林木被滥伐或林业资源被严重破坏,这些证据涉及面广,收集起来工作量大,但直观性强,容易获取。反渎干警要主动深入到林业现场发现普通涉林刑事案件,由果追因,追查有关的林业管理人员是否存在渎职犯罪行为, 以事立案,将渎职案件与普通涉林刑事案件并案查处。通过查办普通涉林案件,从中摸排林业人员是否存在渎职犯罪行为。

三是从审查林木采伐许可证入手,排查渎职犯罪线索。林木采伐许可证是采伐林木的法律凭证,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负责林木采伐审批的工作人员却在无权审批的情况下,擅自批准发放采伐许可证或以权谋私,违法批准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造成国家森林资源遭受重大损失。如我院2004年查处的曾某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就是从我县林业部门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审批材料着手,对审批程序和审批数量进行全面审核,从而发现林政股工作人员曾某在没有经过分管局长审批条件下,擅自发放大量林木采伐许可证,致使该县森林资源被滥伐300余立方米。

四是从排查林政处罚案件入手,深挖其背后的渎职犯罪案件。当前,涉林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林业执法人员打击力度不够,可能存在徇私情私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现象。因此,反渎干警可以深入到基层林业工作站及森林公安分局,对其受理的行政处罚卷宗进行全面查看,系统分析,从中发现林业执法人员是否存在压案不报,以罚代刑,包庇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情况。

三、涉林犯罪案件侦查策略

涉林渎职犯罪案件往往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手段隐蔽。因此,只有不断地创新侦查方法和谋略,才能更好地侦办此类案件。结合近几年的办案实践,笔者认为,在案件线索受理后,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侦查谋略:

一是认真分析,周密计划。在获取线索后,不要急于开展调查,要根据线索的特点和危害后果,认真地分析评估线索,收集相关的林业法规、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初查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我院在查办徐某、朱某玩忽职守案时,在得到线索后,不是急于开始调查,而是先到本院公诉部门调取了李某乱砍滥伐案的卷宗,理性分析案件事实,危害结果,及危害结果与渎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召开案件线索分析会,对线索的成案率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初查计划,然后按照拟定计划,分步骤找森林公安分局案件承办人、乱砍滥伐行为人、林业站负责人等相关证人取证。

二是隐蔽意图,秘密初查。由于检察机关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持续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这既要迅速侦破案件又要避免草率立案,增强初查的隐蔽性和成效性。这就要求查办此类案件尤其要注重初查,力求在初查阶段弄清案件基本事实,获取定罪的关键性证据。如我院在查办林业局曾某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时,就是先从外围调查入手,以建立联系协调制度为名,秘密到该局了解情况,获取了该局的采伐许可证审批资料,固定了相关证据,一举查清了曾某的犯罪事实,为立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在证据收集方面,要注重犯罪的损失结果,加强与林业部门的联系,准确掌握关键证据。由于涉林渎职犯罪大多属于结果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在于损失结果的大小,因此,查办涉林渎职犯罪尤其要注重损失结果证据的收集。要注重取证时机,在取证时,反渎干警要不怕吃苦,深入林地现场,及时固定原始证据,准确掌握涉林渎职犯罪的损失后果大小。由于认定涉林犯罪案件专业性较强,这就需要林业部门的大力配合,才能获取关键性证据。如我院在办理陈某不移交刑事案件时,为了查清涉案林木的方数,我们及时与森林公安部门加强合作,获得了大量的滥伐林木数据、出售统计表、权属统计表、折算木材材积依据、活立木蓄积签定等专业上的支持,为收集关键证据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加强协调,统一认识,确保案件质量。鉴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在定性上认识难统一,反渎部门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案件定性上的统一。如我院在办理陈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一案时,在取证过程中多次征求本院公诉部门业务骨干的意见,让其站在出庭公诉的角度对案件的侦查提出指导性意见,以更有效地服务于调查取证。在案件移送于公诉科后,反渎部门案件承办人更是密切关注案件审查起诉的进展。在审判环节,由于法院审判人员以前没有审理过此类案件,向本院公诉部门提出,该案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在得知此情况后,我们主动到法院找到该案的承办人,将该案犯罪构成从法理上与他们进行了沟通,并将相关的判例拿给审判人员看,经充分交流协调,审判人员与我院反渎部门办案人员形成了共识,确保了该案的有罪判决。

作者单位:房县人民检察院

第四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发生渎职犯罪的原因

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发生渎职犯罪的原因

(一)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生的渎职犯罪,犯罪行为人大多数是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视公权为私权,权力观念错位,特权思想严重,讲亲情不讲原则。

(二)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执法腐败滋生蔓延。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体制,领导干部拥有较大的权力,领导干部往往很少受到真正有效的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和监督有较大难度,难以到位。

(三)制度执行不严,管理混乱。实际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内部规章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但在实践中,这些规章制度并未真正得到执行,落到实处,有的形同虚设,这是渎职犯罪重要成因之一。

(四)一线执法人员权力过大,形成监督漏洞。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业务管理体制中,业务管理权限实际上集中在基层执法人员手中。这些基层执法人员地位不高,待遇较差,工作辛苦,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手中权力却很大。他们是否依法行事,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良知。由于执法权力集中在一线人员个人身上,形成一些监管漏洞甚至是黑洞,不法分子只要买通了他们,就可以实施不法行为。

(五)意志薄弱,经受不住拉拢腐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十分完善,权力在某些环节,某些方面还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这就导致社会上企图牟取暴利的不法之徒,千方百计向行政执法人员发动进攻,瞄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薄弱环节,动用一切手段达到非法目的。意志不坚定的行政执法人员,往往会被他们腐蚀、利用、沦为罪人。

(六)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执法监督的有关立法存在缺失和空白。进行执法监督的首要条件必须有相应的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现有法律只是笼统地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未对行政执法监督作出专门的规定,缺乏应有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行政执法监督较之侦查监督、立案监督等司法监督显得更薄弱。由于现行法律对于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等界定不清或没有界定,因此造成了监督上的许多盲点和空白,以至于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在某些方面只能“望详兴叹”。即使有法可依的监督,由于缺乏具体实施监督的程序性和实体性的规定,致使监督刚性不足、措施乏力。若被监督者对于检察机关提出的建议不予履行、不予纠正,检察机关的监督便显得苍白无力,只能陷入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

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全面扎实开展好预防工作((二)加强思想教育,夯实预防基础

思想教育是预防工作的基础。我们要从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出发,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境界。第一、要加强宣传预防职务犯罪的重大意义,使得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广泛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第二、要经常性的通过典型案例在干部职工中间开展警示教育,提醒干部职工算好自己的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珍惜美好生活,远离腐败,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完善管理制度,为预防提供保障 制度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制度去约束人,使得预防有一个规范的长效机制。要认真调研,根据行业特点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并在工作生活中良好地贯彻执行。同时做到及时发现新问题,不断总结完善,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干部任用提拔制度、群众监督举报制度等等。

(四)加强监督制约,做好根本预防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职务犯罪。所以,我们要对国土部门的权力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权力的大小确定责任,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权责利相统一,构建起科学、民主、有效的监督体系。这样的管理体系才能做到严谨、科学。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保证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制度能得到良好的执行,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五)更新预防职务犯罪理念,密切联系群众原则

预防职务犯罪没有群众的参与,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贯彻好联系群众原则,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活动,使得人民群众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邪不压正,能够切实拉近领导层和职工群众的距离,万众一心去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首先,要端正对职务犯罪的态度。对职务犯罪是坚决打击、积极预防还是容忍。如果是坚决打击和积极预防,那么对职务犯罪就不能采取藏掖的方式,而必须充分地做到政务公开。其次,要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顺畅举报渠道。使得每一个苗头性问题或违法犯罪问题能得到及时发现、公正解决。最后,要在单位积极营造民主、公正、廉洁、道德的气氛。通过建立健全有关民主议事、决事制度,开展各种文体或业务竞赛活动,弘扬公正、廉洁、道德的精神风气。(

第五篇:浅析“小金库”的特点、危害及防范措施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近几年来,我们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案发单位私设“小金库” 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私设“小金库”违纪违法案件明显上升,其危害也日趋严重。“小金库”是滋生腐败和不廉政行为的温床。因此,进一步加强对私设“小金库”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提出防范措施是摆在纪检监察机关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金库”的特点

一是点多面广,具有普遍性。私设“小金库”现象不但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存在,且党政机关、执法机关等单位也普遍存在。有的单位不仅内部设立了“小金库”,而且各科、室、股、站、队、所也层层私设“小金库”。二是手段狡猾,具有隐蔽性。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私设“小金库”的形式也更加隐蔽。有的做账外账,有的做假账,有的甚至干脆不做账,只有一包白纸条,办法更是巧妙,主要领导与具体承办者操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即使案发后也都有着共同的防御心理和“攻守同盟”行为,给查处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集体负责”,具有共伙性。近几年我们办案发现,利用“小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库”实施违纪违法行为,由过去主要领导、财务人员等极少数相互勾结发展到单位领导集体与财务人员串通一气,让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共同以奖金和补助等名誉私分国有资产,可谓是“利益均占,风险集体共担”。四是“小金库”数额越来越大,涉及人员越来越多。从我们查处“小金库”的情况来看,少到上千元多到上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万到上百万元,涉案人员也越来越多,由原来的主要领导发展到所有领导,由原来的少数人发展到集体,构成一个“利益风险共同体”。五是问题难定性。通过查处“小金库”多数单位都是领导假跑项目,以请客送礼和业务往来为名,行自己贪占、个人得好处之实。用假发票、白纸条,在“小金库”如数报销,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这些钱的性质兼而有之,分辨不清难以定性,只好以违纪处理。

“小金库”危害

一是腐化了党的干部队伍,使少数党员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削弱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是使国家、集体大量资产流入个人腰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是为吃喝玩乐、请客送礼大开方便之门,严重腐化了社会风气,毒化了人们的心灵。

“小金库”的防范措施

“小金库”是个毒瘤,我们必须坚决割除。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源头治理上下功夫。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要通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明辨是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其次,要加大制度建设。预防和遏止“小金库”滋生腐败现象,关键是建立健全过硬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制度付诸实施,落到实处。否则杜绝“小金库”就是一句空话。一是要把好财务关。要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法规和财经纪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严格管理好预算外收入。二是要全面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决不允许把执法收入和经营收入加以隐瞒截留和挪作他用。

近年来,实行“县会计核算中心”和“村账民理乡审”都是切断“小金库”来源的好举措。第三,要严肃查处。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加大对各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检查力度,对发现私设“小金库”的行为,不论是哪个单位,涉及到什么人,都要对“小金库”的资产来源和走向,一查到底。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下载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措施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措施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赵深茂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今后的病毒防范趋势作了预测与判断。 关键词:网络;病毒;......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

    配电变压器烧毁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配电变压器烧毁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松滋市供电公司生技科 今年以来,松滋市供电公司先后共有18台公用配电变压器遭受损毁,经调查了解,其中有14台是因雷击烧毁、有3台因风灾烧毁、......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以及近年来会计舞弊行......

    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药房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近年来,医疗纠纷在不断增加,赔偿金额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群众的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患者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逐步增大,维护个人利益的观......

    浅谈匿名举报特点、原因和处理

    匿名举报是公民使用化名或者隐匿真实姓名向党和国家机关及领导人揭发、控告、检举有关组织或个人犯有违反党纪、政纪的错误或触犯刑律的罪刑,表示要求惩处意愿的行为。它通常......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5篇范文)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付丞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泸州市,646005)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在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这使计算机病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