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品解析:上海市徐汇区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
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物理学中常用科学家名字做物理量单位,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瓦特名字做单位的是()A.电荷量
B.电流
C.电功
D.电功率 【答案】D 【解析】A.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C”,故A不符合题意。B.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A”,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故C不符合题意。D.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W”,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
2.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物品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A.茶壶 B.吸尘器 C.温度计 D.订书机 【答案】A 【解析】A.茶壶壶嘴与壶身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B.吸尘器是利用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速大压强小的原理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订书机是根据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的原理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3.家用电器中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于()A.0.02安 B.0.2安 C.2安 D.20安 【答案】C 【解析】根据P=UI可得故C正确为答案。
4.重为3牛的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该物体()
A.受到的浮力可能小于3牛 B.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3牛 C.排开水的重力一定小于3牛 D.排开水的重力可能大于3牛 【答案】B 【解析】AB.根据漂浮条件F浮=G,重为3N的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3N,故A错误,B正确。
CD.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3N,所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3N,故CD错误。,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约几百瓦,所以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于2A,答案为B。
点睛:物体漂浮在水面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
5.电源适配器(俗称充电器)上印有如图所示数据,则该电源适配器向手机充电的电压约为()
A.5伏 B.12伏 C.100伏 D.220伏 【答案】A 【解析】根据电源适配器铭牌可知,输出电压为5V,所以该电源适配器向手机充电的电压约为5V,故A正确为答案。
6.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用品中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是()A.高压锅煮饭 B.吸管喝饮料 C.注射器注射药液 D.洒水壶洒水 【答案】B 【解析】A.高压锅煮饭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管喝饮料,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到嘴里,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
C.注射器注射药液利用了活塞的推力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洒水壶洒水利用了液体的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7.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A.减小了导体长度 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增大了导体长度 D.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答案】C 【解析】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长度,电阻变大。故C正确为答案。
点睛: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长度,所以电阻变大;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横截面积,所以电阻会变小。
8.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灯L亮,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小。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R上。现用一只规格相同且完好的灯L'替换灯L,关于电路故障判断正确的是()
A.若灯L'亮,则可能是灯L断路 B.若灯L'亮,则一定是电阻R短路 C.若灯L'不亮,则可能是灯L短路 D.若灯L'不亮,则一定是电阻R断路 【答案】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若是电阻R断路,换上新灯泡后电路还是断路,不能发光,故若灯L'不亮,则一定是电阻R断路,C错误,D正确.故选D.9.小明在医院看到一种输液报警器如图甲,当管内药液流完时,电铃发声,报警器内部有一可变电阻,当输液管内有液体时,电阻大,无液体时,电阻小,电路如图乙所示,则当闭合开关,报警器工作时,分析正确的是()
A.输完药液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B.输完药液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C.未输完药液时,电铃不响是因为没有电流通过
D.输完药液时,电铃响的原因是其两端电压变大,电铃正常工作 【答案】D 【解析】输完药液时,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由欧母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AB错误,D正确;未输完药液时,电阻大,电路中电流较小,电铃两端电压较小,所以不工作,C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条件分析电路电阻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
10.如图所示,薄壁轻质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有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B液体中,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取出容器中的金属小球,则A、B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A、△pB和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A、FB的关系是()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答案】B 【解析】因为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B液体中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由图可知,即,则..,所以A容器中液
.取出容器中的金属小球,两容器中减少的体积相同,由图可知两容器的底面积:体下降的深度,由公式
A容器中减少的压强大于B容器中减少的压强,可知,即;,已知金属球浸没在A、B液体中时,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由图知,由可得,两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又因为薄壁轻质柱形容器(容器自身重力不计),所以容器内部液体的重力,.,则两个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关系为: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和分析,知道取出球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恰好是原来压强与减小压强之差的关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二、填空题
11.在上海地区的家庭中,微波炉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伏;微波炉与空调器之间是_____连接的;每多使用一个用电器,家庭电器的总电阻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微波炉的待机功率为1瓦,待机一个月(30天),将耗电_____千瓦时。
【答案】
(1).220
(2).并联
(3).变小
(4).0.72 【解析】(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所以微波炉正常工作的电压为220V;微波炉与空调器之间是并联连接的;
(2)因为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电阻越并越小,每多使用一个用电器,家庭电器的总电阻将变小。
(3)若微波炉的待机功率为1瓦,待机一个月(30天)10-3kW×30×24h=0.72kWh。,将耗电W=Pt=1×103千克/米3,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_____是0.9×103千克。一块质量为0.18千克的冰的12.冰的密度为0.9×3体积为_____米;若把该冰块放入水杯中,当冰熔化成水时,它的质量将_____,体积将_____;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
4(3).不变
(4).变小
(5).变小 【答案】
(1).质量
(2).2×10千克/米,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质量是0.9×10千克.【解析】冰的密度为0.9×一块质量为0.18千克的冰的体积:
.冰熔化成水时,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将减小.冰熔化成水,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由
可知,压强将变小.333点睛:本题考查了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压强定义式的应用,易错点在最后一空,要知道:冰熔化成水,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1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6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库,电流做功为_____焦。当它两端的电压变成6伏时,它的电阻为_____欧。【答案】
(1).6
(2).18
(3).5 【解析】(1)由
10s=6C,可得,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It=0.6A×(2)电流做功为W=UIt=UQ=3V×6C=18J.(3)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6A,所以导体的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当它两端的电压变成6V时,它的电阻为5Ω。
点睛: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其两端的电压无关,所以电阻大小不变。
14.汽车无论是不慎驶入水中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水越深车门越难推开。如图所示,在车门下都距水面0.3米深的O处,水的压强为_____帕。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米,受到水的平均10帕,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牛,约相当于_____千克(取整数)的水压在车门上,因此,压强为5×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_____(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砸窗逃离。
3103
(2).4×103
(3).408
(4).B 【答案】
(1).2.94×【解析】(1)由可得,O处水的压强为。
(2)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由G=mg可得,约相当于。
.(3)通过计算可得,水越深压力越大,因此,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逃生锤B端尖,受力面积小,在压力一定时,压强较大,因此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砸窗逃离。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每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甲_____p乙;若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大于
(2).小于
【解析】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匀质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开始时他们对地的压强相等.则:因为:,即,则..没切前两物体对地的压强: ①,②
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时,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因为,所以.,切去高度相同的部分时,切去部分的重力:,所以
.③
.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则:
④,由①③④可知由②③⑤可知....⑤
而最初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压强大小的判断,关键要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柱体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强公式应用.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发现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故障仅发生在电阻R、灯L上某一处。某同学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灯L和电阻R之间,由此来取得电路故障。请写出电流表有否示数及对应的故障_____。
【答案】电流表有示数:L短路@电流表无示数:R断路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和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闭合电键S,发现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故障仅发生在电阻R、灯L上某一处,因此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L短路或电阻R断路。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灯L和电阻R之间,若电流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灯L短路; 若电流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断路;
17.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纸锥竖直下落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质量、形状不同的纸锥进行竖直下落实验,并用闪光照相机记录不同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图(a)、(b)中,纸锥的质量相同,形状不同,(b)中纸锥的锥头更尖。如图(b)、(c)中,纸锥的形状相同,质量不同,(c)中纸锥质量较大。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中的(a)与(b),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 ②分析比较如图中的(b)与(c),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
【答案】
(1).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时,锥头越尖,下落时间越短
(2).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时,质量越大,下落时间越短
【解析】分析比较图中的(a)与(b),纸锥的质量相同,形状不同,从同一高度下落时,下落时间不同,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时,锥头越尖,下落时间越短。
②分析比较图中的(b)与(c),纸锥的形状相同,质量不同,下落时间不同,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时,质量越大,下落时间越短。
点睛:当影响一个变量的因素有多个时,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三、作图题
18.水平地面上有一重为5牛的物体。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物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 【解析】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F=G=5N,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作用点在地面,设定标度为1N,压力的图示如下:
点睛:作力的图示,标度必须能被力的大小整除,最后要表明力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电流表仅测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
【答案】
【解析】根据设计要求,电流表仅测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则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的电流,因为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因此将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连图如下:
点睛:根据题目的要求,先确定电路的串并联性质,再明确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最后确定导线的位置。20.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a)电流方向如图所示;(b)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
【解析】根据电流的方向可确定电池的正负极,根据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说明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所以电流表与灯泡串联。因此左端为电源,中间为电压表,右侧为电源。如图所示:
四、计算题
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该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21.体积为4×【答案】40N 【解析】试题分析
知道金属块的体积(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 试题解析
因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欧。当电键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2)电阻R2的电功率。【答案】(1)0.6A;(2)2.4W。【解析】试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电键S闭合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R2支路的电流.(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2)根据P=UI求出电阻R2的电功率. 试题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电键S闭合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R2支路的电流.(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电功率:
.点睛: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简单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2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伏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120Ω 1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②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同时将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0﹣3伏量程损坏)接入电路a、b、c中的某两点之间,要求:电流表、电压表选取合适的量程,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两电表均能达到满刻度,且电路能正常工作,求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答案】①8V;②25Ω; 5Ω≤R0≤24Ω。
【解析】解:(1)由图(a)可知,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由图(b)可知,电流表示数I=0.4A。根据欧姆定律
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0.4A×20Ω=8V。
(2)由题,用电阻替换电阻,同时将一个电压表接入电路a、b、c中的某两点之间,由于该电压表0-3V量程损坏,所以电压表选用0~15V;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两电表均能达到满刻度,且电路能正常工作,因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所以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
①若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压表选用0~15V量程,所以R0的最大电压U0大=15V,当电路中通过最大电流I0大=0.6A时,替换电阻R0的阻值最小,则
②若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选用0~15V量程,当滑动变阻器为最大值120Ω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U2=15V,所以电路中最小电流,此时R0两端电压U0=3V,则R0最大值为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U2=15V,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因此,电压表接bc时,R0的阻值范围5Ω≤R0≤24Ω。
;,此时R0两端电压U0=3V,则R0最小值为24.如图(a)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酒精和水,酒精的10体积为3×﹣3米(已知
3千克/米).将图(b)所示的实心圆柱形金属块(底面积为容器
3底面积的一半),分别竖直放入酒精和水中(液体都不溢出),同时测出放入金属块前后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酒和p水,如下表所示。求:
①酒精的质量m酒 ___________;
②放入金属块前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 ___________。
③已知金属块放入液体后有浸没、未浸没、恰好浸没三种状态___________。
i)分析比较金属块放入酒精前后,酒精的压强:p'酒<2p酒,可推出h'酒<2h酒;同时结合已知条件S金=S容/2,可分析推出:金属块在酒精中处于_____状态。
ii)分析比较金属块放水中入前后,水的压强:_____,可知_____可分析推出:金属块在水中处于未浸没或恰好浸没状态。
iii)进一步综合分析,并通过计算说明金属块在水中所处的状态_______。
(1).2.4kg
(2).0.2m
(3).浸没
(4).p'水=2p水
(5).h'水=2h水
(6).金属块放入水后,【答案】金属块排开的体积小于金属块的体积
(7).所以金属块在水中未浸没。【解析】试题分析 ①根据②根据求出酒精的质量.求出水的深度h水.③根据压强的变化求出液面上升后的高度与金属块的高度比较,即可判断金属块所处的状态.试题解析
10-3m3,①酒精的体积:V=3×则酒精的质量:
.②由可得水的深度:
.③已知金属块放入液体后有浸没、未浸没、恰好浸没三种状态
i)金属块放入酒精前后,已知酒精的压强:p'酒<2p酒,可推出h'酒<2h酒; 根据可得:.,金属块放入酒精后,酒精和金属块的体积为:即:则:所以,即:,所以金属块在酒精中处于浸没状态.ii)由表可知,放入金属块前后压强之比为:,即.即:.,表达式展开可得:
iii)进一步综合分析,并通过计算说明金属块在水中所处的状态.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后,.金属块放入水后,金属块排开的体积为:
.所以,金属块在水中未浸没.点睛: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最后一问中根据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的变化与金属块的高度关系的变化.五、实验题
25.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_____在电路中,电压表应_____在电路中(均选填“串联”或“并联”).图所示装置可做“探究_____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答案】
(1).串联
(2).并联
(3).液体内部压强
【解析】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的仪器,只能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用电器的两端.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U形管压强计”,可以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点睛:此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压强计的用途和作用,属于基础题型.26.小徐在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实验情景如图(a)(b)(c)(d)(e)所示,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①由图(a)(c)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②由图(b)(d)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厘米3。
③由图(d)(e)的实验现象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④根据小徐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经运算、比较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答案】
(1).0.3(2).50
(3).无关
(4).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解析】(1)由图(a)(c)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2)由图(b)(d)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3)由图(d)(e)的实验现象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根据小徐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经运算、比较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点睛:实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27.小汇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只有电源(电压大于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0﹣3安量程档损坏)、定值电阻R1=10欧、R2=30欧、电键、若干导线等器材。他经过思考,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电路图及闭合电键S后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c)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空格填写完整__________。
;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欧。
【答案】
(1).20。
【解析】因为电流表0~3A量程档损坏,所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1)(a)中电流表示数为0.3A,定值电阻Ω,根据欧姆定律
可得,R1两端的电压U1=IR1=0.3A×10Ω=3V;
同理,可得R2两端的电压U2=IR2=0.3A×30Ω=9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U1+U2=3V+9V=12V;
(2)(b)中电流表示数为0.24A,则R2两端的电压U2=IR2=0.24A×30Ω=7.2V; 根据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串联各部分的电压之和,则Ux=U-U2=12V-7.2V =4.8V; 由欧姆定律可得,Rx的阻值。
(3)(c)中电流表示数为0.4A,则R1两端的电压U1=IR1=0.4A×10Ω=4V; 根据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串联各部分的电压之和,则Ux=U-U2=12V-4V =8V; 由欧姆定律可得,Rx的阻值。
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空格填写完整。
(2).(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20Ω。
28.为了探究液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把液体盛放在长短不同的塑料管中,并在两端安装接线柱,构成一个液体电阻如图所示。他们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液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液体浓度有关;猜想2:液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猜想3:液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长度有关;他们用一节干电池、电流表和自制的液体电阻,进行了三组实验,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①为了验证猜想1,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②为了验证猜想2,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判断猜想2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立。
③为了验证猜想3,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电阻的浓度与温度相同时,_____。④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猜想_____。
(1).1、4或2、5或3、6
(2).当液体电阻的温度和长度相同时,【答案】浓度越大,电阻越小
(3).1、2、3或4、5、6
(4).不能
(5).电阻越长,电阻越大
(6).液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液体溶质的种类(液体的横截面积等)有关
【解析】为了验证猜想1,液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液体浓度有关;应保持温度、长度相同,比较电流的大小从而判断电阻的大小。所以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电阻的温度和长度相同时,浓度越大,电阻越小。为了验证猜想2,液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应保持液体浓度、长度相同,比较电流的大小从而判断电阻的大小。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1与2与3或4与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判断猜想2不能成立。
③为了验证猜想3,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电阻的浓度与温度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④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液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液体溶质的种类(液体的横截面积等)有关。
第二篇:上海市崇明县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崇明县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那么的值为()
A. B. C. D.
2.已知Rt△ABC中,∠C=90°,BC=3,AB=5,那么sinB的值是()
A. B. C. D.
23.将抛物线y=x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2222A.y=(x+2)+3 B.y=(x+2)﹣3 C.y=(x﹣2)+3 D.y=(x﹣2)﹣3
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AED=∠B,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AE•AC=AD•AB B.CE•CA=BD•AB C.AC•AD=AE•AB D.AE•EC=AD•DB
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5,圆心距是1,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内含
6.如图所示,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8cm,底边上的高长18cm,现沿底边依次向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cm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二.填空题 7.化简:
=
.
8.如果在比例1:1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4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29.抛物线y=(a+2)x+3x﹣a的开口向下,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10.一斜面的坡度i=1:0.75,一物体由斜面底部沿斜面向前推进了20米,那么这个物体升高了
米.
11.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36°,那么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
12.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如果AB=8,CD=6,那么OE=
.
13.如图所示,某班上体育课,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站在C、D的位置时,乙的影子恰好在甲的影子里边,已知甲身高1.8米,乙身高1.5米,甲的影长是6米,则甲、乙同学相距
米.
14.如图,点A(3,t)在第一象限,OA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α,tanα=,则t的值是
.
15.如图,▱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CD=2DE.若△DEF的面积为1,则▱ABCD的面积为
.
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5,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如果点F是弧EC的中点,联结FB,那么tan∠FBC的值为
.
17.新定义:我们把两条中线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如图所示,△ABC中,AF、BE是中线,且AF⊥BE,垂足为P,像△ABC这样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如果∠ABE=30°,AB=4,那么此时AC的长为
.
18.如图,等边△ABC中,D是边BC上的一点,且BD:DC=1:3,把△ABC折叠,使点A落在边BC上的点D处,那么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9.计算:﹣cot30°.
2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DC边上,且DE=3EC,AC与BE交于点F;(1)如果,那么请用、来表示在、;
(2)在原图中求作向量论的向量)
方向上的分向量.(不要求写作法,但要指出所作图中表示结
21.如图,已知AD∥BE∥CF,它们依次交直线l1、l2于点A、B、C和点D、E、F,(1)求AB、BC的长;
(2)如果AD=7,CF=14,求BE的长.,AC=14;
22.目前,崇明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交通部门一再提醒司机: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并在进一步完善各类监测系统,如图,在陈海公路某直线路段MN内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23.如图1,△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1)求证:△ACD∽△CBD;
2(2)如图2,延长DC至点G,联结BG,过点A作AF⊥BG,垂足为F,AF交CD于点E,求证:CD=DE•DG.
2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条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其中B(3,0),C(0,4),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OC=4OA;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它的顶点坐标;
(2)联结AC、BC,点P是x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PM∥BC交射线AC于点M,联结CP,若△CPM的面积为2,则请求出点P的坐标.
25.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6,BC=8,E是BC边上一点(不与B、C重合),过点E作EF⊥AE交AC、CD于点M、F,过点B作BG⊥AC,垂足为G,BG交AE于点H;(1)求证:△ABH∽△ECM;
(2)设BE=x,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BHE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E的长.
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那么的值为()
D. A. B. C.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根据=,可设a=2k,则b=3k,代入所求的式子即可求解. 【解答】解:∵ =,∴设a=2k,则b=3k,则原式=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根据=,正确设出未知数是本题的关键.
2.已知Rt△ABC中,∠C=90°,BC=3,AB=5,那么sinB的值是()A. B. C. D.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在直角△ABC中,AC=
=
=4,则sin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定义,是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理解定义是关键.
23.将抛物线y=x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2222A.y=(x+2)+3 B.y=(x+2)﹣3 C.y=(x﹣2)+3 D.y=(x﹣2)﹣3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先确定出原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然后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图象的顶点坐标,然后写出即可.
2【解答】解:抛物线y=x的顶点坐标为(0,0),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3),2所以,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y=(x﹣2)﹣3,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函数图象的平移,根据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利用顶点的变 6
化确定图形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AED=∠B,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AE•AC=AD•AB B.CE•CA=BD•AB C.AC•AD=AE•AB D.AE•EC=AD•DB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AED=∠B,而∠A公共,由此可以得到△ABC∽△AED,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AED=∠B,而∠A公共,∴△ABC∽△AED,∴AB:AE=AC:AD,∴AB•AD=AC•AE.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下着雨判定,解题的关键是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解决问题.
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5,圆心距是1,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内含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先计算两圆的半径之差,然后根据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可确定这两圆的位置关系. 【解答】解:∵5﹣3=2>1,即圆心距小于两半径之差,∴这两圆内含.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圆心距为d,两圆半径分别为R、r,:当两圆外离⇔d>R+r;两圆外切⇔d=R+r;两圆相交⇔R﹣r<d<R+r(R≥r);两圆内切⇔d=R﹣r(R>r);两圆内含⇔d<R﹣r(R>r).
6.如图所示,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8cm,底边上的高长18cm,现沿底边依次向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cm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求得顶点到这个正方形的长,再根据矩形的宽求得是第几张. 【解答】解: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正方形中平行于底边的边是3,所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设从顶点到这个正方形的线段为x,则,解得x=3,所以另一段长为18﹣3=15,因为15÷3=5,所以是第5张.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比例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7.化简:
= ﹣﹣7 .
【考点】*平面向量.
【分析】直接利用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故答案为:.
=2﹣4﹣3﹣3=﹣﹣7.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注意掌握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是解此题的关键.
8.如果在比例1:1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4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24 千米. 【考点】比例线段.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可直接得出实际距离.
【解答】解:根据题意,2.4÷=2400000厘米=24千米. 即实际距离是24千米. 故答案为:24.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的知识,注意掌握比例线段的定义及比例尺,并能够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29.抛物线y=(a+2)x+3x﹣a的开口向下,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2 .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定义. 【专题】推理填空题.
2【分析】根据抛物线y=(a+2)x+3x﹣a的开口向下,可得a+2<0,从而可以得到a的取值范围.
2【解答】解:∵抛物线y=(a+2)x+3x﹣a的开口向下,∴a+2<0,得a<﹣2,故答案为:a<﹣2.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则二次项系数 8
就小于0.
10.一斜面的坡度i=1:0.75,一物体由斜面底部沿斜面向前推进了20米,那么这个物体升高了 16 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专题】推理填空题.
【分析】根据一斜面的坡度i=1:0.75,可以设出一物体由斜面底部沿斜面向前推进了20米时对应的竖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以解答此题.
【解答】解:设一物体由斜面底部沿斜面向前推进了20米时,对应的竖直高度为x,则此时的水平距离为0.75x,222根据勾股定理,得x+(0.75x)=20 解得x1=16,x2=﹣16(舍去),即一物体由斜面底部沿斜面向前推进了20米,此时这个物体升高了16米. 故答案为:16.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什么是坡度,坡度是竖直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值.
11.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36°,那么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10 .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利用外角和360°除以外角的度数36°可得正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解:360÷36=10,故答案为: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关键是掌握多边形外角和为360°.
12.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如果AB=8,CD=6,那么OE=
.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连接OC,根据垂径定理求出CE,在△OE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E即可. 【解答】解:连接OC.如图所示: ∵AB是圆O的直径,AB⊥CD,∴CE=DE=CD=3,OC=OB=AB=4,在△OCE中,由勾股定理得:OE=故答案为:.
=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CE的长,用的数学思想是 9
方程思想,把OE当作一个未知数,题目较好.
13.如图所示,某班上体育课,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站在C、D的位置时,乙的影子恰好在甲的影子里边,已知甲身高1.8米,乙身高1.5米,甲的影长是6米,则甲、乙同学相距 1 米.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甲的身高与影长构成的三角形与乙的身高和影长构成的三角形相似,列出比例式解答. 【解答】解:设两个同学相距x米,∵△ADE∽△ACB,∴,∴,解得:x=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根据身高与影长的比例不变,得出三角形相似,运用相似比即可解答.
14.如图,点A(3,t)在第一象限,OA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α,tanα=,则t的值是
.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过点A作AB⊥x轴于B,根据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过点A作AB⊥x轴于B,∵点A(3,t)在第一象限,∴AB=t,OB=3,又∵tanα=∴t=.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过点A作x轴的垂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利用正切列式的关键,需要熟记正切=对边:邻边.
15.如图,▱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CD=2DE.若△DEF的面积为1,则▱ABCD的面积为 12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求出CE=3DE,AB=2DE,求出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AD∥BC,推出△DEF∽△CEB,△DEF∽△ABF,求出=()=,=()=,求出△CEB的2面积是9,△ABF的面积是4,得出四边形BCDF的面积是8,即可得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CD=2DE,∴CE=3DE,AB=2D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DEF∽△CEB,△DEF∽△ABF,∴=()=,=()=,2∵△DEF的面积为1,∴△CEB的面积是9,△ABF的面积是4,∴四边形BCDF的面积是9﹣1=8,∴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8+4=12,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5,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如果点F是弧EC 11 的中点,联结FB,那么tan∠FBC的值为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连接CE交BF于H,连接BE,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AB=CD=3,AD=BC=5=BE,∠A=∠D=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4,求出DE=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求出CH,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 【解答】解:连接CE交BF于H,连接BE,∵四边形ABCD是矩形,AB=3,BC=5,∴AB=CD=3,AD=BC=5=BE,∠A=∠D=90°,由勾股定理得:AE=由勾股定理得:CE=由垂径定理得:CH=EH=CE=
=
=4,DE=5﹣4=1,,在Rt△BFC中,由勾股定理得:BH==,所以tan∠FBC===.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垂径定理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并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17.新定义:我们把两条中线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如图所示,△ABC中,AF、BE是中线,且AF⊥BE,垂足为P,像△ABC这样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如果∠ABE=30°,AB=4,那么此时AC的长为 .
【考点】三角形的重心;勾股定理. 【专题】计算题;三角形.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F∥AB,EF=AB=2,再由勾股定理得到结果. 【解答】解:如图,连接EF,∵AF、BE是中线,∴EF是△CAB的中位线,可得:EF=×4=2,∵EF∥AB,∴△PEF~△ABP,∴===,在Rt△ABP中,AB=4,∠ABP=30°,∴AP=2,PB=2∴PF=1,PE=,在Rt△APE中,∴AE=∴AC=2,.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18.如图,等边△ABC中,D是边BC上的一点,且BD:DC=1:3,把△ABC折叠,使点A落在边BC 13
上的点D处,那么的值为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BD:DC=1:3,可设BD=a,则CD=3a,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BM+MD+BD=5a,DN+NC+DC=7a,再通过证明△BMD∽△CDN即可证明AM:AN的值. 【解答】解:∵BD:DC=1:3,∴设BD=a,则CD=3a,∵△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4a,∠ABC=∠ACB=∠BAC=60°,由折叠的性质可知:MN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AM=DM,AN=DN,∴BM+MD+BD=5a,DN+NC+DC=7a,∵∠MDN=∠BAC=∠ABC=60°,∴∠NDC+∠MDB=∠BMD+∠MBD=120°,∴∠NDC=∠BMD,∵∠ABC=∠ACB=60°,∴△BMD∽△CDN,∴(BM+MD+BD):(DN+NC+CD)=AM:AN,即AM:AN=5:7,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三.解答题
19.计算:﹣cot30°.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解.
【解答】解:原式=﹣
===2. ﹣
【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DC边上,且DE=3EC,AC与BE交于点F;(1)如果,那么请用、来表示在、;
(2)在原图中求作向量论的向量)
方向上的分向量.(不要求写作法,但要指出所作图中表示结
【考点】*平面向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易得则,可求得,又由DE=3EC,CD∥AB,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案;
(2)首先过点F作FM∥AD,FN∥AB,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且AD=BC,CD∥AB且CD=AB,∴又∵∴∵DE=3EC,∴DC=4EC,又∵AB=CD,∴AB=4EC,∵CD∥AB,∴∴∴∴,;,,,再由三角形法,继而求得答(2)如图,过点F作FM∥AD,FN∥AB,则,分别是向量在、方向上的分向量.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知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21.如图,已知AD∥BE∥CF,它们依次交直线l1、l2于点A、B、C和点D、E、F,(1)求AB、BC的长;
(2)如果AD=7,CF=14,求BE的长.,AC=14;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1)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比例的性质得出,即可求出AB的长,得出BC的长;
(2)过点A作AG∥DF交BE于点H,交CF于点G,得出AD=HE=GF=7,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比例式求出BH,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1)∵AD∥BE∥CF,∴,∴,∵AC=14,∴AB=4,∴BC=14﹣4=10;
(2)过点A作AG∥DF交BE于点H,交CF于点G,如图所示: 又∵AD∥BE∥CF,AD=7,∴AD=HE=GF=7,∵CF=14,∴CG=14﹣7=7,∵BE∥CF,∴,∴BH=2,∴BE=2+7=9.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熟练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通过作辅助线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出BH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目前,崇明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交通部门一再提醒司机: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并在进一步完善各类监测系统,如图,在陈海公路某直线路段MN内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BH,CH,AB的长进而求出汽车的速度,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此车没有超速.理由如下: 过C作CH⊥MN,垂足为H,∵∠CBN=60°,BC=200米,∴CH=BC•sin60°=200×=100BH=BC•cos60°=100(米),∵∠CAN=45°,∴AH=CH=100∴AB=100米,(米),﹣100≈73(m),∴车速为∵60千米/小时=m/s. m/s,又∵14.6<,∴此车没有超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得出AB的长是解题关键.
23.如图1,△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1)求证:△ACD∽△CBD;
2(2)如图2,延长DC至点G,联结BG,过点A作AF⊥BG,垂足为F,AF交CD于点E,求证:CD=DE•DG.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DC=∠CDB=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CD=∠B,由于∠ADC=∠CDB,即可得到结论;
2(2)根据∠ACB=90°,CD⊥AB,得到∠CAD=∠BCD,推出Rt△ACD∽Rt△CBD,于是得到CD=AD•BD,根据AF⊥BG,GD⊥AB,证得∠EDA=∠EFG=∠GDP=90°,推出△BGD∽△ADE,于是得到AD•BD=DG•DE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证明:(1)∵CD⊥AB,∴∠ADC=∠CDB=90°,∴∠BCD+∠B=90°,∵∠ACB=90°,∴∠ACD+∠BCD=90°,∴∠ACD=∠B,又∵∠ADC=∠CDB,∴△ACD∽△CBD;
(2)∵AF⊥BG,∴∠AFB=90°,∴∠FAB+∠GBA=90°,∵∠GDB=90°,∴∠G+∠GBA=90°,∴∠G=∠FAB,又∵∠ADE=∠GDB=90°,∴△ADE∽△GDB,∴,∴AD•BD=DE•DG,∵△ACD∽△CBD,∴,2∴CD=AD•BD,2∴CD=DE•DG.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条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其中B(3,0),C(0,4),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OC=4OA;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它的顶点坐标;
(2)联结AC、BC,点P是x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PM∥BC交射线AC于点M,联结CP,若△CPM的面积为2,则请求出点P的坐标.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根据OA与OC的关系,可得A点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
(2)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可得PH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MC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关于x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解答】解:(1)∵C(0,4),O(0,0),∴OC=4. ∵OC=4OA,∴OA=1.
∵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A(﹣1,0).
2设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bx+c,∵抛物线过点 A(﹣1,0),B(3,0),C(0,4)
∴,解得,∴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x+4,它的顶点坐标为(1,);
(2)过点P作PH⊥AC,垂足为H.
∵P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设P(x,0). ∵A(﹣1,0),∴PA=x+1.
∵在Rt△AOC中,OA2+OC2=AC又∵OA=1,OC=4,∴AC==
=,∵∠AOC=90°,∴sin∠CAO===
∵∠PHA=90°,∴sin∠CAO===
∴PH=.
∵PM∥BC,∴=
∵B(3,0),P(x,0)
①点P在点B的左侧时,BP=3﹣x ∴=,∴CM=∵S△PCM=2,∴CM•PH=2,.
∴••=2.
解得x=1. ∴P(1,0);
②点P在点B的右侧时,BP=x﹣3 ∴=,∴CM=∵S△PCM=2,∴CM•PH=2,∴•解得x1=1+2∴P(•,x2=1﹣2,0).
=2.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P的坐标为(1,0)或(,0).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得出PH的长是解题关键,又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M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得出关于x的方程.
25.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6,BC=8,E是BC边上一点(不与B、C重合),过点E作EF⊥AE交AC、CD于点M、F,过点B作BG⊥AC,垂足为G,BG交AE于点H;(1)求证:△ABH∽△ECM;
(2)设BE=x,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BHE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E的长.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专题】综合题;图形的相似.
【分析】(1)由矩形的四个角为直角,得到∠ABC为直角,再由BG垂直于AC,AE垂直于EF,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利用外角性质得到另一对角相等,利用两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即可得证;
(2)延长BG,交AD于点K,利用两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ABK与三角形ABC相似,由相似得比例求出AK的长,由AK与BE平行,得到三角形AHK与三角形BHE相似,表示出EH,由第一问的结论,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表示出,即可确定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定义域即可;
(3)当△BHE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考虑:①当BH=BE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及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E的长;②当HB=HE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E的长;③当EB=EH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即可.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即∠ABG+∠CBG=90°,∵EF⊥AE,BG⊥AC,∴∠AEF=∠BGA=90°,∴∠AEF=∠ABC,∠ACB+∠CBG=90°,∴∠ABG=∠ACB,∵∠AEC=∠ABC+∠BAE,即∠AEF+∠CEF=∠ABC+∠BAE,∴∠BAE=∠CEF,又∵∠ABG=∠ACB,∴△ABH∽△ECM;
(2)解:延长BG交AD于点K,∵∠ABG=∠ACB,又∵在矩形ABCD中,∠BAK=∠ABC=90°,∴△ABK∽△BCA,∴=,即=,∴AK=,22
∵在矩形ABCD中,AD∥BC,且BE=x,∴==,∴EH=•AH,∵△ABH∽△ECM,∴==,∵=y,∴y==•=•=(0<x<8);
(3)解:当△BHE为等腰三角形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①当BH=BE时,则有∠BHE=∠BEH,∵∠BHE=∠AHG,∴∠BEH=∠AHG,∵∠ABC=∠BGA=90°,∴∠BEH+∠BAE=∠AHG+∠EAM=90°,∴∠BAE=∠EAM,即AE为∠BAC的平分线,过点E作EQ⊥AC,垂足为Q,如图2所示,则EQ=EB=x,CE=8﹣x,∵sin∠ACB===,∴x=3,即BE=3;
②当HB=HE时,则有∠HBE=∠HEB,∵∠ABC=∠BGC=90°,∴∠BAE+∠HEB=∠BCG+∠HBE=90°,∴∠BAE=∠BCG,∴tan∠BAE=tan∠BCA==,∴x=,即BE=;
③当EB=EH时,则有∠EHB=∠EBH,又∵∠EHB=∠AHG,∴∠AHG=∠EBH,23
∵∠BGA=∠BGC=90°,∴∠CAE+∠AHG=∠BCG+∠EBH=90°,∴∠CAE=∠BCG,∴EA=EC=8﹣x,222222∵在Rt△ABE中,AB+BE=AE,即6+x=(8﹣x),解得:x=,即BE=,综上所述,当△BHE是等腰三角形时,BE的长为3或或.
【点评】此题属于相似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第三篇: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答案版)(推荐)
201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理化试卷
满分共150分100分钟完成
物理部分
考生注: 1选择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填涂
2.做题时,考生务必披答题要求在智题纸规定的位置作答,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1.在原子核中,不带电的粒子是()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 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蓝光 B.橙光 C.黄光D.紫光 3.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牛顿 B.奥斯特 C.库仓 D.欧姆
4.冬运会的冰壶运动中,冰查在运动员不断摩擦冰面的过程中前进,其惯性()A.变大 B.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5.质量和韧温都相的铁块和一杯水,吸收相等热量后,把铁块投入这杯水中,已知C铁 A.热量由水传给铁块 B.水和铁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C.热量由铁块传给水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甲、乙两物体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所示是它们的s-t图像,观察者位于P处,t=0时,乙物体经过P处,t=2秒时甲物体也经过P处,则甲从经过P处到追上乙所用时间t甲和通过的路程s为()A.t甲=3秒,s=15米 B.t甲=3秒,s=25米 C.t甲=5秒,s=15米 D.t甲=5秒,s=25米 7.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下的高度相同,它们剩余部分质量为m甲、m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的大小为△F甲、△F乙,则() A.m甲 > m乙,ΔF甲 > ΔF乙 B.m甲 > m乙,ΔF甲 < ΔF乙 C.m甲 < m乙,ΔF甲 > ΔF乙 D.m甲 < m乙,ΔF甲 < ΔF乙 8.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断开,在下列的各种操作中,能使电表A与A1示数之差变大的是()A.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动 B.滑动变阳器R1的滑片向左滑动 C.闭合电键S前后 D.闭合电键S后.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动 二、填空题(共24分)9.上海地区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电灯所消耗的电能是远方的发电站通过(选填“高压“或“低压”)输电线路输送至用电区的:额定功率为1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2小时,耗电 度。 10.如图3所示的冰球比赛中,球被击打飞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冰球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其质量将、重力势能将(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小朋友能透过声音分辨门外的人是不是自己的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如图4所示,真空吸盘挂钩是利用了 的作用牢牢吸附在墙上:工人常用重锤线检测墙面是否竖直,因为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 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12.某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通过的电流为0.5安,则在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这段时间电流做的功为 焦.导体的电阻为 欧。 13.如图5所示,滑轮 可以看作是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两物体所受重力均为1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 牛,力F2的大小为 牛;当乙物体匀速上升时,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牛 14.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己知故障仅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且为断路,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现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检查方法一:将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若电压表有示数,则说明灯泡L1断路,请写出其它的检查方法(至少两种),15.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排斥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测微小力的电子秤和两个带同种电荷的金属球A、B进行图7所示的实验,他们先将电子秤调零,如图7(a)所示。然后让金属球A、B分别带等量同种电荷,带电体间排斥力的大小通过电子秤的示数观察。己知图7(c)、(d)中A、B球间距相同,且大于图7(b)中A、B球间距;图7(b)、(c)中A,B球电量相等,且大于图7(d)中A、B球的电量。实验现象如图7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7(b)和(c)中电子秤示数和相关条件可得: ②分析比较图7(c)和(d)中电子秤示数和相关条件可得: 三、作图题〔共7分)请用2B铅笔将图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6.在图8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8.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以笔线代替导线,补两根导线,要求:使两灯并联,电键S闭合后两灯发光,电流表只测灯L2的电流 四、计算题(共25分) 19.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10牛,动力臂L1为0.1米,阻力臂L2为0.2米,求阻力F2的大小。 20.物体在1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秒内前进了10米。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21.如图11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置于高度差为h的两个水平面上。甲物高为5h、底面积为S甲:圆柱形容器高度为7h,液体乙深度为6h、底面积为S乙(S 333甲=2 S乙)、体积为5×10米(ρ乙=0.8×10千克/米)。求: ①液体乙的质量m乙 ②距离液面0.1米深处的液体内部压强P乙 ③如图所示,若沿图示水平面MN处切去部分甲物,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液体至水平面MN处,发现二者质量的变化是一样。现从甲的上部继续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Δh后,甲对水平地面压强为P’甲;向容器中加入深度为Δh的液体乙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乙,请通过计算比较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h取值范围。 22.如图12(a)所示,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60Ω 1A”字样,两电压表的规格相同.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示数为0.6安,求: ①电压表V1的示数 ②电阻R2接入电路的阻值 ③现用定值电阻Ro替换电阻R1,要求: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分别都能处于如图12(b)所示的位置,且电路正常工作 i)若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分别都能处于如图12(b)所示的位置,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一定分别为 伏,理由是 ii)进一步分析题目要求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达到 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均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可分析推出:R0的最小阻值为 欧 iii)通过计算求出定值电阻R0的范围。 五、实验题(共18分)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能够找到 像的位置(选填“实”或“虚”),要用 作为平面镜,如图1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为 牛,此时的示数为。 24.如图14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调整实验装置时,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若凸透镜焦距为12厘米,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A点处,在距B点5厘米的光屏上能找到清晰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蜡烛位于光具座 厘米的刻度线之间: 若要得到烛焰的虚像,应使蜡烛位于光具座 厘米的刻度线之间。[第(7)、(8)空均选填“0-26”、“26-38”或“38-50″] 25.小徐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定值)、待测小灯泡(标有“4V”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A、B(A标有“10Ω 1A”字样、B标有“20Ω 1A"字样)、电键及导线若干。他选用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当移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5(a)、(b)所示 他经过思考,重新连接电压表后进行实验,将新测得的三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①小徐在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A”或“B”),重新接入电压表时,他把电压表接在 选填“cd”或“ef”)位置。 ②实验中小徐观察到小灯三次的发光亮度不同,因此他在“亮度”这一列填写了“较暗、较亮、最亮”,他经过判断后确认实验序号 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他判断的依据是 ,小灯的额定电功率P额为 瓦。 26.一个小球固定在弹性细杆的末端,弹性细杆竖直安置在一个平台上,小球静止时在平衡位置O,当小球被拨离平衡位置到A处后释放,小球将和杆一起按图16所示的方式来回振动。若将小球从A出发再次回到A确定为振动1次,可以数出一段时间内小球来回振动的次数(取整数)。 小组同学猜想小球在1分钟内的振动次数可能受下列因素影响。 甲.细杆长度;乙.小球开始释放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AO;丙.小球质量 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小球在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于是设计了实验记录表一,并将些有关的实验条件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①根据表一中的信息,你认为可以探究的相关因素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 ②小组同学随后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中 根据表二中的信息,你认为影响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 2017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 试卷 2018.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2. 3. 4. 5. 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 ,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 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B.“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D.“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 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宋孝宗时,张子韶在讲筵。上尝问曰:‚何以见教?‛张曰:‚臣安敢当见教之语?抑不知陛下临朝对群臣时,如何存心?‛上曰:‚以至诚。‛又曰:‚入而对宦官、嫔御如何?‛曰:‚亦至诚。‛又曰:‚无所接对静处时,如何?‛上迟疑未应。子韶曰:‚只这迟疑,已自不可。‛上极喜,握其手曰:‚卿问得极好。‛ ——选自【明】朱国祯《涌幢小品》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臣安敢当见教之语 ⑵上极喜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皇上尝试问道:“(你)为什么来教导我?” B.皇上尝试问道:“(你)用什么来教导我?” C.皇上曾经问道:“(你)为什么来教导我?” D.皇上曾经问道:“(你)用什么来教导我?” 13.对宋孝宗称赞张子韶“问得极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张子韶不懂就问的精神令人感动。B.张子韶的提问切中“至诚”的精髓。C.张子韶的提问大胆尖锐,咄咄逼人。D.张子韶的提问循循善诱,促人深省。 二、现代文(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 水痘 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黏膜分泌物的方式传播。 2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多数患者在出疹前有身体不适症状,随后进入临床表现期,出疹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皮疹最初表现为红斑状,而后迅速发展成疱状丘疹,在24~48小时内破裂、糜烂。1~2周过后,皮疹开始结痂脱落,通常在皮肤表面会留下疤痕或遗留色素沉着,数月后可消失。 3水痘好发于温带地区,并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在冬春季节干燥、寒冷的月份中,水痘疫情的发生率会达到全年的高峰。有学者曾对水痘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多数报道提出男性和女性对水痘病毒的易感性无差别;中小学生则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具有群体社会性特点,一旦出现水痘传染源,容易造成蔓延传播。 4水痘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国外有关研究表明,目前使用的水痘减毒活疫苗对水痘预防的总效果为44%~100%,其中预防中等与重度出疹水痘的效果为86%~100%,预防重度出疹水痘的效果为100%。 5但是,水痘突破病例也并不少见。水痘突破病例,是指在接种过水痘疫苗 42天之后患水痘的病例。有学者对2011学年长宁区小学生水痘病例进行统计,1828名学生中共有138例病例,其中幼儿期曾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学生水痘发病率为6.68%,未接种过疫苗的学生水痘发病率为12.00%。 6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为原发性免疫失败,即疫苗没有刺激受种者产生对水痘病毒的体液免疫。原发性免疫失败者不断累积造成了突破病例的发生和传播。二为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1剂水痘疫苗的接种程序可能推迟了发病年龄,但还不足以在学校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同 时水痘突破病例仍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突破病例往往症状较轻、发热不明显、皮疹少且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和疾病控制带来了新的难度。因此,国际上有些国家开始推荐2剂水痘疫苗的接种程序,即1岁儿童接种第1剂,4~6岁时加强接种1剂,但我国对2剂水痘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和接种效果还在深入研究中。 7除了接种水痘疫苗这一保护措施外,要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还需综合运用包括严格晨检、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教室开窗通风和消毒等在内的其他常规传染病控制措施。 14.下列不属于水痘传播途径与方式的一项是()(3分)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不洁食品传播 C.经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传播 D.经接触患者黏膜分泌物传播 15.第③段说明了水痘疫情在、、方面的分布情况(6分)16.下面句子应该放在原文中的位置是()(填选项)(2分) 统计表明接种水痘疫苗对水痘发病有一定免疫作用,但并不能完全阻止水痘疫情。A.第2段后 B.第3段后 C.第4段后 D.第5段后 理由是 。(5分)17.根据本文内容,目前我国控制水痘疫情的最有效方法是()(3分) A.注射1剂水痘疫苗。 B.注射2剂水痘疫苗。C.严格晨检、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 D.教室开窗通风和消毒。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5题(22分) 对不起,孩子 张亚凌 (1)剩下几天就中考了,我眼前是最后一次模拟试卷。作文是半命题:‚对不起,‛,整体写得都不错,看来应试作文的模式孩子们完全掌握了,连我自己都能感觉到笑意在脸上荡漾开来。 (2)《对不起,老师》,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我就眼睛一亮:符合我一再强调的‚题目设立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 (3)这家伙做了什么对不起老师的事?强烈的好奇怂恿着我一睹为快。 (4)‚对不起,我最喜欢的张老师,我都无法原谅自己做了那么多对不起您的事。‛哦,他在表达对我的愧疚?好像没有哪个孩子惹我生气呀,都很乖的。我继续往下看—— (5)‚我从来没有想到,进入初三后我会突然喜欢上一直很讨厌的语文,真的很幸运成为您的学生。我喜欢看您上课的神情,喜欢听您说话的语调,甚至您调侃的话我都顺手写在课本的空白处……有一次,别的同学说您是纯正的‘醋溜合阳普通话’时,我还跟他动了拳头。可是,可是我真的做了很多对不起您的事情,张老师。‛ (6)我再往下看了两行,就看不下去了,——因脸红而不好意思往下看的羞愧。 (7)‚您叫我回答过两次问题,一次叫我‘第二组第三排最右边的男生’,一次叫我‘中间第四排唯一没戴眼镜的男生’,呵呵,两周换一次座位。我真的想让您记住我的名字,因为您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就因为这个小小的心眼,我做了很多对不起您的事情。‛ (8)虽然脸红,我还必须看下去,——他到底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情,我咋就没印象呢?(9)‚为了让您记住我,我故意把物理作业夹进语文作业里交了上去。可您讲评作业时,只是说,‘还有学生粗心交错了作业,下次注意点啊’,并没有对我点名提出批评。或许,您觉得交错作业只是小马虎,是可以原谅的。可我,沮丧到了极点。(10)‚为了让您记住我,我上课故意大声说出荒诞不经的话。您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摇摇头,笑了。我能感觉到您笑里面的无奈,可您不知道,我,更无奈! (11)‚…… (12)‚老师,我最喜爱的张老师,剩下十几天就毕业了,我真的希望您记住我的名字——雷明哲。为了这点小自私,我做了很多对不起您的事情,请您原谅我吧。‛ (13)看完这篇作文,我有种很难受很难受的感觉,在雷明哲的试卷上写下了:(14)对不起,明哲。 (15)要说‚对不起‛的是我,你的不称职的语文老师。你那么喜欢语文,那么喜欢语文老师,甚至不惜挺身而出捍卫她自己都不在乎的面子,真的让老师很感动。更多的,则是惭愧。——老师辜负了你对她的喜欢。 (16)我记住你的名字了,雷明哲。白白净净的脸,总是满脸带笑,一次课间跑到我的跟前,一脸正经地说:‚一日为师终生为母,妈,我想吃香蕉。‛ (17)…… (18)我写下了或清晰或朦胧的关于雷明哲的点点记忆。也就是那一刻,我给自己布置了一项作业:看着试卷上的名字,能想起关于这个学生的多少印象或事情。 (19)很快,结果出来了,一个班75到79个学生(严重违规的大班啊),我竟然有近20个印象模糊或没一丁点记忆。换句话说,一年了,两个班就有近40个学生在我心里没留下痕迹! (20)看来,不只是雷明哲遗憾自己的名字没有被教了一年的老师记住。 (21)我试图原谅自己:毕业班,学习紧张,升学压力大,多少会分散一些激情。可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埋头‚培优‛,终究不是称职的老师!我还是无法原谅自己。 (22)那天晚上,我写了篇《对不起,孩子》。我决定,第二天上课就给他们道歉。我不祈求孩子们的原谅,只想表达自己的愧疚。 18.雷明哲同学在《对不起,老师》一文中向老师道歉的原因是:(4分) 为了达到的目的,他曾多次 。19.第17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最可能是 (3分) A.有一次,我故意在试卷上把自己会做的默写题全部做错,„„ B.有一次,我在您上课前替您泡了一杯热茶放在讲台上,„„ C.有一次,您把一杯热茶放在我的讲台上,„„ D.有一次,我看见你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地踢球,远远地看见我就招手„„ 20.第3-8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6分) 21.第21段开头写“试图原谅”,结尾写“还是无法原谅”,对其写作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 A.强调自己未能记住所有学生的客观原因。 B.强调自己未能记住所有学生的愧疚之情。C.突显自己认识到关注学生心灵的重要性。 D.突显自己对称职老师的标准的深刻认识。22.文章以《对不起,孩子》为标题的好处是:(6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題(10分) ‚燃‛这个词最初开始于荧幕,继而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总之,你心中那股进击的小火苗升起的时候,‚燃‛就出现了。用‚燃‛这个词,表达生命中那些激动、热烈的时刻,亦是目前年轻人最流行的语言。 《战狼Ⅱ》是不折不扣的燃文化的推广大使,让人惊呼的票房背后,亦有燃文化的助推。网友、观众用‚超燃‛‚从国内燃到国外‛盛赞这部电影,而影片的思想含量、阳刚之美,所表现出的澎湃激情、强烈责任感,以及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主题,更是诠释和丰富了时下正流行的‚燃文化‛内涵。 《人民日报》也关注燃文化,用文章《以‚燃‛表达直面现状》来点赞网络综艺节目《吐丝联盟》,点赞青年人以‚燃‛的态度直面现状,讨论‚燃文化‛与‚丧文化‛的对撞。 从‚葛优瘫‛的走红开始,到网络段子毒鸡汤,乃至‚丧茶‛实体店的成功创办,反鸡汤、丧文化逐渐变得无孔不入,席天卷地。 而‚燃‛的崛起,似乎要在‚丧文化‛的大潮中逆流而上。23.根据以上文字,从下列图片中选出最符合“燃”的内涵的一项()(2分) (A) (B) (C) (D) 24.“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上面材料中,“超燃”中的“燃”是 词,“从国内燃到国外”中的“燃”是 词。(4分) 25.给下面这段文字,续写一句话,使其语意连贯,句式整齐。(4分) 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都曾有过属于他们的“燃”:“燃”是爷爷上山下乡时挑起扁担的瞬间;“燃”是妈妈看到中国女排五连冠奏响国歌的瞬间;“燃”是哥哥为灌篮高手“流川枫”呐喊的瞬间;“燃”是小弟弟学着小猪佩奇踩水塘的瞬间„„对我而言。 四、写作(60分) 26.题目: 意外的收获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上海市2010中考一模作文题 长宁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成功不难 要求:请不要写成议论文。请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字数600字左右。字迹工整,卷面清洁,不写错别字,能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徐汇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以“新春又临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请不要在文中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奉贤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走进初三,我们也就走进了十六岁的花季。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自己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幼稚;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犹豫;多了几分宽容,少了几分自私;多了一分责任,少了一分盲从,······十六岁,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做个有心人,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细心,你认真,你有爱心······你会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吧。请以“做个有心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普陀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耳畔响起了掌声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松江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选择______ 要求:1.把题目填写完整;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避免出现个人相关信息 卢湾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让我飞翔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虹口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我要感谢______ 要求:(1)请在空格上补充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3)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从来没有这样______ 要求:(1)请在题目的横线处填上适当词语,组成完整的题目后作文;(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 闵行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新年就要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送出自己真诚的祝福······请以“我的祝福“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浦东新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窗前······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黄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父母的呵护需要咀嚼,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亲情无价;老师的教诲需要咀嚼,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良苦用心;同伴的交往需要咀嚼,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情厚谊;成功的过程需要咀嚼,你才能品尝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失败的教训需要咀嚼,你才能获取人生的启示······ 请以“咀嚼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完成题目后作文;(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闸北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点燃心中的火炬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金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那一抹亮色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崇明县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有种幸福就在身边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学会清理“小沙粒” 提示:有人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颗小沙粒。 要求:(1)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静安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写作:题目:情暖心田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抄袭;(3)文中不要透漏个人相关信息。第四篇:2018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第五篇:上海市2010中考一模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