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时间:2019-05-14 10:2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必记公式(用文字表示)及进率:

圆的面积= 圆的周长=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 正方体体积=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立方米=()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毫升 1立方分米=()升 1立方厘米=()毫升

二、填空

1.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把一张边长为5.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3.圆的半径是3分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4.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

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三、应用题

1、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0.6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2、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3、做5节底面直径是2分米,长8分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4、某宾馆大堂有6根圆柱形大柱,高10米,大柱周长25.12分米,要全部涂上油漆,如果按每平方米的油漆费为80元计算,需用多少钱?

5、一个圆柱形铁皮盒,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5分米,在这个盒子的侧面帖上商标纸,需多少平方米的纸?

6、一个压路机的滚筒横截面的直径是1米,长是1.8米,转一周能压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分钟转8周,半小时能压路多少平方米?

7、一个圆柱的高减少2厘米侧面积就减少50.24平方厘米,它的体积减少多少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的高增加3分米,侧面积就增加56.52平方分米,它的体积增加多少立方分米?

9、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如果高增加2厘米,表面积增加12.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如果高减少3分米,表面积减少94.2平方分米。原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11、把一个高是6分米的圆柱,沿着底面直径竖直切开,平均分成两半,表面积增加48平方分米。原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12、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半个圆柱合并成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3厘米,表面积减少72平方厘米。现在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把一个长3分米的圆柱,平均分成两段圆柱,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分米。原来这个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14、把3完全一样的圆柱,连接成一个大圆柱,长9厘米,表面积减少12.56平方分米。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5、一个正方体棱长是4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削去的体积是多少?

16、一个正方体棱长是20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7、一个长方体,长8分米,宽8分米,高12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为多少立方分米?

18、一个圆柱体的高和底面周长相等。如果高缩短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1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以其中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柱,圆柱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

20、、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米,把它截成相等的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厘米。截成后每段圆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1、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钢,将其截成两段同样的圆钢,两段表面积的和为7536平方厘米,原来圆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2、把一根圆柱形木材沿底面直径切开成两个半圆柱体,已知一个剖面的面积是960平方厘米,半圆柱的体积是3014.4立方厘米,求原来圆柱形木材的体积和侧面积。

23、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00平方厘米。已知圆柱高20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24、把一个正方体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体。如果圆柱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二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一填。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2、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上的数都是5,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3、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三位是()位,左边第二位是()位。3、0.9里面有()个0.1,7个0.01是();()里面有15个0.001; 4、87.86读作(), 整数部分的“8”在()位表示(),小数部分的“8”在()位表示()。5、7.409是由7个()、4个()和9个()组成的。

6、一个数由6个十和5个十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7、6米3分米=()米

8千克50克=()千克

5元8角4分=()元

0.7米=()分米 8厘米 =()米

一吨200千克=()吨

9=(),0.23=()10008、9、按从小到打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0.504

0.054

0.045 0.405()<()<()<()

二、判断 1、0.35里面有5个0.01。

()2、8可以写成一个三位小数。

()10003、0.9+0.2-0.9+0.2=0。()

4、小数点后面去掉“0”或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5、最大的小数是0.9。

()

三、选择

1、小数十分位上的一个计数单位,相当于百分位上的()个计数单位。

A、1

B、10

C、50

D、100 2、1.6里面有()个百分之一。A、16

B、160

C、1600

3、大于2.3且小于2.5的数有()。A、无数个

B、10个

C、1个 4、0.7与0.70的()。

A、意义完全相同

B、大小相同

C、计数单位相同

5、由8个百,7个一,9个十分之一和4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A、870.94 B、87.94 C、807.94

6、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A、200.06

B、703.08

C、430.07

四、用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3.62+6.22=

3.56+6.74=

9.3+2.34= 61.423+0.108=

16.3-7.29=

29.44-8.9=

五、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1+0.46+8.9+3.54

16.05-(6.05-0.66)

8.17-1.9-2.1

20.9-8.49-1.51

1.07+0.38+0.93+0.62

1.312+11.65+8.35

9.04-7.62+1.96

8.8-(6.9+1.2)

23.75-8.46-3.36

六、解决问题

1、小力买文具盒用去了7.5元,买彩色笔用去了4.4元,他给售货员15元,应找回多少元?

2、解放军某部开垦荒地,一连开垦18.2公顷,二连比一连多开垦3.7公顷,三连比一连少开垦0.8公顷,三个连共开垦荒地多少公顷?

3、某地区要修一条长4千米的水渠,第一天修了0.65千米,第二天修了0.8千米,还有多少千米没修?

4、一筐橘子连筐重25千克,卖出一半后连筐重13.5千克,原来筐里有橘子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5、小丽想买一本价格为2.95元的数学书,可是现有的钱差0.85元。于是她买了一本1.45元的书,她还剩下多少钱?

第三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一、圆柱和圆锥

一、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形成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推导与应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与应用。教学难点: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推导与应用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在四人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讨论,交流,倾听的能力,学会合作。2.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和分析数学现象。3.继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课时安排:

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课时)圆柱的体积(2课时)圆锥的体积(2课时)练习一(2课时)实践活动(1课时)机动一课时

第一课时:面的旋转

教学内容: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能力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形体特征,了解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3.情感目标:

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情境设疑法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设疑自探 活动一

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

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活动三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

2——3(球)

3——4(圆锥)

4——2(圆台)

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活动四:找一找

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三、解疑合探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四、质疑再探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五、拓展运用

1. 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再和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的。

2. 下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地面的直径和高。

3. 想一想,连一连

4. 应用题

六、板书

七、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

经历数学活动,丰富对圆柱体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运用侧面积公式、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自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质疑

怎样推倒圆柱的侧面积呢?

二、设疑自探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三、解疑合探

研究圆柱侧面积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四、质疑再探

五、拓展运用

1、填空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形,也可能是()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2、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3、试一试。

六、板书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 S侧=ch

长方形 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圆柱切分和拚合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2.能力目标: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地运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

通过回忆、讨论和交流,结合练一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指导练习、巩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说说计算方法

二、实际应用

求压路的面积是求什么?

说自己的想法,独立解答。

三、实践活动

第四课时:圆柱的表面积(3)

教学内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及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

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

通过回忆、讨论和交流,结合练一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教学重点: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指导练习、巩固交流 教学过程 :

1、实际应用 1、2、3、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第五课时:圆柱的体积(1)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2.能力目标:

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

能积极参与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的活动,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活动过程。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圆柱体体积

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然后把它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别开)。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具操作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新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回答)。

(1)r=1厘米;(2)d=4分米;(3)C=6.28米。

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2.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出:把一个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3.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4.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高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设疑自探

1. 根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2.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圆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说的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

三、解疑合探

公式推导。(有条件的可分小组进行)(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切拼转化)(3)探索求圆柱体积的公式。

根据圆面积剪、拼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运用切拼转化的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形体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你能想出怎样切、拼转化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与拼成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教师演示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教具: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数量一般为16个),然后把圆柱切开,照下图拼起来,(图见教材)就近似于一个长方体。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4)讨论并得出结果。

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相等,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相等。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板书:V=Sh)(5)小结。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四、质疑再探

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最后结果用体积单位)教学“试一试”

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r,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如果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

五、拓展运用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把圆柱体切拼转化成长方体,(在课题下板书:圆柱些长方体)得出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七、板书:

作业设计:

第六课时:圆柱的体积(2)

教学内容:圆柱体容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物体容积的概念。2.能力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的容积。3.情感目标:

进一步丰富对圆柱的认识,提高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实际应用

说解题思路

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这道题的注意的地方:单位的统一

说说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上升的2厘米是什么

分别说说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活动

第七课时:圆柱的体积(3)

教学内容:圆柱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

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含义的理解。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巩固练习。教学过程:

一、判断:

1、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计算方法。

2、圆柱体的底面扩大3倍,高扩大2倍,体积扩大6倍

3、当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高线将圆柱体切开,这时这个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二、求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略)

三、投影(图)

四、解答应用题

五、作业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第八课时:圆锥的体积(1)

教学内容: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建立立体图形意识,认识圆锥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3.情感目标:

能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对周围环境中与圆锥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具学具: 教具:(1)铅笔、卷笔刀(2)圆锥体、圆 柱体教具各1个(3)大三角板一个 学具:(1)圆锥体实物(2)纸做的圆锥体、圆柱体模型各1个(3)小刀、绳子、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具操作法、实验法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设疑自探

1、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问:这是什么形体?你能说说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它的特征吗? 生述

2、问:把这支铅笔横截成两段,各是什么形体?

猜一猜,把它放进卷笔刀卷一卷,会出现什么形体?生述完后师操作,出现一个圆锥体。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看了课题后,你想学习什么?

三、解疑合探

放手寻找圆锥体各部分名称。(1)联系实际举例。

师问: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2)引导观察特征 取出圆锥体学具,问:

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圆锥,可以用哪些方法?(看一看,摸一摸)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圆锥,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让一生上来指,回答后师板书: 顶点:1个 侧面(曲面)面:2个 底面(圆)

同桌互指互说一遍。认识圆锥的高

(1)显示两个圆锥一个高、一个低,问:观察这两个圆锥,你发现了什么?(高、低不同)是由圆柱的什么决定的? 下面我们来研究圆锥的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有几条高?在哪里?怎么画等)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自学课本。(2)讨论交流

A.什么是圆锥的高? B.①拿出一个捏成圆锥体的橡皮泥,这条高在圆锥的哪里?看见吗?指母线,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 ②利用手中的工具,四人小组合作找出圆锥的高.(工具:小刀、绳子)③交流汇报:

生汇报用小刀把圆锥切开,师问:切时要注意什么?这样切可以吗?显示斜切的过程,为什么?(和底面不垂直)这样切可以吗?显示沿着底面直径的平行线切的过程,为什么?(没有从顶点出发,找不到圆心)拉时要注意什么?(跟底面直径垂直)

C.通过操作,你能再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D.在下发的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标上字母h。

3、测量圆锥的高(1)我们在一个可切开的圆锥体上找到了它的高,那么在一些不可切的物体上怎样找到它的高,并知道高是多少呢?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利用手中的工具,互相配合着试试看,量出圆锥体学具的高,有困难的可以看书本。(2)操作

(3)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

师问:其实,同学们手中的圆锥高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太一致呢?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圆锥平板必须放平、刻度处理、尺子必须竖直等)

4、认识圆锥侧面展开图

让学生把圆锥体学具侧面剪开,问: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扇形)

四、质疑再探

想象,对圆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出示直角三角板:握住一个角的顶点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什么形体?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圆锥体的什么?

四、拓展运用

1、找一找,哪些图形是圆锥体,哪些物体是由圆锥体和其它物体组成的?

2、判断

(1)圆锥有无数条高()

(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椭圆()

(3)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

3、同桌交流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名回答后,整理入下表: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除了上面表中的一些内容外,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还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

六:作业:到生活中去找更多的圆锥形状的物体。

七、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第九课时:圆锥的体积(2)

教学内容:圆锥体积计算的巩固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方法:指导练习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实际应用

占地面积是求得什么?

三、实践活动

教后反思:

第十课时:练习一(1)

教学内容:圆柱表面积与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单元知识整理。加深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联系前面所学有关内容,形成有关体积计算的知识结构。2、能力目标

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学重点: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回顾整理、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进行知识整理。

回忆公式

二、针对性练习。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和是48立方厘米,圆柱体()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18立方厘米,圆柱体积是()

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圆柱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多()圆锥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少()三.选择题:

1、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8.84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厘米。A 0.3 B 10 C 3 D 6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相等,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1.2分米,圆锥的高是()分米.A 0.4 B 3.6 C 1.2 D 0.6

4、学校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容积是37.68立方米,池内直径是4米,.那么这个水池深()米.A 2 B 3 C 0.6 D 5 四.求下组合体的体积:(单位:厘米)五.应用题:(第(1)8分,其它每题7分,共29分)1.一根空心钢管长2米,内直径是10厘米,外直径是20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材重7.8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 2.把圆柱体铁块熔制成一个圆锥体铁块,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熔制成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多少?

三、全课小结。

第十一课时:练习一(2)

教学内容: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直柱体体积计算方法,体积、底面积及高的关系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有关问题。2、能力目标

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学重点: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方法:综合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

1、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填空

(1)一个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2)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圆柱体积的(),相当于圆锥体积的()。

二、课堂练习

1、求圆锥体积

(1)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2)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4厘米(3)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12厘米

(4)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是3.5厘米。

2、计算容积

(1)一个圆锥形沙滩,底面半径是1.5米,高4.5分米,用这推沙子铺一个长5米,宽2米的沙坑.沙坑的沙子厚多少厘米?

(2)一个圆锥形的麦堆,量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5米。按每立方米小麦重74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

三、作业:5、6、7题。作业设计:

第十二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单元反思:

第四篇: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认识小数现实模型(如元、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结合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学习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2分钟)

教师出示书上的一些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数所表示的意思。说说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主学习】(8分钟)

(一)学生尝试解决。

1、一盒火柴的价格是0.1元,也就是多少钱?一本作业本的价格是3角,也就是多少元?

2、一个盒子的宽是0.1米,谁知道这也就是多长?鼓励学生猜一猜。师: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不猜“1厘米”?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

这个盒子的长是3分米,想一想,也就是多少米? 【合作探究】(8分钟)

(二)教师引导探索。

1、出示一条线段,如果这条线段的长是“1”,请你想办法得到0.1,标出来。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可以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十分之一,也可以用0.1表示。教师再指名进行回答,最后同桌互说。你能表示出0.4吗?学生尝试。集体订正。

你能解释为什么1分米可以表示成0.1米,3角可以表示成0.3元? 学生进行解答。【展示交流】(8分钟)

1分也就是多少元?0.02米,也就是多长? 猜一猜。能说一说想法吗?

学生猜想后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小组讨论,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1= 0.3= 0.01= 0.04= 说一说你的发现吧。

学生根据探索的结果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小数和什么数联系特别紧密?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几个等式吗?你觉得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当堂检测】(12分钟)

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1、一个正方形是1,平均分成100份,2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吗?20份? 2、0.03米就是多长?为什么?0.12米呢?

3、这个正方形表示1,把它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成()。如果要表示59份呢?0.013、0.21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0.001米也就是多长?为什么?5毫米也就是多少米?30毫米? 【总结评价】(2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小数的意义

(一)0.1= 0.3= 0.01= 0.04=

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和怎样把几克用千克作单 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谈话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厘米等于多少米?(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观察米尺,教师巡视指导。师问: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汇报: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师: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讨论后汇报:36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36米。(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师过渡:知道了36厘米还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的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将2米写在整数部分,36厘米是0.36米,那么2米36厘米就是2.36米,黑板长2.36米.2、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和第一幅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质量单位的换算和长度单位的换算的方法是一样的。因为1 千克=1000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等于 千克,也就是0.012千克;500克等于 千克,也就是0.500千克。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参与活动。(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5题。

思考: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0.3时写成分数是 时,表示将1时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时。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页“练一练”2、3、4题。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二)1厘米= 米=0.01米 1克= 千克=0.001千克 36厘米= 米=0.36米 12克= 千克=0.012千克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三)第6—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

2、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小数意义及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小数计数单位及进率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通过图片我们知道,北京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22.222米/ 秒,你知道这个小数每一位数表示的意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 小数的意义

(三)(一)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的意义。

(二)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二、自主阅读,小组交流

(一)自主学习完成P6第一部分

(一)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二)认识数位顺序表

自主阅读,进一步认识小数计数单位

(三)讨论理解“满十进一”

低一级的单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完成P7页1、2 题

四、作业

完成《小练习册》

1、2题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师:课前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谁来汇报一下?老师也做了调查,小豆豆文具店一支钢笔标价是2.5元,另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二:探索新知 交流讨论 完成课本P7 1.0.6和0.60谁大?涂一涂,比一比

2.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独立尝试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3.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

三、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1、独立练习:P8 3、4、6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能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五、课后作业 完成第8页5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的基本性质

课后反思:

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材9-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能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寻找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异同。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彩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4.0.307的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

5.1米=()分米,1分米=()米; 1千克=()克,1克=()千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0.69 ○ 0.8

2、引导:运用转化法和画图法可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呢?(运用计数单位的有关知识比较大小)

(二)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1、三位选手跳远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

2、引导:因为2.97比3.13和3.08都小,我们知道:整数部分小的那个数就小,那3.13和3.08如何比较呢?

(三)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

部分相同,就从

部分的位比起,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在数轴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0.839 ○ 0.9 6.07 ○ 6.7 5.45 ○ 5.6

3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 =()米 37厘米 =()米

5元4角 =()元 150克 =()千克

4.□0.□7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板书设计:

比大小

0.8>0.69 3.13>3.08>2.97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课后反思:

买 菜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过程和方法: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并会

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思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c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11页“买菜”情景图)l

师:通过这个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老师包里正好有4元零钱,看看能不能够买一把油菜和一把芹菜?

师:大家怎么算的?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老师还有个问题,老师想买一把芹菜和一把油菜,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吧。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25+2.41= 3.66—1.25=

2、在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计算结果,并说一说是怎么估算的。

3、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

(1)分步计算。

可将整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将得数相加。

如:1+2=3 0.25+0.41=0.66 3十0.66=3.66

所以:1.25+2.41=3.66 3—1=2 0.66一0.25=0.41 2十0.41=2.41

所以:3.66—1.25=2.41(2)涂一涂。

学生利用方格纸涂一涂并进行计算。

(3)列竖式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自己的竖式)1.2 5 3.6 6 + 2.4 1 + 1.2 5 3.6 6 2.4 l 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5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思考: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使学生理解,小数如减法计算中,只有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三、课堂活动,巩固应用

1、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1题。(1)指名板演。(2)集体订正。

2、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

3、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要先求出亮亮站在凳子上的高度:1.45+0.4=1.85(米),然后再根据题意,求出爸爸的身高:1 85-0.05=l.8(米)。

4.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6题。(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先求出半箱苹果的质量:46.6—24.3=22.3(千克),然后求出一箱苹果的质量:22.3+22.3=44.6(千克),最后求出箱子的质量:46.6-44.6=2(千克).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你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

2、回家后请帮爸爸妈妈算一算在超市购买商品的总价吧。

五、板书设计 买

两种菜各一把一共多少元?

售货员收的钱对吗? 1.25+2.41=3.66(元)3.66一1.25=2.41(元)答:两种菜各一把一共3.66元。

答:售货员收的钱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对齐各数的小数点,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笔算。

课后反思:

比身高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课件出示)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0.7= 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 =

()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

2.列竖式计算。0.93-0.47 = 8.17+6.94 = 8.25+1.55 = 10-2.45 = 0.56-0.307 = 2.34+1.067 =

2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身高

2.4+1.7= 2.4-0.8= 6.0-2.4= 课后反思:

歌手大赛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

行运算。

能力目标: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教学方法:

对比、练习、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小数打交道,如:在歌咏比赛中,我们要得出某位小朋友的得分就必须把评委评出的:专业得分与综合素质得分相加。(像这样的小数加减法你会做吗?)

2、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互动解疑

1、看课本第18页上面“歌手大赛”教学情境图。

2、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分?

3、讨论:怎样计算呢?

4、探究得出:

(1)第9号选手总分:(板书)专业得分 + 综合素质得分 = 总分 8.6

5+ 0.40 =

(分)(2)高多少分?

高分-低分=()-()=()

5、怎样列竖式计算?

8.65 9.43

+ 0.40

- 9.0

59.05 0.38

6、怎样写出综合算式呢? 讨论得出:(板书)9.43-(8.65+0.40)=9.43-9.05 =0.38(分)

答:高出0.38分。

三、启思导疑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如何?

在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数位与数位,小数点之间要相互对其,运算时从左至右,如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四、实践运用

1、试一试:

4.6+12.3+5.8 15-(1.2+3.9)

2、星期天,笑笑要去书店买书,再去看望外婆,然后回家。

(1)笑笑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书店

1.6KM 0.85KM

笑笑家 2.1KM

外婆家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竖式计算)

(综合算式:)

8.65 9.43 9.43-(8.65+0.40)

+ 0.40

- 9.05 =9.43-9.05 9.05 0.38 =0.38 课后反思:

第五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

3、有一个算式5×6=30,那么可以说()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4、写出50以内,所有7的倍数()

5、()的数叫偶数。

6、()的数叫奇数。

7、凡是个位上是()或()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8、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的倍数。如果要让758□成为3的倍数,那么□里可以填()。

9、一个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一个数除了()以外还有(),这个数叫做合数。也就是说,合数最少有()个因

二、写数

1、从4,5,0,6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

2的倍数()共7个。

3的倍数()共3个

5的倍数()共5个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2、写出下列数的所有因数

18()24()

51()91()

59()69()

下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口算。13-9=16-7=12-3=11-8=17-9=18-9=15-8=16-9=14-5=15-6=11-7=14-7=12-5=13-4=11-2=12-6=11-9=13-8=11-3=14-9=15-7......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练习题1、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2、圆柱体育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圆柱体的高是圆锥体的高的1/6......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一、圆柱的知识点 圆柱的定义 1、以矩形的一边绕着另一条边旋转360°,所得到的空间几何体叫做圆柱,上下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那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2、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体......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w w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 班别: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语。(4分) nuówěi duàn liàn wúyuán wú ɡù移 枯 ( ) ( ) 二、......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一、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测 试 题 一.填一填,你能行! 1.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许多(偶数个)相等的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两个立体图形()不变,长方体的体积等于(),所以圆柱的体积公式是()。 2.用一张......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参考(合集5篇)

    北北京京全全脑脑通通教教育育滕滕州州分分校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一个圆锥底面面积是24厘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一》作业设计

    化州市第三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一、填空题。 (1)长4.5分米, 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 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 它的侧面积是。 (2)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