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表现特点及教育转化手段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表现特点及教育转化手段
什么是后进生?我们这样给后进生下定义:在学习﹑工作﹑团结同学方面落后的同学。他们常常表现为不遵守校纪校规,不认真学习,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源很多,需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一﹑ 探究病因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 除”。我们应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和交往的 朋友,还可采用通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从侧面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等等,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一)﹑家庭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赌博﹑嗜酒等,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2.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就行了,但却不知道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
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
许多家长都是忙于生计,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 严格的管理;有的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却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
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2.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进生也不例外。但如果班主任因他是后进 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 发挥,甚至于处处都鄙视他。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
分析了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表现特点:
二、表现特点
1.思想品德不高。
这些同学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 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 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各方面的关系。2.心理健康不全
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 常;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
3.行为习惯不良
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
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同学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于三室一厅和网吧;有的甚至违法乱纪。
4.学习成绩不佳
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 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三、教育转化
1.拉近师生距离,亲近差生,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学关系,使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同学没有拒绝他们,班集体欢迎他们,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这样差生就会渐渐向班主任打开心灵之门,转化也就水到渠成。
2.委以重任,让差生体验成功。差生虽然毛病较多,但他们身上不是没有优点和长处,只要细心洞察也不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差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若委以他们一些非学习上的事给他们做,他们会觉得老师是信任他们的。如我对上例中成绩差的差生,征询他意见安排他午休值日,有清洁卫生的劳动让他去做,让他当劳动委员、公区值日组长,他都欣然接受。由于老师经常委托他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不把他当差生孤立看待,使他觉得自己是班集一分子,在班里有价值,能够为班集体服务,从而消除自卑心理,觉得“我能行,我是老师的好帮手,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习上、纪律上、思想上不甘落后,不断上进,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赶上前面的同学。3.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 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号召的那一隅。”作为老师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要理解、尊重、宽容每一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 内心深 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
5.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赏识后进生的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 赏识。” 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 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
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
6.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 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还要做到因材施教。
7.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 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
新确立起自信心 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工夫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 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
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生排 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 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 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
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 们,引导和 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8.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
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
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 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
同教育的目的。
9.长抓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 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老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
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
10.我们还可以利用班级,使他们有羞愧感,进而转化为改变自己的动力。
总之,对后进生转换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对他们要做到晓只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 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
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
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 界上著名的人物。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第二篇:后进生形成原因1
后进生的形成及其转化,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它仍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而且是一个绝对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所谓后进生,即是指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诸方面或某方面存在着不足的学生,最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或组织纪律差。他们具备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们又有别于某些遗传的或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神经质等等的学生,但又不是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具有“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学生。可见,后进生具有其最显著的“双向性”特点,即虽落后但能进步。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常常谈到一个令人尴尬的情况,即那些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后还记得老师、来看望老师的,甚至许多功成名就的就是当年我们常称之为“差生”的后进学生。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升初中已无后顾之忧.但发扬学生因个体差异、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十扰等冈素.两极分化的现象甚为严重。加之农村家长盲目地送孩子进城读书致使优等乍不断减少,后进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所谓的后进生,是指在班上学习较差、进步较慢的学生,表现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听讲不专心、接受能力差、缺乏上进心、作业靠抄袭、考试成绩差等。对于后进牛的转化.农村中学数学教师责无旁贷。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等略谈几点认识。
一、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家庭的因素。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大部分家长的平均文化素质普遍要比城市的低.甚至有的家长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很难做到跟踪辅导孩子。甚至部分家长不配合学校教育,他们认为学生学习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生活,或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一年四季忙于农活或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无心顾及A已孩子的学习.子女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大都溺爱,无原则地迁就,不注重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不制止、不教育,导致孩子教育失衡。另外,农村中(包括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部分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心理上造成了伤害.他们对学习和追求上进心方面都失去了信心和勇气.这些孩子知识基础差异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不能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更谈不上及时复习、预习。这给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另一类是父母管教严厉、过于束缚,不从子女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一味施加压力,成绩不好便责罚。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晕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不再重视了,学与不学一个样;有的过于强调学习成绩的霞要性。强迫子女时时学习,使学生因缺少自由、课业繁重。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而变为后进生。
2.教师的因素。
(1)教师专业水平低,教学状态欠佳。农村中学的部分教师自身素养不高,没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争业知识.对于数学的学习强调死记硬背,不注莺学生的理解与方法引导:部分教师为进城从教做准备T.作,致使教学积极性不高.在此状态下.学生能有好的成绩吗?虽然教师不希望自己所带班级中出现后进生.但往往因自身的失误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因此.农村中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2)教学方法传统。部分教师不能冈材施教,备课、上课不能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缺少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关注.问题讲解不能南浅入深、由易到难,缺少由已知到未知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课堂提问没有顾及后进生,提问时带有普遍性或提出要求过高的问题,总是止思维敏捷、发言积极的学生回答.一些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学牛极少有机会发言。后进生的思维未能得到启发,不能及时反馈其学习情况,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更未得到及时的辅导,造成恶性循环而沦为后进生。(3)对学生评价欠妥。有些老师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恨铁不成钢”,但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这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成绩越来越差。许多教师认为“差生”一无是处,其实在他们身卜也有很多闪光点,如劳动积极、乐与帮助同学等。后进生的自尊心强而脆弱,老师给他们温暖和力量.给他们信心和机会。发现、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可帮助克服其缺点和不足。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我们做到不体罚.不辱骂、不大声训斥、不冷落、不羞辱嘲笑、不随意当众批评后进生。在鼓励中.他们的闪光点就会发挥出来。
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分化,是初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教师为之操心的“差生”问题。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本问题在于怎样才能使全体青少年有效地学会应掌握的技能与学科内容。因此,学校教育再也不能满足于少数“优等生”的良好发展,必须尽可能地找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的办法和途径。转化“后进生”是教师教学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要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掌握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得出了以下的认识。
一、“后进生”是如何形成的 一 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分析 1.社会原因
有些社会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负面的影响。首先,社会的风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其次,家庭成员的误导和责任感问题,认为读书不如打工,一切向“钱”看,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思想。
2.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而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的父母,在农村却因为家庭经济的需要和社会情况的影响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外地去打工挣钱,这其中尤其严重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具有权威作用的父亲不在家,而孩子大多数不怕母亲,爷爷奶奶就更不用说了。
3.学校教育原因
农村小学由于受到教育方面的很多客观因素制约,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村小学生源的质量要比城里学校差。
4.教师的原因
喜欢好学生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事情,而成绩较差的后进生相对来说很难得到老师的厚爱与器重,造成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老师与后进生的交流偏少,谈话次数不够,在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动态及情感需求上做得不够;有时甚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5.学生自身的原因
以上只是后进生形成的外因,而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后进生大多数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有的学习态度;要么不看课外书,要么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要么作业态度不端正,有的甚至不做作业。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升学竞争又越演越烈的今天,有一种现象令人不得不正视:校园中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在“陪太子攻书”,为少数能升学的尖子学生伴读。这群学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在师生心目中,他们一般就是指或顽皮,让老师头疼;或态度虽好而成绩却糟糕的角色,概而言之,一切与升学无缘的学生),他们事实上已被人在自觉不自觉中忽略,学校已对其不报任何希望,只要他们规矩一点,不影响他人学习,尤其不影响升学苗子的学习,那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墙上大幅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那毕竟是“校训”是“墙画”,当不得真的!因此,有必要对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探索。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
以上只是将“后进生”成因作了大致的划分。在家庭、学校、学生自身三者中,我认为,家庭、学校原因是主要的,其中最主要的首推家庭原因。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在研究“后进生”时,应该也必须将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 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观点,较具代表性的有: 2.1 自然形成
初中数学后进生和优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两个极端,从大自然正态分布来讲属于正常现象,不足为奇,也不用改变。这种自然形成的观点,否决了人本教育的作用,是十分有害且可怕的。按照美国布卢姆的观点,大自然正态分布曲线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改变的东西。
2.2 人本教育
人本教育观点夸大了人本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把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归结为教育的不当或失误; 只承认教育的不当或失误影响个体的成长。其实,任何教育绝不可能是万能的,个体自身的智力、能力等都是有差别的,有些差别是现今人为无法改变的。
2.3 社会差距影响
初中数学后进生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贫富的差距在学校的真实反映。这种观点把初中数学后进生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下进行探究,不孤立地看待初中数学后进生问题,这是十分有益处的。但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它只注重了后进生形成的一个外因,却忽略了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其它外因及内因。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指在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缺点,在学习上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这些学生虽人数不多,但影响却相当大,他们的存在将直接影响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因此转化这些后进生很有必要,也责无旁贷。
第三篇: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后进生”是指学习进步较慢,考试分数偏低或思想品德一时养成不良的学生个体。“后进生”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一所学校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一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那么,“后进生”的形成究竟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在此,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一、学生自身因素
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内因,一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研究“后进生”形成的自身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部分内容里面包括的内容较多,又可以分为几点:
1、智力因素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能力”。一般认为,智力高,其学习可能性或学习潜力就大,智力与学力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后进生”中有个别情况是与智力不高有关的。
2、非智力因素
比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3、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无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是非观,缺少吃苦精神。
二、家庭因素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把家庭因素看作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学生的家庭里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后进生的产生呢?
1、有的家长过分溺爱放纵孩子,对孩子学习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漠不关心,养成了孩子自私、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想法得不到实现,便任性胡闹,导致学习下降。
2、同时也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考试达不到他们的目标时,就严加训斥,导致孩子厌学。
3、有的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早期和现阶段的教育,凭自己有关系、有门路、有票子等为孩子将来工作夸下海口,导致学生学习失去目标,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会认为学不学都一样,将来都会有工作,学生成绩直线下降。看来,这样的家长的想法是多么无知啊。
4、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家长生活情趣低下,只顾自己享乐等等,这些家长的做法,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5、有的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都会让孩子在家中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他们对学习和追求上进失去了勇气和信心。
6、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以不学习来报复家长。
7、家庭经济的贫困,也有可能导致孩子成绩下降。贫困对未成年学生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营养不良和疾病。营养不足将导致大脑发育不健全或体弱,增加了其患病的可能性。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成为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因素。
1、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及不良文化的影响。
2、学校周边环境状况的不好,如“网吧”、“游戏厅”的存在。
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抬头,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
4、部分社会青年的教唆、胁持等。
四、学校因素
1、优等生成了老师们的宠儿,倍受老师喜欢,而后进生则多受到冷落,关心不够。后进生较少得到老师的关爱、赏识。
2、老师缺少对后进生学习方法、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合理指导。
3、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学习缺乏兴趣。
4、个别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进生”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他们也有想变“好”的愿望,他们同样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能歧视“后进生”,要对他们平等对待。加快“后进生”的转化已是迫在眉睫。那么,应该如何开展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首先、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相信他们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第二、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要坚持用因势利导的原则,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
第三、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至理名言。
第四、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根据他们学习的实际情况及认知情况,注重分层教学、个体教学和分类指导、因人施教,适当降低各方面的要求,、分步达到教育目标。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第六、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本、电话联系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了解后进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解决好后进生成长中家庭不利因素。第七、在后进生转化中,要注意对后进生的进步表现,及时赏识、鼓励、表扬。
第八、在后进生转化中,要尝试让他们与表现较好的同学同桌,以同桌为榜样,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
第九、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形成社会团体、媒介呼吁、社会宣传、家庭、学校的“合力”作用。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任重道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高度来看待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认真细致耐心的了解后进生的情况,把握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教育方法,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第四篇:后进生形成总原因(范文模版)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的存在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全面、准确地分析后进生产生的根源,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意识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纷繁复杂。学生直接或间接受社会、家庭、学校压力的影响,因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带来的限制,长期压抑会产生一定的挫折感和心理障碍,如情绪反常、注意力分散、性格偏执等,从而感到自卑,难以融入群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后进的状况。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教师的、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第五篇:浅谈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浅谈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我们知道,无论在那个班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后进生。后进生缺点多、破坏性强、影响面广,是班级的消极因素,它对一个班级的整体面貌和班级风气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班主任,班集体的灵魂,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直接引路人,正确对待后进生,做好转化教育工作更是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中的作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1、要在了解和研究后进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教育转化
要全面了解后进生,当然不能只看他的课堂表现,平时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及时观察他们的细微变化,一旦发现情况,随时做出分析判断,并及时与他们交流思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记得上学期,几个后进生放学后不回家,三五成群地上街游荡,这样很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我及时的对他们进行了教育,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慢慢地改正了错误。
2、要用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后进生干涸的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很多教育家也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因此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班主任,对后进生必须在思想上多鼓励,在生活中多关心,在学习上多帮助,将真诚的爱子之心、爱生之情溶于学生的生活之中,用爱心去激起情感浪花,用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以热爱学生之心作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批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几年以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你对后进生动真感情,付出的关心、爱护越多,后进生转化的就越好越彻底。
3、要“严爱相济”来转化后进生
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温暖是一个教师崇高的道德情感,对学生严格要求则更能体现出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实践证明,“严是爱,松是害”、“爱之愈深,责之愈严”,只有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反复,只有通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批评教育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改掉坏毛病,才能从根本上为转化后进生提供后续动力、杜绝反复。
4、引导后进生自我教育是教育转化的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树立起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后进生并非一切无所谓。由于他们得不到父母、老师、同学的理解、同情和尊重,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他们更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所以在做后进生工作时,不要动辄批评、讽刺、挖苦他们,更不应该揭他们的“老底儿”,因此要满足他们想获得尊重的愿望。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通过尊重他们,逐步树立其自尊心、自信心,激起他们生活学习的勇气,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改邪归正,避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看,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比老师的强迫性教育效果要好,学生更容易接受。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成人感突出,喜欢被人看成有自我克制力的人。从中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他们的自制力较弱,容易反复犯错误。结合这些特点,要求后进生自律、自强,是符合中学生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通过自律、自强,使后进生从根本上树立自我约束机制,从其自我认知中受到教育,从而起到对后进生转化与教育的目的。
此外,转化后进生要注重抓好起始年级:从学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从学习基础最差的学生抓起,从学生的起始学科抓起,教会学生学习;合理排座:优生和后进生同桌,要求优生关心、帮助后进生,起到教师起不到的作用。在工作中重点辅导并定期督促他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上是我在后进生转化和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浅显的见解。当然,实际的工作中的复杂远不止这些,但只要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前提下,运用正确的、恰当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和教育工作,那将会是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