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财政学(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11:1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财政学(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财政学(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财政学(写写帮整理)

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以驻马店地区为例

【摘要】:在全国现期近2亿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以上生活在农村。即是说,仅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就超过了1个亿。建立“新农保"制度对解决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驻马店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开展状况着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体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问题与对策;驻马店

一、新农保政策实施现状

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国家和各有关部门的推广宣传下,我国的农村养老政策进展迅速。截至2012年10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9亿,其中1.25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成绩固然有,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由于宣传深度和广度不够,村民对新农保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质疑,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致使部分农民群众对参保有等待、观望的心态。宣传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阻力,例如:(1)部分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他们更注重眼前的利益,认为有钱不如用在现在;(2)部分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理解不透。

2.“新农保”的养老金还处于低水平,农民期盼“低投入、高回报”。3.关于基础养老金的领取问题

大部分农民认为,将老人基础养老金和子女缴费捆绑不符合新农保的自愿原则。另外,有部分老人没钱缴费,且老人与其子女又有矛盾,使其无法参保。

4.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具有不确定性

随着农民纷纷参保,新农保的养老基金会越来越多。现在农保基金主要由县管理,而县的经办机构缺乏投资经验、相关技术及人才,管理这么大的资金,风险较大。而且,随着物价上涨,农民担心自己个人缴费会吃亏。

二、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建议

1.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

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乡镇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民对新农保工作的疑虑和意见,有针对性进行宣传,真正认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意义,不断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2.进一步做好业务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参保率

切实加强新农保业务培训和指导,制订详细的业务培训计划,使新农保工作人员个个熟悉政策,能办业务,会解问题,同时要忙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实现农民参保缴费、领取待遇不出村,保证对农民的参保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由上图可以看出近几年驻马店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上升还是十分明显的。

3.遵循自愿原则,完善基础养老金的领取方法

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是为了保证农村老年居民,包括无力参保的农民有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而捆绑将可能会引发关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在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个人缴费的优越性,逐步拉大基础养老金和财政补贴涨幅的差距。

4.时机适合时,可略提高政府对“新农保”的补助额度

统计数据显示,有66.7%农民对未来“新农保”的期望是政府补贴能再提高一些。目前的“新农保”养老金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资也必然逐年提高,所以在经济发展到适当时候,让他们知道政策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5.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安全运行到位

新农保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建议财政、金融、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加快制订和完善新农保各项,对基金筹集、预算、划拨、发放等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严格运行程序,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使农民放心缴费,安心参保。

6.驻马店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

(1)部门做好各地实施方案的审核、上报工作,确保方案科学合理,符合上级政策要求。

(2)加大资金筹集和拨付。市县财政在及时调整支出结构,全面安排好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所需资金的同时,积极做好上级补助资金申报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3)加强人员培训。积极支持人社部门对县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经办银行等经办人员培训。

(4)加强监督与指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合市人社部门,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认真做好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对策的实证分析——来自河南省六地市的农户调查数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杨勇刚:《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模式转换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2012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豫政〔2009〕94号

[4]2010-2012年《驻马店市统计年鉴》

第二篇: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摘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合理定位建设模式。本文在评述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从湖北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出发,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解读老河口实践的经验与启示,进而对老河口实践进行总结,拟建构“两型”社区这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目标,合理定位、适时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和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认真研究并审慎地回答这一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给予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对湖北省老河口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区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创新问题,探索既符合民主政治发展,又依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定位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对于正处在初步探索和发展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的实践模式及其研究评述。

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但已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建设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一)、江西模式:“一会五站”。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是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核心,具体而言,是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强调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公道正派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的硬性任务、指标,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二)、秭归模式:“组织再造”。

杨林桥镇是湖北秭归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典范。杨林桥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到当地运行良好的“红白理事会”等农民自组织协会的启发,杨林桥镇领导人提出了划小村级管理单位,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工作方案。“组织再造”是秭归杨林镇社区建设模式的内核。

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全镇14个村成立社区306个,互助组1034个。每个社区30个左右农户,设理事长1人,理事2一4人,共“海选”出理事会成员1028人,建立了“村委会互助组生活-生态”庭院农业生产循环。所谓庭院经济,指的是农民以房前屋后的土地、水面和空间为基础,充分利用庭院设施等优势,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

近年,老河口各地形成了几种典型的庭园经济模式:一是养殖型庭园经济,因地制宜推广以猪、牛、羊、鸡、兔为主的养殖型庭园经济,推动农村养殖业发展。温岗村引导农户利用当地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庭园养兔,每户平均养殖30只种兔,每年为农户增收1000多元;

二是种养结合型庭园经济,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生产。在273户建有沼气池的柴店岗村,推广户平圈养3一5头猪、1个沼气池、70一140平方米菜园的“猪沼菜”庭园经济模式,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链条模式,每年节约农药化肥250元,出栏6一10头肉猪,种3茬蔬菜,可为农户增加收入3000元;三是长短结合型庭园经济,积极发展立体农业。指导农户充分利用庭园空间,推广长短结合、高矮结合的种植模式,使农户房前屋后花果飘香,不仅形成了“林在村中、村在林里”的良好生态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农户增收 2000多元。

(三)、“三位一体”,繁荣社区文化,培育社区归属感。

第一,培植农村中心文化户。老河口文化中心户建设采取“1 + 1”或“1 + X”的模式,即一个“文化科技屋”加一个商店、或一个诊所、或一个加工厂等经济实体,以商养文、文商互补。让农户自主经营,依托实体发展,赋予了“文化科技屋”和“文化中心户”强大的活力。李楼镇柴店岗村村民王宗岭开的小商店原来只是卖些日用品,生意一般,自从办成了“文化中心户”,在村里的扶持下,他买了很多科技文化书,免费向村民开放,村民隔三岔五就到他那里去,看书、借书,交流各方面知识,营业额也随之增加了上千元。如今,老河口农村,像王宗岭这样的“文化中心户”成了农民学习的课堂,甚至很有可能走出一条适合农村未来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新路。

第二,建设社区文化平台。2007年来,老河口发展文化科技中心户115个、农家书屋4个,兴建标准化村文化活动室5个、村级文化体育场7个,电脑、图书、音像资料、健身器材、报纸杂志在社区扎根、留在农民身边,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生与发展。计划到“十一五”末,老河口100%的乡镇建有符合标准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60%的乡镇达到文化先进乡镇标准,98%的村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100%的村有文化中心户;85%的乡镇建有体育健身中心和体育指导站,50%的村建有体育基础设施,社区文化载体、文化大舞台将得到有力搭建。

第三,开展特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老河口积极推进“孝心献老人”、“文明市民”、“星级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户”、“美德在农家”、“政策、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卫生六进家”、“婚育新风进万家”以及生态文明村、文明城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普及文明行为常识,增强农民文明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的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培育了农民的“生活共同体”理念以及社区归属感。

二、河口社区建设的绩效及经验。

老河口经过两年的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宝贵的举措与经验,与其他的社区建设模式相比,其成效及其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内部资源,低成本建设农村社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需要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开展社区建设,“等、靠、要”、完全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是行不通的。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负债累累也是不争的事实。2001年,农业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村级负债1483亿元,平均每个村负债20万元。取消农业税以后,国家给村一级一定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村干部的工资和必要的办公支出,几乎没有其他机动的开支。

(二)、贴近农民生活,激发农民参与在社区建设中,长期以来导致的政府包办、代办倾向以及农民参与的被动性,再加上农民自身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人微言轻”、“边缘化”使他们往往远离社区建设。正如美国社会政治学家安东尼·奥罗母所言:“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参与政治的比例必然要比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高些。这种差别,确实可以反映出那些较低社会地位的成员在各方面的不利条件,诸如仅享有较低级别的信息和较少的闲暇时间”。大多数社区农民的弱势降低了其参与社区建设的效能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依靠农民,凝聚农民的建设动力,不然的话,类似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时,由于忽视底层民众的动员和参与而导致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现象很可能重演。

(三)、倡导生态发展,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违反客观规律而任意活动,那就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正如有关学者所言,“生态规则是明确无情的:大自然必须受到保护,否则我们人类将灭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协调人类居住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区。

(四)、坚持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结合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具备经济基础的社区文化建设才是一场循序渐进的行动,否则的话,即使偶尔产生文化建设轰动效应,也只不过是表面光鲜,实际价值甚少。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研究表明,文化贫困及其产生的贫困文化往往是影响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相结合,在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农民的创新创业精神等现代观念,也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可以为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提供持续发展的充足财力。

老河口农村社区将社区经济发展与社区文化繁荣结合起来。现代农业与庭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区经济致富,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看得见的利益,激发了他们建设社区文化的热情;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中,摒弃抽象的文化建设,结合农民迫切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传播农村科技、法律、卫生等知识以及党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农村社区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辅相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社区文化建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结论:“两型”社区的创新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老河口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的启示意义显而易见。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对老河口实践做进一步的发掘和阐释,并建构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两型”农村社区,这对于明确农村社区的建设方向、模式定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型”农村社区是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或“标准的”个案、模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为着眼点,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式框架。“两型”农村社区是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资源节约型社区是指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稀缺、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政府投入、村庄公共收入以及农民自身收入有限的背景下,建设农村社区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并尽可能“低成本、高收益”地建设农村社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是指农村社区的发展以人

为本,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健康、环保和谐为主旨,追求一种人的生存、社区经济和社区发展与社区环境的良性互动的友好方式,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农村社区建设框架下把二者的内涵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

要澄清这些概念,发现其重要的和连贯的意义,只有借助对观察对象的逐步分析。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全国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以及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村庄的模式,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都是多元性的现实与实现。因此,我们对模式的理解就不能陷入误区,即认为模式就是供模仿、复制的榜样或典型。事实上,从发展模式的定义来看,任何一种被总结出来的模式,都有其典型性与特殊性,都是与特定的主体相对应的。对模式的分析,其意义主要在于从经验事实中加深对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他人模式来反思和分析自身行动的合理性,以便针对自身的实情,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笔者通过对老河口实践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模式──“两型”农村社区的意义便在于此。

关键词:农村社区;“两型”社区。

第三篇: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 我们不得不正视“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近80%的人口在农村, 农村养老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我国政府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到今天依然“理还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许多问题是不争的事实, 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共同关注。这些问题中, 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有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制度本身的缺陷主要包括:

第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当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蓄, 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如果要使这项工作开展下去, 常常需要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 这又违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性原则。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使其执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第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

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1992年1月3日民政部制定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 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变更,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 甚至是某些长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 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第三, 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基本方案》规定: “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 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 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1996年下半年以来, 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 更不用说增值;

第四, 保障水平过低。

《基本方案》规定, 农民交纳保险费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 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 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 每月可以领取4.7元, 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 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 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每月投保4元、6元甚至是10元, 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其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过程中, 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 基金的管理不规范。

大多数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由当地的劳动或民政部门独立管理, 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于一身,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而地方政府利用掌管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便利条件而挤占、挪用和挥霍农民养老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从而导致该制度大量失血;

第二, 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

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有的市(县)提取的管理费连给职工发工资都不够, 加上会议费、宣传费等, 空缺更大;

第三, 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

《基本方案》规定: “同一投保单位, 投保对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但在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 同一个行政村的干部和群众却不平等享受集体补助。这样大的差距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农村社会不公平, 强化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抵触情绪。

应对的解决方法:

第一、加强监督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的许多方面。要求政府牵头,统一政令,加大推力,协调方方面面关系,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县、乡、村各级都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应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组建一个权威性的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理顺各方关系;要大力提高对农村社会保障的组织、协调管理水平。政府应投入资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改变目前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扶持微乎其微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财政支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二、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

应建立以法定基本社会养老为主体,乡、村集体和家庭储蓄保障等并存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体系。资金来源按照部分积累的原则,由国家政策引导、集体补助、个人负担,建立基本社会养老基金。还要发展多层次的补充保障。

第三、加强对农民参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是引导、促成这种观念转化,接受这项新事物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第四、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

为了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建议在拟定《社会保险法》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诸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的运营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

第四篇: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缺陷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缺陷

一、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流失严重

(1)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使基金流失严重。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中,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发放均由当地的民政部门一家负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此地方政府常常利用监督机制的漏洞,挤占、挪用、挥霍农民养老金,使基金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2)在基金的正常管理中也会出现基金流失。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只能购买国债或存入国有商业银行,基金增值渠道单一,且基金存入银行利率明显低于给付利率,出现利率倒现象,结果是保险费征收的越多,基金收支赤字就越大。随着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在解决农保基金支付风险上采取单纯依靠降低个人账户给付利率消极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当初对已经投保农民的承诺,农民对投保的信心大打折扣。

(3)农村养老保险机构也在不同程度上挤占基金。由于近几年保费收入不断下降,农村养老保险机构的经费常处于无从着落的状况,而财政又不补贴支持,致使农村养老保险机构面临生存危机,挤占基金应付日常开支的违规现象普遍存在,也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流失严重。

(4)一些部门利用非法手段也是造成基金流失的原因之一。一些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部门为自行寻求增值渠道,违规投资、担保、挤占、挪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部分基金血本无归。

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保值增值能力差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考虑到国内经济尚不稳定、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投资风险大的现状,为了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限制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投资渠道非常狭窄。如此单一的投资渠道,形式上保证了基金的安全,实际上却使养老保险基金面临通货膨胀贬值的风险,影响了其保值增值的能力。从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实践来看,这种单一化的投资渠道,根本不能保证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无法实现对参保农民基金增值的承诺,极大影响了广大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因此,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基金投资渠道是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要求的迫切需要。

三、缺乏科学的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应该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其投资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安全性原则,在确保投资安全的基础上使养老基金保值增值;投资策略应当分散化、多样化,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资风险防范运行机制,与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第五篇:中国农村汽车市场销售模式探析

中国农村汽车市场销售模式探析

2011-3-16

摘要:基于我国农村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现实,本文剖析了农村汽车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以及与城市汽车市场的差异,讨论了我国现有汽车销售模式应用到农村汽车市场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2S+汽车经纪人”销售模式,重点指出该种销售模式能够适应我国当前农村汽车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农村市场,销售模式,2S,汽车经纪人

当前,我国农村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给汽车生产企业带来无限商机。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1.4亿辆,高达1亿多的潜在客户,主要来自现在汽车保有量还远未饱和的城镇与农村,而人口总数高达8亿的农村市场对汽车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影响。在汽车销售环节,我国目前的学术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大中城市,还没有任何关于农村市场汽车销售模式的研究,而城市汽车市场与农村汽车市场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现有的销售模式无法直接应用于农村汽车市场。因此分析农村汽车市场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探讨适合农村的汽车销售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汽车销售模式

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到今天,销售体系终端呈现多样化状态。

1.1 专营店

专营店一般实行单一品牌或单一品牌的特定产品销售汽车特许经营模式,主要有:4S销售方式(销售sale、服务service、配件spare part、信息反馈survey),5S销售方式(销售sale、服务service、配件spare part、信息反馈survey、二手车回收及销售second-hand car)。4S目前是我国轿车行业的主要销售形式,4S专营店的特点虽然是操作规范、全程服务、具有排他性,同时也是生产商品牌、文化的延伸,具有信誉度高、技术专业、售后保障服务全面、服务人性化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专营店的投入相当高,单店的建设成本在1000万以上,对汽车经销商的实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汽车专营店的利润空间也在逐步下降,经销商的投资热情在降低。

目前4S店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依附整车厂,没有话语权;二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设;三是重销售、轻售后服务;四是人才素质普遍不适应市场需求,服务不专业;五是同质化严重,没有体现差异化经营特点。

1.2 汽车连锁店或汽车超市

汽车连锁店或汽车超市一般采用代理或经销方式,进行汽车产品的经营和销售。根据经营覆盖的地域以及经营品牌种类的多少,一般认为在单一区域经销多个品牌的是汽车超市,在多个区域经销多个品牌的是连锁店。汽车超市和连锁店没有明确的界限,其特点是以汽车销售为主体,提供多种品牌汽车,供客户比较、选购,减少顾客购车的选购流程,为顾客节省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汽车行业的销售模式必将迎来大的转变,汽车超市或连锁店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1.3 汽车大市场或汽车大道

选定特定的区域,如道路两侧或封闭的大型市场,建立若干品牌的专卖店,形成专卖店集群,具有规模大、影响大等特点。如成都的西部汽车城、成都市国际汽车工业园、成都机场路和羊西线等。这种形式是依托汽车经营环境上的一种原有模式的提升、演变。由于地理位置、商圈等因素,这种形式一旦成型,很难改变。

1.4 直销

直销主要包括网络直销、电话直销、电视直销等形式。网络营销的优点是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可以直观地提供车辆的图片、性能配置、价格、提货及运输方式等介绍,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车辆颜色确认、外观模拟、费用支付等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电话营销主要是采用数据挖掘,通过对潜在客户进行电话沟通,介绍产品,吸引客户购买的方式;电视直销指由厂家或者代理商直接操作,以电视节目形式出现的销售方式,节目中既含信息,又有广告,欣赏性娱乐性较强。目前,这种方式只占很小的比重。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直销会成为传统销售方式的一项重要补充。农村汽车市场分析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的不断施行和推进,将促进农村市场汽车需求的增长和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农村汽车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第一,国家投资重点和消费结构升级。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国家每年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将达到数千亿元,将直接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经过金融危机后,国家经济增长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内需成为一个重点刺激对象,而要拉动内需,农村消费结构调整是必然趋势,拉动农村消费,就要增加汽车商品的消费。这两者都为农村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经济环境。

第二,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据统计,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000元时,农村居民就开始进入购置慢速汽车的成长期。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76元,为汽车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基础。

第三,农村公路进一步改善。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是国家在建设新农村中提出的一个明确发展目标。到2009年,中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324万kg,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9.2%和92.9%。这为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第四,农村机动车开始进入升级换型期,汽车逐渐成为首选。我国具有牌照的农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700万辆,摩托车保有量近9500万辆,仅保有量更新和升级换型的市场就相当可观。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吸引众多汽车企业进入农村汽车市场的重要因素。

第五,新农村建设对运输工具的需求旺盛。我国农村现有汽车承担的运输量仅占农村总运输量的35%左右,相比发达国家汽车80%的运输量,比例严重偏低。这也决定了我国农村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农村汽车市场未来需求旺盛。结合我国的国情来说,农村汽车市场与城市消费的消费特征还是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

一是低价消费特征明显,从众、跟风、攀比消费现象严重。首先价格因素在农村汽车市场对购买行为的影响较大,甚至成为最核心因素;其次,农村居民具有比较典型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农村居住的特点,使得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信息非常开放,而且口头传播是农村市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二是地域上的分散性和购买力的分散性。相对于城市市场的集中购买,农村市场具有地域上的分散性和购买力的分散性。一方面,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人口和需求集中;另一方面,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虽然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由于广大农村居民消费的范围比城市居民广,这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汽车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

三是农村市场具有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性。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富裕地区、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需求的质和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二是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三是同一地区内不同农户之间的购买差异。这种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性也对汽车销售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农村汽车市场的营销更有针对性。

四是农村市场销售运营成本较城市市场高。由于农村汽车市场不成熟,对其在市场开拓、维护与管理过程中,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资源输出、人员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都将增加。这使得以价格要素为主导的城市销售模式在农村汽车市场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农村汽车市场和城市汽车市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直接决定了农村汽车市场销售模式的特征。现有汽车销售模式应用于农村汽车市场的分析

农村汽车市场的差异性,决定了现有的汽车市场主要销售模式无法直接应用于农村汽车市场。

3.1 成本原因

农村汽车市场虽然增长率很高,但是基数还比较小,而4S店存在高成本、低利润的现状,建立4S店的先期投入成本包括土地费用、地面建筑费用、维修设备费用、绿化和道路费用、装修费用、办公设备费用等。一般来说,创建一家普通4S店需要上千万元的投入,所以投资成本比较高的4S专营店模式在农村汽车市场不可行。因此以4S店集群形成的汽车大市场或汽车大道在农村汽车市场也不可能。农村汽车市场需要一些不但投资相对较低,但还能提供良好服务的销售模式。

3.2 地域分散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汽车市场覆盖面积非常大,人口在地域上分布比较散,因而消费力也比较分散,这就决定了在人口消费集中的城市汽车市场的销售模式在该市场不能完全应用。这也直接决定了现有的主要汽车销售模式(4S、汽车超市、汽车大市场)在农村市场很难得到大力发展。

3.3 购买特点

农村汽车市场用户相对于城市汽车市场用户来说一般文化程度要低一些,在汽车消费上未形成自己的客观判断。同时由于该类人群在平常生活中较少关注互联网、专业汽车节目等媒介,他们获取汽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身边人的介绍和朋友的推荐,他们的购买信息,更多来源身边人群的“示范效应”。他们很少主动去了解汽车的相关信息,因此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直销、电话直销对于农村汽车市场不适用,销售工作人员是否熟悉和扎根农村市场在农村汽车市场的销售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S+汽车经纪人”模式

结合农村汽车市场地域分散,购买力分散以及农村汽车市场用户的消费特点,在考虑成本投入的前提下,可以推行“2S+汽车经纪人”的销售模式解决农村汽车市场的实际问题。

4.1 2S

“2S”是相对性于“4S、5S”的专营店模式而言的,2S就是新车销售和维修服务。虽然在前文中提到专营店模式的诸多弊端,但主要是针对其投入成本过大,经营成本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消费者不愿为此买单。

汽车商品在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将是很多家庭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参照国外(美国、欧洲、日本等)的汽车销售发展经历来看,在市场的发展期选择专营店对于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经销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的信任。而2S在实质上很好的保留了4S的精髓,而在运作中又极大地降低了汽车经销企业的投入成本,可以有效节省资源,让利于农村汽车市场消费者,让相关方获得多赢局面。

4.2 汽车经纪人

汽车经纪人是指在汽车销售的整个过程中,从事专业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一站式”人才,对汽车消费者提供购车咨询、代理、信贷、保险、售后服务、维修、二手车评估交易贸易、环保以及汽车俱乐部等一系列的服务。

我国目前在汽车销售中的从业人员都是在经销商麾下从事相关业务,具有很强的局限性。销售人员大多是在门店中等待顾客上门,而且只能从事单一品牌汽车的销售工作。而“汽车经纪人”就是那些专职、兼职从事汽车买卖、交易,或者撮合汽车交易的人。他们通过这些工作来获得佣金或利润,同时可以销售多个品牌的汽车,体制灵活。这种方式适合我国农村汽车市场地域宽广的特点,可以弥补以往模式投资成本很高的不足,而且在当地选择培养的汽车经纪人对当地的市场环境比较熟悉,非常有利于开展销售工作。

农村市场的消费特点,决定了人们喜欢通过周围人的口头评价和实际行动来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汽车经纪人可以利用对农村市场和消费人群的熟悉的条件,很好地宣传汽车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销售服务。农村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对汽车知识比较缺乏,使用、维护、保养经验比较少,售后服务工作比城市市场更加重要。汽车经纪人应以灵活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流动服务终端的作用,有效解决农村汽车市场销售服务广度和深度的需要。

“2S+汽车经纪人”的销售模式能很好的弥补城市现有销售模式应用到农村市场的不足,针对农村汽车市场的特点,该模式在综合考虑成本、服务、效益、效果、可行性等因素下是颇为适合的方式。

农村汽车市场在未来几年必将成为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一极”,经过分析研究,“2S+汽车经纪人”模式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在这种模式下“汽车经纪人”是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大力倡导这种做法和加强对经济人的专业培养。经过努力,有理由坚信这种模式会在农村汽车市场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李先国.我国轿车业渠道问题探讨 [J],中国流通经济,2008,(04),P52-55 马春阳,侯建坤.汽车销售新模式-4S店集群 [J],上海汽车,2007(11),P32-35 贾欣,企业营销渠道变革及其对策分析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4),P111-112 庄恒国,李振玲.农村汽车市场:金融危机下汽车行业的避风港 [J],汽车工业研究,2009,(06),P17-19 张怀阁,美日欧汽车销售模式分析及其借鉴 [J],汽车与配件,2009,(23),P20-22

下载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财政学(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财政学(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摘要:中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被打破,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对今后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的......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对于农村消费的影响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对于农村消费的影响 【摘 要】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老丧失劳动能力......

    浅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

    浅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 据统计,全国事业单位共有职工3200多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员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在一些单位甚至超过在职职工人数。加之事业单位个......

    财政学

    浅谈民间融资 2011年4月初温州龙湾区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拉开了温州老板跑路事件的序幕。从此之后温州民企老板跑路事件愈演愈烈,仅在11年9月一个月,就有接近20起,......

    财政学

    财政学-学科组成 ①按财政分配的主体可分为: 专门以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财政学;专门以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财政学;对各个国家财政制度进行......

    财政学

    财政学开设院校 共98所院校 北京大学 湖南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上海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沈阳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上海金融学院 云南财......

    财政学(合集)

    财政学就业方向 财政学专业就业方向 对口职位大都在财政局和税务局的税收规划、审计、资产管理等方面。其他就业点包括财务会计、市场营销、职业学校或大学教师、客户服务等......

    财政学

    财政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及其表现形式;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分标准; 公共需要的特征;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含义及实现机制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