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试卷

时间:2019-05-14 11: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试卷》。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试卷 选择题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

B、会人工取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水稻、小麦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

4、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D、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5、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6、下列我国原始居民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人

C、大汶口人

D、半坡人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秦朝

8、商朝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国王分别是()

A、汤、桀

B、汤、纣

C、纣、汤

D、桀、纣

9、“国人暴动”发生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0、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铜车马

D、盂鼎

11、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2、“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3、被称之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的是()

A、铁农具广泛使用

B、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 C、牛耕的广泛使用

D、粟和水稻的种植

14、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作用很大,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得益于()A、白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1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6、“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

A、吴越争霸

B、晋楚争霸

C、齐楚争霸

D、吴齐争霸

17、下列有关商鞅变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实行重商抑农政策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9、下列成就属于商朝的是()

测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

B、在历法中增加了闰月 C、总结出中医的诊病疗法

D、开始实用铁制农具 20、下列战役中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的是:()

A、官渡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21、春秋战国之际,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方法的名医是()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贾思勰

22、下列思想中,属于孔子政治思想的是()

A、为政以德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福祸相依

23、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西周C、秦朝

D、西汉

2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841年

B、公元前47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9年

26、秦朝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是()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27、“焚书坑儒”这一严重破坏文化的事件发生于:()

A、战国

B、春秋

C、秦朝

D、西汉

28、针对“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实行的政策是:()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货币 D、焚书坑儒

2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蚁鼻钱 B、铲形币

C、刀形币

D、圆形方孔钱 30、为开发南疆,秦始皇派人兴修了:()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31、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A、秦朝人民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B、秦朝法律的残暴。C、秦朝规定人民不能穿鞋子,只能拄拐杖。

D、那是外来品。

32、在秦朝中央政府中,分管全国军事的官吏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33、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①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吸取秦亡教训③重视发展农业④王国势力强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35、发明于汉武帝时期的播种工具是:()

A、犁壁

B、水排

C、耧车

D、耕犁

36、发明水排的是()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37、西汉国势最强盛的时候的统治者是()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8、下面发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A、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39、“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发生于()

A、汉武帝时期

B、汉高祖时期

C、汉元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40、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27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41、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交往的历史开始于:()

A、甘英到达波斯湾

B、罗马人身着中国锦衣绣服

C、中国丝织品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D、公元166年,大秦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

42、最早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在我国的:()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B、加强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C、寻找匈奴的去向

D、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44、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

45、丝绸之路最终到达的地区是()

A、河西走廊

B、今新疆地区

C、中亚、西亚

D、欧洲

46、下列哪一项成就与东汉科学家张衡有关:()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地动仪

D、太初历

47、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东汉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郦道元

C、顾恺之

D、神农氏、48、给秦汉边境地区造成重大威胁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

B、越族

C、犬戎

D、鲜卑

49、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50、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51、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52、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实行屯田制 C.招贤纳士 D.打败强敌袁绍

53、三国时,第一个称帝的是:()

A、曹操B、曹丕C、刘备D、孙权

54、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

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弱

D、天意(刮东风)使曹操失败

55、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魏、蜀、吴

B、吴、蜀、魏

C、蜀、魏、吴

D、蜀、吴、魏

5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杜甫形容谁的诗句:()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孙权

57、西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A、匈奴、鲜卑、山越、氐、羌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山越、鲜卑、羯、氐、羌

D、匈奴、山越、羯、氐、羌

58、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取得胜利的政权是()

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魏

59、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谢石、谢玄带兵迎击秦军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60、下列四个成语中,不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

D、破釜沉舟 61、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 62、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B、鲜卑C、氐D、匈奴 6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64、下来内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是()

A、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 B、朝廷中禁止使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 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 D、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65、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刘徽

B、祖冲之

C、张衡

D、郦道元 66、《水经注》是一部()

A、地理著作

B、植物学著作

C、生物著作

D、农学著作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并至少列出三条“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著名言论。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民贵君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上述材料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两位思想家的言论?他们都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作者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3)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3、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

(3)根据材料一中加点的字,概括并写出这次变法的特点。

(4)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中“亲族都得处死”“邻里都受牵连”的刑罚当时分别称作什么?

(3)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起义?

(4)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子为治第(指建造住宅),令骠骑(将军)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资治通鉴·汉纪十一》

材料二 “今„„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都要加以禁止),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中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是谁的名言?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中的“天子”和“上”都是指西汉的哪一位皇帝?概括指出他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1)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

(3)读了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和认识?

7、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汉书》中有“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记载。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张骞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

(2)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说出当时的中国丝绸是怎样运往罗马的?这条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为什么有“丝绸之路”的美称?

(3)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武帝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三国志》记载,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利用)天子以令不臣(号令不听话的诸侯)”,并“修(发展)耕植蓄(积蓄)军资”。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

材料二 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

(1)材料一中,曹操是如何采纳并实践毛玠建议的?他接受毛玠的建议对统一北方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3)综合两则材料,指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这一壮心有无实现,为什么?

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

10、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⑴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⑵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11、“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这是谁的话?

(2)、作者写过什么书?内容如何?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二、1、答案要点:(1)分别是孔子、韩非子。各属于儒家、法家。(2)历史地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著名言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答出四条即可)(3)不同:孔子主张以“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韩非子强调“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识: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答出其意即可)

2、答案要点:(1)分别是孔子、孟子的言论。儒家学派。(2)贡献: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收徒讲学,总结出许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答出其意即可)(3)略。(此问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3、(1)商鞅变法。时间:战国时期(或“公元前356年”,或“秦孝公在位时”)。目的:富国强兵。(2)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3)奖罚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罪)。(4)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4、(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2)“族诛”、“连坐”。(3)陈胜、吴广。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治的秦朝。(4)有联系。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5、(1)霍去病。精神:志向高远的爱国主义精神。(2)思想主张:“独尊儒术”。目的:稳固大一统局面。(3)皇帝:汉武帝(刘彻)。贡献:使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答出其意即可,若只罗列史实酌情扣分)

6、(1)皇帝:汉武帝。目的: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2)道路:丝绸之路。大致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古罗马)。(3)结论和认识: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汉朝)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桥梁);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汉朝时)传入中国;丝织品(丝绸)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代表。(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7、(1)主要活动:出使西域。历史作用: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原因: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3)西域都护的设置。

8、(1)曹操把汉献帝迁到许,以天子名义发号施令;实行屯田。作用:使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官渡之战;200年。(3)他的“壮心”是统一全国。没能实现,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退回北方,不敢再轻易南下。他死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9、(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 历史总复习(推荐)

1.2.3.4.西周分封制目的?国君的权利?国君的义务?(28页)商鞅变法的目的?(44页)内容?(45-46页)影响?(47页)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94页)内容?(94-95页)影响?(96页)商鞅和孝文帝共同具有的精神是什么?(改革创新精神,不怕困难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成功的共同主要原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秦朝历史。

4.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意义?(50页)

5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制度?(50页)

6秦始皇经济上措施?统一货币的原因?和作用?(52页)

7秦始皇在文化上的措施?(52页)

8.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实质?危害?(55页)

汉朝历史

9汉武帝在思想上的措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2页)

10在政治措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3页)

11在经济措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3页)

12在军事上措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4页)

13张骞通西域的影响?(70页)笔记

14西域都护设置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其职责是那些?(70页)

15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72页)

三国鼎立

16官渡之战的影响?(82页)

17赤壁之战的影响?(83页)页)

18东晋南朝经济发展的原因?(89页)

19汉朝科技发达的原因?笔记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每小题3分,共60分)1.我国境内最早人类发现于()

A、四川省

B、云南省

C、贵州省

D、山东省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水稻种植是在(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3.禅让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是()A、.黄帝、尧、炎帝

B、启、炎帝、黄帝、C、炎黄、部落

D、尧、舜、禹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于()A.公元前1600年

B、公元前1046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2070年 5.我国最早的文字来源于()A、夏朝

B、西周C、商朝

D、秦朝 6.下列哪项不是战国时期的()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7.秦国强大的原因是()

A、重视兴修水利

B、铁器的推广

C、商鞅变法成果

D、牛耕的推广

8.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辩证思想的是()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飞 9.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夏商时期

10.秦长城东到辽东,西至()A、鸭绿江

B、嘉峪关

C、临洮

D、东海 11.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是()

A.刘邦、陈胜 B、项羽、吴广

C、刘邦、项羽

D、陈胜、吴广 西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官员管辖新疆,其中最高军政长官名称为()

A、安西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府

D、西域都护

13.下列选项中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有()

①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

②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③班超为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作出了贡献 ④张骞通西域 A.①②③ B、③ ④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春秋和战国共有的国家是()

A、韩赵魏

B、秦赵魏

C、齐楚秦

D、秦楚魏 15.丝绸之路从西方运往汉朝的商品是()A、漆器

B、丝织品

C、铁器

D、石榴 16.被后世医学界称为外科鼻祖的是()A李时珍

B张仲景

C华佗

D扁鹊 17.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指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18.下列人物中《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A、汉武帝

B、黄帝

C、孔子

D、华佗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商朝

B、唐朝

C、夏朝

D、秦朝 20.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加强全国的统治

C、排除异性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团结同族诸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请回答:(1)改进造纸术的是谁?什么时期改进?(4分)

(2)他用哪些原料来造纸?(2分)

(3)这种纸有何优点?(2分)

(4)此人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22.毛泽东《沁园春》中的词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请回答:

(1)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4分)

(2)为了实现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在思想方面采取什么措施?(2分)

(3)汉武为实现大一统,拓展疆域,派哪两位大将北伐匈奴?(4分)(4)汉武为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的经济权,统一铸造什么货币?(2分)(5)秦皇统一六国在哪一年?(2分)

(6)秦皇为巩固统一,发展经济采取哪些措施?(8分)

23.他是春秋末年鲁国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国封建时代被尊为圣人,他的学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请回答:(1)材料中的他是谁?(2分)

(2)他的思想主张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

(3)他的言论记录在哪部作品里面?(2分)

(4)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商鞅变法、统一国家的建立等史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史实,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通过造纸术、《伤寒杂病论》、《九章算术》、孔子及百家争鸣等史实,认识古代科技发明和思想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复习方法:

课外自主复习和课堂互动巩固相结合 复习课时:2课时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习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师生共同完成。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 北京人 2.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 3.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4.如何计算历史年代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的建立;夏商西周的更迭 2.西周分封制 3.春秋五霸 4.战国七雄

5.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历史作用、评价、启示)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兼并六国;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陈胜吴广起义

4.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评价汉武帝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人口南迁与江南的开发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意义 五)科学技术 1.造纸术

2.数学:《九章算术》、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3.医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 4.地理:郦道元《水经注》 5.农学:《齐民要术》 6.建筑:都江堰、长城 师提问,生竞答,或板演。

二、小结

三、作业

熟记以上知识点。师利用自习课时间检查。

第二课时

一、按照“翻一翻”“写一写”“你问我答”三个环节展开小组合作竞赛。

一)“翻一翻”

比赛学生翻书的速度,考查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每组选出1名代表参加翻书比赛。翻阅的内容为课文中的重点图片、地图、黑体字等。与历史课代表比赛翻书速度,胜过课代表的,1道题目记1分。

投影题目: 第一组:

《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春秋形势图》

《祖冲之》

第二组: 《秦长城示意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 《诸子百家简表》 第三组:

《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丝绸之路示意图》 第四组: 《西汉疆域图》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战国形势图》 二)写一写

考查学生对历史名词的正确书写情况。每组一次派出1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写对一题记1分。共四题计四分。

投影题目: 第一组:

1.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

2.“医圣”是(),他的主要著作是()3.西汉政府设置(),统辖今天的新疆地区。

4.()的书法作品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第二组:

1.秦长城西起(),东到()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边的国家是()

3.西汉时,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贵族不法行为的官职是()

4.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了()第三组:

1.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2.丝绸之路出发点是(),最远到达()(国名)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的作者是()第四组: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2.三国中魏国的建立者是()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是()

4.西汉王朝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共经历了()年。三)你问我答

学生自拟3道题目。每一组轮流派出一名同学读题,指明另一组的同学回答。答对1题记1分。

四)统计得分。表扬优胜组,对落后组提出要求,进行鼓励。

二、作业

发放测试卷。要求学生课外完成。教师利用自习课讲评。教学反思

通过“翻一翻”“写一写”“你问我答”三个环节展开复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形式新颖,学生参与率高,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不足之处:需加强对课堂秩序的掌控能力;对学生自拟的题目,最好先看一下,避免出现“偏、难、怪”题目。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分析

2014~2015学第一学期初一历史试卷分析

庞村中学 常小芳

期末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下面对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四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可以说题型多样,内容全面。

从题量上看共四个大题,设计出了20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全面检测出课标上中国古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有从教科书上选取,也有课外的理解性材料,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本试卷具一定的创新,如:题型上的多样性,不再是一味的材料解析题。(2)试卷能够较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3)本试卷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材料解析题部分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有话说,起到很好的效果。又有一定的区分度,改变过去照搬的习惯,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4)试题设计整体较合理,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三)试卷情况: 此次考试的结果让人较为担忧,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不够牢靠,这与我们的学生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也反映出历史教学的负担仍然较重。历史是闭卷考试,应在七年级时就着重培养学生能够自觉的去记忆书本上重要知识点的习惯。这对于今后的历史学习而言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利的。

二、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中图片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3、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如“材料二董仲舒的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一题有不少学生将的内容作为答案。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4、第二大题简答题,部分学生答得比较好,多数能讲出理由。但部分学生回答时考虑不够周全,口语化严重。此题出现少部分学生无作答情况。此题整体得分率较低。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应加强审题的训练。解题思路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要强化学生组织答案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引导学生对教材的重视,避免材料解析题出现口语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平时要求学生要细以看题,不要因为粗心造成漏题没答。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教学中多联系实际生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尽量用课本来组织语言。加强对学生答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强调课本知识的应用,注重题目设问的多样性。

6、平时多提醒学生要注意卷面。

下载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上册语文.生物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

    七年级上册英语总复习材料

    七年级上册英语总复习材料一、重点词汇1. in the same class 在同一班2. study … with…与…一起学习…3. No problem 没问题4. by the way 顺便问一下5. speak Chinese......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高二历史总复习试卷(必修一)

    历史必修一总复习(选择题专项) 1、造成“楚王问鼎”的根本原因是 A、王权衰落B、诸侯国日益壮大 C、分封制 D、兼并战争 2、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 ①镇守疆土 ②设......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从近代开始,遭到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外来侵略。近代史的开端是A.......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

    七年级上册总复习详细知识点(最终版)

    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1、西汉初年的状况:2、原因:3、措施:汉高祖:文景帝:4、出现的局面:5、地位:6、作用:7、文景之治的表现: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府库丰盈8、思想: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