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5篇)

时间:2019-05-14 11:0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一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序号直接填入题后括号内。)1.右图是我国商周时期在西南地区盛行的——种青铜文化的代表,它出现于()A.长江三角洲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2.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评价()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3.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山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的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4、右图是什么人头部复原像()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活动中,老师让刘欣欣同学做组长,她却让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深有感叹:这是______的再现啊()A.战争 B.禅让 C.世袭 D.暴力

6.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右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人遗址

8、“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9.“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

10.孙中山“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的是()A.蚩尤

B.黄帝

C.女娲

D.大禹 1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尧时期

B.舜时期

C.禹时期

D.黄帝时期

12、.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1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

B.玉器加工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制瓷业 14.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A.象尊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

1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16.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

A.乐器 B.食器 C.盛水器皿 D.装饰品 17.东周开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18.“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用了这一成果。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A.470年 554年 275年

B.407年 550年 260年 C.450年 554年 275年

D.470年 550年 275年 19.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A.纣

B.启

C.幽王

D.桀

2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配伍选择。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舜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半坡原始居民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尧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山顶洞人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禹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河姆渡原始居民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三、判断辨析。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 1.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

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5.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6.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7、舜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8.大汶口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黑陶和白陶。()

四、识图题

(一)读右图回答(5分)

(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1分)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2分)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2分)

(二)、(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2分)

(2)它在青铜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2分)

(3)请你想一想,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2分)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2分)

(三)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

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4分)

(2)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2分)

五、材料解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今山东境内),曰齐。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4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看出构成诸侯的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8分)

(3)两则材料反应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4分)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1分)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1分)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1分)

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2分)

5、面对各个朝代的兴亡,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一、选择题 共20分,每小题1分。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C 2 D B B 14 B B B C D 18 A D 19 D B 20 D 12 13 B

A 16 17 B

B

D

二、配伍选择(12分)C D B A F E

三、判断辨析(8分)

1、×

2、√

3、√

4、×

5、√

6、×

7、×

8、√

四、识图题(20分)

(一)、(1)北京人(1分)

(2)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万年前(2分)(3)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旧时器时代(2分)

(二)、(1)司母戊鼎,商朝;(2分)(2)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2分)

(3)鼎是烧煮或盛放鱼肉的器具,大量用于祭祀。(3分)(4)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2分)

(三)、(1)图一: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4分)

(2)河姆渡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分)

五、材料解析题(20分)

(一)、(1)“人祭”和“人殉”。(2分)(2)奴隶(1分)

(3)夏、商、西周时期,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3分)

(二)、(1)半坡原始居民。(1分)(2)半坡人面鱼纹盆。(2分)(3)粟。(1分)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2分)

(三)1、启;(1分)

2、世袭制;(2分)

3、夏朝;(1分)

4、奴隶社会,夏、商、周(4分)

第二篇: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非选择题。试题灵活、新颖也是这份试卷的可贵之处。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而问答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

二、试卷分析

试卷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2、3、11、12、13、14题;学生对时间和事件的把握不够准确。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题;学生不认识题中图片所反映的制度,导致后面的几问都答错。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较大,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

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具体阅卷中,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如第7题根据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有一部分同学选错。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如17题第二问这种制度下的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很多学生答成把土地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三、关于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知识是能力之源。要加大学生做题力度,把讲练相结合。(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3)、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内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园地。

第三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1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3、当你参观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如右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应该是用哪种文字刻写的?()A.象形文字 B.拉丁字母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4、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可能是()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神圣罗马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5、小勇放假后想去探寻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主要是指欧洲哪个国家?()A.意大利 B.英国

C.希腊

D.西班牙

6、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布匿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称霸意大利半岛 B.称霸欧洲

C.维护民主制度

D.争夺地中海霸权 7、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8、一部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大唐西域记》

9、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A.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10、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A.理性主义 B.启蒙运动 C.人文主义 D.民主共和

11、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A.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 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

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12、2011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英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以国宴宴请,但国家的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女王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哪一法律文件()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共2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等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1)材料中提到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这一变革的性质是什么?(4分)

(2)请至少举出材料中所指的两位“巨人”。(2分)

(3)谈一谈你从这一变革时期的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 图二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4分)

15、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

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2分)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2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3)上述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西方民主政治从产生起就存在局限性,请举例说明。(2分)

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C

3、C

4、B

5、C

6、D

7、C

8、C

9、A

10、C

11、A

12、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共26分。)

13、(1)、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4分)

(2)、但丁、达·芬奇(2分)

(3)、不畏强暴,勇于探索的精神;追求真理,为科学献身精神。(2分)

14、(1)发现美洲大陆。追求黄金(发财致富)。(4分)

(2)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美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侵略亚非拉地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分)

15、(1)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2)文献:《权利法案》。(2分)

核心思想:限制王权(或议会高于王权)(2分)

变化: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转变。(只答到“君主立宪”得1分;完整答出变化过程得2分。)

(3)古代:希腊雅典的政治权力只掌握在少数公民手中,奴隶和妇女没有政治权力。

近代:英国保留了封建君主(任一例得2分)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每小题3分,共60分)1.我国境内最早人类发现于()

A、四川省

B、云南省

C、贵州省

D、山东省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水稻种植是在(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3.禅让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是()A、.黄帝、尧、炎帝

B、启、炎帝、黄帝、C、炎黄、部落

D、尧、舜、禹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于()A.公元前1600年

B、公元前1046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2070年 5.我国最早的文字来源于()A、夏朝

B、西周C、商朝

D、秦朝 6.下列哪项不是战国时期的()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7.秦国强大的原因是()

A、重视兴修水利

B、铁器的推广

C、商鞅变法成果

D、牛耕的推广

8.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辩证思想的是()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飞 9.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夏商时期

10.秦长城东到辽东,西至()A、鸭绿江

B、嘉峪关

C、临洮

D、东海 11.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是()

A.刘邦、陈胜 B、项羽、吴广

C、刘邦、项羽

D、陈胜、吴广 西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官员管辖新疆,其中最高军政长官名称为()

A、安西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府

D、西域都护

13.下列选项中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有()

①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

②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③班超为保护和改善丝绸之路作出了贡献 ④张骞通西域 A.①②③ B、③ ④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春秋和战国共有的国家是()

A、韩赵魏

B、秦赵魏

C、齐楚秦

D、秦楚魏 15.丝绸之路从西方运往汉朝的商品是()A、漆器

B、丝织品

C、铁器

D、石榴 16.被后世医学界称为外科鼻祖的是()A李时珍

B张仲景

C华佗

D扁鹊 17.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指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18.下列人物中《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A、汉武帝

B、黄帝

C、孔子

D、华佗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商朝

B、唐朝

C、夏朝

D、秦朝 20.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加强全国的统治

C、排除异性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团结同族诸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请回答:(1)改进造纸术的是谁?什么时期改进?(4分)

(2)他用哪些原料来造纸?(2分)

(3)这种纸有何优点?(2分)

(4)此人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22.毛泽东《沁园春》中的词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请回答:

(1)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4分)

(2)为了实现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在思想方面采取什么措施?(2分)

(3)汉武为实现大一统,拓展疆域,派哪两位大将北伐匈奴?(4分)(4)汉武为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的经济权,统一铸造什么货币?(2分)(5)秦皇统一六国在哪一年?(2分)

(6)秦皇为巩固统一,发展经济采取哪些措施?(8分)

23.他是春秋末年鲁国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国封建时代被尊为圣人,他的学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请回答:(1)材料中的他是谁?(2分)

(2)他的思想主张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

(3)他的言论记录在哪部作品里面?(2分)

(4)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卷月考

七年级历史月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25×2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语言交流 D.会不会直立行走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

5、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6、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7、半坡氏族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 彩陶 B 黑陶 C 白陶 D 黄陶

8、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9、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0、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11、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

12、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3、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14、“炮烙之刑”是哪个国王残暴统治的表现?()A.夏桀

B.商纣

C.周厉王

D.盘庚

15、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A.伊尹 B.姜尚 C.共伯和 D.姬旦

16、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17、迄今为止,在商周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是()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大型青铜立人像 D.青铜神树

18、夏、商、西周是以什么生产为主的社会()A.青铜制造业 B.商业 C.农业 D.畜牧业

19、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20、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桂陵之战 B.城濮大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1、下列各项中,搭配不当的是()A孙膑——围魏救赵 B赵括——纸上谈兵 C重耳——退避三舍 D晋文公——尊王攘夷

22、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A.伊尹 B.管仲 C.姜尚 D.伍子胥

23、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是由下列哪一诸侯国分裂而来()A.晋国 B.齐国 C.鲁国 D.卫国

24、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A.秦 B.燕 C.楚 D.齐

25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二、填空题(2分ⅹ6)

1.我国发现的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居民是 2.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是 和 而位于成都平原的独特青铜文化是 4.春秋五霸分别指、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和秦穆公。

三、材料题: 右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图A ;图B(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四、列举题

(1)分别列举夏、商、西周各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以及亡国之(16分)

(2)列举战国七雄(7分)

五.依据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其内容是什么?

(2)在这些等级中,哪些人属于贵族?

(3)“国人暴动”主要是由哪个等级的人发动的?

下载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沈阳市第一七〇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闫振宇审核人:钱丽雪4.“被民族主义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动员起来的新老社会利益集团,在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中缺......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考情分析 科目:历史 分析人:邓迎平一、 试题情况 1、考查的知识点及内容 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内容,所涉及世界......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所涉及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贮(zhù)蓄 憔悴(cuì) 瘫痪(huàn) 匿(nì)笑B、菡萏(dàn) 攲(qī)斜 黑痣(zhì) 感慨(kǎi)C、尴尬(......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分析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分析 第一次月考结束了,自己带的两个班总体成绩不是很好,七一班的及格率为38%,平均分为53.68,七二班的及格率为35%,平均分为52.73。看到这样的数字,自己......

    2018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

    1、略2、傍——旁 仪——怡 尤——犹 头——投 3、D4、C 5、大家送来的许多生日礼物 回忆起了往事 多么好的小伙伴啊 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6、小明晚上读书影响大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历史试卷分析 庞村中学 常小芳 期末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下面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