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辩论 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
1、最强效的法律教化莫过于监狱,然而根据统计罪犯回笼的再犯机率为23%,可见,严酷的法律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道德才是王道。
法律可以把人送进监狱,但是道德可以唤醒他内心的良知,清洗他的灵魂,让他从新做好人。
2、“德”包括公共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婚姻道德等。人人都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可以看出,道德才是和我们朝夕相见的行为准则。
3、“德”则是由人们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人心所向的力量,并不需要外部的强制力去保证实施,所以“德”总是在“法”的更高层次。
4、法律的本质是强制,如果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强制性的行为,那我也实在不好意思勉强你来辩论了
5、如果没有道德,我们的人大代表是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立法呢?
6、法治的局限:法律的制定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很高的成本,这就好比,对方辩友用大炮打死蚊子而不是灭蚊器,太铺张浪费了,太缺德了。
7、道德是人类自我最好的的精神自律,这就好比法律不能禁止你裸奔,但是道德可以让你穿上衣服出门。
8、哲学家康德: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都被对方辩友动摇了,我们的和谐社会岂不成了空中楼阁、水月镜花。
9、道德可以引导人们尊重和信守法律,防范尚未发生的违法行为。三鹿奶粉的确被法律制裁了,但是只有道德才能避免婴儿的肚子里长结石。
10、如果对方说道德需要时间:对方辩友沐浴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厚重的底蕴之下,你还说没有道德,这不是让孔老夫子死不瞑目么?
11、对方辩友,我是来和你讲道理的。不是来卖萌的。法律适用的领域是受到限制的,好比对方辩友见死不救并不犯法,但是你的良心会日夜煎熬,道德会谴责你的。
12、道德有褒奖机制,更能激励人们向善。但是遵守法律是一种义务,是冷冰冰的条款。社会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而不是残酷的皮鞭。
13、法律不能制裁插足别人婚姻的小三,只有道德才能让她无立锥之地。
14、公民道德二十字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所以中国分犯罪率才能世界最低。
15、社会主义道德自觉是国家文化软实力。
16、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道德模范评选,在9月20日——“公民道德日”这一天隆重揭晓。不是体现道德的重要性吗?
17、法律的执行需要道德的监督。
18、我承认,乱世更需要法治。但是我们身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更需要道德的感化力量。难道对方辩友拒绝承认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吗? 19、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21、2011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开幕前夕,总理温家宝与网民交流时,提出房地产商,食品制造商、以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迫切地需要“道德的血液”
22、明明我们国家有比较完善的法制体系,为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还是屡见不鲜呢,为什么地沟油毒胶囊还大胆肆虐呢?因为我们需要道德的血液,没有道德的人,就是行尸走肉,没有道德的企业,就是杀人工厂。没有道德的社会,就是人间炼狱。
23、社会最终还是会实现德治的,共产主义终究是会来临的,请对对方辩友要对社会主义有信心。
24、长春随车被盗婴儿事件令人揪心,犯罪嫌疑人周喜军丧心病狂地掐死小浩博,但是最后,还是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这不说明了人性本善么?
25、屡教不改的李天一,在早期就因为酒驾打人进过少管所,但他不仅没有痛改前非,还犯下轮奸这样的滔天大罪。所以,对于三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道德的教化作用比冰冷的法律更能让他们迷途知返。
26、靠国家强制力每个人都要遵守,德治不稳定:公德自在人心,也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
27、人们经过道德自省和自律,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成为“温、良、恭、谦、让”的道德标准。德治超越了法治,法治被包含于德治之中。
28、法治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集体主义原则,这不正是道德在起作用吗?
29、犯法的行为都是道德滑坡:有道德才会正确地爱人爱己。30、复旦投毒:法律并不允许投毒,所以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31、有什么样的内心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道德从心灵解决问题,是极好的
32、农民工欠薪:法律条文清晰可见,这不就直接说明了是工头的道德问题。我们最痛恨的就是恶意欠薪,所以我们一定要 让道德贯穿始终,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
33、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最美乡村医生是8亿农民的健康守护神。红十字天使计划呼吁我们关注农村医疗,这不是法律强制性就能起到的效果。是道德在为我们的健康呐喊。
34、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社会媒体的监督权。激起全社会的良知。
35、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这样锦上添花的道德,比起杀鸡儆猴的法律,更能给社会提供正能量。
36、全国道德模范、刚正不阿的法官金桂兰说:对于一个执法人员,法律固然重要,所以说,道德是法律的源泉。如果这个水源都被污染了,那我们的社会不就是一滩污水了吗?
37、你生活的环境安全吗?法律已经充分地保障了我们的人身安全,92%的人觉得自己不安全,为什么?我们怕井盖没盖子,摔倒没人扶,落水无人救,为了我们的安全感,我们的社会更需要德治。
37、贪腐问题、任何一个犯罪问题:道德好了,法律对于我就是形同虚设。法治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决策。
38、新交规:是因为我们的道德水平太低,心理没有红绿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把确实的道德补回来。
39、法律可以把人送进监狱,但是道德可以让涤荡犯罪分子的心灵,让他们重新感受到内心最美好的道德。40、感动中国,最美乡村女教师,最美乡村医生。
41、主义更需要的问题。
42、法治不能解决,而德治可以解决。法律死角。有了法律还是有很多人在违法犯罪。
先 抛出一个问题 让法律无能 然而道德却能解决
来自古代 :大逆不道 礼坏乐崩
1、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在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实践仁德,全在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不成。
2、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法治司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情,是社会不和谐的一种表象。如果老百姓之间有什么纠纷,最好互相谦让,让道德来解决,那这个社会就是最好的社会了。
4、我国传统的政治法律核心是德主刑辅。
6、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正能量成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 公正无私 兢兢业业
法律触碰不到的地方
德治是治本的,法治是治标的 诚信确实
道德失范
功利
拜金主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满脑子都是铜臭)
感动中国
第二篇: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手,大家好,首先感谢对方辩手的精彩发言,但这并不能动摇我方的观点。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的观点是“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中国社会到底需要什么呢?是“德治”技高一招,还是“法治”略胜一筹?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需了解各自的意义,德治顾名思义用道德来治理,它更强调的是思想上的教化,什么不该做,而法治更侧重于外在的行为约束,通过一种规矩、法律制度来提醒人们什么不能做。从它们的涵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做出选择,德治强调的是提倡,是不该做,这在无形之中助长人们的侥幸意识,与德治的软不同的是法治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告诫人们什么不能做,一旦做了你需要承担什么后果。它将人们的侥幸意识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我方更倾向于中国社会跟需要法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德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标准,而法却有统一的标准。对德来说,同一件事从不同的方面看有不同的结果,一个男人为了救病危的母亲去抢劫,你认为他是道德还是不道德的呢?此外道德强调的是底线制,而法律却是红线制,底线到底有多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如此模糊的概念如何治理中国社会呢?法律却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陷,法律通过红线约束人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旦你罔顾法律,触犯法律的高压线,你也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这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
第二:法治适应中国的历史国情发展需要,而德治至少目前不适应中国的发展需要。纵观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身为历史悠久的法家文化却只能做偏房,然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法治逐渐替代了德治的太子地位,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提出来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的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呢?我想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有需求才能创造。很显然法治迎合了我们社会的需要,所以他才能反超德治成为新时期的霸主。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 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 是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需要
第三:德禁于将然,而法禁于已然。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它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德治主要作用在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而法治却实实在在作用于已经发生的事,对于未来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未雨绸缪并没有错,但立足现在我们更关注的是活在当下,无形的德让我们无所适从,有形的法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四:德是自律而法是他律。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律的能力?但毫无疑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他律能力,自从新交规实施以来,事故率大幅下降,试想如果没有交规,我们能靠自律不闯红灯吗?
法象征着公正、正直、普遍统一,是公平论断的标准和基础,吕氏春秋-察今中说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墨子中也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可见法治的众生平等性。当然我方并不否认德治的作用,德治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相对于法治而言,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昨日,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伊始,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严格落实新交规要求,维护法律的统一性、严肃性。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不按规定悬挂或遮挡号牌、闯红灯、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据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济南等城市统计,新交规实施首日接报的交通事故数量分别比前日下降了9.3%、23%、26.7%、18.4%、29.8%,未发生因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
中国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新华社发 换届后的十届全国人大提出,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重点将是“提高立法质量”。法工委有关负责人称,基本形成即在初步形成的基础上,将每个法律部门中支架性的、现实亟须的、条件成熟的法律制定和修改完成。
第三篇:自由辩论
2015年善意的谎言辩论会正方:攻辩 2017-10-23zwj 谎言
攻辩(2辩):第1方案:
1:您方一直在大谈善意,那么您是善良的人吗?
是的。
2:难道您认为自己善,别人也都会认为你善吗?
这需要大家的评定吧!!
3:对,需要大众来评定这不正说明了善意标准的不确定性吗?我们换一话题,您对谎言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谎言分为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两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善意的谎言啊!
4:对方辩友说的好,既然您已经把善意的谎言归结于谎言之中了,难道还能说善意的谎言不是谎言吗?
善意的谎言和谎言有本质的区别,它已经不再是谎言本身的理解了!
5:难道您认为在谎言前面加了善意这么一个形容词,它就变成真话实话了吗?按对方辩友的逻辑那为什么不叫善意的真话,善意的实话呢?
善意是处于对人性的考虑,对当事人情况的考虑啊!它是种道德的完美体现啊!
6:难道我委婉地如实相告就不道德了吗?您刚刚一直在强调善意的谎言发生了质的改变,可又拿不出论证,而对我方提出的善意的谎言还是谎言又没有有力的反驳,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希望您方在下面的辩论中能给我方,也能给大家一个好的解释!谢谢!
攻辩:第2方案:
1:您方一直在大谈善意,那么您是善良的人吗?
这需要大家来评定吧!!
2::对,需要大众来评定这不正说明了善意标准的不确定性吗?我们换一话题,您对谎言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善意的谎言而不是谎言啊,请对方辩友不要偏离主题!
3:我方没有偏离今天的主题啊,只是想告诉对方辩友,您偏离了善意的谎言还是谎言的主题啊!您不认为吗?
善意的谎言和谎言有本质的区别,它已经不再是谎言本身的理解了!
4:难道您认为在谎言前面加了善意这么一个形容词,它就变成真话实话了吗?按对方辩友的逻辑那为什么不叫善意的真话,善意的实话呢?
善意是处于对人性的考虑,对当事人情况的考虑啊!它是种道德的完美体现啊!
5:难道我委婉地如实相告就不道德了吗?您刚刚一直在强调善意的谎言发生了质的改变,可又拿不出论证,而对我方提出的善意的谎言还是谎言又没有有力的反驳,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希望您方在下面的辩论中能给我方,也能给大家一个好的解释!谢谢~!
攻辩:第3方案:
1:您方一直在大谈善意,那么您是善良的人吗?
我是抱着一颗真诚之心在作人啊!
2:那么您人为自己真诚了,别人也就认为你真诚了吗?这是否有点个人主义了呢?
我想我的真诚之心会让公众对我做出最合理的评价的!
3:对,需要大众来评定这不正说明了善意标准的不确定性吗?我们换一话题,您对谎言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谎言分为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两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善意的谎言啊!
4:对方辩友说的好,既然您已经把善意的谎言归结于谎言之中了,难道还能说善意的谎言不是谎言吗?
善意的谎言和谎言有本质的区别,它已经不再是谎言本身的理解了!
5:难道您认为在谎言前面加了善意这么一个形容词,它就变成真话实话了吗?按对方辩友的逻辑那为什么不叫善意的真话,善意的实话呢?
善意是处于对人性的考虑,对当事人情况的考虑啊!它是种道德的完美体现啊!
6:难道我委婉地如实相告就不道德了吗?您刚刚一直在强调善意的谎言发生了质的改变,可又拿不出论证,而对我方提出的善意的谎言还是谎言又没有有力的反驳,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希望您方在下面的辩论中能给我方,也能给大家一个好的解释!谢谢!
攻辩(3辩)方案1
1:对方辩友,您认为良性肿瘤对人体有害吗?
没有。
2:真的没有吗?那我来告诉你,在医学上,良性肿瘤也是肿瘤的一种,它也是疾病,有害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对方辩友,您认同吗?
从医学上是这样的 吧、3:好,那咱们来看一下今天的辩题吧,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的一种,它也是谎言,违背了诚信,难道对方辩友您要否认吗?
善意的谎言和良性肿瘤是不一样的。
4:刚才对方辩友不是已经明白良性肿瘤也是肿瘤的一种,它也是疾病了吗?善意的谎言不就是一个良性肿瘤吗?
他们是不一样的,谎言前面加上善意它的本质就发生了改变,它的目的是好的啊!
5:那在肿瘤前面加上良性,它还是与人类健康相违背的啊!就象谎言前面加上善意它还是与诚信相违背的啊!你一直说他们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刻画司却没有有力的论证,希望在下面的谬论中您能给出论证。谢谢。
方案2
1::对方辩友,您认为良性肿瘤对人体有害吗?
您是一个医学生,我想你应该比我清楚吧
2:那我可以告诉您,良性肿瘤也是肿瘤的一种,它也是疾病,有害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就象咱们今天的辩题,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的一种,它也是谎言,违背了诚信,难道对方辩友您要否认吗?
善意的谎言和良性肿瘤是不一样的,善意的谎言和谎言是有本质区别的。
3:哦,难道肿瘤前面加上良性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吗?
我们讨论的不是肿瘤问题,而是善意的谎言的问题啊,对方辩友。
4:对方辩友,我就是在用一种直白的方式告诉您不要被善意蒙蔽而看不清其谎言的本质啊!对方辩友,您对我方《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对诚信即为求真,您认同吗?
第四篇: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
要求:(1)四辩引出问题要到其要害上,可以是前两阶段对方所存在的错误,也可另提问题。
(2)发言要言简意赅,表意清晰,普通话要标准。
(3)注意形象,礼貌风度,语速,语调的运用,做到抑扬顿挫时最好的。在实力相当的比赛中,这
很关键。
(4)注意团队合作,一个人不应该用太多的时间阐述自己的观点,否则其他队友的可有时间就少了,在战术不太合理。
(5)切忌自相矛盾,以防对方攻击自己的漏洞。
(6)四辩与一辩要冷静的发现对方观点的漏洞,但是也要适当的配合,不要自由辩论只有二,三
辩在发言。每一位辩手都要发言!
(7)及时注意对方的漏洞,没方辩手记下还没有反驳的漏洞问题交由四辩。
(8)注意辩论技巧的运用:
一.配合 1. 划分战场 在我的印象中,南京大学是这种战术的首创者。基本的作法是把一系列关系紧密的问题作为一个战场,并由场上的一名队员提出其中的第一问题,其他队员立即跟上,直到问完这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满意战果后,转入下一战场。这种战术的优点是:火力集中,进攻显得有章法,有层次。缺点是:有时过于死板,为了贯彻连续提问,对对手临场暴露的弱点只能作简单攻击,而对对手的有力反驳又不能由最恰当的队员来防守,这和自由辩论随机应变的特点是相背离的。同时也需要较高的洞察力和较好的团队配合。结论:仍然可以适当决定几个战场,但不用强求连续提问,让队员自己控制提问的时机。2.两次发言 在自由辨论中,一个队员发言后,不要立即把话筒传给其他队员,而在对方发言后,由其自己决定是否作第二次发言。这种战术的目的是保持发言的连贯性,在队员相互之间很不了解,配合很生疏时应用。3.相互保护 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个队员口误,或者偏离立论等等对本方不利的情况,这时候,别的队员应该弥补其错误。弥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抵赖。如果本方犯错误,对方隔了相当长时间后才攻击,又或者犯错误的这句话本身含意就很模糊,可以死不认帐地说:“我方没有这样说过。”但是,这种战术如果被评委识破,会非常不利,一般不要采用。②别解。对本方犯错误的话作另外一种解释。例:正:大家听到没有,对方同学竟然说共产主义不能实现,看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真是越来越严重了。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条件不具备,共产主义当然不能马上实现…… 这里反方就运用了别解这种战术,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不利局面。这种战术运用得比较多,常用的句式是“我方的意思是说:……” ③调整底线。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作法,所犯的错误既不是口误,又明显背离本方原来的立论,只好将错就错。例:“法治能消除腐败”一题中 反:对方同学刚才还说法治能消除腐败的根源,可现在又说法治对腐败的根源——贪欲只是遏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正:对方同学怎么忘了腐败还有一个根源;不受制约的权力。法治能消除的,正是不受制约的权力这个根源。当时我持正方立场,原来准备的立论是法治既能消除贪欲,又能消除不受制约的权力,但由于准备仓促,场上我方一辩明确说出法治对贪欲只是遏制,我只好在场上临时作了调整,于是对方又转到另外的问题上去了。④对于明显的口误,可以大胆承认“我方刚才出现了口误。” 4.连续进攻 场上要保持头脑冷静,当注意到对方对本方某个问题避而不答或回答不力时,应连续攻击,哪怕把问题再重复一遍也好。往往易犯的毛病的是自己急于说出某句“精妙”的话,根本不去注意队友问了什么问题以及对方是如何回答的,这种个人主义应该避免。注意整体的配合!二. 逻辑战术(这类战术多牵涉形式逻辑)5.破除双难境地 辩论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选择疑问句,对方逼着问你“是A还是B?”不管是A是B对本方都是不利的,对这类问题有两种回答的方法:①(既不是A,也不是B)是C②既是A,又是B 例:“爱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一题 反:……对方同学认为是病就是医学问题,那么我请问,相思病是看内科还是看外科啊? 正:相思病也要看心理医生…… 这就是第一类回答,有一定难度,但效果甚佳 例:“抓住老鼠的猫才是好猫”一题 正:如果一只猫长得可爱,但是不会抓老鼠,而另外一只猫长得很丑,却是抓老鼠能手,对方同学你会挑哪一只呢? 反:两只我都要,一只用来观赏,一只用来抓老鼠……这是第二类回答,让对方无法攻到实处。6.破类比 类比手法是辩论中经常运用的,但类比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精确,类比物与被类比物总是会有一些区别,这就为反驳提供了突破口。例:“爱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正:千千万万人得爱滋病就是社会问题吗?千千万万人还得心脏病呢,这也是社会问题吗? 反:一个人打喷嚏不是社会问题,难道我们全场人都打一个喷嚏还不是社会问题吗? 正:对方同学还是没有听清楚我说的,难道千千万万人得心脏病也是社会问题吗? 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治疗一个爱滋病人要多少钱? 看得出反方有左右支绌之感,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反:心脏病会传染吗?心脏病和同性恋有关吗? 传染和同性恋都是爱滋病具有的特征,而类比物心脏病则无此特征,所以事先找出一些重要概念的特征后,可以用来攻击对方不准确的类比。7.循环论证及对待办法 循环论证常常是在立论中就已准备好的,这种论辩手法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当不管从哪个角度进攻,对方总是能自圆其说时,很可能就是在运用这种手法。复旦大学在“人性本善”一题中曾经设置过一个循环论证(实战中他们抽到的是“人性本恶”),基本立论是:人有人性和兽性,人所以有善行,是因为有人性,人所以有恶行,是因为有兽性。现在我假设一段自由辩论: 正:泰丽莎修女的善行,英国小男孩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不是人性的光辉吗? 反:但是我们也看到二次世界大战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而巴尔干半岛现在仍然战火熊熊,面对人类这些恶行,对方同学还能说人性本善吗? 正:当我们谈起这些恶行时,总是说“兽性大发”,又怎么能让人性来承受这不白之冤呢? 其实正方为了论证人性是善的,他的论据是:恶的都是兽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循环论证,对付的办法是直接予以揭破。反:恶的就是兽性,善的就是人性,所以人性是善的,对方同学这不是在循环论证吗?…… 如果循环论证能设置得比较隐蔽,对方是无法攻破的,值得在立论中采用。8.归谬及对付方法 所谓归谬就是先假设对方的逻辑是正确的,然后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的错误。这是辩论中常用的有力武器,很多看来难以攻击的诡辩,一经归谬,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例:“外资是推动广东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反:马克思早已指出:劳动决定价值,所以,廉价的劳动力才是推动广东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正:劳动决定价值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如果按照对方这种逻辑,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都是廉价劳动力喽? 对反方看似吓人的论据,正方以归谬给予有力一击,再看一个比较高级的归谬。例:“法治能消除腐败” 反:请对方举个例子,哪怕是一个例子,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用法治消除了腐败? 正:过去没有消除,现在没有消除,就等于将来一定不能消除吗?那我们还谈什么共产主义必然实现,共产主义以前也从来没实现过嘛!正方对反方的这个要害问题如果避而不答,那就要丢分了,而以归谬驳斥对方提问中隐含的逻辑,却化险为夷。使用归谬是不容易的,但防守也很难,大概有以下两种防守方式: ① 正本清源 例:“法治能消除腐败” 反:腐败有减少的趋势就能说明腐败能消除吗?一个人小时候一天能吃一斤饭,成人后一天能吃二斤米饭,这也是饭量不断增长的趋势啊?是不是说到了老年他就能吃100斤大米饭呢?那不成了饭桶了吗? 正:吃饭是饭量不断增长,消除腐败却是腐败在不断减少,这两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正方用这种反驳方式指出反方所“按照的”根本不是正方的“逻辑”,所以导出的荒谬结论是无效的。② 顺水推舟 例:正方“人性本善”,反方“人性本恶” 正:我想先请问对方同学,您的教育能够使你一辈子不流露本性吗?如果您不小心流露本性,那我们大家可要遭殃了。(前面反方说过教育使本恶的人性向善)反:所以我要不断地注意修身自己呀!曾子为什么说:“吾日三省吾身”呢?…… 这种反驳方式是指出对方所导出的结论与本方观点并不矛盾,在①例中,如果用顺水推舟法,似乎可以这样说: 正:所以我们才要考察法治是否有消除腐败的内在能力啊!而腐败不断减少的趋势恰恰提供了一个证明。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呢?我个人认为后一种方法更能体现“避其锋芒,击其惰归”之兵家要义。9.各执一词 在同一个论据上,双方各自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例:“当前妨碍大学生走向社会主要是自身素质问题,还是社会环境问题” 反:现在是“孔雀东南飞,飞到广东来”,不就是因为广东水草丰美,环境优雅吗? 正:可也要是孔雀才能东南飞啊!反:东南有梧桐,方有孔雀来。现在的问题是梧桐太少。临场利用对方的论据时,会用到这种战术。10.特殊情况 先举一个例子:“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 正:……对方同学怎么能把色情业、赌博业的弊端强加到旅游业的头上呢?这不是张三犯罪,李四坐牢吗? 反:如果李四是帮凶,当然也要坐牢。旅游业不是对色情业、赌博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吗? 本来张三犯罪,不该李四坐牢,可在李四是帮凶的特殊情况下,就不奇怪了。又例: 正:……这不等于是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推到水里去吗? 反:如果不下水又怎么能学会游泳呢? 能否成功地运用这种战术,关键是辩手自身的素质。在这种战术中,常用的句式是“如果……,那么……” 11.攻击小前提 例:正:毛驴没有污染,可是能走上高速公路吗? 反:毛驴就真的没有污染吗? 当对方第一句话是判断句,第二句话是反问句时,本方应该先注意这句判断句是否成立,这在辩论中属于“盲点”,容易忽略。这种战术在许多情况下属于诡辩,就象对方指着一个正方形说正方形与圆形是不同的,而本方攻击说他指的根本不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所以上一例中正方可以这样反驳。正: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不造成污染的东西,但毛驴难道是因为有污染才不能走上高速公路吗? 这种战术要慎用。三.转换提问权 12.回避 在水平相当的辩论赛中,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回避: a)对方的问题无法回答; b)对方的问题回答后对本方很不利; c)对方的问题与辩题无关。我不赞成复旦大学说的,只在回答能引起轰动效应时才回答,否则就抛出事先准备的东西。除非在双方差距太大时,复旦大学这种观点才有几分道理,否则会给评委留下心虚的印象。回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就好象没有听到对方的问题,直接提出本方问题。这种回避可以用,但痕迹过于明显。② 以一句话作为过渡。例:“爱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正:对方已说明,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但我想问对方,教育是用什么教育?是不是用医学的方法来教育呢? 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请问对方,你们判断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正:今天晚上的辩题我想对方已经有所误解了,你们已经忽视了你们所应该辩的爱滋病不是医学问题…… 划线部分就是过渡句,当评委和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句话中,就容易忘记本方已在脚底抹油了。③ 暗含讽刺的回避 当对方的提问不甚合理时,用这种战术效果较好。例:“法治能消除腐败” 正:请问,孟德斯鸠关于法治的两套标准是什么? 反:还是让我们回到中国的现实来吧…… 这里反方暗含讽刺对方教条主义。又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正:请问对方同学,吸一支烟能缩短人的多少寿命? 反:一条烟多少钱?一条命多少钱? 正方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证明一支烟只能缩短几秒钟人的寿命(假材料),反方的回击是讽刺正方脱离现实。这类回答在特殊的语境下才有效,不要生搬硬套。13.回答问题后再提问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回答问题,回答后提出本方问题。但是,如果回击很有力,可以不再提问,以免削弱攻击的威力。四.小技巧 14.妙语脱困 如果时间充裕,应事先准备好一些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使用的妙语。在自由辩论中,不要急急忙忙把这些妙语抛出去,而应该用在本方最困难的时候。例:“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对方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超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道德行为?请对方回答。反:超道德当然不是道德。但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那么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诗大概就得改成:“爱情诚可爱,自由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二者皆可抛”了。(笑声、掌声)正方前面已充分论述了超道德不是道德,反方在回应一句以后,如果转入其他问题,总是有气弱之感,这时抛出事先准备的妙语(这句妙语几乎在自由辩论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占了上风。这里还有另一个战术,超道德本来是一个伪概念,但反方并不去论述超道德其实也是道德,而是大胆承认了对方的观点,这是因为承认后对反方的论点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如果硬着头皮去说清楚,就要费太多的口舌了。再举一个大胆承认的例子。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老是说烟草业能上缴多少利税,能创造多少经济利益,难道要等到我国经济发达后,才来取缔烟草业吗? 正:当然如此。(停顿)反:那你们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命置于何地。正:我再提醒对方,吸烟只是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这个例子中,正方成功地运用大胆承认的战术,打乱了反方的阵脚,相当得分。16.连续提问 第4个战术叫连续进攻,主要是指临场与队友的配合。而这里的连续提问可以在事先准备好。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同学承不承认,烟草业是社会失灵的产物?(停顿)正:对方还没有告诉我们,你们的利弊标准是什么? 反:这一点我方早已论述,我再请问对方,你们究竟承不承认烟草业是市场失灵的产物? 正:事实胜于雄辩,如果烟草业对社会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为什么我国还要嘉奖云南玉溪卷烟厂,难道是表扬他们多杀人吗? 反:看来对方同学没办法回答我方的问题,那我再问一个更简单的问题,烟草业是不是一个外部不经济的行业? 明知对方不太了解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有意提出这类问题,连提两次后,对方仍然回避,如果重复第三次,好象显得本方只有这么一个问题,这时候转向一个类似的问题,巧妙。要注意两点,不能提问过多别人听不懂的问题,偶尔一次是战术,多了会被人误认为在破坏辩论。对关键性的,不能由别的问题代替的提问,可以重复多次。(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总能找到几个类似的问题)17.攻击对方过激行为 在辩论中对对手要保持一种尊重客气的态度,不可出现人身攻击的语言,也不能与队友大声谈笑,拍桌子,踢腿等等。如果对方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可以这样说:“对对方同学刚才的措词,我方表示遗憾……”,如果对方有很不礼貌的行为,可以这样说:“在严肃的辩论场上,对方**同学刚才却很不严肃地(拍桌子……),我方对此表示遗憾”。切不可针尖对麦芒,把辩论场变成吵架场。18.听不清楚对方发言的对策 对策有二: 一是客气地请对方重复一遍。这种做法优点是显得有风度,缺点是如果再听不清楚就不好办了,重复后如果听清楚了又很难回避对方的问题。二是攻击说:“对方说得不清不楚,我实在听不懂。”优点是掌握主动,缺点是显得不留情面。五.用时 19.合理用时 自由辩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每次发言都应该简短有力,不允许象规范发言一样“一、二、三”点的展开。在《狮城舌战》中,自由辩论双方各用时4分钟,台大发言33次,复旦发言32次,平均每次发言7秒多。一般说来,每次发言在十五秒以内,绝不能超过半分钟。一定要半分钟以上才能说清楚的,不如让队友来回答,或者干脆回避。如果本方发言完了,对方却还剩下一、二分钟,那比赛等于是输了一半。20.利用多余时间 对方发言时间用完后,如果本方还有多余,可以让4名队员挨次站起发言,这样显得颇有气势。一般情况下,每个队员发言都是完整的一句话。华东师大有所创新,4名队员的话加起来才是一句完整的话,而且他们常主动要求结束自由辩论,以显示气度。这种创新我没有实践过,不敢妄评,可能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时间。
以上是自由辩论的一些战术,我觉得比较全面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就看会开始的发的攻辩技
巧:
1典型的三段论: 如果a是b,所有的b是p,那么a是p 例: 你是中国人,所有的中国人是地球人,那么你是地球人.2类比: 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属性,那么a具有b的属性 例: a是蜡烛形状的蛋糕,b是一块蛋糕,那
么a具有b的属性
3攻其要害: 当双方纠缠在一些细节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技巧是要在对方一辩或者二辩陈词后,很快听明对方立论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在理论上击败对方.4穷追不舍: 当对方在陈词攻辩,自由辩论等环节出现错误的时,要及时抓住,穷追猛打,直至在这个问题上占了明显的上风,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辩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其次要联想发挥,放大对方的错误.5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比赛是一个集体项目,难免会出现同一支队伍内辩手观点不完全一致,就算是个人的辩论,由于出语快,也会出现前后不统一的时候,也有可也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马上抓住大力渲染,突出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陷于防守之中,无力进攻.6引蛇出洞: 当在对方辩手出现不正面回答另一方的问题,而转移话题或是绞缠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只是死守自己的观点时,就应该及时调整进攻手段,采用迂回策略,从其他角度入手,诱使对方就范,从而打击对
方.7:巧设圈套: 当对方攻击自己准备得最充分,最有说服力的论点时,暂避不答,含而不露,造成本方防守空虚,理屈词穷的假象,引诱对方大胆的进攻,一旦时机成熟,突然抛出最有力的论据,使对方措手不及,击破对
方攻势.8李代桃疆: 引入一个新的概念与对方较量,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当我们遇到一些逻辑上或者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题目时,不妨采用此种方法来化解困难.9善用归谬: 沿着对方逻辑把观点推向极端,使其荒谬性明显的表现出来,从而予以否定.也就是从对方的命题出发,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否定对方命题的本身.10转移战场: 当对方抛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方难以回答的时,马上把话题转移到对我方有利的问
题上
11诡辩: 是指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要求,为错误的论点和要求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 ,如果能够运用得体,使用巧妙的话,诡辩也可以成为辩论语言艺术的内容的之一.a双重诘问: 利用包含某种虚假的假设,问话来询问对方,对方不管回答是或否都得承认这虚假的假设,从而使对方落入他的圈套,将某种错误观点强加给对方,以此来达到其诡辩的手法.例:有人向哲学家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回答是或否:你是否停止打你的父亲了? 这一句话便包含了一个假设:打过父亲.因而对这一问句回答是,这表明自己以前打过父亲并现在还在打,如果回答否,则表明以前打过父亲现在不打了,不管回答是或否,都得承认自己打过父亲这一虚假的假设,从而陷入困境.b借助悖论: 由某个命题真,可以推出该命题假,由该命题假,又可以推出该命题真,这样的命题就叫悖
论
公式:命题b,如果承认b,可以推出非b,反之如果承认非b,又可以推出b称命题b为一悖论 例:希腊哲学家依比鸲鲁提出的说谎者的悖论,他用一句话“我正在说谎”来表达,如果说这句话是真的就肯定他是在说谎,如果这句话是假的,有推理出这句话的内容是真的,那就产生悖论.c破解悖论:(1)是用涉及方法使对方作茧自缚.通常的悖论,如果不涉及对方自我,往往不容易发现其悖论,而一旦把对方涉及进去,则悖论立现.(2)是用二难的推理的形式揭穿对方悖论的逻辑错误.凡是悖论,都隐含这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破解对方的悖论,可以运用逻辑中的二难推理形式揭穿对方悖论自相矛盾,是对方陷入进退两难,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还有以下的技巧也可用:
(一)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
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二)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不是随时都有“孙行者”“孙悟空”这样现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
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三)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四)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
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五)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付这种提问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 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
对方。
(七)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 马上抓住,竭力扩
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
(八)缓兵之计
1,以慢待机 后发制人2以慢施谋 以弱克强3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对
第五篇:自由辩论
辩论
首先,对方辩友说:能力的大小决定了肩负的责任。事实是这样吗?让最好的老师去种田,会有好的收成吗?所以不是能力决定责任。
如果老师的职责是育人,农民的职责是种田,那不恰恰说明提高能力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责任吗。至于锅炉设计,按照编校审原则,是不存在谁独立设计的问题。
反过来看,像三鹿这样能力强却缺失责任的企业,不也是说明责任的重要吗。
责任与能力,不是谁决定谁,更像是船与帆。船承载帆,船的目标是帆的方向。
从我们企业看,责任是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因为责任保证了质量,保证了敬业,保证了服务,保证了创造!
所以,我方认为责任重于能力。
问1171字
少年周总理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表达了责任,最终创下不朽的功绩;
环卫工人时传祥用“一人脏换的万人净”阐述了责任,成为工人的典范;
抗战中无数勇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责任,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论我们的能力怎样,位置在哪,都应化责任为动力,化动力为能力。请问对方辩友,您你能说责任不是能力的源泉,责任没有能力重要吗?
问2213字
首先,降本增效作为公司应对市场竞争的一项措施,本身就体现了公司领导对企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其次,降本增效作为管理措施,也更需要我们用高度的责任心去落实。所以降本增效不仅体现了能力,更体现了责任对企业的重要性。
而且,责任更凝聚能力,升华能力。试想若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多付出一分钟,四千人就将创造八个工作日,每个人节省一厘米的焊材,四千人就能节省四十米的焊材。责任力等于竞争力。请问对方辩友,你能说责任没有让我们公司的能力最大化吗?
问3203
首先,我方并没有夸大责任,而是用事实告诉大家责任的重要性。
其次您说比尔盖茨放弃做学生的责任才有今日的成就,但今日的微软却只招收最优秀的毕业生。
盖茨是特例,我个人只能用“不走寻常路”来表达我对他的敬佩。更多的企业家都是学业有成,才进入职场的,这点大家要明确。
责任与能力都很重要,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责任都是能力的统帅与核心。因为责任始终是我们提高能力的源泉,发挥能力的保证。所以,能力虽重,但责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