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七上文言文[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12:5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七上文言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七上文言文》。

第一篇:2015七上文言文

(一)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一文。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诗文)......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剧)公欣然曰(高兴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凭借)风起 ......即(是)公大兄无奕女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撒盐空中/差可拟 D.即公/大兄/无奕女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欢快、轻松、融洽 的家庭气氛。

6.主讲人对谢道韫、谢朗的答案优劣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你认为他笑什么? 答:(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请说说你的理由。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重在形似。(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重在神似。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友期行(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至(才)门外戏(玩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通“否”)待君久不至(您)相委而去(丢下)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则是无信(诚信,信用)则是无礼(礼貌)友人惭(感到惭愧)下车引(拉)之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D)A.去后乃至 始悟为山市 ..B.下车引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C.元方入门不顾 相顾惊疑 ..D.相委而去 而疑邻人之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午已过,朋友还没到,太丘就离开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东西)啊!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不守信用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理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不失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这是小孩天真的表现,符合一个七岁儿童的心理、性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失礼。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能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6.读了这篇短文,在为人处事上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条。

答:做人要言而有信;做人要有礼貌;自己有过失,应该自我反省,不能去埋怨别人。

第二篇:七上文言文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

童趣

沈复

一、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二、一词多义 1.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心之所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昂首观之(代词,代指“群鹤舞于空中”的情景)驱之别院(代词,代指“蛤蟆”)

项为之强(代词,代指“群鹤舞于空中”的情景)2.以

徐喷以烟(介词,用)以虫蚁为兽(介词,把)3.其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代“藐小之物”,它们的)蹲其身(代词,自己的)

神游其中(代词,代指“想象中的山林”)4.为

项为之强(连词,wei,因为)

以虫蚁为兽(动词,wei,与介词“以”组成固定短语,可译为“把„„当作„„”)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介词,wei,被)5.而

拔山倒树而来(连词,表修饰)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承接)

三、古今异义 1.余忆童稚时 古义:代词,我

今义:动词或名词,“多余、剩余、余下”。2.盖一癞虾蟆

古义:承接上文,表原因,“原来是”。今义:动词或名词,“盖东西”“盖子”。

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鞭数十(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1)省略宾语

徐喷以烟(“喷”的后面省略宾语“之”,应为“徐喷之以烟”。译文:慢慢地用烟喷它们。)(2)省略介词“于”

驱之别院(”别院”前省略介词“于”,应为“驱之于别院”。译文: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3)省略主语

留蚊于素帐中(应为“余又留蚊于素帐中”。译文: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帐子里。)2.被动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表被动。译文: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吃掉了。)

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吃掉了。)3.倒装句

(1)徐喷以烟(介宾短语后置,应是“以烟徐喷之”。译文:慢慢地用烟喷它们。)(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介宾短语后置,应是“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舞”。译文:暗暗把它们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

《论语》十则

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2.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你)3.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二、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wei,替)可以为师矣(当)

知之为知之(动词,wei,相当于“是”)2.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其恕乎(副词,大概、也许)3.而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然后、就)温故而知新(连词,表顺承,从而)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连词,表顺承,就)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连词,表顺承,就)死而后已(连词,表顺承。方,才。)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却、但)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连词,表转折,却、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连词,表转折,却、但)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并且)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连词,表顺承)4.知

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知之为知之(动词,知道)温故而知新(领悟)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5.之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知识”)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6.可以

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士不可以不弘毅(能够)7.焉

见贤思齐焉(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是”“于此”,译为“在其中”)

三、古今异义 1.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或表许可。2.仁以为己任

古义:以之为,把„„作为„„ 今义:认为

四、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为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旧知识”“新知识”)(2)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贤人”)2.名词作状语

(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译为“按一定的时间”)(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用作状语,译为“每天”)3.动词用为名词 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译为“传授的知识”)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也”表判断。译文:这就是智慧。)2.宾语前置句

仁以为己任。(应是“以仁为己任”。译文: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是自己的使命。)3.省略句

(1)省略动词谓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一分句前省略了动词“择”。译文: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的短处就引以为戒加以改正。](2)省略宾语

可以为师矣[“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之,代“温故而知新”。译文:就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古代诗歌四首

一、古今异义 1.乡书何处达 古义:信,书信 今义:书报、书籍 2.幸甚至哉

古义:甚,很。至,到了(极点)今义:连词,表示更进一层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2.动词的使动用法 乱花渐欲迷人眼(迷: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

三、特殊句式 省略句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省略介词“于”,应为“若出于其中”。译文:日月运行,仿佛出没于大海之中。)(2)海日生残夜(省略介词“于”,应为“海日生于残夜”。译文:在夜色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冉冉)升起。)(3)最爱湖东行不足(省略主语“我”。译文:我最爱湖东这地方,总是感到玩不够。)

山市

蒲松龄

一、通假字

1.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2.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

二、一词多义 1.然

然数年恒不一见(转折连词,然而)尘气莽莽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数

然数年恒不一见(shu,几)见宫殿数十所(shu,名词,几)数至八层(shu,计算)层层指数(shu,计算)3.者

又闻有早行者(代“人们”)

堂若者(与“堂若”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像天堂一样的。)

三、古今异义 1.城市依稀而已 古义:语气助词,罢了 今义:不过如此 2.层层指数

古义:(用手)指着数 今义:指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

四、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为动词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低:形容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降低”)2.名词用为状语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也”表判断。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

(2)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也”表判断。译文:每一行(窗户)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2.省略句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于楼上(省略介词“于”,应为“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于楼上”。译文:孙禹年公子和友人在楼上喝酒。)3.状语后置句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状语后置,应为“(于)楼上饮”。译文同上。)4.宾语前置句

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宾语前置,应为“若楼者,若堂者,若坊者”。译文:像楼一样的,像厅堂一样的,像街巷一样的。)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 今义:专指子女 2.待君久不至,已去 古义:离开(某地)今义:到(某地)去 3.相委而去 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三、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2)门外戏(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译文:(道韫)就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省略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省略介词“于”,应为“撒盐于空中差可拟”。译文:和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2)大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主语,应为“去后友乃至”。译文:大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之后那位朋友才到。)3.宾语前置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是“所似何”的倒装。译文: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5.状语后置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译文:和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寓言四则(选二)一、一词多义 1.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结构助词,的)而疑邻人之父(结构助词,的)人皆吊之(代词,他)2.亡

暮而思大亡其财(丢失)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3.富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形容词,财务多,与“贫”相对)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动词,富有,有好多)4.将

不筑,必将有盗(副词,将要,会)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动词,带领)5.而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连词,表修饰)而疑邻人之父(转折连词,却)堕而折其髀骨(因果连词,因而)马无故亡而入胡(顺承连词,不译)丁壮引弦而战(连词,表修饰)

二、古今异义 1.其邻人之父亦云 古义:动词,说

今义:名词,云彩、云朵 2.暮而果大亡其财 古义:丢失 今义:死亡,灭亡 3.死者十九

古义: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今义:表数量“十九” 4.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古义:停留,经过 今义:一般指居住 5.人皆吊之

古义:对遭遇不幸表示安慰,慰问

今义:多指“悬挂”或“专指对死者表示慰问”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为动词

天雨墙坏【雨(yu):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2.形容词意动用法

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智”,译为“认为……聪明”)3.形容词用为动词

近塞上之人(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靠近”“接近”)

课外古诗词

一、通假字

问渠那得清如许(那:通“哪”)

二、古今异义 烈士暮年 古义:有远大抱负的人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使动用法

潭影空人心(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空)2.动词使动用法

山光悦鸟性(悦:使……喜悦)3.名词作状语

(1)夜泊情怀近酒家(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夕阳西下几时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老骥伏枥(省略介词“于”,应为“老骥伏于枥”译文:年老力衰的千里马伏在马槽下。)

第三篇:七上-八下文言文

初二语文复习讲义(八上-八下文言文翻译)八上句子翻译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译文: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译文: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3.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人琴俱亡》)

译文: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人琴俱亡》)译文: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5.因恸绝良久。(《人琴俱亡》)

译文: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6.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译文:(小潭)由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上 来露出水面。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 齐,随风飘荡。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9.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阳光向下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10.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

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1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译文: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1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译文: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1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译文: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1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译文: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15.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译文: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16.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译文:如果(官吏)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八下翻译句子

1. 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愿。

5.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6.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是简陋的屋,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7.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8.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9.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10.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1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译:用雕版印帽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12,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译:每人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13.其上以松、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译: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14.满铁范为一板,持以火炀之。

译: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1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译:如果只印

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16.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译: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17.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译: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18.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译: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19.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译: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20.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全场立刻肃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21.众妙毕备。

译: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2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2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译:里面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2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2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译: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出其中的任何一处。2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出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索索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2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28.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29.中轩敞者为舱,篷覆之。

译: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3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高高帽子,胡须浓密的是苏东坡。3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3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那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似的。3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34.技亦灵怪矣哉。

译:这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3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译:(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36、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译:所以我虽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37、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没有羡慕他们的心意。

3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3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第四篇:文言文阅读七

文 言 文 阅 读 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岁旱,遵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书其坐右曰:“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缘事出郊,与吏卒同蔬食水饮。去官,惟箧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而已。授泰兴令,邻邑有租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它日主之子征其租,则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官又以异县置不问。诉于宰,宰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讯之,丐者自诡盗牛以卖,遣诣其所验视。租户曰:“吾牛因某氏所租。”丐者辞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盗券者怃然,为归牛与租。富室亡金钗,惟二仆妇在,置之有司,咸以为冤。命各持一芦,曰:“非盗钗者,诘晨芦当自若;果盗,则长于今二寸。”明旦视之,一自若,一去其芦二寸矣,即讯之,果伏其罪。有姑诉妇不养者二,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姑犹呵之,其一反之。如是累日,遂得其情。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置义仓,创义役,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某无田可耕,某无庐可居,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皆汲汲经理,如己实任其责。桥有病涉,路有险阻,虽巨役必捐赀先倡而程其事。凡利于乡人者,无不为也。

(《宋史》)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丧会,窃券而逃 券:契据

B.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 伺:侍候 C.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 纠察:检举监督 D.皆汲汲经理 经理:处理操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果盗,则长于今二寸 B、一妇每以己馔馈姑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以勇气闻于诸侯 C、或饷其妇而不及姑 D、因出券示之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的一组是()①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 ②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

③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 ④命各持一芦„„即讯之,果伏其罪 ⑤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 ⑥置义仓,创义役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宰任江宁县尉时,为治理地方上盛行的巫术之风,采取有力手段,严厉禁止,使民风渐变,原来做巫祝的人也大都改行务农了。

B.刘宰清明廉洁,外出办事,与差吏士卒吃同样的蔬菜和同样的水。离职时,他的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与主簿赵师秀酬唱的诗集。

C.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经常运用计谋使犯罪嫌疑人招供。借此捕获了偷契据的租牛人,让偷金钗的自投罗网,制裁了欺侮媳妇的恶婆婆。

D.刘宰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关怀备至。筑路修桥,他捐钱并督办;百姓无田耕、无房住、子女没能成婚,他都会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尽心竭力去办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岁旱,遵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置之有司,咸以为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言 文 阅 读 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①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②,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荆轲,聶政之计,以侥幸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③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④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注释]①挟持者:抱负。②贲、育:孟贲、夏育,皆古代著名勇士。③倨傲鲜腆:傲慢而没有礼貌。鲜,少;腆,善。④报人:向人报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见辱:受辱。

B.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过:过分。C.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折辱,羞辱。D.养其全锋而待其敝 敝:衰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①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

②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C.①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作为观点“忍”的论据的一组是()①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②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③养其全锋而待其敝 ④特出荆轲,聶政之计 ⑤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⑥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只在于“能忍”和“不能忍”之间,而张良促进了刘邦的“忍”。

B.文章的结尾转向对张良外貌的评说,这进一步点明了题旨。C.张良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得益于黄石公对他的考验。

D.黄石公送给张良的那本书,对提高张良的谋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言 文 阅 读 九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言 文 阅 读 十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②。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③,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④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 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② 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升州。③恪:恭谨。④品藻:品评鉴定等级。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知宣州 知:主持,掌管 .B.命发视之 发:打开。.C.凡再典贡部 再典:再次掌管。..D.多柬拔寒俊 柬拔:选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俟业成,乃得食肉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B. 以黄中为采访使 挟太山以超北海 ..C. 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直好世俗之乐耳 ..D. 因悉解去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① 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② 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③ 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 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

⑤ 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⑥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言 文 阅 读 十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后擢为扬州刺史。

三岁,宣帝下诏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异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师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帝,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为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曰定侯。

(选处《汉书·循史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丞,处议当于法 当:适合,得当。B.大将军霍光秉政 秉:主持,掌管。C.以刑罚痛绳群下 绳:用绳子捆住。D.及务耕桑 务:从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

②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B.①以霸具知其起居

②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C.①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①以赡鳏寡贫穷者 ②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下面四组,全都表现黄霸敏于吏治的一组是() ①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 ②严酷以为能

③置父老师师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 ④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 ⑤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⑥习文法,然温良有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霸自幼学习法律,且喜欢为官。曾先后在河东河南担任官职,廉洁自守,受到百姓的爱戴。

B.黄霸料事如神,神通英明,下属官员以为黄霸知道他们的起居情况,对他非常忠实。

C.黄霸做颖州太守时,制定条令,让长辈们率领着伍长,在民间颁布施行,用来告诫人们多做善事防止奸邪。

D.黄霸执法宽缓平和,不同于当时俗吏严酷苛刻,后来得到宣帝的赏识,被授予廷尉正的官职。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鸟所盗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言 文 阅 读 十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①,祖父习异之,曰:“汝大必为将率。”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初,逵过皮氏,曰:“急地先据者胜。”及围急,知不免,乃使人间行送印绶归郡,且曰“争据皮氏”。逵恐援先得皮氏,乃以计疑援谋士,援由是留七日。郡从逵言,故得无败。

后举茂才,除渑池令。高干反,张琰将举兵以应之。逵不知其谋,往见琰。闻变起,欲还,恐见执,乃为琰画计,如与同谋者。琰信之。时县寄治蠡城,城堑不固,逵从琰求兵修城。诸欲为乱者皆不隐其谋,故逵得尽诛之。遂修城拒琰。琰败,逵以丧祖父去官。太祖征马超,召见计事,大悦之,谓左右曰:“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太祖征刘备,先遣逵至斜谷观形势。道逢水衡②,载囚人数十车,逵以军事急辄竟重者一人,皆放其余。太祖崩洛阳,逵典丧事。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宫还邺。

文帝即位,以逵为豫州刺史。时天下初复,州郡多不摄。兵曹从事受前刺吏假,逵到官数月,乃还,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帝曰:“逵真刺史矣。”

会病笃,谓左右曰:“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修作。”薨,谥曰肃侯。豫州吏民追思之,为刻石立祠。青龙中,帝东征,乘辇入逵祠,诏曰:“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其布告天下,以劝将来。”

(《三国志•贾逵传》有删节)

[注]①部伍:军队。②水衡:水衡都尉。这里指其部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弄常设部伍 戏弄:游戏玩耍 B.负要杀我贤君 要:约定

C.逵到官数月,乃还,考竟 考:追查 D.以劝将来。劝:勉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郭援之攻河东 又孰能讥之乎

B.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C.逵以丧祖父去官 余船以次俱进

D.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逵“忠勋”的一组是()①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 ②逵过皮氏,曰:争地先据者胜 ③乃使人间行送印绶归郡 ④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⑤丧事一不得有所修作 ⑥豫州吏民追思之,为刻石立祠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逵被围,知道绛邑无法幸免,就派人把印绶送回郡府,并捎口信要求占领皮氏,又用计策迷惑郭援的谋士以赢得时间,使郡府免遭败灭。

B.高干造反,贾逵知情后,就佯装为张琰出谋划策,取信于他,从他那里要兵修城,并趁机杀了那些判乱者。这表明他机智果敢。

C.在去斜谷的路上,遇到水衡都尉部属押解的几十车犯人,贾逵只留下其中的一个,把其余的都放了。这表明他执法严厉又有谋略。

D.贾逵病重期间,还念念不忘自己蒙受的国恩,对没有能杀死孙权深表遗憾,足见他对王室的忠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变起,欲还,恐见执,乃为琰画计,如与同谋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七上六单元文言文过关单

22.寓言四则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二、句句对译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三、判断下列句子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是否正确

1.《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相传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2.《穿井得一人》文中,宋国国君之所以对一个百姓家挖井的事情感兴趣,是因为从井中挖出人的事情是少有的、新奇的,而且全国上下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并议论。()

3.寓言从思想内容上看,总是包含着某个特定的道理,往往会对一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类人物进行批判,有很强的针对性。()

4.《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5.《杞人忧天》这则寓言中,杞人无端地担心天崩地陷,自己无处可居,这种行为之所以十分可笑,主要是因为他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

6.《穿井得一人》一文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虑,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7.《穿井得一人》一文告诉我们,我们需要从丁氏身上吸取的教训是: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不是很重要,只要表达准确、清晰,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就行了。()

8.《穿井得一人》中出现讹传的原因,是因为丁氏对事情的表述不够清楚;另外“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这也是一个原因。()

9.我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当然也应该看到,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

10.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它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11.《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即使是道听途说的流言蜚语,弄清楚它的来源之后也可以传播。()12.《杞人忧天》这篇寓言讽刺的对象是那个杞国人。他之所以可笑,主要是他忽视了祖祖辈辈的活经验,其次他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13.从积极方面来看,《杞人忧天》这个故事也表现了杞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忧 患意识。()

下载2015七上文言文[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七上文言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九年级文言文原文

    七年级上册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

    七、八年级文言文习题

    七、八年级文言文习题 (一)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七上语文期中复习(四)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七上语文期中复习(四)·文言文复习一、实词解释 郑人有欲(想、想要)买履者 而置(放置)之其坐 至之(到„去)市 及(等到)反 ....市罢(结束) 遂(终于)不得履 楚人有涉(渡、渡过)江者 求(寻找)剑若此......

    文言文“激趣”七法

    文言文“激趣”七法 《课标(2011年)》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的交流媒体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文字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

    文言文实词翻译七法

    文言文实词翻译七法 文言文和现代文,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而将文言文转换成现代白话文,是可以归纳出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下面笔者就文言文实词的翻译,立足于人教版新课标课本必......

    九上文言文

    晏子使楚 晏子要出使楚国。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

    八上文言文

    桃花源记 1. 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通风换气 B. 政通人和 C. 通宵达旦 D. 博古通今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 选文中加点的......

    七上工作总结

    土桥初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3)班班级工作总结为了在下学期能够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特总结本学期工作如下: 一、加强常规管理,营造良好班风 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