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同化学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精选)
不同化学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小组成员:高二(4)班 孙海青、郭伟、凌杰、张瑞、活动时间:1.20 ~2.5 活动地点:各成员家中以及化学用品店
活动人员:高二(4)班 孙海青、郭伟、凌杰、张瑞 活动分工:孙海青——基础豆芽培育以及资料查找
郭伟——探究葡萄糖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凌杰——探究盐水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张瑞——探究洗衣粉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一、基础豆芽培育以及资料查找 资料查找:
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
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实验记录:先将豆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放入20至30度的温水中20分钟,捞起稍滤一下水分,放在干净的盆或其它容器内,表面用在水中浸湿的干净毛巾盖上,放在温度约15至25度的地方,毛巾水分不足时再浸水,等一天后将水倒掉,黄豆变大了,把黄豆放进一个碗里,盖上一块湿布。开始的豆子很小很硬,第二天豆子就变大了,皮业泡开了。
X月X日,黄豆长出根来了,选定一颗黄豆,每天在下午5时30分的时候测量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一天黄豆的根长出7毫米,第二天长到15毫米,第三天长到30毫米,第四天长到60毫米,第五天我发现黄豆的根两旁长出许许多多细细的根须,又长到110毫米,第六天长到了115毫米,我发现黄豆的生长速度变慢了,第七天才长到120毫米,我看见黄豆经过7天终于长出了两片嫩嫩绿绿的芽。
二、探究洗衣粉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洗衣粉含量:0%、0.5%、1%、2.5%、5%。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0%的胚芽变大,2.5%和5%的黄豆上出现些许黑色斑点。
第四天:0%胚芽变大,0.5%和1%颜色变深一些,2.5%和5%的部分黄豆黑色斑点增多。
第五天:2.5%和5%的黄豆上出现大量黑色斑点,其余基本无变化。第六天:0%的黄豆发芽,其余基本无变化。第七天:豆芽长高些许,其余基本无变化。资料整理:
反思:在此次实验中,我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实施方案完成得有些拖沓;实验前的准备也有些磨蹭;未考虑到豆芽生长的气温问题,导致部分黄豆未发芽;种黄豆非要等到最后才急急种下,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现象或者重做。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分工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也能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有些简单)。研究性学习,对我来说又是一次磨练。
三、探究盐水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寒假一天的下午,我们两人在家中一起做了关于黄豆生长环境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
我们配置了10%的盐水,5%的盐水,和清水。经过亲身经历,我们才发现配好试液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测量。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意外,但最终还是成功配置了三种浓度的溶液。当豆子放入浓度为10%的盐水后,立马开始变大,之后出现了皱皮。其他两试管中的豆子也是如此,但是反应不如浓度为10%的盐水明显。第二天,发现三个试管内的豆子表皮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大,但是都不明显。下午再观察,便发现豆子已经越涨越大,几乎要要涨破试管的样子。过了一两天天左右,发现豆子长出了根须,根须淡黄中透着点青色。又过了几天,外壳已大部分脱落了,根须也越长越长,豆芽已基本成型,而在盐水中的明显生长较缓慢。
四、探究葡萄糖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葡萄糖含量:0%、2.5%、5%、10%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胚芽变大,部分豆芽开始褪去外部的种皮
第四天: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部分出现黑色斑点。
第五天:大部分黄豆发芽。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黑色斑点增多。其余两种溶液中有小部分黄豆出现黑色斑点。
第六天:黄豆豆芽长度增加。通过平均值的计算,最长的是浸泡在0%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2.5%次之,接着是5%和10%。
第七天:部分黄豆停止生长,表面布满大量不均匀黑色斑点。已发芽的黄豆部分仍未停止生长。
第八天:至此黄豆豆芽的长度已有了一个较明显的差距:由长到短排列为0%、2.5%、5%、10%。由于温度等原因,黄豆的生长情况并不乐观,实验告一段落。
反思
这次实验由于温度等综合原因,并不能算是成功的。但是从结果上来看,也算是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所需要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并不够精确,因为黄豆变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过低的温度、葡萄糖溶液浓度过高、水中氧气含量不足、黄豆储存时间过久这一类的。这些原因当中,凭心而论,大部分是主观因素。我在寒假中虽然想到要做实验但是一直未付诸行动,拖到开学之前才急匆匆地开始试验,事先也未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次实验的失败可以说是不出意料的。尽管这次实验并不成功,但我仍从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提升了相关方面的知识量。一次的失败并不能将我打倒,在接下来的这半个学期里,我会尽我所能,在期末评估时交上一份令我自己满意也另老师满意的研究报告。
总结与反思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实验态度不够严谨,未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观察日记的记录,导致在最后对具体生长期的确定就出现了偏差。这是十分不应该的。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基础的,这是我们所有学习任务的基石。我们相信我们会在后面的研究中做得更好。指导老师意见
黄豆芽是深为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食品,研究不同化学物质对其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不仅有科学探究价值,更有实际意义。本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新颖,思路清晰,实验设计较为明确合理,所得结果真实可靠,值得推荐。该课题组各个成员分工合作、群策群力,资料查找、具体实验等各个环节也是亲历亲为,值得赞赏。
本次报告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在:
1、实验设计方面:测定种子数量越多,越有统计学意义,希望以后的实验可以适当改进;科学实验要求可重复性,适当重复更具科学性;
2、报告书写方面:研究报告本质上是一种科学小论文,要求中心突出、简洁明了,并且需要尽量避免口语化(如尽量少用“我”等主观性词语);实验结果如果用表格来表现效果会更好。
第二篇: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蒸腾速率 =————————扩散阻力
气孔下腔蒸气压-大气蒸气压
= ——————————————————气孔阻力+扩散层阻力(一)内部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气孔频度(stomatal frequency)(叶片的气孔数/cm2),气孔频度大且气孔大时,蒸腾较强;反之则阻力大,蒸腾较弱。气孔开度。气孔具特殊结构,如气孔下陷,气孔外有许多表皮毛状体(trichome),更增大了阻力,蒸腾更慢。叶片水分状况,CO2 和离子(特别是钾离子含量),ABA等
叶面积和叶片内部面积大小也影响蒸腾速率。移栽树木及其它苗时剪去部分叶片。(二)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蒸腾速率大小决定于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大小,所以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汽压差的外界条件,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1、光照。光照是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外界条件。光照促使气孔开放。另外光照通过提高气温和叶温,增加叶内外的蒸汽压梯度,减小气孔阻力,加快蒸腾速率。
2、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低,蒸腾大,因叶内外蒸汽压差大。但当空气相对湿度增大时,空气蒸汽压增大,叶内外蒸汽压差就变小,蒸腾下降。但大气相对湿度太低,引起气孔关闭,蒸腾反而又下降。
3、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使水分子从细胞表面蒸发以及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过程都加速,促进了蒸腾作用。温度过高,叶片失水过多,气孔关闭,蒸腾下降,4、风。风对蒸腾的影响比较复杂。微风促进蒸腾作用。因为风能将气孔外边的水蒸气吹走,使扩散层变薄甚至消失,外部扩散阻力减小,蒸腾加快。但强风可能由于机械压力导致保卫细胞失水而使气孔关闭,同时强风也降低叶温,内部阻力增大,因而降低蒸腾。
5、其他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也影响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昼夜变化是由外界条件所决定的。在天气晴朗、气温不太高、水分供应充分的日子里,随着太阳的升起,气孔渐渐张大;同时温度增高,叶内外蒸汽压差变大,蒸腾渐快,在中午12时到下午1-2时达到高峰,而后随着太阳的西落而蒸腾下降,以至接近停止。但在云量变化造成光照变化无常的天气下,蒸腾变化则无规律。蒸腾作用受外界条件综合影响,其中以光照为主要因素,一般蒸腾速率的周期性变化与光强日变化基本一致。
简述植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主茎与分枝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何相关。
植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1、相互依赖 — 有机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交流。“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根供给地上部生长所需的水分、矿物质、少量有机物、CTK和生物碱等。而地上部供给根生长所需的糖类、维生素、生长素等。
2、相互制约 — 对水分、营养的争夺。根冠协调与否的指标是根冠比(R/T)。影响根冠比的因素:(1)水分(2)矿物质N多,R/T; 缺N,R/T上升P、K充足,R/T上升(3)温度较低温度时,R/T上升(4)光强强光照,加速蒸腾,地上部生长受抑制,R/T 在农业生产上,可用水肥措施、修剪、生长调节剂等来调控作物的根冠比,促进收获器官的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何相关:
1、相互依赖: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物质基础;而生殖过
程中产生的激素类物质又作用于营养生长。
2、相互制约:(1).营养器官生长过旺,消耗较多养分,影响生殖器官的生长。(2).生殖器官的生长抑制营养器官的生长
主茎与分枝的相关性——顶端优势植物主茎顶芽生长快,侧芽生长慢甚至不明发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有关。但生长素不是调节顶端优势的唯一因子,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有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有解除侧芽抑制的作用。
植物的抗性生理:抗冷性、抗冻性、抗热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抗病性
(1)植物耐盐的生理基础植物的耐盐性是指植物通过生理或代谢过程来适应细胞内的高盐环境,主要表现在:
①耐渗透胁迫通过细胞的渗透调节以适应由盐渍而产生的水分逆境。植物耐盐的主要机理是盐分在细胞内的区域化分配,盐分在液泡中积累可降低其对功能细胞器的伤害。有的植物将吸收的盐分离子积累在液泡里。植物也可通过合成可溶性糖、甜菜碱、脯氨酸等渗透物质,来降低细胞渗透势和水势,从而防止细胞脱水。
②营养元素平衡有些植物在盐渍时能增加K+的吸收,有的蓝绿藻能随Na+供应的增加而加大对N的吸收,它们在盐胁迫下能较好地保持营养元素的平衡。③代谢稳定在较高盐浓度中某些植物仍能保持酶活性的稳定,维持正常的代谢。抗盐的植物表现在高盐下往往抑制某些酶的活性,而活化另一些酶,特别是水解酶活性。④与盐结合通过代谢产物与盐类结合,减少离子对原生质的破坏作用,如抗盐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清蛋白,它可以提高亲水胶体对盐类凝固作用的抵抗力,避免原生质受电解质影响而凝固。
(2)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有:
①选育抗盐性较强的作物品种②播种前以一定浓度盐溶液浸种③用植物激素处理植株
5.五大类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与赤霉素1)IAA与GA的促进作用生长素与赤霉素彼此有增效作用。用10-4M的GA3和10-5M的IAA顺序处理矮生豌豆茎切段时, 其伸长幅度比单用一种激素处理时要大得多。见图6-33。
2)IAA与GA的拮抗作用在黄瓜性别分化上的IAA促进黄瓜雌花分化,GA3促进其雄花分化。如IAA处理过的黄瓜秧,再用GA3处理则IAA作用可被抵消,反之亦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1)IAA与CTK的促进作用IAA使CTK的作用持续时间能延长,CTK能加强IAA的极性运输。CTK和IAA比例变化可有效控制愈伤组织分化为芽、茎和叶和根。
2)IAA与CTK的拮抗作用CTK促进双子叶植物侧芽发育, 而IAA则是抑制侧芽发育。在控制顶端优势中CTK/IAA高比例有利侧芽发育。而低比例的CTK/IAA有利于顶端优势的保持。但激动素、玉米素和苄基嘌呤等能抑制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图6-34所示。生长素与乙烯
1)IAA对乙烯的促进作用生长素和所有人工合成生长素都能提高乙烯的产量。生长素在10-7M以下无反应, 阀值是10-6M。此后乙烯生成速度随生长素浓度增高而增高, 乙烯产量峰值约出现在10-5 –10-4M之间, 然后下降到生长素浓度达10-3M为止。当生长素浓度达10-6 M(阀值), 伸长生长下降, 此时正是组织内开始诱导乙烯生成,并迅速上升, 如此时IAA浓度持
续增高,乙烯大量生成达高峰值(图6-35)。
2)乙烯对IAA的抑制作用
1、抑制IAA合成。乙烯增多提高组织内部IAA氧化酶活性, 进而使IAA促进伸长的作用被抑制。
2、乙烯影响生长素运输的效应。(图6-36)。GA与ABA的拮抗作用
ABA能抑制CA3促进枝、叶伸长的作用;ABA能抑制GA3诱导大麦种子内α-淀粉酶的生成,从而抑制GA促进种子萌发。GA3可打破芽或种子休眠, 而ABA则是促进休眠。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生长,②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如发根素的主要成分就是荼乙酸;③对养分有调运作用,可诱导无籽果实;④其它生理作用如:引起顶端优势、促进菠萝开花、诱导雌花分化等。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茎的伸长生长,②诱导开花;③打破休眠,用2~3mg·L-1的GA处理休眠状态的马铃薯能使其很快发芽;④促进雄花分化,GA处理使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多开雄花;⑤诱导单性结实等。
(3)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细胞分裂,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②促进芽的分化;③促进细胞扩大;④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⑤延缓器官衰老,可用来处理水果和鲜花等以保鲜保绿,防止落果;⑥打破种子休眠,可代替光照打破需光种子的休眠。(4)脱落酸的生理作用①促进休眠;②促进气孔关闭;③抑制生长,该抑制效应是可逆的;④促进脱落;⑤增加抗逆性,ABA有应激激素之称。
(5)乙烯的生理作用①改变生长习性,引起植株表现出特有的三重反应和偏上生长;②促进成熟,有催熟激素之称;③促进脱落,它是控制叶片脱落的主要激素;④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⑤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的分泌。
6.种子的生理:吸水、休眠。
1)种子吸水:种子只有吸收了足够的水分以后,各种与萌发有关的生理生化作用才能逐渐开始。这是因为水分可使种皮变软,使胚根易突破种皮,氧气透入而增强胚的呼吸,同时也水分可使原生质由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使酶活性提高,为呼吸、物质转化、运输等一系列代谢活动提供基本条件;促进不溶性的大分子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供胚萌发生长之用;使种子内贮藏的植物激素由束缚型转化为游离型,调节胚的生长。
各种不同的农作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水量不同。种子吸水速率与种子内贮藏物质的种类、土壤含水量、土壤溶液浓度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通常,土壤含水量充足,土壤溶液浓度较低,环境温度较高,均能促进种子吸水。
种子吸水过程:第一阶段是急剧吸水的物理过程(鲜重增加),称吸胀作用。由于这个阶段的吸水主要依赖种子的衬质势,因此不论是否休眠,是否具生命力,均能进行吸水。其吸水量决定于种子的成分,而吸水速率与种皮的结构和组成成份有关,种皮致密富含蜡质、脂质的种子吸水慢。凡富含蛋白质的种子,其吸胀能力较大,如豆类种子的吸水率大于禾谷类种子,第二阶段是种子吸水停滞期。虽然种子不再吸水,但内部一些酶开始形成或活化,进行着剧烈的物质转化,为萌发的形态变化作好准备。第二阶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种子的种类(如菜豆只要4小时,豌豆要1天),也与温度有关。第三阶段使胚根细胞伸长,胚根在形态上突破种皮而伸出,俗称露白,此阶段由于生理生化变化及生长的需要,种子吸水再度上升,鲜重又明显升高,但干重实际是在不断下降。对于休眠种子或死种子却停留在第二阶段的状态 2)种子休眠的概念,引
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除休眠?
种子休眠:通常情况下是指成熟的植物种子即使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仍不能萌发称种子休眠(dormancy),这种种子生长的停顿往往起因于内部的生理抑制或种皮的障碍,故又称为生理休眠(physiologycal dormancy)。(1)种子休眠的原因
①胚未成熟胚若在种子发育过程未能成熟,必须通过后熟作用才能发芽。
②种皮(果皮)的限制种皮(果皮)太坚硬或不透气,阻碍胚的生长,使种子呈现休眠状态。
③抑制物的存在果实或种子里存在着氰氢酸、氨、乙烯、水杨酸、香豆素和脱落酸等物质,抑制种子萌发。
(2)解除休眠方法主要有:
① 机械破损 有坚硬种皮的种子,用沙子与种子摩擦,切伤种皮或者去除种皮,可以促进萌发。
②清水漂洗 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水中,反复漂洗,让种子外壳中的萌发抑制物渗透出来,能够提高发芽率。
③层积处理 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的抑制物质含量下降,而GA和CTK的含量增加,这会促进胚的后熟,从而促进萌发。
④温水处理 某些种子经日晒和用35~40℃的温水处理,可增加透性,提高萌发率。⑤化学处理 如酒精、甘油和浓硫酸等可提高种皮透性,过氧化氢由于能给种子提供氧气,促进呼吸,因而也能提高萌发率。
⑥激素处理 多种植物生长物质特别是GA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⑦光照处理 需光种子吸胀后照光可解除休眠,诱导发芽。
⑧物理方法 如X-射线、超声波、高低频电流、电磁场等处理种子,也有破除休眠的作用。
7.为什么说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成花诱导过程?它与植物成花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不同波长的光间断暗期的试验表明,无论是抑制短日植物开花,还是促进长日植物开花,都是以600~660nm波长的红光最有效;且红光促进开花的效应可被远红光逆转。这表明光敏色素参与了成花反应,光的信号是由光敏色素接受的。
光敏色素有两种可以互相转化的形式:吸收红光的Pr型和吸收远红光的Pfr型。Pr是生理钝化型,Pfr是生理活化型。照射白光或红光后,Pr型转化为Pfr型;照射远红光后,Pfr型转化为Pr型。光敏色素对成花的作用与Pr和Pfr的可逆转化有关,成花作用不是决定于Pr和Pfr的绝对量,而是受Pfr/Pr比值的影响。低的Pfr/Pr比值有利短日植物成花,而相对高的Pfr/Pr比值有利长日植物成花,而相对高的Pfr/Pr比值有利长日植物成花
8.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何影响,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1)光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间接作用
(1)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2)光合作用转化的化学能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3)加速蒸腾,促进有机物运输。直接作用:(1)、光抑制茎的生长a、光照使自由IAA转变为结合态IAA。
b、光照提高IAA氧化E 活性,加速IAA的分解。(2)、光抑制多种作物根的生长光可能促进根内形成ABA,或增加ABA活性。(3)、光形态建成(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与分化的过程)如黄化现象,红光下,Pfr水平高,不黄化;暗中Pfr转变为Pr,植物黄化。2)光质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红光、蓝紫光抑制植物生长,紫外光抑制作用更明显。原因:红光增加细胞质 [Ca2+],活化CaM,分泌Ca2+到细胞壁,细胞伸长受到抑制。高山上的树木为什么比平地生长的矮小?a、高山上云雾稀薄,光照较强,强光特别是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
b、高山上水分较少;土壤较贫瘠;气温较低;且风力较大,这些因素不利于树木纵向生长。3)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外界条件:光照、、温度、矿质元素、水分、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内部因素:①不同部位,不同部位叶绿素寒兰不一样,光合作用强度就不一样;②不同生育期,一株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光合速率不尽相同。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有:(1)提高光合效率,如增加CO2浓度、降低光呼吸等。2)增加光合面积通过合理密植或改变株型等措施,可增大光合面积。(3)延长光合时间如提高复种指数、适当延长生育期,补充人工光源等。
9. C3,C4途径有何不同,C4植物叶片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结构特点:首先C4植物叶片上都有花环状结构。C4植物叶片维管束鞘薄壁细胞比较大,里面的叶绿体数目少,个体大,叶绿体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C4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多,个体小,有基粒。其次,C4植物具有两种羧化酶: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前者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用于CO2的固定;后者集中于维管束鞘细胞,使CO2转化为有机物质。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远超过RuBP羧化酶,能从空气中强有力地固定CO2。
10.说明呼吸链的组成,及氧化磷酸化的过程。
所谓呼吸链即呼吸电子传递链,是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总轨道。呼吸链传递体能把代谢物脱下的电子有序地传递给氧,呼吸传递体有两大类:氢传递体与电子传递体。氢传递体包括一些脱氢酶的辅助因子,主要有NAD+、FMN、FAD、UQ等。它们既传递电子,也传递质子;电子传递体包括细胞色素系统和某些黄素蛋白、铁硫蛋白。呼吸链传递体传递电子的顺序是:代谢物→NAD+
→FAD→UQ→细胞色素系统→O2。
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从NADH或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它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电子沿呼吸链由低电位流向高电位是个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第三篇: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树是喜酸性植物,最适宜 pH 值在 4.0-6.5 之间,而山东土壤 pH 值偏高,且由于 pH 值偏高导致部分元素有效性含量降低,使茶树营养不良。因此,如何改善山东茶园茶树营养条件,使北方茶树健康茁壮成长,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施肥给茶树补给营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即为茶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茶园营养问题。
本实验通过对北方新建茶园进行施肥处理及各项指标测定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增产、增质的效应:
1.对北方新建茶园施用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混施肥、矿质营养肥料、控释肥、叶面肥。
2.测定各处理茶树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试验中各肥料处理均能促进茶树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其中对茶树百芽重、芽头密度和产量肥效较明显,各处理以生物有机肥和叶面肥同时施用肥效最为显著,各肥料单独处理中以生物有机肥最明显。
3.测定各处理茶树光合指标,结果各处理可显著提高茶树的光合速率,部分处理同时可降低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而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影响不明显。4.测定各处理茶树生化成分含量。各处理对茶树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大,以生物有机肥和叶面肥同时施用肥效最为显著,各肥料单独处理中以生物有机肥最明显,均能显著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提高茶叶中氨基酸含量,而对茶叶中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山东省种茶的面积也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种茶面积迅速扩大。山东省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品质较高;且因为山东茶区病虫害较少,危害较轻,因此一般茶园不使用农药,所产茶叶安全性高。但因为山东茶区是茶树次适宜生长区,茶园土壤存在 pH 值偏高,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偏低或偏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的品质。如何解决北方茶园土壤存在的不利因素,使茶树健康茁壮生长,提高整个山东茶区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施肥平衡土壤元素含量,调节土壤 pH 值是最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北方茶区所施的复合肥以硫酸钾为主,追肥以尿素为主。硫酸钾复合肥是生理酸性肥料,长期施用可酸化土壤,降低土壤 pH 值,适合在北方茶区施用,但酸化效果较慢,不能满足新发展茶园的需求;尿素作为追肥,见效快,在采摘期施用效果明显,但长期施用会出现芽头质量下降,土壤结构遭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北方地区的土壤条件和茶树的生长环境找出既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又能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周边环境的一套施肥技术,为北方茶园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其正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生育阶段,总是有规律的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元素,以保持其正常生长发育。并且茶树栽培的主要经济目的是通过采摘茶树新梢幼嫩芽、叶,加工制成各类商品茶而实现的,采摘就必须不断地带走一定数量的营养元素。茶园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有限,且彼此间的比例也不平衡,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因此,为满足茶树生育所需,促进茶树新梢的正常生长,在茶树栽培过程中,人们根据茶树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运用科学施肥技术进行茶园施肥。通过合理施肥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施肥效应,满足茶树生育需要,提高鲜叶的有效成分含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综观近几十年来,世界各产茶国在取得茶叶高产优质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措施中,以增施肥料的效应尤为显著。为此,各产茶国都十分重视茶园施肥
1.2.1 茶园中常施用的肥料
1.2.1.1 生物有机肥
茶园追肥经历了由有机肥到化肥、化肥的用量由少到多这样一个过程。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茶园的追肥几乎由化肥替代。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致使茶园土壤结构变坏,肥力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茶树生存条件变差,抗逆性减弱,病虫害猖厥,致农药使用量增加,又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无公害茶园、生态茶园、有机茶园的建立,使得肥料问题倍受人们关注。在减少茶园化肥用量,提高土壤肥力时,人们根据一些有益微生物如根瘤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及放线菌等的特定功能,将其制成生物肥料施于茶园,达到增产提质。生物有机肥是一种来源于天然有机物,并加入了生物活性物质,既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又能促使有机质迅速分解[2],有的还兼有一定防治病虫害功效的肥料,能够满足茶树新梢生育期对养分的集中需求[3]。生物有机肥使用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对土壤的耕性和肥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初已开展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和试用,现已在果、蔬等作物上广泛使用。国际茶叶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法令法规,严格限制化学产品在茶业生产上的使用和用量,并极力提倡发展“有机茶”。目前,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机食品销售量占食品销售总量的5%-10%,而茶叶还不足 1%。这些国家基本上都不生产茶,却又是茶叶的主要消费国。可见,生产有机茶有着非常大的国际市场,这是我国茶叶提高出口数量和经济效 益的可行途径。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富含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从而提高了茶叶质量和产量,并能提高春茶开采期。同时又能克服长期以来片面施用化肥造成茶园地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低劣的不良结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认识的提高,生物有机肥的应用也逐渐普遍。
1998 年英德市茶树良种场在茶园施用“超大”微生物有机肥,使茶树萌发提早,芽叶数量和百芽重芽叶增加,且具有一芽二叶长度的优势。莫小燕等[6]对主要成分为放线菌制成的“保得”牌微生物叶面增效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可促进茶树芽梢生长发育,提高茶叶产量,并且增加氨基酸含量,降低苦涩味。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风行”光合细菌叶面肥,促进茶树新梢早发、快发、多发,叶片浓绿,根系发达,提高茶叶产量 20%以上,同时明显增强茶树的抗病性、免疫力和抗逆性(抗寒、抗旱)。
苏洪生等研究了生物活性有机肥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活性有机肥有利于茶树的生长,茶叶产量和质量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虽然施用活性肥的大于化肥的投入,但从成品茶的效益来看,两者相差不大。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来看,施化肥是无法比较的。陆雄伟等通过在茶园施用生物菌种沤肥、长得快微生物有机肥和保得生物有机肥三种有机肥料对比试验,得出生物菌种沤肥对春茶营养物候期提高效果比较显著,较其他肥料提早 2-3 天;从对萌芽密度的影响分析,生物菌种沤肥极显著的高于长得快微生物有机肥;从茶青产量比较来看,生物菌种沤肥茶叶产量比其他肥料处理高 11.9%-13.4%,并综合使用成本和各项指标得出,生物菌种沤肥适合茶树大田栽培生产。杭州华通绿色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叶面肥碧作液就属于天然有机肥。商建农等用不同浓度的天然有机肥碧作液喷施茶树,发现该叶面肥对茶树具有提高发芽密度,增加百芽重 和茶叶产量的作用,并能提高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的含量。俞美英的试验在春季用“邦农”500 倍稀释液喷湿茶树树冠叶层正反两面,观察茶树生长发育。处理区春茶采摘期提前 4-7 天,喷后 10-17 天内新稍生长速度增长 20%左右;但对春梢生长总量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作追肥,不仅可以提早春茶上市,增加早春茶的产量,更是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新的肥培管理方式[10]。汪勇在早春对茶树追施“绿之源”生物有机肥,观测其与对照之间的感官审评和内含物的差异。
结果表明,喷施生物有机肥的茶树茶叶的各项因子与对照相比都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茶叶的色泽、鲜爽度和汤色提高明显。内含物质喷施生物有机肥的茶树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下降,茶多酚含量提高,这与上述各种品质因子的变化相呼应[11]。韦静峰等利用“满园春”发酵剂对鸡粪、花生麸进行腐熟处理。采用每公顷分别施用等价、等养分的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方法的 5 种处理,探索有机物料的无害化处理办法,微生物肥料的利用效果,商品生物有机肥的肥效作用,达到高效节本栽培。结果 “满园春”商品生物有机肥与微生物堆沤肥能有效提高茶鲜叶产量和改善品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每公顷茶园施用微生物堆沤肥 25800kg 加微生物肥料90kg 与等价“满园春”商品生物有机肥 7500kg 比较,春茶增产 15%,年增加产量、产值分别为 4%、8055.75 元。每公顷“满园春”商品生物有机肥 7500kg 与同养分的腐熟肥 10500kg 相比,春茶增产 56.09%,年增加产量、产值分别为 17.4%、17068.50 元。得出最佳的施肥方法和施肥量为每公顷茶园施用腐熟肥 25800kg 加复合微生物肥料 90kg,商品生物有机肥7500kg,以施基肥加两次追肥的增产提质、经济效益高。戚国荣用“农凯”生物制剂(含生物活性物质植保康,并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施于茶园观察肥效和总结施用方法。结果得出农凯生物制剂的施用方法。茶园作基肥: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茶园,亩用量 600克~900 克;一般丰产茶园,可将它和菜饼或其它有机肥配合使用,亩用量 300 克。使用方法:条栽茶园在茶行间开浅沟,施后复土;密植茶园在茶行内茶蓬下均匀撒施;春茶前作催芽肥:春茶发芽初期(鱼叶期),亩用该制剂 100 克加水 35-50 公斤,在茶园蓬面均匀喷细雾,隔 7~10 天再喷一次;夏秋茶作追肥:可在采茶前 10~20 天在茶行间开浅沟施,亩用量300~600 克。也可在采茶前 10 天左右作叶面肥喷施,每次亩用量 100 克加水 50 公斤喷施。注意在早上及傍晚喷施效果较好(避开中午),雨天不喷。茶园中用以上方法施用农凯生物制剂可显著提高茶园茶树的产量和品质。玉香甩在茶园中施用邦图有机肥表明邦图有机肥可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树发芽密、百芽重与整齐度,增强持嫩性,茶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均有提高。有利于扩大茶叶销量,促进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茶树抗病虫的能力[14]。徐福乐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茶树专用肥等不同肥料对春茶产量、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茶树专用肥及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茶芽的萌发数、新梢着叶数、茶叶百芽重的增加,提高茶叶产量。与施用 45%无机复合肥、腐熟鸡粪处理相比较,茶树专用肥处理分别增产 8.4%、20.3%,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增加 1.7%、12.8%。同时茶树专用肥、生物有机肥处理的鲜叶内含物与成茶综合品质均高于无机复合肥处理[15]。胡绍德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和饼肥对茶叶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发现结果表明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饼肥都能促进茶芽的萌发,芽头密度、百芽重、小区产量都有所增加,尤其是施用生物有机肥产量增加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芽头密度增长 8.2%,芽长增加 12.3%,百芽重增加11.3%,小区产量增长率为 20.7%。表明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茶芽伸长速度加快,茶树生长势好,产量增长最为显著[16]。任红楼采用微生物好氧发酵技术,分别以鸡粪、玉米秸秆和牛粪、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堆制优质生物有机肥料 A 和 B。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 2 250 kg/hm2 生物有机肥 A 和 B 及施用 450 kg/hm2 无机复合肥和有机肥等 4 个不同施肥处理(分别为 T1,T2,T3 和 T4)对春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施肥能显著提高春茶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T1,T2,T3,T4 处理分别增产23.5%,21.8%,15.0%和 9.9%;4 种施肥处理的茶鲜叶内含物含量均大于不施肥处理;T1,T2,T3,T4 和不施肥处理的酚氨比依次为 6.65,6.20,7.06,5.72和 5.77;与 T3 处理相比,T1,T2 和 T4 处理分别增收 15.54%,11.49%和 0.86%。堆制的生物有机肥安全、高效,能促进茶树生长,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园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17]。1.2.1.2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活细胞制备而成的肥料。主要有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细菌剂、抗生菌剂、复合菌剂等。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只有当这些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只有当这些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保护环境。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占土壤有机质的 0.1%,与植物粘液,矿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因此它又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微生物在农业上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国际上已有 70 多个国家生产、应用和推广微生物肥料,中国目前也有 250 家企业年产约数十万吨微生物肥料应用于生产。这虽与同期化肥产量和用量不能相比,但确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已初步形成正规工业化生产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需要不断扩大新品种的开发,微生物肥料现已形成(1)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转化;(2)由单一接种剂向复合生物肥转化;(3)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4)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5)由用无芽胞菌种生产向用有芽胞菌种生产转化等趋势。不仅如此,近20 年来,许多国家更认识到微生物肥料作为活的微生物制剂,其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生命活动旺盛与否是质量的关键,是应用效果好坏的关键之一。为此,现已有许多国家建立了行业或国家标准及相应机构以检查产品质量。中国也制定了农业部标准和成立微生物质量检测中心,并已于 1996 年正式对微生物肥料制品进行产品登记、检测及发放生产许可证等工作。
目前茶园中叶已经开始了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日本研制的 EM 有机肥,是一种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为主的具有的 5 个科10 个属 80 余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微生物制剂[18]。EM 有机肥有许多优点,如,增进土壤肥力。生物肥施入土壤,其中有效菌物的活动具有解磷、解钾、固氮,挖掘土壤潜在肥力,丰富土壤养分和平衡土壤养分的效果。在此条件下,可提高施入其它肥料品种的利用率;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问题有效菌物在发酵活动中所产生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维生素、激素等,这些可溶性有机质,能被植物迅速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19];增强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一是其中的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在活动过程中分泌产生抗菌素对杀灭或抑制多种病菌的作用;二是施用生物肥增强了植物的生理活跃性和对多种病菌的抗性;生物肥施入土壤后,其基质中残留的各种肥分同时归入土壤为作物所吸收。特别是基质肥分组成中加有螯合型液体复合肥,含有 20 多种大量、微量元素,其中的微量元素有助于解决豫南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随菌肥施入的有效菌物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变恶性土为良性土,变死土为活土,从而提高土壤生产力效果。李巨通过多点选择不同类型的茶园施用 EM 有机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施用生物肥,20 d 左右即可见效,可促进茶树芽头早发,新茶早上市,价位高;可提高茶叶产量,春茶第四道测产,增产 8.99%,秋茶第一、二道测产,增产 43.6% ~44.9%。可改善茶叶品质,茶树芽头持嫩期长,毛峰大,干茶条形好,容重增加,品尝口感好,涩味、苦味减退,并可多沏一两道;可增强茶树的耐湿性、耐寒性和对病、虫害的抗性。其有效应用条件为:在土壤水分充足、富含有机质和多年偏施氮肥、土壤养分失调及瘠薄的土壤条件下,施用效果较好[20]。陈仲斌在茶园施用九隆升生物菌剂,观察茶树的长势和品质。结果茶树施用九隆升微生物菌剂调节茶树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土壤和肥料养分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达到生长旺盛、抗逆性增强,茶叶产量和质量提高,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茶树施肥,不论是化肥还是有机肥,配施九隆升微生物菌剂均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尤其以有机肥配施菌剂的增产效果为最佳;茶树施用九隆升微生物菌剂,方法简便,投入产出比明显,可作为我市发展有机茶叶生产的一种新型肥料,建议予以进一步示范、推广[21]。许允文在茶园中施用多效有机菌肥,观察测定茶树的长势和品质。结果表明,多效有机菌肥可明显的提高茶树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其中全年新梢长度比施化肥与菜籽饼肥分别增加 59.3%和 32.7%,叶面积分别增加 13.2%和 10.5%,生物产量分别增加 44.1%和 32.8%;多效有机菌肥产量比施尿素的春、夏、秋茶分别增产 7.7%、15.6%和 11.7%,比施菜籽饼肥的分别增产 3.7%、9.4%和 11.1%;施用多效有机菌肥的春茶氨基酸含量比施尿素的增加 10.4%,比施菜籽饼肥的增加 6.6%,夏茶氨基酸含量均增加 5.6%,秋茶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为 20.5%和 15.2%[22]。1.2.1.3 有机无机混施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指含有机物质和无机营养的复混肥料。有机物质大都采用加工过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城市垃圾、污泥、秸秆、木屑、食品加工废料等),及含有机质的物质(草炭、褐煤、风化煤、腐植酸等)还有的加入微生物菌剂和刺激生长的物质。称其为有机活性肥料或生物缓效肥。无机营养部分主要是化学肥料。严格意义上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属于有机肥,它是介于有机肥和无机肥之间的一种新型肥料,具备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双重特点。有机无机复混肥是一种期望能够被农民接受的,有发展前景的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优点首先,提高肥料无机养分利用率,改良土壤。有机无机复混肥与无机复混肥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有一定量的有机成分。有机无机的合理比例对肥效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养分的供应强度和持久性上。适当的比例,可使有机无机复混肥具有适宜的供肥强度,又能维持较长时间,能克服无机供肥大起大落和农家肥供肥强度不足、肥效慢的特点。通过调节有机无机比例,使供肥过程与作物生长的各阶段的需要相适应。此外,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有机组分具有活化作用、生理调节作用和改土培肥作用。这里的有机组分包括氨基酸、生长激素、卵磷脂、核酸以及酶类。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茶园中也已开始施用。王文建研究了高钾有机复合肥对茶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高钾有机复合肥,有利于促进茶芽生长,增加百芽重及芽头密度,提高新梢生长的整齐度,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茶叶产量。其施用浓度经初步试验,用 400 倍~500 倍液效果较佳[23]。程鸣珂研究了茶树益肥配加 Zn、K 元素对茶新梢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益肥加锌和加钾处理比益肥但用更能促进茶树的生长。加锌和加钾处理比单用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数量分别增加 14.9%和 6.5%;芽头密度增加 53.1%和 51.4%[24]。尹一萌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茶叶施用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的效应。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出的两种磷钾均衡型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茶叶产量提高 9.11%和 12.6%,增值 8.1%和 10.5 %,明显改善茶叶品质,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含量明显提高[25]。汪根法研究了茶园喷施螯合态多元微肥和锌肥效应。结果表明,扁石黄红土茶园叶面喷施螯合态多元微肥康培号、螯合态锌肥瑞恩锌、绿色锌肥,可以促进茶芽生长,增加发芽数,提高百芽重和正常芽叶比例,增强持嫩性,进而提高茶叶产量和经济效益;其春茶名优茶每 667m2 鲜叶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33.3%-42.7%、35.8%-38.2%和30.3%-32.4%;春、夏茶大宗茶依次分别比对照增产 11.5%-13.8%、12.7%-22.2%和 14.4%-26.3%;春茶施肥效益每 667m2 依次分别比对照增加 258.13 元、364.10 元和 265.06 元[26]。夏会龙研究了茶渣复混肥对茶园土壤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施用茶渣有机-无机复混肥 6 个月后,茶园土壤 15-30cm 土层的 pH 较菜饼有机肥及尿素处理的茶园稳定。施用茶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后,杭州茶园 0-15cm 和 15-30cm 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比施用尿素分别增加 80.7%和 51.6%;新昌茶园 0-15cm 和 15-30cm 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施用菜饼的增加 30.2%和 29.6%。施用茶渣肥的土壤,尿酶活性比未施肥的土壤下降 19.4%-24.7%。施用茶渣肥后 0-15cm 和15-30cm 土层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总数均高于市售茶园有机肥、菜饼肥和尿素处理[27]。韦锦坚龙珠牌生物型有机-无机茶叶专用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生物型有机—无机肥茶叶专用肥,茶叶的产量、加工品质、百芽重、芽头密度、氨基酸、咖啡碱均比施同等 N、P、K 总量的复合肥分别高 3.6%、0.7%、6.1%、2.4%、11.1%、1.1%,其中产量、氨基酸差异达显著水平,而茶叶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比对照分别低 0.9%、0.2% [28]。1.2.1.4 矿质营养肥
矿物质肥施入土壤后,因其化合物或物理状态的不同,要经过短时间的转化才能被土壤溶液溶解。它可以持久地给予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兼有化肥“速效”、农家肥平和持久的特点,并能减少淋浴损失,一般比化肥利用率高 30%至 70%。对于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理解,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认为两者是一致的。如美国作物营养协会将缓释肥定义为:所含养分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
欧昌梅研究了新型矿物肥、增效剂和菌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发现,矿物肥料+增效剂比对照平均增产 11.72%,矿物肥料比对照平均增产 8.59%,光和菌肥比对照平均增产 7.03%,增效剂比对照平均增产3.91%。各试验用肥对提高茶叶品质有较好的作用。提质效果为光和菌肥>矿物肥料+增效剂>矿物肥料>增效剂。矿物肥料+增效剂、矿物肥料、光和菌肥、增效剂对增加茶叶产量、提高绿茶品质有较好的效果[29]。耿建梅研究了矿质营养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发现:施用 N、P、K、NP、NK、PK、NPK 肥对茶园土壤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影响不大,而施用含硫肥料能明显提高土壤的速效硫含量,比未施含硫肥料的 CK(对照)和 N 处理分别增加 31.73%,31.88%;在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茶叶中的矿质养分含量基本相似,均是 N>K>P>S;大多数施肥处理对茶叶产量的影响不大,但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提高茶叶产量和产值,并能改善品质[30]。陈福林研究了茶园施用钾肥对春茶产量的影响。发现茶园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春季名茶和整个春茶的产量,施用硫酸钾比施用氯化钾的增产 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成龄茶园可使用部分氯化钾,但幼龄茶树因对氯非常敏感要求施用硫酸钾不要使用氯化钾。试验中钾肥施用量的多少对茶叶增产效果影响不显著,在生产中具体的钾肥合理用量应根据当地茶园土壤条件和产量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在茶园钾肥施用中应适当集中施和深施,一般可作为基肥施用,但对于砂质土壤,为减少钾的淋溶损失,不宜一次施用过多,应分次使用。钾肥的施用最好与有机肥、氮、磷肥等配合,开展平衡施肥[31]。李静研究了外源硒肥对茶叶硒含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叶面喷施和土施 Na2SeO3 两种施用方式对茶叶硒含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都非常有利。叶面喷施浓度为 120μg Se/ml 时,喷施后第 12 天,春茶的硒含量最高为 0.374μg/g;叶面喷施浓度为 180μg Se/ml 时,喷施后第 18 天,夏茶和秋茶的硒含量最高,分别为 0.380μg/g 和 0.368μg/g。采用土施硒肥的方法制富硒茶时,土壤施硒量应不少于 8 mg Se/盆。叶面喷施浓度为 180μg Se/ml 时,夏茶化学品质提高最为明显,其中酚氨比下降为对照的 65.7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到对照的 116.30%。与叶面喷施有降低儿茶素含量的作用相比,土施硒肥对整个采摘期内茶叶儿茶素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因此对改善茶叶品质特别是春茶品质的作用后者优于前者杨林云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铝肥的两种施用方法(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及其不同施用量,研究了铝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发现,施用铝肥对茶叶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施铝可使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同比对照提高 12.81%、11.34%、14.48%和 28.41%,叶面施铝则可使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同比对照分别提高 23.61%、15.44%、和15.57%;试验中以土壤施用铝肥 0.67 g/kg 或叶面喷施铝肥 2 500 mg/L 时,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平均含量较高且组成比例合适,茶叶品质相对最好[33]。1.2.1.5 控释肥
茶树是典型的喜氮作物,施氮能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为此,茶园中常常施入大量的氮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典型茶区纯 N 使用量在0~2600kg hm-2 之间,平均 553kg hm-2[34]。大量使用氮肥不仅造成氮肥利用率明显降低,而且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报道,茶园氮素的利用率一般在 30%左右[35]。未被茶树利用的氮素,除小部分仍保留在土壤中外,大部分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 NO3-和 N2O 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如施氮量 900kg hm-2 的茶园,当年通过 NO3-淋溶的 N 素高达 457kg·hm-2[36];通过 N2O 损失更为惊人,据日本环境部的报道表明,农用土壤施入化肥 N转化成 N2O-N 的排放系数,茶园高达 2.9%,而水稻和其它作物分别为0.31%和 0.62%[37],导致日本在占总面积 1%的茶园土壤上释放的 N2O 量占全部农业土壤释放总量的 21%。研制和使用控释氮肥被认为是提高氮素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控释氮肥的种类及应用作物不同,应用效果也有明显差异。目前,控释肥在水 稻、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上的应用效果有较多的研究报导[38-43],但茶树上的应用效果报导不多。
韩文炎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对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能明显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茶树新梢数、百芽重、成熟叶片数量及叶绿素含量、树高和主杆直径等均有明显提高,从而使盆栽茶树根、茎和叶各部位的生物产量比施普通尿素分别提高了 58.3%、36.9%和 17.2%。10 个大田试验的茶叶产量增加了4.2%~24.1%,平均 9.6%。茶叶品质成分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氨基酸增幅明显,但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不大,茶叶酚氨比明显降低。可见,控释氮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效果[44]。付乃峰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控释肥与尿素配施处理对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与尿素配施能显著增加 0~20 cm 和 20~40cm 土层土壤碱解氮的含量,能有效提供茶树生长所需的大量碱解氮;在肥料施入后的 6 个阶段内,不同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迅速下降与缓慢降低两个阶段,84 天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降至最低值。控释肥与尿素配施显著增加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能有效提高绿茶品质,3 种不同施肥处理中,以 30%控释肥与 70%尿素处理的效果最好[45]。陈易飞利用脲醛控释复合肥,在苏州碧螺春茶原产地进行了肥料试验,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脲醛控释复合肥能有效地增加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 a/b 值。叶绿素含量与茶树生物产量、茶芽的产量和质量以及茶芽萌发早晚呈正相关。与常规复合肥相比,其中施用 2 号脲醛复合肥,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平均含量增加 45.3%,茶叶增产 17.9%,净增收20.78%[46]。1.2.1.7 叶面肥
叶面肥已成为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型肥料之一,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叶面肥即指把肥料配成营养液喷洒在叶片上,通过表皮细胞渗透 吸收的施肥方法。茶树叶片除了正常的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外,还能吸收附在叶表面的矿质营养。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后与根系吸收的物质一样成为茶树体的组成成分。但由于叶片正面的角质层较背面后,且背面气孔多,吸收能力比正面强,嫩叶的吸收能力又比老叶强,因此叶面喷肥一定要多喷叶背面,且在茶树一芽一叶初展时喷施效果最好。叶面肥改变了传统的根部施肥,采用叶面喷施,使作物所需养分得以补充和完善;能与氮、磷、钾肥等基础肥料配合使用,达到用地养地、高产优质的目的[47]。与土壤施肥相比较,叶面喷施有作物吸收快、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据文献报道,它能提高作物产量 5~10%,还具有改善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的作用[48]。目前市场上叶面肥的种类很多,但大多数不具有刺激作物的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的分解,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消除板结等功能。从目前国内外肥料的发展趋势来看,肥料的研究主要倾向于生态协调肥料,即有利于高效增产,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土壤的改良。叶面肥在茶叶上应用广泛,技术也比较成熟,在此不再一一敖述。
1.2.2 茶树的营养特性
明确茶树的营养特点是茶树施肥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茶树的营养吸收主要有以下特性:
1.2.2.1 营养的连续性
茶树对所需营养物质要求表现出不间断的特点。茶树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除种子萌发初期由子叶供给所需的营养外,主要是地下部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地上部通过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随着树龄的增长树体的扩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也迅速增加。茶树幼龄时期的可塑性最大,根据生长发育的这一特点,为幼龄茶树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对新茶园的提早成园和成龄以后达到高产稳产和延长经济年限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在茶树的年发育周期中,虽然地上部和地下部存在交替生长而造成某些器官在一定时期内的生长处于相对休止状态,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仍不能间断。营养条件的好坏,不但影响到下轮茶稍的数量和品质,同时上一年的营养条件也影响到下一年的产量。1.2.2.2 营养的阶段性
茶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阶段性。在个体发育不同阶段,茶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有所侧重的。茶树幼年期生机旺盛,生长迅速,以营养生长占主导地位,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强,并把吸收的养分主要消耗在根、茎和叶等部分的生长上。此时适当增施磷、钾肥,可促进根系、茎杆生长。青壮年期的茶树,前期吸收能力强,需肥多,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尚未达到胜期,绿色面积增大,应适当增施氮肥以加强营养生长,促进树冠不断扩大并抑制花芽形成,这对高产优质至关重要。到中、后期时,营养和生殖器官生长发育都达盛期,所吸收的养分主要消耗在茶叶产量,以及留在茶树的叶子、树干、根系和花果生长上。为保持树势,就需提高氮素营养的供给水平。到了衰老期,茶树生机逐渐减退,吸收能力也渐减弱,需要量随之减少,花果增多,故应结合树体改造,及时补充营养,从而使茶树恢复生机,强健树体,进入新的生育循环。
茶树在总发育周期和年发育周期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都具有阶段性,各地对一年中各种主要营养物质吸收动态的研究结果虽未尽一致,因为这与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和茶树品种特性不同等有密切关系。由于自然条件和种性不同,会造成茶树对某种营养物质在吸收时期上出现差异,但总的趋势是大体相同的。根据茶树吸收营养的阶段性这一特点来考虑施肥种类、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等,可以充分发挥施肥的效果。1.2.2.3 营养的集中性
茶树具有在某一生长时期需要大量营养物质的现象。在茶树年生育周期中,由于季节的变化和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形成生长旺盛期和生长相对休止期;茶树的地上部芽叶和地下部根系生长都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性和交替生长的特点。成龄茶园因采摘关系使芽稍的生长形成较明显的轮次性,对养分的吸收和消耗也表现出同样的消长规律。因此,为了适应茶树正常需要和补充因采摘而带走的损失,必须采取各种追肥措施,集中提供较大量的营养物质。
1.2.3 茶园施肥原则和技术
茶园施肥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施肥创造营养物质合理循环和平衡,以保证茶树良好的生长发育,达到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和效益的目的。因此,必须遵循经济、合理、科学的施肥原则,因时、因地、因茶树的不同品种和生育期,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适时、适量的施用,才能使茶园施肥发挥更大的效应。1.2.3.1 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茶树主要生长在水热条件较好的亚热带和湿润热带区域的酸性土壤中,有机质积累虽较快,但分解也非常迅速,故一般有机质含量较低,理化性质差,保水保肥能力低,而山东茶区土壤属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低,pH 值含量高。因此,在茶树栽培过程中,就需加以不断改良,不断地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是土壤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它具有取材容易、积制简便、营养全面、有机质丰富、肥效缓慢而持久等特点,有机肥施入后,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逐步转化成土壤腐殖质,促进土壤结构的改良,提高土壤胶体结构的吸附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同时,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可产生许多有机胶体,可防止水溶性磷与茶园大量存在的活性铁接触;有机肥分解能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形成各种有机酸。土壤表面二氧化碳含量提高,能加强光合作用的进行。有机酸能使土壤中原来难容性的无机矿物盐类加速转化,变为茶树易于吸收的养分。有机肥含有茶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故施用有机肥还可解决某些元素的拮抗作用和微量元素缺少的问题。由于有机肥料中所含的营养物质较全面,茶园施用有机肥对提高茶叶品质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全部施用有机肥,而不施无机化肥也不行,因有机肥料中营养元素的百分含量较无机元素低,且供肥速度大多比较缓慢,不能满足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肥量大、吸收快的要求。此外,有机肥的积制、施用等都不及无机肥方便。因此,只有在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速效性的无机肥料,才能达到既满足茶树生长过程中的需肥要求,又能达到不断改良土壤的目的。
1.2.3.2 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他元素肥料相结合
茶树栽培以采叶伟主要经济目的,故对氮素的要求更为迫切,需要量极大,氮肥对茶叶增产效果亦最好,施用氮肥的经济效益往往也十分显著。因此,投产茶园都要以施用氮肥为主,但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后,容易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将会失调,氮对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将会明显表现出来,结果有碍茶树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并降低了氮肥的增产效果,甚至出现不同的缺素症,而使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因此,茶园施肥,在氮肥为主的基础上,配合适量的磷、钾肥和其他营养元素的肥料,以满足茶树对氮等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又有利于保持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关系。投产茶园配合施用各种肥料时,磷、钾肥及其他营养元素只有在施氮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好的增产效果,若施磷、钾肥的量太多,则可能导致茶树生殖生长旺盛而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1.2.3.3 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因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在年生长周期中总是不停的吸收所需的养分,据同位素示踪显示,即使在低温越冬期间,地上部进入休眠状态时,地下部分仍有吸收能力,并把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贮存于根系等器官中,以供翌年,尤其是春茶萌发生长之需。实际上,基肥不仅对春茶有影响,而且对茶树全年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因此,无论是幼龄茶园、成龄茶园或衰老茶园,都应重视基肥施用。而且由于茶树在年生育过程中,其生长和吸肥、需肥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只施基肥而不进行追肥就难以满足茶树生育对养分的需要。所以,必须针对茶树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养分需要的实际情况,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分期追肥。1.2.3.4 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不同肥料种类其性质和肥效均有不同;有的肥效有快慢区别,有的较易挥发,有的易引起肥害,有的不能混合施用等。在茶园施肥时,应掌握各种肥料的性质,对施用肥料的数量、方法、时间等均有不同要求,以提高施肥效果。1.2.3.5 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相结合
茶树具有庞大根系,因而对养分吸收能力较强,茶树施肥应以根部施肥为主。茶树的叶片也具有吸收养分的能力,并且茶树叶面肥可促进和加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在茶园施肥中除了进行根部施肥外,还可以进行叶面施肥。尤其是出现土壤干旱、湿害和根病等情况下,叶面施肥更显必要。另外还有些微量元素须在根部是施肥的基础上配合叶面施用才可获得良好效果。但由于茶树叶片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进行光合和呼吸作用,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和数量都远不及根系。因此,叶面施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要以根部施肥为主,适时铺以叶面施肥,相互配合以发挥各自的效应。
1.2.3.6 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茶园施肥,还要根据茶树品种特点、生长情况、茶园类型、生态条件以及所采用的其他农艺措施(灌溉、耕作和采摘等)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幼龄茶园应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比例,以促进茶树的根茎生长,培养庞大的根系和粗壮的骨干枝。生产绿茶的茶园,可适当提高氮肥的比例,而生产红茶的茶园则应提高磷肥的比例。茶园深耕配合深施有机肥才能发挥耕作的作用,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普遍可提高肥效。总之,茶园施肥并非一项孤立的农业技术措施,他受到各种因子的影响。所以,施肥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的原则。
1.3 本项目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针对北方茶园土壤特点和茶树的生长发育特点,选用复合肥、控释肥、叶面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不同的肥料施入茶园,通过观察测定茶树的枝梢长势、百芽重、芽头密度、叶面积、产量等指标和茶叶品质生化成分,明确各种肥料和使用方法对茶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经济、适用、见效快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类型,为北方茶园肥料的施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
2.1 茶园施肥
试验于 2008 年 3 月上旬在泰安小津口乡新发展茶园进行,茶树为三年生黄山群体种,茶园土壤 pH 值 6.5 棕色沙性土壤。试 验 选 用 市 售 生 物 有 机 肥(施 用 量 2.5kg/40m2、3.5kg/40m2、4.5kg/40m2)昆明邦图科贸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厩肥+有益生物群体);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北京九龙微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高效有机肥(厦门市天农兴多元素肥料有限公司生产)),菌剂和高效有机肥施用量为(0.025kg/40m2+1.5kg/40m2,0.05kg/40m2+2.5kg/40m2,0.1kg/40m2+2.5kg/40m2);有机无机茶叶专用肥(施用量 5.0kg/40m2,7.5kg/40m2,10kg/40m2)广 西 桂 林 绿 丰 复 合 化 肥 厂 生 产 ; 控 施 肥(2.5kg/40m2,5.0kg/40m2,7.5kg/40m2)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矿质元素肥料(处理 1 为 T1 尿素 5kg/40m2,处理 2 为 T2 硫酸钾5kg/40m2,处理 3 为 T3 硫酸铝 1kg/40m2);叶面肥为天达-2116(600 倍液)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本实验中设叶面肥处理为 T。以上肥料均是有报道在南方茶园应用效果较好的肥料。每种肥料设三个浓度处理,每个处理三个重复,每个重复小区面积为 40m2,设空白对照(叶面肥对照为清水),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沿茶行滴水线开深 15-20cm沟将各小区对应肥料全部施入。叶面肥在茶叶开采前 15d 喷施,用喷雾器将茶树上下部的叶正被面全部喷湿,除单独喷施叶面肥的处理外,上述各土壤施肥处理中,全部集中喷施 20m2 叶面肥。待新梢长到一芽二、三叶时,采摘茶树一芽二叶测定百芽重,对各小区各批次采摘的芽头产量作记录,采回的芽头放入恒温干燥箱中 120℃加热 10 分钟固样,测定生化成分。
2.2 生长指标测定
2.2.1 新梢长度
新梢基部至顶梢基部的长度。每个处理选取三株茶树,每棵茶树选取20 个新梢,系上已编好的纸牌,要求枝条之间的相对一致,每隔三到五天观察一次,并分别记录。
2.2.2 芽头数
即当年每株茶树在一段时间内萌发新梢的个数。每个处理随机选取20 株茶树,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一段时间内的新梢的个数,最后取平均值。
2.2.3 叶面积
分别选取 30 个一芽三叶新梢,以新梢基部上第二个真叶为测定对象,分别测量其长幅度,用系数法求其平均叶面积。通常采用 0.7 系数法计算叶面积,即叶面积=叶长×叶宽×0.7。
2.2.4 百芽重
各处理区内随机取样 100 个相同展叶数的新梢或采下的混合新梢,称重,三次以上的平均值,即为该新梢的百芽重。
2.2.5 产量
各小区每次采摘后单独称量芽头重量,最后各批次重量相加即为各小区的总产量。
2.3 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2.4 茶叶品质成分测定
茶多酚总量测定:参照 GB8313-87 酒石酸铁比色法 咖啡碱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浸出物总量测定:参照 GB8305-87 测定方法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参照 GB8314-87 茚三酮比色法 测定数据用 DPS 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1.1 生物有机肥
由表 1 可以看出,茶树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各生长指标和产量和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增加。百芽重是反映芽头质量质量的重要指标,百芽重高,说明芽头质量好,内含物丰富,做出的茶品质好。表 1 中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茶树百芽重显著增加,而生物有机肥和叶面肥的组合处理百芽重又显著高于单独生物有机肥处理,单独喷施叶面肥效果也较明显,但不如单独施用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肥与叶面肥组合的处理;芽头密度和产量也有和百芽重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增加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而生物有机肥和叶面肥结合施用可进一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从表 1 还可以看出,各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茶树叶面积和新梢、顶梢及侧梢长度,说明各处理均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但生物有机肥和叶面肥组合处理比单独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茶树的生长指标影响更加明显,是因为施用叶面肥后,茶树叶片快速吸收营养,促进了茶树叶片和枝条的发育。
表 1 生物有机肥处理茶树生长指标测定
3.1.2 微生物肥料
从表 2 可以看出,单独施用微生物肥料和叶面肥处理,茶树百芽重,芽头密度和产量增加并不显著,而微生物肥料和叶面肥同时施用处理百芽重显著增加。可能是微生物肥料改善土壤的效果比较慢,短时间内起到的作用较小,而喷施叶面肥后,茶树叶片能快速吸收叶面肥中的营养,同时促进了茶树的根系发育,从而增加了茶树对微生物肥料的利用,因而微生物肥料和叶面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表 2 中各处理对茶树叶面积的影响具有上述相同的规律。施用微生物肥后,茶树新梢长度显著增加,顶稍增加不明显,0.025kg 微生物制剂+1.5kg 高效有机肥处理对茶树侧梢生长影响不显著,而 0.05kg 微生物制剂+2.5kg 高效有机肥处理和 0.1kg 微生物制剂+2.5kg高效有机肥处理的茶树侧梢显著增加。从表 2 中还可以看出,0.05kg 微生物制剂+2.5kg 高效有机肥处理和 0.1kg 微生物制剂+2.5kg 高效有机肥处理的茶树百芽重、芽头密度、产量、叶面积和侧梢各指标并无显著差别,可能是 0.05kg 微生物制剂已经可以基本将 2.5kg 高效有机肥活化,再增加微 生物制剂的剂量效果并不明显。单独施用叶面肥虽然对茶树百芽重、芽头密度、产量和叶面积影响并不显著,但可显著增加茶树的新梢、顶梢和侧梢长度。
表 2 微生物肥料处理茶树生长指标测定
3.1.3 有机无机混施肥
从表 3 可以看出,试验中各处理茶树的百芽重、芽头密度、产量、新梢长度、顶梢长度、侧梢长度都显著增加,而各处理对茶叶面积的影响不显著。单独施用有机无机混施肥、叶面肥、有机无机混施肥+叶面肥三个处理对茶树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为有机无机混施肥+叶面肥>有机无机混施肥>叶面肥,有机无机混施肥既有有机成分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又有无机成分,可快速满足茶树生长发育,因此对茶树产量、品质和生长的影响较明显,而且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增加显著。而单独的叶面肥处理虽然效果较快,但是营养含量有限,不能长期不间断的供应,因此叶面肥在喷施时要根据采摘的需要多次喷施,以达到快速不间断为茶树供应营养的目的。而有机无机混施肥+叶面肥则即快速有长久的为茶树提供茶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肥料搭配。
表 3 有机无机混施肥处理茶树生长指标测定
3.1.4 矿质营养肥
山东属于茶树次适宜生长区,土壤 pH 值偏高,土壤中钙元素含量偏高,而可利用锰、铜、锌等元素的含量偏低,导致茶树营养不良。因此,北方茶园在施肥时既要补充土壤所缺失的元素,满足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通过施肥酸化改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土壤营养问题。
本试验中硫酸钾和硫酸铝皆是生理酸性肥料,长期施用可酸化土壤,降低土壤 pH 值,从而降低土壤钙元素含量,增加可利用锰、铜、锌含量。从表 4 可以看出,各处理茶树百芽重、芽头密度、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而叶面积处理 T1 和 T3 增加显著,T2 与对照差别不显著。T1、T2、T3 单独处理的茶树除 T1 处理的茶树侧稍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别外,其他处理茶树新梢长、顶梢长和侧梢长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处理 T1+T、T2+T和 T3+T 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单独喷施叶面肥处理,也高于 T1、T2、T3 单独处理,T1、T2、T3 单独处理茶树各指标又高于单独喷施叶面肥处理。即肥效大小为 T1+T> T1>T;T2+T> T2> T;T3+T> T3> T 综合考虑茶树的产量、品质和生长各指标,T1、T2、T3 处理的肥效大小为 T3> T1> T2,即硫酸铝>尿素>硫酸钾。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硫酸铝酸化土壤效果较明显,速度较快,并且铝离子是茶树生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有益元素,可促进茶树的生长,而硫酸钾的酸化效果较慢。
表 4 矿质营养肥处理茶树生长指标测定
3.1.5 控释肥 从表 5 可看出,控释肥各浓度处理中除 2.5kg/40m2,其他处理百芽重皆明显增加,各浓度处理芽头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2.5kg/40m2 和5.0kg/40m2 单独处理茶树产量增加并不明显,其他处理产量均显著增加。2.5kg/40m2 和 5.0kg/40m2 单独处理茶树叶面积与对照无显著变化,其他处理叶面积显著增大。枝条各指标除 2.5kg/40m2 新梢长度和侧梢长度无明显差别,5.0kg/40m2 处理新梢长度无显著差别外,其他各处理茶树枝条各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
表 5 控释肥处理茶树生长指标测定
3.2 不同施肥处理茶树光合生理变化
3.2.1 生物有机肥
净光合速率反映茶树的光合能力,光合能力强,单位时间内茶树制造的干物质就越多,相反光合能力越弱,单位时间内茶树制造的干物质就越少,施肥后若能增加茶树的光合能力,便从理论上增加了茶树的产量和茶树芽头中内含物的含量。而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反映茶树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越强,茶树消耗的储存于体内的有机物质越多,茶树体内剩余的有机物质就越少,相反就越多。因此,通过施肥增加茶树光合作用的同时降低茶树的呼吸作用侧增加了茶树干物质的储存量,为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表 6 中可以看出,单独施用生物有机肥后,茶树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性不大,其中 2.5kg/40m2 和 4.5kg/40m2 处理茶树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而 3.5kg/40m2 处理茶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别;单独喷施叶面肥茶树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叶面肥对茶树叶片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肥效;生物有机肥+叶面肥各处理茶树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生物肥料+叶面肥处理显著加强了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使茶树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为提高茶树叶的产量和品质打下了物质基础。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各处理随浓度的增加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 2.5kg/40m2 处理,T 处理,3.5 kg/40m2+T 处理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4.5kg/40m2 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别;3.5kg/40m2,2.5 kg/40m2+T,4.5 kg/40m2+T 各处理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对照,说明生物肥料+叶面肥处理可显著降低茶树叶片的呼吸作用,减少了茶树因呼吸作用而消耗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加大了干物质的储存量,从而提高了茶树芽头的重量和内涵物质含量,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各处理间气孔导度也无明显变化规律,其中 T 处理和3.5 kg/40m2+T 处理茶树气孔导度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4.5 kg/40m2 和 2.5kg/40m2+T 两处理茶树气孔导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别;2.5 kg/40m2+T,3.5kg/40m2,4.5 kg/40m2+T 处理茶树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茶树除 3.5 kg/40m2+T 和 4.5 kg/40m2+T 处理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各 处理茶树蒸腾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
表 6 施用生物有机肥茶树光合指标测定
3.2.2 微生物肥料
从表 7 可以看出,0.025 kg/40m2+1.5 kg/40m2,0.05 kg/40m2+2.5kg/40m2,0.025 kg/40m2+1.5 kg/40m2+T 各处理茶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0.1 kg/40m2+2.5 kg/40m2,0.05 kg/40m2+2.5 kg/40m2+T,0.1kg/40m2+2.5 kg/40m2+T 各处理茶树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 0.1kg/40m2+2.5 kg/40m2+T 处理茶树的光合速率显著低于 0.05 kg/40m2+2.5kg/40m2+T 处理,即在喷施叶面肥条件下 2.5kg 高效有机肥中加入 0.1kg微生物菌剂茶树的光合速率反而显著低于加入 0.05kg 微生物菌剂的处理,但不喷施叶面肥的条件下,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可能是叶面肥和微生物菌剂有某种协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各处理中,0.1 kg/40m2+2.5kg/40m2 处理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别;0.05 kg/40m2+2.5kg/40m2 处理茶树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0.025kg/40m2+1.5 kg/40m2,T,0.025 kg/40m2+1.5 kg/40m2+T,0.05 kg/40m2+2.5kg/40m2+T,0.1 kg/40m2+2.5 kg/40m2+T 茶树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对照;处理 T,0.025 kg/40m2+1.5 kg/40m2+T,0.05 kg/40m2+2.5kg/40m2+T 茶树气孔导度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0.05 kg/40m2+2.5kg/40m2 茶 树 气 孔 导 度 与 对 照 无 显 著 差 别 ; 处 理 0.025 kg/40m2+1.5kg/40m2,0.1 kg/40m2+2.5 kg/40m2,0.1 kg/40m2+2.5 kg/40m2+T 茶树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0.025 kg/40m2+1.5 kg/40m2 茶树蒸腾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0.05 kg/40m2+2.5 kg/40m2,0.1 kg/40m2+2.5 kg/40m2,T 茶树蒸腾速率略高于对照;处理 0.025 kg/40m2+1.5 kg/40m2+T,0.05kg/40m2+2.5 kg/40m2+T,0.1 kg/40m2+2.5 kg/40m2+T 茶树蒸腾速率显著高 于对照。
表 7 施用微生物肥茶树光合指标测定
3.2.3 有机无机混施肥
从表 8 可以看出,处理 5.0kg/40m2,7.5 kg/40m2 茶树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5.0kg/40m2+T 茶树净光合速率略高于对照;处理 10.0 kg/40m2,T,7.5 kg/40m2+T,10.0 kg/40m2+T 茶树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在单独施用有机无机混施肥时,低施用量对茶树光合的影响并不明显,必须加大肥量的施用量才能起到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目的,而有机物质混施肥与叶面肥同时施用,茶树光合速率增加显著,效果较好。处理 5.0kg/40m2 茶树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其他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从以上可以看出,处理 10.0 kg/40m2,T,7.5kg/40m2+T,10.0 kg/40m2+T 在显著提高茶树净光合速率的同时显著降低茶树的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的施肥处理。处理 5.0kg/40m2,7.5 kg/40m2,T,7.5 kg/40m2+T,10.0 kg/40m2+T 茶树气孔导度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10.0 kg/40m2 茶树气孔导度略高于对照;处理 5.0kg/40m2+T 茶树气孔导度显著低于对照。处理 5.0kg/40m2,10.0 kg/40m2,T,5.0kg/40m2+T 茶树蒸腾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7.5 kg/40m2,7.5 kg/40m2+T,10.0 kg/40m2+T 茶树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对照。
表 8 施用有机无机混施肥茶树光合指标测定
3.2.4 矿质元素肥料
从表 9 可以看出,处理 T1 茶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其他各处理茶树净光合速率都显著高于对照,T1+T 处理茶树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 T1 单独处理,而 T2+T,T3+T 处理茶树净光合速率分别与 T2,T3处于同一水平,说明 T2+T,T3+T 处理中喷施叶面肥效果并不明显。处理T2 茶树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T3 茶树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比对照略高;其他处理茶树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茶树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的处理为 T1,T,T1+T,T2+T,T3+T,以上处理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理想处理。处理 T2,T,T2+T,T3+T 茶树气孔导度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T1 茶树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T3,T1+T 茶树气孔导度显著低于对照。处理 T1,T2+T 茶树蒸腾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T 茶树蒸腾速率明显高于对照;其他处理茶树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对照。
表 9 施用矿质元素肥料光合指标测定
3.2.5 控释肥
从表 10 可以看出,处理 2.5kg/40m2 茶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其他处理茶树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单独施用控释肥处理,随着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茶树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单独喷施叶面肥处理和三种组合处理 2.5 kg/40m2+T,5.0 kg/40m2+T,7.5 kg/40m2+T 茶树净光合速率处于同一水平,且都显著低于处理 7.5 kg/40m2,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处理 2.5 kg/40m2,5.0 kg/40m2 茶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其他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处理 2.5 kg/40m2,5.0 kg/40m2,7.5kg/40m2,T,7.5 kg/40m2+T 茶树气孔导度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2.5kg/40m2+T,5.0 kg/40m2+T 茶树气孔导度显著低于对照。处理 2.5 kg/40m2茶树蒸腾速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其他处理茶树均显著高于对照。
表 10 施用控释肥茶树光合指标测定
3.3 不同施肥处理茶叶品质生化成分含量比较
3.3.1 生物有机肥
山东茶区主要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芽头中低茶多酚和高氨基酸有利于绿茶品质的形成。因此,通过施肥提高茶树芽头中氨基酸含量或降低芽头多酚含量,将有利于提高山东茶叶品质的提高。
从表 11 中可以看出,处理 2.5kg/40m2,3.5 kg/40m2 茶树茶多酚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2.5kg/40m2+T 茶树茶多酚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其他各处理茶树多酚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生物有机肥+ T 处理比单独生物有机肥处理降低茶叶中的多酚含量效果更加明显。各处理中咖啡碱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处于同一水平,可见生物有机肥对茶树叶片中咖啡碱的影响并不大。处理 2.5kg/40m2,T,2.5kg/40m2+T 茶树芽头中氨基酸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3.5 kg/40m2 茶树芽头中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 3.5 kg/40m2+T,4.5 kg/40m2+T 茶树芽头中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处理 3.5 kg/40m2+T,4.5 kg/40m2+T 茶树叶片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对于提高茶叶品质是较理想的施肥措施。处理 3.5 kg/40m2+T 茶叶水浸出物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2.5kg/40m2+T 茶叶水浸出物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处理茶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表 11 施用生物有机肥茶树品质生化成分测定
3.3.2 微生物肥料
从表 12 可以看出,处理 0.05 kg/40m2+2.5 kg/40m2+T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其他各处理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微生物菌剂和高效有机肥处理茶树随施肥量的增加并无显著变化,各处理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处于同一水平。微生物菌剂+高效有机肥+T 各处理之间茶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处理0.05 kg/40m +2.5kg/40m2+T 茶 叶 中 咖 啡 碱 含 量 与 对 照 处 于 同 一 水平; 处 理 0.025kg/40m2+1.5 kg/40m2,0.05 kg/40m2+2.5 kg/40m2 茶叶中咖啡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他各处理茶叶中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T,0.025kg/40m2+1.5 kg/40m2+T,0.1 kg/40m2+2.5 kg/40m2+T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0.025 kg/40m2+1.5 kg/40m2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他处理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处理 0.05 kg/40m2+2.5 kg/40m2,0.1 kg/40m2+2.5 kg/40m2 两处理茶叶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对提高绿茶品质肥效明显。处理 0.025 kg/40m2+1.5 kg/40m2,0.1 kg/40m2+2.5 kg/40m2,T,0.1 kg/40m2+2.5 kg/40m2+T 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0.025 kg/40m2+1.5 kg/40m2+T 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0.05 kg/40m2+2.5 kg/40m2,0.05 kg/40m2+2.5 kg/40m2+T 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表 12 施用微生物肥茶树品质生化成分测定
3.3.3 有机无机混施肥
从表 13 可以看出,处理 5.0kg/40m2,7.5 kg/40m2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5.0kg/40m2+T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其他各处理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以上分析说明,在单独施用有机无机混施肥时,较低浓度对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交过不明显,需要加大施用量。处理 5.0kg/40m2+T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10.0 kg/40m2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他各处理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7.5 kg/40m2+T,10.0 kg/40m2+T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5.0kg/40m2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他处理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各处理中,只有 7.5 kg/40m2+T,10.0 kg/40m2+T 处理茶树中茶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肥效最为明显。各处理茶树茶叶水浸出物含量均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说明施用有机无机混施肥对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较小。
表 13 施用有机无机混施肥茶树品质生化成分测定
3.3.4 矿质元素肥料
从表 14 可以看出,各处理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之间茶多酚含量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T1+T,T2+T 茶叶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T1,T2,T3,T3+T 咖啡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 T 茶叶咖啡碱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各处理茶树茶叶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T1,T2处理茶叶氨基酸含量处于同一水平,T3 处理茶叶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 T1,T2 处理。各处理与对照均处于同一水平。本实验各处理茶叶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各处理在提高茶叶品质方面均有较显著的优势。
表 14 施用矿质元素肥料茶树品质生化成分测定
3.3.5 控释肥
从表 15 可以看出,各处理茶叶茶多酚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控释肥+T
处理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效果高于单独控释肥处理和 T 处理效果。处理 7.5 kg/40m2,T,5.0 kg/40m2+T,7.5 kg/40m2+T 茶叶咖啡碱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2.5 kg/40m2+T 茶叶咖啡碱含量比对照偏高;处理2.5 kg/40m2,5.0 kg/40m2 茶叶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2.5kg/40m2+T 茶叶咖啡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他处理茶叶中咖啡碱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2.5 kg/40m2+T,5.0 kg/40m2+T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各处理茶叶中氨基酸喊来那个比对照偏高。处理2.5 kg/40m2+T,5.0 kg/40m2+T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的同时,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这两个处理对提高茶叶品质效果较好。处理5.0kg/40m2,7.5kg/40m2,T,5.0 kg/40m2+T 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处理 2.5kg/40m2 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偏低于对照;处理2.5 kg/40m2+T,7.5kg/40m2+T 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表 15 施用控释肥茶树品质生化成分测定 讨论
4.1 不同肥料肥效比较
本实验中各处理与对照相比都有一定的增加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但增加幅度大不相同。其中生物有机肥+叶面肥处理对茶叶的生长、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效应最明显。微生物肥料也有较好的肥效,但不如生物有机肥,并且本实验发现,在微生物肥料处理中处理0.05kg/40m2+2.5kg/40m2 和处理
0.1kg/40m2+2.5 kg/40m2 效果差别并不明显,说明在 2.5kg/40m2 高效有机肥下,添加 0.05kg 微生物菌剂已足够,微生物菌剂分解有机物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建议此种施肥方法用于基肥施用可能效果更好。有机无机混施肥效果也很明显,仅次于生物有机肥,主要是他既含有机质又含矿物质,营养较全面,可以满足茶树各方面需要,也可以根据当地茶园情况和成本考虑选择使用有机无机混施肥。矿质元素肥料效果较明显主要是因为他含有茶树大量迫切需要的营养元素,在短时间内可起到明显的效果,特别是硫酸铝施用后肥效快,效果明显,主要是因为硫酸铝施入土壤后可以水解产生硫酸,使土壤 pH 降低,同时硫酸铝能提供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活性铝离子,满足茶树快速生长对铝离子的要求。铝元素能促进茶树根系生长,使枝叶繁茂,且当铝、磷的比例为 4:1时,茶树根系生长最好,铝元素还能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尤其是铝元素能促使茶氨酸转化成儿茶素的代谢,同时铝还能促进茶树对磷的吸收。控释肥在本试验中也有一定的肥效,但由于控释肥的释放速度较慢,所以不可能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但能长期供应茶树所需营养,因此建议茶园在施用控释肥时同时定期施用叶面肥,特别是在采茶季节,营养消耗大,配合施用叶面肥将达到更好的增产效果。
4.2 北方茶园施肥技术措施
茶园施肥应根据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状况和茶树对养分的需求特性,有目的地对茶树进行各种必需营养元素合理供应与调解。具体实施前应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摸清土壤基础养分的丰缺状况和施入养分在土壤中的吸附、固定、淋失特性,准确诊断影响茶树生长的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再根据茶树营养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必需的微量元素的平衡,确定实施方案。平衡施肥既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有效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又能防止因某些营养元素过剩而造成的浪费与土壤污染。另外根据茶树生长具有连续性、阶段性、集中性,并具有吸收一贮存和再利用的特性,在其生长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一基三追多喷”的施肥方案。基肥在 10月中下旬施;追肥第一次追施于春茶前施,第二次追施于春茶结束前,第三次追施于下夏茶结束后;多次喷肥,一般春茶 3 次,夏茶 5 次,秋茶 4次。茶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相配合;以春肥为主,春、夏、秋追肥相结合;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及其他大量、微量元素相结合;以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配合。其目的为: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叶产量,优化茶叶品质,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北方茶园施肥应结合北方茶园土壤 pH 偏高的特点,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和锰、铜、锌肥,以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北方茶树需肥障碍主要是土壤条件,而在本试验中对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的生物有机肥对茶树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好的肥效。因此,建议在北方土壤条件较差的茶园多使用生物有机肥,同时产茶季节配合喷施叶面肥,便能解决茶树营养不良的根本问题,从而大幅度的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结论
(1)对茶树生长、增产和提高品质最明显的施肥方法是施用 4.5kg/m2生物有机肥,同时配合施用叶面肥。生物有机肥在采茶前 1-2 各月施用,叶面肥在采茶前半个月施用。在此施肥方法下,茶树的生长量,产量和品质均显著高于其他肥料的肥效。
(2)从茶产业发展和环保方面生物有机肥也是值得推广的肥料。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他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北方茶园土壤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生物有机肥料是可以在有机茶园中施用的肥料,完全符合优质高档茶叶生产的要求,又不污染环境,从环保角度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在施用时也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选择,如考虑到当地的特定土壤和气候条件,施用肥料的成本等,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第四篇:植物生长日记
植物生长日记
永泰小学
五(2)班
我认为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温度、湿度、空气、阳光。
而我为了证明植物生长离不开这些,我就按照书上的要求,做了一个实验。第一组叫做:实验组;第二组叫做:对照组。我要往实验组里放绿豆、放水,并放在充足的阳光下;而对照组就什么也不用放,只放绿豆。第一天,实验组就在阳光下吸水,但是对照组却一点变化都没有;第二天过去了,对照组仍然一点变化都没有;而实验组却长出小芽,绿豆的绿皮渐渐脱落了;第三天也过去了,对照组还是没变化,而实验组的绿豆嫩芽长(zhang)长(chang)。第四天过去了,对照组的绿豆一直没变化,实验组的绿豆已经长出劲了······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知道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保存种子必须保持种子的干燥。
第五篇:植物生长观察记录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五彩椒)
4月1日晚环境温度12度
在饭盒里倒入热水,用水温表测量水温55度时,浸入种子,随时搅拌,温度下降到30度为止。继续浸种6小时,捞出沥干,用纱布包裹种子,放入饭盒,盖上毛巾,放入半开的衣柜催芽。4月5日环境温度18度
每天淋水保持湿润催芽。种子变大变薄了一点,有的种子的黑点处似乎有一条细细短短的白色细线,是不是“露白”了呢?不确定。4月9日晚环境温度:19度
左盼右盼,我的种子终于像刚睡醒似的,伸出了“胳膊”--露出1毫米左右的白白细细的胚根,种子终于“露白”了。赶紧把准备好的花盆里的土按实、浇透水,将催芽“露白”的种子均匀地洒在盘里,再盖上约3毫米厚的干细土,最后把花盆放在房间里最温暖的地方—书柜上。4月12日下午环境温度: 18度
种子全部发芽之前,尽量不要浇水。今天种子还没发芽,花盆里的土表面看起来是湿的,我将中指插入土里大约到第一个指关节处,感觉也是湿润的,看来不需要浇水。等待种子发芽真需要耐心。4月14日晚环境温度:22度
妈妈站在阳台上突然对我说:“儿子,你的小辣椒长出来了!”听到这惊喜的消息,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迫不及待地跑到小辣椒前。一棵小辣椒,拱出了小背,正懒洋洋地想站起来,样子也是十分可爱。4月17日晚环境温度:19度
两棵小辣椒挺起了胸,抬着头。芽上还能看到种子壳呢。4月20日晚环境温度:15度
今天我又捧起我的花盆,哇!小芽白里透着嫩绿的茎大约3毫米长了,花盆里的小苗已经开始长的密密麻麻了。春天果然是充满生机的季节,好神奇。4月23日晚环境温度:16度
小辣椒变得真快。长到了约5毫米高,头上张开了两片嫩绿嫩绿的小叶子—子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芽、胚根、胚轴。4月26日晚环境温度:14度
小辣椒的叶子是椭圆形的,一头粗,一头细,叶子的一面又光又滑,另一面长着密密麻麻的绒毛,我轻轻地摸了摸,非常柔软、舒服;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娇嫩无比,十分惹人喜爱。4月30日晴晚环境温度19度 眼看两个星期过去了,可我的小苗苗还是只有两片小叶子,而且小叶子也有一点发黄了,真着急。也许我育苗的花盆太小了,营养不够了。我去紫竹院买了两个花盆,在树林里挖了一些黑土。从育苗的花盆带土分出一些苗。小苗苗快快长吧。
5月2日晴晚环境温度25度
今天我问了老师才知道,幼苗生长时期需要充足的光照,才有利于生长。并提醒我浇水的原则,“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要浇透的原则,浇水应在早晨或傍晚。我放学回家赶紧把小辣椒放在朝阳的阳台窗口。找出栽培参考资料,才发现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可惜我没看,小苗苗真对不起。5月4日晚环境温度25度
今天浇水时发现两片小叶子中间冒出可爱的嫩尖,啊,终于又要长叶子了,光照的力量真大啊。(写光合作用原理)5月8日晚环境温度26度
我的小辣椒都有了绿油油的两片真叶,也长高了一点点,微风中仿佛在向我招手。老师说这阶段长不长高无所谓,只要多长叶子就是正常。5月10日 晚环境温度24度
哇,我的育苗花盆里的小辣椒一片茂盛的景象,已经长出了四片真叶,第五片叶子也正在慢慢展开,最早的两片子叶往下耷拉着。4月30日移栽出来的三盆小辣椒除移栽时叶子就发黄那棵枯萎外,其它都长出了两片真叶,生长速度比育苗花盆里的小辣椒慢一步。5月13日晚环境温度17度
在精心照料小辣椒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小辣椒的叶子每次都是朝向外面的。我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决定做一个小实验。早晨,我把小辣椒的叶子朝向里面摆放,中午,我发现它们的叶子已经朝向了外面。难道它们自己会转身?我决定再试一次。我又把小辣椒的叶子朝向里面,傍晚,却又发现小辣椒像施了魔法一样,朝着外面的叶子在阳光下随风飘扬。怎么回事呢?我查了查资料,才知道植物具有一种向光性,枝叶总会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
哈,种小辣椒还让我懂得了许多新知识。5月18日晴晚环境温度24度
育苗花盆里可爱的辣椒长势喜人,已经长出了六片真叶。按栽培参考资料现在才能移栽。提前移栽的小辣椒只长出了四片真叶,苗也长的矮一些,但都成活了,我还是很高兴。从今天起我用放置一天后的淘米水浇灌小辣椒。5月21日晚环境温度22度
小辣椒已经快有10厘米高了,叶子也有七、八片了,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因为我的付出有了回报。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小辣椒不停地往上窜,可还是丝毫没有开花的迹象。5月24日晚环境温度21度
育苗花盆里的四棵辣椒蔫头耷脑,移栽过的辣椒却长势喜人,后来者居上,只等开花结果了。育苗花盆小,营养跟不上,赶紧换盆移栽,育苗花盆完成了历史使命。
5月27日晚环境温度25度
小辣椒似乎没有长高,叶子绿油油的,给家里的小阳台增加了活力,我背英语都喜欢站在小辣椒跟前背。6月1日晚环境温度18度
小辣椒的茎变粗了一点,又新长出两片小叶芽,查了电脑辣椒长到15厘米左右就能开花结果了 6月5日晚环境温度24度
小辣椒们长高了一点点,每株小辣椒又长出了两片椭圆形的叶子。其它叶子的绿颜色变深,它们随风摆动,仿佛在和我说话,亲切可爱。小辣椒们长势正旺,我想应该给它们增加点肥料。6月9日晴晚环境温度32度
今天爸爸煮了一点黄豆,黄豆放凉,晒干一点后,我把黄豆埋进每一盆辣椒的根下,给它们增加营养,小辣椒快快开花结果吧。6月15日晚环境温度24度
花盆里的小辣椒枝丫的中间三三两两地冒出了绿色的小花骨朵,星星点点的,非常可爱。我把一盆长势最好的两棵小辣椒放到阳台外面的空调上,让它们充分接受阳光和露水。6月17日晚环境温度27度
放在阳台外面的小辣椒的茎不单是绿色的,间隔着增添了许多紫红色的条,显得更加强壮。绿色的小花骨朵有的露出了些许白色的花瓣,有两朵居然迎风开出了白色小花。五片雪白的花瓣护着一根黄绿色的长一点的花蕊和六七根短的花蕊。啊,小蜜蜂快来传授花粉,我的小辣椒快快结果吧。6月20日晚环境温度25度
今天另一盆的小辣椒也开花,我赶紧把它也放到窗外,等着蜜蜂、蝴蝶们来传授花粉,看着小花在微风中抖动,我仿佛看到满盆结满辣椒的样子。
(初一
(六)班
刘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