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小学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论小学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摘要:“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道德。不诚信,无以立。面对今天物质社会,诚信教育尤为重要。而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小学是孩子心灵的塑造期,小学生诚信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而在小学生诚信教育中,社会,家长,老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诚信 良好环境 榜样 为人师表 道德评估
古人常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大家备受关注的话题。面对当今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诚信问题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诚信教育刻不容缓。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诚信教育也必须从娃娃抓起。
孩子是无知的,单纯的。也许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不诚信,可是纵观中国新一代的孩子们,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不诚信现象着实让人担忧。冒充家长的笔迹在不及格的成绩单上签字;在大马路上随便找人去给自己开家长会;骗老师身体不舒服要回家休息而逃课去打游戏。。。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非常常见,也许他们还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就是诚信缺失的行为,可是量变终究会引起质变,如果不早点让他们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诚信,并且及时改正,以后不如社会就不仅仅是欺骗老师,欺骗家长这样的小错误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诚信教育鼻血从孩子做起,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才能对小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诚信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营造良好环境是诚信教育的前提
社会是学生最好的学校,环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亦与之化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给孩子创造一个诚信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其中畅游,就算不告诉他什么叫做诚信,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他也会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学生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校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的氛围一定要好。加强校园道德诚信建设,有花诚信教育的环境,是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前提。
二、树立良好榜样,家长义不容辞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也是家长,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的行为表现对孩子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生诚信教育中,家长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榜样作用很重要。试想,一个不诚信的家长,如何能将他的孩子教的讲究诚信。只有家长讲究诚信,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行为处事的时候时刻以自己为标准,这样环境成长下的孩子才能更加诚实守信。
三、老师引导,诚信教育不可缺少的法宝
老师是孩子前行道路上的指明灯,老师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方向尤为重要。因此,老师在小学生诚信教育中就要发挥好优势,让学生懂得:一个不具备诚信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时刻向学生灌输诚信思想,如考试不仅要认真作答,要诚实,倡导“诚信从我做起,坚决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学生要学做正直人,养成良好品质,树立诚信观念,明辨是非。明白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承认错误,人为掩盖错误,是一种坏习惯,沾染上这种毛病,不仅影响个人进步,还会酿成大错。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四、在道德评价中强化诚信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教师应当日常的生活课堂中向学生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通过借助一个科学的道德评价来更好的为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通过反复向学生输送这种道德标杆,来更一步的强化学生对于诚信的意识。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体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通过运用发生在身边的事物,来向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例如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等行为在同学中间出现的频率还是挺高的,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来进行诚实信用的宣传和表扬,例如通过口头的表扬,或者在学校的广播、黑板报中进行指明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做好人好事的同学,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对于其他的学生进行一次正面教育。通过向他们传达道德模范的标准,来敦促他们也投入到其中。通过建立道德评价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于诚实信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日后更好的指导他们的行为活动而奠定基础。
五、结语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尤其是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小学生而言,我们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会诚信,坚守诚信,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从发展角度来看,通过对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需要。
参考文献
[1] 傅维利,王丹,刘磊,李德显.诚信观的构成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01)[2] 傅维利,王丹.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特征及教育建议[J].教育科学.2009(02)[3] 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08)
第二篇: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
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
课题实验报告
作者:张 伟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含浦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全社会对人们的道德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和我国加入“WTO”的大好前景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增强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大力倡导诚信的社会风尚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声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嬗变和社会秩序的调整,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现象成为社会公害。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道德发展也受时代、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心理失导,讲谎话、失信、考试舞弊、抄袭作业的现象时而有之,这些歪风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也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和诚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在学校这块主阵地大力倡导“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校是一所“长沙市示范性学校”,也是“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2006年元月,我校申请为“长沙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在此基础上,全体师生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为解决我校德育尤其是诚信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二、研究目标: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也不例外。我们自2005年11月开始,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探索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和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诚信教育渗透到
学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意家校结合,重视社会力量,宣扬诚信,传播诚信,完成教育广大学生“诚实守信,学做真人”的伟大使命。
二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及合格公民的需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口,注重人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现代公民。
三是通过本课题研究,以诚信教育促进德育,从而提高我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三、理论依据:
1、政策依据
初中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讲诚信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方面,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试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精神,我们提出了本课题,这是课题的指导思想和力量源泉。
2、心理学依据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期,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讲谎话、失信、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现象时而有之,因此,我们应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诚信品德。初中生思想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是本课题的主体依据。
3、行为规范依据
《中学生守则》第十条:诚实谦虚,知错就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六条:惜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等。
4、传统美德传承
诚信素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另外,“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等俗语都强调了“诚信”二字。
四、研究概况:
(一)研究内容:
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诚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诚信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2、科学、严格的常规管理。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形成必须依靠扎实、经常的行为规范管理来做保证。具体地说,主要从讲制度、规范;查教育措施落实情况;践诚信行为规范;树示范榜样等方面抓起。
3、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光荣榜、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主题黑板报等为教育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其较强的辐射功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学校实际,从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充分利用“3·15”、“9·20”重大纪念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搞好常规教育活动等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诚信品德修养。
5、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教育网络,使家校、社会教育同步,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互通信息,以便掌握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学校、教师: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经验总结、个案研究、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旨在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为目标,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努力取得“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更大成绩,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德和提高我校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努力探讨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学校是农村初中学校,我校被教育部关协、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联合授予“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称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从事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选定的主要成员系学校行政人员及班主任,部分老师为“长沙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员”,都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骨干教师曾参加过区级课题研究和课题研讨会,具备从事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过程:
本课题自2005年11月~2008年6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2月)
本阶段制定了课题方案与计划,成立了课题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开题论证。
2、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6年3月~2008年3月)
本阶段已进入实质性实践与研究。这一阶段,课题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召开研讨会、开展训练与实践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组织教师论文评比等。尤其是“诚信考场”、“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读书征文活动、“诚信教育园地”的展览、征集“诚信格言”等系列活动,结合了学生实际,为我校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倡导文明新风增添了不少生机。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4月~2008年6月)
本阶段着重对课题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邀请长沙市教科院专家结题评审验收。与此同时,我们将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入和推广,从中探讨总结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使其向纵深发展:不光在教师、学生中进行教育学习,也在家长中开展培训讲座;不光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也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进行;在光在教育领域中进行,也在教育领域以外的场所(如商店、厂矿、企业、社区等)中进行„„总之,我们将开展课题研究中得出的理论经验及实践途径与方法广泛用于学生的教育实际中,为倡导文明新风,培育新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具体操作:
我们在开展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时,形成了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需要为根本,以“认知诚信——感悟诚信——践行诚信”为主线的教育模式,通过专家的整理和论证,正使之系统化、理论化。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情的统一,以寻求解决诚信教育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认知诚信,注重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加强教师诚信观念,实施学科渗透。老师的思想行为,很大程度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以教师的诚信人格魅力才能影响学生,才能把诚实守信教育落到实处。所以我们注意了教师诚信人格养成的督导;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理论研讨活动,注重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建设,强调教师要以诚信的言行作学生的表率,教师在授课时要有诚信教育的渗透与体现,并开展了教师的诚信教育论文征集评比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诚信人格力量的无穷与巨大。
2、坚持学生诚信教育,关注品德形成。首先在学生中我们进行了诚信教育知识讲座,使学生深刻领会诚信的实质问题,另外我们还在学生中进行了“诚信教育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态,针对所反映的问题举办了各种活动:
“诚信主题征文大赛”、“诚信伴我行”讲故事比赛、“我们需要诚信吗”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真诚到永远”诚信演讲比赛、征集学生诚信格言大赛等,获奖学生的作品无论是征文,还是格言都创意新颖,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为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课题组精心组织,举办了一期“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诚信教育宣传长廊和多期诚信主题黑板报,效果明显,教育作用突出。学期末,学校组织各班按“优秀、良好、合格、有待进步”四等对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等级评价,以此检查学生的诚信言行。
(二)、感悟诚信,注意家校结合,努力求得家庭教育对学校的支持。
在前一阶段认知诚信的基础上,我们注重探索家校结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1、利用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时机,为学生家长进行了《怎样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教育讲座。家长了解了诚信品德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掌握了诚信教育的方法策略。
2、配合中央教科所进行了“学生上网行为”家长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并组织家长认真参与填写,以此测试学生的诚信度。
3、做好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表现,行为表现,调查学生在父母面前是否有讲谎话、欺骗、抄袭作业等行为表现,班主任认真做好此方面的教育工作。
4、成立家长委员会,交流经验、做法。
(三)、传播诚信,重视社会力量,切实减少社会载体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社会道德氛围对学生们的影响不可忽视。孩子们每天活动的场所基本是学校、家庭、社区,而社区则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针对这点,我们开展了与社区的互动教育。
1、指导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宣传诚信品质,如:张贴宣传标语等。
2、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开展实践打假活动,向顾客宣传辨别商品真伪的一般方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利用“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走访社区、厂矿、商店等,认真做好社会调查活动。
六、实验成果:
两年多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一大批实践成果,学校的德育实效、办学水平和地位影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课题研究使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学生从认识到行为有了很大的
转变。学生能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文明守纪,讲诚信,讲礼貌蔚然成风,思想品德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80%以上,犯罪率为“0”。近两年来,涌现了一批市级三好学生、市级先进班集体、市级先进德育集体,发展了一批团员。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听课、做作业、考试、值日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极少数后进生有撒谎、考试舞弊等行为,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这部分学生从认识到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另外我们还调查到,大多数学生在家能尊敬家长,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逐渐把诚信作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在“3·15”、“9·20”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们共评选出了20篇优秀调查报告。
2、课题研究使学校校风、学风、考风日趋良好。实验开展以来,由于学校狠抓了以诚信教育为中心的校风建设,学生的诚信意识不断加强,学校出现了学风、考风优良的新气象,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级中考“优秀考点”。
3、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极大地提高。在教师研究活动中,我校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认真配合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渗透诚信教育,并以自己的诚信言行来规范学生的诚信言行,善于发现和总结典型案例,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在征集教师诚信论文评比过程中,我校送交上级教研部门参评的11篇论文全部获国家级奖励。如李红波老师撰写的《浅谈诚信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童双全、谢琳老师撰写的《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陈小红老师撰写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诚信教育》等文章均获全国二等奖。在指导学生诚信征文比赛中,我校有周亚辉、张伟、谭映萍等老师获全国“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指导老师奖,有李从、李淑元、陈晓红等老师获“长沙市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指导老师奖。
在学生教育活动中,2006年7月我校学生李锶锶、刘望、徐常青等同学在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中,他们所写的诚信主题文章全部获奖,如徐常青同学的《绚烂的星光》获全国优秀奖,李锶锶同学的《人生的资本——诚信》获全国三等奖,并被授予“全国五好小公民”的光荣称号。2007年C117李丽诗同学参加镇演讲比赛,她所演讲的《真诚的力量》获二等奖。另外,在其他征文、征集诚信格言、故事、手抄报评比中,我们收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将这些作品装订成集,存入学校档案,我们将其出刊展览,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两年来,我们在建立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评选“诚信之星”、“诚信小公民”、“最诚信的同学”等活动,共评选出40余名这样的优秀代表。
4、课题研究使学校的办学成绩明显提升。两年多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呼唤诚信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中,学校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2008学年中,我校获得了区级“安全文明校园”、区级“和谐校园”、“长沙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我校积极申请成为“长沙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并有张伟、唐诚、周佳龙、田富华、徐建刚五位老师成为该会会员。
七、几点思考与体会:
1、课题研究的实践为诚信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找到了比较有效的结合点。但在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想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为这一系统中的学校,它究竟获得了多大的空间?二是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现实性、功利性更突出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能否彻底消除?即“5﹤2”、“5+2=0”的社会现象还有待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还有待我们正确处理对待。
2、课题研究的实践证明,学生优良诚信品德的形成,学校优良校风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必须反复抓,全体人员抓,班班抓,年级抓,学校抓,家庭抓,社会抓,校内抓,校外抓,齐抓共管,一抓到底,在学校内外造成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那么,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课题实施两年多以来,我们形成了对诚信教育功能的新认识,就在这些新理念指导下开展诚信教育,以诚信教育促进德育,以教研兴校,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诚信教育内容与方法途径的有机统一方面,还有更广阔的开拓空间,促使我们课题组成员去进一步探讨、摸索。
3、课题研究的实践证明,农村初中学校诚信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找准切合实际的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径,必须建立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网络,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具体可行、便于操作、切合学生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方案,并与之配套的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的制度。我们课题组大胆推行:将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德育规划之中,由学校统一布署,作为班级主题活动课开设。这样,既能保证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也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如何挖掘农村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进一步形成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特色,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改良。
本课题研究经过我们的初步探索,已取得点滴成绩,但这是微不足道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特色化。
总结过去,我校与上级领导和专家指导论证提出的标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新时期农村初中诚信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开动脑筋,巩固成果,为形成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特色而努力奋斗!
主要研究人员:
张 伟 田富华 胡国文 唐 诚 李自新 徐建刚 欧汉文 周德军 周佳龙 谢 琳 周亚辉 李红波 各班主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为政》、《礼记·中庸》。
(2)苏振芳《道德教育论》、《结交朋友,诚信为本》。(3)《教育创新研究》(长沙市教科院)2007.1(4)《中小学德育工作文件选编》(长沙市教育局编印)2004.11(5)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长沙市岳麓区含浦中学课题组
第三篇: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作文教学则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而,小学生作文指导课如何上,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写。虽然每个班中都有一小部分语言基础非常好的学生对写作确实有悟性,似乎不需要老师过多的“牵线搭桥”。但我们看到更多的状况是:大部分学生面对写作显得无比痛苦。中等及偏下的学生,面对习作,更是无所适从,无从下笔。在作文指导课上,虽然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那么,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没有什么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呢?有。通过近两年来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瓶颈分析与对策的研究,结合自己多年作文教学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作文,让学生把握要点,培养其写作的灵感
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往往把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主题思想、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作为不同阶段的训练中心任务。这些任务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中心任务,中心任务应当是“灵感”的训练。灵感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思考,灵感来源于主动性,灵感来源于个体对大自然的爱……
以前我们的作文题目多是命题作文,学生的思维打不开,没有多少灵感,只能靠苦思冥想、生搬硬套来完成习作任务。新课程改
革以来,我们作文的命题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你曾到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请你把它写下来”。面对不同的场景,学生一定会用不同的视觉对待,当然就会产生不同的灵感。这些开放式的作文命题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尊重个人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能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老师要善于创设习作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起学生的习作灵感,并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写下当时的感受,捕捉瞬间的灵感。可以说,个人的写作才华,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在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是主体,既可以是活动的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对活动起促进和辅导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想象,勇于创新,把活动推向更高层次。同时,教师还应在不同活动中及时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持续发展,大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灵活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总之,如果我们的课堂把灵感当作中心任务,学生一定不会被字、词、句、段、篇、修辞所困扰,因为灵感会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会主动调取素材库的素材,也会自动生成新的话语。
二、注重生活积累,提高作文能力
1、广泛阅读,积累语言。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新课标》也提出要“重视文本”。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课文内容来积累语言。入选小学教材的很多课文
文质兼美,是非常好的积累源,老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文中好词佳句,教师定期检查。同时,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有了良好的语言积累,就会为其写作作好铺垫,在作文中就能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注意观察,积累生活。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对初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写出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除了学会有序地观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不能单用眼睛看,要耳、口、手、脑并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及时记下观察发现,坚持写观察日记,把每天观察到的人、事、景、物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拘长短、内容及形式。人要重点记录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事要重点记录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景要重点记录下景物的特征、颜色、动静;物要重点记下物件的外形和结构,用途与功能……
3、增强体验,积累技巧
小学生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但小学生作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与人交流,这就要求作者有读者意识。语言必须流畅,言之有序,有感染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各种单项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谓积累技
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训练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的选材,立意的目的。在进行片断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畅想式作文,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三、增强信心,培养学生自信地写作
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除了平时积累少外,还因为作文的条条框框太多,要求越多,作文就越容易离题,一次次的打击,让孩子再不敢动笔写作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写作文呢?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平台,让学生重塑自信。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要让学生充满自信,那我们的作文批改就不能老是去“找茬”,而应该学会善用鼓励,让学生在作文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一个字词的运用到一个片断的描写,从文章的材料、内容、立意到学生写作的表达技巧,从工整的书写到错别字的减少,多们都应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避免使用侮辱和带歧视性的语言。我们要引导学生自我欣赏,自我接
纳,为自己的人生喝彩。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男孩子,十分好动,篮球是他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言谈间,作文里经常提到他的篮球,可是在有关打篮球的作文里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叙述:甲同学抢到篮球传给乙同学,乙同学又传给丙同学,丙同学又传给丁同学,丁同学又传给……,最后某同学投篮了,球进了!作文也写完了。这样的作文按照书面的情况给予评价显然会挫伤他的积极性。我选择了和他一同观看一场篮球比赛,请他给我这个“门外人”讲解比赛,当我带着一群孩子围在篮球场外,看着他眉飞色舞,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解时,相信他已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赛后我告诉他:“你说得太棒了,如果你能把刚才所说的都写下来,那肯定是一篇优秀的作文!”积极向上的评价点燃了他的写作热情,在以后的文章中总能看到他不少精彩的语句和生动的描写。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条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够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四、重视作文评阅
学生写作与专业人士写作有所不同。专业人士写一篇文章,从开始构思起一直到完稿,差不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家的精力一方面致力于文章的选材,立意、结构、语言;同时还时时用“第三只眼”对自己的写作行为进行监测和诊断,并将诊断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大脑,根据反馈信息对写作行为再进行调整,也就是边写作边修改。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虽然伴随着一定的反思与修正活动,但这种意识和能力都不够,所起的作用也不大。因为初学写作的人,对什么是好文章,应该怎样写,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较难做出合理的判断。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担负对写好作文来说的必要监测、反馈功能,而这个功能是需要教师来承担的。这样一来,学生写作文的过程被划分成了两部分,从审题、构思,到写作完成后交作文,这只是写这篇作文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评阅后,学生根据修改意见修改成定稿(有时还需要再次评阅,再次修改),这篇作文才算全部完成。而教师的评阅,正好是联系两个写作环节的纽带,因此,作文评阅的意义十分重要,一点也不能省略。
端正了作文评阅的观念,还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评阅的作用。教师最常用的作文评阅方式是在学生作文本上写评语和在班级作集体讲评两种,前者适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作具体评价,后者适合对全班作文的整体情况作总结。如果时间允许,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面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的评阅方式,总的来说还是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多就少改,鼓励为主。
总之,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习作的灵感,增强孩子的习作积累,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在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使广大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做人。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崇德小学 崔伟成
课改春风又绿校园大地,无数专家和一线老师们不懈探索实践,使我们语文教学不断地纠偏反正,推陈出新,取得了累累硕果。欣喜之余我们不禁高呼: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解读。而如何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使其有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初读尝味,走近文本
把文章读通读顺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在通顺的基础上进一步入情、入理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因为读书的方法与策略是多样化的,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记号等等。正如王崧舟所说“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这就有别于数学,它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因此,在初读时,要从整体上入手,把握文本内容,感知文本,使学生初入文章情境之中,尝尝字词的意蕴之“味”,尝尝段落的安排之“味”尝尝作者的构思之“味”。
二、再读入味,走进文本
尝味之时已进文本。当学生有了个性化体验后,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入味。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阅读文本的起点,理解总是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开始。由于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认知结构的差异很大,所以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读得入味。要允许学生对文本作出多种解读,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读,读出真滋味。
三、细读品味,深入文本
“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品味语言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作为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更要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还要在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鉴赏中获得美感、培养与语感。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规范学生语言表达,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可见“品”的动态过程,是细腻的入微的,对学生来讲是刻骨铭心的,学生感悟到难以用语言叙述的愉悦感,这就是文本解读有效性的最好见证。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学生说了这么一段话:“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动去品位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与其说是在教导学生,还不如说在告诫老师怎样解读文本。
四、读后回味,走出文本
“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来”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是指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思想内容的。这个“来”的过程就是“语言——思想”,而“回”的过程就是“思想——语言”。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就需回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和技巧,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内容的,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叙述和说明的方法,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学以致用。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更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我在几次教学中,也逃脱不了传统的理解,紧抓“绿”字大做文章,把它当作一首写景诗来处理,试图让学生明白——春天江南的美丽。可当我了解了《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后,让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浅薄和无知。写这首诗时,王安石已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冷。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他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贮满了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把诗眼定位于“绿”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真是“大师一出手,方知有没有”,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就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有了对《泊船瓜洲》如下的解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离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切,但当下却不能还。诗眼抓准了,这首诗的基调也准了,意境也有了,于是就像庖丁解牛——迎刃而解了。
参禅有三重境界:初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我想,文本的解读也是如此。不论是尝味、入味、品味、回味,文本的解读最终都是要皈依于语言本身的,它是我们语文教师生存方式的风向标,是“安身立命”之道。作为教师,必须学会解读文本,才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第五篇:论当前我国的小学诚信教育
论当前我国的小学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规范,在当代,诚信作为德性,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普遍认同。对个人来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和事业发展的基石;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我们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的根基,反映整个社会的风貌。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明礼诚信放在基础和核心地位。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都是以明礼诚信为基础的,缺乏诚信的人是很难做到这些的。党中央强调公民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并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着重从诚信教育的内容、方法两个层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诚信教育的内容
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世界各国共同推崇的高尚品
质。诚信实际上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伦理规范,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有学者认为:“‘诚’强调的是主观动机,是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涉及到自己外在言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诚’的重心在我,涉及自身的道德水准;‘信’则重心在人,涉及自身言行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也涉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我国以文件形式对小学生的诚信要求,主要反映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要内容为语言诚实,求知诚实,知行一致,真诚交流,拾金不昧,建立信用,信任他人等。具体要求指: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不夸大,不掩盖,不歪曲事实真相,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与人交往要守信用讲信誉,言而可信,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组织和人们的重视。我们古代就有亲山川、友麋鹿的自然观。自然是我们人类从中产生并依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往文明社会征服野蛮民族那样,去征服自然了。在小学诚信教育中,我认为还要增加善待自然的内容。具体要求指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人类自然平等相处,真诚地对待自然的一草一木,保护好自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按照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诚信教育可分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层次。
1、诚实做人教育。低段:诚实做人是最基本的道德,如实反映事情真相、不夸大、不缩小、不掩盖、不说谎,说谎害己又害人,拾物交公,拾金不昧,爱护花草。中段:真诚待人,不说谎话,在对不起别人时主动道歉,别人有错误缺点时不偏袒,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知错就主动承认。高段:实事求是,不懂不装懂,不投机取巧,在自觉控制自己的基础上,对别人的虚假行为提出善意批评和劝告,正确的公平竞争观念教育。
2、讲究信用教育。低段:说得到,做得到;答应别人的事尽力做到。中段:承诺是严肃的,要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再做出承诺。高段:不随便承诺,在情况有变化时要及时说明,以求得谅解;在坏人面前要能随机应变,勇敢对付。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
二、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
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持续、深化和发展。根据小学生诚信教育的“起点要低、内容要实、针对性要强、须循序渐进”这些基本要求,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社会、信息网络时代和受教育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等不同特点,教育方法上要大胆选择传统的优秀教育方法,勇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敢于创新,以增强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在我们学校德育中应用广泛。诚信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人的天性无所谓善、恶,后天的生活与学习积累,导致了人们品质的高低。小学生理论水平不高、阅历浅,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和巩固之中。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后天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学校要通过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读书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使学生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明白无诚信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寸步难行。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传统,产生了无以数计的诚信范例:“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都是人们所推崇的诚信品质,而朝三暮
四、出尔反尔,为人们所不齿。这样耐心细致、平等和以理服人的说服教育方法,适合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能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情感陶冶法。是通过教育者自觉地利用一定的教育情境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染和熏陶,以培养他们健康的道德情感,使他们的人格逐步完善的一种方法。小学阶段是培养诚信教育的重要时期,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情感陶冶,使小学生逐步树立诚信的观念,并将诚信的行为付诸实践。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看作是诚信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要尊重和相信学生,把学生放在诚信品质的培养和完成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诚信教育的积极参与者,达到诚信品质的培养是学生自己的主动选择;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的品行和作风,家庭的民主、平等氛围无疑会有力地促进孩子诚信品质的养成;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在陶冶学生情感、养成诚信品质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朝着真诚待人、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3.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凡是他们感兴趣的事、向往的活动和他们羡慕、敬佩的人物,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模仿。教师在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优秀模范人物、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展览、组织学生走访身边典型人物的同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踏实守信,做学生的楷模。学校要大力宏扬正气,营造诚信的氛围,经常利用校报、黑板报、红领巾广播室、校内电视等,大力表扬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好老师、好家长。宣传优秀事迹,树立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观念,树立身边的榜样。家长也要努力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树立良好的家风,从生活小事做起,时时处处注重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使孩子从小学习好榜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4.研究性学习法。要组织学生跨出校门,走访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诚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使学生自己从历史和现实的资料中,分析、比较,明白欺瞒狡诈虽能得逞一时,但不能一生得志,终为人们所抛弃。从窃国大盗到偷鸡摸狗之辈,莫不如此。
5.生活体验法。我们注重安排学生体验生活实际,如自己使用过的衣、食用品等,体验那些质量好、服务周到的品牌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让人放心,并且获得精神的愉悦;而一旦遇到假冒伪劣产品,会令人懊恼,并且还会影响到你的健康和安全。又如体验在人们交往中,友善相处,真诚相待,给人以和谐、心理的安宁;相互欺诈、互相猜疑,让人防备、警惕、以他人为敌。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多,以我为中心,事事不能吃亏,易养成骄横的脾气。通过生活和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诚信的重要,明白要使自己在社会中顺利发展、进步,就必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以诚信的言行与大家交往,从而自觉树立诚信观念。
6信息处理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信息的刺激。我们要根据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弱的特点,注意从生活中、学习中的小事着手,教育学生逐渐学会善于进行信息处理。通过课堂交流、晨会教育、十分钟队会、班队会、记日记、写作文等多种形式,把各自接受的大量信息反馈、交流、讨论并进行归类,发展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分清好坏,择善而从。尤其面对网络信息,在自己做出诚信行为的同时,应警惕他人欺诈行为,避免上当受骗。并要注重差异教育,照顾学生个性特点,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待有缺点或错误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与学生交心,做到“润物细无声”,达到切实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培养学生辨别诚信品质基本行为的能力。
7反思行为法。古人云:“吾身三省吾身。”人是思想的动物,在一定程度上说,人是在对过去的总结和反思中前进的,个人如此,社会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小学生诚信教育中,我们也应该采用让学生“反思行为”的方法,经常反思自己或者别人坚持诚信得到的回报,以及不诚信遭到的损害。如个别学生单元考试成绩退步,经过自我反思,找到近阶段贪玩、作业经常抄袭别人、缺乏独立思考、不懂装懂等造成退步的原因。今后应该吸取教训,诚实学习,修正和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等等。使学生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点滴言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进行比较和分析,明辨是非,促进诚信品质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