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管理工作指南目录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目 录
第一章 护理规章制度
第一节
一般工作制度
一、护理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
二、护理部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
三、护理会议制度
四、护士素质要求
附 护理人员仪容、仪表、劳动纪律及行为规范
五、护理人员准入制度
(一)护士执业准入及资质审核制度
(二)护士注册管理制度
六、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调配制度
七、紧急状态下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八、未注册护士(实习护生)管理制度
附 未注册护士工作要求
九、护士分层使用管理
十、护士轮转制度及报到流程
十一、护士初中级职称聘任评分标准
十五、护理人员请、休假制度
十六、参加护理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
十七、护工管理制度 „„
第二节
临床护理工作制度
一、新入院患者的告知程序及内容
二、患者出院的告知程序及内容
三、陪护、探视制度
四、病人转运管理制度
(一)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制度
(二)住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五、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六、交接班制度
七、晨会制度
八、护理排班原则及要求
九、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制度
十、查对制度
十一、分级护理制度
十二、危急值报告制度
十三、输血管理制度
十四、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十五、医嘱执行及处理制度
十六、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十七、输液巡视制度
十八、输液管理制度
十九、引流管、袋(瓶)的管理制度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二十、保留尿管的管理规定 二
十一、治疗室工作制度 二
十二、换药室工作制度 二
十三、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二
十四、病房管理制度 二
十五、健康教育制度 二
十六、护理会诊制度 二
十七、护理查房制度 二
十八、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二
十九、工休会制度 三
十、住院病历管理制度 三
十一、消毒隔离制度 三
十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三
十三、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三
十四、加床管理规定
三
十五、陪伴床的使用及管理 三
十六、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规定 三
十七、护理沟通协调规定 三
十八、医护沟通制度 三
十九、护患沟通制度
四
十、医疗设备及病房设施的安全使用 四
十一、门禁系统管理规定 四
十二、开水房的使用管理 四
十三、废物处置间的使用管理 四
十四、护理标识管理规定 四
十五、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四
十六、物品损坏赔偿制度
四
十七、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四
十八、科室护理工作制度的修订规定 „„
第三节
物资、药品管理制度
一、物品设备管理制度
二、药品管理制度
三、毒麻药管理规定 附 毒麻药登记本
四、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附 抢救车封闭管理规定
五、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管理规范
六、对光敏感药物管理规定
七、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高危药品目录
八、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附 医用冰箱管理登记本
九、无菌物品保管及使用规定
十、体温计检查校对制度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十一、体温计消毒管理
十二、冰袋的使用管理
十一、应急灯管理规定 „„
第四节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一、护理记录书写制度
二、电子体温单书写规范
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四、一般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五、手术患者书写规范
六、护理病历首页书写规范
七、普通科室手术患者书写规范
八、手术室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九、重症监护室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十、交班报告书写规范
十一、压疮评估单书写规范
十二、跌倒/坠床评估单书写规范
十三、医嘱执行及记录制度
十四、医嘱单打印规范
十五、护士长记录管理规范 „„
第五节
护理安全及不良事件管理
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二、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三、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四、关键流程病人识别与交接管理规范
五、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六、输血安全制度
七、病室安全制度
八、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九、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报告制度 附 不良事件报告单
十、特殊事件报告制度
十一、护理相关投诉/纠纷管理制度
十二、输血、输液、用药不良反应管理制度
十三、患者管理滑脱的预防及报告制度
十四、患者跌倒/坠床防范管理制度
十五、患者烫伤防范管理制度
十六、压疮的预防及管理制度
十七、患者意外伤害预防及报告制度
十八、医疗护理纠纷或事故处理程序
十九、纠纷病历管理制度
二十、护理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二
十一、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 二
十二、预警报告制度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二十三、护理告知制度 „„
第六节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附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分类及要求
二、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三、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
四、艾滋病(AIDS)防护管理
五、化疗防护工作规范
六、个人防护箱使用规范
七、手卫生执行规范与质量管理监管制度 „„
第七节
特殊科室工作制度
一、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二、门诊治疗室工作制度
三、门诊换药室工作制度
四、急诊护理工作制度
五、急诊分诊工作制度
六、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七、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
八、手术室患者查对制度
九、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十、手术室标本留送制度
十一、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
十二、手术室术中用药管理制度
十三、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
十四、手术访视制度
十五、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十六、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
十七、重症监护室探视制度
十八、中央运输工作制度
十九、供应室工作制度
二十、布类站工作制度
二十一、内镜中心护理工作制度 二
十二、放射科护理工作制度 二
十三、层流病房护理工作制度 „„
第八节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护理部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二、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三、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压疮护理管理委员会
四、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五、护理质量管理总体原则及要求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六、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办法
七、护理质量月报表的上报及管理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压疮月报表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护理质量月报表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绩效考核月报表
八、护理质量常规检查要求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优质护理暨责任制整替护理考核评分表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护理管理考核评分表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护理文件书写
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住院患者体验与满意度调查表 附 科护士长护理质控指南
九、护理工作综合检查要求
附 护士长护理质控指南
十、护士长五项检查内容及要求
十一、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反馈及处理
十二、节前、节中查房制度
十三、夜班督导制度
十四、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
十五、加强对压疮、投诉、纠纷、差错事故等不良事件的管理
十六、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十七、医疗投诉/纠纷管理制度 „„
第二章 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第一节 常见护理工作应急预案与流程
一、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输液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
三、患者用错药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四、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五、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六、出血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七、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生肺水肿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八、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九、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一、发生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二、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导管脱管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三、晕厥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四、住院患者发生窒息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五、误吸/噎呛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六、患者发生躁动时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七、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八、患者发生烫伤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九、患者发生压疮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二十、患者突然猝死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
十一、患者自杀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十二、患者外出或外出未归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
十三、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十四、医院院内感染爆发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
十五、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
十六、封存病历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十七、收治“三无”患者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
第二节 常见部分专科应急预案与流程
一、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时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住院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三、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四、自发性气胸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急预案与流程
六、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急预案与流程
七、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八、开放性骨折患者应急预案与流程
九、创伤性休克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一、腹部切口裂口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二、急性喉阻塞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三、脑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四、脑疝患者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五、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六、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应急预案与流程 „„
第三节 常用仪器、设备使用中应急预案与流程
一、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输液泵、注射泵故障应急预案与流程
三、使用呼吸机突然断电或故障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四、中心供氧装置故障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五、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与流程
六、心电图机故障应急预案与流程
七、中心负压、吸引器故障应急预案与流程
八、洗胃机故障应急预案与流程 „„
第四节 其他应急预案与流程
一、停水和突然停水应急预案与流程
二、泛水应急预案与流程
三、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四、手术中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五、失窃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六、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七、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八、发生地震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九、发生化学药剂喷溅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发生化学气体泄漏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
第三章 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及绩效管理制度
第一节
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总体制度
一、新进护士培训制度
二、专业及专科护理岗位护士培训制度
三、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四、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能力培训及使用管理制度
五、护理人员外出培训、参会制度
六、“三基”考核制度
七、护理人员业务培训考评规定 „„
第二节
护理人员绩效管理
一、护理部绩效管理工作方案
二、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三、护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四、护理人员奖惩制度
„„
第四章 临床教学及科研管理
第一节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
一、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制度
二、临床护理教学小组工作职责
三、护理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四、临床护理教学老师培训制度
五、临床护理教学老师任职条件
六、优秀临床教学老师评选条件
七、临床带教护士条件
八、继续教育工作制度
九、在职护士教学教育管理规定
十、临床科室护士教学教育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十一、护理查房制度
十二、新聘护士转正考核制度
十三、临床实习护生管理制度
十四、护理本、专科临床实习目标
十五、我校实习护生种植实习规定
十六、护理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十七、护理进修人员招生要求及申请办法
十八、护理进修人员职业资格审核管理办法 „„
第二节
护理科研管理
一、护理科研的组织管理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二、护理科研小组工作制度
三、护理科研人才培养制度
四、护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五、护理科研档案管理
六、护理稿件投递和报销流程 „„
第五章 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及标准
第一节 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护理部主任(副主任)职责
二、科护士长职责
三、护理部专职质控干事工作职责
四、夜间督导工作职责
五、病房护士长工作职责
六、责任组长/指导老师工作职责
七、责任护士工作职责
八、辅助护士工作职责
九、办公室护士工作职责
十、总务护士工作职责
十一、夜班加强班护士工作职责
十二、夜班护士工作职责 „„
第二节 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工作标准
二、科护士长工作标准
三、夜间督导工作质量标准
四、病房护士长工作标准
五、责任护士组长工作标准
六、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工作标准
七、办公室护士工作标准
八、总务护士工作标准
九、夜班加强班护士工作标准
十、夜班护士工作标准 „„
第六章 专科护理操作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第一节 专科护理操作规范
„„
第二节
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
第二篇:医院护理工作指南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试行)
2010年7月— 2 —
目录
前言……………………………………………………………4 第一章
管理体系及职责……………………………………5 第二章
人员管理……………………………………………8 第三章
临床护理实施………………………………………12 第四章
质量评价……………………………………………17
前 言
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推动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中医医院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编写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简称《指南》)。
《指南》适用于各级中医医院,围绕突出中医特点,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提出要求,常规性的、西医护理的内容以及对中医特色优势发挥影响不大,关系不密切的在本《指南》中不涉及。
《指南》主要针对做好中医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从管理体系与职责、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质量评价等四方面,在总结全国中医医院经验基础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制定,以指导各中医医院的中医护理工作。
第一章 管理体系及职责
中医医院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是医院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和工作计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管理体系
(一)设置原则
1.因地制宜 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合理设置护理组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
2.精简高效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设置应层级简明清晰,工作流程合理,运行顺畅高效。
3.协调统一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各层级的职责任务明确,协调配合,权责统一。
(二)基本结构
根据中医医院的不同规模,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主要有两种结构形态。
1.三级结构 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结构。2.二级结构 实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二级结构。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应确定分管护理工作的院领导,床位在500张以上的医院可配备护理专职副院长。
医院床位在300张以上,或不足300张但医疗、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应设护理部;300张床位以下的,可设总护士长。
医院床位在100张以上或设有三个以上护理单元的,可根据医院具体任务情况设科护士长。
每个护理单元或有5名以上护理人员时,应设护士长。
二、职能职责
(一)护理管理部门
负责全院中医护理的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管理工作;制定全院中医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护理质量要求,并组织实施和考核;制定各级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二)护理管理人员 1.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
在院长直接领导下,负责医院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指导护理管理部门制定相关中医护理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督促其组织实施和落实;组织护理管理部门提出并实施中医护理人员培养计划,指导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等。
2.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的中医护理行政与业务管理。拟定全院中医护理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总结;组织制定并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定期组织对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组织研究讨论,制定改进措施;负责拟定全院各— 6 —
级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教育工作计划,并开展培训和考核;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建立健全护理信息系统,开展中医护理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
3.科护士长
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科中医护理的行政、业务管理。制定本科中医护理工作计划,报护理部审批后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定期对本科的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参加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指导危重患者中医护理,解决本科中医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制定并落实本科中医护理的培训计划等。
4.护士长
在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或科护士长、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病区中医护理工作。根据护理部及病区内工作计划,制定本病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指导病区护士或亲自操作复杂中医护理技术;定期组织护理查房,参加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全面掌握本病区中医护理工作情况与患者动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指导并做好危重患者的中医护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实施辨证施护;负责病区的护理安全,对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并监督本病区护士完成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任务等。
第二章 人员管理
一、人员配备
(一)配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施行)。2.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规定。
(二)配备要求
1.从事护理工作岗位的人员达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2.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小时)的护士,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
3.护理管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4.病区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0.4并逐步达到1:0.5。
5.重症监护室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2.5~3。
二、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掌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是做好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医医院应切实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一)培训目标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 8 —
病中医护理常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熟悉中医护理科研方法,具备组织申报护理科研课题、指导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具备开展专题讲座(课)和专科教学能力。
2.主管护师 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能够参与中医护理科研工作;指导下级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3.护师及护士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二)培训内容与学时要求 1.培训内容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工作进展;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概况;中医护理科研方法等。
(2)主管护师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基本方法(如科研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
(3)护师及护士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基础
理论、基本技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2.学时(分)要求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每两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Ⅰ类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2)主管护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3)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三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可参照以下要求分配学时:中医理论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护理记录书写培训每年不少于5学时。
(三)培训计划制定
1.护理部(总护士长)负责制定医院的总体培训计划。科护士长、护士长按照总体计划,结合本科、本护理单元的实际制定具体培训计划。
2.培训应长期目标与短期计划相结合。
3.培训内容应体现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并符合各自的培训目标。4.培训形式应注重多样性和针对性,强调可行性、实效性。5.应对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必要时及时做出调整。
(四)培训形式
1.院内培训 是护理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全院培训和科室培训,— 10 —
主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中医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方法主要包括集中授课、模拟演示、实操训练、小组讨论、参观交流等。
2.脱产或半脱产培训 选派不同层次的护理骨干(以主管护师为主),集中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包括参加学习班、培训班、学术交流会等。
3.在职学历培训 中医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高等学历在职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等。
(五)考核评价 1.内容方法
(1)培训的管理工作。
医院成立考核评价小组,全面监督和考核护理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通过查看相关材料(包括制度、计划、原始记录等)方式,评价培训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2)培训效果。
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现场答辩等方式,考核评价不同层级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2.结果应用
(1)反馈。采用书面反馈和沟通反馈两种形式,将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给考核评价对象。
(2)建档。医院应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并将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考核记录及时记录在技术档案中。
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历资料;一般专业资料;
技术操作及理论考试情况;科研、教学情况;与业务技术相关的情况,如护理科研项目、护理论文、参加学习或培训、获得奖励情况等。
第三章 临床护理实施
一、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循医嘱。药物使用和技术操作等护理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二)执行标准规范。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充分遵循和贯彻中医学理论整体观、辨证施护,全面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
(三)加强协调配合。在医院统一领导下,明确护理、医疗、药剂、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完善机制,相互配合,整体推进。
(四)强化检查评估。加强对医院各相关部门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分析问题,落实措施,坚持持续改进。
二、内容与要点
(一)工作内容
1.生活起居护理 主要包括病室及环境、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2.饮食护理 主要包括普通膳食、治疗膳食护理和饮食健康养生指导等。
3.用药护理 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灌肠、熏洗、足浴、贴敷、静脉给药等用药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等。
4.情志护理 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护等。
5.康复护理 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极拳、八段锦)、音乐疗法等。
6.专科护理 主要包括疾病护理、症状(体征)护理等。
(二)工作要点
1.临床护理的实施应尊重患者。充分考虑患者习惯、喜好等。2.临床护理应符合患者疾病证型的护理要求,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3.饮食护理特别是对患者膳食的具体指导应加强与医师和营养师的沟通。
4.中药用药护理应正确执行给药方法、时间、剂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5.情志护理应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注意与患者家人的密切配合。
6.专科护理应注重解决某种(类)疾病、症状(体征)在临床护理中的突出问题(专科护理常规制定见附件)。
7.临床护理中遵循医嘱积极开展拔罐、刮痧、耳穴压豆、灸法、熨法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三、职责任务
(一)护理部门和护理人员 1.护理部
(1)负责组织全院各科(病区)规范地实施临床护理。(2)负责组织、指导各科(病区)研究制定专科护理常规并督促实施。
(3)负责制定临床护理检查评估办法、标准、细则等,并组织实施。
(4)定期与医院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临床护理的实施。2.科护士长、护士长
(1)负责组织本科(病区)全面、规范地实施临床护理。(2)负责组织研究制定并实施本科(病区)相关专科护理常规。(3)负责组织开展本科(病区)临床护理工作检查。3.病区护士
规范实施各项临床护理。
(二)医疗部门及医师 1.医务管理部门
(1)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医疗方面的相关保障和指导。(2)加强对医师开具医嘱的规范化管理。2.医师
(1)应当开具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医嘱。
(2)加强对医嘱执行的指导、督促、检查。
(三)药剂部门
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和专业指导。
(四)后勤保障部门
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后勤服务,特别是膳食等方面的保障和指导。
附:专科护理常规制定
专科护理常规是指针对某种(类)疾病、症状(体征)在临床护理中的突出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常规的制定,应在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组织指导下,由科护士长或护士长组织护理骨干具体负责。
一、制定的过程
(一)明确问题
1.应针对本科(病区)常见的疾病、症状(体征)。
2.应明确这些疾病、症状(体征)在护理中需解决的突出问题。3.针对这些疾病、症状(体征)所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二)拟定草案
1.回顾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并进行疏理。
2.将汇总的资料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明显中医特色并能改善
临床症状(体征)的措施。
3.按照常规的框架,与本专科及相关专业的医生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形成草案。
(三)征求意见
1.由护理部(总护士长)组织,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对草案的意见。
2.根据常规草案的内容,全面征求所涉及部门、专业的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
3.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对草案进行修改后定稿。
4.由护理部(总护士长)将定稿报送医院审定。
(四)公布实施
1.专科护理常规经医院审定后发布实施。
2.护理部负责实施的具体组织工作,加强对护士长、护理技术骨干的培训是做好实施的基础。
(五)评价改进
1.护理部负责组织定期对专科护理常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2.在实施时应同时制定实施评价方案。
3.根据实施评价情况,应对常规及时进行修订。
二、常规框架
(一)疾病护理常规框架 1.疾病名称
疾病名称应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
2.临床表现 3.临证护理 4.饮食护理 5.用药护理 6.并发症护理 7.健康指导
(二)症状(体征)护理常规框架 1.症状(体征)名称 2.临床表现 3.症状(体征)护理
通过中医护理方法,能够减轻或缓解的专科疾病症状(体征)。4.专科用药护理
5.特殊饮食护理 6.情志护理 7.并发症护理 8.健康指导
第四章 质量评价
一、评价依据
(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
(二)其他中医护理工作的相关规定。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制定的中医护理质量标准。
二、评价组织
成立以主管护理副院长为组长、由护理部及护士长(主管护师以上人员)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护理质量专项考核小组,如护理安全管理考核小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小组等,负责组织开展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三、评价对象
包括各护理单元和护理人员。
四、评价内容
(一)涉及中医护理工作落实的要素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
(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
(三)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实施情况。
(四)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
(五)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
五、评价方法
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重点环节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考核、查看患者、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持续改进
(一)护理部应及时汇总,分析中医护理实施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二)可以通过发放不合格报告、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大会等形式及时反馈检查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可召开专题分析会,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中医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修订,不断完善。
七、部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三)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2项
第三篇:护理安全管理目录
护理安全管理
6.4.1.1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
【C】1.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人员构成合理、职责明确。【C】2.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B】1.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的会议。【B】2.护理质量工作计划落实到位。
【B】3.设专职人员负责护理质量管理,有考核记录。【A】 :对科室落实的成效有评价与再改进的具体措施。
6.4.2.1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制度与激励措施。
【C】1.护士主动(免责、非惩罚性)报告安全(不良)事件制度,激励机制。【C】2.护士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教育和培训。【B】1.有多种途径便于护士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B】2.护士对主动(免责、非惩罚性)报告安全(不良)事件的知晓率大于90%。【A】 :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改进措施有追踪和成效评价,体现有持续改进过程。
6.4.3.1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讨论记录。
【C】1.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和讨论。【C】2.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C】3.护理部有“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书面总结。【B】1.科室有“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书面总结。
【B】2.护理部应用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的结果,修订护理工作制度或完善工作流程,并落实培训。
【A】1.修订后的工作制度或流程执行情况有督查。【A】2.对各科室落实的成效,有评价与持续改进
6.4.4.1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
【C】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C】2.对医护人员进行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教育与培训。【B】1.指定部门向师卫生局医政科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B】2.医护人员参加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的合格率大于等于95%.【A】 :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防范措施。
6.4.5.1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的管理方法与工作流程,案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瞒报和漏报。
【C】1.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建立风险防范及管理档案,并保持资料完整和可追溯性。
【C】2.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管理方法,建立医疗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流程。【C】3.医疗风险防范和控制技能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培训。【B】 :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与分析,并提出对应管理措施。【A】 :对存在问题与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6.4.6.1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指南。
【C】1.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C】2.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
【C】3.护士熟练掌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注射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B】1.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相关要求的手册发至对应岗位的人员。
【B】2.职能部门定期进行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考核。【A】1.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A】2.对各科室落实的成效,有评价与持续改进。
6.4.7.1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演练。
【C】1.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
【C】2.对重点环节(包括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术期管理、安全管理等)有应急预案。
【C】3.病区有与ICU、急诊室、手术室或其他科室的转入(出)病人交接护理记录。【C】4.病区有检验标本采集与转运规范、危机值报告程序,护士知晓率100%。
【C】5.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环节管理、应急预案培训与考核,记录详细。相关岗位护士均知晓。
【B】1.应急预案有培训与演练。
【B】2.护士在锐器处理、为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防护措施到位。
【A】1.重点环节应急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演练成效明显,并持续改进。
【A】2.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改进措施有追踪和成效评价,体现有持续改进过程。
6.4.8.1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主动向高危患者告知跌倒、坠床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C】1.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
【C】2.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根据病情、用药变化再评估,并在病历中记录。【C】3.主动告知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及防范措施并有记录。
【C】4.医院环境有防止跌倒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防滑。
【C】5.对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等患者,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如警示标识、语言提醒、搀扶或情人帮助、床挡等。
【B】相关人员知晓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处置及报告程序。【A】1.有坠床、跌倒的质量监控指标数据收集和分析。
【A】2.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大于等于90%。
6.4.9.1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
【C】1.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相关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C】2.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C】3.压疮及预防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B】1.昏迷、瘫痪病人褥疮发生率0%。
【B】2.职能部门有督促、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B】3.对发生压疮案例有分析及改进措施。
【A】1.采取措施的检测结果,包括成功地减少跌倒损伤和任何非有意的后果,有可能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高风险患者入院时评估率大于等于80%.【A】2.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大于等于90%,无非评估压疮事件发生。
第四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指南目录
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指南
目录
一、外国专家
1、哪些外国人可以受聘为“外国专家”
2、外国专家可分为哪几类
二、外国专家出入境、工作、居留等
3、中国签证分为几大类
4、什么是“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如何办理
5、“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由哪些机关负责签发
6、外国专家如何申请办理来华职业(Z)签证
7、如何办理工作签证的延期、换发等
8、什么是《外国专家证》?外国专家如何办理
9、如何办理《外国人居留证》
10、《外国人居留证》延期、变更如何办理
11、外国专家卫生健康检疫等方面有哪些规定
12、外国专家在境内外如何取得健康证明
13、海关对外国专家出入境通关有何便利政策
14、海关对外国专家出入境携带物品有何规定
15、中国法律对外国专家携带动植物及其产品入境有何规定
16、外国专家离境前应作些什么准备
17、外国专家携带文物出境有何规定
三、中国政府对外国专家的管理和服务
18、外国专家管理机构有哪些
19、外国专家管理中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是如何规定的 20、外国专家来华后如何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
21、外国专家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有哪些途径
22、外国专家应聘来华工作如何签订合同
23、外国文教专家转聘、续聘、兼职有何规定
24、外国专家遇到合同聘用纠纷应如何处理
25、外国专家的工资和津贴有何规定
26、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是如何规定的
27、外国专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
28、中国政府对优秀外国专家表彰奖励活动有哪些(单位奖、省部奖、友谊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励等)
四、外国专家在华生活指南
29、中国概况(基本情况、人口和民族、行政区划、政治机构、经济建设等)
30、中国人有哪些交往习惯和生活习俗
31、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
32、外国专家在中国旅游应注意什么
33、外国专家租房应注意什么
34、外国专家在华购买住房有哪些规定
35、外国专家如何雇佣保姆
36、购买或订阅中外文书籍报刊
37、业余生活与文娱活动
38、外国专家对于安全问题应注意什么
39、外国专家在中国驾驶机动车应注意什么 40、中国的饮食特点
41、中国的保险业务
42、电话、网络和快递服务
43、旅行支票和信用卡如何使用
44、中国的一些公用设施如何使用(电压、公厕、自来水等)
45、中国的公共交通
五、外国专家的权力及法律义务
46、外国专家在华工作享受哪些优惠政策(通关、换汇等)
47、外国专家在华工作享受哪些福利待遇(医疗保健、子女就学、家属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带薪休假、交通和住房补贴等)
48、中国政府关于外国专家知识产权保护有什么规定
49、外国专家纳税有何规定
50、中国对外国人宗教政策和宗教活动有何规定
51、与中国公民通婚(包括不能与哪些人结婚)
52、如何办理离婚手续
53、对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有何规定
54、外国专家在中国如何办理公证
55、外国专家如何处理法律纠纷 附录:
1、国家外国专家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国专家管理部门电话及地址、邮编和电子邮箱地址。
2、各种公共服务电话
第五篇:Xx医院护理工作指南
Xx医院护理工作指南
二、职能职责
(一)护理管理部门
负责全院中医护理的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管理工作;制定全院中医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护理质量要求,并组织实施和考核;制定各级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二)护理管理人员 1.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
在院长直接领导下,负责医院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指导护理管理部门制定相关中医护理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督促其组织实施和落实;组织护理管理部门提出并实施中医护理人员培养计划,指导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等。2.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的中医护理行政与业务管理。拟定全院中医护理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总结;组织制定并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定期组织对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组织研究讨论,制定改进措施;负责拟定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教育工作计划,并开展培训和考核;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建立健全护理信息系统,开展中医护理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3.科护士长
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科中医护理的行政、业务管理。制定本科中医护理工作计划,报护理部审批后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定期对本科的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参加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指导危重患者中医护理,解决本科中医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制定并落实本科中医护理的培训计划等。4.护士长
在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或科护士长、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病区中医护理工作。根据护理部及病区内工作计划,制定本病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指导病区护士或亲自操作复杂中医护理技术;定期组织护理查房,参加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全面掌握本病区中医护理工作情况与患者动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指导并做好危重患者的中医护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实施辨证施护;负责病区的护理安全,对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并监督本病区护士完成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任务等。第二章 人员管理
一、人员配备
(一)配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施行)。2.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规定。
(二)配备要求
1.从事护理工作岗位的人员达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
2.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小时)的护士,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
3.护理管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4.病区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0.4并逐步达到1:0.5。5.重症监护室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2.5~3。
二、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掌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是做好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医医院应切实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一)培训目标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熟悉中医护理科研方法,具备组织申报护理科研课题、指导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具备开展专题讲座(课)和专科教学能力。
2.主管护师 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能够参与中医护理科研工作;指导下级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3.护师及护士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二)培训内容与学时要求 1.培训内容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工作进展;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概况;中医护理科研方法等。(2)主管护师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基本方法(如科研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3)护师及护士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2.学时(分)要求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每两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Ⅰ类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2)主管护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3)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三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可参照以下要求分配学时:中医理论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护理记录书写培训每年不少于5学时。
(三)培训计划制定
1.护理部(总护士长)负责制定医院的总体培训计划。科护士长、护士长按照总体计划,结合本科、本护理单元的实际制定具体培训计划。2.培训应长期目标与短期计划相结合。
3.培训内容应体现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并符合各自的培训目标。4.培训形式应注重多样性和针对性,强调可行性、实效性。5.应对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必要时及时做出调整。
(四)培训形式
1.院内培训 是护理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全院培训和科室培训,主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中医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方法主要包括集中授课、模拟演示、实操训练、小组讨论、参观交流等。
2.脱产或半脱产培训 选派不同层次的护理骨干(以主管护师为主),集中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包括参加学习班、培训班、学术交流会等。
3.在职学历培训 中医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高等学历在职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等。
(五)考核评价 1.内容方法
(1)培训的管理工作。
医院成立考核评价小组,全面监督和考核护理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通过查看相关材料(包括制度、计划、原始记录等)方式,评价培训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2)培训效果。
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现场答辩等方式,考核评价不同层级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是否达到培训目标。2.结果应用
(1)反馈。采用书面反馈和沟通反馈两种形式,将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给考核评价对象。(2)建档。医院应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并将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考核记录及时记录在技术档案中。
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历资料;一般专业资料;技术操作及理论考试情况;科研、教学情况;与业务技术相关的情况,如护理科研项目、护理论文、参加学习或培训、获得奖励情况等。第三章 临床护理实施
一、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循医嘱。药物使用和技术操作等护理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二)执行标准规范。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充分遵循和贯彻中医学理论整体观、辨证施护,全面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
(三)加强协调配合。在医院统一领导下,明确护理、医疗、药剂、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完善机制,相互配合,整体推进。
(四)强化检查评估。加强对医院各相关部门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分析问题,落实措施,坚持持续改进。
二、内容与要点
(一)工作内容
1.生活起居护理 主要包括病室及环境、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2.饮食护理 主要包括普通膳食、治疗膳食护理和饮食健康养生指导等。
3.用药护理 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灌肠、熏洗、足浴、贴敷、静脉给药等用药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等。
4.情志护理 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护等。
5.康复护理 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极拳、八段锦)、音乐疗法等。
6.专科护理 主要包括疾病护理、症状(体征)护理等。
(二)工作要点
1.临床护理的实施应尊重患者。充分考虑患者习惯、喜好等。
2.临床护理应符合患者疾病证型的护理要求,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3.饮食护理特别是对患者膳食的具体指导应加强与医师和营养师的沟通。
4.中药用药护理应正确执行给药方法、时间、剂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5.情志护理应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注意与患者家人的密切配合。
6.专科护理应注重解决某种(类)疾病、症状(体征)在临床护理中的突出问题(专科护理常规制定见附件)。
7.临床护理中遵循医嘱积极开展拔罐、刮痧、耳穴压豆、灸法、熨法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三、职责任务
(一)护理部门和护理人员 1.护理部
(1)负责组织全院各科(病区)规范地实施临床护理。
(2)负责组织、指导各科(病区)研究制定专科护理常规并督促实施。(3)负责制定临床护理检查评估办法、标准、细则等,并组织实施。(4)定期与医院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临床护理的实施。2.科护士长、护士长
(1)负责组织本科(病区)全面、规范地实施临床护理。(2)负责组织研究制定并实施本科(病区)相关专科护理常规。(3)负责组织开展本科(病区)临床护理工作检查。3.病区护士
规范实施各项临床护理。
(二)医疗部门及医师 1.医务管理部门
(1)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医疗方面的相关保障和指导。(2)加强对医师开具医嘱的规范化管理。2.医师
(1)应当开具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医嘱。(2)加强对医嘱执行的指导、督促、检查。
(三)药剂部门
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和专业指导。
(四)后勤保障部门
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后勤服务,特别是膳食等方面的保障和指导。附:专科护理常规制定
专科护理常规是指针对某种(类)疾病、症状(体征)在临床护理中的突出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常规的制定,应在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组织指导下,由科护士长或护士长组织护理骨干具体负责。
一、制定的过程
(一)明确问题
1.应针对本科(病区)常见的疾病、症状(体征)。
2.应明确这些疾病、症状(体征)在护理中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3.针对这些疾病、症状(体征)所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二)拟定草案
1.回顾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并进行疏理。
2.将汇总的资料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明显中医特色并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措施。3.按照常规的框架,与本专科及相关专业的医生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形成草案。
(三)征求意见
1.由护理部(总护士长)组织,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对草案的意见。
2.根据常规草案的内容,全面征求所涉及部门、专业的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3.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对草案进行修改后定稿。4.由护理部(总护士长)将定稿报送医院审定。
(四)公布实施
1.专科护理常规经医院审定后发布实施。
2.护理部负责实施的具体组织工作,加强对护士长、护理技术骨干的培训是做好实施的基础。
(五)评价改进
1.护理部负责组织定期对专科护理常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2.在实施时应同时制定实施评价方案。3.根据实施评价情况,应对常规及时进行修订。
二、常规框架
(一)疾病护理常规框架 1.疾病名称
疾病名称应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2.临床表现 3.临证护理 4.饮食护理 5.用药护理 6.并发症护理 7.健康指导
(二)症状(体征)护理常规框架 1.症状(体征)名称 2.临床表现 3.症状(体征)护理
通过中医护理方法,能够减轻或缓解的专科疾病症状(体征)。4.专科用药护理
5.特殊饮食护理 6.情志护理 7.并发症护理 8.健康指导 第四章 质量评价
一、评价依据
(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
(二)其他中医护理工作的相关规定。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制定的中医护理质量标准。
二、评价组织
成立以主管护理副院长为组长、由护理部及护士长(主管护师以上人员)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护理质量专项考核小组,如护理安全管理考核小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小组等,负责组织开展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三、评价对象
包括各护理单元和护理人员。
四、评价内容
(一)涉及中医护理工作落实的要素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
(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
(三)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实施情况。
(四)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
(五)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
五、评价方法
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重点环节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考核、查看患者、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持续改进
(一)护理部应及时汇总,分析中医护理实施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二)可以通过发放不合格报告、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大会等形式及时反馈检查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可召开专题分析会,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中医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修订,不断完善。
七、部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三)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