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锋刚诗词《丁酉集》
马锋刚诗词《丁酉集》
立夏
時在初夏,路過白草坡,此地蒿草萋萋,荊棘成叢。昔聞每春夏之交,蕨菜滿地。今時令恰宜,何不沿途採擷些許,與家人嘗嘗鮮。于是经一番撥枝分葉,精心搜找,待到目酸腰倦之时,草叢間依稀修影明灭,分明嫩蕨拔土。仔細擷之,拈而端詳,幼莖娇憨,褐絨茸茸,羞怯蜷曲,几肖玉如意,已作小儿拳;嗅之清香沁鼻,時許滿把在握,盛載之興,唯在歸途。
永遇乐·初夏采蕨
百草坡前,序交春夏,萋萋嘉卉。朝露含波,轻风若抚,芳甸还流翠。万萌时节,依稀嫩蕨,修影七分娇媚。静亭亭,茸茸如意,与婴小拳形类。寻常农户,多烹野馔,谩说山珍奇味。午饷炊宜,汲泉焯玉,烟绿风香美。盘光茶淡,浊醪三碗,倦尽苍颜微醉。忆年年,拨蒿分棘,寻天惠馈。
立夏
夏令高原别有天,桃红染雪赴涓涓。含情柳眼盈波处,一片迷濛尽入烟。
小满二首
小满高原实在春,田禾隐雉穗抽匀。薅来秽草摊场院,牛饲冬荛或可珍。
蚕豆花开满垄香,连天碧叶映初阳。勤蜂懒蝶逍遥客,薅草人愁露水凉。
採草莓
来夜繁星满地香,童心梦染彩琳琅。鸣虫闹处弹红露,飞燕欢时剪艳阳。盈眼新光真血胆,染唇丹汁是琼浆。凭谁健手嫌篮小,滋味还当老少尝。
冶海春色
百泉流汇一汪洋,群岭环围碧鉴凉。响籁风松添旖旎,凌波凫鹜兴徜徉。薄烟幻就云天影,疾艇划开水面光。常爷泽垂多少惠,尘凡何敢负春阳。
丁酉端午诗友会于西沟河
星星黄蕊两杯醇,饮取幽情染馥尘。多少诗怀留后语,山风吹醒醉归人。
芒种阴雨 一
山雨如愁笼麦田,新芒一顺露悬悬。高原道是寻常景,记得江南已熟天。
二(新韵)淅淅沥沥两三天,浓淡阴云下碧山。农事从来无霁晦,修犁编耱总难闲。
仲夏夜雨
敲窗山雨约三更,檐滴声频梦未成。次第依稀芒种至,丰禾在望喜盈盈。
制印有感
经营方寸地,冲切忘流光。静气宜行刃,凝神好法章。情形存反正,道理在阴阳。落定尘埃后,朱灵映白霜。
鹧鸪天·贺甘肃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六周年 猎猎吟旗卅六年,招来鸣凤有千千。诗融雅俗歌时代,词藉刚柔咏陇原。培才俊,继前贤,黄河东逝亘祁连。丝绸要道通文脉,著就华章皆韵篇。
丁酉夏至
夏至浑然未觉央,唯知窗晓梦还香。杜鹃声切催人起,元说当天昼最长。
忆夏至日麦田除草
果然华昼比绳长,三亩禾芜一日光。汗颊如铜迎夕照,欢归忘倦也寻常。
朝雨
朝雨如时洗翠微,一程家路顺风归。初晴天气云犹湿,下得山来作雾飞。
浣溪沙
一路山花露气浓,清风盈袖带芳红。无端步步踏葱茏。幽壑潺潺无见水,空啼布谷说由衷。韶华不再莫匆匆。
丁酉小暑
一任熏风兴暑天,吹黄油菜满山川。牧蜂人卜芳消息,戏说和花甚有缘。
大暑
正是骄阳酷暑时,洮州气爽恰相宜。鸣蝉总在枝高处,声外生秋一了知。
暑气微柔早晚风,磨镰石上月融融。田黄一夜惊香梦,惊起沉沉斗转空。
立秋
夜雨悄悄暑气收,蝉吟声断抱新愁。层层麦浪翻金色,迎面徐来半扇秋。
秋声匝地起金风,吹熟田禾夕照红。满树杏梨生馥郁,山人乐在舞镰中。
晚霞
但见天公泛醉容,凭云泼彩满天红。炼钢炉火熔山日,夜幕徐徐掩黛峰。
洮水流珠
云凝三伏满绸缪,万斗冰丸或可收。誰信天公常戏谑,藏來入九放波流。
处暑午觉
雷声滚滚卧斋来,惊落香灰绕梦回。一缕纤青虚袅袅,半帘微绿瘦哀哀。疾归燕影无留意,间歇蝉鸣有咏才。午榻醒人屏画静,南柯犹记费思猜。
树莓熟秋
红艳盈坡是树莓,山风吹熟落秋苔。何曾细品童年味,正值休期学未开。
贺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
古郡洮州老卫城,霞光曦照映峥嵘。凤凰山右开庠序,孔子尊前起誓盟。黉苑桃香承圣气,明轩兰馥继书声。七旬风雨沧桑路,播德致知铸美成。
浣溪沙·昔年整理临潭一中校史有感
翻遍封尘感慨多,悠悠七十岁峨峨。先贤事迹美如歌。黉风文彧彧,将穷荜路遇时和。且看新世兴如何。
丁酉七夕感怀
浓阴漠漠入穷秋,聊守闲窗发闷愁。但望西山行暮雨,姑猜织女会牵牛。羽桥繁露湿红履,冰齿千言噎涩喉。佳话从来流散远,年年此刻说无休。
三角石
搭弓金镞射天狼,齐发三枝力满张。
历历
游客惊余浑未解,谁知其里有文章。
初夏徒步阿角沟
初霁晨光露气浓,荷馐策杖已从容。撩烟拨雾寻幽曲,探赜聆松采蓊茸。乱石潺湲流翡翠,深林宛转走蜈蚣。青苔斑影间明灭,但见云霞卷碧峰。
夏游旗布一线天
晴日游山兴致浓,弃车徒步访葱茏。沿溪听水寻源处,顺栈观风逐旅踪。激水奔雷悬涧瀑,泠风怒石立屏峰。夹成一线云天扁,神会之名眼是庸。
白露三首 一
瓜熟秋晨地气香,涟涟白露未成霜。清风摇落山梨雨,农户儿童不畏凉。
二
一夜秋声入梦来,新黄柳叶落窗台。篱芳噙泪无言表,默守墙隅费度猜。
三(新韵)高原秋冷雨绵绵,麦束排排久不干。新耞旧碌纤尘厚,村野人人尽怨天。
白露随想
临晚无端一缕愁,听溪问水溯源头。随波彩叶和秋去,逐梦清音向晓留。莫道西风凋碧树,且看白露染芳洲。殷勤解语双归羽,聊慰星星一点酬。
寒林
半亩寒林万籁生,看风听雨度凋荣。去来飞羽逍遥客,相约秋枝闹晓晴。
春夜
春夜幽幽懒梦香,窗分月色半帘霜。洮州花事终归误,无奈东风未敢狂。
夏夜
清茶静夜古诗文,一豆灯华月隐云。窗纸漏风消暑气,趋光蛾子乱纷纷。
秋夜
青蒿煮芋碧烟香,炭火煨茶话短长。谩说秋威凌夜许,晓晴瑶草被清霜。
冬夜
只灯长夜短章书,读取蟾光满斗庐。莫教白驹空过隙,驮来新梦应何如?
小雪(新韵)不觉重逢小雪天,守窗翻帖已茫然。微风乱絮封寒暮,白瓦连云隐远山。檐下依依偎对羽,阶边悄悄没枯兰。开灯合卷聊搔首,华鬓原来不误年。
秋分二首 一
秋风秋雨又秋声,醉了南山万木赪。更有痴人犹好酒,携壶倚柳叹枯荣。
二
清霜一地闪曦光,百蛰休鸣草转黄。几处田畴翻沃土,鸡声十里唱初阳。
碌曲
常饮洮河水,源头邈入烟。西倾下碌曲,令我欲穷天。
尕海湖
高原腹地镜湖春,云影天光不染尘。欢鸟戏波惊雪羽,闲鱼弄泡耀金鳞。茵茵芳甸星星牧,历历晴川点点人。如意快门留彩照,每将浏览境犹真。
美仁大草原
茵茵芳草碧连天,似锦繁花入远烟。片片牧云流自在,晨华夕露夏无边。
合作市
曾是羚羔快乐园,高寒泽地牧云繁。但看新世新城起,藏式文明兴草原。
九层佛阁
桑烟常绕九层楼,佛法燃灯普照柔。旦夕梵音长善度,阴晴僧侣苦禅修,。凡人谒拜尘心净,罪耳聆听恶念收。信女诚男来远近,经筒千百转悠悠。
寒露 一
节转中秋露几寒,霜林红树欲阑珊。复看秋色山山艳,笔笔丹青画不完。
二
寒露重重湿晓晴,秋原瑶草雾云轻。归心莫让观花眼,流景随风逐后行。
三
残月泠泠影倩娟,竹风摇雨哑寒蝉。篱君露重香容湿,不染尘微学洛仙。
浣溪纱·深秋夜雪
入夜浓阴返混沦,隔窗碎语窃相闻。沉沉寂寂且纷纷。寒气漫漫衾衽袭,折枝声脆几消魂。重重霜叶尽归根。
编刊随感
佳诗句句似琳琅,赚得浮心不觉忙。斟酌雅篇闻万籁,推敲韵律味饴糖。晶屏云起何成雨,阵键春生岂举觞。烟灭风休揉倦眼,清茶一口月流光。
霜降时节凌晓访菊
清宵百籁五更余,篱落霜浓九月初。金菊笑看娥眼秀,银钩钓取竹枝虚。径生足迹真如梦,梦结幽情厚似书。偶得一时清静处,寒香披露瘦魂疏。
霜晨登高
凌晓盘缘踏白霜,苍苍衰草泛秋香。堆丹棘果繁枝累,软齿生津已半行。
金秋写菊寄情十九大
缤纷秋菊正开时,把翰皴成彩墨枝。染就金花方十九,香迎盛会拟新诗。
鹧鸪天·挖洋芋
南亩晴风露正晞,银锄起落问田畦。刨金掘玉秋云下,藏窖归筐小院西。栽春雨,培夏时,披星戴日不知疲。一盘香味开花笑,感涕天酬已忘饥。
重阳
一任秋阳回昼暖,时光静谧闭书迟。闲揉倦眼开窗景,偶得香风袭臆脾。疏柳难藏双雀戏,长云好送字鸿离。还看花气源何处?盆菊盈阶正放时。
拉卜楞
夏河流净水,紫气瑞长天。梵宇峨峨起,经声朗朗传。酥灯燃昼夜,法号响山川。藏学安多府,宗承显密专。
桑科草原(新韵)
桑科青若洗,沃野广无边。朗朗天风净,悠悠牧影闲。苍鹰旋远目,藏女舞长鞭。不觉霞归去,游人醉忘还。
夏河所见
彩灯炫藏寨,户户念弥陀。篝火燃秋夜,锅庄好踏歌。
书感
拙翰难书锦秀章,汲泉研墨虑思长。舔毫铺纸临窗写,涂罢唯他砚透香。
丁酉大雪前七日夜
丁酉立冬 一
厚霜残月两相辉,枯菊堪眠好梦归。冬事姗姗秋事了,依然篱落向曦微。
二
青黄野草牧云流,夕露朝霜押晚秋。说是洮州冬信早,晴风岸柳弄娇柔。
咏伞
彩绸裁取几成圆,瘦骨撑开一片天。春雨绵绵如有意,骄阳灼灼若逢缘。石街践水消魂后,土院乘荫落蕊前。感念云氏千古德,出门难忘共尘烟。
咏梳(新韵)半月华雕处宝奁,每合酥手指纤纤。当晨梳就香波动,对镜妆成瀑布悬。惯教排牙丝缕缕,竭勤乌首意拳拳。不惊临乱惊闲置,载梦旋归没齿年。
首曲黄河
西下昆仑脱野马,徘徊草地几流连。仙姝舞袂飘飘举,春梦萦宵袅袅还。天外源源波滚滚,胸中每每思翩翩。当时心有千千结,赢得青莲兴喟然。
鹧鸪天·丁酉大雪
洮水悠悠万古长,冬来雪意不飞扬。晴风猎猎冰封岸,长夜沉沉月映窗。方屏好,旧书香,捧来斜卧读灯光。此生唯爱时人遗,自逸闲心自得芳。
石枣儿
凌风霜叶尽,树树夕阳红。殊味留山鸟,欢归采撷童。
步韵石老师七律《大雪》
高原冬日尽朝晖,岩隙巢空燕不归。霜满黄坡摧草芥,烟弥裸树笼城围。晨风凌厉浣天净,羽祆温绵扮体肥。道是清心须静处,晓登长岭敞胸扉。
原玉:大雪 石文才
洮河吐雾沐朝晖,水运珍珠万斗归。举首寒霜笼旷野,回眸旭日照身围。薄烟缭绕远峰瘦,残雪依偎近岭肥。网上抒怀酬唱和,只期诗友敞心扉。
冬夜
冬事如常岁月歌,高风滚滚影婆娑。依门仰眨繁星眼,凭梦神游素汉河。浪细水冰无济渡,云轻天近好凌波。原来上界长清冷,空足惊成踢被窝。
丁酉冬久旱逢雪
一
天风着意送琼瑶,先把浓云布碧霄。寒暮垂垂宁万籁,惊成晓梦白辽辽。
二
持寒秉洁自苍穹,闲散飘忽籍朔风。魂断路人迷扑眼,跚跚微步笑匆匆。
小寒
风高寒夜月,已得半窗明。惺眼窥帘隙,空心度点更。更年眠意少,阑岁薄云轻。感念时光好,诗从静处生。
隆冬雪日
群芳寒九了无痕,唯有琼花舞晓昏。北国天干无厚雪,吾家室暖有芳樽。
樽盈绿蚁频斟酌,瓯溢春烟可慰存。流感未痊停饮久,幽村野路漫消魂。
读帖随感
徜徉晋帖时,每与古人期。坠石崩云势,惊蛇舞鹤姿。顿毫如岳稳,导墨似泉漓。冉冉韶光短,南窗月影迟。
第二篇:瑞刚丁酉冬日咏怀诗四首
瑞刚丁酉冬日咏怀诗四首
——花甲抒怀 2018.1.12
一
春寒夏暑金风凉,几度慷慨几沧桑。回顾来路深浅迹,漫论平生多短长。余年犹怀志千里,晚岁更喜酒满觞。霞飞烂漫心气盛,愿伴桑榆声高吭。
二
丁酉过后又丁酉,岁月蹉跎鬓已秋。少壮常怀移山志,晚岁犹思为国忧。杏坛布道四十载,粉笔磨碎万千头。但得面颊有晕色,且喜心中无鬼薮。
三
心高气傲志满怀,高堂明镜鬓发白。常忆少年仰天笑,更喜花甲三尺台。昂然挥洒教道义,俯首提笔抒诗才。愿借天工五百岁,更与多情寄幽怀。
四
年已花甲情愈真,教育腾飞待后人。前辈创业垂史册,晚生跟随莫沉沦。休谈征途多艰险,且喜事业正鸿燊。老夫愿做铺路石,青山满目慰我魂。
第三篇:军训感想(马锋锋)
军训感想
姓名;马锋锋(2011级市场营销1班
生活是酒,体验就是尽情畅饮,潇洒不羁,激情澎湃;
生活是茶,体验就是静心品味,怡然自得,旷远幽静;
生活是水,体验就是努力感知,清新无奇,至净至纯。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藏身于不为人知的角落,只有体验过个中滋味,才能发掘出人生最闪亮的一页。
军训就像生活,只有用心体验,才能发掘出更多闪亮的宝石。
军训,它让我品五味人生尝五彩生活。
大多人都认为军训很苦,很累,我认为这只是一般人的看法,当你真正参与了,你就会发现,在这里面有五味的人生,也有五彩的生活。全班同学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为自己班级增光的场面是其中最为壮观的。记得,训练场上,大家一起站军姿,不到位的,大家一起帮助改正。豆大的汗水夹杂着雨水从我们的脸上流下来,没有一个人用手去擦,这些都表现了全班同学的决心:一定要练好,一定要让自己的班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尽管我们只是普通班,我们也是很了不起的。在训练场上休息时,我们和教官谈天说地,有时,听教官说话,大家一个个都笑得前俯后仰,完全忘记了苦和累„„
军训,它让我学到许多。
濛濛的细雨依然下着,我们在雨中训练,我们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教官,但他用坚定的目光告诉我们“坚持”,在军营里找不出“辛苦、疲劳、劳累„„”这些抱怨的话。我学会了坚强。“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它让我想起了轰轰烈烈牺牲在战场的无数英雄,它让我想起了出现在国家每个角落的绿色身影。
一个个整齐的军队,就像一首诗。它让我想起了一座座如雨后春笋般冲出大地的高楼,它让我想起了,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的全国人民。
在每个军训的日子里,我们更彻底反醒自己。能经历磨练才证明坚韧,能经得起挑战才说明勇敢,能度过挫折才能展示成功。雨中我们的脚已开始发麻,发酸,风吹过,我们摇摇欲坠。教官看到我们抱怨的眼神,还是告诉我们“坚持”。
烈日晒黑了我们的皮肤,却使我们滚烫的心流一滴泪水。微风习来,吹散了多日来的疲倦,留下了许多许多难以表达的东西。记忆在军训的日子里,我们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很好,但不挠地坚持着,始终如一地追求着,使我们军训无悔,我们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家里,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全心全意呵护我,我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长辈们,请你们以信任的目光为我送行,不要再担心我会在前面不远处摔倒,多给我几次独立经受风雨的机会吧!你们走过的路,已经给了我许多关于人生、命运的启迪。你们应该把你们肩上扛着的重担卸一点到我肩上来,因为我的肩太软太嫩。把搀扶我的手收回去吧!经历了这次军训,我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请让我用自己的双脚去支撑渐渐长大的身躯。
军训他让我体验军人生活,让我终身得益。
军训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痕迹,也让我额外地收获了许多东西。站军姿可谓是最难熬的项目。第一次还行,第二次太阳好像故意和我开玩笑似的,死死地盯着我,汗水沁出了额头,衣服也被浸湿了。腿好酸,脚好痛,一分钟,二分钟,十几分钟过去了,教官还没有喊停的意思。休息的时间却短暂,没一两分钟就又开始训练。好在坚持下来了,军训磨炼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简单的生活,清淡的饮食,一般的宿舍,构成了部队生活。不一定每个人将来都会成为军人,现在有幸体验一下军人的生活,将终身得益。
总之,军训我将终身记忆
响亮的口号,展现了我对未来的信心;
嘹亮的军歌,编织出我美妙的今天;
劳累的军训,铸成了我军人的体魄。
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出我内心对军训深深的情感。军训使我们领会到凡有军人的地方,就有壮怀激烈的豪情;凡有军人的地方,就有无私无畏的精神;凡是有军人的地方,就有团结一致的人民。军训让我们有了更多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军训让我们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思想不甚成熟,军训让我懂得团队的精神对一个集体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军训更让我看到了祖国光辉的未来。
一抹绿色又将退去,正如潮落时,总有一种让人感觉是涨潮的冲动。一抹一抹的回忆,一次又一次地冲击在我的心灵。但海水最终要退下去,绿色最终要离去,现在的我才知道什么叫无语凝噎。现在的我才知道一句再见的分量。再见了绿色,你犹如大海给我广阔的心胸,让我体验到了惊涛骇浪,让我见识了祖国的壮丽富强。最后再向你珍重,说一声再见,言有尽而情无终。
第四篇:马刚烈士生平事迹
革命烈士——马刚
沈北新区东部石人山脚下有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叫马刚村,解放前叫刘千户村,在村小学墙外有一座绿树掩映,红墙环绕,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马刚烈士就长眠在这里。他的英雄业绩代代传颂,他的光辉形象像苍松翠柏,傲然挺拔,万古长青。
参加革命 锻炼成长
马刚,原名马吉瑞,曾用名马文吉,1920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西伏落乡西伯章村一个贫苦家庭里。童年的马刚由于家境贫寒,断断续续地读了不到三年书就被迫辍学。十三岁时,他离家到二十多里外的门东村给一个富农当长工。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门东村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正在当长工的马刚积极参加了党领导的反抗地主富农剥削的斗争。在斗争中,马刚逐步懂得了只有跟着共产党,劳苦大众才能翻身得解放的革命道理。1938年11月,马刚经刘者彬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马刚先后担任了西伯章村地下公安员、晋察冀边区临时政府通讯员、安国县第三区通讯员、区民政助理员等职务。
1939年夏,马刚担任了西伯章村地下公安员,主要任务是轮流到地主、富农家做工,以便掌握情况。由于马刚身体单薄,力气不足,干起活来非常吃力,但他努力克服了困难。为表示革命决心,他根据当时的一首广为流传的抗日歌曲中的“好男儿志刚刚”的歌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马刚”。
1939年年底,马刚被党组织调到区办的小兵工厂里工作,承担起组织民兵制造土枪土炮的任务。当时,制造武器缺少原料和技术设备,困难很大。缺少原料,他就和战友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到敌占区去买旧弹壳,回来加工;不懂得技术,他就刻苦学习,大胆搞试验,直到成功。有一次,在试验小炮时,突然发生爆炸,马刚身上多处受伤。由于弄不到药,只好用盐水冲洗伤口,剧烈的疼痛使他头上不断渗出汗珠,但他却一声不哼。没等伤口痊愈,他就急着返回工厂继续投入了紧张的军工生产。
1940年,敌伪在西伯章村设立了中心碉堡。这是敌人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为了掌握敌人的动向,马刚又回村担任了地下公安员,搜集敌情。马刚工作认真细致,一有情况就及时向上级反映。有一次,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伪警察张子健,鬼鬼祟祟地窜回村里,他发现后立即向区里报告,协助民兵将张子健抓获,押送到县里进行了公开处决,为民除了一害。
为了争取和瓦解伪军,马刚曾多次摸到敌人炮楼附近进行政治宣传,动员伪军弃暗投明。为打击日本侵略者,马刚经常带领民兵夜间出击,埋地雷、炸碉堡、掐电线,使敌人不得安宁,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调往沈阳 消灭东大会
1945年“九三”胜利后,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门东村接连几天召开群众大会,庆祝抗战胜利。但过了不久,时局又紧张起来:
国民党军队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接收了北平、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大城市,控制了京汉、京浦两条铁路线,原来的日伪军及汉奸走狗、地富分子相互勾结,组成还乡团,投靠了国民党,疯狂地向人民进行反攻倒算。为了斗争需要,上级党组织决定调马刚到冀中地区集训,并在集训后派他参加了赴东北政工干部大队。马刚满怀解放东北,建设东北的强烈愿望,和北上的同志们跋山涉水,日夜兼程,于11月上旬来到沈阳。
1945年11月中旬,马刚被沈阳市委分配到沈北蒲河总区工作。当时蒲河地区反动地主武装“东大会”和“西大会”活动十分猖獗,到处抢男霸女、收租逼债、欺压百姓,作恶多端,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为了解放沈北地区的广大群众,开辟我党我军工作,区党委与三五九旅、保安三旅决定消灭这股反动武装。1945年11月下旬,马刚和一名当地干部化装成牛贩子,深入到匪徒经常活动的石山子、刘千户一带侦察,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摸清了“东大会”头子佟玉洲、关宪一等人的底细、活动规律,敌人的实力以及附近的地形情况。随后,马刚同区领导、三五九旅首长共同研究制定了作战计划。12月3日晚,部队冒着北风烟雪悄悄开进了东部山村,并严密封锁消息。次日拂晓,部队分三路包围了刘千户村。清晨,马刚带领中路主攻部队埋伏在东面老家山头向张家坟发起了猛烈进攻,南北两路部队也同时发起了进攻,三面枪声大作,冲锋号齐鸣,枪声、手榴弹和炮弹声响成一片。“东大会”的乌合之众哪见过这个阵势,个个胆颤心惊,扔掉武器向西奔柳条河、清水台方向逃去。就这样,我军在人
民群众的支援下一举消灭了“东大会”反动武装。“西大会”反对分子闻风丧胆,没过几天也被消灭了。东、西大会被一举消灭,广大劳苦群众欢欣鼓舞,敲锣打鼓扭秧歌欢迎解放军,欢庆翻身得解放。
发动群众 减租减息
1945年11月末,马刚奉命到刘千户分区担任区委书记兼区长。他领导分区干部群众以分区所在地刘千户村为中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开始的时候,由于当时一些老百姓听信了反动分子的谣言,对共产党没有信心,纷纷离家出走,刘千户村大部分人家人去屋空。马刚对此非常痛心,他身着便服进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仅用十天时间就摸清了基本情况。为了深入发动群众,他根据村民严重缺粮的现状,决定首先着手解决缺粮问题。马刚带人将村中积谷粮仓打开济贫,给一百多个缺粮户分发了粮食,并给特困户分了双份粮,使老百姓由衷地感激并开始相信共产党,那些不明真相离家出走的群众也陆续回到村里。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群众发动起来了,同时也培养锻炼出一批骨干分子,刘千户村正式成立了以陈子良、戴巨贤、王尚林等贫苦农民为核心的政权组织——清算委员会,一场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开始了。通过“减租减息”运动,清算了以伪村长郑自衡、陈启伟为首的保甲长、汉奸和大会头子等47人,夺回被霸占的房屋8间,土地28亩,罚款2800元,减租1242亩,返给贫苦农民粮食15120斤,那些顽固的地主也乖乖地如数减租了,恶霸地主、“东大会”头子关宪一和朱祥周全家逃跑,刘
千户村取得了减租减息运动的大胜利。
在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的同时,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政权,1946年2月马刚又组建起人民革命武装区小队,马刚亲自担任指导员。队伍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很快由20多人发展到60多人。区小队与蒲河总区保安大队紧密配合,坚持在蒲河、清水台、刘千户一带开展游击战,毁道路,炸桥梁,监视敌人,在懿路、新台子等地堵截为市内国民党军队运送粮油的车辆,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敌人惶惶不可终日,把他们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多次悬赏捉拿马刚均未得逞。3月的一天,国民党207师的数百名匪军突然向驻在刘千户的蒲河总区保安大队和刘千户区小队进行猖狂进攻,妄图将我革命武装一网打尽。敌众我寡,蒲河区委决定突围,马刚主动要求留下,掩护部队突围。组织批准后,马刚等人带上枪支弹药隐蔽到村西小庙里吸引敌人火力,英勇阻击敌人,主力部队则向村东冲去,兵分两路顺利突围。主力部队脱险后,马刚等人又机智勇敢地躲过敌人追杀和搜捕,在天黑时分赶到铁岭县李千户安全归队。
人民战士 永垂不朽
1946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猖狂,白色恐怖笼罩着沈北地区。根据斗争形势需要,我党、政、军撤到沈阳东北部的铁岭、抚顺交界,在铁岭县李千户村成立了沈铁抚联合县。同时,将刘千户区小队编入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大队第六中队,马刚担任指导员,继续领导第六中队及当地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当时,在蒲河南部的仲官屯,一小股“东大会”残余势力死灰复燃,蠢蠢欲动,横行乡里,欺压百
姓。28日晚,马刚奉命率队连夜出击,包围了仲官屯,彻底消灭了这些“东大会”残余分子。战斗结束后,他们把大部分战利品分给了当地群众,只留下一部分现金作为中队的活动经费。当时,队伍中以高云程为首的几个别有用心的人主张分掉现金,但马刚坚持原则,坚决不同意,于是这几个人怀恨在心,密谋杀害马刚。6月20日晚,程序和马刚率领第六中队部分同志转移到后腰堡的二道沟宿营。这时,高云程等人预谋第二天早上合伙叛变。次日清晨,叛徒们分别溜出村外的南山和北山向村里放枪,假充敌人包围进攻。马刚听到枪声后,为保护首长和同志们的安全,独自出门察看敌情,不幸被叛徒高云程黑枪击中,当即牺牲,年仅25岁。
1949年3月,为了纪念马刚烈士,新城子中心区委在蒲河区召开了马刚烈士追悼大会,当场处决了罪恶的叛徒高云程。同时,把马刚烈士的坟墓从二道沟迁移到烈士生前战斗过的刘千户村,并将刘千户村改为马刚村,将村小学改为马刚小学。乡政府成立后,又用烈士的名字命名为马刚乡人民政府。
第五篇:马刚作文感动
天,渐渐的冷了。那刺骨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大地,在一夜之间,带来了迟到的寒冬,又送走了上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秋天。北风呼呼的吹者,街上的行人少了许多,那原本繁华的步行街 也变的冷清的多了。剩下的行人都穿着厚实而又沉甸甸的书包快步向家走去。
在一个街角处,我看到了一大堆行人拥在那里,并且在交头接,小声议论着什么。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向前一探究竟。我努力挤进人群中,只见,一位两鬓花白的老奶奶,蜷缩在墙角中。他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毛衣,脸上脏兮兮的,粘了许多恶心的东西。嘴边,一条口水顺着她的脸边滑下,一双呆滞的眼睛莫名其妙地望着周围的人群。人们开始纷纷议论起来了:“这个老太太真可怜,也不知道她的家人到哪里去了,他们肯定要急死了。”“唉!真不知道她该怎么办,希望她不要被冻死”。“真是的,这个老东西跑出来干吗!真丢人现眼”。我看那老人也着实可怜,便走上前拿出纸巾递给她。她也用她那迷茫的眼睛看着我。她突然狰狞地咧开了嘴,发出一声恐怖的笑声。我吓了一跳,连忙向后退了两步,手也不由自主地缩了回去。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这时,从人群中挤进一位同样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满脸焦急地跑过去,拉着她的手说:“你看你,我一回头你就跑出来了,你看看,手都发紫了”。他把大衣脱下来,披在老奶奶身上,老奶奶也安详地躺在老爷爷怀中,两人就这样顶着寒风走向那大片的居民区走去。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被打动了,我懂得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含义了,因为在老爷爷对痴呆的老奶奶的那种关怀中,我知道了亲情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