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国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的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对中国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的分析
【摘要】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根本价值立场和基本价值选择, 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也是以民为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升华。我国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中,应更为重视民众的价值偏好,切实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符合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保证民众的利益,这样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
【关键词】价值取向 地方政府 绩效评估 【正文】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根本价值立场和基本价值选择,应是从民生的维度衡量政府绩效,并且强调地方政府在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做到以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终极目标。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也是以民为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升华。
一、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总体特色(一)绩效评估框架体系构成系统化
对评估框架体系构成的研究,桑助来教授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中做了较为系统的概括,认为这一总体框架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八个评估体系,这些体系有的已初步形成,有的正在建立之中,有的还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它们既代表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特色,也代表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发展至今所取得的初步理论和实践成果。这八个评估体系分别是:中国地方政府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国地方政府部门绩效指标体系;中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中国政府公共项目绩效评估体系;中国政府绩效审计体系;中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体系,尤其第八个体系是以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为代表。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全国性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近些年来很有起色,每年公布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越来越引起各地方政府的关注,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更广泛的空间。
(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多元化
总体而言,政府绩效评估“地方先行”的特点非常鲜明,且呈现了多样化的常态。同时这种多元化趋势在省、市级绩效评估的典型中,又以市级典型居多。如上海市杨浦区机关目标管理系统---杨浦模式、青岛市目标绩效管理体系---青岛模式、江苏省南通市综合绩效考评---南通模式、贵州省直机关目标绩效管理---贵州模式等。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省份不同程度地探索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在我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实践中,涌现出省级、市级等不同层级的典型,它们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先行者,为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诸如福建省是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在2000年初,该省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乡、镇以上机关全面推行机关效能建设,探索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又如湖南省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坚持全面科学评估。对地方各级政府既要评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还要评估民生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政府自身建设指标、行政效率指标、行政成本指标、等部门特色指标。并把改善民生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与中央政府要求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事实上地方政府的典型评估模式远不止以上这些。甘肃兰州的第三方评价、南京的万人评议政府、哈尔滨的立法先行评估模式仍然都是公认的。这些以整体推进型绩效评估模式、战略导向型绩效评估模式、目标责任型绩效评估模式、问计于民型绩效评估模式、三位一体式绩效评估模式、干部实绩型绩效评估模式等等多样的评估模式凸现了中国特色的评估模式的多样化。
二、中国特色政府绩效评估中民生价值取向界定
党的十七大以来,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改善民生,追求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突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意味着,各级政府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应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充分重视民生价值取向。
有人认为,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一定的倾向性;[1]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的
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很多学者都用“倾向性来界定价值取向”[2]具体来说,价值取向就是指一定行为主体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价值目标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决策的行为倾向。价值取向使主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即对主体行为在价值选择中具有定向功能和选择功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应是评估的主体把政府作为一个社会行为组织对其行为结果和终极目标的基本价值判断、价值确认和利益选择。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价值取向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 是政府绩效评估之魂。”[3]因此,确定价值取向以及做出相应的价值选择成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中之重。
所谓民生价值取向体现在绩效评估价值理性上, 就是要以民众为绩效评估的价值主体, 重视民生指标的构建,以满足民众需要、达到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追求。“政府绩效的最终评判标准应为实际创造的公众价值大小。”[4 ]“群众满意原则是行政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5]可见政府在进行绩效评估过程中, 个人的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实现和保护是政府绩效评估的真正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大以来,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改善民生,追求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突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对各级政府绩效的评估应重视民生指标,以民生为重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为参照系。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开始转变观念,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置上初步实现了由政府本位到民生本位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也理应实现由“政府本位”转向“民众本位”,重视民众的价值偏好,切实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符合民众的需求。2009年4月25日桑助来的《中国政府评估报告》首发,从报告的内容分析来看报告中更突出强调要重视民生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也就是说,我国在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选择上要更加凸显出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理念,这不仅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要遵循的基本的价值标准,同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改善民生应是有中国特色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价值取向
第一,科学整合评估中民生价值取向。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这种变化也对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具体来说一是绩效评估价值取向自身的变化对绩效评估体系目标定位的影响,另一种就表现为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相互之间的影响导致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其结构功能中的主次地位的变化。如若民生价值取向载体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成了,那么这个评估指标体系将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相对稳定性。加之,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支配着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调整,为此必须科学的整合评估中民生价值取向,一旦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被评估主体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那么绩效评估的主体就会按照民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的要求去调整、变革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的结构、指标的权重、评估的方式和方法等,进行配套彻底的整合了。“整合评估价值取向是要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取向为轴心,以民众本位为根本,以有限政府取向为基础,以效益标准取向和系统评估取向为保证。”[6]从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理性方面来说, 就是要以民众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主体, 以满足民众需求, 尊重民众评价标准;而从工具理性方面来说, 就是要以绩效评估评估活动的展开是否尊重民众权益,评估的方式方法是否达到民众满意,评估的终极目标能否切实改善民生为标准来选择绩效评价工具。改善民生,以民为本应当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重点, 科学的整合评估中的民生价值取向也就是指引和推动政府绩效评估向以民为本的方向发展,把绩效评估的结果是否有利于改善民生,作为衡量政府绩效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
第二,评估价值取向坚持民生导向原则。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温家宝总理也曾明确指出,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 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要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显然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目标也是要让广大民众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让广大民众共享社会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此我国政府在进行绩效评估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只追求经济增长指标,也不能唯GDP增长指标马首是瞻,应该把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评估价值取向转变为以民为本改善民生的评估价值取向,不仅仅要注意转变过程中坚持民生导向的原则,而还要在实际的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也要深入贯彻落实,在实际评估工作中积极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 这样也就实现了在行政管理领域帮助政府切实解决就业、就医、社保、低保、教育、环保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目标, 这充分体现出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党和政府始终不渝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与执政
为民的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去实现改善民生的本质要求。归纳起来说,在政府绩效评估领域中应该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基本理念,政府绩效评估中应坚持民生导向的原则,引导和推动政府绩效评估向以民为本的方向发展。并且要以民众为绩效评估的价值主体, 以满足民要,尊重民众评判为最终的目标,以此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民众为主体的评估为改善民生价值取向奠定了基础。“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关心的民生问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 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也是任何其他方式所不可取代的。”[7]首先,应该明确在评估过程中,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最终关系到政府绩效评估能否真正发挥促进公共生产力的作用。随着西方社会新管理运动的发展要求,公民作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及公民作为社会的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使我国成为一个高绩效的政府,应当彻底变革政府为评估主体的模式,真正实现“问绩于民”。由于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民众参与评估的忽略, 使得绩效评估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达到公众满意的要求和目的。其次政府履职责的效果,应该更多的听取民众的声音,我国政府应该构建公开的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估机制, 问绩于民。具体到地方政府的干部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以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为借口, 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政府政绩”。地方政府要依照民众本位的观点,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 形成科学的目标导向, 优化行政资源配置, 使各部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就是把绩效评估是否达到民众满意, 能否为民众谋取利益,作为衡量评估工作好与坏的根本标准,因此我国政府在绩效评估中选择民生为本、改善民生的价值评价标准。
四、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更应重视民生指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开始转变观念,在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设置上初步实现了由政府本位到民生本位的转换,为此政府绩效评估中应该更加重视民生指标,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放在首位。“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价值取向的载体和保证,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价值取向的外化和具体表现形式,离开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价值取向的实现,就可能流于形式,就落不到实处,就得不到保证。”[8]民生价值取向的实现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政府改善民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我们应当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来完善指标体系的建立, 将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内容纳入指标体系中。具体来说,民生指标应包括就业率、收入分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生活居住环境等内容。今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带动和影响下,地方政府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地方政府弱化了GDP指标,增加关系民生的指标,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放弃了GDP的考核:很多的地方政府都能够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这三大民生之本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民生指标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点内容,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践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行动。
以安徽省为例子来说,安徽省在2009年年底对省政府考核各市政府的绩效评估中适当调低了经济指标分值,调整后的目标体系来分析,“其中有24相指标,新增调整了10项指标,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人民生活等民生方面的指标共有13项,占全部指标的一半以上。”[9]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有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重视民生指标体系的构建,使政府绩效评估都围绕着重要的民生指标体系来运作,同时有些地方政府也在发展指标设置上都突出了民生的指标,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重心也在向改善民生这一理想的方向转化,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在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上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为本的要求,从指标设计的基本规律出发,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
五、对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展望
我国在公民评估政府的效果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下一步应重点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为评议主体的公民素质的提高,民意调查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民主意识,重要的是需要一定的技术;二是作为被评议部门的政府政务公开的加大力度。当然在评议的内容、方式、组织部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还应当理性思考,具有理性的价值取向,在使用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国外的做法有两个:一是面向公务员个人的,结合评估结果实行绩效工资和绩效奖金;二是面向部门的,评估结果与部门预算相结合,实行绩效预算。这两个做法都可以借鉴。通过及时公开评估结果,使绩效与财政预算拨款挂钩,不断降低行政成本。对公务员实行业绩奖励和绩效工资,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对我国来讲,更重要的一点是将评估结果真正与干部的升迁结合起来,关注绩效评估的过程,更要注重结果导向。当然这一切展望都要基于对民生价值基本取向的再思考,要以民生指标体系的建设为根基。总之,我们应摒弃单纯强调经济或GDP指标在内的
一切片面性认识和错误做法,坚持民生为本,改善民生作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标准,以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取向为中心,以“民众为本”取向为基本理念,科学整合并不断完善评估计体系民生价值取向,以民生价值取向为导向,引导和促进政府绩效评估向以民为本的方向发展。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我们的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改善民生,追求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的突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笔者认为各级地方政府在进行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一核心理念,以民生为本位,构建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民生价值取向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以这种理念作为今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可参照的标准,保证我们国家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民主化,更加贴近百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个体的利益。随着我们迈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以及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更是任重而道远,只有建立以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才能更好的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目标。因此,我国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中,应更为重视民众的价值偏好,切实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符合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保证民众的利益,这样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建南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与最佳管理实践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2002.03 [2] 吴建南,郭雯菁 《绩效目标实现的因果分析:平衡计分卡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应用》,工作论文 [3] 彭国甫 《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 中国行政管理, 2004 ,(7): P75-79.[4] 薛红焰, 王义《试论政府绩效评价中的社会公众评议》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5,(4)P:22-24.[5] 徐邦友 《试析政府绩效评估的新取向》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报, 2000,(3)P: 77-82.[6]郭济 《绩效政府理论与实践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一版P33 [7] 俞可平《民主与陀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 郭济 《绩效政府理论与实践创新》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第一版P32 [9] 王义 《困境与变革: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论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8第一版P:57
第二篇: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分析
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分析
专业: 学号: 班级编号: 姓名:
有关人士预计,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劳动力就业问题,而21世纪失业大军的主体将是大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指出:为便于毕业生就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不仅是求职者,而应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目前非常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和经济热点问题。创业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一个人要想获得创业者的成功,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创业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创业能力。而创业价值观是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创业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在创业时采取的行为方式的判断和选择的标准,指导和调节着人们的创业目标和创业行为,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大学生是否会创业,他选择的创业目标,创业方式,他创业的过程都是受到创业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既具有一般价值观的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是指具有创业期待、积存创业潜能并以一定社会责任感等要素结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亦即创业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创业目标重要性的认识和在创业时采取的行为方式的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要求大学生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具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具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要求大学生具备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具备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具备为理想奋斗的实践能力。现今大学生的创业取向,多数以自主创业为主,而立志于事业单位打拼者少,问卷也表明,大学生的创业观念主要是以家庭背景和社会传媒影响为主,可见大学生受自主创业热潮影响甚深,使得积极性高涨,但缺乏对创业风险进行谨慎考虑,团队一致认为大学生当中盲目从众者为数不少,着实不可忽视。
在创业价值意义上,多数大学生的观念倾向于以生计为基础,同时更注重于自我理想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说明大学生多数心存志向,但为实现社会价值者,只占少数,社会责任感强度不够。在创业途径上,大学生普遍认为坚定创业的信念是影响创业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说明大学生意志力强,热情丰富。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除了对创业的好处宣传外,也要加强对创业的风险宣传,让大学生理性看待创业。同时,在对自己的创业能力和资源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客观理性。要使大学生创业价值更加高尚,须大力加强感恩与风险的道德教育,把实现社会作为大学生创业的至高信念,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更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添一番色彩。
第三篇:和谐: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如今,没有人怀疑物质生态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而文化为人们提供的是精神生态,在坚持发展文化主旋律的前提下,形成多样文化和谐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和谐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的美好追求。我们所要实现的和谐社会不是局部的和谐,而是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和谐;也不是暂时的和谐,而是长远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其中具有基础性、普遍性且长远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就是文化和谐。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只有造就深层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是一个相对的、发展中的概念,它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前提,有差异、有不同,才有和谐的存在。和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中的统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迄今为止,没有差别、没有矛盾的社会尚未出现。从美学的角度讲,差异是一种美,有差异的存在,才能形成和谐。没有差别,也就无所谓和谐。正因如此,“不同而和”
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常态,是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消灭各种差异与矛盾,而是要使各种差异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这样才能产生协调与和谐。“不同而和”原则运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可以有许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并存与共同发展,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文化和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文化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方式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目的意义和发展动力,是人类安身立命之要所。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通过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不断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和文明程度,从而使人成为一种具有崇高境界的真正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的历史。然而,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由于工具理性的过分张扬,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造成价值理性的缺失。正因如此,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状态时提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可以说,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以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最终目的。因为先进文化的先进性,源于它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合理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永恒的历史追求。因此,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文化发展的归宿。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历史性转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完善,更加重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正因如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抉择。
以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构建文化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体现为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文化建构、文化选择、文化发展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是人类理性在探求自身生存发展和自由过程中的最高体现。构建文化和谐,能否形成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创造和理性选择至关重要。自近代以来,在对中国现代化的曲折探索中,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从器物、制度到文化,人们的文化自觉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价值取向的确立,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觉,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文化建设增添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也使我国文化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为文化的发展营造了健康的生态环境。
中国走向现代化是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不可能套用任何现成的文化模式。发展先进文化,实质上是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的文化创新,这就需要我们站在现代文明的基点上,以开放的姿态、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和超越的意识,理性地看待与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继承,但这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创造性的继承,包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以期明了究竟什么是表征我们民族的优良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优秀传统,什么是至今仍在阻碍着我们迈向现代化的精神桎梏;对外来文化也必须借鉴,但这借鉴是有所选择的吸收,是一种理性的调适与有机的融合,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甚至是某一国家文化的顶礼膜拜。只有这样,才能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变成全民族自觉的文化实践。
第四篇:地方政府网站评估结果分析
地方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一、整体评估结果分析
(一)省级政府网站相对较好,地市次之,区县网站整体发展水平最为滞后
我国省市县政府网站总体上呈现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省级政府网站相对较好,地市级政府网站稍弱,而区县政府网站最差。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省级政府网站整体绩效指数最高,为0.40(如下图所示)。65%省级网站在教育、社保等重点领域能够初步搭建网上服务框架,并提供一览表、政策解读、办事指南等服务资源,网上互动渠道建设和互动效果较好,信息公开水平也明显提高;而区县政府网站平均绩效指数仅为0.12。大部分区县政府网站建设仍不够理想,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重点民生领域服务内容很少,资源也比较分散,对公众“有帮助”的服务不全面,对公众“有用”的信息更新也不够及时,区县级政府网站服务水平亟待改善。
图 45省市县政府网站整体绩效水平
(二)东部地区政府网站相对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好
领先政府网站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从地市百强政府网站分布来看,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东部地区的百强网站数量达55%以上,相对来看,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28%和17%。我国地市百强政府网站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 46东中西部地区地级市政府网站分布情况
注:百强网站分布情况相见第三部分“地方政府网站区域比较分析”。
东部地区政府网站综合绩效较高。评估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省、地市和区县政府网站的平均绩效指数最高,为0.44。70%以上东部地区政府网站能够围绕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证件办理、企业开办、资质认定、互动交流和信息公开的服务框架,整合政府各类服务资源,内容比较丰富;中部地区政府网站仅在教育、社保、互动交流和信息公开等部分领域提供服务,资源相对较少,服务内容不如东部地区政府网站全面,而西部地区多数政府网站在这些领域的服务内容更少。
表 39东、中、西部地区省市县政府网站绩效比较
东、中、西部地区省市县政府网站绩效情况
东部 中部 西部
省级 0.52 0.36 0.32
地市 0.36 0.24 0.18
区县 0.18 0.12 0.06
平均 0.44 0.30 0.25
(三)信息公开、互动交流较好,就业、住房服务最差
2010年地方政府网站重点领域服务整体绩效水平如下图所示:
图 47地方政府网站重点领域服务整体绩效水平
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评估结果显示,信息公开绩效指数最高,为0.42,多数省、地市和区县政府网站加大对机构概况、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统计、人事、规划、财政等信息的公开力度,信息公开更加全面,内容更新更为及时。
互动交流渠道和效果明显提升。多数省、地市和区县政府网站均提供了互动交流渠道,如设置领导信箱、投诉举报、网上留言、在线访谈、视频直播、网上调查和意见征集等栏目;一些网站能够及时公开用户留言及答复情况,定期组织在线访谈活动,开展网上调查等,网站互动效果明显增强。
就业、医疗和住房服务不够理想。多数地方政府网站就业服务信息很少,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收费项目等医疗信息“很难找到”,购房统计、房屋合同范本、房产机构查询等住房服务资源“很少见”,就业、医疗和住房等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加强。
二、重点领域评估结果分析
(一)教育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90%以上的网站围绕学生和家长需求,提供了教育领域相关的政策文件、学校查询、招生考试等服务。但是,总体水平明显不足,尤其在政策解读、深度准确的便民服务整合和提供不够,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政府网站教育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31,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教育服务资源。其中,北京、广东、上海、辽宁、安徽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五名。但是福建、四川、海南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教育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市政府网站教育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22,缺乏公众关注较高的教育服务。其中,青岛、深圳、广州、成都、济南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的前五位。但是佛山、无锡、中山、苏州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教育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区县政府网站教育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24。其中,厦门市思明区、北京市朝阳区、杭州市余杭区、武汉市武昌区、上海市静安区等网站教育领域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的前五名。但是北京市东城区、扬州市仪征市、深圳市宝安区、宁波市余姚市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教育领域的服务能力还需加强。
图 48地方政府网站教育领域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教育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幼儿园就读、小学就读、初中就读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均超过0.25,能够发布就读政策、整合学校基本信息;外来人口就读、高中就读服务情况次之,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20和0.21;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4,对辖区内场馆资源整合力度明显不足。
图 49地方政府网站教育领域各指标绩效指数
1、基本教育政策信息发布情况较好,但学区划分、解读等深度政府信息公开不够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60%的政府网站发布了各教育类型的入学、转学、借读、休学等方面的政策,以及较为规范的指南信息。但是仅有不足10%的政府网站公开学区划分情况、教育政策解读等方面信息。其中,厦门、海口、罗湖等网站及时发布本中小学招生划片相关政策,包括学校名称、拟招班数、拟招人数、划片招生地段、片区等信息,并能够全面的公开学生申请、学校入户调查、招收学生名单公示等时间安排情况,方便学生择校入学。
2、半数网站提供了教育机构查询服务,但缺少机构资质、师资力量等服务信息
评估结果显示,半数政府网站整合了辖区内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的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其中,青岛、深圳、成都等20余家政府网站整合辖区内小学、初高中等学校信息资源,从学校基本信息、领导介绍、机构设置、教师信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同时提供了包括学校招生入学、毕业升学、课程及收费情况等在内的详细办学信息,为广大市民了解辖区内教育资源,解决小孩上学问题提供良好的参考服务。但是绝大多数网站仅能提供基本信息,没有提供或整合学校的资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深度信息,整合深度不容乐观。
3、教育考试服务资源提供情况相对较好,但人性化程度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70%以上政府网站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考、高考等考试相关服务资源。其中,省级政府网站建设情况最好,地市政府网站次之,区县政府网站相对较差。浙江、北京、福州等网站提供了招考动态、考试报名、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等服务。但是多数网站考试服务分散在不同栏目中,资源隐藏极深,不方便用户查询使用。
4、文化设施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亟待加强
评估结果显示,30%左右的政府网站整合了辖区内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信息,其中,北京、成都等30余家网站提供的文化设施情况较好,公开了场馆简介、工作时间、收费标准、联系电话、乘车路线等信息,并通过电子地图予以展现,易用性、实用性较强。但是绝大多数网站没有提供场馆的工作时间、收费情况、乘车路线、联系电话等深度信息,资源整合情况不容乐观。
5、多数网站教育资源展现方式不够人性化 评估结果显示,30%左右的政府网站以策划教育专题、模拟上学场景等方式整合相关服务资源,方便学生和家长使用。其中,深圳、佛山、福州等189家政府网站按照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别整合学校信息、教学质量、招生信息、入学、转学、休学、升学等不同环节的服务资源,方便查询。济南、青岛、杭州等52家政府网站结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模拟学生就读考试实际办事场景整合教育资源,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教育类型,涉及入学、转学、休学、借读、升学等不同环节,提供了政策文件、学校信息查询、办理流程、常见问题等服务,方便学生就读。但是仍有80%左右的网站教育服务分散在不同栏目下,或隐藏很深,不方便查找,人性化程度不够。
(二)社会保障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65%以上的网站提供了政策法规、网上办事服务和便民查询等社会保障服务内容。但是,从整体来看,多数网站在政策解读、表格下载、医疗机构查询和保险待遇标准查询等方面明显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网站社会保障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36,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服务资源。其中,北京市、福建省、辽宁省、上海市、广东省等网站社保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山西省、湖北省、江西省、浙江省等网站社保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社保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地市网站社保领域服务情况次之,平均绩效指数为0.21。其中,深圳市、青岛市、广州市、成都市、武汉市等网站社保领域的指标绩效较好,分列社保领域绩效前五名;但是,衢州市、淮北市、池州市、聊城市等网站的社保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社保领域的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区县网站社保领域服务情况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2,多数网站社保服务还是空白,不过,福州市鼓楼区、北京市东城区、深圳市宝安区、上海市静安区、北京市西城区等网站社保领域指标绩效相对较好,分列社保领域绩效的前五名。但是,上海市青浦区、南昌市新建县、天津市静海县、上海市嘉定市等网站的社保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社保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加强。
图 50地方政府网站社保领域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社保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养老保险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24,网站能够发布养老保险政策、提供网上办事服务等内容。失业保险服务和医疗保险服务表现次之,平均绩效指数分别是0.18和0.16。工伤保险服务和生育保险服务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13和0.12,多数网站对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和待遇标准查询服务的提供明显不足。
图 51地方政府网站社会保障各指标平均绩效
1、多数网站能够公开社会保险政策法规,但政策解读信息严重不足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74%的网站能够公开社会保险相关政策法规。省级网站表现较好,所有省级网站都公开了社保政策法规,82%的地市网站和50%的区县网站也能公开社保政策法规。其中,上海市、福建省、辽宁省、深圳市、青岛市等网站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公开政策法规,而且能够整合提供政策解读。例如,深圳市政府网站策划了社会保障专题,按照保险类别公开了国家、省、地市、区县政府发布的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同时,对社会保险的参保、缴费、待遇标准等政策进行解读。但是从整体来看,大多数网站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解读信息严重不足,不方便公众理解。
2、社会保险网上办事服务能力差距明显
评估结果显示,地方网站提供的参保、转移、接续、退保、待遇申领等社会保险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上海市、福建省、深圳市、青岛市等网站全面提供了五类保险的参保、转移、接续、退保、待遇申领的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服务,服务水平较高。但是仍然有20%的网站没有提供任何社会保险网上办事服务,服务能力差距明显。
3、部分网站能够提供定点医疗机构查询服务,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省级网站和部分地市、区县网站能够提供定点医疗机构查询服务,其中,北京市、湖南省、福建省、深圳市、青岛市等网站在提供定点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整合机构业务范围、医院等级、乘车路线等深度信息,服务水平较好。但是仍有超过70%的地市网站和82%的区县网站在定点医疗机构的查询服务方面,存在内容缺失或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4、社会保险待遇标准查询服务相对较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少数网站能够提供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待遇标准查询服务,例如,北京市网站提供了生育保险的产前分娩医疗费用报销标准、计划生育费用报销标准、男女职工的生育津贴待遇标准等查询服务,服务内容实用、易用。但从整体来看,社会保险待遇标准查询仍然是社会保障领域服务的最短板,服务质量亟待提升。仅有不足20%的政府网站提供了社保待遇标准查询服务,并且内容更新不及时、覆盖面不全、标准不易理解等问题比较突出,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5、越来越多的网站通过场景式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评估结果显示,24%的网站能够以场景式方式整合提供社会保障领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的人性化、易用性程度较高。例如,北京市、陕西省、深圳市、青岛市、广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网站细分用户对象,并按照办理社会保险、变更转移社会保险、申领社会保险待遇、退出社会保险的实际办理流程,策划场景式服务,有效的提升了网上社会保障服务获取的便捷性。但是场景式服务模式的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三)劳动就业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80%的网站围绕公众和企业需求,提供了就业领域相关的政策、行政办事和便民服务。但是,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尤其对政策解读信息、准确实用的便民服务整合、提供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平均绩效指数为0.21,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的服务资源。其中,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福建等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四川、江苏、天津等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就业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市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0,缺乏公众关注较高的就业服务。其中,青岛、深圳、苏州、佛山、厦门等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排名的前五位。但是宁波、中山、南昌、攀枝花等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就业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区县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13。其中,北京市大兴区、深圳市罗湖区、扬州市仪征市、北京市东城区、深圳市宝安区等政府网站的就业领域指标绩效相对较好,分列就业领域指标绩效的前五位。但是铜仁地区印江县、广州市越秀区、青岛市胶州市、宁波市北仑区等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就业领域的服务水平还需加强。
图 52地方政府网站就业领域绩效指数
就业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14,能够较好地提供再就业服务信息、职业介绍机构基本信息等服务;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技能服务的提供情况相对较弱,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11和0.12,能够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南、毕业生招聘信息,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相关服务;自主创业服务提供情况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08,对辖区内创业优惠政策与解读、创业优惠办理指南的提供明显不足。
图 53地方政府网站就业领域各指标绩效指数
1、就业政策信息发布情况较好,但政策解读等深度信息公开不足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60%的政府网站能够发布失业人员再就业、自主创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但是从整体来看,仅有不到10%的网站能够对劳动就业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公众不能准确、透彻地了解政府相关规定,是地方政府网站亟待加强改进的方面。其中,厦门、佛山、广州、武汉等政府网站能够针对毕业生、再就业人员、在职人员、高技能人才、农民工等人群,及时发布培训补贴、实施办法、优惠政策等信息,并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解读,内容充实,方便公众就业、再就业。
2、部分网站能够提供就业相关的便民查询服务,但服务的深度、内容丰富度仍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40%左右政府网站在不同程度上整合了辖区内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自主创业服务机构等便民服务资源。其中,成都、深圳、珠海、福州等网站全面整合了职业培训和鉴定服务机构信息,提供诸如名称、认定范围、性质、地址、培训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方便广大市民了解获取上述服务。但是绝大多数网站仅提供了机构的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没有发布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收费标准等深度信息,服务的实用性较弱。
3、网上办事指南的规范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评估结果显示,60%以上的网站提供了就业派遣办理、就业落户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等指南,但半数网站的办事指南没有提供办理时间、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办理流程等信息。此外,还有超过30%的网站尚未提供就业领域相关的行政办事服务,不便于用户使用。
4、大多数政府网站对就业招聘服务的整合力度不够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30%左右网站能够整合单位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其中,佛山市网站不仅发布了用工单位的招聘信息,如单位名称、招聘职位、岗位要求、薪酬待遇等,同时还提供求职者发布个人求职信息的渠道。但总的看来,绝大多数网站对就业招聘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尚未提供招聘会、单位招聘、求职等方面的信息。
5、政府网站就业服务资源的整合展现方式亟待改善
评估结果显示,不超过20%的政府网站能够以专题、场景等方式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方便公众和企业使用。其中,福建、青岛、厦门等百余家网站按照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自主创业、职业技能等不同主题分类整合行政和便民服务资源,方便用户查找。济南、杭州等50余家网站结合毕业生、再就业人员、创业者、用工单位的需求,模拟实际办事场景,整合了劳动就业相关服务,提供了政策文件、服务机构、办事流程、问题解答等服务,方便用户使用。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的劳动就业服务分散在不同栏目下,或隐藏很深,不方便查找,服务的易用性程度很低。
(四)医疗卫生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80%以上的政府网站以满足公众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在医疗保障、看病就医、健康服务等方面,积极宣传医疗保障政策,整合医疗机构和药店药品信息等服务。但是,医疗领域服务总体水平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医疗收费、门诊就医指南、预约挂号、疾病预防等深度便民服务,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网站医疗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29,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医疗机构和食品药品等服务资源,但对下辖地区的服务整合力度较弱,同时疾病预防和食品药品安全等动态信息公开的及时程度有待提升。其中,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三名。但是云南省、河南省、广西省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医疗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市网站医疗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23,已经初步整合辖区医院和药店的基本信息,但医院业务信息、门诊就医指南、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提供明显不足。其中,青岛市、深圳市、济南市、武汉市、厦门市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五名。但是绵阳市、安阳市、廊坊市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医疗领域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区县网站医疗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6,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医疗服务普遍缺乏。其中,深圳市罗湖区、厦门市思明区、青岛市崂山区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三名。但是郑州新密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和平区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医疗领域的服务能力亟待改善。
图 54地方政府网站医疗领域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医疗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多数网站整合提供了辖区医院查询、药店名单名录服务内容,绩效水平相对较高;但基本药品目录及指导价、门诊就医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等服务质量相对较弱。
图 55地方政府网站医疗领域平均绩效水平
1、部分网站的医疗机构、药店等基本信息公开较好,但信息的深度和全面性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湖北省、安徽省、青岛市等316家网站主动公开了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陕西省、厦门市、吉安市等257家网站主动公开了药店地址、基本药品目录信息,方便了民众查询医院、药店。如,青岛市网站整合提供了全市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基本信息、业务范围、特色医疗设备、各科室介绍、专家出诊、住入院指南等内容;吉安市网站整合提供了各区县的药店信息,包括药店名称、许可证号、企业性质、地址、经营范围、电话等信息,便于公众查阅。但多数网站不能全面的整合提供辖区内医院、药店的基本信息,同时也不能详尽的提供机构的业务范围、专家介绍、药品指导价等深度信息,不便于群众看病就医和购药。
2、少数网站提供了门诊就医指南服务,但网上预约挂号服务较差
评估结果显示,成都市、青岛市、佛山市等137家网站能够提供医院门诊、出院、转院、入院指南和医疗项目收费查询服务。如,成都市政府网站提供了全市200余家医院的就诊流程、180余家医院的出入院指南、200余家医院的挂号方式,便于公众了解医院就医信息。但多数网站不能全面整合所辖医院的门诊、出院、转院和入院指南,同时700余家网站没有提供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不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便捷的办事服务。
3、疫苗接种信息提供较好,但疾病预防动态信息不足
评估结果显示,大连市、温州市、济南市等203家网站能够提供疫苗接种点和传染病等便民服务。如,温州市政府网站提供所辖11个县市区疫苗接种点查询服务,包括区疫苗接种点的地址、联系电话、门诊时间、育苗类别、接种时间、接种地点、收费标准等信息。但多数网站不能全面、及时、准确的发布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公共场所、居住环境、饮用水等卫生监测结果信息,不利于公众做好传染病以及各类卫生问题的应对。
4、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动态信息发布亟待加强
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40家网站能够及时发布食品执法监督信息和安全质量信息,并有效整合了食品药品企业和行业信用等信息,推出了食品药品相关查询服务,方便公众了解食品药品安全现状。但是绝大多数网站没有详细及时的公开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的监督执法结果信息,部分网站甚至没有提供此方面的服务,公众不能便捷的获取食品药品的安全信息,对公众饮食安全和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
5、场景式和专题成为医疗领域人性化服务资源整合的主要展现形式
评估结果显示,36%的网站能够以场景式或专题的方式整合提供医疗领域服务资源,医疗领域服务的人性化、易用性程度较高。如,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深圳市、青岛市、柳州市等网站整合医疗保障、医疗机构、药店、药品、食品药品等服务资源,开设医疗专题服务;广州市、济南市、潍坊市等网站围绕看病就医的查找医院、查找药店、门诊、入院、转院、报销等流程,策划场景式服务。但是上述人性化服务模式的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五)住房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60%以上的网站围绕公众和企业需求,提供了住房领域相关的政策、办事和便民服务。但是,总体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尤其在政策解读、合同范本下载、保障性住房公示等内容整合和提供不够,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政府网站住房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18,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住房服务资源。其中,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四川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五名。但是海南、安徽、河南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住房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市政府网站住房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12,缺乏公众关注较高的住房服务。其中,深圳、青岛、济南、武汉、厦门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住房领域绩效前五位。但是大连、宁波、杭州、福州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平均绩效,住房领域的服务能力还需加强。
区县政府网站住房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1,较少提供房地产企业查询、保障性住房申请等服务。其中,北京市大兴区、深圳市宝安区、深圳市罗湖区、青岛市崂山区、北京市东城区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排名的前五名。但是龙岩市上杭县、青岛市市北区、上海市静安区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住房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图 56地方政府网站住房领域绩效指数
住房领域的相关服务中,房地产市场管理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14,能够发布政策文件、房屋成交统计分析信息;房地产机构查询服务平均绩效指数为0.1,能够整合房地产开发企业、估价机构、经纪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信息;房屋租赁服务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09,对租赁房屋指导价、租赁合同范本下载、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与税费缴纳资源整合力度明显不足。
图 57地方政府网站住房领域各指标绩效指数
1、多数网站较好公开保障性住房申请政策、指南信息,但申请公示、摇号公示等信息公开薄弱
评估结果显示,60%左右的被调查网站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保障性住房申请的相关政策、申请指南等服务,为申购者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其中,北京海淀、深圳罗湖等网站对保障性住房的申报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内容涵盖申请指南、准入条件、供应对象、办理机构、所需材料、户型面积等信息,并提供申请流程图,图文并茂的对申购或配租流程进行描述,指导性较强。但是绝大多数网站尚未提供申请公示、摇号公示等深度信息,不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2、房屋买卖政策、统计信息公开相对较好,但房源信息、合同下载服务的实现情况相对较差
评估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网站对房屋买卖的政策、房屋成交统计分析等信息进行公开。其中,广州市政府网站通过“阳光家缘”对本市十区2006年以来的房屋交易信息进行公开,内容涵盖交易宗数、交易面积、交易金额和成交均价,对购房者购买房产提供参考。不足30%的网站,如深圳、西安等50余家网站,整合了辖区内预售商品房的项目位置、预售证号、开发企业等信息,以及二手房的房屋面积、用途、代理中介等信息,内容较为丰富、详实。但是,超过70%的网站缺少对新建商品房可售房屋查询、房屋合同范本下载、税费缴纳等深度服务资源的整合。
3、半数网站能够提供房地产相关企业基本信息,但企业资质、经营范围等深度信息公开相对较弱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40%的网站提供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查询、房地产估价机构查询、房地产经纪机构查询、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查询等服务,而且多数网站缺乏对机构资质、经营范围、年检等深度信息的整合。长沙、温州等百余家政府网站能够公开房地产相关企业的名称、资质、信用记录、投诉记录、主要从业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4、房屋租赁服务拥有率极低,成为住房领域服务最短板
评估结果显示,房屋租赁服务是地方政府网站住房领域服务的最短板,整体水平严重偏低,不足20%的网站,如北京、黑龙江、佛山、厦门等网站,提供了租赁房屋指导价、租赁合同范本下载、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与税费缴纳等方面的服务,为规范、指导本地区房屋租赁市场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5、住房服务资源组织方式的易用性有待加强 评估结果显示,25%左右的政府网站能够以专题、场景等方式整合住房领域服务资源,分类比较清晰、内容较为丰富,易用性较强。其中,武汉、佛山、厦门等近200家政府网站建立了住房专题,在专栏中整合了新房购买、二手房购买、房屋租赁、保障性住房等各类住房信息,为用户查询本市房源、了解住房市场提供方便。北京、深圳、杭州等80余家政府网站结合用户对住房的不同需求,模拟购房租房场景整合服务资源,覆盖新房、二手房、保障性住房、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住房需求,提供政策文件、房源信息查询、办理流程、问答解答等服务,方便用户查询。但是仍有70%左右的网站没有结合用户使用习惯提供住房领域的相关服务资源,或要通过多层路径查找,不方便用户使用。
(六)交通出行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50%以上的省级网站提供了长途汽车出行、交通道路查询、交通路况等交通领域服务,40%以上的地市网站提供了公共汽车出行、长途汽车出行、驾驶证办理等交通领域服务,但是多数网站在交通基础设施查询、出租车出行、路况查询、驾校查询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网站交通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29,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交通服务资源。其中,北京市、上海市、陕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等网站交通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广西省、河南省、山西省等网站交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交通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地市网站交通领域服务情况次之,平均绩效指数为0.17。其中,青岛市、深圳市、厦门市、杭州市、济南市等政府网站交通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交通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张家界市、湘潭市、德宏州等网站的交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交通领域的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图 58地方政府网站交通领域平均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交通领域的相关服务中,汽车出行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37,网站能够提供公共汽车线路查询、长途汽车线路查询等服务内容。交通路况和设施查询服务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17和0.06,绝大多数网站没有提供加油站、停车场等查询服务。
图 59地方政府网站交通领域平均绩效指数
1、多数网站能够提供公共汽车查询服务,但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72%的网站能够提供公共汽车线路查询服务。其中,北京市、上海市、陕西省、福建省、柳州市、珠海市等19家网站不仅提供了辖区内公共汽车线路、长途汽车线路查询服务,而且能够提供费用、发车频率等深度信息的查询。但是绝大多数网站不能及时更新公共汽车线路,服务的实用性、时效性亟待提升。同时,超过70%的网站没有提供公共汽车收费标准查询服务,实用性亟待提升。
2、面向驾驶员的网上办事服务能力差距显著 评估结果显示,地市网站面向驾驶员的证件办理、机构查询等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杭州市、深圳市、青岛市、长沙市、成都市等网站全面提供了驾驶证办理、驾校查询、机动车检测等办事服务,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水平较高。但是,仍然有超过42%的地市网站没有提供任何驾驶证办理服务,超过80%的地市网站没有提供驾校查询服务,超过75%的地市网站没有提供机动车检测服务,整体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3、少数网站提供了交通设施查询服务,但整体拥有率还亟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仅少数网站提供了停车场、收费站等交通设施查询服务。如,上海市、广东省、陕西省、湖北省、青岛市、成都市等网站能够准确及时的提供加油站、停车场、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标准等查询服务。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有280家网站没有提供任何交通设施查询服务,不方便公众驾车出行。
4、交通路况信息查询服务相对较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少数网站能够以电子地图或通知公告的形式提供交通路况查询服务。例如,北京市、广东省、湖北省等网站以电子地图形式提供了路况查询服务,公众可以查询辖区内主要干道以及主要高速公路的交通拥堵、限行、施工和气象信息,极大方便了公众出行。但仍然有14家省级网站和252家地市网站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路况查询服务,分别占相应网站总数的43%和69%,地方政府网站的路况查询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5、地方政府网站的交通违法违规查询服务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评估结果显示,12家省级网站和80家地市网站全面提供了驾驶员积分查询、机动车违法违规查询等服务。但是仍有15家省级网站和180家地市网站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上述服务。说明,交通违法违规查询服务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现象,25%的网站能够提供较为实用的服务,而54%的网站却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交通违法违规查询服务。
6、交通专题成为提供人性化交通领域服务的主要展现形式
评估结果显示,有35%的省级网站和23%的地市网站能够以专题的方式分类整合交通领域服务,交通出行服务的人性化、易用性程度较高。例如,北京市、陕西省、深圳市、青岛市、佛山市等网站根据公众需求,分类提供了公共汽车出行、路况查询、驾驶员办事、交通违法违规等服务内容,有效的提升了网上交通服务获取的便捷性。但是上述服务模式的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七)证件办理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地方网站在证件办理领域提供了户籍身份、婚育收养、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类、医疗卫生、司法律师、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网上办事服务。但是总体水平仍显不足,办事指南的规范程度、表格下载的服务数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情况如下:
区县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31,比较好的提供了本区县的证件办理服务资源。其中,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大兴区、青岛市四方区、北京市东城区、扬州仪征市等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指标绩效较突出,分列证件办理领域的前五位。但是,天津市西青区、杭州市滨江区、青岛平度市等网站的证件办理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绩效,证件办理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地市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24,部分网站没有提供任何证件办理服务。其中,青岛市、深圳市、苏州市、广州市、济南市等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绍兴市、张家界市、连云港市、郴州市等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证件办理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图 60地方政府网站证件办理领域平均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证件办理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婚育收养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29,网站能够发布婚育收养政策、提供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等服务内容。户籍身份服务表现次之,平均绩效指数分别是0.25。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类证件办理服务表现一般,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19和0.17。社会保障类
证件办理服务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绝大多数网站没有提供社会保障类证件办理的政策法规和办事服务。
图61地方政府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指标平均绩效
1、数网站能够公开证件办理政策法规,但缺乏相关解读信息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67%的网站能够公开证件办理相关政策法规。其中,北京市、广州市、厦门市、深圳市、成都市等省、市网站提供了政策法规及解读信息。例如,深圳市政府网站司法律师类证件办理栏目中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司法部《律师执业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律师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为办理律师证件的用户提供法律帮助。但是从整体来看,证件办理政策法规的解读信息严重不足,不利于公众办理或申请相关证件。
2、网上证件办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评估结果显示,64%的网站提供了网上证件办理服务,但是服务能力差异显著。例如,青岛市、深圳市、苏州市、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大兴区等网站能够全面提供户籍身份、婚育收养、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类、医疗卫生类等方面证件办理的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服务。但是,仍然有超过36%的网站没有提供任何证件办理网上办事服务。
3、细分用户对象提供证件办理服务,方便各类用户办事
评估结果显示,31%的网站能够围绕证件办理领域的办事需求,细分用户对象,为各类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办事服务,有效的提升了网上证件办理服务获取的便捷性。例如,北京市、深圳市、青岛市、无锡市、济南市等网站针对户籍身份领域证件办理的用户需求,将用户对象细分为本地人、外地人、港澳台人士、外国人等四类人群,并根据证件的不同类别提供有针对性的办事服务,有效的提升了网上证件办理服务获取的便捷性。
(八)企业开办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政府网站结合企业开办流程,提供了名称登记、前置审批服务、工商注册登记、刻制印章审批、消防证件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申请、税务登记等方面的服务。虽然地方政府对企业开办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企业开办总体水平仍显不足,办理企业开办业务过程中表证单书的下载、审批服务目录的提供情况、人性化场景式服务的实现程度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总体上看,省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较好,绩效指数为0.39,表明省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资源整合程度实现效果较好。其中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天津等网站企业开办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数绩效前五位。福建、黑龙江、江苏、江西、山西等网站企业开办水平与该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地市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绩效水平相对较差,绩效指数仅为0.21。其中,深圳、广州、济南、青岛、武汉等政府企业开办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数绩效的前五位。哈尔滨、合肥、宁波、镇江、温州等政府企业开办水平与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区县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水平则相对较差,绩效指数为0.33,这表明区县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仪征市、深圳市宝安区、北京市东城区、青岛市市北区、青岛市崂山区等网站企业开办绩效较好,而上海市静安区、武汉市武昌区、杭州市余杭区、厦门市集美区、南京市江宁区等网站企业开办水平与该网站的整体绩效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 62地方政府网站企业开办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上述企业开办的相关服务中,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等企业开办业务实现情况相对较好;企业名称核准、前置审批服务、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等企业开办深度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刻制印章审批、消防证件办理等企业开办业务实现程度较差,需要引起政府网站的重视。
图 63-地方政府网站企业开办平均绩效水平
1、企业开办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差异显著,仍有部分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企业开办服务内容
评估结果显示,31%的政府网站提供企业开办网上办事服务。成都、厦门、佛山、深圳、武汉、南京、苏州等网站整合企业开办相关单位业务系统,提供名称核准、工商注册登记、刻制印章、组织机构代码、消防检查、税务登记等消防的申报及查询服务,提升网上办事服务水平,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如佛山市政府网站围绕名称核准相关的申报及查询服务,为公众提供名称核准在线申报服务,提升网上办事服务水平。但是,部分网站没有提供网上企业开办服务,不利于公众办事。
2、多数政府网站能够提供表格下载服务,但缺少表格填写说明与示范等深层次的服务。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67%的网站提供企业开办表证单书下载服务。深圳、厦门、成都、武汉、杭州等网站提供了名称核准、前置审批、工商注册登记、刻制印章、组织机构代码、消防检查、税务登记等相关申请书、表格下载服务,方便用户办理企业注册,便利公众生活。如深圳市政府网站整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名称核准、公众注册登记,市地方税务局税务登记,市公安局消防局消防检查等相关申请书、办事表格等,方便公众办理相关事项。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企业开办表格填写说明与示范等服务内容,并且存在部分表格由于政策变化过期失效,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3、围绕具体办事流程整合服务资源,策划企业开办领域一体化场景式服务。
评估结果显示,13%的政府网站能够通过一体化、场景式等人性化服务形式,整合相关服务资源,提供企业开办服务。青岛、北京、杭州、南昌、武汉、苏州、宝鸡、泰州等政府网站模拟企业开办的实际场景,开展服务导航,方便公众办事。如南昌市政府网站结合用户需求和单位业务职能,按照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企业类别,设立导航场景,提供的服务涵盖了登记相关的办事政策法规、服务指南、通知公告、在线申报、在线查询、互动资源等,较好的实现了企业开办服务的一体化。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人性化的企业开办场景服务,服务资源在网站各个栏目均有出现,极其不利于满足企业开办的相关办事需求。
4、企业开办领域应加强与用户交流互动,拉近政民距离。评估结果显示,9%的政府网站能够提供企业开办领域的互动交流服务。浙江、湖北、成都、深圳、济南、淮南、攀枝花等政府网站邀请工商、税务、消防支队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消防检查等社会关注的热点与广大公众进行在线实时交流,公众踊跃参与,部门负责人切实解答公众疑惑。例如,成都市政府网站邀请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政风行风热线”就企业开办过程中工商相关的事项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切实回答了公众关于工商注册、前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互动效果明显。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没有就最新的企业开办政策、流程、注意事项等开展网上交流互动,不利于政府办事效能的提升。
(九)资质认定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政府网站在资质认定领域能够提供面向教育服务机构、就业服务机构、食品卫生机构、交通运输机构、房产与建设机构的服务。虽然政府网站对资质认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网上服务总体水平仍显不足,办理资质认定业务过程中办事指南的规范程度、在线申报的服务数量、查询服务的实现范围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总体上看,省级政府网站资质认定较好,绩效指数为0.53。其中上海、北京、海南、广东、湖南等政府网站资质认定服务绩效较好,分列资质认定领域指数的前五位。但是,江西、湖北、辽宁、吉林、内蒙古自治区等资质认定服务水平与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地市级政府网站资质认定绩效服务水平相对较差,绩效指数仅为0.17。其中青岛、成都、深圳、广州、佛山等政府资质认定绩效较好,分列资质认定领域指数的前五位。但是,福州、南京、珠海、柳州、无锡等资质认定服务水平与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图 64地方政府网站资质认定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部分政府网站提供面向交通运输、教育服务等领域企业的服务;但是,面向食品卫生、房地产建设领域企业的资质认定服务则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是应当进一步丰富政府资质认定提供的服务内容,提升政府资质认定的服务能力,面向就业企业的政府资质认定工作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图 65地方政府网站资质认定平均绩效指数
1、部分政府网站能够公开资质认定相关政策法规,但政策解读信息严重不足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56%的政府网站能够公开资质认定相关政策法规。其中,四川省、深圳市、成都市等省、市政府网站的机构资质认定服务提供了政策法规及其解读,为机构资质认定办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定办事流程说明。如深圳市政府网站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办事服务提供了政策法规及解读服务栏目,栏目公布了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办理资质认定所应依据的政策法规文件及细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办理机构资质认定的用户提供了政策帮助。但是从整体来看,资质认定政策法规的解读信息严重不足,仍然是多数政府网站建设资质认定领域的服务短板。
2、资质认定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仍有部分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任何网上办事服务
评估结果显示,62%的各级政府网站提供药品经营资质、医疗器械生产资质、医疗器械经营资质、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资质、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资质等资质认定的指南、表格下载服务。其中,北京、浙江、深圳、厦门等省、市政府网站还提供了食品卫生企业资质认定在线申报功能。如北京市政府网站提供的药品零售企业认证服务实现在线申报功能,能够节省用户办事成本,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实用性较强。但是,政府网站资质认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仍然有超过38%的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任何资质认定网上办事服务,其中,绝大多数是地市级政府网站。
3、部分政府网站能够提供相关资质查询服务,但服务的深度还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51%的政府网站提供了资质等查询服务。其中,四川、北京、厦门、深圳、佛山等省、市政府网站能够提供资质机构深度信息的公开。如厦门市政府网站房地产机构资质认证服务中提供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工程设计单位、工程监理企业等企业机构的资质查询服务。但是,大多数的政府网站资质查询服务不能提供关键字查询功能,查询仅能显示机构名称、注册号、字号基本信息;而企业的基本介绍、经营情况、从业人员等深度信息无法查询,政府网站资质认定查询服务水平与公众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4、绝大多数网站能够按照业务主题对资质认定领域的服务资源进行整合
评估结果显示,26%的政府网站能够按照业务主题整合服务资源,提供资质认定服务。其中,四川、北京、深圳、厦门、成都、青岛、苏州等省、市政府网站面向企业的资质认定服务按业务主题进行分类,方便用户查找使用。如厦门市政府网站面向企业的资质认定服务栏目中按照业务主题不同,将其划分为教育服务机构、就业服务机构、食品卫生机构、交通运输机构、房地产机构以及其他机构,按照各类机构的业务主题整合资质认定服务资源。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资质认定办事服务资源整合效果较差,资源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5、网站缺少与用户的交流互动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13%的政府网站能够提供资质认定领域的专项互动交流服务。其中,上海、北京、四川、厦门、深圳、广州等省、市政府网站就企业资质认定开设在线咨询投诉渠道,就企业资质认定相关事宜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企业资质认定办理办理方面的问题。资质认定领域栏目涵盖卫生类资质认定网上咨询、就业服务机构认定网上咨询、交通类资质咨询投诉、教育类资质咨询投诉、建筑类资质咨询投诉等咨询投诉渠道。但是,绝大多数网站没有开展专项互动,同时,部分网站在应对公众的咨询投诉时,存在复不及时、答复推诿的现象。
(十)信息公开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政府网站能够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发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提供在线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渠道。虽然地方政府对信息公开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总体水平仍显不足,各级网站信息公开水平参差不齐,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反映政府办事职能的诸多深度政府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公开。
从总体上看,省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情况较好,绩效指数为0.66。其中四川、广东、北京、陕西、上海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较好,分列政府信息公开领域指数前五位。但是,福建、江苏、辽宁、安徽、山西等政府信息公开水平与该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地市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绩效水平次之,绩效指数为0.49。其中成都、青岛、广州、深圳、武汉、济南等政府信息公开绩效相对较好,处于政府信息公开领域指数前列。但是,佛山、福州、南京、珠海、柳州等政府信息公开水平与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区县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水平则相对较差,绩效指数为0.2。其中北京市大兴区、余姚市、杭州市余杭区、深圳市罗湖区、仪征市、深圳市福田区等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较好,厦门市思明区、青岛市崂山区、武汉市东西湖区、哈尔滨市道外区等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水平与网站的整体绩效相比,该领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五篇: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
桑助来
政府绩效评估是当代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坚持以绩效为导向,以公民满意为标准,以科学的测量评估为依据,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改进政府绩效考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政府绩效评估的试点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主要形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地方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试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各地先后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开始试行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到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各地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普遍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党政部门大力推行目标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全国有23个省区市实行了省区市级机关目标管理,90%以上地市级机关推行了目标责任制,有100多个城市实行了城市目标管理。进入新世纪,一些地方根据新形势发展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完善目标管理的方式和手段。1
目前我国的目标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绩效导向和绩效测评,正向现代绩效评估的方向转型发展。
二是不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我国的干部考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确定了德能勤绩全面考核,注重实绩的原则,但实绩考核标准和测评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单纯用GDP考核干部的倾向。近年来,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各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既有经济发展指标,又有社会发展指标;既有城市发展指标,又有农村发展指标;既重显绩,又重潜绩;既看当前,又着眼可持续发展。同时将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与主要领导个人的考核指标结合起来。二是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各地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突出考核重点,在重视经济发展指标的同时,各地根据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资源、能耗等方面指标列入政绩考核的重要位置。三是体现针对性,一些省市在制定干部考核指标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基础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分门别类地设置考核指标和标准,四是注重可操作性,许多地区在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时,都充分考虑操作性问题,明确了指标的含义,确定了指标的标准,设置了各指标的权重和分值,实行
量化考核,克服了原来在政绩考核中存在的重定性轻定量、重主观评价轻客观标准的问题。
三是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公民评议活动。公民和管理服务对象参与对政府业绩的考核是现代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我国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过程中,行政管理体系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公民社会参与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方式,不断拓宽公民和服务对象考评政府部门和公务员的渠道。南京市自2001年起,连 续六次开展了“万人评政府”活动,目前,我国大约有20 多个省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公民评议政府和公务员活动,许多地方将公民评议作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方式,并不断规范化制度化。
这三种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实践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对提高机关效率和行政执行力、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形成合理的用人导向和改善政府形象都具有积极意义,有力地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存问题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主要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
一是政府绩效评估发展不平衡。目前,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尚未在全国全面推开,大多数地区还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公务员个人总结代替部门考核,以会议代替绩效目标制定,以单项评比检查代替综合绩效评估。
二是政府绩效评估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法规保障。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十几年来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工作的启动和开展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人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目前,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政策法规,造成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持续性不强,经验交流和推广不够,评估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受到严重影响。
三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一些地方制定政绩考核标准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以GDP高低论政绩好坏,不能很好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存在忽视社会事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有的甚至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四是绩效评估的科学化程度不高。绩效评估的主体主要是上级行政机关,社会公众参与较少;评估的内容重工作过程成果,尚未深入到对工作最终效果的评估;评估方式多为 “运动式”、“评比式”,随意性较大,持续性规范性不强;政府绩效评估的封闭性、神秘性、主观性较强,透明度、公开化和客观性还不够,缺乏必要的社会监督和制约。
五是绩效评估理论对实践的引导力度不够。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一些研究主要限于对国外绩效评估理论的介绍和评鉴,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总结提炼不够,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基本经验及展望
一是科学定位,领导重视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根本。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是确定一个地区工作导向,决定主要领导人施政方式的大事,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履行,影响到公共资源的配置,牵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直接触及党政各部门及主要领导人员的权力和利益。因此,要将这项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必须将其摆在行政管理的中心位置上,主要领导亲自抓,成为名符其实的“一把手工程”。
二是先进的理念,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基础。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基于先进理念基础之上的新型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官僚体制的革命性创新,是一项开创性创新性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强烈的政治意愿,也需要有干事创业的团队去研究问题,实施变革。
三是坚持绩效导向,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核心。绩效评估成败的关键是能否科学地测评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绩效状况,绩效指标是测评的依
据。要认真分析绩效指标的特点和要求,科学确定绩效指标的结构和比重,处理好工作过程指标与绩效指标的关系;搞好定量绩效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坚持指标的可测量和可操作性。
四是群众的参与,社会的智慧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动力。公民参与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公民满意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开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动力机制不完善,更需要广泛开辟群众参与的渠道,吸取社会各界的智慧,完善评估体系,改进评估方法,形成评估合力。
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具备大力推行政府绩效评估的诸多有利条件和实践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深化思路,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作者系国家人事部规划司综合规划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