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

时间:2019-05-14 12:5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

第一篇: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农乃天下之本”

一、我国水资源利用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列世界第四。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十分匮乏,按照14亿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000立方米左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我国水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低,还存在着地理分布不均和时程变化的问题,具体来看,我国水资源呈现“五多五少”的局面,即总量多、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多、冬春少;山区多、平原少。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全国水资源不平衡的情况。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调查: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依赖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产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也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主体。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用水为3869亿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例约为55%,较2000年的63%降低了不少,但是农业依然是第一用水大户,全国农业年均缺水量达到300亿立方米。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大但总体利用率较低。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2,这意味着使用1立方米的水仅有0.532立方米被农作物吸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利用系数,农业节水迫在眉睫。

以色列是全球节水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平均每立方水可产2-3公斤粮食,是我国的2-3倍,其水肥利用率达到80%-90%。美国则是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3%的果树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三、我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1)分布不均匀,水源较分散

我国地域广阔,拥有多种气候特征,水源分布较为分散。天然降水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比如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黄、淮、海三大流域,耕地占全国40%,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8%,同时我国旱涝灾害较为频发,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较为常见,这些问题使得农业水资源不能更好的利用,不同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不同,浪费与紧缺共存。2)农业用水不科学,用水效率不高

我国农业用水受限于供水基础设施不完善,渠系完好率较低,工程配套差,灌溉方式粗放等问题,渠道灌溉区用水效率仅为30%-40%,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极为不科学。据统计,我国地表水利用效率约为40%,黄河流域中游地区能达到60%,一般发展中国家地表水利用率为30%,而发达国家地表水利用效率高达70-80%,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离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有近60%的灌溉水资源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被损失。

3)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农业水价较低

随着城镇化规模的扩张,水源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制造导致的废气废水胡乱排放,农业耕地中使用的化肥等通过降雨等途径进入江河,这些都对水源造成了极大地污染,使得可利用率降低。同时我国农业水价较为低廉,目前我国的国有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价格仍然低于成本,农业水价与价值相背离,致使水费在农产品成本结构中的比例不合理。据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显示,全国粮食平均每亩排灌费仅占每亩物质费用的5%左右,占总节水农业生产成本的3%左右,而化肥费用的同一指标则分别达到35%和20%,两者相差高达6倍多。显然农业水费的支出与水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符。农业水价不足以补偿供水的运行成本,水价无法维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灌溉工程因资金缺乏而维护不足,农业用水效益严重衰减。

四、我国农业主要节水模式:

我国水资源匮乏,就需要我们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而农业作为用水的主要产业更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节约用水,节水农业必须更快更广的普及。a)水肥一体化模式:是一种新的灌溉和水施肥技术模式。在加压灌溉条件下,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按照科学配方,将化肥溶解在灌溉水中,根据作物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和土壤水分、养分状况,把水和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加压灌溉有多种方式,最适合与施肥结合的是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和小管灌4种形式。该模式使千百年来的浇地变成了浇作物,把向土地施肥变成了向作物施肥

b)膜下滴灌: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有机结合的模式。灌溉水经过滤设施滤“清”后,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铺设在地膜下面的滴管(带),对作物播种后从出苗到全生育期,进行膜下灌水。其兼有地膜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的优点,将养分和农药以适当比例加入灌溉水中,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同时地膜的保温、保墒作用,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该模式适用于所有的地膜覆盖、有水源条件的地区推广。

c)集雨高效种植:是采取主动抗旱和集雨蓄水治旱的技术路线、收集并蓄存天然降水径流与先进农艺技术措施相结合、在作物需水关键期和干旱期进行补灌的技术模式,实现了雨水资源在时空上的人工调节和在农业上的高效利用。该模式的主要技术有:水窖集雨节灌、日光温室膜面集雨节灌施肥、果园集雨节灌、覆盖集雨抑蒸保墒等。

《“十三五”期间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是由农业部、财政部、水利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节水农业的政策,这对于我国节水灌溉农业来说,是直接利好消息,意味着我国节水农业未来发展大有可为。在政策的引导下,节水灌溉农业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相关水利设施,节水技术以及其衍生出的节水灌溉服务等都有着较好的前景。

“节约用水”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要将节水措施落到实处,通过采取各种举措深入的去研究、探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方法,把节约用水当做国家大计,自身义务来做。农业领域更应该向国外先进模式学习,再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节水模式,这样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能够增加农作物产能,增加收入,一起行动,必能成功。

成都农商通研究中心:冯敏

第二篇:浅论新疆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甘肃农业 2007 年第 1 期(总 246 期)

摘 要: 通过对新疆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推广先进灌溉技术与生物技术、因地制宜开发水资源方面提出了实现新疆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利用程度及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也直接影响着大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年降水量约400mm,而蒸发量达 3000mm,干旱少雨,每年 6 月~7 月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根据国家遥感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达 103 万㎞

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 28.1%。同时,新疆地表水资源量 794 亿 m3,由于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河流径流占全年 10%~20%,夏季占年径流的 55%至 70%,所有地表水灌区都存在着春旱缺水问题。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352 亿 m3,实际可开采量 152 亿 m3,现已开采 94 亿 m3。而且随着区内经济发展,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量加大,以及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水污染和水质恶化现象日趋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一、新疆水资源形成及分布的特点

㈠大气降水是新疆水资源形成的总来源 新疆地形封闭,外部河流入量少,大气降水是水资源形成的总来源,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是大气降水的转化。新疆年降水总量 2429 亿 t,每年由降水形成的水资源总量为 878 亿 m3,其中 793 亿 m3为地表水资源,85 亿 m3为独立的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如果加上由国外流入的水量 91 亿 m3,则新疆的地表水总径流量为 884m3。地表水资源的组成为:冰川融雪补给占22.5%,山地下水转化占 34.4%,山区降水直接补给占43.1%。新疆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252 亿 m3/ a[1]。

㈡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衡首先,新疆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新疆各地降水从时间分布看,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 4月~9 月份,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 4 月~9 月的降水占年总降水量的 75﹪~90%,盆地南部地区占 80﹪~90%,阿尔泰地区占50﹪~55%,伊犁地区占 55﹪~60%。阿勒泰和伊犁地区 10月~3 月降水比重较大,且以降雪为主,阿勒泰地区降雪占年降水量的 30%以上,伊犁地区约占 20%,积雪对地面具有保温保墒作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从空间分布看,降水主要集中于山区,平原区很少。新疆年降水总量为 2429 亿 m3,山区降水占84.3%,平原区占 15.7%。新疆降水总的分布情况是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其次,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衡,从时间分布看,大部分水量集中于夏季,6 月~9 月水量占年径流量的 70﹪~80%。

这使作物生长期供水较充分,但由于春季径流量少,约占年径流量的 17%,影响作物早期需水供应,造成春旱减产明显。从水资源分布看,南疆约占 /2 3,北疆约占 /1 3,但从单位面积所拥有的水量或者用平均年径流量来比较,则北疆比南疆大 1 倍。从河流发源地的分布看,北疆有大小河流 337 条,东疆 89 条,南疆 144 条。所以新疆河流分布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西北部多于东南部。若以策勒-焉耆-奇台划一线,分新疆为西北和东南面积大致相等的两半,则西北部占全疆产水量的 93%,为 737 亿 m3,而东南部仅占 7%,为 56

亿 m3。这造成一些地区水多地少(,如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伊犁河流域),而有相当部分地区则水少地多,水土平衡矛盾较为突出,对充分发挥水土资源潜力是不利因素,需修建跨区调水工程才能发挥其潜力。

㈢地下水从属于地表水, 二者相互转化, 具有多次重复利用的可能性 总的来讲,新疆地下水不是独立的水资源,它是从属于地表水的。新疆独立的地下水资源量不大,只有 85 亿 m3,绝大多数地下水是地表水的入渗,并转化为地表水补给河流。除此之外,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具有稳定性,这对灌溉农业十分有利。

二、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浪费严重,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科学管理 由于缺少全面的整体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同时存在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综合效益差。在一些用水集中的城市和工业密集区以及农业用水高峰,由于缺少水资源统一管理,各自为政,用水无计划,无定额,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新疆农业作为用水大户浪费严重,由于灌溉技术落后,部分灌区采用大水灌溉,致使地下水位上升形成渍水,加剧了土壤盐碱化。

㈡水质污染加重新疆河流、湖泊自净能力差,在人类活动区易受污染。一般而言,山口以上河流水质良好;河流进入农区后,农药、化肥残留物、城市垃圾、厂矿废水、废渣等使河流水质受到污染。据估算,新疆每年大约有 46 亿 m3农田排水。这些高浓度盐碱水本不应排入下游河道或蓄水体造成灌区盐分的恶化转移。但由于重灌轻排,或排水工程投资高、管理难等原因,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可以说农业对水资源的污染是环境劣变的敏感因素。另外,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 三废”排放量增加造成了水污染,如乌鲁木齐每天有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近郊河流, 使该地区浅层水体大部分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剧了城市用水困难。主要污染行业有石化、冶金、电力、造纸、机械、纺织等,这些行业废水排放量约占 53%,严重污染了水资源。㈢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新疆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40%,森林和草地被破坏,加剧了山地侵蚀,大量泥沙下泄带来水库被淤、库容减少、调洪能力降低,洪患日趋严重。近四十年来,新疆各地共发生大小洪灾 166 次之多,冲蚀草场耕地约 450 万 hm2,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水土流失更加恶化了新疆的生态环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造成大面积的干旱,导致生态脆弱,沙害严重。干

旱的气候,疏松的土壤表层与强大的风力相结合,形成了严重的风沙危害;灌溉农业形成的绿洲区面积 2.9 万 m2,仅占流域面积的 2.8%,盆地内沙漠面积达 36 万 m2,沙漠每年向南移动 10m~30m,和田地区被流沙吞没的农田达 2 万 m2,沙化形势严峻。㈣现有水利工程维护及配套差, 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新疆地区有不少水利工程修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或更早,设计标准低,配套不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往往仅考虑单一目标,综合利用率差,致使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许多大型灌区缺乏调蓄引控能力,工程设施老化,农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全疆水库总库容 58 亿 m3,已淤积 11 亿 m3。全疆农用机井 3 万多眼,完成配套的只有 2.5 万眼,一大批劣质井需要更新。由于水利工程不配套,管理措施不力,长期未能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水资源利用效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都低。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也给新疆农业带来了不小的问题。从新疆各地州产水模数来看:最多是伊犁地区;最少是哈密地区。巴音格楞蒙古自治州与和田两地州水资源总量虽分别列全疆第二、四位,但因行政区广大,其产水模数均较小,分别为

2.334 万 m3/km2、3.699万m3/km2,这两个地州因水资源不足而引起的生态境问题较突出。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和哈密是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需考虑跨流域调水。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

㈠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一是以河系划分,实行按流域统一管理的体制;二是按流域统一管理与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对水资源统一管理;三是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应体现在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取水许可、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在分级和分部门开发利用时,必须注重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㈡加强水资源保护治水要治本,要有明确的方向。应加强从上到下水环境的意识,把治水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制订治水计划和远景目标。加强水文水质及污染源调查监测工作,根据该区的特点,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除调整和完善现有水文水质监测站外,还应展开各种水文水质及污染源综合调查工作,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调查,密切监视一些市(县)水环境及污染源变化情况,全面掌握该区河流水质状况和排污情况,为提出主要污染物总体控制目标,有步骤地削减污染物入河排污量和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奠定基础。

㈢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对涵养水源、降低土壤中的盐分、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新疆现有植树造林 166.7 万 hm2,其在境内流水系中可降低由流水带来的盐分。据《 新疆土地资源》一书介绍:林木可净化空气,每公顷林木可吸收灰尘 3.6 万 kg, 吸收 CO21000kg、SO2720kg,放出氧气 730kg 事实证明,林木具有抑制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功能[3]。总之,生物系统可以给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所以要倡导人人种树,年年造林,利用生物系统工程改善环境条件、保护水源,提高水环境质量。

㈣ 推广应用先进灌溉技术和生物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滴灌、喷灌、低压管道输水、覆膜灌溉等灌溉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功效。改大水灌溉为水畦灌和沟灌可节水 20%~50%,喷灌可节水 50%~64%,滴灌可节水 34%~74%。此外,应推广运用先进生物技术,培育耐干旱、盐碱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及野生植被,以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应实施灌区实施水利枢纽节水改造工程,加强渠系防渗工程建设,提高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加大灌区改造工程的力度,实施水利枢纽节水改造工程;加强排水工程的建设,降低灌区地下水位,控制土壤盐渍化的发展,逐步减少盐渍化面积。㈤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 由于新疆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北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应以地表水开发利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天山北坡经济带、吐-哈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应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建立节水型农业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机制;南疆重点是合理调整灌区灌溉系统,加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实行渠灌、井灌相结合,防止土壤盐渍化,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另外,针对流域内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保证下游有充足用水的基础上,应该制定出在一定时期内各个不同地区适用的用水、取水量定额,经过论证之后使之法规、条例化,以此来约定各地区水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水平,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全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无序化和严重浪费,缓解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紧张趋势。

参考文献

[1] 新疆水土资源开发研究编写组.新疆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乌鲁木齐: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1.[2] 冯国华, 尤平达, 刘涛.新疆年降水量多年变化分析.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⑵.[3] 张捷斌.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干旱区地理,2001, ⑶.

第三篇:浅谈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我国水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从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如何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必须从整体出发,统一管理,并形成与之配套的节水调水措施和水资源再生利用等。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现状、水污染、可持续发展、节约用水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构成的水源危机成为我国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随着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仅仅重视水处理的环节是不够的,必须强调从水源开始的水质保障和水资源保护。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各种用水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因此,保护与利用水资源以及保证水源的水质是关键。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非常突出。因此,污水再利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污水作为水资源利用的关键问题是其水质,以不同回收利用为目标的污水处理是赋予再生水水资源价值的必要条件。

我国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不良的水资源管理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水资源的污染、甚至无水可用。

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拥有量少。我国水资源总量与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养活着世界上22%的人口。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降水是我国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而我国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平衡,年降水量和径流深度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四大流域片的耕地多、人口密,淡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19%,人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平均的18%左右。

在西部内陆沙漠和草原地区为我国蒸发能力最强的地区。而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千山丘陵区和三江平原,气温既低、湿度又大。

我国东北平原,黄河、淮河、海河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下水补给以降雨为主;而在西北内陆盆地则主要以河川径流补给为主。南方山区地下水补给量大;而东北西部、内蒙和西北内陆河山丘区径流补给少。

三、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水资源人均水量少;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3、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流含沙量大;

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各地极不平衡。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水资源。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

2、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建造水库;跨流域调水;地下蓄水;海水淡化;拖移冰山;恢复河、湖水质;合理利用地下水。

3、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止污染的法规;改革用水经济政策;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减少用水浪费严重和效率低的状况。

4、增加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普及城市下水道,大规模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以上的污水处理技术。

五、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1)调节气候。水是大气的重要成分。虽然大气中仅占全球水量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支持生物的气候。大气中的水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环运动起着不同地区的能量传输作用。

2)水流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流动的水开创和推动土地地貌的形成,重排地表景观以及三角洲形成等。水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也在岩石的物理风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3)水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水可以输送各种各样的材料和营养物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质可以沉降到水体,由水来输送,可以把污染物进行稀释扩散。

4)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0~80%。水是生命原生质的组成部分,并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还是生物体内外生物化学发生的介质。因此,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水与生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水是决定植被群落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还可以决定动物群落的类型、动物行为等。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生活、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2/3,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但是,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全球的水循环已大大偏离了它的自然状态,水的流动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口迅速增长,加快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污染了水体,森林破坏改变了蒸发和径流方向等,这些人类活动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破坏,使世界面临着水危机。

六、节水的途径及重要意义

节水主要包括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三个途径。

农业节水可以实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由于工业用水量大、供水比较集中、节水潜力相对较大,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取水和排污许可证制,控制工业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废水的排放量,使排放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得到控制。主要通过降低工业用水总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城市生活节水主要途径包括: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居民节水观念,鼓励节水,创建节水型城市;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改造供水网,加强管道检漏工作,防止漏损;开发、推广和应用节水器具和设备;适当运用经济杠杆节水。

节水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节水可以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缓解当前用水短缺的突出矛盾,更有利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节水可以减少水费开支,降低产品成本,减少给水和排水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削减给水厂和污水厂的建设数量或规模,降低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3、节水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减少水体污染,维护河流生态平衡,避免地下水过量开采产生的环境问题,对野生生物、湿地和环境美化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

4、短期节水措施可以增强对干旱的预防能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节水可以大大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从而提高正常年份的干旱预防能力。

七、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也是水利事业面临的课题。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我国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与探讨

我国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与探讨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水利的发挥的重要作用,水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提供着全球五分之一的电力需求,与煤炭等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可再生等优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资源,对水能资源优先开发利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水资源特征;水环境改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1.水资源定义与水资源特征

1.1 水资源定义

水资源是指由当地降水产生的,可以用于人们生产与生活各类用途,存在于河流、湖泊、地下含水层中的逐年可更新的动态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1.2 水资源特征

⑴ 持续性

水资源系统是动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维护水资源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适应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代际因素必须纳入这个系统之中,这不仅仅是伦理问题,也是人类延续的需要。

⑵ 自然属性

水资源系统的自然属性是由水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降水,径流,地下水,土壤水,蒸发等,都是一个自然过程,无论人类是否干预,干预强度如何,他们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⑶ 社会属性

水资源系统不仅涉及生产力方面,而且也与生产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涉及到各个方面,如“三生”用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流域间水资源调配关系等,由此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水资源系统具有社会属性。

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www.xiexiebang.com

⑷ 经济属性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之一,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长期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供给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分析

⑴ 自然原因:水资源人均量低。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

⑵ 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特别是海滦河流域尤为明显,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亩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这种不均衡分布,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⑶ 人为原因: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效率低下。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有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充分重视节水问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节水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气。

3.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成就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水利事业取得了跨越性进展。

⑴ 有效地减轻了洪涝干旱等灾害的损失。近年来,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北方地区连续干旱。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洪涝灾害损失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平均水平有所降低,干旱问题得到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基本上得到保障。

⑵ 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发展大局的水利基础设施,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⑶ 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黄河、黑河等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17个省实施了用水定额管理,10多个省实施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全国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万元工业增加值年均用水量下降了40%。

⑷ 是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得到加强。综合防治水土流失54万平方公里,比“九五”多31万平方公里。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的水域进行了水功能区划。依法加强取水许可、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www.xiexiebang.com

4.我国将采取五大措施改善水环境

⑴ 把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协调统一起来。统筹考虑城市防洪、排涝、供水、节水,通过污水深处理和回收利用,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不同的用水需求。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⑵ 建立水务统一管理体制。现代城市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建立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成立城市水务统一管理部门,是现代城市统管水事的最佳模式。今后城市新建和改扩建的工程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用水、节水评估的内容。同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⑶ 改造传统铺设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在城市建设中,为了美化环境,在人行道、停车场、林荫道、广场等地进行了地面硬化,铺装了大量传统的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由于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均为不透水材料,使得降雨产生的径流白白流失。所以对传统的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进行改造,改用透水构件,达到蓄渗雨水、回补地下水、涵养本地水源目的。

⑷ 完善污水处理。城市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是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城市排水系统是促进城市用水的健康循环,恢复水环境的生命线工程。重新梳理老城区污水管网,实施“市区污水支管直接到户”工程。最终实现“雨污分流”--即污水入管、雨水入河;排污分类管理--“眉毛”、“胡子”分开抓。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可能发生污染河流、污染水环境事件。

⑸ 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一般讲城市用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就多。在城市总体规划上要注入水循环概念;加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对水的忧患意识,使广大群众懂得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法律教育网-国家司法考试指南】: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的问题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水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的数据表明: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是核心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类的用水行为在满足其生存、生活和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有利于生存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引起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1.1 我国水资源基本情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二者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

1.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2.1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源量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北方黄、淮、海3个流域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的1/5.到下世纪中叶,按16亿人口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比现在降低1/4,约为1755立方米,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1.2.2 地区分布不均与水土资源组合不相应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1.2.3 雨热同步,年内分布集中,年际分配不均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水资源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很大,还往往出现连续丰水或枯水年的情况。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突出问题2.1 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首先是农业缺水。

我国的农业属灌溉农业,目前全国灌溉面积5300多万平方米,农田受旱面积达2660多万平方米,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另外还有7600万平方米耕地无灌溉设施。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是城市缺水。全国670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缺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到下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灌溉面积发展到6333万平方米,人口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28.7%增至56%左右,经济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水的供给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不足1.0kg/立方米,也就是说现在全国农业用水中的绝大部分是白白浪费了;而先进国家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已达到0.7~0.8,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为2.0kg/立方米。工业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我国城市生活用水一方面紧缺,另一方面浪费也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国多数城市中,仅自来水管网跑、冒、滴、漏的损失率就达15%~20%.2.2 水体污染

目前,全国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为584亿,经过集中处理达标的只占23%,处理后回用率更低。全国监测的河段有一半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及城镇发展,水体污染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2.3 水的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造成江河湖库淤积和北方河流干枯断流情况越来越严重。黄河进入90年代以后,年年断流,平均断流达107d/a.此外,还存在湖泊萎缩、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湿地干涸、灌区次生盐渍化、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问题,造成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

2.4 洪涝灾害

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由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组成,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防洪标准偏低。主要江河标准也只有20~50年一遇,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更低,只有5~10年一遇。70%的城市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甚至还有部分城市基本没有设防。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河道、湖泊淤积等,防洪问题越来越突出。<3 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3.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实践证明:以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目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政府制定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2010年,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及严重荒漠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到2030年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到2050年,全国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采取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天然林采伐,实施营造林工程,使这些地区森林覆盖率有显著提高;扩大和恢复草地植被,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坡改梯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3.2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环境特别是水污染问题愈来愈突出,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至关重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的基本方针。从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中不难看出,“短缺”与“浪费”并存是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特征。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缺水问题要通过节水来解决。

农业是用水大户,我国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3.4%,主要消耗于灌溉。在我国农业用水中,假若2740亿立方米的水损中有1330亿立方米的水通过节水措施而得到充分利用,在总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增产粮食可达4000多亿kg/a,相当于12亿人口一年的口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基本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这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是解决21世纪我国人口高峰期16亿人的食物安全、生态环境改善和黄河断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关键。今后农业新增用水主要靠自身节水来解决,在节水中求发展。节水灌溉不但节水,同时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对全国的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现代化改造。

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是今后新增用水的大头,也是污染水体的重要源头。节水不但可以减少用水量,而且直接减少污水排放量,节水就是减污。因此,在工业和城镇要大力开展节水工作。工业提倡循环用水,大幅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耗水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城镇积极推广节水生活器具,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要将节水工程、污水回用设施与新建水源工程摆在同等重要位臵,纳入基本建设计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加快向节水型社会发展,促进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解决。应通过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对当地的河道水、湖泊水、水库水、地下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合理分配;对于干旱、半干旱少雨区,应当积极推广各种集雨工程,将雨季的降水集蓄起来,供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对城市和工业区,因废污水排放量较多,应对污水加以处理,做到达标排放,以供农业和环境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北方沿海地区和西北内陆区有相当数量的微咸水可供利用。根据作物生理的需要,交替使用淡水和微咸水,可以补充当地淡水的不足。另外,沿海地区可以大量使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也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替代淡水,解决当地淡水不足的问题。

3.3 综合治理江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大江大河大湖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实行综合治理。通过堤防建设、河道整治、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形成综合防洪体系。随着供水规模的扩大和用水量的增加,多水源、多部门的用水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既要有统一的综合管理,又要有统一的分区、分级管理。水管理的重点是加强立法工作,依法管水、用水和保护水;将粗放型水管理向集约型转变;将公益型发展模式向市场效益型转化。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行地下水有序、合理、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模式。只有管好、用好、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才能解决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3.4 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臵按照水与人口、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规划与实施,实现对各用水部门和用水户进行优化配臵和合理供水。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发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臵;二是在利用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臵,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可以指导、约束和限制有关用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布局。尤其在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必须以水资源配臵为依据,制定产业结构布局和土地资源的开发规模。要将华北缺水与黄河断流问题结合起来,在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充分合理利用本地区水资源,充分提高水利用率的基础上,统筹考虑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水资源的合理配臵,适时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下载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调查与常见节水模式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资源浪费与循环利用调查问卷1

    生物需要水、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生存资源。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能算少,但人均淡水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的年取水量已经占到了世界全部取水量的1......

    武威市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武威市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短短几十年时间,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残酷现实,上自中央,下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全力以赴开展综合治理,使这里的环境得到了......

    高校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论文(合集五篇)

    1 研究背景高校是城市用水大户,以高校为依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更容易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前国内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对用水行为过程的分析[1-2]、对节水......

    2021年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研究分析范文大全

    2021年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研究分析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水利灌溉模式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为切实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相关农业部门在水利......

    我国会计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分析与判断

    我国会计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分析与判断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目前我国会计资源的利用状况如何呢?如何充分挖掘我国的会计资源并能够合理地利用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有关政府部......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不少的发展瓶颈和......

    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从2007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西部地区......

    网络舆情调查水资源议题构建模式与策略研究(优秀范文五篇)

    网络舆情调查水资源议题构建模式与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本研究以“三峡工程调度”议题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所涉媒体与网民议题样本进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