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舆情调查水资源议题构建模式与策略研究
网络舆情调查水资源议题构建模式与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本研究以“三峡工程调度”议题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所涉媒体与网民议题样本进行传播静态内容与动态分类的文本分析,对水资源议题的构建模式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研究显示,为优化水资源议题的传播策略,需要在议题呈现角度构建多样化的媒体议题框架,在焦点对接方面调整叙事策略的议题冲突,在场域协调方面达成对话空间的意义共识。
【关键词】水资源 网络舆情 议程设置 传播场域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的灾害频发,矛盾也日益突出。在环境议题中,水环境议题占据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发布的《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植被破坏、耕地减少和水污染是公众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评判等级中位列第一,处于比较严重与很严重两个水平正中间①。2014年8月27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发布北京市第十次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总体关注度持续较高,连续十年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关注”环境保护。2013年,北京市居民最关注空气质量(90.2%)、环境卫生(88.3%)和水环境质量(84.7%)这三个环境问题②。
与此同时,随着公众对水环境议题关注度的逐渐提升和水环境议题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与复杂性,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争议逐渐深化,表现在公众舆论中的是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这极大影响了公众对环境风险的判断以及政府机构环境风险传播的效果。这一点,在重大水利工程社会舆情的调查中尤为明显,如三峡工程上马以来,质疑不断,南水北调东线通水后,网上马上出现“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言论,并引发广泛流传。在互联网媒体的整合下,危机事件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借助互联网加快传播,呈现出“网络新媒体驱动”的特征。
目前,我国对水资源议题大部分纳入环境传播的范畴进行研究。第一类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媒体环境议题进行文本分析,如黄河《环境议题的传播现状与优化路径:基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比较分析》、史梁《农村环境传播的微博话语分析――以新浪微博“水污染调查”为例》;第二类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围绕环境类风险事件进行策略分析,如华智亚《风险沟通与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第三类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察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认知,如王磊《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研究――社会表征结构对风险感知和应对的影响》,杨??《沟通的错位: 公众风险认知与科学议题报道》等。
二、研究数据
根据议题传播的过程特征,本研究将数据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类来表述,静态分类即传播议题的内容框架分类,体现为内容的侧重特征;动态分类即议题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征呈现,如关注度与传播量、议题的信源和情感类型等。
(一)水资源议题传播静态分类对比
为描述媒体与网民在水资源议题构建中的差异化表现,本研究对所采集样本的风险议题框架和新闻通用框架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
1.风险议题框架差异化分析
本研究对三峡工程调度议题下媒体发布的新闻类信息和网民发布信息进行风险议题框架的差异化分析:
在媒体发布的信息中,风险事实议题共912条,占比41.34%,风险调控议题601条,占比27.25%,风险反思议题396条,占比17.95%,其他议题297条,占比13.46%;在网民发布的信息中,风险事实议题656条,占比24.53%,风险调控议题1118条,占比41.81%,风险反思议题562条,占比21.02%,其他议题338条,占比12.64%。(见表1)
由此可知,在风险议题框架对比分析中,媒体发布的信息,风险事实议题居首;网民发布的信息,风险调控的议题居首,说明媒体侧重于从事实角度描述水资源事件,而网民倾向于将水资源事件从风险管理机构的调控行为方面进行评断。排除其他之外,媒体和网民最少关注的均为风险反思议题。
2.新闻通用框架差异化分析
根据Devreese,Peter,Semetk 的研究,新闻通用框架具体包括:事实框架、人情味框架、责任框架、道德框架、经济后果框架、冲突框架、领导力框架。事实框架指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冲突框架侧重事件背后的争议和冲突;人情味框架指通过人物故事或者情感描述视角来呈现事件和问题;责任框架主要强调事件和问题的责任归属,从责任承担的视角来探讨和建构议题;道德框架将视角放在道德规范的语境下来阐释议题的性质,如水污染问题的道德根源;经济后果框架指所涉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如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关性;领导力框架是指从政府官员等管理者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领导能力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事件的相关问题。
本研究对三峡工程调度议题下媒体发布的新闻类信息和网民发布信息进行新闻通用框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媒体发布的信息中,事实框架1291条,占比58.52%;人情味框架765条,占比34.68%;责任框架239条,占比10.83%;道德框架42条,占比1.90%;经济后果框架206条,占比9.34%;冲突框架115,占比5.21%;领导力框架146条,占比6.62%;
网民事实框架122条,占比4.24%;人情味框架605条,占比21.05%;责任框架748条,占比26.03%;道德框架545条,占比18.96%;经济后果框架360条,占比12.53%;冲突框架247条,占比8.59%;领导力框架346条,占比12.04%。(见表2)
由此可知,在新闻通用框架分析后,媒体发布的信息中,事实框架居首,这符合媒体报道事件以事实为主的新闻报道原则;网民发布的信息中,责任框架居首,说明媒体侧重于通过事实框架来阐释水资源议题,而网民侧重于通过责任框架来阐释水资源议题。
媒体选择最少的是道德框架,说明在水资源问题上,道德视角并非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在网民发布的信息中,事实框架最少,说明网民以个人主观考量成为网民发布信息的一般规律,主观性的立场和评判在网民信息发布中占据主导地位。
除事实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外,网民信息中对其他框架的出现频率都高于媒体,说明媒体的报道较为单一,网民的意见展示相对多元化。
(二)水资源议题传播动态分类对比
为描述媒体和网民在水资源议题传播的动态轨迹,研究对议程设置中的议题传播客体特征层面和议题传播属性层面进行分析。
1.议题传播客体特征层面
客体的显著性特征是议题在议程传播初期关注的焦点。由图1可知,媒体议程在研究时间段内的报道量高峰和网民关注度高峰时间相似,第一个高点出现在2011年,第二个高点为2013年,第三个为2014年。同时,除2009年外,网民对水资源事件的关注度均高于媒体。由此可知,总体说来,在水资源议题领域,媒体报道量和网民关注度在数量变化趋势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网络时代,客体显要性并不总是由媒体决定,2014年4月,“三峡库首第一县”湖北省秭归县接连发生地震,秭归地震与三峡蓄水有关的言论在网络上发布,促使湖北省和宜昌市地震局请专家对地震是否与三峡蓄水有关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进行媒体发布,因此,客体显要性在媒体议程和网民议程间的转移存在复杂性。
2.议题传播属性特征层面
议题传播属性特征层面表现为议题在公众中受到关注的特征,表现为公众对议题性质的理解,包括信源属性和情感属性。
(1)信源属性。
由表3可见,媒体议程信源属性以官方为主,占65.10%,网民议程则以非官方为主,占60.09%。因此,媒体报道信源主要来自官方,且以政府的政策为报道对象。网民议程的信源和对象主要来自公众。
(2)情感属性
如表4所示,媒体议程以正面和中性为主,分别占比为48.87%和40.89%。网民议程以负面为主,占比为65.37%。
三、分析与结论
2005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很高,对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宏观环境问题,认知程度均达到了80%以上⑥。从公众接受环境信息的渠道看,大众传媒占有较高的比例,2007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公众环境调查报告》显示,电视、广播成为首要渠道,占81.1%,其次是阅读报纸、杂志、图书,占47.3%。⑦由此可见,媒体依旧是公众获取环境类信息的重要来源,媒体的传播效果对公众的个体环境意识有较大影响。
(一)议题的呈现:构建多样化的媒体议题框架
在风险社会中,新闻媒体是再现和传播社会问题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目前对于涉及水资源问题的这类具有极大战略意义的环境议题,媒体的沟通效果较为有限。
在议题框架设置方面,目前的媒体依然从环境和科技报道的常规视角出发,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侧重水利工程进度、相关事件的政府治理等微观视野,在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上较为单一和简单,事实性框架占到一半以上,而较少从风险社会的争议和沟通领域切入,对社会风险的解释和预警不足。而在网络社会,网民信息获取的途径越来越多,单一的媒体议题无法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会降低公众的信任,导致媒体对风险事件的应对性效果不足。
在信源类型方面,媒体信源的单一化特征较为明显,官方信源的比例超过一半,大部分报道倾向于采取正面稳妥的消息来源,如正面采访主管领导、引用官方通讯社的通稿、直接引用支持方专家论证等,缺少引入公众、NGO组织等的其他信源,这种公式化的报道偏重政策性,失去了新闻报道应有的平衡和全面。
传播学者ThomPson指出,新闻框架就是一个资讯转换的过程,新闻工作者通过选择和强调部分事实来重组事实,形成新闻框架,进而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认知⑧,由此可见,议题框架的运用是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媒体有必要从风险沟通的视角出发,全面拓展议题的宽度和信源的广度,在议题设置上,对同一事件中的不同议题进行描述,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解释框架”,并较多关注风险事件争议的客观分析,以吸引关心各类议题的公众,在争议解读中实现环境知识及政策的普及,在信源提取上,尽可能引入NGO组织和科学家的言论及研究成果,增强报道的科学性和说服性。
(二)焦点的对接:调整叙事策略间的议题冲突
曾经,“在一个由媒介设置公众议程并引导对话的世界中,媒介忽视的那些事情就像不存在一样”⑨,在网络时代,这一场景正在被逐渐削弱。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可以将信息逐级传递给受众,在这种传统的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层级清晰,受众处于信息传播的底层,对传媒的影响是有限的,然而,随着新媒体日益嵌入日常生活,它们已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工具。当今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具有无限的信息频道,双向传播机制和虚拟社交圈,受众能够控制对信息的接收,因此,媒体对公众的议程引导变得愈加艰难。在调查中,我们已经发现,媒体和公众在关注相关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媒体议题与网民议题存在较大差异,媒体的自说自话多于互动交流,在叙事逻辑与意义空间层面无法实现协调与对接。
网络时代,公众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加强,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问题愈发关注,这就需要媒体以平等多向度的开放互动模式来取代单向度的信息传递,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和风险沟通。在水资源议题传播中,媒体要关注公众自身的权益诉求,将议题框架设置与公众关注的重点协调起来,与社会公众进行广泛对话与有效对接,打造具有完善应对规划的传播工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公众的环境意识提升。
(三)场域的协调:达成对话空间的意义共识
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舆论场域的多元化态势,在水资源议题的研究中,媒体议程情感侧重正面与中性,而网民议程则多负面,从中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引导网民情感表达的能力减弱,两个舆论场域存在结构性碰撞。有学者指出,在面对水资源议题的风险事件时,公众对媒体的惯性依赖依然存在,公众期待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媒体的倾听,并倾向于关注和信任媒体的报道,这给舆论场域中的媒体构建提供了相应的契机⑨。
《全国公众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就环境保护问题的区域严重性判定来看,公众总体上对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的严重性判定程度过高,而大众传媒及互联网对人们判定此问题具有直接影响。为协调两个场域间的裂隙,首先,认识公众诉求,需要媒体重新审视公众对于议题认知的合理化状态,结合公众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并据此确定传播策略,传递客观的价值评判,使公众能够获取正确和理性的事实框架,进一步重塑公众的场域认知。第二,抓取认知偏差,当公众群体出现负面的认知情绪时,媒体应当避免模式化报道,抓取公众的认知偏差点,并与现实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评断和争议解析。第三,追求报道平衡,在舆论场域中,参与主体话语表达的自由碰撞才能构筑理性的议题诉求,因此,媒体要采用平衡策略,重视公众的意见,赋权于民,达到两个场域间的理性沟通。
注释:
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EB/OL].http://.②北京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过半受访者支持征收环境税,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4-08/28/c_126928184.html.③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海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简讯.潮,2014(1).④高卫华,周乾宪.中国环境议题建构及议程互动关系分析:以PM2.5议题为例[J],当代传播,2014(1).⑤Renn.(2009)Risk Communication:Insights and Requirements for Designing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Programs o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In RobertL.Heath,H.DanO`Hair(Eds.),Handbook of Risk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London:Rout-
ledge.P81.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EB/OL].http://.⑦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EB/OL].http://.⑧仇玲.环境危机议题的媒体建构与信息来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⑨[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 大众媒体与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0页.作者简介:李文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编辑:赵娜
第二篇:涉农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策略
涉农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策略 周利梅
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涉农网络舆情更是涉及到舆论最为关注的多项民生问题。其战略思路、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实施、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服务性,决定了其必须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公共关系,必须应对越来越密集的公众舆论监督,也即意味着必须随时应对网络舆情对涉农政府机构形象的冲击。如何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是涉农机构必须掌握的技能,梳理涉农网络舆情,既打开了一扇了解农业现状和问题的窗口,也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应对新媒体的主动意识和沟通能力。
一、舆情危机成因
了解涉农负面舆情的成因,是涉农机构做好舆情工作的基础。涉农机构相关的舆情危机主要成因有两类,一类是农业政策性的,比如近期的九部委联合下发意见、农民合作社有了新规范,就被舆论广泛关注,很多新的舆情问题将会陆续出现。一类是涉农政府部门管理的原因,由于涉农机构工作中三农问题管理不善、工作人员过失等原因影响,导致涉农部门对外形象受损,详述如下:
1.涉农常见问题 涉农舆情主要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价格、种植业畜牧业生产、秸秆焚烧、农产业物流与市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土地经营、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农机化信息服务、农村集体经济、供销合作社经济等。其中有三类涉农舆情比较常见,一是个别农村村民对政府拆迁赔偿不满意,存在纠纷未解决,二是出现较多农民网络维权者,抱团维权,力求扩大社会影响力,如近期出现在微博平台比较热点的“成都农民自主召开普法大会”。三是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价格、秸秆焚烧等问题。
2.服务投诉事件
容易引发舆情危机的服务投诉事件主要有:一是期盼良好农村生态环境,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盼重视;二是渴望解决土地承包纠纷,声讨假劣农业生产资料坑农;三是期望公开透明化处理征用村民土地情况等。
3.全域舆情的波及
某些舆情危机的产生,其舆情发源地也许并非自己所在区域,而是由于其他地区发生某一时间范围内的热点事件,吸引公众的关注心理,舆情被发酵扩散,迅速传播,进而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全域舆情,波及自身。如:前段时间,江西网传发现猪肉中出现钩虫,有关部门未能及时辟谣,舆情一时被炒热,波及四川成都,导致成都不少市民担忧质疑。近期,四川达州生猪因暴雨洪涝灾害,死亡数千头,部分成都市民也出现担忧是否会涉及到成都猪肉领域的防疫与食品安全问题。
二、特点及分类
由于涉农机构的自然属性和媒体的推动作用,涉农机构舆情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新时期涉农舆情民生话题属于“敏感体”,如:土地、菜价、农村官员作风等极易被网民关注,成为焦点;二是正面新闻被较少关注,负面新闻跟风严重;三是涉农机构与公众缺乏相互沟通和理解,容易造成误解,农业、农村、农民是涉农舆情的重点内容。
按照舆情触发的载体,涉农舆情可以分为:传统媒体风险、新媒体风险(或称网络媒体风险)。新媒体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破坏程度要远远高于传统媒体风险,对其实施监测、管控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传统媒体风险。
按照危机事件促发的不良舆情影响范围可以将舆情划分为局部、区域和全局性危机,按照其发展的趋势可以分为萌芽、发展、失控三个阶段,按照其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涉农舆情业务流程自身风险点促发的不良舆情,由于发生频率较高、处理经验相对丰富,可以称为常态舆情事件;由于突发事件、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不良舆情,处理应对的经验少、危害程度大,可以归结为猝发舆情事件。常态风险从一线开始建立管控、预测、监测、应对的体系;猝发风险在于建立技术监测、分层防御的机制。
三、关联体分析
1.舆情发起者——公众
公众作为事件的经历者,也是舆论的制造者、传播者,还是舆论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没有经过权威部门权威认证的情况下,这种人群的集合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群体面对谣言等情况下的主动趋利避害的选择。涉农机构本身的身份和地位容易引起公众的不满而引发次生舆情,有关部门在处理危机过程中要与公众定位为平等角色,不能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态度,否则会引起公众态度反弹。
2.舆情引导者——媒体
媒体对于公众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大众传播,涉农机构要及时地与媒体沟通,利用媒体的平台和公信力为自己的危机公关。涉农机构要了解媒体,并认清部门与媒体关系,要摸清媒体报道的热点,真诚对待记者,组建公关部门或设立新闻发言人。
3.舆情枢纽——意见领袖
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线下,总是存在一些人,他们的观点对于影响群体的行为有着十分的作用,这些人就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的,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了影响。这些意见领袖或是行业专家,或是草根领袖,他们既是危机舆情的来源,也是舆情扩展的渠道。
在媒体缺位的时期,意见领袖的表达似乎成了救命稻草,即使只是谣言,只要这一谣言贴近公众的情感和思维,那么这种舆论就会迅速地被传播出去。公众选择意见领袖更多的是根据其所掌握的信息的多少和信息的可信程度,很大程度上还包含情感的共通性。
涉农机构平时应和意见领袖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了解,将他们对涉农舆情的误解及早消除,避开发生不必要的舆情危机,同时,积极利用粉丝和关注度较高的意见领袖网络大V传播涉农信息,对涉农信息进行有效宣传也是不可忽视的举措。
四、应对策略
1.做好应对的组织措施
一是成立涉农舆情控制组织机构,建立新闻发布机制和指挥体系。二是明确组织机构的专业分工,设立涉农舆情新闻发言人和谈判专家。三是构建立体化农业宣传网络。四是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将涉农舆论引导与监管结合,正面挤压有害信息传播空间。
2.积极争取应对主动权
一是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涉农信息的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主动权。二是明确涉农舆情管控重点,及时上传下达,统一对外口径。三是加强涉农机构对外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在重大社会事件中(比如近期云南鲁甸地震四川农业部们组织企业去震区收购花椒等)所体现出的良好风貌与责任,提升涉农机构认知度与美誉度,为涉农机构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正面接触媒体
涉农机构与媒体的接触不可避免,具体负责人应熟悉本部门工作情况,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敏捷的思维能力。通过加强对话沟通、真心诚意、客观地解释说明,寻求与媒体建立一种合作、互动的良好关系。
总之,应对如今复杂的舆论环境,涉农机构要健全舆情风险管理的机制,完善危机公关组织。在意识水平、危机引导策略库、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舆情事件处置和信息公开机制等方面,还需下大力气开展专项建设工作,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面实现突破,不断借鉴其他优秀同类机构应对和管理舆情危机的经验,持续提升管控舆情危机的能力。总的来讲,要真正做好舆情危机的应对,最根本还是要从源头减少舆情的发生。
第三篇:网络舆情监测与搜集研究
网络舆情监测与搜集研究
时间:2014-09-05 23:42:00 作者:张梅贞 周小情
来源:青年记者
● 张梅贞 周小情
网络舆情监测与搜集,是运用各种方法监测、搜集、汇总网络舆情信息的工作。它既是网络舆情工作的开端,也贯穿网络舆情工作的全过程。
在当前信息高度饱和的背景下,新闻的生命周期大约是4~6个小时,如果不能尽早报送并及时拿出应对方案,舆情处置工作会陷于被动,没有舆情监测与搜集,其他舆情处置工作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因此,舆情的监测与搜集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领域
网络舆情的划分应当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层面展开,其中,舆情相对集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领域如下:
1.重大决策部署类舆情信息
重大决策部署类舆情信息,主要包括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会议及讲话、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等。
这类舆情信息由上而下,主要包括媒体、公众对重大决策部署的意见和建议,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因此舆情监测与搜集也相对集中。舆情路径为:新闻类网站首发,各大论坛和微博转发,微博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和公众积极参与。因此,新闻跟帖、论坛和微博是监测重点。
2.社会热点类舆情信息
社会热点指在一段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或事件。社会热点问题主要反映在六大关系上:官民、警民、城乡、劳资、贫富和医患。此类议题指在一段时期内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事项,如: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公共教育、社会就业、权力腐败和通货膨胀等。此类舆情首发舆论场主要集中在微博及论坛,如天涯社区的“天涯杂谈”、凯迪社区的“猫眼看人”,和新浪微博、网易微博等微博平台。
3.经济发展类舆情信息
经济发展类舆情主要包括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或问题,如中央关于经济问题的重大决策、通货膨胀、国企改革、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等。此类舆情要重点关注社会各界,尤其是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的分析评价。在场域上,首先关注新闻类网站的跟帖及财经类网站的论坛,其次重点关注一些微博意见领袖发表的言论。
4.重大突发事件类舆情信息
根据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
重大突发事件根源于社会民生经济问题,往往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甚至影响社会秩序与安定,舆情一旦扩散开来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重大突发事件主要指向三个方面:一是指向事件本身,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发展;二是指向政府,政府部门的处理态度和措施直接影响公众的矛头指向;三是指向社会制度、体制等更深层的原因。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传播路径有以下几种:第一,由传统媒体或记者介入曝光、调查、报道;第二,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意见领袖转发,推动舆情事件走向高潮;第三,伴随着事件的发生,谣言和流言流传,影响舆情走向;第四,当事人深谙互联网信息扩散之道,雇用网络推手公司,联合推动舆情爆发。
5.意识形态类舆情信息
意识形态类舆情信息,主要包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社会思潮和敌对势力网上颠覆渗透活动等三类信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包括理论武装、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思想道德建设和对外宣传等诸多领域;社会思潮领域重点加强对高等院校,社科机构和社会上论坛、讲座等方面的舆情搜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国内一些别有用心者受境外势力的扶植和影响,利用网络鼓吹西方价值观,错误解读国家政策,这些都需要重视。对意识形态类舆情信息的监测,既要对国内的一些网络社区论坛、某些人的微博进行重点监控,也要对境外敌对网站进行全天候监控。
6.重要境外涉华类舆情信息
搜集境外涉华舆情信息对于中国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形象至关重要。境外重要涉华舆情信息主要包括:境外各主流媒体对我国重大决策、重大事件,我国主要领导人重要活动、重要讲话的重要报道和评论;涉及我国西藏、新疆、台湾等问题的报道和评论等。
针对此类网络舆情,主要监测境外敌对网站,要对其实行全天候、全网式舆情监测。
7.互联网发展类舆情信息
在互联网领域,主要监测和搜集互联网业界发展动态、国外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的经验、国际互联网管理法规、互联网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情况、国内互联网管理动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互联网疆界的保护、网络黑客、网络水军、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等方面的舆情。重点监测和搜集新技术、新业务和新应用对社会生活、宣传思想的影响。
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对象和搜集方法
1.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对象
除了按类别监测和搜集网络舆情外,还要监测和搜集一下重点对象的言论,主要包括:意见领袖、维权人士、网络水军、媒体记者、娱乐圈名人、知识分子、新闻线人、政府官员、异见分子和敌对势力等。
(1)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于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他在二级传播理论中发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认为信息的传播模式是按照 “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方式进行,即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达到那些人群中不太活跃的人群。②
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有可能原本就是现实社会中的意见领袖,也有可能是在网上获得影响力的网民。一旦他们介入某个话题,可以加快话题扩散速度并扩大影响。例如,2012年8月,湖北十大校花评选大赛中,组委会表示将对选手的外形进行测量,其中“两乳不下垂且距离大于20厘米”。这一标准一公布即引发争议,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杨澜随后在微博中怒批,这条微博在新浪和腾讯的微博平台共计被转发5000多次,评论3000多次。随后,多家媒体将其放在新闻标题里报道,这些报道随后被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可以说,杨澜作为知名媒体人士和意见领袖,大大地推动了这件事情的传播,扩大了其影响力。
(2)维权者
主要是指在中国现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求法定权利得到保障,反抗权利被侵犯,并无明显政治性要求的群体。他们的行动方式主要是法律诉讼、媒体曝光、上访、游行
示威等。主要有法律维权者、公益维权者和商业维权者,在网络媒体上非常活跃。
(3)网络水军
网络水军即受雇于明确的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络进行炒作的网络人员,这一定义既包括网络公关公司又包括发帖回帖的不固定人群,网络水军区别于其他网络行为的根本特征是付费,即网络水军将自己在网络上的传播权利让渡给受雇者,是一种商业行为。③
网络水军以注水发帖或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来获取报酬,有专职和兼职之分。网络水军始于商业领域,已经渗透到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他们除了利用网络进行炒作外,还有部分网络水军使用了诽谤、诬陷、抹黑等手段,攻击竞争对手、编造轰动事件、混淆公众视听等。
例如近年两大乳业巨头的商业诽谤案暴露出乳业、媒体与网络公关市场的积弊。行业巨头之间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炒作,甚至雇用网络打手对竞争对手进行恶意攻击。从“伊利QQ星性早熟事件”到“圣元性早熟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恶意攻击,严重损害了中国乳业品牌的形象。
2.网络舆情监测与搜集方法
目前,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方法,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搜索和人工搜索两种方法实现,此外,报送机制是对技术搜索和人工搜索手段的重要补充。
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以及数据挖掘工具的不断完善,舆情搜集软件通过关键词等技术自动获取信息,会大大提高舆情搜集工作的效率。然而,目前的舆情搜集软件还存在很多问题,70%的舆情监测与搜集工作都是靠人工搜索来完成的。
(1)百度高级搜索
在关键词搜索上,可以选择“新闻全文”或“新闻标题”两种搜索方式,新闻条目会显示该新闻在网络上的转载量。另外,“百度新闻搜索”中的“高级搜索”性能稳定,功能强大,是一个多条件的组合搜索。
(2)奇虎搜索引擎
奇虎搜索是国内较强的论坛与博客搜索工具,在舆情监测中使用较多。奇虎搜索具有时间选择灵活、定点搜索方便、论坛博客搜索功能可靠等优点。
(3)谷歌搜索
谷歌是国际上最流行的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在舆情监测中,谷歌比较擅长阅读定
制和外媒消息搜索。它经常使用的包括“网页搜索”、“新闻搜索”、“博客搜索”、“财经搜索”、“论坛搜索”。谷歌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系统不稳定。
3.监测与搜集指标
舆情爆发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与社会因素相关,如前文列举的七类容易产生网络舆情的事件;二是事件本身具有争议性;三是舆情信源本身。鉴于此,形成的监测与搜集指标如下表:
【本文为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媒体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性研究——基于网络第三方介入力量视角”(编号:14G465)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08/content_4024011.htm
②付永利: 《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③李彪 郑满宁:《微博时代网络水军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影响效力研究》,《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0期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文法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4年8月中
第四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与引导策略研究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与引导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网络的日益普及,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平台,网络舆情成为校园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来自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需要。针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 成因 引导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媒介对社会热点问题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问题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1]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在网络空间里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借助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新媒体工具,随时阅读、评论、转发。这种轻松、便捷的交流方式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进而加深了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但是,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研究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迫在眉睫。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
在商品市场经济中,有需求就有生产,同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正是因为网络媒介的
独特之处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和愿望,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效用,高校网络舆情便应运而生。
(一)网络信息量大,能满足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
信息和知识共享是互联网的基本精神,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网络内容包罗万象,有着极为丰富的信息,其中讨论的话题各式各样,从学业到就业、从购物到旅游,从体育健身到休闲娱乐,从社会问题到校园文化等等,应有尽有。在大学生的眼中,实用是网络的最大功能,遇到什么事,都倾向于在网上发出求助,有些热心的同学会及时回复,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经常把一些有意义的网络资源分享到网络上,与他人共同分享。这就是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原因。
总之,在校园网络舆情载体上,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能成为大学生舆论的话题,网络上海量信息,使得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应运而生。
(二)网络的交互性,能给大学生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
情感交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交流与沟通是人们传递情感,以获得心灵慰藉的必经之路。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业、生活的困惑,考研、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紧迫感和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向熟人表露自己的情感,找人倾诉时会犹豫不决、不好意思开口。
再者,校园生活的人际交际圈较小,学生之间彼此的交流的范围有限。因此,他们的社交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得到满足,他们迫切需要寻求其他的途径来结交朋友,需要一个可以进行情感交流和宣泄的渠道。
社会化网络服务特定的群体,使得网站的群体表现出“同辈群体”的特点,成员有大致相同的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共同语言、生活方式等,具有很强的群体认同感,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2]相同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是交流感情的前提之一。因此,高校校园网络的“同辈群体”如校园官方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方便。
总之,由于互联网的互动性、平等性、隐匿性,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的需要,使得他们有强烈的欲望来表达和倾吐内心的声音,从另一个侧面引发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空前繁荣。
(三)网络的自由与开放,开通了大学生表达利益的渠道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意见表达的不畅,也是导致校园网络舆情兴起的重要原因。当学生在遇到挫折或者对不满想提出意见的时候,在常规渠道上,比如学校的报纸、校园广播、座谈会等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寻求网络便是学生一个便捷的选择。
校园网络凭借它的天然亲和力和吸引力成功地打造成为一个汇集校园意见的新平台,成为大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新渠道。第一,可以达到宣泄的目的;第二,在舆情达到一定的程度下,能够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便于问题的解决。
(四)网络的平等性,能满足大学生对尊重理解的需要
互联网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的交往空间,使得他们在交流感情、发表言论的时候不受性别、身份、地位的束缚,在网上可以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充分享受这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交往模式。
通过网络平台对某些焦点问题来表达自己具有深刻思想的看法和观点,对学校的改革和服务质量等发表深刻意义的意见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这样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学生会受到网友的极力追捧。而且,大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得到的认同感,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也满足了他们被理解与被尊重的需要。
当然,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也与当今社会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官员腐败、就业等热点问题密不可分。包括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国际关系也会触动促发大学生的情绪,造成校园舆情热点。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一)主动介入,打造健康的校园网络舆情平台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借助校园官方微博、校园门户网站等载体进行发布和传播。打造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平台,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自媒体时代里,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上的信息层出不穷。但如果信息泛滥,或者一些扭曲的言论,则会对校园网络舆情产生恶劣的影响。高校可以加强主题网站的建设,网站上设置一些具有教育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议题,立足于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高校还可以在主页面设置网络意见箱,提高学生表达意见的渠道,拉近大学生网民与主题网站的距离,使主题网站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运用诸如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等校外主流网站,在校园网站上建立相应官方论坛、微博等,让主流媒体声音的覆盖面更加扩大化,让学生的信息获取更加完整和正确,积极进行网络舆情引导,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氛围。
当前,大多数高校主流网站内容比较单一,以校内新闻、通知公告等为主,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对此,高校应当完善校园主流媒体建设,充分利用好学校新闻广播、校报等主流媒体,营造健康的校园舆情环境。
(二)强化熏陶,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大学生群体面对网络中充斥的鱼龙混杂的信息,往往缺乏理性的判断,容易人云亦云。在使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更容易扩大言论发起者和转发者因理性缺失而助长的负面效应。美国学者埃瑟?戴森指出:“网络比大多数环境拥有较少的普遍规则,也较少需要这样的规则,它更多地信赖于每个公民的判断与积极参与。” [3]因此,要做好网络时代下的网络舆情疏导,不仅要靠社会大环境的净化,还有赖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
首先,大学生要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大学生自身要加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价值判断的能力,以及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履行好作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的道德义务。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腐蚀。
最后,高校还可以将网络道德教育延伸到高校校园官方微博、官方人人网主页面上,通过留言、发帖等采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文件、网络链接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并积极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
(三)健全队伍,扮好“把关人”的角色
高校要重视校园微博的建设,充分发挥好微博的交流沟通和服务功能。高校微博是大学生主要的舆论场所,也是高校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加强微博的管理。
微博上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舆论甚至谣言,因此,高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舆论动态,有必要安排教师或者专家、网络技术过硬的人对微博上的言论进行清理、严格把关,一旦发现虚假的、低俗的、反动的或者错误价值取向的,要迅速鉴别并加以查封,从源头上杜绝反面性、虚假性的言论在校园网上传播。对于那些恶意的情绪宣泄信息,不是盲目地“堵”,而是要重“疏”,及时进行疏通和引导。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尊严和价值的人,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我们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认真倾听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
(四)交流互动,做好大学生的服务工作
网络的自由和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思想的新空间,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了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校园网络舆情载体,集中着大学生大量的观点,心声的倾吐,情绪的宣泄等。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与广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要,有效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党委可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两课”教师都要申请一个微博账号,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4]针对大学生的学业迷茫、情感挫折、就业压力和成长困惑等各方面的问题,应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提出有效的建议,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正能量。针对大学生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高校要进行有效的辨别和引导。
当这种热点问题可能会对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的,高校则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加以关注,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从而达成有利于社会的观念和行为;当这种热点问题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的,则应减少大学生对此事的关注,转移对此问题的关注度。如针对大学生对学校制度、食堂质量、宿舍情况等问题的反映,高校应给与正面的解释以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以学生为本,尽量做到一切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曹银忠.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6):146-150.[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2.[3](美)埃瑟?戴森.2.0 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 海南出版社,1998:18.[4]陈树春,黄华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引导策略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2-134.此课题为:江苏大学第12批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编号:12C027。
作者简介:
曹新燕,江苏大学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创新。
(责编 张宇)
第五篇:新时期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
新时期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普及,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控制成为高校管理者进行管理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然而,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领域所显现出的网络舆情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及容易引发的不良影响,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的应对策略,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公民通过互联网获知社会事件并对其产生不同的看法,以此进行舆论表达,是一种社会舆论表达的总和。而高校网络舆情则是专门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一种舆论方式。它以“校内外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为主要的对象,通过校园论坛、个人空间、微博、贴吧等方式来展现。而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
(一)从众性特征。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集中地,它天然带有群体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在群体之中生活,需要倾听和表达,高校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有相似的教育背景、相仿的年龄,对一些问题、现象的看法常常相似。高校网络舆情正因为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引发了它的从众性。从众性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之下改变自身意见,力图与周围环境达成一致的行为。高校学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会不自觉地跟随舆论风向,造成舆论一边倒的现象。
(二)隐秘性特征。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媒介,具有即时性与隐蔽性。高校学生不需要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通过计算机就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交流平台。他们可以隐藏在计算机背后,无所顾忌地表达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表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提出了挑战。
(三)突然性特征。互联网的快捷性既方便了学生与学校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学校论坛、贴吧、QQ群等发布消息或者发表评论,而这些消息会迅速扩散,一旦学校监控不力,就可能造成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一些虚假信息的散布造成的学生恐慌,一些激烈言论的扩散造成的学生暴动等等。
(四)任意性特征。网络给高校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舆情的监控造成了不利。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任意性,一旦缺失网络监控,任何具有上网能力的公民都能通过网络发表个人观点。而现今很多高校网络监控松散,对学校的各项网络通信缺乏监督和审核,任何人都可以在学校论坛、贴吧上发送信息。这种网络舆情的任意性,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所引发的不良心理表现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从众性、隐秘性、突然性和任意性的特点,这就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方面,一是消极方面,对此高校管理者都应引起重视。对于积极舆情,学校领导要给予适时引导,让舆情发挥更大效益。针对消极舆情,学校领导应该想方设法进行疏导,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号召,为满足学生需求而努力。为此,高校管理者应明确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会引发的不良心理表现并针对这些不良心理进行相应辅导,力图找到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最佳策略。
(一)过度的自我表现。大学生在高校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一些社会技能。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际交往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还包括网络交流,学生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看法、意见通过文字、符号、表情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这种自我表现会受到外界舆论的干扰,演变为自我膨胀。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而网络的隐蔽性为他们的表达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场所,学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完全释放自己,这也会造成学生长期沉溺网络虚拟世界,逐渐迷失自我。
(二)焦躁的心理状态。高校网络舆情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社会热点、政策措施,还包括学校新闻、校园新规等。这些舆论信息的发布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恐慌。而造成大学生焦虑的主要来源有三点:第一,就业压力。各种就业信息的网络发布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使他们产生对前途的担忧。第二,信心危机。大学生喜爱特立独行,喜欢在网络空间发布一些个人信息,如逛街购物的收获,各种奖状奖励等等,这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引起浮躁情绪。第三,竞争压力。高校网络常常会公布一些高校排名、专业排名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布容易引起学生间的盲目竞争。
(三)失衡的心理宣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为了推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也不断改革,信息更加公开。但是,近年媒体不断曝光贪污腐败、事故危害等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开也引起了大学生的不满。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也引起了大学生的担忧,造成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有所降低。而且,这些网络信息常常只有前期报道缺乏后期解决,大学生们为了探寻真相,宣泄心中不满情绪,难免就会发布一些激进消息,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会造成负面舆情的循环产生,对高校的校园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四)困顿的未来期望。我国社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政策法规仍不完善,许多思想观念仍借鉴西方经验。由此,也产生了价值观与文化观的冲突。现今的大学生正处在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在高校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不停更新自身思想观念。但是,现实的一些负面报道容易使他们产生迷惘和困惑。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高校和学生关心的重点问题。高校学生在现今网络舆论下,不仅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从网络舆情造成的迷惘困顿中走出来,重拾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策略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校管理不仅包括教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档案管理,还包括网络舆情管理。现今的高校教学与网络密切相关,教师上课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学生学习离不开网络辅助。另外,网络也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管理者的必修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应急处理制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阵,除了担负为国家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职责,还担负着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的职责。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随时掌握舆论导向,一旦发现不良舆情及时导正,并预先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制度。高校是学生密集区,不良舆情的产生会造成安全隐患,学校对负面舆情的处理应该快速直接,可以借鉴危机处理的“3T”原则,产生舆情问题时学校首先牢牢掌握住舆论信息的发布权,及时发布真实、全面的相关信息,做到“源头掌控、动态把握、应急处置”三者结合,让学生享有知情权,稳定学生情绪。在稳定学生情绪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当然,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有处理问题的魄力,还应该主动借鉴他国或他校的经验,预先制定出一套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迅速控制住局面,避免事态的恶化,降低负面影响发生的可能性。
(二)培养“意见领袖”,导正网络舆情方向。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受众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为了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管理者应该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来导正舆论风向。“意见领袖”,顾名思义是对意见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他们活跃于人际传播的网络中,通过向他人提供意见、信息,对他者施加影响。这些“意见领袖”是网络舆情的中介和过滤者。高校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既对网络舆情起到监督作用,也能及时导正网络舆论风向。当然,这些“意见领袖”必须是教师、学生中具有影响力、思想境界高、理论素养成熟的一批人。高校管理者可以让这些“意见领袖”担任贴吧版主、论坛版主等职,一方面监督校园网络的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及时跟贴回应维持网络秩序。
(三)增加学生意见平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疏导学生不良情绪。为此,高校应该通过学生意见平台的设立,为学生情绪表达提供机会。高校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知情权,并且让他们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力,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想法。这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为学校的发展共同努力。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论坛等地专门设立一个学生意见平台,或者可以开一个领导意见邮箱,并派专门人员及时收发回复,了解学生的动态,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另外,学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责任意识,明确部门分工,避免发生网络舆情问题时出现推诿现象。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前提下,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应急处理制度,培养“意见领袖”,导正网络舆情方向,增加学生意见平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