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摘要: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德育,探索并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来自实践,不仅全面、系统,涵盖了教育理论的各方面和各环节,而且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如他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这份遗产,对于促进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孔子重视德育,意图将老百姓引上德治的轨道,实现社会的“和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孔子认为需要统治者“为政以德”,同时,被统治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认为,礼是道德的外化,不存在礼之外的道德,这种道德是以宗法伦常为核心的血缘人伦道德。虽然他推崇周礼,对周礼的评价甚高,其“礼”的本质也仍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秩序。但是,他那里的“礼”是在对周礼的批判继承中得以发展形成的,与周礼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在周代,“礼”只适用于调节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内部关系,与此相反,孔子将“礼”下达到庶人,告诫人们要以“礼”作为德行的标准。可见,孔子对于道德的重视,不仅仅局限于对统治者的要求范围之内,同时也是对全老百姓的要求。从根本上说,这一点也反映出了孔子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即“有教无类”。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他五十余载的教育生涯中,“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①如何从其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古为今用,使我们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现今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孔子德育内容的脉络梳理
孔子贵“仁”,“仁”是他道德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是他要求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美德。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如上所述,礼是道德的外在体现,而仁则是道德的内在核心。根据这一核心,孔子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孔子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指孝敬父母;“悌”是指同辈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孝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植根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家族社会之中。孔子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可见,他将“亲亲”作为“仁”的一条根本原则,强调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人与人关系中最真实、最根本的感情。“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敬爱父母兄弟,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并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是在“孝亲”基础上的递进,每个人只有处理好了与父母兄弟的关系,才能处理和协调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孔子将骨肉亲情引向了政治统治,体现了孔子道德教育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特征。
其次,孔子以“爱人”作为“仁”的核心。“仁者爱人”,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于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但同时也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西周时期重视祭祀鬼神的事宜,而孔子的“爱人”中却体现着人贵的思想,“季路问事鬼神。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乎?’”可见,孔子是把人事放在首位的,对鬼神采取了怀疑的态度。孔子的“爱人”不仅仅是要求人们只爱自己的家人,而是将爱扩及到全社会,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必须认识到的是,孔子的“爱人”并不是爱一切人,更不包括奴隶,他所讲的“仁爱”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强调的人道原则即肯定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仍有进步意义。
最后,孔子以“忠恕”作为实现“仁”的途径。曾子提出:“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所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单地说,忠就是积极为他人;所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忖己度物,不加害于人。孔子正是通过这样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实行“仁”。在西周时期,“父权与君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家能够做到对父兄的孝悌,就能够在政治上对君主尽忠。”①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把治家之情、之理迁移到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业之中,从而形成了后世“移孝作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取士传统。
总的来说,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以“仁”为精髓所在,孝为出发点,由近及远地向外扩展仁爱之心,通过将心比心的、推己及人的方法,① 丁祯彦.中国古代哲学史教程[M],2007.19.求得忠信于君主、朋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虽然,孔子的言论中存在着一些封建愚昧的思想,但是,我们应将他至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予以评析。抛开孔子一些具体的适合于当时历史环境的德育思想,就整体而言,将他的“孝悌”、“爱人”、“忠恕”的德育内容批判地继承下来,仍然是我们现代德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在物质的洪流中逐渐迷失自我,对于德育内容的研究也更是重中之重。
二、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我们新时代道德教育的宝库,它不仅为现代德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而且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的方法。即使过了两千五百多年,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就德育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孔老夫子给我们的启示不在少数,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的归纳: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智力、品行等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主要凝结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的弟子众多,背景环境以及智力、性格都各不相同,而孔子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异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根据受教育者思想水平、接受能力施教。二是根据不同的性格施教。”①如他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的智 ①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2006.69 商有高低的差别,从智能上分为上、中、下三等,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诉高深的理论,至于中等以下的人,则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再如,子路问孔子:“听到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去做吧。”公西华对此感到疑惑不解,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是,冉求胆小,容易退缩,所以鼓励他;子路好勇过人,勇有余而谋不足,所以我要给他降温,让他冷静。2.愤启悱发的德育方法
启发式教育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个优良传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倡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现代教育学中的“启发”一词就来源于此。“愤”是指学生积极思考,想弄通却没有弄痛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即是“启”。如果不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一味“填鸭式”地“满堂灌”,不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孔子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心求通、口欲言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育。此外,孔子的举一反三的方法也是启发式教育的一种,亦称迁移启发。他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他的教育下,颜渊能“闻一而知十”,子贡能“告诸往而知来者”,陈亢能“问一得三”。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使我们历史上珍贵的教育思想,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3.审美教育方法
“寄情万物,皆以养德”,古今伟大的教育家都注意借助美誉进行道德教育,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孔子是道德教育中自觉倡导礼乐教育的第一人,他以“ 六艺”教育学生, 其中大部分内容如诗、礼、乐等都体现了审美教育主题。在他看来,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过程是“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秦伯篇》)。他主张用符合古典伦理和美学标准的礼乐制度治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继承这一传统,,他在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一文中, 明确提出“: 纯粹之美育, 所以陶养吾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而使人我之见、利己
①损人之思念, 以渐消沮者也。”这一段话写出了审美教育的与道德教育的内在一致性,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什么教育实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的,道德教育则往往靠理性的自我克制与约束,因此,两者相比较,人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审美教育。
以上是笔者对孔子的主要道德教育方法的一些了解和归纳,无论是孔子的德育思想还是方法都是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历史上对于这些文化瑰宝的曲解或者僵化,使得这些被扭曲的思想阻挡了社会的进步潮流。事实上,孔子的启发教育、个性教育以及审美教育方法对于当代的德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的德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发掘孔子的德育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借鉴孔子的德育理论、德育原则, 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大力加强德育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① 蔡元培选集(上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参考文献:
[1]黄钊.关于孔子的道德教育学说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4.[2]包俊娟.孔子教育观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 [3]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和谐教育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朱东根.论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丁祯彦.中国古代哲学史教程[M],2007.19.[7]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2006.69
第二篇: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大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研究现状: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古往今来都没有中断过。从研究文献看,大部分将理论联系实践。学者的研究主要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教无类”体现出的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众多研究中阐述了“有教无类”在两千多年前的含义及作用。“有教无类”提倡的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就存在阶级性、垄断性,孔子这一思想很快便打破了这些束缚。当今我们倡导“教育公平”,呼吁人人接受教育,是“有教无类”的继承和发展,然而新的时代存在新的问题。“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使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这么简单。面对现今社会的贫富差异、地区差异、教学水平的差异,我们应当将“有教无类”赋予新的含义,重新理解教育公平对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六艺”来体现孔子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六艺”的内容以及设立每一个部分的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论指导于当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当今教育中日益凸显的某些问题而展开的,如今的“应试教育”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味的讲求卷面分数,学生因升学考试带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热爱的学科。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以及创造力,阻碍了他们将知识带向生活的道路。如刘秉泰、刘春颖所著《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张湘萍所著《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待阐述》明确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意义以及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3、在教育原则及方法上,孔子主张则是多方面的。从搜集资料看,主要从“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方面来分析的。“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其主要手段的了解个性,针对性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两千多年前还是当代教育中,因材施教都是重要的教育原则,教育不是为了按照统一的模版培养人才。它在主张“有教无类”的基础上承认差异的存在性,针对差异性提出不同的解决方式,既能轻松达到教学目的,又能保留学生的天性及差异性。“启发诱导”则是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对知识产生强烈兴趣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目前在很多课堂上存在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课堂气氛枯燥、死板。“启发诱导”是在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方式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感知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也应当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环境中所担当的角色,把握课堂气愤大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4、孔子在德育与教师修养方面也提出了要求。研究中提到孔子十分注重德育,德育是一个人做人的先提条件,但目前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宽泛、教条,甚至有少数的老师本身缺少德育教育,这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问题,否则将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德育的开展环境不止是学校,社会、家庭,处处都可以开展德育教育,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德育教育的范本,这就要求全体公民都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自身修养的体现,也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及自身修养,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提高了,才能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德育引导。孔子要求教师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且孔子就是亲自实践的。研究中多次提到孔子的教学经历,他毕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无论作为教师还是作为普通的个人,都应谨记“学而不厌”,这与当代“终身教育”思想如出一辙,知识是无边的,学习是无尽的,我们应时刻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师,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还应做到“诲人不倦”,这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目前,存在很多教师打骂学生、教学倦怠等情况,都值得我们深思。“诲人不倦”应做到拥有耐心、爱心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并且能够做到与学生平等,尊重学生,知道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孔子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多,但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冯文全、焦彥蕊所著《孔子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一致与冲突》、林忠、林楠的《孔子“教学相长”的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都阐述了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这部分文章主要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启发性原则等的一些具体操作,更多的学者则是从单方面着手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如应艳兰所著《孔子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雪峰、高畅所著《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丁华平、王睿、周怡所著《浅析孔子教育学的思想》。有些研究则是利用孔子思想的很小一个点来引发现代教育的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教育实践的每个角落,范围之广是我们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全部涉及的,但也不能因此原因就对其泛泛而谈。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孔子教育思想,分析它与现代教育的一致与冲突,理性的批判和继承。将会有更多的学者不断的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问题,但相同的是我们可以在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思考中得到启发,找到答案。孔子教育思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长期学习、思考和研究的。因此,我觉得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三篇:孔子德育思想简论
孔子德育思想简论 周德
昌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但由于他长期从事教 育活动,经验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进行批判总结。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他的德育思想更是首当其冲。为了对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做出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评价,对此我们有重新研究的 必要。
(一)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他们无不把 灌输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给青年一代作为他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孔子也不例外。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必需重视德育的教育家。纵观他的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往往是居第一位。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除“文”以外,“行,忠,信”指的都是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
“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仁”是孔子要求人们必须达到的最高道德准则。他希望“君子”连吃一餐饭的时间都不要离开仁德,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应如此。他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孔子要求学生首先做一个符合奴隶制政治、道德规范的人,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办教育,“德”是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要看培养的入是不是符合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和道德要求。至于知识才能,他是放在第二位的。他的学生颜渊在知识才能方面不见得比其他的学生特别高明,但是孔子对他称赞不绝,“贤哉回也”
(《雍 也》),认为他最有道德修养,能做到“三月不违仁”
(《雍也》)。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为了给奴隶主阶级培养理想的“仁人”、“君子”。他认识到德育在 培养人材中的重大作用,并把它放在首要地位。这显示了他在某种程度上窥测到道德教育的 规律性。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孔子是积累有丰富的经验的。在他自述自己的世界观的形成 过程中,可以看到他坚持长期修养是着重抓住一些关键环节的。他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孔子自我的道德修养过程,虽然夹杂着不少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色彩,他把道德修养机械的按照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还鼓吹什么“知天命”等等,这都是不足取的。但是,值得 注意的是:他重视把学习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重视个人的立场,感情、意志的培养和行为 的锻炼,使其达到完全符合奴隶主道德规范,即所谓“不逾矩”的程度。孔子的这一德育理 论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所以,孔子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强调必须抓住认识上的笃信,感情上的陶冶,意志上 韵锻炼和行为上的践履这几个环节,简单的可以概括为:“知”、“隋”、“意”,“行”。
为了坚定学生的信念,孔子把学“道”和闻“道”放在首要地位。他说: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他的学生子夏也说:
“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
孔子和他的学生所说的学“道”、闻“道”,指的都是要加强或加深对奴隶主阶级的政 治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学习或认识,使学生成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泰伯》)的“志 士仁人”,亦即深信不疑地信仰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并努力学习,站稳这— 立场,不惜以生命来保卫它的完善。
为了陶冶学生的感情,孔子特别重视“诗”教和“乐”教。他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兴于诗”,就是说通过诗教可以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同时他还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称赞“诗”的内容是“纯正” 的,合乎奴隶主阶级的道德标准,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教材。
“成于乐”,就是通过奴隶主贵族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具有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
为了培养奴隶主阶级的“节操”,孔子要求他的学生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要做到J(磨 而不磷”,“涅而不缁”
(《阳货》),象最坚硬的东西一样,磨也磨不薄,象最洁白的 东西一样,染也染不黑。要象苍松翠柏一样,经得起冬天严寒的“考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罕》),成为一个坚决维护奴隶制的卫道士。
德育的归结是“行”
。孔子把“行”放在重要地位。他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凡是说出来的自己一定要身体力行,凡是自己不能履行的,就不要说漂亮 话。他认为“行”比“言”更为重要。道德信条只有转化为道德行为才是有效的。
在德育过程中抓住了“知”、“情”,“意”、“行”这几个环节,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何使道德观点、信念、感情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规律性。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德育理论应该说是有创见的,并对后来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起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德育内容的问题,实质上是以哪一个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年青一代的问题。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为了培养奴隶主阶级接班人,孔子给他的学生安排了一套为维护奴隶制服务的德育内 容。它的中心是“仁”。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就是要以克制自己的 “修养”手段来达到恢复周礼的目的。
(虽然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周礼进行了损益)女子认为,只要人们的言行都能遵循奴隶制社会“礼”的轨道,这样的“修养”功夫才合乎 “仁”,即才能达到奴隶制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他在评论人们的道德言行时,也总是以
“仁”为标准的。可见,“仁”是他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其实,“仁”是奴隶主贵族道德规范的总概念。它具体的体现不外就是孔子反复宣扬的“忠”、“孝”、“悌”,“恕”、“敏”等这些奴隶主阶级的具体道德准则。其中孔子突出强调的是“忠”和“孝悌”。
孔子提倡“忠”。他说:
“臣事君以忠”
(《八惰》)。就是说奴隶要忠于奴隶主,大夫要忠于国君,国君要忠于天子,简而言之,就是要绝对的为主子效劳,不怀异心,至死不悔。可见孔丘对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目的在于把他的学生训练成为奴隶主贵族的忠实卫士。
孔子又竭力提倡“孝悌”。他常常对学生说:
“你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敬兄 长”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学而》)。孔子的一位学生有若进一步把孔子这个思想 加以发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意思是说,实行“孝悌”是做到
“仁”的最基本功夫。
“孝”是指后辈对前辈来说的,用以维系统治的氏族中纵的关系,“悌”是指平辈中做弟弟的对兄长要尊敬,用以维系统治氏族中横的关系。这样,奴隶主贵族用“孝悌”之道,就可以把上下左右的关系都控制起来,以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
同时,“孝悌”又是“忠”的基础。孔子说:
“孝慈,则忠”
(《为政》),意思是说,能够做到孝慈的人,就一定会对君主尽忠。几千年来流传的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这句话,就是地地道道的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准则。
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如果能够做到象上面所述的,忠于君主,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对奴隶主坚守信用,办事勤快等修养功夫,那么他就成为一个合格的奴隶主阶级的接班人,能够随时随地“见危授命”
(《宪问》),“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为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誓死尽忠。
孔子的这一套德育内容,后来又经过了儒家后学的加工改造,演化为“三纲五常”,它 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毒害是十分深重的。
孔子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并不是只搞一些空洞的道德说教,他十分善于利用《礼》、《乐》、《诗》、《书》、《易》、《春秋》这些中国古代的典籍,向学生灌输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
首先,他把“礼”的教育,作为“六艺”教育的中心。他不但要学生熟记“礼”的条 文,而且要求学生对“礼”的仪式细节等经常进行实习。
他说,“不学礼,无以立”
(《季氏》)。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必须学习“礼” 才能站稳奴隶主阶级立场。他又说: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衅矣夫”
(《雍 也》)!意思是说,君子们广博地学习文化,又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背叛奴隶制的政治 原则和道德规范了。所以他要求人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以周礼为准则。
孔子又认为,《诗》的内容也是符合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它可以起着“纯化”人们思想的作用。孔子对学生说: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后来,封建社会的学校继承了孔子这个思想,把《诗经》做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
伦,美教化,移风俗”
(《毛诗·大序》)为宣传封建伦理道德服务的文学教材。
《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选编。孔子也注意利用《书》中所包含的政治和道德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教育。例如他说:
“书云:
‘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为政》)。意思是说,我用孝悌教育人,从而施加影响于当政者也就是搞政治了,因而说明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它与政治关系的密切。
《史记·滑稽列传》曾记载孔子论述“六艺”这些古代典籍在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孔子曰:六艺治于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
道义”。意思就是说,“六艺”尽管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但是在巩固奴隶制的统治和陶治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它的作用是一致的。
《礼》用来约束人们行为;
《乐》用来抒发温和的感情;
《书》用来记载历史事件;
《诗》用来表达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思想意志,《易》用来推演微妙难穷的变化,《春秋》用来宣扬奴隶主阶级的仁义。
由此可见,孔子不仅把“六艺”作为培养“君子”的文化知识课程,同时也是灌输奴隶主阶级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精神武器。他这样一个教育、教学观点成了后来宋明理学家们主张“读书穷理”的思想渊源。
把学习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传授文化知识之中,应该说孔子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倡这种理论的教育家,他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智育和德育的联系性。尽管他的目的和内容是为奴隶主阶级培养接班人,但是,从教育、教学经验的角度来看,它是反映了教育的共同规律的,可以为任何一个阶级办教育所利用。
(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孔子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有一些是糟粕,但也有不少是值得借鉴的。
首先,他提出言行一致的原则。他说: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
他主张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是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古人不肯多说话,是因为恐怕自己不容易做到的缘故。
所以,孔子在德育过程中,特别重视言行一致的原则。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意思是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自然,孔子所提倡的言行一致,就其内容来说,都不外是孝,弟、忠、信这些奴隶制的道德准则。那都是一些糟粕。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注意培养学生在道德修养上做到言论和行为一致,反对言行脱节,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窥测到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概括出了言行一致的德育原则。它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德育理论发展史上是起了很大影响的。
此外,孔子还主张过一些象“改过迁善”
(“过则勿惮改”
《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等德育原则,尽管它刻上了一定程度的阶级烙印,但是他要求人们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失,要有改过迁善的勇气和提出做为一个统治者或教育者必须“身教”重于“言教”,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所有这些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孔子在德育方法上是主张“克己”的,“克已”是指约束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在道德修养上一个人必须时时刻刻以奴隶制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和克制自己。所以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他常常强调“约之以礼”
(《雍也》),即以周礼来约束人们的言论行动。他要求人们“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这充分表现了孔子的道德教育偏 重于消极禁止和束缚人们个性的本质。他这个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就成了“寡 欲”、“主敬”、“窒欲”、“克治”等德育方法和途径。实质上是一种禁欲主义和束缚人们思想、感情、行动的一根绳索。
孔子还提倡“自省”,要人们在“内省”上下功夫。他说;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颜渊》)?反省起来,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他还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告诫人们,看到符合周礼的贤人,便应想怎 样做到和他一样,看到了违背周礼的不贤的人,内心必须反省自己,看有没有犯同他一样的 错误。
孔子的学生曾参把孔子这套德育方法概括为“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天天自我检查,看有没有做了违背奴隶主阶级政治、道德信条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从德育思想的角度 来看,孔子是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
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孔子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例如:他在答复别人“问仁”、“问孝”时,常常针对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论语·为政》中记载有四个人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都各不相同。例如,孟懿子问怎样才算是“孝”?孔子回答说:
“无违”,即不要违背周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无论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照周礼的规定对待他们。而在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问怎样才算是“孝”时?孔子却回答说;
“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疾病担忧,这样就可算是孝了。孔子这种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教育,就其内容来说自然都不外是一些奴隶制的道德说教,但是,从德育方法这个角度来看,它却是灵活的,因人而异的,是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的。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对孔子的德育理论和方法是可以略见其概貌的,它的精华和糟粕也是分明的。其中凡是对今天有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其反映德育规律的因素,我们都应该分别不同的情况加以批判改造和利用。
第四篇:孔子的廉政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孔子的廉政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定,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今天我们启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并集中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一起学习讨论先秦诸子的代表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廉政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从孔子学说中汲取营养。
一、孔子及其思想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春秋时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孔子50岁时担任过鲁国的司寇,任内杀了少郑王,但由于受到鲁国贵族排斥,最后孔子选择出游,周游列国。孔子始终未到过秦国,因为他认为秦国乃虎狼之国。当时,孔子思想不被大家认同,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和整理文献,如删定《诗经》、《春秋》。
《论语》是四书中很重要的著作,是孔子弟子根据孔子讲学的内容编撰而成的,也是我们儒家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现今孔子被西方评价为十大思想家之
一、东方哲人。其学说中的很多思想原则如忠恕、中庸、仁与礼、因材施教、修身正心等,穿越时空,生命力长存。孔子的嫡系传人,包括现在,在各个时代均受到重视。孔子思想也传到了西方,18世纪的西方思想家,比如法国的普尔泰就非常推崇孔子思想。1840年以后,中国被西方列强任意宰割,孔子学说变得越来越不受重视。当前,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孔子学院逐渐遍布全球,成为中国输出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撒切尔夫人曾经讲过,“如果一个国家只能够输出彩电,而不能输出思想文化的话,就不能够称为一个大国”,今天我们的孔子学院就给了撒切尔一个很好的回答。
二、孔子的廉政思想内涵
(一)秉持正义
以身作则。“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出自《论语〃颜渊》)一个做官的,从事国家管理,首先就是要其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在今天我们还在沿用。“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如何治理国家,就是要比上一任还要勤劳,要持之以恒,不要怕疲劳,既要做到廉政,又要做到勤政。
遵道求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自《学而》)讲的是君子不会在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而是勤快做事,谨慎说话,主动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就是所谓好学人了。所以要提倡学习、提倡好学。君子遵道而行,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能够半途而废。“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述而》)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就如同浮云一样。因此为官一任就不能够追求不义之财,提倡正确的物质观。“子曰:奢则不孙,俭而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出自《述而》)一个人如果过于奢侈,必然是傲慢的,所以还是要追求简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出自《子罕》)孔子想要住在偏远的地方,有人说:“那里很简陋,怎么办呢?”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也是提倡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守本睦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卫灵公》),指的就是你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这句话很了不起,被西方认为处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黄金法则。不苛求于人,一以贯之的观念。我们作为领导干部,要想到一个干部搞腐败,强加于人的索要,能否让别人接受。“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中庸》)别人强加给你不愿意接受的,你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两句古文可以相互印证。“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出自《雍也》)讲的是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政治清明,作为国家的官员,自己贫贱,是耻辱;一个国家政治腐败,自己富贵,也是耻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国家政治清明,我们取得财富要遵循有道。
(二)修身省人
一个人要想真正做到廉洁,要加强自我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孔子在当时就已经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出自《里仁》)一个人,一个君子,有思想境界的人,不要怕没有位置,应该怕有没有能力坐好这个位置。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提示。“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出自《颜渊》)意思就是不合乎礼教的话不能说,不合乎礼教的东西不能看,不合乎礼教的事不能做。所谓礼,我们可以理解为制度,提示我们要按照制度办事。孔子那时候都要讲,我们现在更应该讲。
(三)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出自《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述而》)三人行,指所有的人。孔子年轻的时候地位很低,祖上曾经富裕过,孔子出身贫寒。每个人在大街上走,可能都有一方面比我强。执政为民,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我们要想一想这么久远的年代,就有了这种思想,现代评价又这么高,是有道理的。
(四)志学笃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出自《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达到合于规矩的境界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中庸》下),提示我们在今后,不但要切切实实地思考,而且要切切实实地实践。比如学习实践我们的国家法律、党的廉政准则和廉洁从业规定等等。我们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出现商业贿赂的问题,容易被西方抓住把柄攻击中央企业。学不仅要用,还要知道学什么不学什么。“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出自《 季氏》)。如果没有学习,就无法和别人进行交流,说话没有根据,学习好的东西,才能够在一言一行中有根据。
三、孔子廉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学习借鉴孔子廉政思想,我们要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取孔子廉政思想之精华。北大朱光启教授曾经讲过,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孔子,孔子思想蕴涵着超越时空的思想。我们讲思想有很多借鉴的因素,我们用新的观点来阐述孔子思想,就是结合今天的实际而用。我们过去都是从正面讲廉政教育,今天我们也应该从古人的思想中汲取积极的因素。
第一,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廉洁从业做表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共产党是真正为公而诞生、而奋斗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宗旨的体现。党员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秉公持正才是本色。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不端正自身如何带领别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不坚持正义就丧失本色。在座的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管理权,用好权是最根本的。一个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如果自己没有做好就无法要求别人,哪个企业领导班子出了问题,企业必然就风气很坏。反腐倡廉说起来难,其实很简单,一个是自己要做好,另一个就是闭环式监督,使各级领导干部都在监督之下。这一点大家都有深切地体会。
第二,必须坚持“两个务必”,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这个观点是立党的根本。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职工,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处理好复杂人际关系。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看到部下、同事和周边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中间很多都是经过艰苦环境过来的,有的是从农村出来的,就是在广大农村中还有很多优秀人才,只是他们没有这个平台。跟老百姓比,你有你的长处,他有他的长处。春秋战国时的神箭手百步穿杨,卖油的人认为没什么了不起,只是熟练罢了,行行出状元。我们共产党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次我们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要求多选生产一线的人作为代表。我们不要有骄傲的感觉,我们要随和,要谦逊,要与人为善,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反对奢侈浪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漂亮,不达目的不罢休。孔子生前思想没有被广泛认同,但是他能够坚持他的观点。我们共产党人思想应该高于他。孔子思想是中国思想的源泉,源头还是在人民,孔子智慧主要来自民间。我们要借助孔子学院宣传我们思想,还要不断发扬。我们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在物质文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制度建设这几个层面上都要发扬光大。
第三,必须打牢廉洁从业的思想基础,形成文化自觉。孔子讲到要认真学习,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西方管理学没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上,毛泽东的管理哲学讲的是人的因素,讲的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思想决定一切。一是将农民为主体的组织缔造成了工人阶级先锋队,二是将贫苦农民和流浪汉变成百战百胜的军队,靠的就是思想建党,靠的就是政治。我们今天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汲取优秀的思想文化营养。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意思是说把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做得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因此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欲而不贪,泰而不骄。把握规律、抵制诱惑,认真履行好组织上赋予的权力。领导者要有干成事、干漂亮事的精神,主动作贡献。我们要提倡把廉洁从业意识和纪律观念溶化在血液中,要追求上进,要追求正确的利益观。我们把廉洁从业变成自觉行为,各级企业和部门要形成一种廉洁从业的氛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坚持操守,反对腐败。
第五篇:孔子的仁政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仁政思想及其意义
1.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巨大的思想家、教导家之一,是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创建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无所不包,博大精湛。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有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至今仍有其辉煌价值。孔子的舆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在《论语》一书中,阐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孔子第一个提出人生理想问题,并且明白地把“仁”作为他的人生理想。他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孔子平生治学为人、教书育人,都十分器重仁德,并以“仁”为中心树立了一套博大高深的伦理道德思惟系统。孔子认为,仁者以实施仁德为宗旨,而不是以取利为目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告知人们,在仁与生死不矛盾时,最好要两全其美,在碰到仁与生逝世产生抵触,不能两全时,就要敢于舍生取仁,杀身成仁。一个人假如能做到凡事以仁为上,就能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领有幻想的人格。
仁的基础精力是爱人。孔子所宣传的仁具备泛爱的特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名言。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体现了孔子所提倡的“仁”的实际道路与详细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能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否认他人之价值,关怀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应孔子思维的人性主义特点。
孔子把“仁”作为人的行动标准跟道德尺度,其重要意思是“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反躬自省,慎言慎行:善待别人,“推己及人之谓恕”,忠恕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合乎仁爱的标准。“夫仁者,己欲破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堪称仁之方也矣。”忠恕之道,即行仁之道,也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孔子强调为仁要事必躬亲,反对甜言蜜语的伪饰和大义凛然的阿谀,说:“巧言俊色,鲜矣仁。”’‘坚毅木钠近仁。”在孔子看来,仁者心肠坦荡忘我,无患得患失之念,所以“仁者不忧”。存在仁的品格的人还无所害怕,敢于保持真谛,“仁者必有勇,勇者不用有仁”。总之,仁是各种品德的聚集体,仁者是白璧无瑕的人格体现。”
孔子以“为仁”、“归仁”为人生原则和主旨。孔子以为,作为仁人,不仅要有常识,有道德,而且要有勇气,能见义勇为,所以他视有勇无谋、文武兼备者为仁人。他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当仁不让于师”也是孔子名言,“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负实现仁道之重担。“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高尚的“仁”的境界,毫不做违反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就义自己来成绩这一事业。甚至于“视死如归”成为后代一些知识分子报国就义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准则的指引下舍生忘死地为国度、为民族事业而斗争毕生。孔子主张国家用兵作战应该义战、勇胜,并且要让义统帅勇,然而孔子所说的“勇”,绝不是卤莽从事、四平八稳地打仗,相反,他对战斗及武力的立场是极为严正的,他从不容易言兵。他的慎战主意,蕴涵着这位仁人深深的爱人之心。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盛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法办法;
孔子仁政理论的现代意义:在我看来,孔子的仁政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可以喝现代
社会契合的。
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育,大到管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入内勺理想人格涵养体制。
首先,在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上,孔子偏重德治是正确的,道德是以人们内心认同为基础的,它的本质是自由,和法相比,道德居于更高层次。在现实中以德服人比以力服人具有更大的作用,德治的范围比法治更为广泛,道德是法律的真理只有跟高层次的道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其次,在实用层面上,孔子的仁政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和国家治理中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孔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把人的管理提到首位,而且主张实行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管理方式。
孔子对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拥有其相称的公道性及实用性,这也恰是孔子思想的强盛性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倡导的“内圣外王”之道供给了实践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整被后人所汲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