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德育思想(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2:5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的德育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的德育思想》。

第一篇: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 及现实意义

(一)德育首位 ,全面发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需重视德育的教育家。他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放在培 养 君子的首要位置 ,所谓 “君子怀德”,即一个人要 成为 君子 ,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 ,应放在第一位。

“仁” 是孔子德育思想最高的道德原则和核心。孔子心目中的 “仁” 就是 “爱人”, “仁者 ,爱人”。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 ,有仁爱之心才能称其为人。虽然孔子讲的爱人 ,本质上有次第等级 ,但他提出 “泛爱众 ,而亲仁” 仍有极高的价值。“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孔子从人的内在心灵的需求中所揭示出来的人本主义哲学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命题。这些命题表现了孔子对人的本质以及人与人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刻性 ,也是孔子德育思想之所以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秘密之所在。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把 “和为贵” 作为仁者的基本信念。

“礼之用 ,和为贵”是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著名思想。

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

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

孔子认识到德育是一种必须与智育、美育和体育完整结合的大教育。孔子提倡的 《六艺》,礼、乐重德 ,乐兼含美育 ,书、数重智 ,射、御重体 ,“六艺” 则是诸育兼备 ,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孔子 《四教》 的 “文、行、忠、信”和《六经》 的 “诗、书、礼、乐、易、春秋” 都体现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要求。

(二)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孔子德育思想中 ,十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孔子特别强调了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并矢志不移地实践他的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的教育主张。他坚持把如何培养人当作学校的根本宗旨 ,把德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并从 “文、行、忠、信” 四个方面教育学生 ,这里的 “行、忠、信” 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围。孔子非常注重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伦理关系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百善孝为先。孔子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孝” 为核心 ,以 “孝” 为做人的根本 ,对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人伦关系十分重视。孔子认为“孝” 为 “仁” 之本。“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鲜明地揭示了子代对父辈所代表的文化的遵守和弘扬。“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突出地体现了 “孝” 的家庭和睦功能和社会稳定功能。

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转型时代。孔子正确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把 “道德教育置于一个与社会变革、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和法制约束有着广泛联系的大系统中来考察和实施 ,‘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教育人民及陶冶德行的有机的总体。孔子认为 ,要解决社会矛盾 ,就要从社会个体修养入手 ,使个体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和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都能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成为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人,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 ,社会就会稳定 ,太平盛世的理想社会也就会到来。

(三)突出主体 ,注重个性

突出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是孔子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原则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中关于 “启”、“发” 的议论 ,就是我们今天 “启发” 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德育要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 ,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 ,教师只是在学生达到 “愤” 和 “悱” 的状态时才从旁边进行点拔。类似的还有: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孔子提倡德育主客体之间要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学相长一词虽语出 《学记》,但 《论语》 却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因此 ,可以说教学相长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实情况的写照。

孔子在他长期的德育实践中 ,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 ,以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指南 ,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 ,他对学生智能、性格、志趣、心理、特长等个性差异和个性特征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考察与论述 ,形成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的德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德育不是一种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相一致的力量,以便让人自觉地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并将德育视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和信仰,以致为此不惜牺牲任何东西甚至包括生命(舍生取义),这样就大大加强了道德教育的魅力与实效性。”(摘自《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对于孔子的德育,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以其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服务。这需要每个人的自觉性,即”人生的自觉”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迷失自我。不管什么身份,什么职业,哪个阶层,哪个地位的人都应学习孔子的德育思想,从自身出发,特别是处在统治地位,手中掌有权势的政府高官,更应该以身作则。除了自己坚持以外,还要教育下一代学习孔子思想,使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断得以传承。

自我心性的修养也是德育的一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直接从“心”上下功夫不易于流于形式,易发挥修养者的主动性等优点,这样易提高德育的效果。为提高我国德语的效果,我们要适当借鉴中国传统修心德育思想的精华部分,即重视个人的自我性修养,并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家从佛道两家中吸取其关于心性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并加以改造。以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去参与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活动中。这种方法无疑是治疗我国现代浮躁病的一个很好途径,加入我们都能学习孔子的德育思想,我们的自然灾害就不会频繁发生,社会就稳定,人民也就无忧了

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培养主体意识,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打好学生思想基础的下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设定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德育教育通过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把个体道德的行为上升为社会道德的行为,把个人内在心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把教育者传达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并“外化”为道德行为。首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培养恒心与毅力,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为自我修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客观评价自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提高自我教育的起点和必要条件。最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以校教育为主渠道,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横向联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互动的综合德育系统。

第二篇:孔子德育思想简论

孔子德育思想简论 周德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但由于他长期从事教 育活动,经验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进行批判总结。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他的德育思想更是首当其冲。为了对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做出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评价,对此我们有重新研究的 必要。

(一)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他们无不把 灌输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给青年一代作为他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孔子也不例外。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必需重视德育的教育家。纵观他的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往往是居第一位。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除“文”以外,“行,忠,信”指的都是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

“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仁”是孔子要求人们必须达到的最高道德准则。他希望“君子”连吃一餐饭的时间都不要离开仁德,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应如此。他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孔子要求学生首先做一个符合奴隶制政治、道德规范的人,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办教育,“德”是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要看培养的入是不是符合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和道德要求。至于知识才能,他是放在第二位的。他的学生颜渊在知识才能方面不见得比其他的学生特别高明,但是孔子对他称赞不绝,“贤哉回也”

(《雍 也》),认为他最有道德修养,能做到“三月不违仁”

(《雍也》)。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为了给奴隶主阶级培养理想的“仁人”、“君子”。他认识到德育在 培养人材中的重大作用,并把它放在首要地位。这显示了他在某种程度上窥测到道德教育的 规律性。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孔子是积累有丰富的经验的。在他自述自己的世界观的形成 过程中,可以看到他坚持长期修养是着重抓住一些关键环节的。他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孔子自我的道德修养过程,虽然夹杂着不少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色彩,他把道德修养机械的按照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还鼓吹什么“知天命”等等,这都是不足取的。但是,值得 注意的是:他重视把学习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重视个人的立场,感情、意志的培养和行为 的锻炼,使其达到完全符合奴隶主道德规范,即所谓“不逾矩”的程度。孔子的这一德育理 论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所以,孔子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强调必须抓住认识上的笃信,感情上的陶冶,意志上 韵锻炼和行为上的践履这几个环节,简单的可以概括为:“知”、“隋”、“意”,“行”。

为了坚定学生的信念,孔子把学“道”和闻“道”放在首要地位。他说: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他的学生子夏也说:

“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

孔子和他的学生所说的学“道”、闻“道”,指的都是要加强或加深对奴隶主阶级的政 治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学习或认识,使学生成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泰伯》)的“志 士仁人”,亦即深信不疑地信仰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并努力学习,站稳这— 立场,不惜以生命来保卫它的完善。

为了陶冶学生的感情,孔子特别重视“诗”教和“乐”教。他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兴于诗”,就是说通过诗教可以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同时他还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称赞“诗”的内容是“纯正” 的,合乎奴隶主阶级的道德标准,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教材。

“成于乐”,就是通过奴隶主贵族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具有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

为了培养奴隶主阶级的“节操”,孔子要求他的学生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要做到J(磨 而不磷”,“涅而不缁”

(《阳货》),象最坚硬的东西一样,磨也磨不薄,象最洁白的 东西一样,染也染不黑。要象苍松翠柏一样,经得起冬天严寒的“考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罕》),成为一个坚决维护奴隶制的卫道士。

德育的归结是“行”

。孔子把“行”放在重要地位。他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凡是说出来的自己一定要身体力行,凡是自己不能履行的,就不要说漂亮 话。他认为“行”比“言”更为重要。道德信条只有转化为道德行为才是有效的。

在德育过程中抓住了“知”、“情”,“意”、“行”这几个环节,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何使道德观点、信念、感情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规律性。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德育理论应该说是有创见的,并对后来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起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德育内容的问题,实质上是以哪一个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年青一代的问题。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为了培养奴隶主阶级接班人,孔子给他的学生安排了一套为维护奴隶制服务的德育内 容。它的中心是“仁”。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就是要以克制自己的 “修养”手段来达到恢复周礼的目的。

(虽然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周礼进行了损益)女子认为,只要人们的言行都能遵循奴隶制社会“礼”的轨道,这样的“修养”功夫才合乎 “仁”,即才能达到奴隶制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他在评论人们的道德言行时,也总是以

“仁”为标准的。可见,“仁”是他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其实,“仁”是奴隶主贵族道德规范的总概念。它具体的体现不外就是孔子反复宣扬的“忠”、“孝”、“悌”,“恕”、“敏”等这些奴隶主阶级的具体道德准则。其中孔子突出强调的是“忠”和“孝悌”。

孔子提倡“忠”。他说:

“臣事君以忠”

(《八惰》)。就是说奴隶要忠于奴隶主,大夫要忠于国君,国君要忠于天子,简而言之,就是要绝对的为主子效劳,不怀异心,至死不悔。可见孔丘对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目的在于把他的学生训练成为奴隶主贵族的忠实卫士。

孔子又竭力提倡“孝悌”。他常常对学生说:

“你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敬兄 长”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学而》)。孔子的一位学生有若进一步把孔子这个思想 加以发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意思是说,实行“孝悌”是做到

“仁”的最基本功夫。

“孝”是指后辈对前辈来说的,用以维系统治的氏族中纵的关系,“悌”是指平辈中做弟弟的对兄长要尊敬,用以维系统治氏族中横的关系。这样,奴隶主贵族用“孝悌”之道,就可以把上下左右的关系都控制起来,以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

同时,“孝悌”又是“忠”的基础。孔子说:

“孝慈,则忠”

(《为政》),意思是说,能够做到孝慈的人,就一定会对君主尽忠。几千年来流传的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这句话,就是地地道道的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准则。

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如果能够做到象上面所述的,忠于君主,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对奴隶主坚守信用,办事勤快等修养功夫,那么他就成为一个合格的奴隶主阶级的接班人,能够随时随地“见危授命”

(《宪问》),“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为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誓死尽忠。

孔子的这一套德育内容,后来又经过了儒家后学的加工改造,演化为“三纲五常”,它 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毒害是十分深重的。

孔子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并不是只搞一些空洞的道德说教,他十分善于利用《礼》、《乐》、《诗》、《书》、《易》、《春秋》这些中国古代的典籍,向学生灌输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

首先,他把“礼”的教育,作为“六艺”教育的中心。他不但要学生熟记“礼”的条 文,而且要求学生对“礼”的仪式细节等经常进行实习。

他说,“不学礼,无以立”

(《季氏》)。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必须学习“礼” 才能站稳奴隶主阶级立场。他又说: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衅矣夫”

(《雍 也》)!意思是说,君子们广博地学习文化,又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背叛奴隶制的政治 原则和道德规范了。所以他要求人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以周礼为准则。

孔子又认为,《诗》的内容也是符合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它可以起着“纯化”人们思想的作用。孔子对学生说: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后来,封建社会的学校继承了孔子这个思想,把《诗经》做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

伦,美教化,移风俗”

(《毛诗·大序》)为宣传封建伦理道德服务的文学教材。

《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选编。孔子也注意利用《书》中所包含的政治和道德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教育。例如他说:

“书云:

‘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为政》)。意思是说,我用孝悌教育人,从而施加影响于当政者也就是搞政治了,因而说明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它与政治关系的密切。

《史记·滑稽列传》曾记载孔子论述“六艺”这些古代典籍在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孔子曰:六艺治于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

道义”。意思就是说,“六艺”尽管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但是在巩固奴隶制的统治和陶治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它的作用是一致的。

《礼》用来约束人们行为;

《乐》用来抒发温和的感情;

《书》用来记载历史事件;

《诗》用来表达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思想意志,《易》用来推演微妙难穷的变化,《春秋》用来宣扬奴隶主阶级的仁义。

由此可见,孔子不仅把“六艺”作为培养“君子”的文化知识课程,同时也是灌输奴隶主阶级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精神武器。他这样一个教育、教学观点成了后来宋明理学家们主张“读书穷理”的思想渊源。

把学习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传授文化知识之中,应该说孔子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倡这种理论的教育家,他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智育和德育的联系性。尽管他的目的和内容是为奴隶主阶级培养接班人,但是,从教育、教学经验的角度来看,它是反映了教育的共同规律的,可以为任何一个阶级办教育所利用。

(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孔子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有一些是糟粕,但也有不少是值得借鉴的。

首先,他提出言行一致的原则。他说: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

他主张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是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古人不肯多说话,是因为恐怕自己不容易做到的缘故。

所以,孔子在德育过程中,特别重视言行一致的原则。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意思是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自然,孔子所提倡的言行一致,就其内容来说,都不外是孝,弟、忠、信这些奴隶制的道德准则。那都是一些糟粕。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注意培养学生在道德修养上做到言论和行为一致,反对言行脱节,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窥测到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概括出了言行一致的德育原则。它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德育理论发展史上是起了很大影响的。

此外,孔子还主张过一些象“改过迁善”

(“过则勿惮改”

《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等德育原则,尽管它刻上了一定程度的阶级烙印,但是他要求人们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失,要有改过迁善的勇气和提出做为一个统治者或教育者必须“身教”重于“言教”,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所有这些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孔子在德育方法上是主张“克己”的,“克已”是指约束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在道德修养上一个人必须时时刻刻以奴隶制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和克制自己。所以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他常常强调“约之以礼”

(《雍也》),即以周礼来约束人们的言论行动。他要求人们“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这充分表现了孔子的道德教育偏 重于消极禁止和束缚人们个性的本质。他这个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就成了“寡 欲”、“主敬”、“窒欲”、“克治”等德育方法和途径。实质上是一种禁欲主义和束缚人们思想、感情、行动的一根绳索。

孔子还提倡“自省”,要人们在“内省”上下功夫。他说;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颜渊》)?反省起来,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他还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告诫人们,看到符合周礼的贤人,便应想怎 样做到和他一样,看到了违背周礼的不贤的人,内心必须反省自己,看有没有犯同他一样的 错误。

孔子的学生曾参把孔子这套德育方法概括为“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天天自我检查,看有没有做了违背奴隶主阶级政治、道德信条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从德育思想的角度 来看,孔子是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

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孔子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例如:他在答复别人“问仁”、“问孝”时,常常针对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论语·为政》中记载有四个人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都各不相同。例如,孟懿子问怎样才算是“孝”?孔子回答说:

“无违”,即不要违背周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无论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照周礼的规定对待他们。而在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问怎样才算是“孝”时?孔子却回答说;

“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疾病担忧,这样就可算是孝了。孔子这种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教育,就其内容来说自然都不外是一些奴隶制的道德说教,但是,从德育方法这个角度来看,它却是灵活的,因人而异的,是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的。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对孔子的德育理论和方法是可以略见其概貌的,它的精华和糟粕也是分明的。其中凡是对今天有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其反映德育规律的因素,我们都应该分别不同的情况加以批判改造和利用。

第三篇: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关键字:孔子 德育思想 现实意义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

(一)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仁爱

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在“仁”,表现在“礼”。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他用“仁”“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具有道德自觉,共同遵守一定的规范,这在春秋战国诸侯分裂割据、混战年年不断的历史时期,无疑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他的道德思想中,“礼”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是“礼”的内在主导因素,是核心,“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符合他所认定的真理的最高要求,也是他承认的真理的本身。

孔子按其自己认定的真理,通过一定程度上重人道、面向实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从而建立了“仁”为核心的孝悌、忠信、恭敬、智勇、宽惠、正直、知耻、周而不化、三戒、九思等道德规范,把人们不断培养成为君子——道德修养达到高峰的人。

孔子十分重视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仁德,即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准则。把这个观念提高到伦理思想中,确是孔子一大贡献,它对中国传统道德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有这样才有所作为。对于执政者来说,则应该以施行仁德为其准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要以仁德去治理国家不仅能够像北斗一样处于稳定的领导地位,而且还能使人们遵守道德准则,一旦犯法也会感到耻辱。就是一般人,也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有了仁德,就不会孤单,就会有朋友,就会团结很多人。这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无疑有它的现实价值。2.礼仪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礼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

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人要有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克己复礼”就是自律思想的体现。子曰:“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说要严于律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要正身正己。

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礼者,敬人也,礼仪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是良好的社会润滑剂,它对于人们交往中互尊互敬、和睦相处、协调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子曰:“礼者,政之本也。”孔子主张用“礼”来教化人民。这种教化体现在日常道德生活,宗教活动,相互交往等种种规范,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关系的准则。子曰:“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简而言之,“礼”就是有着许多要求的不可违反的行为规范。孔子认为“礼”是社会之本,“礼”在社会中是起着根本性作用的。要建立一套能发挥维系 和平衡稳定的礼制,具体地说就是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的体系。当人民都能懂“礼”行“礼”了,社会也就稳定了,国家也就发展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实质上旨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这种思想精髓对正努力建构和谐社会的今日国人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3.忠恕

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实际上,在孔子思想中“忠”和“恕”都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忠”,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提出[3]:“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4.明智

“智”是深通君子之道的精神境界,它可以使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从而趋利避害。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5.诚信

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孔子所说的“信”有两种含义,一是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孔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巩固统治的法宝。因此,他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孔子的诚信理想在《论语》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论语》的“学而”、“为之”、“里仁”、“述而”等篇中,都提到了信的道德,完整地勾画出了孔子的诚信的理想。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二)现实意义

德育作为一种社会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一个有机的庞大的体系,绝非是几个道德规范教条所能包含得了的。中国先秦时代“德育之上“的思想,垂范两千年而不衰,且已积淀为中国文化思想之根本。因此,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思想精粹,把德育放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至今仍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予总结,承继这一分遗产。”由此可见,孔子德育思想的精华部分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意义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确立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是特定历史背暴下对教育所提出的特殊的要求,它的任务在于,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塑造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在一套统一的道德思想指导下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大变革曾使两干多年前的孔子认识到“饰礼乐,选人伦”教化民众、统一思想和规范行为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也处于一个山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的关键时期,而对形形色色的思想的冲击,也必须确立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教育人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牢牢地在全社会扎根,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2.优化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思想道德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社会现实的文化、政治、法律、舆论等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现实生活混乱,道德教育必然举步维艰。有人尖锐地指出了当前道德教育中的模式的教育效果值得深思。所以,要真正实现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教育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对社会济生活的优化,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最大程度地惩恶扬善,遏止腐败,创造一个令人信服,共同认可的道德教育大环境。3.道德教育必须依靠综合教育

道德教育的过程实际是构建学生道德境界的过程,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文化素质、科学意识、审美能力、哲学修养、体质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孔子为我们做了成功的尝试。在现代社会,没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就不会有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人类认知领域的空前拓展,已使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知识等修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实践能力才是先进觉悟、高尚道德最可靠的墓础。山此可见,道德教育必须依靠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审美、体制等综合教育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必须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皮江红,萤育云.孔子德育思想的经济伦理意义初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03期

[2]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9 [3]魏世英,龚成.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启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吕氏春秋·不二[M] [5]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M],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1

[6]高建风.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7]周蓉.孔子的德育思想浅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冯爱红.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9]闵杰.略论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7期 [10]曹自立.孔子德育思想辨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第四篇: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郑桂芬

在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 着极为特殊的地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体现了 孔子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他的志士、君子、成人的人 才观也多体现了对人才道德方面的要求。孔子的德 育思想丰富、系统,深入挖掘有助于古为今用,为现 代社会服务。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对德育的重视是与其以德治国的政治观 密切相连的。可以说,不了解孔子的政治观,就不能 真正理解孔子的德育思想。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 治,其内容主要包括统治者自身的修养和对民德、民风的建设两个方面。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品德 高尚,人民就会像众星拱月一样拥护他、爱戴他,从 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孔子还说:“子为政,焉用 杀 C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 上之风必偃。”

孔子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揭示了 上行下效的道理,极言执政者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 将影响一国的风气。同时,孔子把统治者的正身修 德与从政治国的管理行为联系起来,指出统治者注 意修养德行的本身是在实施对国家的管理,譬如,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 C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C”等等。后世儒 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礼记·大学》中 明确提出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的观点。

(一)关于德育内容的论述。孔子所提倡的德育 内容,可以用“仁”字来概括。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 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 质几乎包括了人应具备的所有的美德:如忠、孝、诚、信、智、勇、温、良、恭、俭、让、廉、和、宽、敏、惠、中庸、忠恕等。现仅就其所提倡的最基本的、也是最 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作简要介绍。

“孝悌”和“忠”等。“悌”是处理家庭内部关 系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仁”的基础。孔子说:“孝悌 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这里,“入则孝”是 指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则悌”是指在外要尊敬兄 长。孔子的学生有若对老师所提倡的孝悌之道有着 深刻的理解,他曾经这样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 思是说,就为人来讲,如果这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和 尊重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 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叛乱的,更是未曾见过的。因 此,就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而言,必 须注重孝悌品质的养成,这是实现仁德的最基本的 素质。

孔子所说的“孝”经常与“忠”联系在一起。他 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在孔子看来,在家能做孝子,在朝才能做忠臣;在家能养成孝 敬父母的良好品质,在朝廷才能具有忠君的高尚品 格,这是孔子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观在道德教育上 的反映。孔子把治家之情、之理迁移到治国、平天下 的宏图伟业之中,后世儒者在此基础上阐释发挥,形成了“移孝作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取士传 统。孔子及后来的儒者把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联系 起来,充分体现了其道德政治化的特点。秦汉以后 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的思想观点大做文 章,并制造出了“三纲五常”等道德条目,使君臣关 系、父子关系和夫妇关系的等级性进一步片面化和 绝对化了,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愚忠”、“愚孝”思 想的由来。但必须指出的是,孔子当初所提出的观 点与后来封建统治者所演义发挥的观点是有区别 的。因为孔子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道德规定是相对 的,有条件的。根据《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 子,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 国君要象国君的样子,尽君道,做贤君;做臣子的要 象臣子的样子,尽臣道,做忠臣;做父亲要像做父亲 的样子,尽父道,做慈父;做儿子的要象儿子的样 子,尽子道,做孝子。孔子强调君臣和父子关系,双 方都有互守的道德信条,贤君和忠臣相守,慈父和 孝子相约,虽然孔子没有直接道明君不贤,臣可以 不忠;父不慈,子也可以不孝,但是,在孔子的整个 思想里却暗含着这层意思,譬如他所提倡的“邦有 道则现,无道则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都蓄 含着这种朴素的原始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尤其是 孔子所提倡的君贤臣忠的命题被后世的儒者所继 承,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杰出代表孟轲则提出:“君 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君臣关系提出了明确的 要求,孟轲以“君使臣以礼”做为“臣事君以忠”的 前提,并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 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爱人”。“爱人”是“仁”的核心。孔子所提倡 的“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也是做人 的最高准则。在《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对别人要富于爱心。孔 子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多从人 民的利益着想,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 子认为,一个真正有仁德的人治理国家,必须做到 “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 等,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与其惠民、重民、养民的思想相联系的。

关于孔子究竟爱哪些人的问题,历史上一直有 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爱人”是否包括奴隶在内。根 据孔子所提出的“泛爱众”的口号,以及“厩焚”,子 问“伤人乎 ’”而不问马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孔 子所强调的“爱人”,不仅包括奴隶主贵族、新兴地 主、商人和社会一般平民,而且也包括奴隶在内。这 在 % 个奴隶才能换一匹马、一束丝的奴隶社会,孔 子把爱人放在爱物之上,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尊重 人的生存权利是极为可贵的,对于限制统治者残 民、虐民和扰民的非人道的政治行为是有极大的进 步意义的。

(“&复礼”。“复礼”是仁的表现。孔子要求学生 必须养成“克己复礼”的品质。孔子所谓的“礼”,主 要是指遵守等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这种 规范,大而言之,包括国家内部上下尊卑的社会制 度;小而言之,则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 交往的礼仪常识。孔子提倡用“仁”的内容来充实 “礼”的形式,从而实现仁与礼的有效结合,达到内 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中所说 的礼,起源很早,到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已经发 展成较完备的礼制,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 德规范和一切交往礼仪等。周礼可以协调人伦社会 关系的各个层面,用它可以定亲疏、别贵贱、决嫌 疑、明是非,使人迁善改过。“礼”是维护等级社会统 治秩序的重要工具,所以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 于礼”。为了养成学生遵礼、守礼的品德,孔子特别 重视礼教。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孔子提倡在礼的形式中贯 彻仁的精神是有进步意义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意思是说为人而缺少仁德,怎么能够去实 行礼仪制度哪 ’在孔子看来,仁与礼的关系就是内 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形式,在 道德教育过程中二者相互依托,谁也离不开谁

(二)关于德育方法论的建构。在道德教育的过 程中,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孔子提出了一 系列实施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构建了他的德育方法论体系。

立志有恒。教师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 格,即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立志。孔子 鼓励学生立志、言志,在他的激励下,孔门之中多有 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比如,冉求有志使民富 足;颜渊希望建立这样的理想社会:弘扬正气,劳者 得息,即“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的高足弟子,曾 经 : 杀猪:教子诫妻的曾参更有宏论:“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

安贫乐道。孔子鼓励学生在进行自我修养 的过程中,要“志于道”、“志于仁”,有坚定理想和信 念。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要求学生必须有安贫乐道 的精神。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议也”。君子学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在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方面,特 别注意从改变情绪和陶冶精神入手,这使得追求精 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 色,成为东方传统道德的灵魂。

“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从孔子开始到康 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终 极理想目标。孔子把追求这种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看 成是最高尚的品德。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认为要真正做到安仁乐道,必须善于处理 物质利益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做到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义与利发生矛盾 冲突的时候,应以道义为重。

<3 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即恪守忠恕之道。在道 德修养的过程中,孔子教育学生不是以个人独善其 身为准则、为目的,而是希望学生明确个人在家庭、集体、国家、以及自然界中的地位、责任和义务,借 以促进人伦社会关系和天人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尤 其是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 6孔子所提倡的“仁”学的 本身就是关于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的学问。如何做 人,如何做好人,是孔子“仁”学的本质内含,而做 人,尤其是做好人,成君子,其主要标志就是善于协 调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善于同不同性格、气质、理 想抱负的人相处。对此,孔子提出了能够推己及人 的“忠恕之道”。

=3克己内省。孔子要求学生在自我修养上下功 夫,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省察和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克欲制情,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缺点 错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达到 “安仁”、“执礼”的目的。

孔子提出了克己内省的方法:一是主动防范,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消灭在未生和萌芽状态之中。正如曾参所阐发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每天 多次反省自己,检讨为别人做事是否做到了忠于职 守,尽心尽力 >忠?;与同学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言而 有信,不自欺、不欺人;老师讲的功课能否做到当日 功课当日毕,及时复习,及时巩固。在孔子的悉心指 导下,曾参直至病危都自责自励不已。二是当个人 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应该“反求诸己”。孔 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有修养 的人遇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检自责;没有修 养的人遇事总是喋喋不休地咎他人之过,推卸责 任,转嫁矛盾。孔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遇事都能多从 自身找原因,整个社会的矛盾冲突就会减少。他说: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改过迁善。孔子认为改过迁善首先应具备 分辩善恶的能力。他说:“仁者能好仁,能恶仁”,“好 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关于改过,孔子认为人非圣贤,人人都可能犯 错误,犯了错误不怕,只要改正就好,他说:“过而勿 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如果犯了错误,不仅 不改,而且还粉饰太平,文过饰非,掩盖错误,这就 是错上加错了。

关于迁善,孔子告诫学生要择善而从。孔子认 为,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 误,同时还要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对别人的 缺点和不足,应该引以为戒。他说:“见善如不及,见 不善如探汤”。意思是:看到别人的优点应该赶紧学习,一定要有一种唯恐追赶不上的紧迫感;看到别 人的缺点,则如要把手伸到滚烫的开水里一样,要 有一种躲之不及的危机感,引以自警、自戒。孔子在 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改过,注意培养 学生闻过则喜的精神。在孔子的悉心教诲下,以莽 撞“好勇”、“兼人”闻名的子路却能做到“闻过则 喜”,具备大禹那种“闻善言则拜”的虚怀若谷的胸 襟;居孔门德行之首的颜渊能够“不迁怒,不贰过”,即出了问题不迁怒他人,而能反躬自省,从而做到 不重犯同一个错误。

&’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提出:“君子学以 致其道”和“行以达其道”。要求学生无论是治学还 是修身都必须身体力行,注重实践,落到实处。他说 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下,不能只听他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 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要求学生 “言必信,行必果”,要“慎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对居 于高位的统治者的修德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 指出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是为政的基本准则。统治 者要想政令畅通,取信于民,必须注意不断地调整 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为准绳调节上下之间的关系。

二、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德育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 道德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至今仍有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中国进行现实的道德建设、实 现人的精神现代化的活水源头。本文拟从社会道德 教化、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三 个方面考察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道德教化方面看:孔子在积极提倡执 政者修身治国的同时,亦非常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 化。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通过道德教化,使百姓 耻于为恶。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教化对规范人们 行为、维持公共秩序的促进作用。这一思想虽是在 法制极为孱弱的人治社会背景下提出,但在今天仍 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在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用以规范、制约人们政治、经济行为的制度、法律、法规的转轨,或者说是重新 建构的问题。而这种转轨与重新建构并非一朝一夕 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故而这种转 轨所造成的法律法规、制度上的真空便为经济、政 治、社会生活中的失控、无序现象提供了生存的空 间,并有恶性蔓延之势。在如此形势下,我们重拾孔 子注重道德教化的思想,对于清明政治、稳定经济 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都将大有裨益。

我们都知道,机械的道德教化只能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孔子提出的道德教化的范式值得我们借 鉴。

首先,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实施道德教化 的过程中,孔子十分注重把道德观念和道德信条变 成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发生由 “知之”到“好之”,最后到“乐之”的积极转化。在孔 子的熏陶影响下,颜渊成为安仁乐道的典型。在《论 语》中,孔子曾多次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 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孔门之 中像颜渊这样的学生大有人在。

其次,注重身教。即道德教化的实施者言行一 致、以身作则。孔子身体力行,做到了这一点。例如 孔子倡导安仁乐道,而他本人就是一个安仁乐道的 典型,在安仁乐道上,他给学生们做出了光辉的榜 样。在周游列国其间,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表 现了这位伟大的智者重道义,轻富贵、“死守善道” 的高尚情怀,同时也增强了道德教化的实效性。

(二)从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方面看:孔子提倡 在个人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追求崇高 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又往往成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和爱 国爱民的精神支柱。从孔子提倡的“安仁乐道” +或 “安贫乐道” ,到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已经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人 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丧其 节”、“唯义所在”就是这种追求在人生价值中的最 高体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所提倡的这种崇 高的精神追求,又总是与自强不息、日新月新、刚健 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总是与“发愤忘食,乐以 忘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共同发 展。尽管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对于一般人来讲,并 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是很难达到的,但是,追求这 种崇高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自我 牺牲精神,却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实现现代化 的永恒动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会获得完 满、充盈的幸福体验,生命价值与精神境界也获得 了提升。

(三)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方面看:孔子把孝悌之 道视为人伦道德的基础,把父子关系视为人伦社会 最基本的关系。孔子认为从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只有对 父母尽孝,才能为国家尽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的取士原则是这一观点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孔子把君臣关系喻为父子关系,建立了由个人至家庭至社 会这样一个由亲到疏,由近及远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以血缘家庭关系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儒 家伦理的核心。它的最大特点:一是儒家伦理始于 家庭,但又不囿于家庭,而是由家到国,家国相连,血脉相通;二是儒家伦理注重家庭,注重家庭成员 之间的友爱相亲。

孔子的这一思想已经为日本、韩国的现代企业 所借鉴,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按照日本筑波大学 校长高桥进教授的观点:儒家主张的“孝”、“家族主 义”,被移植到集团组织时,便产生了视该组织成员 为 :一家:和保持这“一家”的长久和和睦就会使该 组织繁荣昌盛的独特想法,这便是终身雇佣制的理 论来源。在日本,由家庭到集团组织,由内到外,贯 穿其中的便是“孝悌”。这种“孝悌”的君子之道,便 是年功序列主义的儒学渊源。至今仍浓郁地保存着 的上述儒学教养和意识,成为处于企业经营管理地 位的有识之士的基本精神。

在日常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孔子的德育思想也 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人生信条和行事原则。首先,孔子主张“仁”,即“爱人”。孔子的“爱人”思想 具有普遍的意义,即涵盖对象具有普遍性,体现了 对每个个体的人性以及人生价值的尊重,而这应该 成为每个现代人与人交往的先位观念。

其次,孔子要求弟子为人处事要多为他人着 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概括在他的德育原则与 方法的主张里就是推己及人。他说:“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 情,也要尽力帮助别人去做,凡事都应推己及人,多 为他人打算。而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则从反面论 述了推己及人的道理。

最后,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内省的德育方法包含 着自我检查和严于律己的合理内核,对于处理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不无裨益,韩愈继承了这种思想,提 出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生信条,对后世有很 深的影响。在个人主义膨胀、个性过度彰显的今天,这一思想对于平和个人心态以及协调人际关系不 失为一剂良药。

第五篇:浅析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摘要: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德育,探索并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来自实践,不仅全面、系统,涵盖了教育理论的各方面和各环节,而且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如他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这份遗产,对于促进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孔子重视德育,意图将老百姓引上德治的轨道,实现社会的“和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孔子认为需要统治者“为政以德”,同时,被统治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认为,礼是道德的外化,不存在礼之外的道德,这种道德是以宗法伦常为核心的血缘人伦道德。虽然他推崇周礼,对周礼的评价甚高,其“礼”的本质也仍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秩序。但是,他那里的“礼”是在对周礼的批判继承中得以发展形成的,与周礼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在周代,“礼”只适用于调节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内部关系,与此相反,孔子将“礼”下达到庶人,告诫人们要以“礼”作为德行的标准。可见,孔子对于道德的重视,不仅仅局限于对统治者的要求范围之内,同时也是对全老百姓的要求。从根本上说,这一点也反映出了孔子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即“有教无类”。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他五十余载的教育生涯中,“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①如何从其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古为今用,使我们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现今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孔子德育内容的脉络梳理

孔子贵“仁”,“仁”是他道德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是他要求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美德。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如上所述,礼是道德的外在体现,而仁则是道德的内在核心。根据这一核心,孔子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孔子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指孝敬父母;“悌”是指同辈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孝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植根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家族社会之中。孔子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可见,他将“亲亲”作为“仁”的一条根本原则,强调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人与人关系中最真实、最根本的感情。“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敬爱父母兄弟,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并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是在“孝亲”基础上的递进,每个人只有处理好了与父母兄弟的关系,才能处理和协调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孔子将骨肉亲情引向了政治统治,体现了孔子道德教育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特征。

其次,孔子以“爱人”作为“仁”的核心。“仁者爱人”,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于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但同时也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西周时期重视祭祀鬼神的事宜,而孔子的“爱人”中却体现着人贵的思想,“季路问事鬼神。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乎?’”可见,孔子是把人事放在首位的,对鬼神采取了怀疑的态度。孔子的“爱人”不仅仅是要求人们只爱自己的家人,而是将爱扩及到全社会,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必须认识到的是,孔子的“爱人”并不是爱一切人,更不包括奴隶,他所讲的“仁爱”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强调的人道原则即肯定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仍有进步意义。

最后,孔子以“忠恕”作为实现“仁”的途径。曾子提出:“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所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单地说,忠就是积极为他人;所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忖己度物,不加害于人。孔子正是通过这样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实行“仁”。在西周时期,“父权与君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家能够做到对父兄的孝悌,就能够在政治上对君主尽忠。”①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把治家之情、之理迁移到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业之中,从而形成了后世“移孝作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取士传统。

总的来说,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以“仁”为精髓所在,孝为出发点,由近及远地向外扩展仁爱之心,通过将心比心的、推己及人的方法,① 丁祯彦.中国古代哲学史教程[M],2007.19.求得忠信于君主、朋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虽然,孔子的言论中存在着一些封建愚昧的思想,但是,我们应将他至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予以评析。抛开孔子一些具体的适合于当时历史环境的德育思想,就整体而言,将他的“孝悌”、“爱人”、“忠恕”的德育内容批判地继承下来,仍然是我们现代德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在物质的洪流中逐渐迷失自我,对于德育内容的研究也更是重中之重。

二、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我们新时代道德教育的宝库,它不仅为现代德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而且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的方法。即使过了两千五百多年,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就德育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孔老夫子给我们的启示不在少数,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的归纳: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智力、品行等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主要凝结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的弟子众多,背景环境以及智力、性格都各不相同,而孔子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异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根据受教育者思想水平、接受能力施教。二是根据不同的性格施教。”①如他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的智 ①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2006.69 商有高低的差别,从智能上分为上、中、下三等,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诉高深的理论,至于中等以下的人,则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再如,子路问孔子:“听到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去做吧。”公西华对此感到疑惑不解,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是,冉求胆小,容易退缩,所以鼓励他;子路好勇过人,勇有余而谋不足,所以我要给他降温,让他冷静。2.愤启悱发的德育方法

启发式教育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个优良传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倡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现代教育学中的“启发”一词就来源于此。“愤”是指学生积极思考,想弄通却没有弄痛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即是“启”。如果不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一味“填鸭式”地“满堂灌”,不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孔子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心求通、口欲言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育。此外,孔子的举一反三的方法也是启发式教育的一种,亦称迁移启发。他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他的教育下,颜渊能“闻一而知十”,子贡能“告诸往而知来者”,陈亢能“问一得三”。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使我们历史上珍贵的教育思想,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3.审美教育方法

“寄情万物,皆以养德”,古今伟大的教育家都注意借助美誉进行道德教育,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孔子是道德教育中自觉倡导礼乐教育的第一人,他以“ 六艺”教育学生, 其中大部分内容如诗、礼、乐等都体现了审美教育主题。在他看来,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过程是“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秦伯篇》)。他主张用符合古典伦理和美学标准的礼乐制度治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继承这一传统,,他在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一文中, 明确提出“: 纯粹之美育, 所以陶养吾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而使人我之见、利己

①损人之思念, 以渐消沮者也。”这一段话写出了审美教育的与道德教育的内在一致性,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什么教育实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的,道德教育则往往靠理性的自我克制与约束,因此,两者相比较,人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审美教育。

以上是笔者对孔子的主要道德教育方法的一些了解和归纳,无论是孔子的德育思想还是方法都是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历史上对于这些文化瑰宝的曲解或者僵化,使得这些被扭曲的思想阻挡了社会的进步潮流。事实上,孔子的启发教育、个性教育以及审美教育方法对于当代的德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的德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发掘孔子的德育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借鉴孔子的德育理论、德育原则, 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大力加强德育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① 蔡元培选集(上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参考文献:

[1]黄钊.关于孔子的道德教育学说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4.[2]包俊娟.孔子教育观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 [3]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和谐教育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朱东根.论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丁祯彦.中国古代哲学史教程[M],2007.19.[7]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2006.69

下载孔子的德育思想(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的德育思想(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

    孔子思想[★]

    1、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 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2、 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3、 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

    孔子外交思想

    孔子外交思想之我见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是中国外交实践蓬勃发展、外交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原因是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西周衰微、各个独立......

    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是我们的教育家,思想的指导者。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在这崭新的世纪里,和平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核心。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孔子思想论文,仅供......

    有关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仁学思想。以下是“孔子思想......

    正确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正确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我第一次接触到孔子思想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中学初中语文课文有一篇“论语六则”。课文很短,摘录了《论语》的六句话。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大部分警句:......

    浅议孔子仁学思想

    浅析孔子仁学思想【内容摘要】孔子把“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并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使之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以“爱”释“仁”,把仁看作是高尚人性的目标,是理......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孔子主张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周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亲亲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培养人具有孝悌的品格是最基本的。孔子仁学另一个特点是由己而不由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