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 《识字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2卡片游戏《找朋友》。(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学生练习。(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四、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
(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二)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制作书签。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教学用具: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例: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三、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四、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三、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四、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学生练写。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对话平台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三、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四、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六、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
(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
(一)。
二、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三、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四、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五、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六、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二、过程建议:
(一)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二)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二、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三、过程建议
(一)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二)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四、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一)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二)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设计(人
教标版)
教学目标:、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感悟谚语中包含的道理;
3、培养学习和收集谚语的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感悟谚语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歌曲放送,导入新:
(1)
视频:蚂蚁搬豆。
(2)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二:初读文
、自读文。
2、识记生字。
(1)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全班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2)全班交流易读错的拼音;(平舌音、翘舌音、整体认读)。
(3)游戏中巩固识字。
三:识记生字并指导书写
(1)
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2)
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3)
师示范难写的字:“满”和“挑”。
(4)学生描红并书写。
四:朗读中感悟理解、理解第一句谚语:人心齐,泰山移。
2、让学生替老师想办法表扬同学导出:人多计谋广;欣赏火焰的图片导出:柴多火焰高。
3、筷子实验游戏导出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4、讲解树木防风的例子导出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识字“搓、绳、斤”。、联系实际生活讲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你一个人棒不是最棒的,你帮助大家跟你一样棒才是最棒的。
6、学生相互交流说说文中谚语对你的启发,并举例子说说谚语包含的道理。
7:老师总结学生的交流。
五:指导朗读
、个别学生读。
2、学生对读。
3、学生老师对读。
六:总结
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同学下去可以在找找还有什么谚语,记录下来,然后相互说说。
第三篇: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我会拼,也会写(10分)
shēn zhǎn jiàn lìjié shěnɡ nénɡ ɡòuēn qínɡ
jìnɡ àixiān hónɡɡōu huàxiónɡ wěihuīhuánɡ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9分)
水分(fēnfèn)钉着(dīnɡdìnɡ)空(kōnɡkònɡ)地
应该(yīnɡyìnɡ)答应(yīnɡyìnɡ)好(hǎohào)客
盛(shènɡ chénɡ)装 兴(xīnɡxìnɡ)起 葡萄干(ɡān ɡàn)
三、我会选字填空(8分)
密 蜜
甜()()切 茂()()林
沙 纱
()发()土()巾 泥()
末 未
()来 周()()尾()必
结 洁
()白 清()()网()实
四、照样子,我也会写。(3分)
照相 照相机 火车
五、识字加减法。(9分)
1、宁(泞)(泥泞)急()()发()()
2、胜(生)(学生)省()()季()()
3、浇(烧)(烧火)兴()()搭()()
六、我会填。(15分)
1、一()灯光 一()葡萄 一()掌声
一()笑脸 一()彩虹 一()立交桥
2、群山()()树木()()点点()()
华灯()()光彩()()银光()()
3、明亮的()难忘的()川流不息的()
动人的()火红的()风光秀丽的()
七、词语接龙。(4分)
国家——()——()——()——()
保留——()——()——()——()
八、我会连。(8分)
1、碉 夜 繁 绚 清 朦 环 橱
华 晰 堡 胧 幕 窗 丽 绕
2、宽 穷 贵 恶 强 胜 内 加
贱 弱 窄 富 善 减 负 外
九、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9分)
1、妈妈从市场买菜回来,她一手提着,一
手()
2、四面八方()
3、笑容满面地()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像()()()()(),叫日潭;()()像()()()()(),叫月潭。
2、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整个北京城变成了()()()(),()()()()。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话共有 句。(1分)
2、葡萄种在。(1分)
3、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把 比作。(1分)
4、用 划出写葡萄颜色的词。(3分)
5、写葡萄长得好的词:。(2分)
6、“要是这时候”指的是。(1分)
第四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人]
第五单元
本单元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对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情,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2)举行猜字谜游戏;(3)搜集具有汉字谐音字特点的歇后语、笑话;(4)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5)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6)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7)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8)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5.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6.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7.认识生字。
【重点】
1.了解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2.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难点】
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有趣的汉字
3课时
我爱你,汉字
3课时
总课时
6课时
有趣的汉字
从活动目的看,“有趣的汉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汉字造字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摹、抓住特征的再现表达特定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是反映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
同音多字,几个外形迥然不同的汉字有着相同的读音,这是汉字特有的现象。活动提示要求学生查找具有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等。体会通过谐音,可以达到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比如说,通过猜字谜来领会汉字象形、指事和会意等造字方法;再比如,关于汉字的起源,阅读材料里提供了仓颉造字的传说。就汉字的起源来说,有不同的版本,而仓颉造字这个传说通过介绍仓颉造字的过程反映了汉字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烙上象形的特点。在向学生展示不同版本的汉字起源说的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来比较一下,传说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相同之处呢?这相同之处就是汉字固有的特点。
汉字之趣,趣在其音、形、义,趣在其独特而有意味的表现方式。作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表现方式,汉字其实是长眼睛的,它观察、再现、描摹着这个世界;汉字是有耳朵的,它倾听、接纳、记录着这个世界。随着活动的深入,也许学生会感觉到汉字竟然会说话,似在诉说着似曾相识又有些遥远的故事„„
1.制订活动计划,有序地开展活动。
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重点】
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难点】
策划、开展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1.猜字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开展这项活动重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所以,要鼓励学生把活动设计得有趣味。谜面的形式要多样,要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等。活动要有层次,可以分成猜课本上的字谜、搜集和猜课本以外的字谜、自编字谜互相猜等几个阶段展开。
2.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歇后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在“有趣的谐音”这个活动中要搜集的是谐音歇后语、喻义性歇后语。可以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展示,让全班同学共享资源。要对学生搜集的资料加以选择,避免较低俗的笑话。
3.《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两篇短文可以略读。《仓颉造字》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谈谈没有文字的不便,鼓励学生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使用存在的问题,体会文字发明的重要性;然后讲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读了《“册”“典”“删”的来历》后,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找资料,自主学习。
【教师准备】
字谜、歇后语、PPT课件。
3课时
第课时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了解汉字具有谐音的特点。
3.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感受汉字的神奇。
4.了解综合性学习特点,明确综合性学习要求。
【重点】
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难点】
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方法一
师: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生谈谈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6页,读一读关于汉字的介绍。今天我们就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设计意图] 从学生平时的生活入手,体现出汉字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汉字的重视,从而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
方法二
师:汉字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在接下来这段时间里,将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设计意图] 老师用对汉字的赞美直接引导,并说明此次活动的任务,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确学生任务,又能激发学生对汉字探索的兴趣。
一、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师: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第76-83页,阅读“阅读材料1~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思考:(1)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的现象?
二、交流讨论,体味汉字之趣。
师:阅读之后,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请同学们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生讨论交流。)师:课本中列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歇后语;笑话。)师:哪些字谐音?(旧—舅、输—书、清—青、真—针、动—冻、名—鸣)师: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仓颉造字》这个传说。(点名让学生回答。)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关于“册、典、删”的来历,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师:你还知道其他汉字的来历吗?(生自由交流。)(学生汇报,教师适当评点。)[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阅读中去发现汉字的有趣,在交流中体验汉字的魅力。
师: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奠定了基础。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课时
1.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
2.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
3.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重点】
学会制订简单的活动计划。【难点】
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完成任务。
师:我们第一次遇到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线进行整组学习的单元。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学生各抒己见。)师:在我们的课本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77页。(学生自由读77页最上面一段话。)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归纳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让我们再来看看书中给了我们哪些活动建议吧!(生读77页的“活动建议”。)师:通过阅读活动建议,你认为此次活动该怎么做?(生汇报: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师:那我们就分组开始行动吧!(学生自由分组,师给出建议。)师: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来讨论活动计划。(生讨论时要做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几个重点部分,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讨论此次活动的任务、目的及活动的方法。
二、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小组汇报。)(教师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师:请各小组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各小组修改活动计划。)[设计意图] 通过全班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合理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师:现在各小组都已经有了各组的活动的计划,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各自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搜集和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汇报成果吧!
第课时
1.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
2.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3.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重点】
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难点】
从阅读材料中受到启发,更深入地了解汉字。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情况。
一、字谜大擂台。
师: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好了吗? 师:我们先明确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小组,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
(2)在班级中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
(3)必答题每题5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师:请自编字谜的同学来给我们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吧!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生介绍。)[设计意图] 通过大擂台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猜字谜的兴趣。在最后的介绍中体会编字谜给学生带来的乐趣,感受汉字的有趣。
二、谐音俱乐部。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我们的谐音俱乐部,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互动游戏
1.歇后语: 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
2.说笑话: 一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解释好笑的原因。
[设计意图] 模拟“俱乐部”开展汉字游戏,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师:同学们,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活动计划,我们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我们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一、汉字,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天天得见却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对它加深了了解。也许学生对汉字的历史与文化,还是“雾里看花”,也许学生为现代社会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而困惑,也许学生对书法艺术似懂非懂。但他们关注汉字、热爱汉字的热情却被点燃了。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明白了学习汉字的重要,明白了写好汉字的重要,明白了汉字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二、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兴趣盎然。我根据教材的编排由“阅读材料”引入,了解与汉字有关的知识,再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利用小组交流实现资料共享,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本次综合性学习,学生学得挺有滋味,特别是课堂学习中加入的学生互动环节,如:猜字谜、讲谐音歇后语、汉字趣事,学生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学习氛围颇浓。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设计了所有的活动环节。教师应当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性的参与精神。主要应该由学生自选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是注重探索的研究过程。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指点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想些活动的点子,介绍一些语言文学网站。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汉字的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生命气息,并升华凝聚为对汉字一种真诚的爱。
让学生自主制订计划。(可给出计划范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月×日
活动地点:××家/操场/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1)搜集或自编字谜。(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 组长:××搜集资料
编辑:××抄写
插图:××
日期:×月×日
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1.字谜
(1)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
(2)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风的怕水,喜雨的怕虫。
(3)木字口中栽,非杏也非呆,若把困字猜,猜了也白猜。
(4)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着十万兵,出去八万去打仗,剩下二万守老营。
(5)王同志,白同志,两人同坐石凳子。
(6)十个兄弟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
(7)花园四四方,里面真荒凉,只有一棵树,种在园中央。
(8)看去有两人,面目很难分,不像是大夫,倒像是工人。
(9)一弯新月在当空,新月上面三颗星。
2.字谜故事
一天,苏东坡到妹夫家做客。妹夫秦少游举办酒席,宴会上举杯祝酒,顺口吟出一首绝句诗,是一则字谜:“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苏东坡一听就微笑着说:“我有一物分两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苏小妹文思敏捷,脱口而出:“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
他们三人说的都是同一字,你猜到了吗? 3.谐音古诗
竹 枝 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还有晴(情)。
4.课文解读
见《小学教材完全解读》“解读活动材料”栏目。
我爱你,汉字
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我爱你,汉字”这个主题活动主要让我们从了解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汉字书法欣赏三个方面开展活动。
“汉字的演变”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展示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的发现》是真实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四五千年。这两则阅读材料主要让我们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和汉字文化丰富的内涵。
《一点值万金》讲的是由于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成为一堆废品的真实事件,警示我们要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街头错别字”的照片只是一个例子,以说明现今街头招牌、广告、电视上的错别字相当多。以此为例,引导学生调查社会用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一点力。
《赞汉字》和“书法作品析赏”分别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汉字之美,可以互为参照印证。《赞汉字》采用“千字文”形式的四言句式,赞美了汉字不同的字体“各具特长”。这几行四言诗概括精练、用词贴切。至于书法作品欣赏,要求不必高,只要学生能大致地感受到汉字字体的多样性,认识书法是一种艺术就可以了。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是一篇散文。本文语言生动、比喻形象,作者通过对汉字的赞颂,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起来令人振奋。学生在感受汉字神奇、有趣、古老、丰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对汉字的感悟。这篇课文可以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小结。
1.开展“我爱你,汉字”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出一份力。
2.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重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难点】
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并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1.活动前可以让学生阅读刘湛秋的《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结合展示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邀请有造诣的书法老师和社会人士为学生进行专业性介绍,让学生们观看书法家和有书法特长的学生现场挥毫泼墨,让学生们了解到书法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要尽量利用“阅读材料”。阅读和研究“汉字的演变”的表格,让学生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发现汉字演变的趋势。《甲骨文的发现》可以在略读的基础上,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谈谈感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
3.认识错别字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这项活动可以通过阅读《一点值万金》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检查电视字幕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在调查完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在社会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单位或当地政府写建议书。
4.汉字书法欣赏。这项活动可以从阅读课本开始,先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诵读、背诵《赞汉字》,并用诗中的词语印证书法作品的美。可拓展到课外,搜集碑帖,参观书法展览,举办小型书法展览等。
【教师准备】
相关的广告牌标语图片、奥运会开幕式视频、PPT课件。
3课时
第课时
1.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
2.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3.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
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难点】
初步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方法一
师: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本的85—90页的“阅读材料”。
[设计意图] 直接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好学习准备。从老师的语言中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悠久和文化丰富,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方法二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文字演变的部分)师:从刚才的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导演为什么把“和”字的演变作为开幕式的表演呢?(生答。)师:一个“和”字的演变让世界的目光聚集在中华灿烂的文明中,让我们感受到汉字的神奇魅力。同学们,你知道商朝人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折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汉字的知识——“我爱你,汉字”。
[设计意图] 用视频吸引学生,激起他对汉字的好奇心,同时也直观地展示了汉字的神奇。
一、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师:首先,让我们阅读“阅读材料l~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PPT出示: 1.这7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二、认真阅读,感受汉字魅力。
a.“汉字的演变”: 师:请同学们观察,然后说一说这些汉字的演变的过程。(生自学,然后交流。)教师再出示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b.《甲骨文的发现》: 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c.《一点值万金》: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读,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d.“街头错别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e.《赞汉字》: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f.“书法作品赏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
h.《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师: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我们认真读一读,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师:请同学们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生抄写)[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去了解、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从而爱上中国汉字。
师: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汉字历史和汉字文化方面的知识,增加了对汉字的了解,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第课时
1.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2.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能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3.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
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有选择地开展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同学们,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制订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教师归纳强调:
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师: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第84页。(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第84页的“活动建议”。)师:读完活动建议后,你从活动建议中了解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学生汇报,教师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设计意图] 借助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老师再加以指导和强调,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明确活动计划制订的方法。
二、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活动建议”)师:从“活动建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活动要求?(生汇报活动的要求。)师:请同学们自由分组。(师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进行适当调整。)师:分好了组就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活动计划。讨论时要做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生讨论、分工。)[设计意图] 以小组来制订活动计划,并且让学生先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真正做到人人参与。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然后大家来一起评一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老师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师:接下来请各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各小组完善活动计划。)
师:请同学们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课时
1.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
2.树立正确使用汉字的意识,深刻错别字产生的危害。
3.感受书法的艺术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4.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并能完成任务。
【重点】
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并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难点】
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师: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讨论怎样汇报,做到心中有算,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基础。
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师:同学们,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期间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大家可以互相传看。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师: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这样的事例吧,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小组内交流完了,请各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吧。(生全班交流。)师:听完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呢?请说一说。(生谈体会和感受。)
三、小主人在行动——我为规范用字出点力。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小组长汇报。)师: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在小组内进行预演。最后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四、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师: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历来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喜欢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成了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生自由参观教室的布置。)[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形式多样,学生自主选择性强,既激发了学生汇报的欲望,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一、充分认识到“阅读材料”的作用。“阅读材料”是出发点,承担着激发学生兴趣、提供活动素材、引领研究方向的作用。“阅读材料”是例子,在教学中通过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阅读材料”是原点,每一篇阅读材料都可以看作是一方面典型的代表,可以引领学生以此为点,辐射更大的扇面,走得更远、见识更广。
二、多途径搜集资料,准备充分。在活动中,一些学生主动在课前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查找与汉字有关的各种资料。只要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都要鼓励他们多收集,做学习、生活的有心人。
活动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学生组成小组,从搜集资料、设计活动,再到反思总结,花费的时间很多,我应该适当调控指导。而且这种活动课势必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合理利用、分配时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班上学生人数多、学生个体差异大、现实条件受限等诸多因素,导致我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些勉为其难。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生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进行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
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3.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1.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
在汉字几千年的使用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改进着汉字的书写形体。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现在,字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
甲骨文是商周时代的汉字,主要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笔画以直折为主,线条细而均匀,图画性很强。写法上尚未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
金文盛行于西周,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以又称钟鼎(dǐnɡ)文。它的笔画特征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形体和结构虽与甲骨文相似,但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
篆书分大篆与小篆。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形体特点与金文大体一致,笔画繁多。小篆是秦代统一文字后的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而成的,字形呈长方形,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为了便于快捷书写,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将小篆纵长内聚的形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至此,隶书成为不再是象形的汉字符号。因此,隶书就成了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草书则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章草中保留着隶书的风味;今草中隶书的偏旁结构、象形性消失,笔画相连,气韵贯通,字形较难辨认,渐渐地由实用转变为书法艺术。
楷书又名真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认得清,是人们常用的手写体,它和楷书一样并行使用至今。
2.课文解读
见《小学教材完全解读》“解读活动材料”栏目。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8分)外甥(shēn shenɡ).剖成(pō pōu).锥子(zhuī zuī).造诣(yì zhǐ).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2分)1.在括号里写上近义词。()天()地 眼()手()2.在括号里写上反义词。由()及()由()入()
三、街上的招牌、标语、广告中常出现错别字,请为它们诊治。(6分)付食商店()欢渡国庆()庞物医院()百衣百顺()烧胜一筹()无屑可击()
四、把下面带“如”字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如()得水 如()添翼 如()贯耳 心乱如()
五、我会填。(7分)1.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是。
2.传说
创造了文字,他模仿
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
3.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
、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它大约产生于
多年前。
六、课文内容我熟悉。(共11分)
真的,它们可[ ]僵硬的符号,[ ]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 感觉 感受)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 幽静 僻静)的院落。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
1.在文中“[ ]”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2.在文中“()”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肃然起敬:
赞叹不已:
4.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3分)
七、阅读直通车。(共18分)
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她说现在这种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的现象越来越多了,让家长们担忧,让老师头痛。
如今漫步都(dū dōu)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如:“衣衣(依依)不舍”——某洗衣店广告,“随心所浴(欲)”——某洗浴中心广告,“万室(事)俱备”——某房地产公司广告,“步步糕(高)升”——某蛋糕广告等等。
这些散(sàn sǎn)落在大街小巷、电视报刊上的广告语,很容易让尚缺乏识别能力的学龄期孩子产生混..(hún hùn)淆(yáo xiáo),因为这些同音字、音近字混用的成语,比书本上正确的成语频率更高地出现在他.们眼前。而且广告语本身又比书本内容更有感染力和冲击力,久而久之,错误的写法就有可能被他们当成正确的了。这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奈何。
1.用“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滥用:
误导:
3.摘抄文段首尾照应的句子。(4分)4.根据文段内容填空。(8分)(1)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紧扣标题中的“
”两个字来写,第三自然段则是紧扣“
”这两个字来写的。
(2)第一自然段写到的杜女士的儿子误用误解成语的故事,其目的应该有两个:一是
;二是。
八、写作乐园。(30分)通过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收获吧,把你的感想写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参考答案】
一、sheng pōu zhuī yì
二、1.欢 喜 疾 快 2.表 里 浅 深
三、付—副 渡—度 庞—宠 衣—依 烧—稍 屑—懈
四、鱼 虎 雷 麻
五、1.王懿荣 2.仓颉 鸟 3.汉字 日本 韩国 4000
六、1.不是 而是 2.感触 宁静
3.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不停地赞叹。4.„„精灵。∥你看吧„„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
七、1.dū sàn hùn xiáo 2.文中指广告中成语被胡乱地改造和应用。文中指滥用成语的现象对小学生产生了严重错误的影响。3.让家长们担忧,让老师头痛。这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奈何。4.(1)滥用 误导(2)引出下文 强调成语滥用对孩子产生的误导、危害之大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与反思
江西省信丰县大桥镇中心小学 陈培海 邮政编码:341612 联系电话:***
教学内容分析
《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从山、水、野物、人四个方面,描写了索溪峪天然的、野性的美,课文篇幅较长,在一课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抓住自己觉得写的最好的地方自读自悟,做到放得开,读得精,悟得深。教学目标
1、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感受索溪峪的野性美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材料 揭题导入
师: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其有雄、奇、险、秀的特点,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松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萦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氺秀,湖潭溪瀑比比皆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感受它的美。
(观赏索溪峪风光图片)简介索溪峪(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共有200多个景点,它以山奇、水秀、桥险、洞幽著称于世。其西面有西海景区、天然植物园景区、十里画廊景区;南有百丈峡景区、宝峰湖景区、别有洞天景区;东有地下溶洞景区、一线天景区、白虎堂景区等。)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情境导入,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展示课件)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轮读词语,读完后抄写。
雕琢 赋予 断臂悬崖 一峰独秀 千峰万仞 绵亘蜿蜒 浩气长舒 随心所欲 不拘一格 旁逸斜出 窈窕淑女 难以言状 恶作剧 老叟 返朴归真 快慰 荡涤 砰砰直跳
(3)想一想《索溪峪的“野”》“野”字为什么加引号,它在本课是什么意思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去文中找答案。
三、合作研读 体会索溪峪的“野”
1、师:观看了美丽的索溪峪,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生谈感受)
2、(出示课件)自读课文,讨论:(1)“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2)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索溪峪的“野”的?(3)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一读。
3、交流自读成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山是野的 水是野的 动物是野的 人是野的 让学生初步知道本文的“野”是指索溪峪的美是天然的、野性的美。
4、同桌互读各自喜欢的部分。
5、.师生对读课文。师读前后两个自然段,学生以四个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读描写山、水、动物、人的段落。
师:刚才在跟老师对读中,同学们发现你们读的每段有什么特点吗?再看一看老师读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以读为本,从自读到同桌互读再到师生对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通过师生对读,理清文中的脉络,领悟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特点,初步体会索溪峪的野。】
四、精读品味 感受索溪峪的“野”
1、(出示课件)从四个内容中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个在小组里交流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学习成果:A.这部分主要讲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是怎样具体描写出来的? B.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你最欣赏哪些句子,为什么?
2、各小组自学 讨论 交流,师适时指导
3、赏析(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
(1)赏析“山是野的
A、生:这部分围绕第一句来写的,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拟人、比喻的表达手法,写出了山的“野”表现在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B、“几十丈高的断臂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而使人胆颤。”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
我喜欢“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栏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这句话,因为它写出了索溪峪山的那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C、师借机出示索溪峪风光图片,相机指导品读各种不同的美,读出赞叹、惊讶之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2)赏析“水是野的”
(出示索溪峪水的图片)我们领略了索溪峪山的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A、生:这部分也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索溪峪水的淘气和有趣。
B、生观图片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C、(出示片段)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同桌互读 男女生比赛读 读出索溪峪的“趣”。
(3)其他两个小组用同样的方法汇报“动物”“游人”的“野”各表现在什么地方?师相机指导品读各种不同的美。通过课件展示,欣赏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一种野性的美!体现作者愉悦的心情。
(4)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4、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师: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更能说明作者的这种感受呢?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五、回归整体 拓展延伸
师:不同得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加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何感受呢?想不想把它介绍给大家,那课下搜集有关资料为索溪峪写一篇导游词吧,介绍大家来玩。
【本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将课堂教学引向社会生活,注重语文实践,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思维活跃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这才是新课标追求的境界。】
六、课堂小结
(展示风景图片)
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还有很多风景名胜,等你们长大了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们能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们眼中的美景。
板书设计:
索溪峪的“野”
山野
水野
索溪峪的“野” 动物野 “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游人野
教学反思
教本课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如自读、同桌互读、比赛读、默读等,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对学生的尊重,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欣赏能力。此外,通过大量图片感受索溪峪的绮丽风光,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